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人車安全要求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3: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礦用人車安全要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礦山機械行業得到大力發展,但與國外同行業產品的發展水平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露天挖掘設備和井下運設備等方面差距尤其明顯,對礦山機械產品而言,在制造質量、外觀形狀可靠性、壽命、設計水平和試驗手段等方面與先進工業國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國加入WTO后,為了加快基礎工業的發展,必須加快礦山機械的開發與研究速度。
近年來,我國礦山機械行業通過對產品和技術的引進,或者與國外著名廠商的合作、合資,加速了產品的更新換代,礦山機械行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傳統產品的結構、性能和外觀有了提高和改進,制造工藝技術水平有了提升。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生命的安全與財產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機械安全也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得到了社會的認同。首先,處在重載、高速等環境下工作的礦山機械如果存在隱患而不能及時發現,就可能導致如絞車損壞、鋼絲繩斷裂、跑車、皮帶機著火等惡性事故的發生; 其次,隨著采礦工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大型和重型機械進入采礦場所,安全隱患對其操作和周圍人員傷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尤為重要的是,煤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塵突出的危險,一旦遇到明火就會爆炸,引發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為了堅決消滅引爆火源,井下設備必須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每年由礦山機械設備隱患導致的安全事故都給煤炭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也給煤炭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礦山機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2. 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的現狀
2.1 礦山機械設備的裝備水平參差不齊
我國礦山機械設備的裝備水平參差不齊,現役煤炭生產礦井大體可以分為4類:老礦及改擴建礦;現代化礦井;大型(超大型)現代礦井;鄉鎮中小型礦井。
(1)老礦及改擴建礦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資金和企業觀念上的問題,仍然保留著建井初期的裝備,設備非常落后,安全設計欠缺,雖然進行過一些技術改造仍無法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
(2)現代化礦井大多建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廣泛采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綜采機械,其中國產設備占了主導地位,完全采用國產裝備的高產高效工作面不斷涌現,機電一體化在礦山機械設備上逐步實現;
(3)大型、超大型礦井是近年來出現的,普遍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綜采設備;
(4)在我國現有的2.5萬個煤礦中有2.3萬個是鄉鎮中,小型礦井,幾乎都由個人承包經營,生產條件簡陋,生產方式原始,普遍沒有綜采機械。
2.2 礦山機械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
經過二十幾年的研究、開發,我國的交流電牽引采煤機已逐步走向成熟,掘進機從輕型發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對象從煤拓展到了巖石,長距離的帶式輸送機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數國產設備也已經有了在線檢測和實時監控,安全性大為提高。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我國礦山機械的安全狀況不容樂觀
我國的現代化礦井裝備水平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現代化的綜采設備普及率還較低,有些礦井雖采用了引進的先進設備,但由于對其他國家技術的消化還不徹底,仍不能進行正常使用和維護,一些先進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產,忽視安全,把安全監測裝置當成影響生產的累贅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隱患,設備故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設備沒有淘汰,到了設計壽命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設備超負荷運轉,帶來很多安全隱患。井下惡劣的工作環境也是造成設備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濕、粉塵、輻射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安全監測設備的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員盲目追求生產,存在僥幸心理,致使出現故障的安全監測系統得不到及時維護和更換,也是造成設備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故屢發的原因之一。
3.2 礦山機械安全檢測技術需要完善
