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身體健康的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05 17:35: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身體健康的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組長:

組員:

調查對象:xx縣高中生。

調查范圍:xx中學、xx第2中學。

調查目的:了解現代高中生一日三餐狀況并提出建議。

調查步驟:

【1】進行問卷調查。

【2】上網查找資料和查閱書籍。

【3】咨詢相關人士和醫生。

【4】小組成員討論分析其調查結果,提出問題并作結論。

調查發現:

【1】大多數高中生是一日三餐,少數高中生是一日四餐,極少數高中生是一日五餐。

【2】有百分之二十的高中生沒有因不進行正常飲食而得病,百分之十的高中生因不進行正常飲食而得病,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說不知道。

【3】有百分之三十的高中生沒有挑食的習慣,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有挑食習慣,而沒有挑食習慣的高中生主要因為他們為了健康著想和口感好,有挑食習慣的高中生是因為口感不好。

【4】幾乎全部高中生說有餓肚子的現象,餓肚子的時候主要在第五節課和下午六點過后,而其它原因有:早餐吃不飽,能量供應不足;口感不好和挑食。

【5】有百分之十五的高中生會經常更換中晚餐的樣式,百分之六的高中生說‘無所謂’,百分之七十九的高中生不會經常更換中晚餐的樣式。

【6】有百分之五十八的高中生經常吃水果或蔬菜,百分之一點五的高中生從不吃水果,愛吃蔬菜的高中生只占百分之三十五。

調查分析:

【1】高中生的飲食習慣還是很好的,因為一日三餐對人身體是非常有利的,而一日四五餐則表現為吃多,這對人的身體健康

是無益的,所以高中生應適量飲食,充分飲食,對自身健康才有利。

【2】反映了高中生的不正常飲食會給自己帶來疾病,也說明了同學們對飲食帶來的危害并不了解以及良好的飲食習慣關系著

人的身體健康。

【3】說明了有很多高中生還在挑食習慣。挑食、偏食已成為了危害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4】餓肚子是不可能避免的,因為有時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但是經常餓肚子會帶來疾病和一些不良影響,所以要盡量避免

餓肚子,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

【5】高中生要經常更換中晚餐的樣式,才能保持營養平衡。

【6】高中生要多食含氨基酸的食物,以保證精力充沛。如牛奶、魚、蛋等。要少食含糖食物、高脂肪食物。

調查結論:我們小組通過了這次的調查,是我們對高中生的飲食結構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從此次調查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當今社會為什么會出現“高中生的一日三餐與健康”問題的答案。其主要有幾點:

【1】同學們不了解一日三餐與健康的關系

【2】同學們對自己的一日三餐飲食方面不夠重視

【3】同學們對一日三餐的健康飲食的無所不知和盲目性

【4】同學們沒有很好的飲食習慣等。

綜上所述,我們認識到了一日三餐與健康的關系,得到了當今社會為什么會出現“高中生的一日三餐與健康”問題的答案,知道了高中生應怎么采取一日三餐的方式才健康。我們小組調查得出的結果已達到了我們此次調查的目的。

醫生的建議:高中生一日三餐的飲食原則及科學搭配非常重要,一日三餐,人吃飯不足是為了填飽肚子或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那么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按時吃飯,不吃剩菜剩飯

【2】不吃熱量過高的食物和太干燥的食物

【3】早餐吃好一些,中餐吃飽一些,晚上吃少一些以防止消化不良導致膽結石

【4】飲食不要太單一,要吃多種食物

【5】早、中、晚餐飲食要平衡,要多吃一點水果

篇2

解讀/魯灣

現代人住得越來越高,過去城市住宅一般六七層,現在大都是二三十層。但從健康角度來說,住幾層更有利于健康?各國科學家對此進行了許多調查研究,認為如果不考慮城市環境只從人的感覺講,一樓到三樓應該是最好的,由于離地面近,從窗戶望去可以看到綠樹,心理上舒適踏實。但是,由于城市人居密度大,樓房互相遮擋,空氣循環減緩,換氣受阻,空氣中的甲醛、一氧化碳、氮等有害氣體長期徘徊在底層,所以專家認為五六層以上為好。

那么是不是越高越好?城建生態學專家認為這要具體環境具體分析,有的城市高層的空氣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新鮮,大大小小的煙囪幾乎包圍城市,30米以上難免集結起有害物質。中國有一個傳統的觀念,住高層住宅不“接地氣”,身體會產生不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有的外國專家也認為高層對健康不利。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美國的圣路易斯市曾建造了一個11層高的住宅小區,小區建筑還獲得國際大獎。但是,入住這個小區的民眾表示,自己會常常做噩夢、失眠、煩躁不安。英國軍醫法寧公布的《關于高層住宅對居民的身體健康,尤其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的調查報告》顯示,高層住宅中的人患精神、神經系統、感覺器官疾病的人居多,是低層獨宅居民的兩倍以上。后來專家們發現這主要是高層環境離地面太遠,內心感到不踏實而產生心理問題使身體不適。

篇3

性在中國一直是一個半遮半掩的話題,但是,你不能否認,性除了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活動之外,同時,它還是一個全面衡量人類心理、生理、健康等各個方面的標準。

國人“性商”遠低歐美

根據性商的指標測定,專家們得作出一個結論:中國男性的“性商”遠低于歐美男性。英國某項全球性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成人一年次數平均是97次,美國人為124次,中國人則僅有63次。而據中國有關部門2000年的調查,目前20至60歲的中國男性在婚姻或同居中,只能把每月超過1次的性生活頻率維持到平均43.9歲。到了47.7歲時,頻率便低于每月1次。到了55.9歲以后,中國男性則一年連一次性生活也維持不了,性生活基本停止。中國男性中有1.47億人患有障礙,40至70歲的男性中有此疾病的更達到52%。由于男性雄激素的缺乏,中國男性的更年期已經大大提前。他們認為,除了飲食結構不同外,歷史、社會、教育背景也是導致中國男性“性商”遠低于歐美男性的原因。

關于中國女性性能力方面的調查目前尚未見到,但因為男性性能力問題的存在。導致中國很多婚內女性得不到性滿足。亞洲性學聯會副主席劉達臨曾對我國目前的性滿足程度做過調查,結果被調查者中,只有1/3的受訪者表示滿足,1/3表示勉強滿足,1/3表示不滿足。很多夫妻雖然知識層次、文化素養比較高,但對于性的認知度很低。即使性生活不和諧,雙方也很少進行交流,總覺得難于啟齒,并未把它當成事兒。直到雙方生理上都出現了問題,妻子怪丈夫陽痿,丈夫怪妻子性冷淡,婚姻也出現了危機。因為對性問題沒有科學和坦然的態度,有的女人甚至一輩子都體會不到性的快樂。

目前,中國女性的性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性觀念比較保守;第二是性冷淡。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對性沒有科學和健康的認識,所以不能充分享受性的樂趣:既然性生活毫無樂趣而言,性冷淡也就不足為奇了。

提高性商專家支三招

如何提高自己的性商?專家認為應該對癥下藥,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注意營養飲食、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性生活衛生等等,盡可能杜絕各種疾病的侵襲。

醫療專家研究表明,國人的之所以呈下降趨勢,是與國人的身體健康水平和各種疾病的發生率升高密切相關的。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城市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生活節奏加快等原因,一些人剛到中年就患上了老年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前列腺炎等。青年人也因為生活沒有規律、吸煙酗酒等,而透支著健康。

