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訓練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2: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能訓練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籃球運動 體能訓練 身體素質

體能主要是一個描述人體基本運動能力的綜合概念,它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五種身體素質構成。體能作為籃球運動技術和戰術的基礎,在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分析了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以期為今后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能水平提供參考與幫助。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我國各級籃球運動員。

2.研究方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百度等搜索網站輸入關鍵詞:“籃球”、“力量”、“體能”、“耐力”、“柔韌”、“速度”、“靈敏”,收集研究所需要的各類文獻資料。

二、籃球運動的項目特點

對于籃球項目而言,快速多變是靈魂,技術對抗是手段,速度力量是保障,投籃得分是目的。速度是競技體育的生命,是籃球運動進攻、防守、攻防轉換的關鍵。有速度才有可能捕捉有利時機、有利位置,擺脫防守、搶斷成功、控球得分。因此,可將籃球運動的項目特點總結為:籃球運動是一項以投籃得分為目的,攻防快速多變的速度力量型、強對抗性的體能―技能類項目。這表明籃球運動不單純是技能類運動項目,而是對體能有很高要求的運動項目。籃球運動的體能訓練要以速度力量型、對抗性身體聯系為主,以保證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中能投籃得分。在籃球運動中快速多變是靈魂,技術對抗是手段,身體對抗是基礎,力量是保障,投籃得分是目的。

三、籃球運動體能訓練對策研究

1.提高力量訓練方法

籃球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是身體對抗能力、移動速度、籃球技術掌握與完善的基礎和保證,也是籃球運動整體訓練水平提高的基礎與保證。應繼續保持力量訓練的系統性、計劃性和連續性,并將其貫穿于訓練計劃和訓練周期始終,促進體能的全面增強。

2.加強速度訓練方法

速度訓練主要用于進攻與防守。籃球場只有28m,運動員一般都是在做變速跑與變向跑。跑動距離只有十幾米,大多在作瞬時改變身體姿態的曲線跑。因此,進行速度訓練時,主要采用爆發性的動力練習,如追球跑、跨步跳、急停與轉身跑、曲線跑、快攻等。籃球運動員的專項速度有別于田徑運動員的短跑速度,并不是像田徑運動員一樣要求絕對速度,而是要求加速跑速度和高速運行的突變性與穩定性。

3.加強耐力訓練方法

體能訓練中的運動耐力主要是指大強度、長時間從事籃球專項活動的能力。體能訓練的運動耐力水平主要取決于功能系統的機能能力、在比賽中有效地利用機能潛力的能力、疲勞情況下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耐力訓練一般采用重復訓練法、間歇法、持續法等。長時間的移動與跑位練習有利于籃球運動員心血管系統機能的提高,增強肌肉的耐力,使血乳酸清除能力增強,使運動員的供能效率提高,并且能使運動員賽后恢復能力得到提高。這種訓練一般在準備期運用較多。可以采用籃球場變速跑練習、長時間“米”字移動練習、籃球場往返跑練習等。

4.從實戰出發促使體能與技戰術訓練水平共同發展

反應速度快、移動速度快、動作速度快是取勝的前提條件,更是戰術配合、創造獲勝機會的前提條件。在體能訓練中必須以提高專項速度為首要考慮,同時在體能訓練的類型和手段的選擇上,應以專項速度為核心進行安排和設計。體能訓練是為技戰術的運用服務的,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必須與技、戰術訓練有機結合才能達到體能訓練目的。實現在體能訓練中提高和完善技術、戰術,在技戰術訓練中發展和鞏固體能的目的。訓練水平越高,越應注重二者的有機結合,堅持以體能訓練來促進技戰術水平的提高。

5.注重恢復完善保障體系

在長期訓練負荷和外界環境(比賽、訓練環境)的刺激作用下,運動員機能得到改善,滿足比賽所需要的體能,同時也積累了神經、肌肉上的疲勞。因此在訓練中或訓練后,不僅要通過變換訓練手段、調節負荷等原始的方法對肌肉疲勞進行恢復,而且要充分利用藥物、理療、按摩等醫學方法,重視運動員神經系統的恢復,及時消除因訓練或比賽所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的“隱性”疲勞,保證體能訓練質量的提高。

6.提高實戰配合能力

籃球比賽要求運動員能最大限度地表現自身身體潛能與技術能力。在技能實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勝負僅是在微小差異中,即表現在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水平的高低和比賽過程中駕馭能力的強弱上。因此,制訂體能訓練計劃和安排訓練內容、手段時,要以實戰要求為指導準則。在提高個人體能訓練水平基礎上,突出全隊五名運動員體能互補優勢,默契配合,提高整體體能訓練水平和技戰術配合實力。

7.重視心理能力訓練

競爭激烈的球類競賽時常出現逆境對抗,而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就成為取勝的關鍵因素。要注重培養運動員在面臨難以忍受的疲勞感時,保持穩定心理狀態,使神經系統發揮作用,挖掘和動員機能潛力去完成訓練和比賽。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訓練過程存在誤區

有些教練員對于現代籃球訓練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認識不夠全面,過于注重技術和戰術的作用,而忽視體能作用。對體能訓練認識存在兩類極端傾向:一是籃球的技戰術訓練代替體能訓練,二是體能訓練基本上脫離籃球運動專項特點,用長跑和杠鈴下蹲來代替籃球運動員高強度體能訓練。

2.訓練手段和方法的不科學

訓練條件較差,訓練設施簡陋,訓練手段單一,訓練方法落后,這些因素造成了我國各級籃球運動員體能薄弱的現實。教練在制訂訓練計劃、實施訓練的過程中考慮最多的是技戰術方面的因素。因此,對體能訓練研究不夠,認識相對不夠深刻,計劃性、系統性和正對性相對不足。

3.力量訓練存在的問題

訓練中普遍以杠鈴負重為主要手段,力量練習內容與方法不符合籃球運動的肌肉工作特點,事倍功半。所以,力量訓練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是當前籃球運動員體能和身體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4.速度訓練存在的問題

籃球技術特點、場地等因素決定了起動速度、加速跑速度和速度耐力是速度訓練的重點。然而當前一些教練員對專門速度訓練的理論與方法還了解不夠,訓練中有針對性的方法手段不多。

5.耐力訓練存在的問題

運動員的耐力素質包括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能力直接關系到比賽中和比賽后的體力和機能恢復。目前的青少年的有氧訓練以長跑為主,是低水平的有氧代謝,而比賽要求的是高強度、高質量的有氧代謝,二者差距較大。高水平有氧代謝能力是工作、運動和比賽的基礎,也是提高比賽能力的根本。

參考文獻:

[1]全美籃球體能教練員協會.NBA體能訓練[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

[2]王保成,王川.球類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9.

[3]王清.力量訓練研究綜述[M].體育科技,1989.

[4]何斌.對少年籃球運動員訓練時負荷強度的探討[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4).

篇2

Abstract: Physical fitness is the various physical abilities that human should possess to adapt to live, work,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good physical training is the foundation for table tennis athletes to train skill and tactics and create excellent grades. For table tennis athletes, physical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athlete's health level, be helpful for promoting athletes master complex,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actics, in order to lay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on result.

