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3: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武術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武術;雁形導引訓練法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141-01
武術“雁形”導引訓練法,是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前中國古典舞科教研室主任黎方嬌老師主持的,北京舞蹈學院科研基地建設――科技創新平臺――舞蹈人體科學開發與應用:《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民族性探索》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民族性探索》這個課題的成立,是為完善學科教學體系建設工作,針對完善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體系開展并進行的一項歷經了十年深入拓展學習實踐的研究工作。而武術“雁形”導引訓練法,是黎方嬌老師和朱衛光老師在實踐研究中經過規律總結、動作提取、方法借鑒產生的課題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課程訓練主要以“重心移動、重心流動、重心轉換”為核心環節展開的身心合一的整體性開發訓練。
筆者從2010年起跟隨朱衛光老師學習“雁形”導引訓練法,于筆者而言,其感觸與收益不僅在形體的開發訓練上,更是借鑒這個載體,打開了我的思維,用一種完全“中國傳統式”的思維方式,去看待身體在空間、節奏及用力方式上的運用與變化。
一、布形:提供了一種認識身體運動的思維方式
下筆之前先布局,未有自己先有宇宙。武術“雁形”訓練法在開課之時,以“立體田字格”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自身”與“空間”的關系。“田字格”是書法中用于規范漢字書寫的一種模板,學生通過模板認識,掌握漢字的構成與布局方式,同時在模板的界限中,學習慎重、端正的態度。武術”雁形”導引訓練法即承襲這種思維方式,將其借鑒到形體訓練中來,不僅取其規范形體、認識空間的視角意義,更取其在規范之中,修成舞者自身對動作慎重、端正的態度,以達到養浩然正氣之目的。
“身體六與四黃金比例的審視標準”是課堂中強調的第二個概念。課堂中,朱衛光老師一直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格局,通過一定的訓練找到自己的“比例”,這種“比例”是在氣息通達、勁力通透之后形成的肢體舒展、線條優美的藝術效果,是個體依據自己的條件形成的“比例”及個體在空間中形成的身體張力。
二、候氣:提供了一種身體運動的方法
候氣,針法名,語出《素問?離合真邪論》“指針刺未能得氣時,停針靜候以待氣至。又稱待氣。”氣不至,則形不動。所以,“雁形”課程的第一堂課,基本就是在站立當中結束,因為在等“氣至”,如學生“未能得氣,則候”,候多久,以學生體悟為準。氣至,則身體隨“一呼一吸”出現“自然的張弛”,即“稚展”。接下來的“雁展”、“鵬展”皆是如此,雖動作有大小之別,實際都是對學生進行“身心合一”的訓練。在具體的教學中,“身心合一”、“意、氣、力、形相合”這略顯玄妙的道理被一一實現,成為具體的體驗。而后的教學內容就是在掌握氣息與身體配合的基礎上去體悟重心移動、重心流動、重心轉換等難度、復雜度、配合度漸漸加大的單一動作或動作套路,如:“斜飛”、“棲桐”、“托月”、“問天”等。
通過“候氣”這種寧靜而等待的方式,強迫訓練者內觀、內省,使得訓練者意念專注、心緒寧靜。在專注而寧靜的狀態下,先撲捉那“游絲”般的氣息,繼而感知氣息的游走與轉換帶來的身心變化,最后熟練地掌握與運用氣息,帶出形體動作。這種教學思路,為學生鋪墊的是一種身體運動的思維方式與方法,即何時可以動,何時小動,何時大動,何時轉化,其本質是“氣的運轉”的訓練。
三、與神俱往:提出了一種美學意境
與神俱往是訓練者通過長期的訓練后氣息通達、勁力通透、筋骨舒展,繼而達到的一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身心狀態,同時它也是武術“雁形”導引訓練法課程的審美追求與美學理想。
中國古典舞學科一直都是以中國傳統舞蹈、戲曲和武術作為文化審美基礎和動作載體。對武術的深入學習、吸收與探索在不斷豐富、完善本學科的過程中都是不能丟失的重要方法與認識。除了武術它留存著許多與中國古典舞共同的民族美學特征和運動規律之外,歸根結底,“武或舞”這種形式、載體的共同追求就是給予觀者、訓練者一條體悟傳統文化、追尋中國傳統美學精神的道路。通過對武術“雁形”導引訓練法的學習,筆者體悟良多,但最為強烈的仍然是,中華傳統武術是一座豐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虛心的學習、探索。
參考文獻: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淵.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創建發展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劉峻驤.東方人體文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篇2
類型一:小數的讀寫
1.20.0 讀作:二十
米多多胸有成竹地說:“上面的讀法錯了!小數20.0和整數20,雖然它們大小相等,但讀法不同,有時表示的意義也不同。小數20.0必須讀作:二十點零。”
2.17256.56 讀作:一七二五六點五六
3.34.66 讀作:三十四點六十六
Z博士: 以上幾種讀法都是錯誤的。在讀小數的整數部分時,要按照整數的讀法讀,是幾十就讀作幾十,是幾百就讀作幾百;而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的讀法不同:是幾就讀作幾。如17256.56應該讀作:一萬七千二百五十六點五六;34.66應該讀作:三十四點六六。小數點就讀作“點”,但在書寫的時候應該寫作“點”,不能用小數點“.”代替。
類型二:小數的意義
1.3.25的2在(十分)位上,表示(十分之二),3在(十)位上,表示(3個十)。
木木清了清嗓子說:“我知道,2確實在十分位上,表示的應該是2個十分之一,也就是2個0.1;還有小數點的前一位應該是個位,而不是十位,所以應該是3個一。”
2.寫出下面的小數―
木木笑著說:“這還不簡單,我一格一格地數不就得了。0.1,0.2,0.3,0.4,所以第一個空應該填0.4; 0.5,0.6,…,1.3,第二個空應該填1.3。”
還沒等木木說完,米多多便搶著說:“你這樣做是錯的,因為0.1在這兒。”
米多多邊說邊指到0.1所在的位置。木木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說:“我沒看清題目,原來0.1在后面。0到0.1平均分成10份,每一小格應該表示的是0.01,而不是0.1。”
米多多和木木一起數了起來:“0.01,0.02,0.03,0.04,所以第一個空應該填0.04。他們接著從0.1所在的位置開始往后數:0.11,0.12,0.13,所以第二個空應該填0.13。”
Z博士:大家以后做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先仔細讀題,把題目的要求弄清楚,然后再動筆做題哦!
