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工程管理概論范文
時間:2023-09-20 17:00: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系統工程管理概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課程體系;石油類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7-0280-02
一、課程設置問題的基礎性研究
(一)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現狀
目前全國有近三百所高等學校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從專業開設基礎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普通高校在實施教育部1997年撤并部分本科專業過程中,把原來與工程管理專業方向相關如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建筑技術經濟和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等進行重新組合,設立了工程管理專業;二是高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原來專業如投資經濟、建筑經濟等專業的基礎上,改設為工程管理專業;再之,就是一些少數高校在學科和教師基礎不完全具備的條件下,考慮到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看好,市場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增加,也設置了工程管理專業。
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學界認為目前工程管理人才教育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如下看法:人才培養的類型、層次結構和中國的經濟發展脫節;專業目錄和課程體系設計比較落后,且缺乏學科交叉;三百所高等學校開設工程管理專業,領域廣泛等。中國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要積極推進工程管理教育,應進一步提升工程管理的學科地位,建立完善的學科體系、知識體系和組織體系,對工程管理教學活動進行深入研究。
(二)建設部的課程設置建議
對于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建設部的“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給出的方案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性 [1],其把課程設置分為公共課程、專業平臺課程和專業方向性課程三部分,其一,公共課程共1 200學時;其二,專業平臺課程和專業方向性課程共1 000學時,專業平臺課程包括技術、經濟、管理、法律4個基礎平臺,特別強調技術類的專業平臺課程,該類課程總計850學時(其中50%用于技術類專業平臺課),專業方向性課程占150學時;其三,安排300學時,學校可根據其自身的辦學特點和實際情況自行使用。
該方案的特點是突出專業平臺課程,特別是突出技術類專業平臺課程。方案適用于有專業工程背景的院校,開設技術類專業平臺課程,對于有專業工程背景的院校,是強項和優勢,但對無專業工程背景的院校,卻是其弱項和劣勢。
(三)教育部工程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
對于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問題,另一個更具有權威指導性的文件就是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規定的各專業主要核心課程 [2],其中對于工程管理專業(專業編號110104)給出的主要核心課程如下:(1)管理學;(2)經濟學;(3)應用統計學;(4)運籌學:(5)會計學;(6)財務管理;(7)工程經濟學;(8)組織行為學;(9)市場學;(10)計算機應用;(11)經濟法;(12)工程項目管理;(13)工程估價;(14)合同管理;(15)房地產開發與經營;(16)工程項目融資;(17)土木工程概論;(18)工程力學;(19)工程結構。
以上課程包括了經濟管理類主要的核心課程,這些課程構成經濟管理知識體系平臺;同時還有八門工程管理與工程技術方面的主干課程,構成工程管理專業方向的基本構架,是各個高校在制訂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計劃時確定專業核心課程的主要依據。在此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學校可根據自身的辦學特點,設置專業方向的其他課程,因此該課程方案更適合于一般性質院校,即無論有無專業背景的院校,為培養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該核心課程體系建立的知識平臺是充分的。
二、石油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思路
(一)石油類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目標
石油類院校的人才培養,要和石油石化企業的人才需求相結合,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結合油田企業和石油化工企業在油田地面建設、建筑安裝、石化設備安裝和工程項目管理等生產活動,進行專業素質的培養,因此該專業應該以經濟學、管理學以及建筑工程學科相互交叉為特點,依托石油、石化企業,突出油田地面建設、建筑工程安裝、工程造價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等培養方向,體現“既懂管理又熟悉工程”的特色,培養學生學習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建筑、安裝工程技術知識;進行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能力。
(二)石油類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要求
石油院校的學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熟悉建筑、安裝工程技術知識;熟悉工程項目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掌握投資經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國內外工程管理的發展動態;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具有從事工程項目決策與全過程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應該了解石油行業的相關知識,對石油石化行業的生產環節、建設需求、管理特點都要有一定的了解;石油石化行業主要包括石油勘探開發,油田建設,石油儲運,石油煉制和石油化工生產等,學生在掌握一般的工程管理相關基本理論和培養各種能力的過程中,也要能做到專業學習和石油生產相結合,突出行業培養的特色和優勢。
三、石油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
1.遵循高等教育的規律,按照學科大類科學制訂培養計劃。依照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構建通識教育課程平臺,依照拓寬專業口徑的思路按學科大類構建學科基礎課程,依照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路以及體現學校教育特色的思路設置專業課程。
2.在保證通識課程教育的前提下,把專業基礎課程如“土木工程概論”、“建筑制圖”等前移,讓學生盡早接觸到專業課程,使學生對所學專業在進入校門之初就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3.注意傳承石油類院校的辦學歷史與服務面向,在專業培養中體現石油特色,開設“石油工業概論”、“油田地面建設工程”、“鉆井工程概論”、“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課程。
4.鑒于學生在“大四”學習中出現的考研、求職等“大四現象”,建議第七學期只開設選修課程,不開設必修課程,第八學期設置“畢業設計/論文”及專題報告等項教學活動。
在這些關于課程設置的思路之下,結合筆者所在院校的教學研究結果和教學經驗,建議石油類院校可有如下表的課程基本設置:
四、小結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規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方法,從整體性探索石油高校工程管理專業適應“社會需求和學校實際,培育學校專業品牌與辦學特色的改革研究與實踐”的培養新模式是高等教育如何適應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筑如何適應經濟基礎的一項長期工作重大課題。建設石油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科學的課程體系的兩點思路:一要有準確的專業定位,結合石油特色方向,推進多模塊培養目標模式的課程體系構建;二要注重教學環節的研究和思考,課程設置的研究至關重要;此外,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設計、分層實踐體系構架、實踐教學大綱制定、實驗室建設和實習基地建設,也都是高等教育者應該重視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王立國.工程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2):4-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8.
篇2
10月19日(星期日)
課程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專業名稱 金融
02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67財務管理學
00058市場營銷學 00076國際金融
00054管理學原理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77金融市場學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
00079保險學原理 國際貿易
020110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00國際運輸與保險
00045企業經濟統計學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0101外經貿經營與管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0102世界市場行情
00055企業會計學
00096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01214培訓管理
00098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99涉外經濟法 農業經濟管理
020114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30作物栽培學(一) 00054管理學原理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28農業技術經濟學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00134農業統計學 經 濟 學
020115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09政治經濟學(財經類)00143經濟思想史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0142計量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38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 餐飲管理
020119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989國外飲食文化 00986中國飲食文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987餐飲美學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 調查與分析
020121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58市場營銷學
00009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0142計量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628管理經濟學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 工商企業管理
02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67財務管理學 00054管理學原理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54企業管理咨詢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00152組織行為學 會計
020204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62會計制度設計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59高級財務會計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
00158資產評估
00161財務報表分析(一) 市場營銷
020208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85商品流通概論
00186國際商務談判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5企業會計學
00184市場營銷策劃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
00098國際市場營銷學 旅游管理
020210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67財務管理學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63管理心理學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0198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96專業外語 01214培訓管理00152組織行為學00197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 電子商務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910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 00915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906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原理 00015英語(二)
00997電子商務安全導論
01214培訓管理 電子商務
(移動商務管理方向)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910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 00995商法(二)
00054管理學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2公共關系學 00015英語(二)
00098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44企業管理概論 人力資源管理
020218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091薪酬管理 03325勞動關系學
00261行政法學
00107現代管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2公共關系學
06093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0015英語(二)
00152組織行為學
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67財務管理學
00009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05963績效管理
03601服務營銷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01214培訓管理00043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公共事業管理
020230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63管理心理學
00147人力資源管理(一)
03312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 00261行政法學
05723非政府組織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2公共關系學
05725文化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語(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統
05722公共經濟學
00034社會學概論
00040法學概論 工程管理
020279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67財務管理學
02194工程經濟 00054管理學原理
07138工程造價與管理
01854工程質量管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1856建設與房地產法規 00015英語(二)
00122房地產評估
01853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采購與供應管理
020282 00009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05374物流企業財務管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銷售管理
020314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5企業會計學
00181廣告學(一) 00015英語(二)
00043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中小企業
經營管理
020320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58市場營銷學 00054管理學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204經濟管理
00154企業管理咨詢 00015英語(二)
00043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法律
03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42民法學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書寫作
00257票據法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263外國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7勞動法 00015英語(二)
0022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0169房地產法
00233稅法 律師
03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993法院與檢察院組織制度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67勞動法
00229證據法學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與實務 00015英語(二)
0022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0233稅法
00917民法原理與實務
00925公證與基層法律服務實務 行政管理學
03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67財務管理學
00320領導科學
00024普通邏輯 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組織理論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語(二)
00034社會學概論
00322中國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學說史
00144企業管理概論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372公安信息學 00235犯罪學(一)
00354公安學基礎理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60公安行政訴訟 00015英語(二)
00373涉外警務概論 偵查學
030405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24普通邏輯
08029國內安全保衛
01426犯罪心理學 00235犯罪學(一)
08032物證技術學
08033擒敵技術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229證據法學
08035劫持人質案件處置 00015英語(二)
00376現場勘察學
00382刑事偵查學導論 學前教育
04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24普通邏輯
00401學前比較教育
00409美育基礎
00398學前教育原理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883學前特殊兒童教育
00881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02學前教育史
00885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00884學前教育行政與管理 00015英語(二)
00403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00886學前兒童心理衛生與輔導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4教育預測與規劃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學
00457學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學教育管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語(二)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學 教育學
04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64中外教育簡史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469教育學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0468德育原理 00015英語(二)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學
00471認知心理 體育教育
04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98體育統計學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0500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501體育史
00499體育游戲 00015英語(二)
00503體育教育學
00497運動訓練學 秘書學
050104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320領導科學
00523中國秘書史 00261行政法學
00107現代管理學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0524文書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015英語(二)
00312政治學概論
00526秘書參謀職能概論
00525公文選讀 漢語言文學
050105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540外國文學史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813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00816文藝心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015英語(二)
00541語言學概論 英語
050201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00高級英語
00087英語翻譯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830現代語言學
00836英語科技文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33外語教學法 00603英語寫作
00840日語
00841法語
00842德語 日語
05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09高級日語(一)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0611日語句法篇章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38語言與文化 06042日語寫作
00845英語
00841法語
00842德語 廣告學
05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62新聞事業管理00642傳播學概論
00639廣播電視廣告 00107現代管理學
00530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641中外廣告史 00015英語(二)
00034社會學概論
00040法學概論00244經濟法概論 新聞學
050305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62新聞事業管理00642傳播學概論
00529文學概論(一)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659新聞攝影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2公共關系學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015英語(二)
00312政治學概論00244經濟法概論00660外國新聞事業史 音樂教育
