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乃成功之母范文
時間:2023-04-02 05:30: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每一個人都有成功也有失敗。就像劉翔,他曾經是奧運金牌得主,他也曾經是失敗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永遠勝利也沒有人永遠失敗,這是人的天性。因為世界上沒有神。
每兩周一次口算小測試,這是我們五(3)班的家常便飯了。而我的弱勢偏偏在計算上面。有一次口算測試,我仔仔細細的檢查了好幾遍。在老師念分數時,我一開始容光煥發,可分數“出爐”之后當我直眉楞眼的。當我拿著試卷目瞪口呆時,我的同桌——梁瀟。眼明手快從我手里奪去了哪一張89.5分的試卷。
梁瀟,算你倒霉,惹怒了我,現在,你的錯我的錯全部賴在你身上。這時我心里好受多了,可我還是愁眉緊鎖。當時,前面拿到試卷的同學,有的眉飛色舞,有的愁眉不展。教室里像炸開了似的熱鬧起來,而我是屬于愁眉不展的那一類。
放學后,下樓梯時我是憂心忡忡、跌跌撞撞下去的。在回家的路上,我和老爸一直在討論今天測試的事爸爸和藹可親地對我說: “沒事!對任何事物都要樂觀。不要因為失敗就泄氣,要震作起來。要找出失敗的原因,努力去去克服它,你就會成功。兵家云:?失敗乃成功之母?”
在下一次的測試中,我終于得了100分。同時我也明白了,失敗容易,成功難啊!以后,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它讓我一次又一次走向成功。這一句“失敗乃成功之母”,就由此成為了我的經典“臺詞”。
篇2
案例一“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一課的學生錯例:
①3.54縮小100倍小數點向移動位.
②0.472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時就倍.
③0.024倍后是24.
學生在做練習題時常犯的錯誤是“將小數大小的變化與小數點移動的方向弄反了”.針對錯因,可以采取以下補救方法:
(1)用形象直觀的事物讓學生分清左、右,如大部分學生用哪一只手拿筷子(右手),以此來讓學生分清左、右.
(2)在黑板上把小數點的移動變化的動態過程用文字符號標出來.例如:3.54縮小100倍.
0.03.54
后先
左右
讓學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小數點的位置是向哪邊移動的.
(3)不必讓學生去背教材96頁上的兩段結語,而是讓學生只記住“左小右大”四個字,既能幫助學生準確而快速地辨別移動方向,又能幫助學生掌握檢查的方法,數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都可以一眼看出來.不必要的記憶免去了,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案例二“計算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和圓錐的體積”時學生的錯例
①3.14×12×16;
②3.14×42×15.5;
③×3.14×2.52×2.4.
學生在完成以上練習時,運算順序常常會出錯,針對此問題,可采取以下方法:
(1)先讓學生熟記3.14×2,…,3.14×9的結果.
(2)改變運算順序,將與3.14相乘的過程放在最后并用豎式計算,能簡算的簡算,這樣就可將計算錯誤的概率降到最低,如②的最后豎式計算為:
反思通過從以上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
1.當失敗已存在,教師就要反思自己的失敗,努力去實現由失敗到成功的轉化,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上,富有創造性地對癥下藥.
篇3
1、有一次,一個人提醒愛迪生說,他在發明蓄電池時,失敗了25000但是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卻如此回答:“不,我并沒有失敗,我發現了24999種蓄電池不管用的原因。”愛迪生在他的一生中,共得到1093項發明專利,例如留聲機、電影、電動筆,蠟紙及日光燈,等等。可以想象得到,在他非凡的生涯中,經歷過多少次的失敗。要慶幸他有拒絕接受失敗、不屈不撓的精神。
2、肯德基的創始人山德士上校。山德士上校是位退伍的軍人,退伍后他身無分文,每個月的生活只能靠政府發的補貼金來維持。山德士有一個炸雞的秘方,他決定向各大食品公司推薦他的秘方,但每家公司面對這一個衣衫襤褸的人都拒絕了。經過1001次的努力,他終于被一家食品公司認可。在而后短短的一年半之內,他開了三百家連鎖店,受到人們的喜歡。
3、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后并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實驗二校五年級二班 趙志偉
在名言中,我們會得到啟示。我們失敗時會聯想到它,而一次比賽,它讓我得到信心,充滿力量。
從前,哥哥是我的競爭對手,因為哥哥的跑步、籃球、學習皆可成為高手。因此,我經常挑戰他!不過,都是我輸!
