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療方案范文

時間:2023-11-15 17:57: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甲亢治療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甲亢;不同廠產的甲巰咪唑;成本-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969.3[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9(c)-054-02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hyperthyroidism,簡稱甲亢),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甲狀腺激素(TH)分泌過多或因甲狀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導致的機體神經、循環、消化等各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1]。目前國內外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所采取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口服硫脲類抗甲狀腺藥。本文運用藥物經濟學原理,對不同廠家生產的甲巰咪唑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進行成本-效果分析,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選取我院2005~2007年內分泌科收治的甲亢住院病例60例,年齡15~57歲,平均38.4歲,患者甲狀腺為Ⅰ~Ⅱ度腫大,血中游離T3、T4(FT3、FT4)增高,TSH降低,有甲亢的臨床表現,無突眼癥狀,并排除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的其他疾病。60例分為2組:A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38.2歲;B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38.5歲。

1.2治療方案

A組:口服他巴唑(廣東華南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劑量10 mg,每日3次,治療4周。B組:口服賽治(德國默克公司生產),劑量10 mg,每日3次,治療4周。每周查一次血象,4周后復查各組甲狀腺功能,觀察各組療效和不良反應。

1.3療效判定標準[2]

①臨床控制:癥狀消失,體重增加,脈率正常,甲狀腺區震顫及血管雜音消失,甲狀腺腫減輕,經檢驗各項實驗室指標均恢復正常。②顯效:主要癥狀消失,體重增加,脈率基本正常,甲狀腺區震顫及血管雜音消失,甲狀腺腫減輕,血清FT3、FT4水平基本恢復正常,TSH升高。③有效:癥狀好轉,脈率減慢,甲狀腺腫縮小,血管雜音減輕,血清FT3、FT4水平降低明顯,TSH升高。④無效: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均無明顯改善,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停藥。

2結果

2.1 兩組的療效比較

患者用藥4周后復查甲狀腺功能,兩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較治療前均有明顯好轉,各組療效觀察結果見表1。

2.2不良反應比較

抗甲狀腺藥物(ATD)的不良反應主要有皮膚瘙癢、藥物性皮疹、白細胞減少和粒細胞減少,偶見患者有肝功能受損等。A組5例,其中,皮膚瘙癢2例,皮疹1例,白細胞減少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7%;B組2例,其中瘙癢1例,白細胞減少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

2.3成本-效果分析

在藥物經濟學中,成本可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無形成本,為了便于確定成本,本文的調查對象均為住院患者,其基本特征無顯著性差異,其他費用可忽略不計,故只考慮藥品費用。藥品價格均以2007年廣東省藥品招標零售價格為計算依據,療程均為4周,總成本=每日成本×28 d。2組方案的成本為:

A組,他巴唑100片/瓶,零售價3元,5 mg/片,6×0.03×28=5.1(元)。

B組,賽治50片/盒,零售價33.7元,10 mg/片,3×33.7/50×28=56.7(元)。

由表2可知,在有效率接近的情況下,A組的有效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所需藥費為0.059元,而B組是0.608元。有效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B組比A組節省0.549元,從上述兩組成本效果分析可見A組的藥費較低,效價性高,這符合藥物經濟學的最小成本分析法原則,是一種經濟合理的治療方案。

2.4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是用于衛生技術評估與經濟學評價中衡量不確定因素的一種標準方法,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的推行,藥品虛高價格的降低是必然的趨勢。這里假設藥品價格下降10%,進行敏感度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可見其結果與表2結果基本相同,說明該成本-效果分析結果受參數(價格波動)影響不大,增加相同效果所需成本仍以A方案最低。因此,前面的成本-效果分析結果是可信的,即A方案為較佳治療方案。

3討論

甲亢是內分泌系統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疾病,口服硫脲類抗甲狀腺藥是目前國內外治療甲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甲狀腺中碘的氧化和有機結合,產生甲狀腺內碘的缺乏,進而增加甲狀腺分泌物中T3/T4的比值。它僅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不影響碘的吸收,也不影響已經合成的激素的釋放。由于甲亢需要長期治療,我們在選用治療方案時,不僅要考慮其安全性、有效性,同時,也要考慮其經濟性,盡量減小患者的經濟負擔。

隨著醫院和患者對成本和效果的日益重視,從藥物經濟學的角度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在藥物經濟學研究中,當不同藥物治療方案的療效無顯著性差異時,應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比較不同給藥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目的在于尋找達到某一治療效果時成本最低的治療方案,即在成本與效果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而成本-效果比(C/E)則將二者有機聯系起來,它表示單位效果所花費的成本,比值越小越好。由表2和表3可知,B方案的治療效果最佳,但藥品費用最高,C/E最高;A方案成本最小而C/E卻是最高的。所以A方案他巴唑組為最佳治療方案,敏感度分析結果也得出同樣的結論,但該方案并非適用于每例甲亢患者,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目前有不少醫院為了追求高額的利潤,大量甚至盲目使用進口的藥品,不但給我國的制藥工業和藥品銷售帶來嚴峻的挑戰,也給我國有限的醫藥衛生經費的使用造成巨大壓力。我們在給病人治療的過程中應同時考慮藥物的療效、毒副作用和醫藥費用等,讓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和最少的醫藥費用[3]。我們在選用治療方案時,不僅要考慮其安全性、有效性,同時也要考慮其經濟性,達到使患者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為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合理用藥[J].中國臨床醫生,2005,33(4):49.

[2]張揚,江霞.他巴唑與丙基硫氧嘧啶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效果比較[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6,22(3):270.

[3]吳慶歡,任英健,陳彩云,等.兩廠產克拉霉素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6(3):177-178.