礦山機械設備長期處于重載和交變載荷狀態下工作,容易產生各種安全隱患,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設備仍然處在重載、高速等環境下工作,就有可能導致惡性事故的發生。雖然現代化的測試技術與設備在不斷更新,但由于礦山機械設備本身的復雜性及其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和大量不可預測的偶發事件的存在,礦山機械安全檢測技術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特別是在靈敏度和可靠性方面,許多復雜的難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3.3 機械安全設計方法不夠成熟
雖然目前許多機械在安全設計方面已有比較成熟的理論與方法,但是對于有些大型、復雜的關鍵礦山機械設備,目前安全設計只有理論,還沒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設計方法。如:迄今為止,我國的輸送機動特性研究僅停留于理論分析階段,急需相關的實驗研究和驗證;在掘進機的設計方面,現在還沒有適合我國地質條件的完整的截割、裝運及行走的載荷譜,這些都對安全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制約。與國外的機械安全設計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3.4 礦山機械安全標準急需完善和嚴格執行
已經制定的礦山機械安全標準涉及礦用絞車、礦井提升機、礦用提升絞車、窄軌運輸車輛、地下鏟運機、礦用炮孔鉆機、礦用人車、液壓防爆提升機和液壓防爆提升絞車等,為設計、制造和使用部門提供了一個總體框架和指導原則,并使產品在預定使用范圍內得到安全保證。但礦山機械產品的品種達數百種,現有的標準僅涉及了礦山機械產品的一部分,遠不能滿足礦山機械產品的安全要求。雖然大家都知道安全質量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的基本保證,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況下,人們容易對質量標準化工作產生松懈思想和厭倦情緒,加上不菲的投入,更會促使煤礦管理者在產量、進尺與質量標準化面前,忽視質量標準化,導致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隱患。
篇2
關鍵詞:礦山機械;機械安全;技術;對策
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程度,標志這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和水平,而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主要是通過礦山機械來實現的。礦山機械屬于重機裝備,服務于基礎原材料工業,是我國機械工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分支。長期以來,礦山機械在國民經濟生產現代化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它不僅開發了我國的礦產資源,而且推動了礦產經濟的發展,除此之外還實現了采礦行業的現代化。可見,礦山機械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近幾年,我國礦山機械行業通過不斷與國外著名廠商合作,引進了國外的先進的產品和技術,推動力產品的更新換代的速度,使得礦山機械行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在傳統產品的結構、性能和外觀方面上有了提高和改進,而且在制造工藝技術水平上也有了提升。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命的安全與財產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機械安全也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得到了社會的認同。首先,處在重載、高速等環境下工作的礦山機械如果存在隱患而不能及時發現,就可能導致如鋼絲繩斷裂、絞車損壞、皮帶機著火等惡性事故的發生;其次,隨著采礦工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大型和重型機械進入采礦場所,安全隱患對其操作和周圍人員傷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尤為重要的是,煤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塵突出的危險,一旦遇到明火就會爆炸,引發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為了堅決消滅引爆火源,井下設備必須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每年由礦山機械設備隱患導致的安全事故都給煤炭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也給煤炭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礦山機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對于我國采礦行業的特殊情況以及礦山機械的使用環境,如何確保礦山機械安全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安全性已經成為各礦山企業領導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1.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的現狀
1.1礦山機械設備的裝備水平參差不齊
我國礦山機械設備的裝備水平參差不齊,現役煤炭生產礦井大體可以分為四類:老礦及改擴建礦;現代化礦井;大型(超大型) 現代礦井; 鄉鎮中小型礦井。
(1)老礦及改擴建礦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資金和企業觀念上的問題,仍然保留著建井初期的裝備,設備非常落后,安全設計欠缺,雖然進行過一些技術改造仍無法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
(2) 現代化礦井大多建于 20 世紀 80 年代中、后期, 廣泛采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綜采機械, 其中國產設備占了主導地位, 完全采用國產裝備的高產高效工作面不斷涌現, 機電一體化在礦山機械設備上逐步實現;
