云計算核心技術培訓范文
時間:2023-07-17 17:02: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云計算核心技術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993年,浪潮自主研發中國第一臺服務器SMP2000,在之后近10年時間里,浪潮一直保持著國產服務器市場占有率的冠軍寶座,形成了與IBH、HP等國際品牌的對抗之勢,但2000年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滿懷強烈民族責任感的浪潮人痛下決心,一定要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高端服務器。
2000年的一天,作為技術專家王恩東受邀于國內一家知名的金融機構做技術培訓。課程結束后,一位金融系統的工程師向王恩東出示了一份與IBH間的關于高端服務器使用規則的協議――協議中明確規定“對于高端服務器系統的使用僅限于商業用途;指定安裝地點和應用;系統供應廠商和美國商務部要對系統的用途進行定期檢查”,而且美國商務部對這類系統的配件出口進行嚴格限制,嚴防通過進口部件進行整機組裝。“我們花天價購買的產品,如何使用還要接受別人的指揮,這就好像‘心臟起搏器’握在別人手里一樣!”看到這里,王恩東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當時國外向中國的用戶出售一臺高端服務器,其利潤幾乎是中低端產品的數十倍之多。高端服務器銷量占整體市場的比例僅為4%,卻貢獻了53%的銷售額,在IBM、HP、SUN唯我獨尊的高端市場,每年被國外品牌卷走的利潤價值百億!
高端服務器是金融、電信、財稅、能源、交通等命脈行業的核心設備,承載著這些領域至關重要的數據和信息。使用國外的設備,除了要繳納高昂的購買和維護費,更大風險在于,信息化應用的自主可控。完全依賴進口,意味著從硬件到軟件,從核心技術到服務保障,都掌握在了別人手中。這背后,不僅僅是企業的經濟利益問題,更重要的是國家信息戰略安全的問題。
經濟越發展,自主高端服務器的研發就越加迫切。王恩東下定決心,一定要造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端服務器。因為信息量的激增和集中化,將進一步促進高端服務器的市場需求,中國必須在高端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擺脫‘提線木偶’的尷尬局面。抓不住這次產業變革,錯失的將是一個時代。
“中國造”擊碎洋品牌的“撈金夢”
2003年4月16日,在經歷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苦心探索下,代表了中國計算機產業最高技術水平的產品――浪潮天梭TS20000正式面世,其領先的技術理念、超前的技術水平、強大的協同處理能力震驚了國內外IT業界同行。以王恩東為首的研發團隊率先提出了“模塊化、分布式、彈性部署”的設計理念,在服務器體系結構、功能單元、動態部署、系統監管等方面實現創造性突破,為中國服務器的高端突破打開了豁口。
天梭高端服務器的問世對整個中國服務器市場引起的震蕩效應,很快顯現出來,國際品牌的高端服務器定價策略不得不發生調整。據悉,浪潮的高端服務器研發出來之后,國外高端服務器在中國的銷售價格由之前的上千萬甚至幾千萬下降至幾百萬,直降10倍――眾多企業因此受益,每年約為國家節省外匯8至18億元。
一個戲劇化的故事計人記憶猶新。當時在某地市級稅務部門政府采購辦的桌子上,擺著兩份幾乎一樣的標書:同一項目,同一產品,同一國際服務器行業巨頭。但惟一的不同是,報價竟然跌了一半,從最初的300多萬元陡然降至150多萬元。原來,這是因為浪潮天梭TS20000服務器作為惟一入圍的國產品牌產品,參與了競標,使得這家外企不得不將報價迅速降低五成。類似的故事,相繼在其他地市級稅務,以及教育、工商、電子政務、財政等行業市場不斷生動演繹著。
在此后的4年時光里,浪潮研發團隊不斷完善天梭產品線,先后8次在國際權威測試中打破了IBH、HP等國際巨頭保持的世界紀錄,填補多項國內空白,為國產高端服務器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有專家評論稱,天梭TS20000的問世,開啟了中國高端商用計算領域的新天地,實質性地結束了國外廠商RISC系統一統天下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在天梭研發期間,中國高端服務器研發的人才隊伍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為中國高端服務器科研工作集結了寶貴的智力資源。王恩東經常把他的研發團隊掛在嘴邊:“每一次突破都凝結了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汗水。創新的路上,我們是團隊在作戰!”
下一站,穿越通往云端的喬戈里
伴隨著云計算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憑借對前沿科技和應用趨勢的敏銳洞察,浪潮敏銳的認識到,云計算和物聯網帶來了信息的高度集中,高端服務器將成為時代的主角,中國雖然已經在高端服務器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依舊沒能掌握最核心的技術――比如高端容錯服務器核心芯片制造等尖端技術,這將成為橫百在國產高端服務器行業眼前一道最致命的屏障!
2009年,隨著國家進一步加大對信息技術戰略的投入,高端容錯計算機項目正式列入“十一五”“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的重大專項,憑借IT領域惟一設在企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浪潮“高效能服務器和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浪潮重點承擔科技部“浪潮天梭高端容錯計算機”項目,這大大加快了浪潮突破服務器核心技術的步伐。
回想起當年進行高端容錯項目研發的那段歲月,該項目的總架構師王恩東至今仍記憶猶新。他說,高端容錯項目,在我們內部代號叫“K2”,K2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喬戈里峰的代號,這座被稱為世界上最艱險的山峰幾十年來極少有人成功登頂,登峰之難堪稱“死亡之旅”。每階段提交課題報告,浪潮的科研團隊總會附上代號K2的喬戈里峰圖片,以此警示自己:研發項目困難超出預想,要付出巨大的犧牲:他們以此激勵自己:技術的高峰矗立眼前,要做敢于攀登的勇士。
自主研發容錯服務器,意味著將面臨一系列的核心技術攻關,包括如高速I/O下的多級緩存一致性技術、軟硬一體的多級容錯技術等等,目前掌握此類技術的公司,全球不超過五家――從2008年1月立項,到2010年底完成首臺樣機,1000多個日日夜夜里,研發團隊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每周工作6天到7天――為了加班,丈夫狠狠心將懷孕的妻子送出北京送回老家;爸爸將剛出生的孩子送到妹妹家中;為了工作。常常夜半廳到命令,立即從被窩中爬起,睡眼惺忪地騎車趕到實驗室,在每一個團隊成員的身上,都能看到那股堅守與執著的信念,沒有一個人叫累,因為在他們心中,能夠承擔這樣的國家項目,是一生的榮耀……
篇2
關鍵詞:網絡游戲;高職教育;培養模式;探討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 05-1107-02
Discuss on the Pattern of Game Design Subject in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XIE Jian-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1483, China)
Abstract: The online games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lack of game developing talent, as the leading institution of higher voca? tional education of Guangzhou, PYP has the duty to cultivate the gam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e ideas and major objectives of game design are explored, then the aims and the ways to cultivate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gram is under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and will be amended and improved in practice.
Key words: online game;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ing pattern; discuss
1概述
伴隨著計算機的誕生,游戲這一傳統的娛樂形式找到了新的載體,并不斷地將新技術與文學、音樂、視覺藝術相融合,成為一種嶄新的藝術形式。隨著互聯網、手持移動設備以及數字娛樂設備的普及,大眾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樣化,為游戲產業(數碼娛樂產業)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游戲與影視一樣成為大眾的一種娛樂形式,游戲以其獨特的魅力逐漸征服了大眾,與電影電視一樣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并形成了自己的產業網絡游戲與動畫漫畫產業(簡稱“網游動漫產業”)。
目前,國內以游戲開發、運營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有近百家,另外還有眾多公司的業務涉及游戲領域。隨著游戲行業前景看好,有更多的公司有計劃進軍游戲領域。由于游戲產業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這幾年來火箭式的發展,游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缺口極大,人才的匱乏導致了游戲開發專業人員的身價陡增,游戲公司高薪挖取高級技術人才的事屢見不鮮,游戲從業者不但收獲了可觀的收入,同時收獲了公眾的羨慕與尊重,成為了IT業最具發展潛力的、最炙手可熱的職位。
2005年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局聯合了“關于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廣州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明確提出為加快建設好廣州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促進廣州網游動漫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分析了廣州面臨的形勢、發展機遇,較全面地研判了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并對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大力扶持高校網絡游戲動漫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廣州成為繼北京、上海、成都后,我國第四個建立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的城市,網游動漫產業將被納入廣州市“十一五”科技和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文化發展規劃。
我院是全國首批、廣州市屬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03年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市屬高等職業教育龍頭院校,2005年4月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首批28所立項建設院校之一,學院是國家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廣東省首批省級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學校?;谏鲜鲇欣麠l件和難得的政府政策扶持,我院進行了專業方向的改革和調整,于2007年開設了游戲設計專業,并于當年秋季招取了首屆游戲設計專業學生。
2培養目標
《通知》中也明確指出當前發展網游動漫產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和控制,尤其是大型網絡游戲引擎等技術受制于國外。二是產品結構比較單一,原創作品不多。三是專業人員尤其是高級游戲設計人才相當缺乏,人才培養、培訓體系還不完善,人才隊伍的質和量與市場需求還不相適應。四是產業規模較小,有實力的龍頭企業不多,產業集群尚顯稚嫩,產業鏈條不夠完整,相關產業配套的能力還不足。針對上述問題和不足,《通知》也明確對本地高校培養網絡動漫人才提供有利發展對策和措施,提出“圍繞我市網游動漫產業發展需要,引導和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充 分利用教學資源,組建相關的學科專業,加強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采用多種模式培養、培訓一大批網游動漫產業相關的設計和技術開發人才”。
我院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在不斷地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出圍繞培養“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實行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的總體思路和建設培養模式。
本專業主要學習計算機系統理論基礎知識、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應用、游戲軟件開發的規范和相關技術。掌握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及進一步發展專業技能的良好基礎。由于游戲開發是專業性要求極強的職業,考慮到游戲業界的人才需求中,急缺游戲編程人員,并要求這部分人員有扎實編程基礎、游戲架構設計知識。課程重點放在游戲引擎、人工智能、高效網絡通信、游戲核心算法、優化和調試技術等核心技術上。
針對當前游戲設計開發的前景和發展,我院游戲設計開發人才的技術方向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J2ME平臺游戲開發,2)SymbianOS平臺游戲開發,3)手機網絡游戲開發,4)Windows Mobile平臺游戲開發,5)具有手機網絡游戲開發,6)網絡游戲架構及程序設計等。
同時,游戲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一個優秀的開發人員應當對游戲開發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有所了解,我們在課程中穿插了游戲策劃、游戲藝術理論和軟件開發規范等專題講座,使學員在掌握扎實的編程技術的同時,對游戲開發的各個領域有全面的了解和領悟,更好地勝任企業的工作。在職業能力課程的基礎上,突出某一個方面的技能,強化一技之長的能力。職業拓展能力游戲藝術設計能力:拓展游戲藝術設計能力。掌握游戲界面中燈光、音響的應用技能。
相對應的就業職位方向有:1)游戲項目經理,2)游戲策劃師,3)游戲引擎研發人員,4)AI開發人員(人工智能),5)移動設備(手機)游戲程序設計師,6)游戲測試人員,7)其它游戲開發相關職位。面向網絡(單機)游戲公司或移動設備生產企業,承擔網絡(單機)游戲設計、開發與測試工作任務,以及移動設備游戲應用程序的設計、開發與測試等崗位的設計開發工程師。
3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
游戲設計專業學制為三年,第一學期主要為基礎課,第二期到第五學期主要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包括C語言游戲程序設計、C++游戲程序設計、Java游戲程序設計、J2ME平臺程序設計、J2ME平臺游戲程序設計與案例分析、SymbianOS游戲程序設計、SymbianOS游戲設計案例分析等主干課程,這每個學期都將安排相對應的項目開發實訓,以鞏固該學期所學主要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解決一個系統項目開發的能力;第六學期則為學生頂崗實習和畢業實踐。
本專業課程強調案例教學,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除了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大量源代碼展示技術應用外,還將游戲開發公司提供的大量真實案例詳細剖析,讓學生不但學會理論知識,更會掌握如何運用這些知識開發游戲。在教學期間,模擬企業的開發流程,將學生分成項目組,用工作式培訓的方式培養學生,這種企業內訓式培養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內部開發,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即掌握豐富的工作經驗,實現培訓完畢即就業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不但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術,更要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對新技術的追蹤能力,使學生工作后可以在公司中承擔研發工作,為學生的事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為了在企業和學生之間搭建一個橋梁,有別與傳統的培訓項目,課程將突出項目實戰的分量,因為游戲開發涉及到眾多學科知識,只有靈活的運用才可能掌握游戲開發,而游戲開發過程中又涉及到大量技巧和經驗,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拓廣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4結束語
通過三年來的教學實踐,我們通過合理地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較科學地設置學習課程,較系統地學習游戲設計開發的基本技能和理論知識,培養了學生手機游戲開發思路,較好地掌握了手機游戲開發技能。特別是,通過實訓科目來強化課堂知識,組織學生自行分組,每個小組從項目設計思路,實現方法或手段,實現技術和項目開發進度、成員角色分配和時間安排,以及各階段項目質量控制和最終項目驗收等一個完整過程全部由小組成員來獨立完成,每個成員在完整項目中都扮演不同角色,在團隊合作中最終實現項目的實施。這也是高職院校對學生特別提倡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掌握該專業核心知識的集中反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項目中。當然,這是我市第一所高職類院校來設置游戲設計開發專業,沒有既成的模式或經驗,該人才培養模式尚處于摸索和不斷修正中,寄望于在不久的將來探索出一個適合我院的更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局關于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廣州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穗科字〔2005〕64號)[Z].2005.
[2]張云苑.高職藝術院校游戲設計專業教學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30).
[3]姜雪,嚴中華.關于高職教育“雙主體三輪驅動”人才培養體系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1,13(4):14-15.
