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工程畢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00:1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全生產工程畢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安全生產工程畢業論文

篇1

綜合就業特點、國家現階段的安全趨勢和企業需求,天津理工大學安全專業卓越工程師的目標定位為為企業培養“安全生產規范化及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卓越工程師為特色。在學生培養中,注重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相結合,特別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學校和企業共同開設的專業課、認識實習及源自企業實際的畢業論文等主要環節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階段就能深入企業安全生產的實際工作,具備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的能力,從而保障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在培養中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理論學習及企業實踐鍛煉,使學生具備應用系統安全先進的理論和方法對系統的設計、生產、使用、維修、報廢的全壽命周期、全方位的風險識別、分析、評價、控制及風險安排的能力,從而使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管理的科學化和系統化。

2安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的建立

2.1培養方案的制定根據培養目標,制定了卓越安全工程師四年本科教學的培養方案,該培養方案有以下特點:(1)形式上:采取“2+1+1”模式,即2年基礎理論教學,1年專業理論教學和綜合能力培養,1年企業實訓,其中,企業實訓以企業現場教學為主,校企教師聯合授課。(2)內容上:理論教學學分占60%;實踐環節占40%。理論課程內容覆蓋現場工程師知識要求和人文素質培養要求,強調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要求;實踐教學系統化,著重現場工程師能力培養和工程素養的提高,取得從事安全工程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具備相應職業資格要求的能力。(3)專業課教學上:將人事部組織的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勞動保障部組織的國家安全評價師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要求以及企業安全標準化相關要求納入專業課教學內容中;教學模式采用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將生產中的事故案例進行現場教學講解,加強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強化課程體系對于工程師能力的訓練功能。(4)企業實訓課程:企業實訓課程考慮目前的就業形勢,分為建筑安全及化工安全兩個模塊,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要求。

2.2校內培養方案校內培養方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基礎理論教學,該部分課程以數學、體育、英語、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基礎課程為主,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工程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通過學習獲得從事安全專業所需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經濟管理知識,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另外一部分是專業理論教學,該部分課程體系由安全系統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安全管理學、工程熱力學、燃燒與爆炸原理等理論教學體系和安全工程實驗、課程設計等實踐教學體系構成,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安全科學、安全工程、安全管理、職業健康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3企業培養方案企業培養方案分為現場教學及實踐教學兩部分,現場教學部分分兩個專業方向,其中化工安全方向課程體系由石油化工工藝及設備安全,化工安全設計,化工安全管理標準化,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四部分組成;建筑安全方向課程體系由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安全管理標準化,建筑事故案例分析組成。授課教師采用校企聯合,要求企業教師專業職稱至少為安全高級工程師,并具備多年的從業經驗。現場授課重點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安全技術管理能力以及技術創新素質的培養。內容側重行業需求、行業發展方向、工程師素質、工程倫理、工程技術理論、工程技術方法、企業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原料、物料及產品的理化性質,各生產作業環節及主要生產設備存在的隱患及危險性,初步認識和了解安全防護裝置、安全設施的維護與運行情況,一旦發生事故可能的事故類型、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安全工程專業發展以及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從介紹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識和方法入手,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培養。

企業實踐教學部分由認識實習、專業設計、畢業設計三部分組成,認識實習主要通過現場參觀,使學生對各工藝過程、設備設施,尤其是安全設施作用有所了解,進而為后期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提供基礎。認識實習時間為兩周主要內容。專業設計是畢業設計前的一項實踐教學活動,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專業設計,使學生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基礎知識,并用所學知識完成一個理論問題探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對所學專業的理解和認識,最后提交設計方案。與企業課程相對應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師專業設計分為兩個方向即化工安全方向和建筑安全方向。化工安全設計方向通過對主要工藝流程的危險辨識、評價提出保證工藝安全的設計方案。建筑安全設計方向通過對主要施工過程的危險辨識、評價提出保證施工安全的設計方案。畢業設計通過16周時間,學生在企業工程師及校內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選擇企業實際現場技術問題作為畢業設計選題,查閱、學習相關科技文獻資料,確定設計方案與技術路線,完成規定的設計任務,通過校企聯合組織的畢業設計答辯。

