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投資規劃建議范文
時間:2023-11-28 18:10: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庭投資規劃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理財需求:每年預算2萬元的旅游費用;希望在45歲左右積累足夠的養老金,提前退休。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理財專家組、國際金融理財師
理財師支招
從案例里可以看出,張女士與先生年收入54萬元,屬于高收入人群,家庭總資產250萬元,總負債100萬元。從理財角度看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保障不足,雖然張女士有單位交的四險一金,但由于家庭負債較重,且家庭支出較高,僅靠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險,對未來的生活存在一定隱憂。2.子女教育,目前張女士孩子3歲,張女士將面臨著子女教育支出的問題,從孩子上幼兒園到上大學,需要較大支出,對張女士一家來說也是壓力較大。3.退休養老問題,張女士希望能在45歲積累足夠的養老金提前退休,但對于張女士來說,僅有10年的時間積累退休養老金,需要對其家庭資產進行合理配置,改變投資比例以提高投資收益。建議張女士做好子女教育、保險保障及投資配置等規劃,以確保退休后的生活無負擔。
此處著重建議張女士的養老規劃:根據養老金籌備原則,建議張女士采取從多從寬的籌備法則。假設通貨膨脹率6%,張女士需要600萬元的退休資金才能確保晚年生活無憂,建議張女士考慮在退休前將房貸還清,則張女士需要每年房貸本息支出為12.39萬元,除去其他支出,張女士家庭年儲蓄21萬元。建議張女士可將家庭年儲蓄資金21萬元進行投資以補充養老金,可以以定投基金的方式投資,實現小積累、大財富。
同時對現有資產進行有效配置。養老規劃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確保張女士退休后的生活無憂,因此此部分資金投資應采取較為穩健的投資策略,在最大限度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適度增值。張女士目前現有資產50萬元,其中20萬元用于子女教育資金,留足6個月家庭緊急備用金6萬元,剩余24萬元可以作為養老規劃的資金進行有效規劃。建議做如下搭配:
(1)建議投資中短期債券基金、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偏股型基金,主要目的在于追求穩定收益。這部分資金主要投資于收益較為穩定的投資工具。可以選擇梯形投資方法,即選擇不同的投資期限,以確保有不斷的資金鏈,盤活資產。
①中短期債券基金,具有風險小、收益穩定的特點,兼顧收益與流動性,避免在需要大筆資金時的利息損失。建議張女士投資9萬元中短期債券市場基金。
②“穩得利”人民幣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國債、央行票據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擔保的信托計劃等方向,預期收益率3.5%。建議張女士投資5萬元。
③投資偏股型基金,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收益,建議張女士投資10萬元偏股型基金。
(2)購買年金型保險。假設通貨膨脹率6%的情況下,在不改變張女士一家生活品質的情況下,建議選擇年金型保險,作為退休后較為持續性的收入來源。
通過一系列規劃,張女士在45歲時可積累退休資金400萬元,仍然存在一定的退休金缺口,對于此建議張女士可以選擇延長退休年限或者是減少家庭支出。若選擇延長退休年限,需要延長3年即可,即張女士在不減少家庭支出的情況下到48歲可積累足夠的養老金。若選擇減少家庭支出,則以后每月需要減少3000元,張女士能夠確保在45歲退休。
篇2
理財案例
劉女士夫婦生活在北京,她今年35歲,在某企業工作,月收入3500元。先生50歲,公司經理,月收入9000元。兩人婚后生育一女,今年5歲。先生和前妻育有一子,今年20歲,在國外上學。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目前家庭總資產按成本計共136萬元左右,其中主要為4處房產,家庭總負債僅為20萬元。每月家庭收入1 2500元,支出8000元,每個月有4500元的結余,年底還有年終分紅和租金收入。劉女士購買了某兩全保險6萬元、意外傷害10萬元及意外傷害醫療5萬元,年保險費支出6000元,醫藥費按80%報銷,單位參加社會醫療和養老保險;先生單位參加了社會醫療統籌和養老保險。
1.家庭目前財務狀況總體良好,資產較多,負債較少,收支比例合理;今后還可以考慮適當地增加負債,形成資產擴張性。
2.保障不足:先生作為家庭頂梁柱,且年齡較大,一旦發生意外,主要來源中斷,家庭資產會受到較大沖擊。
3.資產投資結構不合理,總體收益不是很高。固定資產占家庭總資產比重過大,占比有56%,有一定的流動性和產業,投資較大,而且收益不穩定。
理財目標
1.近期目標
(1)先生準備更換汽車,至少需要30萬元,多則50萬元。
(2)有30萬元現金是去年先生以單位經營者身份入股,但因單位報表人為操縱因素較多,效益不穩定,今年沒有分紅,如何處置這部分資產?
(3)先生近期有可能去上海發展,考慮在上海購房自住或投資。
2.中期目標
除贍養兩位老人外,還須撫養未成年的,為其準備好讀到研究生畢業的費用,并為她購置一份終身保障。
3.中長期目標
(1)先生年齡偏大,與太太懸殊,且又是家庭和精神支柱,家庭缺乏安全感。因此,重點考慮先生的保障問題。
(2)為夫妻倆準備好充分的退休金,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規劃方案
1.近期目標規劃 從房屋的房齡、面積、地理位置考慮,建議先行出售處于市中心的70平方米的房改房,估計市值55萬元左右。出售舊房可以有效地盤活家庭資產。
這樣,購車資金可來自售房所得。如果資產有非常好的投資渠道,也可申請汽車貸款,適當增加負債,擴大資產擴張性。劉女士丈夫如果去上海發展,還可將售房后多余的25萬資金用做首付款,輕松解決近期理財目標。
2.中期目標規劃
劉女士家庭有兩子女,長子已不用負擔教育費用,才5歲,計劃培養她到研究生畢業,需為其準備共21年(含幼兒園)的教育費用,盡量安排在先生退休前準備好。當地學費近幾年的平均增長率為3%,預測教育金的投資報酬率為5%,準備期為1 O年,年儲蓄應為2.45萬元。建議為女兒購買20年繳費的兩全分紅險。女兒走向社會后可定期獲得保障,作為女兒終生保障的補充。
3.中長期目標規劃
(1)保障規劃
劉女士目前買的保險基本涵蓋了主要的人身保險,無需再補充,應重點考慮先生的保障問題。按照遺屬需要法計算保險需求,考慮遺屬的未來收入支出以及家庭負債情況,我們建議為其丈夫投保53萬元左右的保額。在其商業保單中投保以下項目:20―25年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分紅型),再附加意外傷害險、重大疾病險等,在1 0年內交清保費,年交保費控制在1萬元左右。在這期間萬一出現意外,家人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2)退休規劃