篇3
關鍵詞:智能旅游;創新模式;模式比較;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3-04-14
作者簡介:王麗娟(1962-),女,江蘇常州人,江南大學商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企業文化;李駿(1990-),男,江蘇無錫人,江南大學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項目編號:JUSRP1069;江南大學自主科研計劃重點項目,項目編號:JUSRP51325A;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BK2012126。 2000年以來我國旅游產業發展迅速,國際化、信息化趨勢顯著,出境旅游規模增長明顯,表現出國內旅游業逐步與國際接軌的顯著發展趨勢。但是,傳統旅游業仍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弊病。因此,必須依靠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推行智能旅游發展模式,以降低信息不對稱度,真正實現旅游產業的信息化改革和國際化接軌。
“智能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了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而提供高品質、高滿意度服務,以實現旅游資源及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共享的系統化、集約化的管理變革[1],其實質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手機通訊等現代網絡化信息技術,對傳統旅游產業中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組織資本[2]進行提升和優化。本文擬在對現代智能旅游的階段性定位及重要性分析基礎上,提出智能旅游的四種可推廣模式,即核心景點擴散模式、合作組織引領模式、政府企業帶動模式和自助平臺服務模式。
一、智能旅游模式:階段定位和形成路徑
現代智能旅游是信息化改革中的創新發展模式,是指在實踐層面上各地區旅游局及協會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旅游業的經濟增長模式,又是指培育信息技術改革下發展智慧旅游的方式方法。現代化的智能旅游是包括信息網絡技術在內的智能技術在傳統旅游產業中的突破和應用,其優勢在于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改善旅游感受效果,實現企業管理創新,優化景點資源配置,這是有效增強各城市旅游企業競爭實力,推進我國旅游產業順利實現國際化轉軌的現代化旅游工程的核心。但是,就我國現階段智能旅游的發展狀況來看,該產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體現在對三類核心技術能力的獲取和運用:
首先,智慧旅游的核心是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能突破互聯網“在線”要求的局限性,而這種突破正是適應旅游者方位移動和非在線狀態特征的關鍵。但是,目前我國物聯網技術剛剛起步,對運用該技術所要達到的效果還不夠理想,如基于物聯網的景區應用技術很難實現“線上+線下”的高效融合。
其次,移動通信技術是實施物聯網技術的渠道,是支撐物聯網在智能旅游中成功應用的核心基建項目。就我國而言,由于目前通信技術的壟斷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會效率的嚴重受挫,因而在技術拓展上很難兼顧景點的低成本與游客的個性化需求,不利于景區提供高滿意度的旅游服務。
第三,人工智能技術。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控制系統、決策系統以及仿真系統,但是還存在諸如電子導航儀對游客個性化需求的實現程度,導航過程的仿真性等缺陷。因此,現行的智能旅游模式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有針對性的構建高效、彈性的智能旅游發展模式對于有效規避傳統旅游業潛在風險,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潛在優勢,實現旅游產業經濟蓬勃上揚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為獨立的經濟產業,旅游業的發展以運輸、生產與流通等相關產業為基礎,具有關聯度高、綜合性強及高需求彈性的特點,需要該產業中的中堅力量發揮其模范帶頭及輻射作用[3]。所謂核心景點擴散就是以核心景點為中心,通過信息化網絡技術向其他非核心的散點景區擴散、傳播運營相關的管理、客流和制度等信息,在不斷的溝通交流與實踐應用中加大核心景區的輻射范圍,以優化信息接受者(即各散點景區)的傳統組織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最終實現所有景區整體智能旅游產業的信息化改革和發展。一般表現為由城市當地某強勢景區(如旅游觀光景區示范單位)充分運用在管理技術、制度運營和對外聯系方面的比較優勢,為各旅行社提供市場信息和技術引導,以實現對城市各景點的一體化運營管理以及游客的集散。核心景區作為信息化網絡的擴散中心,在輻射帶動其他景點發展,實現全城旅游業經濟實力整體提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核心景點擴散模式所形成的現代智能旅游,其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對于示范單位等少數核心景區本身來說,通過運用信息化網絡技術形成現代智能旅游的運營模式,可以有效及時地應對散客市場的波動,實現游客資源的合理分流和優化配置;對于散點景區來說,在這種創新模式處于被動地位,因此信息較易被吸收和運用,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作為城市面向游客市場的經營主體,核心旅游景區多采用專業化的管理方式,具有強烈的盈利意識,為獲得規模經濟效益,追求信息網絡技術上的超前優勢。在城市各旅游場所間的關系網絡中,核心景區往往還扮演著“智能旅游載體”及“智能旅游信息節點”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城市旅游事業的經營過程中,核心景點信息擴散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領指導、信息技術傳遞以及協調整合流量的重要功能。
(二)合作組織引領模式
與傳統旅游業的經濟增長模式相比,旅游的智能增長更加強調通過科技創新、協同合作來推進旅游經濟發展[4]。合作組織引領模式是以城市旅游局或協會為平臺,以信息化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合作社中的組織成員(旅游景區及相關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本著最大程度提高景點管理效率,節約景點運營成本的目的,為合作社成員提供廣泛涉及客戶信息資源、信息技術指導、政企關系網絡等旅游智能化服務。由于合作組織通過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對成員的引領往往受到合作組織自身特點的制約,合作社組織成員通常來自于不同的旅游景區主體,如著名風景區、歷史名勝古跡和大眾娛樂景點等,這些都是合作組織得以有效建立的主干力量。
目前,專業合作社的主要形式為以合作社實體為依托,以分散的景區為組織主體,以信息網絡技術手段為媒介,通過市場信息和技術信息傳播與引領,提升合作社中各成員的社會資本和組織資本,進而形成現代智能旅游發展模式,有關這一模式的具體流程詳見圖2。合作組織除了在融貫各自的特色優勢之外,還需要積極與政府部門、行業內龍頭企業合作,避免“卡特爾”組織的效率損失,合作組織引領模式在城市旅游事業的經營過程中具有促進景區合作、節約成本、提高整體經營效益的功能。
(三)政府企業帶動模式
以旅游局和旅游企業等單位為依托培育信息化現代智能旅游發展模式,是以特定的政府、企業為信息來源,以與該部門有信息網絡技術聯系的包括游客、景點、旅行社、旅游局及協會等利益相關群體為受眾,以掌上網絡(手機等通訊設備)、計算機網絡等智能化信息網絡媒介為信道,在全城范圍內形成智慧旅游創新發展模式,具體流程如圖3所示。政府企業帶動模式的構建及有效開展必須具備可充當信息源的旅游政府部門,強勢企業的雙方需求和齊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等條件。以政府企業為依托的智能旅游發展模式的核心,就在于信息化網絡以政府部門為依靠,該網絡的功能優勢代表了這種發展模式的功能優勢。
圖2 合作組織引領模式流程
圖3 政府企業帶動模式流程
圖4 自助平臺服務模式流程
(四)自助平臺服務模式
建立以游客為中心的旅游服務自助系統有利于樹立良好的景區形象,從而進一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當前對自助旅游平臺內涵的理解,大致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認為旅游是兼具勞作與休閑兩種成份的人類非定居性的旅行活動,而自助旅游源于背包游客,其主要目的是經濟、省錢;二是認為自助游平臺是以自駕車旅游為主流方式的自助游模式;三是認為自助游即背包旅游是非制度化、多由一般中產階級的年輕旅游者參加,突出自由化交流與溝通特征的自助旅游形式。在這個意義上,自助旅游平臺的內涵應包括游客經濟性和游區經濟性。自助旅游平臺服務模式就是在突出雙重經濟性的基礎上,在互聯網信息傳播范圍內,為推進智能旅游新興產業發展,通過信息化網絡技術,特別是建立游客信息管理系統平臺的相關技術,實現信息化管理,提升平臺成員傳統人力資本和組織資本的一種發展模式,具體流程如圖4所示。以自助平臺服務為依托的現代化智能旅游發展的硬件要求,是手機、計算機及網絡等高信息含量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自助旅游信息管理系統的推廣,是現代化智能旅游發展的基本工具和手段,這也正是在推行渠道上區別于傳統旅游產業發展的根本所在。
二、智能旅游創新各發展模式的優勢比較
受城市區位經濟發展差異的影響,不同地域四種類型的智能旅游創新模式發展情況也各不相同,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不同的城市旅游實踐案例應根據其所具條件和前景選擇適宜的智能旅游發展模式,以實現優勢互補,以下就四種模式以不同城市的實踐案例分開闡述:
(一)核心景點擴散模式
2012年無錫推進核心景區智慧化示范單位建設,作為核心景點之一的龍寺生態園已完成全景監測系統、電子門票系統、客流統計分析系統和短彩信推送業務系統的重大工程,無錫靈山也編制了“智慧靈山”總體規劃,并將其公示以供散點景區學習和借鑒。此外,無錫市充分應用物聯網技術,景點餐廳觸摸屏點菜、酒水條形碼以及食物安全識別等技術已在多家景區餐廳投入使用。無錫市智慧旅游建設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建設“一平臺,兩項目,三示范”,其中三示范是智能景區、智能酒店、智能旅行社示范工程,是無錫市對核心景點探索實踐“智慧旅游”的標桿性實踐。因此,江蘇無錫在2012年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年會上,憑借其智慧示范單位與智慧基礎設施的穩步推進、核心景區典型應用和組織體系建設領先的優勢,以712分的總評分榮獲全國智慧城市第一名。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作為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感知中國”的龍頭城市,無錫市已具備該模式所需的市場信息暢通、技術傳播廣泛等條件,并且該市的核心示范單位通過信息技術網絡優勢進行的信息擴散,能夠充分實現自身經營和成功經驗的向外傳遞,形成一個柔性的組織,極大的提高了產業的整體收益。此示范單位的柔性聯合還能夠形成一種較為松散的模式結構,從而利于發揮該模式中核心單位的示范指導、信息傳遞、協調整合等功能,有效避免了時間、地點以及行政約束等相關因素的限制和制約,為傳達管理經驗,展開信息溝通提供了一個功能齊備的開放式輻射和資源共享的優質平臺,并為城內的散點景區提供有效的經營指導和管理指導。因此,以示范單位為依托的智能旅游創新模式不斷發展,可以進一步有效提升傳統旅游業的組織資本,成為加快提升智能旅游產業經濟效益,是景區、旅游社團、旅游企業等創造收益的重要平臺和推進信息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但該模式由于需要部分先發展以帶動全體發展而致使整體效率不高。
(二)合作組織引領模式
鎮江市人民政府在對現代城市智能旅游的發展要求中提出要用一至兩年時間建起五個一工程,即“一智能旅游感知體系、 一智能旅游云服務平臺、一智能旅游運營中心、 一智能旅游產業聯盟、一智能旅游產業基地”,其中智能旅游產業聯盟是核心工程。聯盟建設以云服務平臺為媒介,整合聯盟內各景區及企業的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智能旅游相關技術、業務、運營、建設、管理標準的與推廣,并通過年會、主題論壇的形式,不斷擴大聯盟的影響力,以之引領“智能旅游”不斷前進。截止到2011年6月,位于鎮江科技城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的中國智能旅游云計算平臺啟動搭建,將為全國智能旅游提供中樞服務。其中,以科技城為結盟載體的鎮江智能旅游產業聯盟——“智能旅游”產業谷即將建成,合作組織中已集聚了眾多的強實力旅游單位。
由上述案例可以發現以產業聯盟為表現形式的合作組織,憑借各方合作意愿、信息技術傳播渠道構建而成,擁有較為豐厚的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并通過年會、論壇等方式在內部成員間建立聯系,統一提供各種有關業務、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同時,合作組織作為區域內信息傳播的主體,模式結構相對緊湊,具有較為廣泛而可靠的信息來源和應用渠道,組織通常會設有專職人員對所獲信息進行定期與共享。這一模式的有效開展和推廣可以促進各單位合作,形成規模經濟以節約成本,從而保證產業聯盟內合作社內外信息的暢通,該模式的推廣在抓住產業發展機遇、促進組織成員增收和整體效益提升等方面效果顯著。
(三)政府企業帶動模式
北京市智能旅游工程建設,主要通過“統一標準,資源共享;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等措施打造互聯、互通、互動的北京市智能旅游體系。在2011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鼓勵和支持北京市相關政府部門積極帶動全市旅游產業,有效開展網絡營銷、網上支付、網上預訂,充分加強在線旅游業務建設,并鼓勵各類旅游信息化發展模式的創新和突破。在政府的積極帶動下,北京市旅游2012年總收入達到3 6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8%,旅游增加值1 3362億元,同比增長122%,達到全市GDP比重的75%。
由當地政府部門開發運營的官方旅游網站,不僅是各級政府旅游行業監管和服務的重要平臺,而且因其信息的權威性,在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溝通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政府應采取積極的公共策略,立足于旅游發展的公共利益,積極擴大旅游服務的公共服務領域,建設一批旅游發展的公共產品工程,以政府主導城市旅游實現持續和諧的發展;政府及企業應以客戶群的需要為出發點,充分挖掘景區及相關產品的激勵性,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探索與嘗試[5]。政府和企業的聯合帶動模式在企業需求和行政指揮兩股力量的推動下形成,為景區提供網絡營銷、網上預訂、網上支付等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從而形成一條連接政府、企業和散點景區的信息紐帶。該紐帶結構非常緊湊,其一端是景區的整體運營行情,另一端是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引進的各地優勢資源,能有效促進政府政策的高效傳導,在廣泛傳遞旅游信息,實現標準化生產方面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
(四)自助平臺服務模式
四川省綿陽市旅游局與基梯數據簽定的全國第一份智能旅游城市合同,標志著“智能旅游城市”方案的實施,將會在南充,成都,德陽等市迅速地發展起來。有著“智能旅游之父”之稱的李家毅先生,通俗簡介地介紹了智能旅游為市民所帶來的便捷之處:“以后我們要到哪兒去游玩,可以通過自助平臺了解相關地點的詳細信息,并且不管你走到哪去,手機可以當身份證用,可以當護照用,可以當信用卡用,可以通話用;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比如交通運輸商務,包括旅游和文化,軟硬件設施全都融合在城市里面,簡單的消費、簡單的服務,誰也不愿意背一個大包,一會身份證掉了,一會錢夾沒帶。我們再到目的地前要做到事半功倍,并且同一樣東西可以攝像、可以支付、可以消費、可以體驗、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截止2012年4月,四川省在旅游信息化實體項目投入高達2 700余萬元,成都市于5月份成功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18個“智慧旅游”試點城市之一,并已開通“成都旅游手機一點通”手機自助旅游平臺,成功實現了手機智能旅游,不失為一次智能旅游被動模式變革的成功實踐。
從以上案例可知對景區信息的時效性、完備性和出游便捷性要求較高的游客,往往傾向于通過自助旅游平臺來自主性選擇景區。傳統的景區個性化信息的獲取往往是需要成本的,而通過自主平臺,游客可以從平臺的景區信息板塊獲得更經濟實用的信息并加以比較,以避免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同時也有利于形成景區競爭機制,提升景點服務質量;平臺的信息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信息及時更新使其價值會隨時間而發生變化,具有明顯的信息傳播優勢。
總的來看,不同類型的智能旅游發展模式,其優勢在時間上并存,空間上相互重疊。表1給出的是不同模式優勢特征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根據各城市的實踐案例分析,每種模式的推廣需要有其特殊的條件基礎,并各有其特殊的模式功能。例如,盡管核心景區擴散模式和自主平臺服務模式的整體效率不高,但該兩種模式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不存在對第三方協作意愿并積極配合的苛刻要求。合作組織引領模式和政府企業帶動模式盡管整體效率較高,但都分別需要其他景區的結盟意愿和政府企業的積極帶動。綜上可知智能旅游發展模式的選取和推廣,要因地制宜地依據該旅游城市自身具備的模式形成條件,結構功能及優勢特征等因素來確定。
三、傳統旅游業改造中的智能旅游發展策略
(一)以選擇恰當模式為載體發揮區位優勢
首先,發展智能旅游應該從頂層設計著眼以建構運行框架,確定恰當的智能旅游發展模式。通過匹配城市旅游產業的市場結構與各模式的形成條件、結構、功能以及效率水平以選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智能旅游運營模式,促進城市信息資源與區位優勢的相互滲透,優化區位與模式的吻合度。其次,較高的吻合程度不僅可以為旅游組織提供各類旅游產品及消費群的供求與交易信息,還可以提高智能旅游的實施效率,擴大網絡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和領域。
(二)推動城鄉旅游信息化改革與資源共享
信息化改革和信息資源的傳播和共享,是構建智能旅游發展模式的物質基礎。核心能力的提升、所獲信息的標準化處理,以及信息資源的傳遞共享等可以大力推進旅游信息技術改革以及信息資源的有效運用。加強各景區信息主體的合作與協調,設立統一開放覆蓋全城的旅游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根據景區不同的信息資源及發展需要,以信息化高速渠道及模式有效提高各景區對信息資源的供給、獲取和運用能力。
(三)因地制宜地推廣智能旅游傳遞渠道
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城市旅游發展由于受到經濟環境的限制而起步晚,發展依舊緩慢,不同地區存在懸殊的貧富差距。因此,針對整體經濟實力不高,部分地區差異明顯的這些現狀,我國可以通過因地制宜的推廣信息化建設,加大信息技術在落后地區的學習和應用,改變傳統的旅游產業發展方式,對旅游社團、景點工作人員等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旅游業的傳統組織資本、人力資本以及社會資本,同時還可以使社會成員的信息權利及福利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凌云,黎巎,劉敏.智能旅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J].旅游學刊,2012(5):66-73.
[2] 王建華,李錄堂.信息技術型人力資本集成能力演進的動力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9):135-139.
[3] 唐留雄,鄔愛其.基于SCP框架的上海旅游業發展現狀評析[J].旅游科學,2012(3):27- 32.