3結束語

篇2

【關鍵詞】獨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

我國工程管理專業是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設置的一個新興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科交叉復合而成的學科。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已經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較快、成效較好的專業之一,截止到2008年,設置工程管理專業的學校已經有628所。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持續高速發展,工程項目的大量實踐助推工程管理在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等方面日趨完善,工程管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普遍的認同和高度的重視。近10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獨立學院已經成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獨立學院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如何凸顯自己的競爭優勢呢?目前,大多數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獨立學院還是主要克隆“母體”學校專業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致使在工程管理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上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實施過程中顯為尤為突出。當前,為順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潮流,獨立學院正面臨著新一輪的較量――脫離母體院校,轉設為民辦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應抓住這一良好機遇,重構課程教學體系,體現自身特色優勢,以期實現新的發展目標。本文以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為例加以剖析,積極探索轉設后獨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如何進一步搞好實踐教學。

1 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應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由土木工程技術知識及國內、國際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組成的系統的、開放性的知識結構,全面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同時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1]然而現在大部分獨立學院的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上還是盲目照搬母體高校的學科設置和教學計劃的做法,沒有考慮到自身生源的特點。從長遠發展來看,不利于獨立學院轉設后的發展,更是直接影響到獨立學院“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最有效手段,在整個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衡量獨立學院教學質量及體現特色辦學的關鍵之一,具有其他教學環節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但,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還嚴重存在不足,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1 適應不了市場需求

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范圍十分廣泛,他們可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咨詢機構、政府建設管理部門、工程設計單位、工程項目管理公司、物業管理公司、與建筑業相關的研究所、銀行投資管理部門、工程相關軟件開發公司、高等院校及職業技術學校。但獨立學院由于生源的特點與一本、二本本科院校相比沒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受聘單位主要還是集中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工程咨詢機構。近年來用人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時候更多的是要求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及動手能力的人,而獨立學院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理論知識不足,與職業技術學院相比――實踐能力不夠,處于一個尷尬的位置。獨立學院雖然近幾年發展迅速,但由于成長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上還是主要照搬“母體”院校,還是和大多數普通高等院校一樣寬口徑厚基礎、廣而不精。學生畢業后更是不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因此很難適應市場的需求。

1.2 不重視實踐教學

從國外工程管理的實踐教學來看,它們的實踐課時占總專業學時的40%左右,而我校實踐課時僅占24%,明顯偏少。目前,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認識實習、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現階段獨立學院由于沒有國家教育資金的支持,主要還是來源于民營企業。因此,基本上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實習基地。而現在隨著我國對建筑行業安全生產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越來越重視生產的安全性。[2]施工現場存在的不穩定性也高,大部分學生對“工程施工”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由于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強,剛到工地想對問題想探個究竟。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將會給施工單位的企業聲譽和投標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很多學校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對實踐教學存在“走過場”的現象。不監督具體的實習過程和效果,只要學生能上交實習鑒定表和實習日志及報告,即表示進行了實習。

1.3 師資力量薄弱

獨立學院的教師主要還都是合同制,和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有編制相比在待遇上要相差很多,導致一些高科研和實踐經驗強的教師不愿意來獨立學院。教師隊伍主要還是來源于剛從學校畢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由于沒有實踐經驗的積累,導致很多指導老師對實踐中的某些問題理解也不是很透徹。因此,在指導學生實踐教學的時候也帶來比較多的困難,講課的效果也不太令學生滿意。

