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機化的概念范文

時間:2024-01-10 17:59: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理學機化的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病理學機化的概念

篇1

【關鍵詞】PBL教學法;醫藥院校;醫學基礎課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605-02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首次引入醫學教育領域[1],已經成為國際上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目前世界上歐美及澳洲等國家80%以上的醫學院都不同程度的采用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2]。它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受歡迎的三大教學法之一[3]。該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始被引入我國,目前許多醫學院校的多門醫學基礎課程如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化學、微生物免疫學、和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醫學統計學等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都采用此法,并已取得不少進步,為此,就其應用現狀進行概述。

1 PBL教學方法的優缺點

1.1 優點

①學生由以往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去探索學習,培養了他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習的主動能動性和自覺性,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②小組討論可使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及時暴露并得到解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增強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和人際溝通能力;③培養了學生文獻檢索、歸納總結、口頭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④PBL教學法問題提出和解決是逐層深入的,這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科研思維的培養。

1.2 缺點

①學生學習要花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收集和文獻檢索;②學生所學知識不夠完善和系統;③學生學習沒有現成的教材可供參考;④病例編寫沒有現成的體例,只能依據各位老師自身的理解,差異較大;⑤由于PBL教學每組僅6-10人,大班化教學如開展,教師工作量會成倍增加;⑥評價體系尚未有確切的標準等。

2 PBL教學法在醫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2.1 人體解剖學和組織學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和構造的科學。組織學是研究機體細微結構和功能的科學。目前解剖學和組織學都存在知識點多而散、不便記憶,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另外,在課堂上缺少主動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但解剖學和組織學各個章節看似零散,實則相互關聯,表面上是介紹形態學,實質上是為理解相關的功能打基礎。在采用PBL教學法后,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以形態學特點為中心,以其生理功能甚至臨床表現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使學生在查閱資料及課堂討論時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既強調了具體的器官、組織結構特點,又不過度關注臨床疾病。

李聯祥等[4]探討了解剖學教學方法,在臨床專業五年制學生中嘗試PBL教學和傳統教學,采用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效果評價,結果表明PBL教學法在脈管解剖學教學中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潘學兵等[5]在神經系統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該法就學生單純機械記憶方面和傳統教學法相比,沒有本質的區別,而在思考推理、分析問題、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2 生理學

生理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及其器官、組織等的生命現象或生理功能的發生機制、條件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很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是學習專業課的必要基礎。但其內容抽象、邏輯性強、難以理解,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法,效果并不理想,并與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教學目的相左。為此,潘麗等[6]在生理學教學實施PBL教學,并認為該法可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培養,可有效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李建華等[7]應用行動研究方法開展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生理學PBL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教學模式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核心思想。

2.3 化學

生物化學是一門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命現象,并在分子水平闡明生命現象的化學本質的科學。李志紅等[8]認為傳統生物化學實驗教材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性和規范化的實驗操作訓練,但引導學生思考不足,而采用基于 PBL 模式的生物化學實驗教材,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余文靜等[9]認為PBL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臨床實踐與基礎知識結合起來,達到培養基本功更扎實,學習技能更強的醫學人才的目的。

機化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學生對無機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后續化學課程及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無機化學課程“雜、亂、多”的教學內容及課時有限的現實使師生們深感煩惱。采用PBL教學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達到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目的;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綜合素養[10]。李琴[11]認為醫學化學教學中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擴展了學生的知識層次;但由于師資力量的限制,不能大范圍的實行PBL教學法。

2.4 微生物和免疫學

微生物和免疫學教學內容繁多,缺乏整體性,知識點零散,容易混淆,對臨床實際問題缺乏綜合分析,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足,很難適應現代化醫學素質教育的需要。PBL教學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它強調以生主動學習,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張濤等[12]在微生物學采用PBL教學法后,發現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刻苦鉆研和奮發進取,拓展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研討能力,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張潔等[13]對醫學免疫學理論教學采用PBL教學,發現該法可是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的一個可行的教學手段。楊繼文等[14]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心經過4年多的探索與改進,以病例討論的形式將PBL教學法應用于病原生物與免疫實驗學的教學中,發現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值得進一步探索。

2.5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病理學是一門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適應本科教學的要求。齊妍等[15]將PBL和雙語教學法結合,并探討其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將病理學基礎與其它學科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學科界限,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將各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了其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病理生理學是基礎醫學中一門重要的理論性及實驗性學科。其實驗教學主要通過復制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使學生逐步理解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原因、機制、功能代謝變化以及有效防治原則和措施,為今后順利進入臨床課程的學習和實習奠定基礎。然而,傳統的教學觀念僅僅將實驗教學定位為驗證和鞏固課堂理論教學的附屬或輔助工具。這種定位的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弊端如驗證已有知識有余而探索未知領域不足,學生主動獲取不足,舊實驗新技術引進不足,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明顯違背當今社會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16]。

