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尾氣污染防治措施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2: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汽車尾氣污染防治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汽車尾氣;防治對策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汽車已經是人類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汽車尾氣卻是大氣的主要污染源。環保和節能,是當今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國城市大氣污染中,汽車尾氣排放所占比例已超過70%,因此,加強汽車排放治理刻不容緩。
一、汽車尾氣的有害成份與危害
汽車排放的尾氣,除空氣中的氮和氧以及燃燒產物CO2、水蒸汽為無害成份外,其余均為有害成份。在這些物質中,對環境污染大的危害物質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和碳煙。
一氧化碳可與血液中的血紅素結合,阻礙血液吸收和輸送氧氣、危害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體中毒死亡。碳氫化合物會與氧化氮起光化反應生成臭氧、醛等毒性很強的煙霧狀物質。它不僅危害人們與動物,而且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使農業減產,同時還具有致癌作用。NOx是NO及NO2的總稱,其中NO與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能力比CO還強。容易使人們中毒而死亡。NO2是產生酸雨和引起氣候變化、產生煙霧的主要原因。成為汽車尾氣的排放公害。
汽車尾氣排放的顆粒物,一般是由直徑為0.1~40μm的多孔性炭粒構成。它能粘附SO2及苯芘有毒物質,對人們呼吸道極為有害(顆粒度較大的炭粒能迅速沉淀,不易從肺部排出)。甘肅省稱該省癌癥死亡率上升趨勢更加明顯,比全國平均死亡率高出56.02%,其中肺癌發病率居全國之首,而城市比農村平均高出大約20%,而大氣污染是導致肺癌產生的重要原因。
二、汽車尾氣治理的主要措施
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應通過行政、管理、技術等綜合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上升勢頭,使城市環境質量保持“穩中趨好”的態勢。
1、加強行政管理,減少和消除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1)不斷提高我國的汽車排放標準,強化新車準入制度。對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新車采取“三不”措施:不準出廠、不準銷售和不準上牌;促使各汽車企業加緊對節能減排汽車的開發。
(2)加強在用車的維護保養。在用車檢查和維護制度(I/M制度)對于減少汽車污染非常重要,應通過制定嚴格合理的I/M制度、改進檢測與維修設備、明確管理部門職權、加強人員技術培訓等方面的工作,進一步完善我國的I/M制度,使其發揮出應有的功效。同時,加強道路綠化建設,也是減輕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加速城市道路建設,改變人、車混行狀況,加寬路面以提高車速,減少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時間,同時應提高人行道樹綠化程度,以過濾汽車尾氣和道路塵埃減輕環境污染。
(3)通過合理方式加速老舊車輛的淘汰。我國老舊汽車排放控制水平較低,隨著車輛使用時間的延長,其排放性能還會進一步惡化,使得老舊汽車在污染物排放總量中所占比重將越來越大。由于自然淘汰速度太慢,而強制淘汰又難以公平合理,因此,對達不到政府規定的排放標準和安全標準要求的車輛,采取合理的措施加速老舊車輛的淘汰就顯得尤為重要。杭州市近日出臺了“高污染機動車輛提前淘汰補助實施辦法”,杭州市政府將拿出1億元通過政府補貼的形式,鼓勵高污染車輛提前淘汰。
(4)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為汽車使用創造好的外部環境。交通擁堵是造成汽車尾氣污染大的重要原因。我們應通過多種方式,如提升城市功能,發展快速公交系統,改善交通模式,建立科學、智能的交通管理體系,大力進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速軌道交通,如地下鐵道或地上環城鐵路等,不斷改進交通狀況。
(5)實施稅收等經濟激勵政策。根據“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用車人增加汽車構造稅、對排污車輛增加排污費的征收強度。對提前達到下一階段排放標準的汽車實行稅收優惠,鼓勵大家購買污染小的汽車。
2、提高汽車尾氣的凈化處理技術
(1)汽車燃油的改用
降低汽車尾氣排放最根本的途徑是改變汽車動力。如采用無鉛汽油代替有鉛汽油,采用綠色燃料--“大豆柴油”等新的配方汽油;在油品中加入微量阻燃劑及表面活性劑等,使油料在燃燒時反應完全,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使用電力、壓縮天然氣體、太陽能以及生態燃料的蓄電池等,在尾氣排放中,CO和碳氫含量隨之下降,可減輕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2)改善現有的汽車動力裝置系統和燃油供給系統,減少尾氣污染物的排放量。主要通過減少噴油提前角,降低發動機工作的最高溫度(1500攝氏度),使NOx的生成量減少;改善噴油器的質量、控制燃燒條件(燃比、燃燒溫度、燃燒時間),使燃料燃燒完全,從而可減少CO、HC和煤煙;調整噴油泵的供油量,可降低發動機的功率,使霧化的燃料有足夠的氧氣進行完全燃燒;調整曲軸箱通氣系統的設計,將從汽缸竄入曲軸箱的氣體(主要是未燃氣體)再循環進入歧管,使其再次燃燒,降低對大氣的污染;調整蒸汽排放控制系統設計,將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蒸發汽引入進氣系統,而將油箱中的蒸發汽引入儲存系統,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3)采用機外凈化技術對汽車產生的尾氣進行凈化以減少污染
機外凈化技術是目前廣泛采用的適用于大量在用車和新車的凈化技術。當前世界上控制汽車尾氣排放的最有效的技術是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系統加三效催化劑。三效催化劑多采用堇青石蜂窩陶瓷為載體,活性氧化鋁為涂層,以貴金屬Pt、Pd、Rh為活性組分。當汽車廢氣通過凈化器的通道時,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就會在催化劑鉑與鈀的作用下,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產生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而氮氧化合物則在催化劑銠的作用下被還原為無害的氧和氮。為了充分發揮三效催化劑的效率,必須要使汽車發動機的空燃比(充入氣缸的空氣量與進入氣缸燃油量的重量比值)接近理論上的比值,才能保證燃料燃燒完全。所以,三效催化式凈化器要與車上的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連在一起使用,用氧傳感器檢測排氣中的氧濃度,將信息反饋到計算機,再由計算機去控制空燃比。
三效催化劑具有活性高、壽命長、凈化效果好等優點,可Pt、Pd、Rh等貴金屬價格昂貴,且易發生鉛中毒,因此很難推廣。含稀土的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價格低、熱穩定性好、活性較高、具有較好的抗中毒能力,使用壽命長,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稀土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所用的稀土主要是以氧化鈰、氧化鐠和氧化鑭的混合物,其中氧化鈰是關鍵成份。由于氧化鈰具有儲氧能力,能有效地控制尾氣的組分,在氧化氣氛中儲氧,在還原氣氛中供氧,以保持催化劑較高的催化活性。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納米技術成為進一步提高催化劑載體表面積和優化內部結構的新的突破口,能使制備出的催化劑表現出一些特殊的物理效應,如量子尺寸效應、小尺寸效應、表面效益等,從而大大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能和壽命。
總之,治理我國汽車尾氣環境污染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但要依靠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而且還要通過社會和個人的努力來完成。相信只要人人從自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樹立環保意識,積極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那么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流將會再次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汽車 尾氣 污染 危害
汽車是現代人類的重要的交通工具,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數量也隨之迅速增加,在人們出行方便的同時,汽車尾氣對人類生存環境也造成了嚴重污染。
據烏魯木齊市環境監測中心對機動車排氣污染分擔率調查顯示,目前機動車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占城市空氣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比例已上升到40.1%,一氧化碳的污染比重達到94.1%。
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碳氫化合物、光化學煙霧等污染物,嚴重影響空氣環境質量,并直接危害市民身體健康。
汽車排放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尾氣排放,燃油蒸發排放和油箱通風。后兩方面所造成的排放物相對第一方面來說要小得多,通常后兩方面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為總排放量的1%-2%,碳氫化合物為20%左右。因此,汽車排放主要來自發動機燃燒產生的尾氣。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硫化物、芳烴和烯烴等有害氣體,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其中一氧化碳與人體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是氧的250倍,因而能阻止血紅蛋白向人體組織輸送呼吸到的氧氣。當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在50UL/L以上時,冠心病患者就會感到胸痛,并使心電圖發生變化,還可以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動脈硬化、腦溢血和末梢神經炎等癥狀,對胎兒和幼兒的生長發育影響更大。