2 轉設后,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建議

2.1 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

能否成功轉設為民辦普通高等院校直接關系到獨立學院未來發的展。截止到2011年3月14日,湖北省――這個獨立學院保有量全國第一的教育大省就已經有三所獨立學院正式轉設成功,而我校在2012年也準備正式轉設,那也就意味著可以不用交30%的“冠名費”了。那么這一筆省下來的費用就可以用來加強對實習基地的建設,特別是像工程管理專業這樣對實踐性要求比較強的專業。以建筑業優秀企業的適宜的實踐教育合作計劃對于形成特色鮮明的獨立學院專業教育有著重要作用。校企雙方互派相關人員進行業務交流,開展多方面、深層次的學研合作,可以委托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指導學生的實踐教學,同時學校也從科研上來支援企業的發展。[4]2007年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與中海地產聯合成立了“重慶大學―中海地產職業發展研習中心”。這是學校教育機構與建筑業優秀企業開展合作教育模式的實現與創新,目的在于創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開拓學生視野,增強本科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改項目的推行,對于進一步形成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的特色,提高工程管理專業優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強化實踐技能的培養

工程管理行業需要的是有專業技術功底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管理者。所以,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的同時,還應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的培養、鍛煉自身的實踐技能,做到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的良好結合,來不斷提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認識實習過程中,可以安排一些具有較強實踐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生,進場前聽取指導教師的入場教育,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后,主動向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學習,了解工程概況和工地情況,認真觀察施工工藝并做好現場參觀的記錄。課程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應該與理論教學相配合而進行。如學習《土木工程施工》這門課,在學完理論知識后,學校安排期末統一組織學生到工地實習,通過在工地觀察生產工人從事的挖土石方、砌磚、打樁、澆筑鋼筋混凝土等現場勞動,了解施工工藝及方法。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如《工程估價》這門課的課程設計是通過施工圖紙讓學校算出工程報價,但往往在實際進行的過程中,存在普遍的抄襲情況致使課程設計流于形式。對此,可以將一個班一套圖紙改成由7~9人一套圖紙甚至改為1 ~2人一套圖紙,這樣就能保證到人人能夠動手避免抄襲,同時也給學生在學習這門主打專業課的時候增加壓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生產實習是應用和檢驗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是認識社會、提高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生產實習的時候不僅要求學生注重細節,而且要深入了解其產生、形成、發展的實際背景和客觀條件,并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方法對其進行認真的歸納、總結和分析,從而逐步提高自身對基礎理論、技術方法的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

2.3 加強理論教學與執業資格考證的結合

執業資格是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某種專業技術工作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條件。與工程管理專業聯系比較緊密的執業資格考試主要有5個,即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房地產經紀人。著眼于學生將來的發展,可以在制定培養方案的時候融入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如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從2008年正式開始由一級建造師證和二級建造師證代替原來的項目經理證后,已成為近幾年來比較熱的一個執業資格考試。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科目相關的課程有: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法規、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監理等。教師在教授這幾門課的同時要注重它的適用性,加強與執業資格考試的聯系。

2.4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主要是從學校到學校,雖然理論功底比較強但實踐經驗還是比較匱乏,給實踐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對此,首先要先要求新近的青年教師必須到本專業實驗實訓室,熟悉本專業各個實踐環節和常用儀器、沒備的使用,再分配實驗教學任務;其次青年教師應該在施工單位連續三年內至少呆半年,加強實踐經驗,教師在施工單位工作期間,視同完成額定工作量。[5]并且把此作為培養青年教師的一項制度,與認識實習、課程實習、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等結合起來長期堅持。如我校在下半年,要求承擔實驗的教師必須要把自己承擔實驗的項目至少要做一遍并交一份實驗報告,以保證教師對實驗內容、儀器的熟悉。而且要求工程管理專業的幾名青年教師在明年暑假必須去施工單位呆一個月,增強實踐經驗。

轉設后的獨立學院在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還處理積極探索和試驗階段,這與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才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校從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角度出發,研究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對策,改革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盡量做到“量體裁衣”。

參考文獻

[1]任宏:《建設工程管理概論》[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8

[2]張宏青,楊洋:《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 2010(5)

[3]司淑梅:《應用型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6年10月

[4]馬力強,曾繁偉:《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實習基地建設芻議》[J].淮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1)

[5]陳建國,許鳳:《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