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卷效度分析范文
時間:2023-09-19 16:52: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調查問卷效度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信度;效度
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和調查結論的正確性一方面依賴于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和統計方法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問卷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因此在進行數據分析之前,我們對采用的三份問卷進行了大量的試調查,目的是設計出合理有效的問卷。
通過科學的統計方法對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合理設計調查題目,方便我們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以利于提高學術界、教育界、政府、社會對高等職業培訓服務社會效果的認識以及進一步改進這種人才培訓模式。
一、信度分析
信度[1](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本研究采用Cronbach a[2]系數來檢驗“內在一致性”。通過信度分析,可以反映被測特征的真實程度。我們主要在SPSS13.0中采用Alpha值測量問卷項目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信度系數的取值范圍為[0,1]),分別計算三份問卷各維度和各問卷總體的Alpha信度系數。主要數據詳見表1。
上述結果顯示,三份問卷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均大于0.8,說明問卷有很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評價指標體系很好,問卷整體設計的可信度較高,獲得的數據有較強的穩定性,能比較真實地反映被測特征。各維度的信度系數值均在0.8-0.9之間或接近0.8,說明各項目之間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基本上能較好地反映所在維度,評價指標體系可以接受。由此我們認為,這三份問卷都有較好的信度,依此調查得到的數據是可信的,對問卷進行的數據分析也是比較可靠的。
二、效度分析
效度[1](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表明一個研究設計或測試工具實際能測出其所要測的特征的程度(有效性)。通過效度分析,觀察測量到的數據是不是能夠反映所要測定的特征,也就是依據測試結果所作推論的有效程度。這里我們主要討論內容效度和構想效度。
(一)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是一個測驗實際測到的內容對所要測量內容取樣的代表程度,它側重于測驗題目取樣的代表性,考查這些題目對所要測量的內容和行為反應測量的有效程度。
本次調查所采用的調查問卷是由呼和浩特職業學院有關職業培訓專家根據職業培訓相關理論和職業培訓目的進行設計的,專家們運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和討論,對指標體系和調查表的項目進行修改,最終通過專家組鑒定,形成本課題的調查問卷。這表明,通過科學的問卷編制過程,研究設計中的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都應該得到較好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調查目的與調查內容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認為問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
(二)構想效度
構想效度是指一個研究對其測定的結果能用它所依據的理論結構予以解釋的程度,側重于一個測驗能夠準確測量到心理學和教學理論上的某種抽象概念(或理論結構)和特質的程度。在本項研究中,我們主要利用AMOS7.0軟件對三份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CFA),來考察每個項目是否測量了某個緯度的特質,檢驗它與設計的理論模型的擬合程度,以觀察該問卷能夠準確測量某種抽象概念(或理論結構)和特質的程度。
1.《就業培訓》問卷
通過運行SPSS13.0的因子分析可以得出,就業培訓問題可以由就業能力、綜合能力和發展能力三個因子代表。假設這幾個潛變量都相關,設定其理論模型(見模型圖1)。用收集來的數據對其進行模型擬合。
運行Calculate estimates命令,分別計算出各問卷的因素載荷系數(Standardized Regression Weights)和驗證性因素分析擬合結果。具體數據見表2。
三份問卷因素載荷系數均在0.4以上,這說明這些項目能較好地測量它所在的維度。
《就業培訓》模型擬合指數顯示,比較擬合指數(CFI)和非賦范擬合指數(TLI)值均大于0.88,這表明整體模型擬合還可以。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的值小于0.10,也是可以接受的。卡方與自由度的比值(CMIN/DF)介于2.0~5.0之間,表示模型可以接受。該問卷具有良好的構想效度。
《就業情況》模型擬合指數顯示,比較擬合指數(CFI)和非賦范擬合指數(TLI)值均小于0.9,這表明整體模型擬合一般。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的值大于0.10,卡方與自由度的比值(CMIN/DF)介于2.0~5.0之間,表示模型需要改進。
《幸福感受》問卷驗證性因素模型擬合結果顯示,CFI和TLI值均小于0. 90 ,CMIN/DF大于5.0,這表明整體模型擬合不是很好。RMSEA的值大于0.08,不能接受。《幸福感受》問卷,雖在試調查的基礎上作了修改,但問卷結構仍不是很理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修訂。
以上結果表明,問卷設計需要繼續改進,以適應模型計算的要求,但總體來說,三分問卷具有較好的構想效度。
三、結論與討論
根據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三份問卷都有較好的信度,問卷可以接受,依此調查得到的數據是可信的,對問卷進行的數據統計分析也是比較可靠的。
從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看,發展能力的Alpha值較低,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題目設置和選項上有不一致的地方,其二,受訓者填表時出現不一致現象,應從題目設置和選項上作進一步的修改。
效度分析結果表明《職業培訓》問卷的理論模型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的抽樣數據擬合效果較好,說明問卷的結構設計合理有效,問卷可以接受。所獲得的調查數據能夠較好地反映調查的目的和要求,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是有效的、可靠的。
信度和效度是評價一個研究設計好不好的兩個指標。本次調查問卷是在試調查基礎上進行修改的,但修改后的問卷,其結構設計的信度效度如何、各培訓項目適用問卷的可靠性怎樣?課題組成員可以通過本次調查作進一步的檢驗和完善。
參考文獻:
[1]侯杰泰,溫忠麟,成子娟.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篇2
[關鍵詞]煤炭業農民工; 健康知識和行為; 問卷編制; 信效度檢驗
[中圖分類號] R19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2-270-01
農民工是我國特有的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是我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或在鄉鎮企業就業,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然而,農民工的自身文化程度較低,職業技能差,衛生意識淡薄,居住條件簡陋,飲食衛生條件差,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缺少預防和醫療服務[1],而在我國,煤炭業屬于支柱產業,相當一部分農民工選擇這一高風險重體力行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農民工健康知識和行為現狀令人堪憂。為明確煤炭業農民工健康知識和行為現狀,為有針對性開展健康教育、改善農民工健康狀況提供參考資料,我們特編制了煤炭業農民工健康知識和行為調查問卷。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調查對象,隨機選取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電各大礦區的500名農民工參與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問卷的編制:通過廣泛查閱文獻,結合山西省煤炭業用工現狀,并經相關專家指導,設計了包括一般情況、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和健康教育需求四個部分的調查問卷表。其中,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收入情況等,健康知識部分共10題,包括健康概念、常見傳染病等,健康行為部分共10題,包括日常行為習慣、礦業操作習慣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部分為主觀題。
1.2.2 調查方法:由本研究小組成員親自深入礦區與調查對象進行面對面的現場調查,小組成員均經統一培訓。在調查時,對研究對象及所在礦區的負責部門進行一定的解釋工作,以提高研究對象的配合度和所回答問題的真實性。調查時間為15-20分鐘/人。共發放問卷500 份,回收問卷500份,回收率100%。
1.2.3 統計學方法:由研究者對收回的問卷進行審核,剔除不合格問卷7份,對剩余的493份合格問卷進行編碼錄入Microsoft access數據庫,然后進行核對和數據邏輯檢查,再轉換為SPSSl3.0數據庫,經過異常數據清理后,進行統計學評價分析。
2 結果
2.1 問卷的信度檢驗
2.1.1 重測信度 初測3周后,用同一問卷對其中的30人進行再次調查訪問,以評價重測信度,經數據分析得出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部分重測信度分別為0.832、0.818。
