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技術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08-04 17:35: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包裝技術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包裝設計的審美特征及表現
包裝設計作為綜合性的一門學科,涉及到多種因素,例如銷售學、美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日趨繁榮發展,商品包裝作為銷售工具,成為了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一個不可忽視和缺少的武器。包裝設計就是設計師利用巧妙的現代工藝制作手段,并采用符合時展且又美觀恰當的包裝材料,為商品設計一個載體,要體現出不但能夠保護和美化商品以及傳遞商品信息的實用功能效果,還要具有更有利于商品銷售的結構造型及包裝后的裝飾效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包裝設計是從屬于商品的,是在對商品性能及用途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更注重的是根據商品面對不同文化階層、欣賞水平及購買能力的消費者等多方面因素來做設計的,同時也受到來自地域加工及工藝制作條件等因素的約束。綜上所述,包裝設計有著自己特定的四點審美特征。一是體現在包裝設計的形式與功能以及材料之間相結合的適應性審美特征上﹔二是在包裝設計的商品信息傳達中所體現出的表現性審美特征﹔三是由于包裝設計審美變化的群體當中的差異性而體現出的差異性審美特征﹔四是為了具有一定的結構美、形態美、材質美、工藝美、裝潢美等,而綜合多樣化表現的多樣性審美特征。
2纖維藝術設計
篇2
【關鍵詞】 樹突狀細胞
關鍵詞: 樹突狀細胞;LAK細胞;免疫治療
摘 要:目的 建立體外培養擴增樹突狀細胞(DC)的方法,并觀察其誘導的抗腫瘤免疫作用. 方法 分離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應用GM-CSF及IL-4誘導DC產生,用TNF-α和PGE2 促進其成熟,并用肺癌細胞系GLC-82可溶性抗原致敏.將成熟DC與自體LAK細胞混合培養(DC-LAK),用MTT法檢測DC-LAK細胞及LAK細胞對多種腫瘤細胞系的殺傷作用. 結果 經GM-CSF,IL-4,TNF-α,PGE2 作用后,細胞表達CD1 a陽性率為71.0%,CD83 50.0%,CD14 陽性率低于10.0%,高表達HLA-Ⅰ,HLA-Ⅱ和CD45 ,為典型的DC表型特征.DC-LAK和LAK細胞對4種腫瘤細胞(GLC-82,A549,moser和MCF-7)的殺傷率,前者為84.7%,66.9%,49.3%和56.0%,后者為43.5%,31.3%,45.0%和32.4%. 結論 成功的誘導出具有典型形態特征及增強LAK細胞殺傷活性的DC.
In vitro generation of human blood dendritic cells for active tumor immunotherapy
Abstract:AIM To establish a method to culture dendritic cells(DC)in vitro and to observe the anti-tumor effect in-duced by DC.METHODS Dendritic cells were derived from PBMC stimulated with GM-CSF and IL-4and DC were pulsed with tumor soluble antigen abstracted from lung can-cer cell line GLC-82.TNF-αand PGE2 were used to enhance antigen presenting ability of DC.Phenotype of DC were ana-lyzed through FACS.Mature DC were cocultured with LAK cells and the mixed cells were named DC-LAK.Cytotoxicity of DC-LAK and LAK were measured by MTT assay.RESULTS The cultured DC expressed HLA-Ⅰ,HLA-Ⅱand CD45 and positive rates of CD1 a,CD83 and CD14 were71.0%,50.0%and less than10.0%respectively.Killing rates of DC-LAK and LAK to the four cell lines(GLC-82,A549,moser and MCF-7)were84.7%,66.9%,49.3%,56.0%and43.5%,31.3%,45.0%,32.4%respectively.CONCLUSION DC that have typical phenotype and could be enhance cytotoxity of LAK could be induced from PBMC suc-cessfully.
0 引言
近年來樹突狀細胞(DC)可有效地遞呈可溶性腫瘤抗原,增強機體對腫瘤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并在臨床取得了成績[1,2] .我們將外周血中貼壁的單個核細胞作為DC的前體細胞,聯合應用一組細胞因子誘導獲得了純度較高的人樹突狀細胞,并將之與LAK細胞結合,體外誘導產生了相對高效而特異的抗腫瘤免疫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基因重組人IL-4,TNF-α和GM-CSF為Promega公司產品,PGE2 購自Sigma公司,淋巴細胞分離液購自上海醫學試劑廠,IL-2為本校基因研究所產品,抗CD1 a-FITC和抗CD83 -FITC購自晶美公司,HLA-Ⅰ,HLA-Ⅱ抗體及羊抗鼠-FITC購自北京邦定公司,酶聯免疫檢測儀為Labsystem產品;CD14 /CD45 雙色熒光標記抗體由西京醫院免疫科提供.肺癌A549為本校基礎部免疫學教研室提供;乳腺癌MCF-7細胞引自軍事醫學科學院;大腸癌moser細胞、肺癌GLC-82細胞為本室保留株.各細胞系均用含50mL?L-1 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液,于37℃,50mL?L-1 CO2 條件下常規培養.
1.2 方法
1.2.1 腫瘤可溶性抗原提取
收集腫瘤細胞于低滲條件下反復凍融4次,以5000r?min-1 離心30min,取上清,用考馬斯亮藍染料結合法測定蛋白質含量,過濾后凍存備用.
1.2.2 DC及LAK細胞的制備
以常規方法分離PBMC,然后用含100mL?L-1 FCS的RPMI1640培養液懸浮,以每孔5×106 個細胞加入6孔板,于37℃,50mL?L-1 CO2 條件下貼壁2h,用預熱的培養液輕輕洗出非貼壁細胞,調密度至1×109 ?L-1 ,加IL-2300kU?L-1 ,37℃,50mL?L-1 CO2 條件下培養,每4d換液1次,為LAK細胞.貼壁細胞加完全1640培養液,用100μg?L-1 的GM-CSF及1000U?L-1 的IL-4聯合刺激誘導DC分化.DC培養4d,加入GLC-82細胞可溶性抗原100μg?L-1 ,6d加TNF-α(1000kU?L-1 ),PGE2 (10μmol?L-1 ).10d將DC與LAK細胞混合培養4h,稱為DC-LAK.
1.2.3 細胞表型分析
收集培養7d的細胞,直接(抗CD14 /抗CD45 ,抗CD1 a和抗CD83 mAb)或間接(抗HLA-I,抗HLA-ⅡmAb)免疫熒光染色后,用流式細胞儀分析.
1.2.4 體外細胞毒活性測定
以LAK,DC-LAK為效應細胞,以A549,GLC-82,moser和MCF-7為靶細胞,效靶比按10∶1(效應細胞每孔105 個,靶細胞104 個)加入96孔板,另設單獨加效應細胞和單獨加靶細胞組,每組設3個復孔,置37℃,50mL?L-1 CO2 孵箱中培養16h,用MTT顯色,于波長490nm測各孔吸光度(A)值.
殺傷率(%)=(1-試驗孔A-效應細胞A靶細胞A )×100%.
2 結果
2.1 DC的制備
DC培養2d即有細胞懸浮,并可看到細胞聚集現象;4d細胞大多呈懸浮生長并聚集成團,可見細胞有毛刺狀突起;待加入TNF-α和PGE2 后,細胞逐漸從聚集狀態變為分散狀態,相差顯微鏡下可看到細胞表面有大量毛刺狀突起,為典型的樹突狀細胞形態(Fig1).培養7d DC表達CD1 a陽性率為71.0%,CD83 50.0%,CD14 陽性率低于10.0%,高表達HLA-Ⅰ,HLA-Ⅱ和CD45 ,為典型的DC表型特征(Fig2).
