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紀意識方面范文
時間:2023-10-10 17:44: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紀意識方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由公司承建的B區Ⅰ標段是整個B區房屋結構較復雜,難度較大的一個標段,由十棟仿古風格的別院和兩棟超市組成,建筑面積達到37000㎡.每棟別院均為磚混結構,三層,面積約為3700㎡,由20戶人家組成。內部庭院由3米高左右的圍墻分隔成四個小花園。每個別院的外部裝飾,大到屋面、墻、美人靠、門窗,小到檐、梁、掛落、吊瓜均體現古代川西摟的特點;而內部的布置更是體現了現代裝飾的精華,每個別院的每個房間,無不充分體現了今古結合的精髓所在,達到人文屋居的效果;室外是古色與臨近的小橋流水草坪相結合,相得益彰。
基礎和主體的施工工藝和別的磚混結構房屋的施工工藝并無多大區別,其施工重點和難度集中在坡屋面的施工上,坡屋面的施工周期在整個工程的施工周期上占很大的比重;從高程控制到抄平放線,從模板的支撐系統到模板的拼架,從鋼筋的加工到鋼筋的綁扎以及砼的澆筑順序等均體現了這一特點。現以已施工完畢的2號院為例,對坡屋面的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進行介紹。
二、2號院屋面工程特點:
本工程為仿古格住宅樓,屋面結構為全現澆鋼筋砼屋面,結構較復雜,屋面坡度較大,細部處理較多,特別要注意梁、板節點的處理,以及對現澆坡屋面砼澆筑質量的控制。本工程坡屋面以屋脊為最高點,其標高為9.861m;檐口為最低點,標高為6.500m;從屋脊到檐口整個坡屋面分四種不同的坡度起折,坡度從上到下為65%、55%、50%、45%;而屋面板的厚度也因不同的位置而變化,其厚度從80㎜到120㎜不等;多處地方的梁也從不同的地方進行交匯搭接,為了保證因此,屋面的施工必須嚴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個細部的標高。
三、屋面作業的安全要求
由于屋面結構坡度較陡,為了工程的施工能安全進行和完結,施工將安全作為一個重點來抓。施工前由技術部和質安部組織所有參加屋面工程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將注意事項傳達到每一個人員。具體安全事項略。
四、確定施工過程中的控制點
根據本工程屋面結構設計的特點,本工程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了控制:
1、由于本屋面工程屋面坡度較大而且轉折較多,在施工過程中對各個部位(墻砌體、梁及板支模的下部、各個轉折點)的標高進行控制;
2、對屋面結構施工中的材料運輸及現場砼澆筑的控制;
3、對砼現場攪拌及砼的澆筑順序的控制。
五、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
1、主體第三層磚墻的施工
因主體第三層磚墻的施工直接影響到坡屋面工程的施工,坡屋面每個坡度的轉折點標高以及每根梁的下表面標高以及位置均要在第三層磚墻上體現出來,所以在坡屋面施工前必須對第三層的磚墻加以控制,以保證坡屋面各部尺寸的準確性。
由于2號院坡屋面的許多細部尺寸在設計圖紙中未標注明確,無法直接對墻體和屋面進行施工放線,為了保證墻體每個位置砌筑高度的準確性,本次施工前技術部充分利用了現代管理工具——電腦以及電腦軟件對其進行模擬放線:利用電腦軟件AutoCAD根據設計圖紙現有的尺寸及圖形輸入電腦中,按照相同比例確定每一個結構細部的位置尺寸及標高;再根據電腦確定的尺寸進行現場放樣,進而反推其原來尺寸是否吻合。采用電腦模擬放線,既節約了工期,又減少不必要的返工。經過反復模擬論證,然后再根據這些尺寸現場放線確定位置及高度,然后在每個轉折點位置立皮數桿,并標明每個折點的高度,然后將同一匹墻的每個折點的最高點用廣線連接,從而控制磚墻的砌筑坡度。
因磚墻采用的是KP1多孔磚砌筑,而在磚墻上部有一道隨墻體坡度的鋼筋砼圈梁,為了保證砼在澆筑過程中,其砼漿不至于從多孔磚的孔洞中流失,本次砌筑時在多孔磚的上部鋪砌了一皮實心磚加以防止,很好地避免了由于漏漿造成砼形成蜂窩、麻面及狗洞。
2、模板及支撐系統
模板工程是保證坡屋面砼施工質量,加快屋面施工進度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結合本工程坡屋面的特點、規模,選擇適宜的模板及支撐體系,是坡屋面模板工程施工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模板及其支撐體系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澆筑砼的自重、側壓力及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
本屋面板底模采用厚12mm,板面平整,無翹曲變形、干裂脫層現象的高強竹膠合板。支撐體系采用無嚴重腐蝕、破裂、翹曲變形、100×50mm的木枋和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及裂縫等質量缺陷的Ф48×3.5mm焊接鋼管及配套扣件。
坡屋面底模支撐搭設滿堂紅腳手架,立桿縱橫間距為0.8~1.2m,水平桿步距為1.5m,并在離地150㎜設掃地桿一道,在緊靠現澆屋面板底模沿屋面坡度方向加設橫桿一道,以使支撐系統形成井字架結構。安裝支架立桿前,按施工規范要求設置了50mm×200mm通長墊木。
在搭設滿堂紅腳手架前,根據電腦模擬放線得出的轉折點、梁位置及標高進行拉線分別設置一排腳手架,然后以此為基準點搭設屋面板的底模,在確定其每個轉折坡度均準確無誤后,再在其間按上述要求設置滿堂紅腳手架。由于屋面結構坡度較大,為確保底模的穩固,于板底模腳手架支撐部位,沿坡屋面底模設水平桿一道,模板的頂撐緊固采用木楔頂緊加固。
支架搭設完畢后,組織項目部各個管理部門以及邀請建設單位現場代表認真反復了檢查板下木楞與支架立桿連接是否穩定、牢固,根據給定的標高線,認真調節校正木枋下橫桿高度,將木楞找平。底模鋪設完畢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儀檢查平整度與樓板底標高,并進行校正。一切無誤后,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鋼筋工程
本工程的鋼筋加工均在加工棚中完成,鋼筋的加工嚴格按設計施工藍圖及國家規范要求進行加工制作。由于屋面板的鋼筋通長,而屋面又需起折,因此,鋼筋在每個轉折處均要在加工棚中用冷彎機按設計角度完成,以保證其結構在轉折處的斷面尺寸。鋼筋的運輸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采用人力運輸至綁扎點。鋼筋的綁扎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的驗收規范要求,且在屋脊梁的位置按屋脊的方向每隔1.5m加設一根高于屋脊的鋼筋彎鉤,以便在屋面砼的澆筑以及屋面防水的施工中系安全帶。
4、砼工程
本屋面工程結構砼的施工重點在于對砼的攪拌控制、砼的運輸及砼的澆搗控制。
本工程屋面砼采用現場機械攪拌,泵車及人力雙輪車負責地面水平運輸。結合本工程屋面坡度太大的特點,砼的配制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進行,并嚴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易性及坍落度。現場攪拌砼坍落度控制在下限3㎝以內,以確保坡屋面砼的澆筑施工質量。
砼在地面的水平運輸采用人力雙輪車進行,人力雙輪車配合龍門架作業。屋面屋脊內環線砼的水平運輸于屋面沿屋脊搭設2.8m寬的通道,人力雙輪車運至澆筑地點,溜槽下料。水平運輸通道的搭設在屋脊梁(WXL2)兩邊WXL1梁與XQL3梁之間,通道立桿站距1.0~2.0 m,橫桿間距1.5m.立桿底座的固定:在梁底有磚墻部位的地方直接穿過物圈梁固定于磚墻頂面;在梁底沒有磚墻的位置,采用飛機撐上下焊接固定于腳手架及鋼筋上;當模板拆除時,敲掉旱點,從砼表面位置將飛機撐的外漏部分割掉,其余部分留入砼中。砼垂直運輸采用兩臺龍門吊,分別布置在01軸線和027軸線旁。
龍門架吊籃下料處需搭設操作平臺,操作平臺和通道相連,設斜撐兩道,與外架連接,且在兩側立桿加設剪刀撐,橫桿滿鋪跳板。使之達到能夠安全下料且運輸到澆筑地點。外架搭設高于屋檐1.5m,且緊靠屋檐,高于屋檐部分設置橫桿兩道,并在其間設置擋板一道。四周滿布安全網。
在整個屋面結構砼澆筑的過程中,勞動力及機具的準備和決定砼的澆筑順序對整個砼的澆筑質量起很大的作用。因設計中,整個屋面砼的澆筑不允許出現冷縫,所以砼必須一次性澆筑完畢。由于屋面現澆砼的工程量較大,而且屋面坡度較大、施工場地受到限制,不可能進行大面積澆筑。根據對屋面砼工程量以及對砼初凝時間的計算,本屋面工程的施工做出如下安排:
屋面砼采用兩臺攪拌機現場攪拌,兩臺攪拌機分別設置在兩臺龍門架旁,以利于砼的及時運輸。屋面砼的澆筑沿屋面以屋脊為分界線兩邊同時進行,向屋脊處推進交圈。人員安排兩組作業,兩組作業人員同時施工,每組15人,實行兩班倒,連續施工。第一組人員從屋脊外環線的屋檐處以寬為50㎝的環線按順時針進行砼澆筑,并在最初澆筑的砼初凝前進行交圈,然后按寬為50㎝的環線進行第二圈的澆筑,逐漸向屋脊靠近;在第一組人員進行砼澆筑的同時,第二組人員從屋脊內環線的屋檐處以寬為50㎝的環線按逆時針進行砼澆筑,并也在最初澆筑的砼初凝前進行交圈,然后按寬為50㎝的環線進行第二圈的澆筑,逐漸向屋脊靠近,然后和第一組人員在屋脊處進行交圈封閉,完成整個屋面砼的澆筑施工。因屋面的坡度較大,操作人員根本無法在屋面上站穩,為了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系在屋脊處專門設置的鋼筋彎鉤上,當完成一處時,在換系在相鄰的鋼筋彎鉤上。
為了充分保證砼的澆筑質量,在砼澆筑前,配置好插入式振搗器4臺(備用2臺);輕型平板振動器2臺;備用發電機一臺(75KW);現場砂石水泥等材料準備充分;屋面砼養護、保溫等材料準備齊全。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最后一次進行檢查和控制、調整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經檢查合格后,才進行砼澆筑。砼下料時,為了將砼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m以內,采用溜槽下料。
