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3-09-07 17:58: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單的學習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膽胰外科,湖北武漢 430030
[摘要] 將肝膽胰的內科和外科疾病內容進行整合,形成完整的臨床系統化課程,并將其編寫成中英文對照性教材,形成雙語授課模式。經過實際應用結果顯示,臨床系統性教學,可避免出現授課內容重復性,將課題教學實效性提高,能利于知識系統掌握。并在系統化教學過程中,融入雙語模式,不僅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采取系統性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難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本文著重對肝膽胰疾病在系統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探討,現論述如下。
[
關鍵詞 ] 肝膽胰疾病;系統化教學;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 R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a)-0043-0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ystematic teaching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diseases
JIANG Li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ile pancreatic surgery,Wuhan 430030 ,China
[Abstract] The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surgical disease, content integration, the formation course of clinical complete system, and its preparation into in English control materials, the formation ofbilingual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clinical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can avoid repeti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subject to improve,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system can. And in thesyste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into the bilingual model,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grasp the knowledge,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interest. Adopt the system of teach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teach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diseases in the systematic teaching problems, are discoursed as follows.
[Key words]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diseases; Systematic instruction;Practice; Exploration
為將醫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水平提高,采取系統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對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進行針對性改善,是促進醫療教學改革機制前進的關鍵。在系統化教學改革中,加入雙語教學,提高醫學專業的英語水平。本文主要對肝膽胰疾病教學中系統化教學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先論述如下。
1 授課準備
1.1教師選擇
肝膽胰外科與消化內科的專業教學中,教師的選擇很重要,以專業學術水平高,教學能力強和英語水平高,可以用英語流利表達的教師為選擇目標。最好有碩士以上文憑,并且可有出國學習經歷。
1.2學生準備
授課對象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教學前,需要學生對教材進行預習,并了解中英文對照,提高授課質量。教師在上課前,將教學的幻燈片發給學生,便于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
1.3備課
在上課前兩周,教師需要針對教材寫出英文教案,要求復合教學內容,知識強調先進性。英文幻燈片制作中,需要對專業英語進行注釋。在對幻燈片與教案進行審核后,作聯合備課,不同授課內容的教師,可以對授課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整,確保授課內容的科學銜接。
2授課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的教學模式。對于專業詞匯,不僅在幻燈片上有專業的注釋,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放慢速度,讓學生能夠聽清楚發音。難點、重點內容,可以選擇案例,進行反復的敘述。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添加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可利用畫面與直觀圖片,讓學生可以對教學內容一目了然。
3教學效果
有學者在學校中對醫學專業學生實施系統性教學模式,數據統計顯示,英語水平六級者占38.9%,四級水平58.9%[1]。學生對教學方法所提出的建議如下:占95.2%的學生表示,采取系統性教學方法,并加入中英文雙語教學模式,可以利于提升英語水平;86.9%學生表示,系統性教學模式,授課方式新穎,且方法先進,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42.3%學生表示,加入雙語教學,會導致專業理解受到影響[2]。將所有意見結合如下:在教學過程中,專業英語的過多使用,會導致聽課吃力;英語教學時,語速太快;希望使用普通英語教學,專業英語和難點,希望使用中文重述。
4系統化教學融入雙語模式情況
近年來,隨著對外醫學交流的不斷增加,醫學院校在教育部的指示下,開設英語專業教學和雙語授課模式。經雙語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明顯上升。隨著雙語教學的實施,使學生在專業理解上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經以往調查顯示,在專業授課中,有85%以上學生可以聽懂[3]。目前,影響專業理解,是導致雙語教學開展受到影響的主要因素。原因總結如下:有部分學生雖然英語通過四級、六級考試,但是聽力水平依然難以達到聽課的要求,無法滿足課堂需求;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異,有部分學生英語水平較差,難以理解英語教學內容;專業英語基礎較差。
針對以上弊端,可采取以下措施解決:學生對教學材料進行認真的預習,其中主要有英文授課的幻燈片與教材,在課前對教學內容掌握80%以上;積極開展專業英語課程,著重在聽力水平實施,根據實際情況授課;教師不僅需要有流利的英語,還需要教學經驗,可以對學生的反映及時察覺,調整語速[4]。
5系統化教學的實施情況
系統化教學已經在許多發達國家普及化,可以讓學生根據系統,從基礎至臨床進行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加深記憶,避免教學過程重復性。但是,目前這種教學方式在我國開展依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旦開展,需要面臨較大的改革,需要在教材重編與師資培訓上投入,如此大的調整,短期內難以實現。臨床系統化教學是較為適合我國實情的教學模式,將其與雙語教學結合,從而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6結語
肝膽胰臨床系統化教學開展后,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逐漸擴大到心臟、泌尿系統與胃腸道、神經系統等。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學校在條件上也會不斷改善,使系統化教學在我國各大院校實施,提高整體的醫療教學水平。
[
參考文獻]
[1] 謝斌,李杉,劉宏鳴,等.淺談肝膽外科介入治療技術多媒體課件的制作[J].醫學教育探索,2010,9(4):566-568.