關鍵詞: 體能訓練;乒乓球;運動員

Key words: physical training; table tennis; athletes

篇3

關鍵詞:籃球運動 體能訓練 重要性

1.體能是籃球運動技戰術的基礎

現代籃球運動的發展表明,良好的專項技術體能是運動員充分發揮技術、戰術、承受大負荷訓練、高強度比賽、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在日常的訓練中科學、系統、有計劃地對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才能保證運動員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

1.1 體能訓練是籃球運動的訓練基礎

籃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多間歇、持續時間較長的項目。籃球比賽中,多次反復快速的運動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特殊體能。籃球體能訓練是在運動訓練中以發展運動素質為主要內容。這些運動素質訓練包括力量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柔韌素質訓練和靈敏性素質訓練。籃球體能訓練是技戰術訓練和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籃球體能訓練是承受大負荷訓練與高強度比賽的基礎,籃球體能訓練是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保持穩定、良好心理狀態的基礎,籃球體能訓練是球隊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

1.2優良的體能是籃球運動員承受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的基礎

持續的、系統的負荷刺激使得運動員的身體產生適應性的變化,使身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能力得到改善,從而使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得到提高,能夠適應高強度的籃球比賽。隨著體能水平的提高,運動員對負荷刺激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競技運動的發展表明,科學的運動負荷和系統的體能訓練是其發展的根本動力。體能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中,可以積極奔跑,主動出擊,尤其是在比賽的后半程,當別人的體能下降時,體能好的運動員仍能防守時積極主動,進攻時快速奔跑,主動搶位,創造戰機,有利于取得比賽的勝利。

1.3優良的體能是籃球運動技戰術的基礎

為什么美國的NBA能夠稱雄于世界呢?一是他們有優秀的籃球技術,還有就是運動員具有強壯的體魄和優良的體能。我國籃球的技戰術水平與國外沒有什么根本性的區別。但是在體能方面我們同他們具有顯著的差距。現代籃球比賽對抗日漸激烈,對運動員在對抗中完成技戰術的要求也相應提高,沒有優良的體能水平,不可能在激烈的比賽中發揮出高超的運動技術和有效的技戰術,因此,優良的體能是高水平籃球運動的基礎。因此,重視體能在籃球比賽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籃球專項體能訓練的研究,將體能訓練納入運動員的系統訓練工作中是當前提高我國籃球競技水平的關鍵措施。

2.籃球運動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

2.1 對籃球運動的競技規律和特點缺乏深入研究

任何一個運動項目在確定訓練原則和選擇訓練內容時,首先要明確影響比賽成績和運動員專項競技能力的決定因素是什么,即項目特征或項目特點是什么教練員必須深刻理解自己所從事的運動項目特點,它是實施正確訓練的前提,否則將導致訓練效果事倍功半,事與愿違。我國對現代籃球運動競賽制勝規律的特征認識模糊,重視技術戰術訓練,輕視體能訓練,導致我國籃球運動員體能在高水平比賽中不能完全適應激烈比賽的需要,專項體能缺乏導致技戰術發揮不好。

2.2 訓練手段方法簡單化

方法簡單化與訓練負荷的盲目性體能訓練手段方法簡單化反映在訓練方法單一落后如力量訓練時杠鈴掛帥目前先進的力量訓練方法除杠鈴外,還有大強度的跳躍練習器、綜合力量練習器、等動和電刺激力量訓練,以及各種組合力量訓練;對速度的訓練單純認為加速跑就可以提高了,耐力訓練單純采用田徑式長跑訓練負荷的盲目性就是對練習次數、組數以及次與組間隔等構成沒有科學體現籃球運動速度、力量、耐力的量化標準盲目的訓練使機體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練習負荷沒有突出專項特點,使運動員體能總是保持在低水平。

2.3 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脫離

我國籃球體能訓練存在的不足是一般體能訓練過多,專項體能訓練過少一般體能是專項體能的基礎,當一般體能達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進行專項體能訓練而我國各級球隊體能訓練方式與要求常年不變,訓練沒有針對性,使一般體能無法向專項體能過渡與轉換。國外球員就特別重視專項速度力量的訓練我國籃球運動員摸高指標不比外國選手差,但在賽場上爭搶籃板球能力則處于劣勢。

2.4體能訓練缺乏系統性計劃性

體能訓練的系統性與計劃性對當今籃球運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國籃球體能訓練缺乏系統計劃性,第一,表現在訓練計劃和安排不合理,體現在訓練方法和手段簡單雷同,少年訓練成年化,成年訓練簡單化。第二,表現為教練員認為體能訓練大量消耗而影響身體恢復和影響比賽競技狀態。這導致了比賽中期運動員就把準備期所儲備的體能基本耗盡,真正到了賽季的關鍵時刻,體能出現了虧空,高質量的技戰術也就無法保證。

3.改善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對策

3.1通過各種途徑的培訓學習,提高教練員運動員對體能訓練重要性的認識。

3.2 根據籃球專項需要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進行科學訓練。

3.3加強對體能訓練科學方法的研究, 采用科學的先進技術設備對體能訓練進行監控。

3.4在各級籃球隊中,配置專職體能教練員,并作為制度規定下來。

篇4

摘 要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健美操教學起步較晚,所以許多高校在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訓練中都缺少豐富的經驗,健美操體能訓練措施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本文結合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的特點,就公共健美操課程體能訓練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 高校 公共體育 健美操課程 體能訓練

近年來,在全民健身運動浪潮推動下,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和教學目標都出現了新的變化。作為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體能訓練方法也更加多樣,許多新的訓練器械也都被廣泛引用到公共健美操體能訓練中來。根據新時期健美操運動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體能訓練措施開展健美操體能訓練,就成為高校體育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一、健美操課程體能訓練概述

健美操體能訓練指根據體能專項需要、通過合理的動作練習來改善運動員身體形態、器官機能的過程。體能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個體身體器官的超負荷能力,還能激發個體的機體潛能,提高個體的身體素質。健美操課程體能訓練包括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指運用多種非專項體能練習方法來提高運動員身心素質的訓練;專項體能訓練包括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靈敏素質訓練、柔韌性訓練等等。健美操是一項對身體柔韌性、協調性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運動員通常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連接性的動作組合,許多動作組合的動作頻率、幅度、強度都較大,個體只有不斷提高體能耐力,才能滿足健美操表演技能要求,全面展示健美操的動感和美感。