有證據表明,汽車排氣中許多烴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但這種作用是化合物本身的直接效應,還有許多物質的協同作用至今尚不清楚,據美國環保機構統計,美國每年的癌癥病例中,約58%是由空氣排氣引起空氣污染造成的。
氮氧化物能導致人的呼吸困難、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癥狀,同時使肺功能下降。尤其是兒童,即使短時間接觸氮氧化物也可以造成咳嗽、喉痛。
尾氣排放的有害物質不但增加了大氣污染,破壞環境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這些污染物在一定條件下會生成二次污染—光化學煙霧,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光化學煙霧是機動車排出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在特定的氣溫條件下,即靜風、濕度低、溫度高、并在陽光長時間照射時會產生一種復雜的煙霧,這種煙霧叫“光化學煙霧”。
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洛杉磯首先發現了光化學煙霧。每到秋冬季節,許多人的眼睛輕度紅腫,嗓子疼痛,甚至還有人皮膚出現程度不等的潮紅,丘斑疹等;人們還常會產生呼吸困難和疲乏的感覺。1955年九月,嚴重的汽車尾氣加上氣溫偏高,洛杉磯再次出現了光化學煙霧,而且濃度非常高,光化學煙霧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呼吸道功能,特別是損傷兒童的肺功能;引發胸痛、惡心、疲乏等癥狀,導致了幾千人受害,兩天之內就有400多名65歲的老人死亡,生長在郊區的蔬菜全部由綠變褐,無人敢吃;水果和農作物減產,大批樹木落葉發黃,幾萬公頃的森林有四分之一以上干枯而死。繼1943年洛杉磯發生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學煙霧事件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部分地區也先后出現了這種煙霧。我國雖然只在少數城市發現過光化學煙霧,但隨著城市汽車數量的急劇增加,我國很多城市也都存在著潛在的威脅。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去年深圳機動車共排放碳氫化合物約2.3萬噸,一氧化碳17萬噸,氮氧化物4.5萬噸,而排放總量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深圳北部受山脈阻隔,遇到夏秋靜風、光照強烈的天氣,如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很有可能出現“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
目前,汽車尾氣控制和治理已成為世界重要課題,發達國家由于汽車總體技術較為先進,汽車尾氣控制技術也較為先進,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現在正向超低污染排放和零排放邁進,而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許多控制技術處于探索和試用階段,但我們正努力與國際接軌。
控制汽車尾氣污染措施有很多方面:可以使用清潔能源,如使用甲醇或改為電驅動;還可以改進操作條件,如改進氣-燃料油的比例,改進內燃機設計,改進燃料油和其他添加劑的性質,如使用無鉛汽油等,這些措施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世界共同努力和關心下一定能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研制出更有效,更完善的尾氣凈化技術,為地球大氣環境凈化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華愛紅,李麗,丁國良.淺談汽車尾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資訊.2007.(04).
[2]吳國正,馬麗萍,賀克雕.汽車尾氣的污染與防治[J].廣東化工.2007.(05).
篇3
論文關鍵詞:汽車尾氣污染危害
論文摘要:汽車作為人們的代步工具,在人類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數量迅速增加,汽車尾氣產生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對生態環境平衡及人類身體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主要表現在人體患病率的增加以及光化學煙霧的產生,我們應及時對汽車尾氣的污染重視起來并加強汽車尾氣控制和治理。
汽車是現代人類的重要的交通工具,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數量也隨之迅速增加,在人們出行方便的同時,汽車尾氣對人類生存環境也造成了嚴重污染。
據烏魯木齊市環境監測中心對機動車排氣污染分擔率調查顯示,目前機動車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占城市空氣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比例已上升到40.1%,一氧化碳的污染比重達到94.1%。
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碳氫化合物、光化學煙霧等污染物,嚴重影響空氣環境質量,并直接危害市民身體健康。
汽車排放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尾氣排放,燃油蒸發排放和油箱通風。后兩方面所造成的排放物相對第一方面來說要小得多,通常后兩方面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為總排放量的1%-2%,碳氫化合物為20%左右。因此,汽車排放主要來自發動機燃燒產生的尾氣。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硫化物、芳烴和烯烴等有害氣體,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其中一氧化碳與人體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是氧的250倍,因而能阻止血紅蛋白向人體組織輸送呼吸到的氧氣。當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在50UL/L以上時,冠心病患者就會感到胸痛,并使心電圖發生變化,還可以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動脈硬化、腦溢血和末梢神經炎等癥狀,對胎兒和幼兒的生長發育影響更大。
有證據表明,汽車排氣中許多烴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但這種作用是化合物本身的直接效應,還有許多物質的協同作用至今尚不清楚,據美國環保機構統計,美國每年的癌癥病例中,約58%是由空氣排氣引起空氣污染造成的。
氮氧化物能導致人的呼吸困難、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癥狀,同時使肺功能下降。尤其是兒童,即使短時間接觸氮氧化物也可以造成咳嗽、喉痛。
尾氣排放的有害物質不但增加了大氣污染,破壞環境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這些污染物在一定條件下會生成二次污染—光化學煙霧,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光化學煙霧是機動車排出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在特定的氣溫條件下,即靜風、濕度低、溫度高、并在陽光長時間照射時會產生一種復雜的煙霧,這種煙霧叫“光化學煙霧”。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洛杉磯首先發現了光化學煙霧。每到秋冬季節,許多人的眼睛輕度紅腫,嗓子疼痛,甚至還有人皮膚出現程度不等的潮紅,丘斑疹等;人們還常會產生呼吸困難和疲乏的感覺。1955年九月,嚴重的汽車尾氣加上氣溫偏高,洛杉磯再次出現了光化學煙霧,而且濃度非常高,光化學煙霧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呼吸道功能,特別是損傷兒童的肺功能;引發胸痛、惡心、疲乏等癥狀,導致了幾千人受害,兩天之內就有400多名65歲的老人死亡,生長在郊區的蔬菜全部由綠變褐,無人敢吃;水果和農作物減產,大批樹木落葉發黃,幾萬公頃的森林有四分之一以上干枯而死。繼1943年洛杉磯發生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學煙霧事件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部分地區也先后出現了這種煙霧。我國雖然只在少數城市發現過光化學煙霧,但隨著城市汽車數量的急劇增加,我國很多城市也都存在著潛在的威脅。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去年深圳機動車共排放碳氫化合物約2.3萬噸,一氧化碳17萬噸,氮氧化物4.5萬噸,而排放總量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深圳北部受山脈阻隔,遇到夏秋靜風、光照強烈的天氣,如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很有可能出現“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
目前,汽車尾氣控制和治理已成為世界重要課題,發達國家由于汽車總體技術較為先進,汽車尾氣控制技術也較為先進,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現在正向超低污染排放和零排放邁進,而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許多控制技術處于探索和試用階段,但我們正努力與國際接軌。
控制汽車尾氣污染措施有很多方面:可以使用清潔能源,如使用甲醇或改為電驅動;還可以改進操作條件,如改進氣-燃料油的比例,改進內燃機設計,改進燃料油和其他添加劑的性質,如使用無鉛汽油等,這些措施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世界共同努力和關心下一定能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研制出更有效,更完善的尾氣凈化技術,為地球大氣環境凈化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華愛紅,李麗,丁國良.淺談汽車尾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資訊.2007.(04).
[2]吳國正,馬麗萍,賀克雕.汽車尾氣的污染與防治[J].廣東化工.2007.(05).
