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4: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識字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識字教學案例

篇1

主持人:

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差錯時,我們看到,這里有同學真誠的幫助和合理的建議,有學生勇敢的自糾和他人熱情的獎勵,有教師積極的引導和耐心的等待。課堂上,學生的心態(tài)是開放的,心情是愉悅的,師生情感是和諧融洽的。課堂給了學生安全感、愉悅感。難怪學生在錯誤面前,沒有絲毫的羞澀,沒有絲毫的退卻。“寬松”帶來“安全”,“安全”導致“開放”,“開放”培植“自信”,“自信”引發(fā)“勇氣”,“勇氣”造就“探索”——這種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正是課改實驗所追求的目標。《漢語拼音·認識漢字》教學案例

一、激趣導入,復習音節(jié)

師:小朋友,這兒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它們的后面藏著我們學過的音節(jié),你選擇其中一種動物,就會出現(xiàn)一個音節(jié)。誰想當小老師拼讀給大家聽?如果讀準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讀一遍。

生1:我選擇小灰兔。(師點擊課件小灰兔后出示音節(jié)jià)

生2:我來幫助他——jià。

生3:我可以讀得更響亮些——jià。

全班齊讀。

生1:我選擇小毛驢——qí。

生2:老師我可以幫助他——qǐ。(讀得不是很到位)

生3:我能讀好它——qǐ。

生2:(自己站起來再讀音節(jié))qǐ。

生4:老師我愿意送給他一顆進步星。(學生自己動手做的)

……

二、看圖認識漢字

師:今天,我們又要認識一些漢字朋友,這些漢字朋友在哪里?老師先帶小朋友到一戶人家家里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先自己看圖說一說,再試著拼讀圖上的音節(jié)。現(xiàn)在請小朋友打開語文書第19頁。

(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己看圖說一說,并拼一拼圖上的音節(jié)詞)

師: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1:我看到兩個叔叔在下棋,我還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還看到一個哥哥在搭積木,還看到一個女孩在喂小雞。

師:在這句話中只需要在后面用一個“還看到”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兩個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個哥哥在搭積木,還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喂小雞。

生3:(拼讀音節(jié))xià qí。(再讀詞語)下棋。

師:你在哪里見過這個“下”字?

生1:地下室。

生2:錄音機里聽過這個“下”。

生3:下樓梯時看見墻壁上寫著“上下樓梯靠右走”。

師:你觀察很仔細。

生4:“廈師二附小”的“下”。

生5:“廈師二附小”的廈是廈門的“廈”。

師:放學的時候請你仔細看看校門口的牌子,“廈師二附小”到底是哪個“廈”。

生6:下車,下飛機,下樓梯。

(其余漢字教學同上)

……

師:小朋友真用心觀察。其實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我們學過的漢字,只要小朋友多留意我們身邊的漢字,我們就可以很快和漢字交上朋友。

三、鞏固漢字

師:請大家用手中的卡片跟同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拿音節(jié)卡片的小朋友讀準音節(jié),拿漢字卡片的小朋友拿出相應的漢字卡片讀準漢字的字音,再將漢字放在音節(jié)下面。

學生動口讀一讀,動手擺一擺。

生1:讀xià qí。

生2讀“下棋”。

師張貼卡片全班齊讀。(其余音節(jié)、漢字的復習鞏固同上)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摘蘋果。這些“蘋果”后面藏著我們今天學的音節(jié)、漢字,誰讀準了,老師將“蘋果”送給他。(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爭先恐后。一雙雙小手高舉過頭,誰也不甘示弱)

生1:雞。

生2:服。

師:這個字和“衣”組成詞的時候讀fu,單個字讀什么?

生3:讀第二聲fú。

……

師:還有“獨木橋”等著我們呢!橋上有一個詞語,誰能讀準這個詞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就可以安全走過“獨木橋”。

生1:下棋。

生2:我爸爸和叔叔愛下棋。

生3:下棋,我爸爸和我在下中國象棋。

生4:老師,我給××同學提一個小小的建議。他沒有將“下棋”合在一起說。應該說我和爸爸在下棋,下棋很好玩。

(這是課件發(fā)出歡呼聲,“你真棒!”)

生5:洗衣服,媽媽洗衣服很辛苦。

師:你理解媽媽洗衣服很辛苦,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講衛(wèi)生。

四、讀兒歌

師:小朋友看這幅圖,這群小雞在干什么呢?請小朋友自己試著拼讀兒歌,自己會拼的、會讀的做個記號。

(學生讀兒歌)

師:你們是怎么學會這首兒歌的?

生1:我認識一些漢字,遇到不懂的就借助拼音,或者聽錄音。

師:你的辦法真好。

篇2

關鍵詞:投擲膠圈;教學案例;興趣激發(fā)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6-089-1

一、案例背景

“呤呤呤”手機響了,“你好,……”放下電話,一股無形的壓力涌上心頭,我被告知這次南京市“四區(qū)聯(lián)片”體育教研活動,要由我來上一節(jié)課。不過瞬間緊張的心情變得興奮,我深知這是領導對我的信任,也是對我的一次考驗,但更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

新課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促進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這次南京市“四區(qū)聯(lián)片”體育教研活動的課題為投擲。以往教師通常采用羽毛球、紙飛機、紙球等器材輔助投擲教學,學生的學練興趣不高,學練效果大打折扣。我希望公開課中能注入新的元素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練激情。那天下班騎車回家的路上,我的電動車車胎壞了。就在此時靈感來了,我何不以廢棄的電動車胎圈為器材,配以新穎的投擲動作進行教學,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練興趣。學生通過對新穎投擲動作的學練提高多種姿勢的投擲能力,增長見識。這種靈感讓我向上好公開課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二、案例描述

課前,我依次把膠圈按序擺好。預備鈴聲打響了,同學們在體委的帶領下步入操場,看孩子們面帶好奇的神色竊竊私語,我暗自高興:小魚兒要上鉤了!

“鈴鈴鈴”,上課鈴響起。當我宣布本節(jié)課的主教材是投擲時,同學們驚訝地說:“老師,我們以為今天要學習雙腳連續(xù)跳圈呢!”“那你們對投擲膠圈感興趣嗎,有信心把它學好嗎?”同學們的回答很響亮也很干脆“想”。“既然同學們有信心把它學好,就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熱身游戲過后我問:“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會幾種姿勢的單手投擲動作?”幾位男生搶聲道:“側向投”、“向后投”、……“大家掌握的動作還不少,可是今天你們能創(chuàng)新投擲的動作嗎?”“好,沒問題。”學生欣喜地答道。“但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注意安全,而且大家的投擲方式要盡量做到不一樣,看誰的投擲動作最具新意。好嗎?”我說。“好”同學高聲地回答。于是我讓學生按照要求,分散嘗試、體驗任意姿勢的投擲。我有意識地觀察學生的動作,因為本節(jié)課我預設的教學內容都要由學生自己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出來。

同學們的投擲動作真是千姿百態(tài),花樣迭出:弓步正向、馬步后拋、雙手胯下后拋、雙膝跪姿前后左右拋、原地側向拋、側向上步擲……。當我看到有同學做出“擲鐵餅”、“投飛盤”等動作時我終于長舒一口氣:今天的預設教學內容,大體出來了,下面的事全在我的掌控之中。我心里一陣竊喜。

隨著我的一聲哨音和一個手勢,同學們快速集合完畢。“剛才同學們都嘗試了多種姿勢的投擲,下面我要請部分學生來展示一下動作……”還沒等我說完,一雙雙小手舉了出來,我有意讓會做我預設內容的學生出來展示自己的動作……,“同學們,他們的動作有沒有新意,想不想學?”“想學、想學”同學們高聲吼道,同時伴隨一陣陣掌聲。看得出學生的興趣空前膨脹,我笑著說:“那我們一個一個學吧”……

學生們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嘀”的一聲哨音,我把他們召回。“下面我們來比試一下,看誰的動作標準,誰敢和我比啊?”“老師先來。”學生整齊地向我發(fā)號“施令”。“好!遵命。”我拾起地上的膠圈,以“投鐵餅”的方式向遠處投去。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接下來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所學動作……鼓勵聲、歡笑聲不絕于耳……

最后“沖過火力網”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提高鞏固所學內容,學生的興趣再一次空前高漲。課要結束的時候,學生的參與熱情仍然很高。我得意地笑著宣布本節(jié)課結束。

三、案例反思

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反思本課的成功之處,教師正是抓住學生這種心理,通過學生的自練引出“擲鐵餅”、“投飛盤”、“背身過頭后投”三個預設教學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啟發(fā)、鼓勵學生嘗試著去探索新鮮事物,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實踐去思考、體驗、掌握技能。這樣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練激情,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一)聯(lián)系實際,學有所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投擲是一項的常用技能。本案例中通過多種姿勢的單手原地投擲學練,提高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多種姿勢的投擲能力,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以達到所有所用的目的。

(二)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參與

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不僅僅需要通過教師啟發(fā)、引導,更直接的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去思考、探索、體驗。本案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嘗試、挖掘新的投擲動作,引出所學內容進行教學,無形中,學生意識到自己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性,從而體驗創(chuàng)新思維帶來的自豪與快樂,學生也就必然能積極參與到學練中來。

篇3

1.著眼“信”、“興”,做好學生的發(fā)動工作

學生學習一門課的自信和信心對學好這門課起著關鍵作用。只有當學生有了自信和信心,認為自己并不差、能夠學會、可以學通,思想和行動達到了統(tǒng)一,才可能自覺的學習、自主的學習、自主的學習;同時,使學生噴發(fā)喜歡的熱情,對學習興趣盎然,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這對學好這門課更起著關鍵作用。只有當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思維達到“興奮點”,才能帶著愉悅、激昂的情緒去面對和克服一切困難,執(zhí)著地去探索認識,不斷展現(xiàn)出自己的智能和才干,使學習良性循環(huán)、持續(xù)發(fā)展。

2.有效實施學案教學法

實施導學案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偏離這一目標實施任何改革都會事倍功半。

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率的學習、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前提是要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學生只有長期處于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之下,才能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從以下幾方面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上課認真聽講,篩選疑難點,下課后有針對性地練習;(2)學習時定心踏實、確定明確目標,或者尋找合適的競爭對手。(3)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4)及時復習;(5)不懂就問,多與老師交流;(6)學會一段時間后的整理歸納。每周要進行自主的小型復習,將一周老師所講的內容自己梳理一遍。發(fā)現(xiàn)遺忘之處,盡快補上。(7)作業(yè)一定要獨立完成。作業(yè)的訂正是重中之重。作業(yè)中的錯誤便是你自己的薄弱之處,一定要弄懂、弄清楚。(8)在考試前的復習、看書期間,自己可以列一份知識清單,將重點的知識和自己易錯的知識點羅列在一張紙上,便于自己有針對性的復習。(9)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多花時間或請“幫助”。

其次是有效的借重學案教學法的形式。(1)導學案的形式、質量是極重要的一環(huán)。(2)應當按“看目標要求”、“閱讀課本”、“完成學案”、“應用練習”的順序和架構編寫和實施導學案。(3)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促學。(4)做好對學生的督促檢查、科學評價工作。

3.在分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是每個內容每節(jié)課都要分組合作學習的,但對必要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或研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以使學生能夠自覺學習、主動學習、喜歡學習、愉快學習,最終能夠獨立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為最終目標的。由于每個個體學習的速度、效率特別是基礎和智力是有差異的,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就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化的學習環(huán)境。這一優(yōu)化的學習環(huán)境正是分組合作學習模式所能創(chuàng)造的。在分組合作學習中,一要開展“一幫一”、“互助互學”活動,使學生有一個“關心、理解、鼓勵”的良好學習氛圍;二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心中的榜樣,向刻苦學習的同學學習,充分發(fā)揮榜樣的“近體效應”;三要建立競爭即獎勵機制,形成個人和小組的比學趕幫、爭先創(chuàng)優(yōu)局面;四要合理分組,既要保證小組的穩(wěn)定,又要以動態(tài)的形式保證小組內有學科帶頭人或“名師”;五要不斷優(yōu)化“提出目標―獨立探究―交流討論―反饋、點撥―總結、運用”的課堂結構,提高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效率。其中獨立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不可缺少的。

4.學案教學法的基本流程

實施學案教學法要義是“學生自學、教師重點講授、學生分組合作學習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一般流程如下:

課前

(1)學生閱讀導學案上的目標要求,明確學習目的;

(2)學生自主學習課本內容,找出疑惑之處,寫成提綱;

(3)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基本任務;

