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技術的優勢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2: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無線充電技術的優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電動汽車充電方式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有線充電是以往使用的方式,對于運行中的電動汽車,有線充電麻煩,且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應用范圍受到影響。而無線充電方式則不受范圍的影響,并且充電效率和安全性均要高于有線充電。因此成為了國內外重點研究的對象。在環境破壞日益嚴重的當下,電動汽車的出現顯然成為一種必然,當然,這一充電方式還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比如同步整流技術就是當下重點研究的技術之一。
1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電動后汽車無線充電系統是人類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基礎上研究的一種交通方式。而實現無線充電則可以大量的節約資源,保證電動汽車的安全,目前這一技術正在研究之中,還具有一定的技術困難,比如電池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高成本,都是目前需要考慮的問題。可見,電動汽車的發展技術尚不能成熟,未來,在電動汽車的研究中,應將無線電能的傳輸方式,使用安全性上入手,實現相關技術,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無線電能傳輸主要有四種方式,根據安全性和傳輸距離等方式考慮,可以將耦合無線電能傳輸技術作為電動車的主要技術,其主要原理為同步整流技術。將該系統以高頻逆變技術為主,即將直流電轉化為高頻的交流電,并將其發送到接收線圈,來完成整個充電過程。本文主要研究本副邊整流技術,同步整流技術是近年來使用的充電整流技術,與傳統的二極管整流技術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利用無線傳輸技術,則可以將電能轉化為無線傳播形式,再由接收端將其轉化為電能形式。一般來說,無線傳輸方式具有兩種類型,分別為輻射式和近場耦合式。其中耦合式的應用較為廣泛,目前該技術的研究深度要高于后者,這一模式的主要技術表現為射頻技術和微波的無線傳輸技術,而近場耦合傳輸則主要表現為磁感應傳輸和磁諧振的傳輸技術,磁感應傳輸也將成為未來電動汽車充電技術研究中的重點之一。
2 基于同步整流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在我們使用的電子設備中,通常是以直流負載為主,但是電網智能提供交流電,因此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一定的技術將交流電轉為化直流電,整流技術的核心就是講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在電動汽車充電系統中,交流電和直流電的轉化是一種必然,因此這一技術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整流技術主要是通過二極管來完成,二極管以單向導電為主,采用正偏導通,反偏截止技術來實現整流,這一整流技術在我國已經有多年的應用,集體導通壓降小,安全性高等優點。但是,隨著集成電路的出現,內部芯片對于低壓的要求越來越高,運行電流也在不斷的增大,這使得二極管的導通壓降制約了整流過程,造成大量的能量損耗。為此,行業技術人員研究了同步整流技術,這一技術的出現將解決導通壓以及電流增大等問題,能夠適應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提高其安全性和充電效率。
2.1 同步整流技術
同步整流的核心支持技術就是MOSFET技術,在以往二極管不能滿足整流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功率MOSFET技術,進一步降低了通電阻,滿足了大電流場合。該管又可成為SR管,其工作狀態主要分為四種,分別為:飽和區、截止區、放大區和反向電阻區。在整流過程進行時,SR管處于反向電阻區,這是由于SR管內部是由反向并聯二極管組成,通電后,二極管導通并且R管的槽底將會出現導電溝槽和反向漏極電流,并與之保持線性關系。
2.2 基于同步整流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
文章主要探基于同步整流技術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他能夠具體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進行研究,同步整流系統與其他系統不同在于需要驅動和控制電流,也就是SR管的閉合與導通均要受PWM信號的控制。其基本框架是由傳統的二極管整流組成,包括半波、全波和橋式整流三種,同步整流技術的發展尚處于研究階段,全橋整流在三種方式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本文將全橋整流技術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該系統結構是通過IR1167芯片控制SR管的導通和閉合,在IR1167內部設置三個閾值電壓,一旦SR官漏源極電壓時,IR1167就會輸出高電平并開啟MOS管。若IR1167輸出低電平,則MOS關斷,芯片恢復原位,進入下一個運行階段。系統電流則通過Q1和Q4的體二極管形成兩個回路,使Q1和Q4導通,電流則從二極管轉移到MOS管中,經過負半周期使芯片進入下一周期,形成循環,這就是同步整流技術的全過程。同步整流技術也可以采用全程高頻逆變技術,將軟開關聯合使用,但該技術的實現依然處于研究之中,不作為本文研究的重點。
3 總結
總之,同步整流技術與以往的二極管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中,具有積極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這一技術的應用,將二極管整流和同步整流進行對比,體現了同步整流的優勢。隨著能源消耗的增多,采用新型的電動技術對于社會發展來說無疑是有益的,在未來這一技術將一會得到進一步的研究,我國采用無線充電的電動汽車也將在城市中得到應用,繼而促進城市的發展,減少資源的浪費。本文介紹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和同步整流技術,并具體闡述了該技術的實現過程。
【參考文獻】
[1]劉喜聲.同步整流在無線電能傳輸系統中的運用[J].電子科技,2015(4).
篇2
(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學會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001)
隨著科技技術的高速發展和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多的依賴于電子設備,我們習慣了數據線充電,也常常因為線不夠長而感到煩惱。可曾設想,有朝一日所有電子設備無需電源線,可以使用無線充電技術,隨時隨地,自由充電。
無線充電技術,又稱為感應充電、非接觸式充電,是源于無線電力輸送技術產生的一種新型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利用近場感應,由無線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需充電設備,該設備使用接受到的能量對電池進行充電,且為設備本身的運作提供能量。由于無線充電器與充電設備之間通過電感耦合來傳送能量,因此無需電線連接,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無線充電分為電場耦合與磁場耦合兩類。分別對應的能量傳輸器件為電容和電感。
電場耦合方式的無線充電技術,發射器與接收器分別安裝兩個(或兩組)獨立的電容極板,當發射器與接收器靠近時,兩組電容極板形成了兩個電容。電容中通以高頻、高壓交變電流,便可實現電能從發射側到接收側的傳輸。充電器或“發送器”和便攜式設備或“接收器”用來有效地在組成電容的合適尺寸金屬表面間實現縱向的準靜電耦合。其中驅動電極或主動電極要比另外一個電極小,上面施加的電壓較高,另外一個電極則是被動電極,尺寸較長,上面的電壓較低。當然正常情況下,電容傳輸的能量是很小的,這與電極面積小有很大的關系。因此,為了滿足給消費設備充電所需的功率水平(例如從5W至25W),需要增加電極尺寸和耦合的電壓值,具體取決于實際的配置。
