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的嫁接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2: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花木的嫁接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接穗。接穗最好選用健壯母株發育充實、芽眼飽滿、粗細均勻、無病蟲害的健壯枝條作接穗,枝條最好是一年生的中間部分充實而飽滿的芽,用2~3年生枝條作接穗,嫁接成活率較低,越是充實的幼嫩組織,愈傷組織的形成能力愈強,利于愈合。在生長季節內嫩枝嫁接,接穗以使用營養充足且達到一定成熟度的枝條為好。嫩枝嫁接最好在新梢旺盛生長停止后進行,一般在5~6月以后嫁接為好。春季萌芽后到新梢旺盛生長時嫁接,其成活率則較低。
2.砧木。早春嫁接,應在砧木根系進入活動狀態后進行。因為愈傷組織愈合和接穗萌動生長,都要靠根系吸收養分。砧木本身要生長健壯無病,其直徑一般以1~2厘米、2~3年生為適宜。
3.溫度。春季嫁接過早,溫度偏低,砧木、接穗形成層剛剛開始,愈傷組織增生較慢,嫁接后不易成活。一般花木的枝條在0℃條件下,愈傷組織形成的能力十分微弱;4℃左右時,愈傷組織形成很慢;在5~32℃條件下,愈傷組織增生迅速,且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32~39℃則速度變慢,而且會引起細胞的損傷;超過40℃時,則愈傷組織死亡。因此,春季無枝葉枝接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中上旬,這時氣溫回升,但又不是很高,砧木樹液開始流動,接穗尚未發芽,是嫁接的黃金時段。進入夏季后,花木葉片發育完整,這時可以進行綠枝嫁接。秋季氣溫下降明顯,一般花木葉片由枯轉黃,這時可將砧木和接穗一起貯于窖內,冬季在室內嫁接,愈合后春季移栽到大田。花木生產上常用芽接方法,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但也應避開高溫或低溫時段。
4.濕度。濕度包括嫁接濕度、大氣濕度和土壤濕度。濕度合適花木嫁接后容易成活。據試驗,接穗和砧木自身含水量以50%左右為好。如果砧木和接穗自身含水量較低,就應提前澆灌,以保持應有的濕度。嫁接時的空氣濕度適宜,在切層表面能保持一層水膜,對愈傷組織有促進作用。嫁接時空氣濕度若過于干燥(大約10%~20%)就要人為創造條件,如提前噴水或用濕布包裹覆蓋接穗,也可用塑料膜扎緊傷口,用濕潤土對嫁接面進行捂培,保持適宜的濕度,有利于接口的愈合和芽眼的萌發,提高成活率。
篇2
【關鍵詞】特征;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管理
1. 形態特征
紫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偶見白色,蒴果長橢圓形,空間開裂,喜充足陽光,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紫丁香花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于種在庭院、居住區或其他園林、風景區。可孤植,叢植或在路邊草坪、林緣成片栽植,也可以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在常綠樹種一起配植。
2. 繁殖方法
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法繁殖。
2.1 播種可于春、秋兩季在室內盆播或露地畦播。巴州地區以春播為佳,于3月下旬進行溫室室盆播,溫度維持在10—22℃,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進行。播種前需將種子在0—7℃的條件下砂藏2個月,播種后半個月即出苗。也可開溝條播,溝深3厘米左右,無論室內盆播還是露地條播,當出苗后長出4—5對葉片時,即要進行分盆移栽或間苗。株行為15厘米乘以30厘米。
2.2 扦插可于花后1個月,選當年生木質化程度高健壯枝條作插穗,插穗長15厘米左右,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1個月后即可生根。
2.3 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可以嫁接到丁香或小葉女貞。芽接一般在5月下旬進行。要選擇當年生健壯枝上的飽滿休眠芽。
3. 栽培技術管理
紫丁香喜光、耐陰、耐寒性強也耐旱,喜濕潤,忌積水。紫丁香姿態優美,花繁色紫,芳香宜人耐觀賞。
3.1 澆水:丁香生長旺盛并開花的季節,每月要澆2—3次透水,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以利休眠越冬。
3.2 土壤:紫丁香抗逆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切忌栽于底陰濕處。
3.3 移栽: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移栽穴內應先施足基肥,基肥上在覆蓋一層土,然后放藥填上,栽后澆一次透水,以后再澆2~3次水即可,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只要注意除草,干旱時注意澆水,利于生長。
3.4 施肥:紫丁香不喜歡大肥,切忌施肥過多,以免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但是在花后應施些磷、鉀肥及氮肥。
篇3
1 砧木的選擇與處理