(4)學習小組組長檢查組內同學導學案完成情況,并將問題集中。

課中

(1)教師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重難點;

(2)教師檢查(抽查)導學案完成情況,并匯集反饋的問題;

(3)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4)分組討論(教師圍繞教學內容或反饋的個別問題、共性的問題設立目標,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巡查并關注課堂的反應。)

(5)學生展示探究成果;

(6)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得出結論;

(7)當堂訓練與反饋(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重難點,設計適量的訓練題,及時強化);

(8)學生組內交流;

(9)教師或學生小結;

(10)目標達成與后續(xù)內容預設(針對目標達成過程中出現(xiàn)的理解難點與知識重點,合理選擇訓練題并適當布置作業(yè),同時安排后續(xù)內容的預習)

課后

篇4

案例教學具有務實性、實踐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它以培養(yǎng)實用性的管理人才為最終目標,這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為此在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課程教學中,必須對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模式進行重塑,在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支配下構建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課程教學新體系。本文對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課程案例教學進行一些探索。

1案例教學在電子商務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

1.1從行業(yè)的發(fā)展角度看,電子商務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決定了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教學的教學模式必須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而案例教學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個有效的方法,B它也適合于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教學活動。它是以企業(yè)發(fā)生了的或正在發(fā)生的管理問題為素材,創(chuàng)造一個仿真環(huán)境,并利用所學的理論,通過分析討論,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實際的管理問題,因此,它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幫助。

    1.2從電子商務人才的素養(yǎng)要求看,電子商務人才必須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guī)則,同時他們又是能系統(tǒng)化的利用INTERNET來進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各種商務活動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電子商務人才的素養(yǎng)要求的是既有理論又會實踐的高素質人才。既要具備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網上交易、國際貿易、市場信息、市場營銷等多學科知識,熟悉電子商務活動的基本過程,又要懂得應用現(xiàn)代信息網絡進行商務活動的專業(yè)人才。案例這一教學新模式是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實踐型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1.3從市場的需求看,企業(yè)需要的是管理型的電子商務人才,有較強適應能力的、能熟練運用管理知識和管理手段的應用型人才。

企業(yè)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是既懂電子商務相關技術又懂企業(yè)管理、通曉流程又熟悉業(yè)務知識、可以進行技術開發(fā)也會進行市場開拓的管理型的電子商務人才。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案例教學是在電子商務企業(yè)特定的經營管理情景的基礎上,設計案例,訓練學生在網絡經營方面運用管理知識和管理手段,讓學生通過鮮活生動的企業(yè)管理實例分析企業(yè)運作和經營,進而掌握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課程的基本理論。

1.4從課堂教學的變革看,案例教學的引入改革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格局,n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得到豐富和升華。

案例教學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它也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學改革計劃之中。由于它的引入加強了師生的互動,教師在案例教學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案例教學與其它教學模式的方法、方式是相互交融、互相借鑒的,與此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教育智慧。

1.5強化電子商務的實踐性,在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教學別要注重拓寬學生知識面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和專業(yè),注重應用能力、運作能力和職業(yè)素質的提高,注重模擬、實訓、實踐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培養(yǎng)好用、頂用、耐用的,面向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對高職和專科生而言)“006年電子商務財富年會”IEEE服務計算委員會主席張良杰在會上提出了未來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十大趨勢:1)無處不在的交互多媒體;2)在線辦公;3)小企業(yè)走向全球化;4)開放標準;6)開源;6)開放架構SOA);(7)服務現(xiàn)代化;8)軟件即服務SaaS);9)服務軟件ServiceasSoftware);10)服

務計算成為新興科學。在十大趨勢中,除了交互式媒體、開源、標準等具體技術之外,一個更重要的命題是,如何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以大量人力、物力為基礎的傳統(tǒng)服務業(yè)改造成資源可以共享、可以再利用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以服務為導向SOA)的理念在最近幾年的發(fā)展中,已經不只是一種架構,同時也上升到了流程管理和商業(yè)運作方面,要求較高的實踐運用。所以,了解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趨勢對企業(yè)至關重要,不同的核心技術或理念必將導致更多不同的商業(yè)模

2案例教學的實施策略

2.1 課程體系重構,構建互聯(lián)網為背景下的知識、能力、品格培養(yǎng)的三維教學目標體系。傳統(tǒng)的管理學課程的知識涵蓋了企業(yè)管理的原理、功能方法和企業(yè)成熟管理手段以及企業(yè)戰(zhàn)略、企業(yè)文化等內容。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經濟,企業(yè)管理知識結構也必須能與時俱進。互聯(lián)網為背景下的教師,要以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為指導,以案例教學為手段,構建知識、能力、品格培養(yǎng)的三維教學目標體系,強化教學過程的交互作用和知識體系建構,尋找能符合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和教與學互動的探索學習新模式,將知識傳授同企業(yè)管理實踐有機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原理內化為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品質,建立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課程教學目標新體系。熟悉計算機及互聯(lián)網使用的基本技能,能懂得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企業(yè)內部的組織管理、業(yè)務流程、交易方式等,具有這些能力的電子商務人才是企業(yè)最需要的人才。

2.2 更新教學理念,熟悉案例教學的基本程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電子商務是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網絡技術、國際貿易多學科的交叉,是知識經濟社會中最具發(fā)展性的學科之一,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管理學和現(xiàn)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有機結合產生了電子商務,面對快速發(fā)展的電子商務,教師必須要關注教學理論的發(fā)展,研究案例教學,掌握案例教學的教學技巧與教學方法,做到順時應變,研究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在前沿理論的學習研究、案例的選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課堂組織等教學程序中進行教學研究,構建新的課堂秩序,提高案例教學的針對性,研究案例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2.3重視案例篩選與案例庫資源建設。針對課程教學,建設相應的案例庫,隨時更新。經過近幾年建設,目前國內案例資料在數(shù)量上比較豐富,許多高校重視案例教學的應用,天津大學電子商務案例庫按照互聯(lián)網熱點問題、傳統(tǒng)產業(yè)信息化和制約發(fā)展的瓶頸三大方向組織素材。4]案例的選擇以客觀事實為載體,選擇的案例具有新穎現(xiàn)代)性和代表性,在案例的搜集、整理與分析等方面考慮有關的經濟法律制度、企業(yè)狀況和文化背景,對企業(yè)管理過程做專業(yè)性審視和洞察,對案例做出專業(yè)化的篩選、分析和評價,建立多樣化的案例庫,建立健全案例庫管理信息系統(tǒng)。

2.4加強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案例教學氛圍。重視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包括輿論建設、技術指導和資源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基礎,是從觀念上從思想上認識案例教學在目前高等學校教育的意義,了解案例教學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堅定開展案例教學的信心,認同并樂于實施案例教學。對一個新的教學模式、方法和技術的掌握是保證案例教學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理論學習和觀摩教學是必要的,加強教學小組研討,結合教學反思可以快速地使教師掌握案例教學方法,通過不斷的反思提升教學水平。借助CAI教學網站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適應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電子商務教學的需要,案例教學實現(xiàn)由文字型案例向文字+圖片+視頻的多媒體型案例轉變。要注意有效的組織和控制課堂,對課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做好預測和對策,創(chuàng)造學生、教師的彼此尊重、理解和寬容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良好氣氛。

3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案例教學實施的建議

3.1從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出發(fā),有針對性地精選案例。對案例的呈現(xiàn)形式、素材的取舍、討論方案、組織方式和必要的教學手段做好充分的準備,建立一個動態(tài)的案例庫。

首先,依據(jù)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明確課程知識結構體系,確定案例教學的范圍和內容,在哪些板塊中使用案例教學。企業(yè)電子商務管理中有關運營管理是課程的重點,涉及信息知識管理、信息搜集與分析、資源管理、價值鏈價值發(fā)現(xiàn)、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轉移)、供應鏈管理、營銷管理、項目管理等。

其次教師準備的案例要明確這個案例討論的重點是什么,難度有多大,需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如何進行討論,需要查找哪些方面的資料,以及大致的要求有哪些等等。在給學生提供案例材料時,可以將案例結論部分隱去,允許學生自己分析得出各種結論性意見,將討論和參與的空間留給課堂教學,從而給學生開辟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

如在講企業(yè)價值鏈再造時,選擇了南方航空公司電子客票作為教學案例,從傳統(tǒng)的售票流程、傳統(tǒng)客票直銷流程、到網上銷售的電子客票的B2C直銷流程、網上銷售電子客票的B2B代銷流程,以流程圖的形式配以文字說明編寫案例并從網上下載了南方航空公司電子訂票定座登機流程示意圖,利用文字和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南方航空公司電子客票系統(tǒng)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再造企業(yè)價值鏈,發(fā)揮網絡信息交換的實時性、方向性、速度及豐富程度的明顯優(yōu)勢,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提升客戶的使用價值,幫助企業(yè)選擇通過再造企業(yè)價值鏈來贏得競爭優(yōu)勢。

3.2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案例展示,正確引導學生閱讀案例,學會要素提取,對要素進行不同的組合,形成分析問題的要件,以便進入分析和討論。

案例展示中,把文字用書面材料發(fā)放給每個小組的成員,輔以表格和示意圖等形式的材料,同時配合幻燈、錄像片等視聽形式,并結合教師的情景描述,全面介紹展示案例。

學生剛接觸案例教學時,教師要給學生必要的提示,提示學生思考的線索,引導學生熟讀背景材料,指導學生學會查找相關理論支持、參考資料、盡可能完整地收集有關案例的材料,對所得資料進行要素提取,暫時舍棄與案例分析方向無關的材料,對要素進行不同的組合,形成分析問題的要件,依要件分析得出結論,進一步搜集有關信息進行佐證并在此基礎上概括提煉自己的觀點,以便進入分析和討論。

如在講網上采購管理5]時選用一個經典的案例:惠普公司1998年底用于公司間接采購就高達20億美元,各個獨立的分子公司單獨購買所需物品,使得每個單位單獨購買的物品和服務都非常昂貴。購買內容過于分散和過于隨便,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與控制。負責采購人員每年都需要花大量時間用于選擇供應商和監(jiān)督供應商,對公司內部的需求進行響應。

1999年開始建立采購管理系統(tǒng)。1999年9月正式啟動電子采購管理系統(tǒng)。提煉要素:采購成本、采購周期、采購信息溝通與共享、文檔處理、庫存積壓和物資短缺、采購范圍、采購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

3.3依據(jù)案例的要素構件分析得出結論,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判斷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是案例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一般實行師生討論教學法。教師首先提出要求,分組研討案例,然后指定一個小組的學生起來說明案例、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手段,其他小組的學生則分別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同一個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以及對先前發(fā)言者所說的進行修正和補充。在此學生得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判斷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其中充滿著思維和個性的碰撞,在合作中互相溝通,在溝通中增進合作,學生學會的不僅是如何尊重他人、關心他人,而且也提高了他們說服別人以及聆聽他人的能力,甚至強化了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討論,了解學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及時調整課堂教學重點,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案例教學是一種具有啟發(fā)性和實踐性、能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型教學方法,所以我們對分析得到的結論不必強求統(tǒng)一,要形成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局面,讓學生在今后的實踐中去體會,在交流中讓各種思想的沖擊便會產生新的亮點。

如學習網上銷售與企業(yè)盈利模式創(chuàng)新時,分析傳統(tǒng)企業(yè)開展網上銷售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的手段,以國美電器網上銷售為例,讓學生學會從戰(zhàn)略分析SWOT分析)入手,結合系統(tǒng)分析,全面思考開展網上銷售必須要面對的各種問題:銷售范圍的界定、商業(yè)模式、商品銷售收入和廣告收入、客戶群體、管理功能實現(xiàn)、技術實現(xiàn)、安全。注重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際,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以培養(yǎng)真正能學以致用的實用性人才為最終目標。

篇5

關鍵詞:電子商務教學 啟發(fā)式教學 網站設計技術

Abstract: Pedagogy of E-Commerce for Undergraduates China focuses on the "Inspiring", which pieces together with Web technology、Business and Payment Systems. The pedagogy involves teachers、students、teaching resources and open computer laboratory。It focuses on hands-on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Key Words: Pedagogy of E-Commerce Case Study Web Design Technology

1 引言

本科電子商務課程主要著眼于培養(yǎng)具有電子商務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及相關技術等綜合技能的本科人才。它是一門融合計算機類各門學科知識,在實踐中綜合應用的課程。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詳細具體地介紹電子商務的一整套理論知識,不僅乏味,且學生很難理解與體會一些抽象的理論概念。但是利用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設計具有實際意義的應用程序或網站,課程學習會變得有趣,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活力,特別是一些頁面圖形化的設計與規(guī)劃,可以鍛煉學生使用各類圖形界面類的能力與想象力。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通常以項目任務方式驅動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教學的開展與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課程教學中明確理解教學目標、步驟與內容,在教師指導與啟發(fā)下進行獨立思考與實踐開發(fā)。

