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學研究方向范文

時間:2024-01-12 17:39: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劑學研究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藥劑學研究方向

篇1

論文摘 要: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小學教育是我國最基礎的教育,是對兒童的最初的、啟蒙的教育,對兒童未來的發展、綜合素質的高低有著重要影響,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因此,必須對小學教育多加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教育的弊端愈加明顯,小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對小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對小學教育改革的方向進行探索。

21世紀,人才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人才的出現要靠教育。我國早已提出并在不斷貫徹科教興國的戰略,可見對教育的重視。提及教育,小學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們接觸的最初的教育,能為人的一生打下全面的、堅實的基礎。我國民族素質的提高,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兒童抓起,因此要重視小學教育。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發展形勢下,如何發揮小學教育的作用至關重要。眾所周知,改革是教育的根本出路,要適應新世紀國家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小學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小學教育改革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1 小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小學教育改革亟待進行,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至于小學教育為什么需要改革,則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梢哉f,小學教育改革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1.1 時展的要求

每個時代對人都有著各自的要求,因此傳統的小學教育并不是一無是處,它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在當時的時代,傳統的小學教育同樣培養了大批符合當時時代需要的人才,發揮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是社會和時代在不斷發展,對人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對人的綜合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就目前來說,傳統的小學教育已經與現實需要不相匹配,其弊端也愈加明顯,會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需要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小學教育出現,這樣小學教育改革就顯得非常必要。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新事物、新情況不斷出現,科學技術和新發明不斷應用,知識得到了豐富更新,傳統的小學教育已經落后于時代,新的知識體系呼喚著新的小學教育。從這方面講,小學教育改革也是時展的要求。

1.2 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要求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著一定的發展規律,從產生、發展到消亡。世界就是新事物不斷出現、舊事物不斷消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這就是客觀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傳統的小學教育經過了自己的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如今其中的一些部分已到了消亡階段,必然會被新事物取代,而新事物的出現就是小學教育改革的成果。因此,小學教育改革是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要求。

1.3 小學教育發展現狀的要求

我國的小學教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如今的發展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想方設法進行解決十分必要,進行小學教育改革是可行之路。因此,小學教育改革是小學教育發展現狀的要求。

從宏觀上來講,我國對小學教育十分重視,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并用法律形式規定下來,同時還實行了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的政策。這些措施的實行對推動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提高兒童的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政策在個別地區并沒有被貫徹徹底,個別兒童由于家庭經濟壓力無法接受義務教育,一些學校存在亂收費等現象,這些都對小學教育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從微觀來說,小學教育本身存在著諸多問題。從教學觀念上看,雖然我國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導致小學教育中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片面追求高分數和升學率,對兒童的智力和心靈是一種抹殺,忽視了兒童德育等的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兒童實踐能力的培養,影響了兒童的全面發展;從教師師資上看,雖然與以往相比,師資隊伍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師資的整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在一些農村地區,從教學條件來看,除東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小學教育條件較好外,廣大中西部及農村地區,小學教育的條件十分簡陋,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對小學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一種嚴重限制。

2 小學教育改革的方向探索

小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而如何進行小學教育改革關系到小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根據小學教育的發展現狀及時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小學教育改革有著以下方向。

2.1 素質教育的改革方向

素質教育是我國一直提倡的教育,也是我國小學改革的一個方向。李嵐清同志對素質教育的內涵做了這樣的概括:“素質教育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本質,它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公民出發,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焙唵蔚貋碚f,素質教育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2.2 創新教育的改革方向

在當今時代,創新非常重要,創新是一種主體價值,創新教育是尊重人的個性差異,使每一個人個性健全發展的教育,是與社會經濟生活內存整合的教育,是與社會生活確立起新型關系的教育。因此創新教育是我國小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小學教育向創新教育方向改革,就能培養出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新人,最終使之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推動我國的各項事業的發展。

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創新教育,都需要我國的小學教育進行多方面的改革。首先是教學目標的改革。我國傳統的教學目標重成績、輕能力,導致了教學中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只有將教學目標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才會在教學中逐漸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其次是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內容關系到學生能力的培養,過去的教學內容重視單純的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讓學生自己動手的教學內容,從而影響了學生實踐等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學內容的改革要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構建開放性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第三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另外,培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采用高科技的教學手段、提供優良的教學環境和條件也是進行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

3 結語

小學教育改革十分必要,但改革的進行卻非一朝一夕之事。小學教育改革需要社會各界的同心協力、共同堅持,相信經過不斷的努力,小學教育改革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王志飛.淺談小學教育改革的趨勢[j].政府法制,2006(9).

[2] 徐躍.小學教學現狀與改革方向[j].消費導刊,2007(4).

[3] 羅宗佑.試論小學教育改革[j].大眾商務,2009(4).

篇2

目的探討益氣養陰散結方含藥血清對人肺癌A549 細胞凋亡及生存素(Survivin)基因表達的影響。方法根據實驗動物學原理制備大鼠含藥血清和正常血清,設含藥血清組和空白血清組,應用Annexin V/PI 染色法檢測益氣養陰散結方含藥血清對人肺癌A549 細胞凋亡率的影響,觀察凋亡細胞形態學變化,并用逆轉錄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 -PCR)法檢測其對Survinin 基因表達的影響。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藥物組A549 細胞的凋亡率顯著增高(P<0.01),Survinin mRNA 的表達顯著下降(P<0.05)。結論益氣養陰散結方含藥血清能明顯促進A549 細胞的凋亡,下調凋亡相關基因Survinin 的表達。

【關鍵詞】 益氣養陰散結方 肺腫瘤 細胞凋亡 生存素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Yiqi Yangyin Sanjie Prescription (abbreviated as YYSP)(contained in serum) on apotosis and related gene survivin of A549 cells.MethodsYYSP was administrated gastric gavage to normal rats to produce the serum containing YYSP, which was used as the group with medicine.The rat serum without YYSP was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 of serum containing YYSP on the apotosis of A549 cells was detected by annexin V /PI; the effect of it on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was detected by RT -PCR.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apotosis in the group with medicin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0.01),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0.05).ConclusionSerum containing YYSP can obviously induce apotosis and decrease the survivin gene expression of A 549 cells.

Key words:Yiqi Yangyin Sanjie Prescription; Lung carcinoma; Apotosis; Survivin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是指原發于支氣管黏膜和肺泡的癌癥,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預計到2025 年,每年將有90 萬人死于肺癌,中國將成為肺癌患病率第一大國[1] 。近年來,中藥在腫瘤臨床治療中的作用引起了醫學界的矚目,合理開發和運用中醫藥的抗腫瘤作用成為研究的熱點。

益氣養陰散結方是筆者導師湖北中醫學院成肇智教授治療肺癌的臨床驗方。為了進一步揭示其抗腫瘤的具體機制,本實驗采用血清藥理學方法,從細胞水平探討益氣養陰散結方對人肺癌A549 細胞凋亡及相關基因生存素(Survivin)表達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細胞與細胞培養人肺癌A549 細胞由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惠贈。接種于RPMI 1640 完全培養液(含10%胎牛血清,100U/ml 青霉素,100U/ml 鏈霉素)中,5%CO2,37℃溫箱中培養,2 ~3 d 更換一次培養液,細胞長滿后0.25%胰酶消化、傳代。

1.2  含藥血清的制備益氣養陰散結方由生黃芪、南沙參、莪術等組成,均購自湖北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門診部,傳統方法煎制,濃縮為1 mg/ml。根據實驗動物學原理以10 ml/kg 給大鼠灌胃,2次/d,連續3 d,于末次給藥后1 h,經右心室取血,通過離心取得含藥血清[2] ;同樣的方法生理鹽水灌胃后取得空白血清,均置于-20℃保存備用。

1.3 試劑胎牛血清、RPMI 1640 培養液購自GIBCO 公司; Annexin V/PI 凋亡檢測試劑盒購自R&D 公司;RT -PCR 法所需試劑由Invitrogen 公司提供;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合成。