選親和力強的樹種作砧木, 砧木與穗條的親和力要強,這是嫁接成活的前提和基礎。親和力不強,砧木和接穗之間產生愈合組織的能力弱,新的輸導組織難以形成,水分和營養物質運送不到位,則嫁接易失敗。因此,在生產中一般選擇本砧嫁接,除此之外,還可選擇親和力較強的其它樹種作砧木,如選黑松作五針松的砧木,選桃、李作梅花的砧木,選水蠟、女貞作桂花的砧木等。如無其它要求,砧木選中、幼齡為最好,因為在這個時期,它的生活力、生長勢強,易形成愈合組織。花木種類不同采用的砧木也不同。如月季可用各種薔薇作砧木,碧桃或各種桃花可用壽星桃、山桃、毛桃作砧木,桂花可用女貞作砧木,梅花可用桃、杏或梅作砧木,西洋杜鵑可用毛杜鵑作砧木,櫻花可用毛櫻桃作砧木,白蘭花可用木蘭作砧木,山茶花可用野山茶作砧木,臘梅可用狗芽臘梅作砧木,木瓜可用貼梗海棠作砧木。
2 穗條的選擇與處理
最好在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中幼齡母樹上選擇健壯、生長勢強的枝條作穗條。進行芽接的,多使用當年生枝的新生芽,隨采隨接。也可用休眠期采集的一年生枝的芽進行芽接,但這種帶木質部的芽采集之后,必須在濕潤低溫的條件下保鮮。進行枝接的,則使用完全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枝條作接穗,隨采隨接。
3 嫁接時間與技術
嫁接時間一般以早春頂芽剛開始萌動時為好。接穗是頭年秋季修剪時剪留下的1年生充實飽滿的枝條,截成6~10cm長一段,每段上至少有2個飽滿芽。為了保持水分常用石臘封住剪口。嫁接時用切刀將接穗削出大小不同的2個對稱斜面,一個斜面長1.5~2.0cm,另一長0.8~1.0cm。削面必須平整,最好一刀削成。與此同時,在砧木離地面20cm左右處將砧木剪斷,在砧木截面的北側向下切開一道裂縫,深2.0~2.4cm。然后將接穗的長削面朝里,插入砧木的切口內。至少一側面形成層必須與砧木一側的形成層對齊,如果砧木與接穗粗度相近,兩側形成層都對齊更好。然后用塑料條綁捆,如用小塑料袋捆綁在嫁接處更好,以防水分蒸發。
4 嫁接操作要求
在嫁接過程中要做到“快、平、準、緊”。“快”就是嫁接刀要鋒利,嫁接動作要敏捷,盡量縮短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晾曬時間;“平”就是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要平滑,沒有凸凹處,以便二者能緊密結合;“準”就是在插入接穗時要將接穗和砧木之間的形成層對準,這一點是整個嫁接過程中的關鍵,形成層不對準,絕對不會成活;“緊”就是對砧穗二者的包扎要嚴緊,不得有松散現象,只有緊實了,才能形成愈合組織。
5 接后管理
5.1 保護好接口 可采用套袋、遮蔭、涂蠟、塑料條纏縛等措施,防止接口和接穗失水,影響愈合成活。
5.2 及時剪砧 早春芽接的,在嫁接時或在接芽成活后剪砧,可刺激接芽萌發。夏秋芽接的,翌春剪砧,有利于越冬。屬枝接的,如采用劈接、切接、插皮接,則在嫁接時斷砧;如采用切腹接、插皮腹接,當時可不剪砧,嫁接成活后再剪。
5.3 松綁 嫁接成活一段時間后,要解松捆扎的塑料帶,以免阻礙接穗生長,但要松而不棄,以防止刮風或人畜撞壞。待接芽與砧木完全愈合后再解除塑帶。 5.4 除萌 嫁接成活后,將砧木上的萌芽全部摘除,以促進新梢生長。
5.5 補接 嫁接未成功的,要及時補接。
篇4
而新的植物繁殖方法――植物克隆技術卻是目前推廣的一種繁殖方法。該方法是從植物上摘一片葉、一段根、一葉一芽的嫩枝,甚至一根較長較粗的枝條,通過藥劑處理,啟動農業智能電腦,全程自動化管理,從而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具有跟母本基因完全相同的完整植株。
一、市場前景
我國花卉苗木需求量每年以35%~40%速度增長。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多數果樹品種需要更新換代,綠化苗木需求量成倍增長。休閑旅游業的興起,各地觀光園、采摘園如雨后春筍,更給苗木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技術規程
1.剪取材料:采集植物的插穗,基本單位是一葉一芽,實際操作上可取大一些的枝條。
2.藥劑處理:取1克生根復合粉兌水2.5升,將接穗插入上述溶液中浸泡。
3.苗床培育:將處理好的接穗插入苗床,基質可用河沙、珍珠巖等材料。一般每平方米基質可插600~1000株,以葉片互不重疊為宜。
4.水分管理:植物組織尚未生根時不能吸收水分,應通過農業智能電腦自動化控制來噴霧,以增加葉片水分和基質濕度,使葉片內的細胞保持水分平衡。
5.苗木出圃:一般植物3~15天就能生根, 10~30天即可移栽出圃。采用克隆技術培育的苗木根系特別發達,移栽成活率高。
三、技術優點
1.投資少、設施簡單:100平方米簡易塑料拱棚、農業智能電腦、生根復合粉、微噴設備等總投資6萬余元,即可年產種苗幾十萬株。
2.實用性強、易學易操作:通過2~3天的培訓可掌握技術,每人每天可處理5000株以上的繁殖材料。
3.育苗效率高、經濟效益好:以苗繁苗,一年可擴繁增殖幾十萬株,每棵苗生產成本僅0.01元。
4.遺傳基因穩定:克隆屬于無性繁殖,繁殖出的苗木與母本性狀完全一致,不變異,節省大量的嫁接用工成本與砧木種子。
5.提前開花結實、早接矮化豐產:可培育低矮的花木果樹盆景。
6.根系發達、成活率高:克隆苗木栽植成活率高,對病蟲害、干旱及霜凍的抵抗力強。
7.無季節性:克隆育苗采用農業智能電腦實現濕度、溫度自動化控制,不受季節限制,全年可育苗。
四、經濟效益
篇5
中學生物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其中有許多知識與校園綠色工程有關。為此,備課時我們挖掘教材中潛在的綠化園因素,找準教材與校園“綠色工程”建設的滲透點。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也知道一些“綠色工程”建設的理論,激發了學生對校園“綠色工程”建設的參與意識。如講營養繁殖時,伺機插入植物分株,分根,壓條扦插、嫁接等原理,講“緒論”時,適時適量滲透我國古人以樹喻人,以樹喻情,贊揚種樹的光榮,諷刺鞭撻毀樹的可恥的故事,借以使學生知道植樹造林,綠化江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中學生物教材中的實驗對學生有很強的誘惑力,教學中我們除指導學生本著“瓶瓶罐罐當儀器,拼拼斗斗作實驗”的原則,千方百計地完成大綱所規定的實驗內容外,還利用課余以興趣小組為龍頭,進行校園綠色工程的實踐,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如一串紅盆栽矮化,盆栽花木控高,花木嫁接等,他們在教師和花工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從播種,移栽,水肥管理定期觀察記載到收獲,歷經一次花卉栽培的全過程,認識一粒種子變成美麗的花朵或豐碩的果實,是途經怎樣一個植物學和園藝學過程,同時也學會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這樣不僅使學生提高了科學素質,還培養了愛勞動、愛自然、愛校園一草一木的美好情操。