2.2 體外細胞毒實驗
效靶細胞混合培養后2h,鏡下可看到許多淋巴細胞聚集于腫瘤細胞周圍;培養12h后,腫瘤細胞變大,開始溶解;至16h時DC-LAK組大部分腫瘤細胞已溶解,只有一些成團的腫瘤細胞仍存活.DC-LAK與LAK細胞對GLC-82,A549,moser和MCF-7腫瘤細胞的殺傷率,前者為84.7%,66.9%,49.3%和56.0%,后者為43.5%,31.3%,45.0%和32.4%(Fig3).LAK細胞對腫瘤細胞有一定的殺傷作用,經特異性腫瘤抗原沖擊的DC刺激后,可明顯增加LAK細胞的殺傷活性,尤其對GLC-82細胞可產生特異性高效殺傷.
3 討論
DC是最有效的專職抗原遞呈細胞,其在分化發育過程中有兩個不同的階段.未成熟的DC存在于全身非淋巴組織中,具有很強的攝取處理抗原的能力,一旦發育為成熟的DC,捕獲抗原的能力即喪失,成為能激活靜息T細胞產生初次免疫應答的抗原遞呈細胞.在體內,DC含量較少,所以體外大量擴增純化DC是下一步研究的關鍵.研究證明骨髓或臍血CD34+ 細胞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可作為DC的來源.GM-CSF和IL-4可誘導其前體細胞向DC分化,TNF-α和PGE2 則可促進其成熟[1-6] .我們將外周血中的單個核細胞,經GM-CSF和IL-4聯合培養,并經TNF-α和PGE2 誘導后生成大量DC,平均收獲率約為10.0%,即從107 個PBMC可得106 個DC,并根據其高表達HLA-Ⅰ,HLA-Ⅱ和CD45 以及表達CD1 a和CD
83 的表型特征,結合顯微鏡所見細胞表面大量毛刺狀突起,證實為典型的DC.
自Rosenberg等1985年首次報道應用LAK細胞和IL-2治療腫瘤以來,近十幾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報道.該療法治療的有效率約為20.0%~35.0%,但需IL-2的劑量大,具有嚴重的副反應.而且,LAK細胞的治療屬于非特異性的被動免疫治療.因此,急需尋找抗腫瘤活性高而毒副反應又小的效應細胞.
我們將腫瘤抗原致敏的DC體外與同源LAK細胞共同培養,誘導產生了具有抗腫瘤活性的DC-LAK細胞.這種細胞在體外不僅具有強大的特異性殺傷作用,而且對同一組織來源的腫瘤細胞也有相對較強的殺傷效應,具有臨床應用前景.其優點有:首先,DC具有刺激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在應用時可以降低IL-2的劑量或不用IL-2,以減輕毒副作用;其次,從一次分離的PBMC中,可用其中的單核細胞培養DC,用淋巴細胞培養LAK細胞,作到合理利用各種成分,不致造成細胞的浪費,降低患者的負擔.此外,我們所用的LAK細胞與常規LAK細胞不同,常規LAK細胞為PBMC加IL-2培養,但其中的效應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PBMC去除貼壁細胞后,主要成分即為淋巴細胞,我們將其作為LAK細胞的來源,在實驗中證實與常規LAK細胞無明顯差異.
參考文獻:
[1]Li MS,Yuan AL,Liu SD.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tumor extracts inhibits in vivo growth of implanted tumor and rejects challenge of tumor cells in nude mice [J].Zhongliu(Tumor),1999;19(5):279-285.
[2]Wu G,Yu H,Han BL.Dendritic cells acquire antigen from apoptotic hepatochlangioma cells and induce special CTLs [J].Mianyixue Zazhi(J Immunol),2000;19(1):8-12.
[3]Zitvogel L,Mayordomo JI,Tjandrawan T.Therapy of murine tumors peptide-pulsed dendritic cells:Dependence on T cells,B7costimulation,and T helper cell1-associated cytokines [J].
J Exp Med,1996;183(1):87-97.
[4]Thurnher M,Papesh C,Ramoner R.In vitro generation of CD83+ human blood dendritic cells for active tumor immunother-apy [J].Exp Hematol,1997;25:232-237.
[5]Chen BG,Shi YJ,Jeffrey D.The rol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 modulating the quantity of peripheral blood-derived,cy-tokine-driven human dendrtic cella and its role i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in presenting soluble antigens to CD
篇3
關鍵詞:數字包裝技術;發展;種類特點;應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23
1 數字包裝技術的發展
數字包裝指的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融合到包裝工程中使用,對包裝過程中的處理信息集合的技術。包括有包裝過程中的各種圖形設計工作,色彩調和,文字處理技術,產品的動畫演示處理,產品包裝的仿真技術,虛擬實現技術等等[1]。
(1)包裝發展的第一階段。這是包裝技術的最初始的起源階段,屬于物理包裝的范疇,意在用最直觀的表現形式來達到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那時物資極度貧乏,歐洲戰場需要美國的國內的物料支持,由于長途運輸會不同程度的損壞物品,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費,這就造就了包裝技術的誕生。當時人們用防止海水腐蝕、防止撞壞的材料對物資進行包裝后,再進行運輸工作,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人們所運輸的產品。
(2)包裝發展的第二階段。隨著時間的前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包裝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工藝學,它有了新的定義:它是產品運輸過程中保護物品,方便儲存,并運用一定技術方法來促進銷售的外部容器、材料物品等,并且同時能展示出產品的詳細信息。包裝的第二發展階段包括了產品的物理包裝和產品信息兩個方面。現在的人們購買能力越來越強,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會更多方面的了解,這就要求生產商將產品的詳細信息通過各種方式來告訴消費者,于是設計師就在包裝上花心思,將產品的信息在外包裝上表現出來。
(3)包裝發展得第三個階段。包裝技術的第三個階段就是數字包裝技術。現如今的社會是大量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各種媒體技術大量的涌現盛行,這些先進技術應用在包裝技術,就產生了許多很多的數字包裝技術,比如說像包裝CAD和CAM技術、條碼技術、數字防偽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等。
2 數字包裝技術的特點
(1)即時性強。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快速性,像新聞節目、娛樂類欄目、資訊節目等都是即時性非常強的節目,需要隨時更新的。在新聞類節目中,電視臺需要對才發生的突發事件的人、事、物進行立即的報道,這里的數字包裝技術就需要提供及時便捷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用最快的速度處理好圖像,呈現出最清晰的畫面,讓人們清楚的知道事發時的地點、經過等。
(2)加工能力強。在很多地方,由于原材料和制作要求的問題,對后期的數字包裝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數字包裝技術能對產品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加工。在對紀錄片、專題片、宣傳片的包裝上就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由于這類片子的特殊性,要求包裝過程中做到,考究每一畫面的曝光度,對每個鏡頭的色調進行嚴格的調和,畫面深淺處理得當等等,最后保證是一部高質量的片子。
(3)專業性。數字包裝技術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技術,主要是它在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以及IT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中的每一門技術都要求有扎實的專業能力和對專業方向的把控能力,要運用數字包裝技術,就必須更掌握好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換個方向來說對于被包裝產品而言,它的技術操作就是非常標準的,包裝出來的效果非常好。
3 數字包裝技術的應用
現在我國對于數字包裝技術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它的應用空間和功能還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并且它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泛的。
(1)包裝CAD/CAM技術的特點和NAD技術。CAD/CAM技術就是指所用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和對圖形處理的高效能力,CAD/CAM技術在包裝行業中的應用是計算機技術發展得結果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前進和生產要求,單純的CAD/CAM技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產需求,于是就出現了網絡輔助技術NAD技術。其特點就是將產品的設計、管理、制造和包裝過程這一系列數據統一建立在網絡數據庫中,實現全球化生產過程。
(2)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包裝過程中的虛擬現實技術就是將一個圖形三維立體化,并對圖形進行渲染。這樣可以人們體驗到產品的成型效果,就更加方便人們參與到產品的設計過程中,真正的達到了數字包裝技術的目的。虛擬現實技術在包裝行業的應用的目的就是用包裝產品的數字模擬模型代替真實產品,并且通過數字模型的仿真性對產品進行各項數據的評估。