050408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734中外音樂欣賞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733音樂分析與創作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7124西方音樂史 00015英語(二)
07123中國音樂史 美術教育
050410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98素描(四)(理論)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0742美術技法理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7125色彩(2)(理論) 00015英語(二)
00747美術教育學 服裝藝術設計
050419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520服裝材料(一) 07537服裝CAD(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7540服裝色彩 00015英語(二)
07539時裝畫(理論) 室內設計
05043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58市場營銷學
05340室內空間組合與理論 05342室內環境與設備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6216中外建筑史 00015英語(二)
06217人機工程學 藝術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94設計素描(理論) 00695設計色彩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5546系列書籍裝幀設計 00015英語(二)
05712藝術設計基礎 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694設計素描(理論) 00695設計色彩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4839材料成型工藝 00015英語(二)
05712藝術設計基礎 動畫設計
050438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512劇本寫作 03513影視編導
03430動畫技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7887平面設計 00015英語(二)
11733動畫視聽語言 數學教育
07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018數學教育學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342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
02009抽象代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010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一)
02015偏微分方程 00015英語(二)
02013初等數論 生物工程
070404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537發酵工藝學 00054管理學原理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6709微生物遺傳與育種 00015英語(二)
06711生物制藥學
07732普通物理學 采礦工程
080109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11887采礦優化設計 03095系統工程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8線性代數 00015英語(二)
08146礦井提升運輸 光伏材料
應用技術
080206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4工程經濟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023高等數學(工本)
11552光伏建筑一體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204經濟管理
02202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00015英語(二)
07732普通物理學 機械制造
及自動化
08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213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02207電氣傳動與可編程控制器(PLC)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204經濟管理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02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00015英語(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業用微型計算機 機電一體化工程
080307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4工程經濟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245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02240機械工程控制基礎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02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00015英語(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業用微型計算機 模具設計與制造
080313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513塑料成型技術 02609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技術基礎
05508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5509成型設備概論 00015英語(二)
05510模具工程材料 電廠熱能
動力工程
0805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267熱工過程自動控制 02265汽輪機原理及運行
02261傳熱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8線性代數
02264鍋爐燃燒設備 00015英語(二)
00420物理(工)
02262機械設計基礎及電廠金屬材料 工業自動化
080603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297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293檢測與轉換技術04737C++程序設計
02291自動控制理論(一) 00015英語(二)
00144企業管理概論
07732普通物理學00420物理(工) 電力系統及其
自動化
080605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310電力系統分析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2312電力系統遠動及調度自動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306自動控制理論(二) 00015英語(二)
07732普通物理學02311發電廠動力部分 計算機及應用
080702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24離散數學
02331數據結構
04747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4735數據庫系統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4737C++程序設計
02325計算機系統結構 00015英語(二)
07732普通物理學02333軟件工程 電子工程
080705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4工程經濟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6541現代通信技術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2358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306自動控制理論(二) 00015英語(二)
07732普通物理學00420物理(工) 計算機網絡
080709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31數據結構
04747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
02335網絡操作系統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4735數據庫系統原理
04749網絡工程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379計算機網絡管理
04751計算機網絡安全 00015英語(二)
07732普通物理學04742通信概論
03142互聯網及其應用 軟件工程
080720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24離散數學
07169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07029軟件項目管理
07172信息安全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4737C++程序設計 00015英語(二)
07732普通物理學07028軟件測試技術 應用電子技術
080735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6541現代通信技術 00342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2358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202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00015英語(二)
00420物理(工)
05691智能化儀器儀表設計 數控技術
080741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661機床數控原理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2240機械工程控制基礎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02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00015英語(二)
篇3
基金項目:臺州學院校立教改項目(jg2011032)
作者簡介:肖磊( 1975-),男,臺州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研究, (e-mail)379040707@qq.com。
摘要:《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將工程項目經濟與管理列為土木工程專業知識體系六大核心知識領域之一,如何提高該類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亟待研究。文章基于“引導深層學習,培育創新能力”的理念,從構建知識框架、加強課堂實踐、改革考核方法3個方面提出引導學生深層學習的具體方法。結合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改實踐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了分析評價,提出改進思路。
關鍵詞:土木工程;管理類課程;課堂教學;solo分層法
中圖分類號:g6424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50045041998年專業目錄調整,土木工程專業增設了經濟管理類課程,但多年來,在教學實踐中并未得到各方的足夠重視。2011年9月頒布的《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將工程項目經濟與管理列為土木工程專業知識體系六大核心知識領域之一,充分體現了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對該類知識在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所處地位的重視程度。
土木工程專業經濟管理類核心知識領域包括“工程項目經濟原理” “工程項目管理” “土木工程法規”3個核心知識單元[1],文章所述管理類課程主要針對后兩者。審視近年來該類課程的教學現狀,主要存在下述問題:首先,學生普遍對管理類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學習動力;第二,學生普遍對工程管理理論知識的實用性難以理解,缺乏深入探討;第三,理論教學環節中缺少運用基本理論與方法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基本訓練,實踐能力提高有限。為充分發揮管理類課程在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核心能力培養中的作用,筆者結合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嘗試了教學改革,以期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一、 教學改革理念
在以往的教學改革探索中,筆者曾基于“教學對象仿真、教學內容仿真、教學環境仿真”的理念,努力構建適宜的教學環境,收集實用的素材和實際案例,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學生綜合能力卻未見明顯提高。集中表現在:第五學期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時,極少能運用管理的眼光去觀察現場、發掘問題、分析問題。然而,實際工程中,管理環境變化萬千,任何工程管理人員都面臨如何把其他場所的工程經驗成功應用于“本案”的創造性人工再造問題,所以要求工程管理人員能夠對基本管理理論深入理解、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培育學生建立對工程管理先進理念和方法的正確認識,發掘學生的思維潛能,鍛煉學生工程項目管理創新能力, 是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
(一)引導深層學習
“深層法”(a deep approach) 是由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比格斯(biggs)教授在研究學生學習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該方法以理解思想和探尋意義為目的,關注各個論據的意義、要旨和相互關系,而不是詞語、文本或者公式本身。針對高校學習情況進行的相關研究表明:深層學習法與高質量的學習結果有密切關系。如果學生有能力把課程中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并且懂得如何將這些知識及其相互聯系用于新的學習環境之中,他們獲得的學習效果要比沒有能力這樣做的學生好得多[2]。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肖磊,等土木工程管理類課程“深層學習”引導法教學實踐和思考
管理類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綜合性強。比如:不能拋開施工項目管理而單談合同管理,不能拋開合同管理而單談造價管理,也不能拋開造價管理而單談施工組織管理等。各門課程實際上是統一的整體,解決實際工程管理問題時往往是各門課程的綜合運用,而這種綜合運用恰恰應該是工程管理人員核心技能的綜合體現。其所涉及的知識有相當的廣度,在有限的課時內,既要滿足廣度的要求,又要兼顧一定的深度,傳統的講授方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管理類課程的知識點就其表層含義來講是不難讀懂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學了解。教師講授的重點是針對繁雜的知識點梳理邏輯關系,揭示邏輯內涵,并以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培養學生運用相關原理解釋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3-4]。為此,引導學生開展“深層學習”十分必要。
(二)培育創新能力
創新能
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謂“創新”就是“創造和革新”,談到管理創新,很多人覺得離自己很遠,其實,管理創新包括兩個層次:一是新觀念、新構想的形成;二是已有先進觀念和構想的運用。工程管理理論中有很多先進的理念、方法和技術可以很好地指導和支持現場工程管理的創新活動。根據筆者多年工程管理實踐的體會,當前的現場工程管理仍然過多依賴于經驗管理,很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僅僅在各種執業資格考試中受到關注,而真正將其運用在管理改革和管理創新實踐的少之又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實施過程中缺少一批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基層工程管理人員,因此,培育學生的工程管理創新能力尤為重要。工程管理創新能力是《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對積極引導學生創新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學生盡快適應和參與現場工程管理創新活動,有利于學生達到建筑企業精細化管理所需人力資源的要求。
二、教學改革設計與實施
“如何引導學生深層學習”是教學改革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以此為切入點,從引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改革課程考核評價方法等3個方面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一)分析知識邏輯,構建知識框架
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必須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安排上下功夫。《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及時的引導。該《規范》強調,專業教學的內容由知識體系、知識單元和知識點構成,與課程名稱表達教學內容的方式相比,能避免課堂教學中知識的重復或遺漏。其中涉及工程項目經濟與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單元有3個,其中之一的工程項目管理涵蓋8個知識點,分別涉及學院培養計劃中的三門課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建設監理、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1.基于pmbok對知識進行分解與再綜合
根據項目管理學科和其他領域的關系(如圖1),把上述三門課程中融合三類知識的內容分解,分別歸類,幫助學生理清各相關知識的源頭,更有利于學生聯系已有任務,找出所學內容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先分別站在管理學和項目管理學的角度,把管理學的一般知識和項目管理學的專有知識分解,然后在建筑工程應用領域的實踐中綜合運用管理知識和技術能力,讓學生明白通用管理原理和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途徑。希望學生不僅是掌握一項操作技能或記住一些行業標準,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建立和管理技術應用方法的掌握。同時,提高學生認識,拓寬學生視野。
2.運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邏輯樹
借助“思維導圖”工具(mindmanager)構建知識邏輯(圖2),利用其可視化的繪圖軟件,直觀、友好的用戶界面和豐富的功能,引導學生有序地組織思維、整合資源,合理安排學習進程。鼓勵學生將其作為一種學習管理工具主動運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乃至今后的工作效率。
圖1項目管理知識范疇
圖2工程項目管理知識邏輯樹
3.運用“霍爾結構模型”構建知識框架
工程項目管理具有顯著的系統工程特點。由于學生自身知識構建能力有限,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涉及的相關知識往往了解得支離破碎,很難形成系統認知,從而影響其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對某些具體任務,借助霍爾三維結構模型,構建立體化的知識框架,以便學生理解記憶。比如:對施工質量控制的問題,通過設計五維質量控制模型(圖3),運用系統觀來看施工質量控制所涉及的相關問題,并運用分層法對其進行分類,從而在貌似繁雜的因素中理清頭緒、分清主次。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并且記憶深刻。
圖3五維質量控制模型
(二) 合理設計課題加強課堂實踐
對理論的理解需要通過實踐來深化,加強課堂實踐是一種有效的途徑。課堂實踐形式的選擇、組織和課題的設計是保證課堂實踐效果的重點。
1.課堂實踐的形式
筆者主要采用課前作業加課堂匯報討論的形式。提前一周將要匯報討論的課題、案例以及相關的參考資料發給學生,明確匯報要點,充分調動學生探討知識的積極性。通過主動研讀教材和其他參考資料,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個能力正是當前大學生所缺乏的[5]。以此引導學生擺脫知識灌輸的慣性,積極嘗試深層學習,積極嘗試從管理角度認識建筑工程項目實施問題,激發學生工程綜合管理的潛質,為幾年后走上管理崗位奠定基礎。
2.課堂實踐
課題設計
課堂實踐要想獲得較好的效果需要合理的課題設計。課題必須面向實際,但絕不是簡單地模仿實際操作過程,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在實踐活動中的作用和應用方法,把學習討論作為對實踐活動的一種領悟過程[6]。比如:在講述項目組織時,提出“運用組織學原理設計一份項目組織策劃方案”的課題。項目可以選擇學生已有的經歷,如文藝匯演、體育比賽等,再結合學習任務加深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在講述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時,設計了“運用五維質量控制模型設計樁基工程質量控制方案”的課題,在已有樁基施工技術知識的基礎上,運用系統觀看待樁基工程質量控制所涉及的相關問題。通過課堂作業和課堂匯報討論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其參與意識。
(三)強調學習過程,改革考核方法
工程項目管理類課程傳統考核采用選擇、判斷、簡答、案例等題型。學生往往依靠考前強化記憶來通過考試,不僅占用大量時間,而且對所記憶的大量概念性知識點不能靈活運用,很難達到教學考核的效果。為此,筆者也嘗試了改革。
1.加大平時成績比重,強化平時考核
設置座位分。以平時成績加分的方法鼓勵學生坐在教室前三排,客觀上促進學生參與學習和討論。
設置匯報討論分。對參與匯報討論的學生給與表揚和加分,鼓勵學生主動匯報作業,并積極參與討論。
2.采用開放性試題和solo分類法評價學習質量
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即可觀測學習結果的結構,由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比格斯(biggs)教授及其同事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 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為特征的質性評價方法[7]。solo 的理論基礎是皮亞杰的發展階段學說。
solo 分類法的基本觀點包括: (1)以研究學習質量為主要目的,從學習結果在結構上的復雜程度出發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 (2)關注認知過程, 而不僅僅是認知結果,分析學生針對某項具體任務的反應是描述學習進步和認知結構的最佳方法;(3)可以從能力、思維方式、一致性與收斂和應答結構4個方面對學生的回答分成不同的水平。
為了改變應付考試死記硬背的局面,嘗試開卷考試,設置一定比例的開放性試題,引導學生組織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開放性地回答問題。依據“solo”分類法的原理,根據學生回答問題中所使用素材的數量來評價學生掌握工程管理類知識的量, 從學生回答中所表現的思維方式、一致性與收斂情況來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即運用基本原理認識、分析、解釋工程實際的能力。
三、 教學改革效果評估
為了解教學改革的效果,設置了開放性的調查問卷,主要采用“自我評價”的方法[8](表1)。結果顯示,相比往屆學生,無論是學習興趣還是學習成效都有明顯提升。
表1 學習效果調查統計表序號調查問卷情況反饋所表達的主要觀點人數1課程互動很有興趣52
對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明顯提高53對所學課程知識有基本的了解144對所學課程知識感到有明顯收獲35
開拓了眼界,對監理行業有了新的看法和認識17注:學生共44人,根據調查問卷情況反饋所表達的主要觀點分類,分入一類后就不再計入其他類。 四、總結與反思
“引導深層學習,培養創新能力”是土木工程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從提升教學質量的角度,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這種教學方法中開拓視野、完善思維方式、鍛煉綜合能力。從因材施教的角度來看,由于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被動接受的思維慣式,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善,對這部分學生而言,在缺乏課前預習和課后思考總結的情況下,很難適應跳躍性的教學方式,結果甚至不利于其對基本知識的掌握。
上述矛盾要求教師繼續深入思考,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仍應兼顧大多數學生基礎知識傳授的學習需求,而通過加強網絡課程平臺建設,以及開拓開放性實驗教學的方法來“引導深層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另一個思路是從新生進校開始,即在各門課程中全面實施“深層學習”的引導教學,隨著學業進展,逐步改善學生被動接受的思維慣式,為專業課階段的“深層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
版社,2011.