教學中我們根據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陣地,應具幽雅、安靜、衛生的教學環境,組織學生根據校內自然地理條件、建筑物的分布、用途等進行樹種塔配設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根據要求紛紛行動,有的翻書查報,有的訪問花卉種植專業戶,有的請教園林管理所的能工巧匠。半個月功夫,學生們提出了種種與校園“綠色工程”建設有關的樹種搭配方案,有的從觀賞游憩著眼提出:在道路兩旁、操場四周、教室附近相間種植樹形優美、花香色艷的喬木(如玉蘭、桂花、香樟、銀樺等)和灌木(杜鵑、海桐、迎春、茶花等)并配以四季有花的草本花卉(如一月臘梅霜傲雪;二月梅花怒放爭春;三月迎春花報春風;九月爭艷;八月桂花吐馥芬芳;十月芙蓉花爭放異彩;冬月翠竹蒼松傲骨)使之形成立體景觀,四季花繁葉茂;有的學生從思想教育出發提出選用祖國的珍稀樹種,如水杉、珙桐、銀杏、鵝掌揪等孓遺植物,以激勵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有的從知識性著手提出選用中學生物教材和語文課本中涉及的樹種,如語文課本中多次提到了海棠、松、竹、梅等;有的從凈化環境著想提出選用抗污力強的樹種,如夾竹桃、龍柏、無花果等;還有的從經濟價值著手,選用桃、梨、蘋、桑等樹種,通過劃規、設計,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鍛煉了思維能力,還為校園綠色工程建設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
根據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學知識”的要求,我們對校園的主要植物設牌掛簽,以便學生觀察植物形態特征,生態環境和類群,促使他們更好地參與校園“綠色工程”建設。掛牌上的內容主要有:a.教學類:如在雪松牌上這樣寫實:雪松,裸子植物,松科,幼葉多白色,遠眺,象覆蓋著一層白雪。這樣學生看后倍感親切和實際;b.聯系實際類:如銀杏牌上寫道:銀杏,裸子植物,銀杏科,種子供藥用,食用,是我國傳統的出口物資,樹形美觀,葉具特色。夾竹桃牌寫著:花美,但莖葉有毒,魚塘邊不宜栽植;c.抓特征區別相似樹種:如女貞和冬青牌可這樣寫:女貞雙子葉植物、木犀科、葉卵圓形,對生;冬青雙子葉植物、冬青科、葉長橢圓形,互生;又如圓柏與刺柏牌上可這樣寫:圓柏,裸子植物,柏科,葉有鱗形和刺形兩種;刺柏,裸子植物,柏科,葉全為刺形;d.實用技術類:如月季牌寫著:月季花、雙子葉、薔薇科,可用分株壓條、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一串紅,雙子葉植物,唇形花科、花期長、多用種子繁殖。
這樣,對校園植物掛牌設簽,展示它們的名稱,科屬及特征,對學生認識植物,理解教材內容,激發他們參與校園“綠色工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校園“綠色工程”建設的實驗活動中,我們著意將心理學原理和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教育有機地滲透其中,以指導他們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在綠化校園中,我們發現有學生常因成功與失敗而自傲或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感到孤獨;有的因自己不誠實或蠻干而追悔莫及;有的會因心理不平衡而產生嫉妒和怨恨等等,針對這些我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知心人,以實現與學生心與心默契、情與情相融,對學生建設校園綠色工程美好愿望、真誠態度,在情感上我們投以期待的目光、滿面的笑容,由衷的喜悅;在行為上,我們頷首贊許,促膝談心,深情撫慰;在語言上,我們充滿同情、體現尊重、熱情鼓勵,公正嚴明,以此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人際交往,學會合作共事,學會面對困難與挫折去頑強拼搏,學會自我教育與創造,從而提高受挫能力,促進整體素質的全面進展,為他們成功地渡過中學時期這一特殊的人生旅程,為他們充滿信心搞好校園“綠色工程”建設夯實地基。
篇6
許多人家從市場里買來鮮艷活氣的花木,到家后沒幾天,就出現葉片枯黃,掉葉、發蔫、爛根等現象。好端端的花木成為枯枝,主人有心無力只能干著急。這是由于水分、肥料、土壤、陽光、溫度、換盆等多種因素的不協調造成的。實際情況是賣花人、種花人多,而“護花使者”卻罕見,價值不菲的花卉就這樣白白死掉,殊為可惜。另外,除了病蟲害之外,種花的基本常識,如何時換盒、施肥,施什么肥,噴什么藥,澆多少水,如何剪枝,花開時節如何護理,這些問題絕大多數人回答不上來。有的人要在別人的幫助下邊種花邊摸索,付出的時間、精力不少,花費的金錢亦不少,仍不得要領。因此,有護理花卉技能的人,不妨提供治理花卉病蟲害、護理花卉的服務,為人們提供咨詢,適當收取服務費,現場指導,示范操作,就地講解施教,也可以為顧客設計一個可行的種花養花方案,定期上門服務,隨時除病。