為了實現耦合電極之間的無線收發、同時盡量減小對外的輻射量,需要進行正確地設計。因此需要進一步理解和確定正確的電極尺寸、它們的設計、工作電壓、功率 值、最佳工作頻率和總的尺寸約束條件。一般情況下,理想的頻率范圍在200kHz至1MHz之間,有效耦合區的電壓值在800V至1.52kV之間。
手機無線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更多的采用磁場耦合原理設計,其能量傳輸媒介為電感。在發射器與接收器上分別安裝一個平面線圈電感。
磁場耦合原理的無線充電技術,更接近于常規的諧振式開關電源。相對于電場耦合來講,技術難度較小,優勢比較明顯,發展速度較快。目前已經形成三個影響力較大的聯盟組織WPC,A4WP以及PMA,各自擁有會員多達幾十甚至上百家公司。其中,WPC與PMA致力于近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手機無線充電。而A4WP的技術定位在遠距離無線能量傳輸,希望能夠實現幾十厘米甚至幾米等級的傳輸距離。
無線充電代表了充電技術上的一次重大變革。無線充電使用戶擺脫線纜的束縛,只需要把設備放在無線充電板(charging pad)上面就可以進行充電。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了電動牙刷、電動剃須刀、無線電話、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等領域。
比亞迪早在2005年12月就申請了非接觸感應式充電器專利,利用的就是電磁感應來進行無線充電。比亞迪賣給猶他大學一輛純電動巴士,這款巴士裝配著最新的wave無線充電墊。司機將巴士停在充電墊上,經歷數分鐘的等待就能充滿電。德國、日本等國也十分積極。在德國慕尼黑,早就開始進行家用無線充電的測試。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在研究能夠透過20厘米厚的混凝土磚塊將電力傳輸給汽車的道路充電裝置。2011年,搭載了無線充電功能的諾基亞手機問世。
世界最大的家具制造商宜家宣布,將生產銷售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家具,第一批可以給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充電的家具預計也在2015年即將上市。三星手機2015年3月份公布的熱門機型Galaxy S6支持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技術近年發展迅速,但也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如提高充電效率、降低成本、有效充電距離太短。除了技術問題,眼下最棘手的是不同生產商的標準不一致,這就必須統一規范標準。否則,各廠商的設備無法兼容,會造成無線充電設備的浪費。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標準有三種:PMA標準、Qi標準、A4WP標準。
PMA標準全稱Power Matters Alliance是由Duracell Powermat公司發起的,而該公司則是由寶潔與無線充電技術公司Powermat合資經營,擁有比較出色的綜合實力。除此以外,Powermat還是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標準的支持成員之一。
目前已經有AT&T、Google和星巴克三家公司加盟了PMA聯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縮寫)。PMA聯盟致力于為符合IEEE協會標準的手機和電子設備,打造無線供電標準,在無線充電領域中具有領導地位。PMA偏向咖啡桌、家具等充電設備。其成員星巴克正在美國舊金山附近的200家店面、1500個點嘗試提供無線充電服務。
Qi標準是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簡稱WPC)推出的“無線充電”標準,具備便捷性和通用性兩大特征。市場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和充電器大部分都符合“Qi”標準。不同品牌的產品,只要有一個Qi的標識,都可以用Qi無線充電器充電。它攻克了無線充電“通用性”的技術瓶頸,在不久的將來,手機、相機、電腦等產品都可以用Qi無線充電器充電,為無線充電的大規模應用提供可能。Qi采用了目前最為主流的電磁感應技術。203個WPC成員都支持Qi標準,Qi有超過5000萬個安裝基地,認證過684個產品。Qi的無線充電方案已經安裝在包括三星、諾基亞、谷歌、中興品牌在內的超過72款移動設備里。作為唯一提供汽車無線充電的標準,Qi還支持了15款已上市車型。在一些公共場所出現。阿姆斯特丹的德勤辦公大樓里,每個工作區的桌子上都安裝了Qi。1月7日,麥當勞剛剛宣布要在英國50個門店中,增加采用Qi標準的600個無線充電熱點。
A4WP是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標準的簡稱,由美國高通公司、韓國三星公司以及Powermat公司共同創建的無線充電聯盟創建。該聯盟還包括Ever Win Industries、Gill Industries、Peiker Acustic和SK Telecom等成員,目標是為包括便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等在內的電子產品無線充電設備設立技術標準和行業對話機制。該無線充電聯盟將重點引入“電磁諧振無線充電”技術,與Qi的“電磁感應技術”有所區別,這兩種技術各有千秋。前者傳輸效率可能較低,但可以實現稍遠距離的無線充電。后者需要近距離接觸,例如將手機放在一個底座上,不用接線就可以通過感應充電,但這樣充電效率較高。
A4WP標準組成聯盟希望讓無線充電迅速普及,讓用戶在任何地方都可進行無線充電。或者說,A4WP想要讓無線充電便宜一些,并且在不增加手機、平板或者筆記本電腦體積的情況下增加充電接口,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默認選擇無線充電器。
在這三大標準中,A4WP采用的是非接觸式充電的磁共振技術,WPC的“Qi”和PMA采用的是磁感應技術。磁感應技術比較成熟,但應用場景受限;磁共振技術比較新,還未成熟,但是它將來應用的場景更廣泛。
篇3
不過,WiTricity不會銷售它所演示的任何無線產品;這家公司未來銷售的而是別人使用其申請專利的設計來制造產品的許可證。WiTricity的這種無線充電技術目前沒有多少競爭對手,它稱之為強共振無線輸電技術。
調研機構IHS Research的電力與能源部首席分析師Jason dePreaux說:“WiTricity是率先演示這種共振無線輸電技術的公司之一;與感應式充電技術相比,這項技術提供了線圈與線圈之間更遠的距離,這需要發射器和接收器緊密耦合。WiTricity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它完全向市場開放這項技術。”
總部設在廣東的惠州市明天科技有限公司(3DVOX Technology)聲稱它在2012年3月成功開發出了“三維充電系統”;借助一個1.5英尺×1.5英尺見方的盒子,該系統就能為堆滿整個房間的電子設備充電。該公司聲稱,其廣泛磁場發射(Widely Magnetic Field Launching)和聚焦磁場接收(Focus Magnetic Field Receiving)技術很強大,足以讓磁共振電力傳送到數英尺開外的地方。
感應式無線充電VS共振式無線充電
迄今為止,市面上的產品主要采用磁感應充電技術,這項技術要求移動設備與充電表面(如充電墊)相互接觸。領先的充電墊供應商一向是擁有Powermat技術的金霸王公司(Duracell)。
像WiTrcity這樣的共振充電讓支持該技術的設備能夠放在離電源最多幾英尺開外的地方進行充電。共振充電基于與磁感應同樣的發射器/接收器線圈技術,但是它能夠實現更遠距離的輸電。所以舉例來說,移動設備放在筆記本電腦的旁邊時,可以借助共振充電功能來進行充電;或者如果借助WiTricity的技術,可以在幾英尺之外的地方充電。
前景廣闊
WiTricity的技術在消費類產品領域有著無限的應用前景,從嵌入無線充電器的辦公桌和櫥柜,到埋在混凝土里面可以為停在自家車庫和停車場的電動汽車充電的充電墊。WiTricity甚至還為太陽能電池板開發了一種接收器,因而不需要任何電線穿過屋頂。設想一下電力和內容都以無線方式(使用藍牙)提供的無線電視機。WiTricity就有這樣一種無線電視機。
醫療設備也可以通過WiTricity提供的技術來充電。比如,如今人工心臟泵必須連線到患者佩戴的電池組。而采用無線充電的話,破壞性比較小,有助于避免電線穿過患者皮膚進入的部位出現感染。