類型三:單名數與復名數的轉化
1.60千克=(0.60)噸
2.10米5厘米=(10.5)米
3.3.05噸=(3)噸(5)千克
4.25分米=(0.25)米
5.5平方米4平方分米=(5.4)平方米
木木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仔細看了看題目,思考了一會兒,說:“因為1噸等于1000千克,1千克= 噸=0.001噸,所以60千克=0.06噸。”小丫(來Z博士醫療站咨詢的另一位同學)也跟著木木秀了起來,說:“因為1米=10分米=100厘米,所以1厘米= 米=0.01米,所以5厘米=0.05米,10米5厘米=(10+0.05)米=10.05米。”
Z博士高興地點了點頭。
米多多也不甘示弱,自信地說:“因為1噸=1000千克,所以0.05噸=(0.05×1000)千克,也就是把小數0.05擴大1000倍,小數點要向右移動3位,所以0.05噸應該是50千克。”小丫看了看第四題,動筆算了算,有條有理地說:“因為1米=10分米,25分米就是要算25里面有多少個10,所以用25除以10,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就行了,結果應該是2.5米。”
米多多和木木經過一番討論后,米多多認為第五題與第二題類似,只是進率不同而已。5平方米4平方分米要轉化成以平方米為單位的數,整數部分肯定是5。關鍵是把4平方分米以平方米作為單位表示出來。因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分米= 平方米=0.01平方米,所以5平方米4平方分米應該等于5.04平方米。
Z博士看了他們的表現很高興,開心地說:“看問題就要學會舉一反三,你們分析得都很好。我們再來做幾道習題,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都理解了,也看看薯條們是不是也理解了。”
1.0.64是由( )個0.1和( )個0.01組成的;0.58是由( )個0.01組成的。
2.3噸50千克=( )噸
篇3
序
有人要問了,為什么寫檢查也要寫序那,那我就回答你吧。檢查是一種道歉的文體,自古檢查都是把經過一說,在寫上點道歉的話,敷衍了事。但是今天這份檢查非比尋常,所以當然要用不一般的格式了。
言歸正傳,咳咳.道歉是很有講究的,比如華盛頓那小子,砍了樹,道了個歉,不但沒挨打,反而被人津津樂道,最后還混了個總統當當。雖然我沒那個理想,不過如果道個謙還能有什么便宜占占還是不錯的。嘿嘿。
再次言歸正傳,今天寫這個,主要是因為老婆生氣了。老婆生氣了,主要是因為我惹她生氣了。所以錯的都是我。我能和她走到一起也很不容易。不過道路是曲折的,好歹前途是光明的。雖然總有些磕磕絆絆,但還是感覺甜蜜的時候多吧。我說話確實比較不注意,老會讓人堵火,但是老婆每次都很快的原諒我。真是感動啊。
算了,序就寫到這里吧。再不說正文老婆又該生氣了正文來了。其實今天的事算不上什么大事,老婆非給我來這么一出。真讓我措手不及,不過憑著多年寫檢查的經驗,再難應付的情況也能從容面對,嗯。我從今天的事中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經過個人總結,概括為以前幾條:
1.個人主義太過強烈,對某些看似合理的要求沒有及時的認同
2.答應哄著老婆卻沒有認真地完成好
3.最近原油價格不穩定導致心情有波動
4.電腦中病毒后上不了網使得我心情低落
5.午夜場也沒什么好的,讓人不爽
篇4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A-
0073-02
任務驅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理論,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對教師而言,它是一種教學手段,可以使教學目標明確、貼近生活,使教與學更加生動有趣。對學生來說,它是一種適用于操作技能類知識的學習方法,尤其適用于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特點之一是圍繞“任務”展開教學。從教的角度來看,它強調用“任務”激發學習行為;從學的角度來看,它強調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這種教學方法主張教師將教學目標預置于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動機驅動下,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任務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涉及的知識,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應用學習資源,在自主探索和協作配合的學習過程中,找出完成任務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實現知識的建構。
設計合理的任務,是教師開展任務驅動教學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任務的分類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所設計的任務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封閉型任務。封閉型任務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自主完成的學習任務。一般來說,遇到以下幾種情況,教師應設置封閉型任務:一是這些“任務”(即知識和技能)是完成后續學習任務的關鍵和前提,需要熟練、準確地掌握;二是這些“任務”在學習中容易產生問題,需要加強訓練;三是這些“任務”是開放型任務的前導性學習任務。例如,教學“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內容,教師可以設置“熟練掌握圖片的版式設置”和“靈活運用文本框”的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能掌握設計電子小報的基本技巧,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基于封閉型任務的教學中,從“教”的方面講,教師的角色相當于設計師,負責規劃藍圖,而學生是建筑工人,負責完成建筑,教師的“設計”要精確,學生的“建筑”要精準。
(二)開放型任務。開放型任務一般需要一個學習團隊共同探討完成,任務完成的結果通常是一個或一組電子信息作品。這類任務允許學生在一個較大的框架范圍內,圍繞確定的任務,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合作設計、自主完成,從而提升學生綜合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例如,在復習和鞏固Word的操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使用Word制作新年賀卡的教學任務。教師設計任務框架,即要求學生突出“新年”“祝賀”“喜慶”等節日元素,巧妙運用素材,合理搭配色彩,完成一張節日氣氛濃郁、喜慶特色鮮明的賀卡。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可以進行小組分工,通過網絡搜集素材,動手制作賀卡,靈活運用Word中的文本框、藝術字和圖片處理技巧,自主設計,完成制作賀卡的任務。在基于開放型任務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相當于“導演+顧問”,可以適時點撥、答疑、鼓勵、引導,但不宜給予學生直接的示范和方法指導,學生則是“演員+導演”,作品要體現設計思想和創作技巧。
二、任務的設計
“任務”是實施任務驅動式教學的關鍵,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圍繞課標目標。教師所設計的任務應符合課程素養培養的具體目標。教師要對照課標,合理設計任務,確保本章節教學目標能有序、有效地完成。例如,教學“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內容,課標要求“學會利用公式和函數對表格數據進行處理,如求和、求平均值等”,目的是讓學生形成用公式和函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通過Sum函數和Average函數的應用實例來掌握一般函數的使用方法。所以,教師設計任務時切不可貪多求全,不能牽強附會地將多種函數與復雜公式的運用列入一個任務中,以免偏離課標、拔高難度。
(二)源于現實生活。設計任務的目的不在于解決“難題”,而在于形成信息處理思想和技能。因此,教師所設計的任務要來源于真實的學習和生活,是學生熟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而不是對某一深奧問題的探究。例如,在教學“運用Excel進行數據信息分析”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選用某次考試成績或視力檢測的數據,適時引導學生加強對薄弱學科的學習,或關注用眼健康,這樣的任務才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