1.4 儀器恒溫二氧化碳培養箱(Thermo Forma 公司); EPICS -XL 型流式細胞儀(Beckman Coulter 公司);熒光顯微鏡(日本Plympus 公司);H -300 透射電鏡(日本日立公司);基因擴增儀(Biometra 公司);全自動圖象分析儀(武漢同濟千屏影像工程公司)。

1.5 方法

1.5.1 細胞的藥物干預與處理將細胞接種于24 孔培養板中(均設6 個復孔),每孔的細胞濃度為1 ×105 /ml,繼續培養至細胞長滿單層后,棄培養液,加入含藥血清及空白血清,分別設為藥物組和對照組。繼續培養48 h 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收集細胞以進行實驗。

1.5.2 熒光顯微鏡觀察收集細胞制備細胞懸液,濃度為1 ×106 /ml,取95 μl 的吖啶橙貯存液混勻,吸一滴混合液點于潔凈玻片上,直接用蓋玻片封片,熒光顯微鏡觀察。

1.5.3 透射電鏡觀察收集細胞,4%戊二醛固定2 h,0.1 mol/L磷酸緩沖液漂洗,1%四氧化鋨固定。梯度酒精脫水,Epon -812包埋,LKB -V 超薄切片機切薄片,醋酸鈉和檸檬酸鉛染色,H -300 透射電鏡觀察。

1.5.4 Annexin V/PI 法檢測細胞凋亡按照Annexin V/PI 凋亡檢測試劑盒說明操作,上流式細胞儀檢測。

1.5.5 RT -PCR 法檢測Survivin 的表達①RNA 提取和cDNA合成:用Trizol 試劑提取總RNA,用反轉錄試劑提供的標準條件進行反轉錄反應,所獲取的cDNA 作為PCR 反應模板。②擴增SurvivinmRNA,引物序列為上游:5’ -GCATGGGTGCCCCGACGTTG -3’, 下游:5’ -GCTCCGGCCAGAGGCCTCAA -3’。內參照采用hprt,引物序列為上游:5’ -CCTGCTGGATTACATTAAAGCACT -3’, 下游:5’ -GTCAAGGGCATATCCAACAACAAA -3’③PCR 反應體系為25 μl。條件:94℃ 3 min 預變性后開始循環,94℃變性30 s,52℃復性30 s, 72℃延伸1 min, 共35 個循環,最后于72℃延伸7 min,擴增產物為447 bp。④取5 μl PCR 產物和內參照hprt 的PCR 產物在1%的瓊脂糖凝膠上電泳,EB 染色,用電泳凝膠成像自動分析系統進行半定量分析。

1.6 數據處理數據以(±s)表示,均用SPSS12.0 軟件處理。

2  結果

2.1 熒光顯微鏡觀察結果凋亡細胞的細胞核及細胞質內可見致密濃染的黃綠色染色,少量黃綠色碎片,而壞死細胞的細胞質內黃綠色或橘黃色熒光均減弱或消失。

2.2 透射電鏡觀察結果凋亡細胞染色質固縮,多聚集于核膜內側,呈境界分明塊狀或月行小體,細胞漿濃縮,內可見完整的細胞器。

2.3 Annexin V/PI 法檢測結果見圖1,UL 區為細胞壞死,LL 區為細胞存活,LR 區早期凋亡,UR 區為晚期凋亡,凋亡總計=LR區+UR 區。含藥血清處理后,細胞凋亡增多(見表1),凋亡率明顯高于空白血清組(P <0.05)。

圖1 含藥血清誘導細胞凋亡的流式細胞儀結果(略)

表1 含藥血清誘導細胞凋亡的結果(略)

與空白血清組比較,*P

2.4  RT -PCR 法檢測結果在紫外透視儀下初步觀察條帶(見圖2),可見空白血清組所得條帶亮度明顯強于含藥血清組,說明經藥物干預后,肺癌細胞內的Survivin mRNA 的表達受到了抑制。經過電泳凝膠成像自動分析系統半定量分析(見表2)和統計學處理,含藥血清組Survivin mRNA 的表達明顯低于空白血清組,其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

圖2 Survivin mRNA電泳圖表2 各組Survivin mRNA相對表達含量(略)

與空白血清組比較,*P

3 討論

中醫學研究認為氣陰兩虛是肺癌最基本的病機特征,并貫穿于肺癌發病的始終,因此臨床治療多以益氣養陰為主,并取得了一定療效[3,4] 。而筆者導師成肇智教授認為,肺癌的發生多是在氣陰兩虛的基礎上六等邪乘虛侵肺,熱毒痰淤膠結,逐漸形成肺部腫塊。因此,選用益氣養陰散結法更切合病機。根據這一思路確定的益氣養陰散結方在臨床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方是由生黃芪、南沙參、莪術等組成,方中莪術行氣破血消積,生黃芪補氣升陽,調節機體免疫能力,同時又可防莪術耗氣傷氣之弊,沙參潤肺滋陰,沙參之寒與黃芪之溫相配,則寒而無傷脾之虞,燥而無劫陰之慮。諸藥配伍,攻補兼施,共奏益氣消淤、扶正祛邪之功。隨著中醫學與現代科技的逐漸結合,如何從分子水平闡明其抗腫瘤的具體機制正成為研究的需要。

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細胞的自我消亡,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在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中起重要作用。凋亡受抑、細胞死亡不足是腫瘤發病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病變組織內腫瘤細胞存活延長,使細胞群體內存活與死亡的平衡被破壞,存活大于死亡,則腫瘤細胞數目凈增多。因而,從發病學角度來看,細胞凋亡實際上是機體天然的抗癌機制之一。研究表明,許多抗癌藥物正是通過誘導增強細胞的凋亡實現其抗腫瘤的作用[5,6] 。

細胞的凋亡過程受到很多基因的調控,具體機制也十分復雜,現有研究表明[7] ,Survivin 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的凋亡抑制因子,可全面抑制Fas、caspase、bax、某些化療藥物、TNF、X 射線等多種凋亡刺激因子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直接或間接抑制caspases 的活性,另一條是與紡錘體的微管蛋白特異性結合,促進細胞分裂,抑制凋亡。

本研究結果證明,益氣養陰散結方能有效促進肺癌細胞的凋亡和降低Survivin mRNA 的表達,可能的機制是益氣養陰散結方能有效下調Survivin 編碼的mRNA 在肺癌細胞中的表達,導致Survivin 蛋白的表達繼發下調,削弱甚至解除對caspases 的抑制作用,同時解除與紡錘體的微管蛋白特異性結合,促進細胞分化,從而實現誘導凋亡的作用。雖然其具體的機理還有待研究,但中藥在抗腫瘤方面的廣闊前景無疑是令人期待的。

【參考文獻】

[1] 元風麗.吸煙致肺癌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4,20(3):270.

[2] 袁冬生,王新華,李常青,等.復方肝癌寧含藥血清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14(5):522.

[3] 柯立霞,宋愛英.益氣養陰法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32 例[J].中西藥學報,2006,34(3):46.

[4] 田 靜,施志明,吳海良.益氣養陰法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血漿CD62p 影響的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8):1539.

[5] 楊傳標,徐克成.中藥的抗腫瘤作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10(18):9.