[2]澳·邁克爾·普洛瑟, 基思·特里格維爾.理解教與學——高校教學策略[m].潘紅,陳鏘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何凌.關于《建筑工程監理概論》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9):73.
[4]吳華,程嗣怡,葉廣強,等.搞好專業課教學應遵循的理念及實施方法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2(6):47-51.
[5]李彪,宣恒農,等.高校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析[j].江蘇高教,2012(3):78-80.
[6]唐徐林.建設工程監理概論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2(11):29-30.
[7]吳有昌,高凌飚.solo分類法在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95-99.
[8]郭勝偉,張稚鯤,謝松,等.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評價[j].江蘇高教,2012(2):85-87.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for students’ deep learning in
management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xiao lei, shu xiaole, yang zh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318000, p. r. china)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 is one of the six core knowledge areas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how to improve the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needs to be research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eading students to learn deeply and cultivating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we proposed specific methods from three aspects of building a knowledge framework, enhanc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reforming the exam method. finally, combined with our teaching experience, we presen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篇4
關鍵詞:道路橋梁建設;施工管理;施工技術
1 引 言
道路橋梁是關乎社會百年發展的大計,質量參數是道路橋梁最核心的指標。為了使工程管理盡快形成良性循環,則需要標本兼治的方法,橋梁施工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施工人員要勤懇敬業,以保證工程質量至少能夠達標。制定符合項目的質量技術標準需要根據項目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來靈活變通,從而保證工程質量達標和現有技術設備和力量能夠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同時要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改進施工工藝進行,通過采用新技術以及新程式的方式提高生產率并降低成本,按時高質量的完成橋梁工程項目。
2 橋梁工程施工管理概論
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主要從工程管理方面對橋梁工程施工技術進行控制管理,經濟可行性、施工安全、施工技術、施工章程和項目進度質量是管理控制的主要內容。一般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根據工程設計要求以及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來科學的組織和安排各項技術管理工作,繼而建立高效的技術施工程式,通過根據質量管理要求制定出的合適的質量技術標準來確保工程質量以及設備和技術力量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同時要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改進施工工藝進行,通過采用新技術以及新程式的方式提高生產率并降低成本,按時高質量的完成橋梁工程項目。總體的統籌協調需要和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基本原則進行緊密聯系,這樣才能做好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也就是說要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各項技術規范和政策方針,做好施工技術的準備工作,科學的設計和管理施工工藝,努力做好施工技術措施計劃和改革技術革新,進一步完善技術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等。
3 造成橋梁工程質量下降的原因
橋梁工程在國民經濟中處于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作為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由于要求的材料和結構各式各樣,技術工藝復雜,施工周期長,高協同性,易受外部原因影響,因此工程質量的控制慢慢演化為系統問題,顯得既復雜又重要,特別是這些年在工程中質量和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所以目前基礎建設工程管理特別重視橋梁施工管理的加強以及工程質量和安全性的提高。
造成橋梁工程建設質量下降的原因大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機械設施與施工材料
整個橋梁工程建筑的基礎是物質材料,如果材料質量不能達到要求,就無法保證工程質量。機械設備作為現代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設施,如果在工程中缺失或不及時養護,可能造成設備運行狀態不佳,甚至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的提高。
3.2 施工管理技術
整個橋梁工程建筑的主體是施工人員,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管理的規范程度,安全意識都會影響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性。
3.3 施工環境
地質和氣候條件無處不在的影響著橋梁工程,建設者應從設計方面入手,研究環境對工程的造成的影響,及時制定緊急應急預案來應對狂風驟雨等惡劣天氣,盡量消除其對施工造成的消極影響。
4 對橋梁施工技術的提高
橋梁施工技術的提高可以概括為兩方面,第一是橋梁真空壓漿技術的提高,第二部分是橋梁體外索加固技術的提高。
4.1 橋梁真空壓漿技術的提高
橋梁真空壓漿技術的提高是提高橋梁施工技術的關鍵。大體實施方案為:首先在壓漿前用真空泵抽去預應力孔道內的空氣,使孔道內真空達到負壓的2/25兆帕,其次在另一端恒壓將攪拌完全的漿體壓進預應力孔道并產生一定壓力。提高的真空壓漿施工技術可以使孔道內只殘留極少數空氣,即水泥漿體中幾乎不可能形成氣泡,并且孔道和壓漿泵之間壓力差能有效提高孔道內漿體的密實度。而且采用降低水灰比和添加專用外加劑的方法還能有效提高漿體強度,同時也可以減少水泥漿體的析水、離析和干硬收縮程度。
4.2 橋梁體外索加固技術的提高
橋梁體外索加固技術的提高也是提高橋梁施工技術的關鍵,與橋梁的安全耐用性緊密相連,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加固體外索。
4.2.1 選擇合適的材料
槽鋼以及無粘結鋼絞線和粗鋼筋等是組成體外索的主要材料。
4.2.2 組成體外索的構件
根據偏心構件的性能估算其承重能力,亦能根據預應力或非預應力鋼筋所能承受的極限強度計算出體外索構件的組成變形等狀態。橋梁體外索加固技術的提高是提高橋梁主梁使用性能的關鍵,不僅可以提高橋梁的耐久性,而且能在加固的同時減弱橋梁結構內力的作用,最終達到提升橋梁安全性的效果。
5 加強橋梁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
5.1 提高橋梁結構的耐久性
外部環境和有害物質的侵蝕對橋梁的建造和使用有嚴重影響,橋梁同時要承受車輛、人為和自然災害等外來因素的影響,同時材料自身會不斷老化,使得整體結構出現部分損傷,不僅影響使用同時增大了損失。
5.2 提高混凝土質量
①施工單位要嚴格根據國家標準選擇材料,并保證水泥材料穩定不變質,如果混凝土體積較大需選擇低水熱化水泥;②施工人員在施工中必須根據強度和抗滲等級配比混凝土,也要對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進行嚴格把控,同時進行分層澆筑以及設計合理的養護措施,在混凝土表面蓋上草席、草簾等以降低溫度應力,以防止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③混凝土澆筑一定要振搗充分,腹板內等預應力管道多的地方要做到不欠振、不漏振,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澆筑密實。
5.3 充分考慮橋梁超載能力
一般有三種原因造成橋梁超載:第一種是車流量太大;第二種是老橋超齡負載運營;第三種是違規超載。前兩種主要是因為負載的變化和交通量的增加;第三種是因為車輛違規營運,第一和第三種在我國公路運輸中較為常見。超載易增加橋梁疲勞應力幅度、加劇損傷,甚至發生結構破壞事故。
5.4 提高橋梁結構質量
①施工單位要做好測量工作,準確進行放線定位。橋墩、橋臺施工結束后隨即精準確定橋梁的平面位置;②因為橋梁結構形式多樣,施工技藝復雜而又精確,所以施工單位必須嚴格遵照設計圖紙施工,嚴格管理和控制各項程序,包括振搗、養生混凝土,張拉預應力等,從而保證橋梁結構的承載能力。
6 結 論
調查、分析和檢驗鋼筋混凝土橋梁的裂縫,來斷定其對橋梁結構的影響。建設工程的質量是整個工程的重中之重。穩定橋梁施工過程的質量和保證施工安全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在橋梁的施工質量管理中一定要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電子政務;電子政務工程;信息化工程監理;電子政務工程監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政務信息化、電子化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城市現代化水平及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出現了空前熱潮,由于電子政務工程自身所具有的特點,使其成為信息工程監理中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一、電子政務概述
電子政務主要是指國家機關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政務管理與服務的行為。一方面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建立基本的服務工作平臺,實現政務流程的集約化、標準化和高效化;另一方面采用交互式手段,通過電子化渠道實現與政府內部各部門和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溝通,從而達到由傳統政府管理職能向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管理服務職能轉變的目的。從國內外電子政務發展的情況來看,電子政務主要包括3方面的內容,即政府之間的電子政務(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G to G),政府對企業的電子政務(Government to Business,G to B),政府對公眾的電子政務(Government to Citizen,G to C)。
綜上所述,電子政務是政府機構運用現代網絡通信與信息技術,構建一個電子化的虛擬政府,將政府管理和服務職能通過精簡、優化、整合、重組后在網上實現,目的是打破現行行政機關的組織界限和時間、空間以及條塊的制約,為社會公眾以及自身提供一體化的高效、優質、廉潔的管理服務。
二、電子政務工程及電子政務工程監理
電子政務工程一般可分為:網絡基礎設施、安全支撐平臺、應用支撐平臺、電子政務應用以及系統管理等部分,電子政務工程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電子政務應用可分為面向辦公的應用系統和面向公共管理服務的應用系統;安全支撐平臺可為網絡層、應用層支撐和業務應用層,為電子政務工程提供安全支撐服務。