今天,我再次向他挑戰!
跑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開始!”只聽哥哥一聲令下,我便像一匹野馬瘋狂的奔跑,哥哥卻非常的冷靜。我到了半途中,腳和腿同時慢了下來,哥哥卻輕松超越了我。
到了終點,我很快被他拋得老遠。哥哥對著我大聲喊:“你是臨陣磨槍,不頂用,你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
下一個環節,考試,小姨出題,xxx是哪國主席……關于課外知識的題,我是一竅不通。到了考試這一關,本想追分,卻敗得一塌糊涂了,試卷上的題不是關于xx名言,就是xx格言,唯剩作文了,但讀書少,語言功底太差了,哥哥又輕而易舉地占了上風。這一關讓我懂得了書到用時方恨少。
踢足球——啟示
最后一關:踢足球,開始了,我馬上就搶到了球,但哥哥依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搶到了球。我馬上就去追,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10比1,慘輸!后來哥哥送我一句名言:“失敗乃成功的之母!“
我失敗了,但哥哥給我的啟示卻讓我在生活中受用不盡。
篇5
在多如繁星的格言中,如果你問我挑哪一句做自己的座右銘,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失敗乃是成功之母。”
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過許許多多次的失敗才可能看見成功,所以我堅信:沒有失敗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記得我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看到別人在大街上騎自行車騎來騎去,不用走路非常方便,我就想:要是我也能像他們一樣那該多好呀!所以我就下定決心無論如何我都要學會騎自行車而且我也要像媽媽一樣騎著自行車去買菜。于是我毅然決然地從家里推出自行車在我家門外的那一大片空地學,可是它好像就是不想讓我學會似的,我騎不到半米它就歪歪扭扭、歪歪扭扭的,我好像失控了一樣,所以就摔倒了。大約半個小時以后我就想放棄了,媽媽看到我想放棄的樣子就走過來說:“常威,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怎么會有成功呢?”我琢磨了半天才明白什么意思。后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于學會騎自行車了。
從此媽媽說的那句名言—“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一直激勵著我,以后我再也不會因為一點挫折而放棄了。
篇6
【關鍵詞】 錨定陷阱 要素依賴 路徑鎖定 組織剛性 目標模糊
【作者簡介】 丁棟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制度治理、企業家理論、創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 C9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4)02-0034-04
一、錨定陷阱的模式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揭示了每個企業經歷從誕生、成長、成熟、衰退至死亡的周期過程,企業一般會經歷孕育階段、成長階段和老化階段。但在現實中:(1)很多處于成長期的企業發展紅紅火火,卻突然遭受一擊,一擊即潰而無緣成熟與衰退。針對1009家中關村科技企業的調查, 結果顯示775家企業生存的年限均在5年以內,其中,0―2年的占26.3%,3―5年的占50.5%,中關村科技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7歲; (2)一些處于成熟期的企業原本面臨新的發展機會,只要抓住機會就可以脫離原本即將衰退的生命周期而進入新的蓬勃發展周期。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往往是一時繁榮掩蓋了發展弊端,先前的成功因素演變成企業發展的桎梏,直至弊端暴露時企業已無招架之力,即企業陷入了由初期成功挖掘的錨定陷阱之中。通過對失敗企業的分析發現導致企業陷入錨定陷阱的模式可歸為四類:要素依賴、路徑鎖定、組織剛性和目標模糊。