在美國《計算機世界》最近采訪WiTricity的期間,Schatz展示了一個名為“Prodigy”的新無線充電器原型如何為大概10英寸外的設備充電。這個黑色橢圓形的的Prodigy充電器看起來酷似如今許多商店在賣的普通充電墊,售價高達995美元。它實際上是面向工程師、研究人員和創業家的一款演示工具包,供他們用來開發自己的充電產品。
Schatz展示了一款黑色橡膠墊(他所說的“中繼器”)如何增強充電信號,從而有望實現遠距離充電。(與中繼器的充電距離大約是2英尺)。就像使用電源的無線充電器一樣,橡膠中繼器里面嵌入了銅線圈,但是線圈是無源的——它沒必要接入到任何電源。Schatz解釋道:“中繼器這種結構讓電能得以遠距離跳躍傳輸,沒必要為它添加任何能量。”
雖然如今嵌在中繼器里面的銅線圈用銅線做成,但Schatz表示他們的線圈還可以印制在平板上,就像任何印制電路一樣。WiTricity已經生產出了印制線圈,并在智能手機中進行了演示,智能手機沒有因此而變厚。
WiTricity的技術還可以直接透過實心物體(如木頭或塑料貼面)來充電。為了進行演示,Schatz將充電墊拿到木制會議桌下方,證明它可以為會議桌上面的電燈充電。這項技術有望讓無線充電功能嵌入在桌子或其他家具里面。
無線充電市場
Pike Research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估計,到2020年,全球無線充電設備的收入將超過150億美元;基于強共振無線輸電的系統將占整個市場的80%以上。WiTricity擁有與強共振無線輸電有關的基本專利:它在全球共有270多項已申請或正在申請的專利。磁感應充電和磁共振充電都使用銅線圈:發射器線圈和接收器線圈。發射器線圈里面的交流電形成一個磁場,從而在接收線圈里面感應出電壓。
WiTricity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像金霸王這些公司的Powermat技術,以及通過比較新的Qi認證的產品。雖然Qi產品僅限于無線充電墊和近距離共振充電,但是它們的確允許多個設備可以放在充電墊上同時充電,不管位置擺放如何。比如說,通過Qi認證的無線充電技術廠商Fulton Innovation其充電墊采用磁感應技術,可以為充電墊上任何位置的最多三個設備充電。Schatz提到符合Qi標準的產品時說:“我還得把設備非常精確地放在充電墊上。要是位置偏離5mm,就充不了電。”
Qi標準由無線充電聯盟(WPC)開發而成。Qi得到了120多家公司的廣泛支持,這些公司一直在開發符合Qi認證的產品。Qi能夠實現感應式或充電墊式的充電和近距離(不超過1.5cm)磁共振充電。這些公司都是電子行業的知名廠商,包括LE電子、索尼、諾基亞和韋里遜無線等大公司。
Schatz認為,符合Qi認證的產品不會流行起來,因為為充電墊上的智能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充電,或者近距離充電沒有多大優勢。他說:“這幾年來他們一直在竭力推廣這項技術。去商店買只充電墊來,你會看到它其實不是很有用。”
但是Qi不是目前唯一的無線充電規范。高通和三星支持的無線充電聯盟(A4WP)近日表示,其技術工作委員會已經批準了一種更靈活的無線充電規范,有望讓消費者可以使用感應和近距離共振無線充電技術,在眾多兼容的表面上為移動設備充電。
A4WP聲稱,該規范將讓人們更容易為嵌在家具、機器和車輛里面的電氣設備充電。該技術來自高通今年早些時候收購的一家名為WiPower的公司。WiPower聲稱,其無線充電技術的距離比Qi更遠:可達到45mm。
Qi標準無線交流電可以將電力輸送到離電源5mm至40mm不等的設備。
不過,另一家無線充電技術廠商:總部位于新西蘭的Power by Proxi近日宣布,它通過奧克蘭大學的商業化公司UniServices,從這所大學獲得了關鍵的無線充電專利組合。專利組合包括122項專利,適用于便攜式消費電子設備、半導體和電池。
Power by Proxi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Greg Cross表示,使用Qi規范的設備要求設備放在充電墊上的精確位置,而他公司的“松耦合”無線技術讓多個設備可以同時充電,不管它們放在感應充電墊上的什么位置。
與其他無線充電技術廠商不一樣,Power by Proxi四年前從面向建筑、電信、國防和農業等商業行業銷售大規模系統起家。Cross說:“我們在過去幾年開始與市場調研公司合作時,越來越認識到工業部件市場的潛在規模至少與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一樣大。”Power by Proxi現在把精力集中在零售市場上,諸如可以裝AA電池的小型設備。
相比之下,WiTricity的技術可以為數英尺之外的設備充電。到目前為止,很少有公司提供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2008年,英特爾實驗室演示了有望為移動設備無線充電的芯片技術。英特爾的無線充電技術(WCT)讓用戶只要將智能手機放在筆記本電腦旁邊,就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為智能手機進行無線充電。上個月,英特爾宣布與集成設備技術公司(IDT)達成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為WCT產品開發芯片組。英特爾稱,使用該芯片組的產品預計2013年上市。
富士通也宣布,會在今年推出基于磁共振的無線充電系統。不過近日富士通的發言人稱,這項技術方面沒有什么新的進展。
富士通演示能夠通過基于磁共振的無線充電系統為風扇充電。
距離之爭
無線充電聯盟主席Menno Treffers表示,一般情況下,無線充電器的輸電距離與充電線圈的直徑大致相當。所以說,比如10英寸的線圈能夠為最遠10英寸外的設備充電。
據Treffers聲稱,超過相當于線圈直徑的距離后,充電能力“急劇下降”。Power by Proxi公司的Cross同意這一說法,甚至表示:有人竭力聲稱可以為一滿屋的設備無線充電,或者聲稱無線輸電會與無線網絡一樣無所不在,那都是“騙人的”。
篇4
“在未來10年,智慧家庭領域將出現大變革,而無線連接技術將成為智慧家庭的重要基礎,多數裝置都將通過無線連接技術相互通信。” “2015年,無線數據將成為全球電信行業開支規模最大(5360億美元)、增速最快(13%)的領域。”……
上述預測,分別來自于Gartner和IDC。如果你閱讀到以上文字后,并沒有感覺到絲毫的驚訝或者懷疑,那就說明在你的心中,已經對上述文字中所涉及的趨勢和數據預測的準確度默默認同。而如果你表示震驚或產生了懷疑,那么筆者建議你再認真地觀察下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看看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正在借助移動終端來優化、管理甚至重新構建社交圈,是否正借助智能家電來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務和使用智能化的功能。筆者相信你會發現,無線連接技術正被更多地應用在計算、游戲、移動終端、智能家電、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這是事實。WiFi、藍牙、NFC、GPS、體感技術、無線充電等多種無線連接技術,正在幫助人類在真實生活中構建一個無線互聯新世界,這也是事實。
在博通公司寬帶和無線連接部門無線連接業務大中華區副總裁兼總經理周晏逸看來,以上事實為博通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博通正在依托其所掌握的無線技術不斷地擴大市場份額,未來也將繼續關注和投入無線技術和相關產品的研發,以滿足各種不同的市場需求。”周晏逸在6月25日舉行的博通亞洲媒體峰會上表示。
無線連接在擴張
實現無線連接的擴張,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持。在家庭中,構建無線網絡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莫過于路由器。現如今,路由器已成為家庭互聯網的關鍵樞紐,也常見于家庭中的各種網絡應用場景。依托路由器,數據可從外網傳輸到家庭用戶的內網,這種傳輸是發生在網絡層的。當從前帶寬較低時,用戶對于網絡連接實現過程的關注要高于對數據傳輸效率和質量的關注。
而隨著帶寬從低到高不斷拓展,數據傳輸效率和質量更多被用戶重視,相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用戶不再滿足于單純傳輸高密度數據或者高清視頻時的流暢,而要求在同一時段,同時傳輸視頻流、文件、數據時,傳輸速率都能讓人滿意。簡單來說就是,在同一時間點,看超清視頻不卡、上傳下載文件快速、打網絡游戲也暢快淋漓。
除了新增的用戶需求,路由器還要面對如何擺脫因復雜建筑格局、墻體厚度、金屬輻射等帶來的信號干擾,以及如何解決傳統無線頻段――2.4GHz的擁擠問題等。