目標顧客:花卉護理服務的對象當然是那些喜愛養花護草的家庭和種植花草作為裝飾的單位、企業、廠礦及公司。其實,在花卉護理業務中,個人和家庭顧客給你帶來的收入僅占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收入將來自單位用戶。個人和家庭即使十分富裕,所種花卉數量也很有限,而機關單位和廠礦企業則不同,它們擺放的花盆和露天種植的花草數量往往相當可觀,就是那些只有數十人的小企業,廠房外也都會擺上幾盆花以裝點環境。所以,花卉護理的服務對象主要以單位為主攻對象,其次是個人和家庭。
服務價格:花卉護理服務項目主要有嫁接剪枝、除蟲施肥、移盆換土以及接受咨詢等。如顧客要求,可提供定時上門服務。對于單位服務對象,比較理想的方式是承包整個單位的所有花卉的養護,包括病蟲害防治、施肥、給水、修剪等全方位護理,費用按時間長短計算,一般付款方式是承包合同簽訂后由對方支付部分服務費,承包期完畢再付余款,首次付款一般為總承包費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對于不熟悉的客戶,可要求分三次付款,即總承包養護服務費用分三次支付:當承包期過支付部分服務后由對方支付首期服務費,當承包期過半后再支付部分服務費,承包期結束后進行總結算。
經營策略:作為在家經營的開業項目,花卉養護服務者沒有固定場所進行宣傳推介接生意,解決方法其實不難:一是在離家不遠的居民點張貼宣傳單張;二是自己親自到單位機關,廠礦企業的后勤部門負責人那里拜訪,說明護理項目的種類、價格、方式等詳情,請對方在方便時給予考慮,態度要誠懇,言辭不卑不亢,否則會引起對方不悅;三是與花店、花卉交易中心(市場)、觀賞魚店老板或負責人聯系,借用貴店有限的空間豎塊廣告招牌,以推廣花卉護理服務。每接到一個生意,老板可得到一定數額的中介費。這種方祛相信大多數經營者都十分樂意接受,而且更容易打開市場。
篇7
一、中國動畫形象的題材來源
縱觀中外動畫片,中國形象的主要來源有以下幾種:
1.神話傳說
中國雖然沒有古希臘、羅馬那樣豐富龐大、自成體系的神話世界,但是也有著想象奇崛的創世傳說、天人對話、英雄傳奇等等。這些想象具有原始神秘、豐厚樸茂的特點,如開天辟地、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精衛填海等。
2.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天然地具有簡潔生動、富有生活情趣、易于傳播的特點。不論是牛郎織女的愛情傳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人間悲劇,還是阿凡提的詼諧傳說、大灰狼的故事,無不具有上述特點。
3. 文學形象
在燦爛的中華文學長河中,不乏精巧生動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來自生活、高于生活,凝聚了中國人的人格特征,成為中國文化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如《木蘭辭》中的花木蘭、《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等等。
4. 民間文化
中國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具有豐富的民間文化內涵,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相關聯,具有極高的認可度和可傳播性。這些自然也成為動畫片關注的題材。比如,“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是國人耳熟能詳的民間諺語,與“眾人拾柴火焰高”相嫁接,演繹出動畫電影《三個和尚》,惟妙惟肖,膾炙人口。
5. 中國符號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很多異域文化被形象化,成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美國夢工廠出品的《功夫熊貓》符合外國人對大熊貓和功夫這兩個典型的中國元素的合理想象,兩個毫不相干的元素以故事化的情節元素嫁接在一起,產生了在中國人看來匪夷所思,而外國人卻津津樂道的奇異傳播效果。
上述中國動畫形象大多具有超現實、超自然的原始力度、古樸的道義感、潛在的神秘感,形式簡約、富于象征意味,能給人視聽快樂和精神愉悅,無疑是中國文化對人類精神的貢獻。
二、中國形象的動畫創作方法
任何一種文化的發展和進步都是應天時、接地利、順人和的結果,在動畫片制作過程中,這些具有鮮明風格和獨特氣韻的中國形象在生成的過程中,不是被原封不動地照抄照搬,而是與時俱進,進行了個性化處理,成為世界動畫星空中一個個熠熠生輝的星座。
1.移植
即擇取具有鮮明特點的人物形象,并就其性格中某一方面的特質加以發揮,如《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原本《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性格多面,兼具神性、人性、猴性,動畫片則突出了其神性和叛逆的一面,以此安排故事,鋪陳情節,成為眾人喜愛的“美猴王”。
2. 化用
動畫形象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從原先的形象中化用而來。在迪斯尼的《花木蘭》中,《木蘭辭》里那個孝順、恭從、英武、嫵媚的花木蘭變成了一個睿智的大將軍,智勇雙全,具有鮮明的叛逆性格,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替父從軍”的純孝情節變成了西方人所推崇的實現自我價值和追求婦女自身解放,影片的最后是君王向這位平民女子鞠躬,禮花飛天,萬眾歡呼,完成了對這個符合西方人價值觀的東方神女的形象塑造。當然,這個美式的花木蘭與中國人心目中的花木蘭形象是大相徑庭的。
3. 演繹
故事維系著動畫的血脈。動畫片往往借用原來的故事,進行人物形象的重新設計。比如《老鼠成親》從民間童話故事脫胎而出;《九色鹿》系從敦煌壁畫中的佛本生的故事中演繹而來;《喜羊羊與灰太狼》處處可見《大灰狼的故事》中善惡對立斗爭的影子;《功夫熊貓》則是中國功夫和大熊貓的錯位嫁接。
4. 戲仿