2.1.2 內部信度 經分析得出問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數為0.807,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兩部分的相關系數γ為0.822。
2.2 問卷的效度檢驗
2.2.1 表面效度 通過相關專家的主觀評價,閱讀本問卷后均評判該問卷能達到研究預期目的的程度。
2.2.2 內容效度 本調查問卷的條目設置是在復量國內外文獻、實地考察及課題小組成員討論的基礎上,由相關專家進行最終增刪修改的。問卷各條目的內容效度比CVR值為0.8-1.0,平均值為0.94。
2.2.3 結構效度 問卷KMO測度值為0.73,Bartlett球度檢驗伴隨概率P=0.002,說明本問卷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經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每個條目的共性方差hi2均大于0.4,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2個,累積貢獻率80.731%(各條目共性方差及因子負荷值見表1)。
表1煤炭業農民工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因子分析表
3 討論
3.1 問卷的信度
信度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對同一調查對象重復測量結果的一致程度,又稱精密度或可靠性。信度主要受隨機誤差的影響,如調查員、調查對象、調查環境等[2]。本研究測試了問卷的重測信度和內部信度。其中重測信度是在不同的時間點用同一個問卷對同一調查對象作重復測定的結果之間的一致程度,測定值在0.75以上者為好[2]。本問卷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部分的重測信度值分別為0.832、0.818,表明問卷具備良好的重測信度。內部信度反映問卷條目之間的相關程度,又稱為內部一致性[2]。本問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數值為0.807,表明問卷各條目間的相關性好;而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兩部分之間的分半信度系數γ值為0.822,表明問卷這兩半部分所測分數之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測量的重測信度和內部信度均表明此問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3.2 問卷的效度
效度是指問卷所能反映杜奧查對象真實情況的程度,即調查或測量結果與真實情況或真值的接近程度,它又稱準確度或真實性,一般分為表面效度、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2]。本研究通過相關專家閱讀問卷均判定該問卷可達到研究預期目的的程度。內容效度比CVR取值為0~1之間,CVR越高,表示該條目代表性越好,越適合作為量表的條目。全部條目的CVR平均數是整個量表內容效度的指標。一般認為,CVR應達到0.75以上[3]。本問卷各條目的CVR值為0.8-1.0,平均值為0.94,表明該問卷的內容效度較好,各條目能反映煤炭業農民工的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情況。結構效度是指問卷的條目設置是否符合設計時的理論構想,常用的結構效度評價方法是因子分析,看那些潛在的公共因子是否概括了所要調查的主要內容[2]。本問卷KMO測度值為0.73,Bartlett球度檢驗伴隨概率P=0.002,說明問卷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經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每個條目的共性方差hi2均大于0.4,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2個,反映2個維度,分別為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累積貢獻率為80.731%。以上三個效度指標均反映該問卷具備較好的真實性。
4 小結
本研究初步編制了煤炭業農民工健康知識調查問卷,通過對問卷的信效度檢驗表明,問卷的構建基本符合編制要求且具有較好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可以作為了解煤炭業農民工健康知識和行為現狀的可靠工具。
參考文獻
[1] 葉旭軍,施衛星,李魯.城市外來農民工的健康狀況與政策建議[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9):562~566.
[2] 方積乾.生物醫學研究的統計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1~262.
篇3
【關鍵詞】醫院教學 教學評價 教學模式
醫學教育的主要特點是基礎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醫學生必須通過臨床實踐學習診斷與治療知識,訓練臨床思維,掌握臨床技能。教學醫院是醫學生進行臨床實踐階段必不可少的場所,對醫學人才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臨床教學模式是教學醫院對醫學生實施臨床實踐培養的綜合表現,貫穿臨床實踐整個過程, 對醫學人才培養起關鍵作用。隨著醫學教育改革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 教學醫院面臨的問題、矛盾日益趨多,現有的臨床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新形勢的發展和需求。因此,新形勢下醫院臨床教學模式的探討值得關注[ 1 ]。本課題是通過設計醫學教學教師與學生教學調查問卷對本院教學的教師及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收集資料,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年齡、學歷、教學實施、對各專業教師的意見、教學要求評價及教師對學生相應的評價等,通過研究實習生對本院教學現狀的評價、對醫學教學的需求探討及帶教老師對實習生的綜合評價,同時結合各項教學檢查及反饋,運用相關回歸分析等方法對以上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當前醫學教學模式并探討新的醫學教學模式,針對目前教學現狀提出相應的教學改善措施及方案。
1 研究方法
1.1 調查工具
設計醫學教學教師與學生教學調查問卷[ 2 - 3 ],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實習生或教師)、教學目的、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帶教對象(教師或實習生)、教學反饋共7個方面52個條目,每條目有五個選項: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轉化為相應評分為:5、4、3、2、1;同時設有總體評價及各子項內容評分。
1.2 研究對象
采用全院普查的方法調查自2008年至今在我院的400名實習生和300余名教師,要求每個實習生輪轉一個科室必須完成實習生調查問卷及教師調查問卷各一份。通過完成各專業實習后完成相應調查問卷,及時反饋各科的帶教情況及實習生的表現情況,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填寫完成。
1.3 資料處理和分析
共收集到教師調查問卷及實習生調查問卷各1000份,教師有效調查問卷920份,實習生有效調查問卷950份。對調查資料采用Epi Data 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建立數據庫,使用SAS 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處理和相關回歸分析。
2 結果與初步分析
2.1 教學七要素評價
實習生有效調查問卷共950份,實習生專業覆蓋內科、外科、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急診科、麻醉科、ICU、中醫科、預防保健、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藥劑科、檢驗科、病理科及各科護理, 實習生學歷有中專(23%)、大專(58%)和本科( 1 9 % ) ; 教師有效調查問卷920份,覆蓋專業同上,教師學歷有中專( 9 % ) 、大專( 1 1 % ) 、本科( 5 5 % ) 、碩士( 2 0 % ) 和博士(5%)。教學各要素評分見表1,實習生評分由高到低依次為:教學目的>教學反饋>師資>學生因素>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師評分由高到低依次為:教學目的>學生因素>師資>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方法>教學反饋。
2.2 教學七要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根據教學各要素及各細項的具體評分, 結合調查對象的總評, 將教學七要素與總評價作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分析結果見表2 , 結果顯示: 實習生對總評與各要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標準化回歸系數b 'j分別為0.649、0.786、0.783、0.867、0.872、0.865、0.859,對七個教學要素重要性評價: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師資>教學反饋>教學目的>教學環境>學生因素;教師對總評與各要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標準化回歸系數b 'j 分別為0.758、0.714、0.784、0.852、0.860、0.882、0.766,對七個教學要素重要性評價:師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反饋>學生因素>教學目的。
2.3 信度和效度分析
2 . 3 . 1 信度分析。本調查問卷在預調查期間重測信度, 信度良好( 兩者r>0.83,P 0.8,P
2.3.2 效度分析。(1)內容效度。本調查表是綜合目前國內現有的教學調查表及調查要素進行設計,涉及內容均為具體臨床教學工作內容,調查工作由2008年開始實施,經過預調查后反饋良好。能較好的評價醫院醫學教學現狀。因此,可以認為本問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2)準則效度。對教學七要素及各要素子項目進行維度相關分析,實習生及教師調查問卷教學七要素及各要素子項目之間相關性較大,多數在0.8以上(除了就業前景r=0.58,第二課堂教學開展r=0.52外),均有P