因此,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開發(fā)要求學生按照系統(tǒng)開發(fā)的思路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熟練掌握系統(tǒng)開發(fā)的理論與基本技術。

2 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教學系統(tǒng)開發(fā)的主要方法與步驟

在電子商務教學實踐中,要求學生按照如下邏輯思路設計并開發(fā)電子商務系統(tǒng):

(1) 選定主題,收集資料,調查研究系統(tǒng)需求與功能目標;

(2) 界定系統(tǒng)功能目標,規(guī)劃功能模塊;

(3) 根據(jù)調研結果,設計具體類、接口及抽象類,以及主要的成員方法與成員變量;

(4) 編寫ASP、或JSP等程序,并與數(shù)據(jù)庫連接;電子商務系統(tǒng)開發(fā),具體程序語言根據(jù)學生知識背景而定,如ASP、、JSP等網站編程語言,可以結合圖形設計軟件來美化界面,如Photoshop,F(xiàn)lash等。

(5) 調試與修改,直到達到系統(tǒng)原定目標與需求;

(6) 總結系統(tǒng)優(yōu)缺點,分析設計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優(yōu)化系統(tǒng)設計;

(7) 把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寫成報告,并附參考文獻;

關于主題選擇,學生一般根據(jù)老師指定或自己的興趣、特長選定項目主題進行系統(tǒng)設計,項目主題舉例如下:

(1) 游戲點卡銷售軟件管理系統(tǒng)

(2) 車主博客軟件管理系統(tǒng)

(3) 股票信息資源軟件管理系統(tǒng)

(4) 物業(yè)管理信息軟件系統(tǒng)

(5) 電子商務誠信度評估指標軟件管理系統(tǒng)

(6) 自擬

系統(tǒng)設計具體要求:

1) 系統(tǒng)具有原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性;

2) 系統(tǒng)至少包含三個功能模塊如登陸模塊、查詢模塊及管理模塊等;

3) 系統(tǒng)應該包含音頻動畫等多媒體文件。

3 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教學案例分析

以下五個案例是在電子商務課程學生系統(tǒng)開發(fā)作業(yè)基礎上,經老師指導后修改而成的電子商務系統(tǒng)開發(fā)的流程、系統(tǒng)結構圖及其截圖。本文通過這些案例來說明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1) POOH SHOP網站信息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步驟

POOH SHOP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開發(fā)的一個在線商品銷售系統(tǒng)。進行POOH SHOP系統(tǒng)調研與分析后,按照如下步驟設計網站。

第一步,建立ODBC數(shù)據(jù)源

對于一個ASP程序而言,它通常是通過ADO層或ODBC接口來訪問數(shù)據(jù)庫的。

ASP對數(shù)據(jù)庫的整個訪問過程是這樣的:客戶端的瀏覽器向Web服務器提出ASP頁面文件請求(包括數(shù)據(jù)庫的操作),服務器將把該頁面由ASP.DLL文件進行解釋,并在服務器端運行,完成數(shù)據(jù)庫的操作,再把數(shù)據(jù)庫操作的結果生成動態(tài)的網頁返回給瀏覽器,瀏覽器再將該網頁內容顯示在客戶端,見下圖。

第二步,建立默認WEB站點

POOH SHOP網站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主要是采用ASP腳本語言編寫,運行在windows2000環(huán)境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是能夠運行ASP的web服務器軟件,因此,需要在系統(tǒng)試運行之前,安裝windows的組建IIS,然后,在控制面板中的管理工具下的internet服務管理器,新建WEB站點,按照指導選擇特定的保存網站文件的文件夾,命名為POOH,與網頁程序中的名稱相同。

第三步,設計系統(tǒng)的各個功能模塊

篇6

第一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心理現(xiàn)象分為(A )

A 、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

B 、認知過程與個性心理

C 、情感過程與個性心理

D 、意志過程與個性心理

2、心理過程包括(D )

A 、認識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

B 、知覺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

C 、感覺過程、知覺過程、意志過程

D 、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

3、個性心理特征是在(D )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

A 、認知過程

B 、情感過程

C 、意志過程

D 、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

4、(C )在深度上對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細致研究

A 、普通心理學

B 、發(fā)展心理學

C 、理論心理學

D 、生理心理學

5、(B )在廣度上研究各個社會領域內的心理

A 、社會心理學

B 、應用心理學

C 、發(fā)展心理學

D 、比較心理學、

6、(F )是理論的心理學基礎,主要研究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與心理現(xiàn)象一般規(guī)律 (E )是研究個體心理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

(D )是在實驗室控制條件下進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學

(C )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心理學分支

(B )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產生的以腦內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礎的心理學分支,試圖通過大腦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來解釋心理現(xiàn)象、

(A )是研究動物行為進化的基本理論和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約各種行為特點的心理學分支

A 、比較心理學

B 、理論心理學

C 、社會心理學

D 、實驗心理學

E 、發(fā)展心理學

F 、普通心理學

7、進一步探索研究在各個社會領域中心理活動的具體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心理學是(C )

A 、社會心理學

B 、理論心理學

C 、應用心理學

D 、普通心理學

8、自然實驗法的優(yōu)點是(A )

A 、減少人為性, 提高真實性

B 、減少人為性, 降低真實性

C 、提高人為性, 增加真實性

D 、提高人為性, 降低真實性

9、(C )的《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心理學的獨立宣言

A 、笛卡爾

B 、洛克

C 、馮特

D 、繆勒

10、(B )年, 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被界定為心理學的誕生

A 、1789

B 、1879

C 、1798

D 、1897

11、(A )被譽為心理學之父或心理學第一人

A 、馮特

B 、洛克

C 、笛卡兒

D 、繆勒

12、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動力學派) 是(C )創(chuàng)立的

A 、笛卡爾

B 、華生

C 、弗洛伊德

D 、羅杰斯

13、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A )

A 、精神分析

B 、行為主義

C 、認知

D 、人本主義

14、行為主義創(chuàng)立的標志是1914年美國心理學家(B )出版了《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論》一書,由此他被稱為行為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

A 、羅杰斯

B 、華生

C 、弗洛伊德

D 、馬斯洛

二、多項選擇題

1、心理現(xiàn)象分為(A 、C )

A 、心理過程

B 、認知過程

C 、個性心理

D 、情感過程

E 、意志過程

2、心理過程包括(C ,E ,G )

A 、感知過程

B 、知覺過程

C 、認識過程

D 、注意過程

E 、情感過程

F 、行為過程

G 、意志過程

3、個性心理特征包括(B ,C ,E )

A 、認知

B 、能力

C 、氣質

D 、情感

E 、性格

4、心理學可分為(A ,D )

A 、理論心理學

B 、發(fā)展心理學

C 、普通心理學

D 、應用心理學

E 、社會心理學

5、下列屬于理論心理學的是(A ,B ,D ,E )

A 、普通心理學

B 、社會心理學

C 、教育心理學

D 、生理心理學

E 、實驗心理學

6、下列屬于應用心理學的是(B ,C ,D ,E )

A 、社會心理學

B 、教育心理學

C 、咨詢心理學

D 、管理心理學

E 、消費心理學

7、以下哪些是理論心理學的研究內容(A ,B ,C ,E,F )

A 、心理學學科性質

B 、心理學方法論

C 、身心問題

D 、學習心理機制

E 、心理的生理基礎

F 、心理的起源

8、科學的三大特征是(A ,B ,D )

A 、客觀性

B 、可驗證性

C 、準確性

D 、系統(tǒng)邏輯性

E 、描述性

9、(A ,B ,C )決定了心理學的自然科學屬性

A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B 、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C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D 、人的社會性

10、(A ,C )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

A 、辯證唯物主義

B 、形而上學

C 、歷史唯物主義

D 、唯物主義

E 、機械唯物主義

11、在心理學研究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是(A ,B ,C ,D )

A 、客觀性原理

B 、系統(tǒng)性原理

C 、發(fā)展性原理

D 、教育性原理

E 、協(xié)同性原理

12、觀察法可以分為(A,B,C ,E )

A 、參與觀察法與非參與觀察法

B 、現(xiàn)場觀察與情景觀察

C 、長期觀察與短期觀察

D 、情景觀察與控制觀察

E 、全面觀察與重點觀察

13、觀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別注意(B ,C ,D ,E )

A 、每次盡可能長

B 、有明確觀察目的

C 、隨時記錄

D 、可利用現(xiàn)代手段

E 、每次時間不宜過長

14、實驗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 ,B )的關系和變化的規(guī)律

A 、自變量

B 、因變量

C 、人腦

D 、客觀世界

15、實驗法可分為(A ,D )

A 、實驗室實驗法

B 、情景實驗法

C 、參與實驗法

D 、自然實驗法

16、在實驗室實驗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 ,B ,C ,D )

A 、實驗情境

B 、控制被試

C 、控制實驗刺激

D 、控制被試的反應

17、調查法可分為(B ,C ,D ,E )

A 、一般調查法和特殊調查法

B 、一般調查法和專題調查法

C 、事實特征調查和征詢意見調查

D 、結構式調查和非結構式調查

E 、訪談法、郵寄問卷法和電話調查法等

18、調查法的缺點是(B ,C ,D )

A 、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第一手的資料

B 、被調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實回答

C 、封閉式的問題損失數(shù)據(jù)有效性

D 、問題措詞不易確定

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 ,B ,D )

A 、實驗和研究設計

B 、對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處理

C 、抽樣法

D 、邏輯思維法

20、心理學發(fā)展的歷史分為(A ,C )

A 、孕育階段

B 、轉折階段

C 、確立階段

D 、發(fā)展階段

21、馮特對心理學的歷史功績主要有(A ,B ,D )

A 、心理學的確立

B 、實驗心理學的創(chuàng)立

C 、出版〈〈生理心理學原理〉〉

D 、建立心理學專業(yè)隊伍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識分為(A ,B ,C )

A 、意識

B 、前意識

C 、潛意識

D 、后意識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論包括(A ,B ,C )

A 、潛意識理論

B 、夢的解釋

C 、泛性論

D 、本能學說

E 、人格理論

三、判斷題

1、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的科學。(-)

2、 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內在心理活動的反應。(-)

3、在心理過程中,認知和情感是基礎,意志是將認知和情感轉化為行為的動力。(-)

4、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知覺。(-)

5、心理過程是在個性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反過來有影響著個性心理特征的進行與發(fā)展。(-)

6、以揭示各種心理現(xiàn)象之間以及心理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規(guī)律為任務的是應用心理學。(-)

7、心理學是屬于自然科學性質的學科。(-)

8、心理學是對人進行研究的,而人是社會性的,所以心理學是屬于社會科學性質的學科。(-)

9、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為心理學提供了依據(jù)。(+)

10、心理學研究通過揭示心理現(xiàn)象與客觀世界的關系,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提供依據(jù),使人更自覺地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11、心理學之所以成為一門學科,能從哲學中脫離出來,得益于哲學本身的發(fā)展。(-)

12、用觀察法進行心理學研究時,一旦有觀察機會,觀察時間應盡可能長。(-)

13、實驗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創(chuàng)造條件,對由此引起的或改變的被試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方法。(+)

14、在實驗法研究中,引起變化的因素是因變量。(+)

15、用觀察法研究心理現(xiàn)象時,不必借用儀器。(-)

16、個案研究法把個案作為一個研究單位進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體為單位。(-)

17、調查法是直接對研究總體的全體進行調查。(-)

18、調查法的研究對象可來源于志愿者。(-)

19、調查法中只有保證總體中每一個人被抽到的機會相等,才能使樣本情況代表總體情況。(+)

20、內省法是依靠對自己或他人的意識經驗的反省,來尋找心理學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21、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論〉,從某種意義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學專著。(+)

22、在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哲學中脫離出來的過程中,亞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

23、1879年,德國人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學著作,標志著心理學的誕生。(-)

24、洛克的〈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心理學的獨立宣言。(-)

25、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以任何人為研究對象,強調人的價值、本性和尊嚴。(-)

26、行為主義的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強調人已有的知識結構在其自身行為過程與認知過程中起決定作用。(-)

27、精神分析學派的興起被稱為第一次革命。(-)

28、人本主義的興起被稱為第。(-)

29、實驗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變量和自變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

第二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jù)信息加工的觀點,感覺屬于A

A 、信息的輸入和登錄

B 、信息的識別

C 、信息的選擇

D 、信息的儲存和提取

2、根據(jù)信息加工的觀點,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種心理過程?