(三)富有探索趣味。一個好的任務應具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激情。例如,教學“信息加工與表達”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魅力家鄉’演示文稿設計”“‘神奇的百慕大三角’電子小報制作”等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使用網絡搜集素材,學會用不同的文件夾整理素材,學會甄別和使用素材,能靈活運用PowerPoint和Word的基本技法完成作品。這些任務既可以使學生掌握獲取、管理、加工、交流、信息的基本技能,又可以培養學生探索、求知、競技的勇氣和信心。
(四)倡導求變創新。教師所設計的任務要為學生的信息技能和創作個性提供發揮空間。“任務驅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通過“任務內驅”走向“動機驅動”的過程,是全方位、多層面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的過程。例如,在“設計一個旅行計劃”綜合活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活動主題自由發揮,綜合考慮路線、行程、主要景點、經費、分工、裝備和可能出現的困難等多方面因素,設計出盡可能合理、詳盡的旅行計劃,也可以組織學生對各組設計的旅行計劃進行宣講、評議,讓計劃具有現實的規劃和指導意義,而不是僅停留在書面上、電腦里。這樣的任務能真正激勵學生用心去完成設計,真正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五)前后連續完整。任務設計應體現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和系統性,包含一個相對完整的問題解決方案。各任務之間要既有聯系,又有發展,難度要循序漸進,以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多媒體信息加工”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收集、加工反映自己家鄉特色的文字、圖片、音(視)頻資料等多項任務分學時進行,在不同學時中有重點地完成部分素材的加工處理,再用1~2個課時完成一個完整的多媒體作品。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在持續的成功體驗中完成對整個章節知識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思想和運用信息技術的綜合能力。
(六)注重學科整合。信息技術課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主要途徑,必然要與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生活經歷發生聯系。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注重進行學科整合。例如,“雞兔同籠”這一古代數學問題蘊含著豐富的邏輯思維和精準的數學思想。在程序設計的算法設計教學中,讓學生“用程序解決”這一經典數學問題,可以使任務生動有趣,既訓練了學生嚴密的算法設計思維,又幫助學生樹立了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學科問題的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七)鼓勵操作實踐。技能必須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教師所設計的任務應能起到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的作用。例如,教學“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內容,教師可以設計“我的MTV”“我的課本劇”等主題任務,指導學生自己錄制、剪輯歌曲、臺詞,演奏或下載配樂,動手拍攝視頻,制作具有個性創意色彩的MTV和小話劇,讓學生在探索中體驗成功,在實踐中形成技能。
(八)難易適度、切實可行。教師設計任務時要考慮任務的難度、知識點的含量、相關技能的關聯等諸多因素,所設計的任務應是在一定時限內通過學生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一般來說,封閉型任務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所涉及的知識點不宜過多、過難,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放型任務則可以適當提高難度,既要鞏固課標所要求的技能,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空間,以保證任務難易適度、切實可行。
篇5
關鍵詞:超聲可視;無痛人流;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8-0271-01
人工流產分為早期人工流產和中晚期妊娠引產,早期人工流產分為手術流產和藥物流產2種方法,手術流產又分為負壓吸引術和鉗刮術。人工流產僅能作為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不能作為常用的節育方法[1]。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化服務的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目前廣泛開展無痛人流術。常規人工流產是在盲視下施術,全憑術者的經驗與手感操作,存在盲目性,并發癥多,特別是疤痕子宮、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更增加了人工流產不全、漏吸、出血多、子宮損傷及內臟損傷等并發癥。超聲可視850例無痛人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分析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婦科門診要求無痛人流的所有病歷資料,年齡18-45歲,排除無痛人流手術禁忌癥。B超檢查孕周6周~10周(42~70天),隨機分組,觀察組425例,對照組425例,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孕次和妊娠合并癥(疤痕子宮、子宮肌瘤、子宮畸形等)比較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
1.3麻醉方式:異丙酚靜脈麻醉
1.4手術步驟:兩組病例術前常規檢查白帶常規、血常規、凝血四項、心電圖,排除麻醉及人工流產禁忌癥[2]。術前禁食6小時,禁飲4小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心電監護及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打開靜脈通路,麻醉起效,患者意識消失后開始手術,常規消毒鋪巾,雙合診復查子宮位置及大小,前位子宮選用前葉帶有B超探頭的擴陰器,后位子宮選用后葉帶有B超探頭的擴陰器,調整好探頭位置,觀察宮腔大小形態及孕囊大小,有無胚芽及著床位置等,探測宮腔深度,逐漸擴張頸管,用相應的吸頭對準孕囊著床位置,以400~500mmHg的負壓吸取孕囊[3],孕囊消失后,負壓可稍降低,見宮腔線清晰后停止操作,術后檢查吸出組織,見絨毛或胚芽及蛻膜,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詳細記錄。
1.5臨床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記錄探測宮腔深度開始到手術結束,術中出血量,負壓吸引瓶的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大于10天,或流血量多于月經量者為陰道流血異常。宮頸管和宮腔粘連,術后一月多月經未來,且伴有下腹脹痛,B超檢查提示宮腔積液,月經減少或閉經,人流術后月經量明顯減少,量少于以往月經的一半或不來月經。
1.6統計學方法 結果采用t檢驗,p
2結果
超聲可視無痛人流術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無子宮穿孔及吸宮不全,或漏吸發生,術后陰道流血時間異常發生少,宮腔或宮頸管粘連、月經減少及閉經發生明顯少于對照組,見表2.
3討論