篇4
技術創新和數字設備的普及,使得大量的數據從各種各樣的數據源頭通過不同渠道定期產生,海量數據增長逐步衍生出一個新概念——大數據。大數據不僅強調數據巨量,更強調從海量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和知識的能力。當前,大數據所蘊含的戰略價值已經引起多數發達國家政府重視,相繼出臺大數據戰略規劃和配套法規促進大數據應用與發展。在政府大數據戰略部署和政策推動下,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都開始積極探索大數據應用。據悉,美國大數據戰略后,12個聯邦部門啟動開展了82個大數據相關項目[1],涵蓋了國防、能源、醫療衛生、人文社會科學等眾多領域。企業借助于大數據政策的東風,強化大數據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Gartner公司的調查結果表明,全球64%的企業已經開始向大數據項目注資,或者打算在2015年6月之前將計劃付諸實踐。[2]
完善的政策是當前大數據先行國家推廣應用大數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國家層面還沒有專門針對大數據出臺相關政策。研究國外大數據相關政策,對我國制訂大數據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政府大數據政策比較研究框架
為更好研究大數據政策,建立如下政策比較框架,從戰略規劃、技術能力提升、應用與管理三個方面比較分析各國政策著力點(見圖1)。
“戰略規劃”層旨在通過分析國家級大數據戰略或規劃,探析西方國家發展大數據的目標定位、主要內容、重點發展的大數據應用領域,以及相應的管理體制等,總結各國大數據戰略規劃特色及要點。戰略規劃的制定為大數據技術能力儲備、大數據推廣應用與項目實施提供宏觀指導與執行依據。
“技術能力提升”層探討各國政府在大數據技術儲備方面的相關政策措施,包括基礎研究部署、核心技術研發、為相關產業和研究機構提供的技術創新扶持、人才培養以及技術研發資金保障等。技術能力提升為戰略規劃的落地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
“應用與管理”層從推進政策和項目實施兩個角度,研究為確保大數據推廣應用與項目實施而制定的各項政策,包括數據開放政策、數據共享政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政策,以及政府和商業領域的試點項目規劃等。應用與管理為戰略規劃的落地提供制度支撐和實施保障。
二、大數據戰略規劃比較分析
(一)美國大數據戰略規劃
2011年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提出建議,認為大數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聯邦政府在大數據相關技術方面的投入不足。作為回應,美國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建立了大數據高級監督組以協調和擴大政府對該領域的投資,并牽頭編制了《大數據研究與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2012年3月29日,《計劃》正式對外,標志著美國率先將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
《計劃》旨在大力提升美國從海量復雜的數據集合中獲取知識和洞見的能力。具體實現三個目標[3]:(1)開發能對大量數據進行收集、存儲、維護、管理、分析和共享的最先進的核心技術;(2)利用這些技術加快科學和工程學領域探索發現的步伐,加強國家安全,轉變現有的教學方式;(3)擴大從事大數據技術開發和應用的人員數量。
第一波納入《計劃》的聯邦政府部門主要有: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能源部、國防部、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地質勘探局等,投資兩億多美元,推動大數據技術研發。大數據發展不能僅靠政府,因此《計劃》還鼓勵產業、大學和研究機構、非盈利機構與政府一起努力,共享大數據提供的機遇。
(二)澳大利亞大數據戰略規劃
2012年10月,澳大利亞政府《澳大利亞公共服務信息與通信技術戰略2012-2015》,強調應增強政府機構的數據分析能力從而實現更好的服務傳遞和更科學的決策,并將制定一份大數據戰略作為戰略執行計劃之一。2013年2月,澳大利亞政府信息管理辦公室(AGIMO)成立了跨部門工作組——“大數據工作組”,啟動了《公共服務大數據戰略》(以下簡稱《戰略》)制定工作,并于2013年8月正式對外。
《戰略》以六條“大數據原則”為指導,旨在推動公共部門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服務改革,制定更好的公共政策,保護公民隱私。這六條大數據原則分別為:數據是一種國家資產,應被用于人民福祉;數據共享和大數據項目開發過程中嚴保用戶隱私;數據完整和過程透明;政府部門間以及政府與產業間應共享技術、資源和能力;與產業和學術界廣泛合作;加強政府數據開放?!稇鹇浴愤€決定成立數據分析卓越中心(DACOE),該中心將通過構建一個通用的能力框架幫助政府部門獲得數據分析能力,并促成政府與第三方機構合作以培養分析技術專家。《戰略》列舉了2014年7月前需完成的6項大數據行動計劃,分別為:制定信息資產登記簿;跟蹤大數據分析的技術發展;制定大數據最佳實踐指南;總結明確大數據分析面臨的各種障礙;強化大數據分析的相關技術和經驗;制定數據分析指南。具體工作由大數據工作組與數據分析卓越中心協作完成。
(三)英國大數據戰略
2013年10月31日,英國《把握數據帶來的機遇:英國數據能力戰略》。[4]該戰略由英國商業、創新與技術部牽頭編制。戰略旨在促進英國在數據挖掘和價值萃取中的世界領先地位,為英國公民、企業、學術機構和公共部門在信息經濟條件下創造更多收益。為實現上述目標,該戰略從提升數據分析技術、加強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研究與產業合作、確保數據被安全存取和共享等幾個方面做出了部署,并作出11項行動承諾,確保戰略目標得以落地。
(四)法國大數據戰略
為抓住大數據發展機遇,促進本國大數據領域的發展,以便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主動權,2013年2月,法國政府了《數字化路線圖》[5],宣布將投入1.5億歐元大力支持5項戰略性高新技術,而“大數據”就是其中一項。2013年7月,法國中小企業、創新和數字經濟部了《法國政府大數據五項支持計劃》,包括引進數據科學家教育項目;設立一個技術中心給予新興企業各類數據庫和網絡文檔存取權;通過為大數據設立原始扶持資金,促進創新;在交通、醫療衛生等縱向行業領域設立大數據旗艦項目;為大數據應用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如在法國和歐盟層面建立用于交流的各類社會網絡等。[6]
(五)各國戰略規劃比較
按照政府大數據政策比較研究框架,從戰略規劃層面,主要從戰略目標、戰略內容、發展領域和管理體制四個方面對各國的大數據戰略規劃進行比較分析(如表1),通過比較發現它們之間既有共同點又存在明顯差異。
1.共同點
一是戰略目標基本相同,均旨在通過國家性戰略規劃推動本國大數據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相關行業的推廣應用,確保領先地位。
二是戰略規劃均具有明確的行動計劃和重點扶持項目。例如,美國大數據戰略明確闡明了政府擬重點發展和扶持的領域和相關項目。法國為本國的大數據發展制定了五步驟的支持項目。澳大利亞列舉了一年內的大數據行動計劃和具體時間節點。英國規定了11項政府將采取的行動承諾。
三是戰略規劃指定了管理機構和執行機構。美國由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牽頭建立了大數據高級監督組,通過協調和擴大政府對大數據的投資,提供合作機遇,促進核心技術研發和勞動力發展等工作促進大數據戰略目標的實現。澳大利亞設立跨部門大數據工作組負責戰略落地,同時配備專門的支撐機構從技術、研究等角度確保對大數據工作組支撐。英國戰略分別針對技術能力、基礎設施和軟硬件建設、推進合作、數據開放與共享等指定具體的負責機構,同時,由信息經濟委員會負責根據戰略進一步制定具體戰略實施路徑。
2.差異點
一是戰略規劃的推動路徑略有差異。美國重在“以點帶面”,通過公布重要部門的大數據項目規劃,扶持重要領域的大數據技術研發,帶動其他部門和社會各界對大數據技術的研發投入和推廣應用。澳大利亞重在“方法指導”,通過設定大數據原則指導各部門應用大數據,同時注重技術跟蹤、指南制定。英國和法國強調政府“鋪路打基礎”的作用,闡明政府在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扶持、項目規劃、合作環境搭建中的基礎保障作用。
二是戰略制定機構不同。戰略規劃推動路徑的差異與政策制定機構有關。美國、澳大利亞的戰略制定機構主要是科學技術相關部門。美國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是美國的高級科技咨詢機構,該辦公室主任被任命為總統科技顧問。澳大利亞政府信息管理辦公室職責是就信息與通信技術(ICT)投資管理、工程實施、ICT政策執行為澳洲政府及其機構提供建議,指導政府應用信息技術為公眾提供更好服務、提升自身運作效率。而英國和法國的戰略制定機構則是與經濟發展相關的部門,制定大數據戰略旨在充分挖掘大數據對生產、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大數據技術能力提升政策比較分析
(一)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研發
在大數據應用的技術需求牽引下,數據科學研究顯得越發重要。美國大數據戰略確立了國家科學基金會在基礎研究中的核心地位。為促進基礎研究,國家科學基金會采取相關政策措施包括:將向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資助一千萬美元,幫助他們研究如何整合機器學習、云計算、眾包(crowd sourcing)三大技術用于將數據轉變為信息;提供對地球研究、生物研究等基礎性研究項目的撥款等。在關鍵技術研發方面,聯邦部門大數據項目列表[1]詳細部署了國防、民生、社會科學等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研發。英國大數據研究扶持與技術研發政策包含在《英國數據能力戰略》中,重在體現對高校、研究機構的資金扶持和合作平臺搭建。
(二)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已被各國政府納入推進大數據發展的重要議程中。Gartner預測,到2015年,全球大數據人才需求將達到440萬人,屆時僅有三分之一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7]美國《大數據研究與發展計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擴大從事大數據技術開發和應用的人員數量”。通過國家科學基金會,鼓勵研究性大學設立跨學科的學位項目,為培養下一代數據科學家和工程師做準備,并設立培訓基金支持對大學生進行相關技術培訓,召集各個學科的研究人員共同探討大數據如何改變教育和學習等。英國《英國數據能力戰略》對人才的培養做出專項部署,包括在初、中等教育中加強數據和計算機課程學習;全面評估當前大學各學科所教授的數據分析技能是否需要進一步完善并實現跨學科交流;通過獎學金、項目資助的形式支持高校培養滿足當前和未來數據分析需求的人才;政府與相關專業機構一起強化數據科學這門學科,勾畫數據分析行業不同的發展道路。澳大利亞《公共服務大數據戰略》強化政府部門與大專院校合作培養分析技術專家,同時計劃將各類大數據分析技術納入現行教育課程中,強化人才儲備。法國《政府大數據五項支持計劃》中第一步計劃便是引進數據科學家(datascientist)教育項目。
(三)產業扶持
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真正做出價值貢獻,離不開對大數據相關產業的扶持。在產業扶持方面,《英國數據能力戰略》指出英國政府將通過多種途徑為大數據產業提供扶持,在資金支持方面,英國政府將為本國公司及有關組織提供更多機遇和便利,以獲取歐盟研究與創新資金——展望2020(Horizon 2020)展望2020是即將于2014至2020年推出的歐盟研究與創新計劃,擁有超過700億預算,旨在提升歐洲科學水平。的資金支持,同時將各類大數據分析中心納入“英國資本投資戰略框架”中,促進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研發與產業應用。在產學研結合方面,英國還通過建立研究成果展現門戶、搭建多種合作交流平臺等方式,促進產業與各類研究、學術機構之間的合作和成果轉化。
(四)資金保障
明確具體資金保障是國外大數據政策的一大亮點。繼美國宣布投資兩億多美元促進大數據研發后,英國、法國也相繼宣布政府對大數據的投資。2013年1月,英國財政部明確將投入1.89億英鎊用于大數據和節能計算技術的研發,旨在提升地球觀測和醫學等領域的大數據集分析能力。同年4月,英國經濟和社會研究委員會又宣布將新增6400萬英鎊用于大數據研發,其中3400萬英鎊將用來建立“行政數據研究網絡”,用于匯聚政府部門和機構所收集的行政數據,促進發揮政府數據對科學研究、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作用。法國政府宣布將在2013年投入1150萬歐元,用于7個大數據市場研發項目,旨在通過試點探索,促進法國大數據發展。這些國家對大數據的投資,體現出一定的共性特征:一是投資領域均是關乎國家競爭力和全民生活福祉的重要領域,這些領域僅憑市場資本無法推動;二是強化投資的核心目的是提高關鍵領域的大數據技術能力,它是市場化應用的前提。
(五)各國技術能力儲備政策比較
在大數據技術能力儲備方面,各國的政策和計劃均有側重點。如下表2所示。
從縱向政策要點來看,注重人才培養、產業扶持、資金保障是多數國家的共識,這三方面正是政府為產業發展構建良性生態環境的政策落腳點。從橫向國家來看,美國、英國國家層面配套技術能力儲備政策較為完善,這也是兩國引領大數據前沿的主要原因之一。法國和澳大利亞的配套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四、大數據應用與管理政策比較分析
促進大數據發展,除了搭建技術能力儲備政策外,還從應用實施的角度,制定配套推進政策、規劃試點示范項目,推動戰略規劃的具體實施。
(一)應用推進政策比較
1.數據開放與共享
大數據應用的基礎是數據足量全面。為加強各部門所掌握的海量數據資產開放與共享,促進社會應用創新,美、英、澳、法等國政府均制定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政策。具體統計如表3所示。
表中所述國家在政府數據開放政策上具備兩個共性特征:一是數據開放政策均建立在開放政府行動之下,使得數據開放有了更高的戰略支撐;二是建立數據開放門戶成為普遍趨勢,有力保證政策得以落地。
美國是政府數據開放與共享的領頭者。從其政策制定脈絡來看,數據開放共享分為兩大維度:一是對公眾和社會,大力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制定一系列確保公眾平等獲取數據、開發利用數據的政策法規,二是對政府自身業務管理,積極制定信息共享戰略法規,特別是在國家安全等方面,要確保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信息分享給正確的人。英國政府數據開放強調政策的執行力度?!堕_放政府白皮書》明確要求各政府部門每隔2-3年就要制定詳細的數據開放策略,闡述他們將要對外開放的數據內容、首次開放時間、數據更新頻率,以及促進市場使用這些數據的政策、原則,并定期進行數據開放總結匯報。
2.隱私與數據安全保護
大數據所帶來的一個全新挑戰就是對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的威脅。因此,需要通過法規政策強化大數據應用過程中對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的保障。當前大數據應用所適用的隱私與數據安全保護法規政策大多沿用多年前的法規文件。個別國家已經開始針對大數據特點制定專門的隱私與數據安全政策。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英國《開放數據白皮書》明確將在公共部門透明度委員會(監督各部門數據開放的核心機構)中設立一名隱私保護專家,確保數據開放過程中及時掌握和普及最新的隱私保護措施,同時還將為各個部門配備隱私專家;二是內閣辦公室強制要求所有政府部門在處理涉及到個人數據時都要執行個人隱私影響評估工作(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s),為此還專門制定了非常詳細的《個人隱私影響評估手冊》,三是各政府部門開放數據策略中均明確將開放數據劃分為大數據(big data)和個人數據(my data),大數據是政府日常業務過程中收集到的數據,可以對所有人開放,而個人數據僅僅對某條數據所涉及到的個人自己開放。在數據安全方面,澳大利亞政府于2012年7月了《信息安全管理指導方針:整合性信息的管理》為海量數據整合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風險提供了最佳管理實踐指導。
(二)項目實施規劃比較
試點示范項目的規劃是推動應用實施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通過規劃政府領域的大數據試點項目,有效帶動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大數據技術應用;通過規劃商業領域的大數據試點項目,充分鼓勵應用模式創新,促進技術研發,推動產業發展。
在國外政府大數據試點項目規劃方面,美國政府最為明確,其特色主要是“聚焦政府領域應用,落實具體部門”。美國《大數據研究與發展計劃》以及與計劃同時的更為詳細的聯邦部門大數據項目列表,均是涉及國家戰略發展、不便市場化的核心領域大數據項目,這些項目落實到具體部門和機構來實施。美國商業領域的大數據應用已經廣泛開展,因此政策引導重在推動政府領域的項目實施。
五、結語
總體來看,國外政府大數據政策措施體現出如下明顯特征:一是頒布戰略規劃進行整體布局。為搶占大數據先機,增強國家在大數據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大數據先行國家均將發展大數據提升為國家戰略予以支持;二是注重構建配套政策,包括人才培養、產業扶持、資金保障、數據開放共享等,為本國大數據發展構筑良好的生態環境。
隨著數據的與日俱增及其背后所蘊藏的巨大價值,大數據正在成為信息時展的新潮流,謀劃制訂大數據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就顯得非常必要。由于各國大數據技術基礎、市場基礎、數據文化氛圍不同,各國的政策側重點存在一定差異。對我國而言,大數據市場剛剛起步,配套規劃與政策還存在較多缺口,為加快推進我國大數據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在政策環境構建方面:一是要加快研究制定大數據發展國家戰略。戰略應進一步闡明大數據的有利發展機遇,規劃重點領域的大數據研究計劃,布局關鍵技術研發方向,強化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加強對大數據產業的扶持,做好體制機制、資金、法規標準等方面的保障等,真正將促進大數據發展提升為一種國家行動,為后期專項政策制定、項目規劃等提供依據。二是借鑒國外政府大數據政策,勾畫符合我國實際的大數據配套政策制定路線圖,注重從戰略技術能力儲備和戰略應用實施兩個角度,落實相關部門職責,為大數據產業孵化、技術研發、推廣應用營造完善的政策環境。(文/張勇進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電子政務研究室副處 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1]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Big Data Across the Federal Government.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big_data_fact_sheet_final_1.pdf,2013-09-10.