為此,博通了8流5G WiFi XStream MU-MIMO平臺,這一平臺可使Wi-Fi的整體傳輸數據的速率最高達到5.4Gbps,也是目前市面上速率領先的路由器平臺。更重要的是,該平臺能夠為設備提供同步雙頻(Real Simultaneous Dual Band, RSDB)支持,讓設備能夠同時接5GHz和2.4GHz頻段,明顯改善了在同時使用多個應用(尤其是在使用視頻流和網絡游戲應用)時出現的延遲問題。
“這一平臺會使路由器的頻寬獲得雙倍的提升,由此讓家庭中所有與WiFi連接的設備變得更加有效率,網速表現也更為優異。”周晏逸說。
無線連接技術支撐物聯網
下面引用幾個預測數據:根據IDC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解決方案將帶來價值7.1萬億美元的市場。另據Gartner的預測,除了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外,到2020年,物聯網連接設備數量有望達到260億臺。而思科、英特爾和一些其他的公司或研究機構則給出了一個更高的數值――500億臺。
可以預期的是,家庭中能夠連入無線網絡的物聯網設備將逐漸增多,而用戶在使用物聯網設備時對超清視頻、千兆網速、超低功率的追求也將促進家庭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不斷優化Wi-Fi性能。由此,物聯網會成為無線市場極受關注的領域,而那些提供無線連接技術的半導體廠商會全力滿足物聯網用戶的需求,為物聯網提供基礎架構的支撐。事實上,大量無線連接技術已經應用到了物聯網領域,其中包括低功耗藍牙、CSR mesh、NFC、RFID、WiFi,甚至LTE,只是不同的半導體廠商會選擇不同的技術和市場定位。
此前,博通圍繞物聯網的應用在無線領域進行了積極的布局。目前在無線連接技術方面的成績是:博通可為WiFi、藍牙、NFC、GPS、蜂窩,以及電力線通信(PLC)等領域提供完整的SoC和軟件開發包(SDK)產品組合。其中,WiFi和藍牙是博通在物聯網中投入研發力量最多的兩個技術領域。這些無線連接技術能夠讓移動智能終端、家庭物聯網設備,甚至是企業中的網絡設備之間建立更為穩固、傳輸速率更快的無線連接。
博通不僅推出了WICED Sense開發套件,還為其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軟件開發包WICED SDK,幫助企業、個人或者DIY愛好者快速地進行物聯網產品開發。WICED Sense甚至已經開始支持HomeKit。“我們看到很多的創新都是IoT(物聯網)廠商提出來的,所以我們就把WICED Sense開發套件提供給他們作為工具,讓他們很容易地開發產品。”周晏逸說。
產品線要增加廣度和深度
一直以來,博通都在強調在不同的市場領域增加產品的覆蓋范圍,以及對支持不同技術的產品進行整合。這是因為,博通希望在行業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尤其是在新興市場領域。“比如從產品的深度,也就是產品整合方面看,車聯網是物聯網的一個衍生,它又需要同WiFi、藍牙、GPS都結合起來,所以博通就會重點強調把支持這些技術的產品做一個整合。”周晏逸解釋稱。
在活動當天,博通向媒體演示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其中包括此前推出的首款5G WiFi 2×2 多輸入多輸出(MIMO)組合芯片BCM4359,這款芯片能夠為設備提供RSDB支持。通過提供RSDB支持,BCM4359能夠同時連接至5GHz和2.4GHz頻段,明顯改善延遲等問題。此外,BCM4359不僅能夠將雙流MIMO模式中帶寬的PHY速率最大化,使其達到867Mbps,還能夠在遇到需要并發多頻連接的應用程序時迅速切換到RSDB模式,從而獲得更優質的服務。
博通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定位中樞芯片BCM4774,是首款可支持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的定位中樞芯片。此款名為 BCM4774 的芯片可同時支持伽利略、 GPS 、 GLONASS 、 SBAS 、 QZSS 與中國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伽利略定位系統計劃部署的衛星總數達30顆,因此采用此芯片的智能手機將能達到更高的定位精準度,以及更快速的首次定位時間。
篇5
由于越來越多筆記本電腦都標配了藍牙無線技術,理論上只要讓無線鼠標基于標準的藍牙無線技術,就可以與所有支持藍牙的筆記本電腦搭配使用且無需額外的接收器。盡管如此,藍牙鼠標在市場上卻十分罕見,據業內人士透露主要是由于兼容性和成本兩方面的原因。藍牙無線模塊的成本遠高于常見的RF無線模塊,而此前由于集成藍牙的筆記本電腦數量還不多,多數都無法直接使用藍牙鼠標。可見市場時機不成熟是此前鮮有廠商推出藍牙鼠標的主要原因(此前索尼和微軟在中國內地都推出了各自的藍牙鼠標產品,但售價都在599元之上,讓人望而生卻)。
隨著筆記本電腦的普及,藍牙模塊已逐漸成為主流配置,近期羅技和微星都不約而同的推出藍牙無線技術的筆記本電腦鼠標。
羅技V27I0藍牙筆記本光學鼠標
V270沿用了無限迷你晶貂的造型設計,這一較經典的外觀設計曾先后在無線迷你晶貂和V200上采用。其左右對稱、前低后高的造型不同于常規鼠標。普通臺式機鼠標鼠標中間較高部分是襯托手心,后部較低襯托手掌。迷你鼠標的體積較小,使用時用戶的手并不能全部覆蓋鼠標上蓋,較高的后部就是用于支撐手心、將手心墊高,這樣讓手腕能夠保持自然水平,而不是彎曲狀態,使手腕免受壓迫。V270大小介于筆記本電腦鼠標和臺式機鼠標之前,因此也保持了更接近于標準鼠標的握感、滾輪寬度和使用手感。以前試用無限迷你晶貂時,微型計算機評測室就指出它需要的按鍵力度偏重,且按鍵的聲音較大,V270仍然存在這些小的瑕疵。
對比一下V270和V200兩款近似的產品,就能大致看出基于藍牙和2.4GHz數字無線技術的鼠標之間的區別。基于兩種無線技術的鼠標有效范圍均為9米左右,5倍于RF無線的鼠標。兩者都通過兩顆AA電池供電,但V200的電池壽命長達1年,而V270正常使用下電池可使用三個月,藍牙無線鼠標明顯要更耗電。好在V270仍為低功耗設計,裝一顆電池即可工作,用戶可以根據個人手感選擇安裝一顆或兩顆電池。V270采用1000dpi的光學感應器,裝備普通垂直滾輪,并非較高端的傾斜滾輪,規格總體上來屬于主流產品。
微星BM100藍牙筆記本光學鼠標
微星并非專業的鍵盤鼠標廠商,但在藍牙技術方面一直具有很強的實力,其藍牙產品如藍牙耳機、藍牙MP3等都是業內領先的。
BM100造型圓潤乖巧,僅重72克,工藝品質較高,但在螺絲孔和接縫等細節處理上和V270還略有差距。BM100外殼涂層為黑色類膚漆,手感細膩光滑。鼠標兩側有橡膠材質的指槽,增強了摩擦力且觸感柔和。由于BM100造型非常迷你,使用時用拇指和小指夾住兩側即可。但它無法支撐使用者的手掌,長時間使用比普通鼠標更容易疲勞,更適合手掌較小的用戶。當然其優點是方便攜帶,裝入軟包后也比V270要小上一圈。
BM100的規格處于主流水平,800dpi光學感應器,按鍵為標準的“兩鍵+垂直滾輪”。BM100定位精準,按鍵清脆,滾輪段落感清晰、阻力適中,不足之處是點擊滾輪鍵有些費力。BM100靠兩顆AAA電池供電,并標配了充電底座和兩顆充電電池。由于藍牙無線比較耗電,采用充電電池避免了頻繁更換電池問題,讓BM100更加環保且性價比也更突出。但BM100沒有電量指示燈,因此要養成經常充電的習慣,避免使用中突然沒電。
此外,BMl00閑置10分鐘左右后會進入深度休眠狀態,此時光學感應器已關閉無法感應到鼠標移動,必須按鍵才能恢復,這可能給初級用戶造成使用上的困擾。
藍牙鼠標好用嗎?
普通無線鼠標和接收器上有連接鍵,用于鼠標和接收器配對連接,只有部分2.4GHz數字無線產品在出廠前已配對,無須手動連接。藍牙鼠標在配對上遵循藍牙設備的通用模式,按下復位鍵可讓藍牙鼠標進入配對模式,此時藍牙鼠標處于“可發現”狀態,在藍牙管理器中進行搜索和添加的操作即可完成配對,藍牙鼠標會被識別為HID(人性化界面)設備,無須專門的驅動程序。完成整個配對過程約需半分鐘,成功配對一次后,以后只要打開電腦和藍牙鼠標,兩者之間就會自動建立連接,只要不刪除配對(復位藍牙鼠標或在電腦中刪除藍牙鼠標),重新啟動電腦或開啟藍牙鼠標等操作都不會改變配對。細節上,羅技V270是通過底部的電源燈閃爍來表示處于配對模式,而微星BM100則是亮起藍色的滾輪燈來表示,編輯認為BM100的方式更加直觀。
篇6
P65 認識無線技術 了解2.4GHz的前世今生
無線鼠標不是什么新玩意,不過你知道無線技術已經經歷了多少不同的階段嗎?而2.4GHz又有什么特點和優勢呢?
P66 五個拒絕2.4GHz無線鼠標的片面理由
由于早期的無線鼠標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使得不少消費者在選擇2.4GHz無線鼠標時有了許多顧慮,現在這些顧慮還存在么?
P67 哪一款最適合你 八款2.4GHz無線鼠標橫向測試
八個不同品牌2.4GHz無線鼠標各自有什么特點呢?哪一款才是最適合你的呢?