篇2
1、發病特點
1.1 病原菌
該病的病菌稱寄生疫霉和辣椒疫霉,均屬鞭毛菌,菌色白色,棉絮狀,無隔,分枝多,氣生菌絲發達,病組織和培養基上易產生大量孢子囊,孢子梗無色纖細,無隔膜,一般不分枝,孢子囊無色或微黃,卯圓形,球形至長橢圓形。
1.2 傳播途徑
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組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卯孢子經雨水濺到近地面茄子果實上,萌發長出芽管,芽管與茄子表面接觸產生附著器,從其芽底部生出侵入絲,穿透寄主表面進入,后病斑上產生孢子囊,萌發后形成游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形成再次侵染,秋后在病組織中形成印孢子越冬。
1.3 發病條件
適宜發病溫度為30℃,相對濕度68%,96%以上菌絲生長旺盛。在適宜條件下,病果經24h即可再侵染。因此,高溫多雨,濕度大成為此病流行條件。土壤粘重及雨后水淹,管理粗放和雜草叢生的地塊發病重。
1.4 發病癥狀
該病主要危害果實,一般近地面部老果先發病。發病初期果實上出現水浸狀圓形斑點,隨后擴大蔓延至整個果實,病部稍凹陷,果肉變成黑褐色腐爛。濕度大時病斑處生有白色棉絮狀菌絲,病斑發展迅速,病果落地腐爛。
2、防治措施
2.1 選擇抗病品種
選擇抗病品種是防治綿疫病發病的措施之一。一般情況下圓茄品種較長茄品種抗病,厚皮品種較薄皮品種抗病,早熟品種較晚熟品種抗病。比較抗病的綠茄品種有綠罐、平茄四號;紫茄品種有平茄三號、茄雜2號等。
2.2 實行輪作倒茬
一般情況下茄果類與瓜類蔬菜實行3~5年的輪作,切忌重茬。
2.3 培育壯苗
茄子的壯苗標準是:株高18~20cm,開展度大于株高,莖粗0.7~10cm,節長1.2-1.5 cm,有真葉7~8片,葉大厚,葉色深綠,帶即將開花的大花蕾,根系白色。茄子定植時一定要選擇壯苗,廢棄病殘苗,定植時盡量帶土移栽,少傷根,不給病菌侵染的機會。
2.4 采用地膜覆蓋及高壟深溝栽培
地膜覆蓋能夠阻止土壤中病菌孢子對茄子果實的飛濺傳布,還可以借助日光進行高溫滅菌及防止雜草生長。茄子適宜定植的株、行距應為50cm×60cm,每667m2適宜密度為2200~2500株。過密,植株較弱,通風、透光性差,易于感病。
2.5 科學肥水
施足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前期蹲苗時控水,定植時盡量澆穴水,緩苗水要見濕見干,切忌大水漫灌。雨季注意排水,增強植株抵抗力。
2.6 精細管理
定植緩苗后及時中耕封溝,使植株健壯生長,防止植株側倒與地面接觸。待門茄坐果后及時打掉門茄以下的側枝,適時摘除老葉,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剛發現病株時及時拔除病株及病果并帶出田塊外深埋。
篇3
關鍵詞:樓屋面裂縫;防治措施;住宅質量
1.鋼筋混凝土現澆板裂縫原因的分析
1.1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方面
1.1.1水泥凝結或膨脹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穩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鎂,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產生體積膨脹,產生裂縫。
1.1.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過多,則隨著混凝土的干燥,會產生不規則的網狀裂縫。
1.1.3堿----骨料反應:蛋白質、安山巖、玄武巖、輝綠巖、千枚巖等堿性骨料有可能與堿性很強的水泥起化學反應,生成有膨脹能力的堿--硅凝膠而引起混凝土膨脹破壞,產生裂縫。
1.1.4水灰比、塌落度過大,或使用過量粉砂混凝上強度值對水灰比的變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計量變動對強度影響的疊加。
1.2施工質量方面
1.2.1混凝土施工過分振搗,模板、墊層過于干燥混凝土澆筑振搗后,粗骨料沉落擠出水分、空氣,表面呈現泌水而形成豎向體積縮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漿層,它比下層混凝土有較大的干縮性能,待水分蒸發后,易形成凝縮裂縫。而模板、墊層在澆筑混凝上之間灑水不夠,過于干燥,則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縮,產生裂縫。
1.2.2混凝土澆搗后過分抹干壓光會使混凝土的細骨料過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漿層,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與空氣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引起表面體積碳水化收縮,導致混凝土板表面龜裂。
1.2.3施工工藝不當引起: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不當,致使支座處負筋下陷,保護層過大,固定支座變成塑性鉸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處產生裂縫;樓板的彈性變形及支座處的負彎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過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上荷載,造成混凝土樓板的彈性變形,致使砼早期強度低或無強度時,承受彎、壓、拉應力,導致樓板產生內傷或斷裂;大梁兩側的樓板不均勻沉降也會使支座產生負穹矩造成橫向裂縫。
1.2.4后澆帶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縫:為了解決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和溫度應力,規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澆帶法,有些施工后澆帶不完全按設計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縫;板的后澆帶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徹底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縫。
1.2.5樓面墊層內鋪設的暗裝水管、電線套管鋪設不當,如水管、電線套管鋪設不夠牢靠、集中鋪設、上下交疊鋪設致使水管、電線套管上皮在墊層厚度1/3以內,保護層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線長度方向產生裂縫。
1.2.6混凝土的收縮(溫度裂縫):眾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縮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種新的水泥結晶體,這種結晶體化合物較原材料體積小,因而引起混凝土體積的收縮,即所謂的凝縮,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內自由水蒸發而引起的干縮。而且,如果混凝土處在一個溫差變化較大的環境下,將會使其收縮更為加劇。另外,室內外溫差變化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縫。
1.2.7目前在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質量與工期之間的較大矛盾。一般主體結構的樓層施工速度平均為5-7天左右一層,最快時甚至不足5天一層。因此當樓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不足24小時的養護時間,就忙著進行鋼筋綁扎、材料吊運等施工活動,這就給大開間部位的房間雪上加霜。除了大開間的混凝土總收縮值較小開間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強度不足的情況下受材料吊卸沖擊振動荷載的作用而引起不規則的受力裂縫。并且這些裂縫一旦形成,就難于閉合,形成永久性裂縫。
2.裂縫的預防措施
2.1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方面
2.1.1盡可能不使用民辦小廠生產的水泥,如必須使用,應認真對水泥標號及安定性進行試驗。
2.1.2采取嚴把原材料進貨關、認真地對進場砂石骨料進行檢驗,嚴格控制砂的粒徑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項試驗,一經發現不合格材料進場必須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場。
2.1.3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和質量檢驗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確定配合比,嚴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小空隙率和砂率以減少收縮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
2.2施工質量
2.2.1在混凝土澆搗前,應先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避免過多吸收水分,澆搗過程中應盡量做到既振搗充分又避免過度。
2.2.2混凝土樓板澆筑完畢后,表面刮抹應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樓板澆筑后,對板面應及時用材料覆蓋、保溫,認真養護,防止強風和烈日曝曬。