[2] Gartner. Gartner Survey Reveals That 64 Percent of Organizations Have Invested or Plan to Invest in Big Data in 2013.gartner.com/newsroom/id/2593815, 2013-10-11.
[3] 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 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big_data_press_release_final_2.pdf,2013-9-11.
[4] Seizing the data opportunity: A strategy for UK data capability. 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254136/bis-13-1250-strategy-for-uk-data-capability-v4.pdf, 2013-11-01.
[5] Feuille de route du Gouvernement sur le numérique. gouvernement.fr/sites/default/files/fichiers_joints/feuille_de_route_du_gouvernement
_sur_le_numerique.pdf, 2013-10-09.
篇5
一、企業創新的概念及內涵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Schumpeter,1912)認為創新是“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一種從未有過的新組合”,“創新”就是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即“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這些新組合包括引進新產品、采用新技術、開辟新市場、控制原材料新的供應來源和引入新型的工業組織。
創新是企業家的職能,創新驅動的主體是企業,在涉及創新主體的研究中,既有把企業家看作是創新主體,一些專家學者如熊彼特等人,研究發現企業家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促使他們采用新的技術、發明或生產工藝創造出新產品,這個過程推進了技術創新。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承擔創新活動,新產品由企業來投放市場。可以把企業的技術創新看做創新驅動的焦點、核心力量和最有成效的方法。加入創新的各企業家們一起實現了創新的過程,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企業必然是它的主體。
在創新過程中,由開始的決策,到研發資金的投入,科研專家組的成立和最終成果實現,企業發揮了主體作用,有了企業這個主體才創造了科研成果。菲達環保30多年來就是依靠不斷采用技術創新,獲得了我國環保界的領先優勢和地位。企業作為創新系統和體系的核心,企業的技術管理和創新組織等共同構成了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企業創新的動機、原因分析
企業獲得創新的動機是競爭。熊彼特在他的創新理論中認為,創新與企業家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創新的機制使得經營者轉變為創業者或企業家,創新相當于是企業家推動的制度、產品、技術和市場創新。之所以認為是企業家推動的創新,是由于大企業對技術進步有所貢獻,因為只有大企業能夠承擔技術創新所帶來的高成本。其次,大企業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一旦創新成功,可投入的應用范圍也更廣,因此也就有更大的動力進行技術投入與創新;再次,為了維護大企業的壟斷地位,大企業要一直進行技術發明與創新。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不論是從深度和廣度上競爭都有所增強。然而大多數企業管理層沒有發現科學技術正快速發展,促使企業的技術水準日益加強,提升了產品的技術含量,也沒有意識到產品正趨于走多樣化道路,如產品種類的多樣化和功能的多樣化。他們對技術性人才不夠重視,企業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導致許多人才沒有生產積極性,甚至流失。也沒有重視員工的技術的培訓,認為花錢進行員工的技術培訓不僅不能為企業帶來效益,還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因此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重視創新。
三、企業創新的方式
創新方法系統包含兩個層面,第一個層次是自主創新,第二個層次是協同創新。自主創新可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里最根本的創新是原始創新。協同創新則是對自主創新方法的整合和提升。
首先,原始創新是前提和基礎。原始創新是指從來沒有過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在創新方法系統中,原始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首創精神是最可貴的,可以開創顛覆性的變革。
然后,集成創新由原始創新發展而來,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原始創新成果處于基礎研究范圍,可通過集成創新的方式來運用技術。具體是指對現有的產品或知識進行重組和搭配而形成新的產品或事物,形成新的功能和作用。
再次,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是常用的一種方法。首先利用先進技術和產品存在時空差異,引入并學習其關鍵技術,掌握有用部分,再適時將核心技術進行轉移,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并適合本土的技術和產品。
最后,協同創新突破了以上三種模式的主體屏障,把創新資源和要素進行集聚和整合,充分系統的運用創新方法,使創新能量盡可能的大量釋放。更加注重協同創新,一方面要注重整合創新方法; 另一方面要注重整合創新主體。
四、促進企業創新的路徑和措施
企業可采用以下幾種路徑來促進創新:
1、提高企業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我國產品業技術水準不是非常高并且裝備先進程度不夠,應盡快引進新技術同時變更或改造成先進設備。大力度的推進信息技術,使技術裝備水平和企業信息化融合起來。國際服裝企業的發展壯大給我們一些啟示:采用信息化為關鍵的高新技術,對傳統企業進行整改,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首先,因為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相結合,會創造出新的生產技術和能力。然后采用ERP系統,對供應鏈進行支持和管理,集中和協調了制造資源,創造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采用的營銷方式也變為傳統營銷和網絡營銷相結合,不再是單一的傳統營銷,對擴展市場份額、實現用戶個性化的需要以及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有著顯著作用。
支持企業持續增加對科技的投入,鼓勵行業中的大企業或領軍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國家規定的關于高新技術類企業研發支出應為銷售收入的百分之五,重點企業為百分之三,一般企業為百分之一,應充分實施。鼓勵企業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要落實,增加對于自主創新投入的得稅前抵扣力度,支持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引導和支持大中型企業設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或院士工作站等創新研發平臺,推動“四個一百”工程,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舉辦產學研合作對接活動,實施重點科技項目。加大力度吸引外資研發機構進入,使外資企業研發活動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建設一些科技資源的合作機制,把國內外科技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2、品牌創新
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同類產品的外在差別已經越來越小,然而品牌具有不可替代性,個性化并且可以傳承,有延續性,可以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不過由于市場的競爭,許多品牌已經為人所知,所以企業應該想到一個獨特的品牌讓大眾消費者更能夠認識到企業的創新特別之處。所以,多數企業已發現,綠色品牌可以使企業獲取巨額利潤,同時賺取了聲譽,使客戶認為企業是把握綠色品牌的標桿,榮升為重點綠色龍頭企業。把綠色品牌當作是一種珍貴的戰略資本,通過建立自身的綠色品牌來加強自身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企劃鼻祖史蒂芬金曾如此評價品牌:“產品是工廠生產的東西,品牌是消費者購買的東西?!碑a品非常容易被淘汰,但好的品牌能夠持續長久,尤其有自己綠色品牌的企業,能夠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企業在采用成功的品牌戰略同時,需要關注或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對品牌的培育應當高度重視,著重培養企業向綠色品牌的發展,并且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長遠發展戰略;企業可通過參考自己的發展水平,把握品牌應有的市場定位;采用整合營銷,制造出一些有受眾的綠色產品,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還可以讓客戶認同綠色品牌。這樣也會給企業帶來實現一次大的發展的新機遇;綠色品牌更加能夠滿足并適合用戶的消費理念,企業要積極提升產品的品質,特別是用戶對產品的認知質量;積極開展關系營銷,大力培養和維護消費者的綠色品牌,推廣健康綠色的產品忠誠度;適時進行品牌的延伸,當然要考慮企業自身的實力和狀況。
3、商業模式的創新
商業模式的創新,它也是企業創新很重要的一個層面。成功實現創新就要貼合市場,結合市場的同時,若想實現創新的價值,就要有商業模式的創新。
比如微軟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必然和創新有關,但這絕對不是它成功的充分條件,它的充分條件還必須有一個比爾?蓋茨對市場的把握,他的一個集成,他的WINDOWS操作系統,讓即使不太懂計算機的用戶,也可以比較輕松的學會使用,同時微軟和英特爾公司合作,及時抓住了市場,擴展了公司的市場份額,讓消費者對WINDOWS操作系統產生依賴。
另外蘋果公司的成功,很重要一點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比如之前的IPOD,它構建了一個多媒體的生態系統。起初使用起來有些復雜,當時中國市面上已經有很多MP3,使用簡單,和電腦連接,下載歌曲就可以了。而IPOD,還需要使用itunes系統,相對麻煩一些。仔細觀察后發現,itunes系統相當于提供用戶一個媒介和平臺,通過它來下載曲目。由于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管理越來越嚴格,下載歌曲就變為了收費,平臺順應了此時市場需求,把開發音樂,制作音樂,聽眾等集聚在一起,有了商業往來,形成一個生態系統,這是一種開放式的、集成式的創新。
如今互聯網金融發展壯大,同時進入了大數據時代,數據變為了重要資源和生產力,能夠創造價值。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隨著大數據到來,也在日益改變,云計算、物聯網這些新技術和大數據相互融合,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發揮重要作用。我國正在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鼓勵企業使用大數據來創新商業模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啟示,可以實現更高效、更綠色的發展。
4、企業組織結構的創新
隨著企業自身不斷發展需要組織結構創新,外界環境也會迫使企業思考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和運營模式。此創新涵蓋企業的很多方面,如集權和分權、管理層級和幅度、制度化程度、工作流程等等。因此,結構創新可促使企業成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產品創新相配合,有利于實現戰略目標。結構優化不但包含了結構模式的創新,還有企業行為模式的創新,整個運行流程和運作效率的改進和提高。
在組織結構創新方面,寶潔公司可作為成功典范。它新增了“外部創新主管”這樣一個職位,組建了創新偵察員團隊,在世界幾乎大部分角落都有分布,使用精密高端的搜索工具,全面撒網,用“大海撈針”的方式為公司尋求適合的重大技術突破和研發人員;寶潔還在2001年與Nine Sigma公司合作,是一家專門為想獲取外部技術的用戶提供平臺的公司,最終使寶潔擁有了50多萬名獨立發明家,成為了公司的創新服務提供商;之后還加入了,通過這個網站招致了世界一百七十五個國家的十一萬名各界專業人士,如生物學家、化學家、工程師等,對寶潔公司面臨的一些問題都可以給予指導和建議。寶潔和禮來公司共同建立了,將退休的科學家充分利用起來,請他們提供相關的咨詢。
5、企業制度的創新
制度創新應該和科技創新或技術創新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它們都是創新的關鍵內容,共同促進著企業進步發展,擴大著創新的范圍和空間。好的制度創新給企業會帶來新的生機,推動著企業提質增效。
那么制度創新應建立一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這是非常必要的,是企業明智的選擇。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部分,它對于企業組織的運作、內部的協調和有效制衡都至關重要。企業能否做出正確決策,執行是否到位都取決于有效的公司治理。管理者的行為會受公司治理的影響,比如一些內部和外部機制――激勵約束機制、經理人市場、市場競爭等,最后會決定企業的績效,因此,改善和加強治理結構是勢在必行。
其次是經營機制的改善。通過優化或轉換經營機制,才能實現企業績效的改善提升。因為體制作用于機制,機制影響了效率,之后決定了員工的行為,而員工的表現最終決定了企業目標能否實現和效率的高低。所以即便在公司治理方面有所完善,得到良好進展,由于沒有機制的保證,企業也會缺乏活力和競爭力,不能高效運行。優化和改變經營機制,可采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崗位靈活――可上可下、員工收入彈性增大――可高可低的制度改革,同時,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使企業在用人和薪酬方面的調整更加順應市場化和國際化要求。
再次是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做到政府和企業或政府和資金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開來,就應該更全面、深層次的完善資產管理體制,為了順應新時期的特征,滿足深化企業改革的需求,一定要主動實行資產管理體制的創新,創建資本運營公司或投資公司,使出資人制度更加完備,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提高運作效率。
最后是健全國有企業的監督體制。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會遇到這些難題,如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后,出現的“內部人控制”現象,還有不明確的產權制度、不夠完善的公司治理等腐敗問題,所以要強化監督和管理,制止腐敗現象。改善和創新資產監管制度,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篇6
關鍵詞:實驗教學;虛擬仿真;網絡工程;多元協同;虛實互動
實驗教學作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需要有相應的實驗教學平臺作為支撐。傳統的實驗教學平臺采用實體形式,以物理空間中的實體設備、器件和材料為實驗對象或載體,具有真實、直觀、直接的優點,但存在更新運維成本高、規模與復雜度受限、可擴展性差、開放共享難等不足。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綜合運用信息與通信技術,在信息空間中構建高度仿真的實驗操作環境和實驗對象,提供類似于實體實驗教學的體驗與效果,具有近似、抽象和間接的特點,并在可視性、交互性、安全性、可擴展性與可共享性等方面具備優勢,是對實體實驗教學的有益補充與完善。
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保障和優質實驗教學資源共享的主要載體,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不能簡單停留在對實體實驗教學項目的信息化再現或資源堆砌,必須思考并解決以下六方面的關鍵問題。
第一,建設理念。涉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基本指導思想、建設目標、服務面向,以及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所應承擔的角色或發揮的作用。
第二,建設內涵。與指導思想、建設目標與服務面向相適應,涉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教育教學品質與特色,例如是以基礎研究與教學為特色,還是以工程研發或工程應用教學為特色。
第三,建設主線。涉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核心線索或體系,需要系統而有效地組織有關的實驗教學資源,以滿足中心的服務功能與特色。
第四,建設方法與途徑。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與途徑實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是院校單獨建設,還是校內外協同;是自主開發,還是購買服務,抑或是多方面結合。
第五,使用模式。如何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資源運用于課內外教學,其與實體實驗之間是什么關系,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與長處,以提高實驗教學的實效。
第六,開放共享機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如何實現優質實驗教學服務的開放共享,包括服務的對象與范圍、策略與機制以及服務能力等。
二、面向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思路
作為地方本科院校,溫州大學網絡工程專業以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為此,針對前述六大關鍵問題,我們提出了“學生發展為中心、工程應用為特色、能力培養為導向、多元協同為抓手、虛實互動增成效、開放共享促輻射”的基本建設思路。
(1)學生發展為中心,解決建設理念問題。服務于網絡工程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作為該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立足學生創新精神、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支撐問題分析、問題研究、解決方案設計以及現代工具使用等相關畢業要求與培養標準的達成,并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個性化學習。
(2)工程用為特色,解決建設內涵問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內涵與品質必須和網絡工程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特色相契合,并著重在三個層面上予以把握:一是教學內容有效覆蓋網絡工程生命周期的主要應用環節,包括規劃與設計、部署與開發、運行與維護等;二是實驗平全支持當前主流的網絡設備廠商及其產品,與業界主流網絡技術及其應用無縫對接;三是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都來源于網絡工程實際問題或相關項目案例。
(3)能力培養為導向,解決建設主線問題。改變傳統的以課程為核心的教學組織框架,體現以能力為導向,圍繞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培養,針對遞進性的分級能力培養目標,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在實現技術、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進行系統而精細地設計與開發。
(4)多元協同為抓手,解決建設方法與途徑問題。為了落實能力培養核心與工程應用特色,依托高校與企業、教學與科研、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多元協同,建立由教師、研究人員與工程師組成的專業化團隊,融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相關的教育、科技與工程優質資源,深度協作致力于虛擬仿真中心的開發與建設。