家庭當前月度支出8000元,房貸余額也能在先生退休前還 清,月支出將可降到5000元,但建議增加家庭醫療金來減輕生 病醫療的壓力和增加旅游費用每年各1.2萬元。以夫妻兩人月 均支出3500元、通貨膨脹率為3%計算,劉女士丈夫60歲退休 時年生活支出為40000元;假設退休后實質投資報酬率為3%, 社會養老金月領取為1 000元,生存至85歲,折算到60歲時需 準備的養老金現值為79萬元。劉女士55歲退休時年生活支出為 54000元,生存至85歲,折算到55歲時需準備的養老金現值為 106.2萬元。
4.投資規劃
按月度支出的3倍計算,只需留出3萬元左右存為活期儲蓄。30萬元的現金建議其重新審視并分析該筆投資未來前景,在對安全性有把握的前提下,爭取投資收益達到6―8%左右。如果投資較大,收益又無法保證,建議盡快撤資轉做其他投資用途。女兒都充一筆剛性的費用,投資須以穩妥為主。扣除每年保險費支出1萬元后,10年內年度贏余16.8萬元,結合劉女士的承受能力,建議將其每年可投資資產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人民幣、債券型產品、配置型和成長型開放式基金中。按照平均預期投資報酬率6%來計算,1 0年后可累積資金221萬元,足夠支付女兒的教育金和夫妻養老費用。資產組合每隔半年或一年定期檢查和調整,尤其在先生退休后投資方向應更加偏向穩健理財,投資收益應以消除通貨膨脹帶來的資產縮水為目標。
再婚家庭關系相對復雜,按照前面的規劃,在充分考慮到劉女士夫妻倆的養老費用后,還將留下2套房產及豐厚的金融資產。建議在律師的幫助下,及早做好遺產安排。
家庭應對CPI上漲三秘訣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走高,個人財富普遍面臨縮水,家庭如何通過多元化的投資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秘訣一:銀行儲蓄一“少”一“短”。在利息上升和明顯通脹的背景下,銀行儲蓄要做到一“少”一“短”――數量少、周期短。在專業的家庭理財規劃中,銀行存款只要保持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日常開支就行了。即使定期存款,周期也不要超過兩年。
俗話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專家建議投資者可考慮部分持有實物資產,如房地產、黃金、收藏品等,這有助于抵御通脹風險。而大量儲備日常生活用品,如米、油等,因為價值低且不易保存,實際上避險的效果非常有限。
秘訣二:購買基金,風險低收益好。購買基金是一種較好的投資理財方式,風險較低、省時省力、收益較好。目前市場上比較穩健的理財品種主要是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主要投資于央行票據,債券型基金主要投資于債券,兩種基金流動性都很好,可隨時贖回。從成熟市場來看,股票型基金是抵御通脹的長期、有效的工具,但普通投資者如果缺乏一定的經驗和信息,在股市中要承擔更大的風險.應根據自身情況加以選擇。另外,盡管人民幣相對美元在升值,但相對其他某些外幣可能在貶值。通過各幣種之間的買賣賺取收益,可實現外匯的保值增值。
信托類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較高,收益穩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信托還是一項能跑贏CPI且比較安全的投資選擇。但信托的起點高,一般都要100萬元,離普通投資者較遠。
篇3
基本情況:路路,女,30歲,在學校工作,月收入1400元,愛人在外企工作,31歲,月收入4900元,兒子現10個月,家庭月實際收入6300元。兩人工作穩定,年底有獎金約1萬元。
家中有存款2萬余元,有3,4萬元投資于股市,自住房產92平方米,用公積金還貸款,月還1600元,到今年6月還清。家中有一輛大眾汽車,月停車費210元,油費700元。每月日常開銷寶寶1000元,大人800元。定額基金每月200元。
理財目標:
一、10年內想購置13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
二、除單位繳納的“五金”外,是否還應購買其他保險?另外,想幫寶寶買份保險,可不知道買哪種險。
三、希望通過理財知識的學習,增加家庭財富。
理財規劃:
1.現金規劃:負利率時代,首選貨幣市場基金。
路路家庭開銷接近每月3000元,按照慣例,家庭急用現金的安排要滿足家庭3個月至6個月的開銷,由于中國人有儲蓄偏好,一般偏向大者,路路家正好有儲蓄2萬元,在現金規劃方面基本算合理,考慮到目前銀行的實際利率還是負數,建議拿出儲蓄的50%,以貨幣市場基金的方式儲備,收益高于銀行儲蓄的同時變現也相對方便且安全性也很好。
2.風險管理規劃:意外險、重大疾病險不可少。
在保障未來需求方面,建議路路和愛人各購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每年需繳保費合計200元。在醫療方面,商業保險和社保醫療有很強的互補性,建議路路和愛人各購買一份10年期30萬元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保障31種重大疾病或手術的提前給付,合計每年需繳保費3360元。
在寶寶風險管理方面,建議首先為寶寶購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雖然通過保險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但它能夠有效地轉移風險,保障家庭生活的安定。
除了意外事故外,由于兒童抵抗力弱,因此建議給寶寶購買一份住院醫療保險,用以報銷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同時也可加一份住院補貼保險,按住院天數給予現金補貼,以彌補自費用藥和診療范圍報銷的限制:另外,還建議給寶寶購買一份20年期30萬元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以上幾項保險產品年繳保費580元,可報銷5萬元醫療費和30萬元重大疾病的提前給付。
3.教育規劃:子女教育金儲蓄保險值得考慮。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還有一項較大的支出,那就是寶寶未來上學或者出國留學的費用,隨著教育支出越來越高,以及不可預測的未來風險,父母的責任會越來越大,所以提前為寶寶做一個財務規劃很有必要。因此建議給寶寶購買一份10萬元保額的子女教育金儲蓄保險,每年儲蓄1萬元,占家庭年總收入的12%。
4.投資規劃:堅持合理配置,以租養貸不可行。
路路和愛人都比較年輕,收入在走上坡路,資產的積累能力趨強,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在現有股票投資的基礎上可加大證券類資產的投資,但證券類資產的投資要合理配置。例如基金定投、債券類資產等,以增加資產的抗風險能力及資金的利用率。
篇4
“您好!