篇2

【關鍵詞】 復方甲亢片;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療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121

亞臨床甲亢是甲亢的一種特殊臨床表現狀態, 主要表現為TSH低于標準水平, 但血清甲狀腺素(T4)、三碘甲狀原氨酸(T3), 水平保持正常, 此類疾病通常患者表現不甚明顯, 容易被忽略。但隨著現代醫療技術飛速發展, 醫學檢測手段不斷進步及臨床檢驗研究發展, 目前醫學上對于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危害性有了一定認識, 但具體藥物治療方案依舊存在不同意見。復方甲亢片主要成分包括夏枯草、炙鱉甲、生牡蠣及玄參、太子參等[1]。亞臨床甲亢意指FT3、FT4處于標準值但TSH低于正常值, 且排除其他因素引起, 臨床表現不突出, 無明顯特征, 并根據相關病理學檢查結果作為診斷依據的甲狀腺疾病[2]。本文研究采用不同劑量的復方甲亢片治療亞臨床甲亢的患者, 對其臨床療效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亞臨床甲亢患者, 按照用藥劑量不同將其分為A、B、C三組, 每組50例。其中A組男11例, 女39例, 年齡21~54歲, 平均年齡(26.9±9.0)歲, 病程0.5~6年, 平均病程(3.6±1.2)年;B組男9例, 女41例, 年齡20~55歲, 平均年齡(25.8±9.7)歲, 病程0.6~8年, 平均病程(2.8±1.3)年;C組男10例, 女40例, 年齡23~52歲, 平均年齡(26.8±8.4)歲, 病程0.5~7年, 平均病程(3.1±1.8)年。所有患者經相關實驗室檢查, 結果均符合亞臨床甲亢診斷標準[3]。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三組患者采用湖北省中醫院院內制劑復方甲亢片, A組患者3次/d, 5片/次;B組2次/d, 5片/次;C組1次/d, 5片/次。所有患者均治療3個月, 觀察其血清值變化。

1. 3 觀察指標 于患者入院時及治療3個月后分別檢測患者血清FT3、FT4、TSH值, 并記錄。正常范圍:TSH:0.72~4.2 mIU/ml ;FT3:3.1~6.8 pmol/L ;FT4:12~22 pmol/L。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A、B、C三組入院時FT3、FT4、TSH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A、B、C三組FT3、FT4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B組TSH高于C組, 且恢復至正常水平,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甲亢分為亞臨床甲亢及有明顯臨床表現的甲亢, 前者一般無具體表現, 后者主要表現為食量增大但體重隨之減輕、會出現心慌、易怒煩躁、出現甲狀腺結節腫大及明顯突眼癥等。復方甲亢片對于亞臨床甲亢的治療效果較好, 有著調節人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的作用。復方甲亢片用于臨床治療甲亢已經有10年左右, 治療效果取得一定成果, 得到廣大專家肯定, 此藥品為中西藥復合制劑, 其功效可以緩解亞臨床甲亢的各種癥狀, 同時可幫助機體調整甲狀腺激素水平。有研究顯示, 使用低劑量的復方甲亢片治療亞臨床甲亢, 其治療效果不明顯, 在適當提高用量情況下, 患者TSH值則有明顯提高, 此結果說明采用中等劑量的復方甲亢片對于亞臨床甲亢治療效果明顯[4]。

有學者研究發現[5], 使用高劑量和中等劑量的復方甲亢片治療亞臨床甲亢的效果較好。本研究結果顯示, A、B、C三組入院時FT3、FT4、TSH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A、B、C三組FT3、FT4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B組TSH高于C組, 且恢復至正常水平,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采用高劑量及中等劑量的復方甲亢片對于亞臨床甲亢的治療效果較好, 但臨床具體制定治療方案時需注意結合患者自身病情發展及醫生診斷而準確判斷用藥量。

參考文獻

[1] 左新河.復方甲亢片的使用劑量和療程對亞臨床甲亢療效的影響分析.湖北中醫雜志, 2010, 32(5):25-26.

[2] 呂樹文. 117例正常體檢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分析.河北醫學, 2013, 19(11):1738-1739.

[3] 涂曉坤, 陳如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00例臨床分析.北京中醫藥, 2012, 31(10):756-758.

[4] 李晨陽, 關海霞, 李玉姝, 等. 58例產后甲狀腺炎患者的2年隨訪研究.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2, 28(5):372-376.

篇3

吃多不長膘莫歡欣 甲亢或是根因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核醫學科主任醫師蔣寧一教授介紹,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其中又以Graves甲亢最為多見,其發病率全球約0.5%,而國內約為1.2%,發病率女比男為4:1。他表示,Graves甲亢的發病與補碘鹽普及和生活方式改變密切相關,其中生活方式改變主要是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增大。

他提醒,如近期突然出現食欲亢進,大量進食卻依舊消瘦,即所謂的“吃多不長膘”者,排除其他相關疾病外,要警惕甲亢的發生。

據了解,甲亢患者除了“吃多不長膘”外,其他常見的癥狀還有心慌、心跳加快、怕熱、多汗、脾氣急躁、乏力、大便增多等。有的人還可能發現自己頸部增粗,眼球突出。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和體征,應及時到醫院做有關檢查。

甲亢可治愈 切記對癥尋醫

蔣寧一指出,患甲亢的人不必驚慌,因為這種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不過又不同于傷風感冒可在幾天內治愈,需要一個過程。他表示,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大致有4種:內科抗甲亢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中醫中藥治療。

內科治療是指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但用時較長,且停藥后復發率高。蔣寧一表示,手術治療,對毒性甲狀腺腺瘤療效最佳,但有一定的手術風險。

篇4

心臟型

內科女醫師袁某40來歲,近來發現走路時心慌,胸悶憋氣,上樓時還有心絞痛發作。查心率98次/分,心電圖顯示供血不足,初診冠心病。用消心痛、魯南欣康、丹參滴丸無效,才想到是否患了甲亢。經檢查甲狀腺輕度增大,甲功異常。經抗甲藥和心得安治療20天,病情控制,一個月后甲功也正常。

據報道,心臟型甲亢占17.6%-36.6%。此型患者怕熱、出汗、多吃、消瘦等高代謝癥狀不明顯,常表現出心血管病癥狀而誤診為心臟病。心臟型甲亢治療與普通型一樣,但要加用抗心律增快藥如倍他樂克。若合并房顫、心衰時,應住院治療。現在患心臟病的比較多,當按心臟病正規治療療效不佳時,應想到是否患了甲亢。