二、公共健美操課程體能訓練措施

(一)科學開展專項體能訓練

專項體能訓練大多是在運動員基礎技能扎實、掌握專項技能之后開始的,以提高專項素質為主的訓練。專項體能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要求更高的健美操運動項目的適應性,因此,許多高校在公共健美操課程中都會開展專項體能訓練。但是,公共健美操與競技健美操的教學目標有所不同,所以,在專項體能訓練方面,教師既要適當開展專項體能訓練,還要把握好專項體能訓練的內容、強度、時間和難易程度,盡量不要盲目的進行高強度的專項體能訓練,以免學生造成身體損傷、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健美操動作速度訓練中,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在訓練中采用的是連續4×8拍快速大踢腿反復訓練法,其目的是通過高要求訓練提高運動員的動作速度。但是對于公共體育大班學生來說,許多人都難以達到這個要求,因此教師可以借鑒競技體操運動員訓練方法,但是要適當放慢大踢腿的速度和頻率,合理安排專項體能訓練的時間,同時在訓練中配合音樂來教學,以確保訓練負荷在學生可接受范圍內。以健美操體協調性訓練為例,許多學生都認為協調性訓練是體能訓練中最不好練的,因此,許多學生都對協調性訓練產生了厭煩、害怕心理,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舞蹈組合、跑跳動作組合等形式來進行協調性訓練,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肢體部位協調變換技巧。

(二)創新體能訓練方法

健美操體能訓練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體能訓練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學生是否愿意參與體能訓練密切相關。而要想使學生樂于參加體能訓練,教師必須就體能訓練做出系統安排,同時創新體能訓練方法。如健美操不同體能訓練項目的訓練力量傳遞與組合是不同的,教師要根據訓練項目的特點及學生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來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靈敏協調性訓練中,過去許多教師采用的都是軟梯訓練法,但是對于那些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這種方法顯得無法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將聽顏色摸標志物、向前變向加速跑等方法來鍛煉學生的協調性和速度能力。同樣,在力量素質訓練中,教師還要根據健美操大班學生進步情況和接受能力,逐漸加大力量訓練的強度,同時變徒手練習為器械負荷,變個體訓練為對抗訓練、合作訓練,并將力量訓練與耐力素質、速度素質等結合起來進行配合訓練,以提高訓練的質量。

(三)重視體育價值取向教學

高校公共體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體育技能教學和知識教學不過是體育教育的一部分,體育教學目標的真正實現,還必須通過學生體育素質教學來實現。因此,在健美操教學中,高校既要認識到現代體育訓練設備、儀器、方法的重要性,加大健美操教學投入,改善健康訓練場地、空間環境,要求體育教師通過體能訓練和生物反饋訓練來矯正學生的技術動作,以加快學生體育技能的形成速度。高校還要加大體育素質教學,針對大學生開展體育價值取向宣傳教育,并通過各種形式的校園體育活動來宣傳、普及“健康體育”“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等體育價值觀。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要重視健美操價值取向教育,引導學生站在全局高度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到科學鍛煉之于個體發展的意義,并促使學生堅定長期鍛煉的決心,科學有效地進行體能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體能訓練是高校健美操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我國體育事業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高校要深刻認識到自身在公共體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立足于基礎性的訓練理論,針對普通學生選用合適的公共健美操課程體能訓練方法,以提高大班學生體能訓練效果和學習興趣,為學生長遠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排球運動員 體能訓練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2-0146-01

引言

在競技體育領域中,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已經是毋庸置疑的,整個訓練系統中,體能被認為是競技運動制勝的決定性因素。體能是以人體三大供能系統的能量代謝活動為基礎,通過骨骼肌系統表現出來的運動能力。體能是運動員的基本運動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1]在當今世界,任何一個排球隊的勝利都要具備體能、技術、戰術、心理和智能等競技能力要素的高度協調發展。這些競技能力因素中,體能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基礎。排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特征體現在整體力量、專項速度、運動耐力、彈跳力、靈敏及柔韌。

一、排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特征

(一)整體力量

整體力量是運動員在從事球類專項活動時各運動環節協調一致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力量。它是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基礎,取決于身體各個部位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2]整體力量包括最大力量、爆發力和力量耐力三種不同的類型。排球運動是一項集技術和戰術于一體的運動,要求排球運動員各方面的素質協調一致的發展,力量素質是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移動速度、手臂揮擊速度和各種靈活救球動作的基礎,排球競賽中的各項技戰術如移動、助跑起跳、揮臂擊球均要取決于力量素質。專項力量主要是由下肢快速蹬伸,帶動身體、腹背肌、上肢以及肩帶肌群快速收縮力量綜合形成。

(二)專項速度

排球運動屬于短時間爆發式的運動,這對于運動員的各種速度要求也是很高的。排球的專項速度包括:反應、移動、揮臂和起跳速度。在排球運動中良好的專項速度是提高運動員的防守、移動攔網、進攻扣球、跑動進攻效率的關鍵。對排球運動員來說,不僅要求其反應快速、判斷準確、手臂控制能力強,且要具備短距離的快速起動、移動和制動能力,來適應比賽場上的各種變化。排球運動員專項速度的訓練要保持經常性,體能訓練中要結合排球運動的特點,多使用視覺信號刺激,讓運動員做出反應,專項速度練習和專項技術結合起來。

(三)運動耐力

排球運動雖然是短時間爆發式的運動,但是對于運動耐力的訓練也是不容忽視。體能訓練中的運動耐力指大強度長時間從事專項活動的能力,包括:彈跳耐力、移動耐力、綜合耐力。[3]排球比賽是五局三勝制,這要求運動員具備長時間作戰的耐力運動能力以適應長時間的比賽。在平時的體能訓練中,要加強運動員的耐力素質的訓練,提高運動員功能系統的機能和各種意志品質。

(四)彈跳力

彈跳能力主要是原地彈跳力、助跑彈跳力、連續彈跳力等。在排球運動中,對于運動員的彈跳力要求也是極高的,排球運動的戰術變化多端,在攻防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要求進攻運動員的進攻速度快、進攻性強,在進攻性扣球中起跳要突然,要有連續起跳的彈跳能力,才能有利于比賽形勢。在平時的體能訓練中,教練員要針對發展運動員的彈跳力做出訓練計劃。

(五)靈敏及柔韌

靈敏及柔韌在排球運動中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在訓練中還是在比賽中,各種姿勢的接球、傳球、扣球都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靈敏及柔韌素質。所以,在平時的體能訓中,對于運動員的靈敏及柔韌素質也要進行適量的訓練。

二、結論

在各種項目的運動訓練中,體能訓練都是必不可少的。體能訓練可以根據各個項目競賽的需要,提高不同項目的運動員身體機能,使不同項目的運動員擁有不同的身體機能。體能訓練能夠使運動員的體能狀況適應比賽中戰術的進行和技術水平的發揮,能夠保障運動員在訓練中掌握新的技戰術,將自己的素質在運動競賽中充分發揮出來。排球運動是集技術和戰術于一體的復雜運動,良好的專項技術和戰術體能使運動員在平時的大負荷的訓練、高強度的比賽及在比賽中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以及預防訓練和比賽中運動損傷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楊樺,李宗浩,池建.北京:運動訓練學導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社,2007,10.