1. 要素依賴
要素依賴是指企業過度依賴某一因素,雖然該要素成就企業曾經的輝煌,但隨著時間轉移,該要素卻成為導致企業衰亡的罪魁禍首。造成要素依賴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該要素有其自身的生命終結點,要素會被耗用枯竭,枯竭之時企業自然無法再依賴;(2)該要素的存在不穩定,會隨時間等其他因素波動,這樣造成單一依賴該要素的企業會隨之波動,如果企業無承受波動之力勢必會被震蕩出局(例如企業在困難期不能產生足夠的現金流);(3)該要素只適應于企業發展早期,在企業的后續發展階段中該要素不能產生效益,如果企業再一味依賴只能是自取滅亡。
企業最重要的要素莫過于人,而最重要的人莫過于企業家或者首席執行官。一位出色的首席執行官可以令一個企業起死回生,蓬勃發展。然而過度的依賴一個人對于企業經營來說風險太大。當企業家的經濟價值由邊際報酬遞增轉變為邊際報酬遞減時,企業就需要更換企業家。一方面,這位首席執行官總有退位之時,當然企業需要另覓一位接班人;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面對連續的決策總有失誤的時候,若這些決策可以左右企業生死,一個失誤足以毀滅整個企業。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是一位強硬又富有魅力的領導,這一領導風格為三星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這一領導風格也成為三星發展的阻礙。李健熙是一位狂熱的汽車愛好者,他在20世紀90年代宣稱三星應該以汽車工業來領導韓國經濟,毅然決定上馬三星汽車項目。實際情況是當時汽車生產已經嚴重供過于求,而且亞洲遭遇金融危機,汽車需求進一步下滑。同時由于政治原因三星選擇地價昂貴的釜山作為建廠之地,面對諸多不利條件
的三星要想順利開展汽車業務已是天方夜譚。最終三星花費30億美元計劃年產量24萬輛以上的制造廠只賣了5萬輛車(大部分賣給員工)。1998年上半年,三星汽車損失1560億韓元,債務高達36000億韓元。1999年初,三星汽車申請破產。李健熙能夠獨斷專行源于他是公司的老板,公司沒有違抗他的意愿,縱然他的決策明顯錯誤。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受到要素依賴困擾的不僅僅是企業,更有超級企業――國家。俄羅斯是一個石油輸出國,研究發現俄羅斯的經濟興衰與石油價格存在關聯。油價上漲能夠刺激俄羅斯原油輸出,增加就業和收入并刺激消費,GDP隨之增長;然而當油價下跌時俄羅斯經濟會遭受打擊。過去許多年俄羅斯經濟正是受到石油價格左右的,若想穩定國家經濟發展,俄羅斯需要擺脫石油依賴。
2. 路徑鎖定
路徑依賴指現在的經濟結果是對以前結果的進化路徑的依存。North認為路徑依賴是指制度框架使各種選擇定型并約束可能被鎖定的制度路徑的情況。North提出路徑依賴有兩種含義:(1)在某一發展軌道中,系統的外部性、組織的學習效應以及歷史上關于這些問題所派生的主觀主義模型就會增強該進程;(2)初始階段具有報酬遞增的制度,在市場不完全、組織無效率的情況下,一旦阻礙了生產活動的發展,并產生一些與現有制度共存共榮的組織和利益集團,這些組織和利益集團就會使這種無效率的制度變遷的路徑延續下去。因此,路徑依賴具有“路徑鎖定”的特征,而這種鎖定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無效率。事實上,在發展初期(或創業初期)的選擇相對而言是有效率的(否則不會選擇),但伴隨發展,或是初期選擇已與進一步發展不適應,或是有新的更有效率選擇的出現,都會導致初期選擇無效。如果這種無效選擇形成路徑鎖定而無法及時得到更改或摒除,勢必將影響企業的發展。很多盛極一時的企業就是受到路徑鎖定的影響而不能更新自身以推動新的發展。