2.2.3嚴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趕工。
2.2.4施工后澆帶的施工應認真領會設計意圖,制定施工方案,杜絕在后澆處出現混凝土不密實、不按圖紙要求留企口縫,以及施工中鋼筋被踩彎等現象。
2.2.5對于較粗的線管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可增設垂直于線管的抗裂短鋼筋網加強,抗裂短鋼筋采用Φ6-Φ8,間距≤150,兩端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300毫米。
2.2.6對計劃中的臨時大開間面積材料吊卸堆放區域部位的模板支撐架在搭設前,就預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和擱柵增加模板支撐架剛度的加強措施,以增強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沖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鋪設舊木模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進一步防止裂縫的發生。
2.2.7加強對樓面砼的養護:砼的保濕養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早期的妥善養護可以避免表面脫水并大量減少砼初期伸縮裂縫發生。但實際施工中,由于搶趕工期和澆水將影響彈線及施工人員作業,因此樓面砼往往缺乏較充分和較足夠的澆水養護延續時間。為此,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護,并可采用噴養護液進行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減少對施工的影響。
2.2.8嚴格控制板面負筋的保護層厚度:現澆板負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鋼筋上面,與梁筋應綁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鐵架子或混凝土墊塊等措施來固定負筋的位置,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板面鋼筋不再下沉,從而可有效控制保護層,避免支座處因負筋下沉,保護層厚度變大而產生裂縫,板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大于1.5cm。
3.裂縫的處理方法
3.1對于一般混凝土樓板表面的龜裂,可先將裂縫清洗干凈,待干燥后用環氧漿液灌縫或用表面涂刷封閉。施工中若在終凝前發現龜裂時,可用抹壓一遍處理。
3.2其它一般裂縫處理,可將板縫清洗后用1:2或1:l水泥砂漿襪縫,壓平養護。
3.3當裂縫較大時,應沿裂縫鑿八字形凹槽,沖洗干凈后,用1:2水泥砂漿抹平,也可以采用環氧膠泥嵌補。
3.4當樓板出現裂縫面積較大時,應對樓板進行靜載試驗,檢驗其結構安全性,必要時可在樓板上增做一層鋼筋網片,以提高板的整體性。
3.5通長、貫通的危險結構裂縫,裂縫寬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結構膠粘扁鋼加固補強,板縫用灌縫膠高壓灌膠。
篇4
關鍵詞:機械加工;紋理圓;紋理特征;紋理提取;加工工藝
所謂的紋理分析技術其實質上是一種基于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雙重功能的一種新型分析手段,而它的分析原理則是利用一定的圖像處理技術從被檢測物件上提取出物件固有的紋理特征,然后再通過對這些特征的識別處理從而獲得被測物件的定性描述的過程。在現今的機械零件加工工藝中, 零件表面所產生的紋理雖然在整體上表現出某種規律性的變化,但是其局部卻又是十分隨意的。
其實不論是對于零件的紋理識別,還是對于識別之后的數據處理,這些復雜的工序都離不開計算機的輔助,現如今,計算機對于機械零件表面的紋理分析與識別已經成為眾多學者探討研究的課題。以往對于機械零件的區分,都是采用計算機對于圖像的識別處理技術,先由計算機識別器通過多次掃描處理將零件的所有局部紋理都統一存入計算機中,然后通過計算機的圖像快速匹配技術將之前掃描所得到的區域性圖像整合拼接起來,這樣才可以識別出機械零件的全貌。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計算機的全程參與。【1】
針對以往這種零件識別技術緩慢繁瑣的問題,本文就將討論如何單從區分機械零件表面的加工工藝就可以快速地區分機械零件的方法。目前對于這種新型識別方法的理論研究還比較少,所以為了解決傳統紋理識別方法不能有效地分析機械零件紋理這一困局,此次研究通過考察大量經過不同處理工藝所加工的機械零件產品,在對其零件表面紋理分析的基礎上,大膽建立了一種名為“16點紋理圓模型”的計算方法,同時還突破性的提出了一種識別各類加工手段的函數算法。
1.機械零件表面紋理特征提取
在工廠加工各類機械零件時,由于切割刀具會因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在實際的行徑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微妙的偏離,而這種微妙的偏離就會在被打磨零件上形成某種具有一定走向的特殊紋路,并且這種紋路在零件的表面會表現出某種規律性。【2】為了更好的獲得零件局部的紋理特征,自此便引入了一種叫做“紋理圓”的思想。
紋理圓示意圖是一個通過車削工藝加工而成的零件圓端面圖, 他的紋理方向為螺旋型,而以零件上某點為圓心,以一定長度為直徑在零件上做圓所得到的圓圈,就被稱為“紋理圓”。
在這個人為的“紋理圓”上,就有:
(其中dB:角度為B的直徑。B=π/m,2π/m,…mπ/m。在所繪“紋理圓”的每條直徑上,每隔一個像素長度取一點,共2w+1個像素點,這些像素點灰度值為fB(i),像素坐標為(xB(i),yB(i)))
當得到上述所有相關數據時,運用“雙線性插值法” 計算出所繪“紋理圓”直徑上的各個像素點灰度值fB(i), 然后再通過這些計算出的像素灰度值得出標準差S(dB),而其最小值所對應的那條直徑所構成的角度H,就是此“紋理圓”的整體紋理方向。【3】
2.機械零件表面紋理特征分析
2.1. “16點紋理圓” 模型。
該模型的計算方法是通過再被測零件上按上述方法依次繪制出16個直徑統一,大小適中的“紋理圓”,并在這些所繪制出的“紋理圓”上統計整合出S(dB)(直徑像素灰度值標準差)、Z(特征參數)、O(x,y)(圓心坐標) 等參數的具體數值,具體的數據定義和參數說明如下:
2.2.基于“16點紋理圓”模型的紋理特征分析。
之所以要在對零件的紋路識別處理上引入“16點紋理圓”模型的理念,是因為在實際的機械零件制造過程中,負責切割打磨的道具不但會受到自身性質的影響,還會偶發性的受到環境中各類因素的突發性影響,這就會使所加工出來的零件在其紋路上也會表現出一些不確定性,此時“16點紋理圓”模型的理念的引入,就很好的解決了這種偶發性的數據偏差。
現就對如今較為常見的4種零件加工工藝進行分析。
2.2.1. “磨削平面紋理”特征分析。
整個零件表面呈 “斑點狀”,且紋理圓的方向性不是很強。
2.2.2. “車削端面紋理”特征分析。
該紋理近似“圓形”,由于在對其進行統計分析時容易出現較大誤差,所以在具體的數據處理階段需對相關資料進行篩選。【4】
2.2.3.“銑削平面紋理”特征分析。
紋理結果是一種“螺旋型”的紋路,并且該種工藝所加工的零件在統計分析中的隨意性較強且沒有特定的范圍。
2.2.4. “刨削平面紋理”特征分析。
“直條形” 紋理,由于零件表面的紋理方向較近,為了減少誤差,就要適時選擇參數較好的紋理圓來計算Z(特征參數)。
3.基于16點紋理圓模型的加工工藝識別
3.1.利用算法描述與流程圖。
本次課題性研究所利用的探究手法是大連調取相關實驗數據,再引進新型計算公式,得出了一種新型的識別機械零件加工工藝的算法。
3.2.采用部分實驗數據與結果分析。
表1為某零件上的一個“紋理圓”的直徑像素灰度值的標準差。
通過一系列的相關測試,結果表明該零件所掃描圖像的紋理特征在整體上呈現出“點斑狀”, 表明該零件的加工工藝是“磨削”型且與實際的加工工藝溫和。而這恰恰與新型“16點紋理圓理論模型”的計算結果是一致的。【5】說明“16點紋理圓理論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4.結語
本文通過對以往零件工藝判斷手法的分析發現了其中的不足。而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套新型的“16點紋理圓模型”,并由此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機械零件工藝識別法。該種算法不但解決了零件偶發性誤差的問題,同時也大幅度強化了工藝判斷的過程,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與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佳陽,張志勝,史金飛等.一種機械零件表面加工工藝的自動識別方法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10,31(8):1763-1768
[2] 孫保友.影響機械零件表面加工質量的因素及改善表面質量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0,(6):174-175
[3] 于大雷.對金屬切削機床機械零件表面加工成形原理的探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2,(12):106-106
篇5
關鍵詞:彎沉檢測、落錘式彎沉儀(FWD)