P69 2.4GHz無線鼠標使用和選購寶典
選擇無線鼠標產品不能盲目跟風,那么,無線鼠標最適合誰呢?選購2.4GHz無線鼠標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認識無線技術 了解2.4GHz的前世今生
第一只鼠標誕生于1964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四十多年的演變。人們很早就厭倦了鼠標后面那根長長的線,在1984年世界上第一款無線鼠標誕生了,不過從它的誕生之日起,無線鼠標就飽受爭議。究其原因,或是控制距離,抑或是信號不穩定,總之除了沒有連線的限制外,無線鼠標始終無法完全取代有線鼠標,而2.4GHz數字無線技術的出現讓無“限”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嘗鮮的選擇:紅外無線
最初的無線鼠標采用的是紅外傳輸,也就是傳統家電的紅外遙控技術的一種延伸應用,此技術最大劣勢就是距離近,一般只有1~3米,其次就是方向性強、繞射能力非常弱,也就是發射端必須對準接收端,而且中間不能有間隔。由于紅外無線鼠標的性能較差,此類產品推出之后市場反應比較差,選擇的人最多就是為了“嘗鮮”。
走進“無線電”鼠標時代
說起“無線電”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收音機就是利用無線電波來進行傳播的。由于比紅外技術有著更好的繞射能力,此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家用電器遙控甚至遙控玩具等。而無線電應用到無線鼠標產品中,我們稱之為高速無線射頻技術,頻率為27MHz。雖然27MHz的無線射頻擁有不錯的繞射能力,但很容易受到干擾,而且鼠標專用的27MHz的最大有效距離也只有3米,而且功耗較大,電池續航能力弱,大大限制了它的應用。
讓鼠標“飛”起來的藍牙技術
藍牙技術其實也是一種無線電射頻技術,最初主要應用于一些高端的數字產品,而應用于鍵鼠產品是從2004年開始的。藍牙技術采用的是2.4GHz信號頻帶傳播信號,每秒可以產生1600次的不間斷跳頻,傳輸速度最高可以達到1Mpbs,保證了傳輸信號的唯一性和穩定性,傳輸距離遠(3~30米),抗干擾能力強。但由于所采用的2.4~2.485GHz的信號頻帶是沒有授權的,且有專利限制,制造藍牙設備所需要的昂貴的專利費用,無疑提高了產品的成本。
讓鼠標馳騁的2.4GHz
2.4GHz無線技術也被稱為數字高速射頻技術(Digital Radio Frequency,簡稱Digital RF)。從原理上而言,2.4GHz無線技術與藍牙、WiFi在工作原理上非常相似,區別在于通訊協議、加密方式上。WiFi用的是802.11網絡協議,而藍牙也有相應的協議和加密方式,產品進行“配對”才能相互通訊。而2.4GHz無線技術則是完全開放的、廠家可以自行設計,不需要支付昂貴的專利使用費,成本大大降低。與傳統的無線技術相比,2.4GHz無線技術有以下的特點:
2.4GHz無線的傳輸速率為2Mbps,是27MHz無線傳輸的400多倍。
2.4GHz無線技術為雙向傳輸模式,避免了27MHz單向傳輸出現信號中斷和無線頻段互相干擾的現象。
由于采用非連續發射模式,2.4GHz無線技術的功耗大大降低。
2.4GHz無線無需驅動,方便實用。
二、五個拒絕2.4GHz無線鼠標的片面理由
隨著無線技術的逐步成熟,市面上的無線鼠標越來越多,用戶選購鼠標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不過由于早期的無線鼠標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使得不少消費者在選擇2.4GH無線鼠標時有了許多顧慮。現在,這些顧慮還有沒有必要?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理由一:延時
片面程度:
在早期的無線鼠標中,鼠標延時的確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但是隨著鼠標芯片的發展與無線技術的應用,藍牙和2.4GHz無線信號的穿透能力是非常強的。許多高檔的2.4GHz鼠標的分辨率已經達到了1000CPI以上,在一般家用或者辦公,2.4GHz鼠標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當然,如果你是要求“槍槍爆頭”的超級游戲玩家,最佳的選擇依然是有線鼠標。
理由二:輻射
片面程度:
其實,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有輻射,只不過輻射大小不同,市場上的主流無線鼠標采用2.4GHz無線技術,還有少數采用藍牙無線技術,但是在輻射問題上,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兩種無線技術的輻射都很小,相當于普通手機的幾十分之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實,除了手機外,絕大多數的家用電器的輻射都遠遠大于無線鼠標。因此,由于輻射問題而拒絕無線鼠標,是沒有必要的。
理由三:費電
片面程度:
無線鼠標與有線鼠標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無線鼠標需要通過電池來供電,而有線鼠標可以通過電腦供電,所以無線鼠標的電池耗電量的大小能夠影響到用戶的使用成本問題,這也是網友反應最多的一個問題,有些無線鼠標的耗電量較大,需要經常更換電池,給不少網友增加了后期使用成本,不過從市場來看,電池的使用壽命在3個月左右的產品就是不錯的選擇,而且用戶可以考慮使用充電電池來節約后期成本。
理由四:不適合玩游戲
片面程度:
與有線鼠標相比,無線鼠標確實不具優勢,主要體現在性能方面,由于2.4GHz傳播速度的限制,無線鼠標的分辨率不能無限提升,對那些操作要求較高的玩家特別是職業玩家而言,選擇無線鼠標確實是不適合的,因此在競技游戲比賽中,使用無線鼠標的職業選手還沒有出現過。其實,無線鼠標是否適合玩游戲,這與游戲類型、用戶需求關系非常大,所以并不能全盤否定無線鼠標不適合玩游戲。
理由五:干擾
片面程度:
有不少人認為,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無線設備工作在2.4GHz頻段上,比如家用無繩電話、WiFi網絡、藍牙手機甚至微波爐,這些設備信號強度很大,會干擾同在2.4GHz頻段的無線鼠標。其實這個顧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之前我們介紹2.4GHz無線技術的時候也已經說過了,雖然是工作在相同的頻段,但是各個廠商在開放的頻段中進行開發設計,每款產品的信號頻率是有細微差異的,2.4GHz鼠標的發送端和接收端都會內置配對ID編碼,形成一一對應模式,在第一次使用時,必須要經過碼率配對過程,從而解決了信號干擾的問題。
小結:看過以上5大不買無線鼠標的理由,不難發現許多問題的是具有片面性的,其實,有線鼠標與無線鼠標都有各自的優勢與劣勢,在選擇鼠標時,消費者一定要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最好在購買之前了解感興趣的產品特點與價格。
三、哪一款最適合你 八款2.4GHz無線鼠標橫向測試
由于2.4GHz無線技術使用的頻率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均屬于免授權,使用也是免費,所以2.4GHz無線鼠標產品漸受寵,并且快速普及,我們搜羅了市面上熱銷的8款知名品牌2.4GHz無線鼠標進行橫向測試,希望為大家選購類似產品提供幫助。
選購普通的鼠標產品,用戶更多考察的是鼠標的做工用料、性能表現以及使用感受等因素,而選購2.4GHz無線鼠標時,除了一般的性能考察外,更加注重信號距離、強度以及電池續航能力,因此我們考慮將其作為本次測試的重點。本次橫向測試的項目如下:
傳輸距離(滿分為10分):在沒有障礙物阻隔的環境中,測試鼠標的最大有效傳輸距離。
繞射能力(滿分為10分):在有障礙物阻隔的環境中,測試鼠標的最大有效傳輸距離。
細節做工(滿分為10分):從鼠標外殼材質、做工以及外形設計的人性化程度等方面進行對比。
性能測試(滿分為10分):在實際試用過程中,對各款鼠標的指針定位準確度、平穩程度進行對比,同時還考察鼠標是否存在丟幀或指針反應滯后的問題。
電池測試(滿分為10分):主要考察產品的省電能力以及省電設置的合理、人性化程度。
優派 極光鼠MW229
參考價格:199元
定位技術:普通光電
分辨率:800CPI
按鍵數:3
傳輸距離:8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7
性能測試:7
電池測試:6
點評:優派極光鼠MW229無線鼠標外形精致小巧,亮黑色與黃褐色搭配,顯得樸實大方;電池就藏在極光鼠的肚子里面,一按底部OPEN標識便可彈出電池槽;接收器可以扣在鼠身底部,扣上接收器的同時電源也隨時關閉,節省了電池電量;底部還有一個對碼器,杜絕了無線電同頻干擾。此外,將極光鼠左右按鍵同時按下,便可以在400、600、800CPI等分辨率間進行奇幻,滿足用戶不同速度需求。
明基 威力熊P800
參考價格:189元
定位技術:普通光電
分辨率:800CPI
按鍵數:3
傳輸距離:8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7
性能測試:7
電池測試:7
點評:明基逍遙熊P800鼠標采用標準的三鍵設計,USB接收器可直接收納于鼠標中,攜帶方便。軟橡膠材質的接收器檔門設計,讓您可輕松拿取接收器。總體而言,這款鼠標款式外觀均設計時尚,輕靈小巧,而且吸納式接收器也方便了用戶的攜帶,非常適合商務用戶及筆記本一族的使用。
雷柏 3000
參考價格:168元
定位技術:普通光電
分辨率:1000CPI
