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災害現場處置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15 18:10: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風災害現場處置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沿海地區;10kV配網;防風加固;措施
1 引言
作為電力用戶與電力系統相連接的一個重要環節,10kV 配網線路具有點多、線長、面廣以及運行環境相對比較復雜等特點,其安全運行能力直接關系著整個電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廣東省江門臺山市的農業、工業、旅游業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經濟發展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沿海地區臺風多發,廣東沿海地區的10kV架空線路的抗風能力不強,威脅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因此,必須對沿海地區10kV配網架空線路防風加固中常見的問題以及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
2 沿海地區10kV配網架空線路防風加固中常見的問題
2.1 防風加固技術人員的專業性較差
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改革不斷的前進,電力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相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還比較落后,沿海地區10kV配網架空線路防風加固工作沒有有力的技術保障,防風加固技術人員的專業性較差,不能適應新形勢之下的技術要求。
2.2 防風加固缺乏統一持久的規范
缺乏統一持久的規范是沿海地區10kV配網架空線路防風加固中常見的問題。防風加固缺乏統一持久的規范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配網的環網率比較低;專變、專線用戶維護自己的線路設備的產權責任不強;速生桉林樹的大面積種植,威脅了線路的運行極大,增大了線路的維護難度;瓷擔是CD-10型號的,使得螺絲可以直接的穿透瓷擔同金具進行固定,在螺絲生銹之后就會撐爆瓷擔的孔,引發斷擔故障;供電部門的監察性的管理巡視不夠,用戶的線路設備所導致的配網事故不時發生;線路的運行年限一般都超過了15年、20年,甚至個別的專用線路已經超過了30年;電桿的基礎都是直埋式,沒有卡盤也沒有使用混凝土的倒制方式。
3 沿海地區10kV配網架空線路風災事故的原因
3.1 斷桿原因
3.1.1 電桿的運行年限太長
電桿的運行年限太長,導致電桿風化現象嚴重,鋼筋出現銹蝕,而降低了強度。
3.1.2 樹木的壓倒
樹木的斷枝壓在線路上導致了斷桿的事故。
3.2 桿塔傾倒原因
3.2.1 基礎的抗傾覆強度不夠
實際中,倒桿的數量明顯比斷桿的數量多,并且多數倒桿是傾倒的方式,這與電桿基礎遭到破壞或者基礎不良密切相關。當桿塔被安置在流沙地帶和軟土層,再加上未安裝底盤以及埋深不夠時,其基礎的抗傾覆能力就比較差。 除此之外,臺風所帶來的海潮、洪水、暴雨等次生的災害,也會破壞桿塔的基礎,引發桿塔的基礎出現水土流失現象或者引起山體的滑坡而出現倒桿。
3.2.2 防風的拉線設置不夠
防風的拉線設置過少,或者是由于現場的施工條件的限制,導致不能夠遵循設計的要求來設置防風拉線,使得線路比較單薄,易串倒。
3.3 設計的風速過低
目前,大部分的已建線路都采用國標97版 、83版的配網規程,這些規程的最大風速的設計都是參考當地平坦土地之上的10 m高的平均最大的風速。因此,設計的風速普遍過低。
3.4 耐張段太長
耐張段太長,使得桿塔易串倒,加大了事故的范圍。
4 沿海地區10kV配網架空線路防風加固措施
4.1 采用套筒式的混凝土基礎
同普通的水泥桿基礎相比套筒式的混泥土基礎具有以下的優點:
(1)施工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普通的電桿基礎在開挖的時候一般需要3-4人才可以完成,然而套筒基礎的開挖可以不要支模板,這就極大的減低了施工的難度,很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2)地質比較差的區域,能夠減少電桿基礎開挖面積,從而降低了對當地的農業的影響。