(3) 大型、超大型礦井是近年來出現的,普遍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綜采設備;
(4) 在我國現有的 2.5萬個煤礦中有 2.3 萬個是鄉鎮中小型礦井,幾乎都由個人承包經營,生產條件簡陋,生產方式原始,普遍沒有綜采機械。
1.2礦山機械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
經過二十幾年的研究、開發,我國的交流電牽引采煤機已逐步走向成熟, 掘進機從輕型發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對象從煤拓展到了巖石,長距離的帶式輸送機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數國產設備已經有了在線檢測和實時監控,安全性大為提高。
1.3我國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
1.3.1大力推廣機械故障診斷技術
1) 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
新型的大型礦山機械, 如開采、掘進和運輸設備均實現了微機監控。新型的電牽引采煤機具有了建立在微處理機基礎上的智能監控、監測和保護系統, 可以實現遠近控制、工況監測及狀態顯示和故障診 斷及預警;新型的掘進機可實現推進方向監控、電動功率 自動調節、切割斷面監控、工況監測和故障診斷;新型的輸送機還具有了火災監控等功能。在線工況監控與測量技術的實現使得視情維修制度這種 科學的維修制度逐漸開展起來, 并且使得實時診斷成為可能。
2)引入新的故障診斷方法
灰色分析、故障診斷人工智能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絡系統等技術已經開始應用于礦山機械故障診斷, 并且很多技術已經趨向成熟,如線探傷技術、超聲波技術、聲發射技術、熱象診斷技術、油樣分析技術等。20多年來,機械故障診斷專家系統研究一直比較活躍,其原因是因為隨著科學術的進步與發展,大量礦山機械設備的結構、性能與作用等日益高級化、復雜化,修理人員一般很難單憑經驗解決問題,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將專家知識系統地存入計算機內以提供診斷支援。
1.3.2更多地采用機械安全設計技術
礦山機械設計過程中會更多地采用機械安全設計技術, 特別針對井下瓦斯和煤塵的爆炸危險,加強了礦山機械高防爆性能的本質安全設計,將礦山機械的隱患與危險消除在設計過程的每一環節上,從而保證機械的安全。礦山機械安全設計的主要內容由危險識別、風險評價與安全設計組成。危險識別包括機械危險與非機械危險兩方面內容。
風險評價即安全評價,它建立在危險識別分析的基礎上, 根據現有的工藝水平對機械在每一種危險狀態下可能產生的傷害的概率與嚴重程度進行全面評估。安全設計一方面將風險評估的結果作為設計依據,另一方面從具體結構、安全防護措施與安全使用信息三方面來進行。
1.3.3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認證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和國家煤炭工業局在煤技裝字[ 2000] 第 15 號文件中確定,煤炭工業安全標志 辦公室在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技術裝備保障司的領導下,負責煤礦礦用產品的具體認證工作。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授權國家煤礦防爆安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等14個單位具體開展煤礦礦用產品的監測檢驗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由國家煤礦安全生產監察 局組織修訂的煤礦安全規程于200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它的頒布和實施,對于防止煤礦機械設備災害性事故的發生,提高礦山機械安全水平,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供了法律保證。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我國礦山機械的安全狀況不容樂觀
我國的現代化礦井裝備水平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現代化的綜采設備普及率還較低,有些礦井雖采用了引進的先進設備, 但由于對其他國家技術的消化還不徹底,仍不能進行正常使用和維護,一些先進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產,忽視安全,把安全監測裝置當成影響生產的累贅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隱患,設備故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設備沒有淘汰,到了設計壽命仍在超期服役, 大部分設備超負荷運轉,帶來很多安全隱患。井下惡劣的工作環境也是造成設備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濕、粉塵、輻射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安全監測設備的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員盲目追求生產,存在僥幸心理,致使出現故障的安全監測系統得不到及時維護和更換,也是造成設備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故屢發的原因之一。
2.2礦山機械安全檢測技術需要完善
礦山機械設備長期處于重載和交變載荷狀態下工作, 容易產生各種安全隱患,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 設備仍然處在重載、高速等環境下工作, 就有可能導致惡性事故的發生。雖然現代化的測試技術與設備在不斷更新, 但由于礦山機械設備本身的復雜性及其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和大量不可預測的偶發事件的存在, 礦山機械安全檢測技術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 特別是在靈敏度和可靠性方面, 許多復雜的難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2.3機械安全設計方法不夠成熟