篇4
關鍵詞:機動車 尾氣治理 弊端 策略 分析
中圖分類號:X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078-02
機動車輛所排放的尾氣包含了許多復雜的物質,汽車尾氣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含氧的碳浠合物、氮氧化物、顆粒物(PM2.5)。如果燃燒含鉛汽油,則還會排放含鉛的化合物;燃燒含硫的汽油,排放硫氧化物。這些物質對人們的身體產生較大的危害,當人們吸入這些有毒氣體之后,則會引發各種疾病,進而對人的各種器官產生致命影響。因此,機動車輛的尾氣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治理,防止其對人體與環境帶來更大的傷害。該文先從機動車輛尾氣的治理弊病進行分析,然后在文章中提出解決的策略,給機動車輛的尾氣治理帶來一定的參考意見。
1 分析機動車輛尾氣治理情況
1.1 認識不足,治理效果不佳
根據目前機動車輛的尾氣治理情況分析,在治理方面,缺乏對超標車輛的處置措施[1],這對治理效果帶來了較大影響,再加上治理過程中缺乏人員與經費的投入,僅通過車輛年審方面開展尾氣檢測,機動車的尾氣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1.2 法律監管力度不夠
我國對機動車的尾氣治理方面,主要的法律是根據《大氣污染與防治法》進行實施,各地也有了自己的地方標準,這其中對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監管做出了規定,尤其是對尾氣排放的標準以及監測方式也有了比過去更加明確的規定。然而在實際管理方面上,機動車的尾氣污染與防治措施的操作性難以實施,如機動車的流動性較大、數量在不斷增加,這就對職能管理工作帶來較大難度大。
1.3 尾氣處理有待提升
我國對尾氣排放處理技術研究較晚,直到1997年在上海、北京以及廣州等地才開始對機動車輛所燃燒的汽油進行無鉛處理,使得機動車的尾氣能夠實現凈化。到了2000年,我國的機動車輛在汽油的使用方面才實現了全面無鉛化,這對控制尾氣排放中的有毒問題帶來較大的幫助[2]。但是由于汽車運行存在嚴重的分散性和流動性,因而也給尾氣凈化處理技術帶來一定的限制。除了開發在機內凈化技術外,還要大力開發機外凈化處理技術。這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控制技術,主要是提高燃油的燃燒率,安裝防污染處理設備和開發新型發動機;二是行政管理手段,采取報廢更新,淘汰舊車,開發新型的汽車(即無污染物排放的機動車),從控制燃料使用標準入手。
2 控制尾氣的策略分析
2.1 加強對尾氣處理技術研究
第一,在機動車輛的尾氣處理方面,需要從技術角度加強對汽油進行無鉛化改進,同時更好地與機動車之間形成良好的結合,從而促進機動車輛能夠在使用中減少尾氣中有毒物質的排放;第二,在燃油組成方面,需要逐步改進機動車輛中的燃油問題,如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汽油以及柴油,需要改變其中的一些組成成分,從而使得機動車在排放尾氣方面能夠較好地減少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尤其是汽油品質量問題,燃油中含硫的指數偏高,而汽油中烯烴等含量也偏高,無鉛汽油中還含有硫、磷等物質[3],因此,從技術角度可以進一步提升燃油的品質,這是改進機動車輛中尾氣排放問題的重要條件;第三,燃油品質研究方面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嚴格按國家標準執行。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機動車中的內凈技術研究與應用,并強制在機動車輛中安裝具有凈化作業的裝置,從而減少機動車尾氣中有毒物質的排放量。
2.2 完善對機動車的尾氣管理體制
根據2000年所修訂《大氣污染與防治法》中的有關規定,在治理機動車輛的尾氣方面,需要各個部門積極參與,如環保部門、交通部門等對機動車輛在年檢方面做好登記,并能夠對機動車在實際使用中所產生的尾氣做好檢測,及時發現問題,然后能夠有效采取措施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量。此外,新車在排污檢測以及申報管理中需要加強職責與權限管理,保證當前新車能夠接受有關部門的管理,較好地防止車輛所排放的尾氣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這就需要從環保、交通、公安、城建一級技術監督方面做好準備工作,進而能夠保證各個單位能夠在科學的管理制度下井然有序地開展工作,保障相關法律法規能夠徹底得以實施與執行。在政府核心指導下,以環保部門作為主體[4],然后充分結合交通部門與公安部門的相互配合,提升對機動車的排污監督以及檢測水平。
2.3 加強對人們的宣傳教育
在治理機動車輛的尾氣工作中,還需要每一位社會成員的共同參與,因此,相關的治理單位需要加強對機動車輛尾氣防治的宣傳與教育工作,從而使得社會成員都能夠認識到治理汽車尾氣的重要性,并能夠從自己的實際行動中積極支持工作。例如:結合當前的各種宣傳方式,如自媒體、微信平臺以及微博等方式,從而提升廣大社會群眾對汽車尾氣所帶來的危害性認識能力,并能夠在這些宣傳平臺中教育廣大的司機積極參與尾氣治理。此外,還可以定期安排工作人員對機動車輛的司機進行環保知識培訓,切實把環保的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司機,并能夠在治理尾氣的工作中需要全員參與、共同環境保護。
2.4 加強新能源的研究與推廣
在機動車輛的尾氣治理工作中,還可以加快研究新能源,這不僅能夠保證機動車輛可以順利地繼續為人們提供服務,而且還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因此,有關管理部門可以逐步把一些清潔能源,如,甲醇、氫氣、乙醇以及電力驅動等,引入機動車的使用中,同時加強對機動車的尾氣進行強制檢測,一方面是防止尾氣超標對環境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保障人們能夠把環保的理念貫徹在實際生活中,全面減少目前機動車輛的尾氣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再者,還能夠從汽車工業發展的角度出發,不斷推進健康的發展規劃,加快調整機動車的產業結構,建立機動車的污染治理方案,同時結合新能源地推廣,讓人們能夠使用新能源,從而能夠對尾氣污染問題進行科學處理。
3 結語
總而言之,機動車輛的尾氣治理屬于綜合性、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社會中各方面力量的積極參與,因此,國家、社會以及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能夠在生活中切實地踐行保護環境的要求。國家則需要加強對機動車輛數量的限制,達到優化車輛排放尾氣的目的,而社會則需要把環保意識落實在實際的工作中,為機動車輛尾氣治理工作帶來幫助,而個人則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并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夠實時踐行保護環境的要求,并主動參與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工作中,一方面能夠降低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帶來的危害,另一方面通過自己的行為保護環境并做出積極貢獻,使得天空能夠重現出蔚藍色,同時也是保護人類得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 張啟鈞,吳琳,毛洪鈞,等.機動車尾氣顆粒物采樣測試方法及其應用[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5,37(12):79-84.
[2] 張佳.青海省機動車尾氣監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青海環境,2013,23(4):191-194.