篇6

摘要籃球是一項高強度、多間歇、持續時間較長的運動項目,要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充分發揮個人的技術水平并貫徹全隊的戰術指導思想, 沒有良好的體能作為堅實的基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國各級籃球隊的體能訓練不論在思想認識上還具體行動上與歐美球隊都存在較大差距,如何保證運動員在激烈的、高強度的比賽中保持良好的體能優勢,是當前籃球教練員在日常訓練中所必須面對和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籃球體能訓練

一、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體能是由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它主要由身體素質(力量、耐力、靈敏、速度、柔韌)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走、跑、跳、投、擲、攀登、爬越、懸垂和支撐等)以及身體形態三部分組成,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體能訓練是一種發展機體潛力以及與機體潛力有關的體能要素的大負荷訓練,是指人體長時間、高強度、大負荷持續工作能力的訓練。它突出對人體器官和機能系統的超負荷適應訓練,旨在產生體能和心理適應,以達到挖掘機能潛力,提高整體運動能力和培養頑強拼搏精神的目的。

籃球體能訓練是技戰術訓練和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是承受大負荷訓練與高強度比賽的基礎,是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保持穩定、良好心理狀態的基礎,是球隊取得優秀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體能不好的運動員往往在比賽的后程失誤頻頻,不敢主動進攻,不能很好的執行教練臨場布置的戰術,打不出球隊應有的風格,容易在比賽后半程被翻盤,導致比賽的失利。相反,體能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中,可以積極奔跑,主動出擊,尤其是在比賽的后半程,當別人的體能下降時,體能好的運動員仍能防守時積極主動,進攻時快速奔跑,主動搶位,創造戰機,有利于取得比賽的勝利。在2002年的亞運會上,韓國國家隊最終戰勝中國隊獲得冠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NBA明星球員為例來看,他們都有著驚人的體能,他們在場上迅速的不間斷的跑動,瞬間的彈跳爆發,靈活的過人,漂亮的扣籃,這些無一不是以優秀的體能為基礎的,而我國球員則相差較遠,使得比賽并不激烈漂亮,觀賞性差,這可能是NBA備受歡迎而CBA卻門庭冷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還有一點,系統的體能訓練可以預防運動員過多的受傷,延長其運動壽命,例如NBA中一些球員,近40歲時仍然能夠在賽場上叱咤風云。

二、我國籃球體能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忽視體能訓練,技戰術訓練替代體能訓練

2004年NBA教練哈里斯診斷中國男籃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體能狀態差.假如按歐美強隊的比賽強度為標準,中國隊的體能只能堅持25分鐘左右。體能差是我國各級籃球隊的通病,這是與我國籃球體能訓練重視不夠有絕對關系的,主要表現在球隊教練員配置、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的代替問題兩個方面。各級球隊教練員配置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有2名以下教練員的球隊占77%;3名以上的球隊占23%。國外教練員認為注重系統體能訓練的球員,更能適應激烈的籃球比賽,也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體能教練員分工明確合理,可以按位置分為中鋒、前鋒和后衛體能教練員;也可以按運動素質分為力量、速度、耐力體能教練員等,如NBA湖人隊的8名體能教練員都是專職的,且分工細致,甚至細致到訓練某一塊肌肉。而我國教練員既負責技戰術訓練,又負責身體素質訓練和管理全隊的日常生活,沒有專職的體能教練。調查發現,89%的教練員認為體能訓練非常需要進行單獨訓練,但實際訓練中總是把技戰術訓練代替體能訓練。目前世界籃球強隊體能訓練分為準備部分、技戰術練習部分和單獨訓練部分。我國籃球教練員則認為體能訓練在技戰術訓練中可以實施就行了,實際上這樣做對戰術提高,體能加強都是不利的。美國職業球員除每天技戰術訓練外,結束還要加練1小時的力量體能訓練。國外籃球強國教練員認為,籃球訓練是一個系統的整體過程,經過系統體能訓練的球員,更能適應激烈的籃球比賽,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二)一般體能訓練不足,專項體能訓練過少,兩者存在脫節

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是運用多種多樣的非專項的身體訓練,以增進運動員健康,提高人體各組織、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促使運動員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為專項體能訓練打好基礎。專項體能訓練是采用與籃球專項有緊密聯系又密切相關的專門的身體訓練,改善與專項運動成績直接相關的專項運動需要的素質,以保證掌握合理的專項技術、戰術及其在比賽中有效的運用。一般體能訓練是專項體能訓練的基礎,專項體能訓練又是專項運動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礎。我國籃球體能訓練存在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不足和脫節問題,一般體能是專項體能的基礎,當一般體能達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進行專項體能訓練,我國各級球隊體能訓練形式常年不變,訓練缺乏針對性,使一般體能無法或錯過向專項體能過渡與轉換的最佳時機。我國籃球運動員摸高指標不比外國選手差,但在賽場上爭搶籃板球能力則處于劣勢,這就是一般體能訓練不足和專項體能訓練過少導致的結果。

(三)訓練手段簡單單一,方法滯后

影響訓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訓練手段和訓練負荷。訓練手段的選擇確定了機體接受刺激的部位,而負荷的大小則決定了對某一部位刺激的程度,訓練手段的正確選擇和負荷大小的合理安排可以保證體能效果按訓練方向發展。我國籃球體能訓練中普遍存在訓練手段、方法簡單化與訓練負荷的盲目性。體能訓練手段方法簡單化反映在訓練方法單一落后,如力量訓練多采用杠鈴臥推或蹲起,單調且小肌肉群鍛煉的效果性不大,而目前先進的力量訓練方法除杠鈴外,還有大強度的跳躍練習器、綜合力量練習器、電刺激力量訓練,以及各種組合力量訓練。訓練負荷的盲目性就是對練習次數、組數以及次與組間隔等構成沒有科學體現籃球運動速度、力量、耐力的量化標準。盲目的訓練使機體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練習負荷沒有突出專項特點,使運動員體能總是保持在低水平。

(四)體能訓練缺乏系統計劃性,訓練監控環節薄弱

我國籃球體能訓練缺乏系統計劃性,第一表現在訓練計劃和安排不合理,訓練方法和手段簡單雷同,少年訓練成年化,成年訓練簡單化。體能發展要遵循一定規律,要經過長時間系統的訓練,要與身體發育相協調,否則會造成“拔苗助長”和運動員傷病問題。第二表現為在比賽期間缺乏體能訓練。教練員認為體能訓練大量消耗而影響身體恢復和影響比賽競技狀態。這種指導思想導致比賽只消耗而沒有體能補充,到比賽中期運動員就把準備期所儲備的體能基本耗盡,真正到了賽季的關鍵時刻,體能出現了虧空,高質量的技戰術也就無法保證。另外缺乏科學訓練監控,對隊員體能狀態以及傷病缺少全面的診斷評估,對比賽的應對能力缺乏前瞻。

三、建議

(一)多向國外借鑒經驗,把握當今籃球運動發展趨勢及體能訓練的先進理念,提高對體能訓練重要性的認識。

(二)加強對體能訓練科學方法的研究,采用多種形式提高體能訓練的科學化水平。重視體能消耗與恢復,采用科學先進的技術設備對體能訓練進行調控。

(三)通過聘請國內外專家講學、體育院校開設專項體能訓練課程等多種途徑培訓教練員,培養我國籃球專職體能教練員,要求各級籃球隊伍設置體能教練員,并實行體能教練員上崗制度。

(四)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必須按照計劃、系統地進行全年和多年體能訓練。合理安排各階段的訓練任務、訓練內容和運動負荷,加強專項體能的訓練。

參考文獻:

[1]劉丹.球類運動訓練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2]孫歡.NBA體能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劉玉林.國外運動訓練發展趨勢[G].中國籃球協會.2005年全國籃球簡練員培訓班教材匯編.2005.