3 討論
3.1 教學現狀評價
在我院教學七要素評價中, 實習生對學生因素評分為3.87分,教師評分為4.08分,評價子項目有學生基礎水平、理論水平、技能操作水平、聽課出勤率、自習時間、自學態度、
學習積極性、專業興趣、實習期望、就業前景、繼續求學等因素, 本院實習生中中專學歷人數占23%,大專占58%,共占81%,學生年齡普遍較小,自我約束力相對偏低,學習主動性稍差點,而且部分本科實習生因就業壓力原因有考研意向,實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偏低; 在教學目的項目方面,實習生評分為4.13分,教師評分為4.15分,調查子項目有醫院重視程度、醫院教學管理、醫院教學目的明確度、教學大綱符合度等,此項評分較高,體現我院對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視及教師、學生對教學工作的認可,我院自2 0 0 2 年通過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評審領導小組評審獲得教學醫院資格后,成為南方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教學各項工作規范化,教學各項工作均按高校教學計劃執行實施,因醫學及就業需求的不斷發展, 對各院校教學大綱與現代教學需求的差異, 我院均主動與高校協商解決; 在教學環境項目方面,實習生評分為3.71分,教師評分為3.94分,調查子項目包括有醫院食宿條件、學習環境、教學氛圍、教學設施、信息化教學程度等,我院目前食宿條件一般,教學設施仍需完善,特別是臨床模擬教學方面,這與高校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的條件的確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學內容方面,實習生評分為3.86分,教師評分為4.03分,調查子項目內容有授課內容新穎度、授課重點把握度、難點教學、授課清晰度、技能實踐機會、理論聯系實際等, 我院教學授課實施講授上崗制度,全院或各科理論授課均需試講通過后方予以正式授課,而且授課結合臨床經驗進行講授,教師自評相對高點, 但因目前醫療環境及形勢較嚴峻,醫院感染發生率居高,有些技能實踐機會無法給予實習生操作,致使此項實習生評分不高;在教學方法方面,實習生評分為3.72分,教師評分為3.90分,調查子項目內容有多媒體運用、多媒體制作水平、授課技藝、
信息化教學、師生互動、啟發性教學、競賽性教學、興趣性教學、教學獎懲等,我院多媒體運用情況較好,幾乎所有理論授課均使用多媒體進行,而且在多項健康宣教主題方面我院曾組織過幾次多媒體課件評定予以獎勵,但啟發性教學、競賽性教學、興趣性教學方面評分較低, 有待提高,這或許與臨床工作繁忙及醫院條件所限有一定關系,在這些方面我院需向高校多學習此類教學管理經驗;在師資項目方面,實習生評分為3.99分,教師自評分為4.05分,調查子項目內容有師資力量、教師理論水平、教師技能水平、教學熱情、教學態度、教學備課、教學影響等,在調查的教師中,中專占9%、大專占11%、本科占5 5 % 、碩士占2 0 % 和博士占5%,師資學歷較低部分主要是護理專業人員,總體而言,師資水平算不錯;在教學反饋方面,實習生評分為4.03分,教師評分為3.85分,調查子項目內容有教學活動開展情況、第二課堂開展情況、臨床理論重要性、臨床技能重要性、教學實施情況、實習教學效果、實習對就業的影響等,實習生評價不錯,說明我院在教學管理及各項教學工作實施做得不錯,包括教學互動交流,我院每年定期舉行師生中秋聯歡會,各科組織學生外出參與醫療活動等。
3.2 教學模式探討
在教學七要素中,實習生對七個教學要素重要性評價: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師資>教學反饋>教學目的>教學環境>學生因素,教師對七個教學要素重要性評價:師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反饋>學生因素>教學目的。在學生需求中,教學方法位居首位,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如采取啟發性教學,創設問題意境,充分發揮學習的創造力;多開展競賽性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個體或群體創新進取的精神;利用教師積極評價增加學生自信心的創新
意識;同時結合目前國際形勢及醫學發展需求,在各項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正確職業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加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及人文精神滲透,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互學,加強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加強學生臨床思維培養,加強學生的社會及醫療溝通技能,提高學生在臨床教學活動中應用評判性思維能力,加強興趣性教學、獎懲性教學、信息化教學、雙語教學、以“問題”為基礎學習等各種教學革新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加強師資培訓學習,在醫院臨床教學中,結合各醫院實際情況,綜合運用以上教學技巧及教學要素,全面尋求一套行之有效創新性的教學模式。
4 結論
我院教學總體情況尚不錯, 但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完善及提高空間,這些都需我院繼續完善各項教學措施及教學制度。特別是新的教學需求模式下, 教學方法的完善及創新尤為重要,這些都需要向各高校及各教學醫院不斷學習交流經驗。本次研究使用的調查表總的來看具有較好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醫院醫學教學評價的調查工具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楊澤禮,王瑛.新形勢下臨床教學模式探討[J] .現代醫院管理,2007,16(1):40-42.
篇4
關鍵詞 出版社 營銷人員 勝任特征 研究
一、研究方法、設計與工具
本文通過多種渠道包括預試及文獻回顧、專家討論與訪談等對出版社營銷人員的勝任特征進行收集,然后,對出版社營銷人員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有關體會及實踐經驗方面的特征進行認同研究。采用SPSS11.0處理問卷調查,進行統計。
1、收集項目和預試問卷編制
對某大學出版社18名業績比較優秀的營銷人員進行30~60分鐘的一對一訪談。其中包括資深業務經理和主管系列經理各5人,8名組訓系列專業,男女比為10:8。通過深度的訪談對得到內容的歸類和整理,得到項目共166個,其中144個事反應頻次超過1次,通過隨機排列這144個項目,制成調查問卷對出版社營銷人員勝任特征進行研究。
2、預試
預試通過向兩個不同組營銷人員發放調查問卷共48份,采用非常、基本、不好說、不太符合、不符合五個層級的評價法進行問卷評價,問卷最終回收率為83.3%。
通過SPSS11.0軟件包和獨立樣本T檢驗法的分析發現兩組人員在62個項目上的得分情況有比較明顯的差異,通過最終的修訂,將確定下來的80個項目分為23個有關態度項目和57個有關行為的項目。
二、數據和分析
對某大學出版社不同層級的營銷人員進行真實調查。調查問卷以各種形發放,并且回收到有效的問卷有147份,另外,本次調查還對其他出版社營銷部各層級人員進行了問卷發放,有113份有效的問卷被回收。最終采用李克特7點量表的調查調查問卷。
1、獨立樣本T檢驗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方法對兩個組相關人員調查問卷的分析得出:在47個項目兩組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因此,即確定了這47個項目為出版社營銷人員勝任力的基礎因素,進行分析。
2、效度和信度分析
通過運用目前比較流行的內部一致信度的評定方法對收集到的260份出版社營銷人員的調查問卷進行計算得出,內部總體信度為0.92,所以,依據Nunnany超過0.7為佳,所以這個數值表現比較優秀。
通過對出版社營銷人員六個構面信度的估算,包括成就導向及行業認同感、營銷技巧及顧客服務導向、人際了解及專業化導向這幾個方面,此外,刪除了與其相應構面總相關在0.4以下的10個項目,剩余37個項目。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經過專家及資深人士的討論及意見,所以具有比較連良好的專家效度,通過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因子分析方法,而且正式調查問卷KMO為0.942,因此,通過因子分析法對47個項目的分析,對出版社營銷人員勝任力特征的56.239%進行了解釋。(如表1所示)
三、結論以討論
本研究通過一些列方法的運用,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運用因子分析方對構建的六方面因素的特征模型進行了分析。
1、人際了解共同及專業化導向特征
人際了解溝通特征是出版社營銷人員通過尋找適合的客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及對客戶資料的了解開展營銷工作,同時為客戶提供必要的幫助,理智、冷靜的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給客戶一個良好的感覺,通過真誠的感染,得到客戶的尊重和理解;同時,利用現代化技術或者信息資源平臺或者電話的方式與客戶加強聯系,良好的運用相關工具給客戶專業人士的導向。
2、行業認同感及營銷技巧勝任力特征
首先,出版社營銷人員應當對營銷工作感到非常樂意,能在團隊協作中找到滿足感,認為從事出版社營銷工作能夠快樂。同時,出版社營銷人員在與不同類型的客戶交流和溝通的時候,能通過合理的裝束及言談舉止給客戶良好的印象。通過不斷的適應客戶、調整自我獲得更多客戶的信賴及認可,進而對于出版社及自身的形象進行推銷。
3、顧客服務及成就導向導向勝任特征
對客戶要保持良好的服務意識和言出必行的誠信,用實際行動博得客戶的認同和信賴,通過對待客戶的用心和努力維持關心,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此外,通過各種渠道拓寬客戶資源并獲取認同。同時,在工作中建立起成就的導向意識,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對于既定的目標要盡全力完成,通過逐步的提升目標,提高自身能力,而且經常對自身的缺點進行總結。居安思危,獲取不斷向上的成就。
總結:本研究通過文獻的回顧及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數據的收集和主要影響勝任力的因素模型構建,通過相關的分析,在六個方面進行了對出版社營銷人員勝任力的分析。
(作者單位: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參考文獻:
[1]張楊.出版社整體營銷策劃的價值和所建立的條件[J].華章,2007(11).
