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反應的基本原理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7: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波反應的基本原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微波反應的基本原理

篇1

關鍵詞:原子吸收 食品安全 微量元素

近年來,國內外對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檢測檢驗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分析方法,同時在樣品處理和數據處理方法等方面也有了長足進步。 現已經證實食品中汞、鉛、鎘、砷等金屬元素在較低攝入的情況下對人體即可產生明顯的毒性作用,且有毒微量元素具有強蓄積性、生物富集性以及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多表現為慢性中毒等特點。微量元素污染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威脅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因此,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檢驗成為食品分析檢驗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本文就食品中微量元素檢測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的基本原理及應用進行簡要陳述。

一、原子吸收光譜法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原子對特征光吸收的一種相對測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將光源輻射出的待測元素的特征光譜通過樣品的蒸氣時,被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根據一定條件下入射光被吸收而減弱的程度與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呈正相關,由此可得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此方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強、分析范圍廣、精密度好和準確性好等特點。原子化裝置一般包括火焰原子化系統、石墨爐原子化系統和氫化物發生器三種類型。

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光譜法(HG-AAS)廣泛地使用在原子吸收光譜法中。氫化物發生進樣的原理是某些元素如砷、銻、鉍、錫、鍺等與合適的還原劑發生反應,可形成氣態氫化物,汞可生成氣態原子態汞,鎘、鋅可生成氣態組分。生成的氫化物被引入到特殊設計的石英爐中進行原子化。氫化物發生進樣的優點是消除干擾、進樣效率高、易實現自動化和可進行價態分析等。

二、原子吸收光譜法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一)濃縮果汁

樣品前處理:稱取樣品0.5000g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再加入6ml硝酸、2ml過氧化氫進行微波消解(表一),再加熱趕酸至剩余少量溶液,加入1ml10%抗壞血酸和硫脲混合液,定容至10ml。

(二)奶粉

樣品前處理:稱取奶粉樣品0.25g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分別加入硝酸6ml、雙氧水2ml,微波消解(表三),加熱至剩余少量溶液,定容15ml。

樣品分析結果:通過利用火焰法、石墨護法對奶粉中微量金屬元素分析,得出如下分析結果。(表四)

(三)茶葉

樣品前處理:鉻,稱取0.5g于瓷坩堝中,加2ml硝酸浸泡60min,然后將坩堝在電爐上蒸干,炭化至不冒煙,轉移至馬氟爐中550℃恒溫3h,冷卻后用硝酸溶解,定容50ml。鉛,稱取0.2g于錐形瓶中,加10ml硝酸-高氯酸(4:1),浸泡充分,在電爐上蒸干,然后消解定容至10ml。(表五)

樣品分析結果:利用石墨爐法對茶葉樣品中鉻、鉛含量分別進行分析,得出如下分析結果。(表六)

三、結語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簡便、檢出限低、精密度高、線性范圍寬和可實現多元素同時測定等優點。隨著食品工業的不斷發展,利用原子吸收光譜法來檢驗檢測食品中的微量金屬元素也必然會不斷的發展,檢驗設備也會不斷的更新換代,相信原子吸收光譜法一定會突破現有的發展模式,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 陳炳卿.食品污染與健康[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 彭秧錫.食品試樣中礦物元素分析的實驗預處理[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2.

[3] 王文海.原子吸收光譜法在食品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2.

[4] 彭秧錫.食品試樣中礦物元素分析的實驗預處理[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2.

作者簡介:

篇2

關鍵詞:水熱法;納米氧化物;研究進展

引言

納米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有氣相法、固相法和液相法,而水熱法通過在密閉的系統中,采用水溶液作為反應介質,創造一個高溫高壓的環境,從而使通常狀態下不溶或者難溶的物質溶解并且重結晶,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功能材料的制備。與其它方法相比,水熱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其一,水熱晶化是在密閉的高壓釜內進行,可以控制反應氣氛而形成氧化或還原反應條件,實現其它方法難以獲得的某些物相的生成;其二,水熱晶體是在相對較低的熱應力條件下生長,因此其位錯密度遠低于在高溫熔體中生長的晶體;其三,水熱反應體系存在著溶液的快速對流和十分有效的溶質擴散,因而水熱晶體具有較快的生長速率。本文介紹水熱法制備納米氧化物的研究進展。

1 水熱法的分類

1.1 水熱晶化法。水熱晶化是指在水熱條件下以非晶態氫氧化物、氧化物為前驅物,經溶解再結晶,轉變為新的晶核并長大的過程。朱華[1]采用仲丁醇鋁為鋁源,硬脂酸為模板劑通過水熱晶化法制備了介孔氧化鋁分子篩,并對其制備條件進行了優化,其最佳條件為晶化溫度為110℃,晶化時間為2d。通過XRD、低溫吸附-脫附、SEM等分析發現所得樣品的比表面積高達408m2/g,孔容為0.65cm3/g,孔徑分布在3~6nm范圍內,平均孔徑為3.4nm,證明其是一種典型的介孔分子篩。

1.2 水熱沉淀法。水熱沉淀法是指在高壓反應器中的化合物和可溶性鹽與加入的各種沉淀劑反應,或沉淀劑在水熱條件下產生,形成金屬氧化物的過程。董相廷等[2]用水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粒徑的SnO2納米晶,屬于四方晶系。結果表明:隨著焙燒溫度的升高,SnO2晶粒度增大;而平均晶格畸變率則隨晶粒度的增大而減小,表明粒子越小晶格畸變越大,晶粒發育越不完整。

1.3 水熱氧化法。水熱氧化法是以金屬單質、合金或金屬-金屬化合物為前驅物,在水熱條件下氧化形成金屬氧化物的過程。高賽南等[3]采用水熱氧化法合成了分散良好、顆粒均勻的納米二氧化錫粉體。隨著水熱溫度的升高,粒子的粒徑變大,晶化程度相應增加;顆粒的團聚程度隨反應壓力的增大而減小。試驗表明:水熱氧化可直接將金屬粉或金屬片制成氧化物粉末,而不必擔心有雜質污染,其分散能力很強,可以達到原子水平的分散效果。

1.4 水熱還原法。水熱還原法是在水熱條件下在還原劑的作用下,高價態的金屬氧化物被還原到低價態氧化物的過程。張慶等[4]以亞硒酸為硒源,以葡萄糖為還原劑和穩定劑,水為溶劑,用水熱還原法合成了單質硒納米棒。在180℃水熱24 h條件下,可以得到結晶良好、粒徑均一、表面光滑的棒狀納米結構,直徑約為5微米,長約為200微米。

1.5 水熱合成法。水熱合成是將氧化物、含氧鹽、氫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在水熱條件下進行處理,重新生成一種或多種氧化物的過程。陳穎等[5]以NH4VO3和Bi(NO3)3?5NO3為原料,采用水熱合成法制備BiVO4,考察前驅體pH值、水熱反應時間、水熱反應溫度對BiVO4晶相結構及光吸收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適當的制備條件可使BiVO4獲得理想的單斜晶相,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2 水熱方法的組合與改進

2.1 溶膠(凝膠)-水熱法。溶膠(凝膠)-水熱法制得的納米粒子具有較高的化學均勻性和純度。而利用水熱法制備的粉體晶粒發育完整,易得到合適的化學計量比和晶形的材料。采用溶膠(凝膠)-水熱法是先制備出溶膠(凝膠),然后進行水熱處理得到所需的粉體。此法綜合了溶膠-凝膠和水熱法的優勢,在得到均勻粉體的同時又控制了晶粒的長大。孫建勛等[6]利用溶膠-水熱法合成了亞微米4A分子篩,結晶度為96%,形狀規則、大小均勻、呈正態分布且分布范圍較窄。

2.2 微乳液-水熱法。微乳液是由油、水、乳化劑和助乳化劑組成的各向同性、熱力學上穩定的透明或半透明膠體分散體系。微乳液法制備納米粒子具有實驗裝置簡單、操作容易、產物組分和粒徑可控等優點,在制備單分散、細粒度納米粒子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和廣泛的適用性。葉佳梅等[7]采用反相微乳液-水熱法,輔以光輔照成功合成了粒徑為(79.2 6.6)nm的單分散性菱形摻雜氧化鈰納米晶粒,并研究了水熱處理條件對所得產物粉體顆粒形貌及尺寸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水熱處理溫度從80℃升至180℃,所得粉體的晶粒尺寸呈現減小趨勢;顆粒形貌由單一規則的菱形轉變為樹枝狀或帶狀的晶粒聚集體。

2.3 微波-水熱法。微波加熱可實現分子水平的攪拌,加熱均勻,溫度梯度小,而且物質升溫迅速,能量利用效率很高。微波-水熱法是把傳統的水熱法與微波場結合起來,體現出微波的獨特性和水熱法本身的優勢,是一種有巨大應用潛力的新方法。楊偉光等[8]采用微波水熱法,在ITO導電基底上合成出了SnO2納米柱狀陣列。經過掃描電子顯微鏡、X 射線衍射表征發現微波水熱法合成得到的SnO2納米柱狀陣列,其高度約為400nm,組成陣列的柱狀結構直徑約為100nm。

3 結束語

水熱法在合成納米氧化物方面表現出良好的多樣性,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但是,水熱法也有缺點,比如只適用于制備氧化物材料或者少數對水不太敏感的硫化物,而對水敏感的化合物,用水熱法合成就比較困難,比如碳化物、氟化物等。因此,人們又在水熱法的基礎上發展了溶劑熱法。溶劑熱法是在水熱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材料制備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將水熱法中的水換成有機溶劑或非水溶介質,采用類似水熱法的原理,以制備在水溶液中無法長成、易氧化、易水解或對水敏感的材料,如III-V族半導體化合物、氮化物、硫族化合物、新型磷(砷)酸鹽分子篩三維骨架結構等。因此合成技術的綜合化也將是水熱法制備納米氧化物的一大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朱華.水熱晶化法合成介孔氧化鋁分子篩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22(5):47-50.