(3)數字防偽技術的應用。防偽是現在世界上非常嚴重的引起各方關注的問題,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不僅擾亂了世界市場的秩序,為正品商家帶去了想到嚴重的損失,并且同時消費者的利益受到了非常大的傷害。現在用的比較多的幾種防偽技術是,版紋防偽、信息網絡編碼防偽、數字水印技術、混合加網與局部加網技術[2]。這些技術的使用使得產品的真實性有了保障,隨著科技的發展,防偽技術也將會越來越高級,難以破譯。現在很多防偽信息在網上都有記錄,人們隨時都可以查詢到,這樣的技術保障了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
(4)條紋技術的應用。這項技術是現在數字包裝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儲存商品信息,并可以通過掃描器閱讀出來,在商品的管理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項技術在防偽中也起著作用。但是條紋技術的掃描要受到距離的限制,并且只能儲存一件物品的信息,于是人們又使用RFID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RFID技g可以在遠距離進行對對件商品的閱讀的工作。這樣人們就可以快速的識別商品,在管理上又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并且RFID技術還可以對商品進行追蹤,在食品類上有很好的應用,如果人們食物中毒,這樣可以記錄到人們所接觸的食物。
4 結束語
因為數字包裝技術的多方面的特點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越來越被大眾所知道,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所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人們有必要知道這門技術的詳細情況和它的功能特點,以及使用的范圍等。
參考文獻:
[1]丁毅,曾珊琪.數字包裝―包裝工業的新階段[J].機電信息,2003(16);26-27.
篇4
前景,并對應用網絡技術提升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 應用網絡技術;包裝設備自動化;網絡通訊技術;安全檢測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9-0230-02
1應用網絡技術概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應用網絡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技術是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以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其資源主要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信息資源、數據資源、專家資源、知識資源、大型的數據庫以及網絡和傳感器等。應用網絡的關鍵技術主要有網絡節點、寬帶網絡系統、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以及應用層的可視化工具等。其中,網絡結點是計算機網絡資源的提供者,主要包括高端服務器、MPP系統大型存儲設備、集群系統、數據庫等。而寬帶網絡系統則是在網絡計算機環境中,提供高性能通信的必要手段。另外,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是用來解決資源的描述,管理和組織等關鍵問題的,任務調度工具需要根據當前系統的負載情況,對系統內的任務進行動態調度,來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應用網絡技術的應用范圍非常廣,它可以用于分布式超級計算,數據密集型計算,遠程沉浸以及信息的集成等。在實際生活中,它主要提供了一下幾個功能:資源共享功能、信息傳輸和集中處理的功能、負載均衡與分布處理的功能以及綜合信息服務的功能,這些功能廣泛的應用到了企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對提升包裝行業的設備自動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包裝設備自動化
2.1包裝設備自動化的發展背景
有專家一致認為,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包裝行業一共經歷了三次大的發展浪潮,而且現在正處于第三次發展浪潮中。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的日益緊缺,再加上人們無序盲目的重復投資造成了嚴重的惡性競爭,落后的經濟增長方式及單一的產品結構,給我國包裝行業帶來了越來越突出的多方面沖擊。為此,加快提高我國包裝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在這一形勢下應運而生。
2.2包裝設備自動化的重要作用
提高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是新時期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包裝行業增強競爭力的有力手段。
1)實現包裝設備自動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消除了人工誤差和錯誤,使包裝工作更加科學精確。包裝設備的自動化可以為包裝行業帶來更高的社會生產力,它促使包裝速度比以往更快,包裝效率更高,而且,包裝設備的自動化更便于使用到復雜的、比較重要的工作部分,通過高科技技術來解決包裝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節省了人力物力,節約了時間,解決了包裝行業中的重大問題;
2)隨著我國入世以后,盡管我國包裝行業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對我國包裝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必須加快包裝設備自動化發展,實現從“量”的發展向 “量”和“質量”共同發展的轉變;
3)提高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是我國盡快邁向包裝強國的客觀要求。就目前我國包裝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包裝設備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與世界其他各國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要想實現由包裝大國向包裝強國的轉變,必然要求加快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的發展;
4)提高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是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逐漸實現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高效節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包裝工業總產值已達到了5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4%,我國包裝工業的總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例已經由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倒數第二位躍居到了現在的第14位,可見,包裝行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行業,因此,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就必須,加快包裝設備的自動化建設。
2.3包裝設備自動化發展現狀
1)包裝設備自動化系統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國主要的包裝設備自動化系統技術有:單片機的應用系統和專用系統;可編程控制;集散控制系統;計算機應用網絡系統;
2)包裝控制及檢驗技術的發展。主要包括:計算機控制技術主要應用于實物包裝的精確計量,包裝流程的自動控制等;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主要應用于包裝設備的質量檢測和故障處理;
3) PLC技術的應用發展。它主要用于包裝設備的全自動控制,它是我國目前在包裝行業中應用的最廣泛的技術之一。
2.4包裝設備自動化的發展前景
未來的包裝產業將配合產業的自動化趨勢,逐步邁向包裝設備的自動化,并使其向著更智能、更可靠的方向發展,這是我國包裝行業發展前景。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包裝設備自動化的技術發展將朝著四個方向發展:一是包裝設備功能的多元化,在經濟全球化這一大的環境下,具有多元化、彈性化且具有多種切換功能的包裝設備才能能適應市場需求;第二個是包裝設備的結構設計標準化、模組化,以實現在短時間內轉換新設備;第三個則是包裝設備控制的智能化,以實現具有計算機網絡(含軟件)所擁有的強大功能,最后一個則是包裝設備的高度精確化。以上四個技術的發展方向構成了我國包裝設備自動化的發展前景,促使我國的包裝行業朝著高科技產業的包裝設備方向研發。
2.5應用網絡技術提升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
應用網絡技術廣泛應用于包裝設備的自動化,就目前我國包裝設備自動化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前景來分析,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國包裝設備自動化的發展前景仍然比較廣闊。因此,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
1)實現應用網絡技術提升包裝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包裝行業有必要在包裝設備自動化的基礎技術方面進行投資,如PLC、IPC等等,將這些基礎技術廣泛的運用到包裝設備的自動化中,并制定出相應的包裝設備自動化設計規范,實現系統集成,充分將應用軟件運用到包裝設備的自動化中;
2)加大對高科技專業人才的投入和使用,將應用網絡技術運用到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工作中,就必然要求相應的運用一些網絡技術,因此,為保證這些技術和軟件的正常使用,就要求包裝行業加大與應用網絡技術相關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的投資,形成一支專業的高科技人才隊伍;