我在《投資與理財》2 014年第3期總267期雜志上,看到了由大都會人壽資深壽險規劃總監為一個家庭設計的保險方案,想請你們為我的家庭也做一個保險方案。
我在寧夏的一個小縣城工作,老公今年38歲,在當地一家銀行上班。老公每個月的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后,拿到手的大概30 0 0元,一年的綜合收入為50 0 0 0元。另外,在他們銀行還有45000元的股,每年分紅不確定。
我今年32歲,在一家企業上班,是一名會計。我的年收入扣除“五險一金”后,拿到手的有2 70 0 0元。我和老公的住房公積金收入每年為20000元。我們兩個人的社保交費也都比較好,算是中等水平吧!我們目前有一個6歲半的兒子。在本縣城有兩套住宅,一個是118平米,是我們住的房子;還有一個80平米,是我婆婆一個人住的房子。我們沒有房貸,但是也沒有車子。
目前我們手上有15萬元的存款,但是只有7萬元的存款在自己手里,其他的全部借給了親戚。因為家境還算可以,工作和收入都比較穩定,沒有多大的負擔,所以隨著兒子長大,想給家庭買份保險,能夠涉及兒子的教育和健康以及我們倆的養老和疾病。雖然都有“五險一金”,但還是想做一些規劃,不知道欄目組可不可以為我們這樣的家庭做一份保險規劃呢?期待您的回復。”
收到該讀者的來信后,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了她,了解到該讀者對家庭保費的預算支出在50 0 0元左右,并對小孩的教育和女性的乳腺腫瘤很是關心,想投保這方面的險種。
投保需求
1. 兒子的教育及健康險
2. 夫婦倆的養老和大病險
3. 家庭保費支出在5000元左右
“按保險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15% 的風險管理原則,讀者一家人每年保費在8000元到1萬元比較適宜。每月支出800元左右。”
張春煜 中宏保險北分的營業主任,2013年MDRT會員
保險方案如下
具體理財規劃建議建議
一般個人或家庭年收入財務分配方式:
60%生活花費:個人、家庭、子女等衣食住行育樂等開支
30%投資理財:短、中、長期。置產、子女規劃、事業投資、退休金提撥
10%風險管理:長期性之風險規避(無后顧之憂)
由于讀者給出的每年5000元保費所限,在這里還沒有一個較好的方案能兼顧大人和小孩。但父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也是孩子的依靠,在考慮為孩子購買保險之前,建議先確保家長自身得到保險保障。按讀者的保費預算,我先進行了小孩保障的規劃,第二部分再對大人進行重疾保障規劃。
計劃分析:
該計劃保障全面,規劃教育金的同時,兼顧了孩子的重大疾病保障。另外,也規避了投保人身故或者全殘而不能繼續交納保險金時,導致保單失效的風險,附加康健額外給付重大疾病保險,可以用相對實惠的保費,讓孩子獲得高額的重疾保障。
“根據‘雙十原則’,此家庭的保障性保費支出應為8000元左右。年金保險、部分兩全分紅保險都是以儲蓄功能和資產保全功能為主,屬于投資支出,不在‘雙十原則’的限制之內。”
胡芬芬 國家注冊理財規劃師,供職于人保壽險北京市分公司,7年壽險經驗
理財建議如下:
來自寧夏的讀者家庭幸福美滿,收入穩定,有結余、無外債,近期無大筆支出,財務狀況良好。但我有個小小的疑惑:
先生既然在銀行工作,有機會接觸到眾多金融工具,為何家中除了存款,并無任何投資?還望充分利用資源,增加投資。
當地是否有類似北京“一老一小”類的社會醫療保險?若有,請一定讓孩子參保。
家里的積蓄有一半出借給親友了,有回收風險嗎?不少保險產品都有保單貸款的功能,這個功能最大的用處是:真有急用,需要周轉時,拿著保單去保險公司,利用保單貸款功能,“把死錢變活錢”;在有親戚向你借錢而你又不愿意出借的時候,面帶惋惜地告訴他:“真不巧,錢都買了保險了”。
另外提醒一下,年金保險、部分兩全分紅保險都是以儲蓄功能和資產保全功能為主,屬于投資支出,不在“雙十原則”的限制之內。建議適當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根據“雙十原則”,此家庭的保障性保費支出應為8000元左右。考慮到與讀者事先的預算差距較大(超60%),特設計保險方案如下:
保險方案如下:
篇5
建議一:擺正投資心態,切勿“以小搏大”。
根據案例所述,目前小王將每個月大部分收入都上繳給父母,僅留下1000元用于日常開銷。按目前的生活開銷水平來說,算是比較節省的了。然而小王卻有經常買彩票的習慣。如果這部分投入所占可用資金比重較大,就屬于典型的“以小博大”的心態,需要引起警惕了。人生不是靠偶然,財富也應靠腳踏實地去創造和積累。即使小王真中了大獎,以小王目前的情況來看,他不一定懂得如何規劃。這份財富可能會“來得快、去得也快”,對于小王和他的家庭來說切莫將中大獎看得太重。
建議二:夫妻炒股巧安排,家庭投資其樂融融。
在家庭理財中,資產配置非常重要。投資學中有個“100法則”,即一個人可以投資風險程度較高產品的比率與自身的年齡兩者相加不超過100為宜。
小王的父親有投資股票的習慣,目前股票套牢了,家庭資金的配置就有了問題。王先生年過五十,建議其風險資產的比重不要超過40%。隨著年齡的上升,這方面的投資權重還得相應減少更妥帖。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能看到夫妻雙方因為投資股票觀念上的不和而鬧嘴。其實這方面,夫妻間也可以自行制訂一份家庭投資計劃,雙方配合,互相監督。比如:買任何一只股票都要有原則,不道聽途說;設立一個止損點和一個收益目標(止盈點),投資紀律不可無;夫妻還可分工操作,一人負責買,一人負責拋。心態調整好,有利于投資收益穩步增長。
建議三:點滴積累聚財富,長遠規劃早收益.
小王家中已有兩套房產,一套自住,一套出租。那么小王今后的婚房就無需多費心了,只要和父母商量著將出租的房子換出來即可。但婚后勢必要減少租金這部分收入,建議小王要注重財富的積累,逐步培養起自己的理財習慣,為日后作打算。考慮到其投資理財經驗尚不足,建議將給父母的錢用來配置些基金定投類產品,每月定期投資500~1000元,并可隨著收入的增長做相應的調整。另外,就小王的家庭資產情況而言,有30萬元被長期擱置在銀行活期存款中。今年以來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和存款利率已多次下調,如果這筆資金短期內無特別用處,可考慮先配置些銀行的中長期理財產品或保本型基金,保證本金安全的同時分享超額收益。
建議四:買車不著急,投資自己更重要。
小王目前單身,但希望在結婚后買一輛10多萬元的車。如果打算上滬牌的話,那整個購車的預算就需要在15萬~16萬元了。扣除每月1000元開銷,小王每年能結余3.6萬元,離購車的預算還有較大距離,且購車后的支出壓力較大。鑒于小王的父親已有一輛車,小王短期內還沒有結婚的計劃,可以先行考慮等父親退休后,家庭共用一輛車,逐步積累財富。
篇6
銀行理財正越來越快地走近我們,因為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著切實的理財需求。然而,不同的家庭形態,不同的個人情況,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不同的理財思路來進行規劃――銀行理財的個性化特點如何實現呢?
