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全科醫學就業前景范文
時間:2023-08-11 17:3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臨床醫學全科醫學就業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與普通臨床醫學學生不同,全日制臨床醫學大專生在畢業后多分布于國家基層的醫療機構,如社區醫院等,是基層醫療衛生組織的醫療中堅力量,承擔著基層為基層人民群眾衛生保健服務的責任,也是不可忽視的專業操作基礎要求較高的醫療人才。在對臨床醫學大專生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當根據各個地區實際情況,立足于臨床醫學大專生的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明確教學難點,創新教學思路,不斷完善對臨床醫學大專生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全日制臨床醫學大專生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在對臨床醫學大專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發現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甚至對未來工作不抱希望,這主要是由于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專生認為臨床醫學這門學科較難駕馭,而且糾結于當今社會嚴峻的就業形勢,認為臨床醫學大專根本不具有社會地位,難以與臨床醫學本科以及研究生匹敵,雖然社會對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主要以高層次的人才需求為主,臨床醫學大專生面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普遍會感到前途渺茫,悲觀失望,導致學習積極性降低;另外,有一小部分臨床醫學大專生在入學之前就已經與一些區或縣簽訂了用人合同,因此毫不擔心就業去向問題,也同樣會產生學習積極性的降低[1]。
(二)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心態
目前存在的全日制臨床醫學大專生教學的問題還有學生的心態問題,由于臨床醫學的專業指向性較強,學生畢業后將任職各個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而國家高層次醫療衛生事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逐年增強,即使臨床醫學大專生專業技能優于其他臨床醫學專業的高層次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很難得到社會和人民群眾的認可,新時代新思想的沖擊也使得學生的情緒較為敏感,對未來的就業去向不甚明了,導致了對學生心態的嚴重影響,大大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率[2]。
(三)教師教學手段過于傳統
傳統的全日制臨床醫學大專生教學方法比較刻板,在各個科目的教學中都不注重體現時代特征,不能與社會的發展進步相結合,即使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有所掌握并結合到教學過程中,也不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全日制臨床醫學的重要性,無法塑造學生的臨床醫學學習體系,從而導致學生與社會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脫節,學生的各個科目學習效果得不到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就無法達成,也就無法為社會輸送基礎醫療人才。
二、全日制臨床醫學大專生教學的方法
(一)把握學生特點,激發學生興趣
想要完善全日制臨床醫學大學生教學的方法,首先要求教師充分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各個地區、各所院校、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考量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最終目的。在這方面,教師在進行科目教學之前,要對學生進行深入考察[3]。
例如,每學期課程開始前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或者開展學生代表座談會,了解學生對臨床醫學專業的看法和對當前就業形勢以及教師教學內容、方法的看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找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根源所在,強化科目教學的效率。
(二)贊賞學生進步,鼓勵學生探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心態時刻監控,由于臨床醫學大專生的學歷層次相對較低,普遍無法樂觀對待就業前景,因此,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時刻在科目教學過程中贊賞學生的學習成果,施行發自內心的教育,貼近學生的心理動向,消除學生的焦慮和自卑心理,鼓勵學生在臨床醫學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中勇于探索,及時化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讓學生明確臨床醫學大專生并不劣于其他,而是擁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和重要性[4]。
(三)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式
全日制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革新教學理念,將教學策略的設計融入時代的特征,使其符合當今臨床醫學大專生的學習需要,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營造出一個充滿積極和愉悅氛圍的課堂。例如,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現代化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應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質量,確保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就業。
結論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促進了臨床醫療專業的發展,雖然目前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的社會認可度還不高,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全日制臨床醫學將成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主流,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大專生的需求度也會逐漸提高,因此,教師有必要總結出一套有效的臨床醫學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益陽市醫學高等??茖W校)
(通訊作者:侯)
參考文獻:
[1]謝立群,王霞,王平,魏睦新.PBL結合CBL教學法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0).