篇5
通常來說,一項調研活動的大致包括“指標設定”、“樣本收集”、“數據分析”、“指標測評”等流程。首先是“指標設定”,筆者認為汽車行業消費及服務滿意度的調研報告的指標設定,應結合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汽車品牌消費屬性、汽車銷售服務狀況及汽車銷售服務流程等方面,初步建立汽車行業顧客滿意度指標體系。指標體系通常應劃分三個層次,銷售服務顧客滿意度為總的測評指標(特級指標)。同時根據顧客滿意度的含義及銷售服務的特性、汽車品牌消費屬性設計3個一級指標,即顧客對銷售產品質量的感知、顧客對銷售服務價格的感知和顧客的抱怨。再將一級指標細分成二級指標,如購車環境、銷售人員服務水平、服務態度、銷售服務流程、銷售服務項目、服務費用、消費投訴及處理等。然后再把“二級指標”細化為數量更多的三級指標。在測評指標體系中只有第三級指標是可直接測量的,它將轉化為滿意度調查問卷中的具體問題。
在初步選定調研指標后,將其設計成調查問卷,讓調查對象通過兩兩相互比較,對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打分。同時,考慮到三級指標中可能還存在遺漏之處,應在問卷的最后留出空白,請調查對象填入他們認為是非常重要而被遺漏的指標。
而《2006年中國銷售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似乎過于草率,互相交叉重疊,還有些牽強附會,如其按重要性排序分別“交車過程、銷售人員、經銷商設施、交易條件、交車時間、以及書面文件”等六個因子,而且每個因子基本處于同一層面、比較均衡,如除了交車過程占33%外,銷售人員占16%,經銷商設施僅少銷售人員一個百分點,而交易條件、交車時間、書面文件齊驅并駕,比重均為12%,而讓人納悶的是“交車過程”的內涵是縮小了,還是另有特定的內涵,交車過程不是包括銷售人員的服務以及交車時間在內嗎,怎么籠統的“母項”與“子項”同臺競技,不是挺搞笑的嗎?另者,“書面文件”為何“東西”,是銷售服務合同嗎還是車商的內部文件,這能作為一個調研的指標嗎?而據該報告稱,“銷售人員和書面文件”,是奧迪與2005年相比進步最為顯著的兩個因子,這能讓人信服嗎?“書面文件”真的這么重要嗎?這就不讓人懷疑其指標設定的合理性了!
其次是“樣本的收集”,對于產品層出、汽車產品線涵蓋高中低端甚至無法歸檔的汽車行業來說,其調查的樣本數量應該要充足。眾所周知,調研因項目而異,有些項目所需的樣本少些,有些則要求多些,但大致來說,若時間、精力、經費允許的話,調研樣本應盡可能地多,通常取樣多的調研報告總比取樣少的要更具說服力,而據該調研報告的公司宣稱“該項調查主要基于顧客在購買新車2-6個月內的評價。2006年的SSI調研是在7,910位新車主的反饋的基礎上作出的,涵蓋了中國22個主要城市的31個汽車品牌。實地調查時間為2006年3月至5月。”這樣這量遠遠不適合于汽車行業的調研,而且調研時間過于倉促,也把握不好節點,起碼沒有同市場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同步!要知道對于車市來說,所選擇調查的3-5月份是波瀾不驚比較平淡的月份!
再次是“數據分析”,各市場調查公司、研究機構都會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及數理模型,在此不想展開來說,但是有一點必須進行縝密的“數據交叉”分析,千萬不能自相矛盾!
最后是“成果測評”,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信度檢驗
調研問卷各指標項目應具有很高的內部一致性。各級指標應互為印證而不是相互排斥!這方面, 《2006年中國銷售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似乎大有紕漏!2、效度檢驗
1)內容效度
權威可信的調研報告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應參考借鑒大量的國內外文獻材料及研究成果,結合我國汽車銷售行業的實際情況,根據市場的變化規律,制定相應的調研方案,并經消費者認可修改及實地調查,所選擇的項目均能從一個側面或多個角度反映顧客對汽車商銷售服務的滿意情況,同時測評指標體系的各項指標基本涵蓋汽車銷售服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問卷的項目設置合理、形式界定明確和語言表達清晰,就可認為該問卷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否則,另當別論!
(2)結構效度
主要采用單項與總和相關分析進行驗證。通過來說,我們應確保問卷指標體系的聚集
和區分效度,經統計分析各級指標的得分與總滿意度得分的相關系數比較明顯,尤其是核心指標與總滿意度得分相關系數成正比,而其他級別比較低的與總滿意度得分關聯系數較小。這說明該調查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而《2006年中國銷售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好象很難體現出這一點!
該調研報告給我們的啟示:
1、指標及其權重基本由消費者確定
調研測評體系中各項指標的確定是在結合國內外專家研究成果及我國汽車行業的消費環境、銷售服務流程特點的基礎上予以初選,再經對消費者的抽樣問卷調查進行修改和篩選,各項指標的權重也是通過消費者對其相對重要性打分而最終確定的。而不是事先設定,這種從消費者自身角度出發來確定指標及其權重的方法,克服了目前消費滿意度調查中評價指標多由專家或調查方自己事先制定,很難真實地反映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弊端,真正體現了“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調查結果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更真實,更有市場價值!