3)加強DNC集成管理和網絡通訊技術在包裝設備自動化過程中的運用。提升包裝設備自動化水平,就要求在包裝行業中引入高效率的數控設備,并提高數控設備在包裝設備自動化中的利用率和現代化管理的水平,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控內包裝過程的管理系統,它要求具有以下幾個技術特點:
該管理系統需要建立一個多線程的通訊設備方案。它通過一臺PC做數據服務器,然后與對臺數控包裝設備實行雙面對象通訊,它的使用不需要人力的投入,方便快捷,有效實現自動化。
改管理系統要求建立一個簡單便捷的智能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要求其操作步驟簡單、操作快捷方便,它只需要一方發出信息傳輸的請求,然后通過輸入NC的程序名,進而確認就可得到響應,獲得想要的數據和信息,整個系統的操作過程短小,暢通率搞。在包裝設備中應用這一操作系統,對包裝相關數據的獲取和傳送實現了自動化;
4)加大應用網絡的安全檢測技術在包裝設備自動化中的使用。安全檢測技術對我國的包裝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確保了產品包裝的食量,如,在食品包裝過程中,食品安全檢測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它主要是通過運用傳感技術來檢測包裝產品所完成配料的精準度。由于包裝行業的檢測較為復雜,而在自動化的設備產品領域,機器感應、視覺等技術發展的潛力很大,所以,加大應用網絡的安全檢測技術的使用,就提高了包裝設備檢測的速度和效率;
5)加大運動控制技術在包裝設備中的運用。運動控制技術目前在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在我國的包裝設備行業的發展動力卻顯得較為乏力。運動控制技術在包裝設備上的運用主要是為了達到精確的位置控制及嚴格的速度同步的要求,它主要用于裝卸、打標、輸送、碼垛、卸垛等工序。應用網絡技術中的運動控制技術是區別高中低端包裝設備的關鍵因素,也是我國包裝設備自動化升級的技術支撐。同時,由于包裝行業的整個流水線是持續的,所以對包裝設備的速度、精度以及動態性能等指標都會有極高的要求,而運動控制技術的運用正好達到了這一要求,提高了包裝設備自動化的水平;
6)將新型的張力控制系統運用到包裝設備系統中。新型的張力控制系統實現了包裝設備從包裝模擬量的控制處理向數字信號控制處理的轉變,數字信號與傳統的模擬量相比,它獲取的速度更快,獲取量更大,而且準確度更高,在處理和控制這些信號的同時,處理方法簡單,提高了包裝設備的自動化水平。
3結論
應用網絡技術在包裝行業的成功運用,提高了我國包裝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增強了我國包裝行業的競爭力和實力。今后,應用網絡技術將在包裝設備的自動化過程中得到新的發展和應用,開拓出我國更廣闊的包裝設備自動化空間。以應用網絡技術為基礎,引進先進的技術,努力培養創新觀念,以實現包裝效率的最大化,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趙智平,田峰.應用網絡技術提升包裝印刷設備的價值[J].技術集錦,2010(5):74-76.
[2]王德忠.計算機技術在包裝領域中的運用[J].包裝工程,1998,12(2):1-3.
[3]張慶龍,秦麗.應用網絡計劃技術,提高原鹽生產效率[J].鹽業與化工,2006,36(2):50-52.
[4]孫牧青.托盤碼垛包裝設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J].中國正裘工業,2007(10):41-44.
篇5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和企業生產中應用的逐漸廣泛與普及,為了滿足企業生產中的更多需求,實現自動化、機械化生產,逐漸衍生出物聯網技術。因此可以將物聯網技術看作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一種擴展和延伸,實現了物品與物品之間的相互交換,這也就加快促進了物聯網技術在物流包裝生產過程中的運用。通過對物聯網技術在物流包裝當中的應用研究,能夠有效的增強其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 物流包裝 應用研究
物聯網技術可以看作是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之后的另一項新型技術,可以看作是第三次信息與信息技術革命,目前已經在各個領域和行業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在物流包裝的過程中加強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推動物流包裝的現代化發展,提高供應鏈系統中的運行效率和智能化發展,增強了系統的敏銳性和透明度,并且能夠及時反饋產品在生產、運輸、配送、銷售等所有環節中的系統信息,能夠實現實時產品信息跟蹤以及監管。因此,在物流包裝的過程中加強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物流包裝行業的快速發展。
1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指的是借助傳感器、激光掃描儀、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射頻識別等各種類型的信息傳感設備,按照一定的規定將互聯網與物品之間進行有效的連接,實現信息通信和呼喚,并且能夠進行智能化管理、監控、跟蹤、定位、識別的一種網絡。如果從技術方面來說的話,就可以將其看作是利用感應裝置,將物體的信息進行網絡傳輸,并在某一指定中心進行集中處理和分析,能夠實現自動處理和交互的物與物之間、人與物之間信息的一種智能網絡。
因此,可以將物聯網技術看作是云計算技術、數據處理/挖掘技術、互聯網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嵌入式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各方面技術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并通過開發和應用對處理對象進行實時的動態觀察、監控以及數據收集,并且借助相關的信息處理和軟件系統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和處理。
2 在物流包裝中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對商品進行包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商品,同時提高商品運輸和儲存的便捷程度,有利于促進商品銷售,也可以看作是對相關容器、材料以及輔助物的統稱。在商品供應鏈系統中,包裝工程既可以看作是所有生產過程的結尾,也可以看作是物流作業的開始。為了進一步提高商品運輸、收貨、發貨、堆碼、裝卸、儲存、銷售等各個環節的便利程度,還可以對部分商品按照銷售的實際情況來畸形再次包裝,比如按照一定的數量單元來再次包裝,或者是進行重新包裝、分裝、加固等操作。簡單來說,物流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包裝,對商品進行包裝是其最基本的一種操作形式,在供應鏈系統中貫穿。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包裝和物流是相輔相成的,其現代化和機械化的實現是同步的。
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物流服務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也對物流管理和物流運作過程的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信息化的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物流包裝的過程中加強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1 在物流包裝中物聯網技術的工作原理
在開發和應用物流包裝的過程中,物聯網技術的核心是RFID技術,一般會在需要進行物流包裝材料中嵌入芯片,該芯片已經對RFID電子標簽進行集成,通過對射頻傳輸、空間耦合以及信號識別等特性的運用,能夠自動識別處于移動或者是靜止狀態下識別物的信息,并發生一系列身份驗證、數據通信等互聯活動。物聯網中的RFID系統主要是由應用軟件系統、RFID閱讀器、RFID電子標簽等部分共同構成。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RFID閱讀器會無線電波信號或者是能量向RFID電子標簽發射出特定的頻率,實現信息的傳遞;然后RFID電子標簽中的集成電路會驅動,自動發送出內部儲存的信息數據;再然后RFID閱讀器會對所接收到的信息數據進行依次解讀;最后將解讀完成的信息數據發送到相應的程序中,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處理信息。一旦在磁場范圍內放置電子標簽,其就能夠將所接收到的各種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利用感應電流將芯片中原本儲存的商品信息數據發送,或者是標簽也會自動發送某一特定頻率的信號;解讀器會將所接受到的各種信息數據進行解碼,解碼完成之后會向相應的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管理與處理。這樣一來,整個供應鏈系統中就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來對所有的商品環節實現智能化的管理與控制,實現物流活動的信息化管理。
2.2 物聯網技術在物流包裝中的應用分析
目前在物流包裝中對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利用RFID電子標簽中原先已經儲存好的信息數據,主要應用在系統的防衛、門禁等領域中,可以看作是一種靜態應用;另一方面是應用在供應鏈系統作業當中的,有效的連接系統上的信息與電子標簽上的信息數據,比如財務管理系統、商品聲明周期管理系統、定位系統等,充分的發揮其效用,對商品實施全程監控和管理,可以看作是一種動態應用。
供應鏈系統以及物流作業上面的商品信息流,需要通過對每一個單獨的商品信息進行研究。因此包裝商品的最基本的材料就是RFID膜或者是RFID紙,這樣一來,每一件商品就能夠取得唯一的、具有代表性的商業代碼,并且還具有信息儲存、讀、寫的功能,這樣逐漸就能夠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供應鏈系統。
3 結語
隨著不斷開發和研究物聯網技術,促進了包裝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并逐漸趨向于智能化、信息化。同時為了物流包裝行業更加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形成供應鏈系統,也需要不斷的促進物流包裝的不斷優化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文振華,黃友森,鄧子云.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與創新[J].開放導報,2012(01):64-67.