肌肉型

男中學生張某,感冒后自覺四肢無力,走路趕不上其他同學,被嘲笑為嬌氣。兩天后早上起床時突感無力,癱瘓在床。急送醫院,經神經科檢查,除雙下肢癱瘓、反射亢進外,沒有其他異常癥狀,于是懷疑急性甲亢肌病。檢查發現甲狀腺輕微腫大,甲功異常,證實了診斷。經抗甲藥和補鉀治療10天后癱瘓消失,一個月后癥狀消失甲功正常。

甲亢時甲狀腺產生大量甲狀腺激素,可對肌肉組織造成損害,引起手、肩和四肢肌肉收縮無力,久之則萎縮。此型以青年男性患病為多,還有的表現為重癥肌無力、眼肌麻痹等。治療應在應用抗甲藥的同時補充氯化鉀,重癥還需加用激素。

糖尿病型

女教師李某,42歲,患糖尿病5年,血糖控制較好,但近期出現心慌、煩躁、時常愛發脾氣,體重下降。原來便秘,現在每天大便2~3次,血糖從7毫摩爾/升到13毫摩爾/升,降糖藥加到最大,血糖仍不迭標。會診發現甲狀腺輕度腫大,甲功異常,診斷為糖尿病合并甲亢,加用抗甲藥治療并加大降糖藥用量,一個月后血糖下降。

據報道,糖尿病人2%~36%合并甲亢,兩病均有多吃、無力、消瘦等癥狀,很易導致漏診。有兩點應注意:(1)當糖尿病治療方案不變,血糖控制達標,自我感覺良好,又無新的并發癥,而出現了上述癥狀,不能用糖尿病加重解釋;(2)糖尿病正規足量藥物治療一個月以上,癥狀不減,血糖不降,甚至增高,又無新的并發癥;此時應想到合并甲亢。因甲亢可促進糖代謝加快,血糖升高,故降糖藥用量要大。

精神型

女初中生劉某,中考階段復習功課,熬夜勞累,表現煩躁、多吃、多動、消瘦、發脾氣,家長誤認為是學習緊張、精神壓力大所致,并未在意。高中開學時,劉某不愿上學,經過家長苦口婆心的反復說教,勉強同意上學。但上午到校,下午又跑回來,反復數天。家長懷疑有精神問題,到精神科檢查予以排除,經內分泌科確診為甲亢。治療一個月后癥狀消失,回校上課。

現在,青年學生患甲亢病的很多,以女生多見,易被誤診為抑郁癥,或認為有思想問題。有的被誤診半年到一年,值得引起關注。

此外,老年病人甲亢的癥狀亦不典型,常以某系統表現為主。若以消瘦、腹瀉為主,易誤診為消化道腫瘤。還有少數甲亢患者被誤診為癲癇、肝病、胃炎、腎炎、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臨床工作中有句格言:“不怕不知道,就怕沒想到。”尤其是當中青年婦女有難以查明病因的明顯癥狀時,應想到甲亢,請專科醫生診斷,會大大減少誤診率。

篇5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臨床綜合征。甲狀腺是人體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泌甲狀腺激素,而該激素與人的生長發育、物質代謝以及心肝腦等臟器之功能均密切關聯。

甲亢的病因相對復雜。①甲亢在本質上屬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簡單說,就是患者體內產生了某種抗體,而這種抗體刺激甲狀腺組織生長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結果造成甲狀腺腫大,出現甲亢的臨床癥狀。②其誘發因素包括生活節奏緊張、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和突發的變故等,這些因素容易誘使甲亢突然發生、病情加重或反復發作。③甲亢不是因為進食含碘豐富的海產品等造成的,但由于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在確診為甲亢以后,進食大量海產品可能會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進而加重甲亢的病情。所以甲亢患者應忌食含碘豐富的食物及藥物,如海帶、紫菜、蝦皮、海魚、海蟹及藻類等。④甲亢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在個別家庭中會出現聚集發病,即老少多代均有人發病。但甲亢并不屬于遺傳病。

甲亢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患者的自覺癥狀通常包括:①頸部增粗,常常于無意中被親屬或朋友偶然發現,這是由于甲狀腺腫大所導致,少數腫大嚴重者可能壓迫氣管,出現憋氣、呼吸不暢、吞咽受阻等癥狀。②心跳加快(或者心律不齊),可伴有胸悶、氣短等不適。③進食量增加,體重卻持續減輕,甚至明顯消瘦。大便次數增多且不成形。也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厭食、惡心等癥狀。④疲乏無力,怕熱多汗。⑤緊張焦慮,煩躁易怒。⑥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突眼、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眼部癥狀。醫生查體可發現:甲狀腺腫大;心率加快或心律不齊;手顫;突眼及脛前黏液性水腫(小腿前面腫脹,表面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指壓無凹陷)等。

老年人甲亢的癥狀往往并不典型。部分患者心跳并不加快;消瘦明顯,但常不伴有易饑、多食等癥狀,甚至主要表現為厭食、惡心、嘔吐和腹脹等;而寡言抑郁、神情淡漠則較常見。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就需及時到醫院就診,專科醫生可做出明確診斷。診斷的程序包括:①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的癥狀、發病情況及診治經過等。②系統全面的專科查體。③化驗,包括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相關抗體、血常規和肝腎功能等。④甲狀腺超聲檢查,了解甲狀腺腫大程度、組織回聲、血流以及有無結節等。⑤甲狀腺核素掃描(ECT)檢查,以便與甲狀腺炎進行鑒別診斷,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二者臨床表現雖然類似,但病情演變、治療方案及預后卻截然不同。因此患者被確診為甲亢后,則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

二、關注甲狀腺結節的惡性傾向 王澎 西之

通常人們會以結節、腫物、占位、包塊、疙瘩等,來稱呼甲狀腺結節,但其本質上是甲狀腺內組織結構異常的細胞團,多數仍為甲狀腺細胞,而細胞結構或組織排列方式又與正常甲狀腺不同。

1、甲狀腺結節是一種常見病

甲狀腺是頸前下部的一個小器官,位于氣管的前方,它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能夠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是身體代謝的主要調控者。最常見的三種甲狀腺疾病包括: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產生過多導致的疾病。②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或“甲低”,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產生不足引起的疾病。③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出現一個或多個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因此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之一。

