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反弓康復訓練范文

時間:2023-10-26 17:3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頸椎反弓康復訓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頸椎反弓康復訓練

篇1

關鍵詞:大學生;頸椎病;運動處方

前言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頸部損傷以及頸椎骨質增生等引起脊柱內外平衡失調,刺激或壓迫頸部血管、神經、脊髓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主要表現為眩暈、頭痛、耳鳴、頸背疼痛及上肢痛麻,嚴重者出現癱瘓。近年來,頸椎病群體發病率在大學生群體中呈急劇上升趨勢,鑒于這種形勢,提出在體育課中實施體育運動處方,來預防大學生頸椎病的發生。

1 大學生頸椎病的流行病學

1.1 大學生頸椎病類型

研究資料表明:頸椎病已是大學生所有疾病發病之首,發病率為27.33%。其中以頸型頸椎病最多,占患病數45.12%,其次是神經根型占34.88%,再次是椎動脈型占11.95%。孟濤等[1]對上海師大學生調查結果顯示,從1995學年的4.45%發展到2001學年的21.26%,發病率隨年級增長而增長,并呈現女高男低現象;X線側位片顯示患者頸椎生理弧度大多發生改變,55.3%頸椎變直、19.2%頸椎反曲,只有25.5%頸椎正常。張逸等[2]對8 000名大學生,運用在校大學生年度健康體檢的方式,作頸椎病觸診檢查:有頸項部不適1256例,頸項部肌肉發硬352例,頸項部可觸及硬結、條索狀物、壓痛387例,伴失眠、記憶力減退96例。X線平片檢查:頸椎變直164例、頸椎輕度側彎83例、椎體前、后緣、鉤突關節骨質增生19例;環椎弓部分缺失畸形2例;頸2~3椎間盤突出5例。朱賢英等[3]也對8 000名學生進行檢查,診斷結果1339例(男401、女938例)患有頸椎病,占總抽檢人數16.74%,男女之比1∶3.34;其中交感型頸椎病453例,占總抽檢5.66%,神經根型頸椎病85例,占總抽檢數1.07%,混合型1例。臨床主要癥狀有脖子發僵、頭腦眩暈、頸肩疼痛、惡心嘔吐、心悸胸悶、手指麻痛、免疫力視力減退、肥胖、胃痛、腰腿痛、容易損傷等。

1.2 致病因素與機制

大學生頸椎病日常有12種因素影響頸椎的健康。首先,超長時間的伏案學習、使用電腦、身體缺乏運動是主要影響因素;其次是看書看電視不良姿勢、睡覺枕頭過高過低以及不用枕頭的習慣;再次是急性損傷、中學時代背負沉重書包、矮桌子與高凳子、肩部受涼。部分學生回憶“最初癥狀”發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從上可見,頸部長時間、固定姿勢下的工作、背負過重是頸椎發病的主要原因。

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狀態、長久保持某一位置或姿勢,致使能量過度消耗出現衰竭,軟組織產生強直收縮,影響椎間盤纖維環的營養獲得、髓核的涵水和營養代謝,造成連接頸、肩、腰、背部、四肢椎體的韌帶、椎間盤、關節囊、筋膜及肌肉組織慢性損傷、纖維化、鈣化。從人體頸椎的大量生物力學研究表明,一側的收縮用力致使椎骨穩定力學結構被破壞,頸椎正常的應力與應變分布發生改變,使椎間盤內部應力分布不均,椎間盤擠壓破裂,髓核向拉力弱側流出導致骨質增生。多數學生的X射線片下有骨質增生,頸椎生理曲度改變。

其次是夏季貪涼,冬季睡覺時不注意頸肩部的保暖,或居室潮濕,導致血管收縮,管腔狹窄,影響血液循環而出現頸椎病。再次是由于睡姿不當,喜歡蜷著身子或長時間保持側臥的姿勢睡覺,使頸椎椎管緊張,無法正常伸展,影響腦循環供血,容易誘發頸椎病。