戲仿是喜劇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阿凡提》中的阿凡提和老爺的有趣博弈表現了生活中的貧富、善惡、愚智的對立和對話,這種戲仿帶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具有鮮活的生活氣息,盡管加上了夸張、變形,但是對人物精神細節的雕刻還是秉承了原來的故事模型,是從原型脫胎而來。
5. 顛覆
動畫形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甚至做了明顯的改造甚至顛覆。如萬氏兄弟《大鬧天宮》中的哪吒,這個在《封神演義》中神奇可愛的童子,搖身一變,成了一個仗勢欺人、不可一世的小無賴形象。
總之,上述中國動畫形象都是以中國的人物、地點、事件為基點,以一場或平實或迂曲的故事做梁檁,與原型人物作勾連、延續,和人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在此基礎上,構架成一個個獨特的藝術空間。
在上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中國的動畫形象曾經在世界上閃亮一時。以《大鬧天宮》、《三個和尚》為代表的中國氣質讓世界為之驚艷,可惜這一切都隨雨打風吹去。目前,盡管中國的動畫產量已經超過動畫生產大國日本,但中國動畫制作大多淪為國外動畫的代工,具有中國特質和民族風格的動畫作品非常少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動畫形象更是闕如。
與此相對應的是,國外的動畫生產大國十分重視中國形象的發掘,以美國迪斯尼和夢工廠為首的動畫制作巨頭們挖空心思在中國形象上大做文章。繼1998年《花木蘭》掀起全球熱潮之后,2008年《功夫熊貓》在全球范圍內熱映,2011年,《功夫熊貓2》再次席卷而來,票房驚人,據說現在正在耗費巨資打造《愚公移山》。
三、中國動畫形象創作中的文化策略
“內容為王”是藝術創作的要義,也是文化產業成長的鐵律。中國動畫生產要想走出困境,生產出具有中國特質,兼具人類共同價值,兼顧不同人群收視心理的動畫作品,就必須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提煉、升華、挖掘。在動畫形象的設計、制作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對關系——
1. 熟悉與陌生
動畫片是一門敘事藝術,敘事的核心是沖突與懸念,通過發現和發掘,尋找認知經驗里“熟悉的陌生人”,敘事更能夠打動人。
米高梅公司1939年創作的經典動畫《貓和老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現實中,貓和老鼠是一對天敵,老鼠怕貓更是人人皆知的定律,但在動畫片中,強勢的貓tom變得愚蠢而顢頇,老鼠jerry則機靈可愛,每集片中,都以貓被老鼠戲耍得狼狽不堪而告終。《喜羊羊與灰太狼》也從中得到了啟發,在保持基本形象善惡代表的基礎上,完成了對狼和羊這一對傳統中的強弱形象的顛覆。
迪士尼公司1994年創作的動畫長片《獅子王》是把熟悉的故事和人物進行“陌生化”改造的又一典型例子。片中動物的擬人故事被巧妙地處理成動物版的《哈姆萊特》,小獅子辛巴成為一個獅首人心的憂郁王子,王子復仇的故事被改成非洲大草原動物世界里的生存爭斗。
2. 靜觀與動感
動畫的核心是“動”。作為“運動的光學幻象”, 動畫畢竟不是每秒24幅靜止畫面的簡單疊加和無序生成,其核心在于人物,而人物動作的核心是情節的推動,是人物性格的變化及其心理捕捉。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61年創作的《小蝌蚪找媽媽》,從齊白石的水墨名畫《蝦》、《荷花蜻蜓圖》、《蛙聲十里出山泉》中提煉出蛙、蝦、蜻蜓、螃蟹等水墨形象,并賦予它們以動感。把傳統繪畫元素糅入動畫創作的實踐值得肯定和鼓勵,但動畫的情節性還是受到了質疑,沖突和懸念制造不夠,過于強調文化意蘊和繪畫中的筆墨趣味,難以持久吸引眼球。
3. 傳統與現代
我國有著豐富的民間藝術,皮影、剪紙、木偶、刺繡等藝術形式在設計、造型、材質、表現方式等方面都有著獨到之處,有著充沛的表現力和奇崛的想象力。中國又是戲劇大國,現存的地方戲劇有360多種。這些傳統文化,皆可成為動畫創作的養分。
《三個和尚》就借鑒了很多傳統因素,除了人物造型之外,很多意向表達也很戲劇化。比如通過日升日落,表示時光的輪回,與中國農耕社會中對自然的認知相吻合。和尚擔水,向左走幾步接著向右轉,表示路途的遠,與京劇中揚鞭就是縱馬馳騁、轉身就是千山萬水如出一轍。
如何在現代動畫的創作中融入傳統元素,或者在傳統的造型元素中植入現代元素,這個課題值得深入研究和實 踐。
4. 保守與開放
動畫作為視覺藝術,超越了民族語言的拘囿,具有傳播意義上的普世性。中國動畫形象在保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同時,也應該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努力打造全世界的“視覺共同語”。縱觀世界動畫創作史,任何一部成功的動畫作品都是在立足民族性和保持開放性之間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平衡。在迪斯尼公司創作的動畫影片《花木蘭》中,既有東方文化中對國家的尊崇,對民族的熱愛、對雙親的孝敬,也有西方文化中對生命的尊重、對個人能量的發揚,這種價值觀的差異與統一,獲得了東西方文化的雙重認同。影片造型則在中國山水畫的大幅寫意中穿插日本浮世繪技法的運用,可謂是多元文化的雜糅匯通。
5. 現實與游戲
動畫形象不論是取材于遠古神話,還是歷史人物,都來源于人類的現實生活,但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較,動畫帶有更多、更鮮明的游戲色彩。
篇8
茶花嫁接是茶花產業中一項很重要的生產手段。將一株優良茶花品種植株上的芽或枝,嫁接在另一株帶有根系的茶花植株上,使這株優良茶花品種的枝條接受砧木的營養,成長發育成一株獨立的優良品種茶花。
扦插篇
1、插條的選擇與剪取
A秋季扦插選擇什么樣的枝條最好?一般來說,要選擇葉芽飽滿,未受到病蟲害的,壯年植株上的枝條。最好選取樹冠受到充分光照的枝梢或葉芽飽滿的枝條。