篇3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部門代碼、名稱及聯系電話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100701藥物化學

1.抗感染藥物研發

2. 抗腫瘤藥物開發

3.心腦血管系統藥物研發

4.中樞神經系統藥物開發

5.內分泌系統藥物研發

6.藥物合成工藝及創新藥物研究

7.半合成抗生素藥物研發

8.降血糖藥物研發

9.降血脂藥物研發

10.藥物晶體工程研究

 

001化學制藥部 T:021-55514600

009上海市抗感染藥物重點實驗室 T:021-55514600

010化學制藥新技術中心 T:021-55514600

006生物制藥部 T:021-62479808

012張江分院 T:021-50795798 21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701藥物化學專業基礎綜合一(有機化學及藥物化學)或702藥物化學專業基礎綜合二(有機化學及分析化學)

注:701、702任選一門

方向10為012部門招收;方向7為006部門招收;其他方向為001,009,010部門招收。 100702藥劑學

1.透皮給藥系統

2.靶向給藥系統研究

3.緩控釋給藥系統研究

4. 新型注射給藥系統研究

5.生物黏附性局部給藥系統

6.藥品包裝材料質量研究

7.粘膜給藥系統研究

8.藥代動力學

9.藥物新劑型

10.難溶性藥物給藥策略研究

 

003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T:021-51320211 11 101政治理論

201英語

703藥劑學專業基礎綜合(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及藥劑學) 100703生藥學

1.植物資源綜合利用及天然產物化學

2.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

3.創新中藥研究及其產業化和重點重要品種二次開發

4.中藥及復方的藥效物質基礎及天然產物創新藥物研究

 

004中藥研究部 T:021-62479808

012張江分院 T:021-50795798 4 101政治理論

201英語

704生藥學專業基礎綜合(天然藥化及分析化學)

注: 方向4為012部門招收;其他方向為004部門招收。 100704 藥物分析學

1.藥物分析研究

2.藥物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3.藥物質量標準

4.毒物分析

 

005分析測試中心 T:021-62479808 5 101政治理論

201英語

705藥物分析學專業基礎綜合(有機化學及分析化學) 100705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1.微生物新藥的篩選及開發研究

2.微生物菌種的傳統選育與基因工程改造技術

3.生物轉化的工藝研究

4.多肽藥物的工藝開發研究

5.細菌抗藥機制研究

6.發酵廢棄物處理及環保微生物開發研究

7.基因重組蛋白質藥物的工藝研究

 

006生物制藥部 T:021-62479808

012張江分院 T:021-50795798 9 101政治理論

201英語

706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專業基礎綜合(生物化學及微生物學) 100706藥理學

1.生殖毒理學

2.中藥藥理

3.神經藥理

4.腫瘤藥理

5.藥物毒理學

6.分子藥理

7.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

8.免疫藥理

9.消化藥理

10.社會管理藥學

11.臨床藥學

 

007藥理評價研究中心 T:021-55514600

008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 T:021-50800333

012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 T:021-62897078

015臨床藥學研究中心 T:021-54234291-409 13 101政治理論

201英語

707藥理學專業基礎綜合一(藥理學、生物化學、毒理學)或708藥理學專業基礎綜合二(藥理學,管理學原理,藥事法規)

注:方向1.5為008部門招收;方向10為011部門招收;方向11為015部門招收;其他方向為007部門招收。報考方向10的考生需要選擇708,報考其他方向的考生需要選擇707 081703 生物化工

1.生化反應工藝與工程

2.生化產物分離工藝與工程

 

006生物制藥部 T:021-62479808 2 101政治理論

201英語

篇4

摘要:為了探討中職藥劑專業“實用藥劑學”課程建設的思路,采用書面問卷與訪談調研的方法,對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2012、2013兩屆藥劑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訪談10余家藥品生產及經營企業相關人員。通過對收集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和分析,掌握了學校藥劑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與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對“實用藥劑學”課程建設及教學提出了適當的建議。

關鍵詞 :中職;課程建設;調查分析;崗位能力;實用藥劑學

作者簡介:孫琍,女,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高級教師、主管藥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藥學專業課程教學、醫藥物流。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03-0018-03

一、調研背景

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中明確規定,中職藥劑專業培養方向為藥品調劑、藥品營銷及藥品物流,[1]主要面向臨床以及醫藥商業和藥品生產企業從事藥品調劑、采購、儲存、物流管理、銷售、咨詢等活動。這一規定為學校中職藥劑專業的辦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中職藥劑專業是省級示范專業,經過近20年的專業建設與發展,為南京及周邊地區醫藥企業輸送了大批高質量實用型藥劑人才。而“實用藥劑學”作為藥劑專業的核心課程,其課程建設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同時,中職課程應凸顯中職教育的特色,與公共基礎課程相比較,更突出的是職業和崗位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新《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的指導下,有必要基于藥劑專業學生畢業就業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了解學校藥劑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崗位及能力要求,并立足南京經濟發展,對現有“實用藥劑學”課程標準進行修改和調整。通過界定“實用藥劑學”課程的性質、目標和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從而制定適合學校藥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開發適應中職人才培養需求的課程教學內容,培養適應現代醫藥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資料和方法

(一)調研基本思路

通過對學校藥劑專業學生就業去向、崗位、知識與技能要求等進行調研,從宏觀上把握行業人才需求及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現狀,在此基礎上,確定藥劑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崗位能力,從而使課程與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相適應,凸顯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實踐性和先進性。同時,結合本專業學生從業現狀和職業生涯發展的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群的需要和職業標準為依據,把握崗位對專業和課程的需求,構建適合本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用藥劑學”課程教學體系,探索課程教學改革新思路和新方案。

(二)調研對象與方法

1.對學校2012、2013屆南京地區藥劑專業學生進行書面問卷調研。采用學生用調研問卷,共發放問卷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90份,有效率97.83%。通過問卷調查,獲得了學校藥劑專業學生對應的就業崗位、崗位能力要求等課程教學相關信息。

2.對南京地區的10余家藥廠、藥店進行訪談。采用用人單位訪談問卷,調查對象為藥廠、藥店等用人單位的生產及經營人員。通過訪談易亨制藥、海王星辰等11家藥廠及連鎖藥店和門店,獲得了用人單位對崗位能力的要求等相關信息。

三、調研結果

(一)學校藥劑專業學生主要就業情況(僅列前三)

在回收的90份有效問卷中,學生分布的單位類型主要為:制藥企業(30人,占33.33%),社會藥房(28人,占31.11%),醫藥公司(26人,占28.89%)。主要面向的職業崗位群為:藥品生產與管理(37人,占41.11%),藥店經營(28人,占31.11%),醫藥物流(14人,占15.56%)。主要崗位為:制劑生產與檢驗(26人,占28.89%),藥品零售(23人,占25.56%),醫藥商品營銷(14人,占15.56%)。

(二)學生對崗位能力及素質要求的認知(可多選)

學生認為,崗位對自身素質及能力要求為:專業技術(39人,占43.33%),職業道德與責任心(35人,占38.89%),語言表達(31人,占34?44%),壓力承受(28人,占31.11%),溝通(25人,占27.78%),組織協調(21人,占23?33%),計算機操作(19人,占21.11%)。

(三)企業認為藥劑專業學生最缺乏的綜合素質(僅列前四項,可多選)

通過訪談,11家藥企認為,藥劑專業學生最缺乏的綜合素質如下:敬業精神和工作熱情(11家,占100%),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9家,占81?82%),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7家,占63?64%),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7家,占63?64%)。

(四)企業在挑選中職畢業生時最看中的素質(僅列前四項,可多選)

通過訪談,11家藥企認為,他們在挑選中職生時最看中的綜合能力及素質為:專業知識和技能(11家,占100%),人文素養(10家,占90?91%),健康的身體和心理(9家,占81?82%),文化基礎知識(5家,占45.45%)。

四、討論

(一)藥劑專業學生主要就業去向與學習內容分析

通過調研可以看出,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藥劑專業學生主要集中在生產、經營兩個方向就業,在藥品生產與管理、藥品零售等崗位從事藥品生產、銷售等工作,其對應的職業標準分別為藥物制劑工和醫藥商品購銷員。對于“實用藥劑學”課程,其涉及的教學內容應包括制劑生產、處方調配、配伍變化與合理用藥等。

(二)用人單位的需求分析

根據調研結果,藥企認為藥劑專業學生最缺乏的是敬業精神與工作熱情、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等;而在挑選中職畢業生時,他們最看中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其次是人文素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最后是文化基礎知識。因此,“實用藥劑學”課程必須凸顯專業技能訓練,并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對于成才與成人,二者不可偏廢。

(三)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相關崗位對本專業學生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基本應用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計算機應用能力等。