按鍵數:3
傳輸距離:9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8
性能測試:8
電池測試:9
點評:雷柏3000無線鼠標采用光亮的類釉質表面設計,手感順滑細膩。鼠標兩側指握處采用了細膩磨砂面設計,并在鼠標兩側均設計有指托,使用時手指擺放自然,不易產生疲勞感。此外,雷柏3000接收器設計得非常的小巧,只比USB接口稍大,可插放在鼠標底部凹槽中,設計比較合理。雷柏3000采用了1節AA堿性電池作為電力供應,四段的省電設計,電池壽命可達三個月以上,鼠標底部還提供了一個電池開關,比較實用。性能測試方面,這款鼠標表現很優秀,結合168元的報價,性價比突出。
微軟 無線霸雷鯊7000
參考價格:599元
定位技術:激光
分辨率:未知
按鍵數:5
傳輸距離:8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8
性能測試:7
電池測試:8
點評:微軟無線霸雷鯊7000采用黑色為主色調,搭配銀色飾邊,左高右低的非對稱造型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原理。左側邊設計了兩個功能按鍵,按鍵可通過微軟驅動軟件進行自定義,鼠標的多媒體功能強大。另外,電池倉設計在鼠標底部,使用的是1節1000mAh AAA電池,而且設計了充電接口,通過充電底座可以隨時給電池充電,這樣的設計無疑可以降低后期的電池更換方面的費用。實際使用感受方面,由于特殊的人體工學設計和較大的體型,不太適合于手形小的用戶。
新貴 如意豹
參考價格:168元
定位技術:普通光電
分辨率:800CPI
按鍵數:3
傳輸距離:8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8
性能測試:7
電池測試:7
點評:新貴如意豹采用綠色和黑色為主色,搭配銀色飾邊,設計非常新穎,徹底打破了鼠標上殼單調死板的概念,讓人覺得非常新鮮。這款鼠標采用對稱設計,適合我們的手形和使用習慣。鼠標兩側為防滑塑膠材質的防滑凹槽,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整體而言,僅僅165元的報價,新貴如意豹的性價比較為突出,推薦追求時尚的MM用戶選購。
達爾優 風尚701
參考價格:165元
定位技術:普通光電
分辨率:800CPI
按鍵數:3
傳輸距離:8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7
性能測試:7
電池測試:7
點評:這款產品顏色為經典的銀黑搭配,采用了扁平式鼠身,左右對稱按鍵設計,側面及底面經過了磨砂,感覺比較高檔。這款鼠標在“身材”和“體重”兩個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更小,更輕,非常便于攜帶,但是過于小巧輕薄的體型,用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來適應,而且滾輪轉動略顯滯澀。總體而言,主流的800CPI分辨率足夠可以滿足移動辦公的需求,追求輕薄極限的用戶可以考慮。
多彩 無線歡歡豚M361
參考價格:129元
定位技術:普通光電
分辨率:800CPI
按鍵數:3
傳輸距離:8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8
性能測試:8
電池測試:7
點評:多彩無線歡歡豚外觀相當不錯,線條流暢,配色上有多種顏色可以選擇,我們拿到的是紅色的一款。這款鼠標采用了對稱的外型設計,適合左右手使用,鼠標的尺寸非常小巧,經過磨砂處理的表面,握感非常舒服。無線歡歡豚滾輪采用寬滾輪設計,具備防滑齒,指尖觸感很好。總體而言,結合129元的報價(5月15日~6月15日,該鼠標的促銷價僅為99元),在所有參測試的2.4GHz無線產品中,多彩歡歡豚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羅技 VX Nano
參考價格:659元
定位技術:激光
分辨率:1000CPI
按鍵數:3
傳輸距離:9
繞射能力:8
細節做工:9
性能測試:9
電池測試:9
點評:羅技VX Nano體型偏薄,兩側內凹,且采用防滑橡皮設計,手感極好,符合人體工學原理。按鍵為一體式設計,提供了CPI分檔切換功能按鍵,滾輪提供兩種手感,一種是無段落感的飛梭模式,一種則為普通的段落感模式,用力按下滾輪可以實現兩種模式的切換。VX Nano的接收器收納在底部的電池倉中,按下電池倉中紅色開關將其彈出,你會發現它只比USB插頭略大一點,非常小巧玲瓏,很符合筆記本電腦用戶口味,也適合在插滿各種USB設備的PC上使用。總體而言,羅技VX Nano無論外觀、性能、設計的巧妙及省電能力等方面都令人非常滿意,故而授予其“最佳性能”的稱號。
四、2.4GHz無線鼠標使用和選購寶典
無線鼠標相當于有線鼠標而言,其優點和缺陷都是非常明顯的。無線讓人擺脫線的束縛,對于筆記本用戶而言,大大增強了電腦的整體移動性。而缺陷方面,最明顯的就是性能上,對于操控靈敏度要求苛刻的職業玩家來說,無線產品還是無法完全替代有線產品。此外,高昂的售價也是消費者選購2.4GHz無線鼠標的一大障礙。那么,誰最需要2.4GHz產品呢?
希望擺脫插線人生的朋友
我們每天早上都從稠如蜘蛛網的線路中醒來,床邊電腦桌后面有無數黑的、白的、紅的、棕的電線,扭曲成蛇形包圍在枕頭和床邊。你非常困惑,希望不要讓家里的線攪亂你的生活空間,甚至期望插頭會自動彈出來,就不勞我自己動手了。目前科技還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不過你可以選擇一款無線的鍵鼠產品來減輕一下痛苦。
搭配HTPC實現遠程操控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自己的家里搭配HTPC,一邊“翹個二郎腿”一邊享受高品質的影音,多么愜意啊,不過當播放影片的時候需要經常跑來跑去地操控鼠標鍵盤,肯定會讓人覺得大煞風景,而無線鼠標可以幫助你解決這個煩惱。現在很多2.4GHz鼠標都具備了多個快捷熱鍵,通過這些熱鍵我們可以實現快進、快退、播放、暫停等遠程操作,不需要起身,就能像使用遙控器看電視一樣方便快捷。對于組建了HTPC的朋友,我們建議您選擇一款支持自定義熱鍵2.4GHz無線鼠標。
演示幻燈片的好幫手
許多人開會的時候需要演示幻燈片,特別是攜帶筆記本外出的而且對鼠標有依賴的朋友,選擇2.4GHz無線鼠標替代演示遙控器,一舉兩得。而且,2.4GHz鼠標10米超遠的有效距離,將讓演示者活動空間大大增加,便于交流。當然,如果鼠標滾輪能夠支持PPT翻頁,那就更好了。此外,部分高端的2.4GHz的USB接收器還內置了閃存,既可用來接收信號,還可以作為移動存儲器,非常適合經常出差演講的人士。
選購無線鼠標需要注意的事項
如果您確實需要一款2.4GHz無線鼠標,那么在購買無線鼠標時,除了需要注意鼠標的解析率、按鍵的鍵程、鼠標的手感和人體工程學等常規因素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省電設置
無線鼠標都需要使用內置電池提供電能,不同的產品能耗有比較大的區別,如果產品耗電量過大,這樣會使得電池成為了鼠標的“耗材”,增加你的開銷。可以選擇一些特色省電的產品或者可以充電的產品。
接收器是否方便攜帶
由于無線鼠標都需要通過USB接收器來接收信號,而接收器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線接型,另一種是USB閃盤型。特別是閃盤型接收器,我們在選購時一定要考慮它是否方便攜帶,設計不合理的產品很容易弄丟這個“小東西”,而這個接收器和鼠標是一一對應的,不見了就等于鼠標報廢了,這可得不償失。
多功能按鍵不能少
特別是需要為HTPC搭配一個遠程操控的系統用戶,多功能按鍵是非常有用的,而且一定要看看驅動軟件設置是否豐富,最好選擇能夠提供自定義按鍵設置的產品。
篇7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開始研究一些有趣而另類的充電技術。這些技術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能夠方便快捷地為電池進行充電。
人體充電器
人體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能量生成器,人在奔跑時可以產生1000瓦左右的電力,散步時能產生20瓦的電力,給iPad、筆記本電腦、手機等便攜設備充電都沒有問題。之前有不少人嘗試將走路時的動能轉化為電能,但是效率都太低了,不能達到實用的目的。現在研究者發明了一種新的能量收集技術,這項基于微型液滴流動的新技術能產生足夠高的功率,也許可以讓人在漫步時為智能設備充電。
這項新技術基于電潤濕原理,即利用電壓來改變疏水表面上液滴的外形。研究者反過來利用了這個原理,讓流動的液體能量轉化為電流。他們試驗了多種材料,最終決定采用用于溫度計的Galinstan液態合金,因為這種物質性質類似水銀而又沒有毒性。
利用這種技術,研究者制成一層酷似“鞋墊”的東西,它里面含有數千滴微型液滴,隨著人體走動就能產生電力并儲存起來,這樣做出來的裝置放在鞋里后,功率能達到1~10瓦,是壓電設備的上百倍。
從理論上說,有了這種可以收集電能的運動鞋,就不用背著沉甸甸的充電器到處顛了,多跑兩步就能“來電”。 愛運動的人可以在鍛煉的時候順便“發發電”,豈不一舉兩得?不難想象,如果這種鞋開賣的話,軍隊肯定會搶購一批。如今,美國一些士兵行軍背著9千克的設備,只為了給夜視鏡、筆記本電腦和全球定位系統裝置充電,今后他們可以輕松上陣了。
聲音充電
愛煲電話粥的同學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來發電了。近日,韓國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可以利用聲音發電的裝置,并準備將其首先應用于手機中。