(5)虛實互動增成效,解決使用模式問題。充分發揮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與實體實驗教學各自的優勢,改革單純基于實體實驗教學資源的傳統模式,結合分級能力培養目標,構建與實施虛擬實體高度互補、線上線下有機互動的新型實驗教學模式,貫穿課內課外的各項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6)開放共享促輻射,解決推廣機制問題。建立管理服務與技術服務的“雙輪驅動”機制,促進虛擬仿真中心的開放共享。在管理服務方面,面向兄弟院校、業界企業的團體與個人用戶提供“Lab as a Service”形態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云計算服務,為兄弟院校提供以全面降低使用門檻在技術服務方面,利用先進的虛擬數據中心網絡技術提供安全、穩健、靈活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充分保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的品質。
三、網絡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實踐
依據上述基本建設思路,溫州大學網絡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要進行了以下建設實踐。
1.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
以“專業基本技能一綜合實踐能力一工程實踐能力一工程設計/創新能力”的遞進式模型為主線,圍繞綜合分析和解決復雜網絡工程問題的能力進行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如下表所示。
其中,專業基本技能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演示認知型、分析驗證型以及基礎操作型等形式為主,以對少量技能點的認知或理解為教學目標,以可視性、交互性表現突出的軟件仿真技術為主要實現途徑,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低;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綜合訓練型為主,以對數個領域的大量技能點的整體掌握為教學目標,以仿真程度高的硬件虛擬技術為主要實現途徑,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較高;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工程演練型為主,以掌握真實網絡工程項目的部署與實施、測試與驗證為主要教學目標,以仿真程度高的硬件虛擬技術為主要實現途徑,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高;工程設計/創新能力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創新設計型為主,以掌握真實網絡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與開發為主要教學目標,結合軟件仿真技術與硬件虛擬技術實現,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最高。
2.工程應用為特色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庫
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庫的建設中,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實現工程應用內涵與特色。
(1)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技術與產品覆蓋面接軌當前網絡工程行業的熱點應用領域與主流產品。包括網絡互連、網絡安全、無線局域網、協作網絡、數據中心網絡、運營商網絡等,支持對這些領域各主流廠商設備的軟件仿真或硬件虛擬。
(2)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能力點定位與設計源于網絡工程應用的實際需要,根據當前網絡工程生命周期各階段對工程能力要求的分布,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梳理與篩選。每門課程精選出若干能力點,并依據規劃與設計、部署與開發、測試與驗證、運行與維護等不同階段內能力點之間的關聯性,有針對性地設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能力點組合方案。
(3)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內容的組織與設計上,以能力點目標組合方案為出發點,以網絡工程案例為背景素材,以實際需求和工程問題為導向,進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設計,保障其真實性、時效性以及針對性。網絡工程案例主要來源于合作企業工程師參與或主持的工程項目,經過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根據分級能力目標對復雜網絡工程問題的分解、梳理與萃取。
當前,虛擬仿真中心建成的306個實驗教學項目對應于分級能力培養目標的項目數量比例大致為4:4:1:1,其中直接來源于實際網絡工程案例合計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3.多元協同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發與建設方式
多元協同的開發與建設方式體現在三個方面,即高校與企業協同、教學與科研協同、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協同。
首先,通過與兩家業界領軍企業(思科系統與思博倫通信)的校企協同,在技術層面獲得了網絡功能虛擬化的授權,解決了對網絡系統進行高度虛擬和仿真的核心技術難題,同時獲得了工程師的加盟,增強了開發與建設隊伍的整體技術實力;在資源層面得到了企業一線工程師隊伍的寶貴經驗,解決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案例主要來源的關鍵問題;在管理層面借鑒了企業在線實驗室開放與管理模式,解決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的安全性和穩健性問題。
其次,充分利用高校教師隊伍教學與科研并舉的優勢,依托教學與科研協同實現了科研反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是通過學生課外科技與創新活動等形式,將科研成果直接或間接轉化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此類項目占總數近14%;二是在虛擬仿真中心的開發與建設中,轉化了許多虛擬化與云計算領域的科研成果,到目前為止直接實施應用的發明專利共有6項,主題涉及網絡服務質量、虛擬機資源配置以及云計算調度等。
最后,依托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協同解決了虛擬仿真中心建設各個層面的多個關鍵理論問題。例如,針對虛擬仿真中心硬件平臺的建設,先后依托兩項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辦學水平專項資金項目開展了主題為“多租戶虛擬數據中心網絡建設”的研究;針對虛擬仿真中心軟件平臺的建設,依托浙江省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重點項目開展了主題為“‘實驗教學即服務’的云計算模式構建”的研究;針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應用,依托浙江省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開展了主題為“依托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混合式實踐教學模式探索”的課題研究;針對校企合作開發與建設虛擬仿真中心的機制,依托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開展了主題為“基于企業生態系統的分布式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模式探索與實踐”的課題研究。
4.虛實互動的實驗教學資源使用模式
相對于傳統的網絡工程實體實驗教學,網絡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以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對實體實驗教學起到補足與增強作用。
首先,彌補了實體實驗教學在開放時間、地點和方式上的不足,實現在任意安裝有瀏覽器的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訪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以及實體實驗教學資源進行練習,為自主性學習和個性化提供充分的保障。
其次,克服實體實驗教學可見性與交互性差的弱點,實現對網絡協議和網絡系統工作原理的交互式可視化呈現,促進對基本技能點的J知、理解與掌握。
再次,克服實體實驗教學在拓撲規模、網絡特性以及管理便捷性等方面的局限,以低成本構建特性更豐富、結構更復雜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環境,進而實現簡捷高效的連接與配置管理,提高綜合性實踐教學的品質。
最后,克服實體實驗教學由于成本因素而明顯滯后于工程應用發展水平的局限,支持跨廠商、多系列高端網絡設備,支持對復雜網絡系統連接與配置的多視角可視化交互管理,用于在專業實習或畢業設計環節中對實際復雜網絡工程項目進行快速概念驗證。
為充分發揮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支撐實踐能力培養目標的不同維度上的優勢,結合能力分級目標的特點,依據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可以將實驗教學資源的組合使用模式分為四種:虛輔實主、虛實并舉、虛主實輔以及純虛擬仿真。
(1)虛輔實主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二項優勢,適用于專業基本技能培養階段。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是對實體實驗教學項目的近似仿真,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用于課前預習以及課后練習,而在課堂中使用實體實驗平臺與虛擬仿真實驗相互印證。
(2)虛實并舉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三項優勢,適用于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階段。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主要面向開放實驗項目、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專業技能競賽等課外教育活動,而實體實驗教學面向日常課堂。
(3)虛主實輔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三項優勢,適用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階段。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用于前期耗時較長、不依賴于實體設備的建模與部署環節,實體實驗平臺用于后期耗時較短、依賴于實體設備的驗證與測試環節。
(4)純虛擬仿真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四項優勢,適用于工程設計/創新能力培養階段。學生在進入企業學習階段后,用于大規模復雜網絡工程解決方案的概念驗證,包括規劃與設計、建模與開發,用于新建網絡解決方案的展示、客戶網絡割接方案的預演以及客戶網絡故障排錯方案的驗證等。
當前,虛擬仿真中心所有實驗教學項目覆蓋10門專業課程、5門綜合實踐課程、4大類課外教育活動以及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時間跨度從大二下到大四。從整體人才培養過程來看,隨著專業教育階段的逐步深入,實踐能力培養目標逐步提升,所涉及的工程問題復雜度隨之提升,對實驗教學平臺支持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地,所依托的實驗教學環境也由以實體中心為主逐漸演變為虛實結合,最終過渡到以虛擬仿真中心為主。
5.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開放共享的實現與推廣
虛擬仿真中心對外開放共享提供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的內涵包括管理服務與技術服務兩個方面。在管理服務方面,使用高級服務調度引擎將所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整合起來,以“實驗教學即服務”(Lab as a Service,LaaS)的形態統一對外提供開放共享。此外,對于兄弟院校與行業企業等團體用戶,為其提供專有的管理門戶,便于自我管理。在技術服務方面,構建了安全、健壯、高效、可擴展的技術平臺架構。其中,軟件仿真前端提供可視化的實驗教學體驗;而硬件虛擬后臺創建虛擬仿真網絡的運行實例并提供遠程配置與管理手段,而云監控與管理、云備份與安全提供充分的服務質量保障。
篇7
一、轉讓項目目錄
項目編號:G0600297項目名稱:北京凱帝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22。88%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101,88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280萬元;經營范圍;工業與民用建筑設計(甲級);室內裝飾設計;建筑工程方面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資產總額:1581,84萬元;凈資產;445,66萬元。
項目編號:G0600296項目名稱:福州移動天下資訊服務有限公司5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13.92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50萬元;經營范圍:經濟信息咨詢服務、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服務(不含互聯網上網服務).承接網絡工程;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及軟件.儀器儀表批發.代購代銷。資產總額:27,83萬元。
項目編號:G0600295項目名稱:福建閩郵安防工程有限公司51%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175.87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300萬元經營范圍.消防設施工程三級(暫定):可承擔建筑高度24米及以下、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及以下的房屋建筑消防設施工程的施工;從事三級技防工程的設計施工維修;咨詢服務;計算機技術服務。資產總額:565.55萬元;凈資產;344.85萬元。
項目編號:G0600283項目名稱:廈門雷博眼鏡工業有限公司21.5%股權掛牌價格(萬元):8
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50萬元;經營范圍;制造。銷售太陽鏡、近視鏡、老花鏡及各種金屬鏡框。鏡架和眼鏡附件。(法律法規規定必須辦理審批許可才能從事的經營項目.必須在取得審批許可證明后方能營業。)資產總額:459.74萬元;凈資產:35.54萬元。
項目編號:G0600298項目名稱:宏大實業有限公司1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21.271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500萬元;經營范圍:機械零配件加工制造;設備安裝調試等。資產總額:359.53萬元;凈資產:212.71萬元。項目編號:G0600306項目名稱:北京中商金谷商貿有限公司5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34.53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銷售糧油食品、蔬菜、酒。干鮮果品等。資產總額;643,14萬元;凈資產;69,06萬元。
項目編號:G0600288項目名稱:北京北辰機械廠整體產權掛牌價格(萬元)578.04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500萬元;經營范圍;制造。修理建筑機械,金屬結構加工。新產品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電器修理,銷售五金交電,建筑材料、金屬材料、建筑機械配件,出租機床。吊欄、翻斗車、房屋.倉儲服務。資產總額:998,17萬元,凈資產;578,04萬元。
項目編號:G0600304項目名稱:北京津華通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35%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263.525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4,50萬元;經營范圍:建設、出租。出售通州區梨園鎮規劃確定的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及物業管理。資產總額:22467.76萬元;凈資產:4133.96萬元。項目編號:G0600299項目名稱:北京微斯曼醫療器械有限公司3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149.4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498萬元;經營范圍:開發、生產醫療器械;系統集成;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銷售自產產品。資產總額:1056.98萬元;凈資產;360.25萬元。
項目編號:G0600300項目名稱:北京中基企和貿易有限公司18.8%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2.s2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銷售紡織品、百貨、五金交電化工。土產品等。資產總額.37. 73萬元;凈資產:13,96萬元。
項目編號:G0600301項目名稱:北京良辰包裝制品有限公司6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180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30萬元;經營范圍: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塑料編織袋及原料制造等。資產總額;2648.8萬元;凈資產:222,83萬元。
項目編號:G0600305項目名稱:北京華立科泰醫藥有限責任公司7.5%的股權掛牌價格(萬元):214.20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500萬元;經營范圍:銷售中成藥.化學藥制劑??股?、生化藥品、醫療器材等。資產總額;7678.42萬元,凈資產:2855.94萬元。
項目編號:G0600307項目名稱:深圳市華輕工程塑料聯合有限公司25%股權掛牌價格(萬元): 199.10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800萬元;經營范圍;氟塑料研發、銷售等。資產總額;707,17萬元;凈資產;670.42萬元項目編號:G0600311項目名稱:自貢東方鍋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1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330.5,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750萬元;經營范圍:電站鍋爐部件的改造、制造、銷售及成套設備。通用機械設備銷售、服務等。資產總額;6953.03萬元;凈資產;3305.04萬元。
項目編號:G0600291項目名稱:東方鍋爐(集團)無錫熱管有限公司3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436.16項目撮述:
注冊資本:700萬元;經營范圍:鍋爐部件、高頻焊管、傳熱元件。金屬結構件(不含建筑結構件)的制造、加工。銷售。資產總額:5740.37萬元;凈資產:1453.86萬元。
項目編號:G0600276項目名稱:深圳紡織服裝研究所整體產權掛牌價格(萬元):1249.78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220萬元:經營范圍:紡織服裝業的設計。試制信息交流、技術咨詢服務、人才培訓。資產總額:1407.03萬元;凈資產:1388.64萬元。
項目編號:G0600308項目名稱:北京中技天盛智能門業有限公司7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1312.09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700萬元;經營范圍:加工。安裝自動轉門等資產總額:2367,04萬元;凈資產:1874.42萬元。
項目編號:G0600313項目名稱:北京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10%股權掛牌價格(萬元):100萬歐元項目概述:
注冊資本:1200萬美元;經營范圍:研制、生產羅華密新(螺旋霉素)、培福新(甲氟哌酸)抗菌素及保肝藥品,原料藥;銷售自產產品(未經專項審批的項目除外)。凈資產:870萬元。
二、重點項目推介
項目名稱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北京興泰利商業公司債權轉讓
簡介: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欲將其持有的北京興泰利商業公司債權對外進行轉讓。債務類別為