人的各項機能是一個整體,性并不能超脫在外,身體哪個部分出了問題,都會影響人的指數和性能力,所以,保持健康、做到精力充沛才是提升自己“性商”水平的第一要義。

二是通過多種途徑增加性知識,科學地認識性。與歐美人比,中國人的性健康教育和相關的知識能力遠遠落后。

其結果是中國人對性健康明顯元知,對性疾病持有回避心態。由于缺乏性知識,不少女性結婚多年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能說不是一種悲哀。其實作為生理機能的一部分,性就像飲食一樣正常而自然。而和諧的正是維持夫妻之間親密情感的最微妙、最不可缺少的東西。

三是樹立健康的性觀念。

當一部分中國人對性仍然諱莫如深時,另一部分人的性觀念已經相當“超前”了,于是婚外、等現象不斷出現。這不僅造成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的蔓延,也侵蝕著人們的心靈,敗壞著社會的風氣。其實,那些自以為開放的人從性自由中很難得到溫存而持久的情愛,而在貌似歡樂的背后,往往有著更多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何況,以謊言和人格的墮落作為代價換取性本能欲望的滿足,實際意味著性道德的喪失。所以,健康的性觀念彌足重要,它的內容可概括為節制、忠于配偶以及正確使用等。其實,不論男性或女性,都需要有一個傾心相愛、在最危難的時刻也不會離開自己的終身伴侶。

性商有四方面綜合指標

篇4

摘 要 近幾年,青少年“三高”的病例不斷增多,青少年體質問題開始受到大家的重視。但是現有的一系列措施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如:繁重的課業、學校對體育的不重視、“靜態化”的生活等,國家應該重視青少年健康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關鍵詞 青少年體制 學校體育 思考

根據近幾年的青少年健康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體制在持續下降,學生的耐力、速度、力量、心肺功能等都在持續下降,超重和肥胖學生不斷增多,“三高”疾病已經將魔爪伸向了青少年,另外,一部分青少年的營養狀況有待加強,尤其是女生,有些女生為了減肥開始絕食,甚至最后得了厭食癥,體質下降已經成為了普遍性,在軍訓中我們經常看見很多學生因為站立時間稍長或者無法忍耐夏季陽光的照耀而暈倒的現象。視力狀況更是不容樂觀,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一個班,戴眼鏡的人數居然占到了大部分,青少年體質現狀問題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少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關乎中華民族的復興,應把增強青少年身體健康素質當作全民健身的重中之重。

一、發揮國家的導向作用

第一,采用制度引導國民體質。堅持以人為本,將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問題納入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納入教育工作和體育工作的規劃中。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使其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引導社會的重視。如:在當前就業標準中對于應聘者的身體素質提出要求,目前《國家職業標準》包含:職業道德、基本知識與技能、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缺乏對應聘者身體健康素質的要求。

第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國現在對應試教育做出了改革,要求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教育工作者要從思想觀念上徹底改變,以提高青少年的素質為目的,將以升學為目的的教學觀念,轉變為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各自成才。不再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從填鴨式的教育觀和題海戰術,轉變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的教育觀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第三,重視學校的體育工作。首先,加大資金投入,尤其是農村,加大對學校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投入,配備適合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體育器材和場地,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國家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將該部分的經費納入到教育經費中,并隨著教育經費的不斷增長而增長。同時如果條件允許,為青少年辦理保險,為校園事故解決了很多難題。其次,落實體育法規的有關規定,國家為了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但都沒有落實形同虛設,國家應加大對這方面的監督,使法律法規得到落實。同時根據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有關規定,建立青少年全面發展的評估標準,包括:評價方法、標準、指標等,并將這些納入教育質量的評估體系。

二、應加強學校體育改革

第一,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為學習體育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學習體育改革應當以“健康第一”為前提,達到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諧統一的健康新觀念。同時鼓勵學生學習知識與健康的內容,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二,確保按時上體育課。首先,保證體育課不會被占用,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課歷來不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認為體育課只是學生玩耍的時間,因此大部分體育課都被占用,體育課形同虛設。學校要制定規章制度,并且嚴格執行保證體育課不被占用。其次,提高體育課上課質量,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探索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模式,不但要按時上課,而且要提高上課質量,使教師和家長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

第三,加強課文體育鍛煉。學校領導要積極主動推動課文體育鍛煉。首先,要將體育鍛煉納入到課程規劃中,保持體育鍛煉的經常性。其次,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改善學習的體育設施和場地,提高體育活動的質量,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情,使學生熱愛體育,加強體育鍛煉。最后,突破體育活動的局限性,使體育課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走向家庭,讓學生的青春活力感染其他人,鼓勵全面健身。

三、讓家庭社會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

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僅僅到學生未來的身體健康、事業、幸福等,而且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因此應當讓家庭社會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家庭與社會發揮各自的職能,形成合力。社會上的各種體育設施和體育場所免費向青少年開放,充分發揮各種資源,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家庭中,家長應該為青少年合理搭配飲食,禁止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鼓勵父母與學生共同鍛煉,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當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不斷下降,甚至出現危害生命的疾病,因此身體青少年的素體問題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觀眾。國家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資金投入,保證體育課的質量,社會的體育鍛煉場所應免費向青少年開放,鼓勵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學校應當轉變體育觀念,積極探索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模式,家庭應當青少年合理搭配飲食,禁止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健康觀。

參考文獻:

[1] 賴小玉,劉海金,劉尚禮.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體育學刊.2014(8):125-128.

篇5

集體性食物中毒情況

2011年,上海市共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8起,中毒人數201人(無死亡),食物中毒發生率為0.87/10萬,控制在較低水平(見圖7)。

從中毒肇事單位分析,8起食物中毒的肇事單位均為餐飲服務單位,其中公共餐飲單位5家,學校食堂1家,盒飯生產單位1家,另有1起為無證餐飲單位。

從中毒致病因素分析,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以細菌性為主,3起未查明病原物質,1起為亞硝酸鹽引起的化學性食物中毒,其余4起均為致病菌引起(副溶血性弧菌3起,蠟樣芽胞桿菌1起)。

從中毒發生原因分析,除3起未查明原因外,其余5起都是不規范操作等人為主觀因素造成的,其中生熟交叉污染3起,熟食加工儲存不當、從業人員帶菌操作各1起。

市民對食品安全現狀評價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關于《上海市市民食品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1年度)》顯示的情況看:

市民食品安全知曉率穩步提高

調查反映,2011年,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曉度總體得分80.7分,同比提高1.1分,比2006年提高4.5分(見圖8)。

預期未來食品安全形勢趨好

調查問及“今后一段時期,上海市食品安全水平將會怎樣變化時”,市民選擇“明顯提高”的比例占19.3%,選擇“有所提高”的比例占63.4%,兩者合計達82.7%,比上年高12.8%,表明市民對上海市未來的食品安全環境的信心正在回升。

市民遇到及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調查反映,市民認為最常遇到的問題依次為:“虛假或夸大宣傳”(占46.7%)、“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占43.3%)和“食品在保質期內變質”(占38.3%);市民認為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前三位分別是:“蔬菜水果中農藥殘留”(占47.7%)、“地溝油”(占20.1%)和“出售病死牲畜肉”(占10.7%)。

市民創建食品安全環境意愿高

調查反映,上海市民愿意主動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的比例超過85%,其中愿意參與“食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的占91.8%。