2.專業核心能力。除具備藥物制劑生產與調配的基本應用能力外,還應具備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與控制、藥品采購貯存與養護、合理用藥咨詢與指導等專業核心能力。同時,藥品銷售等崗位要求具備醫藥商品購銷員等相關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而制劑生產等崗位對藥物制劑工等相關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未作要求,因此,從就業的角度來看,學生畢業時應取得醫藥商品購銷員等職業資格證書。

3.專業拓展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尤其是對異常情況的處理等應變能力的要求較高。

4.職業道德與責任心。

5.人際關系協調能力。主要包括溝通、組織協調等能力。

目前,用人單位用工越來越趨于理性,他們主要看重能力而非僅僅看學歷,因此,藥劑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其內容必須及時更新,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由于學生主要在藥品生產和零售崗位就業,所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為藥物制劑工和醫藥商品購銷員,所以,“實用藥劑學”課程標準應以這兩個工種的職業標準為參考。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制劑生產、處方調劑與合理用藥等知識與技能,同時,要關注學生職業道德及專業素養的形成。

五、對課程建設的啟示

調研發現,用人單位對員工的崗位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崗位專業知識與技能、職業素養、人文素養等三個方面,這些問題已成為學生就業的最大障礙,也必將決定本專業未來的發展前途。因此,“實用藥劑學”課程建設中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首先,要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就業為導向,構建“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體系,使所培養的人才與就業及崗位需求相結合。

其次,要適應生產經營實際對技能的要求,緊貼崗位開發工學結合核心課程,根據崗位技能與素質的要求,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任務為驅動,以項目為導向,以產品為載體,將工作過程所需要的技術與知識、職業技能與職業資格、行業標準與職業素質融于一體,構建工學結合的核心課程。[2]

第三,要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開發虛擬項目、虛擬車間、虛擬工藝和虛擬實驗,增強理論教學效果,營造職業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第四,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改方向,力求做到三個銜接:一是課程標準與市場需求相銜接,教學內容和要求與崗位知識相對應;二是調整教學內容,使專業知識與崗位技能相銜接;三是專業能力培養與崗位能力培訓相銜接,應參照崗位現場的操作標準規程,進行課程建設,以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3]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的通知[Z].教育部文件,教職成2010[4]號.

[2]吳麗華,聶莉萍.基于工學結合的教學標準與核心課程標準的研究與開發——以港口與航道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2):170-172.

篇5

【關鍵詞】校企合作 崗位能力需求 課程實訓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B-0040-02

為了更好地實現中職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人才培養目標,近年來,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通過與當地藥品經營企業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和校內模擬藥房,共同推進學校藥劑專業實訓課程的開發與實踐。這不僅發揮了當地藥品經營企業參與培養藥劑專業人才的積極性,而且也促進學校藥劑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實現學校藥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了重要的途徑。本文試以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為例,針對中職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學生就業調查情況,分析中職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校企合作開發適應崗位需求的校本實訓教材、校企共建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實施課程模塊化實訓教學、校企合作構建技能考核過程性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校企合作推進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實訓教學的措施。

一、中職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學生就業情況調查

(一)畢業生就業方向調查

筆者對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近3年藥劑專業學生就業的調查數據顯示:有82.5%的畢業生就業于藥品零售企業,3.3%的畢業生就業于藥品批發企業,其余14.2%就業于醫療衛生單位或其他行業。從調查中了解到中職藥劑專業學生主要的就業場所是藥品零售企業,主要從事的崗位工作是藥品銷售。這需要中職學校不斷開發適合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課程,尤其是專業實訓課程,以適合行業、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就業崗位能力調查

通過對2015年157名應屆藥劑專業畢業生工作崗位能力方面的調查分析,發現畢業生對就業崗位的核心技能如銷售準備、銷售技巧等的掌握僅為10%左右,對崗位工作流程基本不熟悉。由此可見,學校原有的實訓課程教學內容需要進行調整,學校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課程實訓教學質量,以滿足該專業學生就業后的崗位能力需求。

二、中職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有待轉變

目前,許多中職學校藥劑專業課程的教學理念仍然是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所有教學活動以課堂教學為主,缺少與藥品經營企業間的聯系與互動,出現校內專業課程實訓教學明顯脫離職業崗位的現象,從而影響了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人才培養質量。

(二)校內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滯后

校內專業實訓基地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實訓室的布局、設備、GSP(Good Suppplying Practice,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GSP)模擬藥房的銷售相關軟件操作系統更新速度慢,遠遠落后于現代藥品零售企業;(2)實訓室缺乏藥品銷售職業氛圍,脫離了真實的銷售實踐情境;(3)在實訓室管理方面,校內實訓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校外見習基地未能正常運行,無法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未能為學生營造就業崗位管理氛圍。

(三)專業課程實訓教學內容有待調整

受校內專業課程教學任務繁重、藥劑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水平普遍偏低、校內外實訓條件落后等的限制,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的實訓教學內容陳舊,沒能及時開發適應企業、行業發展趨勢的實訓內容,特別是一些培養和體現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實訓課程更少。

(四)專業課程實訓技能考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中職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技能考核評價長期以來都是簡單地以期末的一次技能考核代替整門課程的實訓技能考核,沒有應用過程性評價,未能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從而影響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提高。由此,專業課程實訓教學需要構建有效的技能考核評價體系,以便對該專業學生進行學習和掌握技能的全面考核評價。

(五)藥劑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待壯大

由于藥劑專業教師缺乏與藥品零售企業、行業間的聯系與互動,企業、行業內的新技術、新技能以及管理新規定在教師隊伍中沒能得到及時更新,“雙師型”教師比例低(占該專業教師的45%),骨干教師極少,難以很好地開展課程開發和實訓教學。

三、校企合作推進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課程實訓教學的措施

針對課程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中職院校應結合自身發展需要,依據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人才培養目標,積極與當地藥品經營企業達成深度合作,提升課程實訓教學質量。以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為例,學校采取的具體措施如下:

(一)校企合作開發適應崗位需求的校本實訓教材

學校圍繞就業能力需求,通過對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學生就業崗位的深入調研和分析,根據該崗位的典型工作過程和技能要求,與合作企業骨干人員共同確定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核心能力。對專業課程實訓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針對藥品市場營銷技術、藥理學、GSP概述等核心課程開發適應崗位能力需求的校本實訓教材。

在實訓教材編寫過程中,應注重學校實訓教學與工作崗位實際的結合,注重將學歷教育內容與職業資格培訓內容相融合,從而為學生在校的專業技能訓練真正變成職業能力訓練,實現實訓項目與實際工作崗位技能的無縫對接提供必要的條件。

(二)校企共建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訓基地

教學實訓基地建設是影響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校內實訓基地(GSP模擬藥房)建設中,教師與企業骨干共同規劃設計教學基地的功能區及用途,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基地不僅集現場課程教學、實訓、考證培訓與考核多方面的功能,而且還為營造GSP藥房的真實工作情境與職業文化氛圍提供必要的條件。校內實訓基地除可以讓師生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外,還可以為當地藥品經營企業職工職業技能培訓、考證、考核提供場地,實現學校與合作企業的資源共享。

(三)校企合作實施課程模塊化實訓教學

在實施實訓教學中,藥劑專業課程教學人員與企業銷售骨干人員,根據藥品銷售行業典型的工作任務,圍繞銷售前、銷售中、銷售后三大工作模塊,開展任務驅動式教學設計,進行與工作崗位相適應的模塊化實訓教學,從而強化教學與工作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

(四)校企合作構建技能考核過程性評價體系

以職業崗位能力和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為導向,校企合作共同制訂專業課程技能考核項目與標準,構建技能考核過程性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主要由教師、企業骨干、學生三方共同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體,單元能力考核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通過加強學生職業態度考核,強化過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與動手操作能力。由此對學生的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進行全程評價。