篇5
【關鍵詞】 高速公路;重金屬污染;防治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交通在國民生活中日趨顯示出它的重要性,高速公路的建設也勢在必行。大規模地修建高速公路,有效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方便了人民生活;然而,與此同時,在高速公路建設及營運過程中也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土壤是大氣、水體及固體廢棄物中污染物在環境中遷移、滯留和沉積的目標,是長期環境污染的承受者。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土壤作為人類賴以生息的資源,越來越暴露出不堪重負的跡象。因此,研究高速公路建設所帶來的土壤污染問題及其防治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保護環境、促進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可為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環境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 高速公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高速公路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開發建設活動,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些影響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嚴重時引起生態平衡失調、氣候異常;另一類是環境污染,如噪聲、廢水、廢氣和塵埃等。總的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1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高速公路建成后,會對沿線的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文化環境等產生影響:首先,公路建成后會增大沿線地區的交通量,增加該地區的交通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干擾附近居民的出行,割裂了村莊間的原有聯系;其次,公路建成后,使沿線各地區的土地功能發生變化,將單一的農業用地、開發用地或商業用地轉變為多行業提供服務的特殊用地,同時也促進了沿線土地資源的開發。公路建設會造成一定數量居民的拆遷,使沿線居民人口結構及需求發生變化,改變了原有居民的聯系及交往方式;對沿線兩側居民交往產生阻隔,影響區域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高速公路的修建,會破壞一些原有的歷史文化遺址、名勝風景及保護區,產生視覺污染。高速公路建設在對沿線區域環境產生上述影響的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加速農產品、礦產、林業產品的輸送,信息交流及勞動人口流動,提高了區域的工業產值,推動城鄉的商品交換、文化交流及農業的綜合開發,使城鄉逐漸一體化[1]。
1.2對環境的污染
1.2.1廢氣污染。
(1)以汽油、柴油為燃料的汽車在發動和行駛過程中會排放大量廢氣和固體微粒,廢氣中含有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甲烷、乙烯、醛和鉛顆粒等污染物[2],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氣中,滲透到水、土壤中,并逐漸積累,會對沿線的人類和動植物產生不良影響,使其生活環境進一步惡化,甚至會造成全球氣候異常,這種污染的程度隨著公路運營時間的增長及交通量的增加而不斷加重。
(2)隨著運輸市場的放開,汽車產量和擁有量的增加,汽車排放物對大氣的污染已成為主要公害,汽車排放物危害人體健康、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
1.2.2噪聲污染。
(1)高速公路的噪聲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攪拌機以及各種運輸車輛的使用而產生的噪聲污染,這些噪聲較強,對當地居民和施工人員影響嚴重,造成區域聲學環境質量短期內惡化;二是在運營過程中,汽車車體振動、發動機運轉、輪胎與路面摩擦、鳴喇叭以及公路沿線提供各種服務的設施、設備均會產生噪聲,在公路沿線形成一條噪聲帶,這些噪聲會對附近的人群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影響,降低人們的工作效率,尤其對公路兩側人口密度較大的敏感區域(學校、住宅區、商業區、醫院等)干擾較為突出,而野外區域的干擾則相對較小[3]。
(2)隨著高速公路建設速度的加快,交通噪聲污染問題日趨嚴重,人們對于道路兩側環境的改善也越來越迫切。
1.3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高速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施工期間對自然環境造成的非污染性破壞,因施工機械的使用及大量的開挖取土破壞了土體原有的自然結構和水的循環路徑,相應地改變了生物的生存環境,影響其生長、活動的規律,阻礙生態系統漫延[4];二是公路建成運營后,路體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間,使公路附近的動物容易被汽車撞傷、壓死;而且,由于汽車廢氣、噪聲、有害物質的產生,會使生物棲息的生態環境(空氣、水、土壤)逐漸惡化,引起生物發育不良、繁殖機能減退、疾病增多、抗病能力下降,從而造成種群數量減少(特別是珍稀物種),有時可能會影響整個生物群落。
1.4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
1.4.1對工程地質條件的影響。高速公路施工時,由于填方和挖方對地表擾動較大,并改變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尤其是隧道的進出口及仰面坡的開挖,對局部山體穩定不利,可能會引發塌方滑坡、軟土層滑移等不良地質病害;又因土表、土質松軟,增加了水土沖刷量,造成河流、溝渠淤積,積水淹漫農田。此外,臨時施工用地在機械碾壓、人員踩踏下土壤結構發生了變化,一定時期內土壤的肥沃程度難以恢復。
1.4.2對水環境的影響。高速公路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施工、生活服務區污水和洗車等對公路沿線自然水系的影響。高速公路定距離設置加油站、收費站及洗車等配套設施,生活服務區污水和洗車廢水都會對高速公路沿線自然水系產生影響[5]。由于公路建設阻隔原有水系的循環,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通路徑,汽車尾氣的排放和生活服務區的廢物進入河道也會對水源造成污染;化學危險品運輸中的泄露或交通事故的發生,則可對環境水質造成災難性的破壞。另外,由于橋梁的修建減小了河床的過水斷面,造成橋前局部堵水,水流速度減慢,泥砂下沉淤積、阻塞河道,從而容易引發洪澇災害。
2. 高速公路兩側的土壤重金屬污染
土壤是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由于重金屬在土壤中易蓄積,殘留時間長,因而已成為土壤的主要污染。
2.1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特點及來源。
2.1.1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特點。
2.1.1.1持久性:重金屬污染物進入土壤后,通過土壤對懸浮污染物的物理機械吸收、阻留、膠體的物理化學吸附、化學沉淀、生物吸收等過程,不斷在土壤中積累。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引起土壤成分、結構、性質和功能的變化,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以后很難消除,其凈化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重金屬污染是不可逆的持久積累過程。
2.1.1.2間接傷害性:首先,重金屬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危害動物和人體健康;其次,土壤污染物還能危害自然環境,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氣,成為水和大氣的污染源。
2.1.1.3高速公路重金屬污染以公路為中心在其兩側呈帶狀順公路延伸,污染程度自公路向其兩側逐漸減弱[6],且主要分布在公路兩側50m范圍內。
2.1.2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來源及影響因素。
2.1.2.1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來源:目前公認的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交通工具使用的油料燃燒所排放的尾氣以及油料的揮發、泄漏等。事實上,油料中除了含有鉛和錫外,尚含多種微量重金屬元素,公路旁重金屬污染以Pb、Cd污染為主。這些重金屬污染物不但不易被自然凈化,而且可通過食物鏈得以富集而對人體、家畜、農業生態及自然生態產生嚴重的潛在影響和危害。
2.1.2.2影響因素:影響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因素很多,也比較復雜。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程度主要取決于交通量、土壤類型、植被、降雨、風力、風向以及公路兩側是否有影響重金屬顆粒運動的障礙物,如樹木、建筑物等。
2.2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危害。重金屬污染物進入土壤后不能為土壤微生物所降解,易被作物吸收、在土壤中積累,甚至在土壤中可能轉化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可以導致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惡化。重金屬污染物的長期積累、富集會使生物地球化學平衡遭到破壞,隨食物鏈富集,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危害。據報道,我國每年因土壤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t,另外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1200萬t,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人民幣。
3. 重金屬污染的預防及治理措施
由于重金屬在土壤中不被微生物降解,且遷移性小,重金屬污染具有長期性、潛伏性、累計性和不可逆轉性[7]。一旦土壤中重金屬含量超過環境容量,要清除污染則相當困難,故對重金屬引起的土壤污染需要采取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的措施。
3.1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預防措施。
3.1.1通過國家立法,健全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標準和制度,制定相關的高速公路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加強汽車尾氣排放管理,控制汽車尾氣排放必須有法可依,有標準可據。
3.1.2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加強對有害物資的運輸管理,制定此類突發事件預案,防止有害物質泄漏事故的發生。加強防范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將損害減少到最小。
3.1.3完善汽車的自身結構,改進發動機,采用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研制和推廣廢氣減毒裝置,完善汽車保養和修理制度,推廣節油裝置。