食品安全風險及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總體思路

目前,上海市食品安全存在風險的主要問題是:1.上海市食品供應自給率較低,食品安全監管的任務十分艱巨;2.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薄弱;3.農藥殘留量超標及食品非法添加的風險依然存在;4.大型婚宴及農村自辦酒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食物中毒風險;5.網絡食品消費及保健食品市場食品安全問題需要進一步規范。

2012年,上海市將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治理整頓,鞏固拓展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完善食品安全工作體系,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能力;提升食品生產能級,引導食品產業調結構、轉方式、提質量、保安全,繼續強化企業食品安全;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增加全社會公眾參與度,提高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加強監管力量建設為保障,強化監管隊伍素質和技術裝備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科學化水平。采取最嚴厲的執法、監管、準入、處罰、問責措施,努力提升上海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篇6

摘 要 近些年,跑步運動越來越熱,大大小小的馬拉松比賽名額成了“搶手貨”。但是在比賽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猝死事件的發生,不得不引起廣大馬拉松愛好者的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國內大眾馬拉松熱的問題為出發點,思考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 大眾馬拉松 跑步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近些年來跑步鍛煉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歡和熱愛,于是馬拉松熱在近年卷席全國,參加馬拉松賽事也成為一些跑步愛好者的“終極追求”。各地投資商和地方政府也都在爭先舉辦賽事,根據有關數據統計:2014年國內共有90多萬人參加了各種馬拉松賽,國內的馬拉松舉辦城市也多達51個,各大馬拉松賽事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大眾的目光,大大小小的馬拉松比賽報名成了“搶手貨”。對于組織這些賽事的政府來說就是拉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增強城市的宣傳力度。

二、大眾選手跑馬拉松存在的問題

根據記者的調查報告“最火的北京馬拉松、上海馬拉松,手慢一慢就報不上了。”2014年的北京馬拉松異常火爆,半程馬拉松中簽率只有14.2%,2015年北京全程馬拉松要求報名人數是三萬名,但是預報名就達到六萬多人,組委會不得不淘汰一部分馬拉松運動員來控制人數。更加令人振奮的消息就是連影視明星都加入到馬拉松賽的陣容當中來了。根據有關部門調查,很多人實際上缺乏長跑鍛煉的基礎,跑馬拉松的愛好者基本屬于“裸跑”,這些人認為完成一次馬拉松,就是健康的象征。然而,幾乎每年都會有關于馬拉松選手中途猝死的報道出現。據國外權威部門統計,國際馬拉松賽事的死亡率在五萬分之一,因此馬拉松和賽車、登山、搏擊等運動一樣,都被視為高危運動。各地馬拉松賽事日益紅火與賽事過程中猝死事件一再發生,值得我們認真的深刻反思。“無準備上陣”是馬拉松的毒瘤,主要問題有如下幾方面:

(一)賽事組織者沒有做好對跑馬拉松全程的安全知識宣傳。任何一個城市舉辦馬拉松,對城市形象是個很好的宣傳,同時可以帶動全民健身的發展,帶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但一定要重視馬拉松比賽的“科學比賽”的口號宣傳。對于組織者來說,對比賽準備不足、軟硬件跟不上、對賽事舉辦的隨意性,混淆在一起時,我們就看到了很多的歷史悲劇,這也是如今中國馬拉松賽背后的毒瘤。對于任何大型活動來說,安全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做好細節,辦好實事,切實為參賽者服務到位,才能讓大家快樂健康地比賽。

(二)賽前很多賽事組織者不重視對參賽選手的身體檢查。賽事組委會面對著幾萬馬拉松的報名人員,不加以重視核查每名選手的身體健康狀況,最多是讓參賽選手提供近期體檢報告以規避風險這種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馬拉松死亡事故往往都是心臟有問題,或者心血管有疾病,這些潛藏的危害必須通過細致的檢查才能知道每位跑者的身體狀況。

(三)參賽者不注重平時的訓練積累。不少的馬拉松愛好者認為馬拉松跑是一種“對自身的身體極限挑戰”,因此在沒有充分準備的過程中,即使身體遇到不適,體力透支十分嚴重的情況下也是咬緊牙關硬扛著,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如果是身體疲勞、腳軟、膝蓋疼痛等狀況,用意志克服是沒有大問題的,但若是心臟等身體器官發生問題,應馬上停止運動,咬緊牙關硬扛著是萬分危險的舉動。

三、科學預防身體疾病系統備戰比賽

(一)賽前作好體檢。馬拉松是作為一項挑戰人類體能和耐力的極限運動,由于距離特別漫長,人們不僅平時要有良好的鍛煉運動習慣,而且在比賽前一定要做好身體全面的體檢,確保身體沒有安全隱患。如果在運動中發生胸悶、心慌、頭暈和眼冒金星等的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特別有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齊者不要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

(二)科學的備戰。準備跑馬拉松前的一段時期,一定要進行科學的耐力基礎訓練,這種訓練應是長期的、循序漸進的,在訓練過程中應有專業的教練員作指導并制定相應的運動訓練計劃。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特征制定出一套科學的運動負荷。平時多跑一些長距離的公路跑,多提高耐力的能力,特別是在疲勞時給他們進行一定負荷的刺激,以便他們在跑馬拉松時,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準備或推遲體力的衰竭。對于一般人,如果平時沒有訓練或者訓練達不到相應水平,在馬拉松比賽中就容易出現體力透支和器官衰竭的現象。因此,只有經科學系統的運動訓練,使心臟產生良好的適應后才能參與馬拉松運動。

(三)跑步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長距離耐力跑的過程中,一定注重自身的長跑耐力素質和自身健康問題。假若平時沒跑過類似馬拉松長度的距離,單憑一時的熱情或某種目的就去參加自己從沒有嘗試過的“極限”運動,這種既盲目又不安全的做法不值得提倡。馬拉松愛好者必須要有規律地科學鍛煉外,還要在參加比賽時量力而行。如果出現身體的不適就應該馬上停下來慢慢走一段后及時補充水和糖分,讓體力稍微恢復后再決定是否繼續跑下去。

四、建議

大家都知道跑完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平常運動量的積累特別重要,在馬拉松比賽中平均分配體力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勻速跑尤為重要,如果在你跑的過程中感覺體能消耗比較大一定要及時停下來進行能量的補充,不要在耗盡體內所需要的水和能量時才補充能量。另外,在身體感覺非常不舒服時就容易發生功能性的虛脫和暈厥,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找醫生進行幫助和救治。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有嚴重冠狀動脈病(心絞痛)的人,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律不齊的人,過于肥胖的或者是感冒發燒的人都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尿石癥危險因素; 結石成分分析

Analysis and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Calculi Component in Huadu District of Guangzhou/CHENG Lu,LI Hong-yan, XI M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8):083-086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mposition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in northern Guangzhou and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urolithiasis prevalenc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olithiasis. Method:330 Calculi specimens of urolithiasi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6 to December 2014,were to take the stones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by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At the same time,130 cases of hospitalized urolithiasis were set as case group, 140 cases of non urolithiasis the same perio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42 research variables using non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analyzed. Result:330 stone samples, 270 cases of calcium stones, accounting for 81.8%, which 265 patients (80.3%)with calcium oxalate stones, only 60 cases of mixed stones, accounting for 18.2%. Single factor non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16 facto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system; Stone composition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Huadu Poe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8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23

