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中鎘的處理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1: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廢水中鎘的處理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鉛冶煉企業80%以上為傳統的火法冶煉工藝,原料鉛精礦中的鎘經過火法熔煉后,小部分以硫酸鎘的形式進入到凈化煙氣的廢水中,絕大部分被氧化為氧化鎘,與氧化鋅一起揮發,在煙道和煙氣收塵設備中得到含鎘的氧化鋅煙塵。收塵得到的氧化鋅煙塵一般含鎘0.1%~1%,可采用濕法冶煉進行綜合回收,含鎘廢水主要在煉鋅系統的堿洗廢水和生產泄漏廢水中產生;凈化煙氣的廢水一般含鎘幾十毫克/升,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綜合處理。鋅冶煉企業80%以上為傳統的濕法冶煉工藝,原料鋅精礦和氧化鋅煙塵中的鎘經過硫酸浸出后,進入到硫酸鋅溶液中,然后在溶液的一段凈化時加鋅粉還原,99%以上的鎘被置換到銅鎘渣中。鎘主要在銅鎘渣中以副產品的形式回收,首先采用酸浸銅鎘渣,得到含鎘10~60g/L的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鋅粉或鋅板置換,得到海綿鎘,壓團后產出60%~75%的海綿鎘餅。在整個工藝流程中,由于生產中存在泄漏現象,因此在銅鎘渣處理段最容易產生含鎘高的廢水,可高達幾g/L,浸出段也會產生含鎘幾百mg/L的廢水。此外,在焙燒鋅精礦和煙化法處理浸出渣時會有少量鎘進入凈化煙氣的廢水中,此廢水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綜合處理。鉛冶煉企業產出的含鎘廢水較少,含量低,在污水系統進行處理。鋅冶煉企業產出的含鎘廢水較多,且含量高,必須從源頭上加強管控,產出的高鎘廢水及時返回生產流程,二次綜合回收鎘,大幅度降低污水處理成本,金屬鎘也得到有效回收;產出的低鎘廢水不宜返回生產流程,需排放到污水系統處理。
2含鎘廢水處理技術
含鎘廢水的處理方法較多,但目前還沒有比較完善的處理方法,大多數處于研究探索階段。主要處理技術有:中和沉淀法、膜分離法、鐵氧體法、吸附法、電解法、生物處理法、植物修復法、高分子重金屬捕捉劑處理法等。
2.1中和沉淀法
中和沉淀法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實用等特點,在含鎘廢水處理中廣泛應用,主要沉淀劑有石灰、氫氧化鎂、聚合硫酸鐵、硫化物、碳酸鹽,向廢水中投加沉淀劑后,會生成沉淀物Cd(OH)2、CdS、CdCO3,聚合硫酸鐵主要起凝聚共同沉淀的作用。中和沉淀法能將廢水中的鎘離子脫除至0.2~2mg/L,但難以達到排放標準,因為有些陰離子容易與鎘離子絡合,使鎘離子難沉淀。此外,pH值也影響沉淀效果,當pH=9時,脫除砷效果最好,但鎘超標;當pH>10時,鎘沉淀比較完全,但砷含量逐漸增大,出現返溶現象。中和沉淀法產出大量的沉淀渣,目前還不能綜合回收利用其中的鎘,一般將其堆放在危廢渣場,長期堆存容易溶出,造成二次污染。
2.2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是利用一種特殊的薄膜對液體中的某些成分進行選擇性透過的方法,根據膜的種類、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超濾、滲透、反滲透、電滲析和液膜。許振良等采用3種單皮層聚醚酰亞胺中空纖維超濾膜,對重金屬Pb2+和Cd2+的脫除進行了膠束強化超濾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鎘和鉛的截留率達到99.0%以上。王志忠等選用PSA和醋酸纖維素作反滲透膜,來處理硫酸鎘溶液,結果鎘的分離率可達97.72%~99.67%。Mathilde等采取電滲析法處理含鎘廢水,鎘的脫除率達70%。馬銘等研究了三正辛胺-二甲苯支撐液膜體系中Cd2+的遷移特點,結果表明:此液膜體系對Cd2+有明顯的富集作用。膜分離法處理含鎘廢水的優點為:分離效果好,耗能較低,一般能達標排放。但設計較難,投資和運行成本高,且產出的濃水含多種有害元素,不能排放,也難以綜合回收。
2.3鐵氧體法
鐵氧體法是近年來根據濕法生產鐵氧體的方法發展起來的,工藝條件為:在含鎘廢水中添加硫酸亞鐵,鐵添加量為鎘量的2倍,調整pH值為8~12,加熱至60~70℃,通壓縮空氣氧化30min,即可得到含鎘離子的黑色鐵氧體沉淀,處理后鎘含量可降低至0.041mg/L,達到排放標準。此方法能一次脫除廢水中的多種重金屬離子,且生成顆粒大的沉淀,容易過濾,濾渣堆存不易返溶,一般不造成再次污染。但此方法需通蒸汽加熱至60~70℃,能耗較大且需通壓縮空氣氧化,氧化時間長。
2.4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的固體吸附劑,使污水中的一種或多種污染物吸附在固體表面而被脫除的方法。目前可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高爐礦渣、磺化煤、殼聚糖、沸石、海泡石、活性氧化鋁、改性纖維、蛋殼、硅藻土、膨潤土、硅基磷塊鹽、離子交換樹脂等。這些吸附劑中,有物理吸附、化學吸附、交換吸附、混合吸附等,對鎘的去除都有一定的效果,需配合深度凈化系統處理后達標排放。但一般處理廢水成本較高,應該從經濟上考慮,探索研究廉價高效的吸附劑,如高爐礦渣、金屬冶煉水淬渣、沸石、蛋殼等,提高實用價值。
2.5電解法
電解法是利用直流電進行氧化-還原反應,使得污染物在陽極被氧化,在陰極被還原成金屬單質的方法。陳志榮介紹了新型的流化床電極技術,利用此方法除鎘率可達98.0%,效果較理想。此外,采用高壓脈沖電凝法電解電鍍廢水中的Cd2+,脫除率可達96%~99%。當處理高鎘廢水時不能達標排放,但可回收金屬鎘;當處理低鎘廢水時,可實現達標排放。電解法裝置緊湊,占地面積小,投資省,易形成自動化,但電耗和可溶性陽極材料消耗大,副反應較多,電極易鈍化。
2.6生物處理法
生物法處理重金屬污水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目前國內外開始研究用淡水藻、海藻、真菌、細菌等生物來吸附處理含鎘廢水,在實驗室取得較好效果,應用在工業上還需繼續研究。生物處理法的優點:可以選擇性脫除低濃度重金屬離子,pH和溫度條件限制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不高,且可以綜合回收有價金屬。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南大學柴立元等發明了一種生物制劑深度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該方法通過生物制劑配合-水解-脫鈣-固液分離等過程,將廢水中的銅、鉛、鋅、鎘、砷、汞等重金屬脫除,出水達到工業排放標準。該技術工藝流程短,能耗低,投資少,占地面積小,使廢水回用率由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在30多家大型重金屬生產企業推廣應用,年回用廢水4000多萬m3。
2.7植物修復法
植物修復法,是利用植物吸收廢水中的鎘離子,降低鎘對環境的污染,是一種處理環境污染的新技術,具有成本低的優點。有研究表明,柳樹吸收鎘的能力非常強,利用此特點,可栽培柳樹來修復鎘污染的土壤。李華等的研究表明,劍蘭是一種很有潛力的可用于Cd污染水體修復的耐性植物。申華等[23]研究了斯必蘭、羽毛草和水芹3種水草對鎘污染水體的修復能力,結果表明:這3種水草均能不同程度地去除廢水中的鎘,對鎘的富集能力為:斯必蘭>水芹>羽毛草。
2.8高分子重金屬捕集劑處理法
近年來國際上已重點對高分子重金屬捕集劑處理法進行研究和應用。高分子重金屬捕集劑處理法利用捕集劑能與重金屬離子反應生成不帶電荷的穩定結構螯合物,生成沉淀時能將重金屬離子高效脫除,適用于深度處理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該方法的特點:產品耗量小、反應速度快、脫出效率高、離子選擇性強等。但該方法研究應用時間短,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種類繁多,捕集劑處理能力、應用范圍也不同,沒有統一的規范,影響了此產品在各行業廢水處理中的推廣應用。高分子重金屬捕集劑的合成方法有:
1)含有螯合基的單體通過縮聚、加聚、逐步聚合、開環聚合等方法合成;
2)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為基體,通過化學改性方法在基體上接入具有金屬螯合功能的官能團來合成。合成高分子重金屬捕集劑主要為二硫代氨基甲酸及其鹽類。季靚等研究了DTCs在不同環境條件的水體中對Cd2+的捕集性能:在鎘濃度為lm-mol/L的溶液中,DTCS對鎘的最大去除率能達到99.9%以上。改性天然高分子物質主要有淀粉、纖維素、甲殼素、殼聚糖、蛋白質、多肽類和木質素等,特點為:價格廉價,易生物降解,沒有二次污染。天然高分子通常含有大量活性基團如羥基、羧基等,通過改性后的高分子捕集劑的性能明顯優于合成的高分子捕集劑,目前為國內外科研人員的研究熱點。黃建宏等研究了在一定pH和適當反應時間的條件下,殼聚糖能高效吸附Cu2+、Cd2+、Pb2+、Zn2+等4種重金屬離子,對于含鎘0.005mol/L的溶液,鎘脫出率可接近100%。
3結語
在當今環保要求日趨嚴格的情況下,我們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狀況,以及現有的各種含鎘廢水處理方法,對鉛鋅冶煉企業的含鎘廢水提出了以下處理方案:
1)從源頭上開始治理,將含鎘量高的廢水返回系統利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節約大量廢水處理成本,且將廢水中的有價金屬進行了綜合回收。
2)傳統方法處理的廢水難以達標排放,因此需采取特殊手段處理,如將高分子重金屬捕集劑處理法或生物制劑法引用到冶煉行業,此方法比較適合復雜廢水的深度處理。此外,植物修復法、金屬冶煉水淬渣吸附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特點,值得繼續深入研究。
篇2
關鍵詞:重金屬廢水 生物吸附 超濾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廢水的大量排放,土壤和水源中重金屬積累的加劇,重金屬的污染也日益嚴重。由于重金屬易通過食物鏈而生物富集,構成對生物和人體健康的嚴重威脅。如何有效地治理重金屬污染已成為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而重金屬的污染情況在開發區的污水中也較為嚴重,根據長沙市環境監測站的檢測情況,我們發現開發區廢水中的鎳(Ni)存在間歇超標的現象,在對污泥進行監測的時候也發現了污泥中總鎘、總鎳、總銅超過了污泥農用時污染控制標準限值因此在這里對重金屬的處理方法進行了以及發展前景進行了探討。
國內外學者對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問題做了大量的研究[1、2]。目前已開發應用的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包括化學沉淀、電解、離子交換、膜分離、活性碳和硅膠吸附、生物絮凝、生物吸附、植物整治等方法。采用化學法、物理化學法都將殘生污染轉移,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對于大流域、低濃度的有害重金屬污染難以處理。而生物法具有效果好、投資少及運作費用低、易于管理和操作、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面就這幾種方法進行探討:
1 化學法
化學法主要包括化學沉淀法和電解法,主要適用于含較高濃度重金屬離子廢水的處理。
化學沉淀法的原理是通過化學反應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為不溶于水的重金屬化合物,通過過濾和分離使沉淀物從水溶液中去除,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鐵氧體共沉淀法[3]。由于受沉淀劑和環境條件的影響,沉淀法往往出水濃度達不到要求,需作進一步處理,產生的沉淀物必須很好地處理與處置,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
電解法是利用金屬的電化學性質,金屬離子在電解時能夠從相對高濃度的溶液中分離出來,然后加以利用。電解法主要用于電鍍廢水的處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濃度不能降的很低。所以,電解法不適于處理較低濃度的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水。
2 物理化學法
離子交換法和膜分離技術適用于含較低濃度重金屬離子廢水的處理。
離子交換法是在離子交換器中進行,此方法借助離子交換劑來完成。在交換器中按要求裝有不同類型的交換劑,含重金屬的液體通過交換劑時,交換劑上的離子同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進行交換,達到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的目的。這種方法受交換劑品種、產量和成本的影響。幾年來,國內外學者就離子交換劑的研制開發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5]。隨著離子交換劑的不斷涌現,在電鍍廢水深度處理、高價金屬鹽類的回收等方面,離子交換法越來越展現出其優勢。
膜分離技術是利用一種特殊的半透膜,在外界壓力的作用下,不改變溶液中化學形態的基礎上,將溶劑和溶質進行分離或濃縮的方法,包括電滲析和隔膜電解。電滲析是在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對溶液陰陽離子選擇透過性使水溶液中重金屬離子與水分離的一種物理化學過程。隔膜電解是以膜隔開電解裝置的陽極和陰極而進行電解的方法,實際上是把電滲析與電解組合起來的一種方法。上述方法在運行中都遇到了電極極化、結垢和腐蝕等問題。
3 生物法
3.1 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進行絮凝沉淀的一種除污方法[6]。微生物絮凝劑是由微生物自身構成的,具有高效絮凝作用的天然高分子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粘多糖、纖維素和核酸等。由于多數微生物具有一定線性結構,有的表面具有較高電荷或較強的親水性,能與顆粒通過各種作用相結合,起到很好的絮凝效果。目前開發出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有細菌、霉菌、放線菌、酵母菌和藻類等共17種。其中對重金屬有絮凝作用的有12種。陳天等[7]利用從多種微生物中提取的殼聚糖為絮凝劑回收模擬工業廢水中Pb2+、Cr3+、Cu2+,在離子濃度是100mg/L的200mL廢水中加入10mg殼聚糖,處理后溶液中Cr3+、Cu2+濃度都小于0.1mg/L, Pb2+濃度小于1 mg/L,得到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用微生物絮凝法處理廢水安全方便無毒、不產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且微生物生長快、易于實現工業化等特點。此外,微生物可以通過遺傳工程、馴化或構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因此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3.2 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是對于經過一系列生物化學作用使重金屬離子被微生物細胞吸附的概括理解,這些作用包括絡合、鰲合、離子交換、吸附等。這些微生物從溶液中分離金屬離子的機理有胞外富集、沉淀;細胞表面吸附或絡合;胞內富集。其中細胞表面吸附或絡合對死活微生物都存在,而胞內和胞外的大量富集則往往要求微生物具有活性。許多研究表明活的微生物和死的微生物對重金屬離子都有較大的吸附能力,作為生物吸附劑的生物源能夠從低濃度的含重金屬離子的水溶液中吸附重金屬,且有實用價值的微生物容易獲得。例如:發酵過程中的酵母菌是生物吸附劑很好的生物源,大量來自海洋中的藻類也是便宜的生物源[8、9]。趙玲等[9]用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活體和甲醛殺死的藻體對Cu2+、Pb2+、Ni2+、Zn2+、Ag1+、Cd2+的吸附能力進行研究,實驗證明,金屬離子混合液經原甲藻吸附30min后,各離子的濃度顯著下降且達到平衡,原甲藻的活體和死體對這六種金屬離子具有相似的吸附能力。
利用載體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微生物吸附劑經預處理固定后,吸附劑吸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增強、使用周期延長、可以提高廢水處理的深度和效率、減少吸附—解吸循環中的損耗。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開展了固定化細胞處理含重金屬有毒廢水的研究工作[10、11]。生物吸附劑具有來源廣、價格低、吸附能力強、易于分離回收重金屬等特點,而且使用死的微生物作為生物源具有容易固定化,并可根據需要制成特殊的生物吸附劑并反復使用。因此,生物吸附法有很好的工業應用前景。現階段我國的污水處理廠大多數采用活性污泥處理法,因此可以考慮在需進行重金屬去除的地域,通過對活性污泥的馴化(在此過程中應注意避免過量重金屬使活性污泥中毒),以及生物接種法接種相應的菌種,達到對低濃度含重金屬污水的處理。
3.3 植物整治技術
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富集機理,主要為兩個方面:一是利用植物發達的根系對重金屬廢水的吸收過濾作用,達到對重金屬的富集和積累。二是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原則和重金屬與微生物的親和作用,把重金屬轉化為較低毒性的產物。通過收獲或移去已積累和富集了重金屬的植物的枝條,降低土壤或水體中的重金屬濃度,達到治理污染、修復環境的目的。
在植物整治技術中能利用的植物很多,有藻類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等。其主要特點是對重金屬具有很強的耐毒性和積累能力,不同種類植物對不同重金屬具有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而且其耐毒性也各不相同。
浩云濤等[12]分離篩選獲得了一株高重金屬抗性的橢圓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并研究了不同濃度的重金屬銅、鋅、鎳、鎘對該藻生長的影響及其對重金屬離子的吸收富集作用。結果顯示,該藻對Zn2+和Cd2+具有很高的耐受性。對四種重金屬的耐受能力依次為鋅>鎘>鎳>銅。該藻對重金屬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經15μmol/L Cu2+、300μmol/L Zn2+、100μmol/L Ni2+、30μmol/L Cd2+濃度72h處理,去除率分別達到40.93%、98.33%、97.62%、86.88%。由此可見,此藻類可應用于含重金屬廢水的處理。
對重金屬離子具有吸附作用的草本植物有鳳眼蓮(Eichhoria crassipes Somis)、香蒲(Typhao rientalis Presl)等[13、14]。香蒲是國際上公認和常用的一種治理污染的植物,它具有特殊的結構與功能,如葉片成肉質、柵欄組織發達等。香蒲植物長期生長在高濃度重金屬廢水中形成特殊結構以抵抗惡劣環境并能自我調節某些生理活動,以適應污染毒害[15]。招文銳等[16]研究了寬葉香蒲人工濕地系統處理廣東韶關凡口鉛鋅礦選礦廢水的穩定性。歷時10年的監測結果表明,該系統能有效地凈化鉛鋅礦廢水。未處理的廢水含有高濃度的有害金屬鉛、鋅、鎘經人工濕地后,出水口水質明顯改善,其中鉛、鋅、鎘的凈化率分別達到99.0%,97.%和94.9%。分析其pH和Pb、Zn、Cd、Hg、As質量分數的年份和月份變化趨勢,發現經濕地處理的廢水出水水質中的各指標的年份和月份變化幅度較小,且都在國家工業污水的排放標準之下,可見該濕地的污水凈化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采用木本植物來處理污染水體,具有凈化效果好,處理量大,受氣候影響小,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胡煥斌等[17]試驗結果表明,蘆葦和池杉兩種植物對重金屬鉛和鎘都有較強富集能力,而木本植物池杉比草本植物蘆葦具有更好的凈化效果。周青等[18]研究了5種常綠樹木對鎘污染脅迫的反應,實驗結果表明,在高濃度鎘脅迫下,5種樹木葉片的葉綠素含量、細胞質膜透性、過氧化氫酶活性及鎘富集量等生理生化特性均產生明顯變化,其中,黃楊、海桐,杉木抗鎘污染能力優于香樟和冬青。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能切斷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和家畜的食物鏈,避免了二次污染,可以定向栽培,在治污的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是一種理想的環境修復方法。
4 重金屬廢水處理發展趨勢及展望