(五)校企合作提升中職藥劑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藥品經營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更看重應聘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心。因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員工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他們能立足于崗位,為企業解決問題,踏踏實實把具體工作做好。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學校,要求全體教師把服務意識、團隊精神和行業規范,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在企業,要求實習企業的帶教老師也要重點將職業操守貫穿于整個實習指導中。通過校企合作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與習慣的養成,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六)校企合作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通過實施青年教師“一對一”培養,引導青年教師到校企合作見習基地輪轉實踐,提高自身的企業實踐能力,增加實際工作經驗。同時,合作企業還定期選派藥品經營企業的骨干到學校開展教學研討和考核評價,增強學校教師課堂傳授知識、技能的適用性。通過校企合作平臺,促進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基于就業崗位能力需求,與當地藥品營銷企業深度合作,共同開發適應就業崗位能力需求的校本實訓教材;共建教學實訓基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可以有效地推動課程實訓教學的有效實施,提高實訓教學質量。另外,通過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師把握藥品經營企業發展趨勢,不斷更新補充教材實訓內容,促進學校實訓教學與崗位能力要求相適應。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校藥劑專業(藥品營銷方向)人才培養質量,而且可以實現學校、企業、畢業生三方共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馮傳平,李輝.基于職業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藥劑學課程的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4(10)

[2]馮傳平,黃韓斌.高職高專院校中藥藥劑學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5)

[3]鄭曉麗.高職生職業道德人格培養探析[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7(2)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計劃2015年度廣西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項目重大課題“民族地區中職衛校藥劑專業建設與就業創業平臺融合的實踐研究”(2015JD110)

篇6

[關鍵詞]護肝片 正交設計 工藝改進 崩解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0-0344-01

護肝片為清肝利膽類藥品。具有疏肝理氣,健脾消食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在生產過程中我們發現該品種的崩解時間有時不能達到藥品質量標準的要求,于是采用正交試驗設計對護肝片的制作工藝進行改進,得到了滿意的效果。使護肝片的崩解時間大大縮短,滿足了藥品質量標準的要求,經過批量生產實踐證明,該制備工藝穩定可行。

1 儀器和試藥

(1)儀器。粉碎機(30BIV上海遠東制藥機械廠)、濕法混合制粒機(HLSG-220B 遼寧祥安制藥機械有限公司)、搖擺式顆粒機(YK-160 江蘇范群干燥設備廠)、熱風循環烘箱(CT-C-II 江蘇范群干燥設備廠)、高效三維運動混合機(SYH-1500L 哈爾濱科海制藥設備廠)、旋轉式壓片機(ZP-41D 上海天合制藥機械有限公司)、崩解時限儀(BJ-II 天津新天光分析儀器公司)。

(2)試藥。護肝片四味浸膏粉(批號:20150102),護肝片二味浸膏粉(批號:20150102),豬膽粉(Y150106 安徽科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蔗糖(20141127 乙博天糖業有限公司依安分公司)、淀粉(15070601 遼寧東源 )、羧甲淀粉鈉(150701 安徽山河)

2 實驗方法

(1)因素的確定。通過理論分析、資料查證,結合多年生產實踐經驗,確定影響護肝片的崩解因素。因素A濕混時間;因素B粘合劑用量;因素C制粒篩網目數;因素D崩解劑用量。

(2)擬確定因素的水平數見表1。

(3)選擇適當的正交表進行試驗設計。根據因素數和水平數,我們選擇L9(3.4)正交表。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結果見表2)。

(4)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3 結果(見表2,3)

由附表2,3得知I2A

4 結語

由附表2中極差Rj可以看出,崩解劑對護肝片的崩解時間影響最大,其次是粘合劑用量,篩網目數和濕混時間對崩解影響不大。

參考文獻

[1] 范碧亭,張兆旺,施順清,中藥藥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20-421.

篇7

河南省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院藥劑科,河南新鄉 453000

[摘要] 目的 探討靜脈麻醉聯合宮頸局麻藥物與單一靜脈麻醉藥物在初次妊娠無痛人流術中的比較。方法 120例初次無痛人流術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單一使用丙泊酚;B組芬太尼-丙泊酚聯合用藥;C組芬太尼-丙泊酚-宮頸口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聯合用藥。評價3種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結果 A組的麻醉鎮痛效果為92.5%,宮頸松馳率為68.5%;B組和C組的麻醉鎮痛效果均為100%,而宮頸松馳率前者為72.2%,后者為89.6%,聯合組麻醉鎮痛效果優于單一使用丙泊酚(P<0.5)。術后安全性方面,A組蘇醒時間(6.46±1.05)分、 定向力恢復時間(10.4±2.05)分,較B組(6.46±1.05)分及C組(10.4±2.05)分要長,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且人流綜合征發生率A組(3.75%)高于B組及C組(0%)。 結論 靜脈麻醉聯合宮頸局麻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初次妊娠無痛人流術;短效靜脈麻醉藥;宮頸局麻

[中圖分類號] R61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8(a)-0150-03

[作者簡介] 魏變芬(1966-),女,河南滑縣人,本科,副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西藥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藥物化學,臨床藥學等。

目前,短效靜脈麻醉以其起效快、效果好、恢復迅速 、蘇醒快等特點在無痛人流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大減輕了無痛人流術患者的痛苦[1-4]。自丙泊酚用于無痛人流以來,對于配伍用藥的研究報告很多,但對于接受無痛人流的不同人群(如初孕和再孕)的觀察研究還很少,為研究靜脈麻醉復合宮頸局麻的方式的效果及安全性,該研究自2013年以來對此進行了對比研究,現以2013年1—12月間該院收治的120例行無痛人流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40例患者行芬太尼-丙泊酚-宮頸口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聯合用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且臨床用藥安全性高,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ASAⅠ~Ⅱ級行初次無痛人流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0~35歲,平均(24.6±3.5)歲;體重45~71 kg,平均體重(57±4.5)kg,妊娠時間≤10周,術前無其他內科疾病,常規檢查無異常,術前12 h內均未接受過任何鎮靜、鎮痛藥物或麻醉。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每組 40 例,詳見表1。

第一組記為A組,單一使用丙泊酚(丙泊酚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0300);第二組記為B組,采用芬太尼(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03688)—丙泊酚聯合用藥;第3組記為C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宮頸口利多卡因(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國藥準字H37021596)局部注射聯合用藥。

1.2 方法

進入手術室后常規測BP、SPO2、HR,開放靜脈通路,面罩吸氧,會陰進行消毒后分別對3組患者注射不同的麻醉藥劑種類和藥量,見表 2。

1.3 觀察指標

分別對3組患者的如下指標進行觀察:①鎮痛效果?;颊呗樽礞偼葱Ч呐卸藴蔥5]如下: 麻醉效果分為3個等級:顯效:患者保持安靜,手術過程中無明顯異常感覺和肢體活動,術后自述術中完全無痛;有效:手術過程中患者會無意識地進行輕微的肢體活動,不影響手術進行, 術后自述無不良記憶;無效:患者有明顯的肢體活動,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 術后自述術中疼痛感覺明顯。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宮口松弛情況。判定標準[6]如下:宮口松弛:6號宮頸擴張器能順利通過宮口;宮口未松弛:6號宮頸擴張器不能順利通過宮口。③人流綜合征發生率。分別觀察術中出現的心率減慢、惡心、嘔吐、胸悶、心慌、血壓下降等特征,以此判定患者人流綜合征的發生[7]。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 對取得的數據進行整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麻醉效果

通過對3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進行比較,從表3中可以看出,3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顯示A組與B組、C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宮口松弛A組與B組無顯著性差異,C組與A、B組均有顯著性差異。

2.2 安全性結果

對三組患者從呼吸抑制(SpO2)、循環抑制和人流綜合征發生率狀進行評價,以判斷三組患者的安全性結果。從表 4 中可以看出,3組患者的呼吸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循環抑制率、蘇醒時間、人流綜合征發生3方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2.3 術后恢復結果

對3組患者流產后子宮復舊及出血量, 蘇醒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進行評價,見表5。

從表5中可以看出,患者流產后子宮復舊及出血量,3組比較無顯著差異,蘇醒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差異具有顯著性。