技術變遷中存在大量路徑依賴現象,David指出三種可能導致技術變遷路徑依賴的原因:技術的相關性、投資的準不可逆性和正的外部性或規模的報酬遞增。柯達今日之境與其對膠卷技術的路徑依賴有緊密關系。柯達以其精致的膠卷制造技術曾經雄踞全球膠卷市場的2/3份額。強烈的市場預期以及對膠卷技術的自豪使得柯達高層對膠卷情有獨鐘,以至于他們沒有預期到數碼相機時代的到來。更令人吃驚的是數碼相機跟柯達開了玩笑,首先開發出數字成像技術的竟是柯達自己,然而在膠卷技術的路徑依賴中,數碼相機注定無出頭之日,最終數碼相機這一毀滅性技術變革使得柯達的核心競爭力變為核心約束力。膠卷成就了柯達,但柯達也正是被鎖定在膠卷技術上而造成自身毀滅,柯達的破產告誡企業永遠不要癡迷于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因為那是顧客的工作。
戰略是宏大的、重要的計劃,概括表述了高層管理者希望及安排的組織發展方向,戰略往往具有一定的時間跨度,而且戰略一經制定和實施,管理者就會一直強化戰略方向而忽略其他可能發展方向,因此戰略具有路徑鎖定的特征。錯誤的戰略一經鎖定將使企業誤入歧途,“做錯事”自然不可善終。20世紀70年代復印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施樂公司意識到需要明確競爭對手,經過市場調查確定將IBM和柯達作為自己首要對手,施樂據此制定競爭戰略。這樣的戰略考慮使得施樂能夠抵擋住來自IBM和柯達的市場攻擊,但是卻忽略了來自日本的攻擊。當佳能和理光這樣的新興公司出現以后,施樂公司已經被日本競爭對手列為“靶子”公司,他們正聯合起來,用整體的力量向施樂發起攻擊。佳能和理光以其高質量的多功能復印機,開始時以私人客戶和小企業客戶為重點,然后逐步擴展到大企業客戶,從而對施樂產生威脅。由于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具有靈活性的、適度進攻性的戰略計劃將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對此施樂公司深有體會。
在企業的青春期,企業行為或企業文化的驅動力是領導者,在盛年期之后,則是企業文化驅使領導者的行為,企業不同的生存階段伴隨著相應的企業文化理論,產生相應的業績效果,因此科技型企業若想突破發展的瓶頸,需要遵循企業文化階段性管理的基本原則。蘋果公司創立初期依賴于一批天才工程師,這些年輕工程師思維活躍,富有創新精神,同時也不拘小節,工作紀律性差,形成了蘋果公司工作環境寬松的文化氛圍。這種文化有利于創新,有助于蘋果早期不斷推陳出新。但隨著公司規模增大和IT行業成熟,公司需要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保持競爭力,也就要強化內部管理,這與蘋果創業初期自由文化不符。雖然管理者意識到這個問題,但為了保留天才工程師也只能放之任之,加之企業文化難以改變,從而最終導致蘋果公司不斷地被IBM、康柏、DELL等公司
超過。過度的創新文化沒有給蘋果帶來多大好處,后來蘋果在原有創新文化上進行了適度收斂,既保持了創新又推動了公司不斷發展。
3. 組織剛性
概括而言,組織剛性是指某些因素根植于企業,企業因循守舊而脫離現實,同時又過度自信、缺乏對外界的關注,缺乏創新精神和改變的勇氣去適應新的變化,甚至沒有意識到變化;具體表現在管理方法、經營理念、產品開發和流程設計等方面與市場及發展的脫節。組織剛性會阻礙組織變革、影響市場競爭力并導致組織績效不斷惡化。一些學者研究指出,組織剛性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縱向權力分配和文化因子、激勵因子、制度和規則因子、人力資源因子和橫向權力分配因子五個方面。管理方法、經營理念、產品開發和流程設計等剛是企業各自的特征,雖然這些特征促進了企業的初始發展并構成了企業正常運營的基礎,但也是企業潛在危機的來源。隨著企業發展或市場變化,這些特征變成阻礙企業發展的陳規、教條以至繩索。