一、生物法將成為主導方法 雖然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都可以治理和回收廢水中的重金屬,但由于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成本低、效益高、易管理、無二次污染、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另外,通過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應用,可使生物具有更強的吸附、絮凝、整治修復能力。因此生物法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幾種技術集成起來處理重金屬廢水 重金屬廢水是一種資源,許多重金屬都比較昂貴。如果將廢水中的重金屬作為一種資源來回收,不但解決了重金屬的污染,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電化學法就可以滿足這些要求處理重金屬廢水,但由于廢水中重金屬的濃度一般較低,用傳統的電化學法來處理,電流效率較低,電能消耗較高。因此,為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實現廢水回用和重金屬回收,可將幾種技術集成起來處理重金屬廢水,同時發揮各種技術的長處。Tung Chung-Ching等[19] 集成采用膠束增強超濾法去除水溶液中的銅離子取得了顯著效果。張永鋒[20]采用絡合-超濾-電解集成技術處理重金屬廢水,超濾的濃縮液可通過電解回收重金屬,從而實現廢水回用和重金屬回收的雙重目的,為重金屬廢水的根治找到了新的出路。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與植物的協同凈化作用,并輔之以物理或化學方法,尋找凈化重金屬的有效途徑。對重金屬的污染源頭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監督,利用物理和化學的辦法處理好源頭的含較高濃度的重金屬廢水,不讓高含量的重金屬廢水進入城市排水管網。這樣可以減少治理成本,又減輕了二級污水廠的處理難度,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在已建成的環境治理項目中,可以考慮進行對重金屬處理的改進和改造以達到對相應重金屬的處理,而在有必要進行重金屬處理的未建成環境治理項目,應該在立項時即考慮對重金屬的去除,以達到更好的治理污染,修復環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況金蓉.生物吸附技術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應用[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02,26(3):400~403
[2]Kim D. S.The removal by crab shell of mixed heavy metal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J]. Biore- source Technology, 2003,87:355~357
[3]張學洪,王敦球,程利等.鐵氧體法處理電解鋅廠生產廢水[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3, 26(1):36~37
[4]鄧再輝.不溶性淀粉黃原酸酯在處理含銅廢水中的應用[J].礦冶工程, 2003,23(3):44~48
[5]Chaudhari S., Tare V.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Uptake and Release by Inso- luble Starch Xanthate in Aqueous Environment[J].Wat. Sci. Tech.,1996,34(10):161~168
[6]馬士軍.微生物絮凝劑的開發及應用[J].工業處理,1997,12(1):7~10
[7]陳天,汪士新.利用殼聚糖為絮凝劑回收工業廢水中蛋白質、染料以及重金屬離子[J].江蘇環境科學,1996(1):45~46.
[8]李明春,姜恒,侯文強等.酵母菌對重金屬離子吸附的研究[J].菌物系統,1998,17(4):367~373
[9]趙玲,尹平河,Qiming Yu等.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對重金屬的富集機理[J].環境科學,2001,22 (4):42~45
[10]胡自偉,潘志彥,王泉源.固定化生物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2,3(9):19~23
[11]Kapoora A.,Viraraghavan T.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Immo- bilized Fungal Biomass in Continuous Mode[J]. Water Resource,1998,32(6):1968~1977
[12]浩云濤,李建宏,潘欣.橢圓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對4種重金屬的耐受性及富集[J].湖泊科學,2001,13(2):158~162
[13]許德芝.風眼蓮在不同種類的污水中的吸附能力的研究[J].貴州環保科技,1995,1(1): 20~21
[14]葉志鴻,陳桂珠.寬葉香蒲凈化塘系統凈化鉛鋅礦廢水效應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1992, 13 (2): 190~194.
[15]溫志良,徐海宇,毛友發.香蒲植物在環境保護中的開發利用[J].環境保護,1999,10:39~42
[16]招文銳,楊兵,朱新民等.人工濕地處理凡口鉛鋅礦金屬廢水的穩定性分析[J].生態科學, 2001,20(4):16~20
[17]胡煥斌,周民華,王桂珍等.人工濕地處理礦山炸藥污水[J].環境科學與技術,1997,78(3): 17~ 18
[18]周青,黃曉華,施國新等.鎘對5種常綠樹木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環境科學研究,2001, 14(3):9~12
篇3
關鍵詞:原子吸收光譜法;鎘檢測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發展
劉兆明等人[1]在對地表水的研究中,以雙縫石英管對鎘進行捕集,痕量鎘的測試靈敏度較常規測試提升了兩級,鎘元素的檢出下限也下降至 2.23×10- 5μg0mL1。趙志賓等[2]在對煤中鎘含量測試進行了測試,鎘的回收率在 95-104%間。而在檢測過程中,人們還常對樣品進行處理,來提升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靈敏度。在研究中人們會用萃取法提升鎘的濃度,有研究報道用DDTC或者A PDC將鎘進行螯合后,用四氯化碳將螯合物進行萃取,然后進行鎘元素含量的檢測[3、4]還有報道用碘絡合鎘,隨后用M IBK進行萃取,后進行鎘元素含量的檢測[5]。周敏等[7]在其研究中采用MIBK以及TOA對碘絡合的鎘進行萃取,隨后的測試結果的偏差僅在2.6-4.5%間,鎘的回收率在 94-100%間。
二、實驗部分
(1)儀器、試劑及試樣
SP-3520AAPC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HL-1型鎘的空心陰極燈。鎘標準溶液(濃度為1000mg/L,微孔濾膜,孔徑0.48m;硝酸(優級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廢水樣品為工業廢水。
(2)儀器工作條件
SP-3520AAPC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鎘試液最優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儀器工作條件
(3)標準工作溶液的配制
在100mL容量瓶中,用1十499的硝酸溶液稀釋中間標準溶液(用1+499的硝酸溶液稀釋鎘標準溶液,得到濃度為10mg/L),配制標準工作溶液,得到標準工作溶液系列濃度為0.020,0.050,0.10,0.25、0.50mg/L。
(4)實驗方法
1.試樣的制備和測定
被測樣品按照參考文獻[8]幻標準前處理,過濾后,用不開氘燈和開氘燈兩種方法對樣品進行上機測定【9】。
2.校準曲線及樣品測定
用水和+499的硝酸分別做空白溶液,調零,然后在2.2節儀器工作條件下測定所配制標準工作溶液的吸光度,隨著錦濃度的增加,其吸光度也增加,得到鎘濃度和吸光度的線性關系,計算其線性回歸方程并繪制校準曲線。取需測定的鎘試樣溶液,測定其吸光度值,代人回歸方程中求得試樣溶液中鎘的含量。
三、結果與討論
(1)校準曲線測試結果
隨著鎘濃度的增加,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測定得到的吸光度值也逐漸增加。在0.020-0.50mg/L的范圍內,不開氘燈和開氘燈時,鎘測定的校準曲線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校準曲線測定結果
根據以上線性測定實驗結果,表明無論氘燈是否開啟,鎘濃度在0.020-0.50mg/L范圍內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2)精密度測試結果比較
實驗對0.05mg/L和0.lmg/L的含鎘樣品分別用不開氘燈和開氘燈方法進行了6次測定。如下表3的測試
結果顯示,在不開氣燈和開氘燈的情況下,其RSD值均滿足測試的要求,但不開氘燈時的測試含量明顯比開氘燈時測試的高。
表3 儀器在不開氘燈和開汽燈條件下精密度測試結果
(3)方法檢出限評價結果比較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分析中,根據檢出限定義[10],在實驗條件下測試并計算出本方法不開氘燈時的檢出限為0.01mg/L,,開氘燈時的檢出限為0.0042mg/L。
由于含有大量鹽,直接測定時存在著嚴重的背景吸收,影響測定結果準確性,同時也降低了靈敏度。
(4)兩種方法對不同濃度錫樣品測試結果的影響
依據GB7475-1987標準規定[8],如果樣品溶液中含鹽量高,特征譜線又低于350nm時(鎘的特征譜線是228.8nm),可能出現非特征吸收。根據生產所需要的水質情況,確定鎘的實際濃度為0.0500mg/L和0.0800mg/L,改變氯離子的濃度,測試不開氘燈和開氘燈對測定的影響,所得數據如下表4所示。
表4 實際總錫濃度為0.0500 m留L和0.0800 mg/L的不同氯離子濃度溶液的測試結果
圖1 不開氘燈時(A)和開氘燈時(B)氯離子濃度與測定結果相對誤差的關系
不開氘燈時,測定結果相對誤差大,最高達到470%。所測定的數據沒有實際應用價值。而且可以發現,無論總鎘濃度為0.05mg/L或0.08mg/L時,隨氯離子濃度的增大,相對誤差均逐漸增大。
此結果表明含鹽量與總鎘測定的相對誤差的絕對值呈一定的關系。同時當實際總鎘濃度較大時,測定值受含鹽量的影響較小;實際總鎘較小時,測定值受含鹽量的影響較大。
圖1結果表明,開氘燈時,總鎘測定誤差相對較小,其在橫坐標上下波動。說明氘燈可以一定程度上屏蔽掉含鹽量對總鎘測定的影響。當實際總鎘較小時,相對誤差波動較大,實際總鎘較大時,相對誤差波動較小。
(5)準確度測試結果比較
經測定,樣品中氯化鈉濃度為50000mg/L,進一步對上述廢水樣品進行加標回收實驗研究,在不開氘燈和開氘燈情況下的測試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不開氘燈和開汽燈加標回收實驗測定結果(n=6)
以上測試結果表明不開氣燈時,回收率遠超出了可信的范圍;而開氘燈時的回收率均在84.2%-102.5%之間,能夠滿足分析的要求。
四、結束語
通過多次實驗,對比了不開氘燈和開氘燈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實驗結果證明,開氘燈進行扣背景測定數據誤差比不開氘燈小。在開氘燈時測定水樣相對誤差在8.20%以內,回收率在84.2%-102.5%之間,檢出限低,靈敏度高,數據有一定的可信度。因此,氘燈背景扣除法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測定高含鹽廢水中總鎘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兆明,趙愛華.捕集q釋放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痕量PbqCd 的研究[J].化學分析計量,2001,10(2):16-17.