3 討論

丙泊酚是一種短效的靜脈麻醉藥,它具有適應范圍廣, 起效快, 誘導迅速,維持時間短, 代謝快, 毒性小、復蘇迅速等特點, 該文結果顯示,術后單用丙泊酚的患者蘇醒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均較芬太尼—丙泊酚聯合用藥的患者短。小劑量芬太尼,如該文采用的2 ug/kg對呼吸抑制較輕[8],芬太尼、丙泊酚兩藥聯合應用可以產生協同作用,取得較好的鎮靜、鎮痛效果,該研究結果提示麻醉總有用效率100%,而單一使用丙泊酚為92.5%。

人工流產的手術刺激主要發生在擴宮頸和宮內刮吸兩個步驟[9],初次妊娠孕婦的宮頸緊閉,多有宮頸擴張困難,所以采用靜脈麻醉聯合宮頸局麻的方法,同時因為利多卡因的局麻和肌松作用解決了初次擴宮困難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芬太尼-丙泊酚兩藥聯合應用可以產生協同作用,取得較好的鎮靜、鎮痛效果[10],但不能消除擴宮刺激引起的體動反應,且對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影響大于與配伍的三聯用藥,而宮頸局部應用利多卡因的耐受性好,與芬太尼-丙泊酚三者合用具有協同作用,可以減少丙泊酚劑量,從而減少擴官刺激引起的體動反應和呼吸、循環系統的并發癥,提高了臨床麻醉效果,且小劑量利多卡因對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無明顯影響,安全范圍大,過敏反應少[11],國外學者Ratcliff等[12]研究認為,利多卡因宮頸注射后,通過影響該部位神經細胞膜上鈉離子通道而發揮阻滯作用使該類患者在人流時沒有任何疼痛,大大提高了麻醉質量,該研究認為選擇靜脈全麻聯合宮頸局麻用于初次無痛人流患者的鎮痛效果好,安全性高,術中生命體征平穩,體動發生率低,術后清醒時間短,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Barreveld A, Witte J, Chahal H, et al. Preventive analgesia by local anesthetics: the reducti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by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and intravenous drugs[J]. Anesthesia & Analgesia, 2013, 116(5): 1141-1161.

[2] Barreveld, Antje.Preventive analgesia by local anesthetics: the reducti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by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and intravenous drugs[J].Anesthesia & Analgesia,2013,116(5): 1141-1161.

[3] Abdallah FW, Morgan PJ, Cil T, et al. Ultrasound-guided Multilevel Paravertebral Blocks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after Ambulatory Breast Tumor Resection[J]. Anesthesiology,2013,20(1): 1000-1020.

[4] Tao Z, Bin C. Comparison of Anesthetic Effects of Single Propofol and Propofol Combined Fentanyl for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J]. China Pharmaceuticals, 2013, 8: 28.

[5] 陶文雁,張艷. 丙泊酚聯合小劑量芬太尼用于無痛人流麻醉的療效觀察[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27(1):97-99.

[6] 周戈輝.丙泊酚聯合小劑量芬太尼用于無痛人工流產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09,18(5): 392-393.

[7] 楊靜,李梅,林紅,等.芬太尼與異丙酚用于人工流產術的麻醉[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456-457.

[8] Abdallah FW, Morgan P J, Cil T, et al. Ultrasound-guided Multilevel Paravertebral Blocks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after Ambulatory Breast Tumor Resection[J], Anesthesiology,2013, 22(1):401-414.

[9] Gao L, Shen J, Zhang S, et al. Survey on Situation of Abortion Service among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Seeking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in Beijing[J]. Reproduction & Contraception, 2013, 1:15.

[10] Zhao Y, Huang L, Hu X, et al. Study on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propofol combined with dezocine in painless artificial abortion[J].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3, 8:44.

[11] Giovannitti Jr JA. Pharmacology of intravenous sedative/anesthetic medications used in oral surgery[J].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3, 25(3): 439-451.

篇8

摘要:介紹了當前中藥研究中的幾種數學方法:數學模型、概率與數理統計、模糊數學。

關鍵詞:中藥研究; 數學模型; 統計學; 模糊數學

中藥研究主要使用的是實驗方法,盡管它是以諸多基礎學科,如物理學、化學、中藥學、中醫基礎理論、生物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等為基礎的綜合應用,但是數學在中藥研究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數學方法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切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真正達到完善的地步。”中藥研究也不例外,同其它學科一樣,數學方法是中藥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使中藥由文字描述為主過渡到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任何問題,都要做出量的考察與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而現實的客觀事物,又可分為具有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數學方法處理如下:

客觀事物確定性――經典數學

不確定性隨機性――統計數學

模糊性――模糊數字

數學方法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數學模型闡述中藥機理原理問題,即理論問題;二是運用概率與數理統計方法進行中藥質量、藥效分析;三是運用模糊數學方法,可使中藥的性能、功效量化。

1 數學模型為中藥機理研究提供了工具

大家知道,很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定理、定律均能用一個簡潔的數學公式表示,通過數學公式能清晰地反映出有關理論、定理、定律的內容,用數學語言要比日常的自然語言更恰到好處。中藥研究中的數學模型方法嚴格地講,統計方法也是數學模型方法的一種,因為統計模型也是一種數學模型,但因統計方法對中藥學研究的特殊重要性,將其單獨列出,而這里所指的數學模型方法主要指用于描述藥學中某些機理而用的數學方法。我們從兩個數學模型談起。

1.1 “水閘門”法王智民等[1]建立了“水閘門”法對中藥的藥效強度進行評價。他們形象地將疾病比喻為“洪水”。而每個藥物看成一個水閘,對應著一個藥理指標。就單個水閘門面言,西藥絕對強于中藥,但由于中藥里有很多成分,有很多小閘門,那么這么多的小水閘門加起來的作用就可能不弱于一個大水閘門。根據中藥多效性原理設計的數學模型:Esequence path=al+a2-a1 *a2 (for two Sequence path) Esequence path =al+a2+a3-a1 *a2-a1 *a3-a2 *a3-a1 *a2 a3 (for three Sequence path)a1;a2;a3-代表藥物對各靶點有效率、抑制率。該公式可以對不同藥物進行藥效差異比較,同時求出中藥藥理實際治療總有效率。

1.2 擴散公式在制備中藥浸出制劑時,我們希望浸出量越多越好,那么怎樣使浸出量增加,制劑的療效提高呢?即哪些因素影響浸出的效果呢?通過擴散公式[2]: ds=-D?F?dc

dχ?dt (1)其中,dt為擴散時間,ds為在dt時間內的物質擴散量,F為擴散面積,代表藥材的粉碎度, dc

dχ為濃度差,D為擴散系數,負號表示擴散趨向平衡時濃度降低。擴散系數D可由實驗按下式求得:D=RT

N?1

6πrη(2)其中R為氣體常數,T為絕對溫度,N為阿伏加德羅常數,r為擴散分子半徑, 為粘度。擴散公式(1)(2)清晰地闡明了在中藥浸出過程中哪些因素影響浸出效果,從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高浸出過程中的浸出量,為進一步研究浸出制劑提供了可能。數學模型的方法能揭示一般性的規律,而要從各種特定的研究中總結出一般性規律是很困難的。然而使用數學模型方法,對問題的機理進行數學抽象研究是十分有效的。首先數學模型能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規律,對機理的探討,實驗的方法只能給出研究方向的揭示,規律本身的表述依賴于數學的刻畫。其次,數學模型能以較小的代價進行重復和快速的實驗,節省了成本或克服了實驗的困難,探索新的規律對已知問題進行數學刻畫建立它的數學描述,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成本低廉的模型,它能模擬真實的對象,進而模擬對真實對象所作的實驗。