電子政務工程是信息化工程建設的一部分,是科技含量較高、資金投入較大的工程,也是風險較大的工程。一是該工程的綜合布線、網絡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安全子系統建設等,涉及信息系統建設各個方面的技術標準與規范,如果缺乏有機銜接,容易造成工程隱患;二是該工程要實現政府之間、政府對企業、政府對公眾的信息切換與交流,其安全要求高,如果不慎,將會造成安全隱患;三是該項工程需要許多掌握政府辦公與管理業務知識且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參與工程的設計、研發與實施,這樣才能使工程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而此類人才的缺乏,容易造成工程在今后應用上的隱患。
除了技術、安全和人才的因素外,管理不當也是造成工程風險的重要因素。據統計,21世紀初,美國政府和企業的信息技術項目中,按照預算、質量、工期3個指標來衡量,大約28%是成功的,23%被撤銷,其余的工程只能算是部分成功。類似問題在我國同樣存在,在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質量不達標、工程超預算、工期延誤等問題,致使有些工程遲遲不能交付使用,或者已經建設完成的項目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和資金,甚至出現“豆腐渣”工程。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工程管理(監理)跟不上,缺少建設經驗,不能嚴格按工程建設規范辦事應當是重要原因之一。
信息化工程建設中,通常強調“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同理,在電子政務工程建設中必須有一個合理的運行機制,才能打破承建單位或系統集成商在工程建設上“一統天下”的格局,合理規避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確保業主單位的利益。借鑒國內外信息工程監理已取得的成功經驗,在電子政務工程建設中,引入第三方信息化建設項目監理,形成由業主單位、承建單位、監理單位三方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信息化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三、通常電子政務工程監理
作為信息化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政務工程監理具有通常意義下的信息工程監理的特征,主要表現為: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規范進行監督,協調理順業主和承建方之間的各種關系,對建設項目實行高效的管理。其監理的核心在于“三控兩管一協調”,即質量控制、進度控制、資金使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協調雙方的關系。“三控”是監理工作的目標,“兩管”和“一協調”是控制手段和措施,是為實現“三控”而服務的。
一般在電子政務建設的實施過程中,要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特別在工程出現重大變更時,嚴格審查和核定資金使用,確保資金投入、維護和管理的合理比例,避免資金的浪費,使其得到合理的使用。但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項目監理過程中,不要把投資控制簡單地理解為將工程項目實際發生的投資控制在計劃投資的范圍內,應當認識到,投資控制是與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相關聯的,它是實現整個工程項目總體目標所實施的控制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實現投資控制的同時需要兼顧質量目標和進度目標;進行工程項目的進度控制,一般要掌握整個電子政務工程的建設特點,了解工程強度,掌握較確切的工程量,周密分析施工步驟和方法,通常采用事先控制、全程監督和事后糾偏的方法,使建設的實際進度符合進度計劃的要求,確保項目建設工期;進行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是指在監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根據關鍵性過程和每個階段的特點,確定其質量控制的目標和任務,嚴格審查關鍵性過程和階段性結果,檢查其是否符合預定的質量要求。一般采用事前控制、事中監管和事后評估的方法實現質量控制。同時,還要對所有參與工程項目建設的單位和人員的資質、素質、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對個體工作的質量進行測評,這也是工程項目質量目標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為個體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整體工程建設的質量;進行工程項目合同管理是指在工程項目建設之初,要在監理單位的協助下,業主單位與承建單位簽訂科學規范的合同,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監理單位要及時分析合同的執行情況,并進行跟蹤管理,妥善處理工程變更、工程延期及延誤、費用索賠、合同爭議和違約等糾紛;進行工程項目信息管理是指要妥善管理在監理過程中監理方輸出的文檔資料和承建方、業主方提交監理方的文檔資料,對三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和活動作監理記錄,并要求業主單位和承建單位妥善保管與工程建設相關的文檔資料,與業主單位和承建單位共同對工程中其他方的重要信息保密,尊重其他方的知識產權等。為此,要保證信息收集的渠道暢通,保證工程項目監理信息能及時地存儲到計算機系統中,并做到目錄完整、層次清楚,結構嚴密、表格完備,且能夠(通過網絡)及時報送監理機構和各有關部門,使得監理單位、業主單位和承建單位能夠及時了解工程建設信息、共享工程建設信息資源;進行工程項目全面組織協調主要指建立業主方、承建方和監理方的三方溝通機制,如例會制度、專題會議制度、里程碑會議制度、文件傳送制度等,協調項目建設過程中發生的變更、爭議和索賠等。要把全面組織協調工作貫穿于整個建設過程中,使工程建設各方充分協作,有效地執行工程建設計劃,確保工程建設順利實施。
四、基于電子政務工程特征的監理
1. 電子政務工程特征
與通常意義上的信息化工程建設相比,電子政務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具有自身的重要特征,表現為:突出強調系統的安全性、重點體現“政務”的特性、整體系統建設具有復雜性。
安全性原則是電子政務工程建設的靈魂。為此,在施工監理時,應著重理解和把握這一特點,在工程實施的各個階段注重系統的安全性審查、督導和監控,同時嚴格按照國家關于涉密信息系統建設的標準、規范和要求做好項目的監理,以確保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可靠。
電子政務工程是一個大型綜合應用系統,以“政務”為主,即政務辦理、政務服務、政務管理。因此,工程的建設一定程度上應遵循軟件工程開發的過程與方法;同時工程在基礎網絡平臺、安全系統平臺等建設中,又具有“電子”工程建設的特性。因此,在實施電子政務工程監理時,應兼顧這兩個特性,按照相關的監理方法和手段開展監理業務。
電子政務工程建設涉及綜合布線、網絡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安全子系統建設等,幾乎覆蓋信息系統建設的各個方面。因此,在工程監理中應充分認識,針對工程中不同的項目和具體情況,選用不同的監理方法,考慮不同的監理重點。
2. 電子政務工程監理
根據電子政務工程模型,電子政務工程監理的主要內容為:①基礎網絡建設監理。其中包含綜合布線系統、網絡系統集成、服務器平臺集成的監理;②安全支撐平臺建設監理。其中包含證書認證服務系統、安全保密管理服務系統、授權管理服務系統、可信時間戳服務系統、基礎安全防護系統的監理;③應用支撐平臺建設監理。其中包含統一接入層、門戶解析層、Web服務層、集成/交換層、應用服務層、基礎服務層的監理;④電子政務業務系統建設監理。其中包含面向辦公的業務系統、移動辦公系統、電子公文交換系統、網上審批系統、網上申報系統、政務信息系統、政府決策支持系統、政府會議系統的監理。上述監理中,基礎網絡建設監理與普通計算機網絡建設監理相似,但應突出抓好系統安全方面的監理。此外,從電子政務工程的特點來看,監理的重點應放在安全支撐平臺建設監理、應用支撐平臺建設監理、電子政務業務系統建設監理這3個方面。
3. 電子政務工程實施過程中的監理要點
結合電子政務工程建設的主要特征以及電子政務工程監理的主要內容,在電子政務建設實施的各個階段,電子政務工程監理工作應當有自己的側重點。
工程實施前:①應對設計需求進行監理。包括總體方案監理、項目建設施工批復檢查、承建單位資質審核。重點是總體方案中的網絡體系結構、工程涉密、系統安全體系設計的監理。②應對施工準備進行監理。包括項目實施人員審核、現場環境保密條件檢查、施工方案審核。重點是監理實施人員是否穩定以及是否具有安全保密資質,施工場所、設備的保密措施與保密制度等。
工程實施階段:①應對產品與設備的選型進行監理。重點是接入設備選型、運行狀態觀測、產品安全性檢測等。②應對設備、材料進場檢查。重點是對系統中的信息安全設備(如防火墻、物理隔離設備等)、關鍵設備、進口設備等的品牌、類別以及行業或國家許可證書進行檢查,并對上述設備的安全性能進行檢測。③應對綜合布線工程監理。重點是政府內網和政府外網是否進行各自獨立布線,線材是否為達標的屏蔽線材。④應對網絡系統集成進行監理。重點是,若屬于涉密信息系統的電子政務工程,其建設標準應符合《涉及國家秘密的通信、辦公自動化和計算機系統審批暫行辦法》(中保辦發[1998]6號)的要求。⑤應對安全支撐平臺建設進行監理。包括平臺的安全保密性能,各安全支撐子平臺系統的技術性能等。重點是系統的建設安裝應符合保密要求,平臺的各關鍵設備應有合格的防泄密、防竊密裝置,保密措施應與信息的密級相一致。平臺下的各個子系統應具有訪問控制、數據保護和系統安全保密監控等措施。
工程驗收與交接階段:①應對系統初步驗收及試運行監理。包括初步驗收、安全性能驗收、試運行等。②應對竣工驗收進行監理。包括向有關部門提供系統用途、軟硬件配置、安全保密技術措施、涉密系統運行狀況的報驗材料,配合主管部門進行現場考察測試,接受專家組的評估與鑒定,對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改進后進行再驗收。③該階段還應對工程建設的相關文檔進行驗收。
工程驗收后,為確保各項安全技術的實施與管理,還應協助、督促業主做好安全管理與安全制度建設工作。
五、結束語
電子政務工程多屬于大型信息化應用工程項目,其投資大、周期長、意義重大,與業務應用緊密結合,與政府能力的塑造息息相關,項目的成敗或關系民生,因此確保此類工程的建設成功必然是各級政府關注的焦點。目前,在電子政務工程建設中引入信息工程監理機制,并有效地實施電子政務工程監理,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在電子政務工程監理過程中,應遵循信息化工程建設的普遍規律,較好地把握電子政務工程建設的特征與原則,對工程進行合理的規劃與管理,使工程建設按照國家規范和行業標準以及設計方案有計劃、按步驟實施,對工程建設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這對確保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進度、保護政府在工程建設上的投資、保證工程的建設質量,提高電子政務工程成功率和回報率,最大限度地保障業主方的投資利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 寧家駿. 電子政務工程實務概論[M]. 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6.
[2] 譚偉賢. 信息工程監理設計、施工、驗收[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3] 王瑋,劉宏志,徐全平,等. 電子政務與信息工程監理[C]. 首屆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
[4] 劉宏志,徐全平,葛乃康. 我國信息化工程監理體制框架的探討[J]. 標準與技術追蹤,2004(9).
[5] 吳紫丹. 信息系統工程第三方監理模式探討[D].福州: 福州大學,2005.
[6] 張洪石,陳勁,付玉秀. 國際組織與發達國家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6) .
[7] J Art Gowan Jr.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IS Project Performance[J]. The 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5,18 (2):235-255.
[8] David C Yang and Liming Guan. The Evolution of IT Auditing and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s in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s[J].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4,19(4):.544-555.