產品開發應伴隨消費偏好發生變化,如果堅持某種產品設計而沒有開發更適合市場口味的產品,企業必定遭到拋棄。摩托羅拉曾獲得首屆馬爾科姆?鮑德里奇國家質量獎章,是全球模擬通信設備無可爭議的領頭人,1990年摩托羅拉控制了全球45%的移動電話市場和85%的尋呼機市場,公司業務伴隨全球移動電話市場的擴大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到了1994年,一種可以取代傳統模擬通信技術的數字移動電話技術初露端倪,數字移動電話技術相對于傳統技術有更好的抗干擾性和安全性。移動電話用戶明確表示需要數字移動電話技術,摩托羅拉管理層有足夠的信息知曉未來的市場趨勢和顧客需求,也有多項數字技術的專利來開發數字化手機。但摩托羅拉仍然堅信顧客偏愛模擬手機,因為當時他們有4300萬顧客。于是摩托羅拉將自己的數字技術專利授予諾基亞和愛立信使用以收取許可費,自己依舊生產模擬手機。盡管最后摩托羅拉被迫推出了數字化手機,但到了1998年,其在美國的市場份額由巔峰的60%下降到了34%,而諾基亞占有率則從11%上升至34%,二者平分秋色。摩托羅拉仍然有技術和能力重拾輝煌,只要其能夠明白并銘記這次組織剛性給公司帶來的損害。
流程剛性也會造成經營危機。麥當勞以其標準化的流程管理而著名,但也因標準化流程而喪失市場。20世紀90年代初期,麥當勞致力于建全球統一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其目的就是要使麥當勞在世界各地的漢堡包都是一樣的品質,麥當勞還專門制作厚達750頁的漢堡包制作的流程和標準。全球統一的品質吸引了客戶并擊敗競爭對手。可是后來,人們的口味已經向多樣化和健康化發展,尤其是快餐的健康性受到大眾質疑,麥當勞甚至面臨訴訟。而麥當勞的競爭對手Burger King等,不斷地推陳出新,奪走了麥當勞大批顧客。由此可見,沒有流程是可以不變的,尤其當顧客的要求日益個性化、多樣化時,如果企業不思改變,標準化流程這一優勢也會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陳規。
4. 目標模糊
目標模糊最能體現領導者和高層管理者個人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盲目具有濃厚的個性色彩,企業尤其是創業初期的迅速發展,容易造成領導者失去理性,看不清時勢的本質或者自驕自大,做出錯誤決策。目標模糊比戰略鎖定的危害大很多,因為戰略鎖定至少還有經過分析的戰略,有的放矢;而目標模糊則是主觀武斷、毫無目標的大步硬闖。目標模糊一般出現在一個新興或尚不成熟的產業內,企業家往往找不到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方法;而且由于市場處于供不應求階段,初期的盲目行為可以使企業表現出非正常的快速發展,不健康的發展就容易加強企業家初期的盲目行為并且滋生驕傲之氣,最終企業發展弊端暴露而被后起企業超越。目標模糊具體表現在過度自信、非理性預期、無目標擴張、激進運作等方面,例如研究指出管理者過度自信促進公司實施非理性的多元化戰略。
過度自信是中國早期企業的通病,中國企業和領導者對過度自信的危害深有體會。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體制的改革使得中國第一批企業家可以大展拳腳,并且初期的體制改革存在很多灰色地帶,企業家們不計規則、盲目大意的行為最終造成自己創立的企業在到達巔峰之時墜入深淵,曇花一現之后歸于沉寂。太陽神的創始者懷漢新在創業初期利用兩只產品就創造了太陽神的輝煌,通過密集的營銷策略實現了公司的超常發展,此后再無新產品推出。懷漢新的萬丈雄心被企業的快速發展激活了,1993年,在公司銷售額達13億時太陽神決定進行多元化經營。懷漢新提出“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