中圖分類號:U213.1 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近年來,彎沉檢測設備及其相應的檢測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采用落錘式彎沉儀(FWD)測定路面的動態彎沉并用來反算路面的回彈模量, 作為目前世界上較先進的路面強度無損檢測設備之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代替傳統的貝克曼梁法法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并已列入《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指定彎沉檢測設備之一。這對更深一步的開發使用FWD、充分發揮FWD的優點、準確地評價路面的結構狀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在落錘式彎沉儀標準質量的重錘落下的一定高度發生的沖擊荷載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所產生的瞬時變形,即測定在動態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動態彎沉及彎沉盆。并可由此反算路基路面各層材料的動態彈性模量,作為設計參數使用。所測結果以轉換至回彈彎沉值后可用于評定道路承載能力,也可用于調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的傳力效果,探查路面板下的空洞等。
三、儀器與材料
1、荷載發生裝置:重錘的質量及落高根據使用目的與道路等級選擇,荷載由傳感器測定。重錘質量量為200kg±10kg,可采用50kN±2.5kN的沖擊荷載。承載板為十字對稱分開4部分且底部固定有橡膠片,直徑為300mm。
2、彎沉檢測裝置:由一組高精度位移傳感器組成,自承載板中心開始,沿道路縱向隔開布置7個在0~250cm范圍內,0、30、60、90四點,其他根據需要決定。
3、運算及控制裝置:能在沖擊荷載作用的瞬間,記錄沖擊荷載及各個傳感器所在位置測點的動態變形。
4、牽引裝置:牽引FWD并安裝運算及控制裝置的車輛。
三、方法與步驟
1、準備工作
(1)調整重錘的質量及落高,使重錘的質量及產生的沖擊荷載符合50kN±2.5kN。
(2)在測試路段的路基或路面各層表布置測點。
(3)檢查FWD的車況及使用性能符合要求后,將其牽引至測定地點,將儀器打開,進入工作狀態。牽引行駛速度不大于50km/h。
2、測試步驟
(1)承載板中心位置對準測點,承載板自動落下,放下彎沉裝置的各個傳感器。
(2)啟動落錘裝置,落錘瞬間即自由落下,沖擊作用于承載板上,再立即自動提升至原來位置固定。同時,各個傳感器檢測結構層表面變形,記錄峰值,即路面彎沉,每一測點測定3次,除去第一個測定值,取后兩次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計算依據。
(3)提起傳感器及承載板,牽引至下一個測點,重復上述步驟,進行測定。
四、FWD與貝克曼梁彎沉儀對比試驗
1、路段選擇
選擇結構類型完全相同的路段,針對不同路面結構的代表性路段,進行兩種方法的對比試驗,以便將落錘式彎沉儀測定的動態彎沉換算成貝克曼梁測定的回彈彎沉值。選擇對比路段長度300~500m,彎沉值應有一定的變化幅度。
2、對比試驗步驟
(1)采用與實際使用相同且符合要求的FWD及貝克曼梁彎沉儀測定車。其沖擊荷載與貝克曼梁彎沉儀測定車的后軸雙輪荷載相同。
(2)標記對比路段的起點位置,先測定貝克曼梁定點測定回彈彎沉。標記測點位置,再將FWD的承載板對準標記點,位置偏差不超過30mm,測定其彎沉值,時間間隔不得超過10min。
(3)通過對比試驗得出回歸方程式LB=a+bLFWD,LFWD、LB分別為落錘式彎沉儀、貝克曼梁彎測定的彎沉值,其相關系數不應小于0.95。
五、結束語
篇6
摘要:介紹了家禽免疫副反應的癥狀,分析了其發生原因,并提出了對策,以期為家禽免疫副反應的預防提供參考。
關鍵詞:家禽 免疫副反應 癥狀 發生原因 預防措施
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家禽傳染病、降低家禽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但在接種疫苗過程中,由于受到疫苗質量、接種時間、免疫接種技術及家禽有機體健康狀況等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一些家禽在免疫接種后出現癥狀輕重不等的免疫副反應。本文分析了家禽免疫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供廣大家禽養殖戶和免疫接種人員參考。
一、家禽免疫副反應的癥狀
免疫副反應是指動物接種疫苗后,在產生有益免疫反應同時或之后出現的因疫苗質量、動物健康狀態等因素引起的有損于機體的不良反應[1]。免疫副反應根據引起家禽癥狀的輕重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2種。一般反應是由生物制品本身特性引起的,家禽主要表現為呼吸加快、體溫升高、倦怠、食欲減少和生產性能下降等癥狀,此反應不會引起不可恢復的組織器官損害或功能障礙,一般不需處理,1-3 d后癥狀會自然消失。異常反應較一般反應發生的概率低,但癥狀較嚴重,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采食減少,鼻腔出血,抽搐,條件性致病菌感染,甚至引發死亡,異常反應需要藥物治療才能恢復,救治費用較高。
二、免疫副反應的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1.疫苗選擇不當
目前,市場上禽用疫苗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養殖戶如購買超過有效期的疫苗、沒有正規批文或質量不合格的劣質疫苗,有的弱毒苗毒力不穩定、毒力偏強,使用后容易出現毒力偏強,導致疾病的暴發。
預防措施:根據本地家禽疫病的流行情況及發生特點、使用疫苗的類型及特性、家禽免疫水平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養殖戶必須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優質疫苗,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免疫副反應。具備條件的養殖場還可通過病原分離、血清學鑒定,確定血清型,以正確選用相應疫苗[2]。
2.接種疫苗的時機不當
給處于疾病狀態、亞健康狀態的家禽接種疫苗;在寒冷、酷暑等惡劣氣候條件接種疫苗均易使家禽產生較大的免疫副反應。
預防措施:免疫前應采取群檢和個體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對被接種的家禽進行詳細的健康狀況了解,必要時個體進行測溫,觀察食欲、精神狀態及可視黏膜有無變化等,若有嚴重傳染病流行,則應停止接種。在注射免疫時,應根據家禽的健康狀況分開免疫,應先將病雞剔除、隔離,先免疫健康家禽,后免疫健康狀況不佳的家禽,防止免疫時人為造成疾病傳播。如發現異常情況可以暫緩免疫,以便減少或降低免疫副反應的發生及死亡。注射疫苗盡量避開寒冷酷暑的天氣。冬天疫苗稀釋后溫度要略低于室溫,時間上最好避開早晚,夏天避開炎熱中午。
3.免疫人員的技術操作不當
一是疫苗稀釋不當。如馬立克氏病疫苗不按要求用特定的稀釋液;飲水免疫時用含高濃度消毒藥的自來水;稀釋液的量偏大;疫苗稀釋時混有配伍禁忌的藥物或其他疫苗或染料。二是不同疫苗同時使用。不同疫苗同時或以相同途徑接種,有些疫苗在體內會相互干擾,引起劇烈的免疫反應。防疫人員接種疫苗時為了減少操作次數,圖方便,將幾種疫苗同時給家禽注射。如將新城疫疫苗、禽流感疫苗同時注射,不僅降低預防接種效果,還會使家禽免疫副反應加劇。三是隨意增減疫苗劑量。有的接種人員隨意減少和增大注射劑量。接種疫苗后,免疫員沒有進行觀察,或出現了副反應不處理,從而導致副反應加重,最終造成動物死亡。四是注射器使用消毒不當。注射器在使用時,如果內部有化學消毒劑殘存,注射器針頭不及時更換,注射部位不消毒等可能出現帶毒感染,甚至導致疫情暴發[3]。
預防措施:免疫人員要嚴格按照生物制品的使用方法進行免疫。疫苗稀釋要使用專用稀釋額或生理鹽水,搖動小瓶至疫苗完全溶解后使用。注射器在使用前要煮沸20 min或高壓滅菌,使用連續注射器時,必須更換消毒針頭。注射器械使用后必須用清水徹底清洗干凈,晾干后保存。免疫注射時要求正確操作,劑量準確,疫苗稀釋后必須保證12 h內用完,免疫后觀察5-10 min,對個別家禽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要及時用抗過敏藥物、強心藥等藥物對癥治療。接種后,要向群眾說明加強飼養管理,使動物機體產生較好的免疫力,減少接種后的副反應。
4.禽舍管理存在不足
飼養管理水平低下;禽舍衛生環境不良;家禽的營養狀況差,飼料營養不平衡,如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低,微量元素硒、鋅、電解質等或某些維生素過高或缺乏,易造成免疫效果不佳;飲水免疫時,飲水槽不凈或消毒不當,造成疫苗污染。
預防對策:在預防接種同時,必須提高飼養管理水平,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增強家食體質,提高抗病力[4]。疫苗接種前后要使用消毒藥、抗細菌藥物、抗病毒藥物、干擾素及免疫抑制劑;可在接種前后3 d內,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維生素C、維生素E或在飼料中加入利血平等抗應激藥物,增強免疫效果。還要保證飼料蛋白質含量充足,尤其是注意一些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礦物質的添加。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免疫促進劑,可以保護家禽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加機體抗應激能力。鐵、鋅和硒等微量元素能維護免疫器官的正常發育和功能,增加機體免疫功能。保持舍內定期消毒、通風良好、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強度,飼養密度合理,勤換墊料,對孵化器、出雛器、飼養用具及環境進行定期消毒,防止污染綠膿桿菌、葡萄球菌及其他病菌(毒)。保持禽舍內外的安靜,減少家禽應激。
參考文獻:
[1]白軍.雞群免疫失敗的原因[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6):59-60.