招商銀行對成長中的個人和家庭的不同階段,采取了更為人性化的客戶服務思路――“伙伴一生”金融計劃――按人生階段進行金融產品的組合,在國內理財界尚屬首次。“伙伴一生”金融計劃,就是按照生命周期的規律,以及人生各階段的生活消費特征、投資風格和理財需求,具體設計出“炫彩人生”、“浪漫人生”、“和美人生”、“豐碩人生”和“悠然人生”五大主題理財計劃,從而讓處于不同人生階段的人們得到最適合、最迫切的金融關懷。
在接下來的幾期中,我們將對其中的三個金融計劃加以介紹。
本期出場:楊先生,28歲,公務員。太太是一家報社的編輯。明年有“添丁計劃”。
資產狀況:楊先生年薪6萬元,年底有4萬元分紅,太太年薪4萬元。兩人每月花費3000元,購買了一套100平米的住房,市價40萬元,每月還款2800元,有銀行定期存款8萬元。
理財需求:
1. 合理配置家庭資產,在保證正常花銷的前提下實現穩定收益;
2. 白領人士,工作繁忙,無暇打理資金,尋求簡便的資金管理、投資方式;
3. 夫妻雙方于年內都將繼續深造;
4. 崇尚精致、時尚而不奢侈的“浪漫”生活。
“伙伴一生”的家庭金融規劃展現在楊先生夫婦眼前,令他們為之心動,因為其中的“浪漫人生”所要實現的生活似乎是為他們倆量身定制的:事業趨向穩定,家庭收入不斷上升,追求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楊先生和太太正處于“浪漫人生”階段,屬于典型的白領一族,這一類人群普遍渴望理財但繁忙的工作又幾乎無暇分身;他們普遍收入較高,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但未來家庭又面臨諸如生育等較大的支出項目,對于穩定現金流的依賴也很強;他們期待能有專業機構幫助自己的家庭建立貼身、個性化、長期的、能貫穿一生的理財規劃,但往往碰到的只是片斷式的投資建議。
“浪漫人生”金融計劃,可以讓他們解決眾多的理財難題。
理財師分析:
楊先生家庭收入穩定,是處于“浪漫人生“階段的年輕人。目前楊先生家庭資產凈值48萬元,固定資產比例83.33%,比例過高。且資產配置中只有固定資產和定期存款兩種形式,流動性低。楊先生未來一年總開支6.96萬元,占總收入的49.71%,其中24%支出用于償還銀行房貸,對于新組建的家庭,消費比例尚可。
理財建議:
一、 建立家庭保障計劃
由于楊先生是國家公務員,福利待遇相對較好;楊太太工作單位較穩定,有基本保險保障,但總體保障水平較低,要保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與現在相當,應早作打算。
建議楊先生利用家庭收入10%購買健康養老保險(比如投保泰康安享人生兩全保險10萬元,每年交保費5460元,交費期20年)增強養老保障水平。附加重大疾病、意外保險,適當加住院醫療保險等。孩子出生后可適當投保兩全型保險。
二、 繼續深造,籌集經費
楊先生夫婦正值事業拓展的關鍵時期,應該考慮繼續深造問題。目前市場上研究生學費在2―8萬元之間,由于家庭已有存款8萬元,建議楊先生將深造費用控制在4萬元之內。
三、 合理投資組合計劃
楊先生家庭金融組合只有定期存款,品種單一,流動性差,收益不高,建議將家庭資產按比例投資增加流動性、收益性和穩定性。
1、準備家庭支出的預備現金,一般為3~6個月的收入。
2、建議楊先生將現金存款2萬元,投資于貨幣基金,目前貨幣基金年收益率在2%左右,是活期存款的4倍,楊先生每年可多收入284.8元。
3、每年節余的7萬元,加上8萬元定期存款,可以分類投資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確保資金的快速積累。按照股票型基金30%,債券型基金30%,定期存款20%的比例。加權平均收益為4.86%,理財投資比例可以隨著家庭收入的變動而變動。
四、 辦理信用卡
建議楊先生及楊太太均申請一張信用卡,用銀行信用消費投資,來增強資產的流動性;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的功能可盤活固定資產,增加資金的整體流動性;個性而時尚的信用卡生活本身,也是精致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新建家庭會經常遇到一些如購買家電、裝修房子、懷孕生子等方面的大額支出項目,使用信用卡就可以相對從容的應對。很多銀行信用卡還專門針對這一類家庭增加了人性化服務,如招商銀行信用卡就可以臨時調高信用額度,手續只是提前電話申請即可。
五、嘗試網銀業務
信息時代的電子化生活。建議楊先生夫婦選擇銀行的自助繳費業務、網上銀行專業版、溢財通等業務,簡化銀行業務操作的復雜手續,實現輕松、簡便、隨時隨地理財。
六、建立子女教育基金計劃
篇7
吳女士和丈夫生活在二線城市南昌,都是普通的工薪族,育有兩個閨女,老大2歲半,老二1歲。雖然已經成家,但吳女士一家四口卻是典型的“啃老族”,和父母擠住在一套三居室內。房子是吳女士的父母10多年前按揭購買的, 由父母每月還900元的房貸。而他們兩夫妻的工資,主要用來承擔養娃費用。
吳女士稅后月薪3000元,老公稅后月薪5000元,老大和老二的開銷,光奶粉錢就要4000多元,若平時孩子有個感冒發燒的,5000元可能都打不住。現在吳女士一家四口,吃和住都是用父母的,雖然汗顏,卻沒有辦法。結婚3年來,吳女士有存款大約10萬元。另外,吳女士公婆答應資助10萬元給她們買房。可即便如此,吳女士也不敢用這20萬元來買房,因為就算付了首付,房貸再加養娃,她覺得吃不消。
5年后,等兩個孩子進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養娃開銷銳減,而他們夫妻倆的收入又有所增長時,吳女士計劃購買一套房。目前她希望把這20萬元用于理財,通過增值比較快的投資渠道,做到5年后不再“啃老”,走向經濟獨立。
一、現金流規劃
根據現金留存法則,吳女士的家庭理財主要目標是子女撫養和五年后的購房計劃,可假設近一年的大額花銷為0。兩個孩子每月奶粉錢加醫藥費可以設定為5000元,其余花銷暫由父母支付。因此,現金類資金建議留存6×5000=30000元,但是,鑒于本案例中吳女士家庭現金流較為拮據,現金應物盡其用,因此現金類資產可酌情降低為20000元。
產品建議:貨幣基金或T+0類理財,年化收益2.3%~4%
二、保障類規劃
根據保障邏輯的優先級,依次是人身/意外保障 > 健康保障 > 子女教育 > 養老補充。雖然吳女士現金流資金非常緊張,但是正因為家庭資金不充裕,才要善用高杠桿的保障產品去抵御突發意外。而且保障順序一定是先給吳女士夫婦,因為他們二人才是家庭經濟支柱和穩定收入的來源。
接下來估算家庭保額缺口。保額確立的三種方法中,由于缺乏收入增長速度、子女教育需求、喪葬費用等信息,生命價值法和遺囑需要法較難實現,倍數法則更為可行。根據倍數法則,保額約為家庭年稅后收入的十倍,即8000×12×10=96000元。
產品建議:陽光康尊無憂重疾保險,假設吳女士夫婦兩人為28歲,則10萬保額20年交,對應著兩人共每年3000元的保費花銷,平均每月250元。
三、財富增值
在具體量化分析前,首先我們在建模的時應忽略5年內的生活成本、房價、收入的漲幅。
目前在父母資助的情況下,吳女士夫婦二人,每月工資收入為3000+5000=8000元。減去日常花銷和第二部分介紹的保障險支出,每月凈流入為3000元,當前存量資金為20萬元,分別進行五年規劃。
1、針對存量資金20萬元的投資建議:
由于沒有單一理財產品可以滿足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個特點,因此給出的投資建議為資產配置組合,涵蓋固收、權益和另類投資。由于投資目標以子女教育和買房為主,建議采用穩健而非激進的投資模式,即固收類資金配置高于權益類配置,具體詳見圖1。
給出的投資組合并不能簡單地持有,而是需要每個季度按照恒定比例進行再平衡。通過組合業績回溯,可以發現近四年半組合收益為年化7%(已含交易費用)。考慮到吳女士的20萬元投資中有2萬在現金類理財中,因此組合收益預期調降為7%×0.9=6.3%。
2、針對每月工資結余的投資建議:
每月結余資金只有3000元,不必選用過于復雜的投資方式。建議選取兩只業績較好的基金進行持續定投。即使是定投也需做好“止盈不止損、停利不停扣”。實際投資中建議年化收益超過15%以上進行止盈,并把止盈贖回的資金分成12期再次加入定投中。
四、投資結果模擬
據前文所述,設定吳女士組合資產的年化收益率為6%,并進行時間價值計算,驗證投資組合效果。
設定n=5×12=60月,I=6%/12=0.5%(假設年化收益6%),PV=200000元,PMT=3000元。5年后攢錢結果FV=47.9萬。
購房需求:以47.9萬元為5年后的投資本金購房。根據2016年10月8日出臺的《南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為30%。仍以20萬作為首付款,則貸款金額為200000/30%×(1-30%)=46.67萬元。貸款利率以銀行商業貸款利率基準的9折計算,則利率為4.41%,貸款總額46.67萬元,分360個月等額本息還清。計算后得:每月還款額為2255元。
5年后擺脫啃老需求:5年后,吳女士的子女已經上小學,子女扶養費用有所下降。且購置住房后,可以搬出父母家住。此外,現實生活中吳女士與丈夫在努力工作后收入應該會有上升(假設夫妻二人稅后收入上升到10000元)。此外,吳女士夫妻二人5年攢錢減掉首付款,仍剩余47.9-20=27.9萬元。這部分資金依然按照組合配置的方式投資,仍以年化6%復利計算,每年可以貢獻16740元利息,每月1395元。每月夫妻二人的收入(10000元)減去日常花費子女撫養(4000元)和房貸(2255元)保險(250元)后,加上持續投資收益,結余計算如下:
10000-4000-2255-250+3495=4850元
每月凈收入為4850,可以滿足拜托啃老、經濟獨立的目標。
根據客戶根據客戶的家庭狀況,除了客戶自己對房產的計劃之外,還有三項潛在需求需要規劃:1)大病保障規劃2;)子女教育規劃;3)養老規劃。
一、房產規劃
客戶生活在二線城市南昌,根據2016年南昌房屋均價走勢,2016年一手房年漲幅為16.6%,二手房年漲幅為5.17%。以最新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預測,未來漲幅大概率低于2016年。
兩個孩子的家庭選擇80 平米大小比較合適。按照現在南昌市首套房首付比例30%,契稅1%計算,一手房和二手房的首付分別為37.2萬元和25.6萬元。
房屋是經濟獨立、擺脫“啃老”的首要需求和標志,是5年后家庭的剛性需求,因此房屋的規劃首要要求是資金安全,同時有穩定收益。理財型保險是首選。
產品建議:5年期理財型保險(比如和諧安贏保險),年化收益固定為5.3%,本金20萬元。5年后本金+收益:20×(1+5×5.3%)=25.3萬元。
備注:產品附帶人身意外保障,建議可分成兩份購買,被保險人分別填寫客戶本人及其先生,受益人法定,確保持有產品期間兩名經濟支柱萬一出現意外,家庭均可獲得理賠保障。
根據計算,在五年后,客戶可購買80 平米的二手房,理財本金及收益基本可覆蓋房屋首付及契稅。
二、大病保障規劃
大病保障保額標準應覆蓋重疾治療費用以及至少客戶兩年的年收入,以目前重疾治療費用10萬元為標準,吳女士:10+0.3×12×2=17.2f元;先生:10+0.5×12×2=22萬元。
產品建議:某重大疾病保障計劃(比如招商信諾至尊版珍愛一生保障計劃),20年繳,保額分別18萬元和22萬元,按客戶本人及先生30歲計算,保至70歲,可計算出月繳保費:吳女士672元,先生894元,兩人合計月繳保費1566元,目前月現金流(3000元)可以覆蓋。如果客戶至70歲未出險,該保單到期后返還保額(分別為18萬元及22萬元)及分紅,可做為一筆退休金給客戶支配。
三、子女教育金規劃
吳女士的兩個孩子一個1歲,一個2歲半,距離高中、大學尚有至少12年時間,因此教育金規劃可以選擇相對風險偏高,收益偏高類型的權益類產品,以時間換取收益,平滑風險。可以以定投的方式,每月投資指數基金,通過被動掛鉤指數,即可實現小金額的零存整取功能,又可獲取12年間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長收益。
產品建議:某滬深300指數基金(比如博時滬深300指數A,代碼050002),過往13年間累計收益283.52%,平均年化收益21.81%(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保守預測未來12年間年化收益10%左右(平均月收益約為0.8%),每月定投300元,12年間共投入144次,本金4.32萬元。
通過計算,預期本金+收益:300×(1-1.008^144)/(1-1.008)=80626元,2016年CPI指數同比增長約為2%(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目前高中學費每年2000元左右,大學的學費為每年5000元左右,按照每年2%的增速,12年后高中學費將漲為每年2536元,大學學費在15年后將漲為每年6729元。因此定投的預期資金完全可以覆蓋未來的高等教育支出后,還有一定結余,可用于孩子上學期間的零花錢或用于家庭其他計劃。
四、養老規劃
退休距離目前狀態時間最長,因此選擇專門的年金保險計劃(比如招商信諾招贏二號年金計劃),可以在未來幾十年間,強制儲蓄,規避風險,為退休做好規劃。
產品建議:養老險,5年繳,保額分別為5萬元,按客戶本人及先生35歲計算,可得到月繳保費:吳女士9473元,退休后每年領取12500元;先生9542元,退休后每年領取12500元。兩人合計月繳保費19015元,目前月現金流(3000元)無法覆蓋,建議資金充裕后再做配置。
篇8
小兵在信中介紹了他的家庭情況:2014年12月份,他們把新買的房子裝修完畢,且已入住,自此了卻一樁心事。從今年起,他們的生活開始步入正軌,感覺一切從起點開始,有了新的征程。目前家庭剩約10000元的財務結余。
小兵和他愛人均是企業職工,生活在三線城市。小兵今年32歲,每月收入4500元,愛人28歲,每月收入3500元。兩人均有五險一金。年終時,小兵約有18000元的獎金(每年不一樣),愛人有500到1000不等的獎金。他們還有一個2歲的孩子,前期交的公積金目前也已全部取光用到了房子裝修上,無結余。
支出方面,每月需還房貸1850元(共15年,已還1年半),生活費每月2500元,小孩奶粉平均每月500元,每年過年花費5000元,每年物業費1400元。父母60歲有退休金,身體狀況一般,暫無需照顧。
小兵也在信的末尾提出了他的三點計劃,希望得到理財師的指點。
未來計劃:
1.給父母、我們夫妻以及小孩購買商業保險,主要考慮未來父母年齡變大的養老問題,還有小孩上學的教育金,想讓專家推薦幾款比較實惠的商業保險品種。
2.未來3年內想購買一輛10萬元以內的車,以及未來有想每年出去旅游的想法,但旅游花費預算還沒有考慮,請專家看看如何理財比較好。
3.本人之前有定額定投基金,因為裝修房子,就全拿出來了,現在感覺股市行情較好,想等股市低的時候再投,這個想法如何?