2.6 醫學統計學

醫學統計學是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醫學領域中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門學科,強調理論基礎,更注重醫學應用。其概念抽象難懂,實際應用復雜多樣,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學習中過分依賴教師,缺乏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加上當前課程改革中基礎課時受到不同程度壓縮,其教學的時效矛盾較為突出。采用PBL教學法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使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在理解中記憶,從而減少死記硬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統計學的能力[17]。胡冬梅等[18]認為PBL是克服傳統醫學教育弊端、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前瞻性參與學習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而值得提倡。

結語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因其自身優勢,已逐漸被應用于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化學等多門學科的教學中,并已取得一定進展。相信,隨著對該教學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PBL教學法及其理念將在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RHEM 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J].The National Teaching Learning forum,1998,8(1):1.

[2] 李曉丹,韋莉萍,李偉峰.PBL教學模式改革對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現實意義[J].現代醫院,2005,5(11):4-6.

[3] 史俊巖,王斯,王美蓮,等.PBL在病原生物學理論教學中的開展與體會[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8,3 (11):873-875.

[4] 李聯祥,董振齡,韋立順,等.PBL教學法在脈管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 醫學研究與教育2011,28(1):93-95,105.

[5] 潘學兵 涂臘根 林小珊,等.PBL教學法在神經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2010,5(18):88,50.

[6] 潘麗,涂臘根,陽小雅,等. PBL教學模式在神經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西北醫學教育 2010, 18(5):996-999

[7] 李建華,劉國輝,涂永,等.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生理學PBL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2):119-120,142.

[8] 李志紅,肖方祥,肖 莉,等.基于 PBL 模式的生物化學實驗教材編寫的探索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5):994-995,1009.

[9] 余文靜,肖斌,邵軍,等.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探討[J]. 現代醫藥衛生2011 ,27 (15):2391-2392.

[10] 劉艷菊,楊懷霞,王霞.PBL教學法在無機化學配位化合物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 中國西部科技 2011,10(15): 79,58.

[11] 李琴.PBL 教學法在醫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2010,(19 ):560

[12] 張濤,陳藝林,徐萍萍.PBL 教學法在臨床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 基礎醫學教育,2012 ,14 (1): 3-6.

[13] 張潔,汪曉鶯.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實踐[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 2010,12(8):770-771.

[14] 楊繼文,趙勇,楊宗琪.PBL教學法在病原生物與免疫試驗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2,(9):141-142.

[15] 齊妍,趙瑾,曹玉文,等. PBL-雙語教學法在本科病理學中的應用[J]. 西北醫學教育2012,20(2):366-367,406.

[16] 王爽,高捷,蘇興利,等. PBL法在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4(4):1880

[17] 邢海燕,王建華,談榮梅,等.PBL教學法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SWOT分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0,(7)124,135.

[18] 胡冬梅,馬英,馬月丹,等. PBL 教學法在《醫學統計學》中應用探討[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46,48.

作者簡介:

宋瑩瑩,女,碩士,教學研究實習員

劉品見,男,中西臨11級6班

篇2

關鍵詞 中職教育 醫用化學 學習興趣

醫用化學是培養醫療衛生類技能型人才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其很多知識對后期生物遺傳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等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家中職教育改革后,中職教育目標為培養實用性中等衛生技術人才,要求學生就既要掌握必需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必需的專業技能。

一、中職學生的現狀

目前中職在校學生大部分為中考結束后,因為多種原因不能繼續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普遍情況是化學基礎差,底子薄,掌握的化學知識非常的有限。還有一部分學生自身認知能力不夠,綜合知識素質一般,對知識在量的積累上嚴重的不足,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都比較費力,加之化學本身較為枯燥乏味,學習興趣如果提不起來,要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是非常困難的。

二、改進教學方法

當今的教育方式,必須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教師應加強智能培養,使學生既掌握醫用化學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從而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認為,教學內容的改革,不僅取決于教師本身的學說水平和素質的提高,也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不可分割。教學方法多種多樣,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最終目的是為了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學會應用,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以及課程的特點,改革教學方法就非常重要了。