3.1.4優先使用無鉛汽油,推廣應用氣體燃料,使用符合規定的劑或燃油添加劑。
3.1.5公路設計部門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汽車尾氣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在普通路段加強綠化設計,隧道路段增加部分通風設備。
3.2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污染土壤的治理是根據污染物和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存在狀態,進行有效分離或其它處理,使土壤特性得以恢復和利用,減輕或消除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
3.2.1重金屬以其在土壤中難降解、毒性強、具有積累效應等特征受到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已成為多學科研究的活躍領域。重金屬污染的治理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改變重金屬形態,使其由活化態轉變為穩定態;二是從土壤中去除重金屬,使其存留濃度接近或達到背景值。現有的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換土法、化學修復、生物修復、電修復和熱修復等。常用的物理及物理化學方法有熱解法、電化學法和提取法等[8]。
3.2.2化學治理就是向污染土壤中投入改良劑、抑制劑,增加土壤有機質、陽離子代換量和粘粒的含量,改變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土壤重金屬發生氧化、還原、沉淀、吸附、抑制等作用,以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化學治理措施的優點是治理效果和費用適中,缺點是容易再度活化。
3.2.3生物措施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的吸收或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從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生物修復的途徑主要有兩條:(1)植物修復技術:利用金屬超累積植物,通過植物自身具有的特定的吸收、揮發、根濾、穩定等作用,對重金屬加以吸收、富集或與重金屬結合成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來清除或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從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但其重金屬生物載體可能產生二次污染,至今也未能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2)利用微生物沉積、氧化和還原等作用,降低或消除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該研究是目前環境科學研究中比較活躍的領域之一。
3.2.4在西方發達國家,為了降低污染土壤修復的成本并提高修復的效率,對原位微生物修復更為重視。目前,主要的技術包括:(1)生物啜食法,它主要采用本地微生物或實驗室培養的具有特異功能的菌株降解污染物,采用把污染的地下水抽出加人營養物質和氧氣(通常是過氧化氫或過氧化氫化合物)后再回灌到污染土壤中,或經垂直井的慢速滲漏,加人營養物質和氧氣到污染土壤中,以優化降解生態條件,特別是加入表面活性物質等一些化學物質,以降低污染物的毒性來達到提高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能力;(2)生物通氣法,它結合了蒸汽浸取技術的優點,采用真空梯度井等方法把空氣注人污染土壤中,以達到氧氣的再補給,可溶性營養物質和水則經垂直井或表面滲入的方法予以補充。這兩種方法結合了微生物修復和化學修復的內涵和優點,符合生態化學修復的原理和發展方向。更確切地說,這兩種方法更趨于向生態化學修復領域邁進。
4. 結論與建議
長期以來,人類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已造成比較嚴重的土壤污染,直接或間接地危及人類健康,因此,探討合理的、有效的土壤重金屬污染預防和治理措施顯得尤為迫切。對于高速公路兩側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要采取防與治相結合的處理措施:首先,應加強高速公路汽車尾氣排放管理,嚴格控制尾氣排放標準;其次,對于已經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則應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進行治理。
開展高速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屬污染、富集程度的監測和評價,研究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對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廖新輝, 張陽. 淺談高速公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 廣西交通科技, 1999, 6(24): 17~19
[2]張香枝, 閆寧. 汽車尾氣污染及防治對策. 河北工業科技, 1999, 3(16): 43~45
[3]齊榮. 高速公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 山西交通科技, 2003, 1: 39~41
[4]孫喬寶, 甄曉云. 高速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恢復. 2000, 2(25): 68~71
[5]丁覺亮, 倪衛東. 高速公路對環境的影響力. 現代高速, 9: 21~23
[6]蘭天水, 林健, 陳建安, 等. 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屬污染分布及潛在生態危害的研究. 海峽預防醫學雜志, 2003, 1(9): 4~6
篇6
【關鍵詞】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現狀;污染源;防治措施
大氣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環境要素之一,但目前城市居民卻普遍面臨著大氣污染這一難題。大氣環境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我們人類。在大氣污染防治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就在源頭上下手,及時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時還要從環境的地域性和區域性下手,全方位的考慮到該地區的環境特征,全面的分析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各個因素,及時的進行系統的全面分析,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防治,從而達到控制大氣環境的質量,這樣就會達到了減輕大氣污染物的目的。
1.大氣污染的概念
大氣污染指的是人類生產、生活活動或自然界向大氣排出各種污染物,由于其污染物的含量超過了當地的環境承載能力,所以使大氣質量惡化,進而威脅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健康、設備財產以及生態環境等。
大氣污染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以及人為污染源兩種。天然污染源指的是自然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地點或地區,比如排放灰塵、二氧化硫以及硫化氫等污染物的活火山和自然逸出的瓦斯氣,以及發生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地方。人為污染源,則又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來分類:按照污染源空間的分布方式,可以分為點污染源、面污染源、區域性污染源等三種;按照社會活動功能,可以分為生活污染源、工業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照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又可以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
2.我國大氣污染的現狀分析
據測算,目前中國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氮氧化物和其他粉塵顆粒也居世界前列。中國140多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超過國家三級標準,屬于嚴重污染性城市。同時,據世界資源研究所和中國環境檢測總站測算,在全球30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占20個;全球污染十大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占6個,濃重的空氣污染使中國許多城市從衛星照片中消失了。中國是世界上燃煤大國,居于世界第一位,尤其以二氧化硫和粉塵為代表的煤煙型大氣污染環境范圍最廣,其次光化學污染,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也有加重趨勢。大氣污染會造成局部地區空氣變濁,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使得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數量大減。其次加劇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在工業城市上空,因工廠的廢熱大量排入天空,使近地面氣溫比四周郊區高1%~5%,形成局部地區環流。再者由于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煙塵和其他污染物,對水蒸氣有凝結作用,促使下風口下雨量增加。還有可能出現酸雨,大氣污染物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酸雨。大氣污染會對人體造成許多危害,甚至引起癌癥的發生。大氣污染也會對工農業發展,天氣和氣候自然生態起到影響,甚至會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一定的危害。
3.大氣污染的預防治理措施
所謂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就是從區域環境的整體出發,充分考慮該地區的環境特征,對所有能夠影響大氣質量的各項因素作全面、系統的分析,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綜合運用各種防治大氣污染的技術措施,并在這些措施的基礎上制定最佳的廢氣處理措施,以達到控制區域性大氣環境質量、消除或減輕大氣污染的目的。
3.1實行區域以及集中采暖供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燃煤爐灶以及一些采暖的鍋爐所排放很多的二氧化硫以及一些有害煙塵,這些都是影響大氣惡化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想解決好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得在城區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這樣供暖的好處主要是,可以充分的提高鍋爐設備的一些利用率,大大的降低了燃料的消耗。可以很好的利用熱能,進而來提高熱能的利用率。極大的降低了粉塵的排放量。
3.2綠化環境,植樹造林
