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行業報告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5: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可再生能源行業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可再生能源行業報告

篇1

在過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與風電和光伏電站建設的風起云涌相比,光熱發電幾乎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當歲月的指針轉到了2011年,一切都不一樣了。

“慢熱”的光熱發電

1月20日,內蒙古熱發電項目開標。這是中國首個光熱發電特權招標項目,去年3月獲發改委批準建設。它標志著中國光熱發電朝商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其意義相當于2009年7月敦煌10兆瓦光伏項目,那是國家第一批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中科院電工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馬勝紅表示。

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提到,“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事實上,在不少人還對光熱發電不甚知曉的時候,光伏發電在中國已成氣候。國家和地方均制定了明確的產業發展規劃,并給予項目補貼、上網電價補貼等政策扶持。迄今為止,國家已先后兩批進行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招標,首批10兆瓦在敦煌建設,第二批280兆瓦,涉及6個省區、13個項目。與光熱發電相比,光伏發電似乎得到了國家的優先發展。

2010年1月,高效規模化太陽能熱發電研究被納入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目前光熱發電在技術、設備等各方面條件已經完善得差不多了,到了可以開始發展的時候。”馬勝紅說,“預計今年‘五一’前發電。”

公開資料顯示,內蒙古熱發電項目總投資約16億元,每年可發電1.2億度以上。業內預計招標后的上網電價可能會在1.8元~1.9元/kW。

漸成投資熱點

內蒙古熱發電項目自獲批時,就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光熱發電是下一個新能源投資的藍海。”某證券公司在一份新能源行業報告中這樣表述。

光熱更適宜西部廣闊地區的大規模發電。事實上,央企巨頭早已在西部圈地。

除了這次投標內蒙古熱發電項目的國電、大唐和中廣核之外,華電集團2009年與澳大利亞雄獅國際簽署合作協議,準備在格爾木合作開發10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2010年又與嘉峪關市簽署了包括發展光熱發電在內的戰略合作協議。

不僅央企巨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瞄準光熱發電領域。一位長期關注光熱發電領域的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包括天威集團、三花股份、航空動力、金晶科技等公司,都已經或在光熱發電系統研發和項目建設上,或在光熱發電相關核心材料和設備制造上布局。

傳統的熱水器制造企業也在謀求進入。位于北京延慶的光熱發電“973項目”,正是由中科院、皇明太陽能和華電集團聯合出資1.2億元投建的項目。

另一家熱水器行業巨頭四季沐歌也在去年底投資4.5億元在洛陽建設“太陽能光熱全產業鏈工業園”,生產包括真空集熱管在內的太陽能光熱產業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