篇6
【關鍵詞】工程監理;工程項目管理;解決辦法
我國的工程監理行業從1988年開始起步,迄今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績。監理單位作為建筑一方的主體地位已經奠定,基本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同。監理行業的發展對保證基本建設工程的質量、進度、投資、安全目標的實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監理行業自身和建筑市場存在的問題,如工程監理的定位、新納入監理范圍的安全責任問題、工程監理與項目管理的關系以及工程監理的國際接軌等等,這些實踐和理論的問題關系到監理行業如何健康、持續發展。我國制定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已經為國際承包市場普遍認可和廣泛應用,對業主、監理工程師、承包商的責任、權利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是工程建設項目有序進行的保證書。我國也開始參照執行。
1 當前監理工作的誤區
由于我國的建設監理制起步較晚,計劃經濟的體制決定了我國監理制度從開始建立就有其本身的特點,沒有形成社會化的監理模式,至今仍存在著以下誤區:
1.1 監理制度僅局限于施工階段
監理制度應該貫穿工程建設項目的始終,包括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但目前,我國監理工作一般僅限于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階段,監理人員接受委托后,工程馬上開工,造成監理人員邊干邊熟悉情況,對工程并未深入的掌握和熟悉,尤其是水利工程,規模相對較大,技術復雜程度相對較高,戰線較長,影響因素很多,不利于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2 對業主行為無規范
業主行為規范與否,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項目能否順利進行,建設目標能否如期實現。有的對監理工作干預較多,有的不通過監理工程師直接給承包商下達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糾紛和誤解。其實,監理工程師應該是工程建設項目現場的唯一管理者,業主委托了監理,就應由監理工程師去實施對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督與管理,業主的意見和決策均應通過監理工程師實施,而業主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對監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對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
1.3 工程質量是監理出來的
現在,有一種說法,工程中有事情找監理。工程有問題,監理首當其沖,這種認識未免偏頗。監理是按照業主的授權,依據監理合同和工程建設承包合同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監督管理。監理的質量責任可以理解為,在設計階段有設計質量問題的,設計監理應承擔相應責任;在施工階段,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的,不論監理是否檢測到和發現承包商的不合格產品,監理應承擔相應責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免除承包商的責任。因為工程建設承包合同中明確規定了承包商須向業主提品的質量標準,這需要“三方”端正思想意識。
2 監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明確定義:實施建筑工程監理前,建設單位應將委托的工程監理單位、監理內容及權限,書面通知被監理的建筑施工企業。建筑工程監理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施監督。在工程建設項目中,目前監理工程師只是進行施工階段的監理工作,而這一階段主要是質量控制。從目前情況看,讓一個監理單位同時具備建設項目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的監理能力還比較困難,大多數監理公司也達不到這一水平。結合現階段的監理工作,監理工程師的工作應重點體現在施工招投標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兩個方面,并向設計監理發展。
2.1 監理單位應具備招投標工作的能力
施工招投標工作的好壞,其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業主能否選擇到優秀的承包商,能否得到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案。如果監理單位能從施工招投標階段就介入建設項目,則它對工程建設項目就很了解,對業主選定的承包商也很了解,對工程建設承包合同很熟悉,它的監理工作很容易開展和實施。
2.2 對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
以法律為準繩,以合同為依據是監理工程師做好監理工作的原則。監理工程師最終所要做的就是對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集國際和國內工程管理的經驗和教訓,熟練掌握《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只有熟悉合同文件,才能管好工程,使工程建設項目總目標得以實現。
3 監理單位的權利問題
監理單位的權利問題也即監理工程師的權利問題,是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容易引起監理單位與業主之間及承包商之間的矛盾。因此,關于監理工程師的權利,應在工程建設監理合同中作出明確規定,并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區分:
3.1 監理工程師的決定權
主要有:(1)在工程承包合同議定的價格范圍內,工程款支付的審核、簽認;(2)結算工程款的復核與否定,沒有監理工程師的確認,業主不得支付工程款;(3)對索賠事項的審核,確認;(4)對設計、施工總包單位選定的分包單位的批準或否決。
3.2 監理工程師的審批權
主要有:(1)審批承包商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2)工程施工開工、停工、復工;(3)對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設備施工質量檢驗;(4)對施工進度進行檢查、監督,對工程實際竣工日期提前或延誤期限的簽定。
3.3 當前工程監理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3.3.1 拓寬監理企業的業務范圍。中國建筑業要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國際市場,就必須全面與國際慣例接軌。面對變幻莫測的國際競爭市場,與國際慣例接軌工程監理企業自身應該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只有懂得并真正吃透國際慣例、法規、標準等,才有可能按國際慣例進入國際市場,同時受到國際法律的保護。真正擔當起全方位監理任務的監理企業,都是要對監理工程師的地位、資格、職責、義務、工作方式以及同建設單位、承包商等關系在法律經濟上的定格。具體服務的業務范圍應逐步覆蓋整個建設的全過程,包括為建設單位提供投資規劃、投資估算、價值分析,向設計單位、承包商提供費用控制,以及在項目實施中進行合同管理、進度、質量、成本控制、付款審定、工程索賠、信息管理、組織協調、決算審核等方面的監理。
3.3.2 加強監理企業的內部管理。
監理企業應構建良好的監理人才建設體系。由于建設監理業務工程管理服務是涉及多學科多專業的技術經濟管理等知識的系統工程,不僅要求監理工程師要有理論知識,熟悉設計,施工管理,還要有組織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應掌握合同經濟法律知識。總的說來,監理工作是一種高智能的技術服務工作。工作的效果不僅取決于監理隊伍的總量能否滿足監理業務的需要,更取決于監理人員。
目前我國監理事業還處在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認真對待目前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呼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好、處理好、協調好。我國監理行業面對國外同行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為此,工程監理企業要堅定發展信念,在堅持和完善現有監理制度的同時,應繼續深化對監理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監理的法律地位,促進監理公司向項目管理公司轉變,參與國際化競爭、擺脫監理行業的生存困境,拓展生存空間,促使建設監理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智能建筑;項目管理
1 智能建筑的概論
所謂的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為基點,兼有建筑所需的設備及網絡通訊體系并實現辦公自動化,是結合體系、結構、管理、服務及他們之間的組合優化以便向大家供給一個有效、方便、舒坦及安全的環境的建筑體系。
智能化建筑是一種以高科技為平臺,結合人、環境、信息及其相互作用的辦公環境系統。根據不同的用戶的使用需求、綜合考慮投資者和產生的經濟利益及工程完成的效率等的不同導致了每座建筑物的智能化程度不同,但總的來說其根本目標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資源庫的共享。
(2)實現對工作效率及工作環境的提高及改善。
(3)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及減少管理人員要加強對建筑物及其設備的管理。
(4)面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使建筑物要能適應復雜及多樣的工作性質。
2 現代智能建筑的組成
現代化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1)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OAS(辦公自動化系統);(2)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TCS(通信系統);(3)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建筑物自動化系統);三大系統下又包含各自的子系統,且這三個體系并不是散落沒有關系的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整體。
2.1 建筑物自動化系統
所謂的建筑物自動化系統(BAS)又稱為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首先,它是對建筑物內的所有機電設施通過使用一些現代的傳感技術及網絡通訊技術來使其達到自動化。建筑物的采暖通風、給排水及電氣等有關的設備屬于BAS監控的范圍,對機電設備進行檢測、監控和控制,以確保各種設備可以穩定、安全、有效的運行,并達到節能和環保的管理要求。最后此系統應有對建筑物環境參數作出快速檢測的功能。
2.2 通信系統
通信系統(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TES)是用以完成信息傳遞過程的技術系統的總稱,主要功能有語音通信、文字通信、圖像及數據通信。
將程序控制用戶的交換機(PABX)為中心的語音通訊網絡以及建筑物內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結合在一起,這些系統中設備通過配備新型的信息技術組成智能化建筑的核心地域。為了保障樓內住戶語音、圖像、數據等的傳輸即一切語音與數據的通信建立了通信體系,并且這個體系還需與樓外的公用電話網(PSTN)、衛星通訊網、因特網等遠程數據通訊網連結以便達到信息交流的互通及資源的共享。
2.3 辦公自動化系統
作為智能建筑基本要素之一的辦公自動化系統(OSA),其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本系統應能通過收集、儲存、處理及搜索等方法對來自建筑物內外的的各種信息并給以綜合處理。其次,處理文字、識別板塊、圖像及圖形的處理、信息的檢索并對所得到的情報進行統計處理、計算機輔助設計、文件的管理、電子郵件及數據的交換、接待來訪、電視會議及廣播宣傳等功能均是辦公自動化體系所要提供的。最后,對于提供輔助決策功能并實現為辦公事服務的從低級到高級的決策支持體系是對較為高級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提出的要求。如,專用型的辦公自動化體系可以對特定的業務進行處理,如酒店及物業管理、商業及金融管理、檔案及圖書管理、停車費及交通費等的管理等各方面的綜合服務管理。
3 智能化建筑的特征
與傳統建筑相比,智能化建筑有以下優勢:
3.1 靈活多變,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強
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可以適應變換的高度靈敏性是智能化建筑環境的主要特點,如建筑物內的房間設計為具有活動性的開間及板房。大房間可以隔成不同的小隔間,組成小隔間的小版塊可以根據需要而靈活的變換。其次,為了適應用戶的更換及其使用方式的變化、設備的位置變更及其性能變化等各種情況,管線設計應有適應變化的能力。
3.2 有較為強大的智能化功能
作為現代控制技術與建筑技術完美結合的智能建筑與普通建筑有個很大的區別,即擁有強大的智能化功能,如建筑及通訊自動化、設備及辦公自動化等。
3.3 使設備等在最經濟、最可靠的狀態下運行,即能源利用率高。
舉個例子說明,如采暖及排風系統采用焓值控制、設定值與間隔變換的自動控制、啟動及停止的最優管理等使建筑物的能損大量下降,從而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
3.4 內涵容量大,發展迅速
通過將各種新型技術及設備不斷導入智能化建筑體系,如計算機及公共數據網絡,使智能化建筑迅速發展且內涵容量提高。
3.5 施工工期較普通的長且任務復雜繁重,工程質量要求高
智能化體系施工的主要工作是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包括大系統下子系統的設備及控制體系的安裝,各個系統的布線工作,各個系統完成后的試運行,中央控制體系的安裝及調試等工作,這些工作內容繁重復雜且工期長、質量要求高。一般情況下,智能建筑所耗費的時間是總工期的一半,并且智能化系統所需的控制體系及設備所需要的技術及施工要求較高,各子系統間除了要與土建方密切合作之外還需它們之間的相互協作,如安裝及調試的工作等。
3.6 設備投資的比例大于普通建筑
由于智能化建筑所需的設備要求較高,導致了智能化系統占總投資額的比例較大。
3.7 通過三個體統的密切協作而產生了許多新功能
(1)辦公自動化系統與建筑物管理系統的密切聯系,通過此可以獲得建筑物的管理信息(通過辦公自動化網絡的計算機及工作站等)。如,使建筑物內空間的預約管理系統與排風及空調設施聯合;把自動化的財務管理系統與建筑物管理系統收集到的信息聯合起來。
(2)遠程通訊系統與建筑物管理系統的合作,這個聯合可以使用戶通過在旁的如電話作為終端來變換溫度及濕度、調試溫度及濕度直到確認、資源的損耗量及通知設備的運行狀態、緊急狀況時的報警通知、照明及空調的使用及停止,還可以通過監視設備對幾座建筑物進行監視以減少犯罪率的發生。
(3)辦公自動化與遠程通訊系統的配合,使獨立存在的建筑物通過信息成為一個管理中樞。
4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統建設
由于技術條件等的不成熟且規模較小,因而在建筑智能化系統發展的初期其工程量較小,對整體工程的影響較小,如進度、費用及質量方面,導致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隨著時代的進步及人類要求的不斷提高,通過引入計算機通訊設備等高新科技于傳統的建筑行業,智能化建筑的概念逐步形成了,導致了傳統建筑物內的各種較弱的體系日趨成熟且智能化、功能日益強大并于建筑物的管理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智能化系統自身結構復雜、涉及面較廣,施工難度大,且在各子系統間的相關性較強,故在規劃方面及工程的實施方面均有大量的協調及管理工作。因此,智能化系統建設在建筑工程上的發展已成為一個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4.1 基本程序
智能化系統建設的基本程序:(1)外部條件的調研及對用戶需求的考量;(2)對智能化體系建設方案的設計;(3)專家審批;(4)進行施工招標及智能化技術規格書的制定;(5)確定設備及工程的供應商;(6)施工圖的最后審查;(7)施工調試階段及培訓管理人員;(8)試運行及驗收階段;(9)正式投入運行。
通過各個智能化系統建設的事例可以看出,若按照規范合理的程序進行施工運作就可以快速高效的控制智能化建設的質量并按規定時間完成進度,從而使建成后的建筑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否則將會斥巨資而成果較少。
4.2 項目管理