[4]陳小平.對我國體能類項目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2(1):10-13.

[5]劉新征.我國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發展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06.5:114-116.

篇7

田徑運動是歷史最悠久、最普及的體育項目之一,體能訓練(又稱身體素質訓練)一般分為:一般身體訓練、專項身體訓練、專項能力訓練。在當前日益商業化與競爭激烈化的田徑運動中,體能訓練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運動員的成績,而且合理有效的身體機能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率,對運動員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體能訓練準備

在體能訓練中,準備部分是體能訓練的前提,包括一些伸展運動、熱身運動和放松運動。在當前運動員受傷的調查中,體能訓練準備階段的活動不足是導致運動員身體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伸展運動不是簡單的熱身活動,要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和專項運動需要,應用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原理,科學地做好體能訓練準備。對提高肌肉溫度、克服肌肉的黏滯性、預防運動損傷的發展和提高內臟器官的技能水平及調節心理狀態、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都有重大的意義。熱身運動和持續時間必須因個人情況而定,必須因項目而有所調整。放松活動對于消除運動中產生的疲勞有良好的作用,因為運動員在劇烈的運動時,呼吸滿足不了身體對氧的需要,因此,運動結束后內臟器官仍需繼續工作一段時間,以還清運動時欠下的“氧債”。如果運動后不做放松活動,不僅影響氧的補充,還影響靜脈的回流量,造成暫時性貧血及血壓突然下降的不良反應,所以體能訓練的準備是不可忽視的。

三、體能訓練

1.一般身體訓練

一般身體訓練,是指在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運用多種多樣的非專項的身體訓練手段,以增進運動員健康,提高人體各組織、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促使運動員身體素質全面提升,為專項身體訓練打好基礎。

2.專項身體訓練

專項身體訓練是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采用與專項有緊密聯系又緊密相關的專門的身體練習,改善與專項運動成績直接相關的專項運動需要的素質,以保證掌握合理的專項技術、戰術及其在比賽中有效的運用。專項身體訓練要根據運動員比賽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用與專項既緊密聯系又密切相關的專門的身體練習。

(1)力量素質訓練

力量訓練是人體最基本的身體素質,是進行一切體育活動的基礎。人們認識到改善神經―肌肉系統的功能,增強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是提高運動成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幾乎在所有的競技體育項目,無論是以力量為依托的體能類項目,還是以技術和技巧為主的非體能類項目,均加大了對力量訓練的重視程度。由于人體一切運動都是肌肉在神經系統支配下的工作(收縮與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不僅對運動成績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而且直接影響其他各項運動素質的發展與提高。鑒于此,在體能訓練中應始終將力量訓練作為最重要的核心內容加以重視。

(2)耐力素質訓練

耐力素質是指人體肌肉長時間持續運動和對抗疲勞的能力。在田徑競賽技中,耐力素質是選手打敗勢均力敵的對手,取得最后勝利的基礎和保證。

(3)速度素質訓練

速度素質是指機體(或機體某部位)快速運動的能力。它包括三個方面:快速通過某一距離的能力;對各種刺激快速反應的能力;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速度素質是運動員基本素質之一,在身體訓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專項能力訓練

研究表明,在競技體育體能類項群中,體能在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構成中居于主導和核心地位。在以往的訓練理論中,只是把單一的運動素質作為體能,而沒有整體地、全局性地研究運動員的體能,因此,對運動員的體能主要局限于運動素質的訓練這一單層次的理解,運動員的專項體能主要是指與專項訓練及特殊的比賽任務緊密聯系的,運動員為圓滿完成特定的訓練比賽任務而必須具備的特殊體能要求。

董國珍在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訓練學》中闡述了構成體能的因素有: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其中運動素質是體能的外在表現,所以在運動訓練中多以發展各種運動素質為身體訓練的基本內容。

除此以外,靈敏和協調性訓練、柔韌素質訓練、平衡能力訓練在體能訓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運動素質與體能

運動素質是指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在運動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機能能力和運動能力。運動素質的發展可為運動員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專項成績奠定基礎,保證運動員適應運動訓練和激烈比賽中大負荷的要求。運動素質訓練是競技運動體能訓練中最重要的內容。

五、結語

國家體育總局在《奧運爭光科技行動計劃》中指出: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明顯提高,全面推進運動訓練的科學化,充分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提高我國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水平和世界大賽的競爭實力。本文通過對田徑運動的體能訓練的分析,展望了發展田徑運動的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中國的田徑運動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田徑運動體能訓練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籃球 體能訓練 問題與對策

籃球運動時一種高強度、多間歇、持續時間較長的體育項目,籃球運動員要具有良好的體能素質,才能夠在比賽中呈現最佳的狀態。籃球訓練中體能訓練不僅是發揮籃球技術的基礎還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延長運動壽命。所以體能訓練在籃球訓練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籃球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訓練的方法及理論存在著問題。本文從籃球運動對身體素質的出發、探析籃球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籃球體能訓練的策略。

一、籃球運動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要求

(一)籃球運動對速度素質的要求

速度是籃球運動的靈魂,是其生命活力之所在,能否在高速度、高難度、強對抗下準確迅速地完成每一次進攻和防守是現代籃球比賽制勝的關鍵。籃球運動中的速度具有應變性、穩定性、隱蔽性和突然性的專項特點。籃球運動員的專項速度主要有體現在:位移速度、反應―起動速度、單個技術動作速度、進攻速度、防守速度、攻防轉換速度、防守反擊速度、運球速度、傳球速度、投籃速度等。其中,進攻速度是靈魂,防守速度是保障。防守是為了進攻,進攻是要得分,防守中要有進攻,進攻中要有防守。籃球比賽是以得分多少評定勝負的,進攻的次數越多,則成功的概率越高,得分也越高。要增加進攻總次數,必須提高每次進攻和防守的速度。為此,籃球運動員的速度,首先應達到符合比賽快速攻、防要求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現技術與戰術的發揮。

(二)籃球運動對力量素質的要求

力量素質是籃球運動員專項對抗能力、專項速度、專項技術掌握和完善的基礎和保障。在籃球比賽中,進攻和防守的反應、跑動、加速與拼搶,以及防守與攻擊的有效性無不取決于力量素質。籃球運動不僅求運動員跑得快、跑得巧,還要求在跑動過程中能夠迅速的制動急停。跑得快則需要足夠的腿部和足踝掌趾肌群力量。跑得巧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迅速改變方向的能力則需要腰腹肌群的控制力及腳掌內外側肌力,以便蹬地和旋轉。跑動過程中的急停則需要膝踝關節肌群具有強大的退讓收縮能力。跳投、蓋帽、爭搶籃板球等動作要求籃球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彈跳力,彈跳力的基礎是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投籃和傳球動作需要手臂和指腕力量。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隊員在場上要不停地完成跑、跳、投等各種技術動作,因此還需要肌肉必須具備大強度持續工作的能力――快速力量能力。綜上所述根據籃球運動的動作結構和用力特點,一名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彈跳力、軀干肌力和上肢力量。就力量性質而言,籃球運動主要需要爆發力和快速力量耐力。