[2]趙志賓,趙文霞,張 雷.導數-原子捕集聯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粉煤灰中鎘[J].地質找礦論叢,2004,19(B12):187-190.
[3]呂躍明.萃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香菇棒中的鉛鎘[J].四川環境,2005,24(4):47248,86.
[4]樓樹青,于維森,于紅衛.絡合萃取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中鎘[J].預防醫學論壇,2006,12(4):456-457.
[5]潘錦武.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同時測定食品中痕量鉛和鎘[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5,15(8):940-941.
[6]周 敏.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時測定土壤及蔬菜中痕量鉛和鎘的條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31(3):49-51.
[7]黃仙花.原子吸收法測定污水中鍋的方法研究.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水質桐、鋅、鉛、鍋的剎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GB/T 7475-1987.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7.49-55.
篇4
關鍵詞:重金屬 湘江 排污口
中圖分類號:X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a)-0122-01
湘江流域是我國主要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的基地之一。該區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了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問題[1]。湘江霞灣港段流經株洲市石峰區清水塘工業區,該區域內有70多家冶煉、化工企業。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工業區內企業大多通過老霞灣排污口排放工業廢水。到20世紀70年代末,工業廢水改由新霞灣排污口排入湘江[2]。湘江霞灣段位于湘江下游中段,其水質主要受市區所排工業廢水影響,經霞灣港排入該江段的廢水及廢水污染物分別占全市的60%和75%以上[3]。這些工業廢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重金屬進入水體不會被分解,與水中的其他毒素結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機物。重金屬在人體內能和蛋白質及各種酶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使它們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累積,如果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限度,會造成人體急性中毒、亞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危害。由于湘江霞灣港段下游為湘潭市和長沙市,生態區位非常敏感,影響至關重大。因此,對湘江霞灣港排污口中的重金屬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揭示其在該地區分布的規律,而且對水資源保護、環境管理和區域環境評價都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方法
2010年8月對湘江霞灣港入江排污口進行排污口定位以及水質采樣。現場采樣按照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在霞灣直排口,進行為期三天的現場采樣,并保證三天的有效數據。對采集的樣品按表1進行檢測。
2結果與分析
湘江霞灣港排污口采樣點的重金屬濃度見表2。由表2可知,湘江霞灣港港段受到嚴重的重金屬污染。重金屬鉛、鋅、鎘、鉻、六價鉻、汞以及砷(水質均為地表水V類標準。尤其是重金屬鋅,超標嚴重(鋅地表水V類標準為2.0mg/l)。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見,霞灣港污染程度較重,為了改善該地區地面水的環境質量,必須盡快對排污口污水進行處理。在設計輸水管道的同時,應實行清水與污水分流,雨水與污水分流,以減少污水總量,降低處理系統的運行成本。
3結語
通過對湘江霞灣港排污口污水重金屬進行分析,表明排污口廢水中鉛、鋅、鎘、鉻、六價鉻、汞以及砷等7種重金屬水質均為地表水V類標準。其中鋅超標最為嚴重。因此需要盡快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對排污口污水進行處理。
參考文獻
[1] 王子健,孫建明,彭安.湘江霞灣港汞污染化學行為初探[J].環境科學叢刊,1984,5(2):7~10.
篇5
中色鋅業現有鋅210kt/a、硫酸400kt/a的產能,采用自主研發的榮獲有色金屬工業科技一等獎的“低污染沉礬除鐵濕法煉鋅工藝”,并且從廢渣中綜合回收銅、銀、鎘、鈷、鋅等有價金屬。其采用的全濕法工藝“從冶煉廢渣回收銅、鎘、鈷、鋅的方法”屬國內首創,是國內首家從凈液渣中利用無萃取濕法工藝生產電銅的企業。目前,我國濕法煉鋅企業普遍采用的是成熟的濕法工藝,即酸浸、置換、除雜,從凈液渣中回收銅、鎘、鈷、鋅,得到的產品多為海綿鎘、鈷渣和銅渣,作為中間或者半成品出售。中色鋅業為了簡化流程、提高金屬綜合回收率和產品附加值、減少廢渣排放、降低二次污染,經過幾年的開發,研發和工業應用了“從冶煉廢渣中回收銅、鎘、鈷、鋅的方法”,陸續投資建設了凈液渣綜合利用回收項目,其中一期項目投資5676萬元,年回收電銅1040t、精鎘450t、鈷精礦1861t,于2009年12月投產;二期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年回收電銅1040t、精鎘450t、鈷精礦1861t(含鈷2%)、鋅溶液含鋅量9000t,于2012年5月投產。同時針對兩段砷鹽凈化過程中需要使用砒霜,且過程中會產生AsH3劇毒氣體,存在安全隱患;溶液中銅離子不夠時需要補加硫酸銅;產生的兩段凈液渣中金屬分散且含砷高等問題,公司于2010年開始將砷鹽凈化除鈷改為銻鹽凈化除鈷工藝。經過工業化試驗表明:銻鹽凈化鋅粉消耗少,產生的SbH3比AsH3毒性弱且化學性質不穩定(室溫下即分解),消除了安全隱患;不需要使用氫氧化鈉、高錳酸鉀和硫酸亞鐵;凈化階段實現了有價金屬的分離和富集,得到3種高品位渣,可直接綜合回收而不需要中間處理。高溫高酸煉鋅工藝具有自身的優點,但是該工藝會產生泥態化的高浸渣(鉛銀渣)和鐵渣,并從系統中帶走0.3m3/t的浸出液,且所產出的浸出渣屬于危險固廢,不允許隨便堆放,同時高浸渣中常蘊含銀、鋅、鉛、銅等有價金屬,必須加以綜合回收利用。中色鋅業在比較了國內外對高浸渣的綜合利用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公司每年產出的135kt高浸渣的特性和地區等條件的限制,采用了浮選工藝方法回收其中銀,萃取方法回收選礦廢水中的鋅,達到了對高浸渣的綜合利用:考慮到銀礦物和含銀化合物均可在酸性介質中用常規硫化物捕收劑浮選回收,因此中色鋅業在選擇適宜的浮選藥劑的基礎上,確定了一粗、一精、三掃和中礦再選工藝流程。通過試驗,銀浮選回收率56%~60%,金的回收率70%~80%。高浸渣中水溶鋅含量為2.97%,浮選銀后的廢水中含鋅16~18g/t,廢水量700t/d,pH=4~4.5。針對該廢水特性,公司采用廢水鋅離子萃取富集技術。根據實驗室結果,確定了一級預萃取(消除選礦藥劑的影響)、三級逆流萃取、兩級逆流反萃、反萃有機相再反萃鐵的工藝流程,萃取率達62%~70%。該銀鋅綜合回收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年回收銀精礦含銀12t,選礦廢水富集鋅2800t。
2鈦白粉生產
鈦白粉生產企業主要是平桂飛碟,目前其鈦白粉的生產能力為25kt/a,生產工藝為硫酸法。平桂飛碟生產的“飛碟牌”鈦白粉暢銷歐美、日本、東南亞市場,出口量占年產量的60%,曾連續3年位居中國鈦白粉自營出口第一位。從2004年開始,平桂飛碟3次獨家應訴韓國鈦白粉反傾銷,并最終贏得勝利。在生產普通型BA01-01鈦白粉的同時,公司依靠科技進步,還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GA專用系列產品,其性能相當于日本A100、韓國K100系列高檔鈦白粉。平桂飛碟大力發展循環產業鏈,狠抓“三廢”的治理,按照“以廢治廢、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的思路,將內部的產業“串珠成鏈”,構建起“電力—有色金屬—水泥”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鈦白粉—工業石膏—水泥”、“鈦白粉—硫酸亞鐵—氧化鐵紅(一水亞鐵)”、“有色金屬—采選尾礦、冶金渣、鍋爐渣—水泥”、“有色金屬采礦廢石—建筑材料(筑路材料)”等循環經濟產業鏈,2012年榮獲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平桂飛碟鈦白粉生產資源利用率高(如鈦礦消耗、硫酸消耗),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特別是硫酸消耗3.2t/t,優于我國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企業清潔生產技術一級指標的3.5t/t。鈦白粉單位產品新鮮水消耗30m3/t,廢水排放量50m3/t,綜合能耗0.95tce/t,均優于我國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企業清潔生產技術一級指標,冶煉用水重復利用率98%。鈦白粉生產中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水,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會腐蝕下水道,造成水體污染、土壤酸化,惡化生態環境,嚴重危害附近居民的生活及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并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但是酸性廢水的治理成本高,產生的石膏廢渣露天堆放對環境會產生污染等問題。平桂飛碟根據賀州市大理石加工產生的大量廢石漿無法處理的情況,經過技術攻關,開發出了以大理石廢料處理鈦白粉生產的酸性廢水,制成鈦石膏用于水泥生產的獨特技術,既有效地解決了工廠的酸性廢水治理問題,又解決了當地大理石加工業廢石漿的出路。每生產1t鈦白粉將產生2.5~4t的副產品綠礬(FeSO47H2O),原先采用鐵皮法生產氧化鐵紅,但生產成本高,產品雜質高,沒有出路。而綠礬的堆積不僅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還占用土地資源,對土壤等環境也產生污染。平桂飛碟通過試驗研究,開發出以硫酸亞鐵為原料生產氧化鐵紅和一水硫酸亞鐵的工藝,氧化鐵紅產品應用于陶瓷、油漆制造等行業,一水硫酸亞鐵可作為飼料添加劑和凈水劑。新工藝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還消化了鈦白粉廠大量的硫酸亞鐵,有效解決了鈦白粉廠硫酸亞鐵廢渣的處置難題。