在防治大氣污染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植樹造林,這種方法即經濟又有效,我們所種的植物是可以吸收很多的有害氣體,從而凈化了空氣,在大氣環境中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這些樹葉經過了雨水的淋洗以后,可以來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從而使空氣達到了凈化的效果。與此同時,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釋放出很多的氧氣,通常情況下1 hm2的闊葉林,一天是可以能消耗掉大概1t二氧化碳,并且是還可以釋放出750kg氧氣。因此,植樹造林在大氣環境中是起到了非常好的調節作用。
3.3調整結構,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我國是一個產煤大國,在煤炭的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還有的是我國目前是以煤炭為主的原料,這一現狀在短期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應優先推廣低硫煤的生產和使用,降低煙塵還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此外要根本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還要從改善能源結構入手。如使用天然氣和焦化煤氣、石油液化氣等二次能源,加大對太陽能、風能、地熱、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
3.4汽車尾氣及揚塵污染的治理
3.4.1汽車尾氣的防治
治理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需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進行處理。①立法與管理的加強:需要促使對相關法規體系的有效建立,對機動車污染問題進行處理;同時完善配套的管理措施,避免病殘車、超期服役車對環境污染的損害。②技術措施:機內凈化,設計、生產汽車時,以發動機結構及燃燒方式的改進促使生產工藝水平的提高,實現污染物的良性排放,并符合國家標準對車輛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機外凈化,對機動車廢氣的排放進行最后處理,使其排放得以達標,通常安裝尾氣催化凈化裝置可促使這一問題的有效處理;燃料改進,對無鉛汽油進行使用,控制鉛粒污染,同時對天然氣、氫氣、液化石油氣等燃料進行開發,逐步替代汽油,且注重環保汽車的發展與應用。
3.4.2揚塵污染的治理
揚塵指地面沉降并因各種原因而重新被揚起進入空氣中的灰塵,通過土地的減少、環衛工作的加強、施工防護、防風防塵措施的實施及管理監督等工作的落實,均可促使對揚塵污染的有效治理。
3.5淘汰落后生產工藝
防治工業廢氣污染,并且要淘汰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同時還要更新技術設備,要采用技術起點高的清潔工藝,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浪費,從而在根本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達到減少末端污染治理資金的目標。
3.6從國情出發來加大大氣污染的防治技術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實用技術的椎廣,一定要從國情出發。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盡快的開發出一個技術可靠、配套設備過關并且在經濟上合理的大氣污染防治實用技術,并且要逐步的推廣它。在許多的重點領域,比如煤炭洗選脫除有機硫、工業型煤、焦爐煙氣治理、陶瓷磚瓦窯黑煙治理等,一定要作為重點來抓,這樣才可以更為有效的實現對大氣污染的控制。
3.7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各級政府應該要對本轄區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各級政府應該要充分的認識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性。有關部門在研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以及重大項目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的要求。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應該普遍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這樣才可以不影響到轄區內居民的生活健康以及經濟建設。在具體的細節問題上,要采取更進一步的措施來落實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具體來說就是各級政府要根據本轄區內的大氣環境質量控制目標分解總量指標,從資金、監督管理等方面予以行政上的保證。在治理中,關鍵的環節就是大、中、小型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排放二氧化硫和煙塵的項目,必須要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來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或者由項目建設單位,或由當地人民政府來負責削減區域內其它污染源的排放量,一定要確保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不可以超過整個區域的總量控制指標。
3.8完善環境監督管理制度
在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方面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所有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單位一定要做到達標排放,制定實施計劃,落實治理資金,分階段完成限期治理任務。
(2)各地政府要做到將排污總量指標分配給各個排污單位,要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讓排污單位必須明確其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這樣才可以對污染源排放總量實施有效控制。排污單位一定要根據環境保護部門的環境質量要求核定的允許排放量組織生產。
(3)要建立一個對工業部門環保工作的監督機制。同時還要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費標準,讓其逐步達到高于治理成本,這樣就促使排污企業積極增加投入,主動治理污染,從而達到在源頭上控制大氣污染的目的。 [科]
【參考文獻】
篇7
近年來,全國中東部地區自北向南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被網友戲稱為十面"霾"伏,自強不"吸",導致空氣質量惡化。因而人們把灰霾并入霧天氣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統稱為"霧霾天氣"。2014年1月以來,我國霧霾天氣較往年更多,且范圍廣,時間更長。尤其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灰霾天氣持續不退,如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出現了連續性的霧霾天氣,危害極其嚴重。下面我就談一談對霧霾天氣的認識和防治。
1.霧霾天氣特征
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兩者的差異在于霧的相對濕度大,霾的固體懸浮物多。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的產物。一般霧的厚度較小,霧看起來是乳白色或青色。 霾,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酸氫化物等非水組成的氣溶膠系統。一般而言,相對濕度90%時,大氣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的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厚,看起來呈現黃色或者橙灰色。 在自然界,霾和霧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當空氣中的相對濕度超過100%,發生輻射降溫過程,霾粒子能吸附出液態的水成為霧滴,而相對濕度降低時,霧滴脫水后霾粒子又能再懸浮于大氣中。
2.霧霾天氣成因
2.1 氣象原因。有關氣象專家指出,秋冬季節是霧霾天氣出現的多發季節,由于出現在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冷空氣勢力偏弱,受西北氣流控制,大氣以下沉運動為主,地面風速較小,有助于水汽在大氣地層積累,給霧霾天氣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環境條件。另外由于我國冬季受亞洲高壓影響多,天氣以晴為主,雨雪少,使得夜晚輻射降溫快,水汽易凝結,霧氣更重。近地面逆溫的產生,也給霧霾天氣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眾多城市的高大建筑物不斷涌現,引起了風在經過市區時阻礙下來并出現了摩擦,從而降低了風力,往往產生微風或靜風,因而不能促進懸浮顆粒的分解和消失,最后只能長期積累在城郊附近。
2.2 人為原因。霧霾天氣除了由氣象因素導致的,化學工廠、汽車尾氣增多、農作物燃燒和燒煤等人為行為引起了大氣中顆粒物含量加大,這是霧霾天氣出現的重要原因。另外,有些城市還存在地理位置處于不利位置,除了自身城市所產生的廢氣,還有一些周邊地區的廢氣順著環流進入,導致了該城市的空氣質量更加嚴重。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因開私家車,產生了大量的污染氣體和懸浮顆粒,從而大大降低了大氣的能見度。
3.霧霾天氣的組成物
首先, 是汽車尾氣。它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包括大公交,單位班車,卡車等。 其次 是北方的冬季燃煤供暖產生的廢氣和固體顆粒; 第三,是工業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制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第四, 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4.霧霾天氣的危害
4.1 影響身體健康。霧霾的組成成分中有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氣溶膠顆粒,它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甚至誘發肺癌。另外,霧霾天氣會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4.2 影響交通安全。出現灰霾天氣時,室外能見度低,污染持續,交通阻塞,事故頻發。對交通運輸、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不利影響。
5.自我防護方法:霧霾天氣少開窗 ;外出戴口罩;適量補充維生素D;飲食清淡,多喝水 ;最好不出門或晨練。
6.我國霧霾天氣防治措施
6.1 國家應頒布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加大處罰力度。對于未經處理就排放廢氣的工廠,以高出處理費幾倍的罰款處理,甚至拘留或逮捕。只有相當嚴厲的處罰,才能有效遏制隨意排放污染物的行為。
6.2 擴大環保法的宣傳,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地方政府可以對環保工作大力宣傳,使群眾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自覺提高保護環境的自主性。