A 、感覺

B 、知覺

C 、記憶

D 、思維

3、主要收集聲音和身體平衡位置信號的感覺器官是B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舌

4、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刺激的最小強度,稱為B

A 、閾限

B 、絕對閾限

C 、差別閾限

D 、相對閾限

5、當物體移到100米遠處,視網膜上的像相應縮小到距我們1米遠時大小的1/100,但是我們知道該物體的大小沒有太大變化,稱為A

A 、大小恒常

B 、形狀恒常

C 、顏色恒常

D 、亮度恒常

6、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B

A 、感覺

B 、注意

C 、記憶

D 、思維

7、人根據(jù)任務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稱為D

A 、注意廣度

B 、注意穩(wěn)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轉移

8、以動作、技巧為內容的記憶是C

A 、形象記憶

B 、情緒記憶

C 、運動記憶

D 、語詞邏輯記憶

9、根據(jù)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記憶分成D

A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B 、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

C 、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

D 、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10、以下又可以稱為實踐思維是A

A 、動作思維

B 、形象思維

C 、語詞邏輯思維

D 、抽象思維

11、按照思級結果的新穎性,可以把思維分成C

A 、發(fā)散思維和聚斂思維

B 、直覺思維和分析思維

C 、受制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

D 、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

二、多項選擇題

1、感覺器官除了感受光波、聲波、氣味、滋味以外,還可以感受ABCD

A 、溫覺

B 、冷覺

C 、痛覺

D 、觸覺

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認知模型中,設像參與信息加工的有ABCE

A 、映象小鬼

B 、特征小鬼

C 、認知小鬼

D 、判斷小鬼

E 、決策小鬼

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BCD

A 、選擇

B 、保持

C 、調節(jié)

D 、監(jiān)督

E 、伴隨

4、容易引起無意注意的物體是ABDE

A 、刺激物是新奇的

B 、刺激物亮度增加

C 、刺激物靜止

D 、刺激物發(fā)生相對運動

E 、刺激物符合需要

5、注意的基本品質特點是ABDE

A 、注意范圍

B 、注意穩(wěn)定性

C 、注意的分散

D 、注意的轉移

E 、注意的分配

6、影響注意品質的因素有BCD

A 、動機

B 、神經系統(tǒng)的特點

C 、后天的訓練

D 、興趣

E 、刺激物的特點

7、自動加工是ACE

A 、不需要大量注意資源

B 、隨時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

C 、經過大量統(tǒng)習

D 、應用靈活的加工方式

E 、加工模式難以改變

8、控制加工是ACDE

A 、受資源量限制

B 、是一種程式化的程序

C 、不能同時進行多項作業(yè)

D 、應用靈活的加工方式

E 、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編碼的是ABC

A 、形象記憶

B 、情緒記憶

C 、運動記憶

D 、語詞邏輯記憶

10、長時記憶的編碼方式是CD

A 、物理特性編碼

B 、言語聽覺特性編碼

C 、語義編碼

D 、表象編碼

E 、行為編碼

11、遺忘的發(fā)生是由于BCD

A 、信息錯誤

B 、記憶痕跡消退

C 、信息的干擾

D 、意識的抑制

E 、信息不能再認

12、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有ABCDE

A 、嘗試錯誤

B 、頓悟

C 、類比

D 、啟發(fā)式

E 、反推法

13、以下關于定勢描述正確的是ABCD

A 、一種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tài)

B 、憑借以前的經驗看問題

C 、有時有助于較快解決問題

D 、缺乏靈活性E 、可以發(fā)現(xiàn)更好的解決方法

三、判斷題

1、眼睛的適宜刺激是光波。(+)

2、引起感覺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稱為閾限。(+)

3、絕對閾限是衡量感受器靈敏性的唯一指標。(-)

4、閾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閾下刺激對人沒有絲毫作用。(-)

6、注意是一個獨立的心理過程。(-)

7、注意是一種有限的資源。(+)

8、心理學家用直接測量的方法來研究內隱記憶。(-)

9、后面學習的內容對前面學習的內容的干擾作用稱后攝抑制。(+)

10、在問題解決中,發(fā)現(xiàn)具體的解決方法是在明朗期。(+)

11、對于復雜問題,中等偏低的興奮水平比較有利。(+)

第三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個體積極探索事物的認識傾向是(C )

B 、動機

C 、興趣

D 、理想

2、表現(xiàn)在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比較穩(wěn)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是(B )

A 、氣質

B 、性格

C 、興趣

D 、能力

3、觀察學習的提出者是(D )

A 、榮格

B 、華生

C 、斯金納

D 、班杜拉

4、將人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

A 、榮格

B 、謝爾頓

C 、威特金

D 、霍蘭德

5、編制16人格因素問卷的是(B )

A 、艾森克

B 、卡特爾

C 、哈撒韋

D 、霍蘭德

6、以下能夠測定12種人格特質的問卷是(B )

A ,艾森克人格問卷

B 、Y-G 人格測試

C 、主題統(tǒng)覺測驗

D 、卡特爾人格因素問卷

7、不愛與人交往、有孤獨感,動作顯得緩慢、單調、深沉的特征屬于

A 、膽汁質

B 、多血質

C 、黏液質

D 、抑郁質(D )

8、根據(jù)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強、平衡、不靈活的類型是(C )

A 、不可遏制型

B 、活潑型

D 、抑郁型

9、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和發(fā)展起來的能力是(C )

A 、認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

10、在比納-西蒙智力測驗中,每完成一個題目代表幾個月的智齡?(B )

A 、l 個月

B 、2個月

C 、3個月

D 、4個月

二、多項選擇題

1、以下屬于個性傾向性范疇的是(A 、C ,E )

A 、需要

B 、氣質

C 、動機

D 、能力

E 、興趣

2、以下屬于個性心理特征范疇的是(B ,C ,D )

A 、需要

B 、氣質

C 、性格

D 、能力

E 、興趣

3、信念是(A ,B ,C ,D ,E )

A 、被意識到個性傾向性

B 、洞察事物的出發(fā)點

C 、判斷事物是非曲直的準則

D 、具有自覺性和獨立性

E 、有認識、情感、意志構成的融合體

4、一般能力是指(A ,B ,C ,D ,E )

A ,觀察力

B 、記憶力

C 、思維力

D 、想象力

E 、注意力

5、氣質類型包括(A ,B ,C ,D )

A 、膽汁質

B 、多血質

C 、黏液質

D 、抑郁質

E 、神經質

6、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出人類的需要有(A ,B ,C ,D ,E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歸屬和愛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實現(xiàn)需要

7、行為主義人格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 ,C ,D )

A 、榮格

B 、華生

C 、斯金鈉

D 、班杜拉

E 、埃里克森

8、以下屬于投射測驗的是(B ,C ,E )

A 、艾森克人格問卷

B 、羅夏墨跡測驗

C 、主題統(tǒng)覺測驗

D 、16人格因素問卷

E 、兒童統(tǒng)覺測驗

9、信度包括(A ,B ,C )

A 、再測信度

B 、等值信度

C 、分半信度

D 、內容信度

E 、效標關聯(lián)信度

10、根據(jù)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活潑型的特點是(A ,C ,E )

A 、強

B 、弱

C 、平衡

D 、不平衡

E 、靈活

11、以下關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確的是(A ,C ,E )

A 、屬于個性心理特征

B 、是人類社會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概括

C 、發(fā)展比知識發(fā)展要慢得多

D 、隨年齡增長不斷積累E 、隨年齡增長是一個發(fā)展、停滯和衰退的過程

三、判斷題

1、特殊能力是大多數(shù)活動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2、在心理學中的個性或人格同一概念。(+)

3、主題統(tǒng)覺測驗屬于完成法的投射測驗。(-)

4、畫人測驗屬于表達法的投射測驗。(+)

5、兒童統(tǒng)覺測驗適用于4歲以下的兒童。(-)

6、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發(fā)展不是同步的。(+)

7、具有非凡的記憶力可以稱為天才。(-)

8、智力年齡的概念是比納創(chuàng)造的。(+)

9、韋克斯勒力量表包括語言與操作兩個部分。(+)

10、良好的記憶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第四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針對某一方面的心理發(fā)展通過在同一時段內對不同年齡的兒童進行比較,迅速找到差異所在的方法,稱為(A )

A 、橫向比較研究

B 、縱向跟蹤研究

C 、連續(xù)發(fā)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2、在相當?shù)囊欢螘r期內對相同的被試組進行反復跟蹤調查的研究方法是、(B )

A 、橫向比較研究

B 、縱向跟蹤研究

C 、連續(xù)發(fā)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3將隸屬于不同文化群體的兒童的一種或多種行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較,這種研究方法是

(D )

A 、橫向比較研究

B 、縱向跟蹤研究

C 、連續(xù)發(fā)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4、揭示兒童認知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機制的“發(fā)生認知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C )

A 、華生

B 、加德納

C 、皮亞杰

D 、斯騰伯格

5、()指的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其目標指向是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C )

A 、同化

B 、順化

C 、平衡化

D 、自動化

6、在《超越IQ 》一書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論的是(C )

A 、皮亞杰

B 、加德納

C 、斯騰伯格

D 、戴斯

7、喬姆斯基提出的語言獲得理論是(B )

A 、強化學說

B 、先天決定論

C 、相互作用論

D 、循序漸進論

二、多項選擇題

1、發(fā)展的主要內涵是(A ,B ,C 、D )

A 、發(fā)展是有順序的、不可逆的

B 、能夠保持相當長時間的變化

C 、使個體產生更有適應性、更高效的行為

D 、是遺傳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E 、是無規(guī)律的變化

2、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征是(A ,B ,C 、D )

A 、連續(xù)性與階段性

B 、定向性與順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異性

E 、波動性

3、心理發(fā)展的研究主題主要有哪些方面(A ,B ,C 、D ,E )

A 、認知

B 、語言

C 、情緒

D 、社會性

E 、個性

4、橫向比較研究的缺點是(C 、D )

A 、經濟節(jié)省

B 、對不同年齡的兒童分別取樣比較

C 、一致性效應

D 、很難控制影響發(fā)展的因素

5、縱向跟蹤研究的缺點是(A ,C 、D )

A 、投入較大

B 、揭示心理發(fā)展穩(wěn)定性

C 、會有被試流失

D 、時代變遷效應

6、皮亞杰理論的基本觀點是(A ,B ,C )

A 、兒童的認知發(fā)展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

B 、認知結構的構建和再構建是認知發(fā)展的本質所在

C 、兒童認知發(fā)展取決于認知結構的發(fā)展水平

D 、存在著相互獨立的七種智力

7、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兒童的智慧發(fā)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響(A ,B ,C )

A 、成熟

B 、經驗

C 、社會環(huán)境

D 、自然環(huán)境

8、語言的構造包括三個部分(A ,B ,D )

A 、語音

B 、語法

C 、語句

D 、語義

E 、字形

9、語言的發(fā)展包括以下階段(A ,B ,C ,D )

A 、牙牙語階段

B 、單詞語階段

C 、雙語或三詞組合階段

D 、完整句階段

10、語言能夠影響人的(A ,B ,C ,D )、

A 、人際交往

B 、認知

C 、自我調節(jié)行為

D 、社會化

11、自我意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 ,B ,C ,D )

A 、自我意識

B 、自我評價

C 、自我監(jiān)督

D 、自我控制

三、判斷題

1、發(fā)展的順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2、同一心理機能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fā)展速率。(+)

3、個體早期的心理發(fā)展對人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

4、在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過程中先天遺傳起決定作用。(-)

5、在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過程中后天環(huán)境起決定作用。(-)

6、邏輯決定論是皮亞杰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7、在感知運動階段兒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動作水平。(+)

8、皮亞杰認為認知階段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是不變的。(+)

9、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

10、在《心理結構》一書中提出七種智力的是加德納。(+)

11、智力的PASS 模型是戴斯提出的。(+)

12、心理學將對自身認知活動有所意識能力稱為元認知。(+)

13、記憶是一個被動保持信息的系統(tǒng)。(-)

14、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認知技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15、語言的發(fā)展進程是按一定的順序進行的。(+)

16、語言是社會交往的重要工具。(+)

17、面部表情受生物遺傳的因素影響很大。(+)

18、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戀必不可少的條件。(+)

第五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布盧姆將認知目標由低到高分為哪六個層次(D )