2、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較高

從發病概率上講,甲狀腺結節十分常見,這也與近年來超聲儀器的普及使用有關。因為如果僅靠醫生觸診,一般人群發現結節的幾率僅為3%-7%,而應用高分辨超聲儀器檢查發現結節的幾率則為20%~70%。據本院查體中心調查顯示,普通人群查體時甲狀腺結節的發現幾率為59.6%。

甲狀腺結節中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大約占95%;其5%為惡性,即各種甲狀腺癌。根據病因可以把結節分為4大類。①增生性結節:占大多數,其病理類型為結節性甲狀腺腫,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良性結節。②腫瘤性結節:即甲狀腺良性或惡性的原發瘤、轉移瘤等,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等。③囊腫性結節:由實性結節的出血、液化或退變導致的。此外,還有一種其內充滿膠質的膠質囊腫。④炎癥性結節: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甲狀腺炎發病時,均可以形成炎性結節。除了腫瘤性結節中的甲狀腺原發癌和轉移癌之外,其余各類結節均為良性結節。

3、甲狀腺結節的臨床表現

多數的甲狀腺結節患者并沒有什么癥狀或體征,僅為體檢時發現。部分患者是自己發現頸部腫大,后經醫院檢查證實。較少數患者除頸部腫物外,尚有頸部疼痛、吞咽不適、憋氣、聲音嘶啞等表現。如果結節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則可能伴有甲亢的癥狀,如心慌、多汗、手抖等;或甲減的癥狀,如心跳慢、乏力、顏面與四肢腫脹等。

4、重視甲狀腺結節的惡性傾向

該病就診時,除醫生觸診外,還可能會做甲狀腺超聲、驗血、甲狀腺ECT(核素掃描)和其他檢查,如CT、MRI(核磁共振)及穿刺活體組織檢查等。通過這些手段可以判斷結節本身的某些特性,以及和周圍組織的關系,如出現-以下情況,則為惡性傾向。

①觸診或超聲發現短期內結節增長迅速,變化明顯。②結節質地硬,形狀不規則,活動性差,無疼痛感。③近親中有甲狀腺癌的病史,或本人有頸部外照射史。④伴有持續性聲音嘶啞、發音困難、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⑤結節同側的頸部淋巴結持續腫大。⑥驗血甲狀腺球蛋白或降鈣素明顯增高。⑦超聲下結節邊界不規則,向周圍侵犯,縱徑大于橫徑,伴沙礫樣鈣化等。

5、甲狀腺結節的治療

篇6

【關鍵詞】Graves’甲亢;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Logistic回歸分析

Influence analysis of iodine-131 therapy of graves’ disease

HUANG Xiao-hong.

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 52301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early hypothy-roidism occurring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 after iodine-131 treatment.Methods The information of iodine-131 treated graves’disease was collected including general data,clinical observation,laboratory data,thyroid function test,etc.Then a retrospec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Among all the related factors of early hypothyroidism occurred after iodine-131 treated graves’disease,the disease course,thyroid uptake ratio of iodine-131,EHL and TMA titre are the more possible early hypothyroidiam occur.Conclusion Because ofmultiple factors’influences on iodine-131 curative effect and hypothroidism,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se influential factor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o as to individualize hterpaeutle plan.

【Key words】Graves’ disease; Iodine-131; Hypothy-roidism occurr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最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系統疾病,Graves’ 甲亢是甲亢最常見的一種,約占全部甲亢的80%~85%[1]。針對Graves’ 甲亢的治療方法有外科手術、抗甲狀腺藥物治療、131I治療等方法,其中131I治療以其用藥簡單、經濟、創傷小、安全有效等優勢,臨床上是廣大醫務人員治療Graves’ 甲亢的首選方法。但是131I治療Graves’ 甲亢后并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低)的患者逐漸增多,并已受到人們重視。通常治療后1年內出現的甲低為早發甲低,存在恢復可能,主要由131I甲狀腺的直接破壞所致。為探討131I治療Graves’ 甲亢后發生早發甲低的影響因素,筆者對本院自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采用131I 治療的1183例早發甲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旨在為在臨床工作中提高131I對Graves’ 甲亢治愈率和降低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依據。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在本院住院首次接受131I治療的Gvares’甲亢患者1183例,年齡15~74歲,平均(41.1±12.3)歲。其中,男341例,年齡19~74歲,平均(39.8±11.6)歲;女842例,年齡15~72歲,平均(41.65±12.51)歲。所有患者均為首次接受131I治療,各項觀察資料齊全,停藥至少1周后行甲狀腺吸131I率檢查,至少2周后進行131I治療,并于1年內隨訪。其中早發甲低患者均經臨床表現及血清FT3(T3)、FT4(T4)升高、sTSH降低,且均未于131I治療后服用抗甲狀腺藥物(ATD)。

1.2 方法

1.1.1 觀察因素及其量化 自變量因素:年齡(X1)(歲),記為歲/10;性別(X2),男性記為1,女性記為2;甲狀腺重量(X3),記為克/g;病程(X4)(年),≤1、1~2、2~3、3~4及>4年分別記為1、2、3、4、5;發病情況(X5),甲亢術后復發、甲亢初發、ATD治療后復發分別記為1、2、3;病情(X6),輕、中、重分別記為1、2、3;療程(X7),未服ATD、服ATD≤1、1~2、2~3及>3年分別記為l、2、3、4、5;有效半衰期(X8)(d);最高吸131I率(X9),記為最高吸131I率×10;患者服用131I總劑量(X10)(mCi);TRAb(X11),陰性、陽性分別記為1、2;TSI(X12),陰性、陽性分別記為1、2;TMA(X13),陰性、(+)、(++)分別記為1、2、3; TGA(X14),陰性、(+)、(++)分別記為1、2、3。結果因素:是否發生早發甲低(Y),發生者記為1,未發生者記為0。

1.1.2 131I治療劑量的確定 通過計算法得到131I理論治療劑量。應用計算所得理論治療量結合其他因素對其進行相應調整而得到個體化131I治療劑量,然后對空腹患者一次性投予治療劑量131I。