超導可視人流術應用B超可視系統,采用特制陰道探頭和特制陰道窺器,實現超聲與電動流產吸引器有機結合,使人流術中能全程監護,手術醫師能準確的降吸頭放置在需要吸刮的宮腔位置,有指導、有目的、準確快速的吸刮妊娠囊,減少了重復操作,因而節省了時間,減少術中出血,而普通的無痛人流手術,全依靠醫師的感覺和經驗,手術操作時間長,且易發生子宮穿孔、漏吸、吸宮不全,或反復搔刮宮腔等,致子宮內膜過度損傷,造成月經減少、閉經,甚至宮腔或宮頸管粘連,繼發不孕,或再次妊娠時子宮蛻膜反應不良,引起前置胎盤,胎盤粘連或植入[4],特別對于畸形子宮極度屈傾和一些特殊情況,如頸口狹窄,頸管及宮腔扭曲不對稱,疤痕子宮,子宮肌瘤等的困難宮腔操作、盲視操作增加了手術難度。在陰道B超可視無痛人流術是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吸宮不全,漏吸發生少,術后陰道流血少,以及術后月經量少、閉經及宮腔粘連的發生明顯少于對照組。該方法既能解除患者痛苦,又減輕了醫生的壓力和風險,是值得推廣的手術方法。
參考文獻
[1]豐有吉,沈全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17
[2]李天秀,程潔,梁海霞,異丙酚聯合芬太尼靜脈麻醉下行人工流產術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8):1266
篇6
[關鍵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路徑;有效機制
[作者簡介]李墨(1982-),男,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教育學、心理學研究。文晶晶(1985-),女,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編輯,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劉斌貝(1990-),女,石家莊學院,學士,主要從事高校組織人事制度相關研究。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四維模式研究”理論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HB16JY043。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031(2017)01-0061-02
一、“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是教育根本任務的體現,體現了教育的本質問題,抓住了教育問題的本質,給學校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勢下,黨的十提出了“立德樹人”,一方面,強調“德”的重要地位在人們道德、智力等方面的核心地位,普遍體現于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之中。另一方面,“立德樹人”強調“立德”是“樹人”的一種方式,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決定了“立德樹人”要立的“德”是社會主義的德。
目前,社會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現實形勢下,強調“立德樹人”尤為重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人們的道德觀念的變化也產生了影響。一方面,它有效的促進了人們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人們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道德困惑和道德迷失。在一些大學里偶爾發生的惡性事件,如復旦投毒案、藥家鑫案等,所以人們不得不反思當前的教育問題。社會道德失范,對人們的心靈和社會秩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人們認識到人才培養注重道德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的重要性。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價值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如何有效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走進課堂,如何有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如何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如何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和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如何幫助學生把握成長的方向和規律,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把學生培養成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大力推進和深化“德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時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
(一)目標取向
在現階段的大學生多是“90后”,這些學生由于從小生活條件優越,從未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挫折,缺乏深刻的見解和理解,對生活制定實際發展目標的思維能力薄弱。因此,在實施“立德樹人”的過程中,教育者應使用目標導向機制,幫助大學生從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引導大學生在學習、生活、道德修養等方面,找到促進個人發展的途徑和方法。同時,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導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作用。“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因此,“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以增強他們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責任意識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民族自立、自強的國家意識,堅持把國家目標、社會導向、個人行為統一起來,增強創新意識,確保“立德樹人”理念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使“立德樹人”永葆生機,服從服務于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基本價值追求。
(二)發揮主體能動性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主體充分發揮能動性。“立德樹人”的主體既有群體主體與個體主體之分,又有外部主體和內在主體之別。在“立德樹人”的構建過程中,要善于創造的實現和優化調動主要環境的主動性,積極創新有利于發揮主動性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加強“立德樹人”的有效性實現的基本任務。
青少年既是“立德樹人”的主要對象,也是“立德樹人”最重要的主體。青少年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將會影響個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同齡群體心理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行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世界體系的每一個思想映像,總是在客觀上受到歷史狀況的限制,在主觀上受到得出該思想映象的人的肉體狀況和精神狀況的限制”。青少年還在發展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等許多概念尚未最終確定,加上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導致他們缺乏道德認知、情感和道德意志薄弱,缺乏道德實踐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在“立德樹人”主體的地位,幫忙他們以自我教育為主線,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認知、強化道德情感、增強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念、規范道德行為,并積極參與和組織有關的道德實踐,不斷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的意識。同時,要善于在主體和內部主體相結合的社會建設中,學校與家庭的自我整合以及各主體之間的四種主動機制的互相合作,實現能力培養的統一,提高“立德樹人”的實效性。