[2]王長虹.臨床醫學專業大專生統計學教學改革探索[J].實用預防醫學,2010(02).
[3]任旭.大專院校中醫學專業教學的初探[J].中醫藥導報,2009(07).
[4]于美清,董福生,郝福良,雍平,任貴云.改變傳統醫學教學模式增強師生課堂互動提高教學質量——淺談醫學教學中師生的課堂互動[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
篇2
[關鍵詞]預防醫學;就業導向;教學改革
農村醫學是河源市衛生學校(以下簡稱“學?!保╅_設的一個特色專業,由政府資助開辦,旨在緩解農村醫療人才緊缺以及農村醫療水平落后的問題。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主要面向農村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城鎮醫療機構保健科、基層企事業衛生機構等,從事鄉村常見病防治、衛生保健、防疫和健康教育咨詢工作,擔任鄉鎮醫療保健人員。鄉鎮衛生院沒有健全的科室。鄉鎮醫生既要治病救人,又要開展預防保健工作,肩負著全科醫生的職責。預防醫學是農村醫學專業的課程之一,是醫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它是研究預防和消滅病害,講究衛生,增強體質,改善和創造有利于健康的生產環境和生活條件的科學,對鄉鎮醫生實用性很強。預防醫學能彌合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裂痕”,加強學生的預防保健能力,使培養出來的醫生既有較強的臨床技能,又能夠結合病人、家庭、社區的需求,開展適宜的預防保?。?]。
1學校預防醫學課程教學現狀
預防醫學目前在學校只在農村醫學專業開設,課程定位為考查課,目前使用的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全國中等衛生學校教材。該教材包括七大方面內容:環境衛生,職業衛生,流行病學,衛生統計,營養與食品衛生,傳染病,社區衛生。課程安排為每周4節課,總課時72學時。其中,理論課56學時,實踐課16學時。授課方式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主要采取案例討論的方式進行。
2預防醫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2.1預防醫學課程不受重視
我國對于健康和身體的關注多數還是停留在生病看醫生的被動階段,預防保健還沒有深入國人的內心。預防醫學無論在醫院還是在學校并不被重視。該課程目前是考查課。學生對考查課一直停留在有興趣就了解,沒興趣就忽略的認識上,思想上沒有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認為這門課可有可無,被當作業余拓展課。而農村醫學學生畢業后面向的是鄉鎮,學好預防醫學,在日后在鄉鎮衛生服務過程中非常實用。
2.2教學內容繁雜與實際需求脫節
本教材將預防醫學七大學科濃縮成一本書,內容之間缺少聯系,跨度大,部分內容難度較大。而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是初中畢業生,基礎薄弱,自學理解能力較差,教師教得辛苦,學時學得辛苦。教材內容跟日后鄉鎮醫生工作相脫節,不能學以致用。
2.3授課方法單一缺乏實踐和實驗課
課程基本以理論教學為主,重理論輕實踐。純學院式的教學使學生不了解鄉鎮的公共衛生現狀,缺乏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己藘热莶粔蛉?,未能引導學生全面復習及系統掌握本門學科。
3預防醫學教學改革探索
為了全面鄉鎮醫生的醫療知識,提高學校農村醫學學生的就業率,筆者結合多位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就業為導向,提出了農村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改革的探索。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提高預防醫學課程的地位
鄉鎮的預防保健是鄉鎮衛生事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預防醫學環境衛生部分系統講解了農村生活飲水污染、住宅衛生、糞便管理、生活垃圾管理,流行病學部分講到流行病學調查基本方法,營養與食品安全部分講到食物中毒、肥胖、高血壓等,社區衛生部分講了鄉鎮衛生保健與健康教育的內容。這些都是目前鄉鎮普遍面臨的問題,對農村醫學學生日后從事預防保健及醫療工作非常適用。因此,這門課程首先應被提升為考試科目。只有學校重視了,才會引起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并給授課教師提供一個重視的平臺。中職生對待考試課的態度和考查課的態度就像大學生對待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態度。不僅是學生態度不一樣,授課教師也是如此。授課教師對考試課和考查課的授課目標明顯不一樣。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從思想上重視預防醫學這門課程了,才能從行動到認真對待。
3.2改革教學內容