2 概率與數理統計方法成為中藥質量、藥效分析研究的手段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的科學,是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方法,探討各學科統計學研究的設計,通過數字資料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斷,從而掌握事物內在客觀規律的一門學科。統計學包涵豐富的統計方法,能夠幫助人們透過復雜的數字資料,發現事物內在客觀規律。中藥研究主要是通過實驗檢測,但是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處理由手工操作到由計算器操作再到計算機處理,這為我們處理復雜的數字計算成為可能。特別是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計算機大型統計軟件系統的逐漸普及,特別是SPSS統計軟件和SAS統計軟件在醫學研究領域中逐步使用。使得統計學在中藥研究中發生了質的變化:研究方法由單純的頻數分析、線性回歸向多元回歸、聚類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統計分析方向過渡。趙榮華[3]等對古今文獻中治療糖尿病的518個處方進行統計分析,歸納其處方用藥規律。嚴啟新[4]通過分析145首治療冠心病的中藥復方頻數,探討冠心病的用藥規律。張京安等[5]對古今中醫哮喘方進行頻數分析,研究哮喘病方藥的使用特點和規律。謝民等[6]用統計學的方法對歷代醫家有效的抗衰老處方進行分析,發現這些處方所使用的四味中藥用量之間存在一個三元線性回歸方程的關系。吳童等[7]首先采用雙頻數關聯分析法對亞健康狀態90個中藥處方進行統計分析,探討了藥物與劑量的關聯意義等。

3 模糊數學為中藥性能、功效量化提供理論依據

模糊數學的基礎主要是模糊集合、隸屬函數和模糊算子。論域U(討論涉及的對象)上的模糊集合A是用一個從U到閉區間[0,1]的函數μA刻畫的,μA叫做模糊集合A的隸屬函數,記作A(x),也稱為資格函數或從屬函數,函數值μA(x)代表元素x對集合A的隸屬度隸屬函數刻畫的是元素從屬于集合到不屬于集合的漸變過程,亦即隸屬度在論域上的分布。與經典集合最主要的區別是模糊集合著眼于確定元素對集合的隸屬程度,而不是著眼于確定哪些元素屬該集合,原則上講,論域中每個元素都是以一定的程度屬于每個模糊集合,不同模糊集合的差別不在于包含的元素不同,只在于元素屬于集合的程度不同。模糊算子主要是指建立在集合論基礎上的模糊集合的運算方法,如模糊集合的代數運算和邏輯運算等。中藥的研究中藥理論中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寒熱溫涼、功能主治等均具有模糊性,相同藥物在不同采摘時間、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復方配伍中的性味歸經、功用主治,往往是不同的,它們之間的過渡過程具有復雜的動態性,而使其類屬模糊。而根據模糊數學的原理,可使數學的精確性與中藥的模糊性在科學概念與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得到統一,使藥物的性能、功效數量化,從而對藥物的評價更加準確,對藥物的選擇更加恰當[8]。例如,對于中藥的選擇應根據病情要求,從共性中找出個性特征,而中藥在這方面的功效給人們的印象概念往往是模糊的,即使某一種藥物在某一種功效上有特殊的作用,也會因為同類藥物有共同作用而不易突出,從而使選擇時難以準確運用。于蓮波等[9]在對中藥材等級進行評定時,根據模糊數學原理,找出影響等級的主要因素,然后對每一種藥材的各因素都建立起隸屬函數,同時設置好各因素的權值,對中藥材進行檢驗,不但方法科學公正,對藥材質量等級達到精細合理,而且使產品的質量控制、成本核算以及生產配料有了更加可靠的依據。馬紅等[10]在中藥方劑研究中,提出模糊數學方法是描述和研究這類動態性、模糊性變量和規律的有利量化工具;根據方劑研究的現狀,認為模糊數學方法能夠以中藥學理論為基礎和指導進行方劑配伍規律的本質性量化研究,最后提出了模糊數學方法應用于方劑配伍規律研究的具體思路和設想。在中藥研究的過程中,引入模糊數學方法,用數學語言的結構描述中藥的理論內容,用數學方法對藥物及方劑中的模糊現象、模糊概念進行量化描述,使中藥的研究定量化,從而促進中藥研究的現代化是非常重要的。綜合上述幾個方面,數學方法在中藥研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只有和其它基礎學科合理綜合應用,中藥研究才能迅速發展。正如恩格斯所說:“數學,辨證的輔助工具和表現形式?!敝兴幯芯繗v史悠久,種類繁多,我們要努力地發掘、整理和提高。當前中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中藥研究中的定量問題一定會引起人們更加地重視。

參考文獻

[1] 王智民,杜力軍,畢開順,等.中藥藥效評價的 “水閘門”法 [J].世界科學技術-中藥現代化,2003,2 : 34.

[2] 南京藥學院.藥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12.

[3] 趙榮華,易元瓊,李永強,等.518個糖尿病處方統計分析[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7,20(2):20.

[4] 嚴啟新,李秀珍,雷秀玲,等.中藥復方治療冠心病用藥規律探討[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8,21(1):17.

[5] 張京安.對古今中醫哮喘名驗方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1997,4(8):34.

[6] 謝 民,謝 進,苗靈娟,等.抗衰老方藥統計學研究[J].河南中醫,1997,17(6):374.

[7] 吳 童,任一心.中醫藥調治亞健康狀態處方統計分析[J].中醫藥信息,2004,21(2):45.

[8] 劉 龍,許 玲,李渡華,等.應用模糊數學研究中醫藥的現狀[J]. 中國臨床醫學雜志,2004,11(12):934.

篇9

【關鍵詞】高職高專 物理教學 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編號:ZJYJY12011);山東省教育廳高等學??萍加媱濏椖浚椖烤幪枺篔12WH64)。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61-01

1.引言

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對工作崗位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學生實踐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是一項系統的育人工程,物理作為系統工程中的一門基礎課,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運用物理知識解決醫藥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醫藥衛生用人單位對技能型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教學中如何適應現代醫藥崗位需求,強化大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培養,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改革課題。

2.高職高專院校物理教學中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對策

當前,我國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中還存在著薄弱環節,職業教育理念不夠深化,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晰;職業特點不夠突出,教學過程中能夠體現高職特色的的開放性、實踐性、職業性沒有凸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不夠深化。物理教學時總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只重視基本理論的掌握,輕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作為醫藥衛生高職院校的一名物理教師,針對目前高職高專教學現狀,就如何結合醫藥衛生專業知識,培養合格技能型人才作了深入的思考,并在醫藥物理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探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1更新教學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教學理念上教師要重視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改變傳統的教學定式,轉換育人模式:由灌注知識模式向知識與能力并舉模式轉換,強化創新能力培養;由單純專業知識教學模式向專業知識學習與綜合素質提高并重模式轉換,強化全面發展理念;由以教師為中心模式向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模式轉換,強化個性發展和學習能力培養;由過多強調課程系統性模式向理論教學與能力訓練兼顧模式轉換,強化實踐技能培養;由單一型人才培養模式向能醫能藥、能中能西、能治能防的全科人才培養模式轉換,突出寬口徑強能力畢業生培養。

2.2強調物理學在醫藥類專業中的應用,增強學生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主動性

物理學和醫藥學聯系密切,物理學的方法、技術和成果為醫藥衛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1660年,物理學家胡克設計制造了復式顯微鏡,用它第一次觀察了櫟木的細胞組織;1867年,醫生奧爾巴特研究制作了水銀體溫計;1889年,沃勒提出了心臟電偶極子,為心電圖提供了理論依據;1895年,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新的未知射線――X射線,倫琴用X射線照射了自己夫人手掌,拍攝了第一張X光照片;1896年,醫生里瓦羅基發明只做了了腕環式血壓計。1972年,亨斯菲爾德用物理學家馬克的影像重建理論體系,發明了X-CT,曼斯菲爾德和勞特伯樂為研發MRI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成果都是物理學家和醫藥工作者的研究實踐,已成為醫藥衛生領域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的重要手段,許多光、電儀器已成為藥物研究和分析的重要技術,成為藥物生產制備的重要設備,促進了醫藥學科的現代化[1]。

2.3結合醫藥應用教學,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習光、電儀器原理時,可帶領學生觀摩X射線診斷室、B超室、CT室、彩色多譜勒室、化驗室、藥廠質檢室等光電儀器室,使學生對物理學與醫藥學的關系獲得感性認識,從而激發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興趣。畢業生就業到各醫院、醫藥研究所、制藥企業等崗位,會遇到一些現代化光電設備和實驗方法,教師要多到臨床接觸光電儀器設備,比如用傳感器測量脈搏波、心音等,利用原子光譜儀分析藥物成分和結構,可結合細胞流變性測定、血液黏滯系數測定、藥物有效成分含量測定等實驗來說明物理學原理、技術應用于醫藥實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課的興趣,對其后續課程內容的理解及今后的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對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很大[2][3]。