[2] Matsuda,F.,Torii,Y.,Enomoto,H,et al.Anti-interferon-α neutralizing antibody is associated with nonresponse to pegylated interferon-α plus ribavirin in chronic hepatitis C[J].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12,19(10):694-703.
[3] 鄭俊,李少杰,劉宇斌,等.數字化醫學和可視化仿真手術在肝膽胰外科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2):182-185.
[4] Kida,A.,McDonald,G.B..Gastrointestinal, 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and iron-related diseases in long-term survivor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J].Seminars in Hematology,2012,49(1):43-58.
[5] 樊華,張棟,賀強,等.肝膽外科醫師影像診斷能力的培養[J].中國病案,2012,13(6):56-58.
[6] 何江,汪淼芹,尹鈺,等.概念圖教學法在全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14):76-78.
[7] 陶開山,千年松,湯雨,等.肝膽外科臨床見習教學探討[J].醫學教育探索,2010,9(2):224-226.
[8] 黨曉衛,閆生方,喬師師,等.七年制醫學生肝膽外科臨床實習帶教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9):679-681.
篇2
關鍵詞:血生化檢驗;血清膽固醇異常;原因分析;處理策略
血清膽固醇水平是血生化檢驗中主要的生化指標之一,同時也是人體內各項血脂指標中最為重要的指標之一,其水平與肝臟、腎臟疾病及內分泌系統等多系統、器官疾病密切相關[1]。近年來,飲食攝入不當導致的膽固醇水平異常的患者越來越多,已成為威脅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險征兆之一[2]。本組研究旨在分析血生化檢驗過程中血清膽固醇異常的原因,并總結其相關處理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篩選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常規血生化檢驗的患者42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47例,女性患者181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54.2±4.5)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自愿接受血生化檢測,包括血清膽固醇指標檢測;能夠主動配合采血檢測。
1.2研究方法 血生化檢測前所有患者保持12h空腹,次日清晨抽取肘靜脈血液標本進行常規離心處理,將標本放置于4℃環境中待檢,溶血標本不作為檢測標本,可再次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待檢。采用我院AU48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生化檢查,選用配套試劑及相應質控配品,測量患者血清總膽固醇水平。
1.3觀察指標 檢測所有患者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后計算膽固醇水平異常檢出率,并根據膽固醇水平將其分為膽固醇偏高與膽固醇偏低,同時分析膽固醇水平偏高或偏低的原因。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IBM 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應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本組研究共檢出膽固醇水平偏低12例,檢出率為2.74%,根據病因將其分為原發性膽固醇偏低與繼發性膽固醇偏低,其中5例為原發性因素(41.67%),分別為α脂蛋白血癥3例(25.00%),無b脂蛋白血癥2例(16.67%),繼發性因素7例(58.33%),分別為肝硬化4例(33.33%),甲亢2例(16.67%),貧血1例(8.33%)。
檢出膽固醇水平偏高87例,檢出率為19.86%,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膽固醇水平升高,其中原發性因素14例(16.09%),分別為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癥7例(43 75%),遺傳性III型高脂蛋白血癥2例(14.29%),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癥3例(21.43%),LDL-R缺陷2例(14.29%);繼發性因素73例(83.91%),分別為肝臟病變18例(24.66%),糖尿病16例(21.92%),藥物因素12例(16.44%),腎病綜合癥11例(15.07%),類脂性腎病6例(8.22%),慢性腎炎6例(8.22%),甲狀腺功能減退4例(5.48%)。
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膽固醇偏高檢出率明顯高于膽固醇偏低檢出率,P
3討論
血清膽固醇是人體血液中所有膽固醇的總和,其具有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構成人體組織細胞膜,因此血清膽固醇水平是臨床上評估機體脂代謝水平的重要指標,而血清膽固醇水平的異常也通常作為各類疾病診斷指標[3],有臨床研究證實膽固醇水平偏低并不會對患者健康情況產生嚴重影響,但長期處于膽固醇偏低可導致機體各器官、系統功能受損[4],目前已有調查證實,膽固醇水平升高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生具有密切聯系[5]。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膽固醇異常檢出中膽固醇偏高檢出率明顯高于膽固醇偏低檢出率,同時組內原因分析顯示,膽固醇偏低組內、膽固醇偏高組內原發性因素與繼發性因素構成比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6]。在臨床應加強對膽固醇水平異常的重視,提倡定期檢測膽固醇水平了解患者膽固醇是否存在異常或發生增高、降低的趨勢[7],同時應加強對人們的健康宣傳教育工作,使其自身提高對膽固醇水平的重視,能夠自覺、積極的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等相關干預措施控制膽固醇水平[8],進而合理緩解膽固醇異常的高發病率。
綜上所述,血生化檢驗中膽固醇水平異常率較高,而膽固醇水平異常則表示患者存在肝臟疾病、糖尿病、腎功能障礙等疾病發生風險,因此臨床應重視患者膽固醇水平異常情況,積極明確導致其異常的原因,并進行相關治療、處理。
參考文獻:
[1]張雷,戴一菲.重度脂肪肝與血脂異常的相關性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1):69-72.
