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04:20: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信息系統項目可變性的風險
在信息系統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國家政策或者企業管理思路的變化都可以影響項目的建設,受重大性的決策影響可能項目叫停,或者已經完成的工作要返工。
(2)信息系統項目靈活性大的風險
在信息系統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中,用戶需求都是通過前期調研確定的,每個人對于一個事的想法,在經過時間或者工作思路的變化,對于信息系統的需求都會發生變化;信息系統的設計人員的知識體系不同,設計的系統架構和思路也不會完全一致;信息系統開發人員的程序設計和編程習慣不同,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信息系統項目的風險。信息系統項目的需求、設計和開發的靈活性大的風險需要控制,才能保證信息系統項目順利進行。任何項目都有風險,信息系統項目的成功必然有效地進行了風險管理。由于項目建設中總是有不確定風險,我們要避免或減小風險發生后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整個信息系統項目建設中需要關注和重視項目風險管理。
二、以SAP系統升級項目為例分析
介紹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管理,該項目是SAP系統從ECC5.0到ECC6.0的技術升級。經過對重點風險分析后得出:第一該項目的技術風險高,原因是SAP系統用戶數較多、自定義開發及接口也較多,與該項目同期關聯實施的項目還有10個左右。第二項目質量要求高,原因是保證原有SAP系統及基于此系統的各類業務應用系統不受影響并能正常運轉和使用。為了完成項目的目標必須控制項目的范圍、進度、成本和質量,充分重視風險管理。根據風險管理理論,結合信息系統項目實際情況,在項目建設中堅持進行風險管理,依據風險管理理論為了降低和避免項目風險采用了如下的措施:
1編制風險管理計劃
在SAP系統升級項目啟動后,我們按照風險管理理論,編制了詳細的風險管理計劃,制定了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管理活動的處理和執行計劃。本項目是一個大型的信息系統項目,項目規模比較大、項目干系人多、系統使用用戶多并且該項目的上線時間固定。因此,項目進度是最大的項目風險,若不能如期上線,將會影響到公司的運作。為此,在項目啟動后,召集了項目小組成員開會制定項目計劃。首先按照SAP系統的ASAP實施方法論制定了項目的總體計劃,明確了項目準備、藍圖設計、系統實現、上線準備和上線及上線支持各個階段的任務和完成時間。倒推出各步完成的時間,制定了出現延遲風險的處理方案。制定了項目例會制度,每周召開項目例會,匯報項目進度及出現的風險,制定風險的應對策略。為了控制進度的風險,還要應對國家政策或者企業需求變化等突發的事件,為適應新的企業需求等突況調整項目計劃。總之項目的風險管理計劃和項目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實時的進行調整。
2人員流失的風險控制
篇2
科研工作對于高校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隨著科研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科研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高校科研成果數量增加較快,教師的科研內容較為復雜,涉及范圍極其廣泛。為了合理的推動教師隊伍的科研建設,設計一個科研信息管理系統,為今后科研信息的查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關鍵詞】
J2EE B/S 科研信息 管理系統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高校的科研活動和科研能力已成為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從而導致了高校的科研工作和統計工作不斷龐大和加重。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人工來進行,即通過Excel、Word等辦公軟件或者簡單的數據庫采集系統來處理大量的數據,這種方式不僅給科研管理人員帶來了繁重的工作量,并且造成科研管理人員和科研工作人員之間缺少必要和及時的溝通,難以反映高校科研現狀,造成信息傳遞流轉失真且速度慢。 在當前形式下,通過IT技術等信息化手段,實現科研管理信息化,以加強日常科研工作管理,整合科研工作流程,為決策層提供真實有效的參考依據,從而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也是當今高校科研管理的大勢所趨
1、技術介紹