[2]秦立公,吳嬌,董津津,袁媛.基于物聯網的冷鏈物流設備管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18):9942-9945.
[3]張文瀛,王喜富.現代物流行業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J].物流技術,2012(17):378-380.
[4]都牧,胡祥培,周寬久,何占良.基于物聯網的蔬果網上直銷“農-宅”配送系統[J].系統工程學報,2014(02):215-222.
[5]肖和平,閆懷志,金福生.探究物聯網技術及其在智能物流中的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03):35+37.
作者簡介
李文強(1993-),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學本科學歷。現就讀于成都理工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物聯網技術的相關應用。
篇6
關鍵詞:塑料包裝;綠色化;可降解
中圖分類號TG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6-0076-02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我國的塑料包裝工業發展相當迅速,同時也推動了我國的食品、日化、醫藥等各個行業的進步,而這些行業的進步又反過來進一步的促進塑料包裝工業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塑料包裝在許多領域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時工業品包裝、家庭日用品包裝、服裝包裝、藥品包裝等也大量的采用塑料包裝,這些都在促使塑料包裝的發展。進入新世紀后,可持續發展戰略被高度重視起來,世界產業的變革也以此為基礎,同時隨著環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消費者也對商品的包裝開始重視起來,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綠色包裝已經成為了國際環保發展的重要趨勢,同時也是如今各個國家包裝工業的主要發展潮流,同時也是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避免出現個各種新的貿易壁壘的重要內容。如今綠色、低耗能、輕量化已經成為了塑料包裝的主要趨勢。
1 塑料包裝綠色化趨勢
1.1綠色包裝內涵
現在對于綠色包裝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通常情況下綠色包裝主要包含了那些能夠給進行循環復用、再生利用或者是可降解腐化,并且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不會對人體以及環境造成公害的包裝。綠色包裝最主要的意義就在于對環境的保護,并且還必須要兼備資源再生的特點。具體來說,綠色包裝包含了以下的幾個具體的方面:1)包裝減量,綠色包裝需要能夠在滿足保護、方便、銷售等各種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包裝的用量,以此來達到節省資源和能源的目的;2)容易進行重復利用或者是方便回收再生,這是綠色包裝十分重要的一點,多次的重復使用或者是通過相關的處理方法進行回收再生,那么就能夠節省更多的資源;3)能夠被降解腐化,綠色包裝不能更夠在廢棄之后會成為永久垃圾,其廢棄物必須要能夠被分解腐化,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改善土壤的效果和目的;4)綠色包裝所采用的材料本省不能夠對人和其他生物、環境等產生毒害作用,在綠色包裝中不能夠含有有毒性的物質,或者是必須要在相關的標準之下;5)在包裝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都不能夠對環境產生污染造成公害。
1.2綠色包裝薄膜進展
可食性包裝薄膜。這種包裝薄膜主要是采用各種天然的可食性物質為主要的原料,然后通過不同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最終形成一種擁有多孔網絡結構的薄膜,例如殼聚糖可食性包裝膜,玉米蛋白質包裝膜等等。這種薄膜能夠用于各種即食性食品的內包裝,在食品行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傳統的塑料包裝薄膜,不僅僅是回收的難度很大,而且其廢棄物也不易降解,如果是埋入地下,那么沒有講解的物質就會對土壤結構進行破壞,同時如果是采用焚燒的手段進行處理,那么就會產生出有毒氣體對空氣進行污染。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不僅僅是具有傳統塑料的各種功能和特性,同時還能夠在其壽命終結后,可以通過土壤和水的微生物作用或者是通過其他的方式,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分裂降解,并最終能夠重新進入到整個生態環境中,真正的回歸大自然。對于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光降解塑料等,國內的研發已經覆蓋了光降解、光生物降解、光氧生物降解、高淀粉含量型生物降解、全生物降解等許多大類,并且取得了相當良好的成就。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其在包裝方面的應用遍及多個方面,例如普通包裝薄、購物袋、垃圾袋等等。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對于環境質量的改善還環境保護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水溶性塑料包裝薄膜,這種綠色包裝材料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較為廣泛,常被用于農藥、化肥、顏料、染料、清潔劑、水處理劑等各種化學試劑的包裝中。相比而言水溶性塑料包裝薄膜降解徹底,而且使用也十分安全,因此其已經被發達國家所重視。同時國內也有企業開始投入生產。
2 塑料包裝加工工藝綠色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塑料包裝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也開始注重低能耗和綠色化,盡可能的減少對資源和能源的浪費,并使得生產出來的塑料包裝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更小。
2.1塑料穩定化技術的開發和使用
對于日用化學品、灌裝塑料容器、裝食品用的托盤或周轉箱等都能夠利用塑料穩定化技術來制造出質量好的合適的塑料制品,而且通過塑料穩定化技術所制造出來的物品的再使用或回收再利用價值也相對更高。但是這種技術的發展關鍵是在于抗氧劑、紫外線穩定劑和自由基捕獲劑的研發和制備,只有這些方面有了突破,這種技術才能夠被更加廣泛的使用。
2.2塑料可降解技術的研發和使用
塑料可降解技術是綠色化塑料的一項重要技術。從降解機理來看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這幾個方向上:光降解機理、生物降解機理。在光降解塑料方面,研究開放已經有20余年的歷史,并且其應用也十分的廣泛,而且就技術上來說更加的成熟,主要有合成型光降解塑料、添加型光降解塑料這兩大類。基于生物降解機理的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分為生物降解型和生物破壞性塑料這兩種,目前正在實用化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有聚酯和多糖系這兩大類。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可降解塑料在生產上成本都較高,而且就技術方面也不是相當的成熟。
2.3焚燒回收熱能或采用煉鋼爐再利用塑料廢棄物的開發
焚燒兼回收熱能是對塑料包裝廢棄物進行再資源化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同時也是當前對塑料包裝廢棄物進行治理的一種最為現實的選擇。在開發綠色化的塑料包裝時,還必須要考慮到對塑料包裝的回收再利用,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綠色化。因此,需要,設計出使用更為簡便、壽命更長、價格更低的回收設備,以此來加速我國在塑料包裝廢棄物的再利用方面的研究開發進度。