[2]張鵬睿,徐援,王廣,等.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評價血脂異常患者心血管風險的指標[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4,35(1):73-76.
[3]閆玉玲.血生化檢驗的過程中血清膽固醇異常的原因探討[J].中國醫學工程,2015,23(11):147.
[4]明.血脂水平異常與腦出血發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13-15.
[5]張立.探討血生化檢驗的過程中血清膽固醇異常的原因及處理對策[J].大家健康,2014,8(21):61-62.
[6]丁玉仙.血清膽固醇異常是不容忽視的健康隱患[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2,6(11):38-39.
篇3
【關鍵詞】 糖尿 血紅蛋白 血液流變學
目前糖尿病(DM)并發動脈粥樣硬化(AS)患者日益增加,是糖尿病發展的病程之一。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早期病理因素,糖尿病患者容易并發冠心病其發生率是非糖尿病普通人群的2~4倍[1]。然而,糖尿病患者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并引發冠心病的發生是多因素的,與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所致的血脂紊亂,血液流變學的改變等因素密切相關[2~4]。據此本研究對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發高脂血癥患者血中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FBG)、血脂指標和血液流變學指標進行檢測,并進行分析探討,旨在提高對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的認識,為疾病早期的診治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健康組:100例來自于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檢中心確定無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健康者,男性60例,年齡31~61歲,女性40例,年齡39~65歲。糖尿病組:65例,其中男41例,年齡45~70歲,女性24例,45~80歲,經檢查無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組:47例其中男性29,女性18例,年齡50~77歲,根據WHO診斷標準甘油三脂(TG)≥1.7mmol/L和(或)總膽固醇(TC)≥5.7mmol/L確診為高脂血癥, 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 診斷標準。以上各組病例均為2005年6月~2006年3月在我院內分泌科和心血管科住院患者。
1.2 方法
1.2.1 標本收集
空腹12h抽取靜脈血,以EDTA-K2抗凝試管收集標本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肝素鈉抗凝試管收集的標本測定空腹血糖,血脂指標,以3.8%枸櫞酸鈉抗凝試管標本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
1.2.2 試劑與儀器
糖化血紅蛋白(HbAlc)測定方法采用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在日本SYSMEX公司HLC-723 G7型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測定,試劑為原裝試劑盒。以酶法測定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試劑由上海申能公司提供;以直接法測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以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脂蛋白(a),均由日本第一化學試劑公式提供,生化檢測均在美國abbott-AEROSE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所有檢測均受控于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和衛生部室間質量評價計劃。血液流變學檢測在賽克希德SA6000血液流變儀上完成。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以SPSS11.1系統處理,各數據以x±s表示,不同分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t檢驗,,取P
2 結果
2.1 各組HbA1c、FBG和血脂指標比較
DM合并高脂血癥組、糖尿病組(DM)、健康對照組HbA1c、FBG和血脂指標比較見表1。各組之間FBG和HbA1c水平有顯著性差異(P
轉貼于
2.2 各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分析
各組之間全血(高、中、低)切粘度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謝紊亂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謝紊亂[5],隨病程的發展易發生AS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它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本組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血糖水平控制不佳、血脂代謝紊亂以及血液流變學的改變與糖尿病合并AS密切相關。DM組,DM伴高脂血癥組血清中HbA1c、FBG水平明顯高于健康組,同時伴隨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等指標升高(P<0.01)。DM伴高脂血癥組與DM組比較,顯示HbA1c、TC、TG、LDL-C、Lp(a)、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紅細胞壓積均顯著高于單純DM組(P<0.05)。支持DM患者易合并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觀點[6]。其發生機制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 長期慢性高血糖、高白分比糖化血紅蛋白是導致發生冠狀AS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英國Turner RC等學者研究結果顯示HbA1c每升高1.0%患冠狀AS的危險就增加11%[7]。
②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謝紊亂引起脂代謝紊亂是AS形成的主要原因,其特征為TC、TG、LDL-C、Lp(a)增高,而HDL-C減低。氧化的LDL-x可被巨噬細胞攝取而形成泡沫細胞,參與AS形成,而且氧化的LDL-C對動脈內壁有毒性作用,直接造成血管內皮損傷。Lp(a)是導致AS形成的另一種獨立的危險因素,它是AS斑塊中重要的脂質成分,Lp(a)可與血小板(PLT)結合[7],促進PLT的活化,使血小板的聚集性增高,從而血液黏度增高。由于血液黏度增高時,血流變慢,血小板易分布于血流的外周,更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從而促進血栓的形成,高脂血癥可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內皮細胞合成前列腺環素(PG-I2)能力有所下降,血小板對PG-I2的敏感度也使血栓烷A2(TX-A2)作用相對增加,結果促使血小板功能亢進,導致組織纖溶酶原活化素(T-PA)和纖溶酶原合成下降,因此也引起總纖溶活力降低。另一方面,高脂血癥時伴發的因子FVⅡa 、FVⅢ和FXa的活性增高,尤其是纖維蛋白原濃度明顯增高,可顯著促進凝血功能增高和纖溶抑制,使機體處于高凝高黏滯狀態,而致使血液粘度等指標的升高,血液流動變緩,血液的異常流動,又會導致動脈狹窄的進一步發生、發展。
③ 糖尿病時由于糖代謝紊亂,體內氧化自由基產生增加,機體抗氧化系統功能減弱導致明顯的氧化應激,而氧化應激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謝紊亂,從而加快AS的形成,可見DM并發AS有著明顯的相關性[9]。
④ 血液流變學的改變導致微循環障礙。在微循環中血液粘度主要受血漿粘度和紅細胞的變形能力的影響,血糖和血脂含量增加時可使血粘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引起微循環障礙,導致毛細血管中形成微血栓,使血液流動受阻。血液粘度增高造成組織供血不足和缺氧,使小血管發生退行性改變,或血管內皮損傷,引起糖尿病血管病發癥。
本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慢性高血糖、高HbA1c、高脂血癥、以及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增高均是DM合并發生AS的獨立的危險因素。因此,對DM患者上述的高危因素應予以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減少DM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穎,葉迎春,沈志祥. 2型糖尿病并發冠心病相關因素的分析,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24(3),271~273.