2、問題的排序按銷售服務的流程設計
調查問卷中各項問題的排序應按顧客的購車流程設置,且主要針對銷售服務中的各個接觸點,這樣既便于顧客回憶提高調查的準確度,又能幫助賣方的管理者發現服務流程中的薄弱點,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3、答案設置應盡可能詳盡
篇6
1.1問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本研究實際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共收回186份,扣除14份回答不完全的無效問卷,效度為86%,大于80%,說明調查問卷的效度較好。通過SPSS13.0軟件的信度檢驗,得出本問卷的信度系數=0.881>0.8,接近0.9(見表1),表明調查問卷總量表的信度非常可靠,作為員工忠誠度的測量工具是可行的。
1.2因子分析
在調查問卷中,設計了影響員工忠誠度的34個影響指標,為了提高指標代表性和量表的可靠性,運用了方差最大正交旋轉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信度分析法,來剔除原始數據中代表性較差、影響整個量表可靠性的冗余指標。通過因子分析,34個指標被濃縮為10個公共因子(見表5),其中KMO值=0.861(見表2),表明這個數據非常適合做因子分析。10個公共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是72.324%,這表明10個公共因子共解釋了72.324%的差異性,從總體變異量表中可以看出(見表3),我們取了總體變異量為72.324%以上的特征值及其因子,共計10個因子,從數學統計學可知總體的累積貢獻率大于70%即為合格的分析結果,信息丟失量不嚴重,具備因子分析的前提條件。34個指標的信度系數=0.929>0.99(見表4),表明量表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分析更加準確可靠。由表5可看出,變量“高層領導的戰略眼光”“、管理者專業素質”“、管理者知識儲備”“、管理者酒店管理資歷”“、管理者凝聚力”、“管理者對酒店服務質量重視程度”“、管理者對酒店文化建設推進力度”這7個指標在公共因子1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1命名為“領導者影響力”。變量“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員工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的一致性”“、員工從事酒店工作的意愿”“、員工對工作勝任度”“、員工對工作敬業度”這五個指標在公共因子2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2命名為“員工的基本素質”。變量“員工獲得公平晉升的機會”“、酒店公平競爭環境”“、獎懲分明”“、工作對個人能力的提升”這4個指標在公共因子3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3命名為“員工競爭環境”。變量“工作環境”“、工作強度”“、工作的安全感”“、工作的成就感”這四個指標在因子4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4命名為“工作本身”。變量“酒店薪酬”“、酒店福利”“、員工精神獎勵”這三個指標在因子5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5命名為“酒店薪酬制度”。變量“定期舉辦員工培訓”“、培訓內容形式多樣”“、培訓效果”這三個指標因子6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6命名為“員工培訓”。變量“同事間的相互協作”“、同事之間的融洽程度”這兩個指標在因子7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7命名為“酒店人際關系狀況”。變量“酒店業績”“、發展目標的明確性”這兩個指標在因子8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8命名為“酒店發展狀況”。變量“管理的科學性”“、制度的合理性”這兩個指標在因子9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9命名為“酒店管理制度”。變量“酒店幫助員工制訂個人發展計劃”“、上下級間信息溝通”這兩個指標在因子10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將因子10命名為“信息溝通”。
2結語
篇7
Abstract: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do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e talen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talent demand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of Liaoning Province, to build employee ability-based quality model by the demand of personnel quality can provide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the related work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 產業集群;能力素質模型;實證研究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ability-based quality model;empirical study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4-0021-04
1 問題的提出
能力素質模型是在能力素質需求認知的基礎上,對不同能力素質的組合。能力素質的組合就是能力素質模型,即員工在某一工作崗位,為達成某一績效目標應具有的不同能力素質的組合,每種職能和工作崗位的能力素質模型應該是有所區別的。[1]
產業集群體現的競爭優勢是在空間聚集范圍內,使具有相互關聯的企業、供應商等經濟組織聚集到一定的地理空間內,形成具有規模化的產業鏈條。
遼寧省產業集群分布的兩個特點:一是遼寧省產業集群的發展主要以沈陽和大連為龍頭,其它12個市為依托的發展格局;二是遼寧的產業集群多集中在資源開采、加工及機制設備的制造業。[2]針對遼寧省產業集群范圍內的企業,在確定產業集群企業對員工能力素質需求的基礎上,構建員工能力素質模型,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理論基礎,使遼寧省高職院校能夠培養出定向遼寧省產業集群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2 調查對象
本研究選擇遼寧省以沈陽為中心的機床及功能部件、汽車及零部件等先進制造業、電子、醫藥化工、現代建筑、新材料和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3]內的企業作為調查對象,對機床制造類、汽車零部件制造和銷售類、電子醫藥化工類共19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管理者和員工針對員工素質能力模型的相關指標進行專家評價和問卷調查。
3 調查方案設計
3.1 調查步驟
首先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上,采用專家訪談法,對調研提綱進行細化,明確調查問卷的項目,并進行調查問卷發放。
第二步,對調研獲得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和統計分析。根據被調查對象所填寫的信息,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通過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確定能力素質維度。
第三步,在能力素質維度和題項確定的基礎上,組織專家對相關維度和題項進行權重對比,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對員工能力素質維度的權重進行劃分。
調研具體步驟如圖1所示。
3.2 問卷設計
本研究通過大量文獻數理基礎上[3]形成初步的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題目。然后組織遼寧省交通類、機械制造類、服務類共7家高職院校的專家,對提綱和問卷項目進行修改。
以“冰山模型”理論①為基礎,邀請專家對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項目的內容效度②進行檢驗。最后確定調查問卷項目。如表1所示。
3.3 問卷發放和數據收集
在調查問卷項目確定以后,本研究針對機床制造類、汽車零部件制造和銷售類、電子醫藥化工類共19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管理者和員工進行了問卷發放。共發放問卷282份,收回282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34份,有效回收率達到83.0%,達到了統計分析對樣本數量的要求。
3.4 研究方法
此次調查后對回收數據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丟失將眾多原有變量濃縮成少數幾個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釋性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③當研究者對測驗的內部結構缺乏清楚的理論預期時,可以將所有的測量指標放在一起進行探索性分析,通過因子分析再由所得到的因子負荷值來判斷構念效度的好壞。
4 調查問卷樣本的統計分析
4.1 問卷調查樣本的基本統計信息
課題組對數據進行了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不同主體進行了基本統計信息的分析,如表2所示。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對于樣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檢驗值為0.912,巴特利球度檢驗檢驗的卡方值(Chi-Square)為6273.339,顯著性概率為0.000,說明能力素質的17個題項非常適合作探索性因子分析。KMO and Bartlett’s Test的具體分析結果見表3。表4表示能力素質特征的總體方差解釋。提取3個公共因子后方差累計貢獻率為66.894%。3個公共因子各自的方差貢獻率為38.792%,11.384%,3.749%;這同樣符合本研究所提出的能力素質模型的3個維度。通過觀測表5,各個變量經旋轉之后的因子載荷發現所有均符合統計需要。
通過以上對第二次調查樣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可知,調查問卷具有比較好的結構效度,同時對每一組樣本提供公因子都符合本研究對能力素質維度的設置。
4.3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通常用于測度綜合評價體系的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統計學通常使用克朗巴哈(Cronhach)α系數進行對量表的信度分析進行檢驗。本研究通過對各個題項的糾正的題項―總體相關系數(Item-Total Correlation)和每個因子的內在內在一致性(Cronhach’α)來評價能力素質的信度。根據之前對能力素質維度的討論,知識、技能、職業素養是多項指標的潛變量,需要進行信度檢驗。
以下是對樣本的可信度分析即CITC和Cronbach’s值,結果顯示樣本的可靠度是可以接受的。具體的信度分析結果見表6。
從表6對各個因子的信度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每一項的CITC值都在0.5以上,并且每一個因子的克朗巴哈α值都在0.8以上,屬于可接受的范圍。因此從234份樣本數據的分析來看,問卷的可靠性也是可以接受的。
5 員工能力素質模型
通過調查問卷收集的數據,經過相關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員工能力素質的維度可以分為通用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三個維度。其中通用知識維度是指員工在工作崗位中所具備的有關行業、企業、崗位等的知識和信息。專業技能是指員工在崗位工作中應掌握的專業化技能。職業素養是指員工在工作崗位中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績效所具備的軟技能。(圖2)
具體指標如表7所示。
6 權重分析
在明確了員工能力素質維度和基本模型之后,本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方法(AHP)對相關指標進行權重分析。為了方便分析,對能力素質模型中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進行字母代換,具體表示如下。