[2]張寶琚,宋振文,張利平.家禽使用疫苗時應注意的問題[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8(5):60-61.
篇7
關鍵詞:審計角度 員工 信息安全意識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在當前企事業單位的廣泛運用,在生產率的提高上以及總產值的增加上是顯而易見的。同時也大幅度地減少了勞動時間,降低了勞動成本。信息技術對于我們越來越重要。根據馬克思的觀點,凡事都有兩面性。信息安全問題正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是防不勝防,所以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分析存在的原因,并且做好預防的工作。
信息是一種資產,是企業總資產和個人隱私的重要載體,是企業或者組織進行正常商務活動或者是管理的不可或缺的財富。信息安全在當前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從宏觀上講,信息安全關系到國家的穩定;信息安全關系到組織機構的正常運作與持續發展;從微觀上來說,信息安全能夠保護個人隱私,關系到個人財產。
一、信息安全的內涵
信息安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主要指在一定領域范圍內,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以及完整性、真實性、可控性等的相關理論和技術。從狹義上說,信息安全就是系統的硬件、軟件以及數據的保護,預防系統和數據遭到破壞和更改,保證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安全可以分為兩個層面,意識技術層面,防止外部用戶的非法入侵;在管理層面,主要是對內部員工進行管理和培訓。
當前的某些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具有高度機密性的銀行、保險等單位,他們的辦公電腦設備容易成為黑客的目標并且在預防性方面仍舊存在著嚴重的情況。從總體上來說,信息安全問題比較普遍,并且也不是大多數企業的主要責任,他們忙于自身的關鍵業務,忙于市場調查,在計算機安全管理以及員工的安全意識執行力上沒有過多的關注。首先,員工經常會出現在電腦上一鍵下載某些瀏覽器和辦公軟件,并且毫無警惕的意識,在沒有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沒有在電腦上安裝阻止病毒或非法侵入的軟件,又或者是病毒庫沒有及時更新,甚或是下載安裝了不安全的軟件和與工作關系不大的非授權軟件;其次,對于存有機密的電腦,沒有設置相應的密碼,如開機密碼、用戶登錄密碼、屏保密碼等等,這就增加了外界對該臺電腦的入侵程度,又或者是密碼設置得過于簡單,要么是六個“1”,要么是六個“8”,又或者是生日、電話號碼,這些都很容易被猜中;再次,沒有設置相應的局域網。在某些單位,例如法院、公安局等,有些涉及到管理對象的身份信息,不能沒有采取措施就直接接入互聯網或者是身份不明的網站;最后一個問題是,部分員工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在下班時間忘記關電腦,隨意借給別人使用,或者是設備隨意亂放。
二、審計對信息安全問題的影響
我們把矛頭指向了員工,是因為員工作為信息的擁有者,具有對保密性信息進行維護的義務。可以分析為員工不懂得識別信息安全風險,或者是對培訓的內容和公司的制度沒有認真履行,或者是相關監督部門的問題,沒有做好審計工作,對于出現問題的職員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懲罰和遏制。但是究其根源,是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淺薄的問題。
審計對信息安全有什么影響呢?我覺得影響是多方面的:第一,如果將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問題引入到審計工作事項中,企業就會加強員工信息安全意識方面的培訓,許多員工就能認識到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否則,他們可能處于企業的底層,沒有涉及到企業的最終利益,沒有深刻體會到,一個職員的行為會牽扯到一個公司的命運,沒有深刻意識到,整體可能會受到局部的影響。他們可能會看到技術部通報說:公司存在客戶資料泄密、黑客入侵以及機構的主機癱瘓等現象,但是在他們身上發生的很少,員工覺得這種事情的責任不會落在自己身上;第二,如果將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問題引入到審計工作事項中,信息安全的隱性價值就能更好的得到體現。信息安全是一件比較隱性的東西,它比較抽象,不能量化、直觀地展示在員工面前,同時員工的受教育程度也是不同的,他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可能不會感同身受;第三,如果將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問題引入到審計工作事項中,信息安全的觀念在員工中就會得到更好的傳遞。可能只在職工入職時,在培訓課上稍微提了一下,在之后的工作中沒有做好強調的工作。正因為缺乏了持續深入的信息安全傳導,或者是傳導的形式太刻板,沒有深入員工的內心,導致員工對信息安全問題的認識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些先入為主地以為這些高技術的問題由技術部解決就可以了。
三、在審計報告中,應對員工信息安全意識方面的問題多提建議
從以上內容可知,從審計的角度來提高員工信息安全意識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的信息技術是無孔不入,已經滲透到了銀行、醫院的各個層面,就連取票排號都是高度的自動化。同時,信息也逐漸地成為了各個企業的重要資產,特別是在金融管理領域,安全問題事關重大。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各個企業紛紛制定出相應的制度,以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體系,強化信息資產的保護。例如銀行,銀業員是政策、流程以及制度的具體執行者,他們的執行力直接影響到信息資產,影響到信息安全管理。
(一)在審計建議中,應將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教育與培訓方面的問題考慮在內
培訓和教育可以是事前的工作,也是事后的彌補工作。由于審計部門對信息安全問題比較熟悉,關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審計人員現身說法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審計建議中,可以考慮把這些知識引入到教育與培訓中。采用的教育方式可以是靈活的,比如可以是集中培訓和在線培訓相結合,減少時間成本,可以制作公司內部的宣傳冊,可以在公司的主頁上多設置相關的內容。同時,有必要的話可以加入一些案例,使得分析結果更加透明和形象,對員工的說服力也更高。
(二)在審計建議中,應將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約束機制方面的問題考慮在內
眾所周知,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以及品牌形象。一個企業只有擁有了企業文化,才能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方向不斷地努力。信息安全意識本身就是一個企業的重要內容。在信息泛濫的今天,如果快速、準確地做好決策也需要對你信息的正確有效地收集和保存。如果將信息安全文化的觀念植入員工的內心,就能快速地提高其文化認同感和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因此,員工需要與公司簽訂相關的信息安全保證協議,以此作為公司和員工雙方遵守約定的憑證,并把它當作員工的信用檔案存入員工的人事檔案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員工的胡作非為和隨意散漫的行為。讓員工從入職開始就意識到信息安全就在身邊,意識到“保護信息安全,從我做起”,從而促使員工加強思想重視。
(三)在審計建議中,應將對員工的監督控制考慮在內
審計工作應當始終貫穿于公司的管理過程中,包括領導層面的計劃、組織、指揮、領導,也包括對員工的管理過程中。審計的方法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可失階段性的審計,可以是定期的審查,可以是突擊檢查。這些審計的意識一旦在員工心中形成固定的模式,他們也就會認真地去執行,久而久之,這些意識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員工個人。[3]審計工作進行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問題,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需要嚴格督促其改正,同時對于嚴重違規或者是舞弊的行為給公司,給銀行造成經濟損失的,要追求他們的相關責任。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審計對于信息安全非常重要,許多企業領導需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涉及到每一個企業員工的具體工作,信息安全問題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領導者除了要抓好技術部門和信息安全部門的保密工作外,還要意識到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薄弱也是企業信息泄密或者是企業存在安全隱患的重要一環。
參考文獻:
[1]萬建輝.信息系統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管理[J].通訊學報,2012(10)
篇8
1.制定科學規劃,切實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鎮賚縣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重點強化了“兩個結合”,即遠近結合和點面結合。在遠近結合上,對于近期建設,突出抓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農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村村通建設、泥草房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土地開發整理、環境衛生整治等一批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對于長遠規劃,著眼大局,充分考慮農民的意愿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力求達到“三個符合”,即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做表面文章;符合群眾愿望,不搞強迫命令;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不搞無效益產業。規劃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并經村民代表會或鎮人民代表會通過,方可組織實施。在點面結合上,堅持因地制宜,。在點的選擇上,重點突出人口相對集中和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鄉鎮所在地,作為推進村,逐步引導農民向中心村和居民小區相對集中,壓減建設成本,避免重復建設。在面的推進上,充分考慮東西部發展差異,不搞“統一模式”,不搞“一刀切”,對于經濟基礎好的東部鄉鎮先行推進,率先實現新農村建設。對于基礎條件較差的中西部鄉鎮,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有重點的穩步推進。
2.突出產業支撐,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要求,突出資源特色和區位優勢,堅持因地制宜,調優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積極爭取并組織實施了土地開發整理工程,爭取國家項目資金16.8億元,計劃開發整理土地121.5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10.1萬畝(其中,水田57.6萬畝,水澆地52.5萬畝),新增耕地68.2萬畝,目前,一期工程主體基本結束,二期工程2010年啟動實施。依托農發資金,啟動實施了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總投資9200萬元,改造中低產田12萬畝。項目建成后,鎮賚縣水田面積將達到150萬畝以上,成為全國水田第一大縣,糧食產量可達到30億斤,純增18億斤,有10萬農村人口直接受益;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在西部旱田區重點引導農民大力發展效益農業、避災農業,積極推廣高效玉米、烤煙、辣椒、雜糧雜豆和瓜菜等作物種植,并大力發展棚膜經濟和庭院經濟,提高耕地產出效益,目前全縣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已達到48萬畝;大力發展精品畜牧業。組織實施了“小動物、大經濟”發展戰略,依托飛鶴乳業和雨潤集團,以契約為紐帶,以銀行信貸為保障,以專業合作社為平臺,建立“龍頭企業+銀行+政府+專業合作社+農民”五位一體的牧業養殖新模式,計劃三年時間建設1個3萬頭大型牧場和2個1萬頭中型牧場,組建專業合作社45個,帶動農戶9000戶;建設鴨鵝養殖園區3個(鴨舍300棟),發展專業合作社30個,帶動農戶6000戶。目前,鎮賚縣的3萬頭奶牛大型牧場于2009年9月份啟動,2010年年底可建成,計劃引進澳大利亞優質奶牛4600頭,其他牧場和養殖園區也已完成選址。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活環境