選擇枝條的老嫩程度,對扦插也有一定影響。太老太嫩都不合適。太老的枝條,插條不易產生斷面愈傷組織。太嫩的枝條,本身內部的組織尚不健全,芽葉都很嫩,還不能儲藏營養物質。
枝條的老嫩程度,對扦插有一定的影響。
①插枝適中(半木質化枝條)
②插枝太嫩
③插枝太老
B秋季扦插,氣溫不高,全天都可以進行扦插。但是碰到高溫烈日的天氣,則以每天早晚扦插為宜。雨天扦插效果不好,陰天扦插成活率高。
剪取插條,宜在上午10時前進行,需用鋒利的剪刀,按植株的不同定型,剪取長枝條帶″踵″的枝條,即從新枝與老枝的交接處剪取,使新枝的基部帶一點節踵(″踵″就是老枝上萌生新枝的地方,營養物質積累比較豐富),也可以從生長葉片的節下剪取。
插穗的剪取和帶"踵"的插穗。
①插穗的選取
②帶踵的插穗
單葉插穗、雙葉插穗和長插穗
①單葉插穗
②雙葉插穗
③長葉插穗
C一般扦插的枝條以莖桿長5cm 左右、腋芽豐滿,葉片成熟為標準。凡枝條上符合要求的各節,均可剪成插穗。過長的枝條可剪成數段插穗。插穗以枝條中部數節為好,因為枝條中部成熟適中,腋芽飽滿健壯,營養物質積累多,其發根抽芽均比枝條上、下部各節為快。通常1個節間可剪1個插穗。
如果枝條上下兩端節間較短,可將兩節剪成1個插穗,也可剪取1葉1芽,作單葉枝插穗。枝條頂端兩節間較長,留有3~4張葉片的,可剪成2個插穗。頂端1節的插穗可剪去下面1張葉片,留頂端的1~2張葉片。下端的插穗只能是1葉1芽的單葉插穗。沒有葉片只有芽的節不用,莖桿太短也不作插穗。短插穗如有花蕾,則應剝除。留1葉的,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因水分蒸騰過量而萎蔫、干枯,故可保存全葉,不必將葉剪短。留2~3張葉的,可適當將葉剪去一半。枝條帶踵,帶節,粗壯健全的,也可進行長枝(3~4節1個插穗,長約7~8M,葉片6~8張)扦插,成話后發出的枝梢很多,很快成型。
D剪枝時,一手持枝條,一手握鋒利的剪刀,從枝條上端往下依次剪截。上端的頂梢插穗先剪定,然后往下端節下3cm~4cm處,與葉片相同的方向剪成斜面。插穗葉柄以上的莖桿不能剪得過長或過短,過長會消耗水分和養分,過短會損傷腋芽。插穗基部的斷面如果平剪,不易生根,過分傾斜,則又容易腐爛。插穗的頂端的斷面如平剪,易積水、潰爛,過分傾斜,剪面過大,對出插穗會造成傷殘過重。故應剪成20℃~30℃的斜面,并與下端剪口平行為最適宜。上端剪口的斜面一定要和葉面著生的方向相同,即剪口斜面向外,靠近芽的一邊高,背芽的一邊低。插穗上下的剪口要平滑,不可撕裂或損傷腋芽。要隨剪隨插,如果一時不能扦插,要包在潔凈的濕毛巾內,以保持其新鮮度。
各種插穗的比較。
①適當
②上端過長
③上端過短
2、扦插方法
家庭扦插或少量珍貴品種的扦插,多用盆缽、木箱等器皿。盆缽宜用淺口的泥盆,木箱要用較多裂隙的矮形木箱。扦插的土選用新鮮干凈的松針腐葉土,拌入1/3的河沙。不論盆缽或木箱扦插,應先在盆箱底排水孔、隙蓋1張塑料窗紗,再在上面鋪上一層粗石子。腐葉土要上細下粗層層加入,至離盆箱口高的1/2~2/3為止。如在盆、箱上面蓋玻璃片,盆箱上的空位就要留大一點。
盆箱插滿后要鎮實,把盆箱反復震幾下,把土鎮實,使插穗和泥土緊貼。盆箱插滿后,要用細噴壺噴水或把扦插盆放到略大一點的盆子內,大盆內注入清水,讓水分從盆底的排水孔與盆壁向上徐徐滲透到盆內的泥土里,到表土濕透時搬出。這樣,可以避免表土的沖刷和盆面的板結。
3、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后,盆箱上可罩塑料薄膜、蓋玻璃片或罩廣口瓶,晚上揭去。也可不罩、不蓋,但必須經常噴霧。初期將盆箱置于全陰處,10天后移到簾棚下的大株花木植株下面,讓其稍稍接受疏光,再10天,可直接置于簾棚下,但要避免從棚邊瀉下的日光;扦插后的30~40天,還需要遮陰管理,防止直接接受強烈陽光照射,但是扦插苗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有一定的陽光,所以遮陰不能過密。到了10月中下旬就可以放在半陰半陽的地方管理。秋天空氣干燥,每天需經常噴霧,保持盆土和空氣的濕度。到了11月中下旬氣溫轉低,盆箱扦插苗則需移入室內,或在陽臺、平臺朝南的一角管理。室內的晝夜溫差比較小,白天的氣溫不會太高,晚上的氣溫也不會太低,對能耐一定低溫的扦插苗是適宜的。如果白天和晚上氣溫較高,可以打開全部向南的門窗,以利空氣流通和適當降低室溫,盆箱上罩蓋物稍稍打開一些,以散發掉一些熱量。如果氣溫很低有霜凍出現,盆箱上的塑料薄膜罩和玻璃片還需扎緊蓋上。如果強冷氣流來了,氣溫驟降,必須在盆箱的塑料薄膜罩和玻璃片上蓋草墊或蘆席,保護好葉片不被凍害。秋季扦插苗的管理最主要是冬季防寒防旱的管理。第二年的春季可起苗移植上盆。
放在陰處管理
老枝嫁接篇
茶花嫁接能使優良的茶花品種得到快速繁殖,有些珍貴的茶花品種扦插不易發根,嫁接就可以成活。有些品種通過嫁接發生芽變,單色可以變成復色。利用嫁接后的變異可以培育出一個新品種。通過嫁接在一株植株上還可以開出各種不同花色不同花型、不同花期多品種的茶花。這些年來,金華的茶花生產者用自己手中的這把刀,利用油茶老樁大膽嫁接國外引進的大花品種,從而大大推動了金華茶花生產,取得了明顯的效益。
鋸鉆木
削接穗
插接穗
縛扎接穗
鉆木斷面貼錫紙
套塑料袋
嫁接注意事項:
砧木:抗性強,生長快的紅山茶‘獅子笑’、‘紅露珍’、單瓣‘金心大紅’、‘金盤荔枝’等品種。
技巧:砧木截枝要平、斷面要包上錫紙或用黃泥封口,接穗的葉芽要飽滿、每張葉片可削掉一半、接穗下端的兩側削成1cm~2cm的楔形面,削面要平整光滑、最好用撬皮接,插穗一面要對準形成層。
篇9
這里所f的“假”的多肉植物,并不是那些用塑料、紡織品、蠟或其它材料制作的假花(也叫仿真植物),而是有生命的真正植物,只不過它們名稱中帶有“假”字,假明鏡、假曇花就是其中的兩種。有趣的是,它們還都有個與其相對應、在形態上或多或少有些近似的“真”植物――明鏡、曇花。
明鏡與假明鏡
明鏡又名盤葉蓮花掌,景天科蓮花掌屬植物,低矮的植株由100~200枚肉質葉組成蓮座狀葉盤,肉質葉邊緣有白色纖毛,葉片全部由中心水平向周圍輻射生長,使整個葉盤平整如鏡,沒有一絲空隙,由于葉緣顏色稍深并有白色纖毛,同時外輪葉大,內輪葉小,故鏡面般的葉盤就像一幅精美絕倫的幾何圖案,非常奇特。開花時葉盤中央的葉逐漸脫離葉盤呈互生狀,同時中間開始有圓柱狀花莛出現,最后發育成60cm高的巨大頂生的圓錐花序,小花黃色,花后結種子,隨后整株枯死。