泌尿系結石是指在尿路系統內形成的大小、數目、形狀、成分不等的固態物質,是泌尿系統常見病之一。我國年發生率為101例/10萬人,近年來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我國地域廣、民族眾多,對于不同地域及民族區域尿路結石的發病率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廣州北部區域是尿石癥的高發區,本研究通過對泌尿系結石患者危險因素的研究,來為廣州市北部區域該區開展尿石癥疾病預防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我國的尿石癥患病人群預防提供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尿石癥患者的結石標本330例進行分析,將其中130例結石患者為病例組。泌尿系結石診斷標準:所有患者都通過影像學檢查(B超、X線)診斷為尿路結石。納入標準:滿足在當地居住生活10年以上,并且診斷為尿路結石的患者。排除標準:嚴重腎功能不全,尿路畸形、梗阻、感染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疾病的患者。選取工作及生活區域與病例組相匹配的同期在本院泌尿外科住院的非結石患者140例為對照組。病例組男82例(53.16%),女48例(46.84%),平均年齡(40.55±11.78)歲;對照組男88例(56.73%),女52例(43.27%),平均年齡(42.01±13.1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志愿參加原則。

1.2 調查方法 采用統一的調查表,以紙質調查表的方式,由相同測評人員對病例組和對照組成員采取問卷評估調查。其內容包括,(1)基本信息:性別、文化水平、年齡、從業種類、體重、身高;(2)起居生活特征:身體鍛煉、抽煙、精神緊張度等;(3)飲食習慣:喝水量、喝水類型、喜食海鮮、喜飲酒、喜食動物內臟、喜歡甜食等情況。

1.3 結石成分分析 采用紅外光譜法,應用藍莫德(天津)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結石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進行泌尿系結石成分分析。(1)對尿路結石進行清潔后,隨之放入70~100 ℃烘箱內烘干。(2)取約1 mg尿路結石樣品粉末與事先充分干燥的200 mg純溴化鉀進行充分混合,再放入專用的瑪瑙研缽中研碎。(3)將混合物烘焙10~30 min,再取出后壓片機加壓,制成半透明片,迅速置人紅外光譜槽中掃描。最后電腦繪制譜圖后自動解析和報告結石成分。

1.4 質量控制 病例和對照的選擇嚴格遵從研究對象的選擇標準;在正式評估調查之前采取預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調查表;調查成員為醫院醫生組成,評估調查之前完成規范培訓,擬定詳細統一的調查評估手冊;回收調查評估問卷時工作人員詳細復核,一旦邏輯錯誤、遺漏等則及時提醒被調查者修改、完善,保證調查資料的真實、完整;調查數據記錄過程建立統一的資料錄入-復核體制,保證評估調查資料的質量。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對所得數據中可能的危險因素采取Logistic回歸分析(單因素非條件),以及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以P

2 結果

2.1 結石成分分析 330份結石樣本中,270例(81.8%)為含鈣結石,其中265例(80.3%)為含草酸鈣結石,其中一水草酸鈣(COM)225例(68.2%),二水草酸鈣40例(12.1%),一水磷酸二氫鈣5例(1.5%),尿酸28例(8.5%),磷酸鎂銨5例(1.5%),羥基磷灰石5例(1.5%),黃嘌呤1例(0.3%),胱氨酸1例(0.3%),二氧化硅1例(0.3%);僅60例(18.2%)為混合結石。

2.2 泌尿系結石危險因素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年齡、婚姻狀況、飲用水量、飲水質量等42個尿石癥的可疑危險因素進行變量賦值,且分別行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兩組患者中飲水類型及質量、平均飲水量、平時食用油類型、文化程度、口味偏重偏淡、是否喜食蔬菜、水果、是否喜食動物蛋白、是否經常參加健身運動、精神緊張度程度、有無睡前飲水的習慣、是否有家族史、是否喜好飲酒、是否吸煙、是否喜好熏、淹制食品等因素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泌尿系結石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42個變量進行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有7個變量進入模型。其中喜歡口味重的咸食、精神緊張度高、飲水生水、日飲水量少、家庭食用油動物油脂類型為危險因子。保護因子是經常參加健身運動、家庭食用油植物油脂類型。具體分析結果見表2。

表1 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變量 B S.E. Wald P值 OR值

平均飲水量大 0.003 0.011 0.071 0.790 1.003

飲水類型純凈水 -0.121 0.182 0.438 0.508 0.886

平時食用油植物油 0.155 0.222 0.486 0.486 1.167

口味偏淡 -0.128 0.395 0.104 0.747 0.880

文化程度高 -0.026 0.169 0.023 0.880 0.975

經常參加健身運動 0.016 0.080 0.039 0.843 1.016

喜食蔬菜 -0.042 0.081 0.270 0.603 0.959

水果 0.416 0.369 1.271 0.260 1.516

平時食用油動物油 0.429 0.183 5.487 0.019 1.535

喜食動物蛋白 0.164 0.090 3.281 0.040 1.178

精神緊張度程度高 -0.296 0.133 4.912 0.027 0.744

有家族史 0.094 0.046 4.210 0.038 1.19

無睡前飲水的習慣 0.294 0.146 4.210 0.040 1.09

喜好飲酒 0.084 0.036 3.210 0.040 1.59

喜好熏、淹制食品 0.068 0.033 4.299 0.038 1.070

吸煙 0.294 0.146 5.210 0.020 1.99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

變量 Wald P值 OR值

喜歡口味重的咸食 5.837 0.012 1.785

精神緊張度高 4.388 0.036 1.502

飲水生水 8.706 0.014 1.758

日飲水量少 5.837 0.032 1.585

經常參加健身運動 0.837 0.722 0.385

食用油植物油脂類型 1.688 0.431 1.532

食用油動物油脂類型 6.706 0.010 1.858

3 討論

尿石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已成為世界范圍的經濟和健康負擔。近年來,雖然治療手段不斷更新,但是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日趨增高[1]。如果沒有得到恰當的治療,尿石癥在10年內的復發率超過50%[2]。在我國,尤其在廣東省及港澳地區,尿石癥是泌尿外科住院的首位病種,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最嚴重疾病之一[3]。此外,尿結石往往與一些代謝性并發癥并存,如高尿酸尿癥、高胱氨酸尿癥、高鈣尿癥、高草酸尿癥、高甘油三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及肥胖癥等[4]。弱勢人群如孕婦兒童頻發尿結石將嚴重阻礙了胎兒的生長發育和兒童的健康成長[5]。可見,尿路結石因其起病隱秘,并發癥多,危害性大,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生活質量。雖然近年來,腎結石疾病的治療手段日益發展和成熟,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經皮腎鏡取石術、輸尿管鏡取石等,絕大多數結石病患者無需采用傳統手術取石即可達到治療目的,然而,先進的治療方法并未降低結石病的復發率[6-10]。目前針對尿石癥的病因學檢測和預防工作還遠遠滯后于它的治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全球多地報道近幾十年來腎石癥發病率呈數倍增加[11]。尿石癥的原因比較復雜,不同性質的尿石可能是由相同的原因所致;同時同種性質的泌尿系結石可由不同原因所致,并且很多具有兩種以上的致病因素。除了感染性泌尿系結石外,其余泌尿系結石大部分是由人體的代謝產物所構成。因此泌尿系結石的成分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人體內相關成分的代謝問題。尿液成分中常見的促石成分有草酸鹽、鈣、尿酸、胱氨酸、磷酸鹽等,導致尿液中這些促石成分高度過飽和或導致其中的結晶抑制因子降低的任何生理系統紊亂,都會促進泌尿系結石的形成或導致泌尿系結石的生長[12]。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尿石的形成還受環境、生活和飲食習慣、心理社會因素、衛生水平和當地水質的影響[13]。所以尿石癥是一種系統的多因素疾病。