[2]董相廷,劉桂霞,張偉,等.水熱沉淀法合成SnO2納米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0,29(3):197-199.

[3]高賽男,袁高清,江煥峰,等.錫粒氧化-水熱法合成納米二氧化錫[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6,25(12):57-59.

[4]張慶,郝培文,王春,等.水熱還原法合成硒納米棒及其機理研究[J].應用化工,2011,40(11):1898-1900.

[5]陳穎,李慧,趙連成,等.水熱合成納米BiVO4的制備及表征[J].材料導報B:研究篇,2011,25(9):23-26.

[6]孫建勛,明大增,李志祥.溶膠-水熱法制備亞微米4A分子篩[J].材料導報:研究篇,2007,23(7):90-92.

[7]葉佳梅,陳磊,王富星,等.微乳液-水熱法合成單分散釤摻雜氧化鈰納米晶的研究[J].材料導報,2011,25(17):141-143.

篇3

關鍵詞:天然氣;水合物;儲運技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world energy demand and the use of natural gas resources,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chnology of natural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Natural gas hydrat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low cost,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epar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storage, transportation, decomposi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natural gas; hydrat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F52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天然氣水合物也稱為在較低的溫度(0℃~10℃)與較高的壓力(>10MPa)條件下,由天然氣與水結合成的一種白色結晶固體,類似于松散的冰或致密的雪。因天然氣中含甲烷分子超過80%~90%,故也有人稱天然氣水合物為甲烷水合物。天然氣水合物多呈白色或淺灰色晶體,外貌類似冰雪,可以像酒精塊一樣被點燃,故也有人叫它“可燃冰”。

1 天然氣水合物概述

天然氣水合物是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由水分子和碳氫氣體分子組成的一種類冰的、可燃的、非固定化學計量的籠形晶體化合物。它是一種主-客體結構:水分子通過氫鍵形成主體結晶網格,碳氫氣體作為/客0氣體分子填充在網格之間的空穴中,并與水分子通過范德華力穩定地相互結合在一起。目前,已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結構類型有三種:Ñ型、Ò型和H型。Ñ型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分布最廣,而Ò型和H型水合物更為穩定。

低溫高壓是NGH穩定存在的必要條件,在常溫常壓下, NGH會發生分解,析出水,釋放碳氫氣體。1 m3飽和天然氣水合物可儲存150~180 m3的氣體。NGH的儲氣能力取決于水合物所形成的結構類型,據報道,H型結構水合物理論上比Ñ型和Ò型可儲存更多的天然氣。這些結構的形成又取決于天然氣的組成以及所使用的添加劑。

2 天然氣固態儲運技術

2.1 天然氣水合物的生成技術

盡管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天然氣水合物的制備方法,但原理基本相同,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使天然氣與系統中的液態水或過飽和水蒸氣接觸,發生反應,生成水合物。

目前,用于水合物生成的反應器大致分為 3 類,即攪拌式反應器、鼓泡式反應器和噴淋式反應器。但是由于鼓泡式反應系統中孔板的孔徑很小,容易被生成的水合物堵塞;噴淋式反應器面臨如何將水合物生成過程中的反應熱及時排走的技術難題,所以攪拌式反應器占據了主流研究方向。攪拌式反應系統是先在反應器中裝入冷卻后的水,天然氣從反應器底部的止回閥進入,通過攪拌器的攪拌使天然氣和水充分地接觸,生成天然氣水合物。通過管殼式換熱器,利用乙二醇水溶液作為冷液,把反應熱以及轉動部件(如循環泵和攪拌器)所產生的熱量及時帶走。

在整個水合物生成過程中,晶核的形成比較困難,一般需要一定的誘導期,晶核受氣體的組分、水合物形成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及天然氣與水的接觸面積等因素的影響。

2.2天然氣水合物的儲存和運輸

2.2.1天然氣水合物儲運基本原理

天然氣水合物儲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天然氣水合物的巨大儲氣能力,通過一定的工藝將天然氣制成固態的水合物,然后將水合物運送到儲氣站,在儲氣站氣化成天然氣供用戶使用。天然氣水合物儲運一般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開采海上氣田或遠洋進口天然氣,天然氣在氣田或出口國加工成水合物,再通過輪船運往需要的地方氣化后使用;二是內陸儲運,主要是在沒有必要鋪設專用管道的情況下使用。

2.2.2天然氣水合物儲存條件

天然氣水合物可以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實現穩定儲存。生成的天然氣水合物在常壓和-5℃、-10℃及-18℃的冷庫中儲存 10 天仍保持穩定。一方面,因為在上述條件下,天然氣水合物只是發生表面分解,分解出來的水在水合物表面形成一層冰膜;另一方面,天然氣水合物導熱系數為 18.7W/(m·℃),比一般的隔熱材料還低,具有良好的自我儲存能力。所以,除非外部繼續加熱,否則它將很難進一步分解。根據天然氣水合物的這一特點,可將天然氣水合物儲存在隔熱較好的普通鋼制儲罐中,且儲罐不需要承壓。

除了上述的常壓低溫的儲存條件外,還可以通過提高儲存壓力,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在常溫下的穩定儲存。例如,在壓力為 2~5MPa 的管道中儲輸,或儲存于承壓儲罐中裝車外運。

2.2.3天然氣水合物運輸技術

不同的天然氣水合物生產工藝可以制備出不同形態的天然氣水合物,相對地會有不同的運輸方式,主要表現為以下 3 種:一是,對于干水合物,可用類似 LNG 運輸船的輪船運輸。到達目的地后,在船上進行再氣化,分離出來的游離水留在船上用做返航時的壓艙水。由于制備干水合物時需要進行 3 次脫水,所以,此方式生產成本較高,而且裝船作業也有一定的困難。二是,對于經過 2 次脫水后稠度為 1:1 的水合物漿,可將其用泵送入雙殼運輸船上的隔熱密封艙進行運輸,艙內壓力約為 1MPa,溫度為 2~3℃,這種水合物漿再氣化時可得到約為原體積 75 倍的天然氣。此方法運輸能力較低,運輸成本較高。三是,將干水合物與冷凍到-10℃的原油充分混合,形成懸浮于原油中的天然氣水合物漿液,然后在常壓條件下用泵送入絕熱的油輪隔艙或絕熱性能良好、運輸距離較短的輸油管中。輸送到終端后,在三相分離器中分離出原油、天然氣和水。此方法釋放出的天然氣約為油漿液體積的 100 倍,經濟效果十分明顯。

由此可見,水合物的運輸工藝要求不高,易于實現。若大規模投入實際應用,可根據天然氣的具體分布情況、周邊依托情況、用戶要求和技術經濟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生產工藝。

2.3天然氣水合物的分解

天然氣水合物的分解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天然氣水合物處于非平衡狀態,即溫度高于一定壓力下的平衡溫度或壓力低于一定溫度下的平衡壓力;獲得足夠的分解熱。天然氣水合物的分解在技術上不是太大的問題,目前通常采用三種方法:利用加熱手段促使水合物分解的加熱法;壓力降低到水合物相平衡條件下的減壓法;加入電解質或醇類抑制劑等化學物質改變水合物的相平衡條件的化學試劑法。

Gudmundsson等通過研究設計了一套水合物分解方案:將微溫的水灑在水合物上,使其分解,釋放的天然氣經壓縮后供給用戶使用,如圖1所示。

圖1Gudmundsson等人的水合物分解流程示意圖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微波和超聲波對水合物進行分解。微波具有獨特的加熱性能,熱量從介質內部產生,溫度場比較均勻,十分有利于化學反應的進行。1999年,美國R. E. Rogers報告了他們利用微波分解水合物,在合適的微波能量輸入下可得到最大的氣體生產率。超聲波對水合物分解的影響主要來自超聲空化。超聲空化是強超聲在液體中引起的一種特有的物理現象,是液體中的微小氣泡在聲場作用下發生的一系列動力過程。超聲空化越強,水合物越易于分解。可以從降低超聲頻率、提高外界壓力和溫度、改變介質物性(如物質的狀態、密度和比熱容)等方面強化超聲空化。另外,不同的超聲波探頭施加方式也會影響反應過程,超聲波探頭施加在兩相界面上的效果要明顯優于施加在反應器的外面(如底部)或水中。

3 結語:

目前,天然氣水合物儲運技術的研發仍處于初級階段,該技術能否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關鍵在于其工藝及經濟可行性。由于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具有投資少、儲運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優點,相信它會在不久的將來投入到實用中。我們今后仍需在水合物的快速形成、水合物運輸船制造以及水合物分解利用方面進行深入研究,隨著水合物基礎研究的不斷完善,這種新型水合物儲運方式將會很快引起天然氣運輸業的革命。

參考文獻:

[1] 宋漢成.天然氣水合物儲運技術[J].上海煤氣,2007(3)