2 Michinori I , Kotaros , Hideya Y , et al.Influence of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on cardiovasculas disease mortality : findings from the Hawaii-Los Angeles-Hiroshima study.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02,57:61.
3 田聲放,李長貴,康維強,等.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與糖耐量變化的關系.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2,18:289.
4 張丹鳳,夏向南.心腦血管病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5,39(2):210~212.
5 鄢盛愷.關于臨床血脂測定的建議.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26:182~184.
6 馬立萍,單卓華,岳鋼軍. 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的探討.北京醫學2001,23(1):53.
7 Turner RC , Millns H , Neil HAW, et al.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hetes mellitus: United Kin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BMJ1998,316:823.
篇4
學習處于初級階段者,用最快的時間看完與老師講課相關的知識,做完老師布置作業中簡單題目和基本題目,其他東西不要理會。然后,趕緊開始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
學習處于中級階段者, 先完成老師要求的學習任務,再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
學習處于高級階段者,完成老師布置學習任務中的有難度、有挑戰性的東西即可;簡單的、重復性的東西,不必理會。然后,再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心態、身體、學習狀態、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往往不同,不同的人,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要從四個方面下手。
一、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確定每天學習時間。
二、總結考試,制定中、長期學習計劃。
三、根據自己學習上的漏洞,制定學習計劃。
四、從快速、準確、靈活性的方面,制定學習計劃。
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確定每天學習時間
有一次,趙凝潤感到身體極端疲憊,于是就躺在床上,想通過睡覺恢復身體活力,可是想起自己必須完成的學習計劃,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于是他對自己說,“管它什么學習計劃,以后不學習了!”于是,他就睡著了。睡足之后,他身體活力恢復了,又可以全力以赴學習了。
制定學習計劃,首先要從自己的身體狀態出發:
身體狀態差時,少學習;身體狀態太差時,就不學習;身體狀態好,就要提高學習狀態、超越“極點”。這樣,才能把身體的潛力充分發掘到學習中。
提高學習狀態、超越“極點”
只有提高學習狀態,你每天有效學習時間才能更長、每次最長學習時間才能更長、學習強度才能更大、大腦才能更清晰,你才能更好得完成學習計劃。只有超越“極點”,你才能最好得完成學習計劃。
超越“極點”,是指超越心理的“極點”,而不是超出身體的極限,超負荷學習。只要你足夠“狠”,就沒有完不成的學習計劃。
提高“狠勁”,今天能做到的事情,絕不能拖到明天。能干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干好。
做事情,貴精不貴多。做題,就把能做出來的題目做精;看書,就要把能掌握的知識點搞清楚。
總結考試,制定中、長期(每周、每月)學習計劃。
根據考試中出現的某些現象,找出平時心態、身體、學習狀態上的缺點和漏洞,然后,找出解決這些漏洞的方法,確定解決這些漏洞需要的時間,制訂出每周、每個月要解決的學習漏洞。
通過分析考試試卷,找出學習上的漏洞和弱點,你就知道下一步該學習什么。如果分析考試試卷之后,你找出的漏洞不夠多,你要自己做模擬考試題,找出學習上的漏洞。
通過分析考試試卷,你就知道哪門課程學習好、哪門課程學習不好;每門課程哪部分學習好、哪部分不好;試卷上做錯的題目,是因為某些知識點沒有記住、還是思考能力不行、沒有形成知識體系,還是考試技巧不行。
這樣,你就知道如何選擇學習方法,然后才能確定每天學習時間的比例。根據自己學習上的漏洞,制定學習計劃,補弱項還是增強項?