A 、知識、運用、領會、分析、綜合、評價

B 、知識、領會、運用、綜合、分析、評價

C 、知識、領會、分析、運用、綜合、評價

D 、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

2、認知學習分類理論是誰提出的(B )

A 、布盧姆

B 、加涅

C 、奧蘇貝爾

D 、奧斯本

3、奧斯本提出了(D )

A 、教學目標分類理論(布盧姆)

B 、認知學習分類理論(加涅)

C 、先行組織者的教學策略(奧蘇貝爾)

D 、頭腦風暴法

4、加涅的分類理論將認知學習分為(A )

A 、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

B 、知識信息、智力技能、動作技能

C 、言語信息、動作技能、認知策略

D 、智力技能、動作技能、認知策略

5、教師不直接將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新知識和問題的方法是(B )

B 、發(fā)現(xiàn)法

C 、掌握學習法

D 、頭腦風暴法

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自我認識和反思能力是(D )

A 、教學設計能力

B 、教學組織能力

C 、教學決策能力

D 、教學監(jiān)控能力

7、根據(jù)布登的教學年限劃分,成熟階段是(D )

A 、第一年

B 、第2-3年

C 、第3——4年

D 、第五年以后

8、品德態(tài)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階段(A )

A 、順從階段、認同階段、內化階段

B 、醒悟階段、轉變階段、自新階段

C 、前道德階段、因循階段、原則階段

D 、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

二、多項選擇題

1、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 ,B ,C ,D )

A 、教學目標

B 、教學內容

C 、教學對象

D 、教學媒體

2、教學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 ,B ,D )

A 、目標

B 、策略

C 、計劃

D 、評價

3、學生學習的三個基本領域包括(A ,B ,D )

A 、認知

B 、情感

C 、意志

D 、動作技能

4、教學媒體包括(A 、B ,C ,D ,E )

B 、錄象

C 、計算機

D 、黑板

E 、圖片

5、行為主義教學觀把學習看成(A ,B ,C ,D )

A 、經驗的聯(lián)結或操作的變化

B 、通過練習和刺激反應式的強化來實現(xiàn)的

C 、學習效果表現(xiàn)為外部的變化

D 、教學的目的是傳授知識技能體系

6、華萊士將問題解決描述為哪四個步驟(B ,C ,D ,E )

A 、產生

B 、準備

C 、孕育

D 、明朗

E 、驗證

7、創(chuàng)造性思維表現(xiàn)為思維的(A ,B ,C ,D )

A 、獨創(chuàng)性

B 、發(fā)散性

C 、靈活性

D 、突發(fā)性

8、教師的職業(yè)心理特征表現(xiàn)為、(A ,B ,C ,D )

A 、熱愛學生

B 、善于啟發(fā)

C 、勤學敬業(yè)

D 、以身作則

9、優(yōu)秀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表現(xiàn)為(A ,B ,C ,D )

A 、個人成就感

B 、認為從事教學活動很有價值

C 、對學生有正向的期望

D 、對學生的學習負有責任

三、判斷題

1、學生的起始狀態(tài)包括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起始能力、知識背景等。(+)

2、布盧姆將認知目標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

3、教學設計中、教師了解不同的學生特定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以改進教學設計質量。(+)

4、認知學習是教學的主要任務。(+)

5、應用講授法,教師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lián)結。(+)

6、程序教學能很好地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且具有靈活性。(-)

7、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基本特點是人機互動與交流。(+)

8、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集體激勵的策略。(+)

9、認知教學的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發(fā)展為中心。(+)

10、認知教學觀向行為主義教學觀的過渡是學習與教學心理學的一次革命。(-)

11、“道德兩難論”是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fā)展問題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青年期。(-)

第六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活動的本質與規(guī)律,探討學生學習與一般成人學習的不同之處的學習是(C )

A 、人和動物的學習

B 、人類的學習

C 、學生的學習

D 、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2、認為學習是不是外部行為變化的學者是(C )

A 、桑代克

B 、斯金納

C 、加涅

D 、金布爾

3、強調學習是認知結構的變化的是哪位學者(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奧蘇貝爾

D 、金布爾

4、提出“學習風格”概念的學者是(D )

A 、奧蘇貝爾

B 、加涅

C 、布魯納

D 、塞倫

5、一個聯(lián)結的使用,會增加這個聯(lián)結的力量,是指(B )

A 、效果律

B 、應用律

C 、失用律

D 、準備律

6、根據(jù)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 、自然強化物和人為的近似強化物

B 、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

C 、正強化和負強化

D 、強化和懲罰

7、以下屬于智力因素的是(A )

A 、注意力

B 、動機

C 、情感

D 、意志

8、以下屬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

A 、觀察力

B 、記憶力

C 、意志力

D 、思維力

9、以下屬于從外在觀點對動機下定義的是(C )

A 、動機是推動人們行為的內在力量

B 、動機是個體的內部過程

C 、為實現(xiàn)一個特定的目的而行動的原因

D 、動機是一種需要所推動,達到一定目標的行為動力,它起激起、調節(jié)、維持和停止行動的作用

10、對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動具有的興趣是(D )

A 、直接興趣

B 、間接興趣

C 、中心興趣

D 、廣闊興趣

二、多項選擇題

1、認為學習是外部行為的變化的是(A,B ,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納

D 、加涅

2、強調學習是認知結構的變化的是(B ,C )

A 、華生

B 、加涅

C 、奧蘇貝爾

D 、金布爾

3、金布爾關于學習的定義是(A ,B ,C ,D ,E )

A 、學習的結果是學習的主體要發(fā)生持久的變化

B 、學習是發(fā)生外在行為和內在心理的變化

C 、學習是一種活動過程

D 、學習需要練習

E 、學習要受到強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學》中根據(jù)內容和結果將學習分為(A ,B ,C ,D )

A 、知識的學習

B 、技能與熟練的學習

C 、心智的、以思維為主的能力的學習

D 、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的學習

5、學習風格的構成要素有(A ,B ,C ,D ,E )

A 、生理性要素

B 、認知要素

C 、情感要素

D 、意志要素

E 、社會性要素

6、聯(lián)結論的主要特征是(A ,B ,C )

A 、學習的實質在于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lián)結

B 、聯(lián)結是直接的、無中介的,是靠嘗試錯誤而建立的

C 、強調對學習過程的客觀研究

D 、學習主要在于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7、桑代克總結的主要學習規(guī)律是(A ,B ,C )

A 、效果律

B 、練習律

C 、準備律

D 、聯(lián)結律

8、斯金納總結出的規(guī)律包括(A ,B ,C ,D )

A 、習得反應

B 、條件強化

C 、泛化作用

D 、消退作用

9、正強化的方法包括(A ,B ,C ,D ,E )

A 、獎學金

B 、對成績的認可

C 、表揚

D 、改善學習

E 、給予學習和成長機會

10、學習活動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現(xiàn)為(A ,B ,C ,D )

A 、努力奮斗

B 、實事求是

C 、獨立意識

D 、創(chuàng)新精神

三、判斷題

1、“學”主要指獲取知識技能,“習”主要指鞏固知識技能。(+)

2、桑代克認為學習是嘗試錯誤的過程。(+)

3、華生認為學習是由強化練習引起的潛在反應能力的較為持久的改變。(-)

4、在知識、技能、行為方面的臨時性變化也是學習。(-)

5、物種的先天傾向和由集體成熟引起的變化也是學習。(-)

6、凡是教學效果好的老師,都會有意識和無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認真的研究。(+)

8、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xù)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征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傾向。(+)

9、負強化就是懲罰。(-)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過教育手段加以培養(yǎng)。(+)

第七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個體根據(jù)外在的信息和線索來對自己或他人的內在狀態(tài)或行為原因進行解釋與推測的過程是(A )

A 、歸因

B 、印象(認知者以自己過去經驗為基礎,對認知對象的屬性進行分析、判斷后對其總體特征做出的主觀理解)

C 、自我認知(主我對客我的認知與評價)

D 、態(tài)度(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反應傾向)

2、人們對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較籠統(tǒng)、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這種看法作為評價人或事物的依據(jù)(D )

A 、首因效應

B 、近因效應

C 、暈輪效應

D 、刻板效應

3、根據(jù)維納的兩維成敗歸因理論,屬于穩(wěn)定的內在原因是(A )

A 、能力

B 、努力(不穩(wěn)定的,內在原因)

C 、任務(穩(wěn)定的,外在原因)

D 、運氣(不穩(wěn)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響人際吸引中“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屬于以下哪種因素的作用(A )

A 、熟悉性和臨近性

B 、相似性與互補性

C 、外貌

D 、對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對抗性態(tài)度的條件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使之產生一致性,稱為(C )

A 、從眾(個人的觀念與行為在真實或臆想的群體壓力、群體規(guī)范與群體目標的影響下,向與群體中大多數(shù)成員相一致的方間變化的現(xiàn)象)

B 、服從(在外界壓力下,個體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行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現(xiàn)象)

C 、暗示

D 、模仿(在無外在控制條件下,個體由于受到他人行為的影響,而使自己的行為與他人行為相同的行為方式)

6、看到別人穿時裝,自己也去買來穿上,屬于(C )

A 、服從

B 、從眾

C 、模仿

D 、暗示

7、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現(xiàn)象是(B )

A 、社會促進

B 、社會抑制

C 、社會進步

D 、社會退步

二、多項選擇題

1、個體具有社會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為(A ,B ,C ,D )

A 、有生物遺傳素質的基礎

B 、有超越本能的學習能力

C 、有較長的依賴生活期

D 、有掌握語言的潛在能力

2、大眾傳媒有(A ,B ,C ,D )

A 、報紙

B 、電視

C 、廣播

D 、互聯(lián)網

3、印象具有以下特點(B ,C ,D )

A 、直接性

B 、間接性

C 、穩(wěn)固性

D 、綜合性

4、態(tài)度改變的方法有(A ,B ,C ,D )

A 、勸導宣傳法

B 、群體影響法

C 、活動參與法

D 、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 、以利他為目的

B 、自愿的

C 、不期望回報

D 、會有一定的付出或損失

6、以下屬于非緊急情況下的利他行為是(AB)

A 、給老人讓座

B 、幫助同學補習功課

C 、搶救落水兒童

D 、與持槍歹徒搏斗

7、戰(zhàn)爭、恐怖活動屬于C

A 、緊急情況下的利他行為

B 、非緊急情況下的利他行為

C 、手段犯行為

D 、目的犯行為

8、影響個體從眾的因素主要有ABCD

A 、群體個數(shù)

B 、群體凝聚力和群體吸引力

C 、成員在群體中的地位

D 、人的心理特點

E 、群體的性別比例

9、群體決策的缺點有DE

A 、多方面收集信息

B 、利用集體智慧

C 、增加群體凝聚力

D 、費時費力

E 、議而不決

三、判斷題

1、社會化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2、如果一個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會減輕處罰。(-)

3、通過參照測量法最后可以發(fā)現(xiàn)群體中處于中心位置的權威人物。(+)

4、如果要幫助一個人需要花費很大的體力,男性較女性容易產生利他行為。(+)

5、就被幫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較容易得到他人幫助。(+)

6、穿著、行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幫助。(-)

7、攻擊性強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產生侵犯性行為。(+)

8、家長具有很強的暴力傾向,子女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對人采取侵犯性行為。(+)

9、看見武器的人比沒有看見武器的人具有更強烈的攻擊性行為。(+)

10、群體決策的極端化總使決策具有冒險性。(-)

第八章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們常說的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其標準是根據(jù)心理健康三層面中哪一層的標準C

A 、非病狀態(tài)

B 、良好適應狀態(tài)

C 、理想狀態(tài)

D 、正常狀態(tài)

2、關于團體心理輔導的論述以下哪一條是不對的C

A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可細分為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團體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等

B 、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效率高,是適合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適合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活動的主持者應受過相應的培訓

D 、團體輔導是一種一對多的心理輔導方式

3、自卑感問題是按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哪種標準來劃分的?B

A 、問題的內容

B 、內在心理根源

C 、特定發(fā)展時期和階段

D 、問題的性質

4、關于自卑感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

A 、自卑的人熱衷于與人比較,而對自己的期待卻很低

B 、自卑的人往往對自己缺乏客觀、清醒的認識,無法悅納自己

C 、自卑的人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D 、對成敗進行正確的歸因是處理自卑問題的方法之一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學習動力是B