魯丹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個人銀行投資保險產品部助理副總裁。
一、家庭財務狀況梳理
從介紹中了解到,小兵家庭是目前中國典型的三線城市職工家庭,月入1萬左右,剛剛買好房子并裝修入住,且上有老、下有小,正處于家庭建設時期,支出較大,生活壓力不小。
從上述梳理可以看出,小兵一家每月現金凈流入3150元,考慮到兩人均有五險一金,小兵可用公積金去沖還部分貸款,暫且將每月可供投資的金額定為3500元;另外,年終時,現金凈流入約12000元,可直接用于投資或儲蓄。
二、理財目標如何實現?
首先,資產配置,樹立觀念
小兵夫婦目前正處于家庭建設期,家庭結余較少,但隨著工作經驗和投資經驗的積累,收入必將逐步增加。在給出具體的理財建議前,須先提醒小兵夫婦: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家庭理財,也是理念先行。年輕夫婦需及早建立家庭理財的正確觀念,做好家庭資產配置。
1)正確的家庭資產配置是一份系統的配置,像一輛車,有輪子,有發動機,有真皮椅,有安全氣囊,在安全前提下,提高速度,盡早達到目的地。因此除了財富增長外,家庭資產配置也包含家庭保障、子女教育、退休養老、資產傳承等多方面領域。
2)正確的家庭資產配置,需首先關注自身的風險偏好等級,然后才會找到契合自身的最佳投資組合,在承擔自身可承受的風險的同時,享受投資回報。
3)正確的家庭資產配置,并非根據個人喜好簡單地投資幾種投資品種,而是根據不同投資品種的風險回報特點,制定量化配置比例。
也許,由于結余較少,小兵夫婦目前并不能完美實施家庭資產配置,但上述理念必將在未來幫助小兵夫婦實現更好的家庭資產穩定增值。
第二,積少成多,長期投資
現階段,考慮到每月凈現金流入金額不大,且受限于時間和精力,建議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進行投資。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小兵以前有做過定額定投基金,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另外,小兵夫婦還年輕,處于生命周期中的財富起步期,可承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強,可采取進取型投資策略,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可作簡單的資產配置處理,將較大比例投資于偏股型基金,如60%投資于偏股型基金,40%投資于債券型基金。當然,具體的投資比例還需按照小兵夫婦的風險偏好來最終確定。
在目前的市場情形下,國內市場波動劇烈,政府正通過多種政策救市,未來A股可能還會震蕩一段時間。小兵夫婦可在市場稍企穩后,逐步建倉。另外,目前歐洲股市因希臘問題處在下降通道,但歐洲基本面正在改善,待希臘問題穩定后,歐洲股市有望繼續上行。小兵夫婦也可關注歐洲市場,選擇歐洲股票型基金。星展銀行目前代銷的多款國內基金和歐洲基金在上半年均取得了好于指數的收益。小兵夫婦若有興趣,可至分支行進行風險評估和相關基金的咨詢。
第三,購買保險,保駕護航
小兵夫婦上有老、下有小,責任重大,因此為家庭增加保障刻不容緩。在小兵夫婦的未來計劃中,也已提到商業保險,小兵的保障意識值得贊賞。
從保費上看,一般,家庭保障每年保費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15%。對于小兵夫婦家庭來講,家庭年收入約114000,因此,1萬左右的保費支出較合理。具體來看,建議每年年終結余的12000元中可取出8000元左右用于購買商業保險。
從保險品種上看,小兵夫婦目前尚無購買任何保險,因此建議小兵夫婦最先為夫妻倆自身購買重疾險,為家庭設立最大的保障。其次,再考慮小孩的教育金和父母的養老金。星展銀行代銷多款重疾險和少兒教育險,小兵夫婦可至分支行咨詢購買。
第三,開源節流,堅持投資
對于小兵夫婦三年內買車的愿望,建議盡量等投資稍有成效后再實現。而每年旅游花費,盡量選擇近途旅游,從年終結余的12000元中留3000~4000作為旅游預算。待收入水平提升后,可適當增加出國游和長途游。
一、財務狀況分析
1.前提假設
夫妻年收入114800元為稅后收入;定期存款年利率2.6%;基金定投年收益率為7%;股票、股票型基金年收益率8%;債券年收益率6%;平安智慧星萬能賬戶年結算利率4.5%(中等)。
2.資產分析
二、綜合理財建議
1.財務狀況分析
小兵家是三線城市典型的工薪階層,收入中等,但由于有房貸又有小孩需要撫養,每月的開銷相對較高,占到了收入的31%,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家庭支出壓力也將逐步增大。
小兵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下:
目前小兵家庭收入來源為夫妻二人的工資和年終獎,家庭年收入為114800元;年固定支出包含房貸、生活費、物業費和孩子支出,年支出為64600元;目前家庭財務結余為10000元,無任何負債,綜合償債能力較好。
2.財務建議
A.現金規劃
夫妻兩人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源,建議降低家庭流動資產規模,保持6個月家庭基本生活開支為宜。以每月3000元、6個月計,需準備18000元的緊急備用金,建議采取各類寶的形式,既可以靈活支取又可以享有收益。隨著孩子教育費用的增加、父母年齡的增長,隨時調整緊急備用金。
B.家庭保障和教育金規劃
該家庭希望解決父母養老問題、小孩教育問題,建議采用商業保險、教育保險金和基金定投相結合的方式。該家庭目前僅有基本保障,隨著年齡的增長,負擔將會加重,建議夫妻二人配置充足的重大疾病保險,為孩子和父母分別準備教育金保險和養老保險,具體方案如下:
目前市面上較為不錯的重疾類保險有泰康e生健康重大疾病保險、太平關愛e生講課保障計劃,教育金類保險有平安智慧星保險等。由于小兵的父母年紀較大不宜購買保險產品,建議小兵每年留存8000元作為父母的養老基金,可以采取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的形式。
C.投資規劃
目前小兵家庭未作任何投資,主要資產為房產和流動資產。為了提高資產的收益率,在考慮家庭緊急備用金之余,可將剩余資產中一部分作為孩子教育金專項儲備,另外一部分轉為投資性資產,以滿足小兵夫妻二人買車、旅游等需求。具體方案如下:
1.流動資產中的18000元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采用活期存款形式,以備家庭不時之需。
2.流動資產中可每月基金定投2510元,定投3年可滿足其買車的需求;剩余資產可每年拿出3000元用于旅行,剩余資產建議采用基金、債券等渠道組合投資,一方面分散風險,另一方面提高資產收益。
篇9
父母告訴劉先生,小兩口現有10萬元定期存款、市值為3萬元的股票。劉先生和太太現有價值8萬元的私家車一輛,一套價值50萬元的住房無貸款。夫妻倆每天只在家吃一頓飯,月支出約2000元,有基本社保。
由于股票市場行情不好,劉先生希望賣掉股票,同時將定期存款取出,買其他收益率高一些的理財產品。但他們之前從未接觸過任何理財產品,聽人說基金定投不錯,卻不知如何買賣,對年收益率也不清楚。兩人還決定給孩子增加一些保障,又想積累一些教育金,但對幼兒險種和教育金也不甚了解。所以,劉先生夫婦找到了《投資與理財》雜志,希望特約規劃師給他們出個主意。