篇4

[關鍵字] 護理美學;放療科;護理工作

美的領域和世界一樣浩瀚,美的步履與人類的歷史證明同樣漫長,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類對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等等不斷探索的歷史證明,人類在孜孜不息追求著物質享受的同時,也孜孜不息追求著美的享受。[1]現代護理模式要求體現“以人為本”,人們對護理工作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對病人進行生理、心理等全方位照顧,滿足患者的需求以外,還提出更多的個性化需求和美的需要。大多數放療科病人就醫時病情屬于中晚期,均需行放療及化療,頭頸部放療會出現色素沉著,嚴重的會出現放射性皮炎,化療會引起脫發,病人不僅忍受疾病的折磨而且還要忍受肉體上的痛苦以及容貌上的改變,因此護理美學在放療科病人護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護理美學在病房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能夠使病人在得到護理治療的同時也能滿足病人美的需求。通過感知促進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改善,對疾病的轉歸起到積極作用。我科于2011年以前和2011年入住我科的200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顯示應用護理美學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在護理工作中是提高護理質量、營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和促進健康的重要手段。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調查2011年以前和2011年入住我科的200例患者,男110例,女90例,年齡35-65歲發放自制問卷調查表200份放療科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表,病人對護士的評價分為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回收195份,應答率為97.5%。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通過對我科護士進行護理美學培訓及改善病區環境,護士將護理美學知識指導臨床工作,將美學知識滲透在放療科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使病人在與癌癥作斗爭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喚起病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使他們更好配合治療及護理,獲得優質的護理,早日恢復健康。

1.2護士美的內在體現

1.2.1專業的責任心及同理心做事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敢于承擔責任,對病人一視同仁,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放療科多數是惡性腫瘤患者,很多病人剛被確診時均處于否認期,難以接受生病的事實,對治療和預后感到無助。對剛入院患者介紹醫院、病區環境和同類治療的開朗的病友或成功病例,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為病人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尊重服務對象的人格、尊嚴及權力,指導病人在不同的治療過程中美的體現方式。

1.2.2全方位的理論知識及實際技能理論知識扎實,對病人提出有關疾病康復知識的問題時,能做出及時合理完美的回答。中晚期癌癥患者均需要放化療,尤其是頭頸部放療病人,由于放化療會引起口腔黏膜反應、咽喉疼痛及放射野皮炎,放療病人會引起張口及頸部活動受限等后遺癥,這需要護士不僅要有專業知識指導患者如何應對副作用及減輕后遺癥,還需要護士具有營養學方面的知識給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護理操作是護士素質水平能力的最具體、最集中的體現,護士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動作干凈利索,嚴格執行操作流程,審視每個細節、環節,使每項操作的每一個動作符合標準。放療科多數病人須同期行化療及支持治療,為保護血管、防止化療藥滲漏一般須給患者留置PICC管,這需要護士有嫻熟的操作技能,提高置管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不僅提高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同時可提高醫院的知名度。給放射性皮炎患者處理傷口時操作熟練、動作輕柔,給病人行導管維護等無菌技術操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表現出和諧有序、規范嫻熟、忙而不亂,有條不紊,一切都表現得穩重、準確、輕柔和敏捷,充分體現技術嫻熟與業務精練,使護理對象產生信任感,愉快地接受和配合治療護理工作。對于女性病人頸部的色素沉著,可指導病人外出使用真絲絲巾進行遮擋,提高病人的自信心,減輕心理壓力。

1.2.3有主動性及進取心現代社會科學突飛猛進,病人對健康知識需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護士不斷的接受繼續教育,吸收新的技術和技能,在護理專業領域中不斷地創新及開拓,隨時以最新的方式護理服務對象。健康教育知識能帶給病人更多的信息,也使病人對護理工作人員更多的信賴。

1.2.4良好的觀察及評判性的思維能力護理實踐過程中,護士需要應用科學思維來分析解決護理問題。患者化療加同期放療,副作用會加重,護士應注意觀察病人病情,比如鼻咽癌病人咽喉疼痛高峰約在放療30-36戈瑞左右出現,化療病人白細胞降低約在7-10天左右降至最低點,因此護士必須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對復雜臨床現象進行觀察,獨立思考,發現異常問題及時報告主管醫生,使病人的病情變化得到及時處理。

1.3護士美的外在體現

1.3.1有端莊的儀表及表率作用規范護士儀表、行為,要求著裝統一,合體整潔,表情自然,面部略施粉黛,給人一種自然美的感覺。護士好的形象,會給新入院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對因放化療而食欲不振身心疲憊的患者,看到護士美好、簡潔、健康的形象,會讓他們有一種賞心悅目、精神為之一振的感覺,可增加其食欲,促進病人康復。

1.3.2掌握良好的溝通交流技巧護士個人應注重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特別是人際溝通技巧,重視人際關系在護理關系中作用。和病人進行健康宣教時采取傾聽、重復、提問等方式,讓病人更好掌握宣教內容。護士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及時滿足服務對象的身心需要,使服務對象真正接受科學的整體的全方位的現代護理服務。鼻咽癌屬于惡性腫瘤,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對于涉及患者的病情和預后等方面的問題,護士則須使用誠懇禮貌、科學嚴謹、有理有據的語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促進雙方良好的溝通,此外,鼻咽癌患者住院時間長,有時難免覺得無聊,護士在與他們聊天時適時恰當的使用生動、幽默的語言,使護患關系變得愉快、親切,改善患者情緒,有利于身體康復。

1.4.營造美的病房環境癌癥病人住院時間長,病區設有休息區,備有象棋、撲克、書報、雜志等讓病人娛樂。布置溫馨優雅整潔的護理環境也是美的體現,注意病房的顏色、聲音、光線的調節,使環境既協調統一,又富于變化。鼻咽癌放療病人常規予鼻咽沖洗,保持病房無臭味,放療加同期化療病人,胃腸道反應重,出現惡心嘔吐時工作人員應及時予清理嘔吐物,保持病房清潔無氣味,并協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對放射野皮炎患者,滲液多者及時給予清洗,暫停放療者選擇合適敷料覆蓋,保持被服清潔,讓病人感到舒適,也可避免影響同室病友情緒。放化療病人食欲差,病房應設微波爐并做好使用指導,保證病人能隨時進食溫熱食物,保持營養充足,提高抗病能力。工作中要做到動作輕、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輕。病房陽臺擺設鮮花盆景,令病室美觀,增添生機,非休息時間適當放一些輕音樂,陶冶病人性情,排除患者心中的孤寂和消沉,提高生活的情趣和樂趣。優美舒適的休養環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1.5.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應用護理美學后,病人滿意度較應用前明顯改善,我科護患糾紛率明顯減少,結果見表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8)。

表1護士在工作中應用護理美學對患者的影響

通過1年的調查和研究,將護理美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應用于鼻咽癌病人護理中,可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少護患糾紛,促進了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4]。

3.結論

南丁格爾強調“護理的工作不是冷冰冰的石塊、木片和紙張,而是有熱血和生命的人類”。“護士必須區別護理患者與護理疾病之間的差別,著眼于整體的藝術”。[1]通過探討護理美學對鼻咽癌病人的作用,結果顯示,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學會應用護理美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來指導護理實踐,同時,創造一個美的環境,可使患者得到美的護理和美的享受,產生愉快的心情,提高護理質量和治療效果,使病人獲得優質護理,從而改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率。

參考文獻:

[1]姜小鷹,主編.護理美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1,105.

[2]李小妹,主編.護理學導論.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

[3]李欣,賀清明,楊瑞.從護理美學角度談構建和諧護患關系.護理實踐與研究,2004,6(5):82.

篇5

1.1遙感系統(RS)

遙感系統作為一種數據信息源及更新手段,具有獲取信息量大、動態性強、觀測范圍廣、實時性好和速度快等特點。遙感系統原理是應用各類遙感器,基于外層空間和高空平臺,對地表或一定深度地表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截獲,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進而推導出研究物體的位置、大小、形狀、屬性等各類信息,并對研究物體及其周邊環境之間關系進行分析的一種技術科學。

1.2流量測整情況

該站測驗河段順直,兩岸邊坡均為巖石,左岸邊坡較平緩,水位、流量的測驗受隔河巖水庫變動回水影響,造成水位-流量關系點子散亂。為了滿足水位流量關系變化和定線要求,在原基本斷面開展水文測驗工作,水位流量的單值化將失去意義。為了適應水文現代化的需求,故需尋求新的推流方法進行水位流量關系測驗整編,以達到水位流量的單值化,為今后水文信息化改革作準備。

1.3全球定位系統(GPS)

全球定位系統是由GPS信號接收機、地面監控系統和GPS衛星星座三部分構成,具有全天候、全球性、高精度無線電定時、導航、定位的多功能。全球定位系統在精密定位、工程測量、海空導航、速度測量、大地測量、動態觀測等方面廣泛應用。

1.43S技術的綜合應用及其基本原理

3S技術是RS、GIS和GPS的綜合應用,即通過對各自技術優勢的整合,可以為人們提供實時、準確、經濟的各種決策輔助信息和空間信息。3S技術綜合應用可以充分利用“3S”各自的優勢,利用遙感系統具有實時、快速、動態的獲取空間信息功能,通過獲取遙感影像圖,大范圍、準確、及時、綜合的提供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和資源數據,對GIS數據庫根據需要進行及時更新;GIS對地理信息系統數據進行采集、查詢、分析、管理、計算、可視表現處理,為提取和分析遙感信息提供輔助數據資料,對遙感數據進行自動分類,大大提高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精度處理效率;GPS具有連續、實時確定地球地點、物體和現象的經緯度、高程、三維速度、精確時間的功能,利用GIS對地點、物體、現象進行準確的空間定位,基于遙感圖像功能,識別地面控制點、樣本像元類型,為校正、投影變換、分類圖像幾何服務。3S技術綜合應用的基本思路:利用RS獲得最新圖像信息,利用GPS獲得圖像信息主要“位置”信息,利用GIS處理、分析圖像,緊密結合RS、GPS、GIS三者,為人類提供精確的包括文本數據和圖件等基礎資料。