智能化系統工程的項目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項目的策劃及設計階段、招標及投標階段、工程的實施階段等,其包含了通訊、管理控制、語言圖像及計算機等多個技術領域,還涉及投標及招標過程中施工方面的內容,如設備的安裝及調試、工程的驗收、人員的培訓及工程和設備的保修問題。這些工作需要與業主、設計及施工方、設備提供方等各個分包商共同協作和聯絡完成。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智能化工程需采取的項目功能的定位;設計需求及設計總體方案意見的編寫;施工過程的技術定位;設備的選擇;工程招標及投標等所需文件;各個分包商商業道德及資格證書的審查;對設備招標技術的審查;進行商務談判及簽訂合同;除此之外還有執行合約及工程協調方面的內容,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總包商與設備供應商及設計院的關系;(2)分包商與總包商的關系;(3)總包商與土建方及裝修方面的關系;(4)市政部門—電,水,氣與總包商的關系;(5)城鎮通信部門—電話電視局,數據處理部門與總包商的關系;(6)城市公共管理部門—消防局及公安局與總包商的等關系的工程管理,其主要內容包括:①詳細審查設計及施工圖;②對于總包商上提的施工管理計劃及施工組織的設計進行審查和批準;③在與分包商及設備供應商簽訂合約時要嚴密監督;④在設備及施工材料進行交貨驗收時要嚴密監督;⑤在安裝及調試設備時進行監控并注重系統的聯調;⑥當施工過程中出現技術問題時要及時解決,必要時審查并批準設計的并更以便及時發現并解決設計及施工方面出現的問題;⑦隨時監控施工的進程及質量;⑧施工完成后對設備及系統進行調試驗收及試運行;⑨正式驗收系統并簽發驗收合格證書,收集并整理竣工圖、竣工文件等各方面的系統軟件。
5 我國智能化建筑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通常是由業主自行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工程。例如,對于建筑智能化系統功能的定位及招標文件的制定,按業主的要求由設計院制作和提出初步設計方案及相關圖紙,對系統設備及工程招標、評標、設備供貨商和工程承包商的選擇均是由業主來完成的;供貨安裝調試由弱電設備供貨商完成,詳細的設計圖紙也是由設備供貨商向設計院提供的;供現場安裝施工用的較正式的施工管線圖由設計院提供;由工程總包負責協調管理現場的安裝施工。
5.1 我國現階段建筑智能化系統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
智能化建筑包括許多高新技術及其產業,有著比較廣泛的適用范圍,在其發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目前由業主提出功能需求, 通常情況下由設計院負責設計, 由系統集成商來完成智能化的深化設計與具體的實施細則,幾個方面不能聯系起來,存在普遍的不協調甚至脫節現象,在工程建成之后,導致系統運行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由于缺乏相應的配套標準規范和技術法規,在工程的規劃、設計、管理、質量監督、施工、竣工驗收等環節會出現許多問題。
(3)技術產品方面,從智能化建筑技術的研究到智能建筑產品的開發,缺乏必要的引導、協調和支持。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建筑硬件和軟件產品。
(4)在工程咨詢與管理、工程技術與產品評估方面存在著技術服務不足的問題。
(5)一些“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廣泛存在。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管理規范和服務體系,掌握智能化系統技術的人才很少,出現問題很難及時解決。智能化系統建成后,對日常的管理和維護不重視,尤其是對在建設時就應當予以重視的問題放任自流。
(6)此外,對于生態和環境保護方面重視不夠,出現許多環境問題。
5.2 智能化建筑未來發展趨勢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建筑物的高效化以及多功能化的要求,智能化建筑應運而生,雖然智能化建筑起步很晚,但是它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一方面,它能夠為人們提供安全,舒適,節能,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間,另一方面,運用現代高新技術可以把有限的資金和建筑空間進行綜合的開發利用,這樣既能保護環境和有限的資源,又能節省建筑運行費用。建筑智能化項目建設管理發展趨勢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對智能建筑建設的方法論更加重視。智能大廈的設計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創立一套完整的方法論。系統工程開發方法可以應用到智能大廈當中去,比如說系統設計、系統分析、系統實施、安裝調度以及在此過程中的支持環境等。
(2)開放式智能化建筑結構的建立。智能建筑是一不斷發展的體系,在一個智能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結構最長的生命周期是50年。一般的硬件和軟件設備的生命周期是5-10年,而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生命周期只有3-5年。如果將開放式系統應用于智能大廈系統,它就能持續不斷的吸收和引進新的技術,及時更換舊的設備,從而使整個智能大廈設施運行得更加完美。因此, 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對智能化建筑工程研究的廣泛關注,為了保證智能化技術在建筑中的安全使用和正常運行,提高智能化設備的工作效率,專家認為這些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從文本文件和聲音文件的傳送到靜止和動態圖片的傳送,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的采用,此外,通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形成了多媒體通信。同時多媒體人機接口(多媒體終端)的設計、開發和應用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4)網絡將具有不同功能的智能大廈聯系在一起,形成了智能化樓群,甚至是智能化街區、智能化城市等。目前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這種趨勢成為可能。
(5)用于智能建筑的軟件和協議的建立。智能大廈是一個廣泛的電訊環境的體現。在這個環境里一個主干網與大量的子網聯系在一起,而且設備運行參數范圍大。這就是說,所有的事情都必須包括在網絡協議內。此外,我們還有許多外部的網絡協議與智能大廈網絡接口。
(6)一些學科的興起,比如說仿生學、生物氣候學、生物電子學、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新材料學等等學科的發展,都慢慢地滲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學科多技術領域中, 人類聚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才得以實現。
(7)由于不同交叉學科的綜合導致新的行業和新的產業不斷發展和壯大,建筑智能化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6 結語
智能建筑是全球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個熱點。雖然建筑智能化建設在我國才剛剛起步,但其發展潛力是非常大的。雖然智能化建筑工程項目的產業化、標準化、規范化運行水平還較低,許多工程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智能化建筑的安裝、管理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因此我國廣大建筑業從業人員的還需要一起努力,加強智能化建筑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提高智能化系統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為我國建筑智能化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春輝.智能化建筑的建設項目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6.
篇8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 問題探討
建筑工程質量是指工程滿足業主需要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設計文件及合同規定的特性綜合。工程項目質量的構成是一個有序的系統過程,一個從規劃、設計、施工到工程完工的過程。近幾年,隨著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及建筑施工管理規范的逐步完善,對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要求越來越嚴格,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根據多年現場施工管理的工作體會,對如何提高工程質量,提出一些看法和具體管理措施,可供同行借鑒參考。
一、建筑工程質量的特點
建筑工程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除具有一般產品共有的質量特性,如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等滿足社會需要的使用價值及其屬性外,還具有特定的內涵。建筑工程質量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影響因素多。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必須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 二是質量波動大。由于房屋建筑產品生產的單件性和流動性,不具有一般工業產品生產的固定生產流水線、規范化的生產工藝、完善的檢測技術、成套的生產設備和穩定的生產環境,所以工程質量易產生波動而且波動大。 三 是質量隱蔽性。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間產品多、隱蔽工程多,因此質量存在隱蔽性。 四是終檢局限大。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此,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應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是一項多元化的系統工程,它必須對所承擔的項目有系統的深入了解,能做到掌握全局、駕馭自如,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強建筑工程平安概念,人的不平安行為和物的不平安狀態是事故發作的直接緣由,都與管理有直接的關系,因而,管理不善是形成平安事故的主要緣由。人的不平安行為能夠經過平安教育、平安消費義務機制以及平安獎懲機制等措施減少。物的不平安狀態能夠經過進步平安消費的科技含量、樹立完善的設備頤養制度、推行文化施工和平安達標等活動予以控制。對作業現場增強平安檢查,就能夠發現并遏止人的不平安行為和物的不平安狀態,做到以預防為主,從而防止事故的發作。常見的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全、義務不明、有法不依、違章指揮、平安教育不夠、處分不嚴、平安技術措施不全面、平安檢查不夠等。
首先,熟悉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對工程項目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氣象條件、道路、管網線路、標高、工程地質等均要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對設計施工圖要求的基礎型式、主體結構、建筑布置、節點構造、給排水管網、線路照明、暖通、通信等均要逐一了解核對。對設計圖紙中涉及安全、使用功能、進度、造價、設備選型安裝的主要問題和各專業間的沖突或錯漏問題,要通過建設單位向設計單位提出書面意見和建議。因此,必須要通過事前控制協商解決,才能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其次, 增強對配屬隊伍的培訓。配屬隊伍是工程施工直接的操作者,只有他們的管理程度和業務技術進步了,工程質量才能到達既定的目的,因而要著重對配屬隊伍進行技術培訓和質量教育,協助配屬隊伍進一步管理,對配屬隊伍班組長及主要施工人員,按不同專業進行技術、工藝、質量綜合培訓,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配屬隊伍不允許進場施工。要求配屬隊伍樹立義務制,并將項目的質量保證體系貫徹落實到各自施工質量管理中,并催促其對各分項工作落實。
三、施工過程質量監控
在建筑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質量監控。
首先,材料的控制。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的質量控制 各類工程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資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就不可能符合標準。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
其次,機械設備的控制。工程項目設備是指組成實體配套的工藝設備和各類機具,如電梯等,它們是工程項El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工程使用功能的質量。施工機械設備是指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各類機具設備,包括運輸設備、操作工具、測量儀器、計量器具以及施工安全設施等。
第三,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技術方案、施工工藝、施工技術措施等方面的控制。一定的技術工藝水平,對質量會產生。_.定的影響。采用先進合理的工藝、技術,依據規范的工法和作業指導書進行施工,必將對組成質量因素的產品精度、平整度、清潔度、密封性等物理、化學特性方面起到良性的推進作用。
第四,環境因素的控制。工程作業環境如施工環境作業面的大小、防護設施、通風照明和通訊條件等;工程管理環境,主要指工程實施的合同結構與管理關系的確定,組織體制及管理制度等: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以及不確定性的特點,必須做到充分深入的調查研究,并根據經驗進行預測,針對各種不利因素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采取措施,充分做好各種準備。
四、施工進度管理,按時完成建設項目
第一,合理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并認真組織施工計劃的實施
施工前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和計劃工期,編制出實施性施工進度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選擇施工方法和組織流水作業、協調各個工種在施工中的搭接與配合、安排勞動力和各種施工物資的供應、確定各分部分步分項工程的目標工期和單位工程的總工期等。編制好施工計劃后要組織進度計劃的實施,調配人力、施工物資和資金,確保到位。動態跟蹤及時檢查和發現影響施工進度的問題,并采取適當的組織、技術、經濟措施進行處理。
第二,合理配置施工資源,善于利用施工有利時間
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工程部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各種資源對其強度的限制和均衡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資源的配置也便不同。首先人力資源在時間上的均衡由為重要。其次做好施工機械的均衡和限制,主要施工機械可能獲得的臺班數量或工作面和可能布置的機械數量,基本決定了主要工程量可達到的最大施工強度。所以在安排施工進度時,需要考慮大型施工機械的及時進場和轉移,使同一種大型施工機械的各個工序上相互銜接,避免窩工。
第三, 做好技術保障,注意使用新型施工工藝
施工中可以多考慮使用新工藝、新材料等,開辟新的施工順序和相互關系。關鍵工序影響著緊后工作的開始時間。所以當遇到技術難點工序、關鍵工序時應采取各種措施予以保證其按時順利完成。當關鍵工序縮短后,可能原來的非關鍵工作就變成了關鍵工作,對新的關鍵工序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
五、結束語
工程質量管理是整個施工管理活動的核心,貫穿施工管理的全過程,工程質量管理是否有效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因此對于投資巨大,耗費的人工、材料、能源多的建筑工程,只有搞好質量管理,在施工中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才能有效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叢培經.施工項目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
[2]蘇振民.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3]張欣天.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4]閆長勇,張起昕,鄭景文.淺談施工質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13).