雖然目前許多機械在安全設計方面已有比較成熟的理論與方法, 但是對于有些大型、復雜的關鍵礦山機械設備,目前安全設計只有理論,還沒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設計方法。迄今為止,我國的輸送機動特性研究僅停留于理論分析階段,急需相關的實驗研究和驗證;在掘進機的設計方面, 現在還沒有適合我國地質條件的完整的截割、裝運及行走的載荷譜,這些都對安全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制約。與國外的機械安全設計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2.4礦山機械安全標準急需完善和嚴格執行
已經制定的礦山機械安全標準涉及礦用絞車、礦井提升機、礦用提升絞車、窄軌運輸車輛、地下鏟運機、礦用炮孔鉆機、礦用人車、液壓防爆提升機和液壓防爆提升絞車等, 為設計、制造和使用部門提供了一個總體框架和指導原則,并使產品在預定使用范圍內得到安全保證。但礦山機械產品的品種達數百種,現有的標準僅涉及了礦山機械產品的一部分, 遠不能滿足礦山機械產品的安全要求。雖然大家都知道安全質量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的基本保證, 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況下,人們容易對質量標準化工作產生松懈思想和厭倦情緒, 加上不菲的投入,更會促使煤礦管理者在產量、進尺與質量標準化面前,忽視質量標準化,導致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隱患。
2.5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統計資料表明,80%以上的礦山傷亡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由于礦山工作的艱苦和危險性,礦山機械的從業人員的組成復雜,部分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文化素質低,對設備的安全性能了解不夠,自我保護意識淡薄,習慣性野蠻操作等是造成礦山機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須通過培訓、教育等手段,不斷強化操作人員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掌握設備的安全操作要領,才能提高駕馭設備的能力;必須嚴格按規程操作,杜絕麻痹心理,才能減少或杜絕設備傷害事故的發生。另外,煤炭企業的管理人員過多地強調產量,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安全觀念不強, 對從業人員的上崗培訓不到位,致使部分操作人員不能很好地掌握先進設備的使用方法,導致現有的設備也不能發揮應有的技術優勢。
3.應采取的對策
3.1建立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
礦山機械和大多數現代機械的發展方向一樣,趨向于大型、重載和高速化、智能化與微型化。由于涉及安全的問題很多,單一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已經不能解決問題,要盡快建立一個適應我國國情的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包括理論、原理和方法,為礦山機械安全設計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對礦山機械安全設計的共性、基礎性問題進行研究,特別是針對井下可燃性氣體的礦山機械本質安全性設計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礦山機械安全行業數據庫;建立低成本、適用性強的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通過設計消除已判定的危害或減少有關的風險,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3.2轉變企業觀念
由于礦山機械安全問題的依附性、隱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復雜性,需要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轉變企業觀念,共同承擔安全責任,增強安全意識。
3.3加大安全資金投入,改善機械設備現狀
針對目前在礦山機械安全方面欠賬嚴重的狀況, 國家應該在政策方面加強引導,在法規方面加大控制力度, 在資金方面積極扶持國有重點煤礦和地方煤礦進行安全技術改造,企業在利用國家政策技改資金的同時,自身也應下大力氣,多方籌措資金,補足安全欠賬缺口,下決心報廢一切超期服役的設備,或進行必要的裝備技術改造,從而切實改善礦山機械設備安全現狀。
3.4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礦山機械安全的法規和標準
我國礦山機械行業的標準化工作者應密切關注國際機械安全標準的發展動向, 及時跟蹤各先進工業化國家的重型礦山機械及相關行業的安全技術法規與安全標準情況,加大安全標準的制定力度,積極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安全標準,使安全標準能覆蓋絕大多數礦山機械產品,監察機關也應加大執法力度,保證法規和標準的嚴格執行。
3.5加強對礦山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從業人員培訓
隨著我國礦山機械設備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由機械化向半自動化和自動化的方向邁進,對人的智力和技術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更嚴格。為了在生產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促進我國機械安全體系的建立和貫徹落實,就必須從現在起加快對從事設計、科研等工作的礦山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加強對作業人員和技術工人的選擇和培訓,全面提高礦山機械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繼續推進煤礦安全培訓標準化建設,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設計的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靳娟.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胡八一.激勵員工全攻略[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