A 、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期待

B 、學習興趣和遠大的理想

C 、教師的期待和遠大的理想

D 、教師的期待和家長的期待

二、多項選擇題

1、張春興認為心理健康的條件有ABCDE

A 、情緒較穩(wěn)定

B 、樂于工作

C 、能與人建立和諧的關系,并樂于和他人交往

D 、對自己有適當?shù)牧私猓偧{自我

E 、對環(huán)境有適切的認識、能切實有效地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適宜采用:BCDA 診療模式

B 、發(fā)展模式

C 、教育模式

D 、文化模式

3、關于心理測試的論述以下正確的有:ABCD

A 、心理測試可以集體進行,也可以一對一進行

B 、心理測試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調查,了解學生心理狀況

C 、心理測試的目的可以是篩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做好預防工作

D 、心理測試的目的可以是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傳作用

4、造成學生學習問題的可能原因有:ABCDE

A 、學習習慣和方法不良

B 、學習動力缺失

C 、學業(yè)壓力和考試焦慮

D 、親子關系問題

E 、學業(yè)不適應

5、對于學習習慣的建立,以下哪幾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A 、基本學習習慣不良多始于小學、

B 、家長的“陪讀”會造成孩子在學習上對家長的依賴

C 、不良學習習慣的扭轉和改變不是很難的事

D 、行為強化技術是改變不良學習習慣的一項重要技術

E 、學習習慣的改變和確立要趁熱打鐵,趁學生有改變的興趣,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建立好的學習習慣

6、在職業(yè)壓力模式中,所謂的“組織外的壓力”包括ABC

A 、家庭問題

B 、生活危機

C 、財務問題

D 、生涯發(fā)展

三、判斷題

1、心理健康的定義之一是:一種生活適應良好的狀態(tài)。(+)

2、心理治療原則上不主張多用藥。(+)

4、心理治療的對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長。(-)

5、心理咨詢中的“咨詢”有“顧問”的意思。(+)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詢較為被動的工作方式。(+)

7、文化模式正成為學校心理鍵康教育工作的一個新趨勢。(+)

8、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按內容分,可將問題分為:學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自我管理問題、自我發(fā)展問題等。(+)

9、生活管理問題對一些貧困學生是特別重要的自我管理問題。(-)

10、有一半的自殺者有精神疾病。(-)

11、對于有一次自殺經歷的人,我們應該充分估計其再度自殺的可能性。(+)

12、如果有學生目睹了其他學生自殺,我們應該通過個別或集體咨詢形式對他們進行危機干預。(+)

13、營造校園文化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種重要方法。(+)

14、嚴重的精神障礙必須交精神科醫(yī)生處理。(+)

高等教育心理學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1)

一、 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分支學科誕生于 (B )

A .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

B .20世紀50年代

C .20世紀60年代末

D .1903年

2.將學業(yè)成功或失敗歸因于個人外部的穩(wěn)定因素,指的是(C )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務難度

D .運氣

3. 格式塔心理學家提出的遷移理論是 ( C )

A .共同要素說

B .概括原理說

C .關系轉換說

D .學習定勢說

4.小明原來見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兒園一個月后,小明的這種行為消失了。據(jù)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這里發(fā)生的學習是 ( B )

A .言語信息

B .態(tài)度

C .動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5.根據(jù)學習的定義,下列屬于學習的現(xiàn)象是 ( D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織網

D .兒童模仿電影中的人物的行為

6.小明在兩歲時就學會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首唐詩。按照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這里發(fā)生的學習是 ( A )

A .言語信息

B .態(tài)度

C .動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7.在學習分數(shù)后學習百分數(shù),這種學習最宜用哪種模式進行教學(B )

A .上位學習

B .下位學習

C .并列學習

D .發(fā)現(xiàn)學習

8.下列對前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描述不正確的是 (C )

A .單維思維

B .思維的不可逆性

C .思維的可逆性

D .自我中心

9.當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表現(xiàn)出良好的學習行為時,老師撤除對他的批評,老師的這一做法屬于 。 ( B )

A .正強化

B .負強化

C .消退

D .懲罰

10.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A )

A .有意義接受學習

B .有意義發(fā)現(xiàn)學習

C .發(fā)現(xiàn)學習

D .探究學習

答案:1-5:DCCBD 6-10:ABCBA

第九章 高等學校教學測量

本章提要:

1. 教學測量按其方式、內容、標準和目的的不同可分為標準化成就測驗與教師自編測驗。

2. 有效教學測驗的基本要求包括:測驗的信度、效度、區(qū)分度、代表性與可用性五個方面。

測驗的信度有:重測信度、復本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等。

測驗的效度有:內容效度、效標效度、結構效度等。

第一節(jié)教學測量與測驗概述

一、教學測量的含義:教學測量是考核教學成效的一種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簡稱學績)進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數(shù)量來表示的考核方法。教學測量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學測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學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即學生內在能力等的形成情況。因此,教學測量的目標應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并于

教學目標保持一致。2教學測量的對象是學生內在能力等心理結構的形成情況,因此,測驗量表的科學性是有效教學測量的必要前提。3教學成效是通過量化的學績進行考察的。因此,命題的合理性與評分的客觀性是有效教學測量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二、教學測驗的含義: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系統(tǒng)程序,通過觀察少數(shù)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或現(xiàn)象,來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

三、教學測量與測驗的關系:教學測驗是教學測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學測量是對教學測驗或學績測驗所得結果的客觀描述。也可以說,教學測量就是借助于學績測驗來對教學成效進行定量考核的。

四、教學測量與測驗的作用:教學測量與測驗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它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多方面作用,從整體上調節(jié)、控制教學活動的進行,保證教學活動向預定目標前進并最終達到該目標。1. 鞭策學生的學習;2. 促進教師的教學;3. 鑒定課程計劃和作出判斷;

第二節(jié) 教學測量的類型

一、教學測驗的類型

測量一般通過測驗的實施得以實現(xiàn)。教學測驗可以按其方式、內容、標準和目的的不同分類為:標準化成就測驗、教師自編測驗;(一)標準化成就測驗1. 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含義:標準化成就測驗是指由專家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于大規(guī)模范圍內評定個體學業(yè)成就的測驗。2. 標準化成就測驗的特點: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命題、施測、評分和解釋,都有一定的標準或規(guī)定。 (二) 教師自編測驗,教師自編測驗一般是由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測驗目的,自己編制的測驗,是為特定的教學服務的。教師自編測驗通常用于測量學生的學習狀況。1. 教師自編測驗的類型(1)客觀題包括:選擇題、是非題、匹配題、填空題;(2)主觀題包括:論文題、問題解決題;2. 教師自編測驗的步驟和方法。教師自編測驗是由教師自己設計、自行編制的。應遵循的一般步驟與方法:(1)審查測驗目的;

(2)制定測驗編制計劃;(3)命題與組卷。

二、測驗的評分及結果分析1. 測驗的評分,評分標準一定要與測驗的編制計劃及實際的編制工作保持連續(xù)性,確保整個評價活動是根據(jù)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的。評分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評分標準要客觀公正。(2)評分標準要規(guī)定答案要點及可接受的變式。(3)評分標準要依據(jù)題目的難易及要點的主次配給分數(shù)。(4)評分時要注意分析評分和綜合評分相結合。(5)評分標準應注重內容,不宜注重形式。2. 測驗結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對測驗本身的分析和對教學活動的分析兩個方面。

三、非測驗的評價技術。在實際教育中,前述紙筆測驗并不是收集資料的唯一途徑。教師還可使用許多非測驗的評價技術,尤其是情感領域的教學評價更需要采用非紙筆的測驗。情感教學不屬于任何一個學科,其效果可能產生在任何一種認知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一)案卷分析,案卷分析是一種常用的評價策略,內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標準收集起來的學生認知活動的成果。(二)觀察,通過教學過程中的非正式觀察,教師也能夠收集到大量的關于學生學業(yè)成就的信息。需客觀、詳細地記錄下觀察信息。1. 行為記錄單;2. 軼事記錄;3. 等級

評價量表。(三)情感評價,很多時候,教師有必要針對學生的情緒、學習動機、個人觀點等進行評價。

第三節(jié) 有效教學測驗的基本要求

一、測驗的信度。(一)信度與信度系數(shù),測驗的信度,是指該測驗所要測量的東西前后一致的程度,也就是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信度是進行測驗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信度指標通常以相關系數(shù)表示,稱為信度系數(shù)。信度系數(shù)是同一樣本所得的兩組資料間的相關,用來作為測量一致性的指標。系統(tǒng)誤差對信度沒什么影響,因為系統(tǒng)誤差總是以相同的方式影響測量值的,因此不會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隨機誤差可能導致不一致性,從而降低信度。從這個意義說,信度也可以定義為隨機誤差影響測量值的程度。如果隨機誤差等于零,就認為測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二)信度的類型與估算方法,心理與教育測驗的信度,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重測信度:重測信度又稱穩(wěn)定性系數(shù)。2復本信度:又稱等值性系數(shù),它估計的是兩個假定相等的測驗復本之間的一致性,是兩個平行測驗分數(shù)的相關。這個相關系數(shù)就代表了復本信度的高低,復本信度反映的是測驗在內容上的等值性。3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和復本信度主要考察了測驗跨時間的一致性(穩(wěn)定性)和跨形式的一致性(等值性),而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主要反映的是題目之間的關系,表示測驗能夠測量相同內容或特質的程度。(三)影響信度的因素,測量信度是策略過程中隨機誤差大小的反映,隨機誤差大,信度就低,隨機誤差小,信度就高。因此,在測量過程中凡是能引起測量隨機誤差的因素——被試、主試、測試內容、施測情境等都會影響測量信度。

二、測驗效度。(一)效度的概念,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二)效度的類型,一般,效度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和準則關聯(lián)效度。(三)影響效度的因素,影響測驗效度的因素很多,在編制測驗或選擇標準化測驗時,都應該考慮到這些因素,以免影響測量結果的有效性。1測驗的構成;2. 測驗的實施過程;3. 接受測驗的被試;4. 所選效標的性質;5. 測量的信度。總之,所有與測量目的無關而又能帶來誤差的因素都會降低測驗的信度。(四)信度與效度的關系,信度與效度有密切關系。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條件,但信度高并不保證效度一定高。

三、代表性。幾乎所有的心理與教育測量是以取樣的原理為依據(jù)的。(1)樣本必須適當?shù)卮砜傮w;(2)在符合代表性和意義性要求的這個限度內,樣本必須是隨機抽取的。

四、區(qū)分度。區(qū)分度是指測試題目對所測試的屬性的鑒別力,它是衡量題目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篩選題目的依據(jù)。

五、可用性。一般應考慮:1. 測驗提供的信息有多大意義;2. 可行性測驗,應當在形式與內容上適合于它所要測量的年齡范圍的學生。3. 要考慮到測驗的費用以及進行測試、記分和解釋所需的時間。4. 評分是否客觀。

本章復習與思考題

1. 什么是標準化成就測驗?它有什么特點?答: 標準化成就測驗是指由專家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于大規(guī)模范圍內評定個體學業(yè)成就的測驗。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命題、施測、評分

和解釋,都有一定的標準或規(guī)定。其特點如下:1測驗題目具有高質量,它們由教育和測驗專家審查并完善,是經過預測的,有一定難度和區(qū)分度。2測驗的實施和評分的說明十分準確,不同的使用人員在實施過程中有相同的標準。3從被測團體中取得的常模可用于解釋測驗分數(shù)。4一般有等同的和可比的測驗表格。5具有測驗手冊和其他必備材料,對測驗的實施和評分進行說明和指導,對測試結果進行解釋。雖然標準化測驗有很多共同之處,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

2. 教學評價與測量、測驗的關系怎樣?答:教學評價,是通過系統(tǒng)地收集和分析資料,根據(jù)教學目標對學生行為變化予以確定,對教育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的對象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其結果,評價者是任課教師。教學測量是考核教學成效的一種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簡稱學績)進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數(shù)量來表示的考核方法。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系統(tǒng)程序,通過觀察少數(shù)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或現(xiàn)象,來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教學測驗是教學測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學測量是對教學測驗或學績測驗所得結果的客觀描述。也可以說,教學測量就是借助于學績測驗來對教學成效進行定量考核的。

3. 教學測量與評價的作用?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測量手段考察學生的學習成效,并查明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學目標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說,通過教學測量與評價所提供的反饋信息,可以考察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以進一步修訂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最終提高學習效果。a 、教學測評為改進教學提供了有效信息;b 、教學評價是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狀況的主要途徑c 、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主要依據(jù)

4. 教學測量與測驗的作用?答:教學測量與測驗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它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多方面作用,從整體上調節(jié)、控制教學活動的進行,保證教學活動向預定目標前進并最終達到該目標。1. 鞭策學生的學習;2. 促進教師的教學;3. 鑒定課程計劃和作出判斷;

5. 什么是教學評價?教學評價可以分為幾類?答:教學評價,是通過系統(tǒng)地收集和分析資料,根據(jù)教學目標對學生行為變化予以確定,對教育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的對象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其結果,評價者是任課教師。從實施教學測評的時機看,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從對教學測評資料的處理方式看,分為常模參照評價與標準參照評價;從教學測評本身的功能來看,分為安置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 從教學測評實施的目的來看,分為最佳表現(xiàn)評價與典型表現(xiàn)評價;根據(jù)教學測評的嚴謹程度,分為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

6. 就你的經驗談談教師自編測驗存在哪些不足?改進的途徑是什么?答:教師自編測驗是由教師自己設計、自行編制的。但是,教師的水平有高低,經驗有多寡,工作態(tài)度有好壞,在編制測驗時自覺防止主觀化、片面化的意識有強弱,因此,編制測驗的質量也有高低。 教師應學習一些心理與教育測量學知識,按照測驗編制的科學原理去規(guī)范教師的測驗編制行為,以提高教師的測驗編制技術,努力提高教師自編測驗的質量。教師自編測驗應遵循的一般步驟與方法:(1)審查測驗目的;(2)制定測驗編制計劃;(3)命題與組卷。

第十章 大學生德育心理

1. 品德的心理結構(278,283-288)---包括品德的心理結構的構成要素和品德的心理結構的特征. 心理結構包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 品德的心理結構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結構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結構的特征:品德的心理結構的統(tǒng)一性、品德的. 心理結構的多層次性、品德結構發(fā)展的差異性、品德結構發(fā)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品德的心理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可變性、品德結構形成的多端性.