篇5
1.提高自己在語文、數學等方面的學習潛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
二、暑假學習計劃具體方案:
1.針對自己的薄弱學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進行反思,調整。
2.在家長的指導下,寫好自己切實可行的暑假生活、學習計劃。(安排好每一天復習進度的明細資料)
3.把練習卷上做正確的題目進行整理,確認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運用潛力,樹立自己對本學科的信心。
4.把練習卷上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抄錄,打開教科書,逐題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關鍵之處,進行認真的訂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關類型的題目,進行練習、強化。(盡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5.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按教科書的學習順序進行梳理羅列。了解自己學習問題的共性薄弱點,然后能夠請老師一齊幫忙解決。
6.每周二次帶著學科的不懂之處和老師一齊分析、解決問題。回家后運用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自我強化練習,填補自己的學習漏洞。(這一點務必按照教材由淺入深的學習順序,切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無序)
7.每次完成習題的訂正,將錯題訂正的全過程,牢牢地記在腦海里(背出),漸漸地構成解題方法的量的積累。
8.看名著,中高考時,會出現名著中的經典片段,看幾本必看的小說是中學生必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即可增長見識,又可陶冶情緒。
9.一星期打兩次球,游三次泳,增加運動,提高體能。(也能夠聽音樂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9.一星期跟著父母學做兩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魚之類,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三、暑假計劃具體安排:
1.一星期學習五天,上午2.5小時,下午2.5小時。按一小時一節課安排好課表。
2.每一天的3點以后是運動或做家務的時間。(也能夠安排一些適宜的娛樂活動)
四、家長一齊參與孩子計劃:
1.設計好每一天的生活、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學習作好評價。最新中學生暑假學習計劃最新中學生暑假學習計劃。
2.家長一周三次檢查學生的暑期生活、學習計劃執行的狀況和進度,及時幫忙解決執行中的困難。
3.家長在幫忙學生執行計劃時,也要尊重學生的要求,切不可急躁。要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整和學習興趣的提高。
4.雙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覽會,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
篇6
為此,查字典提醒各位家長和各位同學,制定一份有針對性的寒假學習計劃不僅有助于養成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效率,減少時間浪費,還能幫助建立起新學期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勞逸結合的寒假計劃對身心發展都將有巨大的幫助。
(1)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寒假學習計劃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制定寒假學習計劃一定要依據自身的情況,不能一蹴而就。有些同學制定的計劃很密集,定好后發現每天的休息時間只有1-2個小時,這就不太現實,寒假既要有計劃的學習,還有把休息和活動相結合。
(2)突出重點,靈活機動
寒假實踐短暫而寶貴,制定計劃要有重點,針對自己的薄弱科目進行復習,向老師提出自己想重點補習某科的要求,讓老師帶領學員有針對性的補習。自己平時掌握不錯的科目可以每周統一復習一下,并預習一下新學期的新內容,做到溫故而知新。做到突出重點,靈活機動,但不偏科。
(3)注意四結合
寒假畢竟是廣大同學休息、并接觸社會的時光,查字典也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朋友們,制定寒假學習計劃時要長短結合、勞逸結合、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單獨學習與團體活動結合。做到這幾個結合,相信學生朋友們會有一個既充滿收獲,又充滿歡樂的寒假。
根據自己孩子的生活規律,制定您自己孩子的寒假計劃:
1、根據您自己的安排,與孩子商量,把過節那幾天空出來。加入“與客人問好、外出吃飯的禮儀……”
2、個別練特長的孩子,您可以與授課老師聯系好,把特長規定的時間加長。
3、A4紙完成,在格中填寫“優良”。
4、讀書、詞語積累、口算、數學綜合練習卷有什么要求,您可以直接寫在表格中。
如果您愿意可以根據您自己孩子的情況,制定一張計劃表,通過郵箱發給我,對個別孩子有什么建議,我在通過郵箱發還給您,行嗎?