齊頭并進”,一年內上馬包括石油、房地產、化妝品、電腦、酒店業在內的20個項目,兩年內投資3.4億,卻沒有任何回報。過度自信不僅沒有帶來橫向發展,還耽誤了縱向發展,1995年太陽神在香港上市,首日交易股價下跌22%收于1.17港元,1997年就跌至9分港元。可見過度自信催生的多元化是一條萬劫不復之路。
過度多元化不利于公司績效增長,盲目多元化足以毀滅一個企業,而通過杠桿收購來實現多元化則會加速毀滅。澳洲奔達集團( Bond Corporation)鐘愛杠桿收購,上市于1961年的奔達控股公司經過20年的收購之路涉足啤酒業、傳訊業、資源業和地產業,在西澳洲獨霸一方,尤其是控制了西澳洲啤酒業。老板龐雅倫(Alan Bond)胃口愈發大,不知見好就收,在1987和1988兩年大肆收購,成為澳洲的杠桿收購大王。適逢國際性大銀行入駐澳洲,而美國興起杠桿收購狂潮,垃圾債券又成行成市,種種因素助推了龐雅倫的收購氣焰,最終借入70億美元巨債,日后成為其致命傷。1988年利率開始上升,新購業務營運損失巨大,造成奔達巨額代價收購的產業不僅未能產生利潤,反而使奔達背上了愈發沉重的償債負擔,并從1989年5月開始就不斷廉價出售資產還債。截至1989年底其股價跌至年初的1/9,亦被停盤。龐雅倫盲目收購最終導致企業在一年內就土崩瓦解,毀滅速度之快可謂迅雷不及掩耳,真是“成也杠桿敗也杠桿”。
四類錨定陷阱模式各自的特征不同,因此其對企業破壞性、作用時間以及這些模式的可識別性和可改變性也不同。相同的是這些模式都可能伴隨企業的成敗,每一類都足以毀滅一個新生的或者成熟的企業。
二、結論與討論
本文通過對歷史上一些企業興衰成敗的觀察分析,提出導致企業由成功轉向失敗的原因是企業陷入領導力錨定陷阱,并指出錨定陷阱的模式可歸納為四類:要素依賴、路徑鎖定、組織剛性和目標模糊,并舉例說明了每類的表現形式。錨定陷阱不僅困擾新創的、處于發展期的企業,更多的是一些大型成熟企業,其中不乏一些不思改變、不能適應變化的著名企業。領導力錨定陷阱造成企業先勝后敗的本質在于:企業不能明晰自身成功的本質原因,而往往關注成功的形式原因,造成當環境發生變化時不能抓住本質而繼續盲目貫徹初始的成功模式,注定要失敗。
篇7
在我四年級的第一次測驗中,使我獲得了啟示,因此這句話也成了我的座右銘。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老師進來宣布:“這節課我們進行第一、二單元的測驗。”我緊張極了,因為我為了這次測驗,下了不少功夫呢!試卷發下來了,我一看,基礎題也不是很難,我連忙做完了,剛剛好,第二節上課鈴響了,我有一節課的時間寫作文。為了有檢查的時間,我看也不看就寫了上去,過了一會,下課鈴剛剛響,我就寫完啦,不過,我還沒檢查呢!算了,還是聽天由命吧!我想:我應該是九十分以上吧,因為我三年級經常是九十以上的。
過了幾天,試卷發下來了,一個鮮紅的數字刺痛了我的心——七十九分,我第一考這么低的分。看著別的同學拿著優異的分數拿回家給媽媽看,我心里就非常慚愧,我辜負了媽媽對我的期望,看來要變成失望了。老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走過來跟我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這次考差了沒關系,其實你基礎題做得挺好,就是作文寫錯了,下次要努力喔!”頓時,我廓然開朗,但是媽媽那邊我該怎樣說呢?
在放學的路上,我邊走邊想,媽媽會不會罵我呢?但媽媽不但沒有罵我,還說:“沒事,‘失敗乃成功之母’下次考好點!!!”居然跟老師說的一樣。自從這以后,我把錯的題目都重新做一遍,把寫錯的作文重新寫一遍。“功夫不費有心人”在第二次單元的測驗中,我獲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篇8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登臺表演,第一次養小動物……
我最難忘的第一次,記得是在暑假的時候和兩位哥哥一起在濱江路第一次騎自行車,心里既激動又害怕。激動的是:這是我第一次來這里騎車,心里很興奮。恐怕的是:自己又不會,萬一沒學好,摔傷了怎么辦!