2. 皮亞杰的道德認識發(fā)展階段論與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有何不同?(289-294)---皮亞杰的道德認識發(fā)展階段論-主要通過研究兒童的道德判斷來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發(fā)展. 他創(chuàng)立了”臨床法”并采用對偶故事法來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發(fā)展. 他把兒童道德思維的發(fā)展分為4個階段:自我中心階段(約2歲~5歲) 、權威階段(6歲~8歲) 、相互對等階段(約8歲~10歲) 和公正階段(約11歲~12歲) .皮亞杰關于道德發(fā)展的階段論貫穿著四個基本觀點:(1)從單純的規(guī)則到具有真正意義的準則.(2)從單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3)從約束的道德品質到合作的道德品質.(4)從他律到自律. 他概括出兒童的道德發(fā)展是從他律道德階段到自律發(fā)展階段的發(fā)展規(guī)律. 柯爾伯格的道德認識發(fā)展階段論-繼承了皮亞杰的研究路線, 運用”道德兩難故事法”對兒童的道德判斷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追蹤研究(每個隔三年重復一次, 追蹤到22、23歲) 和跨文化研究, 擴展了皮亞杰的理論, 對兒童道德判斷的研究更加具體、精細和系統(tǒng), 認為兒童的道德判斷是按三個水平、六個階段向前發(fā)展的. 具體如下:(一) 前習俗水平:這一水平的兒童道德判斷著眼于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和自身的利害關系. 包括兩個階段:服從與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及相對的功利主義的道德定向階段. (二)習俗水平:這一水平的兒童能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guī)范, 意識到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輿論的希望和規(guī)范的要求, 并遵守執(zhí)行這些規(guī)范. 包括兩個階段:人際和諧(或好孩子) 的道德定向階段及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三)后習俗水平:這一水平的兒童能判斷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準, 以普通的道德原則和良心作為行為的基本依據(jù). 包括兩個階段:社會簽約的道德定向階段及普遍原的道德定向階段.

3. 論述大學生品德培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307-312)品德培養(yǎng)途徑包括內在及外界條件. 內在途徑就是通過個人特質的培養(yǎng)而外在條件包括家庭及學校集體和社會心理影響三個方面. 個人特質包括個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質, 它是影響人們品德的內在因素. 個人心理特質對大學生品德影響最大. 個人特質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在外界條件的作用下慢慢形成并不斷發(fā)展變化的. 家庭是一個重要的首屬群體. 大學生長期在家庭中與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發(fā)生面對面互動, 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對大學生品德影響很大. 學校集體又分班集體的影響, 學校德育的影響及學校集體中其它因素和校園文化的影響. 班集體是構成學校集體的基本單位, 學校集體的特點也是通過班集體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的. 學校德育是根據(jù)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特點、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有目的、有計劃的塑造兒童和青少年心靈的活動. 學校集體中其他因素包括教師的態(tài)度及作風、集體輿論的影響、校風班風的影響. 社會心理因素又包括大眾傳媒和輿論、社會風氣. 品德培養(yǎng)包括道德教育和品德修養(yǎng)兩個方面. 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言教、獎懲、身教和榜樣等. 品德培養(yǎng)方法包括學習、立志、躬行和自省等. 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過語言向受教育者傳授道德知識的道德教育方法. 獎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道德行為給

予獎勵、對不道德行為給予懲罰的教育方法. 身教-是教育者通過自己的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自覺遵守道德的教育方法. 榜樣-是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模仿學習某些品德高尚者的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綜合道德教育方法. 品德修養(yǎng)方法學習-是獲取道德知識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 學習的形式很多如:讀書、聽課、學習道德榜樣、參觀調查、社會實踐和反思社會生活等. 立志-是學生如何使道德由社會外在規(guī)范變?yōu)樽约簝仍谟蟮男摒B(yǎng)方法, 是如何使道德由他律變?yōu)樽月傻男摒B(yǎng)方法. 大學生通過立志, 有了追求道德的愿望, 則會去從事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實際活動, 實現(xiàn)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 躬行-即實習道德、履行道德、實踐道德, 是按照道德規(guī)范做事, 從事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實際活動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 自省-即反省, 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檢查的品德修養(yǎng)方法. 自省既是修養(yǎng)的相對終點, 又是新的修養(yǎng)起點. 如此循環(huán)往復, 成為習慣, 品德逐成.

第十一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 (313,314-318)智力發(fā)展正常, 具有濃郁的學習興趣; 了解自我并悅納自我, 自我發(fā)展意識良好; 能控制和合理的表達情緒; 和諧的人際關系; 具備和諧統(tǒng)一的人格; 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具有高尚的倫理道德精神.

2. 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發(fā)展有何重要意義(318-320)?大學階段是人才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大學生不僅要自主地解決人生難題, 要開始獨立地面對現(xiàn)實的時候, 還將面臨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課題, 如專業(yè)知識儲備、智力潛能開發(fā)、個性品質優(yōu)化、思想道德修養(yǎng)、就職擇業(yè)準備、交友戀愛等. 這些人生課題的完成, 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此心理健康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是大學生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前提, 是個體健康成長的需要, 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 是大學生生活需要和快樂生活的基本條件, 是深化素質教育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 心理健康關系到大學生的素質、人才質量及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現(xiàn)實的緊迫性, 更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3. 試析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320-322).

心理發(fā)展的過渡性特點-多數(shù)大學生的心理正處于迅速走向成熟但還未實現(xiàn)完全成熟的時期. 一方面大學生智力發(fā)育趨于成熟. 另一方面, 在心理內容的關鍵方面還帶有明顯的稚嫩性和盲從性.

心理發(fā)展的可塑性特點-大學階段是學生各種心理品質全面發(fā)展、急劇變化的時期. 在這一時期, 大學生心理發(fā)展普遍存在著不穩(wěn)定、可塑性大的特點. 心理發(fā)展的兩面性特點-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特點具有兩面性, 既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 心理發(fā)展階段性特點-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系列6發(fā)展有明顯的不同, 呈現(xiàn)出階段性的特點.(1)適應期-入學適應是大學新生都奧要經歷的第一難關, 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一般為一個學期左右.(2)發(fā)展期-經過一段時期的調整適應后, 大學生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 這是大學生活最主要、最長久的時期, 基本持續(xù)到大學畢業(yè)前夕.(3)成熟期-大學生經過3~4年的生活和學習, 世界觀、人生觀逐步形成, 心理逐漸成熟. 但是, 這個時期又是大學生從學生生活向職業(yè)生活過渡的階段, 他們需要面臨新的心理適應. 這時他們的心理特點主要是緊迫感、責任感和憂慮感.

4.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323-325)?

心理問題是指各種心理異常及行為的情形.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普遍存在的, 只是程度不同而異.1. 環(huán)境適應問題2. 學習壓力問題3. 人際關系問題4. 感情問題5. 求職擇業(yè)問題

5. 談談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330-334).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既有個體生理、心理等內在原因, 又有社會、家庭、學校等外在原因.(一)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因1. 生理因素包括先天遺傳因素、生物因素、腦損傷.2. 心理因素包括認知態(tài)度、自我意識、性格特征和情緒.(二)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總之, 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理、心理、社會因素時常交織在一起, 相互聯(lián)系, 相互影響.

6. 試述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經和方法(335-339)(一)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 系統(tǒng)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2. 運用多種宣傳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識3. 積極開展心理咨詢活動4. 增強教師的心理健康意識(二)加強大學生的自我心理保健1.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 建立合理的生活次序-學習負擔要適量, 生活節(jié)奏要合理3. 加強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學習與應用

篇7

關鍵詞:電力電子技術;啟發(fā)式教學;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7-0105-02

一、引言

電力電子技術是電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各類電力電子器件、變流裝置及其控制過程[1]。該門課程在專業(yè)課體系中具有承前啟后的特點,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學生感到難以理解和消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于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推導的嚴謹性,而忽略了初學者的思維過程和接受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對于興趣廣泛的青年學生來說,越來越厭倦被動地接受對他們顯得枯燥的知識。

關于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的課程實踐,目前已經在國內外大量開展,有啟發(fā)式教學,案例教學,逆向式教學等。迄今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方面,報導得不是很多。我們根據(jù)我校應用型大學生的特點,在課程介紹概念、公式中運用啟發(fā)式手段,引導學生思考并最終消化之;通過某些應用性案例,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yǎng)他們的工程概念。

二、啟發(fā)式教學

啟發(fā)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提問、置疑、問題演示及師生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變單純被動地吸收知識為多角度地主動探索問題,從而得到知識[2]。啟發(fā)式教學的問題的引出原則是由簡到繁,由淺入深;設置疑點的地方都是難于理解或容易誤解的;而演示的范例則一般將抽象的教材直觀化,經教師引導后,學生用科學的觀點來評價本質;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是在緊張的教學過程中,調節(jié)節(jié)奏,活泛課堂氣氛,對問題進行探討。

例如,在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這一節(jié),教師首先設置問題:首先指出整流電路的功能是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那么如何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可以啟發(fā)學生從兩種電的性質來考慮:交流電的大小和方向均隨時間改變,而直流電方向不隨時間改變;然后要求學生自己畫出交流電和直流電的波形,細細品味。

然后,教師告訴學生,現(xiàn)在的問題是:屏蔽掉交流電中負半周的波形,就可以使電流方向相同,那么電流經過哪種器件可以保留正半周波形,去掉負半周波形?學生的回答有二極管、晶閘管。這時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對這兩種器件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比較:二極管可以去掉負半周的波形,但對保留的正半周的波形的大小卻無法調整,而用晶閘管既可以去掉負半周的波形,又可以通過改變觸發(fā)角的大小改變輸出的直流平均電壓值,使其大小滿足實際需求。因此要選用晶閘管。

再如,在學習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帶感性負載的一節(jié),以3個問題的方式逐步引出這節(jié)課的概念。

問題1:晶閘管在電源電壓過零變負時會截止嗎?很多同學想當然地認為會截止。這時可以提示學生在電源電壓過零變負時,在電感的兩端會產生一個上負下正的感應電動勢,然后讓學生再去思考這個電動勢對電路會起什么作用,這時候就對學生以前學過的《電路原理》課程是個鞏固和提高,部分學生能回答出零輸入響應的性質。最后老師給出答案:這個感應電動勢對于晶閘管來說是一個正向電壓,可以使晶閘管繼續(xù)導通,直至電感儲能釋放完畢。

問題2:電感的存在對輸出電壓有什么影響?結合問題1,加上對波形的分析,學生很容易看出,由于電感的存在,電壓出現(xiàn)了負半周的波形,導致整個輸出平均電壓值降低,電感足夠大時,正半周的波形可能和負半周接近,導致輸出平均電壓值幾乎為零。

問題3:既然電感的存在會削弱輸出電壓值,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的情況下,教師告訴學生:續(xù)流二極管能給電感能量的釋放提供另一條通道,不再對輸出有干擾。