(三)籃球運動對耐力素質的要求

耐力是指機體堅持長時間運動的能力。我們一般將與專項運動成績關系密切的耐力稱之為專項耐力,具體地講,也就是指持續完成專項動作或接近比賽動作的耐力。籃球比賽場地小、強度大、對抗性強,而且為了保持戰斗力雙方換人頻繁,這些特點要求籃球運動員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無氧耐力,尤其是保持高強度、爆發式運動的能力,也就是長時間反復進行短距離的高強度運動的能力。長時間是指凈比賽總時間長;反復是指各種急起、急停、跳躍、滑步等動作,在一場比賽中需要重復一百多次;短距離的高強度運動是指急起、急停、跳躍、滑步等腳步動作的實際距離較短,但都屬于極限、亞極限運動。籃球運動專項耐力主要體現在保持反復進行的短距離、高強度間歇運動的能力。在40分鐘的籃球比賽中,攻防節奏不斷變化,運動員機體必然進行有氧代謝,因此籃球運動員也需要良好的有氧耐力。

(四)籃球運動隊靈敏素質的要求

籃球運動對運動員靈敏素質的要求主要在于快速、協調、準確。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要素,才能與籃球運動所要求的反應迅速,應變能力強的專項特點緊密結合,從而促進運動員技術、戰術水平的發揮。

(五)籃球運動隊柔韌素質的要求

柔韌素質在籃球運動中所表現出來意義主要是要求運動員關節韌帶,特別是腰、胯、肩、腿、踝關節韌帶的韌性強,對運動員加大實戰技術動作強度、幅度,減少運動員機體受傷具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籃球訓練中體能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練員對體能訓練的認識存在誤區

教練員對現代籃球運動的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過于注重技術和戰術的作用,而忽視體能的作用。另一方面,教練員對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認識存在兩類極端傾向:第一類傾向是用籃球的技戰術訓練代替體能訓練。有部分教練員認為,技戰術訓練完全可以代替體能訓練,沒必要進行專門的體能訓練與身體訓練。這部分教練員沒有認識到現代激烈的籃球比賽對體能的高度要求,以及體能對技術、戰術掌握與運用的雙重性――促進與限制。第二類傾向是體能訓練基本上脫離籃球運動的專項特點,用田徑場的長跑和杠鈴下蹲來代替籃球運動員高強度的體能訓練。

(二)在力量訓練方面存在長遠規劃不夠、與專項的結合不好以及訓練手段較為單一等問題

我國各級籃球隊基本上沒有專門的體能教練,一切訓練內容都要由主教練親自安排。主教練在制訂訓練計劃、實施訓練的過程中考慮最多是技戰術方面的因素,而對體能訓練一般所花的心思不多,這倒并不一定是他們不重視體能訓練,主要還是精力所限。由于所花心思不多,因此對力量訓練研究不夠,認識相對不夠深刻,在訓練的安排上就顯得隨意性較大,而計劃性、系統性和針對性相對不足。

(三)對有效發展籃球運動員速度的訓練理論與方法還不甚明確

教練員必須要明確籃球運動員最重要的是什么速度,這樣對速度訓練方法的選擇才有可能是正確的。否則,訓練則有相當大的盲目性。實際上,許多教練員,是不自覺地采用正確的速度訓練方法,但由于認識上不深刻,所以對運動員的指導和訓練的要求不具體,手段方法的創新則更困難。速度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位移速度又是由起動速度、加速跑速度和絕對速度組成。籃球的跑不同與田徑的跑。跑時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既要看同伴,又要看對手;既有跑步,又有滑步;既有向前跑,又有向后跑;既有正著跑,又有側身跑,還有不規則的隨意的變方向、變速跑等等。這些都對籃球運動員的速度訓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四)耐力訓練中對有氧耐力訓練重視不夠

多數教練員認識到了無氧耐力對籃球運動員的重要性,訓練中的耐力訓練多以無氧耐力為主,而對無氧耐力與有氧耐力的關系認識不足,對有氧訓練重視不夠。有氧耐力是無氧耐力的基礎,只有通過有氧耐力訓練,改善運動員的心血管機能,無氧耐力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在籃球比賽中,運動員也才能利用短暫的比賽間歇時間使身體迅速恢復,延緩運動疲勞。因此運動員的有氧能力直接關系到比賽中和比賽后的體力和機能恢復。有氧能力低,大賽中經不起折騰和連續大強度對抗。

(五)體能訓練系統、計劃性不強

著名籃球教練哈里斯曾經說過,中國籃球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制定全面系統的籃球體能訓練,增強運動員的體能與力量,可見,我國的籃球體能訓練是缺乏系統性與計劃性的。我國籃球體能訓練沒有單一的針對性,常常一概而論,經常以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運動員的訓練結果,極易造成運動員的疲勞以及信心降低,影響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進而影響到以后的籃球比賽。

三、加強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策略

(一)提高機體的刺激―適應能力

負荷刺激與機能適應是運動員體能提高的機制。運動員應努力使自己機能系統的功能適應所從事的運動專項的特殊要求。人體機能系統的適應程度越高,則運動體能水平越高,這一適應的實現,是運動員長期訓練的結果。體能訓練就是通過各類身體練習,刺激運動員的機體,使之產生訓練適應,達到提高機能能力的目的。運動訓練的任務就是運用訓練負荷,打破機體原有的生物適應與平衡,使機體在新的水平上產生新的適應與平衡。體能水平越高,需要克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程度越大,則神經肌肉和其它各系統產生機能適應所需要的訓練負荷就越大,時間越長。

(二)強調訓練量與強度統一

傳統的訓練理論,訓練時在處理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這兩個最基本的負荷因素時,把“量”和“強度”對立起來,注重訓練強度時,降低訓練量;增大訓練量時,顯著地降低訓練強度。這種理論不利于籃球運動員體能水平產生突破性提高。現代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應達到“量”和“強度”同步提高。強度是比賽負荷的核心問題。比賽實踐要求運動員既能承受長時間大運動量的刺激,又要承受長時間大強度的刺激,二者缺一不可。訓練量的生理基礎主要是有氧和有氧無氧供能訓練,這部分訓練內容可放在訓練課的準備活動完成,這樣,一方面提高準備活動的質量,另一方面為大強度體能訓練奠定基礎,這樣做開始階段可能會給技術訓練造成一定困難,但只要持之以恒,訓練水平將會發生根本變化。