(三)創新驅動
篇7
【關鍵詞】數學 創新能力 培養 教師的任務
Discusses in mathematics innovation ability raise teacher’s duty
Zhang Suqin
【Abstract】“The education in the raise nationality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e trained creative talented person aspect, is shouldering the special mission.”This paid great attention for u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to rais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et the explicit request. How then mathematics teaching should rais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 teac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①The renewal teaching idea, build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teaching;②The improvement teaching method, provides the condition for the innovation teaching;③The creation teaching environment, provides the space for the innovation teaching;④Strengthens each kind of thought the training, unearths student’s innovation potential;⑤The teacher must have the brand-new scientific research view.
【Keywords】MathematicsInnovation abilityTrainedTeacher’s duty
隨著教學教材改革的深入開展,提高學生能力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數學教育領域內,一般能力包括學習新的數學知識的能力、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數學創新能力是數學的一般能力,但從一定意義上講,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又是最重要的數學能力。創新能力是指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并應用猜想、想象、直覺等獲得發現和進行創造的能力。
“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這為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么數學教學應如何依據學科特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筆者認為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更新教學觀念,為創新教學打下基礎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是關鍵。教師要敢于沖破傳統的教學觀念的束縛,從應試教育的圈子里跳出來。傳統的教育是一種守成性維持性的教育,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為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只給學生“魚”而未授予學生“漁”,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創新教育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強調學的主體意識,突出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將教學的重心和立足點轉移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上來,培養創新能力,必須拋棄傳統教學中壓抑挫傷人的創造潛能和個性的發揮、窒息人的創造意識形成的種種因素,并使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2.改進教學方法,為創新教學提供條件
目前,高中教學由于受高考應試教育的傳統思想的影響,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教師總是希望學校增加課時,延長教學時間;或者搞“題海戰術”,“大運動量”的練習來提高教學質量。但事與愿違,“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未能有效促進學生進步和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數學教學不應只是一種模式:“復習引進――講授新課――練習鞏固――小結作業”更不能把教學模式八股化,應該從實際出發,以服務于學生學習主體為本,努力實現教學形式或教學手段的創新。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要樹立有效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要把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轉化為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活動,把課堂內的教學延伸到課堂外,延伸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教學方法可以采取分散和收斂教學法、反向思維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科際綜合教學法和打破定勢教學法等。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提出開放型題目,由學生分散思考,尋找答案;當學生的答案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稍加點撥,繼續由學生討論糾正。也可以采取由學生提問、討論,最后由老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歸納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使受教育者由消極的教育對象轉為能動的教育主體,發揮他們在教育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精講精練,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3.創造教學環境,為創新教學提供空間