1.1 J2EE 簡介
J2EE是Sun公司推出的一種全新概念的模型,比傳統的互聯網應用程序模型更有優勢。J2EE的應用編程模型(J2EE Blueprints)提供了一種用于實施基于J2EE多層應用的文檔和實例套件的體系模型,簡化了這項復雜的工作。它被開發人員用作設計和優化組件,以便開發人員從策略上對開發工作進行分工;J2EE平臺是運行J2EE應用的標準環境,由J2EE部署規范(一套所有J2EE平臺產品都必須支持的標準)、IETF標準集和CORBA標準組成。最新的J2EE平臺還添加了JavaBean組件模型。開發人員可以利用JavaBean組件模型來自定義Java類實例,并可通過已定義的事件訪問Java類。
1.2 B/S(Browser/Server)結構簡介
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來實現,極少部分事物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所謂三層3-tier結構。相對于C/S結構屬于“胖”客戶端,需要在使用者電腦上安裝相應的操作軟件來說,B/S結構是屬于一種“瘦”客戶端,大多數或主要的業務邏輯都存在在服務器端,因此,B/S結構的系統不需要安裝客戶端軟件,它運行在客戶端的瀏覽器之上,系統升級或維護時只需更新服務器端軟件即可,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TCO)。 B/S結構系統的產生為系統面對無限未知用戶提供了可能。當然,與C/S結構相比,B/S結構也存在著系統運行速度較慢,訪問系統的用戶不可控的弱點。
2、系統目標及要解決的問題
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主要任務是用計算機對各種科研信息進行日常的管理,如查詢、修改、增加、刪除以及存儲等,迅速準確地完成各種科研信息的統計計算和匯總工作,快速打印出科研信息報表,系統能及時為學校提供科研信息,輔助管理人員制定科研計劃;分析科研計劃及合同完成情況,實現對科研任務、科研計劃的管理和控制;完成科研工作量的計算、統計、審核;構建系統的安全解決方案,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實現對科研工作人員的管理及登錄系統時的權限分配。
3、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
系統主要包括項目管理、成果管理、經費管理、統計查詢、系統設置、用戶管理六大模塊。各模塊之間并非各個獨立,而是相互聯系,相互關聯在一起的,從而使系統能夠很好的完成所設計的功能。
3.1項目管理模塊
項目瀏覽:可以分為三種方式瀏覽(按單位個人、按項目類別和按項目來源)。
項目統計報表:提供多種形式的統計查詢,查詢的數據可以導出到Excel表中,也可生成報表直接打印或導出為Word、PDF等格式用于排版和編輯。
項目查詢:主要是對上傳項目、論文等進行登記和瀏覽等管理。
3.2成果管理模塊
成果瀏覽:主要是方便用戶對科研成果的管理、瀏覽,也可實現成果的簡單統計,可分為兩種方式(成果的分類方式和單位個人方式)。
成果登記:用戶可根據具體的情況管理論文、相關證書圖片的上傳等,可以分為(論文登記窗口、獲獎登記窗口、著作登記窗口、鑒定登記窗口、專利登記窗口、軟件登記窗口)。 成果入庫:主要是實現對各二級單位登記成果的二級審核入庫工作,可將審核過的內容永久加入到數據庫中。
成果統計報表:該功能設計了多種成果統計查詢功能,可以將查詢的數據以Excel、PDF、Word格式導出或直接生成表報打印。
3. 3 經費管理模塊
經費設置:用戶可以登記項目經費的撥入和撥出,同時提醒項目的主持人經費已撥入和撥出。 經費瀏覽:該功能實現對單位個人所屬項目的經費信息進行查詢和統計。
經費統計報表:該功能實現用戶統計項目的經費,可以導出Excel,或者打印報表。
3. 4 統計查詢模塊
查詢項目:該功能實現用戶自定義查詢條件,查詢項目數據,并可以導出或者打印結果。 查詢成果:該功能實現用戶自定義查詢條件,查詢成果(論文、獲獎、鑒定、著作、專利、軟件登記)數據,并可以導出或者打印結果。
科研工作量:該功能主要是為了統計某個單位個人的科研情況(項目、成果),既可以查詢全部數據,也可以指定某個時間段進行查詢。可以將結果導出Excel,或者打印報表。
3. 5 系統設置模塊
系統初始化:對系統數據進行清零處理。
代碼維護:對項目代碼、類別代碼、學院代碼等進行維護和管理。
人員庫維護:增加人員、刪除人員等。
權限設置:對項目權限、統計權限、成果權限等進行設置。
3. 6 用戶管理模塊
添加用戶:添加新的用戶。
修改用戶:對用戶進行密碼等修改。
刪除用戶:刪除用戶。
用戶登錄:對用戶的登錄進行管理
4、系統的用戶管理
系統為用戶提供統一的科研項目管理與統計信息系統資源的訪問入口,用戶只需從門戶系統中選擇正確的角色登錄,即可漫游訪問科研項目管理與統計信息系統中集成的所屬權限下的各種信息資源和管理系統。用戶登錄后即可顯示用戶有權訪問的業務系統,用戶可直接訪問相關的功能,獲得項目數據,而無需在系統中重新登錄。 系統有2種不同角色:教師、管理員,不同角色可做不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