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工作室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4: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名師工作室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名師工作室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郭柏春教授說:“教師是所有職業當中層次最高、風險最高也是具有最高典范性的職業,教師無論從內在還是外在,學養還是修養,性格還是狀態(心理)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學生,具有深、廣、遠的特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精神對教學過程和學生有直接的影響作用;教師的精神還對社會有著直接、間接的影響作用.........”等等。從中領悟到,教師的職業精神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最具影響力的。所以,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踐行師德規范,展現人格魅力。

新時期,新型師生關系,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師德的終極目標。經過這次培訓,我開始真正理解了育人的含義。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因為學習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混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就教學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反思自己,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原因,促使他按時完成,使孩子充分體驗完成作業的成功感;當孩子犯了錯誤時,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去跟孩子交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能達到我們育人的目的。教師只有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上下工夫,當好人師,為學生樹立楷模,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切為了學生”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師的人格魅力淵博的學識、精彩的課堂。在這方面我感觸頗深,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注意與學生的交流碰撞,老師不僅要講授知識,還要啟迪學生智慧,展開互動研討,開發創新思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人格是教師的最高學位。

都說“教育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教師缺乏創造性,而只會照本宣科,那么孩子的創造性就會被扼殺在創新的搖籃里”。可是怎樣做才算有創新呢?苑教授的講座引發了我在這方面的深深地思考?!皠撔掳撕軓V的意思。選擇沒有人做過或沒有人在做的課題是創新,用新的方法或從新的角度做別人做過的課題也是創新;選擇別人做過卻未能解決或者未能完全解決的問題是創新,將別人的研究成果用于解決自己新發現的問題或用于新的領域也是創新?!睂τ谝痪€教師來說,從理論研究中提出新論點、新發現或新的見解是創新,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新方法也是創新。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明白,教育教學的理論和經驗是需要不斷更新、積累和總結的。在實際工作中,要勤于學習、善于發現問題,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反思、總結和升華,摸索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新方法,也是“創新”啊。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么?我認為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正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教師不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啟迪學生的智慧,還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所以教師要更懂得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緩解自己的壓力。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有效地優化教育教學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心態。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篇2

1、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新課改工作進一步深入。

將2009年確定為“課堂教學改革年”。2009年全區小學完成了一輪新課改實驗,初中段也進行了兩輪實驗,高中將進入新課改實驗,今年要將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改實驗進行全面的總結,重點放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2009年各學校要開展人人講“新課改匯報課”活動,按照“學習研究,典型引路,人人達標”的要求做好課堂教學改革年工作。課堂教學改革年活動,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進行研究與實驗,逐步形成襄陽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改革實驗要以學生“學會”、“會學”為質量目標;以“導、學、賽、評、練”五字教學法為基本形式;以“精彩設疑的問題課堂,激情奔放的情感課堂,教與學相對應的實效課堂,傾聽為中心的靜思課堂,體現課題方向的研究課堂”為基本要求;精心設計“設疑預習,展示互動,探究提升,歸納反思,達標測評”五個教學環節;深入探究“多元強化,多角思考,師生互置,藝術扳書,情感相融”等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方法。

、2、開展論文評選活動,深化課題研究。

2009年在全區范圍內大力開展論文評選活動,本次論文評選將論文形成過程及實際推廣價值作為重要的評選依據。要求參評論文必須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方法與成果;在課堂教學反思中形成的思想與智慧;在課題研究中根據方案長期研究形成的實驗結論與理論成果。論文評選必須要追其根,求其源,論其果。要求全區教育工作者人人參與,首先年初必須人人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作為校本研究課題公示上墻,教研組每周一交流,教科室每周檢查一次教研札記,學校每月開展一次研究成果匯報展示活動。以論文評選活動為契機,真正地使研究工作在學校生根發芽,充分發揮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使其點滴的成果智慧匯聚在一起,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大放光彩。今年論文評選實行層層推薦評選制度,并寫好論文推薦鑒定,區里將通過專家組評選、價值考核、答辯等形式,評選出優秀論文進行表彰并在全區推廣,將通過多種形式渠道,把這些獲獎教師舉高說香。