去過美國考察的中國教育界人士說,他們的學生上課時比較隨便,可以站著,可以坐著;可以隨便說話,可以隨便進出。中國的教學環境完全是兩碼事。美國式的開放式教學環境有它的好處,但弊端不少。不過,如果不適時、適度地開放一下我們的教學環境,也是不識時務的。教學環境應當為每個學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間,讓學生大膽甚至可以異想天開。要想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須先從開放教學環境做起。首先要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地尊重每一個學生,努力做到不體罰,不訓斥,不歧視,不諷刺,力求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其次要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傳統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參與,這樣教學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創造思維的形成。教師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使之樂學、愛學,善于動手、動腦,勤于參加實踐,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使他們的各種潛能得以發揮。另外要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個人成才中的重要因素。一位名人說過,一個人的失敗其實質是自信心的喪失。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以表現的機會,并善于觀察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予以肯定,讓他們感到“我行”、“我能”、“我是成功者”。讓他們不怕失敗,永遠充滿自信。使他們懂得,沒有自信心的人,一輩子也不可能獲得成功。
4.加強各種思維的訓練,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要培養創新人才,必須對學生加強各種思維的訓練。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而教學中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訓練。在教給學生一般的思維方法的同時,注意尋找各種思維訓練的序列,使思維訓練循序漸進,就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所以,我們在各種教學中很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準確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也注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形象思維、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等能力。這樣一來,就避免了由于單純傳授某種解題技巧而造成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毛病。長此以往,學生的、審題能力、解題能力、運算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加強各種思維的訓練,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國,堅持數學教學的時代性與新穎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5.教師要具備全新的科研觀
篇8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人性化服務 理念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1-0115-01
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是人類步入文明的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當代圖書館所追求的一種新型的服務理念和管理理念。人性化服務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要以滿足師生的學習和科研需要為出發點,以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展為目標,以充滿人文關懷的形式來開展圖書館的活動。把為讀者服務樹立成一種文化,樹立以“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為中心的全新服務理念,實現工作重心真正為師生的教學服務。
一、通過創造人性化的服務環境來提高服務
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是一種寬容的管理方式,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是文明社會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實行制度化管理的必然結果,它充滿著人性化的元素。
(一)館員掛胸牌禮儀微笑服務
圖書館工作人員本身的形象和圖書館外在環境形象是一個圖書館外在形象的關鍵點,每一個館員都必須在心里樹立起提高自身形象的自覺意識。圖書館全體館員必須實行掛牌上崗,禮貌周到服務,要求衣著整潔大方,舉止文明得體,面帶微笑服務,熱情大方地接待每位師生, 真誠為師生服務,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全體師生員工營造出寧靜溫馨的讀書環境。
(二)設立服務承諾牌
在工作中要時時牢記“師生第一,服務周到,以人為本,服務讀者”的服務宗旨。圖書館工作人員是知識傳播的協助者,同時也是圖書知識信息庫的建設者和維護者,在圖書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充當著中間人的角色,是圖書館服務宗旨的具體承諾者和實施者。
二、建立方便讀者的人性化服務設施
圖書館不但是書籍資料的儲藏地,同時還是讀者在吸收知識享受服務的場所。圖書館不但應設備齊全,同時,還必須滿足讀者在借閱、檢索和利用信息過程中所需的一切正常服務。圖書館在場館功能的布局、室內環境的布置、機器設備的放置、服務方式的實現等方面都要以人為本,處處悉心為讀者著想,讓讀者在享受服務過程中體驗舒適與方便,并能讓人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保持本身尊嚴。如為方便讀者,在凡有文獻資源的書架旁放置復印機,方便讀者對所需資料的復印;所有圖書借閱室都配備檢索終端,建起公共檢索廳最能讓讀者感受圖書館的公益精神。
(一)實行超市一站化服務模式
圖書館采取開放式的空間格局,讓館藏書刊藏書、借書、閱覽一體化,使讀者能如魚得水一樣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暢游。同時,圖書館應該采用藏書、借書、閱覽、管理和檢索于一體的文獻服務體系,這樣,就能滿足讀者對文獻的需求,使其利用文獻過程的需求盡最大可能在一個空間內實現。書庫能同時兼有藏書室、借閱處、閱覽室一體化的功能,為讀者營造出舒適、寬敞,幽雅、寧靜,通風良好、光線充足,讓人心曠神怡的人性化閱讀環境。
(二)改善讀者的閱讀環境
圖書館的閱讀環境是指為老師和同學創造舒適的助讀環境,通過精心設計、布置和營造,讓廣大師生感覺到舒適又有濃郁的文化氛圍,以此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目前許多圖書館的新建館舍選用環保材料,以寬敞、明亮、寧靜、溫馨為主旋律來進行館內裝飾,圖書館內大廳、走廊、閱覽室等場所布置一些花卉,以此來襯托出書香中的綠色盎然的文化氛圍,墻壁上配掛偉人、名人格言,顯出環境的生機盎然,自然成趣,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環境與人的和諧相處。
三、追求人性化的服務方式,不斷提高傳統服務水平
(一)堅持主動服務的理念
圖書館要變傳統的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改變“人找信息”為“信息找人”。圖書館可以通過微博、論壇或郵箱的形式了解讀者的需求,想方設法滿足讀者閱讀意愿;可以通過舉辦學術活動或會議論壇活動的形式,吸引廣大讀者參加;還可以利用郵件、微博、網站等多種途徑信息,主動出擊宣傳圖書館資源。另外,要充分利用圖書館服務自動化,簡化讀者各種借閱手續,提高借閱效率,讓圖書館所有資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公圖書館還要提供高度的個性化服務,提供個性化的文獻信息產品,只有這樣,才能為廣大師生的教學科研做好“后勤工作”。
(二)堅持多渠道聽取讀者意見,不斷改進服務工作
如在圖書館成立圖書館大學生管理委員會,讓學生參與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廣泛聽取師生對圖書館工作的意見,開通館長信箱或電子郵箱,并及時答復讀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組織開展讀者滿意度調查,積極參加各種師生座談會、見面會、交流會,多方面聽取對圖書館工作的意見,不斷改進服務工作,將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師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益友。