6.3 加強城市衛生保潔工作。禁止市民亂扔垃圾,對違反規定的處以警告或罰款處罰;增加街道的清掃頻次,在干燥季節增加灑水車的灑水次數,保持街道的干凈整潔。
6.4 減少機動車的使用,或者安裝汽車尾氣處理裝置。汽車排放的尾氣是霧霾天氣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減少尾氣的排放就對減輕污染起到重要的作用。
篇8
【關鍵詞】城市環境;大氣污染;措施
大氣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環境要素之一,但目前城市居民卻普遍面臨著大氣污染這一難題。大氣環境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我們人類。在大氣污染防治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就在源頭上下手,及時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及時的進行系統的全面分析,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防治,從而達到控制大氣環境的質量,這樣就會達到了減輕大氣污染物的目的。
一、大氣污染的有害成分
大氣是由多種氣體組合而成的。大部分的是氮氣和人們賴以生存的氧氣,少量二氧化碳和稀有氣體,其中也存在著少量的雜質和其它氣體,在這其中有些是對人體有危害的氣體,如果超過一定標準很容易對人體產生致命的危害。這些有害氣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除了這些有害氣體,大氣中也漂浮著很多肉眼不可見的顆粒粉塵性污染物,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1、一氧化碳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危害
一氧化碳非常不容易被人們所察覺,因為它是沒有顏色沒有特殊氣味的,但是它對人體的危害卻是極大的。因為一氧化碳相較于氧氣而言更容易與我們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從而降低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造成人體或大腦缺氧,造成頭暈目眩,嚴重的會引起窒息甚至昏迷。
2、二氧化碳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危害
二氧化碳使人們所熟知的氣體,是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所必需的成分。二氧化碳對于人體并沒有直接的危害性,但是大氣中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超出一定標準就會引發氣溫上升的問題產生,直接的影響著人們的生存環境。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過高時,人體就會產生各種的不適,例如頭暈、耳鳴、血壓升高、惡心等癥狀,當其含量達到大氣的百分之十的時候,人體就會失去知覺,窒息而死亡。
3、二氧化硫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危害
二氧化硫具有極強的刺激性,其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如果人們經常與濃度不是太高的二氧化硫接觸就會感到全身乏力,疲憊的癥狀,而且很容易引發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二氧化硫是一種危害性比較大的氣體污染物,因為它經常與大氣中存在的其它污染物產生化學反應,繼而生成新的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現象。
4、大氣中也漂浮顆粒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危害
大氣中的顆粒物主要來源于自然界活動和人類的生產活動。顆粒物是人體健康的大敵,尤其是直徑在0.5~5微米的飄塵可以直接到達肺細胞而沉積,并可能進入血液往全身流動,其危害后果相當嚴重。
二、城市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措施
為了保障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保障人們的身心健康,我們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防治和治理大氣的污染,控制好大氣環境的質量問題,進而減輕大氣的污染程度。大氣污染的治理必須根據污染因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
1、煙氣污染物的處理
(1)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必須從協調地區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發,對該地區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類污染物質的種類、數量、時空分布做全面的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污染的最佳方案。
(2)區域集中供熱。我們家家戶戶常用的煤氣灶和市內常見的密集程度極高的煙窗是造成煙塵問題產生的主要源頭。對于此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最有效的就是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我們可以在區域內統一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熱電廠或供熱站點,負責整個區域的供暖,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熱能的利用程度,有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3)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綠色植被的光合作用是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方式,它能夠將二氧化碳轉換為人體需要的氧氣,有效的調節空氣的成分,因此,植樹造林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并且蒙塵的樹葉經雨水淋洗后,能夠恢復吸附、阻攔灰塵的作用,使空氣得到凈化。因而樹林有調節空氣成分和凈化空氣的作用。
2、顆粒污染的治理
顆粒性的污染一般是由固體燃料燃燒而產生的煙塵組成的,它主要包含三種不同的類型:粉塵、煙和霧。對于此類污染物其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干法去除顆粒污染物
因為空氣中的顆粒自身有著一定的重力和離心力,我們通過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使空氣中的此類污染物沉降從而達到從大氣中去除的目的,此類去除顆粒污染物的方法就是干法去除法,常見的方式包括重力除塵、慣性除塵和離心除塵等,常用的設備有重力沉降室、慣性除塵器和旋風除塵器等。
(2)濕法去除顆粒污染物
將顆粒性的污染物用水或者其它液體使其濕潤,然后加以捕集去除的方法就是濕法去除法,常見方式有氣體洗滌、泡沫除塵等。常用的設備有噴霧塔、填料塔、泡沫除塵器、文丘里洗滌器等。
(3)過濾法去除顆粒污染物
有的濾料是具有很多毛細孔的,我們可以將被污染的氣體通過此類濾料,這樣顆粒性的污染物就在途中被攔截了下來,此種去除污染物的方式就是過濾法。常見的方式有填充層過濾、布袋過濾等。常用的設備有顆粒層過濾器和袋式過濾器。
(4)靜電法去除顆粒污染物
高壓電場具有很強的電場力,我們可以將被污染氣體通過高壓電場使得顆粒型污染物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被去除,此類方法即為靜電法。常用的設備有干式靜電除塵器和濕式靜電除塵器。
3、汽車尾氣及揚塵污染的治理
(1)汽車尾氣的防治
治理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需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進行處理。①立法與管理的加強:需要促使對相關法規體系的有效建立,對機動車污染問題進行處理;同時完善配套的管理措施,避免病殘車、超期服役車對環境污染的損害。②技術措施:機內凈化,設計、生產汽車時,以發動機結構及燃燒方式的改進促使生產工藝水平的提高,實現污染物的良性排放,并符合國家標準對車輛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機外凈化,對機動車廢氣的排放進行最后處理,使其排放得以達標,通常安裝尾氣催化凈化裝置可促使這一問題的有效處理;燃料改進,對無鉛汽油進行使用,控制鉛粒污染,同時對天然氣、氫氣、液化石油氣等燃料進行開發,逐步替代汽油,且注重環保汽車的發展與應用。
(2)揚塵污染的治理
揚塵指地面沉降并因各種原因而重新被揚起進入空氣中的灰塵,通過土地的減少、環衛工作的加強、施工防護、防風防塵措施的實施及管理監督等工作的落實,均可促使對揚塵污染的有效治理。
4、從國情出發來加大大氣污染的防治技術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實用技術的椎廣,一定要從國情出發。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盡快的開發出一個技術可靠、配套設備過關并且在經濟上合理的大氣污染防治實用技術,并且要逐步的推廣它。在許多的重點領域,比如煤炭洗選脫除有機硫、工業型煤、焦爐煙氣治理、陶瓷磚瓦窯黑煙治理等,一定要作為重點來抓,這樣才可以更為有效的實現對大氣污染的控制。
總之,大氣的污染因素是多方面的,治理起來非常不易,因此我們在不斷探究治理方法的同時也要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增強國民的環境意思,從點點滴滴做起為我們的環境建設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九龍坡區;PM2.5;對策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PM2.5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y i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CUI Feng LIU Jian XIONG Fe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Jiulongpo Distict,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Jiulongpo 401329,China)
【Abstract】With respect to the air pollution status i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PM2.5 and corresponding reason for the year 2015. Results showed that January showed the highest PM2.5 concentration, while September showed the lowest. Generally speaking, PM2.5 showed high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and low concentration in other seasons. For the period of 12th Five-Year Plan,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PM2.5 was serious. After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PM2.5 pollution, this paper presented four preventive methods which showed practicable values.