“甩手族”當父母,如何自主理財(A)
投資與理財特約理財規劃師 劉遠洋
家庭財務分析資
產負債分析
家庭資產共計71萬元,無負債,70%都是房產,資產流動性不夠,銀行儲蓄比例偏高,股票、基金等金融資產的投資比例很小。劉先生家庭暫時未留存備用金,流動性堪憂。
收支情況分析
家庭支出內容簡單,無負債,生活開支也很少,年總支出約2.4萬元。家庭的儲蓄比率=盈余÷收入=102000/126000=0.8,表明劉先生家庭日常控制開支和增加凈資產的能力很強,大部分的資金可用于財富積累。
家庭保障情況分析
夫妻二人有基本的社保。但社保保額有限,應以劉先生為首要保障對象,以確保家庭經濟支柱的風險無憂。劉先生愛人也應購買重大疾病保險,防患于未然。寶寶出生以后,若經濟條件允許,也要補充購買商業保險,以加強保障能力。
其他財務分析
寶寶即將出生,規劃教育基金應該是一個值得提前考慮的問題。
總體來看,劉先生的財務狀況中,首要問題是家庭收支管理嚴重依賴父母,缺乏長遠的規劃性;家庭成員也缺乏風險保障,整體資產缺乏增值潛力。隨著孩子的出生,家庭支出還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家庭財務面臨一定的風險。
理財目標
1 家庭理財不能做“甩手掌柜”,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化被動為主動
2 巧用基金定投,實現財富的加速積累
3 補充購買商業保險,從家庭經濟支柱開始
4 為孩子建立教育基金
理財建議
家庭理財絕不能做“甩手掌柜”
“股神”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認為有兩條:一、必須要有正確的思考;二、獨立思考。由此可見,堅持正確而獨立的理財觀是多么重要。劉先生家庭負擔輕,收支嚴重依賴父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目前首要的理財規劃就是,獨立分析家庭未來的現金流,并作出相應的合理分配和規劃,尋找適合自己家庭的投資理財方式。最遙遠的退休生活是理財的第一要務,其次是家庭保險、置業計劃和孩子的教育安排,然后是家庭日常基本生活安排和教育進修等,最后才是旅游等非必要的開支。建議劉先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妥善做好家庭的短、中、長期規劃,在留足家庭備用金的情況下,加大投資性金融資產的比重。
巧用基金定投,實現財富的加速積累
市場的短期走勢是很難預測的,簡單而有效的投資方法就是:忽視市場的短期波動,緊緊把握市場的長期趨勢。基金定投正是把握長期市場趨勢的一個有效投資工具。基金定投指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于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具有省時省力、分散風險、平滑成本、復利效果等優點。建議劉先生按照市場公允的排名,選擇3至5只、成立三年以上、業績排名前1/4、基金經理穩定的股票型基金,進行組合式投資。
家庭補充保險重保障,優先考慮家庭經濟支柱
購買了保險產品,保險人在遭受了保險責任范圍內的風險損失的時候,就可以得到及時和可靠的經濟補償或者給付保險金,從而使被保險人應該享有的各項經濟利益獲得可靠的保障。劉先生夫妻二人都只有基本的社保,保障水平嚴重不足。在購買保險時,科學的建議是優先考慮家庭經濟支柱的保障,因為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一般而言,家庭的保費支出可以占到年結余的10%,保險額度應當做到年結余的10倍左右。在險種配置方面,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劉先生應當作為首先保障的對象,家庭各成員之間的配備比例應當遵循5:4:1原則,即為主要收入來源者劉先生購買保險的保費和保額都應當占整個家庭保險資產的50%左右,為張太太購買的保險占40%左右,孩子的則占10%為宜。
每月定存1000元,孩子教育金不再是夢想
劉先生家庭目前每月總支出只有2000元左右,孩子出生后還會有所增長,但也在可控范圍內。建議劉先生每月定投1000元。假設按年復合收益率8%來計算,12年后這筆資金將達到約24.2萬元,18年后這筆資金將達到約48.3萬元,預計可以滿足孩子在國內上大學或出國留學等需求。如果金額不夠,在經濟條件好轉一些后,還可以追加金額,加大財富積累。
“甩手族”當父母,如何自主理財(B)
投資與理財特約理財規劃師 艾誠
家庭財務分析
流動性健康診斷
流動性健康指標是衡量家庭資產變現能力的重要指標。劉先生家庭的流動性指標為零,很容易出現現金短缺,建議保有3到6個月的生活費,作為最基本的家庭應急資金。
盈余狀況診斷
盈余狀況指標反映控制家庭開支和能夠增加凈資產的能力。劉先生家庭的盈余能力指標是正常的,這意味著家庭有較強的控制開支和增加凈資產的能力。對于節余資金,可通過合理的投資來實現未來家庭各項財務目標。
債務健康指標診斷
劉先生家庭的債務健康指標在正常范圍內,目前家庭財務狀況是安全健康的。但是,這一指標并非越小越好。從現財的觀點看,適度利用他人資本創造財富,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一種重要能力。適度負債是加快財富增長速度的一種好方法。
家庭保障能力指標診斷
目前劉先生家庭保障指標低于合理區間,說明家庭未獲得足夠的保險保障。
理財目標
1 劉先生希望將3萬元股票贖回,留作他用,同時希望將定期存款取出,做其他收益率高一些的理財產品。
2 由于之前從未接觸過任何理財產品,聽人說基金定投不錯,卻不知如何買賣,對年收益率也不清楚。
3 由于有了小寶寶,兩個人決定給孩子增加一些保障,對幼兒險種也不甚了解,同時希望做一些教育金類的理財。
理財建議
投資規劃保證一定的資金流動性是每個家庭理財規劃的基礎。為防止短期內突況下家庭流動資金不足應急的風險,劉先生家庭應預留3至6個月的月支出金額。劉先生家庭現在每月必要的生活支出為2000元,因此需準備大約6000元,以活期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的形式保留,以方便資金提取。同時,劉先生和愛人也可以申請信用卡,作為家庭流動資金的補充,不僅能在急需資金的時候應急使用,還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鑒于劉先生和愛人沒有投資經驗,而且并非風險偏好者,建議將手中的12.4萬元(減去應急流動金)進行穩健型組合投資。可將其中5萬元選擇信托產品,建議購買大型商業銀行的、歷史信譽較好的信托公司推出的信托產品;將剩余資金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定期存款等產品,穩健、可靠,還能隨時變現。
保險規劃
劉先生家庭目前正處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形成期,在這一時期保險保障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第一,先大人,后小孩。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買保險,不能主次顛倒。父母沒有保險,孩子談不上保障。第二,先保障,后理財。投保順序一般為:意外、醫療、教育金等。兒童一般好奇心強,自制能力差,活潑好動,發生意外的可能性較大。為保障經濟狀況持續正常,可以選擇繳費少的定期壽險、意外險等,保險金額最好足夠家庭成員3至5年的生活費。建議劉先生選擇年繳保費615元的家庭意外險保障套餐,為家庭每位成員提供意外傷害身故、意外傷害殘疾、意外傷害燒傷、意外傷害住院醫療等多方位保障。同時,劉先生和愛人也可以考慮購買年繳保費150元、保障金額10萬元的定期壽險和為孩子準備的教育金保險等。