寒假生活計劃安排表
日期
8:00—9:00自己穿衣服、吃飯
9:00—10:00完成口算、做完未完成的綜合試卷
10:00—11:00讀書和詞語積累
11:00—12:00自己完成就餐,簡單的家務勞動
12:00—13:00看電視
12:00—14:00午睡
14:00—15:00動手勞動
16:00—17:00……
1月13日
優
優
良
1月14日
篇7
學習目的:最主要的是要學習一種在社會上是生存能力。如果說寒窗苦讀12為的是上一所好的大學,那么我們上大學甚至考研等的繼續深造為的就是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或者是更好的生存、過得更好。
大二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生我們學習的努力的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能催人奮進,從而產生為實現這一目標去奮斗的力量。相反沒有學習目標,就像漫步在街頭不知走向何處的流浪漢一樣,是對學習時光的極大浪費。所以我制定了大二這一學年的學習目標——學好英語,爭取大二上學期過英語四級和中級教師資格證。努力學好其他課程,爭取在期末拿獎學金。利用周末課余時間打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求,明確學習方向,
我的計劃: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不會打亂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這學期的目的在前面我的目標里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學好英語并爭取大二上學期過英語四級和中級教師資格證,努力學好其他課程,爭取在期末拿獎學金。利用周末課余時間打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求,明確學習方向,課后業余時間,在復習完本專業所學知識的前提下,多查閱與本專業相關的其他書籍,爭取做到涉及范圍廣,從而明確什么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后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我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分科學習計劃:
基礎理念:我想對于我們藝術生來說基礎理論算不上什么難點。也不想花太多的時間在它身上,所以這就要求我上課要認真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下課稍微復習一下筆記,做幾道題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大學英語:六月份的四級考試考得很糟糕,所以十二月份的四級一定要過。所以這學期就得很辛苦的學習英語了。因為下學期沒有了早自習,所以這得考驗我的自覺性了。堅持早上六點半起床,堅持晨跑二十分鐘因為大四的體育好像很重要哦,不到要素質好身體也要好。然后去教室讀英語或者聽四級英語,每天練習一句英語日常用語。大學開設的自主學習的聽力堅持每周四上午去聽一個小時。每周堅持做兩套四級題。周末晚上對四級題進行分析,特別是閱讀。
篇8
1.提高自己在英語、數學(物理)的學習能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
二、具體措施:
1.組織好學習小組,以三個人一組為好,進行合作性學習。(學習水平相當的同學組成小組比較合適)
2.按教材知識前后的順序,整理上半學期的英語、數學(物理)練習卷和考試卷。(或者可以根據老師的推薦去買一兩本合適提高學科能力的輔導材料)
3.把練習卷上做正確的題目進行整理,確認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運用能力,樹立自己對本學科的信心。
4.把練習卷上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打開教科書,逐題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關鍵之處,進行認真的訂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關類型的題目,進行練習、強化。
5.無論在訂正試卷習題,還是在做輔導材料時,遇到困難,三人小組一起分析,或者到圖書館去找參考書,可以去找老師,也可以進行挑戰性競賽,看誰先解決問題。
6.把錯題訂正完成以后,就把錯題訂正的全過程背出來,進行接替方法的積累。
7.到辦學質量比較好的社會業余學校去讀英語口語訓練班,提高自己的英語會話能力,和英語學習素質。
8.對于新初三的學生,可以在暑期中參加一些競賽輔導班,為新學年的各類競賽打好基礎。(也可以超前讀一些新初三的課本,提前了解初三的學習內容)9.每周打兩次球,游三次泳,增加運動,提高體能。
10.每天晚上,聽音樂,上網瀏覽,看書讀報,和同學聊天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11.每周跟著父母學做兩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魚之類,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三、時間安排:
1.一星期學習五天,上午2.5小時,下午2.5小時。按一小時一節課安排好課表。
2.每天下午3點以后是運動或做家務的時間。
3.晚上兩個小時是發展興趣的時間。
4.雙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覽會,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督促自律:
1.設計好每天的生活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每天的生活、學習作好評價。
2.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督促,執行暑期生活、學習計劃有始有終。
適合初中生的暑假學習計劃
合理安排暑期學習
暑假到了,如何合理地安排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在假日之中得到一個成績的跨越?這一定是家長和學生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署假既是繼續學習新知識的調整期,也是補缺補差的“挽救期”和鞏固提高的“非常時期”。
因此,在適度放松的同時,希望同學們必須安排好每天的學習,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暑假作業;認真查找平時學習中遺留的薄弱環節和知識點,之后進行“集中轟炸”,重點突破,爭取為下學期的學習創造更高的起點。因此,針對初中生我們做了如下的建議:
規劃時間,制定學習計劃
放假后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整理出可利用的時間,做出時間安排表,以每一天為單位;接下來,梳理自身學習情況,找出最需要提高或最想做的事,合理分配復習和預習時間,有針對性地制定假期學習計劃。
篇9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方法 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97-01
學習方法是能力與習慣的積累,小學階段正是學習的基礎和啟蒙時期,這個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數學的靈活性比較強,不少學生“死學”、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1 學習計劃的指導
老師沒有教學計劃就會手忙假亂,雜亂無章,影響教學效果;學生沒有學習計劃會使學習漫無目的、缺乏目標,影響學習效果。因此,不只老師需要做好教學計劃,也要讓學生明白制定學習計劃的重要性,明確學習計劃的內容,掌握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學習計劃分為長期和短期計劃,長期計劃一般以一學期為宜,短期計劃一般以一周為宜。學生要對本周內每天學習的內容做好預習計劃、復習計劃,對課堂學習要做準備工作。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學習目標制定,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相對來說要更強一些,老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一周的學習安排做好詳盡計劃,需要注意的是計劃要切實可行、具體細致,不可過于籠統、脫離實際。為了鼓勵學生養成做學習計劃的習慣,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制作學習計劃卡,選取一些優秀的計劃卡進行展示,并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使其他學生能夠以此為榜樣,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2 預習方法的指導