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按照課本講解,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的局面,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進度會慢慢喪失學習的興趣,根據專業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多采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一是直觀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通過外部的感覺來教授一切知識,如果某種東西能夠同時用好幾種感官去接受,就應當用多種感官去接受它。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解決基礎化學知識的抽象問題,我們用大量的直觀教學法。例如:模型、圖片等,特別是對于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布,通過模型,學生很容易接受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二是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醫用化學教學中,如何讓基礎相差比較大的學生都能有進步?在開始的教學中我總想面面俱到,總想把什么都教給學生,結果效果并不好。經過認真思索及長期實踐,我在上課盡可能使用啟發式。例如,每一章節要求學生必須提前預習,上課前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你認為本節內容的難點、重點是什么?這樣,能讓基礎好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也讓基礎差點的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薄弱處,上課就會更加認真。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跟上教師的思路并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三是先進的教學手段的應用。要改變落后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必須發展新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我們提供新的現代教育技術與手段。根據醫用化學學科的特點,我們認真整理和制作幻燈片,開發和引進電視系列教材,這些教學工具的應用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理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比較少,我們一直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自學,在自學過程中掌握重點,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引導學生查閱有關文獻,學會自己獲取知識的本領。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摸清學生的底子,有針對性的施行教育?,F在的中職學生中,初中畢業生的化學底子普遍差,高中畢業生的基礎相對較好,應該區別對待,進行施教。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畢竟基本功不扎實,學習成績非常一般,所以不要太高估他們的基礎,備課時應充分考慮,有的放矢,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二)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心理學上講,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上好第一節課,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一是從身邊的日常生活中談起,充分挖掘身邊的化學常識,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二是結合常見的臨床知識,滲透必需的化學知識,讓學生充分了解化學在醫學中的應用。比如溶液的滲透壓,對護理專業畢業的學生來說,每天都要面對住院病人輸液,臨床上大量輸入等滲溶液,少量輸入高滲溶液,防止發生細胞的“皺縮現象”,禁止輸入低滲溶液,防止發生“溶血現象”。這些化學知識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通過醫用化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重視化學知識在醫學學習上的重要性;三是展望化學發展前景,讓學生充分了解化學與醫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化學,化學能夠促進醫學的發展。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瘜W理論比較抽象,研究對象是微觀世界的微粒,很大程度上要靠學生的想象去理解,因為中職生年齡小,綜合知識掌握和理解能力很有限,盡可能的用直觀教學法教學效果要好的多。可以采用自制教具、自己制作flas片、從網上下載等方式,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難理解的東西直觀化,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人常說“給人一口不如授人以技”,中職學生中有很多學生頭腦靈活,思維活躍,善于與人溝通,只不過是學習方法不對,影響了他們對自然科學知識的掌握,學習成績提不高,學習興趣越來越缺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如果能夠讓學生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很快,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就高了。我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總是不到位,對所學知識缺乏有效的總結,所以我就要求學生學會分析基本概念中的關鍵詞,準確掌握每一個基本概念。然后在當堂課結束前讓學生自己總結當堂課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并提出應掌握的重點知識。把學習方法滲透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逐步習慣自己分析問題,自己總結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篇3

論文關鍵詞:職業學校 化學教學 職業能力 職業教育 學習方法

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能否受到市場的認可,決定了學校的生存和發展,而學生職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就業的好壞。強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已是職業學校發展的第一要務。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改變學科理論型和模仿型人才培養方式為以“復合型、應用型和創造型”為特征的適應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滿足受教育者的就業需求,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從業者素質的需求。

1注重化學學習方法教學

現代中職教育注重的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交流、互動和相互促進的過程?;瘜W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對提高化學科學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化學知識的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能力為核心。

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教育的更高層次上來說,還要掌握科學方法和培養科學的精神。這就要求在化學知識的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努力貫徹“啟發式”教學的指導思想。在化學教學中,從學生能力發展的角度,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鼓勵他們積極思考,使他們主動地、愉快地獲得知識,并運用知識去發現、分析、解決一些與專業或生活相關的問題。因此,我們深化化學教學改革,推行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如“無機化學”的規律探究式教學、“有機化學”的問題式教學、“分析化學”的情景模擬教學方法等,通過構建綜合的學習任務,模擬相應的職業情景,設立項目,分析案例,仿真練習,并經過小組學習討論等過程,有意識、有目標、有反饋地進行學習活動,以獲取經驗,構建應用知識。這種在行動中學習的過程能有機地與職業情景和生活情景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和行動能力具有實踐性、自覺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對學生的職業能力,特別是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提高,有著強有力的作用。