2水文信息化管理內容

水文信息化管理內容是圍繞水文信息采集、水文信息傳輸、水文信息存儲、水文信息服務等應用開展的業務。水溫信息化管理應用系統包含對水文信息的分析、預測、統計、評價、預報等功能。

2.1信息采集

水文信息采集系統由衛星、GPS、傳感器、監測儀器、遙感等儀器組合而成。水文信息化的基礎是信息采集系統,采集的水文信息類型包括水位、降水、流量、蒸發、水質、墑情等。水文信息采集是基于傳感器微電子技術,通過傳感器把水文信息轉為電子信號,利用傳輸系統將其傳到數據中心,同時實現遠程控制測站。水文信息采集系統是為了獲取更大時空尺度、更多種類的信息,在水文、空間、時間三方面要素拓展水文信息獲取能力。

2.2信息傳輸

信息傳輸系統由傳輸網絡系統、無線傳輸(衛星、超短波、GPRS/GSM等)、有線傳輸(電纜、光纖、公用電話等)組合而成。信息傳輸基于現代通信、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借助短波數傳、通信衛星、公用分組交換網、Internet以及微波通信網等媒介,構建高效的、完整的通信網絡系統,實現時效性、可靠性、準確性的信息傳遞。

2.3信息存儲

信息存儲系統是將各類信息存儲于數據庫。水文信息利用分布式存儲系統,通過對海量信息進行自動采集、信息化處理,實現水文信息數據庫建設,實現存儲、分類、管理水文信息數據。

2.4信息服務

信息服務系統通過圖表、數據等基礎功能對抗旱、防汛、水資源配置等事務進行管理。水文信息作為重要的基礎信息,對水利行業對國家社會經濟均有廣泛應用。在防汛抗旱中,水文不僅提供準確及時的水文信息,還要提供水文分析預報成果,以便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在水資源配置等涉水事務管理中,水文信息服務提供基礎性事務管理。

33S技術在水文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

3S技術推動水文科學發展,在水文信息化管理中,主要應用于站網管理系統、洪水預報系統、蓄滯洪區洪水演進系統、枯水期徑流預報系統、地下水管理系統、水質預警預測系統、墑情管理系統等七大業務系統,輔助水文信息分析處理應用。

(1)站網管理系統:通過對站網布局及時調整,為掌握水文信息動態監測提供工具支撐,對各類水文站(如水位、水文、蒸發、雨量等)、遙測站、報汛站、地下水監測站等實現動態管理。

(2)洪水預報系統:實現分析處理雨水情信息、過濾計算預報參數、優選比較預報方案、整合參考專家經驗、綜合分析預報成果、分析預測洪澇災害、綜合輸出預報結果、檢驗分析預報成果,實現精度洪水預報及其預見期。

(3)蓄滯洪區洪水演進系統:在三維數字模型、二維數字地形圖上通過疊加各種經濟社會信息、水文要素、生態信息,對各種地理實體、水文要素的空間分布進行綜合表達,對洪水演進過程進行分析,對經濟損失進行統計估算。

(4)枯水期徑流預報系統:通過對枯季徑流來水規律及氣候特征的分析研究,用水文方法和水文氣象方法分別構建枯水期徑流預報模型,服務于水資源調度和管理。

(5)地下水管理系統:基于地下水水流測試模型,對地下水位、水位變化進行可視化形式的反映,分析區域水量的均衡性,對水資源的科學調度和優化配置進行分析。

(6)水質預警預測系統:通過對河流中污染物進行擴散輸移模型分析,構建水質預警預測系統模擬分析污染物的擴散、輸移,預測河流水質狀況、水質變化,快速反應惡性、突發水質污染事故,并對其進行預警預報,服務于水資源管理及其優化配置。

篇6

關鍵詞:蒼耳(Xanthium sibiricum)莖;微波輔助提取;總黃酮

中圖分類號:R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4-6126-03

蒼耳(Xanthium sibiricum)為菊科(Compositae) 蒼耳屬(Xanthium L.)植物,俗稱羊帶歸、狗耳朵草、疔瘡草、野茄子、粘粘葵、蒼子棵、卷耳、爵耳等[1]。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地,目前均為野生狀態,適應性強,可生長于各種環境下,尤其是荒野、路邊、田間地頭廣布,全國資源豐富[2-3]。蒼耳是傳統的藥用植物,其成熟的果實入藥,被稱為蒼耳子,可應用于治療多種疾病[4-8],已被中國藥典收錄。蒼耳子中富含油脂,蒼耳子油目前已被確認為有一定的營養價值,還具有抗菌、 抗病毒、 消炎等作用,是潛在的食用油和保健食品開發資源[9]。蒼耳莖葉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被開發為牲畜飼料,有報道蒼耳莖葉作為添加劑飼喂生豬可提高豬肉品質[10]。蒼耳全草也可入藥,治療痢疾、 中耳炎、 鼻炎、 功能性子宮出血、濕疹、皮膚癌、瘙癢等[11-13],蒼耳中目前已確認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包括水溶性苷類、倍半萜內酯類、揮發油類等[14,15]。黃酮類物質廣泛存在于多種植物體內,其分子結構中存在兩個具有酚羥基的苯環通過中央三碳原子連結的基本結構。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降膽固醇、調節免疫力、抗腫瘤等多方面藥理作用[16-18]。蒼耳在黑龍江分布普遍、適應性強、資源儲量大,目前尚未被充分利用。本研究根據相關研究成果[19,20]探討了微波輔助提取蒼耳莖中總黃酮方法。微波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微波的穿透性,透入基質內部形成內熱源,其加熱具有選擇性,可使細胞內各細胞器升壓,從而使細胞壁破裂,使目標成分從細胞中釋放出來并溶解于溶劑中[21],以微波輔助提取蒼耳莖中總黃酮,提取效率高,操作簡便,能更準確測定黑龍江蒼耳莖中總黃酮含量,對于黑龍江產蒼耳植株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蒼耳 9月15日采摘于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郊區公路旁。

1.1.2 儀器與試劑 752型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儀器設備有限公司),HH4型數顯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101AS2型不銹鋼數顯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浦東躍欣科學儀器廠),SY-2000型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美的EG823MF4-NR1型微波爐(美的微波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蘆丁對照品(Rutin,Merck,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其余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2 方法

1.2.1 蒼耳莖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 ①蒼耳莖的處理:采集來的蒼耳植株經自然干燥后,去除果實、葉片、根部等,用剪刀將莖剪碎,組織搗碎機粉碎成粗粉;②蒼耳莖總黃酮的粗提取:將粉碎好的蒼耳莖粉末1 g置于100 mL錐形瓶中,加入15 mL乙酸乙酯,首先微波爐800 W加熱2 min,水浴蒸干乙酸乙酯,取出后加入相當于15倍粉末質量的60%乙醇,在85 ℃水浴的條件下進行回流,再浸提25 min。浸提完成之后過濾,收集浸提液,得到的就是蒼耳莖樣品總黃酮粗提取液,把每個樣品的粗黃酮液定容至50 mL。取一定體積的粗黃酮液,經水浴加熱濃縮后,于103 ℃下烘干至恒重,從而得到粗黃酮粉,計算粗黃酮粉的得率。作為對比,取蒼耳莖粗粉10 g,以紗布包成小包,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300 mL 60%乙醇, 90 ℃水浴回流提取3 h,過濾,收集濾液,定容至500 mL,得粗黃酮提取液,取一定體積的粗黃酮提取液,進行測定。

1.2.2 蒼耳莖黃酮提取物的顏色反應 取0.010 g 蘆丁用60%的乙醇定容至100 mL,連同粗黃酮液、粗黃酮粉進行鹽酸鎂粉反應的定性顏色反應。分別取總黃酮粗提取液、總黃酮粗粉適量以乙醇配制的溶液和蘆丁液約1 mL于試管中,加入少量鎂粉,再加3滴濃鹽酸,至沸水浴上加熱,觀察記錄現象。

1.2.3 蒼耳莖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根據黃酮類化合物與鋁鹽可以生成具有特征紅色的絡合物的性質,首先以蘆丁為對照品,將待測樣品以蘆丁為標準樣品,在500 nm處比色,測定樣品中總黃酮含量。精密稱取0.014 0 g的干燥至恒重的蘆丁對照品,然后在25 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去離子水,放置于超聲清洗儀超聲10 min溶解,以去離子水定容。移取10 mL至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定容,即得0.056 mg/mL蘆丁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蘆丁對照品溶液0、1.0、2.0、3.0、4.0、5.0、6.0 mL,分別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水至6.0 mL,加5%亞硝酸鈉溶液1 mL,混勻,靜置6 min,加5%硝酸鋁溶液1 mL,混勻,靜置6 min,加4%氫氧化鈉溶液10 mL,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的試劑為參比,在500 nm處測其吸光度,得吸光度與蘆丁濃度線性方程。

取1.2.1項中粗黃酮提取液25 mL,精密量取10 mL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作為待測液。精密量取6 mL待測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5%亞硝酸鈉溶液1 mL,混勻,靜置6 min,加5%硝酸鋁溶液1 mL,混勻,靜置6 min,加4%氫氧化鈉溶液10 mL,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的試劑為參比,在500 nm處測其吸光度,并依據標準曲線,計算總黃酮得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蒼耳莖總黃酮含量

2.1.1 蘆丁標準曲線制作 由圖1可以看出,在濃度為0.011 2~0.134 4 mg/mL,蘆丁濃度與吸光度有較好的線性關系,吸光度(A)與蘆丁標準品濃度(C,mg/mL)的回歸方程為:A=8.298 8C+0.001 5,r=0.998 5。