(三)體能訓練以力量訓練為基礎

肌肉力量是運動動力的源泉,是完成競技任務和實現競技目標的前提。日益激烈的現代籃球運動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運動實踐證明,如果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要進行大負荷訓練,提高體能水平,掌握和運用技術是不可能的。力量素質是籃球運動員專項對抗能力、 專項速度、 專項技術掌握與完善的基礎和保證。運動競賽中的進攻與防守中的反應、 跑動、加速與拼搶,以及防守與攻擊的有效性無不取決于力量素質。運動員的技能水平與力量素質緊密聯系,力量訓練是運動員技術戰術和體能訓練的基礎建設,力量訓練要貫穿訓練的始終,并貫穿年訓練周期的始終,貫穿多年訓練周期的始終。

(四)體能訓練應以速度訓練為核心

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類型和手段多種多樣,例如,以技戰術為主的;以彈跳力為主的;以杠鈴練習為主的;以耐力跑為主的;以綜合力量練習為主的;以各類輔助手段為主的;以各類手段組合的循環練習等等。體能訓練的手段和方法之多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速度是體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籃球運動員的靈魂,速度是勝利的前提和條件,是創造戰機、 實行攻擊的前提與條件,所以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目的應該為速度服務。體能訓練必須提高專項速度,必須以專項速度為核心安排和設置。

(五)體能訓練要與技戰術訓練相結合

體能訓練是為技戰術的運用與發揮服務的。體能訓練是手段,提高進攻和防守的技戰術能力是目的。通過個人技術和整體戰術,捕捉和創造戰機,達到攻擊得分是最終目的。所以,體能訓練應具有鮮明的專項特點。體能訓練只有與專項技術戰術有機地結合,才能真正達到體能訓練的目的,加快訓練進程,實現在體能訓練中完善和檢驗技術、 戰術,在技戰術訓練中發展和鞏固體能。為此,要根據運動項目特點、 運動員的水平和不同訓練階段的任務,合理安排二者的訓練比重,將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對于高水平運動員來說,應以體能訓練促技戰術水平提高;對于青少年運動員、 運動新手來說,應以技戰術為主要手段,發展體能訓練水平。

(六)體能訓練需有計劃性和系統性

沒有體能,技能則成為無源之水,沒有體能,心理能力也無從依附。體能訓練不能搞突擊,不可能一勞永逸。為了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必須按計劃系統地進行全年和多年體能訓練。機能能力和運動素質是在長期的重復練習中逐漸發展和提高的。現代運動訓練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越來越重視多年訓練的計劃性和系統性,并以年周期訓練為基本結構,合理安排各階段的訓練任務、 訓練內容和運動負荷。體能訓練要貫徹年訓練周期的始終。體能訓練,不是年復一年的簡單重復,這樣只能使機能能力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要不斷地改變訓練手段和提高訓練負荷的量和強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統訓練規劃。

[參考文獻]

[1]龐輝,惠軍.論籃球項目的體能訓練特點與基本理論[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6(03).

[2]飛.淺談籃球訓練中體能訓練存在問題[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11).

[3]徐向榮,蘇政.試論籃球訓練中體能訓練的重要性[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

[4]肖熙,劉云求.淺析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創新[J].運動,2011(24).

[5]范凱斌.中國男籃體能訓練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

[6]王志柱.中國男籃體能訓練的分析與探討[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2(1).

篇9

關鍵詞:消防鐵軍 體能訓練 實戰化 科學化

近幾年,全國消防部隊為認真貫徹總書記提出的“要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消防隊伍”的總要求,深入落實孟建柱部長、劉金國副部長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大力提升公安消防部隊滅火與應急救援戰斗力,全面打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英勇頑強的公安消防鐵軍,都充分認識到了消防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把體能訓練擺在了部隊訓練的重要位置,以公安部消防局《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業務訓練與考核大綱》為標準,積極開展鐵軍訓練。但是,從總體上講,各地的體能訓練還只是零打碎敲,不系統、不規范,針對性不強,目的不明確,沒有把體能訓練作為專項訓練開展起來,形成制度化,缺乏嚴格的檢查、考核機制。下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要地談一下在打造消防鐵軍過程中如何搞好體能訓練。

1、打造消防鐵軍開展體能訓練的必要性

無論是從社會和經濟發展對消防工作的要求來看,還是從國際消防發展前景來看,我國消防工作正逐步與國際接軌,并已經由承擔單一滅火任務向滅火搶險救援多功能方向發展。因此,把消防部隊建設成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反應迅速、作風過硬,有綜合作戰能力的滅火搶險救援隊伍已是刻不容緩,這就對消防員的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消防部隊開展體能訓練,是擔負滅火搶險救援任務的需要

《消防法》賦予了消防部隊搶險救援和社會救助的任務,這既是消防部隊向多功能化發展的必然,也是客觀規律的發展要求。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消防部隊擔負的消防安全保衛任務越來越繁重,火災形勢日趨嚴峻,群死群傷的重、特大惡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火災變得復雜了,撲救難度增大了,而目前消防部隊的人員素質和裝備質量、數量與擔負的任務需要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我們的消防員,很難適應動輒10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的滅火救援工作,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加強消防員體能訓練,增強消防員體質,提高險惡環境下的滅火救援能力,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1.2 消防部隊開展體能訓練,是當前打造消防鐵軍的需要

滅火搶險救援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在撲救火災和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中要講究科學,講究方法,講究策略,不能意氣用事、盲目蠻干。新的士兵服役制度規定義務兵的服役期為兩年,服役時間縮短了,士官實行分期服役,數量增多了,部隊的兵員結構發生了變化,隨之而來的是部隊的整體體能下降了。因此,提高消防員的體能,增強他們打硬仗、打惡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當前體能訓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訓練重點不明、針對性不強

目前,大多數執勤中隊所進行的體能訓練只是局限于簡單的跑跳和負重,時間也大多集中在一兩個小時,這樣的體能訓練,沒有重點,缺乏目的性,針對性不強,帶有一定盲目性,與實戰脫節。比如說在力量訓練中要以爆發力訓練為主,以適應消防技能訓練有素的速度要求,在耐力訓練中應注重延長官兵的體能極限,適應長時間作戰的需要。

2.2 訓練不規范、不系統

體能訓練項目多,內容多,應全面施訓,訓練中要以挖掘人的身體潛能為主要目的。而大多數的消防中隊都沒有制定適合全隊的體能訓練計劃,隨意性很大,今天訓東,明天練西,好高騖遠,不講求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有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講究長期性,致使體能訓練缺乏整體性,不規范,不系統。

2.3 訓練設施不全

訓練設施不全,是制約消防部隊體能訓練開展的重要因素。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配套的器材、器械,開展好體能訓練難度是很大的。很多執勤中隊只是在現有條件下,開展百米、負重、器械等簡單的體能訓練,而有些中隊甚至連一塊標準的百米場地都沒有,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展體能訓練,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4 檢查督導不完善