本研究關于結石成分分析中發現本地區結石成分以草酸鈣為主,同時調查結果表明具有家庭遺傳病史、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以及動物油脂為主的家庭食用油、喜喝高酒精濃度飲品、抽煙、喜食口味重食品、無睡前喝水習慣均與尿石癥發病有關。同時水質類型、是否喜食口味重食品、烹飪常用油、喜食淹或熏制食物、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常體育鍛煉、日均飲水量多均與尿石癥發病關系密切。

社會心理因子與泌尿系結石兩者關系:此次的研究結果發現是否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與尿石癥有關。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人群的尿石癥發病危險性是低度緊張的精神狀態的人群的12.337(單因素)和4.998倍(多因素)。美國學者所進行一項研究表明,精神壓力大也能促使結石的生成[14],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尿石癥與飲食習慣的關系:最近三十年來我國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伴隨的是蔬果類以及谷物攝取量急劇降低,而伴隨的是肉類和油脂類攝取量急劇增加,膳食習慣雖然非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但在尿路結石病的發病機理中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調查發現飲水量少是泌尿系結石發病的危險因素,另外,經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平時不喜歡飲水無條件具備喝水要求的人群發生泌尿系結石病的危險性明顯大于喜飲水人群(OR=0.055)。表明增加日均飲水量對預防泌尿系結石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亦有文獻[15]證明,人體尿液中晶體成分發生異常或者比例不均衡均是尿石形成的基本條件 。同時本研究調查表明,喜食口味重食品在單因素Logistic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 喜食口味重食品尿路結石患者的危險性是非口味重食品人群的8.998和5.997倍。Curhan等[16]調查報告中也顯示高鈉攝取組比低鈉攝取組的相對危險度是1.30(95%CI 1.07~172)。本項目調查還發現以動物油作為主要食用油的病例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Romero V, Akpinar H, Assimos D G. Kidney stones: a global picture of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J].Rev Urol,2010,12(2):e86-e96.

[2] Uribarri J, Oh M S, Carroll H J. The first kidney stone[J]. Ann Intern Med,1989,111(63):1006-1009.

[3]全國泌尿系統疾病普查協作組.18萬人群中泌尿系統疾病發病率的調查報告[J].中華醫學雜志,1982,68(62):577-580.

[4] Elmaci A M, Ece A, Akin F.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 with urolithiasis in southeast Anatolia[J].Journal of Pediatric Urology,2014, 10(3):495-499.

[5]Riley J M, Dudley A G, Semins M J.Nephrolithiasis and pregnancy: has the incidence been rising[J].Journal of Endourology/Endourological Society,2014,28(3):383-386.

[6]吳繼雄,石安斌,楊秋云,等.探討CT尿路造影及三維重建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5):59-60.

[7]靳忠民,王萍,唐智勇,等.彩超引導建立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前通道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2):64-66.

[8]朱玉高.微創經皮腎鏡與開放手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6):41-42.

[9]林文彬,林文紹,張智川.微創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150例上尿路結石[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118-119.

[10]李高遠,楊國勝,范立新,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無血管化穿刺行經皮腎鏡超聲彈道碎石術治療腎結石[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0):46-47.

[11] Sakhaee K, Maalouf N M, Sinnott B. Kidney stones 2012: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2,97(6):1847-1860.

[12] Evan A P, Lingeman J E, Coe F L,et al. Crystal-associat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brushite nephrolithiasis[J]. Kidney Int,2005,67(2):576-591.

[13] Yasui T, Ando R, Okada A, et al. Epidemiology of urolithiasis for improving clinical practice[J]. Hinyokika Kiyo,2012, 58(12):697-701.

[14] Curhan G C,Willett W C,Speizer F E,et al. Beverage use and risk for kidney stones in women[J].Ann Lntem Med,2001,128(12):534-537.

[15] Serio A,Fraioli A. Epidemiology of nephrolithiasis [J]. NePhron 2009,81(51):26.

篇8

共軛亞油酸,從陌生走向熟悉

我們都知道,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是人和動物生存生長所必需的六大營養要素。蛋白質由各種氨基酸組成,脂肪則由各種不同的脂肪酸組成,亞油酸是組成脂肪的多種脂肪酸中的一種。在常用的食用植物油中都含有大量的亞油酸,約占整個油脂重量的30%~60%。亞油酸既是人和動物不可缺少的脂肪酸之一,又是人和動物無法合成的一種物質,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促進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物質

從概念上來說,CLA(共軛亞油酸)是亞油酸的同分異構體,是一系列在碳9、11或10、12位具有雙鍵的亞油酸的位置和幾何異構體,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動物體內的營養元素。雖然人們早就知道有CLA(共軛亞油酸)這種物質,但它的重要生理功能的發現,還是上個世紀的后期。1978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營養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研究烤碎牛肉中是否有致癌物質時,偶然從中發現了一種具有抗癌作用的成分。后來又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確定它就是CLA(共軛亞油酸)。從此之后,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又發現了它具有降低動物和人體脂肪而增加肌肉、降低血脂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因其對人體健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共軛亞油酸成減肥大軍新寵

肥胖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已經成為導致全世界醫療保健費用持續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肥胖沖擊波繼續成為引人關注的話題,具有減肥作用的原料成分預計將會大幅增長。牛奶、牛肉和奶制品中含有的脂肪酸――CLA(共軛亞油酸)具有幫助成年人減少脂肪重量的潛力,這一點得到了一項綜合性分析結果的支持。

關于共軛亞油酸的這項綜合性分析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和公共衛生學院實施,他們對15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項目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與使用安慰劑相比,每周攝入1克CLA(共軛亞油酸)可以使脂肪減少量增加0.024公斤。另外,由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所作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共軛亞油酸不僅有益于減輕成年人的體重,還可能有益于對抗兒童期肥胖癥。

減少脂肪細胞數量,減肥原理相當于“手術抽脂”

對于減肥的人來說,共軛亞油酸的重要作用在于能減少脂肪細胞的數量。一般來說,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普通的減肥方法,只會減小體內的脂肪細胞體積,而難以減少其數量,就像讓100個氣球泄了氣一樣。可是,一旦有多余的能量,這些“氣球”又會迅速膨脹,令脂肪細胞的體積變大,肥胖和臃腫再度回歸。不過,CLA(共軛亞油酸)卻能減少脂肪細胞的數量,讓100個氣球變成10個,杜絕減肥中最讓人沮喪的“反彈現象”。(摘自美國康奈爾大學坎貝爾教授和英國牛津大學理查德?佩托教授共同編寫的著作《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品質推薦:康之秀共軛亞油酸

市場亂象叢生,產品品質參差不齊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CLA(共軛亞油酸)都是脂溶性的,人工合成的居多,也就是人們通常看到的膠囊或者軟膠囊,口味不好,有一種辛辣的味道,而且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有相當的胃部不適的感覺。更有甚者,一些不良的商人看到有利可圖,拿一些植物油隨意的冒充,以低廉的價格銷售給顧客。這種產品不但不能起到減肥、瘦身的作用,反而會影響了使用者的身體健康。脂溶性CLA(共軛亞油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自身對于脂肪代謝有障礙的人,吸收受影響,比如膽囊切除后的人士。