(3)內套筒預留了立桿使用的中間的孔洞,在立桿的時候可以把水泥桿放到內套筒里面,并且用中砂填充中間空隙,而內套筒最頂面大約50mm的地方是采用混凝土的砂漿來密封的,這樣可以在需要換電桿的時候,僅僅把表層的砂漿鑿開,方便日后的維護工作。
(4)套筒砼桿的基礎提高了搗基以及基礎的開挖安全等級,它利用水泥套筒有效的防止了開挖時的塌方現象,確保了工人的安全。
4.2 采用微氣象來劃分工程的設計氣象條件
針對不同微氣象區要采用不同的改造方案,在氣流的抬升隘口段或者大陸的沿海風口的設計風速要提高到40m/s,如川島的設計風速要提高到45m/s,背風側的設計風速要設為35m/s;對原有線路的改造段要在檔距比較大的區域加插電桿以縮小檔距,還要更換原有的絕緣子、電桿橫擔并增加防風的拉線。
4.3 采用加強型電桿
加強型的電桿具備較好的抗彎力矩,可以在大風的情況下依靠自身具備的抗彎能力來抵御臺風直接的對桿所形成的彎矩,能夠不用對電桿增加拉線,進而降低了線路的補償難度。加強型電桿同普通電桿相比具有允許的傾覆彎矩較高,能夠在寒冷、大風的地區運用的優點,普通型和加強型電桿技術參數如下表所示:
普通型和加強型電桿技術參數
規格 長度/m 埋深/m 普通型電桿容量/KN?m 加強型電桿容量/KN?m
G I J K G I J K 最高
Φ190×10 10 1.5 20.12 24.15 23.27 28.43 40
Φ190×12 12 2.0 24.38 29.25 34.12 39 26.97 32.90 36.12 42 48
Φ190×15 15 2.5 30.62 36.75 42.88 32.01 39.45 46.66 60
4.4 采用加強型的絕緣子
加強型的絕緣子具有一小一大兩個孔,小孔用來安裝剪切的螺栓,大孔用來安裝固定的螺栓用,導線斷線的時候,瓷橫擔處的剪切螺栓會被剪斷,同時瓷橫擔會沿著固定的螺栓旋轉90,以降低導線對電桿造成的拉力,降低倒桿風險,保護電桿。
4.5 采用埋深淺、大底板的鐵塔基礎
臺山的沿海地區主要是以淤泥地和沙地為主,因此應該采用埋深淺、大底板的鐵塔基礎,在沙地進行施工時這種基礎能夠有效提高基礎抗傾覆的能力并且防止塌方,在淤泥地段施工時這種基礎能夠有效提高基礎承載的能力,建設基礎下沉的現象。
4.6 將配網的電力線路納進電力遠動系統
將配網的電力線路納進電力遠動系統,可以對所有的故障點進行監控,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協助相關部門動態地把握電力線路的實時運行情況,避免盲管現象,提高供電的可靠性。當電力線路因為大風等原因出現故障的時候,電力遠動系統可以準確、迅速地查出故障的位置并進行切除,從而快速進行維修,縮短停電的時間,進而提高供電的可靠率。
4.7 提高大風區域的電力設施運營和管理水平
(1)相關部門要對應急處置的預案進行修編并且組織演練,做好預防工作。應急處置的預案包括10kV的線路快速恢復供電預案以及臺風迅速響應的預案等,要設置專人利用網絡對臺風動向進行實時的監控,特殊地區要提前進駐車輛、搶險人員及配品備件,嚴格兌現服務的承諾。
(2)提高搶修的能力,供電部門要配備一定量的電力故障檢測和檢修的設備,包括故障的定位系統和短路故障的指示器等,以便準確、快速地對故障進行定位及搶修,節約搶修的時間,提高管理的水平。
4.8 臺風災害比較嚴重的區域采用電纜敷設
目前我國的架空線路在設計時所設定的最大風速是25、30 m/s 兩級。而風力超過了12級的時候,最大的風速可以達到30 m/s 之上,這就高出了架空線路在設計的時候設定的最大風速,當風力非常大的時候,架空線路容易發生倒桿、斷線等事故。因此,臺風災害比較嚴重的區域,電力線路應該采用電纜的敷設方式以避免特大風力破壞電力線路,保證供電的可靠安全。
5 結束語
沿海地區臺風頻發,對10kV配網架空線路的影響比較大,容易引發大面積的斷線、斷桿、倒桿以及其他設備受損的現象。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因地制宜的綜合采用各種方式,做好沿海地區10kV配網架空線路防風加固工作,改造配電網的建設,保證供電的安全可靠,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向陽,黃志偉,戴志偉.配電線路臺風受損原因及風災防御措施分析[J].南方電網技術,2010.
[2]廣東沿海地區電網防御臺風技術標準和加固措施[S].廣電計部[2011]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