131I理論治療劑量(mCi)=0.67×預計甲狀腺組織吸收劑量(Gy/g)×甲狀腺重量(g)甲狀腺最高吸131I率(%)×有效半衰期(d)

注:0.67單位為mCi•d/Gy

1.3 療效的評價[2]131I治療1年后依據患者隨訪資料及相關檢查對131I治療Grvaes’甲亢療效的評價分為:①臨床痊愈:甲亢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血清FT3、FT4、sTSH值恢復正常;②好轉:甲亢癥狀減輕,體征部分消失,血清FT3、FT4明顯降低,但未恢復正常水平;③無效:甲亢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血清FT3、FT4水平無明顯降低,以及部分血清FT3、FT4一度恢復正常而后又上升,癥狀再次出現但較前變化不明顯者;④甲低:131I治療患者出現甲低的癥狀和體征,血清FT3、FT4F幾低于正常,sTSH高于正常。

1.4 隨訪 采取患者來醫院或電話等方式對首次接受131I治療的Gvares’甲亢患者一次性131I治療情況進行隨訪,并詳細記錄隨訪資料(包括患者一般情況、自覺癥狀、體征、相關血清學檢查、甲狀腺B超等),隨訪時間為: 131I治療后1個月、3、6個月、1年。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參數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x±s),采用SPSS 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配對t檢驗及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因素的量化[3]重新量化后的計量資料年齡(X1)、甲狀腺重量(X3),有效半衰期(X8)、最高吸131I率(X9)及患者服用131I總劑量(X10)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

2.2 單因素分析結果 根據計數資料X4(χ2=12.344,P=0.014

2.3 早發甲低相關因素的多變量因素分析 采用逐步向前剔除法Logistic回歸分析對所有原因變量進行篩選,與131I治療Graves’甲亢后早發甲低的發生相關因素為:為X4、X8、X9、X13。見表3。

131I治療的1183例Graves’甲亢患者中393例發生早發甲低,Logistic回歸判別為71例,其準確性為18.06%;790例未發生早發甲低患者中判別為750例,其準確性為94.94%,總準確性為69.40%(821/1183)。說明該分析只是篩選出早發甲低影響因素中有意義的因素,未能完全正確的預測早發甲低,所以尚不能用于新病例是否發生早發甲低的預測。

2.4 早發甲低的發病情況 131I治療后1年以內甲低發生率為33.22%(393/1183),131I治療后1年以后甲低發生率為6.59%(78/1183)。131I治療后早發甲低中4.23%的患者1年以后發展為晚發甲低,其余95.77%均為暫時性甲低。

3 討論

131I治療Graves’甲亢主要通過131I被甲狀腺組織主動攝取,并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謝,在衰變過程中發出的β-射線使一定甲狀腺組織受到集中照射而遭到破壞[4],病變細胞被抑制和破壞,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31I治療Grvaes’甲亢的療效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發病情況、服用抗甲狀腺藥物(ATD)與否、最高吸131I率、EHL以及131I治療前停ATD時間等。所以,在131I治療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種影響因素,盡量使Grvaes’甲亢患者得到個體最優化化的131I治療方案,以提高療效,減少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

甲低是131I治療Gvares’甲亢后常見的并發癥。131I治療后以1年為界分為早發甲低和晚發甲低,而早發甲低按其轉歸又可分為暫時性甲低和永久性甲低。報道早發甲低發生率為74%,晚發甲低的發生率為20%,此后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10年約為40%[4],國內統計[5]早發甲低發生率為5~40%。本研究結果說明131I 治療后1年早發甲低發生率為33.22%,與國內相關報道一致[7]。

以往研究認為多數早發甲低為一過性,經6~9個月可自行恢復,無須藥物治療,但臨床實踐則發現若不及時給予替代治療會導致甲低癥狀加重,而且可以發展為永久性甲低。所以,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131I治療Grvaes’甲亢的療效,早發甲低應該及時給予替代治療,并定期門診復查,適時調整藥量,使大部分患者均可恢復正常。

據報道,通過對131I治療Graves’甲亢后影響早發甲低發生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指出,131I劑量的大小與甲低的發生率呈正相關,與甲狀腺重量大小無關[8]。本試驗通過對多個自變量和是否發生早發甲低這一應變量進行多因素分析,并擬合Logistic回歸方程[9],發現Graves’甲亢患者的病程為負危險因素、保護因子,即病程越長發生早發甲低可能性越小,但是病程長又不利于131I治療;而最高吸131I率、EHL及TMA這3個因素為正危險因素,說明隨著最高吸131I率水平增加、EHL量值增加和TMA抗體滴度的增加,早發甲低發生的可能性亦隨之增加,與一些研究結果相吻合[10]。筆者對早發甲低的多因素分析結果為,最高吸131I率每增加10%、EHL每延長1 d、TMA抗體滴度每增加一個(+)其早發甲低的發生可能性則增加23.56%,25.44%和37.22%。筆者的研究中,最高吸131I率、EHL是確定131I治療劑量的重要參數,因此,筆者認為,對于TMA抗體滴度高的患者,131I治療劑量應該下調。

Logistic回歸方程對早發甲低判別的總準確性為69.40%,與國內部分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1],但該結果對早發甲低的準確性判別尚未達到理想水平,可能與其影響因素較多且各因素間存在相互作用有關,該分析只是篩選出早發甲低影響因素中有意義的因素,不能將早發甲低完全正確的預測,所以尚不能用于新病例是否發生早發甲低的預測,但其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有助于指導131I治療個體最優化劑量的確定和治療后患者的隨訪。

參 考 文 獻

[1] 白耀.甲狀腺疾病學-基礎與臨床.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5:244-247.

[2] 孫美珍.老年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特點.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3,22(6):332-333.

[3]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with adjusted dose of 131I to thyroid weight for Graves’ disease by estimation of effective half life using a single radioiodine uptake measurement.Kaku Igaku,2000,37(2):109-114.

[4] 陳再君,蔣寧一.碘131治療甲亢后致甲減的研究變遷.國外醫學•放射醫學核醫學分冊,2004,28(4):153-156.

[5] 陳丹云,陳棠華.碘131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后413例患者繼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分析.中國藥物與臨床,2004,4(5):356-358.