3結論
總之,綠色化塑料包裝是今后塑料包裝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這種趨勢是對當前的資源和環境現狀以及人們的生活要求的一種迎合。
如今的塑料包裝無論是在選材上還是在生產工藝上都在向著綠色化發展,并且遵循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經濟活動行為原則,這一切都是為了希望能夠減少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白酒包裝;防偽結構;技術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場競爭,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非法經商分子大量制造假冒偽劣產品,這種行為嚴重威脅到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損害了通過合法經營的一些企業利益更是毀了真酒的品牌和消費者的利益。
目前,隨著防偽技術的應用和開發,許多產品都采用了一項或多項防偽技術,如激光模壓全息技術,一次性防偽瓶等已廣泛應用,但設計出來的白酒防偽包裝仍不能有效地遏制假冒產品。因此白酒包裝結構防偽相比其他防偽技術在未來的防偽研究道路上有著更大的開發性,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法和原則,總而提高白酒包裝的除基本作用外的作用,
一、關于白酒包裝結構防偽的概述
防偽包裝是建立在包裝保護功能之上,是包裝保護功能的補充和完善[1]。所謂白酒包裝防偽,是指白酒在生產、銷售、和廢棄處理的整個過程中,著眼于在主觀上保護商家自己合法利益,防范不法分子的造假行為,客觀上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其包裝不僅要滿足包裝的一般保護、運輸、銷售的功能,還需要通過包裝結構的設計達到防止白酒被不法分子假冒或替換的目的。
白酒包裝結構防偽可以歸為兩個大的方面,一類是在白酒瓶的結構防偽,二類是白酒包裝盒結構防偽。白酒瓶的結構防偽就是在結構設計上滿足容器的要求,使得消費者體會到美感的享受并且能達到防偽的目的。其次所謂白酒包裝盒結構防偽是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包裝盒的形態、結構、材質、工藝等方面,采取針對性的設計手段,使得造型藝術、結構防偽合理性到達高度的統一。
二、常見的白酒包裝結構防偽設計形式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白酒包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層出不窮,防偽手段也日益繁多。結構防偽包裝是許多商品應用得最多的防偽包裝。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白酒包裝結構防偽設計有一下幾種形式:
1.撬開式酒瓶
也就是在商品使用前,其包裝通過特殊設計的結構而嚴密地保護著內包裝物,他人從外面無法接觸和觸摸到內包裝物,只有把其包裝結構破壞后才能接觸到內包裝實物。消費者啟用包裝后留下可以辨的痕跡,且難以掩蓋或修復,即具有一次破壞無法重復使用的特點。撬開式酒瓶,就是以陶瓷和玻璃為材質的酒瓶,將其瓶蓋和瓶體設計成一個不可隨意分割的整體,在酒瓶上掛有一把“鑰匙”為消費者在飲用時撬開瓶蓋,消費者只需將金屬開瓶器的一端插入酒瓶口預留的瓷孔處,然后稍用力旋轉開瓶器,當聽到“啪”的一聲,瓶蓋瞬間被撬開。這也明顯存在著安全隱患,當撬開瓶蓋時,瓶口邊緣會出現參差不齊的瓷片,稍不注意就會傷到人。
2.扭斷式瓶
目前在酒的包裝中使用最多的是扭斷蓋(也稱防盜蓋),根據不同的材質分為塑料扭斷蓋和鋁制扭斷蓋。扭斷蓋的結構特點決定了扭斷蓋只能一次性使用,酒瓶開啟后蓋子已被破壞,不能再次使用,因而具有防偽的功能。根據制作扭斷蓋所用的模具不同,可將扭斷蓋分為普通型和特殊型,前者可以大批量生產,模具用度低,因而價格較低,但它的使用者眾多,蓋子易于得到,防偽效果就不明顯。[2]
3.插卡式盒蓋
插卡式盒蓋,在盒身部位設置了撕拉線,在盒蓋的插入接頭外各延伸一個襟片,在折疊后同插入接頭一起插入到主搖翼對面的副搖翼上的開口處,襟片會在力的作用結束后展開,就鎖住主搖翼,不會輕易打開,打開則會破壞盒蓋。因此,設計時在盒身的上方設置了撕拉線,圖中箭頭位置為開盒時手指插入位置,手指插入后,向上用力,盒蓋會沿著盒身的撕拉線撕開一個口,就可以打開盒取出內裝的酒。[3]
4.鉚釘酒盒
顧名思義,就是根據不同的酒盒選用適合的鉚釘打在酒盒的縫合處,這樣在拆酒盒的時候必須把酒盒撕壞,這除了對包裝起到美化的作用外,實際的用途就是防偽的作用。酒盒底部也使用了鉚釘使之更加堅固,在白酒運輸的過程中減少了被躥出酒盒外的損失。洋河大曲的酒盒側邊縫合處和底部都裝上了鉚釘,加固了酒盒的穩定性。另外強化了酒盒的防偽功能,如需取酒飲用,只能將酒盒撕壞,除此之外別無辦法。針對中低檔白酒,這種防偽技術有一定的作用。當然,僅僅只用這種鉚釘酒盒防偽是遠遠不夠的,技術含量低,普通的生產商都能掌握此種技術。
5.一次性開啟拉環式盒型
這種形式的防偽屬于特殊材質結構防偽包裝,即采用特殊的紙類、特殊的工藝制作包裝盒及盒結構使其具有防偽的功能,這也是包裝結構防偽技術的主要方式。由于紙板具有良好的承重性、重量較輕、硬度良好,所以紙類在白酒包裝結構防偽設計上得到廣泛運用。這些紙類包裝設計不僅滿足了白酒包裝的防震、固定等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防偽的目的。
三、白酒包裝結構防偽設計的發展趨勢
根據白酒包裝防偽結構設計的特點和要求,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原則,使白酒包裝防偽結構達到保護商家市場利益,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社會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目的。
第一,提倡簡而美的防偽設計趨勢。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不法分子假冒仿造水平越來越越高。不法分子不僅僅在包裝裝潢上可以到達高水平的仿造,一些包裝防偽設計通過探究也能進行仿造,這一趨勢使得白酒包裝結構防偽設計人員需要不斷地推出各種新型的防偽包裝,無論從材料、設計、制造到結構形式都融入各種高新技術,并加入創造性的思維,以滿足消費者的要求,保護自己產品的競爭優勢,同時也增加了偽造的難度。我們需要把防偽包裝在保證有效的防偽基礎上,形式更加簡單美觀,材料的使用綠色環保,減少材料的使用,正真使包裝行業走向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
第二,提倡人性化的防偽包裝趨勢。
當前全球都在呼吁保護地球,珍愛地球而現在市場上的許多白酒的包裝設計為提升產品價格獲取更多利潤,往往在產品的包裝上設計越來越過度、奢侈,導致包裝防偽采用的材料得不到高效率的降價,危害到了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系統。白酒包裝的防偽不能一味的追求防偽的安全性,也要包裝防偽措施不會危害人們。另外,白酒包裝防偽設計在保證防偽作用的基礎上應該更節省使用的材料,不作過分修飾和繁瑣包裝,減量而行才能真正博取消費者的青睞。
第三,提倡白酒包裝防偽設計的文化內涵。
白酒包裝結構防偽設計是安全設計與商業設計相結合,既得到美觀和合理,也要符合包裝對象白酒的文化背景與市場定位。防偽包裝不僅要使企業達到扼制假貨泛濫,方便消費者識假辨假,保護企業和消費者以及中間商的合法利益的目的,而且對于企業提升品牌形象、產品形象和公司形象也應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結語:在新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制偽和防偽的斗爭顯得更加激烈,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假冒名牌白酒,其包裝之精美、逼真,與正品白酒的包裝極度相似,讓目標消費者很難識別真假。因此白酒包裝結構防偽設計將繼續在不斷的探索當中,逐漸形成一個系統的工程,引領著未來白酒包裝防偽的發展方向,有效地遏制假冒偽劣商品的泛濫,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作者單位:湖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吳龍奇.楊玉蘭.防偽包裝的定位[J].包裝世界,1997(4):44-45.