擔保,債權本金及利息合計726.48萬元人民幣;法院已做出裁定,擔保人以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2,42%股權抵債;處置價格面議。項目編號:601GQ06007項目名稱:杭州梁運儲運有限公司整體產權轉讓簡介:
一、基本情況
1、企業概況
杭州梁運儲運有限公司于2002年d月15日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注冊號碼:3301841016166;注冊地址:杭州市余杭區良渚鎮勾莊運河梁山;法人代表:莫泉橋;注冊資本:四千萬元;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2、股東結構
公司共有3名股東:浙江泰源投資有限公司持有62,5%的股份,其余兩名為自然人股東。
3,主營業務
杭州粱運儲運有限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是建設杭州港余杭港區仁和作業區石化碼頭。該碼頭位于杭州北郊余杭區境內京杭大運河西岸仁和鎮平宅村,規劃為建設石油化工作業區。該碼頭總占地面積35.5公頃(532.5畝),其中第一期25,5公頃(382.5畝)。該項目作為浙江省B類重點建設項目、國家發改委第三個重點繼續建設項目于2004年9月取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編號:200401509034;用地單位杭州梁運儲運有限公司;用地位置;仁和鎮平宅村;用地面積:255000平方米。2004年10月份.杭州市余杭區國土資源局與杭州粱運儲運有限公司簽署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宗地用途為交通運輸.面積255000平方米,土地使用年限50年。
2005年6月份,國土資源部再次批復25,5公頃出讓給杭州梁運儲運有限公司,作為余杭港區石化區用地。該公司目前已經繳納25,5公頃土地出讓金。
二、投資價值分析
杭州粱運儲運有限公司目前主要資產為25.5公頃建設用地,該土地目前依據杭州市公布的土地基準價格為50萬元/畝。
該碼頭一期工程建成后.包含四個柴油泊位、四個汽油泊位、四個石化危險品泊位和一個水上加油站。該碼頭以石油儲運、石化品儲運和大型水上加油站為主要業務。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將只保留該加油站.所有其他小型加油站將全面拆除。
杭州的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自身對油品的要求逐年增加.目前柴油、汽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究其原因,杭州的油品倉儲力相對薄弱,該碼頭建成后.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矛盾。
三、受讓方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業信用;
3、受讓方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四、擬轉讓價格
由于自身投資結構調整,杭州梁運儲運有限公司股東擬同時轉讓100%股權。轉讓參考價格1,7億元。
項目編號:336ZQ06011項目名稱:北京市中法蒼天神有限公司債權轉讓簡介:
截至2006年3月20日,整體債權余額為1040.90萬元。中法蒼天神目前正常經營.截至2005年9月30日總資產5502萬元,其中較有價值資產為對北京潞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潞河房地產)的投資.根據工商查詢顯示潞河房地產注冊資本6000萬元,其中中法蒼天神出資為4800萬元,股權占比80%。潞河房地產投資開發了位于通州區潞河的潞河名苑房地產項目,該項目由四員廳小區及新城南街小區構成,總計建筑面積約d0萬平方米,其中四員廳小區建筑面積約為8萬余平方米,由六棟多層住宅樓及一棟高層商住公寓組成,已建成,新城南街小區為危房改造項目已經批準立項.并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尚未開工興建。
2006年初債權人對中法蒼天神進行了訴訟,已經凍結了中法蒼天神持有的潞河房地產的80%的股權,該案件目前正等待開庭審理。
項目編號:338ZQ06012項目名稱:北京市通州天運出租汽車公司債權轉讓簡介:
2001年4月4日天運出租出具承諾書.同意承擔原北京市通州實業商社在工行的貸款本金及所孳生利息。
截至2006年3月20日:整體債權余額為36.42萬元.其中本金余額為29萬元。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天運出租總資產785.88萬元.總負債769.48萬元。2005年度天運出租實現銷售收入412.98萬元。實現凈利潤16,38萬元。
項目編號:3362006013項目名稱:北京市密云縣機動車輛檢測場債權轉讓簡介:
截至2005年12月20日,整體債權余額為55中本金余額240萬元。
2005年9月6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檢測場償還本金及相應利息.經申請執行,現已查封檢測場位于密云鎮白石嶺村西的房地資產。該塊土地為劃撥地,面積30275,10平方米.性質為綜合用地。企業經營用房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有房產證及土地使用權證。
]項目編號:3HZ006010項目名稱:北京市第二毛巾廠債權轉讓簡介:
截至2006年3月20日,整體債權余額為1452.55萬元,本金余額為476.7萬元。該貸款保證人為大興機動車檢測場(下稱檢測場)。檢測場成立于1997年5月27日.集體所有制企業。企業注冊地址;北京市大興縣黃村鎮京開公路東側;法定代表人何
項目編號:S0600001項目名稱:世界知名比薩餅晶牌中國公司轉讓股權簡介:
“棒約翰”是世界三大比薩餅品牌之一(與“必勝客”齊名),在全世界已有近3000家店面,連續六年在美國快餐行業客戶滿意指數評比中榮獲第一,在《企業家》雜志第25屆特許經營世界500強中名列第24位。與”必勝客”一樣,”棒約翰”定位于高檔比薩消費人群,在國內的大中城市擁有較大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前景廣闊。
北京某中外合作餐飲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擁有在中國北方地區獨家發展”棒約翰”的權利,這其中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該餐飲公司擁有經過”棒約翰”美國本部培訓的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經過一年多的運作.在北京已發展了5家直營店.包括遠大店、光華路店、雙井店。勁松店和蘇州街店。今年上半年擬發展到10家直營店,并開展加盟授權業務?!鞍艏s翰”品牌正逐漸獲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可,現有店面營業額上升迅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該餐飲公司的中方股東――北京某公司由于自身發展的需要,擬轉讓其擁有的該餐飲公司50%的部分或全部股權,全部股權擬定的出售價格為6000萬元。股權轉讓方案和價格可以面議。歡迎有志于發展高檔快餐的實力雄厚的投資人前來接洽。
項目編號:$00JC075標的名稱:陰離子層柱結構選擇性紅外吸收材料項目融資簡介:
該項目創制的陰離子層柱結構材料因化學組成和結構上的特點,對7―14um波長范圍的散熱紅外具有顯著的吸收能力.將其用于農膜可大幅度提高保溫性能。
該項目圍繞層柱結構材料,開展了系統的應用基礎研究,得到了諸多極富指導意義的理論規律。創制了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陰離子層柱結構選擇性紅外吸收材料,申報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經放大試驗.成功地建立了年產500噸的生產裝置。經科技成果鑒定,認為此項目產品為國際首創,相應制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與傳統保溫材料相比,該項目產品對散熱范圍紅外具有更為優異的吸收選擇性,農膜保溫性能顯著提高.同時還賦予農膜高透光、抗遷移,熱穩定(PVC膜)、無滴及防霧等多種優異功能。
該項目的創新點為:創制了新型陰離子層柱結構選擇性紅外吸收材料,同時圍繞該材料制備創制了插層組裝.咸核/晶化隔離。全返混爆發式成核、程序控溫動態晶化、插層改性.動態組合干燥等系列關鍵技術。
該項目填補了我國此類產品的產業化空白,對于提高農膜性能、調整農膜產品結、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地促進農膜產業的技術進步。創制的系列關鍵技術屬無機晶體材料及納米材料制備的共性技術。對于帶動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具有工業示范作用。目前,我國農膜行業年需陰離子層柱結構選擇性紅外吸收材料達4萬噸,該成果推廣應用前景極為廣闊。項目編號;883JX022標的名稱;新一代大型全組件式GIS軟件平臺SuperMap項目融資簡介:
GIs(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平臺是處理空間信息的基礎軟件,應用廣泛,是盯行業中重要的分支,如城市規劃。土地管理,物流、交通運輸、資源環境和軍事指揮,以及大眾信息服務等眾多領域的信息化,都離不開GIs。SuperMap采用了全新的軟件結構.基于組件式軟件技術,在系統的開放性、海量數據處理、多源空間數據無縫集成等許多GIs關鍵技術指標上均優于國外同類產品。該軟件系統集成性好、易于進行系統開發。易于形成專業應用軟件,具有很好的產業帶動性。在一批大型專業系統,如中國民航航情情報系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光纖網GIs系統、軍事指揮系統等應用中成功代替了國外軟件。圍繞項目產品SuperMap已經有二次開發商300多家,逐步形成了以SuperMop為核心的一個大的國產GIs產業鏈。自2000年10月項目第一款產品至今,該項目完成平臺產品銷售超過50007元,成功打,NEI、港、臺市場,先后推出日文版,英文版,實現軟件出口創匯507美元。有300個以上的應用系統基于該項目產品開發完成.帶動GIs應用市場5億元以上。
項目編號:800JG021標的名稱: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的合成項目融資簡介:
項目主要研究鈷酸鋰的合成方法及規?;a。目前,國外同類企業生產鈷酸鋰通常采用“隧道窯”固相合成法,該方法存在生產設備復雜龐大,生產過程反應溫度高、反應時間長、能耗高,產品難以系列化,噪聲和粉塵污染嚴重,產品雜質含量較高,電化學性能不夠穩定等缺點。MG):公司突破了目前國際上合成鈷酸鋰的傳統生產方式與合成工藝,建立起新穎獨特的合成工藝方法和質量控制體系,應用獨特的“濕法”合成技術,使原材料金屬氧化物在特殊溶劑中形成絡合物,常溫下達到分子級均勻混合,然后動態除去溶劑,反應生成公司獨創的新型反應爐技術,彌補了采用傳統“干法”合成技術導致原料在生產過程中難以達到分子級均勻狀態,需要反復研磨混合的缺陷;生產過程清潔環保,無噪聲、粉塵和“三廢”污染,產品純度高、材料晶相完整,電化學性能優越。公司生產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自2001年正式投放市場以來,以其”高品質。高性價”等特點贏得了國內外用戶的普遍認可,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目前為國內產銷量第一。
鋰離子二次電池關鍵材料的國產化,對于加快國內鋰離子二次電池產業發展的步伐,推動我國通訊、信息、電子及電動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經過數年發展,MG):公司鈷酸鋰生產能力從投產時的250噸擴大到1500噸/年,成為世界三大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之一,標志著我國已跨入研究與開發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先進國家行列。
項目編號;800JX008標的名稱:公用數字移動電話網用戶識別卡(SIM卡)項目融資簡介:
該項目公司具有一支經驗豐富、非常穩定的開發隊伍,其TimeCOS系列智能卡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已經滿足了國內外各種相關應用規范的應用要求,并通過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金融集成電路(C)卡規范》、《社會保障(個人)卡規范》,《中國石化加油集成電路(IC)卡應用規范》等國內幾乎所有頒布規范的檢測.并全部得到了大量的發卡應用檢驗。符合VISA新一代智能卡VIS標準的卡片也已基本完成了開發工作。
對于一卡多用操作系統所必需的一些所有關鍵技術,如:動態空間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等,已完全掌握,支持動態空間管理技術、文件級刪除和空間回收的TimeCOS 2.8版本產品已經大量投入使用;符合):S07816-8/9、支持生命周期管理的TimeCOS/SCOSTA產品已經出口印度。
為了滿足國防等國內安全應用領域的要求。前期已經開發提供了基于C的二次開發平臺,使用戶可以對特殊的算法和應用編程并下載到智能卡當中;針對電信STK開發的需要.開發了相應的STK程序開發工具及其配套的編譯,仿真調試環境;為VISA亞洲開發了“VSDC通用測試卡個人化系統”,擁有應用開發平臺和編譯系統開發的豐富經驗。
TimeCOS也已經在包括國產的上海華虹、上海復旦以及國際知名的Infineon。Phi):ips、ST等很多廠商的芯片上實現,對于硬件平臺接口有較多的實踐經驗。
由此可知非電信智能卡領域內的雄厚實力和經驗對開發電信智能卡如虎添冀;同時該優勢也將在移動支付領域,推動安全移動商務的業務模式走在國內市場的前端。
項目編號:800JX009標的名稱:奧運之聲―基干多語種語音合成技術的綜合聲訊服務平臺項目融資簡介:
“奧運之聲一基于多語種語音合成技術的綜合聲訊服務平臺”被列入2003年信息產業部電于發展基金支持項目,同時也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的2003年至2004年度重點科研項目――《面向奧運的多語言智能信息服務網絡系統》項目中的一項子項目。
該項目是將包括東西方各重要語種(漢語。日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在內的多語種語音合成(TIS)技術加以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的多語種語音合成平臺,并搭建一個基于此語音合成平臺的綜合聲訊服務平臺。此綜合聲訊服務平臺是一個交互式的信息平臺,可以使用多種接入設備:如嵌入式設備(PDA,掌上電腦,信息家電)、移動通訊設備(手機,車載)、固定通訊
設備(固定電話)、桌面平臺(PC)等進行訪問。和傳統的聲訊服務平臺只能采用中文TiS并只能采用電話和手機訪問相比。本項目完成的系統可以提供的信息更為廣泛,而訪問信息的手段更為豐富。
項目編號:800JC):31標的名稱:高磁導率合金設計及應應用研究項目融資簡介:
該項目涉及高磁導率(ui)軟磁合金,適用于各類家電。儀器儀表.電子設備等領域。其研究內容包括;(1)高磁導率合金設計的理論分析;(2)對“磁性原子比”理論的修正和發展:(3)新合金設計規律的驗證;(4)在科研和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其解決的關鍵技術有:(1)在高uiNiFe系合金中11種常用添加元素的真實價電子數及它們對合金飽和磁感(Bs)、電阻率[p):的影響;(2)Fe元素的真實原子磁矩值;(3)三類不同特性和用途合金成份設計規律;(4)根據材料成分預測合金性能,使生產中大量多元混雜返回料得以應用,不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同時也使有限的資源得到了更好的合理應用;(5)在科研方面創制滿足了使用要求的新材料。
該項目的特點為:(1)在理論分析基礎上.對大量數據信息(總計220個合金成分)進行統計處理,從而修正和發展了“磁性原子比”理論,獲得三類合金的最佳成份設計規律;(2)對新規律進行充分的驗證,對結構不敏感參數――飽和磁化強度(Js)以及最佳磁性合金的M含量進行理論計算值和實測值比較.二者符合率極高t>80%)(3)科研結果與生產實踐密切聯系.指導產品的開發,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該項目的創新點有:(1)尋求并驗證了三類不同用途合金的成分設計規律;[2):提出了20個3-6元高ui合金的成分計算公式,確定了添加元素的含量范圍和最佳磁性成分點;{3)確定了添加元素和合金Bs和p的定量關系式;(4)修正了Ta、Ti等元素在Ni-Fe系合金中的價電子數(與周期表不同)(5)Fe元素在Ni-Fe系合金中的真實原子磁矩值應為2.62;C6)創制出滿足不同使用要求的3種新合金,其中之一已納標批量生產。
該研究成果使生產成本降低.減少損失,提高產品競爭力;在科研上創制新合金,并使高ui合金不造成環境污染.廢料可全部回收、反復利用。自1993年以來年銷售額連續遞增,現已達5000萬元/年以上,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均居國內首位,獲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項目編號:800JX018標的名稱:“星光”系列數字影像芯片項目融資簡介:
該項目第一次全面地分析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的共性,提出了一個完全的從多媒體數據結構、多媒體處理算法、直到多媒體芯片架構、高速低功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及嵌入式系統軟件技術的整體多媒體芯片技術體系,首次在中國實現了標準與核心技術產品的有機結合,并由低成本的單晶片系統方案實現了高昂的多媒體技術.實現了七大核心技術的突破(多媒體數據驅動平行計算技術、可重構CPU架構技術、深亞微米超大規模芯片設計技術、高品質圖像處理及動態無損壓縮算法技術、CMOS模數混合電路技術。超低功耗低振幅電路技術。單晶成像嵌入系統技術),申請了近200項國內外發明專利,技術水平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五年來,”星光中國芯工程”實現了研發成果的產業化,”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成為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的“中國芯”.被三星。飛利浦、惠普、羅技、創新科技、富士通、聯想、波導等國際知名企業大批量采用.成功占領了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世界第一的市場份額(達40%以上),在全球市場的銷售量目前已突破1000萬枚,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其中境外銷售收入達1400萬美元,覆蓋了歐、美、日、韓、臺等16個國家和地區,“星光”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C品牌,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為今后數字3C多媒體內容,應用及服務的標準化和普及化工作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項目編號:800JX019標的名稱:聯想深騰1800大規模計算機系統項目融資簡介:
機群系統是當前國際上高性能計算機發展的主流。聯想深騰1800大規模計算機系統采用國際主流的機群體系結構,機群的峰值速度為2.0487億次,實際速度為每秒1.046萬億次浮點運算,包含526個主頻2.OGHz的Xeon處理機,內存總容量為272GB.結點機之間的互連為雙向4Gb/s的Myrinet高速網。突破了一批大規模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機群管理系統、機群監控系統。機群部署系統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申請專利38項。聯想萬億次機系統具有易使用。易管理、易部署??蓴U充、高可用、好維護、性能價格比高等優點。
2002年11月在世界最快的前500臺超級計算機中排名第43位,打破了中國在世界TOP500超級計算機排名榜上“零”的紀錄。從2002年8月到2003年3月,聯想深騰系列產品實現銷售收入9200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聯想深騰1800的推出,打破了國外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的長期壟斷地位,迫使國外同類產品普遍降價30%-50%,實現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的歷史性的突破,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在國際高性能計算機領域中的地位。目前,已經在計算流體力學、石油地震資料處理、油藏模擬、氣候模式計算、材料科學計算、DNA與蛋白計算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促進了國內高性能計算技術和應用的發展。
項目編號:863JX023標的名稱:漢王名片識別與管理系統項目融資簡介:
本項目是漢王公司在多年OCR技術開發并取得明顯領先優勢的基礎上,獨立開發的高科技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中文名片識別與管理方面,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市場前景非常樂觀。本項目的開發成功,對推動我國文字識別技術的發展。對“863”科技成果的產品轉化,對民族軟件在激烈的世界競爭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智能識別領域擁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漢王科技,漢王名片通5.0版一經推出.便獲得了許多經理人士、管理人士的青睞。如今,漢王科技著眼于用戶更多的實際需求,通過名片特定識別引擎、數據動態統籌管理、數據應用適應性等39項技術創新,使新版漢王名片通又擁有了5大新功能.輕松實現對”關系網”的高效管理.成為高效商務管理的得力助手!