[6] 余大富,吳曉群,徐瑛,等.131I治療甲亢的療效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 (8):1433-1444.

[7] Alexander EK,Larsen PR.High dose of (131)I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caused by Graves' disease.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2,87(3):1073-1077.

[8] Chivato L,Fiore E,Vittti P,et al.Outcome of thyroid function in Graves'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ione:role of thyroid-stimutlating and thyrotropin-blocking antibodies and of radioiodine-induced thyroid damage.J Clin Endorcrinol Metab,2006,83:40-47.

[9] Sabi O,Schulz Zimny M,Determin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peutic outcome of radioio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Nuklear medizin,2007,37:83-89.

篇7

關鍵詞:重癥肌無力;甲狀腺機能亢進;特點;同步治療;效果

Myasthenia Gravis with Hyperthyroidism Patients Clinical Observation

ZHENG Yan-xu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zhou City,Chengdu 61123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myasthenia gravis merger hyperthyroidism patien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aths.Methods Selection in August 2013 to September 2014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were analyzed during the period of 52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hyperthyroidism merger as a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synchronous gives two development schemes,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was observed.Results 52 patients with clinical orientation after treatment,patients with thyroid function,clinical symptoms of myasthenia gravis were benign improved,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Conclusion For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clinical treatment,by giving two development scheme,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fe,

Key words:Myasthenia gravis;Hyperthyroidism;Characteristic;Synchronous treatment;Effect

重癥肌無力(MG)是一類累積神經肌肉接頭處突出后膜上乙酰膽堿受體的免疫性疾病,常合并其它多類疾病共同出現,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胸腺疾病、周期性癱瘓等癥狀,其中尤以甲狀腺機能亢進病癥最為常見,亟待臨床給予合理治療優化[1]。為定向分析MG合并甲亢患者臨床特點,掌握該類患者臨床治療最佳方案,本研究定向納入了52例MG合并甲亢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定向實施了同步治療方案,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我院神經內科所收治的52例重癥肌無力合并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所納入5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為24~73歲,平均年齡(43.2±10.7)歲。患者病程32d~14年,平均病程(6.52±4.11)年,其中初診為重癥肌無力患者24例、初診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10例,兩病同時出現患者18例。

1.2臨床診斷 52例患者重癥肌無力病癥分型:眼肌型(I型)22例、輕度全身型(II a型)21例、中度全身型(II b型)11例,所有病患均經疲勞試驗、新斯的明實驗陽性,存在晨輕暮重的顯著特點,肌電圖顯示均吻合重癥肌無力表現。甲亢癥狀臨床主訴表現為多汗、怕熱、多饑、多食、頭昏、消瘦、乏力、易激動、手抖等高代謝征群癥狀。其中22例患者存在突眼表現、30例患者存在甲狀腺I°~II°腫大。伴發其它疾病患者11例,其中胸腺腫瘤7例,甲狀腺腫瘤5例。

1.3方法 52例患者經臨床確診后,即刻實施兩病同治方案,I型重癥肌無力患者初步治療階段給予較大劑量強的松激素藥物60~80mg/d,待患者病情連續好轉后予以酌情減至小劑量維持治療。II型重癥肌無力患者每日給予甲基強的松龍500mg作靜脈注射,保持3~5d,其后逐步降低藥量至口服強的松維持治療,同時給予60mg吡啶斯的明(膽堿酯酶抑制劑)口服,3次/d。其中針對5例不能耐受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患者,給予環磷酰胺200mg,1次/2d,靜脈注射治療,直至達到30g給藥總量。對于7例合并胸腺腫瘤患者,經激素治療病情持續好轉2個月以后實施胸腺切除術,給予圍術期規范處理措施[2]。甲亢患者應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給予他巴唑藥物30~60mg/d,或給予丙基硫氧嘧啶藥物300~600mg/d,分3次服用。突眼患者加服甲狀腺素片30~60mg/d,連續治療6~12w待患者病情緩解后逐步予以減量。針對5例合并甲狀腺腫瘤者,均予以甲狀腺次切除術。

1.4療效評價 本研究所納入52例患者,療效評價標準,共分為痊愈、顯效、好轉、有效,無效五級標準。痊愈:臨床相對計分≥95%;顯效:80%~95%,好轉:50~80%;有效:25%~80%;無效:≤25%。甲亢療效評價:治療后,甲亢癥狀好轉或消失,甲狀腺指標FT3、FT4水平均明顯下降、TSH水平明顯升高即為有效;甲亢癥狀無明顯好轉,甲狀腺指標FT3、FT4水平,無明顯下降、TSH無升高則為無效。

1.5統計學分析 以SPSS18.0軟件作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x±s)標準差表示,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經臨床治療后,52例患者中,MG痊愈患者11例(21.15%)、顯效患者17例(32.69%)、好轉患者12例(23.09%)、有效患者8例(15.38%)、無效患者4例(7.69%),其中45例患者復查血清乙酰膽堿受體抗體轉陰,P/N

3 討論

本研究所納入52例患者臨床癥狀特點及實驗室數據顯示,均符合兩病并存診斷標準。兩類病癥均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從現代臨床實踐來講,MG患者伴發甲亢較為常見,甲亢伴發MG患者相對較少。業界眾多學者推測認為:此兩類病癥并發的誘因可能同免疫泛化有關,當患者體內抗體量達到靶組織破壞至一定程度時即可誘發癥狀的產生[3]。同時現代臨床大量免疫學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MG同甲亢均是同遺傳因素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4],本組研究中52例患者免疫學檢查顯示,均具有著較高陽性率,即為表證。

筆者認為針對MG合并甲亢患者,應當兩病同治方可奏效。本研究中有12例患者再入院治療前,曾有7例患者常規服用抗膽堿酯酶藥物,MG癥狀有所改善,但甲亢癥狀未消除;5例患者常規服用甲狀腺藥物伴小劑量甲狀腺素片,雖然甲亢癥狀有所減輕及控制,但MG癥狀未見緩解且有所加重。12例患者最終均因病情嚴重遂入院接受治療,由此也可看出針對MG合并甲亢患者實施兩病同治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對于重癥肌無力患者合并甲亢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不能夠選擇性忽略其中任何一病癥,因為二者間存在著相互影響并互相加重的內機,當兩病合并發生時,必須堅持同治原則,以此達到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段志.76例重癥肌無力患者臨床治療療效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3,(1).