3、認真落實初中“58131129”工程(小學“56911210”工程),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

“58131129”工程是指:每周堅決執行5天學習日制度;學生每天在教室的學習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全面開齊落實13門(類)課程;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鍛煉身體時間;每天組織1小時在校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落實組織好兩操(體操,眼操),確保學生每天有9小時的睡眠時間?!?8131129”工程要在作息時間表、課程表、教學計劃安排上全面落實,并運用“日清管理”理念,全天候、全過程進行監管。每學期開展教學工作檢查評估工作,將落實“58131129”工程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思想、教學管理、全面落實課程計劃及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依據。組織學生在校1小時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也是落實“五園”創建活動的主要體現,必須要求教師學生人人參加,并有專門的活動安排計劃,根據教師和學生的特長組織落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學校特色。

4、重視校長的理論學習與研討,打造高品質的教學管理隊伍。

以校長為核心的學校教學領導團隊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形成學校特色品牌的“火車頭”。各學校校長組建學校教育理論中心學習小組,并帶領自己的教學領導團隊每學期開展共學一部教育理論專著活動,中心組每月進行一次學習心得交流活動,相互檢查一次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體會,使領導團隊不斷得以“充電”。領導團隊每月在教師中進行一次“教育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活動,學以致用,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學校的品位。每學期開展一次各級各類校長“校長論壇”活動,相互交流,展示校長的魅力與風采。有計劃地帶領校長赴教育先進地市考察學習,相互學校交流,開闊眼界,增強活力。教研室將與廣大校長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出“襄陽區名校長評選方案”,并從今年開始進行“襄陽區名校長”評選活動,在“十一·五”期間,共評選出20名社會公認的“名校長”。

5、加強重點課題集體攻關研究力度,確保“十一·五”立項課題的研究質量。

對“十一·五”各級立項課題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與總結。對各課題研究的成果、研究的過程與方法、研究的檔案材料及鄉鎮學校對課題管理等情況進行中期整理評價,并對取得的經驗、獲獎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全區進行通報。承接立項課題的各學校,每月要請課題組研究人員做一次課題研究成果報告會,共享研究成果,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今年全區召開一次大型的研究成果報告及表彰大會,對課題組及先進教科研人員進行大力宣傳表彰。各學校要全面落實《區教體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教科研工作的意見》,掀起教科研的新,實現“科研興教,科研強校”戰略,充分認識到“教科研是教育發展的第一推動力”,通過課題研究,解決學校及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培養一批優秀人才,使教育教學質量邁上一個新臺階。

6、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工作,要樹立教學質量第一的觀念。

在08年小學、初中文化課教學質量監控統計與分析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日常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09年將繼續建立高中文化課質量統計與分析系統及中小學身體素質監測系統。及時掌握全區的教學質量狀況并進行分析研究。進一步完善小學、初中、高中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利用評價體系引導全區各學校樹立科學的教學觀,鞏固“普九”成果,提高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制定科學化、精細化、制度化的教學管理措施,建立“學生易錯試題”分析與解析本,加強“復習課課堂效率提高”的研究,組建“學生心理監管與跟蹤輔導”團隊,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制定的責任制,都要樹立教育教學質量第一的思想,用目標教學、目標管理的理念,認真把好“三關”(單元關、年段關、學段關),建立“三關”的監控體系以及矯正措施。高中、初中學校評價重點是高考和中考,小學將對六年級實行全區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統一閱卷,統一分析評價辦法來考核小學及鄉鎮的教學質量。