2注重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有獨到的優勢。實驗不僅具有提供感性知識、形成實驗技能、煅煉操作能力的作用,還有培養興趣、激發求知欲和科學興趣的作用。在化學教學中,任何一個實驗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都會涉及到這樣或那樣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能力的好素材。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要善于挖掘、發現、整理、提煉出這些科學方法和思想,在教學中要善于將它們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實驗內容之中。這其中,教師對實驗的精心設計和恰當分析,對于中職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十分必要。例如,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中,為了讓學生通過實驗,掌握化學基本技能,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熟練使用量筒、天平、分液漏斗、膠頭滴管,然后將“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技術分解為溶解技術、傾倒液體技術、讀讀數技術與振蕩、搖勻技術,最后將這些分解的技術一并進行學習。這樣就幫助學生實現了實驗各步驟問的程序化,使學生在整個實驗中不必邊看操作步驟邊做實驗,也使學生避免因不具備基本技能而影響實驗目標的完成。基本技能的獲得要通過適度的練習,所以實驗教學要作好課前準備,進行適應個別差異的課前輔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即從業中的執行能力,激發起學生在實驗中的興趣和熱情,并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熱愛。通過化學實驗中顏色的變化、氣泡的產生、沉淀的生成等現象,讓學生產生一些新奇的感受,帶著這些感受、體驗進入化學知識的殿堂,去分析、猜測產生現象的原因。通過這種形式的科學猜想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中所特別需要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化學實驗教學要求學生尊重實驗事實,必須如實記錄實驗現象、實驗數據,不能憑空猜想,胡亂編造,這一要求對于培養學生職業精神中實事求是的態度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3注重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

自然科學的各學科之間是相互交叉的、滲透的。例如,化學作為醫學類中職學校的一門學科,與生物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藥物化學和藥物分析等學科之間是相互交叉、相互聯系的?;瘜W是這些學科的基礎學科,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需要我們在對“化學與醫學及社會”關系的認識上,尋求合適的定位。著名化學家波義耳所提出的“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他正確地指明了化學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講出了化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采用將化學知識與醫學實例、生活實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很受學生歡迎。結合病例和生活實際講化學,學生能夠對化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化學教學任務順利完成,還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務于醫療衛生行業。例如,講滲透壓時,可以聯系給患者大量輸液的時候為什么應用等滲原理;講葡萄糖時,可以聯系血糖和尿糖,及臨床上用班氏試劑檢測尿糖來輔判斷患者是否得了糖尿病。實踐表明,化學教學中,注重化學與醫學的聯系,融醫學知識于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的作用,培養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科學素養。再者,我們可以以實驗為基礎運用化學知識解釋一些現實問題。例如,組織學生去測量“蛋白質的氮含量”,去認識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原因和危害,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可使學生認識到他們所學化學知識的作用,引導學生對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行業生產標準等許多企業相關生產問題進行討論,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專業知識與能力結合的緊密程度。

4注重化學知識檢索教學

現代教學觀認為要由學生的“學會”轉化為“會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社會中這一點尤為重要。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說過:“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與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問、講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求知、自主探索、自我獲知的自主學習方式,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這才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最大收獲。在當今知識爆炸時代,教師不可能提供學生所需要的所有知識,學習已成為個人的終身任務。學生必須培養靠自己獲得知識的能力,以應對社會的飛速發展。為此,教師可利用網站、數據庫、學術期刊等現代檢索工具和手段,針對性地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有目的地吸收各方信息,發展個性與創造潛力,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終身發展。

5注重全程強化實踐教學

原教育部長周濟曾說過:“什么是職業教育的質量?能夠幫助學生就業,獲得技能,這就是最重要的質量?!睂嵺`教學既是對學生理論學習的檢驗,也是培養、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的關鍵環節。就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職業教育而言,應充分重視和加強實踐教學。在過去的教學中,除在授課中有相應的實驗課外,基本上是全部課程結束后,才安排定的時間實習,然而此前在校學生極少接觸本專業的崗位,缺乏對本專業崗位實踐的親身體驗,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毫無感性認識,從而影響了學生職業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全程化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應盡早讓學生接觸到本職工作。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

(1)結合國家執業資格考試

職業教育堅持以適應就業需求,提高職業能力為導向,圍繞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推行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英語等級證書、計算機應用等級證書“四位一體”的學生就業競爭力建設機制,實現學歷證書的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內容相互融會貫通。因此在化學理論教學和化學實踐教學中,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結合職業崗位實際,按照職業崗位的要求,把職業資格標準中要求的化學知識與技能,融人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并將不同類別、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證納入化學教學計劃。使學生可通過學習獲得“雙證書”畢業,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與行業相一致,使學校的培養目標與行業所需求的職業能力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