康之秀,目前世界唯一水溶性共軛亞油酸

浙江康滿家新營銷有限公司從韓國原裝進口的“康之秀”CLA(共軛亞油酸)是目前世界唯一的一款水溶性的CLA(共軛亞油酸),在世界上率先實用納米乳化技術,使水溶性共軛亞油酸的粒子更小,更易吸收,吸收率高于同類產品,減肥效果更加明顯,而這一專利在韓國、美國、日本等國家早已獲得了認證和保護,在中國也在積極的申請中。

燃脂、塑形,提高新陳代謝

康之秀CLA(共軛亞油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塑形的效果特別明顯。因為它有一個獨特的作用是改變脂肪和肌肉的比例。大部分人在喝一段CLA(共軛亞油酸)之后,很多人都驚呼“瘦了、肚子沒有了、大腿細了、屁股小了”,但在進行體重的檢測之后,卻發現體重并沒有減少太多。這就是CLA(共軛亞油酸)在燃燒脂肪的同時,可以將一部分能量轉化成肌肉,讓人看上去很結實,身材很勻稱、很健康。近來有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報告都證明,CLA(共軛亞油酸)在體重控制上的卓越表現,因為一般人減肥都只會著重在減“重”而非減“肥”。也就是說,體脂肪比率不一定會有改變,減肥的人如果能配合CLA(共軛亞油酸)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體內脂肪組織相對于瘦肉組織的比率,真正的減去肥肉,提高體內新陳代謝,形成良性循環。另外,臨床上發現,服用CLA(共軛亞油酸)的減肥者,情緒穩定性較高,比較能持之以恒的進行減肥計劃,睡眠和精神狀況也比較好,還可以避免減肥者陷于體重減而復胖,胖而復減的惡性循環中。

康之秀+養尚道,排毒瘦身同步完成

浙江康滿家新營銷有限公司有著非常好的健康理念和主題,專門就減肥瘦身的健康主題策劃了為期3天的排毒瘦身營,定期舉辦,并且將這個模式推廣到各地的專賣店,排毒、瘦身效果非常明顯。其中,除了運用傳統辟谷的原理進行排毒意外,還使用了此款韓國原裝進口的“康之秀”CLA(共軛亞油酸)進行脂肪分解和燃燒,配合“養尚道”代餐粉補充人體必須的全營養,排毒瘦身的效果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康滿家公司的這種新穎的瘦身排毒的方式,不但效果好,最關鍵的是,所使用的食品或代餐品完全純天然,高科技萃取,口感極好。有很多朋友在分享的時候高興的說,喝著咖啡、酸奶,嚼著麥片就瘦了。這里說的酸奶,指的就是“康之秀”CLA(共軛亞油酸)。因為用納米分解技術,將紅花里提取的CLA(共軛亞油酸)進行了乳化,并用天然的水果成分作為調味劑,喝起來的感覺就是酸奶的味道。通過3天的排毒瘦身活動,平均每個人的體重可以減掉4公斤左右,最理想的可以減掉6~7公斤。關鍵是,在活動期間沒有刻意的節食,因此沒有很痛苦的讓人絕望的食欲。即便是活動結束以后,回到原來的環境里,也不必像其他的瘦身療法,要保持很久時間的流食、復食的過程,完全可以恢復正常的飲食,只要每天保證在空腹的狀態下喝兩杯“酸奶”仍然可以持續的瘦身、減輕體重。

“康之秀”共軛亞油酸服用小貼士

運動前半小時飲用,會增加脂肪的燃燒效果,你會明顯感覺在運動的過程中,身體發熱更明顯,排汗量也比較大。

篇9

關鍵詞: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原因分析;對策

近年來,云南省水富縣改變以往傳統畜牧養殖發展模式,在“多元化、規模化、專業化”上下功夫,提升畜牧養殖現代化水平,提高畜牧產業市場競爭力,實現該縣畜牧養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水富縣結合國家相關畜牧產業發展規劃要求,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在畜牧產業發展上由原來的分散、小規模家庭養殖轉變為集中、大規模專業化養殖。隨著地區畜牧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面對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保證地區畜牧養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1 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1 相關法規建設不完善

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的出現,其中一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相關法規建設不完善,現階段,國家和地區關于環境保護的法規大多數都是針對企業生產和城市生活等方面而制定的,而關于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建設嚴重滯后,從而導致了畜牧養殖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法律規矩;其次,在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由于地方財政部門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投入有限,無法真正對畜牧養殖企業和個人進行相應的約束,對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缺乏相應的科學評價;最后,在一些個別地區,政府部門遲遲不能將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納入到地區環境保護體系中,即便是有些地區出臺了相應的有關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治理政策,但在具體實施和執行過程中流于形式,政策常常無法高效落實到位。

1.2 環境保護意識淡薄

我國畜牧產業發展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嚴重的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政府、畜牧養殖企業和養殖個人對環境保護意識比較淡薄,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沒有引起充分重視。現階段,我國畜牧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不管是地方政府部門還是養豬戶和養殖機構,他們更加重視發展養殖業能夠為自身帶來多少經濟效益,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畜禽糞便、尿液、污水、未全面利用飼料以及獸藥等科學處理,因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再有,政府機構即便是對畜牧養殖環境污染有一定的認識。但也由于認識不夠全面,對地區的養殖場缺乏科學的規劃和設計,在養殖項目實際推進過程中,難以做到對環境進行科學保護,不能及時對畜禽養殖中所產生的各種糞便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1.3 畜牧養殖模式落后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畜牧產業發展還是比較落后的,雖然最近幾年,我們在積極發展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模式,但是家庭小規模養殖是現階段乃至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畜牧養殖產業的主要現狀。現階段,不管是養殖規模、產業化進程還是發展水平方面都比較低下,整體的養殖模式還比較落后,有些養殖戶的養殖設備十分簡單,根本沒有專業化污染治理設備。一些小規模的養殖戶隨意排泄糞便,根本不會對糞便進行處理,從而造成很多環境污染問題。

2 治理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對策分析

2.1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法規

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理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防治畜禽污染,首要做的就是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立法工作,強化對養殖企業和養殖人員的約束力度,結合地區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逐漸對相關法規和制度進行完善,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嚴格執法。同時,還要積極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強化對畜牧養殖過程中飼料、獸藥的監督和管理,確保飼料配比科學,藥物規范使用。避免藥物對環境造成污染。

2.2 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環境保護意識

首先,加大執法力度。聯合畜牧、城管等部門進行聯合執法,督促已經建成投產的畜禽養殖業戶,必須設置固定的廢渣儲存場所,并要有防止糞液滲漏、溢流的措施,禁止直接將廢渣、糞便傾倒入地表水體或其他環境中;其次,加大處罰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不符合環保要求及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或糞便不經處置直接排入環境的畜禽養殖場,實施限期整改或搬遷,并進行嚴厲處罰,嚴防糞便、廢水污染環境。通過執法,逐漸改善養殖戶不注重環境保護的意識,從根本上解決畜牧養殖污染問題。

