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診所規章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8-24 17:41: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診所規章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口腔科醫護人員;教育;消毒效果
基金項目:廣州市衛生局立項(項目編號:2006YB185)
作者單位:510170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
消毒效果與醫院內感染有密切的關系,提高消毒合格率在防止醫源性疾病,避免交叉感染方面的作用,愈來愈被廣大醫護工作者所認識。據統計,在我國每年5000萬住院患者中,約有500萬出現醫院感染[1]。口腔科診療操作的消毒隔離在醫院內感染的預防與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2]。本文采用整群抽樣,以廣州市82家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為監測點。收集被監測單位的環境監測結果,其中包括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及使用中消毒劑與無菌器械保存液等4項消毒效果的監測結果,并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82家具有衛生主管部門批準的口腔醫療許可證的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其中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各41家。通過調查表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期間被監測單位影響口腔科消毒效果的因素(自變量)和被監測單位消毒效果監測結果,主要包括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及使用中消毒劑與無菌器械保存液監測等4項消毒效果的監測結果(因變量)[3]。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內容
調查人員對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調查,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消毒效果監測結果;并對研究對象進行現場的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醫療用房、醫療環境、布局;有無消毒制度及醫院感染控制制度;醫護人員的受教育程度等20項。
1.2.2 資料分析
調查資料采用Excel 2000建庫,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包括一般描述性統計:采用χ2檢驗或者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對影響口腔科消毒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采用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在二值響應變量中,響應變量的取值有2種可能,為方便起見記為1和0。例如消毒效果監測陽性,P監測=1;消毒效果監測陰性,P監測=0,顯然醫院消毒效果合格率在0~1之間。
2 結果與分析
2.1 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消毒效果監測情況
總體消毒效果監測陽性是指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和消毒液污染監測4項之中有1項陽性則為陽性,4項全部為陰性則為陰性。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消毒效果監測陽性58家,占70.73 %,消毒效果監測陰性24家,占29.27%,診所監測陽性率明顯高于醫院的口腔科,經χ2檢驗,χ2值為5.89(P
總體監測結果的比較(例,%)
組別n
總體消毒效果
陰性陽性
醫院口腔科4117 (41.46)24 (58.54)
口腔診所417 (17.07)34 (82.93)
總計8224 (29.27)58 (70.73)
χ2=5.89,P
2.2 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醫護人員情況比較
2.2.1 醫生學歷,見表2。
調查結果表明,醫生學歷方面,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2 醫生職稱分布情況,見表3。
廣州市82家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醫生學歷情況比較(例,%)
組別n
醫生學歷分布
中專大專本科碩士以上總計
醫院口腔科4136 (9.38)48(12.5)132 (34.38)168 (43.75)384
口腔診所4119 (22.09)38(44.19)28 (32.56)1(1.16)86
總計8255(11.70)86 (18.30)160 (34.04)169 (35.96)470
注:采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Z=8.66,雙側P
廣州市82家醫院口腔科和口腔診所醫生職稱情況比較
組別n
醫生職稱分布
初級中級高級總計
醫院口腔科41113(29.43)170(44.27)101(26.30)384
口腔診所4168(79.07)15(17.44)3(3.49)86
總計82181(38.51)185(69.36)104(22.12)470
注:采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Z=8.19,雙側P
結果表明,醫院口腔科醫生職稱構成與口腔診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本研究一方面對醫院口腔科及口腔診所進行的醫護人員情況、影響消毒效果監測結果的因素比較中,得出在醫生學歷、職稱、醫療用房面積、有無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桌面,治療臺消毒后有無加蓋一次性保鮮膜防污,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后有無用消毒液浸泡手,用乳膠手套或薄膜手套,醫務人員有無注射乙肝等預防針,建立消毒與醫院內感染控制制度9方面,醫院口腔科比口腔診所好,經χ2檢驗或者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2 口腔門診的交叉污染與醫護人員素質有密切關系。本研究結果提示,醫護人員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口腔科醫院內感染的因素之一。在消毒衛生合格率低的單位,其人員學歷和資歷均較低,可見,消毒衛生合格率與人員結構有一定的相關性。這可能存在工作人員未經消毒知識培訓,消毒知識貧乏,只重視醫療操作而忽視消毒工作重要性的問題。我們總體分析表明,醫護人員的學歷偏低,導致人員的素質較低,對醫院內感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影響了醫院消毒效果。
3.3 加強在職人員培訓及繼續教育,將是醫院管理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應加強對醫護人員進行有關醫院內感染的專業知識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培訓,并定期進行考核,使工作人員接受新知識,改變舊觀念。同時,對新畢業來院工作的醫護人員應進行醫院內感染知識專題培訓,并經考核后才能上崗,使其對醫院內感染工作重要性及其防護充分的重視。
3.4 本研究發現,消毒效果好的診療單位,除人員素質高、醫療用房面積寬廣、醫療設備好外,更重要的是都訂立了消毒隔離制度及醫院內感染控制制度,并貫徹于醫療過程的始終。表明加強消毒工作,實現消毒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是控制醫院內感染的關鍵。開展口腔科診療科目服務的醫療機構必須按照衛生部頒發的《醫院內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并落實有關口腔診療器械消毒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各醫療機構口腔科醫院內感染管理工作,使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從而切實保證消毒質量,預防和控制因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問題導致的醫院內感染。
參 考 文 獻
[1] 王靜,陳志軍,盛瑞媛.加強醫院內艾滋病防護的管理.中華醫院內感染學雜志,1999,9(1):4445.
[2] 范雪蘭,張紅巖.控制口腔交叉感染的管理體會.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1,24(3):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