3結束語
篇6
關鍵詞:銅鉛鋅冶煉廠;環境污染;治理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對有色行業,特別是銅鉛鋅冶煉行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提高環保技術水平是降低污染、減少污染,做到增產不增污的根本途徑。
1、污染狀況
1.1、廢氣污染
在銅鉛鋅冶煉廠中排放的煙氣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鉛、鋅、砷、鎘、汞等金屬化合物及粉塵,還有部分未燃燒完全的兒粉及碳黑。每年被煙氣帶走的金屬的粉塵數量巨大,其中含銅、鉛、砷、鎘、汞。在氣體污染物中,以二氧化硫對大氣污染最為嚴重。廠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超過國家標準1~4倍,含鉛超標,有的操作崗位附近空氣中含鉛濃度超標,因此,從事煉鉛作業的職工幾乎很容易鉛中毒,同時砷的污染也很嚴重。
1.2、水質污染
每天排放污水量飛非常大,每年從污水中排放的重金屬特別多,包括銅、鉛、鋅、隔、砷。污水中這些元素的含量大部分都超過排放標準,直接排入明渠,灌溉農田,使農作物遭受嚴重污染,尤以鎘的污染危害最為明顯。例如,鉛、鋅冶煉過程中排放的含鎘污水,每年排放鎘量高達十余噸。會污染土壤,土壤中含鎘量致使農作物含鎘高;另一方面,這些廢水排入江河,也對水產資源造成嚴重破壞。
1.3、廢渣污染
每年產生的廢渣,包括銅渣、鉛渣,鋅渣,棄渣每年含鋅、鉛、銅數量非常高,此外由于鋅生產設備不平衡,鋅浸出渣不能全部返回回轉窯處理,這些廢渣不僅損失了大量金屬,也造成了污染農田、土地的惡果。
1.4、噪聲污染
噪聲污染是工業發展中的一個新問題,當噪聲超過80分貝時,對人體健康就有危害,進行銅鉛鋅冶煉的時候噪聲污染也很嚴重。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2、有色行業污染現狀和存在問題
2.1、有色行業仍為“三廢”污染的大戶
早年的資料可以知道,當年有色企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3.9億t,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1.71%,有色行業廢氣排放量為3778億m3,其中SO2為53.8萬t,占全國SO2排放量的2.9%;有色行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為7721萬t,占全國的7.2%;固體廢棄物累積儲存量達16.82億t,占地面積8513.59萬m2。隨著工業廢水帶到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汞年排放量為6.86t,銅93.02t,鉛286.24t,砷159.12t;此外還有564.50t銅、2005.40t鋅等有價金屬隨著廢水排人環境中。有色行業中銅鉛鋅重有色冶煉企業的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95億t,占有色行業的50%;工業廢氣排放量為747億m3,占有色行業的20%;SO2的排放量為43.7萬t,占有色行業的81.3%。可見,有色行業是我國產生“三廢”污染的大戶,其中尤以銅鉛鋅企業為甚。
2.2、存在一些典型污染物且情況較嚴重
在工業廢氣方面,雖然重金屬重冶煉高濃度SO2回收裝置已基本配齊,大中型直屬企業進廠原料硫利用率逐年有所提高,但1997年僅達到77.52%,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區以鉛燒結煙氣為代表的低濃度SO2未能綜合利用,每年銅鉛鋅企業SO2外排量仍達43.7萬t,相當于可制硫酸65萬t;其次,有色行業煙塵、粉塵的排放情況與往年相比雖有所改善,但在銅鉛鋅企業中仍處于凈化效率低、嚴重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狀況。
在工業廢水方面,雖然廢水復用率和達標率逐年提高,1997年僅達到72.85%,與國家要求的復用率在85%以上的水平差距較大,同時根據最新的企業上報環境監測數據統計:工業廢水中一、二類污染物存在排放量增加的趨勢,其中六價鉻、汞及二類有機污染物排放量明顯增加;在濃度指標方面,總鉛、總汞、揮發酚超標程度加劇。企業采用一些老、舊、低效的處理工藝和設備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因素。
在工業固體廢棄物方面,固廢綜合利用率沒有大的提高,1997年為7%,但與全國的平均30%相比差距很大。根據國家環保局在全國開展的首次工業固體廢棄物申報登記工作的統計結果,有色行業位于全國產生固體廢物的10個最多行業之列,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分列產生危險廢物最多的10個行業中的第2、3位。
2.3、有色行業的發展將受環境的制約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色金屬產量增加,所需資源、能源消耗量會隨之增加,這將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壓力。根據宏觀綜合排放系數法計算預測,如有色金屬產量保持600萬t,廢水排放量將達40050萬t,SO2排放量60萬t,固體廢物產生量8500萬t,粉塵排放量13萬t。如果不盡快解決目前有色行業技術裝備總體水平落后、能源結構不合理、工業污染控制技術水平低的局面,有色行業的環境污染問題將更加突出,從而嚴重制約有色行業的發展。
3、對策
3.1、有效地利用資源
目前,世界先進國家的重有色冶煉廠的綜合利用率均在80%以上,綜合利用程度比我國高得多。我國各重冶企業的綜合利用發展很不平衡,差的企業其綜合利用率只百分之十幾,甚至更低;搞得較好的株洲冶煉廠,1980年綜合利用率也只達68.24%。因此各有色冶煉企業尚需進一步努力搞好綜合利用,盡量做到`使用較少的原料,生產較多的金屬產品,以充分利用國家資源。
特別是銅鉛鋅冶煉原料中的稀散金屬都是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如鍺、鎵、錮、硒、碲、砷等。但這些稀散金屬大都沒有本身的單獨礦床,而是伴生于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物中,因此在銅鉛鋅冶煉過程中綜合回收稀散金屬就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3.2、硫煙混合制酸和汞的回收
一般鉛燒結煙氣含SO2濃度為1~2.5%,不能單獨制酸,若采用吸收凈化法,則設備復雜,吸收劑昂貴,還需處理吸收物,經濟效果差。銅鉛鋅冶煉綜合建廠,就可采用鋅沸騰焙燒高濃度硫煙(SO26~8%)和鉛燒結低濃度硫煙混合制酸,這種方法技術可行,鉛鋅共一套制酸系統,投資少又便于管理,經濟效果好。當然,改進燒結工藝,如采用鼓風燒結,亦是提高鉛燒結煙氣SO2濃度的一個有效辦法。
鉛鋅精礦中均含有汞,某些鋅礦中含汞還較高,株冶使用的鋅精礦平均含汞0.0028%;韶冶處理的凡口鉛鋅混合精礦平均含汞0.053%,按年產5萬噸鉛鋅計算,所處理的原料中含汞量每年可達幾十噸,在冶煉過程中,由于受高溫氧化作用,絕大部分的汞隨煙氣進入煙塵、酸泥、污水和硫酸中。韶冶成品酸的汞含量達100ppm,制酸尾氣含汞也高(約0.24毫克/m3),含高汞硫酸銷售后,可能產生汞的再次污染。因此必須解決從鋅焙燒(或鉛燒結)煙氣中綜合回收汞的問題。韶冶于1980年9月裝備一套用碘絡合法從制酸煙氣回收汞的工業試驗設備。目前能處理煙氣量為40000~45000(m3/h),按含汞40(毫克/ m3)計算,每天吸收汞39~40公斤。這種方法的技術經濟效果較好,所產硫酸和排放尾氣含汞均達到標誰,可進一步加以完善,推廣。
3.3、關干稀散金屬的綜合回收
近幾年來,大多數銅鉛鋅冶煉廠對稀散金屬都作了綜合回收的試驗,并進行了生產,但普遍存在綜合回收率低,產品質量不夠穩定的現象。筆者認為,除存在技術問題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各工廠普遍存在重主產品,輕綜合回收所致。稀散金屬生產長期無全國統一規劃,其產量在工廠里屬軟指標,能收多少算多少,致使稀散金屬白白流失,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此外,某些稀散金屬的應用,尚需進一步研究和推廣。要搞好銅鉛鋅冶煉廠稀散金屬的綜合回收,首先是對稀散金屬的生產和應用要有個全國的統一規劃,根據各廠實際,發揮各自的優勢,制定每年生產的品種、產量和綜合回收計劃,工廠要象完成主產品一樣完成稀散金屬的各項指標。二是要組織有關研究院所和工廠,進一步研究和推廣稀散金屬的應用以及提取稀散金屬的經濟工藝,以提高質量,擴大品種。三是工廠要千方百計提高稀散金屬的綜合回收率,增加產量,加強管理,減少消耗,降低成本,盡量降低銷售價格。
3.4、工業廢水的處理
目前我國大多數銅鉛鋅冶煉廠的工業廢水,普遍未加處理排放,其中含有重金屬離子氯、氟及酸等,造成水源的嚴重污染,危害工農業生產和水產業,嚴重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我們認為,采用分段沉清和集中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即先在各生產車間建設簡易沉清池,分段沉清,全廠建筑總廢水處理站。工業廢水先進人簡易沉清池,自然沉清或加混凝劑,凝聚沉清,沉渣掏出自然千燥后,按含不同的金屬分別送歸各系統進行回收。上清液盡量循環使用,不符合循環使用要求的才排送總廢水處理站,以減少總廢水的處理量。
結束語
銅鉛鋅冶煉廠對環境的污染情況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需要不斷的完善各個方面的條件,采取相應的措施針對存在的問題,從而降低環境污染。
參考文獻
[1]楊曉松,殷志偉,許國強.銅鉛鋅冶煉廠環境污染治理及其技術對策[J].有色金屬,2000,01:94-96.