一級指標(A)中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由A1,A2,A3,代表(見表2),知識維度下的二級指標(B)中的公司知識、專業技術知識、生產運作知識和產品質量知識分別由由B1,B2,B3,B4代表(見表3)。技能維度下的二級指標(C)中的溝通協調能力、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產品使用、維護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分別由C1、C2、C3、C4代表。職業素養維度下的二級指標(D)中的責任感、團隊意識、敬業精神、紀律性、誠信正直、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和自信心分為有D1、D2、D3、D4、D5、D6、D7、D8代表。
根據專家對一二級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的不同判斷,利用層次分析方法對不同指標權重分析數據如下。表8為一級指標的權重分析。表9為知識維度下二級指標的權重分析。表10為技能維度下二級指標的權重分析。表11為職業素養維度下二級指標的權重分析。以下各項分析均通過一致性檢驗。
7 崗位員工能力素質需求指標權重
通過層次分析法對調查問卷回收數據進行的分析和處理,我們可以得到員工能力素質需求指標的權重,如表12所示。
8 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策略建議
根據以上的實證分析,本研究構建了基于遼寧省產業集群范圍內的員工能力素質需求模型,并對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權重分析。基于遼寧省產業集群的員工素質能力模型是以通用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三個維度構成,在這三個維度中職業素養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職業院校作為技能型人才的輸出平臺,能夠為遼寧省產業集群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儲備,根據員工能力素質模型可以為遼寧省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提供如下策略建議。
①遼寧省職業院校應根據基于遼寧省產業集群范圍內員工能力素質模型進行人才培養。職業院校與產業集群是協同發展的關系,在遼寧產業集群范圍內的遼寧職業院校進行人才標準制定和人才培養方案時應根據遼寧省產業集群企業的人才需求作為標準,注重通用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三個能力的培養。
②遼寧省職業院校按照員工能力素質模型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注重三個能力的比重,即更加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對在校學生進行責任感、團隊意識、敬業精神、紀律性、誠信正直、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和自信心的培養,這是遼寧省產業集群企業更對人才需求最為看重的能力。而通用知識和專業技能可以通過企業崗前培訓等方式進行補充。
注釋:
①“冰山模型”是Spencer以及Hay咨詢公司提出的能力素質模型。員工能力素質包含知識、技能等顯露的特征,社會角色、自我形象、個性品質和社會動機等潛在的個人特征等。
②內容效度是指測驗內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所要測量的構念(Haynes,Richard和Kubany,1995)。
③薛薇.SPSS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327。
參考文獻:
[1]Fogg, CD .Implementing your strategicplan: How to turn intent into effective actionfor sustainable change[J].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4(10).
篇8
Abstracts: The new generation knowledge staff is the main force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s and the key to ob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moder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ttract and retain these staff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from the view of non-material incentives to better use their creativity for the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searches for the dependence relation between the non-material incentive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workers through SPSS19.0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The non-material incentives methods include the incentives of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work and the work environment.
關鍵詞: 非物質激勵;員工滿意度;新生代知識型員工
Key words: non-material incentives;satisfaction of the workers;new generation knowledge workers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2-0189-02
0 引言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以“8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知識型員工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主力軍,在職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在個性方面、價值觀等方面與前幾代人存在較大的差異,應根據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個性特點設計合理的激勵措施進行有效激勵。從激勵方式劃分,可以分為物質激勵和非物質激勵。目前,不少學者已證實了新生代知識型員工對非物質激勵存在更多的需求,非物質激勵對于企業吸引并留住新生代知識型員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生代知識型員工為研究對象,從實證的角度探討非物質激勵與其滿意度的關系,探尋更加有效的激勵方法。
1 假設提出
1.1 指標解釋 目前,學術界對非物質激勵的劃分是多樣的,在閱讀文獻資料下,本文將非物質激勵劃分為:個人發展、工作自身、工作環境激勵。對于滿意度而言,是新生代知識型員工對其工作中所包含的勞動條件、工作前景和環境等各項因素評估后的心理反映。
1.2 提出研究假設 基于以上分析,就新生代知識型員工非物質激勵中的三種不同方式與其滿意度的關系提出如下假設:假設1:非物質激勵中的個人發展激勵越強,其滿意度越高;假設2:非物質激勵中的工作自身激勵越強,其滿意度越高;假設3:非物質激勵中的工作環境激勵越強,其滿意度越高。
2 實證檢驗
2.1 樣本及數據來源 本文以中國西電集團、西安華為研究所、西安中興通訊、西安高新醫院的“80后”知識型員工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問卷120份,實際收回106份,其中有效問卷達10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5.8%。
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調查問卷信度分析時檢驗調查數據是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因此在對假設進行驗證及深入研究前,以SPSS19.0提供的檢驗方法對指標進行信度效度分析。為了保證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及可靠性,本文采用α系數來測量調查問卷相關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本問卷基本能夠滿足本研究統計分析的需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調查問卷的效度指調查問卷能夠準確測出所要測量事物的程度,本研究的調查問卷是在參考大量相關文獻基礎上設計的,并結合對新生代知識型員工訪談內容,以及咨詢了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后修改完成此次調查問卷。因此問卷內容有一定的可靠性,具有較高的內容效度。
2.3 變量相關性分析 對于上述分析的研究變量:個人發展激勵、工作自身激勵、工作環境激勵與員工滿意度進行相關性分析,對所做假設進行檢驗。
從表1中可以看出,假設1、假設2和假設3都是成立的。
2.4 回歸分析 為了說明各個內生變量被解釋的程度,以及各前因變量對內生變量的貢獻。需要進一步用回歸分析來研究。采用強制進入法進行回歸分析,得到1個回歸方程,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表3。由表2、表3可以看出,回歸方程擬合效果較好,同時,各個自變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1,說明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3 研究結論
以上的實證研究表明,提高各項非物質激勵因素的滿意程度可以提高新生代知識型員工的總體被激勵程度,企業在為新生代知識型員工提供足夠物質激勵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對其非物質激勵,從他們的真正需求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使企業獲取到優秀的人才資源。
3.1 個人發展方面的激勵 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是對人才資源的一種投資,員工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尤其加強對新生代知識型員工的培訓,更能激發其工作積極性,不斷發揮其對組織的價值貢獻度。其次,培訓也可以和其職業生涯管理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新生代知識型員工提供清晰的并與組織發展目標相適應的發展路徑,讓其工作的更有目標性,提高對組織的忠誠度,并與企業共同發展及成長。此外,企業還應制定明確的晉升機制,滿足新生代知識型員工對個人權利和地位的追求,幫助企業有效促進其工作積極性。
3.2 工作自身方面的激勵 企業應該根據新生代員工的崗位需求分析,結合他們的興趣將他們安排在企業最合適的崗位上,實現能崗匹配,人盡其才。大多數新生代員工進入企業時間并不久,正處于其職業生涯初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時常有調整崗位或嘗試新工作的想法。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充分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盡快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并為其建立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結合其興趣愛好為其提供適合的工作崗位,實現人崗相適宜。然而,伴隨著環境的變化和員工自身素質的提升,為了保證其工作積極性的持續,要根據他們需求改變對其工作崗位做出適當的調整。
3.3 工作環境方面的激勵 首先應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將員工團結在一起,縮短和其他員工之間的心理距離,營造一種相互尊重、公平競爭的人際關系分為,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每位員工都可感受到自己在企業中的價值。其次工作環境激勵還需要從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著手。新生代知識型員工已成為企業的主力軍,企業的管理制度也要根據管理對象的調整還有所改良,管理制度盡量詳細,規范,能夠使員工信服,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企業環境,保證管理制度的人性化,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志,胡靜.企業員工的非物質激勵研究[J].重慶人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3(1):45-49.