就像揚聲器將電信號轉換為聲音一樣,聲音信號也能成為電信號,這個過程是可逆的。這種裝置是利用壓電效應(電介質在受外力時會帶電)發電的,整個裝置就像“三明治”,氮化鎵和金—鈀化合物把氧化鋅納米管夾在中間。當外界聲音傳至裝置表面時,震動會通過化合物層傳至納米管,而納米管則會因壓電效應產生微量的電壓。用戶在打電話時手機就會自行充電,而且聲音越大,充電越快。
測試中,研究人員成功地使100分貝的聲音產生了50毫伏的電壓。不過手機通常需要2~3伏來工作,而日常說話的音量大概為70分貝。也就是說,在現階段,如果要讓手機充電,就得把手機放在奔馳的火車旁邊了。
不過不必擔心,研究人員對于推出可以實際使用的產品很有信心,并希望這種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噪音成災的地方,如為繁忙路口的紅綠燈供電。足球賽場和演唱會現場也將成為上好的充電場所。可以預見,這項技術會是不錯的發泄手段,心情不好的時候對著手機大喊大叫,既排解了憤懣,又為手機充了電。
太陽能感應充電技術
近些年來,無線充電技術開始嶄露頭角。2011年的東京零售科技博覽會上,日本松下公司展出了一張超前衛的太陽能感應無線充電桌,這是第一款采用無線充電技術的感應充電設備。
這張充電桌不需要額外供電,它能夠高效地吸收太陽能,并將之轉換為電能,然后利用電磁耦合原理以自動感應的方式給數碼產品進行充電。只要將數碼產品放置在桌面上,桌上嵌著的那塊充電板就會自動為其充電。由于桌子的充電板能直接連接到電池,所以不用擔心數碼產品是否會因為接觸不良而充不上電。但稍顯遺憾的是,數碼產品需要帶有一塊被稱作“奇(Qi)”的電池才能享受到這個功能。
雖然還只是個雛形,它卻已經擁有很多獨特的優點——太陽能發電、自動感應、不必插線的充電體驗、簡單的操作過程、極具現代感的外觀設計、絕對低碳環保。
篇8
摘 要:伴隨能源形勢的日趨嚴峻及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純電動技術憑借其節能環保的優勢,已然轉變成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對純電動卡車進行研究有著重大的實際意義。文章通過分析純電動開車發展現狀,闡述純電動卡車核心技術(動力電池技術、電機及其控制技術、充電技術),對純電動汽車發展必然趨勢展開探討,旨在為促進新能源企業產業有序健康發展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純電動卡車技術 現狀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U46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a)-0030-02
汽車領域飛速進步,為全球能源、機械等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契機,并推動著社會經濟、交通行業等的不斷發展,同時為人們日常生活創造了無限便利。然而,傳統燃油汽車一直以來都存在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對社會發展構成一定程度的制約。伴隨全球經濟一體化、科技發展的逐步深入,節能環保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新能源電動汽車作為無污染、能源可多樣化配置的新型交通工具,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1]。
1 純電動卡車核心技術
1.1 動力電池技術
現階段,純電動卡車采用的動力電池存在多個種類,分別有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及鉛酸電池等,對這些常見動力電池性能進行比較,見表1。由表1可知,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有著可觀的發展前景。即便鋰離子電池有著經濟成本高、溫度適應能力低及管理難度大等問題,不過憑借其能量密度高優勢,其可有效為混合動力車等提供動力來源。就后一種動力電池而言,其存在能量密度較低特點,不適用于進行長途行駛,不過憑借其極高功率密度及便捷充電性能,可廣泛應用于純電動重型牽引車[2]。
1.2 電機及其控制技術
1.2.1 電機及其控制技術
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是純電卡車動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車輛運行動力性、經濟性。要想確保車輛擁有可靠的運行性能,要求純電動卡車驅動具備過載能力強、調速范圍寬、質量輕、體積小、功率大等特點。目前,在純電動卡車上推廣的電機分別有直流電機、感應電機、開關詞組電動機以及永磁無刷電機4個種類。其中,電動車上最初引入的是直流電機,在如今控制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以永磁無刷電機為主要代表的交流電機在電動汽車領域得到廣泛推廣。永磁無刷電機憑借自身能量、功率、慣性、體積小等特征,適用于純電動卡車驅動系統,在電動卡車上得到廣泛推廣。
1.2.2 充電技術
要想確保純電動卡車與一般車輛一樣有序行駛,必須對其便捷充電要求予以滿足。一般情況下,多種不同種類的動力電池有著各異的充電屬性,如此要求純電動卡車充電方式務必要與電池充放電曲線相吻合,以便于電池發揮自身有效性能,其充電模式通常包括一般充電、快速充電及更換電池組3個種類:(1)一般充電,指的是選取0.1~0.3 C的小電流在較長的時間中進行慢速充電的一種充電方式,這一充電方式所需要使用的時間大約在5~12 h之間,多選取晚間用電低谷期開展充電。(2)快速充電,指的是采用較大電流在30~60 min內,為電池展開短時充電的一類充電模式。快速充電能夠一定程度消除續航里程缺欠時電能補給問題,但是有可能會對電池的使用壽命產生負面影響,并且快速充電時的電流相對更大,使得對安全性及技術提供要求極高。(3)更換電池組,是指直接經由對車載電池進行更換的方式來實現對電能的補充,所需耗時與燃油汽車加油相近,在5~15 min之間。不過該類充電模式對電動汽車、車載電池提出了標準化的要求,且對更換人員提出了極高的技術要求。
伴隨無線技術的發展,無線充電理論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一理論通過磁共振、電磁感應等充電方案,可有效解決長時間以來電動汽車充電離不開充電線的問題。
2 純電動卡車發展必然趨勢
全面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時展新形勢下,要跟上時代步伐,針對市場需求,引入發達科技、成功發展經驗,逐步優化純電動卡車發展,如何進一步結合支撐著力點看純電動卡車發展趨勢,具體如下所述。
(1)新供給帶來新需求。有別于傳統燃料汽車,新能源汽車以電能等作為驅動力,它們是汽車領域中的新供給。以物流用車市場為例,過去人們無法想象的純電動卡車、純電動輕客等新產品被投入進城市物流運輸中,勢必會引來消費者對它們的關注,進而使其得到廣泛推廣。
(2)政策阻力推廣應用。2016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措施予以了進一步明確,經由結構優化促進綠色發展。并且為了深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會議還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一系列舉措。其中,有舉措強調,要提升城市交通、物流、環衛等行業新能源汽車應用占比。由此可見,政策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予以了極高的重視,這必然能夠推動純電動卡車的有效發展。
(3)全球發展趨勢使然。2015年,我國汽車產量、銷量逐一是2 450萬余輛、2 460萬余輛,近7年來都排在世界銷量榜首。具體到純電動汽車產銷為25萬余輛、24萬余輛,純電動商用車產銷均為10萬余輛[3]。相較于世界發達水平國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樣位列全球第一。由此可見,我國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所扮演的市場引領者角色,必然對純電動卡車提出了極高的發展需求。
(4)環保要求不斷升高。伴隨機動車排放增多所造成的空氣污染現象,尤其是物流用車對城市空氣質量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一輛排放達標的重型柴油車的排污水平可達到一般客車排放污染物的一百倍以上。因此,對各式各樣貨運車輛有必要在排放控制上開展升級。純電動卡車不需要擔心尾氣排放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勢必能夠得到廣泛推廣。
3 結語
純電動技術憑借其節能環保的優勢,現階段,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進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究中,以為后續產業發展謀得先機。鑒于此,相關人員務必要全面分析純電動卡車核心技術,清楚認識純電動卡車發展必然趨勢,不斷鉆研、總結經驗,積極促進新能源汽車有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林,谷正氣,黃晶,等.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分析[J].機械制造,2005,43(10):45-47.