[2]梁彥杰.鉛鋅冶煉渣硫化處理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2.
篇7
關鍵字:污水處理系統;重金屬;廢水處理工藝; 設計研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general attention, heavy met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eavy met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from the traditional precipitation, chemical method, adsorption to modern microb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verse osmosis technology, etc.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method of the waste water, the heavy metal waste from just moved to other have to medium, not radically put an end to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the heavy me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heavy metal proce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ts application direction studied and discussed.
Keywor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Heavy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Design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R12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
重金屬廢水是對環境污染最嚴重和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工業廢水之一。20世紀60年代震驚世界的日本公害病──水俁病和痛痛病,就是分別由含汞廢水和含鎘廢水污染環境造成的。因此,各國對重金屬廢水的治理都十分重視。
1.水污染現狀
水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隨著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水資源的要求,無論是從質而言,還是從量而言,都有了更高的標準。水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它是有限資源,對于缺水地區來說,水就更加寶貴了,防止水污染,保護水環境,目前已引起廣泛共識。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外界某種物質的介入,導致原有質量特性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了原有的功能和利用價值,甚至危害人體健康,破壞生態環境。人類社會為了滿足生活及生產的需求,要從各種自然水體中取用大量的水,這些水被利用后,即產生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并最終又排入天然水體,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用水的循環。
2.處理特點和基本原則
廢水中的重金屬是各種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壞的,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例如,經化學沉淀處理后,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狀態轉變成難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污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后,廢水中的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經再生后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總之,重金屬廢水經處理后形成兩種產物,一是基本上脫除了重金屬的處理水,一是重金屬的濃縮產物。重金屬濃度低于排放標準的處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產工藝用水要求,最好回用。濃縮產物中的重金屬大都有使用價值,應盡量回收利用;沒有回收價值的,要加以無害化處理。
重金屬廢水的治理,必須采用綜合措施。首先,最根本的是改革生產工藝,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屬;其次是在使用重金屬的生產過程中采用合理的工藝流程和完善的生產設備,實行科學的生產管理和運行操作,減少重金屬的耗用量和隨廢水的流失量;在此基礎上對數量少、濃度低的廢水進行有效的處理。重金屬廢水應當在產生地點就地處理,不同其他廢水混合,以免使處理復雜化。更不應當不經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同城市污水混合進入污水處理廠。如果用含有重金屬的污泥和廢水作為肥料和灌溉農田,會使土壤受污染,造成重金屬在農作物中積蓄。在農作物中富集系數最高的重金屬是鎘、鎳和鋅,而在水生生物中富集系數最高的重金屬是汞、鋅等。
3.處理方法可分為兩類:
3.1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成不溶的重金屬化合物或元素,經沉淀和上浮從廢水中去除,可應用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上浮分離法、離子浮選法、電解沉淀或電解上浮法、隔膜電解法等;
3.2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用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法、離子交換法等。第一類方法特別是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和電解沉淀法應用最廣。從重金屬廢水回用的角度看,第二類方法比第一類優越,因為用第二類方法處理,重金屬是以原狀濃縮,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可直接回用于生產過程。而用第一類方法,重金屬要借助于多次使用的化學藥劑,經過多次的化學形態的轉化才能回收利用。一些重金屬廢水如電鍍漂洗水用第二類方法回收,也容易實現閉路循環。但是第二類方法受到經濟和技術上的一些限制,目前還不適于處理大流量的工業廢水如礦冶廢水。這類廢水仍以化學沉淀為主要處理方法(見廢水化學處理法),并沿著有利于回收重金屬的方向改進。
4重金屬廢水處理發展趨勢及展望
4.1生物法將成為主導方法 雖然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都可以治理和回收廢水中的重金屬,但由于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成本低、效益高、易管理、無二次污染、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另外,通過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應用,可使生物具有更強的吸附、絮凝、整治修復能力。因此生物法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4.2幾種技術集成起來處理重金屬廢水 重金屬廢水是一種資源,許多重金屬都比較昂貴。如果將廢水中的重金屬作為一種資源來回收,不但解決了重金屬的污染,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電化學法就可以滿足這些要求處理重金屬廢水,但由于廢水中重金屬的濃度一般較低,用傳統的電化學法來處理,電流效率較低,電能消耗較高。因此,為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實現廢水回用和重金屬回收,可將幾種技術集成起來處理重金屬廢水,同時發揮各種技術的長處。Tung Chung-Ching等[19] 集成采用膠束增強超濾法去除水溶液中的銅離子取得了顯著效果。張永鋒[20]采用絡合-超濾-電解集成技術處理重金屬廢水,超濾的濃縮液可通過電解回收重金屬,從而實現廢水回用和重金屬回收的雙重目的,為重金屬廢水的根治找到了新的出路。
5.重金屬濃縮產物的無害化處理
重金屬廢水經處理形成的濃縮產物,如因技術、經濟等原因不能回收利用,或者經回收處理后仍有較高濃度的金屬物未達到排放標準時,不能任意棄置,而應進行無害化處理。常用方法是不溶化和固化處理,就是將污泥等容易溶出重金屬的廢物同一些重金屬的不溶化劑、固定劑等混合,使其中的重金屬轉變成難溶解的化合物,并且加入如水泥、瀝青等膠結劑,將廢物制成形狀有規則、有一定強度、重金屬浸出率很低的固體;還可用燒結法將重金屬污泥制成不溶性固體。
6結束語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與植物的協同凈化作用,并輔之以物理或化學方法,尋找凈化重金屬的有效途徑。對重金屬的污染源頭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監督,利用物理和化學的辦法處理好源頭的含較高濃度的重金屬廢水,不讓高含量的重金屬廢水進入城市排水管網。這樣可以減少治理成本,又減輕了二級污水廠的處理難度,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在已建成的環境治理項目中,可以考慮進行對重金屬處理的改進和改造以達到對相應重金屬的處理,而在有必要進行重金屬處理的未建成環境治理項目,應該在立項時即考慮對重金屬的去除,以達到更好的治理污染,修復環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士軍.微生物絮凝劑的開發及應用[J].工業處理,1997,12(1):7~10
2.陳天,汪士新.利用殼聚糖為絮凝劑回收工業廢水中蛋白質、染料以及重金屬離子[J].江蘇環境科學,1996(1):45~46.