明鏡還有個綴化變異品種,稱‘明鏡綴化’,其生長點橫向發展,葉片較小,位于生長點兩側,使植株呈扁平帶狀,而生長多年的植株則逐漸長高,下部的葉片脫落,木質化,呈褐色,看上去如同陡峭的山峰。有時綴化的植株上還會生長出原始狀的蓮座狀葉叢的明鏡,也很有趣。
假明鏡也為景天科蓮花掌屬多肉植物,植株較高大,有分枝,葉呈蓮座狀排列,生干莖的頂端,葉盤排列緊湊,肉質葉匙形,鮮綠色,葉面光滑,葉緣和葉面有白色纖毛,圓錐花序從葉叢中央抽出,花期夏季,其栽培、繁殖方法與明鏡基本相同。
明鏡原產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適宜在涼爽、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生長,耐半陰和干旱,怕水澇。主要生長期在春、秋兩季,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徒長,株形散亂,葉與葉之間的距離較大,葉叢不呈盤狀,嚴重影響觀賞。澆水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盆土積水,否則會造成爛根。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晝夜溫差,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施肥,如果保持不了這么高的溫度,控制澆水,維持盆土干燥,使植株休眠,也可耐5℃或更低的溫度。夏季高溫時植株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滯,宜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避免烈日曝曬,也不要澆太多的水,更不能長期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土壤積水引起植株腐爛,也不要施肥,等秋涼后再恢復正常的水、肥管理。
栽培中如果不留種子,當植株中心開始凸起,即將出現花莛時,要及時將其剪除,以促發側芽。每1~2年的春天或秋天翻盆一次,盆土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混合配制,還可摻入少量的骨粉等鈣質材料。
明鏡的繁殖可在生長季節剪取旁生的側株進行扦插,若無側株可將植株頂部的蓮座狀葉盤剪下扦插,下半部仍留在土中,會長出許多的側芽,等這些側芽長得稍大一些就可取下扦插。明鏡扦插前要晾1~2天,等傷口干燥后半插入于沙土或蛭石中,保持稍有潮氣,很容易生根。如果能采收到種子,還可進行播種繁殖。
曇花,其花朵碩大,潔白,因在夜晚盛開,有“月下美人”之稱,又因花期極為短暫,人們常用“曇花一現”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一下,就很快消失了。
曇花為仙人掌科曇花屬附生類多肉植物,本屬植物約20種,除了人們比較熟悉曇花外,常見的還有肉質莖像魚骨那樣排列的角葉曇花(也稱魚骨令箭)等種類。關于曇花的文章以前在《花木盆景》雜志上刊登過多次,這里就不多贅述了。下面著重談談假曇花。
假曇花看上去與曇花不太像,倒是跟常見的蟹爪蘭、仙人指有些相似,為仙人學科假曇花屬附生植物,植株呈懸垂狀生長,分枝呈節狀,莖節扁平,長圓形,邊緣有淺圓齒,新長出的莖節帶紅色,老莖則為綠色。花紅色,著生莖節頂部,花大而花瓣整齊,呈標準的輻射狀。花期3~4月,此時正是復活節前后,故又稱“復活節仙人掌”。
同屬中常見于栽培的還有落花之舞(R.rosea),稠密的分枝組成矮性肉質灌木,莖節呈2棱的扁平狀或3~5棱的柱狀,一般規律是下部莖節的棱多,接近柱狀,上部的莖節多為扁平狀。花頂生,3cm~4cm大,粉紅色,輻射狀對稱。其栽培管理及繁殖方法與假曇花相同。
假縣花原產南美洲的巴西,附生在熱帶、亞熱帶森林的大樹椏、巖石上,為附生類仙人掌植物,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怕積水,不耐寒,忌烈日曝曬,要求有較大的空氣濕度。生長期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的陰棚或樹蔭下養護,其花芽的形成與溫度、日照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系,在10℃左右和短日照的條件下,50天可形成花芽,如果在15℃以上和長日照條件下,則會對花芽的形成產生抑制作用,超過20℃就難以形成花芽,花蕾形成后要少搬動花盆,否則會造成落蕾落花現象。
篇10
1 生態學特性
蓮霧喜溫怕寒,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 ℃,花期遇到7 ℃以下的氣溫時,花蕾與幼果會受寒害而脫落。高溫潮濕環境下,生長快,結果多,果大,產量高。果實發育期遇干旱無雨,果實小且品質差。久旱后遇驟雨,易落果和裂果。充足的光照下果實著色好。蓮霧對土壤要求不嚴,各類土壤都能生長結果,但以肥沃、疏松和潮濕的土壤生長結果較好。蓮霧還是河岸林優勢樹種。
2 豐產栽培技術
2.1 育苗
蓮霧種子少,―般采用空中壓條繁殖,也有嫁接、扦插繁殖的。
2.1.1 空中壓條育苗
空中壓條育苗也稱圈枝育苗,這種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苗快、結果早,并能保持母樹優良性狀等特點。選莖粗2-3 cm的枝條于5-6月先進行環剝皮,寬度約3 cm,同時除去形成層,然后用粘土適當摻些腐熟的有機肥料包扎起來。為保證生根迅速、量多、根壯,可用吲哚丁酸等生根粉涂抹剝傷部,或在生根基質中加入吲哚丁酸或生根粉。一般1個月后即能生根,待2-3個月新根充實后從基部剪斷。剛剪下圈枝苗,必須在苗圃或樹蔭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假植,使根系發育壯實。假植期間應經常觀察、防治病蟲害,并酌情修剪,培育出良好的樹形才可出圃。
2.1.2 扦插育苗