[2]李大軍.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與單純重癥肌無力的臨床治療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6).

篇8

關鍵詞:甲狀腺功能亢進;碘131;不同療程;復發率

臨床上,甲亢的發病常常與由甲狀腺產生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密切相關,激素的過度積累導致機體的代謝障礙以及交感神經異常活躍[1],引起心悸、心律失常和情感波動大等癥狀[2]。根據國內外研究表明:甲亢的最主要病因為Graves病,但是,Graves的致病因素卻尚不明確[3]。由于甲亢具有極高的復發率,且治療周期較長,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尤其是當長時間持續用藥引發并發癥時,更讓甲亢患者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因此,本研究旨在觀察甲亢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用不同療程的碘131,對比患者的復發率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我院內分泌科選擇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且均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患者9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以碘131治療2個療程,即6個月)和B組(以碘131治療3個療程,即9個月)。所有患者均無藥物過敏史,也無其他心、肝、肺等疾病。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無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在治療之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均囑禁食含碘類藥物和食物,接受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研究患者需停止服用甲硫咪唑1w和丙硫氧嘧啶2w。同時接受常規檢查,如肝、腎功能。利用99Tcm甲狀腺平面顯像對甲狀腺質量進行計算,甲狀腺質量為甲狀腺面積(cm2)×雙葉甲狀腺的平均高度(cm)×K(0.32),碘131劑量=每克甲狀腺組織碘131劑量×甲狀腺重量(g)×100/甲狀腺24h內攝碘率的絕對值,得出碘131的具體用量。兩組患者劑量均為3MBq/g。A組:以每3個月作為1個療程,采用碘131治療2個療程,即6個月;B組:以每3個月作為1個療程,采用碘131治療3個療程,即9個月。具體治療方法見參考文獻[4]。

1.3觀察指標 測定甲狀腺功能:①痊愈:甲狀腺功能基本恢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②有效:功能未完全恢復,臨床癥狀緩解;③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并記錄患者的復發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GraphPad Prism6.0軟件對所有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各項測定指標結果的顯著性檢驗采用ONE-WAY-ANOVA方差分析方法和χ2檢驗,以P

2 結果

A組患者通過6個月碘131治療后的治療有效率(86.67%)與B組患者9個月治療后的有效率(88.89%)無明顯差異(P>0.05);但A組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率(2.22%)顯著低于B組(13.33%)(P0.05),見表2。

3 討論

碘131治療甲亢屬于破壞性的放射性治療方法[5],但是為目前臨床上療效最為醫務人員及患者認可的治療方法,其機制為碘131具備電離輻射生物效應,可破壞甲狀腺組織來達到抑制激素的過度積累,從而逐漸恢復甲狀腺功能[6]。相對于其他的藥物治療,其具有復發率較低的優點[7],尤其適用于甲狀腺腫大和甲亢復發的患者,但是禁止用于孕婦和哺乳婦女,更不適用于已經患有甲狀腺眼病的患者[8]。因此,臨床醫生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嚴格遵守其適應癥。

鑒于臨床上對于使用碘131的療程還存在意見分歧,本研究通過對比兩個療程,即6個月和9個月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的復發率,進一步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本研究通過比對A組(以碘131治療2個療程,即6個月)和B組(以碘131治療3個療程,即9個月)的臨床療效和復發率結果顯示:通過6個月碘131治療后的治療有效率為86.67%,與治療9個月患者組的有效率88.89%相近,說明兩組在療程上雖相差3個月時間,但綜合療效無明顯的差別;但是經6個月治療的患者組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率比9個月治療組減低了超過10%,提示經過6個月療程治療更有助于患者避免甲狀腺功能的進一步破壞,其安全性更好;比較2個不同療程患者的復發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復發率無差異。

綜上,對甲亢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碘131的綜合治療效果顯著,采用2個療程,即以碘131連續治療6個月對患者安全性更高。

參考文獻:

[1]任曉靜.不同療程碘131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心功能及甲狀腺功能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 (1):132-133.

[2]郭建,溫雅,周兵,等.小劑量碘131治療青少年Graves病的臨床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1,28(11):2209-2211.

[3]邢家騮,丁勇,方毅,等.131I 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進展[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0,26(4):265-268.

[4]丁正強,袁超,殷鍇,等.131 碘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后早晚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1):2382-2384.

[5]郭一玲,張英男,陳佐偉,等.131碘聯合甲亢舒口服液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2):154-155.

[6]張巖,郭闖,李穎,等.131Ⅰ治療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11,30(4):444-446.

篇9

【關鍵詞】 小劑量;131I;甲亢;療效;副作用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1044-02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指甲狀腺本身的病變引發的甲狀腺毒癥。臨床中放射性碘劑的治療效果較好,但是會出現甲低(甲狀腺機能減退癥)等并發癥,而臨床的研究表明,甲低的發生率與劑量有關。本文就小劑量放射碘劑131I治療甲亢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并探討其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8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56例,年齡19-63歲,平均年齡37.2歲。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消瘦、多汗、好動、易怒等,所有患者均經甲狀腺功能(TSH、FT3、FT4)等檢查進行明確診斷,病程0.5-4年不等,其中甲狀腺Ⅰ度腫大24例,Ⅱ度腫大37例,Ⅲ度腫大19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甲狀腺腫大分級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2周停用抗甲狀腺藥物,并且囑患者禁食海帶、紫菜、深海魷魚等含碘豐富的物質。觀察組給予小劑量的131I治療,即按甲狀腺放射性活度60-100μCi(2.2-3.7MBq)/g計算131I的劑量;對照組給予常規劑量的131I治療,即按甲狀腺放射性活度80-120μCi(2.9-4.5MBq)/g計算131I的劑量。其中服用甲狀腺放射性活度(MBq)=甲狀腺質量(g)×每克甲狀腺放射性活度(MBq/g)/甲狀腺最高吸131I率。兩組患者均治療6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判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1] 治愈: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甲狀腺體積和功能均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甲狀腺體積明顯縮小,TSH、FT3、FT4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甚至加重。