3.李明春,姜恒,侯文強等.酵母菌對重金屬離子吸附的研究[J].菌物系統,1998,17(4):367~373
4.趙玲,尹平河,Qiming Yu等.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對重金屬的富集機理[J].環境科學,2001,22 (4):42~45
篇8
關鍵詞 贛江;魚體;鎘;蓄積;檢測
中圖分類號:X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20-0126-01
鎘是劇毒元素,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十分巨大,急性鎘中毒通常經10~20 min后,即可發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伴有眩暈、大汗、虛脫、上肢感覺遲鈍,甚至出現抽搐、休克。慢性鎘中毒可以通過食物、水和空氣而進入人體內蓄積下來,體內積聚過量的鎘將損壞腎小管功能,造成體內蛋白質從尿中流失,久而久之形成軟骨癥和自發性骨折。
20世紀初以來,全球經濟快速發展,鎘被廣泛應用在電鍍工業、化工業、電子業、核工業等領域,使鎘的用量和生產量增加,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進人自然環境中。21世紀起,我國也相繼發生了幾次重大鎘污染事件,如2012年1月15日廣西龍江河宜州市懷遠鎮河段的重大鎘污染突發事件,給我們敲響警鐘。為了解江西省母親河――贛江是否遭受鎘的污染,2013年1月~2014年8月間采集了章江與貢江的下游、贛江源頭的魚類,進行鎘蓄積量的檢測,以了解贛江魚類受鎘污染的現狀,為保護贛江生態環境提供依據。
1 樣品與檢測方法
1)采樣。千里贛江是由章江與貢江在江西贛州匯合而成,我們在章江與貢江的下游、贛江源頭分別采取一定數量江中的主要魚類――鯇魚、鯽魚、鯰魚,裝入聚乙烯塑料袋,并放進裝有冰塊的泡沫塑料箱中,帶回實驗室。
2)樣品處理。分別取頭部、魚鰓、魚肝、魚腸、背部肌肉、魚尾。置于烘干箱烘干后,用馬沸爐低溫灰化,再采用硝酸消解法消化樣品。
1.3)檢測方法。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
1.4)鎘蓄積量評價標準 主要包括農業部無公害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標準[1]:國家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標準[2]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3]進行評估魚類體內鎘蓄積量。NY5073-2006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規定:魚類鎘的限量≤0.1 mg/kg。
2 實驗部分
1)儀器與試劑:
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Cd標準貯備液(1mg/mL)(國家有色金屬及材料分析測試中心生產)。
2)儀器工作條件:
干燥溫度100℃,升溫時間1-5s,保持時間20-30s,氣路流量設置為最大;
灰化溫度350-1200℃,升溫時間1s,保持時間15s,氣路流量設置為最大;
原子化溫度1700-2700℃,升溫時間0-1s,保持時間4-8s,氣路流量設置關;
凈化溫度略高于或等于原子化溫度1700-2700℃,升溫時間0-1s,保持時間1-2s,氣路流量設置為最大。
3)Cd標準溶液的配制:Cd標準溶液的配制(10μg/mL):準確移取1mg/mLCd標準貯備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搖勻。Cd標準溶液的配制(100μg/mL):準確移取1mg/mLCd標準貯備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搖勻。
3 結果與討論
對贛江中主要三類魚身體內各部分組織中鎘蓄積量的檢測如下表。
魚體組織鎘蓄積量
魚類 魚鰓中的鎘檢測量 肝臟中的鎘檢測量 腸中的
鎘檢
測量 背肌肉中的鎘檢測量 頭部中的鎘檢測量 魚尾的
鎘檢
測量
鯇魚 0.005
mg/kg ― ― ― ― ―
鯽魚 0.005
mg/kg 0.006
mg/kg ― ― ― ―
鯰魚 0.006
mg/kg 0.003
mg/kg 0.006
mg/kg 0.005
mg/kg ―
注:“―”表示檢測不明顯;鯰魚未取鰓進行鎘的檢測
從上表中三類魚的各機體組織的鎘蓄積量檢測的結果中可知:贛江中的魚類體內鎘蓄積量最高的是鯰魚,肌肉與內臟中皆有積累,達0.006mg/kg,鯇魚魚鰓中的鎘蓄積量最高,達0.005mg/kg,鯽魚肝臟中的鎘蓄積量最高,達0.006mg/kg;從檢測結果看,鎘在不同魚類的蓄積程度不同,且同一魚體中,各機體組織的鎘蓄積量也有差異。檢測結果還表明目前贛江水中魚體內的鎘蓄積量遠遠低于國家標準限值(0.1mg/kg)。
4 結論與建議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實驗操作簡便,速度快,準確度與靈敏度,適用于快速檢測水中及水產品中的鎘蓄積量,通過對水中魚體的鎘蓄積量檢測,可掌握贛江魚類受鎘污染的現狀,為保護贛江生態環境提供依據。目前贛江雖未遭受嚴重的鎘污染,但應防微杜漸,一要加強宣傳教育公眾,了解鎘污等重金屬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加保護水源的積極性;二要加強
對生活水與工業廢水監督管理,從源頭上控制鎘污染物進入水產品,從而保護水源不遭受鎘及其他重金屬的污染環境,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三要加大對水生物體中鎘等重金屬的檢測力度,及時掌握水遭受鎘等重金屬污染的現狀,為保護贛江生態環境提供依據。
基金項目
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GJJ 11662)。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S].北京:農業出版社,NY5073-2006,2006: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GB 2762-2005,2005:55-63.
[3]陸秋艷,呂華東,邱秀玉,等.福建省水產品中鉛鎘鉻蓄積量檢測[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01):67-68.
篇9
關鍵詞:無機重金屬;光度分析;檢測;國家標準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飲用水的質量則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逐漸增多,還有未經處理的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都會加劇水質的污染程度。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水污染狀況,人們必須有效、及時地掌握水質信息,增強水質監測的可靠性和科學性,這樣才能為監督管理部門處理解決突發性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件爭取更多寶貴時間,以及時采取措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目前對河池地區的生活飲用水的分析尚未有公開報道。本實驗按國家標準采用可見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對河池部分地區的生活飲用水中的無機重金屬錳、鉻、汞、銅、鋅、鎘進行了檢測。對鉛的檢測采用以偶氮氯膦Ⅲ為顯色劑的可見分光光度法。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設備
本實驗采用可見分光光度法分析錳、鉻、汞4種元素,所用實驗設備如表l。
銅、鋅、鉛、鎘4種元素的分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所用實驗設備如表2。
本實驗所用試劑含汞、銅等離子應盡可能少,配制試劑及稀釋樣品的蒸餾水應用去離子蒸餾水或重蒸餾水。
1.2 水樣的采集
本次實驗水樣的采集,來自河池市的不同街區或同一地點的不同時間段。自來水在水管中經過一夜的沉積,管道中有些元素會溶解在水中,多數家庭早5點時才開始使用,所以這時采集水樣能反映經過一夜靜置后水中各元素的濃度情況;
而中午和晚上時經過千家萬戶的使用,自來水有了充分的流動,此時采集的水樣應該基本上與水廠處理后的水質吻合,可以反映飲用水的水質情況。因此對同一地點的水樣采集時間為早5點、中午12點和晚l9點。
1.2 .1 采集容器的預處理
本實驗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水樣。新啟用的水樣瓶,必須先用50%的硝酸溶液浸泡一晝夜,再用分析純鹽酸(50%)充滿容器,于室溫下放置1周;傾去鹽酸,用蒸餾水清洗,再用硝酸(50%)充滿容器,浸泡1周;傾去硝酸,用蒸餾水沖洗,然后用蒸餾水充滿容器放置數周,并定期的更換蒸餾水,使用時再干燥 J。
1.2.2 采樣方法
采樣前要用所取水樣沖洗采樣瓶及瓶塞至少3次,采樣時應使水緩緩流人采樣瓶中。采樣時瓶口要留有1% 一2% 的空間。
2 實驗結果及討論
2.1 實驗結果
本實驗采集了數五個水樣進行了分析,現將其中10個有代表性的樣品分析結果列于表3。
2.2 分析與討論
2.2.1 不同采樣時間的離子濃度
由表3可以看出,所檢測的7種元素的濃度都是早上時較高,晚上時較低。產生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管一夜未使用使管道內存有不流動積水,管道中或沉積在管壁表面的金屬元素溶出,導致早上水中各種元素濃度較高,隨著白天人們對自來水的使用時間增加,水中溶解的金屬離子濃度降低,所以檢測出的含量也逐漸降低。
2.2.2 不同管道材質對離子濃度的影響
我國現在輸送飲用水的管道大多采用鐵管和聚乙烯(以下簡稱PVC)管。鐵管中會夾雜多種元素,飲用水在管道中滯留時間長會溶解管道上的金屬而使水中一些元素的濃度增加,對無機重金屬離子濃度也有一定的影響。而PVC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較難和水有物理、化學等反應發生,因而對飲用水中離子濃度影響很小。
從表3可以看出,管道材料的不同對飲用水中錳離子濃度影響很大。這是由于金屬管壁受到水的作用,容易形成以氧化鐵和二氧化錳為主的結垢;使用時間越長,結垢層越厚,從而使鐵管材地區測得錳的含量明顯高出PVC管材的地區。其他元素的測定結果也表現出類似規律。
3 結論
(1)本實驗對生活飲用水中7種元素的檢測結果表明,所采集水樣基本符合國家標準GB5749― 2006,但汞、鉛和鎘的含量略有超標,個別水樣錳含量較多,甚至超標數十倍。
(2)從同一地點一天之中早、中、晚的水樣的測定結果來看,所檢測的七種元素的濃度都是早上時較高,隨著當天用水量的增加濃度基本呈下降趨勢。
(3)管道材質的不同對飲用水中離子濃度影響很大,使用鐵管材做輸送管道地區的水樣中測得的各元素的含量明顯高出以PVC管做輸送管的水樣。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選礦廢水;資源化;處理
Abstract: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mineral processing waste water treatment as the cyclic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neral process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treatment strategy, analysis of its resource processing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he mineral processing waster water treatment.