選充實飽滿、無病蟲害、已木栓化的一至二年生枝,剪成20-25 cm長的插穗,上部保留2-3片葉,并且每片葉子都剪去一半,插條基部削成楔形,然后將其基部浸入配好的一定濃度的激素中,可以利用濃度為1 000-1 500 mg/L的生根粉2號、IBA、NAA和國光牌生根粉等進行處理,浸入深為插穗的1/3-1/2處,浸泡2 min取出,立即插入沙床上。沙床預先用1 000倍的多菌靈消毒,插后立即淋足定根水,采取大棚內通風、棚頂遮光、噴清水等管理措施。
2.1.3 嫁接育苗
蓮霧嫁接苗具有主、須根發達,適應性強,種植后速生快長,早結豐產的優點。可以用蒲桃、蓮霧的實生苗作砧木,在豐產、穩產、果大質優、品種純正的蓮霧母樹上,選取生長充實、樹冠已木質化的一年生枝條作接穗。接穗采后剪除葉片,保留的葉柄與潛伏芽齊平,用濕毛巾包扎或用濕河砂藏保濕備接。嫁接方法用補片芽接、腹接、切接或劈接均可。嫁接苗出圃一般要求砧木根系發達、主干離地面5 cm處粗度在1.0 cm以上、接穗生長2-3次梢,高40 cm以上、頂芽穩定時才出圃。
2.2 栽植
2.2.1 選地、整地
宜選擇光照充足、高溫潮濕的環境,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潮濕。建園宜選背風的園地,以微酸性砂質土為最適宜,微酸至微堿(pH值5.5-7.8)的砂壤至紅壤均宜。采用穴狀整地的方式。按株行距(4-6)m×(6-8)m挖定植坑,坑的規格一般為80 cm×80 cm×60 cm,最好能提前1-2個月整地,并施足基肥,回填好坑。
2.2.2 栽植
栽植以4-6月為宜,若水源充足則2-3月或9-11月均可。種植后基部覆蓋,以防土壤干燥,且每隔2-3天灌1次水。并立支柱固定植株,避免風吹搖動,影響根部發育。
2.3 撫育管理
要達到豐產的目的,必須做好蓮霧的撫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措施。
2.3.1 中耕除草及灌溉
除草是蓮霧果園管理的一項常規工作,視雜草的生長情況、結合施肥進行。幼齡樹可不必中耕,結果樹在9-10月結合施肥進行中耕除草,以促進開花結果。9-10月可使土壤適當干旱以利果樹進入休眠及花芽分化,其余時間應供給足夠的水分,尤其是在修剪、施肥及催花處理后2周花芽形成后,應全園灌水,以防落果裂果,增大果實。
2.3.2 施肥
蓮霧需肥量大,幼齡樹對氮、磷和鉀均需要,但應勤施薄施,而5齡以上的結果樹,則以氮、鉀肥為主。施肥方法由樹冠滴水線挖環狀溝施。在施足基肥外,還要抓好以下幾個關鍵時期追肥。(1)開花前,即萌芽至開花結果初期追施速效氮肥,適當配施磷肥,施肥數量隨樹齡而定。(2)幼果膨大期,一般株施氮、磷、鉀含量各為15 %的復合肥0.25 kg。(3)果實轉色期,即采果前5-10 d追施速效磷、鉀肥為主,以溝施為好,可使果實體積增大、果形色澤好、品質提高。南方降雨量多,易造成肥料淋失,整個生長期宜葉面噴施0.2 %尿素或0.2 %磷酸二氫鉀4-5次。
2.3.3 整形修剪
蓮霧生長快,分枝多,整形修剪是重要管理環節之一。定植后樹高1.5 m左右即可短截整形,待新枝抽生后定干,留分布合理、生長健壯的主枝3-6條,整成自然圓頭形或開心形。修剪應在每次采果后進行,主要疏剪枯枝、病蟲枝、直立徒長枝、下垂觸地枝以及主干和主枝上萌生的過密枝,以上重下輕、內重外輕為原則,使內膛通透。生長旺盛的壯年樹可適當重剪,老年弱樹則輕剪。
2.3.4 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能明顯改善果實的外觀品質,增大單果重。果實套袋還能防蟲害,使果面光潔。一般在幼果期,約花后20 d實施。若果實蠅族群密度太高,即在謝花后進行。套袋前需徹底防治1次病蟲害,可在套袋前1 h再對果實噴1次殺菌劑,果實外表干燥后馬上套袋。一般選取規格長36 cm、寬32 cm的紙袋(經過處理的防水紙袋)。套袋前將袋口(2-3 cm)部分泡水,浸軟10-20 min,⒋口多余的水分甩去,然后成束直立放置。套袋結合疏果同時進行,每個袋以留5-6個果實為宜。果穗上方的第一對葉必須露在外面,不能將它同果實一起套在袋內,以免影響果實的顏色及甜度。同時套袋開口的鐵線必須旋緊,以避免雨水、果實蠅或粉蚧殼蟲爬入為害。
2.3.5 病蟲害防治
蓮霧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果腐病、蚜蟲、果實蠅及介殼蟲等。在防治過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防治,噴藥后7 d內不可采收。防治方法:(1)清潔果園。采果后結合修剪,徹底清園,剪除枯枝、蔭蔽枝和病蟲枝,集中燒毀。(2)及時噴藥控制病蟲害。幼樹以保梢為主,成年樹以保花保果為主,抓好花期及幼果發育期和果實近成熟期噴藥防治。防病可選70 %甲基托布津+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50 %多菌靈500-800倍液等藥劑。蟲害的防治,應抓好保護和利用天敵、松土滅蛹、燈光或性信息素誘殺、人工捕捉和藥劑防治等環節。目前防治果實蠅的措施是采用甲基丁香酚配成毒餌,果園懸掛吊瓶誘殺成蟲,及時摘除和拾凈落地果并埋于0.5 m以下深土層中,以減少蟲源,并結合殺蟲藥劑防治,可用90 %敵百蟲晶體800倍液,或殺滅菊酯乳油8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蚜虱凈等交替噴霧防治。此外,在做好蓮霧土壤、施肥、病蟲防治等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修剪、耕作措施或者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來誘導花芽分化,進行產期調節。
2.4 采收加工
2.4.1 采收貯藏
蓮霧要適時采收,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當果實達到品種應有的大小,呈現品種固有的色澤,果臍展開時,即可采收。一般2-3 d采收1次。因其果皮薄,采收時要小心輕放。蓮霧不耐貯藏,一般室溫下可放7 d。馬上銷售的,可用白紙包裹,分層疊放于紙箱中包裝運輸。貯藏的果實可置于塑料袋或保鮮盒后,置12-l5 ℃溫度下。貯藏前不需清洗果實,待食用時清洗即可。
2.4.2 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