在抓好產業開發的同時,積極開展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使農民共享新農村建設成果。截止目前,全縣共投入公共事業和基礎建設資金3.5億元,修建“村村通”公路541.3公里,路兩側彩磚鋪裝30公里。新建、修建村部24個、文化室13個、農民夜校19個、體育健身場所20個、村衛生所19個、建設垃圾處理場所10個,改造農村飲水154處,解決7.04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建設生態衛生廁所2400個、農村戶用沼氣1400座,完成村屯綠化184個,美化、綠化村屯鄉道180公里,建設新農村信息站9個,農村廣播電視入戶率達92%以上。加大了村屯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全縣鄉鎮和村屯共配備垃圾箱50個,并通過設立公益崗位,組建了農村保潔隊伍。特別是在涉及新農村建設整體形象、惠及千家萬戶的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鎮賚縣更是加大力度,加大投入,通過采取多條走路的辦法,有效解決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采取招引企業通過土地置換的辦法,搞集中建設;二是采取企業擔保,農民利用貸款資金改造建設;三是科學利用政策,將省里補貼專項泥草房改造資金用活用好,用有限的資金,發揮最佳的效果,搞好改造建設;四是制定各項扶持政策,鼓勵群眾自行改造建設。專門制定了《全縣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進實施方案》,從工程驗收、資金補助、土地使用、稅收減免、林木保障、建設規劃、行政事業收費、交通運輸、貸款擔保、社會捐助、集體經濟補償、物價控制、領導包保和部門幫扶等方面落實了13條扶持政策,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加快了工程建設步伐。2007年、2008年、2009年共改造完成泥草房24295戶,占農村泥草房總戶數的46%,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2.2億元。
4.積極推進民主進程,完善鄉村治理工作機制
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農村“三重一大”(重大決策、重要項目安排、重要崗位人員聘用和大額度資金使用)事項民主決策、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服務和“勤廉雙述”民主評議三項制度。對于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必須按照黨支部提議、村“兩委”聯席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議案公告、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結果公布的“六步工作法”操作,做到公正、公開、公平。對于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都通過“三資”監管程序進行微機化管理,統一標準,規范建檔,防止了暗箱操作。同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對村班子和村干部的民主評價制度,年初,村干部要向群眾做出廉政承諾;年末,鄉鎮黨委組織召開由村民代表、黨員代表、人大代表等參加的測評大會,村干部在會上述職述廉,并接受代表質詢。最后,對村班子及村干部進行劃票測評,并把測評結果作為村干部評先選優和獎懲的重要依據,真正把農村基層干部的權力置于廣大農民群眾的監督之下,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真正做到“民主定事、制度理財、群眾評官”,推進農村基層管理制度轉變,加快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民主管理進程。鎮賚縣被評為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縣”,并在全國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議上進行了經驗交流。
5.強化組織保障,增強鄉村干部的執行力
我縣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有包保任務的副縣級領導任副組長,各鄉(鎮)場和包保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建設、泥草房改造、環境衛生整治和項目資金6個具體工作推進組,每個推進組都由1名副縣級領導任組長。制定了發展農村經濟,鄉(鎮)場重點工作目標責任制、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包保責任制、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部門責任分工意見和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獎勵方案等,將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指標納入到縣鄉兩級領導干部、各鄉(鎮)以及縣直部門的年度重點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在強化組織保證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資金整合力度,對各項目資金,科學安排,合理使用,實行項目統一規劃、分別立項,資金統一管理、集中使用,主要用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項目資金的最大效益。此外,鎮賚縣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廣泛動員社會各界采取招商引資、股份合作、有償開發參與整體推進工作,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新農村建設。通過廣泛動員和宣傳發動,極大了調動了社會各界建設新農村的熱情,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篇9
關鍵詞:生物醫學工程;V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教學方法
Driving Teaching Method of VC++ and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U Bo,ZHANG Nan,WU Wen-yi,DU Jing,CHEN Hui,LIU Zhi-che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cs,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
Abstract:B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ethods, we explore the effective VC ++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pecializing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design the case-driven and case representation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have a deep understand of the VC ++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principles and gain the skill of VC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programming by using the common controls, and acquire the skill of database access programming technology. The case is designed to have the high requirements to the actual operating ability which considers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can accomplish the case using their ow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is process, students can deepen their knowledge about the VC ++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principle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presentation and the questions answering, students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final goal can be achieved that they can fundamenta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proficiently use it.
Key words:Biomedical Engineering;VC++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Teaching methodology
1引言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交叉學科,它運用理學、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生物科學、醫學、行為學或衛生學中問題,以及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1-2]。近年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醫學領域也獲得了廣泛應用,并促進了醫學的進步,例如醫學成像技術,計算機輔助診斷,醫院信息管理等。因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成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育教學的重要分支,很多醫學院校設置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3-8],甚至很多理工類院校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開設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9]。
程序設計是計算機科學中的重要技能,是在醫學信息學的科研或應用領域實現新算法或功能的重要手段。C++是經典的面向對象編程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編程語言。C++面向對象語言的特性使之具有簡潔高效的特性的同時,兼具靈活性的特點,使它即適用于大型程序設計,又能夠較好地兼容C語言。因此,面向生物醫學工程學生的C++面向對象編程的教學問題研究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10]。VC++是微軟開發的C++可視化集成編程環境Microsoft Visual C++的簡稱,不但支持C與C++的開發,也支持可視化編程,而且它具有數據庫訪問技術,是強大的編程工具。在我們課程中,采用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C++版本的軟件,目前這個版本是較新,而且比較穩定的版本。
2案例