四、結語
實踐證明,在圖書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是各位館員的基本職責。我們必須想讀者所想,備讀者所需,加強館內設施、技術能源、人員素質、社會形象的全方面建設,以此實現圖書館更大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篇9
1 環境
手術室是一個特殊的治療環境,是手術患者手術治療和搶救的場所,因此維持一個安靜、舒適、整潔、溫濕度適宜的環境對于患者疾病的手術治療與康復是非常有意義的。手術室內還可根據病人的意愿,為其播放喜歡的音樂,營造一個溫馨優雅的手術環境,以分散其注意力,疏緩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由于手術室是一個無菌的環境,所以手術室內設備用物的整潔、手術人員的規范著裝都會使病人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患者在感受環境氛圍正規性的同時增強對手術醫生技術水平的信任感,由此減輕焦慮。
2 護患溝通
2.1術前訪視
語言溝通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術前一天由巡回護士到患者所在科室進行訪視。對于大多數病人,手術本身就是焦慮和恐懼的原因,包括對疼痛的恐懼、擔心離開親人、對手術認知程度不夠等,這些壓力與焦慮會打亂機體的動態平衡,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和免疫系統受到抑制,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增快,這些都不利于手術與麻醉的進行。護士安慰性、鼓勵性、勸說性、積極暗示性的語言,會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這無論對治療、對疾病的轉歸和康復都有很大幫助。進行訪視首先閱讀病歷,全面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既往史、藥物過敏史以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向責任護士和手術醫師了解病人的護理計劃、麻醉方法、手術、手術步驟等。當護士與患者面對面交流時,首先自我介紹,雙方距離在50cm~1m之間,讓患者感到親切自然。
然后逐一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的目的、方法、簡要手術過程、手術,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術,而后進行術前宣教:如術前保證充足的睡眠、禁食禁飲的原因,去除義齒,不要帶貴重物品進入手術室,術前需要精神放松,介紹緩解思想緊張的方法:如深呼吸、聽音樂、和親人交談等方法,讓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手術。通過談話了解病人心理活動,針對不同的病人心理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宣傳疾病的有關知識,耐心地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不對所有病人都是一個模式,根據具體患者給予具體有側重的講解,并介紹患同種疾病病人手術的效果,使其樹立康復的信心,解除其緊張情緒,讓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
2.2術中關懷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熱情迎接病人,告訴患者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有不適隨時告知,協助患者擺好麻醉,必要時站在患者的身邊,及時做好心理護理,使其焦慮和恐懼降至最低程度,對患者的身體做小范圍的暴露并給予解釋,保護患者的自尊。
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后,嚴密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注意心電監護,保持靜脈通暢,備好各種搶救藥品、物品、氧氣、吸引器等,各項護理操作應輕、穩、準。為減輕患者的痛苦,麻醉后再插胃管、導尿管等;為防止患者損傷及污染眼部、耳廓等部位用敷貼保護;妥善安置電刀負極板防止燙傷;術中隨時觀察患者身體各部位的受壓、受損情況,有效的保持皮膚的完整性;適時調節室內的溫度,防止患者著涼,必要時在其肩部、輸液肢體及其他暴露部位加蓋敷料;手術沖洗液加溫;對于手術時間長、病重的患者,用加溫毯來維持體溫;對于清醒的患者,護士及時用肢體語言來安慰、鼓勵患者,因通過觸摸可縮短護患間的空間距離,增進護患的感情交流。適時的觸摸可使患者獲得關心、體貼、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1];術中遇到患者因牽拉內臟等原因而惡心、嘔吐或因疼痛特別敏感,而出現肢體顫抖、出冷汗、心率加快等時,護士要安慰患者,告訴其深呼吸,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拉住患者的手,使其感到鼓勵和心理暗示。
患者進入麻醉蘇醒期時,護士站在患者的頭旁,用手撫摸患者的額頭,親切的呼喚其名字,促使患者早日清醒,待患者完全清醒后,與麻醉師送其到病房,并向病房護士交班。
2.3術后回訪
2.3.1術后3天內由巡回護士對術后病人進行回訪,詢問病人術后的一般情況,包括切口的疼痛、腸蠕動等基本情況,及有無感染、其它手術并發癥等。同時就病人的不適給予解釋,以消除對手術實施的疑慮。
2.3.2了解病人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把患者的投訴、意見、抱怨、建議、表揚、贊美等作為寶貴的財富,重視其對我們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價值,落實到以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同時向病人及家屬宣教術后注意事項,認真評估護理計劃的落實情況。
3 小結
人性化護理是一門藝術[2],是以“關愛生命,關愛患者”為主題,將關心和關愛作為護理的核心思想,在護理實踐工作中得以彰顯。我科護理人員通過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探索和實踐,使得患者滿意度、護士滿意度、麻醉醫生滿意度、手術醫生滿意度不斷上升,科室整體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術前訪視覆蓋率達97%,患者滿意度從人性化護理實施前的81.2%上升到98.7%以上,同時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只有不斷的發掘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新途徑、新思路,才能使其持續改進,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篇10
所謂隱性知識,就是指那種我們知道但難以言述的知識。某一主體在認識過程中所產生和應用的隱性知識。這類隱性知識多植根于人類身體機能的運用,或對于工具的使用。如藝術家演奏與繪畫、醫生對病人施行手術等。在這些操作技能及藝術技能中存在大量隱性成份。用筒單的語言來講,就是“熟能生巧”。由于在長期的工作中,逐漸提高了的對該工作的認識,這種提高了的“認識”,就是波蘭尼認為的另一種知識--隱性知識。但這種提高了的“認識”--隱性知識是難于用語言表示的。
例如:彈鋼琴,學生甲是個六歲就學習彈鋼琴的人,學到考大學的時侯,該人對彈鋼琴的認識程度,是相當高的。而另一學生乙是個高三才學習彈鋼琴的人,學生乙肯定彈鋼琴的水平要低的多,這說明學生乙比學生甲對彈鋼琴工作認知程度低的多,也說明學生乙比學生甲對彈鋼琴工作所具備的隱性知識就差的多。
再例如:木匠,一個沒干過木匠的人,他對干木匠這項活動的理解是浮淺的,甚至是沒有什么理解的,如果讓他去干木匠活,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但讓干了十多年木匠的人去干木匠活,由于他從事木匠工作已經十多年了,提高了對木匠這項活動的認識,所以對他來說,木匠活易如反掌。這說明干了十多年木匠的人,比沒干過木匠的人,在十多年的木匠工作中,逐漸提高了的對木匠工作的認識,隱性知識要豐富的多。對徒弟傳遞的方式,也是通過“師傳徒授”的方式進行的。是難于用語言表示的。
一.隱性知識的特征
1)個體性
它不能通過正規的形式(例如,學校教育、大眾媒體等形式)進行傳遞。它的傳遞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過“師傳徒授”的方式進行。師傅不是用書面行式傳給了徒弟,而是在反復的示范之中,把隱性知識傳給了徒弟。
2)默會性.