1.4 甲低判定標準[2] 出現甲低癥狀,甲狀腺體積明顯縮小,血清T3、T4、FT3、FT4降低,TSH值升高。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計量數據采用(χ±s)表示,應用X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結 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7.5%,兩組療效比較無明顯差異,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甲低發生率比較 對所有患者進行1-2年的隨訪,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4例、9例患者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發生率分別為10.0%、22.5%,兩組比較,觀察組甲低發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射性碘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近幾年來臨床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其具有安全、經濟、療效滿意、并發癥少的特點[3],其治療原理在于碘(I)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之一,甲狀腺濾泡細胞通過碘或鈉轉運體攝取131I,甲亢患者的甲狀腺濾泡細胞的碘或鈉轉運體的過度表達會使患者的攝131I率明顯增高[4]。

但是應用131I治療甲亢患者還存在不足,即出現甲低現象,甚至部分患者出現永久性甲低[5]。目前的研究表明,甲低的發生率為131I的劑量有關,并呈現正相關,其發生原因主要是優于131I產生的β射線對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產生了過量的抑制和破壞作用[6]。

因此為避免甲低等副作用的發生,合適劑量的選擇是治療的關鍵。在本組的資料中,我們采用個性化且小劑量的治療方案,即按照患者個體甲狀腺質量、甲狀腺攝碘率、有效半衰期等因素,通過公式計算出個體化的131I。有臨床資料表明,131I的療效與每克甲狀腺組織的給予量有關,而與治療總劑量無關[7-8]。本次研究中對應用小劑量的觀察組和常規劑量的對照組進行比較,兩組療效無明顯差異,而觀察組甲低的發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功能亢進癥[J].中華內科雜志,2007,46(10):876-882.

[2] 王強.Grave病131I治療后加服抗甲狀腺藥物療效分析[J].中華核醫學雜志,2010,24(6):375.

[3] 徐娜,金文波.131I治療甲亢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09,20(5):873-874.

[4] 黃文平.131I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286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08,48(16):74.

[5] 陳烽.131I放射性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5(12):1162-1163.

[6] 何雨潔,張成席,胡繼青,等.131I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230例療效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9,16(3):144-145.

篇10

關鍵詞:妊娠;妊娠合并癥;甲狀腺疾病;不良妊娠結局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station of 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anti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y,TPO-Ab)detec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PO-Ab level include 81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in positive group,the rest of the negatie maternal 323 cases in control group,both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control of thyroid disease,pregnancy outcome.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incidence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termination of pregnancy,spontaneous abortion rate,incidence of hyperthyroidism or JiaJian higher than negative group,positive live births rate lower than that of negative group,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Pregnancy;Pregnancy complications;Thyroid disease;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甲狀腺疾病是育齡女性妊娠常見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育齡女性合并亞臨床甲減率約為5%~8%,合并甲減率約為2.5%。妊娠合并甲狀腺疾病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高危風險因素,開展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篩查非常必要[1]。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是反映甲狀腺自身免疫狀態最敏感指標,近年來開始被應用于格雷夫斯病(GD)疾病診斷。本次研究試分析TPO-Ab在妊娠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醫院接受完整常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共納入孕婦404例,檢查時間在妊娠10~15 w。據TPO-Ab水平將孕婦分為陽性組,共納入孕婦81例,年齡平均(26.7±2.4)歲,初產71例,孕次平均(1.1±0.6)次,產次平均(0.6±0.4)次。其余陰性孕產婦納入對照組,共納入孕婦323例,年齡平均(27.2±3.1)歲,初產264例,孕次平均(1.2±0.4)次,產次平均(0.7±0.5)次。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產婦均進行系統性的檢查,并開展TPO-Ab、TG-Ab、FF3、FT4、TSH水平檢查。對于陽性患者,據具體情況進行探討,同時加強隨訪,每1~3個月復查1次,及早診斷甲亢與甲減,采用個體化治療方案,并決定是否繼續妊娠。若需用藥治療,盡量采用最小有效劑量,盡量不要同時加用甲狀腺激素,將游離T4維持在正常值的上限。

1.3觀察指標 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主要為終止妊娠引流產、自然流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疾病等。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以EXCEL錄入,計數資料以數(n)與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P

2 結果

陽性組84例,其中甲亢或甲減24例,發生妊娠合并癥11例、終止妊娠6例、自然流產4例、死胎3例、活產兒11例、新生兒窒息7例、新生兒疾病4例,正常60例,對應指標為12、0、1、0、59、6、11例,陰性組323例,其中其中甲亢或甲減9例,對應指標為5、0、1、7、3、4、5例,正常者314例,對應指標為45、0、0、0、314、24、45例。則陽性組妊娠合并癥發生率、終止妊娠率、自然流產率、甲亢或甲減發生率高于陰性組,陽性組活產兒率低于陰性組;陽性組中,甲亢或甲減孕婦終止妊娠率高于陰性組中甲亢或甲減孕婦;陽性組與陰性組中甲亢或甲減妊娠合并癥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新生兒疾病發生率高于正常孕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甲狀腺過氧化物酶與甲狀腺素合成有關,是反映甲狀腺自身免疫狀態最敏感指標。TPO-Ab本身便反映了人罹患甲狀腺疾病的風險,本次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TPO-Ab陽性者甲亢或甲減發生率高于陰性組[2],TPO-Ab可作為不良妊娠結局高危妊娠篩查指標和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診斷指標。臍帶血TPO-Ab與新生兒體重、出生頭圍、5月齡體重、個人-社交能有影響有關[3]。本次研究顯示,TPO-Ab陽性者不良妊娠更多的體現在甲亢或甲減產婦上,TPO-Ab陽性正常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較低,TPO-Ab并不能替代甲狀腺激素、FF3、FT4、TSH水平在產檢的作用,可作為風險人群篩查指標,指導妊娠期甲狀腺疾病管理。

參考文獻:

[1]劉興安.甲減、亞臨床甲減對妊娠及其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4,17(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