2.1.2 蒼耳莖總黃酮含量 4個不同的蒼耳莖樣本,分別采用微波輔助萃取和溶劑回流提取蒼耳莖總黃酮,測定蒼耳莖中總黃酮含量,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傳統熱溶劑回流提取,總黃酮得率較低,浪費溶劑,耗時也較長。

2.2 黃酮提取物的顏色反應

蒼耳莖粗黃酮提取液和粗黃酮粉的乙醇配制溶液的鹽酸-鎂粉反應均呈現紅色,與蘆丁顏色反應相同,說明在該提取條件下黃酮類物質較為穩定。

2.3 蒼耳莖粗黃酮粉的得率

由微波輔助萃取所得蒼耳莖干粉的粗黃酮粉的平均得率為 11.08%,經測定粗黃酮粉中總黃酮含量為12.01%,說明在蒼耳莖中黃酮類物質含量較高。

3 討論

蒼耳作為黑龍江省廣泛分布的野生植物資源,雖然其果實部分作為中藥目前得到重視,但儲量更大的莖葉資源還未受到重視,本研究通過微波輔助提取蒼耳莖中的具有生理活性的黃酮類物質并測定了其含量,通過研究確定在蒼耳莖中含有較為豐富的黃酮類物質。蒼耳這種野生植物的全株具備全面開發的潛力,對于將野生資源儲量豐富的蒼耳開發為有潛力的新型生物資源提供了參考。蒼耳莖這一潛在資源在藥品、保健品和動物飼料等領域將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參考文獻:

[1] 韓迎辰.蒼耳的藥用價值[J].實用醫藥雜志,2005,22(3):262-263.

[2] 呂益濤,侯海宮,蘇耀海,等.蒼耳屬植物的鑒別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1):17-20.

[3] 歐麗紅,秦路平.蒼耳屬藥用植物資源及其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J].藥學實踐雜志,2000,18(5):346.

[4]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5] 姜建庭,趙東銘,凌延昭,等.復方蒼耳子丸的制備與臨床療效觀察[J].河南中醫藥學刊,2000,15(1):52.

[6] 韓秀麗.蒼耳子散在鼻科的應用[J].山東中醫雜志,2003,22(2):121-122.

[7] 趙辰良,仇志軍.蒼耳蟲外用治療皮膚瘡瘍[J].新中醫,2003, 35(3):8.

[8] 郭淑芬,樊可民.蒼耳子溫藥浴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研究[J] .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3,10(2):34.

[9] 熊 穎,劉啟德,宓穗卿.蒼耳子化學研究進展[J].廣東藥學,2005,15(6):65-68.

[10] 趙晨霞,王麗瓊.飼用蒼耳保健粉的開發應用[J].糧油食品科技,2002,10(5):31-32.

[1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第7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7084.

[12] 母則力,夏東臣,郭 堅.蒼耳草膏治療皮膚癌38例臨床觀察[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9,16(1):24-25.

[13] 胡樹慧.蒼耳的利用價值[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1(6):29.

[14] CUMANDA J,MARINONI G, DEBERNARDI M,et al. New sesquit-erpenes from xanthium catharticum[J]. Nat Prod,1991,54(2):460-465.

[15] SALINAS A,DERUIZ R E L, RUIZ S O, et al. Sterols,flavonoids and sesquiterpenic lactones from Xanthium spinosum(Aster-aceae)[J]. Acta Farm Bonaerense,1998,17(4):297-300.

[16] 代英輝,崔 征,李建林.蒼耳屬植物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7,24(12):786-789.

[17]蘇新國,宓穗卿,王寧生,等.蒼耳子藥用進展[J].中華新藥與臨床藥理,2006,17(1):68-72.

[18] 陳乃富.蕨菜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3(11):63-66.

[19] 范菁華,徐懷德,李鈺金,等.超聲波輔助提取花椒葉總黃酮及其體外抗氧化性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10,10(6):22-27.

篇7

關鍵詞:光纖傳輸;廣播電視信號;應用

前言

當今主流的電視信號傳播技術有三類:光纖傳輸、微波傳輸以及衛星傳輸。其中光纖傳輸技術以其廉價的成本、快捷的傳輸速度成為各大傳輸運營企業應用的重點。隨著三網融合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傳媒與運營商之間的業務往來愈加頻繁,在進行重大事件現場直播時,光電需要通過運營商的光纜及傳輸手段來將音頻畫面傳播到各地區,同時,光纖傳輸通過光纜將信號傳送到居民區或商業區,能夠抵抗外界電磁波干擾、信號穩定,能夠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1 光纖傳輸的基本情況

1.1 光纖的定義

光纖的全稱為光導纖維,主要材料為玻璃,由二氧化硅和其他無機物經過特定的化學反應制成,其以光波為媒介傳播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信號的損失率極低,是一種高品質信號傳輸方式。光纖分為纖芯和包層兩個部分,傳輸原理是光波在玻璃介質中的折射,由于纖芯的折射率很高因此光波可以在界面上達到全反射,而包層的反射率很低這就保證光波只能在纖芯中傳播,實現信號的傳輸。石英纖維是光纖的主要成分,光纖可依據折射情況劃分為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兩個種類。其中多模光纖的傳輸容量小于單模光纖。

1.2 光纖傳播的網絡結構

光纖傳播的網絡結構包括發射機、光纜、接收機與連接器四大部分。發射機由調制器、驅動器和光源構成,能夠將電信號轉發為光信號,同時調制信號源光波將光信號耦合進入光纖滿足傳輸要求;光纖光纜擔任信號傳輸的功能,一般是光纖或者光纜,光纖的低損耗率能夠保證光信號在光纜中進行遠距離傳輸,最終到達檢測器,完成一組數據的傳輸;光接收機由光放大器和光檢測器組成,將光波轉換為電磁信號,但是轉換后的電信號較為微弱,用戶端口無法識別,因此還需要使用放大器將信號放大滿足端口接受需要;光纖連接器的主要功能是將兩端光纖或光纖與光端機連接起來,保證光波傳輸順暢,同時便于施工。

2 光纖傳輸在廣播電視信號傳輸中的應用

2.1 非壓縮傳輸

顧名思義,非壓縮技術就是指的在利用光纖線路進行光波傳輸時,傳輸的信號為非壓縮信號,信號在經過長距離運輸后最后通過終端設備傳輸到廣播中心的IBCI和TER機房。非壓縮傳輸主要應用于現場直播信號的傳輸,實際操作中對距離有嚴格要求,例如在對某體育賽事進行直播時,現場與轉播裝置之間要滿足信號傳輸要求。當對比賽的相關信息進行轉播時,比賽場地會在距離電視臺轉播車與轉播機房50米的位置設置電視轉播機房,通過轉換器完成信號轉換,借助光端機的作用,將傳輸信號轉換為SDI信號。實際應用中可將光纖設計成為一條單獨占據的通道,利用視頻的光端機實現信號的接收工作,最終保證賽場信息能夠穩定有效傳輸到用戶接收機端口。

在采用非壓縮傳輸技術時,為了達到提高信號管理效率的目的,在進行公共信號傳輸時,工作人員可以選擇主備用信號傳輸方式,實現端口直接對接,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光纖傳輸的效果,還能更高效快捷的發揮光纖設備中雙光纜的優點,保證光波信號傳輸的可靠性。主備用信號的傳輸方式保證即使發生主傳輸故障的情況,只要冷備設備和主備光纜設置在通信機房與TOC之間,設備替換也可以及時有效的完成,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得到充分保證。

2.2 壓縮傳輸

壓縮傳輸是光纖傳輸在廣播電視信號傳輸中的較為普及的一種方式,使用壓縮設備對光波信號進行壓縮,壓縮完成后的光波占用的傳輸空間更小能夠滿足大數據的高清傳輸。壓縮傳輸與非壓縮傳輸相比,具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設計人員更傾向于將兩種傳輸方式整合使用,將各自優勢進行高效的結合與利用,才能最大限度上的保證信號傳輸的質量,當今的廣播電視傳播質量的穩定性就是將兩者結合后的最大發揮。如今的廣播電視覆蓋率很高,覆蓋范圍涉及到的區域較多,通過將壓縮與非壓縮相結合,將各個區域的視頻光端機連接到基帶光纖上,靈活的增減寬帶,足夠適應不同大小的信號。

一般情況下,非本地區的光纖光纜在中心的TER機房匯聚,通過傳輸電路的作用直接通向機房,HD-SDI信號則通過光端機在TOC機房和TER機房之間傳播。長距離運輸需要克服的最大技術難題是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此時需要結束解碼器作用,解碼器能夠實現對傳播信號的壓縮解碼,獲得ASI信號隨后經過網絡適配器,將ASI信號長途傳送到IBC機房,最后信號進入解碼器最后的HD-SDI解碼流程。

2.3 光纖傳輸技術的應用優勢

光纖網絡在廣播電視網絡傳播中處于基礎地位,可以通過將光纜作為傳輸介質,利用SDH平臺進行傳輸的方式進行。光纖網絡是最可靠的一種數字電視與數據傳輸的鏈路,它的質量的好壞會對整個電視直播信號的質量產生重大影響。將光纖網絡運用到傳輸電視信號中來,大大改變了傳統的依靠微波中繼傳輸信號的方法,而微波傳輸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噪聲,影響數據傳輸的質量,同時很容易受到電磁波的影響。