害怕自己的失敗,引來別人的嘲笑、譏諷。我只有把車推到一個僻靜的地方,靜下心來學。剛開始,我的雙手緊握自行車方向把柄,右腿往后一甩,越過自行車車身,身子向下一蹲,屁股落在車墊上,然后,輕輕地把右腳放在右踏板上,左腳穩踩在地上保持平衡,一切準備就緒。右腳猛踩踏板,自行車“嗖”地一聲向前沖去。我嚇得兩眼直瞪,欣喜若狂,我感覺我整個人仿佛擁有了天使般的翅膀。就在我還沉浸在這種成功的喜悅的時候,沒多久,我騎在自行車上東倒西歪,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來了個“人仰馬翻”。
我捏了一把冷汗,決定重新開始。這次一定要加油啊,千萬不要再摔在地上了!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禱著,看的枝頭的小鳥為我吶喊加油,樹木期待的眼神。我在上一次的失敗中,我明白了:騎自行車一定不能分心,還要掌握一定的平衡性,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使用各種方法,也算一種心里暗示把!我又重整旗鼓,再次踏上車了,開始我的“遠征”。我深吸了一口氣,可是還沒開的一米遠我又從車上摔下,來了個“四腳朝天”。
當我灰心失望時,兩位哥哥突然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小妹,別氣餒,你總是會成功的,只要你肯堅持,用心去學,你一定會成功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另一個哥哥又說:“是啊!沒有失敗,哪來成功啊!”聽了哥哥們的一席話,我又重拾信心,一切重新開始。兩位哥哥也幫我把車撐好,而且在后面默默地幫助我。在一次次失敗中,我沒有放棄。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能夠在車上不搖搖晃晃,能夠掌握平衡,能夠自由地駕馭車了!因為,我相信了“失敗乃成功之母”
在同齡孩子當中,我的技術可能是很差的。我與他人比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堅信早晚有一天,我的技術也不比他人差,我也會“丑小鴨”變“白天鵝”的。
篇9
六【1】班邢瑩瑩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名言改變了我。
記得有一次,媽媽說:“今天我們來比賽看誰包的餃子最好,好不好?”“好”我和弟弟齊聲回答。于是,媽媽給我和弟弟一人十張餃子皮,一碗清水,一碗肉餡。媽媽喊道:“預備,開始!”我和弟弟一人手上拿了一張餃子皮,開始包了起來。
我用勺子挖了兩勺肉餡,均勻地涂在餃子皮上,再用手在餃子皮周圍抹了一圈,兩頭一捏,一個餃子就完工了,可是肉餡太少了,像一只肚子餓扁的貓,奄奄一息。我吸取了剛才的教訓,包第二個餃子時,放了很多肉餡,可包好后一看像一個有“啤酒肚”的大將軍,可胖了。“唉!怎么包的一點也不好!”我唉聲嘆氣地說。媽媽走過來說:“瑩瑩,可不要氣餒,‘失敗乃成功之母!’”我一聽,便又重新拿了一張餃子皮,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雖然包得不好,但是跟原先包的比起來有很大的進步,包著包著,餃子皮在我的擺弄下終于越來越漂亮了,越來越好了!我高興極了!連忙拿著給媽媽看,媽媽看后高興地說:“嗯!你終于掌握了包餃子的竅門了,不錯,不錯!”
當我和弟弟兩人包好餃子后,媽媽說:“最后的勝利者是邢瑩瑩。”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而弟弟像一只斗敗的老虎垂頭喪氣,我走過去說:“弟弟,不要難過,下次我們再比一次怎么樣?”“好!我下次一定贏你!”弟弟說。媽媽說:“你們的成果——-餃子,我煮好后你們把它們吃了,看看好不好吃。”然后,媽媽到廚房間煮餃子了,我們等著吃自己辛勤的成果,餃子端上來了,香氣撲鼻,使人直流口水,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里美滋滋的!
篇10
失敗是常有的事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難免會遇到失敗,可是失敗之中總會成功,只有你大膽敢于嘗試,你就會成功,只有懂得利用失敗的人才有可能成功,沒有什么事只會成功不會失敗的,只有總結失敗教訓經驗,你就有可能在下一次成功關鍵還是不能放棄,一旦放棄,你就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比如:徐霞客這位旅行家,他不畏艱難險阻失敗一次又一次,他不放棄的精神使他攀上了頂峰,享受到山峰的美好景色。比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時,遭受了許多的失敗挫折,他最終發明出了燈泡,成為世界偉人……這樣的人有許許多多,他們都是在失敗之后才成功的。只有大膽創新,敢于實踐,你才會成功。是的,在人生旅途上失敗是常有的,但是失敗之后等待你的總是成功。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挫折失敗,只要不輕言放棄懂得利用失敗教訓,等待你的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