這個環節的問題主要出在各級業務指導部門。業務指導部門就是“指揮棒”,你指到哪里,基層單位就會打到哪里。多年來,各級業務指導部門把檢查、考核重點放在了技能、戰術訓練和裝備建設上,著力提高部隊的滅火救援能力,卻忽視了最基礎的體能訓練,沒有形成健康的檢查督導機制。殊不知,沒有良好的體能作保障,技戰術就無從談起,再好的裝備也是擺設。

3、消防鐵軍體能訓練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打造現代化消防鐵軍是推進消防事業發展進步的創新之舉,是全面提升消防部隊戰斗力水平的強警之策,是體現消防工作核心價值和使命宗旨的客觀要求,是滅火救援攻堅的拳頭軍,也是新時期各級領導對消防部隊的新要求、消防官兵的新期待。因此,消防鐵軍就是消防部隊的一種品牌,一種形象,如何讓這種品牌質更優,形象更好,關鍵在基礎,而搞好體能訓練則是鐵軍訓練的重中之重。

3.1 突出從難從嚴訓練

從滅火救援角度來看,主要是解決滅火救援內攻問題,目標就是實現攻得進、守得住、打得贏,具體要求是在高溫濃煙下,縱深一百米、堅持一小時。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緊緊抓住鐵軍體能訓練這個基礎、這個著力點,這就要求攻堅組的各類人員、必須有較高的體能素質,必須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進行體能訓練,突出長跑、負重、等高強度訓練。

3.2 突出實戰化訓練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話生動地揭示了堅持訓練高標準與提高戰斗力的關系。鐵軍訓練要進一步強化訓練標準意識,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抓好訓練落實,盡可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得到鍛煉和提高,特別是御嚴寒、抗酷暑、耐高溫的適應性訓練。

3.3 突出科學化訓練

要嚴格按照大綱規定要求,狠抓各階段、各層次和各類人員的基礎訓練,分布推進、嚴摳細訓,切實打牢部隊訓練的基礎。在普訓的基礎上,突出重點訓練內容,要進行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探索攻堅組開展體能訓練的新路子,提高組織指導訓練的科學性。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訓練考核評估體系,注重訓練實效,做到訓練一次就有一次新的提高。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田徑訓練

比賽訓練

策略

田徑運動根據不同項目的不同特點,決定了它體能消耗方面的差異性。加強田徑訓練中體能訓練的策略研究,可以提升田徑比賽中體能訓練質量,進一步的促進高中生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

一、發展力量、耐力、速度的練習方法

首先,是觸胸跳。高中生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然后手臂向上、用力擺,來帶動身體的快速上跳,通過收腹收腿,對身體的肌肉進行刺激和聯系,這樣的訓練可以促進高中生爆發力和腰腹機能的鍛煉。

其次,蛙跳可以作為體能訓練的常用方法。在進行蛙跳訓練時,要注意一點,就是學生要半蹲蛙跳,而不是深蹲蛙跳,在跳躍的過程中不要有間斷,要持續進行。蛙跳的距離因現在30米左右,這不是一項急于求成的運動,應該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逐漸增強學生們的蛙跳能力和蛙跳的距離。

二、短跑項目中力量的訓練

在高中生的田徑訓練中,要科學的、有目的的進行專門的力量訓練,以此優化訓練的方法和結構。在短跑訓練中,要訓練學生們的一般身體素質和專項的力量訓練。一般性的身體訓練就是提高學生們的耐力、力量和速度等素質的發揮。專向力量訓練就要依照科學的訓練計劃和訓練方法,有組織、有計劃的來進行。在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訓練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需要增加專項素質的訓練,來進一步鞏固學生們的一般身體訓練。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兩個訓練之間的關系,從而增進學生們的力量。

三、高中生靈敏素質的訓練方法

在田徑訓練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們步長和步頻的訓練,以此來提高運動比賽的成績和自己的身體素質。但是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不要單純的強調步長和步頻的絕對值。應該從田徑訓練的技術角度出發,學生步長的大小是由學生們跑步時后蹬的角度和力度以及上臂上下擺動的力量、髖部的靈活性一起決定的。所以,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田徑項目的技術特點,對學生們進行專項的素質訓練。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訓練手段:蛙跳、大步跨步跳、臺階跳、負重臺階跳、負重跑、大步負重走、換腿跳、以及單足跳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與此同時,要采取收腹跳、高抬腿跑、車輪跑等訓練方法,來提高擺動的幅度,進一步加快學生們的擺動速度。同時,采取一系列列的訓練髖關節肌肉伸展性和靈活性的方法,來提高高中生的靈敏素質。

四、田徑訓練中速度的訓練方法

在短跑的運動中,速度主要包括加速度、反應和動作等等。再對高中生的速度進行訓練時,要有一定的科學性,尤其是在動作速度的敏感期和反應速度上,一定要科學的進行選擇。比如說,學生們處于站姿或者坐姿的狀態下,快速的擺臂訓練;學生們前腳支撐站好,老師發出一定的信號之后,學生身體自然向前傾,當即將失去平衡時借助慣性迅速向前沖出去;老師發出一定的口令或者信號,學生們由半蹲的狀態往上跳來觸摸標志物;學生們根據節奏的變化,進行縱跳摸高;高頻率的高抬腿訓練;其它的鍛煉反應性的游戲。老師在訓練學生們的過程中,要注意勞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們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

五、田徑訓練中耐力的訓練方法

學生們的耐力對于田徑運動來說相當的重要,因為田徑運動中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在個體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肌肉的有效運動。因此,學生們的耐力素質和水平是各項運動和技術發揮的重要基礎。在田徑運動中,訓練耐力的練習可以分為一般耐力練習和專項耐力練習。在學生們日常的訓練中,要以一般的耐力練習為主。可以采用下面幾種練習方式:克服自身重力的速度或者力量的練習以及各種形式的長時間跑。

六、田徑訓練中柔韌性的訓練方法

田徑專項體能的訓練中,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在跑步過程中,可以通過自然、正確的節奏來提高自己的運動成績,這是田徑訓練的難點和重點。因為學生們機頭的放松或者是緊張,是由于學生們的神經抑制或者興奮狀態影響的。學生們在放松的狀態下跑步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能量的消耗。對學生們進行柔韌性訓練的方法一般都是通過拉伸的方法來實現的。而拉伸的方法又分為靜力拉伸訓練和動力拉伸訓練,不同的訓練方法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和作用。

另外,為了提升田徑體能訓練的效果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加強對高中生體能訓練的重要性認識,既要讓學生們充分的明白和重視,老師也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其次,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田徑基礎以及訓練方法的實用性和科學性等因素綜合考慮和分析。再次,因為體能訓練是一個長期的、枯燥的、重復性強的活動,所以說,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及時的進行方法和技術上的創新,不斷激發學生們的聯系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保證訓練成績的提成。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在田徑訓練中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出發,從六個方面:發展力量、耐力、速度的練習方法;短跑項目中力量的訓練;高中生靈敏素質的訓練方法;田徑訓練中速度的訓練方法;田徑訓練中耐力的訓練方法;田徑訓練中柔韌性的訓練方法,提出了在高中體育訓練中田徑訓練中的體能訓練策略。

參考文獻:

[1] 邵云.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中青少年運動員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