篇8
影視欄目的包裝主要是通過畫面來展現的,這就要求在色彩、光效和圖像等視覺要素上重視起來。色彩不僅起到美化外觀的作用,同時他還可以影響人們的情緒。因此在進行影視欄目包裝時應特別注意合理地選擇色彩,并考慮到與欄目整體風格的搭配。例如浙江衛視頻道的主題色彩就是藍色,意為“春來江水綠如藍”,象征著江南水鄉的文化特色。憑借著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只憑借“中國藍”三個字,很多觀眾就會聯想到浙江衛視。同時,呈現給觀眾的色彩也應是有層次、有對比、有過度的,色彩的包裝應注意能夠很好地配合并烘托渲染欄目的主題內容,通過色彩的暗示使觀眾與欄目產生共鳴。
光效就是通過對光的性質、成分、強弱等進行變化組合的制作包裝形式。不同的光效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意境。合理的光效運用不僅可以加強畫面的節奏感,也可以表現出或夢幻或時尚的欄目環境、塑造形象。圖像符號就像一種品牌的標識一樣,在影視欄目中也同樣代表著一種形象。因此圖像符號的包裝就應符合欄目的特點,例如戲曲類節目普遍采用臉譜等能夠突出戲曲風格的圖像作為標識,讓觀眾看到圖像便一目了然。
影視欄目的包裝技術
如今影視欄目的包裝形式多種多樣,包裝技術不斷發展高新。在欄目效果中運用2D與3D結合技術已經非常嫻熟,隨著CG技術的發展,在實拍中加入CG特效也逐漸普遍,這些包裝技術的成熟也給觀眾帶來新穎豐富的視覺享受。如使用Maya、3Dmax、cinema4d等軟件制作生動的三維數字特效。AfterEffects等后期軟件應用于色鍵摳像、淡入淡出、運動合成等。技術軟件也為特效制作創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在天氣預報節目中,傳統的形式就是主持人指著一面大屏幕來解說,現在則是通過技術手段將主持人與動畫特效結合在一起,觀眾看到的畫面便是主持人播報的同時,也會有雨雪等天氣符號融入其中,使枯燥的天氣預報更加生動,更加貼近生活。觀眾欣賞到的包裝后的畫面看起來非常和諧統一,其實是經過了非常復雜的程序,將每一個鏡頭都進行考究之后組成并添加各種技術的最佳效果畫面。在欄目包裝技術中不僅是添加特效,還要注意鏡頭的切換流暢自然,掌握欄目的節奏,突出欄目的主題。例如綜藝類節目的包裝就會更偏重娛樂性,增強節奏的跳躍感;而文藝類的欄目則更加舒緩。
篇9
關鍵詞:智能包裝;科學技術;國內市場;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20
1研究背景
在國際化貿易日益繁榮的今天,長時間、長距離的產品運輸已經非常有必要和不可避免。對于大多數的產品來說,環境和自身特性會對其質量產生明顯的影響,因為從生產至銷售,再到使用這一過程中,或許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包裝的作用,系統來看有兩個方面:第一,保護產品、方便貯運,為產品免受光照、氧化、受潮、微生物寄生和機械性擠壓以及灰塵提供可能性,使運輸過程更加安全。第二方面,促進銷售,包裝可以提品的信息,讓消費者對自身購買的產品有詳細和必要的了解。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及其安全性,甚至生產過程低碳性等方面性能的日益關注,包裝技術也隨之發展。為了能更好地反映出包裝內產品的品質及其變化,將產品信息更方便地反饋給管理者或者消費者,智能包裝應勢而生。在智能包裝的技術中,大量的材料學、化學、物理學和生物學等科學技術被應用在實際中,制備出相應的包裝。本文從智能包裝的定義、工作機理,在我國的應用現狀及智能包裝的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2智能包裝的定義
智能包裝是指:在一個包裝、一個產品或產品-包裝組合中,有一集成化元件或一項固有特性,通過此類元件或特性把符合特定要求的智能成分賦予產品包裝的功能中,或者體現在產品本身的使用中。具體來說,智能包裝應該是利用新型的包裝材料,利用一定的結合了多學科技術的結構和形式,對于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品質和安全進行測試與保證,優化管理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舉例來說,如指示食品新鮮度類的智能包裝,這種包裝利用其食品在儲藏、運輸的過程中,發生物理化學反應時會產生某些特征性物質,這些物質與特定試劑可以產生顏色反應、溫度激活型的生物學反應,甚至酶引起的指示標簽的變化反應。利用這些特定的反應,表達成消費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從而直觀地對食品新鮮度進行表征。對于不同的產品,可以有諸如:微生物敏感型智能包裝、二氧化碳敏感型智能包裝、乙烯敏感型智能包裝等等。
3智能包裝材料的應用現狀
智能包裝按照其應用的科學技術及方向,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1)食品智能包裝,簡單來說是指示食品是否變質和延長保質期的包裝;(2)藥物智能包裝,用以提高患者服用藥品時的準確性和方便性以及保證藥品品質;(3)日化用品智能包裝,例如防曬護膚品的包裝盒可以實時監測大氣中紫外線的強度,以便指導消費者正確使用防曬品等。
智能包裝的研究與發展,是將科學技術與實際應用完美結合的一種方式,是對二者相互的促進,即實際需求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科學技術發展為實際需求提供實踐平臺及發展動力。中國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方面,是由實用性指導逐漸向理論性、先驗性科學研究發展的過程,這個邏輯下中國智能包裝的發展應該處于較高的地位。但實際上,由于缺乏技術支持及對這方面的研究,中國的智能包裝的發展遠遠沒有達到廣泛應用的級別,盡管當下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問題迫在眉睫。相較而言,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智能包裝技術已經部分成功的商業化,其中對于時間、溫度指示劑和氧氣指示劑類的產品包裝最為普遍,用于延長產品的貨架壽命和監視食品的品質及安全。
中國雖然對智能包裝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迅速。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消費者對智能包裝的認知越來越多,我國的智能包裝,尤其是氣調包裝方面有了初步的應用。目前食品的氣調儲藏占果實儲藏總量的百分之十幾。盡管我們在智能包裝的技術研發水平和應用領域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但是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們在智能包裝的推廣上也會越來越順利,市場占有率也必然日益增加。在智能包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國內也逐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中國農業大學開發了用于新鮮豬肉的TTI標簽,但應用率還不是很大;2007年,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標簽也應用到了月餅產品包裝盒上,但僅限于此種產品。上海海洋大學也新開發出能快速檢測食品新鮮程度并指示新鮮度的“電子鼻”,和用于指示病原微生物的“生態芯片”。
4智能包裝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材料科學、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等相關的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讓智能包裝有了快速的發展。在國外某些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已有較長時間的研究,并得到了較大范圍的應用。美國佛里多尼亞集團的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日益增多的關注,以及減少容易腐爛和變質的食品或者藥品的損失的強烈需求,對智能包裝的市場需求也是日益增加。
根據國外的調查和分析,2011年全球智能包裝的產值增長至48億美元,2013年增長至141億美元。其中,美國在智能包裝的市場上,每年的增長率為13%,到2011年產值達11億美元。中國的智能包裝起步較晚,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大牌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并準備進軍中國市場,會對其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市場上智能包裝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大,保證了市場的快速形成,必然會拉動智能包裝的迅猛發展。2015年,無線射頻識別標簽的年需求量達到10000億枚,其中大多數用于智能包裝。僅僅從無線射頻識別的需求就可以看到智能包裝的巨大的市場及其潛在的機遇。預計在未來的幾年,獨立包裝的產品都會使用智能標簽。
在市場機制并非很健全,假冒偽劣產品仍然猖狂的情況下,消費者需要智能包裝技術的幫助,一方面是更好地了解自身所購買產品的品質并進行合理價格的購買,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商家,對自身產品進行從生產到銷售這一整個過程更加細致地品質把控。當然智能包裝越來越多地應用,也會減少產品的售出之前由于儲存與運輸環境出現的問題,它減少了生產商的損失,對于整個產業鏈有一個很好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5結論
智能包裝可以實現對產品的流通過程全程定位,并表現出產品的實際品質。在隨著全球化程度地提高,市場范圍大大延伸,產品供應鏈也隨之擴大。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保證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食品的新鮮度和精密儀器的保護程度以及藥品的安全性。這就間接控制產品供應鏈中的制造商、物流運輸第三方和零售商,提高生產產品的品質和運輸效率,來保證產品流通的成功率,減少零售商的退貨和消費者的投訴。消費者對產品包裝功能的不斷追求,是促進智能包裝的主要動力。發展智能包裝已成為當今社會包裝的發展趨勢之一,這是歷史的必然。我國應抓住現在的機遇,大力研發智能包裝技術,適應未來產品包裝的新形勢,創造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包裝,提升產品的價值來推動經濟的發展。同時這也是我們每個包裝人的任務和機遇,希望能在此中有所作為。
參考文獻
[1]陳新.智能包裝技術特點研究[J].包裝工程,2004,25(3).