這樣通過問題啟發(fā)式,層層遞進,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的思路更加清晰。經過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學生對原理、器件的選擇、可行性分析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啟發(fā)式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對案例提供的實施進行討論和分析,從而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3]。在工科教學中,在學習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適當?shù)匾胍欢ǖ墓こ虘茫梢允箤W生在課堂上就接觸到實際問題,更加明確學習的意義;同時這種教學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電力電子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基于這一特點,理論教學應和具體的實踐實例相結合,以器件、電路、應用為主線貫穿教學始終。例如,在講授交流調壓電路一節(jié)中,引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可調光臺燈作為講課實例。該實例是雙向晶閘管單相交流調壓電路的應用,授課時同樣可以按步驟啟發(fā)。

問題1:電路中的充電的時間數(shù)值是由什么元件決定的,待學生思考以前學過的電路知識后,可以總結是由阻容的乘積決定的。然后教師指出電路中還存在的可變電阻和觸發(fā)二極管,說明調整時間的值是通過調整電阻的大小來實現(xiàn)的。并說明觸發(fā)二極管的觸發(fā)電平時間決定了雙向晶閘管的移相角的大小。

問題2:移相角的大小和輸出的交流電壓和電流的關系。由于學生剛剛學完單相交流調壓電路,很容易答出正確答案。教師可以總結以下的邏輯關系:觸發(fā)二極管的時間值越小,也就是可變電阻值越小,移相角越小,單相交流調壓的電壓和電流越大,臺燈越亮。

問題3:這個電路如果就這些元件就可以實現(xiàn)了臺燈的亮度控制了嗎?學生反應比較惘然。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果電阻值比較大,移相角過大,電源電壓過峰值降得很低,電容上充電電壓太小,無法對二極管作用,這樣就不能觸發(fā)雙向晶閘管,也就不能調光。

學生們比較想知道解決方案,這時教師給出旁邊增設的阻容電路,指出這就是后備的充電電源。輔助電容能保證電容的電壓大到觸發(fā)電平,至此問題得以解決。

在這個案例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例,指出其中所用到的電力電子技術中的知識,并分析原理,加深學生的理解并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拓了學習視野。

四、結論

啟發(fā)式教學遵循教學規(guī)律,采取引導的方式促使學生思考,整個引導過程跌宕起伏,富有層次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增強,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案例教學法則是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電力電子技術課程對于初學者的難度,需要開發(fā)各種教學模式以幫助學生思考、理解和記憶其概念、波形分析和計算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啟發(fā)式教學和案例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現(xiàn)在并沒有成為主要的教學手段,但是它們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漸加大。

參考文獻:

篇8

Using “can”/“could” to talk about ability(能力) or possibility(可能性)

一、 Review by yourself自主復習

記得7A課本中情態(tài)動詞(modal verbs) “may”和“can”的用法嗎?

朗讀下列句子并歸納它們的用法:

Group A 1. I can walk for two hours without feeling tired.

2. She can run fast, but I can't.

3. Can you swim? No, I can't.

4. What language can they speak? They can speak French and English.

本組句中“can”的意思是______,我們用它來談論______。它與動詞的______連用。

它的否定形式為______。疑問句中需要將它______。 “can”______ (有/沒有)人稱變化,也就是說它可用于______人稱之后。

Group B 1. ―Miss Green, may I turn on the lights? ―Yes, you may/can.

2. ―Mum, may I watch TV now?

―No, you can't. You must do your homework first.

3. ―Millie, can I borrow your photos of the fashion show?

―Sorry, you can't. I don't have any.

本組句中“may”和“can”的意思為______。我們用它們可以表達______。

其中, “may”的語氣更加______, 通常用于和______的對話中。

Group C 1. This book may be hers. I saw it on her desk yesterday.

2. Miss Lin can't be here. She went to Paris this morning.

本組句中“may”和“can”都可以用來談論______。 “may”在句中解釋為______。

“can't”在句中解釋為______。

二、 Preview by yourself自主學習

Study the sentences and work out the rule(找出規(guī)律):

1. She can speak English. She could speak English when she was nine.

2. Can you play football? Could you play it 2 years ago?

3. Last year, my son couldn't eat by himself. Now he can.

4. They looked around but could not see anything unusual.

本組句中,我們用“can”和“could”來談論______。句中“could”是“can”的______。 它的否定形式為______。疑問句中需要將它______。

We use “can” to talk about the______ . (present, past)

We use “could” to talk about the______ . (present, past)

片段實錄: (T = teacher; G=group)

T: Now, work in groups of 4. Discuss the problems you have got in Part 1 on the worksheet.

(Teacher walks around the class and see if any group need help.)

G1: Miss Qian, we can't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y be” and “maybe”.

T: Well, look at the example in “Group C”. “This book may be hers. I saw it on her desk yesterday.” The first sentence can also be said like “Maybe this book is hers.” (Teacher writes down the sentence on the paper). Here, “Maybe” is an adverb and we need a verb “is” in this sentence after “this book”. While “may be” is different, “may” is an modal verb, we have to use “be” after it. Then compare this sentence “He may come late.” with this one “Maybe he will be late.” When we use “mayb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and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verb in the sentence. You got it?

G1: Oh, we see, thank you.

T: You're welcome.

三、 片段分析

這個片段取自課堂開始的部分,屬于對預習部分的討論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在語法課中可起到很大作用。也是這節(jié)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部分。學生可以通過預習再討論對以前學過的有關知識點進行回顧,并將對新課中需要掌握的知識產生的疑問在討論中解決。通過教師觀察,學生們的討論很熱烈和認真,大多數(shù)的預習問題都解決了。這組學生提出的問題并不是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但“maybe”和“may be”的用法是學生中最常見的也是容易混淆的。學生們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產生的這種“另類”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資源,老師要認真地幫助他們解決,并要在課后將這個辨析放在適當?shù)臅r候給全班同學進行思考。

四、 課后反思

篇9

關鍵詞:實踐教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fā)展,企業(yè)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但是,近年來。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就業(yè)率并不高,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yǎng)方案與企業(yè)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作為企業(yè),不僅要求畢業(yè)生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扎實的專業(yè)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畢業(yè)生必須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嫻熟的崗位技能、希望自己的員工上崗后就能獨當一面。為了使學生獲得實踐經驗,許多高校電子商務專業(yè)都開展了教學實踐周活動,以達到提高學生對專業(yè)的認識、鞏固和消化課堂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等目的。

目前,高校電子商務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各不相同,有的偏重技術,有的偏重商務。本文以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為例,探討教學實踐周內容的設置。

對于技術型的人才的培養(yǎng),通常要求學生具有管理學和信息科學的理論基礎,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原理的基本知識,熟悉網絡技術及應用、商務運作過程,了解電子商務應用的相關知識、方法與技術,能夠有效地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等。教學實踐周活動內容的確定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同時要與教學計劃有機集合,還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根據(jù)上述原則,教學實踐周的內容設計如下:

第二學期安排兩周。在此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了程序設計基礎和數(shù)據(jù)庫技術基礎,為了幫助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結合這兩門課程做課程設計;同時,安排專業(yè)調研,讓學生接觸社會、提高對專業(yè)的認識,學會社會調查基本方法。具體安排如下:

1 專業(yè)調研,時間一周。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等手段,了解某個行業(yè)電子商務應用現(xiàn)狀、運作流程、存在問題。由指導老師提出調查的內容、方法,由學生具體實施調查,寫出調查報告。

2 課程設計,二選一,時間一周。

(1)程序設計:結合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設計小型實用程序。由指導老師提出程序設計要求,由學生完成代碼編寫。

(2)小型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開發(fā):結合VisualFoxPro開發(fā)小型管理信息系統(tǒng)。由指導老師提出系統(tǒng)要求,由學生完成前臺界面和后臺數(shù)據(jù)庫設計。

第四學期安排兩周。在此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了公共基礎課和大部分學科基礎課以及部分專業(yè)基礎課,即將學習專業(yè)課,通過教學實踐周應該使學生對電子商務專業(yè)流程有深刻認識,為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要結合理論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實踐內容具體安排如下:

1 電子商務認知實習,時間一周。

(1)由指導老師演示介紹不同電子商務模式的運作流程,使學生對電子商務前臺、后臺工作流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2)參觀企業(yè),請企業(yè)技術人員介紹企業(yè)電子商務應用情況,參觀電子商務設施。

(3)參觀電子商務網站,了解電子商務網站內部運作過程,包括后臺管理、訂單處理、各種服務器及其之間的關系,了解網絡服務模式,

(4)參觀物流中心,了解物流配送過程,特別是了解電子商務在物流中的運用。

2 課程設計,二選一,時間一周。

(1)計算機網絡設計。根據(jù)企業(yè)需求設計一個網絡,要求畫出網絡拓撲結構,選擇主要設備并提出具體實施方案。由指導老師提出虛擬企業(yè)環(huán)境和設計要求,由學生進行網絡拓撲結構設計,設備選型,布線實施方案設計。

(2)網站服務器建設與管理。根據(jù)企業(yè)需求,建設一個網站,并說明網站服務器建設、管理的過程。由指導老師提出網站環(huán)境要求,由學生設計實施方案、實施過程。

第六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專業(yè)基礎課和部分專業(yè)課,通過教學實踐周應該讓學生解決專業(yè)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應該培養(yǎng)學生利用專業(yè)知識開展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1 創(chuàng)新性實踐活動,多選一,時間一周。

(1)建設一個小型電子商務網站,實現(xiàn)電子商務網站簡單功能。由指導老師提出網站要求,由學生進行網站功能模塊設計和代碼設計。

(2)組織電子商務競賽,由指導教師擬定競賽題目,學生自愿參賽。

(3)電子商務實踐活動。由學生在C2C網站開設店鋪賣東西,申請和使用數(shù)字證書,在B2B、B2C網站進行交易活動等。

(4)網絡營銷策劃。由指導教師提出營銷目標,由學生進行營銷策劃。

(5)由學生提出的、經指導老師認可的內容。

2 實習基地職業(yè)培訓,時間一周。到實習基地從事電子商務前后臺管理工作。

篇10

《鴿巢原理》原有教學存在的問題

1.知識抽象,任務分離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關于鴿巢原理的學習內容,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的是“存在性”的問題。例如,教師將“同日過生日”“鉛筆問題”“鴿巢問題”等各種任務順次提供給學生,但學生往往不了解這樣設置問題的原因,這幾種任務環(huán)境之間的關聯(lián)也不是很大,所以課堂上的實際狀態(tài)是,學生在機械地完成一個個形式不同、內容卻相同的任務。這樣的任務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學生容易被一個又一個任務分散注意力,從而難以聚焦于數(shù)學問題的本質。

2.學習過程整齊劃一,內容枯燥

由于《鴿巢原理》本身就是抽象、難懂的學習內容,所以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在課堂上采用聽講式教學,教學方式相同,問題也都是統(tǒng)一的,這就很難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3.常規(guī)教學難以實現(xiàn)分層訓練

鞏固訓練環(huán)節(jié)是日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它既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出示的訓練題目都是相同的,這勢必會造成一部分學生完成不了而一部分學生完成訓練后無所事事的弊端,從而導致總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是不高的。

交互式電子白板對小學數(shù)學的支撐優(yōu)勢分析

1.智慧教育的優(yōu)勢

智慧教育的優(yōu)勢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從學生的角度幫助其建立學科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形成一定的學科思維體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方式、方法角度,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智慧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探究式學習,從而有效促進他們高階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造力等能力的智慧發(fā)展。

2.交互式電子白板對小學數(shù)學的支撐優(yōu)勢分析

在信息技術和網絡的支持下,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為學習者建構趣味學習的環(huán)境,使其與數(shù)字媒體內容進行有趣的交互,并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中的演示效果,提高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質詢和討論的深度。因此,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對課堂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促進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交互式電子白板之所以能夠得到迅速普及,與其自身的優(yōu)勢是分不開的,具體優(yōu)勢如下。

(1)交互性強

交互式電子白板包括白板面板、感應筆、投影等功能。在白板面板上,感應筆能夠自由地進行書寫、繪畫、擦除等功能。投影可以將學生的練習或實物投放到白板面板上,讓學生觀看。師生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能更便利地實現(xiàn)教與學交互。

(2)兼容性強

由于教師可以直接在電子白板上操作相應的計算機功能,所以如果習慣于“粉筆+黑板”的教師能夠快速掌握交互式電子白板多種操作模式的使用,就能彌補黑板面積不夠大、重要內容不能重放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