篇9
關鍵詞:網絡;無線傳感器;安全;研究
當前互聯網中,無線傳感器網絡組成形式主要為大量廉價、精密的節點組成的一種自組織網絡系統,這種網絡的主要功能是對被檢測區域內的參數進行監測和感知,并感知所在環境內的溫度、濕度以及紅外線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利用無線傳輸功能將信息發送給檢測人員實施信息檢測,完整對整個區域內的檢測。很多類似微型傳感器共同構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由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具有無線通信能力與微處理能力,所以無線傳感器的應用前景極為廣闊,具體表現在環境監測、軍事監測、智能建筑以及醫療等領域。
1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問題分析
徹底、有效解決網絡中所存在的節點認證、完整性、可用性等問題,此為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的一個關鍵目標,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特性,對其安全目標予以早期實現,往往不同于普通網絡,在對不同安全技術進行研究與移植過程中,應重視一下約束條件:①功能限制。部署節點結束后,通常不容易替換和充電。在這種情況下,低能耗就成為無線傳感器自身安全算法設計的關鍵因素之一。②相對有限的運行空間、存儲以及計算能力。從根本上說,傳感器節點用于運行、存儲代碼進空間極為有限,其CPU運算功能也無法和普通計算機相比[1];③通信缺乏可靠性。基于無線信道通信存在不穩定特性。而且與節點也存在通信沖突的情況,所以在對安全算法進行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對容錯問題予以選擇,對節點通信進行合理協調;④無線網絡系統存在漏洞。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無線互聯網逐漸提升了自身更新速度,無線互聯網應用與發展在目前呈現普及狀態,而且在實際應用期間通常受到技術缺陷的制約與影響,由此就直接損害到互聯網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基于國內技術制約,很多技術必須從國外進購,這就很容易出現不可預知的安全患,主要表現為錯誤的操作方法導致病毒與隱性通道的出現,且能夠恢復密鑰密碼,對計算機無線網安全運行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2]。
2攻擊方法與防御手段
傳感器網絡在未來互聯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物理方面極易被捕獲與應用無線通信,及受到能源、計算以及內存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傳感器互聯網安全性能極為重要。對無線傳感器網絡進行部署,其規模必須在不同安全舉措中認真判斷與均衡。現階段,在互聯網協議棧不同層次內部,傳感器網絡所受攻擊與防御方法見表1。該章節主要分析與介紹代表性比較強的供給與防御方法。
3熱點安全技術研究
3.1有效發揮安全路由器技術的功能
無線互聯網中,應用主體互聯網優勢比較明顯,存在較多路由器種類。比方說,各個科室間有效連接無線網絡,還能實現實時監控流量等優點,這就對互聯網信息可靠性與安全性提出更大保障與更高要求[3]。以此為前提,無線互聯網還可以對外來未知信息進行有效阻斷,以將其安全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2對無線數據加密技術作用進行充分發揮
在實際應用期間,校園無線網絡必須對很多保密性資料進行傳輸,在實際傳輸期間,必須對病毒氣侵入進行有效防范,所以,在選擇無線互聯網環節,應該對加密技術進行選擇,以加密重要的資料,研究隱藏信息技術,采用這一加密技術對無線數據可靠性與安全性進行不斷提升。除此之外,在加密數據期間,數據信息收發主體還應該隱藏資料,保證其數據可靠性與安全性得以實現。
3.3對安全MAC協議合理應用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形成和發展與傳統網絡形式有一定的差異和區別,它有自身發展優勢和特點,比如傳統網絡形式一般是利用動態路由技術和移動網絡技術為客戶提供更好網絡的服務。隨著近些年無線通信技術與電子器件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多功能、低成本與低功耗的無線傳感器應用與開發變成可能。這些微型傳感器一般由數據處理部件、傳感部件以及通信部件共同組成[4]。就當前情況而言,僅僅考慮有效、公平應用信道是多數無線傳感器互聯網的通病,該現象極易攻擊到無線傳感器互聯網鏈路層,基于該現狀,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安全體制可以對該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無線傳感器互聯網本身的安全性能,確保其能夠更高效的運行及應用[5]。
3.4不斷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力度
實際應用環節,首先應該不斷加強互聯網安全管理的思想教育,同時嚴格遵循該制度。因此應該選擇互聯網使用體制和控制方式,不斷提高技術維護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是無線互聯網實際安全應用水平得到不斷提升[6]。除此之外,為對其技術防御意識進行不斷提升,還必須培訓相關技術工作者,對其防范意識予以不斷提升;其次是應該對網絡信息安全人才進行全面培養,在對校園無線網絡進行應用過程中,安全運行互聯網非常關鍵[7]。所以,應該不斷提升無線互聯網技術工作者的技術能力,以此使互聯網信息安全運行得到不斷提升。
4結束語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新型網絡技術,比傳統網絡技術就有較多優勢,不但對使用主體內部資料的保存和傳輸帶來了方便,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國內無線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從目前使用情況來看,依舊存在問題,負面影響較大,特別是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安全防御方面。網絡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紀的顯著特征,也就是說,國家與國家間的競爭就是信息化的競爭,而無線網絡信息化可將我國信息實力直接反映與體現出來,若無線傳感網絡系統遭到破壞,那么就會導致一些機密文件與資料信息的泄露,引發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與人身安全,私自截獲或篡改互聯網機密信息,往往會造成互聯網系統出現癱瘓現象。因此,應該進一步強化無線傳感器互聯網信息安全性。
作者:楊波 單位: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參考文獻:
[1]周賢偉,覃伯平.基于能量優化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路由算法[J].電子學報,2007,35(1):54-57.
[2]羅常.基于RC5加密算法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通信協議實現技術[J].電工程技術,2014(3):15-18.
[3]試析生物免疫原理的新型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算法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3):33-33.
[4]滕少華,洪源,李日貴,等.自適應多趟聚類在檢測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5(2):150-153.
[5]劉云.基于流密碼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若干問題管窺[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10):99-100.
篇10
R&SSMW200A可以加配高達6GHz的第二條射頻通道,最多可以配置2個基帶模塊和4個信道模擬模塊,可以在單臺儀表里面實現完整的矢量信號產生功能。可以輕松實現2×2、8×2TD-LTE的MIMO場景信道模擬,或者LTE-Advanced載波聚合模式下的2×2MIMO場景模擬。在SMW200A面世之前,上述場景的模擬都需要多臺儀器來實現。
對于WLAN測試需要的3×3MIMO或者LTE-FDD中4×4MIMO等應用,需要2個以上的射頻通道,此時,除了內置的2條射頻通道之外,還可以外接緊湊型射頻信號發生器R&SSGS100A實現第3和第4通道,并可由SMW200A自動控制SGS100A。采用上述方案,只需5U的空間即可實現基帶信號發生、實時信道模擬、高斯白噪聲疊加,甚至是射頻相參信號等4x4MIMO接收機測試所需的所有功能。
SMW200A的最初版本就已經支持各種重要的數字通信標準選件,包括LTE,LTE-Advanced,3GPPFDD/HSPA/HSPA+,GSM/EDGE/EDGEEvolution,TD-SCDMA,CDMA2000/1xEV-DO和WLANIEEE802.11a/b/g/n/ac等,這些數字通信標準選件均為儀器內置。
Rohde&Schwarz
電話:010-6431-2828
http://
快速充電技術延長鋰離子電池使用壽命
采用TI最新專利MaxLife快速充電技術的兩款電源管理芯片組——bq27530與bq27531,其可幫助消費者提高單體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速度,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最新2.5A充電倍率bq27530與bq24160芯片組以及4.5A充電倍率bq27531與bq24192芯片組可通過直接為充電器提供監測控制,為設計人員提供更高的靈活性。該自動電池管理系統不但可降低軟件開銷、提高電池安全性與散熱管理,同時還可幫助設計人員調整充電算法,從而支持不同的平臺與更新型的更高容量電池。
MaxLife技術的主要優勢:在高達4.5A電流下能快速為單體鋰離子電池充電;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可最大限度降低每次放電周期后的運行時間衰減;通過增強散熱管理與降低熱生成實現高效充電;高性能ImpedanceTrack監控系統可提供最準確的電量估算以及對充電電流與結束閾值的精確控制。
TexasInstr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