Key words: mineral processing wastewater; resources; processing
中圖分類號:X7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選礦廢水的概述
選礦廢水是選礦工藝排水、尾礦池以流水和礦場排水的統稱。廢水水量大,懸浮物含量高,含有害物質種類較多而濃度較低。每噸礦石選礦用水量為5-10噸。廢水水質隨選礦種類而異,主要含有重金屬離子(銅、鋅、鉛、鎳、鐵、鋇、砷、鎘等)和選礦藥劑(黃藥、黑藥、氰鹽、松根油、甲酚、硫酸銅、重金屬鹽類、硫酸鈉、硫酸、石灰等)選礦廢水不經處理排放或流失會嚴重污染環境,危害水產和植物及人體健康。一般設置大容積尾礦水(懸礦工藝排水與尾礦漿)沉淀-貯存池,常利用峽谷、坡地、河灘等地形并以堤壩圍筑而成,懸浮物沉積于底部廢水在池內停留大于一晝夜,溢流水可循環使用,并根據要求有時需經中和、吸附、氧化補充處理。選礦廢水中的主要有害物質是重金屬離子和選礦藥劑。選礦廢水不經處理排放或流失會嚴重污染水源和土壤,危害水產和植物,淤塞河流、湖泊。
二、選礦廢水的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企業選礦廢水的處理現狀是:第一,對選礦廢水處理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但還不夠充分。第二,選礦廢水處理的技術不到位,選礦廢水在技術程度上面臨著一定的難題。第三,企業對選礦廢水處理的敷衍態度和逃避責任。選礦廢水的處理需要加強力度,需要改進技術,需要監督機制。
三、選礦廢水的特點
選礦廢水具有水量大,懸浮物含量高,含有害物質種類較多而濃度較低等特點。每噸礦石的選礦用水量為5~10噸。1973年中國選礦廢水排放量達10億立方米。廢水排放黛大,這是我國選礦廠廢水的特點之一。
我國選礦廠廢水的特點之二,是廢水成分較復雜,有毒有害成分較多,但濃度較低。選礦廢水中的主要有害物質是重金屬離子和選礦藥劑。重金屬離子有銅、鋅、鉛、鎳、鐵、鋇、鎘等,以及砷和稀有元素等。在選礦過程中加入的浮選藥劑有如下幾類:①捕集劑:黃藥(ROCSSMe)、黑藥【(RO)2PSSMe】、白藥【CS(NHC6H5)2】。②抑制劑:氰鹽(KCN,NaCN)、水玻璃(Na2SiO3)。③起泡劑:松根油、甲酚(C6H4CH3OH)。④活性劑:硫酸銅、重金屬鹽類。⑤硫化劑:硫化鈉。⑥礦漿調節劑:硫酸、石灰等。選礦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懸浮物、酸堿、重金屬和砷、氟、選礦藥劑、化學耗氧物質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如油類、酚.銨、膦等等。重金屬如銅、鉛、鋅、鉻、汞及砷等離子及其化合物的危害,已是眾所周知。其他污染物的主要危害如下:(1)懸浮物:水中的懸浮物可以發生諸如阻塞魚鰓、影響藻類的光合作用來干擾水生物生活條件,如果懸浮物濃度過高,還可能使河道淤積,用其灌溉又會使土壤板結。(2)黃藥:即黃原酸鹽,為淡黃色粉狀物,有刺激性臭味,易分解,嗅味閥為0.005mg/L。被黃藥污染的水體中的魚蝦等有難聞的黃藥味。(3)黑藥:以二羥基二硫化磷酸鹽為主要成分,所含雜質包括甲酸、磷酸、硫甲酚和硫化氫等。(4)松醇油:即為2#浮選油,主要成分為萜烯醇。(5)氰化物:劇毒物質,其進入人體后,在胃酸的作用下被水解成氫氰酸而被腸胃吸收,然后進入血液。血液中的氫氰酸能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鐵離子結合,生成氧化高鐵細胞色素酸化酶,從而失去傳遞氧的能力,使組織缺氧導致中毒。(6)硫化物:一般情況下,S、HS一在水中會影響水體的衛生狀況,在酸性條件下生成硫化氫。(7)化學耗氧物:化學需氧量是水中的耗氧有機物的量化替代性指標,在選礦廢水中的耗氧物,主要是殘存于水中的選礦藥劑。
選礦廢水不經處理排放或流失會嚴重污染水源和土壤,危害水產和植物,淤塞河流、湖泊。、中國的有色金屬礦山大多分布在長江以南,選礦廢水的排放對河流、湖泊水源和農業、漁業生產造成很大威脅。有的河流、湖泊被尾礦淤積,浮選劑臭氣四溢,使魚類受污染而不能食用,漁業減產。
四、選礦廢水實現資源化處理的途徑
(一)我國現階段選礦廢水處理的方法
1、混凝斜管沉淀法處理選礦廢水。來自車間的廢水,首先通過沉砂池進行固液分離,沉砂池沉砂通過卸砂門排入尾礦砂場。沉砂池溢流出的上清液,通過投藥混合后進入反應器充分混凝反應,然后流入斜管沉淀器,使細粒懸浮物、有害物進一步去除,斜管沉淀器的沉泥,通過閥門排至尾礦砂場。通過此工藝后,廢水即達國家允許排放標準。根據環保的要求,斜管沉淀器出水進入清水池,用清水泵打回車間回用,節約用水,并使廢水閉路循環,實現零排放。
2、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回用工藝。此法是目前國內選廠采用較多的選礦廢水回用方法,通過對不同礦山的選礦廢水試驗研究發現,對同一選礦廢水投入不同藥劑或同一藥劑不同的量,其結果也不一樣。但其共同點如下:①凝劑效果比較試驗:分別采用聚合硫酸鐵(PFS)、混合氯化鋁(PAC)、明礬作混凝沉淀劑,結果表明,采用明礬作為混凝劑較為經濟合理,其最佳用量一般可控制在30mg/L左右。②聚丙烯酰胺PAM對混凝效果的影響:PAM的加入,進一步提高了廢水的混凝處理效果,但由于其是有機高分子,導致水中COD值上升.在實踐中,將混凝處理效果的變化和COD值的增加結合考慮,一般采用PAM的投入量0.2mg/L即可。③沉降時間對廢水的影響:確立混凝后的靜置時間為30min。④吸附試驗:粉末活性炭的用量比顆粒活性炭的用量少,基本在其一半的情況下,即可達到相同的效果。同時,由于粉末活性炭易進入精礦,不會在水循環中積累,故選用其做為吸附劑。其最佳用量一般為50~100mg/L。⑤浮選試驗:廢水經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后,可全部回用,且對選礦指標無任何影響。經過明礬(30mg/L)、PAM(0.2mg/L)}昆凝沉淀,然后用粉末活性炭(50~100rag/L)工藝凈化后,出水水質不但達到國家礦山廢水排放標準,而且回用結果表明,經該工藝處理后的廢水,不僅可以全部回用,不影響選礦指標,在選礦過程中還減少了浮選藥劑用量,給企業帶來了相當的經濟效益。同時,由于廢水的回用,使每天的新鮮水用量減少,這對于水資源短缺的我國來說,更具有減少污染、凈化環境的社會意義。該法流程簡單,效果好,具有廣泛的工業應用前景。
(二)選礦廢水資源化利用綜合方法
專業人士經過大量的水處理試驗和選礦對比試驗綜合研究,總結出一條解決礦山選礦廢水的較好方案。以鉛鋅礦為例,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由于各種廢水水質不同,在回用處理過程中,調節池起著調節水質、水量的作用。混凝沉淀池可加強混凝劑與廢水的混合,使微細粒子成長,使之變成可通過沉淀除去的懸浮物。反應池用于廢水進一步深化處理,利用消泡劑把廢水中多余的起泡劑反應掉,削弱對浮選指標的影響。
結束語:由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水資源的緊缺,選礦廢水進行治理后作為水資源循環利用是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手段之一。選礦廢水資源化處理是我國礦業的一大挑戰,也會帶來更多的進步。所以,應該加強將選礦廢水資源化的技術研發和投入。
參考文獻:
[1]黃.廣東某鉛鋅礦選礦廢水資源化處理[J].礦產綜合利用,2012,(04).
[2]陳偉、歐陽坤等. 某銅鉛鋅選礦廢水凈化及資源化研究與應用[J].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
[3]鄧歡、湯建偉等.鎢鉬選礦廢水的資源化利用[J]. 無機鹽工業,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