2.3 科學規劃,綜合防治

首先,規劃先行,不留后患。根據水富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國家標準化畜禽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和要求,進行畜牧發展區域規劃,科學確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并向社會公示。堅持“先規劃、后選址,先報批、后建設,確保環保設施建設與養殖場舍建設同步”的原則,實行規模養殖申報備案制度,企業或個人在興辦畜禽規模養殖場前,必須依法履行申請、審查、備案程序,必須先過環評,先上環保設施,確保畜禽養殖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其次,規范管理,源頭防控。嚴格實行新建養殖場審批制度,堅決制止查處未批先建養殖場的行為。嚴格控制生豬養殖總量,實現禁養區生豬零養殖、禁建區和適度養殖區達標排放或零排放的目標;最后,分門別類,綜合防治。在全縣開展養殖業污染情況拉網式調查,徹底摸清家底,分門別類,對癥下藥,對小型養殖場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實施標準化改造,對大中型養殖場采取立體循環模式實行種養結合,對臨近水源地的養殖場早日轉產轉行,對高污染養殖場堅決關停。

參考文獻:

[1]肖瑞杰,蒲敬海,舒拉.畜牧養殖中的環境污染現狀與治理[J].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5(12)

[2]肖瑞杰.農村畜牧養殖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發展措施[J].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5(12)

篇10

大量調查報告顯示,今日相當數量之青年學子不喜歡運動,大量時間在電腦上沖浪或者觸摸手機屏幕,因此,部分青年學子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這種狀況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青年學子之身體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重要話題。“東亞病夫”是中華民族的一段痛史,國家之希望在于青年學子,所以,今日之大學生無論為自身計,還是為國家計,都應以養成強健之體魄為人生之頭等大事。強健的身體就個體而言是其健全之人格、寬廣之胸懷形成的基礎,也是個體服務社會、貢獻民族國家的前提,所以認為:“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謂困苦者,乃鍛煉之謂,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今之學校中,蓋咸知注視體育者,但國人之惰性甚深;致學生仍不得充量以提倡。”從個體角度而言,認為只有身體健康的學生才能有健全的精神與思想,否則,個人的思想、理想則無從談起。說:“先有健全的身體,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業,這句話無論何人都是承認的;所以學生體力的增進實在是今日辦教育的生死關鍵……所以往往有聰慧勤學的學生,只因體力衰弱的緣故,縱使不患肺病、神經衰弱病及其他癌疾而青年夭折,也要受精力不強、活動力減少的影響,不能出其所學貢獻于社會,前途希望和幸福就從此斷送,這是何等可悲痛的事!”“今日的學生便是明日的社會中堅、國家柱石,這樣病夫式或準病夫式的學生焉能擔得起異日社會國家的重責!又焉能與外國赳赳武夫的學生爭長比短……”從整個社會角度而言,身體健康是個體獻于國家社會的前提。個體的健康關乎民族的振興與發展,青年學子是民族未來之希望,健康之體質是他們能夠擔負社會責任之前提。要實現“中國夢”,青年學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不可忽視。由此可見,今日之大學生若沒有健全的身體則個人幸福、個人于國家之貢獻無從談起。健康體質之養成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古代文學課教學中要以古代文學家之生命遭際為例教育學生,要讓學生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健康體質之重要性。梁漱溟認為:“教育應當是著眼一個人的全生活而領教他走人生大路,于身體的活潑、心理的活潑兩點,實為根本重要。”認為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梁漱溟說:“知識技能是生活的工具,是死的;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活的。必待活潑的生命去進術,而后知識技能才得有待活潑的生命去運用,而后其功用乃著。生命消沉無力,則知識技能一切談不到;而果得生命活潑,亦自然知所進求運用,正自不難著其功。”在身體與心理兩個方面,身體方面尤為重要,沒有身體健康則一切智力活動無從談起。其次,古代文學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生命在于運動”的人生觀念,讓運動成為青年學子生命即日常生活之一部分。說:“體力的增進,并非一蹴而成。試觀東、西洋學生,自小學以至大學,無一日不在鍛煉陶冶之中。所以他們的青年,無不嗜好運動,興趣盎然。一聞賽球,群起而趨。這種習慣的養成,良非易事。而健全國民的基礎,乃以確立。”良好民族性格的養成以國民健康的體質為前提,要讓運動成為青年學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成為世界上優秀的民族,我們的國民才能成為有良好素養的國民。顧炎武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學業與運動應該并行不悖。再次,要形成健全的體魄,必須求生活有規律。古代文學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有規律生活的理念。錢穆回憶自己二十幾歲時的讀書情形說:“余體弱,自辛亥年起,幾于每秋必病。一日,讀日人一小書,論人生不壽,乃一大罪惡,當努力講究日常衛生。余時適讀陸放翁詩,至其晚年作品,心中大奮發。念不高壽,乃余此生一大恥辱,大懲罰。即痛于日常生活上求規律化,如靜坐,如郊野散步等,皆一一規定。”飲食有節,起居有時,力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追求日常生活的規律化,這樣才能有健全的體魄。

二、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性修養

大學生的心性修養主要包括堅韌意志和勇氣兩方面:首先,從古代有成就的文學家的經歷中我們知道,古今能成大事者,必有過人之意志,士之讀書治學亦然。王國維說:“要之,我國人廢學之病實原于意志之薄弱。而意志薄弱之結果,于廢學外,又生三種之疾病:說運動狂,說嗜欲狂,說自殺狂。”錢穆回憶自己二十幾歲時的讀書情形說:“然其時余已嚴定規律,每日必讀新書,必求能日知其所無。架上書尚多未讀,心中欲讀書更無盡。不欲為此一端自限,妨余前進之程,乃終未敢恣情于此,勒成一書。唯此《墨經闇解》與《讀墨闇解》之兩稿,則常存行篋中,至今未忍拋棄。偶一檢閱,當時孤陋幼稚獨學無友之艱苦情況,猶涌現心頭。既以自慚,亦以自奮。余之終幸得免于孤陋幼稚之境者,縱不足以自滿,亦可得以也。”乾嘉學風成為歷史絕響,近代以來民族整體學風浮躁,遂造成當代學術大師缺乏的現狀,為復興民族五千年的光輝文化,振興國學,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只有養成青年學子之堅韌治學意志,振興民族文化的夢想才有希望。其次,古代文學教學要教育學生樹立堅持真理的勇氣。說:“科學之事,困難最多。如古來科學家,往往因實驗科學致喪其性命……可見研究學問,亦非有勇敢性質不可;而勇敢性質,即叮于科學中養成之。大抵勇敢性有二:其發明新理之時,排去種種之困難阻礙;其二,既發明之后,敢于持論,不懼世俗之非笑。”任何重大學術成就都是在經歷艱難困苦之后形成的,所以古代文學教學要教育青年學子養成戰勝困難的勇氣。同時,任何學術觀點的堅持都要受到世俗社會的批評,青年學子要有勇于堅持真理、不畏世俗批評的勇氣。