篇9
[關鍵詞]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問卷編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25
1前言
生活滿意度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人根據自己選擇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總體評價。[1][2]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和心理幸福感方面研究的進展,作為心理幸福感關鍵指標的生活滿意度也日益受到關注。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年人和老年樣本,[3]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幸福感的研究最近才起步,[4]而國內關于兒童和青少年群體的生活滿意度研究則更少。[5]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苗元江等運用自己開發編制的《幸福調查問卷》對南京師范大學140名本科生的幸福感現狀進行了調查。整體生活滿意度的平均分為19760(分值區間為5~35,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6]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陳麗娜等運用一般生活滿意度量表和自尊量表對北京市重點大學的120名大學生進行了測試,研究大學生生活滿意度與自尊的關系。
目前用于測量生活滿意度的量表主要有《生活滿意度量表》《生活滿意度知覺量表》《學生生活滿意度量表》《多維學生生活滿意度量表》《綜合生活質量量表――學校版》等,這些量表的信效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考證,[7]但比較變量設置不多,難以全面了解大學生生活M意度的差異表現,因此筆者在自編的問卷中加入了學校、文理科、年齡、性別、是否獨生子與城鄉來源六個比較變量,力求全面充分地說明問題,使問卷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與一致性。
2研究過程
21調查問卷的目的
該調查問卷所要實施的對象是全日制本、專科生,用來測量大學生對于大學生活的滿意度狀況,并借此來對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狀況進行描述,服務于學校心理危機預警工作。
22設計架構
設計架構見圖1。
圖1設計架構
23設計問卷項目
231搜集相關資料
為了使問卷內容更有代表性,項目的內容更加具體,本研究采用了訪談的方法來搜集問題,分別對三所院校的14名大學生進行了半結構式的訪談,在談話的過程中,搜集到了他們對自己生活不滿的各種表現與原因以及相應的滿意的情況下的表現。從眾多的表現中抽出了半數以上同學都談到的17種,也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現。如此,用這些描述生活滿意度的表現所匯編的項目則更具有普遍性。
232項目形式
以陳述句的形式將這17種表現描述出來,9種以正面描述的形式展現,8種以反面描述的形式展現出來。陳述句的描述清晰易懂,而且所有項目都是大學生非常熟悉的方面,采用隨機編排的方式。另外,在問卷的最后增加一個項目――“我對自己的生活總體上感到滿意”,用此項作為其他17個項目的效標。
233項目維度
問卷包括四個內容,對應的項目分別是:家庭環境對應9、13、17,自我表現對應8、14、16,日常生活對應2、3、6、7、11、12、15;身心狀況對應1、4、5、10。
24問卷的標準化
241指導語
盡可能減少指導語對被試者產生的影響。該問卷的指導語如下:“您好!本測驗是有關個人生活情況方面的問題。每個人對這些問題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不同的人回答自然也是不同的,因而答案沒有對錯之分,請不要有任何顧忌,您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真實體驗來回答,測驗中每一道題有四個選項,即很符合(1),較符合(2),不符合(3),很不符合(4),請選擇一個符合自己情況的選項,并在該選項后的‘’內打‘√’。謝謝您的合作!
注意:測驗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回答,不要漏題,以避免影響測驗結果的準確性。”
242評分與記分的方法
采用四級記分法,在每種描述后面都有四個選項,分別為很符合、較符合、不符合與很不符合,相應的記分方法是:正向記分:很符合=1;較符合=2;不符合=3;很不符合=4。反向記分:很符合=4;較符合=3;不符合=2;很不符合=1。在這18個項目中,正向記分的是:4、6、8、9、10、12、14、16、17、18,共十項;反向記分的是:1、2、3、5、7、11、13、15,共八項。統計指標:總分=18個項目得分之和;因子分=該因子各項目得分之和÷該因子項目數。
25研究步驟
本研究的實施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現將各階段的工作內容分述如下:第一階段:通過訪談結果,設計調查問卷,修正問卷內容,并在本班30名同學中施測,以確定問卷的信效度;第二階段:聯系測驗對象,尋找施測學校,發放問卷,進行測查;第三階段:經回收檢選有效問卷后,進行整理編碼,以進行統計軟件包的分析;第四階段:利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3研究結果
31問卷的信度與效度
問卷生成之后,在華中師大心理學院抽取了30名被試者進行第二次試測,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一個星期后對同樣這些人進行了復測。
32內部一致性信度
根據測量同質性信度的基本公式對前測數據進行分析,得出18個題目之間的兩兩相關系數,算得其平均數0189,總項目數18,則此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10。
33重測信度
根據測量重測信度的基本公式對前后測數據進行分析,得出30個被試兩次測驗得分的乘積的總和為42566,前測得分的平均分為37530,后測得分的平均分為36970,前測的標準差6100,后測的標準差5850,則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880。
34內容效度
問卷中除了18題外,17個項目都來自與大學生的訪談中,通過訪談了解到大學生具體對哪些因素不滿,如何表現,然后將其匯總,擇其普遍存在的現象與表現編制在一起,所以問卷的內容全部是在生活滿意度的范圍之內,18個測驗項目也都是生活滿意度范圍內很有代表性的樣本,所以此問卷是具有內容效度的。
35效斯亓效度
問卷中的第18題作為其余17個項目的效標,將其余17個項目的總得分與其求相關,得其相關系數為0635,說明該問卷具有效標關聯效度。
36結構效度
經過因素分析,從碎石圖(見圖2)中發現明顯的拐點為2。因子1的特征值為2248,解釋率為56203%;因子2的特征值為0730,解釋率為18246%;因子3的特征值為0642,解釋率為16049%;因子4的特征值為0380,解釋率為9502%。其中因子1與因子2的特征值的差值比較大,而其他因子的特征值之間的差值則比較小,因此提取兩個因子比較合適,將第一主成分命名為家庭環境與日常生活,將第二主成分命名為自我表現與身心狀況。證實了本問卷具有結構效度。
4結論
筆者為了科學全面地測評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在本研究中,筆者根據心理測量的有關理論和技術編制了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測評問卷。各項分析結果表明,筆者編制的問卷在樣本選擇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問卷的形式和內容合理,問卷項目的區分度以及整個問卷的信度、效度指標都達到了心理測量學的要求,而且根據正式測試結果建立的常模可以對測評結果作出合理解釋。從總體上看,筆者編制的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測評問卷各項指標符合心理測量學的基本要求,能夠科學、有效地檢測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狀況,在實踐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在高校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Shin D C,Johnson D 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78(5):475-492
[2]關明霞30年來西方關于主觀幸福感的理論發展[J].心理學動態,2000(4):23-28
[3]Bender TAssess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Phye(Ed),Handbook of Classroom Assessment∶learning,achievement,and adjustment[M].Sc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7:199-255
[4] Veenhoven RBibliography of Happiness∶2472,Contemporary Studies of Subjective Appreciation of Life[M].Rotterdam,Netherlands:RISBO,1993
[5] 金盛華,田麗麗中學生價值觀、自我概念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2):57-63
篇10
關鍵詞:體操教學;自我保護方法;教學實驗;運動損傷
中圖分類號:G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09)08-0059-04
Experiment of the teaching of self-protection methods for gymnastics
SHI Hai-xian1,GUAN Chao-yang2,MENG Xian-li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471022,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 Basing their research subject on 50 students at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authors made an experiment on the teaching of self-protection methods in gymnastic class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self-protection methods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students’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ability, effectively prevent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njury, lower the degree of injury, and protect their related body parts, but also boost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activeness in learnin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capacit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gymnastic movement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gymnastic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gymnastic teaching;self-protection method;teaching experiment;sports injury