篇10
基本情況:
Julius現如今在北京某公司任高管,工作壓力大,可是收入頗為穩定,年薪在100萬左右,其公司為他上了五險一金。他和太太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就讀一所私立小學,兒子剛滿三歲。2003年,Julius的太太辭去工作,在家中安心做起了全職太太,現在還親自擔任起了兒子的幼教工作。JuliuS的父親已過世,他的母親與他們住在一起。Julius共有三套房產,兩套在北京,一套在沿海城市。北京的房產一套用于自住,另外一套出租。租房收入每年為50000元。他的家庭可投資產為1000萬左右(稅后),且大多為銀行存款。
財富縮水,投資苦無門
自去年以來,中國的cPI一直居高不下,手里的錢每天都在縮水。而與此同時,Julius身邊許多通過買基金、買股票狠賺了一筆的朋友最近卻“談股色變”。原來,他們炒股賺的錢全都賠了,甚至連本錢都賠了不少。目前的投資現狀讓JuSus很迷茫,他希望能通過投資來抵御通貨膨脹,但又不知道從何人手。此外,由于前幾年樓市很火爆,JuSus家持有的三套房產的價格一下翻了幾倍,嘗到甜頭的他打算今年在北京再購置一處房產,但最近的房產市場又不容樂觀,這就更難壞了Julius,更是無從下手。
Julius的家庭整體經濟狀況非常良好,但以目前的投資方式來看根本無力抵御通貨膨脹,更無法應對出現的重大金融風險。而且他的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已經頗高,不建議繼續增加投資。一切為家庭先
Julius是整個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而除了公司所給上的五險一金外,并未購買其他商業保險,保障遠遠不夠。當Julius出現某種特殊情況時,家庭經濟狀況會出現嚴重滑坡。因此,理財師建議為Julius配置定期壽險、重大疾病險、意外傷害(身故/殘疾)險、意外住院險等的組合,以充分涵蓋因人身意外而造成的各種損失。
Julius的太太辭職后,社會保險以及醫療保險都停頓下來。理財師建議對太太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配置相應的商業保險。如定期壽險、重大疾病險、意外傷害(身故/殘疾)險、意外住院險等的組合。此外,最好續繳社會保險。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孩子是家庭的未來。而且,孩子由于其活潑的天性,加上不懂得保護自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可是,Julius夫婦卻并未為兩個孩子購買任何商業保險。建議為兩個孩子上重大疾病險、意外傷害(身故/殘疾)險、意外住院險、教育險等的組合。
有策略地跑贏cPI
居家過日子,即使是投資也應該留足日常生活流動性資金,以便能用于不時之需。建議Julius把資金的0.5%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做為流動性資金,預計收益為0.72%。
黃金永遠是穩定家庭經濟狀況,提高家庭經濟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們并不期望200萬的黃金在一年后能變成400萬的現金。我們需要的是,當整個社會出現重大的經濟風險時,黃金可以成為穩定家庭整體生活質量的重要物品。關于實物黃金的存放,現在有很多銀行提供保管箱的業務,這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把資金的13.5%用于購買實物黃金。
當你沒有確定要做一個企業的股東時,不要去買這只股票。股票的投機確實可以產生大量的回報,但也同時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作為一個并不是指望股票投機利潤生存的家庭而言,不要為了那些利潤而承擔如此高的風險。如果不是企業或家庭發生重大的變故,建議長期持有。這樣做能有效避免整日盯盤而帶來的額外壓力,因此,何不把股票視做一種傳承呢?建議將資金的10%用于投資股票。
很多理財家向來建議客戶做信托類基金,而不是建議配置公募基金的原因在于:1、信托類基金有著更靈活的倉位;公募基金受限于法規的限制,必須保持一定的倉位,而信托類基金則可以在認為市場將大幅震蕩時保持零倉位;2、整體規模小于公募基金。規模越小,越有利于迅速執行投資策略;3、一般信托類基金都有較常的封閉期,通常為6個月或1年,并且封閉期過后也不能隨時贖回,只能在每月指定日期贖回。這是一把雙刃劍,不能隨時贖回,有利于保證基金經理不因面對贖回壓力而影響投資策略。但同時也造成了資金流動性的不足。可是,流動性不足是可以解決的,在購買信托基金的同時,再把一部分錢存進銀行作為流動性資金,就能有效增加家庭資產的流動性。建議Julius將資金的30%用于購買信托類基金,預計年收益為25%左右。
由于Julius每月都有固定的資金收入,因此建議配置了一些FOF投連險產品。投連險產品可以做成定投,每月都可以追加。FOF產品規避了挑選基金不當的風險,既可更換風險程度不同的賬戶,也還因其帶有一定的保險功能,從而再次增加了家庭成員的保障。建議將資金的10%用于購買FOF投連險產品,并將每月固定收入的一部分追加到投連險產品中,預計年收益約為20%。
除以上投資方式以外,還可以投資一些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與信托類基金一樣,流動性不足是信托類固定收益產晶的一個缺憾,但是,通過投資它,你能得到了高于存款的收益并且收益相當穩定。建議Julius將資金的20%用于購買信托類固定收益類產品,預計收益為11%。10年期國債,每年可支取利息,雖然收益較低,但增加了流動性,并且每年有一定可支配現金的流入。利息收入穩定,風險極低,建議將資金的10%購買國庫券。此外,貨幣市場基金具有流動性好、風險低的優點,可以適當購買一些,也可以用它來取代銀行存款作為流動性資金,預計收益為8%。
藝術品收藏,貴金屬珠寶,實木家居,紀念品收藏等收藏性投資,在增加了投資品種的同時,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并且分擔了風險,缺點是流動性不足。建議Julius將資金的15%購買收藏品。
理財規劃的制定,主要目地是增加家庭整體抗風險的能力。并在家庭風險承擔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的增加投資獲利性來抵消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當然這份理財規劃只是在現階段條件下制定出來的,當出現家庭情況變動時,應該相應改變或重新制定規劃。
TIPS
2009年該如何理財
存款。穩健理財,收益率普遍下降;
保險。分紅險,銀保的絕對主力;
繼續“俯臥撐”。2009年,美元走勢撲朔迷離,黃金“俯臥撐”似乎仍未完結,
短期黃金風險莫測,押寶中長線或許才是上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