【Key words】Jiulongpo district; PM2.5; Strategy
0 引言
粒子(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細粒物。PM2.5可以進入細支氣管(呼吸支氣管)和肺泡區,顆粒物上的有毒有害物質可以被血液和人體組織吸收,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和危害,粒徑越小,比表面越大,越容易吸附其他有害物質,同時也越容易被人吸入支氣管和肺部[1]。另外,以PM2.5和近地層臭氧相互交織的復合光化學污染是影響人類健康最重要的殺手[2-4]。重慶位于我國西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不利于污染物擴散使得大氣污染問題比較嚴重;九龍坡區為重慶市主城九區之一,是重慶市的傳統工業大區,環境空氣污染問題一直以來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1 九龍坡區PM2.5污染現狀
1.1 2015年九龍坡區細顆粒物污染現狀
2015年,全區空氣中細顆粒物月均濃度范圍變化較大,在33~129微克/立方米之間,其中1月濃度最高,9月濃度最低,總體呈現冬季高,其它季節較低的季節特征。從全年變化趨勢來看,PM2.5的濃度變化趨勢呈現先降低后上升的趨勢,具體而言,從1月份最高值逐漸降低至9月份最低值后逐漸上升,期間6-9月略有波動。
1.2 “十二五”期間九龍坡區PM2.5污染現狀
因PM2.5的監測始于2013年,所以“十二五”期間PM2.5的年均濃度只有后三年的數據。“十二五”期間,全區環境空氣中PM2.5三年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高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限值。各年年平均值均高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限值,最大年均值為73微克/立方米,最小年均值為57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2015年PM2.5年均值下降21.9%。
2 PM2.5污染的原因分析
PM2.5中既有無機組分,也有有機組分;既有由多種污染物直接排放的一次顆粒物,也有由氣態前體物通過均相和非均相反應轉化而生成的二次無機氣溶膠(主要有硫酸鹽、硝酸鹽和銨鹽)和二次有機氣溶膠。城市中PM2.5受人為源的影響較大,交通排放、電廠、工廠、家庭烹飪、生物源以及前體物的二次轉化等是城市大氣中PM2.5的主要來源。有研究表明機動車是城市大氣中PM2.5最主要的直接排放源[5]。
2.1 交通排放源的持續增長
“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全市和主城區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全重慶市汽車持有量由2011年的130萬輛增至2015年的279萬輛;2011年主城區汽車保有量為57.2萬輛,2015年該數據翻番,主城區汽車保有量每年增幅17%;(數據來源于重慶統計年鑒)。汽車持有量的增長增加了PM2.5的排放源。
2.2 工廠排放源的不斷增加
九龍坡區是工業大區,2015年,實現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04個,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0%。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及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摩托車制造業等四大主要行業。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會涉及到直接排放PM2.5或者PM2.5的前體物。
2.3 露天燒烤的任意排放
夜間露天燒烤是重慶的一大特色,燒烤過程中的燃料為木炭、焦炭。燒烤過程中產生大量含塵的油煙氣不經過任何處理設施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對環境空氣中PM2.5起著重要貢獻。
2.4 地形、氣象條件對污染物的清除限制
重慶市地處四川盆地東南丘陵山區,常年處于靜風,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城市大氣環境容量有限,不利于PM2.5的稀釋。低風速、強逆溫、多山地構成了重慶市九龍坡區污染自然特征,嚴重的影響了PM2.5的去除,使得環境空氣的治理難度較大。
3 對策
針對上述情況,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強機動車輛尾氣的監控和管理。要加強汽車尾氣的監控管理,建立有效的監控管理措施,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機動車排放標準,對不達標車輛要建立相應的處罰、整改制度,該淘汰的車輛嚴格淘汰。建議在交通主干道多設立汽車尾氣自動監測系統,像監控汽車違反交通規章一樣嚴格監控汽車尾氣排放情況。
第二,加強工業企業污染源的監管和治理。要督促企業安裝廢氣治理設施,加強監管企業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監控企業廢氣中PM2.5及其前體物排放情況,確保企業排放的PM2.5及其前體物濃度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要求,并力爭將排放濃度降至最低,減少對環境容量的壓力。
第三,加強露天燒烤的管理和規范,責令燒烤經營者將燒烤場所固定在室內,并安裝油煙凈化器對油進行處理后再排放。
第四,推動經濟激勵,對我區細顆粒物的防控工作中引入市場化的經濟政策,將市場機制和強制措施有機融合,達到相互補充的作用。
4 結論
雖然“十二五”期間后三年九龍坡區PM2.5濃度呈略微下降趨勢,但各年細顆粒物濃度均超過國家二級標準,所以PM2.5減排是九龍坡區大氣污染減排的重要內容,為確保九龍坡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實施,除了需要時間和措施外,更需要各級部門、各行業、各區縣的配合以及廣大人們群眾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唐孝炎,張邵.大氣環境化學(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Dockery, D., C. Pope, X. Xu, J. Spengler, J. Ware, M. Fay, B. Ferris, and F. Speizer,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six(下轉第77頁) (上接第102頁)US cities.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3. 329(24): p.1753.
[3]Zhang, M., Y. Song, and X. Cai, A health-based assessment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 urban areas of Beijing in 2000-2004.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7.376(1-3):p.100-108.
篇10
關鍵詞:霧霾天氣;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P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00-01
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愈發嚴重,全國五分之一以上的國土遭遇霧霾天氣的侵襲,不僅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更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解決霧霾天氣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迫在眉睫。本文將從自然因素與社會原因兩個方面分析產生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為治理這一亟待解決的大氣污染問題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一、我國霧霾天氣產生的自然原因
據調查,去年我國大范圍爆發的霧霾天氣大多數出現在秋冬交替季節。這主要是由該季節特有的氣候因素所決定的。一是當空氣相對濕度較高,達到80%-90%時,霧滴易與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相互結合,迅速推進污染的形成;二是水平方向的靜風現象明顯增多,隨著城區高層建筑物的與日俱增,風速被減弱,導致懸浮顆粒滯留空氣中,污染物不能及時排出;三是垂直方向出現頻繁的逆溫現象,即對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氣層結穩定,上下層空氣流動減少,從而使得近地面的大氣污染物無法向高空擴散稀釋,越積越多。
二、我國霧霾天氣產生的社會原因
(一)生活污染廢氣排放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各地舊區改造、新區開發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由于人們缺乏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建造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灰塵、粉塵等懸浮物的大量沉積導致空氣不易擴散,無疑造成空氣的嚴重污染,助長了霧霾天氣的形成。
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機動車數量亦與日俱增,2013年我國機動車數量突破2.5億輛。這不僅導致城市交通不堪重負,機動車尾氣污染物的排放也成為霧霾天氣加重的首要因素之一。據統計,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約3000kg,碳氫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而汽車尾氣含量構成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煙塵微粒如某些重金屬化合物、鉛化合物、黑煙及油霧、甲醛等均是構成霧霾天氣的主體。
隨著秋冬季采暖期的到來,人們生活取暖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尤其是北方城市更需要使用采暖鍋爐和生活鍋爐燃燒大量煤炭來維持其正常的生活。然而煤的燃燒必然導致二氧化硫和其他煙塵、粉塵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燒煤取暖亦勢必加劇了霧霾天氣的形成與惡化。
(二)工業生產廢氣排放
盡管自然因素與生活污染廢棄的排放是我國霧霾天氣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工業生產廢氣排放產生的污染才是造成霧霾的根源。以江蘇為例,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報告:2012年江蘇水泥產量達到167754667噸,位居全國第一,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3.3%。另外在鋼鐵方面,無論粗鋼、鋼材還是生鐵,2012年江蘇省的產量都是全國的三甲。 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過度發展必然依賴龐大的煤炭消費。長三角2011年共消費了4.83億噸原煤,工業廢氣排放量達到86677.1億立方米,工業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25.8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居民生活的116.2倍、交通排放的3.7倍;煙塵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 27.8倍、交通排放的15.9倍。而這三種大氣污染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前體物,也就是霧霾的根源。
三、我國霧霾天氣治理對策
制定相關國家政策。首先,科學規劃城市布局,在城市規劃中,要根據城市自然地理環境,充分考慮大氣擴散條件,預留空氣通道.特別要注意研究城區上升氣流到郊區下沉距離,將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布局在下沉距離之外,避免這些工廠排出污染物從近地面流向城區;其次,減少機動車輛廢氣污染,政府部門要重視機動車輛的污染防治力度,實行獎勵和制約兩手抓政策,推動汽車使用的燃油質量和機動車排放標準開展速度相一致,提高汽車燃油清潔能力。另外政府要加大對機動車環保監管力度,完善車輛環保驗收機構的監督機制,全方位控制汽車排氣總量;同時開發取暖新型能源,發展新能源,減少煤燃料的燃燒和排放,不僅可以降低霧霾天氣的產生,更是降低大氣污染、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必要措施和手段。針對采暖期的北方,更應該發展太陽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一方面使部分地區、部分生產生活用新能源來代替煤燃料成為可能,另一方面要提高環境和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的投入,開發脫硫新技術,盡量減少和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煙塵、粉塵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從而降低空氣污染,減少霧霾天氣的產生。
四、健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
空氣污染的加重反映了我國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也曾因工業污染廢氣排放,汽車尾氣排放等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天氣的出現而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但通過頒布《清潔空氣法案》等相關法律法規,使得空氣質量得到全方面有效的治理。而我國工業企業污染排放與治理并沒有相關法律法規使其遵照嚴格的排放標準,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缺乏對企業排放的污染物的嚴格控制,導致了污染的加劇。因此,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強制執行,依法處置重度污染企業是治理霧霾天氣的首要措施和手段。
參考文獻:
[1]林云,李美玲,宋黨育.焦作市城區霧霾天氣成因與對策分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41):27-31.
[2]李金嵐.論霧霾天氣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0):146.
[3]渠雪.淺談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措施[J].科技資訊.2013(11):144.
[4]董娜,聶英.霧霾天氣的成因分析及解決對策―以長春市為例[J].吉林農業,2013:49-50.
[5]劉翠,薛科社.西安市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地下水,2013(35):220-221.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2汽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