2 預防頸椎病體育運動處方的產生作用及目的

科學合理的運動處方可以加強頸部肌群及韌帶的彈性及力度;解除組織痙攣、松弛組織粘連、增強關節活動的靈活性,恢復損傷部位的功能,增強頸部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代謝物的排除。其目的預防頸椎病發生,具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預防頸椎病體育運動處方療效快而顯著。大學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康復訓練,使頸部肌肉、韌帶獲得伸展,痙攣的肌肉得到放松,韌帶柔韌性提高,關節活動度增加,相臨的椎體分開,椎間隙增大,改善對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的壓迫狀態,使疼痛、麻木等癥狀得到緩解。同時,頸肩部肌肉也得到了功能性鍛煉,增強了頸肌及韌帶力量和緊固性,以保證頸椎的穩定性。頸椎在頸椎康復運動過程中,椎體及周圍軟組織受到物理性間歇壓差改變,改善患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消退,使頸椎恢復至正常生理功能,防止椎間盤退變和增生,從而達到消除癥狀的功效。 轉貼于

3 頸椎病的體育運動處方的進展

目前對于防治頸椎病的運動療法多依據頸部、肩部生理活動范圍進行相應多個關節方向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頸椎椎間關節功能,增強頸部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的緊張力,恢復及增強頸肩部及上肢等肌肉的力量,平衡頸肩背部兩側的肌力,減輕肌肉痙攣等,加強頸椎關節的穩定性,矯正不良的身體姿勢,改善頭頸部的血液循環和活動功能,起到防治頸椎病的功效。具體方法可衍分為前伸探海、抬頭望月、左顧右盼、與項爭力、抱頭前俯、伸肩引頸、墜肩拔頂、伸頸拔背、聳肩環繞、縮脖聳肩等動作。

頸椎病的發病大多與職業有關,有人稱之為職業病。隨著電腦的普及,該病越來越多,并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體育運動處方以外,可以鼓勵患者參加羽毛球活動,低頭抬頭可鍛煉頸部,1~2次/d,每次30~60 min。進行頸肩部功能鍛煉不需要特殊的時間和場地,可隨時隨進行,貴在持之以恒以獲得遠期療效。

4預防頸椎病體育運動處方形式

4.1 左顧右盼

大學生取站位或坐位,雙手背后,頭輪流向左側移動向右移動,動作要緩慢,幅度要大,每當移至最大限度時,停頓2-3 s,使肌肉和韌帶等組織受到充分的牽拉,左右各旋轉6-8次,配合呼吸。

4.2 伸頸拔背

同上,兩肩放松下垂,同時頸部盡量向上伸,尤如以頭頂球動作,持續3-5s,各重復6-10次

4.3 環繞頸項

同上,頭頸放松,呼吸自然,緩慢地轉動頭部,幅度宜大,可順時針與逆時針方向交替講行,各重復6-8次。

4.4 翹首望月

同上,兩肩放松下垂,頭用力左旋并盡量后仰,眼看左上方10秒鐘"復原后,再旋向右看右上方10秒鐘,各重復6-8次。

4.5雙手托天

同上,兩肩放松下垂,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10秒鐘,各重復6-8次。

5 預防大學生頸椎病體育運動處方的展望

頸椎病的體育運動處方是一種方便而有效的物理替代療法,值得推廣。把體育運動處方運用在體育課堂上,可以使大學生們正確掌握此項體育運動康復技術,對于大學生頸椎病的預防有很好的作用,可以起到防治頸椎病的目的。今后應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可從體育運動處方研究入手,探討機制,為頸椎病的康復提供定量化、科學化的防治方案。隨著頸椎病日漸成為一個影響人體健康的普遍問題,以及人們對運動療法重要性認識的逐步加深,對大學生頸椎病運動處方的研究應該成為今后運動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參考文獻:

[1] 孟濤,葉文博,黃敏.大學生頸椎病發病率調查[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33(3):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