7、重視師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與培訓,促進教育、教學、教研手段的現代化。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與信息社會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學生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與培訓工作,使學生教師盡快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教研水平。加強遠程教育的開發與應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多媒體運用能力與水平,加大教師制作課件的培訓力度,力爭今年有70%的教師都會制作課件,并樂于用多媒教學;加強網絡教研活動,各學科完成網絡教研平臺,今年至少召開兩次網絡教研會,并將網絡論壇與交流活動日?;?,發揮網絡教研優勢,并將網絡教研納入各級教研員及教研組長的考核之中;建立襄陽區市級名師工作室及教研員工作室,將各自的教案、反思、感言、方案、經驗等放入工作室中,與廣大教師分享與交流,真正發揮名師和教研員的引領指導作用。

8、加強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的開發與研究,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

以省“十一·五”立項課題“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整合研究”、“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為基礎,全面落實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襄陽地方與校本課程資源讀本》重點研發襄陽地理、歷史、經濟、文化及學生衛生、自救、公民素質等,今年將出版充實到各校圖書室,作為各學校落實地方與校本課程的基本教學資源。在全面總結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組織各學科教師研發學科類的各種校本課程資源,使學科教學的質量目標得到真正實現。開展地方、校本及活動類課程開設方式、質量、內容、管理的研究,結合“五園”創建活動培養先進典型,召開現場會,繼而全面推廣。開展特色學校評選活動,創建一批在管理、教學、學校文化等方面具有特色的學校。利用節假日,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收集整理一些熱點、焦點課題進行公布,讓學生自覺組成課題研究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開展中小學生電腦制作設計比賽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和正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并開設內務整理及“雙休日我與父母同勞動”活動課程,培養學生勞動技能與習慣。搭建大型活動平臺,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設計”競賽、“師生才藝大展示”活動、“學生智力快車”活動、“教師教育觀念辯論賽”活動等等,促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

9、加強教學視導與調研活動,促進教育教學工作不斷發展。

今年繼續加強教學視導、聯片教研與調研活動,通過到學校實地聽課、查看、座談等形式了解教學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加以研究,探究出一般教育教學規律??偨Y成功經驗進行推廣,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今年擬對襄陽區職教中心(三個校區),古驛一中、石橋一中、龍王一中、區實驗小學等進行視導。區鎮教研員要經常深入到基層學校進行聽課、評課活動,每人每學期不得少于60節。鄉鎮教研員每星期有計劃地到一所學校聽課、調研、全面檢查指導;區教研員工作重心要下移,要深入學校開展實驗與研究,每月必須調研指導四所學校,每年必須完成一份調查研究報告,10月份交教研室主任辦公室,并對調查報告組織評選通報表彰。教研室將組織中心調查組進行“目前教學大班額與教師結構性過剩問題的調查研究”及“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現狀、問題與對策調查的研究”。各鄉鎮學校要領導教師結合校本教研開展調查研究,使問題研究課題化。

10、加強高中研訓力度,全力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

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新課改的理念已滲透入高中教學和高考試題之中,為提高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迎接新課改實質性的全面啟動,必須加強高中研訓力度。做好2009年《高考大綱》研究培訓與解讀工作,使每位教師領會和掌握高考精神,使教有所法,學有方向。做好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通知性培訓工作,掌握新課改精神、提高新課改認識,應用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學實踐。落實“三新”學習與研究,用“以研帶訓,研訓一體化”的思想,組織專家解讀教材、現場做課研討教法,實行人人先培訓后上崗的管理辦法,啟動和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工作。各備課組每周必須組織一節新課改現場研討課,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達到新課改的理念要求,實現新課改的目標。探究新課程改革的學生管理辦法和評價辦法,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為新課改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11、加強區四中和張灣二中教研指導力度,完成城區薄弱學校的改造計劃。

教研室將在這兩所初中設立工作辦公室,加強學校的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管理,教學服務工作。對教師日常的常規教學活動進行跟蹤監管,制定學校名師培訓計劃,對教師進行分等定級,分類指導。對每位教師講課,每學期教研員聽課必須在兩節以上,每位教研員在學校做一次教育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加強兩所學校的對外交流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優秀教師參加省內外學術活動。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重點課題研究實驗及重大教研活動將向兩所學校傾斜,努力使城區初中重點改造計劃得以落實。

12、加強幼兒教育的教學教研工作力度,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