在體操教學中運動損傷時有發生,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有關研究資料顯示,體操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比例為43%[1],也有的損傷率高達90%[2]。近3年來,對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體操教學中的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顯示:損傷率平均為44.36%。導致體操運動損傷的因素很多,其中與學生自我保護能力不足密切相關。因此,在高等院校體操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自我保護技能的培養,增加自我保護技能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方法,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是預防運動損傷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通過體操教學中自我保護方法的教學實驗,試圖檢驗體操自我保護方法對預防學生運動損傷發生的效果,調查體操自我保護方法實驗對學生自我保護認知的影響,分析參與實驗學生對體操自我保護方法的評價,并在教學實驗過程中搜尋、篩選、創新體操自我保護方法。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07級本科2個男生班,每班25人,共計50人為研究對象,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26歲。
1.2研究方法
1)教學實驗法。
(1)實驗分組:一班為實驗組,二班為對照組。
在實驗前的體操教學中,對兩組學生的受傷情況和身體形態與體操專項身體素質進行測試,并進行統
計學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運動損傷率、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之間差異均不具有顯著性P>0.05。因此認為,可以進行教學實驗。
(2)施加因素:體操自我保護方法包括身體重心失控狀態下的自我保護方法和身體重心非失控狀態下的自我保護方法。由于體操教學中絕大部分技術動作都具有旋轉的性質,因此,本研究主要進行身體重心失控狀態下自我保護方法的實驗。體操教學中身體重心失控狀態下的自我保護方法如表1所示。
(3)實驗效果:為了檢驗教學實驗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下列幾個指標:①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運動損傷幾率變化情況;②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運動損傷部位變化情況;③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運動損傷程度變化情況;④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體操自我保護認知水平情況;⑤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實驗后對實驗效果評價情況。
(4)實驗時間:實驗于2008年9~12月進行,每周4學時,除去理論課和測試課等以外,技術課為60學時。
(5)實驗過程:實驗組每次課除有計劃地介紹體操自我保護的理論知識、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以外,都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自我保護方法的練習。并通過反復實踐、重復操練,直至建立比較牢固的條件反射,提高學生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及相關身體素質。例如,在跳馬落地沖力過大時,強化練習滾翻動作,避免頭部直接著地或上肢反關節撐地;在單杠騎撐前回環完不成時,兩手及時換成正握;技巧頭手倒立或雙杠肩倒立向前翻過時,及時低頭、團身連接前滾翻等等。這些練習既可以安排在整個體操課的基本部分,也可以安排在準備部分或結束部分,或作為身體素質練習的部分內容。每次課大約8~10 min,共約260 min。對照組的學生仍然按照原來的教學方案組織教學。
2)問卷調查。
本課題共設計3套調查問卷,即“學生運動損傷調查問卷”、“學生自我保護認知水平調查問卷”和“學生實驗效果評價調查問卷”。此外,還設計了“專家效度評價調查問卷”,對上述自我保護認知水平問卷和實驗效果評價問卷進行效度評價。
(1)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教學實驗前,給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先發放第1套調查問卷共5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90.46%;實驗后向兩組學生發放3套調查問卷每套50份,總共150份,回收有效問卷分別為86.55%、88.49 %和87.65%。專家效度評價問卷13份,有效回收率100%。根據巴比的觀點,回收率在50%以上為適當,60%以上為較好,70%以上為非常好[4]。因此認為,以上問卷都能夠滿足本研究的需要。
(2)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為保證問卷調查結果的可靠性,采用分半信度法對自我保護認知問卷和實驗效果評價問卷進行“內部一致性系數”檢驗,經斯皮爾曼―布朗公式校正,得出兩種調查問卷信度系數分別為0.88和0.86(信度系數達到0.80以上,認為調查問卷較為可靠)[5];對設計的問卷采用“重測法”進行信度檢驗,計算兩次測驗的相關系數r=0.86,P
2結果與分析
2.1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運動損傷率變化
實驗組學生在實驗前后運動損傷率的變化情況如表2所示。數據顯示兩者之間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
同時,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比較(見表3),運動損傷率實驗后兩者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
2.2實驗前后實驗組學生運動損傷部位變化
由于體操絕大部分動作主要是以上肢關節支撐身體來完成的,致使上肢關節的運動負荷很大。例如,最基本的手倒立動作,主要是靠兩臂支撐體重來完成的,其中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等周圍的肌群及其軟組織,都必須進行強有力的支撐工作和固定工作,才能使身體處在平衡狀態。長此以往會使上肢關節各個肌群局部負擔過重,容易造成腕關節和肘關節等部位的運動損傷。同時,人體在發生險情時,一般情況下,會條件反射地用兩手撐地,從而導致上肢關節的運動損傷機率較大。
從表4可以看出,實驗前,實驗組學生運動損傷以腕關節所占比例最大,損傷率高達45.45%,肘關節次之,踝關節和頸部位居第3。實驗后,運動損傷部位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腕關節和肘關節損傷率分別下降了16.88%和12.98%。經統計學x2檢驗結果顯示,腕關節和肘關節的損傷率之間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5)。因此,通過體操自我保護方法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對于緩解上肢環節各個肌肉群的負擔,并減少這些部位的運動損傷有明顯作用。
2.3教學實驗前后實驗組學生運動損傷程度變化
表5的數據顯示,實驗前實驗組學生運動傷率的排列順序依次為中度傷、輕度傷和重度傷,而以中度損傷率最高為45.45%;實驗后,中度傷和重度傷率下降幅度較大,輕度傷上升幅度最高,達到57.14%。經統計學x2檢驗結果表明:教學實驗前后,輕度傷和中度傷率之間的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
2.4教學實驗前后學生體操自我保護認知水平
從表6中可以看出,教學實驗前學生對自我保護的認知水平較低,特別是在遇到險情能夠及時進行自我保護的學生僅有6.24%,從而導致運動損傷率較高。通過體操自我保護方法教學實驗,學生自我保護的認知水平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提高幅度從最低限“練習之前認真做好準備運動”的45.63%(90.14%-44.51%,P
2.5教學實驗后學生對實驗效果的評價
實驗組學生對自我保護方法教學的評價情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24人(占96%);提高自我保護技能,24人(占96%);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24人(占96%);減輕運動損傷程度,23人(占92%);影響運動損傷部位,22人(占88%);促進運動技能形成,21人(占84%);提高專項身體素質,20人(占80%);調動學生學習熱情,19人(占76%);適用其它技術教學,23人(占92%)。有90%以上的學生認為,體操自我保護方法的教學,不僅能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技能,避免和減少運動損傷并能有效降低損傷發生的程度。而且這些方法還適用于學校其它技術課教學,也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避免或減少各種損傷發生,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同時,這些自我保護方法的學習還能加速體操動作技能形成的過程,提高體操專項身體素質,并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全面提高了體操教學的質量。
3結論與建議
體操自我保護方法,教學實驗表明,加強自我保護方法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明顯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認知水平,更能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從而有效地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也能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程度并且影響損傷發生的部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身體素質的發展和體操動作技能的形成,全面提高體操教學的質量,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為此,建議把體操自我保護方法的教學推廣到體育學院各個技術課教學之中,這樣更有利于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貫徹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致謝:感謝河南大學體育學院王崇喜教授和洛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毛衛國教授對本文寫作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毛衛國,史海現,張文普,等. 談學生體操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J].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13(5):71-72.
[2] 陳雪梅,郭振新. 我院體育專業學生體操課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6(1):47-49.
[3] 史海現. 體操教學中自我保護方法的初步研究[J].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25(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