采用光纖作為信號傳輸網絡的基礎途徑能夠保證電視直播的穩定性,一般來講,直播會場會利用光纖將直播信號傳輸給多個地區的轉播平臺,同時各地區的傳輸平臺也能將數據信息傳送給主平臺。采用光纖來進行不同地區的電視直播和互動式電視傳輸中最普遍應用的方式之一。在廣播電視信號的傳輸過程中,音視頻是否達到同步是重要的考核標準。光纖傳輸信號能夠抵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能滿足大量數據的運輸,同時又可以有效克服信號變換時中繼器產生的噪音,使信號更為穩定。

3 光纖傳輸在廣播電視中的重要性

光纖傳輸作為一種基礎的傳輸工具,比其他類型的傳輸途徑更具安全性和穩定性。第一,光纖傳輸系統肩負著廣播電視各個節目的傳輸責任,其在廣播電視直播節目里的地位處于上游,對直播節目最終播出效果的好壞起著重大影響;第二,廣播電視的光纖傳播系統比較分散,衛星傳輸網絡環節較少,便于管理。雖然目前可以采取衛星網傳輸的方式,但是衛星網絡的交互性、防范性以及擴展性等等均不如光纖傳輸。所以,光纖傳輸在廣播電視信號的傳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不可忽視的優勢,對于推進當今廣播電視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 結束語

在文化娛樂產業迅速發展的今天,廣播電視的普及率及覆蓋率也已大大上升,人們對于電視節目的播放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廣播電視系統是一項復雜而又龐大的工程,光纖傳播技術作為新興資源,在廣播電視的節目輸送中發揮著重大作用。三網并網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各個地區基本均已形成了以光纖作為主要傳輸介質的信號輸送網絡,光纖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偉,趙林.光纖傳輸技術在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4,2:120.

篇8

【關鍵詞】腫瘤;手術;化療;放射;其他治療

腫瘤治療,一直以來被稱為醫療界最大的難題,近幾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推進,腫瘤治療也取得了一些積極性和突破性的進展,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關于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治療腫瘤的傳統方法,至今仍是最有效的腫瘤治療方法。法。對惡性腫瘤也是綜合治療方法中的重要內容,包括根治手術、擴大根治術、對癥手術或姑息手術等。

2關于化學療法,簡稱化療。半個世紀來腫瘤的化療發展迅速,目前僅單獨化療已能治愈絨毛膜上皮癌、精原細胞瘤、Burkitt淋巴瘤。某些腫瘤經化療可獲長期緩解,如腎母細胞瘤、乳腺癌等。化療只能殺滅一定百分比例的腫瘤細胞,而且選擇性也很有限(即會同時殺傷正常細胞),因此副作用難免。但通過精選化療藥、方案并結合局部給藥,如介人插管灌注,或加栓塞可明顯提高療效,減輕副作用。

3關于放射治療,簡稱放療。有兩大類:①光子類,包括深度X線、γ射線、核素。②粒子類,包括粒子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中子束等。用射線或高速粒子束殺傷腫瘤細胞是放射治療的基本原理。放療效果與腫瘤對射線的敏感性相關。放療的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盡量選擇合適的射線強度、投照方向、角度、照射時間并妥善保護正常組織,同時配合全身支持療法可提高療效、減輕副作用。現在的放療設備可由計算機系統精確控制和計算,并有專門配套的放療定位設備,使放療部位更準確,對正常組織損傷更小,如γ刀、X刀、光子刀等,腫瘤放射治療的效果有得到更大程度地提高。

4關于其它療法

1)、直接注射藥物療法:由于腫瘤全身用藥易對正常組織產生損害,因此用藥劑和種類受到很大的限制。局部直接注射用藥極大地克服了此類弱點,除可向腫瘤注射高濃度的化療藥物外,還可給予破壞、殺傷腫瘤細胞的其它藥物,如向腫瘤內注射無水酒精。

2)、定向治療:腫瘤化療藥物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難免要殺傷正常細胞。為此本世紀初就有人提出將藥物聯在一種對腫瘤細胞具特殊親和力的載體上以現藥物治療的高選擇性,即“生物導彈”技術。但由于涉及諸多技術環節,目前仍處在不斷的研究之中。現在主要用對腫瘤細胞特異的單克隆抗體為載體,結合化療藥物或核素、毒素來殺傷腫瘤細胞,分別稱之為免疫化療、免疫放療和免疫毒素治療。

3)、介入治療: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有動脈內藥物灌注和血管栓塞治療術。動脈藥物灌注特別是選擇腫瘤供血動脈抗癌藥物灌注,可數倍甚至數十倍地增加腫瘤組織內的藥物劑量(一般靜脈給藥的化療僅有1/100 ----1/1000的藥物能進入腫瘤組)。化療藥物劑量的增加又會以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比例增強殺傷癌細胞的能力。許多化療藥物都可經動脈灌注治療。此外也可通過門靜脈置管注入化療藥物治療肝癌。

4)、冷凍治療:是基于生活細胞在低于一定的溫度會導致死亡的事實而提出的,在腫瘤外科中有廣闊的應用價值,。通過一定的制冷或貯冷設備并調節冷凍時間控制凍范圍達到破壞或切除腫瘤組織的目的。外科常用液態氮作冷凍劑,局部溫度可至-196℃。冷凍療法的優點有冷凍止血、止痛、殺菌、固形,并可使機體產生免疫反應進一步提高療效。冷凍外科可用于治療很多部位、組織和器官的腫瘤。

5)、溫熱治療:腫瘤的溫熱治療是基于溫熱效應殺死腫瘤細胞。目前主要用的方法是醫用激光。其它的有電熱、微波以及直接物理熱傳遞等方法。不同的醫用激光通過不同的穿透力和熱效應治療不同臨床類型的腫瘤。目前應用較多的是二氧化碳激光、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和氬離子激光等。調節溫度和聚焦可切開組織,因此又光刀之稱。光刀有止血、減少感染等優點。激光還可借其熱力使腫瘤組織水分瞬間氣化達到治療的目的,也可通過熱凝固使腫瘤組織蛋白發生不可逆變化。由于癌細有在42℃時即被破壞(正常細胞可以耐受此溫度)的特點,其它的電熱裝置乃至術中熱水浸泡術均被證實有益癌癥的治療。

6)、免疫治療:應用生物反應修飾劑(biologic response modifier,BRM),主要指來生物體內自身的一些分子和細胞,BRM是通過調動機體固有能力去抵御腫瘤,是現代免疫生物學和生物高技術三位一體的產物。

篇9

【關鍵詞】  腫瘤; 熱療;化療

[abstract]hyperthermia,is a method that heats tumor or whole body through a variety of heat sources caused by thermal effects to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temperature range and to mainta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caus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umor cells to change and lysosome activity increase,strong to kill tumor cells.it's a new areas of tumor treatment which gradual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status of hyperthermia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ts existing technical support,and the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which highlights so far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synergies drugs and hyperthermia,and mentions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 words]tumor; hyperthemia; chemotherapy

目前針對腫瘤的治療手段有很多,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仍是手術聯合放療和化療。探索新的、毒副作用小的治療方法,或者在目前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輔助手段,進而提高療效,減輕毒副反應,是目前腫瘤治療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近年來逐漸發展成熟的腫瘤治療新領域。本文介紹了熱療的起源與現狀,簡述了熱療的基本原理及其現有的技術支持及具體臨床應用,其中重點介紹了迄今已經證實可與熱療發揮協同作用的藥物。

1熱療的起源與現狀

熱療起源于19世紀末期,最早西醫文獻記載于1866年,busch報告1例惡性腫瘤病人因感染丹毒產生高熱后腫瘤完全消退。1893年co1ey用細菌毒素注入人體引發機體產生高熱治療38例晚期惡性腫瘤病人,其中12例腫瘤完全消退,19例好轉,還同法治愈了10例肉瘤患者,其中1例無瘤且存活期達27年。但直到20世紀中葉熱療才作為實驗性療法治療晚期病人[1]。早期熱療由于設備落后、加熱劑量和溫度無法控制、作用機制不清、副作用嚴重等諸多限制,因而發展相對滯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沒能被廣泛應用。近20年以來在醫、工兩界的共同尋求與探索下,分子熱生物學、細胞熱生物學、血管熱生物學、熱劑量測定法、加熱與控溫技術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腫瘤熱療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現代腫瘤熱療技術以其無創或微創性并對免疫系統損傷較小且有可能增強免疫力等優勢,逐步成為繼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后的又一種抗腫瘤手段。

2基本原理熱療,即通過各種致熱源的熱效應,將腫瘤區域或全身加熱至有效治療

溫度范圍并維持一定時間,從而引起腫瘤細胞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和溶酶體活性增強以殺滅腫瘤細胞[2],熱療過程中腫瘤和周圍正常組織溫度均升高,但正常組織因熱效應導致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故散熱充分,且因其血液循環良好,溫度升高并不顯著;而腫瘤組織由于血流緩慢,甚至血管閉塞,導致散熱困難,熱量積聚,可以高于正常組織5℃~10℃[2],進而可發揮抗腫瘤作用。此外,熱療還可以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阻止血管生成,并使腫瘤細胞膜流動性增高,造成膜的結構與功能破壞。同時高溫狀態還能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3]。

         3熱療技術

         目前已形成從體表到體腔深部,從局部到全身較系統的熱療設備與技術。加熱方法有高頻電磁波(頻率在100khz以上)、超聲波(頻率為2x10000-109hz),激光、熱水浴熱蠟浴(主要治療皮膚疾病)、紅外線(治療廣泛轉移的晚期腫瘤)、體外循環等。目前臨床加溫技術常用的是電磁方法,根據其頻率可分為微波(1 00~245mhz)、射頻(0.1~100mhz)或是超聲(0.5~5mhz)方法[4]。