課前預習也叫超前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課堂學習更有目標性和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課前預習要避免盲目性,否則也難以實現預習效果,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首先是預習的時間,最佳時間是新課的前一天,第二天對預習內容會非常深刻,預習時間與新課時間間隔太久,學生的記憶力會逐漸減退,影響預習的效果。其次是預習的內容,老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在預習中找出重點、難點,把不會及不理解的知識點標記出來留在課上解決。有的學生預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比較差,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成立學習小組,由小組長為大家布置預習任務,小組相互監督預習情況,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預習新得。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會使學生正確認識預習的重要性和意義,提高預習的積極性。
3 聽課方法的指導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的聽課效率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課堂上的知識聽不懂,就會導致課后復習的難度,長期積累下去,容易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心理。課堂學習聽什么、怎樣聽非常重要,對此,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六點聽課的方法:
(1)認真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老師講課是課堂學習的基本要求。學生要將課前預習中遇到的不理解的知識帶到課堂中,有針對性的重點聽,確保在課堂中就可以解決自己預習中的難點。
(2)注意看。學生要注意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的內容,加深記憶和理解。
(3)多動腦。學問學問,又學又問。課堂上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大膽提問,對于老師提問的問題要勤于思考,不要把課堂上的問題帶到課下。
(4)主動練。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通過回答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5)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于鞏固。老師講的重點知識要記錄下來便于復習時。
(6)善歸納。對于老師當堂講的內容,要善于歸納知識點。
4 復習方法的指導
復習是對學過的知識重新學習的過程,所謂學習學習,即是又學又習。復習的目的是加深和鞏固對當天課堂上所學內容的掌握和記憶。復習的方法分為四步驟,首先要對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像放電影一遍在腦海中回顧一遍,回憶學習的內容中還有沒有自己沒掌握的地方,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有哪些。然后是復習課本,目的在于深化知識的記憶。講課本再次瀏覽一遍,結合自己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課的過程,確認重點和難點是否解決。接著是整理筆記,對于課堂中記錄下的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正,便于下次的復習。最后是對于課本、課上沒有及時弄明白的問題可以借助參考書,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及時解決。數學知識具有相互連貫性,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還要嘗試將過去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循環復習法。這樣就避免了前面所學習的知識由于間隔時間太久而淡忘的現象。
5 寫作業方法的指導
學習靠積累,記憶靠理解,經驗靠反思,熟練靠練習。寫作業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測,學生在作業的過程可以鍛煉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思維能力,因此,老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業的正確方法。在復習的基礎上,寫作業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更加深刻,拿到作業題目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仔細審題的習慣,先把題目瀏覽一遍,理清題中蘊含的已知和未知的條件,明確習題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再去解題。有的學生拿到題目就直接做,沒有弄清題意,導致解題思路混亂,影響學生做題的質量。然后是認真表述,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步驟規范工整地寫下來,確保答案的準確性。最后是細心檢查,根據題目的要求將自己的解題步驟代入到題目中,逐字逐句的驗證,及時的發現錯誤并糾正。另外,每次作業批改完后,要認證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做題能力。
學習方法是為學習目的服務的,所以不論采用哪種學習方法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由于每位學生的智力及人格特點不同,所用的學習方法也不相同。學習方法指導既要注重共性的、通用的方法,又要尊重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性。此外,老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多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及學習需要,使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法相結合,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焦愛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學生數學素養[J].教育藝術,
2016(07).
篇10
【關鍵詞】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智力類型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關于自主學習,國內外學者均有較多的研究,如“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1]“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2]還有研究者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為了保證學習成功,提高學習效果,達到學習目標,主動運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的過程。”[3]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近年來有關智力的研究作為個體差異的一個重要來源,智力一直是研究者們高度關注的焦點。心理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紛紛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智力理論。這些理論推動了人們對智力本質的深入認識,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們對個體差異的更好理解。無論是心理學界還是教育學等領域,都認為造成個體差異的最為重要的因素是個體的智力水平。美國心理學家推孟等對學生智力因素與學業成績關系的研究表明,就總體而言,學生的學業成績與智商有明顯的相關。但也有不少的心理學家發現,這種相關只具有中等程度,其相關系數的大小還隨不同的智力量表、學科與學生所在年級而有所不同。
本研究擬選取初中生為研究對象,探索不同智力類型青少年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狀況和差異,從而為智力開發提供新的思路:通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來開發青少年的智力。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被試