2.1設計 VC++面向對象程序這門課程主要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要講解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原理;其次講解基于NET Framework的窗體應用程序編程,包括數據庫訪問技術,以及窗體與數據庫的配合編程。第一層次的知識比較抽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和原理是從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演變進化而來,其規則適用于大規模程序設計,對于編程經驗較少的學生來說,深刻理解較難。第二層次知識更注重實際操作,程序設計的運行結果更加直觀,且容易實現一定功能。所以,很多學生更加喜歡學習這部分知識。但是,第一層次的知識為第二層次知識的基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將會導致窗體程序設計時遇到大的問題。因此,需要設計綜合性的課題,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探索興趣。
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在課程最后設計了與醫學相關的案例,具體內容是實現具有簡單功能的,類似醫院信息系統子系統的軟件。使用C++控件完成具有Windows風格的界面。軟件要求使用按鈕控件,按鈕必須有Click事件,并且Click事件必須完成一定功能,例如 "查詢"按鈕,實現數據庫查詢;要求使用文本框控件,文本框要有功能,例如使用Validated事件,實現數據有效性檢驗;要求使用列表框,組合框,dataGridView控件任選其二使用,并且這兩者間要有數據的聯系,列表框中數據可以添加到組合框中,或組合框中數據可以添加到數據庫等等;要求必須使用數據庫技術(SQL Server或Access),要求能查詢、修改、更新或刪除表。外觀要求美觀,可以為窗體添加背景圖片,編譯與運行過程中不能有錯誤。完成案例后,需要學生參加大作業答辯環節,答辯時要求通過ppt幻燈片講解,結合軟件功能演示,代碼講解來向學生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成果。學生答辯結束時有老師和學生的提問時間。
本案例既能結合學生知識背景,激發學生動手動腦興趣,又能將課程知識點大部分涵蓋在案例里,使學生通過做案例加深對課程知識點的理解,又鍛煉了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本案例有留給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學有余力的同學能夠通過自學,實現更加復雜的功能。最后,通過大作業答辯,鍛煉了同學們演講能力和溝通能力,并且進一步加深了知識點的掌握。
2.2實現 學生根據案例要求,完成了一款體檢信息查詢軟件。圖1為體檢信息查詢軟件的界面。本體檢信息查詢器的設計思路是,①可以通過錄入,將體檢人的體檢信息添加進數據庫,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血壓、心率、身高和體重;②能夠通過姓名字段,查詢數據庫中的某條記錄,并且根據查詢到的體檢信息,可以生成此人的體檢報告。下面我們從軟件的控件和數據庫兩方面介紹軟件的實現。
圖1 體檢信息檢查軟件的界面
2.2.1窗體設計 控件布局如圖1所示,具體實現為:向姓名文本框中輸入查詢關鍵字姓名,單擊查詢按鈕,觸發Click事件,可以實現在數據庫中以按照姓名字段進行查詢,查詢結果添加到數據集dataSet11控件之中;查詢結果顯示在DataGridView控件中;單擊"生成體檢報告按鈕",ListBox控件中生成體檢報告;血壓情況,心動情況和體重情況用ComboBox控件實現,每項給出了選項,用于輔助生成體檢報告的結果。
2.2.2 數據庫編程 在我們的案例之中,使用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數據庫。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強調VC++的數據庫訪問技術,我們的數據庫設計的比較簡單,僅包含了一個單表,表中包括了"性別"、"年齡"、"血壓"、"心率"、"身高"和"體重"等字段。首先,我們需要在在Visual Studio中連接數據庫。因為Visual Studio環境只有連接到當前的數據庫服務器后,服務器上的數據庫對VC++工程才可用。具體過程是:a)新建VC++ 窗體應用程序,或打開一個已有的數據庫窗體工程。b)如果當前沒有數據連接,則選擇"工具"中的"連接到數據庫"選項,彈出"添加連接"對話框,如圖2所示,設置想要訪問的數據庫,各項設置完成并測試連接通過之后,不報錯,即已經成功連接數據庫。可以打開Server Explorer窗口查看新建工程中已連接數據庫情況。
圖2 Visual Studio 2008中添加數據庫連接窗口
在VC++窗體應用程序中訪問數據庫,必須要具備3個控件,分別是連接對象(sqlConnection),適配器對象(sqlDataAdapter)和綁定數據源對象(bindingSource)。綁定數據源控件可以為控件綁定數據庫,例如我們將要用到的數據視圖控件(dataGridView1)的數據源綁定。SqlDataAdapter是SQL Server與DataSet之間連接的橋梁,SqlDataAdapter帶有Fill和Update方法,Fill方法以數據源中的數據填充DataSet,而Update則能用DataSet中的數據更新數據源。SqlConnection則用于打開和關閉數據庫連接,在VC++窗體應用程序中打開數據庫連接后,可以用SQL查詢語言對數據庫進行查找等操作。因此,要設計數據庫查詢的窗體應用程序,需要首先添加這三個控件。
接下來生成DataSet,方法是單擊sqlDataAdapter1控件右上角的按鈕,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生成DataSet",單擊確定即可生成DataSet1實例,在Form1下方出現dataSet11控件實例。接下來可以在DataSet1實例的基礎上,實現可查詢文本框,以及數據視圖控件(DataGridView)。"姓名"文本框為綁定了數據源中"姓名"字段的可查詢文本框,可查詢文本框由DataSet1實例下,"姓名"字段的文本框控件添加。向可查詢文本框中輸入查詢關鍵字,配合按鈕的單擊事件,可實行數據庫的查詢。具體實現為,向按鈕控件的Click事件添加數據庫查詢,實現代碼如下所示:
private: System::Void button1_Click(System::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this->sqlSelectCommand1->CommandText = L"select * from result where 姓名like'"+姓名TextBox->Text+"%'";
sqlConnection1->Open();
reader=this->sqlSelectCommand1->ExecuteReader();
while(reader->Read())
{
dr=dataSet11->result->NewRow();
dr[0]=reader->GetString(0);
dr[1]=reader->GetString(1);
dr[2]=reader->GetInt32(2);
dr[3]=reader->GetString(3);
dr[4]=reader->GetInt32(4);
dr[5]=reader->GetInt32(5);
dr[6]=reader->GetInt32(6);
dataSet11->result->Rows->Add(dr);
}
this->sqlConnection1->Close();
}
其中數據庫查詢語句如下:
this->sqlSelectCommand1->CommandText = L"select * from result where 姓名 like'"+姓名TextBox->Text + "%'"。
其中"*"可通配任意長度字符,"%"可通配任意單個字符,以實現對姓名的模糊查詢。及執行數據庫查詢命令。命令保存在sqlSelectCommand1對象的CommandText成員里。sqlConnection1->Open()成員函數打開當前數據庫連接,ExecuteReader()方法則執行查詢命令。查詢結果存入reader實例里,通過while循環,保存入數據集實例dataSet11之中。
接下來,將dataSet11中保存的查詢結果顯示在數據視圖控件(DataGridView)之中。首先,需添加數據視圖控件,方法是在Visual Studio環境中"Data Sources"瀏覽器中選中表,并拖動到Form1窗體控件實例中,即可添加DataGridView實例dataGridView1。同時,BindingSource和BindingNavigator組件都會自動出現,見圖3,并已經將數據視圖所連接的數據庫的屬性設置好了。同樣添加"添加新條目"按鈕控件,并為按鈕添加Click事件,在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碼:
private: System::Void button4_Click(System::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this->sqlDataAdapter1-> Fill (this->dataSet11);
}
適配器對象的Fill方法用this->dataSet11填充數據視圖控件DataGridView。
單擊"生成體檢報告按鈕",會在列表框控件(ListBox)中生成體檢報告。報告中可綜合顯示姓名文本框,組合框ComboBox實例中的血壓情況、心動情況和體重情況等內容,實現代碼情況如下:
private: System::Void button2_Click(System::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this->listBox1->Items->Add(姓名TextBox->Text);
this->listBox1->Items->Add(comboBox2->Text);
this->listBox1->Items->Add(comboBox3->Text);
this->listBox1->Items->Add(comboBox4->Text);
}
2.3分析 案例設計時,我們綜合考慮到VC++教學中兩個層次知識間的關系,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怎樣通過大作業設計、實現過程、以及最后的答辯環節突出知識點,使學生加深理解和認識,是我們要重點考慮的問題。①總結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包括類的概念,對象的聲明,成員函數的實現,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數據庫訪問技術,以及數據庫與控件之間的交互;②設計答辯過程問題,幫助學生整理思路,了解他們所做工程與VC++基本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和原理之間的聯系,掌握窗體程序與數據庫連接編程相關重點知識。
根據上面的案例,結合知識點,我們答辯過程中設計了如下一些問題:①本窗體程序中,有哪個類?②類中包括哪些控件對象?它們有哪些成員函數(事件)?③哪部分代碼為對象成員函數(事件)的聲明?哪部分代碼為對象成員函數(事件)的定義?④控件的屬性修改了哪些?怎樣進行修改?⑤數據庫端做了哪些設置?Visual Studio工程中怎樣設置數據庫連接的?⑥工程中連接數據庫字符串是什么?⑦工程中用了哪些與數據庫連接相關的控件?怎樣設置的?作用是什么?
通過上述問題的互動問答,能幫助學生溫習和理解第一層中類和對象的概念,成員函數的聲明和定義;掌握控件屬性設置,以及如何設置;掌握數據庫與窗體程序聯合編程中數據庫端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設置,以及如何在Visual Studio中設置以連接數據庫,加深 ConnectionString連接語句中數據庫查詢語句的使用。學習初步的VC++.NET和數據庫連接編程。
3結論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目的是培養出能夠跨越理工科與醫學兩個專業領域的人才,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成為兩個領域順暢交流,良好互動的橋梁,從而使學科之間激勵促進,互相融合。我們根據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學生們感興趣的案例,激發學生編程的熱情,同時訓練了學生程序設計和實現的實際動手能力。接下來,我們結合作業答辯方式,設計了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問答,讓學生結合他們實現的程序,深刻理解和掌握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和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在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生的VC++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盧文婷.《生物醫學工程概論》課程設置與教學初探[J].科技教育創新,2011,(8):268-269.
[2]常宇,卓政,高斌,等.生物醫學工程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從電子信息工程到生物醫學工程.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5):73-74.