4熱療與化療聯合應用

4.1熱療與化療的協同作用機制目前已有很多臨床ⅲ期試驗表明,熱療與放療聯合應用可顯著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及病人的生存率[5,6]。對于特定的化療藥物而言,化療與熱療的協同機制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均有以下一些共性機制[7]:(1)熱療促進藥物進入腫瘤細胞。藥物在腫瘤細胞內達到 一定有效藥物濃度是發揮作用的前提。細胞通常可以通過藥泵將藥物泵出細胞外,保護細胞免受損傷。熱療可以促進藥物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2)熱療促進藥物誘發腫瘤細胞凋亡。很多化療藥物可以通過不同機制最終誘發細胞凋亡,熱療可以促進這一進程。(3)熱療易在腫瘤組織中心部位達到較高的溫度,中心部位酸性環境下熱療更易誘發腫瘤細胞凋亡。腫瘤周邊部位血供較多,化療藥物容易到達,對周邊部位化療具有優勢。因此,熱療與化療聯合應用可覆蓋腫瘤病灶的全部。

4.2與熱療聯合應用的化療藥物迄今已經證實可與熱療發揮協同作用的藥物有鉑類、拓撲異構酶ⅱ抑制劑、拓撲異構酶l抑制劑、健擇、紫杉醇、長春花堿、環磷酰胺及絲裂霉素等[8]。

4.2.1鉑類順鉑是最早發現與熱療有協同作用的藥物之一,該藥通過與dna結合引起內部和(或)dna與蛋白質之間交聯,發揮細胞毒作用。熱療可以促進dna與鉑的結合,并可使藥物到達細胞內的濃度增加,還可以抑制順鉑作用后的細胞對dna的修復過程,并能夠克服耐藥性。在41℃~43℃溫度范圍內順鉑與熱療的協同效應較為理想[9,10]。順鉑在消化道、婦科等常見腫瘤的一線治療方案中占重要地位[11]。奧沙力鉑、卡鉑和草酸鉑與熱療聯合應用后,細胞毒性也會有所增加。

4.2.2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dna拓撲異構酶是細胞內重要的核酶,主要通過催化作用改變dna的拓撲結構[12]。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主要通過調節超螺旋、連鎖/去連鎖以及核酸解結作用,影響dna的拓撲結構[13,14]。

4.2.2.1喜樹堿類化合物喜樹堿類化合物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形成“可切割復合物”,最終導致dna單鏈或雙鏈的斷裂,并最終引起細胞死亡。目前,已上市的拓撲異構酶ⅰ抑制劑,如伊立替康、拓撲替康和羥基喜樹堿,均為喜樹堿衍生物。在臨床上分別用于結腸癌、卵巢癌和小細胞肺癌等的治療[13]。

4.2.2.2吲哚并咔唑類化合物是迄今為止研究最為深入的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14]。該化合物可作用于拓撲異構酶i-dna,可裂解復合物,其抗癌機制與喜樹堿類似。但其與拓撲異構酶i和dna形成的三元復合物較喜樹堿類更穩定,此外還可作用于蛋白激酶,有一些已經進入了不同階段的臨床研究[15,16]。

4.2.2.3茚并異喹啉酮類化合物該化合物在毫摩爾劑量下即可抑制拓撲異構酶i介導的dna斷裂。有較高的腫瘤抑制活性和較寬的治療譜,且其與可裂解物的結合較喜樹堿更為持久穩定[14]。

4.2.3拓撲異構酶ⅱ抑制劑近年來人們發現許多以拓撲異構酶ⅱ為靶點的抗腫瘤藥物,拓撲異構酶ⅱ抑制劑的作用機制和分類表類似于拓撲異構酶i,主要通過干擾dna復制、重組和基因表達而發揮抗腫瘤作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穩定介導的可裂解復合物(拓撲異構酶ⅱ-dna)而殺死腫瘤細胞,稱為拓撲異構酶ⅱ毒劑。依托泊苷和阿霉素是這一類的常用藥,也是小細胞肺癌、淋巴瘤等惡性腫瘤的首選藥。另一類是通過抑制拓撲異構酶ⅱ的催化活性而達到抑制腫瘤的作用,稱為拓撲異構酶ⅱ催化抑制劑。這類藥物包括新生霉素、阿柔比星、舒拉明、福司曲星等[17]。

4.2.4雙氟胞苷雙氟胞苷又稱吉西他濱(2,2一二氟脫氧雙氟胞嘧啶核苷),是一種新的胞嘧啶核苷衍生物,主要代謝產物在細胞內參入dna,主要作用于g1、s期,可阻止細胞由g1期向s期進展,從而影響細胞周期的重分布,使周期敏感細胞成分增加[18]。它作為一種新型的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在非小細胞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頭頸部腫瘤的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20]。

4.2.5紫杉醇紫杉醇來源于紅豆杉屬植物,是一種復雜的四環二萜類化合物,具有獨特的抗腫瘤作用機制,作用靶點是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管,主要通過促進蛋白質組裝成管及阻止其解聚,將腫瘤細胞阻遏在g期和m期,從而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最終導致腫瘤細胞的死亡,并具有抗腫瘤血管形成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21]。由于該藥抗腫瘤譜廣、治療指數高,近年來被廣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非小細胞肺癌(nsclc)、胃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臨床療效滿意[22]。

4.2.6長春花堿長春花堿主要是通過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抑制細胞分裂,對rna合成及細胞膜也有干擾。近年研究表明,長春花堿不僅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對新生腫瘤血管也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動物實驗發現,長春花堿單獨應用時腫瘤內血流量受到影響,但腫瘤生長速度未受影響,與熱療聯合后導致大量腫瘤血管損傷,腫瘤生長明顯延遲[23]。

4.2.7環磷酰胺、絲裂霉素研究表明,熱療對環磷酰胺和絲裂霉素單藥細胞毒性的增強效果最明顯,優于阿霉素、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和長春新堿[24]。

4.2.8聯合應用在小鼠纖維肉瘤模型的聯合化療中,熱療對環磷酰胺聯合順鉑的增效作用最顯著,對環磷酰胺、順鉑、絲裂霉寨三藥聯合次之[25]。有研究發現全反式維甲酸與熱療聯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對人結腸腺癌細胞系ht29的抑制效果。全反式維甲酸對熱療的增敏與細胞周期素依賴激酶抑制物p2lwafl/cipl的表達上調相關[26]。5熱療的前景熱療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新興的腫瘤綜合治療模式,由于受到各種加熱方法和化療藥物,以及分子生物學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至今仍處于探索階段。但相信隨著國內外學者的不斷研究以及各領域專家的協同合作,熱療聯合放化療必將引對腫瘤的治療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世寅,李瑞英.現代腫瘤熱療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4-5.

2van der zee j. heating the patient: a promising approach.ann oncol,2002,13(8):1173-1184.

3趙世俊,郭啟勇.腫瘤熱療研究進展.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4,27(4):252-255.

4范建中,劉國龍,吳紅瑛.腫瘤熱療技術.第一屆中國腫瘤靶向治療技術大會,2003.

5falk mh,issels rd. hypenhennia inoncology.int j hyperthermia,200l,17(1):1-18.

6wust p,hildebrandt b,srcenivasag,et al. hyperthermiain combined treatment ofcancer. lancet 0ncol,2002,3(8):487-497.

7takahashi,emi y,hasuda s,et al. clincal application of hypthermia combined with anticancer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surgcry,2002,131(1suppl):s78-s84.

8劉寶瑞,楊覓. 惡性腫瘤的熱化療與熱靶向化療.第一屆國際腫瘤靶向治療大會論文集,2006.

9westermann am,grosen ea,katschinski dm,et al. a pilot study of whole body hyperthermia and carboplatin in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eur j cancer,2001,37(9):1111-1117.

10rietbroek rc,van de vaart pj,haveman j,et al. hyperthermia enhances the cytotoxicity and platinum-dna adduct formation of lobaplatin and oxaliplatin in cultured sw1573 cells.j cancer res clin oncol,1997,123(1):6-12.

11葛少華,劉寶瑞,錢曉萍. 順鉑或奧沙力鉑聯合熱療對人胃癌細胞系bgc-823抑制作用的比較.醫學研究生學報,2006,19(4):310-315.

12pacheco f j,serbin j,dang d,et a1. involvement of lysesomal cathepsins in the cleavage of dna topoisomeraseⅰduring necroticcell death. arthritis rheum,2005,52(7):2133-2145.

13譚慧心. 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研究進展.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9,25(4):436-441.

14劉瀟,王汝冰,符偉. 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研究進展.藥學進展,2009,33(7):311-320.

15陳蘇婷,尤啟冬.吲哚咔唑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抗腫瘤活性.化學進展,2008,20(23):368-374.

16孫遠,王華萍,周游. 非喜樹堿類dna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的研究.藥學進展,2011,35(9):385-395.

17許明錄,湯波. dna拓撲異構酶i和ⅱ的結構特性及抑制的研究進展.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7(2):32-38.

18于海濤,王亞玲,楊青,等. 雙氟胞苷對兔晶狀體上皮細胞體外生長的抑制作用.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0,46(6):473-476.

19barton-burke m. gemcitabine:a pharmacologic and clinical overview.cancer nuts, 1999,22(2):176-183.

20carmichael j. the role of gemcita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ther tumors.br j cancer,1998,78(suppl3):21-25.

21粱麗梅,廖廣仁,李怡,等. 2000年-2002年廣州地區抗感染藥物應用額度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4,4(2):86.