1、與手機互傳信息;與掌上電腦、PC之間的信息溝通是漢王名片通的長項,新版名片通能方便實現與手機的信息互傳,能將名片通中保存的姓名、電話號碼、短消息完整地輸入到手機中.也能將手機中的姓名、電話號碼和短消息輸入到名片通中。
2、特色信封標簽打印,不用打印排版的打印模式:任意選中名片通中的客戶信息,名片通就自動批量打印成信封.不用打字排版,而且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由設計信封或標簽格式,設置字體和字號.放置公司標識,實現個性化打印的目的.對于許多需要批量郵寄信件的單位來說,是高效率打印的必備
工具。
3、實現名片無限制分類管理:名片信息無極限分類管理,任意調整類別順序,任意增,刪、改名片分類,配合其中的智能名片模糊查詢功能,使名片資源被管理的井井有條。
4、彩色名片掃描識別,具有存儲3萬張名片的數據庫容量。
5、圖片票據證件掃描管理:除了高效管理名片以外,漢王新版名片通還能掃描照片,從各種證件照到普通生活照,從1寸到6寸,從黑白到彩色,還有收據,發票等票據.名片通都能掃描并以圖片方式分類保存管理。
項目編號:800JG022標的名稱:全天候激光成像系統項目融資簡介:
該激光成像系統.提供了遠距離,全天候,各種照度下的高清晰度成像手段,可用于對目標的連續、間斷監控、觀察、識別、也可用于環境監測及距離測定。由于它擁有高可靠性的技術性能與有競爭力的價格,即優異的性能價格比?;谌缟咸攸c,該系統勢在彌補傳統的熱成像與微光成像儀的性能或價格不足的同時.又顯示出其作為特殊信息獲取與成像的獨有功能,因此.系統亦將廣泛用于國家安全、海關緝私、武警保衛、邊防警戒、公安監控、航空導航、森林及大氣監測與防護、野生動物連續觀測.以及軍事領域。該系統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相關領域的工作方法、效率,而且降低了工作成本,有巨大的經濟意義。隨著該系統的多樣化,小型化,本地化的進一步開發以及公司的不壯斷大,公司將竭誠為民族工業的強大和各應用領域的技術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產生日益顯現的社會效益。
本系統除可用于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外,還可用于公安綜合智能監控系統和安全社區監控,將是2008年奧運會急需設備。本系統適合用于建設可視化智能監控綜合安全信息系統,建設“安全社區”,以防范犯罪和恐怖活動。本系統可架設在奧運村和比賽場館,用來實時獲得這些區域的安全信息,并將信息傳輸到指揮中心幫助安全部門隨時掌握。收集,處理突發事件。
項目編號:863JX024標的名稱:農業企業購銷存及物流配送管理系統應用與推廣項目融資簡介:
本項目在對大量農業企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吸收了現代企業管理普遍應用的ERP[企業資源計劃思想精髓,面向我國農業企業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系統業務邏輯嚴密,符合我國農業企業的實際需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業務功能的銜接。目前國內的物流管理系統和ERP系統研究尚在開發階段,國外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已有近半個世紀的歷程,集成企業購銷存和物流兩方面管理的系統國內未見報道。而這兩個方面的業務又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銷售、庫存管理與物流配送系統是環環相扣的。
第二,數據的銜接。以物流管理系統為業務流程的核心來分析,銷售的定單和發貨單數據是物流管理的上游數據,庫存管理的盤點數據是物流管理的基礎數據。銷售數據下達給物流管理的指令,而庫存管理數據是物流管理的依據。
綜上所述,本項目的研究把農業企業從原料采購環節到成品配送環節進行統一、有機的管理,全面實現農業企業核心業務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該項目的成功推廣將為我國農業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并為我國農業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項目編號:800JX098標的名稱:DTT4C01A公用電話,C卡專用芯片項目融資簡介:
DTT4C01A公用電話C卡芯片是一種專為公話系統設計的計數式邏輯加密C卡專用集成電路芯片。該芯片采用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正向設計完成.采用上海先進半導體有限公司的低功耗CMOS工藝制造.設計與制造均在國內進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芯片內置高壓電荷泵,可在單電源電壓
DTT4C01A芯片的操作功能、電氣接口。操作時序和封裝形式上均符合中國電信頒發的C卡公用電話的相關標準和IS07816國際標準.可以完全替代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進口電話1C卡芯片。
項目編號:800JX0101標的名稱: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和示范工程項目融資簡介: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示范工程共有7個子系統分別完成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服務、指揮調度、控制與管理優化等功能。各子系統都以地理信息系統為綜合集成的可視化支持平臺,基于該平臺對大量的交通地理信息進行整理與綜合集成,使分散的數據系統化.單要素的資料變成綜合資料,為各系統提供標準化的信息交換平臺。同時實現信息的空間分析功能。
7個子系統功能明確.互相協調,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了交通管理從簡單靜態管理到智能動態管理的轉變。便于交通靜態及動態信息在最大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及時被交通出行者。交通管理者所共享和利用,從而實現整個交通系統的實時動態優化運行。
停車誘導系統應用試點工程包含,空車位信息采集;通過前端檢測器采集信車場、路側停車位信息采集。停車場路徑誘導:通過新型誘導顯示牌顯示停車場在該區域的整置、到達該車被停車場的路徑及停車場入口位置等信息.該信息可以完成停車場的路徑誘導。
主要路口及空車位信息。誘導:由中心將停車位信息通過網絡發送到各新型誘導顯示牌。信息子系統集成了信息融合、信息處理、信息等功能,通過這些功能實現信息的各種動態。停車位使用情況統計;通過專用的軟件進行停車位信息的統計分析等。
項目編號:800JC095標的名稱:千噸級非昌帶材及鐵芯生產線項目融資簡介:
本項目“千噸級非晶帶材及鐵芯生產線”是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屬于新材料產業,制造的非晶帶材及鐵芯制品主要應用于電力電子領域的各種變壓器、互感器、電感等元器件。
九十年代國內已經存在100毫米非晶帶材中試線和非晶鐵芯中試線,但是非晶帶材及鐵芯制品還不能大規模生產,實現產業化是電力電子行業對非晶產業的急迫要求。在國外,美國已經建立了年產量達10000噸以上的非晶帶材生產線,日本和德國均擁有年產數百噸的非晶制品生產。
本項目的研究內容是自行設計制造于噸級非晶帶材及鐵芯生產線,將制取非晶帶材技術實現產業化,生產規模達到年產2000噸,產品最大寬度220mm這一世界先進水平。利用該項產業化技術生產出的產品.其磁性能B10≥1.5T,損耗P1.3/50≤0.18W/Kg。產品用于配電變壓器、中頻變壓器、高頻開關電源變壓器、電流互感器以及高頻電感鐵芯等元器件,其中配電變壓器的空載損耗比同規格硅鋼變壓器降低60-70%,價
格為硅鋼變壓器的1:4倍。
為了達到課題的預定目標,實現非晶制品的產業化,本項目自行研發非晶帶材及鐵芯生產線所需的成套裝備和工藝.建立自己的年產千噸級非晶帶材和鐵芯的生產線。由中試線變成產業化的生產過程中,解決和突破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技術問題;
1,非晶帶材及鐵芯生產線所需的各種關鍵裝備的設計制造
2.千噸級非晶帶材及鐵芯生產工藝技術開發;
3,非晶帶材及鐵芯產品磁性能攻關,達到制造變壓器的要求;
4.非晶帶材及鐵芯產品的開發和生產。
目前已建成并投產的千噸級非晶帶材生產線,其工藝裝備、產品規模、產品規格及質量均為國內領先.全部技術均具有自主的知識產權,使我國非晶帶材產品規格到了世界最高水平(美國最寬帶材為213mm),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配電變壓器鐵芯生產線的產品水平達到了配電變壓器設計要求。
千噸級非晶帶材產業化技術的突破,將推動我國非晶行業的技術進步,特別是對;臺金工藝和材料方面有較大貢獻,同時將帶來很大的社會效益,并為參加國際競爭創造有利的條件和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非晶變壓器的節能效果顯著,隨著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對非晶材料產業和輸變電行業都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
項目編號:800JC092標的名稱:合成金剛石用快速凝固氣體霧化NJ-Mn-Co合金粉末觸媒的研制項目融資簡介:
該項目主要研究內容是:(1)氣體霧化設備的改進與完善.包括熔煉室的結構設計、真空系統的完善及霧化器的研制等;(2)制備工藝,包括合金熔煉、氣體霧化工藝及粉末觸媒的特征和組織結構;(3)粉末觸媒的推廣應用及合成金剛石的形貌。性能和合成特點。
篇8
關鍵詞 紅薯藤;窖藏;越冬;扦插;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31.0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0-0051-04
1 立項依據與目標
1.1 立項依據
傳統種植紅薯的方法是用塊根作種薯,將經過窖藏越冬的種薯在每年的3―4月進行加溫排種育苗,然后再將紅薯苗剪苗扦插,進行大面積栽培。這種傳統的種植方法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種薯(需種薯900~1 200 kg/hm2),而且育苗費工費時,育苗成本高,推遲了移栽期,影響紅薯產量的提高。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紅薯產品的開發和利用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銅仁市是紅薯的主產區,紅薯也是全市三大主糧之一,利用銅仁市現有資源發展紅薯產業,是提高紅薯產量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多年來種源是制約紅薯發展的主要因素,為解決這一問題,從2008年開始探索研究,到2010年積累了一定的成功數據,2011年、2012年在銅仁市科技局、市農委的大力支持下,將該項目研究列入銅仁市科研課題,項目研究進展順利。項目研究與示范推廣同步進行,充分發揮科研成果的技術效應。
1.2 目
項目研究是將紅薯收獲時的薯藤通過一定的隔離基質經紅薯大棚窖貯藏越冬,用薯藤替代薯種,降低紅薯的育苗成本和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紅薯產量和經濟效益,促進紅薯產業的快速發展。研究目的是查找紅薯藤蔓不易貯藏的原因,試驗和詳細探索紅薯藤越冬的隔熱材料和紅薯藤越冬貯藏的場所,找到紅薯藤貯藏越冬的方法,進行越冬紅薯藤直接栽培和扦插繁苗移栽的試驗,進行技術研究的應用驗證,形成“紅薯藤蔓越冬貯藏技術規程”和“紅薯藤蔓越冬后繁苗技術規范”,為項目成果技術的大力推廣提供科學依據,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 主要研究內容完成情況
2.1 材料與方法
紅薯繁殖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莖蔓或塊根繁殖。我國在紅薯生產過程中,通常采用薯塊育苗,在苗床上剪取薯蔓進行扦插繁殖。薯蔓的節上最容易發根,其節間葉柄和葉片也有發根能力。本項目研究是以秋季紅薯收獲時的藤蔓為研究材料[1-2],利用紅薯節間易發根原理,以藤蔓進行無性繁殖為依據,以馬尾松的落葉作為薯藤隔離基質材料,利用大棚窖能保溫控濕作為越冬場所,將紅薯藤蔓進行越冬貯藏,春后扦插繁苗推廣應用,以薯藤繁苗替代了薯種育苗的新方法,降低了紅薯生產成本,促進了紅薯產業化發展[3-4]。
2.2 實施地點及分年度研究工作情況
2008―2009年,對紅藤蔓生長特性及不易越冬貯藏的原因進行系統分析和觀察,實施地點松桃縣太平營鄉、永紅村。
2009―2010年,對紅薯藤堆積發熱難點問題的隔熱材料進行篩選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河沙、珍珠巖、蛭石、稻草、鋸末削、馬尾松落葉等熱材料對比驗證,結果表明,以馬尾松落葉作為薯藤隔熱材料效果最好;找到了以貯藏紅薯大棚窖、農戶的苕窖作為紅薯藤安全越冬最佳場所。
2011―2015年,在完善項目系統研究的同時進行示范推廣應用,分別在銅仁市、遵義、黔東南、黔南以及鄰近周邊的重慶、湖北、湖南等地示范應用推廣,據不完全統計,僅銅仁市紅薯主產區推廣應用達54 086.67 hm2。
2.3 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與措施
保存紅薯藤安全越冬的條件:一是創造適宜薯藤蔓越冬貯藏的溫度、濕度、需氧濃度、二氧化碳濃度及一定的營養條件;二是選擇適宜薯藤堆積而又不大量產生熱量的隔熱材料,薯藤和薯拐才能安全越冬。采取不同隔熱材料基質和不同貯藏場所,進行紅薯藤越冬貯藏試驗研究,達到節省薯種、縮短育苗時間、降低育苗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益的目的[5-6]。
項目研究技術路線:收獲薯塊前將紅薯藤剪斷促進休眠處理進入紅薯大棚窖貯藏介質隔離噴營養液增溫保濕貯藏春后剪段扦插繁苗移栽大田。
2.4 討論并形成結論
2.4.1 紅薯藤蔓形態特征。藤蔓的長短因品種不同差異很大,最短的僅0.7 m,最長的可達7 m以上。長蔓品種分枝少,短蔓品種分枝多,生長期間多為匍匐式生長,且莖節著土生根較多。莖節上有腋芽和根原基,能長枝發根,用莖節進行無性繁殖,在適宜的溫度下能很快生長出新的植株。莖的表面有茸毛,莖上有節。莖的皮層分布有乳管,能分泌白色乳汁。采苗時乳汁多,表明薯苗營養較豐富,生活力較強。
2.4.2 紅薯藤蔓生根和生長特性。紅薯藤蔓生根要求溫度在15 ℃以上,并隨溫度升高,發根加快,發根數量增多。據觀察,地溫15~16 ℃時,栽后5 d開始生根,但生長緩慢;地溫17~18 ℃時,發根正常;地溫20 ℃時,約3 d發根;地溫27~30 ℃時,只需1 d即可發根。
在氣溫16~35 ℃范圍內,溫度越高,藤蔓生長越快。氣溫16~18 ℃時,藤蔓生長較慢;25~28 ℃時藤蔓生長迅速;30 ℃以上,藤蔓易徒長;35 ℃以上,藤蔓生長和光合作用減慢;當溫度在15 ℃以下時,藤蔓生長基本停止;溫度在10 ℃以下時藤蔓和葉片逐漸枯死。薯藤冬季貯藏的溫度也基本與種薯一樣,為10~15 ℃;據連續3年觀察,薯藤忍耐5~8 ℃的低溫。即不高于15 ℃以上、不低于5~10 ℃,濕度在90%左右薯藤即能保鮮安全越冬。
2.4.3 薯塊與薯藤的貯藏差異。薯塊上能生長出許多不定芽和不定根,人們利用它能發芽的習性進行育苗繁殖,因此也稱之為種薯。薯塊個體差異較大,呈圓筒塊狀,堆積易透氣不易發熱。薯藤又稱莖蔓,莖上有節,莖節上能生芽,也能發根,長出新的枝條(苗),生產上就是利用它這種再生能力進行大量繁殖。薯藤中也貯存有紅薯的大量營養物質,因此它也是紅薯中的一種營養器官和繁殖器官。薯藤呈條狀,個體之間較均勻,差異較小。薯藤堆積不易透氣,易發熱,不易貯藏,因此收獲時就把它作為青飼料或廢棄物。
2.4.4 紅薯藤不易貯藏的原因。薯藤呈條狀,個體均衡,易于重疊。由于體內貯存有較多的可溶性營養物質(如淀粉、糖類),很容易被空氣中的微生物利用,特別是好氧微生物。薯藤作為這些微生物的培養基而被分解、腐爛。要使薯藤鮮體能安全越冬,除了給予一定的溫、濕度控制外,防止堆積溫度升高、避開空氣中好氧微生物的侵害是極為關鍵的措施。
2.5 紅薯藤越冬貯藏隔離基質研究
鮮薯藤貯藏選擇好鮮薯藤個體之間的隔離材料是關鍵。為了通俗易懂,將隔熱材料統稱為隔離基質。于2008年以來對隔離基質進行研究,選擇了珍珠巖與蛭石、山沙、河沙、鋸末、稻草、松樹葉(松針)等隔熱材料進行了多次反復試驗,目的是想篩選出一個能使薯藤堆積避開溫度升高的較佳隔熱材料。