[3]蔣爾鵬,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J],基礎醫學教育,2014,(09).
[4]譚強,劉廣,孫艷秋,等.關于新辦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學科設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9):179-252.
[5]蔡曉鴻,趙臻,解丹,等.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的知識體系構建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2):138-140.
[6]陳娜,王赫楠,燕燕,等.醫學信息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10):79-134.
[7]張楠,武博,段娟,等.計算機教學中醫學生理工素質的培養[J].中國醫學裝備,2012,(9):49-51.
[8]劉志成.悟為師之道,施育人之本--醫學生理工素質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4,(35):267-269.
篇10
[論文關鍵詞]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影響因素;控制方法
論文摘要: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ayme 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20世紀70年展起來的一種檢測技術,因其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強、操作簡單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抗原和抗體的測定,為輔助臨床診斷與生物科研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ELISA測定中影響因素較多,操作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會對試驗結果產生影響,出現錯誤的結果。現筆者對影響實驗結果的常見因素及相應的控制方法分析探討如下:
1 試劑的因素
1.1 試劑的選擇
試劑的選擇是保證血液檢測質量的關鍵要素。雖然國家采用批批檢定的形式對ELISA 試劑嚴格把關,但不同廠家的試劑在使用效果上仍存在在差異。要選購知名度相對高、具有“三證”的試劑,不要用無批號的試劑,最好選用與儀器配套的試劑。更不要使用過期的試劑和混用不同批號的試劑。
1.2 試劑的準備
在臨床實驗室,對試劑的準備一般不太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實驗時將試劑從冰箱中拿出來即用,而忽略了這種做法有可能影響后面時間不夠的問題,其直接的后果是對一些弱陽性標本的檢測出現假陰性。因此,在ELISA 測定中試劑的準備最為關鍵的是,將試劑盒先從冰箱中拿出來,在室溫下放置20~30 min后,再進行測定,使試劑盒在使用前與室溫平衡,這樣做的目的能使反應微孔內的溫度較快地達到所需的溫度,以滿足后面的測定需求。
2 樣本的因素
2.1 內源性干擾因素
包括類風濕因子、補體、高濃度的非特異免疫球蛋白、異嗜性抗體、某些自身抗體等[1]。
2.1.1 類風濕因子在類風濕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較高或不同濃度的類風濕因子(RF),其一般為IgM 型,亦有IgG和IgA型,具有與變性IgG產生非特異結合的特點,因為在ELISA測定中,其可與固相上包被的特異抗體IgG 以及隨后加入的酶標的特異抗體IgG結合,從而出現假陽性結果。避免其發生的方法有:①用F(ab)2替代完整的IgG。②標本用聯有熱變性IgG的固相吸附劑處理。③檢測抗原時,可用2-巰基乙醇加入到標本稀釋液中使RF降解。
2.1.2 補體在固相酶免疫測定中,來自哺乳動物的固相抗體和酶標二抗均有激活人補體系統的功能。一方面,固相抗體和酶標二抗可因其吸附及結合過程中抗體分子發生變構,使Fc段的補體C1q結合點暴露出來,使C1q成為一個中介物將二者交聯起來出現假陽性結果。另一方面,固相抗體也會因為活化補體的結合,封閉抗體和抗原的表位結合能力而引起假陰性。解決的辦法是:①用EDTA稀釋標本。②56℃ 30 min 加熱血清使C1q滅活[1,2]。
2.2 外源性干擾因素
包括標本溶血、標本被細菌污染、標本保存時間過長和標本凝固不全等。
2.2.1 標本的溶血血紅蛋白中含鐵血紅素有類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因此,在以辣根過氧化物酶(HRP)為標志的ELISA 測定中,如血清樣本中血紅蛋白濃度較高,則很容易在溫育過程中吸附于固相,從而與后面加入的HRP 底物反應顯色。所以在采血時應注意手法,采集的血液勿用力振蕩,嚴防標本溶血。
2.2.2 標本的污染菌體可能含有內源性辣根過氧化物酶,可使實驗出現非特異性顯色。因此,ELISA檢測宜采集新鮮標本,如不能當時測定,5 d之內應4℃保存,1周后檢測應低溫凍存;同時,收集標本采用無菌試管,可防止標本的污染。
2.2.3 標本的保存標本在冰箱中保存過久,血清中IgG可聚合成多聚體,AFP 可形成二聚體,在用間接法測定中會導致本底過深,甚至造成假陽性。 冰凍保存的標本反復凍融產生機械剪切力對標本中的蛋白等分子有破壞作用,可引起假陰性結果。因此,ELISA檢測盡量采用新鮮標本,長時凍存的樣本避免反復融凍[3]。
2.2.4 標本凝固不全凝固不全的血清中含有部分纖維蛋白原,可使結果呈假陽性。解決的方法有:①于采血管中加入適當的抗凝劑;②將采集后的血液放在架子上再放入37℃水浴中1 h,待充分凝固后再離心分離血清[4]。
3 操作中的因素
3.1加樣
孵育前加樣時間過長,酶試劑加出孔外,使用滴瓶滴加試劑時,滴加的角度不同和擠壓的力度不同,致使滴加的試劑量不準,都可導致試驗結果不準確。控制方法:①實驗樣本過多時,可分批次操作,以減少實驗時間延長造成的誤差;②加酶試劑后,用吸水紙吸干孔外試劑;③作定量試驗時,使用加樣器加注試劑,并經常校正其準確性,此外,要做到一份樣本一個移液頭,防止交叉污染。
3.2 溫育
溫育是ELISA測定最為關鍵、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步驟。最為常見的溫育溫度有37℃和室溫,其次是43℃和2~8℃。目前國內售ELISA 試劑盒溫育時間為37℃,30 min~1 h,進口ELISA試劑盒則通常為37℃,1~2 h 能有較完全的結合。
3.2.1溫育時間、溫度的選擇一般根據試劑盒的說明書選擇溫育的時間、溫度。加完樣本和(或)試劑后將微孔板從室溫放入水浴箱或溫箱中時,孔內溫度從室溫升至37℃需要一定時間,如果是將微孔板一放入溫箱即開始計時,這樣就容易造成實際測定中溫育時間不夠,易致弱陽性標本測不出來。控制方法:①如有兩種溫度,盡量使用較低的溫育溫度、較長反應時間的條件;②用1個小溫度計放置在板孔反應液中測量觀察。
3.2.2 “邊緣效應”的排除“邊緣效應”是在使用96 孔板的ELISA測定中,外周孔顯色較中心孔深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為96 孔板周圍孔與中心孔在溫育中的熱力學梯度造成的,因此在溫育時盡量采用水浴。
3.3洗板
ELISA測定的洗板一般有兩種方式,即手工和洗板機洗板。采用手工洗板,孔與孔之間液體易交叉,采用半自動洗板機時,洗液量不足導致洗板不徹底,洗板針堵塞導致抽吸不完全,洗板不暢導致清洗效果差。控制方法:①手工洗板時,拍板時要垂直,避免交叉污染,用力不能過猛,防止抗原抗體復合物脫離;②洗板機洗板時應經常檢查沖洗頭是否通暢,若被雜物堵塞時可用注射器針頭挑出;③為了洗滌效果好,實驗室可采用機器與人工洗滌相結合的方法,在機器洗滌后再進行人工洗板1~2次,或適當增加洗板的次數,有資料報道洗板7 次能達到理想的洗滌效果[5]。
3.4顯色
市售ELISA 試劑盒中,如以四甲基聯苯胺(TMB)為底物,則提供的底物為A 和B 兩瓶應用液;如以鄰苯二胺(OPD)為底物,則試劑盒提供鄰苯二胺片劑或粉劑。顯色反應條件為37℃或室溫反應15~30 min。以鄰苯二胺(OPD)為底物的試劑,要臨用前30 min配制且必須避光。以四甲基聯苯胺(TMB)為底物的試劑則不需避光,但 A、B 液應盡量避免接觸金屬器械。
3.5結果判定
讀取結果要在15~30 min內完成,定性測定用肉眼判讀試驗結果時,反應板應水平距離白色背景10~15 cm;定量測定時用酶標儀讀取結果,酶標儀不應置于陽光或強光照射下,需先預熱15~30 min再進行測試。
綜上所述,盡管ELISA法操作簡單,但可能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也較多。故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加強質量管理,認真避免或減少影響因素,力求結果準確,為疾病的診斷和科研提供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寧.影響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測定的關鍵環節[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6,3(7): 314-315.
[2]宗永學,梅桂杰.酶聯免疫吸附實驗的影響因素及控制方法[J].中國療養醫學, 2007,16(8): 480-481.
[3]李會英.酶聯免疫吸附實驗影響因素的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7,4(10): 985-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