目前所選的預防醫學教材內容太多,內容之間缺乏互相的聯系,與鄉鎮實際相互脫節,缺乏針對性,而學生基本來源于本市鄉鎮并最終回到鄉鎮服務。據劉禎[2]等對某市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調查,現有教材中自然環境與健康、流行病學、預防保健的戰略等內容,學生在工作中接觸應用較少,而生活方式與健康、慢性病的預防、飲食與健康、社區衛生保健服務等內容在工作中應用較多,一部分工作人員甚至回到學校進行進一步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預防醫學課程應以就業為導向,適當調整教學內容,逐步編寫并完善預防醫學校本教材。在環境衛生部分減少生態環境、生產環境的相關內容,保留生活飲水污染、居住環境衛生、生活垃圾管理等與鄉鎮衛生保健聯系密切的章節。在職業衛生部分重點講解粉塵與塵肺、農村主要勞動衛生問題和防制對策。在流行病學部分重點介紹病例對照調查、隊列調查及現況調查方法。由于澩校學生基本是初中畢業,統計學對于這樣一個起點的學生而言,難度較大,故衛生統計學盡可能安排在日后的繼續教育的學習中,在本課程中不作保留。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鄉鎮居民患慢性病的比率不斷增大,慢性病的防治應保留并更新。營養與食品衛生重點介紹鄉鎮常見食物中毒,如每年都有發生的毒蘑菇中毒。社區衛生保健方面保留健康教育、自我保健與群體保健部分,其余刪減。傳染病防治因農村醫學專業有單獨的傳染病學這門課程,故在此刪除。
3.3改革教學方法
在課堂理論及實驗課教學過程中,應改變目前純學院式的教學,盡可能采用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方式。理論課適當增加以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法,改變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應重點突出以問題為中心。如以鄉鎮近期發生的食物中毒案例為先導,將內容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情景問題。學生通過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進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驗課可適當采用項目教學法。師生共同討論確定項目的題目。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開始設計自己的活動。教師啟發和幫助學生設計項目活動中要調查和解決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條件開始實地工作和實地考察。項目不在于大,而在于貼近生活,如生活飲用水調查、農村糞便管理、地方病的防治等。學生大部分來自鄉鎮。這些項目均方便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盡量利用現有的天然的實踐基地,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轉變由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改革,提高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加強人際交流與溝通的技能。
3.4改革考核內容與考核方式
對于學生來說,考試是最好的鞏固知識的契機。一門課程,學生最認真的階段便是考試前的復習階段。利用好這一個非常學習階段,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目前,學校預防醫學考核內容多側重大體概念、、籠統的預防方法。農村醫學學生在日后實際工作中面臨的更多是鄉鎮的個體事件應急處理、慢性病的個體預防保健方案、傳染病的報告制度等。結合就業實際,改革考核內容,能有效地將學生的精力引導到實用的領域,掌握更多實用性強、應用頻率高的知識。此外,目前預防醫學考試試題單一,或單純以病例討論形式性的考核,或全部以選擇題形式出題,不利于考核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應適當豐富考試題型,集選擇、判斷、簡答、分析為一體,適當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己朔绞綉鄻踊?。在傳統期末理論考核的基礎上,增加平時實踐課方案設計、課堂抽查等考核方式,培養學生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中職衛校要全面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宗旨,樹立新的教育教學觀念,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開展教學改革,以職業、崗位、工作為基本依據改革教學模式,實施工學結合,建立結構合理的、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就業。
參考文獻
[1]肖煥波,趙玉玲,魯楊,等.以社區為導向的3年制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4):7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