2.4 更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踐直觀性

教學手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例如藥劑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應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為改革教學模式,豐富實踐教學內容,拉近課堂與生產企業的距離,我校教師把參加制藥設備廣交會和深入藥企生產車間拍攝的視頻資料,進行梳理加工編輯,制作了《中藥制藥技術視聽教材》,用圖片展示設備,設備由技術工人實際操作示范,用動畫展示工作原理,利用視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示制藥設備的構造工作原理與操作方法,把難以理解的原理,復雜的結構,課堂上看不到的操作過程,通過播放視聽教材呈現出來,直觀易懂,學生在教室就能看到現代藥企生產流水線,使學習內容由抽象變直觀、由靜變動、由枯燥變有趣,增強了教學直觀性和趣味性[4]。

3.結語

隨著我國創新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已成為當前高職高專院校的重要任務。物理學作為一個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應成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課程,在實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潘志達.醫學物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2]曾慶光,王藝,朱慧群.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5):106-107

[3]姜京榮.探討職業院校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風,2011(20):239

[4]徐華玲等.中藥制藥技術視聽教材在中藥制劑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13):40-41

篇10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80-0211-02

醫學主題詞檢索法是醫藥文獻作息檢索的重要手段,即使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在醫藥文獻信息檢索領域,主題詞檢索法都仍在繼續使用,并且與時俱進,持續發展。醫學主題詞表是情報檢索語言(通常是主題詞語言)的具體體現形式,規范的醫學主題詞表是二次文獻標引的重要依據,根據信息檢索原理,標引與檢索是信息存儲與獲取的兩個方面,標引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信息檢索。因此,醫學主題詞表是用戶與標引人員間的“指南”。在醫學文獻信息檢索課程中,醫學主題詞檢索法是醫學文獻信息的重要方法。PubMed與Embase是醫藥領域最常用的二次文獻檢索系統,都包含MEDLINE資源,且都具有醫學主題詞表,本文以這兩個檢索系統為例,對醫學主題詞檢索法進行研究。

1 PubMed與Embase

根據2012年最新數據表明,PubMed中經過MeSH標引的MEDLINE期刊有5627種,Embase包括MEDLINE在內的期刊有7961種,這些期刊全部經過Emtree標引。PubMed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免費檢索MEDLINE文獻的檢索系統,它的學科范圍包括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覆蓋護理學、藥學、牙科學、生化學、細胞生物學、衛生保健和獸醫學等學科。Embase是全球最大最具權威性的生物醫學與藥理學文獻數據庫,包括各種藥物和疾病信息,除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外,還覆蓋如藥物研究、藥理學、配藥學、藥劑學、藥物副作用、毒物學人體醫學(臨床與實驗)基礎生物醫學、生物工藝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保健策略與管理、藥物經濟學、醫療公共政策管理、公共職業與環境衛生、藥物依賴性及濫用、精神科學、替代與補充醫學、法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

2 MeSH與Emtree

醫學詞表編制的質量決定了對檢索系統的檢索效率。PubMed系統所用詞表為MeSH,Embase系統所用詞表為EMTREE,因Embase工作人員參照MeSH于1988年編制了Emtree,這兩個著名的醫學詞表有共同之處,但區別非常明顯。對醫學詞表的比較研究,有益于深入了解檢索系統,而且可以加深對情報檢索語言的理論研究。

MeSH與Emtree這兩個詞表最大的不同是專指度的差異。專指度是指主題詞與文獻主題概念的切合程度,揭示主題詞在表達文獻主題的深度和精度方面的能力。詞表的專指度直接影響檢索系統的查準率,較高專指度的詞表能夠幫助用戶獲得更高查準率的檢索結果。而專指度的高低與詞表的主題詞數量直接相關,主題詞越多說明詞表的專指度越高。如表1所示的收詞量上來看,Emtree收錄的主題詞是MeSH的2.4倍,同義詞也多出了七萬多條,從這一角度能夠反應出利用Emtree檢索比利用MeSH檢索會獲得更高的查準率。

同一個生物學或醫學概念、術語,在兩個詞表中的地位有較大區別。通常,Emtree使用更多的詞語做主題詞,而有可能這些詞語被MeSH當作入口詞來使用,這樣MeSH的概念體系可能更加清晰,同時可以防止相關文獻在彼此同義或近義的各個詞下的分散。但從總詞匯量方面來講,Emtree的詞匯數量遠遠多于MeSH詞匯數量,對于用戶來講,更多的詞匯意味著易用性更好。而且Emtree針對藥物主題詞專門設置了17 個核心的藥物副主題詞和47 種給藥途徑,如藥物副作用反應、臨床試驗或藥物分析等,增強索引的深度。針對疾病主題詞專門設置了14個疾病副主題詞,包括恢復、副作用、外科手術、治療等,幫助用戶精確地檢索疾病的某一類或幾類分支的相關文獻, 提高相關性。這些在Embase數據庫中的文獻記錄可以清晰地體現,文獻被標引時使用的主題詞被分成了藥物、疾病和其他三種類型。

3檢索效果比較

本文通過對兩個檢索系統中主題詞擴展檢索(即包括被檢索詞及其所有下位詞的檢索)進行測試,比較分析其檢出量之間的差異,進而評價其檢索效率,為教學過程中學員理解和掌握主題詞檢索法示范,最終為用戶選取最佳檢索平臺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3.1常見疾病、藥物或研究方向等醫藥概念檢索

因PubMed與Em轉自 base的基本檢索都具有檢索詞自動轉換或匹配主題詞功能,故檢索結果也同時對比給出基本檢索命中文獻數。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常見疾病如心臟病和糖尿病的檢索文獻命中率Embase都好于PubMed;常見藥物使用商品名芬必得,Embase能夠通過商品名匹配到主題詞布洛芬,命中文獻,PubMed幾乎不能識別芬必得,只有使用布洛芬才能命中約為Embase五分之一的文獻。生物學領域的轉基因動物研究,Embase的命中文獻數遠遠少于PubMed,可以推見PubMed的生物學領域的文獻較多。而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研究領域“誘導多功能干細胞”,在Embase中收錄的文獻數量可觀,而PubMed主題詞檢索的命中文獻僅為它的七分之一多。

3.2專題檢索

例:查找相關病毒性胃腸炎(viral gastroenteritis)的藥物經濟學(pharmacoeconomics)方面的文獻。為查找到較為準確全面的文獻,我們盡量使用主題詞檢索法和關鍵詞詞組相結合的方式。經分析與實際操作。PubMed中“病毒性胃腸炎”沒有主題詞,但上位詞“胃腸炎”有主題詞,且它有一個“病毒學virology”的副主題詞,故檢索式為("Gastroenteritis/virology"[Mesh] OR “viral gastroenteritis”) AND pharmacoeconomics,命中文獻數為3。為了擴大檢索結果范圍,使用“病毒性胃腸炎”的上位詞“胃腸炎”,檢索式為gastroenteritis AND pharmacoeconomics,命中文獻數為62。Embase中“病毒性胃腸炎”這一概念有對應的主題詞,故檢索式非常簡單:pharmacoeconomics AND 'viral gastroenteritis',檢索效率也高,命中文獻數為77條。

在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程中通過對MeSH與Emtree 兩個著名醫學主題詞表的對比分析與研究,并結合PubMed與Embase中的主題詞檢索途徑的實例檢索,幫助學員理解醫學主題詞掌握主題詞檢索法,并能夠通過結合主題詞表來判斷檢索系統優劣,最終達到選擇合適的檢索系統與檢索方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曉政.EMBASE.com的檢索特色[J].圖書情報工作,2005,49(5):136-139.

[2]于雙成.逢大欣與李占兵, MEDLARS與EMBASE所用詞表的比較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 1996,19(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