2.5.1 山砂與河沙。山砂與河沙作為隔離基質,具有一定的通氣作用和隔熱效果,不積水也能保濕,作為隔熱材料于2008―2009年分別將紅薯藤進行溝藏、窖藏,大棚內貯藏和室內貯藏試驗效果都不理想。山砂貯藏效果最低為3.7%,最高為5.4%,平均為4.2%;河沙貯藏效果最低為11.2%,最高12%,平均為11.6%。主要原因是沙的質地重,對薯藤壓力大,水分不易掌握,而且用量大、成本高、花工多。
2.5.2 蛭石與珍珠巖。蛭石與珍珠巖是建筑行業使用的隔熱保溫材料,具有質地輕、通氣隔熱效果較好,還具一定的保溫作用。作為紅薯藤貯藏隔熱材料,蛭石貯藏效果最低為62.8%,最高為74.4%,平均為71.8%。珍珠r最低為66.4%,最高為78.5%,平均為75.1%,效果較好。不足的因素:一是材料的價格較貴,貯藏成本高,農民也不太接受;二是材料的含水量不易掌握。
2.5.3 稻草與鋸末。具有隔熱的效果,在農村其材料也易找,但在紅薯藤貯藏的隔熱過程中吸水較強,容易造成貯藏濕度過大,通氣不良,薯藤貯藏效果僅7.2%左右,且在操作過程中對環境衛生影響較大。
2.5.4 松樹葉(松針)。該材料疏松透氣、質地輕、不腐爛、保溫、既可保濕又不吸水,是紅薯藤越冬貯藏保鮮的最佳隔熱材料。經多次反復試驗,貯藏效果最低為92.8%,最高可達95.6%,平均為93.8%。更重要的是松樹葉材料來源豐富,用于紅薯藤的越冬貯藏成本低、效果好,農民容易接受。
2.6 紅薯藤安全越冬的場所研究試驗
在對隔離基質材料進行研究的同時,對紅薯藤安全越冬的場所進行了試驗研究。采用溝藏(挖寬50 cm、深50~60 cm的地溝,利用地溫進行薯藤貯藏)、大棚藏(利用蔬菜大棚的保溫特性進行貯藏)、室內藏(利用居住房室內進行貯藏)、地窖藏(利用農戶紅薯貯藏傳統地窖進行貯藏)、大棚窖貯藏(利用紅薯貯藏大棚窖進行紅薯藤貯藏),其貯藏效果分別為21.6%、13.3%、9.2%、72.8%、93.8%,以地窖和大棚窖作為紅薯藤越冬貯藏的場所較好,特別是紅薯貯藏大棚窖是薯藤安全越冬的較佳場所。
紅薯貯藏大棚窖,將蔬菜大棚的增溫效果與傳統地窖的保溫性能相結合,達到紅薯塊根安全貯藏的目的。紅薯貯藏期間能將溫度控制在12~14 ℃之間,窖內濕度控制在90%左右,完全能適宜紅薯藤的貯藏條件。因此,大棚窖既可貯藏鮮薯塊,也可貯藏鮮薯藤。
2.7 紅薯藤越冬窖藏方法研究
在紅薯貯藏大棚窖內,設置單獨的一間鮮薯藤貯藏室,在紅薯收獲前,將割掉的薯藤去掉葉片,保留2~3 cm的葉柄,按50 cm長一段裁斷,入窖進入貯藏室,先用松樹的落葉松針平鋪地面,厚度3~4 cm,再將鮮薯藤平鋪在松針葉上,注意鮮薯藤個體之間不能重疊,這樣以一層松針一層鮮薯藤的平鋪方法貯存,用松針作為隔離隔熱基質,每層松針平鋪隔離的厚度保持3 cm,嚴禁壓實,確保通氣,每貯藏層重疊高度1 m左右,貯藏層頂部的松針葉可多蓋一些,以不見薯藤為準。如需充分利用空間,增加貯藏量,可搭架分層貯藏,但各貯藏層高度不宜超過1 m。紅薯收獲后的薯拐也可用上述方法貯藏,但必須用50%多菌靈600~800倍液浸泡消毒殺菌5~10 min,晾干表面水分后方可貯藏。
2.8 紅薯藤窖藏越冬貯藏研究結果
在薯藤貯藏各項試驗研究的基礎上取其最佳效果點,即用秋收紅薯的薯藤和薯拐,經過剪切、消毒、晾干表面水分,用松樹葉(松針)隔熱,在大棚窖或干燥的地窖貯藏越冬。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松桃縣永紅種植專業合作社紅薯大棚窖內貯藏薯藤628 kg,品種為紫薯3號,2010年3月18―20日出窖時有鮮薯藤597 kg,貯藏效果達95.1%。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大棚窖內分別貯藏銅薯1號、銅薯2號、紫薯3號等紅薯新品種薯藤,松針葉隔熱,其效果分別達92.8%、93.0%、95.6%。2012―2013年沿河縣、思南縣、碧江區、松桃縣多點試驗得出紅薯藤窖藏越冬效果最低77.8%,最高97.2%,平均貯藏效果為90.9%。
2.9 紅薯藤越冬扦插繁苗和薯藤催芽直插栽培試驗結果
紅薯藤窖藏越冬技術成功后,對薯藤的扦插繁苗技術和薯藤催芽直栽技術進行相應的試驗研究。
2.9.1 越冬薯藤扦插育苗效果。2011年3月6日采用紫薯3號薯藤與種薯對照進行育苗試驗。小拱棚加塑料大棚保溫育苗,生物熱能加溫,薯藤和種薯各10 kg,經3次剪苗統計,其中薯藤共計出苗1 125株,種薯共計出苗719株,薯藤較種薯出苗率提高56.47%。2011年沿河縣用銅薯1號越冬薯藤200 kg與相同品種的種薯200 kg進行扦插育苗試驗。結果表明,薯藤剪苗5批次,共計出苗23 500株,薯種剪苗3批次共計7 600株。薯藤較薯種多出苗15 900株,按栽種密度5.25萬株/hm2,薯藤扦插繁苗可移栽0.45 hm2,薯種只可移栽0.15 hm2。薯藤扦插育苗較薯種育苗提早剪苗(出苗)20 d,多剪薯苗2批次,效果十分顯著。2012年松桃縣土肥站用銅薯2號越冬薯藤30 kg與相同品種的種薯30 kg作為對照進行扦插育苗試驗。結果表明,薯藤剪苗4批次,共計剪苗4 200株,薯種剪苗3批次,共計剪苗3 010株,薯藤比薯種多剪苗1 190株,多剪苗1批次,提早剪苗15 d。
2.9.2 越冬薯藤栽培的產量效果。一是越冬薯藤扦插育苗增產效果。2011年6月16日將薯藤扦插育苗與種薯育苗進行大區對比試驗。不設重復,品種為銅薯2號,栽插面積2 426.67 m2(同一塊田),各栽插1 213.33 m2,栽插密度5.25萬株/hm2,施肥、管理均相同。10月28日收挖。結果表明,薯藤苗共收鮮薯6 836.3 kg,折合產量56 343 kg/hm2;種薯苗共收鮮薯6 176.7 kg,折合產量50 892 kg/hm2,薯藤產鮮薯較種薯產新增鮮薯5 451 kg/hm2,增產10.71%。2011年沿河縣用銅薯1號紅薯藤扦插育苗與種薯育苗產量對比試驗。作春薯栽培薯藤苗產量48 210 kg/hm2,種薯苗產量45 096 kg/hm2,薯藤苗較種薯苗增產3 114 kg/hm2,增幅6.90%。作秋薯栽培薯藤苗產量43 036.5 kg/hm2,薯種苗產量36 180 kg/hm2,薯藤苗較薯種苗增產6 856.5 kg/hm2,增幅18.95%。2012年松桃縣農技站銅薯2號扦插苗與薯種苗試驗,薯藤苗較薯種苗增產2 709 kg/hm2,增幅6.1%。二是越冬薯藤催芽直栽技術與效果。紅薯藤窖藏越冬技術不僅提高了薯藤的利用價值,用薯藤替代薯種,減少用種成本,還可以用薯藤直栽。特別是在菜用紅薯、特色紅薯品種類型中,薯農可以通過薯藤直栽減少傳統育苗這道工序,提早栽植紅薯、提早上市、提高銷售價格,大幅度提高農民的增收效益。同時還可以增加市場蔬菜種類,滿足消費者需求。在紅薯藤窖藏越冬成功的2010年進行了薯藤催芽直栽、以不催芽為對照進行試驗。將越冬薯藤剪切成12~15 cm節段,用多菌靈消毒,用ABT生根粉蘸基腳后地熱線加溫催芽,與在相同條件下的薯藤不催芽為對照。結果表明,催芽直栽成苗率達98.4%~99.4%,不催芽直栽的成苗率為48.8%~62.7%。催芽直栽的產量為21 142.5 kg/hm2,不催芽直栽的產量只有9 831 kg/hm2,薯藤催芽直栽的紫薯2號產值126 076.2元/hm2,不催芽直栽的產值58 560元/hm2。因此,利用紅薯藤越冬后早春直栽必須經過催芽處理加上拱棚增溫栽培,因為早春氣溫和地溫都較低,不利于紅薯順利生長。
3 紅薯藤窖藏越冬扦插繁苗技術的應用情況
將秋季收挖紅薯的薯藤進行處理,放入干燥的地窖或大棚窖進行越冬貯藏,翌年替代種薯,直接栽種或扦插育苗引起了當地及鄰近地區相關部門和許多薯農的高度關注。先后前來松桃永紅專業合作社參觀、學習和咨詢,并引進窖藏越冬薯藤,進行栽種、示范推廣。為了讓該科技成果迅速應用推廣,在銅仁市科技局和市農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撰寫了《紅薯莖蔓(藤)越冬貯藏技術規程》和《紅薯莖蔓(藤)冬后育苗技術規范》草案(作為地方標準待),作為技術資料以規范“紅薯藤窖藏越冬扦插育苗技術”。據不完全統計,2011―2015年在銅仁市內有松桃、沿河、思南、碧江區等縣(區)進行應用示范推廣,5年累計有效面積達4.808萬hm2,其中松桃縣16 986.67 hm2、沿河縣9 726.67 hm2、思南縣13 886.67 hm2、碧江區7 480 hm2。另外,重慶市的酉陽、秀山及湖南省的吉首、懷化和湖北宜昌市等市(縣)地區都有相應的應用推廣。如湖北宜昌市王店鎮種薯大戶朱某等薯農近幾年連續多次從湖北來銅仁學習咨詢紅薯藤窖藏越冬扦插繁苗技術,紅心薯、種薯大戶每年向全國發貨銷售1 000~2 000 t,單價都在5元/kg,迫切需要這些創新技術。
4 項目技術研究應用成效
4.1 取得的技術成果
本項目研究取得的成果是以紅薯藤節間易發根發芽而進行無性繁殖的原理,把每年收獲紅薯時的薯藤通過一定的隔離基質經紅薯大棚窖貯藏越冬扦插繁苗替代種薯育苗方式;在研究中找到用松針葉作為越冬貯藏基質材料,越冬保藤率提高93.8%,選用大棚窖及農戶的地窖(苕窖)作越冬場所,能控溫控濕,管理方便,越冬成活率高達97.2%,平均90.9%,解決同類技術越冬成活率低的難題,該項技術達到國內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
4.2 研究應用成效
4.2.1 經濟效益。該項目的研究與示范推廣同步進行,充分發揮科研成果的技術效應。本研究技術成果于2011―2015年分別在銅仁市的松桃、沿河、思南等縣和碧江^以及鄰近的重慶、湖南、湖北等?。ㄊ校猛茝V。據不完全統計,僅銅仁市5年來應用推廣有效面積就達4.808萬hm2,居全國同類技術推廣之首。從經濟效益分析評價得出,種薯育苗方式按平均節約種薯900 kg/hm2,種薯價格3元/kg計算,可節約種薯成本2 700元/hm2,扣除薯藤貯藏成本(450 kg/hm2×0.3元/kg+加溫電費787.5元/hm2=922.5元/hm2),可節約成本1 777.5元/hm2。由于薯藤繁苗可以提早栽插,增加了紅薯塊根生長的時間,使其干物質積累增多。因此,其產量較種薯育苗栽種的增產13.86%~22.31%,加權平均可增產鮮薯5 316 kg/hm2,增幅18.75%,按市場價1.00元/kg計算,可增收5 316元/hm2,加上節約種薯投入1 777.5元/hm2,合計新增純收益7 093.5元/hm2,項目成果應用推廣有效面積4.808萬hm2,按照農業科技成果的評價方法,推廣規??s值系數×0.9,新增純收益縮值系數×0.7,推廣單位經濟效益分計系數×0.2,研究項目總新增純收益23 802.421萬元,科技推廣投資年均純收益率13.15元/元,成果技術經濟效益顯著。
4.2.2 社會效益。薯藤窖藏越冬技術的推廣是我國紅薯傳統種植的一大創新,本技術成果提高了紅薯藤的利用率和經濟價值。薯藤的基質材料松針葉(馬尾松)分布很廣,使薯藤貯藏的隔熱材料取材容易,技術的操作性強,方法簡單易行,農民易接受掌握,便于大面積規模化標準化的推廣。解決了種薯不便于長途調運以及運輸途中薯塊損傷造成種薯育苗中的爛薯爛床不出苗的難題。菜用紅薯、特色紅薯用越冬薯藤可催芽直接移栽,既可以提早上市增加農民收入,又可以豐富蔬菜市場品種,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促進市場繁榮,確保市場鮮薯周年供應。用薯藤替代了種薯,節約了大量種薯,就銅仁市每年紅薯種植面積6萬hm2,按節省種薯900~1 200 kg/hm2計,需種薯7.2萬t,按市場種薯價3 000元/t,折合人民幣2.16億元,減去薯藤越冬成本,每年至少可為農民節約種薯費1.80億元,本技術成果為農民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
4.2.3 生態效益。將薯藤薯拐進行越冬窖藏保存,能達到清潔田園、減輕病蟲害和有害物質越冬的數量、壓低翌年病蟲害發生基數、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同時采用紅薯藤扦插育苗還可以有效防止紅薯黑斑病、線蟲病等通過種薯的傳播。因此,紅薯藤窖藏越冬扦插育苗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能節約大量薯種,提高薯藤的利用率和經濟價值,同時減少了種薯腐爛對環境的污染和病蟲害的傳播,可減少農藥用量,使其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成果應用能有效地改善紅薯種植區域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5 成果技術的創新點
一是紅薯秋季收獲前剪下藤蔓,采用科學技術處理后放置在大棚窖內貯藏越冬,人為地控制溫濕度,到春后用薯藤扦插繁殖的一種新的繁苗方法,改變了用薯種育苗的傳統方式。二是在研究中找到了紅薯藤越冬成活的依據、原理和方法,其核心技術是發現和研究了紅薯藤越冬的隔離材料松針葉和貯藏場所(大棚窖),該技術處理越冬后保藤率達93.8%,較砂質材料作基質的提高82.2個百分點。三是選用大棚窖及農戶的地窖(苕窖)作越冬場所,能控溫控濕,管理方便,越冬成活率高達97.2%,平均90.9%。
6 與國內外同類技術研究成果的比較
6.1 與國內外同類技術比較
利用紅薯莖蔓經冬季越冬后替代種薯,進行紅薯的大面積種植栽培具有保持種性、便于運輸、節約用種成本、節約育苗時間和用工等優勢,一直是國內外紅薯研究人員的重要攻關內容。但因不易找到紅薯莖蔓越冬的隔離基質和適宜于紅薯莖蔓冬季保存的環境條件,或因制造的環境條件較為復雜成本過高而無法推廣。國內外針對同類技術研究,還未有新的突破。該成果的創新性在于研究和發現了來源廣泛、成本低廉、農民特別容易接受的松針(馬尾松)落葉作為紅薯藤堆積貯藏越冬不易發熱腐爛的隔離基質,找到了紅薯藤越冬的場所,使薯藤替代薯種成為了現實。技術成果研究成功后于2011年3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技術專利,經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嚴格審查、技術查新,確認了該技術成果的先進性后,批準為國家發明專利。
6.2 成果的創造性
先進性:本技術成果以山上的松樹落葉(松針)為隔熱材料,以貯藏紅薯的大棚窖或地窖為紅薯藤的越冬場所,在窖內以一層薯藤一層松針的自由操作,松針葉的隔離厚度為3~5 cm,薯藤堆積貯藏高度為1.0~1.5 m,如果塔架可堆積高度達3~5 m。這種方法操作簡便,用工不多,投資不大,貯藏量大,翌年起藤容易,最主要的是貯藏效果好,保藤率達93.8%。便于大面積推廣,薯農易于接受。
創造性、先進性:一是隔熱材料(基質)松針葉來源廣泛,農民取材容易;二是越冬貯藏冬場所(大棚窖)窖內保溫效果好,便于操作,便于人工調控,貯藏量大,保藤率高;三是選用松針葉隔熱材料、大棚窖為越冬場所配套技術和應用推廣規模居全國領先地位。
7 和已獲專利及技術標準情況
7.1 情況
“甘薯薯藤窖藏越冬栽培對產量的影響”在《耕作與栽培》2012年第5期發表。“紅薯藤窖藏越冬技術及應用效果”在《現代農業科技》2014年11期發表?!凹t薯藤越冬不同隔離基質試驗”在《科技縱覽》2014年6期發表。
7.2 已獲專利
技術成果研究成功后于2011年3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技術專利,經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嚴格審查,技術查新,確認了該技術成果的先進性后,批準為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110043091.3。
7.3 技g標準
技術成果已形成地方標準,撰寫“紅薯莖蔓越冬貯藏技術規程”標準登記號DB522200/T70―2013;“紅薯莖蔓越冬后技術規范”標準登記號DB522200/T70―2013,紅薯的規程、規范報告已通過貴州省銅仁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8 團隊建設及人才培養
通過紅薯藤窖藏越冬扦插繁苗技術的研究與試驗示范,聚集了一批熱心于紅薯產業發展的科技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社、紅薯種植大戶、紅薯企業等研究與應用推廣的團隊人員。通過技術培訓和跟班操作學習,提升了團隊技術人員自身業務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增強了事業心和責任感,通過不斷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創新,為紅薯產業的發展和人才培訓奠定了基礎。同時培養了一批懂技術的農技人員和紅薯種植戶,對紅薯產業新技術示范推廣有了技術支撐的保障。
9 參考文獻
[1] 于三全,師衛軍.脫毒紅薯莖蔓低溫休眠越冬育苗試驗[J].農民致富之友,2014(14):144.
[2] 涂剛,陳玉嬋,李桂平,等.紅薯藤窖藏越冬技術及應用效果[J].現代農業科技,2014(11):68-69.
[3] 李桂平,楊通華,吳志俊,等.甘薯薯藤窖藏越冬栽培對產量影響[J].耕作與栽培,2012(5):8.
[4] 郭源俊.甘薯藤苗越冬繁殖技術[J].江西農業科技,2004(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