采用方便整群抽樣的方式以北京某中學初一、初二兩個年級的學生作為被試,發放問卷123份,收回有效問卷118份,問卷有效率95.9%。
1.2 工具
1.2.1 自主學習能力量表
張衛等編制的《自主學習量表》[4]。該量表由動機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兩部分組成,包括學習自我效能感、內在目標、學習控制感、外在目標、學習意義感、學習焦慮,以及一般方法、學業求助、學習計劃安排、學結、學習評價、學習管理等共12個因子。經檢驗分析,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指標。
1.2.2 智力類型量表
智力類型量表[5],本量表提供四個小測驗,分別測查學習智力,創造智力,領導智力,動作智力。其中學習智力31個項目,創造智力32個項目,領導智力21個項目,動作智力11個項目,它們共同組成智力類型量表,用來測查學生的智力類型。
2.研究結果
2.1 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智力類型的相關分析
表1結果顯示:學習智力與自主學習、自我效能、內在目標、學習控制、外在目標、學習意義、一般方法、學習求助、學習計劃、學結、學習評價等因子相關顯著;
創造智力與自主學習、自我效能、學習控制、外在目標、一般方法、學習求助、學習計劃、學結、學習評價等因子相關顯著;
領導智力與自主學習、自我效能、內在目標、學習控制、外在目標、一般方法、學習求助、學習計劃、學結、學習評價等因子相關顯著;
動作智力與自主學習、自我效能、學習控制、外在目標、一般方法、學習求助、學習計劃、學結、學習評價等因子相關顯著。
2.2 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智力類型的回歸分析
2.2.1 學習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回歸分析
以學習智力為因變量,以自主學習能力各維度為自變量,采用stepwise方法進行逐步回歸,結果見表2。
表2結果顯示:學生的學習智力與學習計劃相關最密切,即對學生學習智力影響顯著的因子是學習計劃。
2.2.2 創造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回歸分析
以學習智力為因變量,以自主學習能力各維度為自變量,采用stepwise方法進行逐步回歸,結果見表3。
表3結果顯示:學生的創造智力與學習意義相關最密切,其次是學習計劃,再次是學習評價。
2.2.3 領導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回歸分析
以學習智力為因變量,以自主學習能力各維度為自變量,采用stepwise方法進行逐步回歸,結果見表4。
表4結果顯示:學生的領導智力與學習計劃相關最密切,即對學生領導智力影響顯著的因子是學習計劃。
2.2.4 運動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回歸分析
以學習智力為因變量,以自主學習能力各維度為自變量,采用stepwise方法進行逐步回歸,結果見表5。
表5結果顯示:學生的運動智力與學習求助相關最密切,即對學生運動智力影響顯著的因子是學習求助。
3.討論
學習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線性回歸結果顯示,學生的學習智力與學習計劃相關最密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什么事有了計劃就容易取得好的結果,反之則不然。有沒有學習計劃對學習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促使自己實行計劃。學習生活是千變萬化的,它總是在引誘人去偷懶。制定學習計劃,可以促使人按照計劃實行任務,排除困難和干擾。有利于學習習慣的形成。按照計劃行事,能使自己的學習生活節奏分明。從而,該學習時能安心學習,玩的時候能開心地玩。久而久之,所有這些都會形成自覺行動,成為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時間浪費。合理的計劃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時間。你會知道多玩一個小時就會有哪項任務不會完成,這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影響。有了計劃,每一步行動都很明確,也不要總是花費心思考慮等下該學什么。
創造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線性回歸結果顯示,學生的創造智力與學習意義相關最密切,其次是學習計劃,再次是學習評價。當學生認為學習是重要的、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把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生活結合起來,感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當學生對某一門功課的學習興趣越濃厚,其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就越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意愿,從而提高創造性思維。
有效地利用、管理時間對自主學習非常重要,讓學生記下自己學習時發生的事情,諸如在什么情境、什么時間段學習效率最高,自己是如何計劃、管理時間的等等。隨后根據目前的情況制定有效的時間管理計劃和策略。
歸因方式是影響學生自主性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歸因理論認為:尋求結果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是行為的動因,對結果的原因的認識部分地決定一個人將來的成就行為。歸因通常可分為兩種:一為有益歸因。如果一個學生習慣把失敗歸因于缺乏努力、運氣差和考題難等,而把成功歸因于能力強,這樣的學生會認為自己將來能夠完成更困難的學習任務;二為無益歸因。如果一個學生習慣于把成功歸因于過度的努力,而把失敗歸因于能力差,這樣的學生會認為自己將來只能完成簡單的學習任務。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才能更好的發揮能力。
領導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線性回歸結果顯示,學生的領導智力與學習計劃相關最密切。計劃是實現目標的藍圖。目標不是什么花瓶,需要制定計劃,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去實現它。通過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和任務,使自己達到目標,也使自己明確每一個任務的目的。具備領導才能的基礎。實行計劃是意志力的體現。堅持實行計劃可以磨練意志力,而意志力經過磨練,學習收獲又會更一步提升。這些進步使人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運動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線性回歸結果顯示,學生的運動智力與學習求助相關最密切。學習求助反映了學生通過向老師或同學尋求幫助,及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幫助自己克服困難。學生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引導選擇、掌握并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第一,課堂上指導學生學會思維模仿和善于思考問題。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因此,指導學生學會思維模仿和善于思考問題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第二,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途徑。迪卡爾認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訓練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導學生上好每一節課;指導學生科學記憶的方法等。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參考文獻:
[1]蒯超英.學習策略[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龐維國.90年代以來國外自主學習研究若干進展[J].心理學動態,2000,(8):12-16.
[3]劉賀,李靜.自我調控學習與主體性教育[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47-49.
[4]曾美英等.高職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網絡依賴程度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8,31(1).
[5]心靈互助家園.2010.2.25.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