三、教育學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

章太炎認為:“道德的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恨極也。”梁漱溟認為:“民族精神是我們講精神陶冶的核心。”上述“道德”和“民族精神”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指傳統文化精神而言。今日大學生之自我日常道德修養自不待言,其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態度及其由此形成的整體民族道德風尚和民族精神的培養應該成為古代文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首先,古代文學教學要教育學生樹立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堅定信仰。梁漱溟說:“中國原來是需要宗教的;但為有了孔子就不需要它。好比太陽底下不用燈,有燈亦不亮一樣。”梁漱溟認為孔子創立的儒家精神是中國文化的燈塔。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心靈與精神的燈塔,在社會物質文化極為發達的今天,古代文學教學要讓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文化燈塔永遠屹立于每位大學生心中。其次,古代文學教學要教育學生形成對傳統文化的危機感。在我國物質文化極為優越之今日,青年學子要力戒自滿、驕傲之心,內心始終具有對民族文化之危機感,只有這樣,民族文化的火種才能綿延不絕。說:“中國的文化在兩千年前,便已發展到與現今中國文化程度距離不遠。那里歐洲大陸還是蠻人橫行的時代。至美洲尚草莽未辟,更不用說。然而今日又怎樣呢?歐洲文化的燦爛,吾人既已瞠乎其后,而美洲則更迅速發展。美利堅合眾國至今不過一百五十四年,其政治、經濟的一切發展竟有‘后來居上’之勢……就中國現時所處的可憐地位和可悲的命運而論,我們幾乎可以說:凡是可擺脫這種地位、挽回這種命運的事情和責任,直接或間接都要落在學生的雙肩上。”時至今日,我們民族文化已走出了近代以來的窘迫處境,但是,自“五四”以來,西學東漸的波濤一浪高過一浪,民族文化之將來處境如何尚在不確定之中,所以,古代文學教學要教育青年學子心中有對民族文化之危機感,這樣或許民族文化的振興才有希望。再次,古代文學教學要教育學生尊師。在大學校園中,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教師是青年學子的精神楷模,一個不尊重老師的人,我們希望他尊崇傳統文化、報效國家恐怕是空想;相反,一個尊敬老師的學生,將來在社會上才有可能和同事友好相處,才有可能有責任性、善良心。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師的良好風尚,“一九二六年,康有為逝世,新會于法源寺設祭壇開吊,率門弟子致祭。自己披麻戴孝,有來會吊者,叩頭還禮,有如孝子”。錢穆回憶章太炎北京講學的情景說:“太炎上講臺,舊門人在各大學任教者五六人隨侍,駢立臺側。一人在旁做翻譯,一人在后寫黑板。太炎語音微,又皆土音,不能操國語。引經據典,以及人名地名書名,遇疑處,不[時]詢之太炎,臺上兩人對語,或詢臺側侍立者。有頃,始譯始寫。而聽者肅然,不出雜聲。此一場面亦所少見。翻譯者似為錢玄同,寫黑板者為劉半農。玄同在北方,早已改學今文家言,而對太炎首弟子禮猶謹如此。半農盡力提倡白話文,其居滬時,是否曾及大炎門,則不知。要之,在當時北平盛極風行之際,而此諸大師,猶亦拘守舊禮貌。”可見,民國時期的大師無一不尊師,尊師是青年學子良好道德情操的基礎,古代文學教學要培養學生尊師的良好道德風尚。

四、教育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風

學風浮躁是影響當代學術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民國時期的學者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王國維說:“治新學者既若是矣,治舊學者又何如?十年以前,士大夫尚有閉戶著書者,今雖不敢謂其絕無,然亦如鳳毛麟角矣!夫今日欲求真悅學者,寧于舊學中求之。以研究新學者之真為學問歟?抑以學問為羔雁歟?吾人所不易知,不如深研見棄之舊學者,吾人能斷其出于好學之真意故也。然今則何如?”批評了當時浮躁而不求真的功利主義學術風氣。王國維說:“然吾人亦非謂今之學者絕不悅學也,即有悅之者,亦無堅忍之志、永久之注意。若是者,其為口耳之學則可矣;若夫綿密之科學,深邃之哲學,偉大之文學,則固非此等學者所能有事也。”批評了厭學而不樂學的學術風氣。古代文學課教學要教育學生在學術研究中發揚以下幾種精神:創新精神。王國維說:“日之暮也,人之心力已耗,行將就木,此時不適于為學,非與人閑話,則但可讀雜記小說耳。人之老也,精力已耗,行將就木,此時亦不適于為學,非枯坐終日,亦但可讀雜記小說耳。今奈何一國之學者而無朝氣、無注意力也!其將就睡歟?抑將就木歟?”學術進步的靈魂在于創新,如果做不到學術創新,那么學術研究就成了一句空話,所以古代文學教學應教育學生在學術研究中發揚創新精神。科學精神。清代乾嘉學派在古代文學研究中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在學術研究中堅持科學精神。評乾嘉學者曰:“淺學的人只覺得漢學家斤斤的爭辯一字兩字的校勘,以為‘支離破碎’,毫無趣味。其實漢學家的工夫無論如何瑣碎,卻有一點不瑣碎的元素,就是那一點科學的精神。”周勛初評胡小石先生的學術成就時說:“總的說來,小石師具有深厚的小學根底,繼承了清代樸學的成就,而又能用現代各種學問豐富和充實,并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整理和提高,不論是日常談話或辦事,都能顯示其條理的明晰和見解的深入。而他又具有詩人的氣質,一身兼文學與科學之長,因此他的講學才能這么動人,治學才能這么精深。”由此可見,要想在學術研究中成一家之言就必須發揚學術研究的科學精神。思辨精神。認為清人治學的弊端在于“太注重功力而忽略理解,故只有經師而無思想家,以致在社會上幾乎全不發生影響”。執指出:“兩千年來的古學都犯了沒有條理系統之病。”當代學術系統完備、條理分明,但是現代學術的成果卻不能超越前人,現代學術之弊端在于太有條例太有系統而缺乏思想。因此,古代文學課程要教育學生在學術研究中做到邏輯與思想并重,這樣才能在專業領域中成為大家。知行合一的實證精神。梁啟超說:“我國幅員廣漠,種族復雜。數千年前之初民的社會組織,與現代號稱最進步的組織同時并存,試到各省區的窮鄉僻壤,更進一步入到苗子番子居住的地方,再拿二十四史里頭蠻夷傳所記的風俗來參證,我們可以看見現代社會學者許多想象的事項,或者證實,或者要加修正。”任何理論都要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只有這樣,理論才能產生實際價值。因此,古代文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知行合一的實證精神。

五、教育學生要有寬廣的文化胸懷

在文化多元化時代,大學生要正確對待世界各國文化遺產。說:“在野蠻時代,僅知愛自己及與已最接近者,如家庭之類。此外稍遠者,輒生嫌忌之心,故食人之舉,往往有焉。其后人智稍進,愛之范圍漸擴,然猶不能舉人我之見而悉除之。如今日歐洲大戰,無論協約方面或德奧方面,均是己非人,互相仇視,欲求其愛之普及甚難。獨至于學術方面則不然:一視同仁,無分畛域;平日雖屬敵國,及至論學之時,茍所言中理,無有不降心相從者。可知學術之域內,其愛最溥。”古代文學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在學術研究中不可有偏見,凡是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均須持虔誠之心。關于對待西方文明的態度,章太炎反對以西方文明為標榜,他說:“近來有一種歐化主義的人,總說中國人比西洋人所差甚運,所以自甘暴棄。”“只佩服別國的學說,對著本國學說,不論精粗美惡,一概不采,這是一種偏心,用這種偏心去看問題,就會專去依傍他人,看不見自己學說的精思妙語……”章太炎反對在學術研究中崇洋。同時,章太炎主張對外國的學說應該抱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態度,他說:“至于別國所有,中國所無的學說,在教育一邊,本來應該取來補助,斷不可學格致古微的口吻,說別國的好學說,中國古來都有現成的。要知道凡事不可棄己所長,也不可攘人之善。”取別國學術之長,補本國學術之短,這才是學術研究的正確態度。梁漱溟認為:“以中國固有精神為主吸收西洋人的長處。”這應該是我們對待中西文化的正確態度,古代文學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待西方文明的正確態度。

六、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