22吳永娟,胡道珍,王敬忠,等. 紫杉醇的抗腫瘤機制及研究進展.中國醫藥導刊,2010,12(2):265-266.

23eikesdal hp,bjerkvig r,dahl o. vinblastine and hyperthermia target the neovasculature in bt(4)an rat gliomas: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the vascular phenotype.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1,51(2):535-544.

24monge or,rofstad ek,kaathus o. thermochemothempy in vivo of a c3h mouse mammary carcinoma:single fraction heat and drug treatment.eur j cancer c1in oncol,1988,24(10):1661-1669.

篇10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435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656-02

微創治療是在治療疾病的基礎上把治療本身對病人的傷害降到最低,這就是微創治療的精髓,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具有微創性、定位準確、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等特點。肝癌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惡性程度高,預后差,手術切除可使部分患者獲得根治性的治療。然而,臨床上多數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致使其臨床切除率低,術后復發率高達80%以上[1]。且手術治療創傷大、帶來功能障礙,放化療的反應大、患者不能夠耐受。現結合文獻對微創治療肝癌進行一綜述如下:

1.微創治療的分類

1.1微創外科:在直視下進行微創治療,除了微創手術之外,通過胸腔鏡、腹腔鏡、膽道鏡,進行微創治療。目的就是要切除腫瘤。還可以通過直視下對腫瘤實施微波治療、冷凍治療。

1.2微創介入:①按照治療的途徑,介入治療分為血管內治療和非血管治療。非血管治療進一步分實質內介入和腔道內介入。因此介入治療可以分為血管內介入治療、實質內介入治療、腔道內介入治療。②按照影像學分,一類是透視下介入治療即血管內介入治療,包括透視機、數字胃腸機、數字減影造影機。一類是斷層下介入治療,在CT、核磁、B超的斷層影像下,監視病變同時進行治療。

2.腹腔鏡支持的肝癌微創治療

2.1腹腔鏡下肝癌的消融術:有腹腔鏡下肝癌消融以射頻消融RF研究較廣泛。Siperstein等回顧分析250例次腹腔鏡超聲引導下的RF,3個肝硬化的肝癌腹腔鏡下RF后1月影像學腫瘤完全消融率為89%,并發癥少且都較為輕微。腹腔鏡下肝癌消融術是否優于經皮消融術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2腹腔鏡肝癌切除術:腹腔鏡下肝切除術近幾年的開展的新方法,相對開放手術,腹腔鏡下肝切除暴露困難,缺乏觸覺感受,有大出血及氣栓等是其缺陷,腹腔鏡下超聲、超聲刀等器械改良及手助技術的應用克服了一些困難。但腹腔鏡下肝切除術仍跟Ⅱ、Ⅲ、Ⅳb、Ⅴ、Ⅵ較小的腫瘤(小于5cm)及邊緣的一些病灶。對嚴格選擇的病例,腹腔鏡肝癌切除術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獲得滿意的切級,也不會引起腫瘤的播散。Shimada等研究發現腹腔鏡肝癌切除較之傳統手術住院間明顯縮短,長期的預后也沒有區別。目前,受腹腔鏡下肝癌可切除性影響,兩者并沒有嚴格的可比性,但隨著腹腔鏡的技術進步及器械的改良,腹腔鏡肝癌切除術較傳統手術的優勢就會更明顯。

3.介入引導的肝癌微創治療

3.1乙醇消融術(perculaneous ethanol infusion,PEI):PEI是目前多種肝癌局部微創治療中較為成熟的一種技術[2],其基本原理是在影像學手段的引導下或直視下,經皮膚或切口將穿刺針插入瘤體內,將無水酒精注入癌灶,通過使細胞脫水及蛋白質變性的作用而滅活腫瘤細胞;無水酒精還可導致內皮細胞壞死和血小板聚集,導致血栓和組織缺血,導致腫瘤缺血壞死。其優點是安全、操作簡便、可重復性好、費用低,而缺點是對轉移瘤的療效差,存在盲區(膈頂部),也有(如尾葉),易殘留活細胞,需多次注射,有針道種植轉移的可能。近年來多與肝動脈栓塞(TAE)或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聯合應用。Livraghi等[3]報道小于5cm的肝細胞肝癌(HCC)完全消消融率為70%~75%,5~8cm的HCC為60%;單發腫瘤的病人術后1、3、5年生存率分別為98%、79%、47%;多發者就生存率分別為94%、68%、36%。文獻[5,6]報道此方法可用于直徑>5cm的肝癌治療,顯著提高療效,并優于單獨TAE或TACE。

3.2化學栓塞(transcutheler hepatic orrterial chemotherapy,TACE):TACE是姑息性治療肝癌的一種重要手段。肝臟惡性腫瘤90%血供來自肝動脈,故而選擇性肝動脈栓塞可使癌細胞壞死。而正常肝臟血供75%來自門靜脈,25%來自肝動脈,所以正常肝組織有門靜脈血供繼續存活。楊思福等[4]對208例肝癌進行TACE治療后,腫瘤體積縮小141例(68%)、腫瘤血管減少191例(92%)、AFP值下降者137例(66%)、恢復正常者70例(34%),3年以上有47.5%仍在隨訪中。lluo等報道TACE顯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HCC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別為70%、40%、10%。臨床的實驗同樣證實TACE是姑息性治療肝癌一種方法。

3.3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RFA治療肝癌是近年國內外開展的新技術,其原理是通過躬頻在電極針周圍產生離子震蕩導致發熱,使組織凝固壞死而達到泊療腫瘤的目的。主要適應于肝實質深部的腫瘤,特別是伴有重度肝硬化者。李建良等[6]對55例62個腫瘤每個腫瘤行1.5個方向穿刺42點RFA拍療,腫瘤完全壞死率94.5%,AFP轉陰率81.0%,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復發率分別36.3%、14.6%、12.7%、54.5%,4年總復發率34.5%,1、2、3、4、5年生存率分別是100%、91.0%、79.4%、63.6%、45.4%。夏雨等[7]對36例復發性肝癌患者行FMCT治療,瘤體完全壞死率為92.5%,幾乎可達到手術根治的效果。shina等治療了122例HCC病人,其1、3、5年的生存率分別為90%、87%、65%。李殿秋等[10]報道24例患者共32個結節,PMCC治療后用超聲監測結果為術后2個月結節開始逐漸縮小,25個結節明顯縮小,5個結節變化不明顯,2個結節可見血流進入病灶。國內外臨床開展的RFA[9-11]發現治療區及外周血細胞免疫功能得到明顯改善,故而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癥狀、延長生命以及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3.4激光消融術(Laser theml ab laticn,LTA):LTA對肝癌的作用機制是將光能轉變為熱能而被組織吸收,使腫瘤局部溫度升高、組織汽化甚至炭化。局部熱療可選擇性殺傷癌細胞,而正常細胞不受或極少受損傷。組織細胞吸收激光能量后發生蛋白質變性壞死和熱凝固。湯志鋒等[8],對32例肝癌采用達美德半導體激光治療儀行激光治療,B超隨訪原腫瘤區出現壞死,AFP治療后28例下降,其中16例明顯下降,13例達到正常。許榮德等[9]觀察45例(125個癌灶)轉移性肝癌行LTA治療,結果81個癌灶完全壞死,占64.8%,50%以上壞死125個,占100%。VogL等對603例轉移性肝癌患者進行LTA治療后,發現1、2、3年生存率分別達到94%、77%和56%。雖然LTA具有操作簡單、肝組織損傷小、安全可靠等特點,但其價格較高、費時,目前難以普及應用。

3.5冷凍消融術(crycotherapy,LrYo):肝癌的冷凍治療是通過利用超低溫使腫瘤快速達到極度低溫,從而使腫瘤細胞壞死而形成不可逆凝固性壞死冷凍區,并可有效保存足夠肝組織,對鄰近大血管損傷較小。軍等報道冷凍組術后1、3、5年復發率分別為87%、26.1%、34.8%,術后1、3、5年生存率分別為82.6%、56.5%、30.4%。相關文獻認為CrYo已成為肝癌治療的重要而有效的補充方法。

4.微創治療技術的發展前景及展望

各種微創療治均有其優缺點、適應證和禁忌證,應合理地選用或有機地聯合應用這些微創治療技術,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并能解決現有微創技術的一些缺陷,使其在肝癌治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蔡東順等聯合應用TAC與PEI治療15例小肝癌,結果為腫瘤病灶壞死率在80%-95%,1、2、3年生存率分別為100%、85%、71%。合理有機地聯合應用微創治療技術有可能是以后微創治療的一個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周興達,湯釗猷,楊秉輝,等.1000例小肝癌手術切除經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1,21:41-44.

[2]易玉海.經皮肝瘤內無水酒精注射[J].山東醫藥,2006,46(17):86.

[3]Livraghi T.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in the ,treatnent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imbosis [J].Hepatogastroen terology,2001,48(37):20~24.

[4]王艷玲,王亞才,張紅霞,等.無水乙醇治療肝癌及碘油栓塞后殘余灶的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醫院研究雜志,2004,(131):11~12.

[5]楊思福,倪方利,黃平波.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肝癌的臨床應用.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01):63-64.[6]李建良,許若才,孔軼,等.多電極射頻微創治療小肝癌[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6,4(5):1~2.

[7]夏雨,饒榮生,陶清亮,等.CT引導微波治療復發性肝癌的臨床研究[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5,11(7):496~497.

[8]湯志鋒,范新華.激光消融治療肝癌的臨床研究[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5,19(4):264~267.

[9]許榮德,周澤健,邵培堅,等.半導體激光治療轉移性肝癌的臨床應用研究[J].廣東醫學,2004,25(6):69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