[2]朱勇,胡長鷹,王志偉.智能包裝技術在食品保鮮中的應用[J].食品科學,2007,28(6).
[3]夏征.智能包裝技術[J].包裝世界,2011,(02).
[4]樊美娟.智能包裝的概念及分類[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12,(02).
[5]都鳳軍,孫彬,孫炳新等.活性與智能包裝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研究進展[J].包裝工程,2014,(01).
[6]胡興軍,林燕.“前景看好的智能包裝”[J].印刷世界,2010,(4).
[7]胡興軍,林燕.智能包裝的分類應用及前景[J].塑料包裝,2010.
篇10
【關鍵詞】機械工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發展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與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機電一體化也得到迅猛提升并被廣泛應用到諸多機械工程領域之中,其為機械工程的生產效率與發展帶來了革命性提升,使其所生產的機電產品質量、性能更為出色。基于機電一體化技術對機械工程的巨大作用與影響,本文就從其技術在機械工程領域的應用與發展趨勢做詳細的探究分析。
1機電一體化技術概述
機電一體化技術指的是在機械的設計構造中,對其結構的各個功能部件,加裝電子化控制、管理軟件,從而將各個功能部件做集中、統一管控的技術。該系統下的機械操作會由電子技術進行預先操作功能設定,之后由智能控制進行自動化管理操控,以此實現機械設備的自動化高效作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并不是簡單地將機械設備與電子技術做整合,而是通過其智能控制系統的構造,實現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之間的“一體化”發展。從而通過相應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讓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與穩定性得到提升,并相應降低其生產消耗并能進行各項自動化智能操作,比如自動檢修、自動診斷與自我調節等功能。
2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2.1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床領域的運用實踐
數控機床作為機械工程中的關鍵作業裝置,其工作中的對機床刀具的運行精確度要求極高,相應的運行偏差值必須把控在細小范圍之內,以此提升整個機械產品的質量并維護其作業安全。因此為了有效保證數控機床刀具的運行精確度,就可引入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機床改造優化,機電一體化技術中的開環伺服體系因其操作便利、發生故障概率等優勢,往往被應用在數控機床的改造工作中。而針對數控機床滾珠死區影響刀具精確性的問題,則可以基于滾珠絲扛副具摩擦損失較低的特性,通過扭轉滾珠的方向避免死區現象的產生,進而降低數控機床刀具運行時的軌跡精確度偏差。同時也可以將微機等信息技術應用到數控機床的操作系統中,通過信息技術對數控機床作業數據信息的自動化處理,進而根據所加工產品的特點與需求來選擇適宜的加工技術、手段。以此提升整個數控機床的加工效率與質量,實現其數控加床作業的智能化發展。
2.2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包裝器械的運用改進
包裝器械是機械工程加工作業中的重要機械部分,其器械通常會涵蓋諸多結構較為復雜的部件,比如控制連桿等,過去老式的部件連接手段在處理這類復雜結構部件時往往使用電路方式,進而致使包裝器械的結構變得更為復雜、繁瑣,影響其機械的操作與維護工作。而將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到包裝器械領域中,就可通過微機技術進行包裝器械各部件的管控工作,并將各個結構復雜的部件以模塊化的形式進行高效管理。相比于傳統的部件連接手段,機電一體化技術作用的下的包裝器械結構變得更為簡單,整個機械所需的零件變少,使得技術人員的操作得到極大簡化。在為企業節省機械設備投入成本的同時,也便于其進行機械的檢修維護工作。
3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發展分析
3.1智能化發展趨勢
當今社會智能化的發展、運用理念已深入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之中,并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運用也同樣需要以智能化為目標,進行技術的改造與升級,以滿足未來機械生產愈發提高的控制能力需求。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在控制理論基礎上融合各類學科技術而誕生的技術手段,因此對其技術的智能化發展就需從人工智能角度進行學科研究,通過對人類智能的機械化模擬、改進,以達到經由人工智能機械工程來取代傳統人力勞動、人力機械操作的生產方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提升。
3.2人性化發展趨勢
伴隨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與人們對自身需求的認知、提升,不同的機械產品消費者的需求也發生著改變,人們對機械產品的要求已從單純的產品功能的滿足,擴展到對其產品性能與服務人性化的要求,使得相應的人性化發展理念也成為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機電一體化作用下的機械工程產品更為輕巧靈活,使得其能通過各類微機、精密的智能化傳感技術,將機械工程產品發展、改造為更為智能、人性化的儀器設備,以此滿足人們對機械產品的各類性能與服務需求。比如研制、生產智能化的機器人,來為人們提供各類傳統機械產品所不能達到的智能化服務與產品性能,以此促進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人性化發展,實現其產品的推廣提升。
3.3網絡化發展趨勢
伴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普及,當今社會已成為網絡信息社會,相應的網絡信息技術也被運用到社會的各個生活、工作領域之中,并對人們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與作用。對此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演變,也需要對其機械儀器的操作系統、檢測手段進行網絡技術引入,以此實現對機械設施的遠程操控與監測,進而有效減少機械工程的人力消耗,優化其機械工程生產與管理效率。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所有機電一體化技術產品均會與互聯網做同步連接,以此通過網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機電一體化構造,在提升機械產品生產質量的同時滿足對其產品生產、維護與銷售等領域的精準網絡監管。
4結束語
機電一體化是當今機械工程應用的關鍵技術手段,也是未來機械設備發展的核心理念,相關學者與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研究、應用,必須明確其發展趨勢與應用目的。通過不斷提升其技術的應用深度,實現機電一體化技術對機械工程生產的推動與提升作用。
參考文獻
[1]魯鑫康.工程機械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09):108-109.
[2]潘柯銘.探討工程機械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