篇9
作為文理兼收的大類專業,經濟學是當之無愧的NO.1——開設最普遍。經濟學門類根據面向領域的不同而分別傾向于理論經濟學、經濟政策、貨幣與流通和對外貿易等,包括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審計學、保險、財政學……雖然同是以經濟學類為專業名稱進行招生,但不同的大學所包含的具體專業不同。這就是說,在具體分專業時,考生只能選擇大類所包含的專業。因此,考生在選擇時,一定要弄懂擬報院校該類到底包含了哪些專業。目前以經濟學類招生的院校中,專業構成情況可分為以下五類——
其一包含了經濟學類的大部分專業,如西安交通大學包含了金融學、金融信息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統計學、財政學、貿易經濟等專業方向,山東大學包含了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等專業。
其二為經濟學類中設置最多的幾個專業的綜合。有的是包含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如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南民族大學;有的則只包含了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如同濟大學、東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其三是包含具體專業除大家所熟悉的經濟學類專業外,還與學校特色聯系在一起,開設了相關專業,如中國農業大學經濟學類除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學專業外,還包括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開設的經濟學類,則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之外,還開設了能源經濟學。
其四是同一院校有兩個以上的以經濟學類為名來招生的專業,但在經濟學類后面還加有備注,標明不同專業的區別。如北京工商大學分為經濟學類(經貿類)和經濟學類(財貿類),前者包括經濟學、貿易經濟和國際經濟與貿易3個專業,后者包括財政學、保險和統計學共3個專業。
其五是部分高校所開設的經濟學類打破了只包含經濟學類下相關專業的構成,還與其他學科所包含的近似專業聯系在一起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學的會計學專業也屬于經濟學類的專業之一,天津商業大學則把信用管理包含其中。
主干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財政學、數理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等。
院校展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生首屆以經濟學類招生的學子即將畢業,接受社會的檢驗。其經濟學類專業屬于國際經濟貿易學院,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學專業、物流管理專業(國際運輸與物流方向)、經濟學專業(國際稅務方向)、經濟學專業(榮譽學士學位實驗班)等五個專業或方向。入學時,大學一年級不分專業,學生在大學二年級春季學期將根據自身專業學習規劃、興趣特長和學習成績情況,在貿易、金融、經濟類學科內自愿選擇專業,確定主修專業(方向)。
武漢大學——經濟學類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養,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造、創新、創業精神的復合型高級經濟和管理人才。學生進校前兩年,在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習階段打通專業界線,采用統一的經濟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基礎課平臺進行培養;二年級末,在學生對專業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其興趣、專長、人生規劃和社會需要,分別進入四個專業(財政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學專業、保險學專業)繼續專業課學習。
工商管理類
專業構成
從開設院校的數量來看,文理兼收的大類專業中,能與經濟學類比肩的只有工商管理類。作為備受考生青睞的工商管理類,與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公共管理類、農業經濟管理類、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工業工程類、電子商務類和旅游管理類共同構成管理學類。九大類的差異從其命名可略知一二,工商管理類是研究盈利性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的學科。
在工商管理類下,有的專業以市場活動為主,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等,有的專業則以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為主,如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等,還有些是針對特殊領域開設的,如特許經營管理、連鎖經營管理、酒店管理等。于是,在高校以“工商管理類”招生的專業中,具體包含的專業有所不同。
第一類是與經濟學類學科有所交叉。如同介紹經濟學類專業時,有的高校將部分工商管理類專業納入其中一樣,也有一些高校則將屬于經濟學類下的專業納入工商管理類招生、培養,如北京大學工商管理類所包含專業除會計學與市場營銷外,還包含了經濟學類的金融學專業。
第二類則可稱為工商管理類的。核心型”,將工商管理類下最常見的專業都納入其中進行招生,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工商管理類包含了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
第三類則是在管理學類下,打破九小類之間的界限,將屬于其他類的專業納入工商管理類中。如大連理工大學包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類包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學共6個專業。
還有一類則更為與眾不同,以工商管理類招生,但實行的卻是雙學士的培養模式。以電子科技大學為例,該校工商管理類又稱為“管理-電子工程復合培養實驗班”,在四年的修業年限中,接受管理學(或經濟學)+工學專業的培養,畢業時可獲得雙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學、經濟法等。
院校展臺
電子科技大學——該大類整合經濟管理和電子工程兩大學科優勢,突出管理與電子信息技術相融合。課程設置強調厚基礎和國際化,培養過程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學生在修讀通識類課程、電子信息大類學科基礎課程和經濟管理專業學科基礎課程后,可以根據志向選擇在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金融學和電子商務三個專業)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方向進行學習。
哈爾濱商業大學——該大類以實驗班形式培養,包含專業眾多,有工業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旅游管理、商品學、物流管理等。前期進行基礎階段學習,后期進入專業學習。
公共管理類
專業構成
同屬于管理學類,但公共管理類把關注點集中于社會管理之中,是以政府、企業組織以及非政府組織的結構、工作程序、工作績效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與工商管理類不同的是,公共管理類對經濟領域涉足較少,而更傾向于解決公共事務——土地、公共關系、文化、勞動關系、公共安全等問題。
公共管理類下包含專業與工商管理類一樣多,但最為人們所知的只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其他專業如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勞動管理、食品經濟管理等或是設置較少,或是僅在少數高校試點的專業。因此,公共管理類的構成大多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為主,再適量增加一兩個專業。
在設置公共管理類專業的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學、山東大學、西南大學僅包含行政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華僑大學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外,又加入了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城市管理等專業。與一般高校以招收文科生為主不同的是,西安交通大學公共管理類招收理工科考生,包含專業有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衛生管理。
主干課程
管理學原理、公共管理學、經濟學原理、政治學原理、社會學管理、會計學、社會學、應用統計學、公共關系學、公共人事制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公文寫作與秘書學、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中介組織管理、政策科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原理、組織行為學等。
院校展臺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類各專業依托學校在經濟學、管理學方面的優勢,以及充分發揮法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作用,實行“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前兩年不分專業,進入三年級時按照學生的志愿、社會需求狀況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等因素,分為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習。
華僑大學——招收文史、理工類學生,學制4年。前兩年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3個專業開設相同課程,第三年在自愿選擇與學院考核的基礎上分成3個不同專業。成績達要求可修讀法學專業雙學位,理工類選讀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修讀城市規劃專業雙學位。
中國語言文學類
專業構成中國語言文學類包含哪些專業?只要將其名稱拆分一下,中國、語言、文學三大關鍵詞就能解釋得很清楚,即適用于中國,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形成、發展起來的語言和文學為研究對象。語言既包括官方語言——漢語,也有部分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則涵蓋了詩歌、詞賦、戲劇、小說等。
由于中國語言文學類所含專業較少,因此高校開設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組成也比較簡單,可分為“閉合式”和“開放式”兩種。“閉合式”指的是所包含專業均為該門類下的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類包含漢語言和漢語言文學兩個專業,華中師范大學包含漢語言和對外漢語專業,山東大學僅含漢語言文學一個專業,云南民族大學包含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專業,河北大學包含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古典文獻專業。“閉合式”專業組成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在目前招生高校中占據多數地位。而“開放式”則是將中國語言文學類下的專業與其他文學類的專業以“中國語言文學類”名義招生,如中南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則將屬于新聞傳播類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組成招生。(注:原對外漢語專業現更名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主干課程
文學理論、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含當代)、外國文學史、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經典導讀、美學概論、馬列文論、中國文學理論史、西方文藝理論史、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
院校展臺
華中師范大學——作為六所部屬師范院校之一的華中師范大學,在中國語言文學類的構成上較有特色:漢語言與對外漢語的結合。兩個專業緊緊圍繞語言,一個是內在的漢語、語言學、文學等方面,一個是把漢語傳遞給對中國語言、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
廣西民族大學——學制四年,雙學歷[同時頒發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壯語方向)、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文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系統的壯漢雙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和知識,并能從事進一步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將具有雙語寫作、交流和研究能力及掌握辦公自動化技能,并粗通一門東南亞國家語言。
能源動力類
專業構成
能源亦稱能量資源或能源資源,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種資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隸屬于工科門類下的能源動力類就是以各種能源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由于一次性能源隨著使用的減少,人們更注重對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所以在能源動力有許多專業都圍繞核能、風能、新能源設置。
能源動力類以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開設最為普遍,其他專業如能源工程及自動化、風能與動力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都為在少數高校試點的專業。所以在以能源動力類為名進行招生的大類,一般都是“熱能與動力工程+其他專業”的形式組成。如大連理工大學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山東大學包括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基地班和熱能與動力工程兩個專業。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許多開設此大類的高校,都將與該專業相關較大的但屬于土木類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注:現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納入其中。如北京科技大學該大類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和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中南大學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除以上兩類以外,還有少數以能源動力類招生的高校在培養方面是打通本碩連讀進行培養,如西安交通大學該大類學生在完成綜合基礎素質教育、掌握寬厚的理論基礎后,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志愿可以在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熱動力工程、汽車工程、熱能動力與控制工程等專業方向選擇,再進行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育,按學科大類平臺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深造。
主干課程
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動力機械基礎、內燃機原理、透平機械、熱力發電廠等。
院校展臺
北京科技大學——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和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兩個專業,按大類招收的學生入學后實行寬口徑培養模式,一年半后學生將根據本人志愿和在校學習成績進入不同的專業學習。
哈爾濱商業大學——以實驗班(能源動力類)招生,前期以基礎學習為主,第三或第四學期再選擇具體的專業,可選擇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包裝工程、印刷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物流工程等專業。
電氣信息類
專業構成
作為工科門類招生專業數量最多的一個類,電氣信息類將傳統的電工技術與計算機、電子、自動控制、系統工程及信息處理等新技術相結合,因此專業可以分為相關的幾類。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力工程與管理是與傳統的電工技術緊密結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件、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則與計算機更為投緣;電子科學與技術、真空電子技術等則與電子牽手……在以電氣信息類為名稱招生的大類專業中,各高校又包含了哪些專業呢?一起去探個究竟吧!