師傅無法通過語言、文字、圖表或符號明確表述。只是在反復的示范之中,把隱性知識傳遞下去。
3)非理性
隱性知識是通過人們的身體的感官或者直覺、領悟獲得的,隱性知識是無法通過邏輯推理獲得。因此,人們是無法對其評價的。
4)相對性
一方面是隱性知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顯性知識,另一方面是相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隱性知識,但是同時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巳經是顯性知識,反之亦然。這就取決與每一個人思想了。
5)穩定性
隱性知識與觀念、信仰等一樣,一旦擁有某種隱性知識就難以對其進行改造。因隱性知識的形成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
二.將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
人的知識創造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新的隱性知識的形成;2.新的隱性知識向顯性形態轉化并轉化為顯性知識;3.顯性知識實現客體化并被驗證、補充和修改。隱性知識的作用主要發生在知識形成的最初兩個階段。
任何知識最初都曾以模糊的形態存在過,這種情況并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
典型的知識創造依賴于創造者的隱性知識的思想飛躍,知識成果是在人的思想發生飛躍以后出現的。即隱性知識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的“頓悟”。諸位科學家,發明家,他們在做出發明之前,那種發明的設想,就是對隱性知識的飛躍現象,有了這種飛躍了的隱性知識,知識成果就產生了。許多科學成就和思想成果都是來源于對隱性知識的跨越邏輯的思維。
從圖書館服務的角度來看,將這些隱性知識盡可能的轉化為顯性知識,并將這顯性了的知識服務于讀者。對圖書館來講,是對圖書館服務,這一主導觀念的發揚光大。
三.隱性知識在創新活動中的作用
創造性過程主要包括發現問題,和新穎觀念的產生,以及二者的合成。也包括知識的基礎。還取決于所獲得的隱性知識等。例如,個體的科學信念、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研經驗、科研技術、對專業領域內重要問題的認知、對有研究價值問題的敏感性、對當前研究方法合理性的直覺判斷和對研究結果價值的預感等等。這些專業方面的隱性知識在創造活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一般而言,有禽智商的人,不一定有高的創造力;有好創造力的人,卻要有中等以上的智商。創造力除了“智力”之外,還包括了五個重要的能力:敏覺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流暢力。也許一個隱性知識很豐富的人不一定會聯想到創造這個問題,但知識創造,是以隱性知識為基礎的。當隱性知識豐富到一定的成度,如把這豐富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那么,知識創造性的工作,就產生了。
四.隱性知識在圖書館服務中的重要地位
圖書館立館之本,就是為讀者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正如圖書館服務宣言中寫到:圖書館是通向知識之門,它通過系統收集、保存與組織文獻信息,實現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社會功能。現代圖書館秉承對全社會開放的理念,承擔實現和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縮小社會信息鴻溝的使命。
圖書館向讀者提供的服務是有形資源(知識物化的館藏文獻及電子資源)與館員隱性知識資源的有機結合,是館員與讀者在服務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知識組織的動態行為。完善的服務應有:熱情、周到,帶有人性化和開放式等管理;在讀者服務上,能準確、迅速給予咨詢;能積極、主動推介書目,并提供圖書館各種資源利用的實用指導;接受讀者各種申訴、意見和需求等即時服務,為讀者主動獲取知識提供最佳的選擇和最優的組合,使文獻資料發揮最大效率。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極積的學習圖書館服務的相關知識,還要極積的參與學校的一些教研工作中去,極積的為教研工作做好提供文獻資料等教研輔助工作。驗結果及分析討論,通過上機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上機實驗以分組方式完成,為避免抄襲,我們修改了每一組的實驗數據》對于期末的考試,我們以閉卷方式進行,主要考査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在命題上做到知識面廣、題型豐富。對于我校工科類研究生(土建類),我們嘗試利用研究報吿作為考核的方式,學生在自己所學的專業中,自選課題,利用數值分析課堂講授的古法和技巧,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算法,通過Matlab或其他編程語言進行程序設計、寫出研究性論文。優秀的研究論文可以取代期末考試。這種考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形成。
三、結語
數值分析是一門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應用性學科,科學計算,已成為繼理論分析和科學實驗之后的第三種科學研究方法。對數值分析課程的教學,我們應以培養學生創新應用能力為核心,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理念、方法以及考核方式,重視實踐、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實踐表明,課程教學改革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值分析的主觀能動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利用數值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