首先是相關專業的結合,如北京交通大學電氣信息類包含的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電氣信息工程專業都與電工技術有關;防災科技學院包含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工程專業、首都師范大學包含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工程則與計算機有關。
其次則是在傳統電子與計算機或其他新技術的結合,如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電子信恩科學類包含了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四川大學包含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自動化專業。
還有一類構成比較復雜,包含專業比較多,還有些把近年才新增設的專業也包容進去,如大連理工大學電氣信息類包含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英語強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等8個專業;中南大學則包含信息安全、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專業和新增設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和物聯網工程專業。
主干課程
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工程數學、電路、電子技術、現代電子技術、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數據庫技術、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通信系統原理等。
院校展臺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信息類所屬電氣工程學院其前身創建于1908年,是中國高等教育創辦最早的電工學科;是全國電工二級學科設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的電氣工程學院之一。電氣信息類實施本科生與研究生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學生在掌握好寬厚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后,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志愿可以在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選擇專業方向,再進行能力培養為主的專業教育,按學科大類平臺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深造,學習成績合格者可分階段獲得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
材料類
專業構成
用一句真實并且高度概括的話說,人類的世界始終是一個由材料組成的世界。從屬性來分可分為無機物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物材料和不同類型材料所組成的復合材料。從用途來分可分為電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材料類下的專業就是圍繞研究各種不同材料的特征以及運用不同的材料設置的。金屬材料工程覆蓋了冶金、有色金屬、復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熱處理、材料腐蝕與防護及表面等方面;無機非金屬材料則是研究水泥、玻璃、陶瓷與建筑(墻體)材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則是針對纖維、橡膠、塑料、乳膠漆等材料。
以材料類大類招生的專業構成,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全部專業都由材料類下的專業構成,如石家莊鐵道大學該類包含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功能材料都屬于本類下的專業。
第二種是由材料類下的專業加工科門類下其他類的專業,如武漢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河北工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的材料類,既有屬于材料類下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之一,又有機械類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第三種是材料類下的專業與理學門類下的專業的組合,如中南大學材料類由屬于理學門類下的材料化學專業與材料類下的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組成,大連理工大學材料類也包含了理學門類下的材料物理專業。(注:現材料化學、材料物理已歸為材料類。)
主干課程
材料科學基礎、金屬材料學、材料力學性能、材料表面改性技術、檢測技術及質量評估、復合材料、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藝學、計算機模擬技術與應用、材料制備技術、材料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等。
院校展臺
篇10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監理;控制要點
當前,隨著廣西各地城鎮化、工業化的不斷向前推進,極大地激活了各地區工程建設的熱潮,大規模基礎建設不斷展開,一大批基礎建設重點工程和超高層建筑工程陸續開工。建筑高度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對深基坑工程的支護要求越來越高。為保證深基坑支護的質量與安全,本文從監理角度,探討深基坑支護工程中的監理工作重點。
1 深基坑支護工程特點分析
當前,深基坑工程呈現出場地狹窄、工程距離近、越來越深、大等特點,專業性強、動態性明顯、危險性大。深基坑支護雖屬臨時性工程,但因涉及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巖土工程等復雜的專業技術問題,有的遠甚于永久性的基礎結構或上部結構,稍有不慎,不僅危及基坑本身安全,還會殃及臨近的構筑物和各種地下設施,造成巨大損失。且深基坑開挖的區域是將來地下結構施工的區域,因此,基坑支護工程是保障深基礎順利施工的關鍵。只有保證深基坑支護工程的質量,才能給地下結構和上部結構的施工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進而保障整幢建筑物的工程質量。
2 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2.1 建設單位重視度不足
建設單位一般都把工程管理的重點放在主體施工階段,大多缺乏深基坑工程的實踐經驗,加上對深基坑支護與開挖,工程施工階段的復雜性及涉及工程安全的重要性、風險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單純強調前期的施工進度。還有些建設單位片面強調經濟利益,認為對基坑支護投資太多得不償失,在確定基坑支護方案及施工招標時盡可能壓低工程造價,給工程留下重大的安全及質量隱患。
2.2 現場監理專業技術不足,監管力度不夠
因市場競爭激勵,導致監理費偏低,監理人員待遇不高,間接抑制了高水平的監理人才進入監理行業。一些監理公司因缺乏巖土工程及地質方面的專業人員,導致在實際工作中現場監理人員對專業技術問題缺少經驗,對工程勘察、基坑支護設計、施工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及施工過程中除險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方面的異常現象不能及時發現并處理,也難以提出有針對性和預見性的技術措施,監管力度不到位。
3 深基坑支護施工監理控制要點
如上所述,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加大了基坑事故的發生幾率。因此,為確保深基坑支護的質量安全以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監理人員在工作中應嚴格把關,防微杜漸,降低安全事故風險。
3.1 嚴格審查深基坑支護設計
3.1.1 審查基坑工程設計單位的資質。承擔基坑工程設計的單位應具有乙級或以上的巖土工程設計資質。當基坑深度超過10m或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復雜的工程必須具備甲級巖土工程設計資質。若發現設計單位的資質不符合要求的,應告之委托單位另行委托設計。
3.1.2 審查設計文件中對周圍環境的描述。包括基坑周邊的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地下管線的現狀調查是否符合實際且經過核對,尤其是位于基坑坑深1倍范圍內的建(構)筑物的基礎及結構形式是否清楚,基坑周邊有要求嚴格控制變形的情況是否清楚,對可能受影響的相鄰建(構)筑物是否做了見證拍照、攝像和布設標記工作等。若發現上述內容不清或未做相應的調研工作,且描述的情況與現場踏勘和就地調查不符時,須要求重新展開上述工作。為確保工況考慮全面,有關不安全的因素必須予以描述。
3.1.3 審查勘察內容。地質勘察應根據基坑支護鉆探和規范要求及基坑支護設計單位的要求而進行,以確保設計單位對地質條件判斷的準確。現實中普遍存在巖土鉆探的試驗不滿足基坑支護設計的要求,針對基坑支護的原位取樣試驗數據缺乏,往往提供給基坑支護設計單位的地質報告是為建筑結構設計而做的,不能為基坑設計提供真實的可靠數據,這是很危險的。監理人員在審查中若發現有此種情況,須要求相關單位根據基坑支護設計規范的要求重新開展地質勘察,確保支護結構設計依據的可靠性。
3.1.4 審查支護結構內容。監理人員應重點審查如下幾個內容并做相應的復核驗算:1)選擇的支護型式是否合適;2)支護結構計算選取的參數指標是否恰當。主要是:荷載的選取、各類土的容重取值、抗剪強度參數指標取值、錨固力指標取值等;3)各剖面支護結構形式的穩定驗算是否滿足要求;4)支護結構的變形是否滿足要求;5)物理力學模型的建立是否正確;6)破壞形式的判斷是否準確,是否做了全面驗算,各種可能的破壞形式的安全系數的工作,其結果是否準確;7)是否有施工工法及施工工藝的設計。
3.1.5 審查設計圖紙。1)重點是平面布置、剖面分布、各支護型式的過渡區的圖示、大樣圖是否齊全、是否可明確地指導施工,有關的節點構造圖示是否齊全、完整;2)繪制的圖示是否與計算書中的驗算剖面相對應。對于支護設計的審查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務必按以上要點逐項認真審核,以確保設計方案的完善。
3.2 嚴控基坑支護的施工質量
深基坑支護若出現質量問題,難以事后糾正和補救,因此過程控制尤為重要,監理人員應嚴把施工質量關,具體如下:
3.2.1 嚴格按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工程施工前,有關人員應熟悉地質資料、設計圖紙及周圍環境降水系統應確保正常工作,必須的施工設備正常運轉。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改變錨桿位置、型號、數量、長度,鋼筋網間距,加強筋范圍,放坡系數等。設計方案變更時必須重新經專家評審。
3.2.2 核驗水準點及坐標控制點的正確性和保護措施。審查施工單位的水平及豎向施工放線是否正確,開挖過程中監理人員要隨時對基坑的開挖尺寸、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進行檢查,隨時注意基坑的變化。
3.2.3 堅持見證取樣制度,對進場材料嚴格把關。施工單位進場的水泥、鋼筋、鋼鉸線、砂子、石子、摻加劑等必須按規定報驗,“兩證一單”齊全,并見證取樣送檢。
3.2.4 做好隱蔽工程驗收。主要有:1)施工過程中,應對錨桿位置、鉆孔直徑、深度及角度、錨桿插入長度,注漿配比、壓力及注漿量,噴錨墻面厚度及強度,錨桿應力等進行檢查,按規定留置混凝土試塊、水泥漿試塊,旁站監理錨桿抗拔力實驗;2)鋼筋網的鋼筋直徑和間距要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網綁扎隨開挖分層進行時,搭接長度要符合要求,一般為―個網格邊長;3)錨桿鉆孔應按設計傾角和孔深進行。當鉆孔遇到障礙物無法鉆進時,允許改變鉆孔方向當土層為軟土時允許加大傾角,強錨桿打入有利的土層中。當鉆孔深度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在該孔的左右或下方按錨桿抗拔力等同的原則補強;4)基坑開挖完成后,應提醒建設單位盡快組織勘察、設計、質監、監理、施工等部門進行驗槽,及早開始地下結構工程的施工,嚴禁基坑長時間暴露。基坑回填前,支護層不能破壞,特別是坡腳部分。
3.3 注意地下水或水患的影響
很多支護事故都是水的影響造成的,因此以下兩種情況必須重視:
3.3.1 表層滯水降水效果不佳的情況。表層滯水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不透水層上表面并非是在一個平面上),降水的效果常常不理想,邊坡土層內仍留有部分水。這種情況對土釘墻支護方案很不利,一是局部砂層在土釘(錨桿)施工時可能發生流砂現象,二是噴射混凝土面板來不及施工,邊坡局部發生塌方,遇到這種情況應督促施工單位立刻制定處理方案并實施,可先做噴射混凝土面板,再施工土釘(錨桿),情況較為嚴重時可采取局部打入鋼管樁的方法,控制住局部塌方,然后再開挖土方形成工作面后噴射混凝土面板,施工土釘(錨桿),人工或螺旋錨桿鉆機成孔困難時可改用進口液壓萬能鉆機,另外在滲水的土層須檢查施工單位是否留設了導水管。
3.3.2 基坑范圍以外的地下管線發生滲漏的情況。在地質勘察報告中說明無地下水的情況下,如有基坑邊坡局部地下管線滲水的情況,也可能對采用土釘墻支護的基坑邊坡安全帶來隱患。在基坑邊坡支護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如發現基坑邊坡局部有滲水現象,應督促施工單位查清并盡快切斷水源,否則有可能出現基坑邊坡安全事故。
3.4 做好施工監測
為保護基坑的安全,重點放在施工監測方面,具體如下:
3.4.1 支護施工階段要求施工方必須對以下內容進行嚴格監測:1)支護結構水平和垂直位移測量;2)地下水位;3)墻頂背后1.0m范圍內地表開裂狀態、位置、縫寬的觀察;4)坡頂建筑物、地下管線變形觀測;5)土體分層豎向位移;6)錨索力。
3.4.2 邊坡監測由有資質的監測單位依據規范要求編制監測方案,經設計、監理、業主三方共同認可后實施。方案應包括監測項目、監測方法、監測項目報警值、測點布置、現場反饋制度和現場原始狀態資料記錄。
總之,深基坑支護是一個系統工程,危險性大、影響大,技術含量高,其安全監測貫穿于整個工程的始終,筆者以上所述僅是監理工作中的幾點重要環節,作為監理人員,應全面熟悉整個施工工藝流程,對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序均要嚴格把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達到預期的質量及安全目標,確保基礎以及主體的施工安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