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碩士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06:47: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在職研究生碩士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參加在職研究生學習的人很多,但在完成學業畢業后,有的人獲得了結業證書,有的人則獲得了畢業證書。一些人就比較疑惑了,在職研究生的結業證和畢業證一樣嗎?
中國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老師可以肯定地回答,在職研究生獲得的結業證書和畢業證書,盡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的含金量及使用效力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在職研究生結業證書是學員在參加同等學力申碩在職進修班課程學習,每一門課程經過考試及考核,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在修滿規定學分后,學員將獲得院校頒發的課程結業證書。此證書與碩士學歷及學位都是沒聯系的,只能證明學員參加了相關課程學習,一般可在學校官網上查詢得到。
在職研究生想獲得畢業證,就需要參加一月聯考,在被錄取后,需要參加相關課程學習,修滿學分的人員進入碩士論文階段。最后達到畢業要求的,將獲得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相關證書的含金量是與全日制研究生獲得的證書一樣的,在法律地位與效力上也是相同的。碩士畢業證可以在學信網,碩士學位證可以在學位上查詢其真偽。
篇2
010-51656177 010-51651981。全國免費直撥:4000-716-617;(24小時咨詢熱線) 咨詢QQ:864429365,976457629
浙江大學法學專業公司與金融法方向(同等學力)
申請碩士學位課程 招生簡章
經濟的全球化,使得金融業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也使公司與金融法成為各國法律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金融業是一個以規則運行為特征的特殊產業。實踐證明,經過高素質法律訓練的人尤其適應該行業的競爭與生存,因此,法律人往往會從事該行業工作,已經具備其他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員,如實現與法律專業知識的復合,成為復合型高端人才,則優勢凸顯。具備傳統法律知識的人員,對于專業很強的公司與金融法律也有知識轉型、更新和提升的需要。
浙江大學法學院為應對這種社會需求,特開設公司與金融法碩士課程班,綜合浙江大學法學院和國內高校、研究機構及金融管理實務部門的優質資源,為學員提供碩士層面前沿熱點國內外公司與金融法律知識,使學員的公司與金融法理論和實務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課程對象】
公司、證券、銀行、保險、信托、期貨、擔保、貸款公司等相關行業人員;公安、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及仲裁委等公司與金融法律從業者;政府金融辦、人民銀行等“一行三會”監管官員。
專業背景不限,免試入學。
【課程設置】
法理學、法學前沿、碩士生英語、民法總論、物權法學、債權法學、商法、金融法、票據法、公司法、股權投資法、證券期貨法、保險法、銀行法、投資基金法、信托法、國際金融法、金融刑法、行政法(金融監管)、房地產法、民事訴訟與仲裁、貨幣金融專題、證券投資專題。
富有特色的實戰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能力并進。
【學習時間】
1年半,雙休日學習。
【證書頒發】
經考核合格后頒發浙江大學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人員課程班結業證書。符合條件,通過考試和碩士論文答辯可獲得浙江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課程費用】
學費:21000元。
書本費:1000元。
教學地點: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聯系電話】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費直撥】 4000,716,617
篇3
關鍵詞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 學位論文選題
中圖分類號:G643.8;TB-4 文獻標識碼:A
專業碩士學位是區別于學術型學位的另一種類型的學位,目前我國已包括了在職專業碩士學位和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專業學位教育的任務是,根據社會某特定職業或工作崗位的需要,培養適應該職業或崗位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性、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我國的專業學位教育始于1991年,初始主要為在職教育,歷經二十余年,已發展包括了在職和全日制兩種教育模式,己形成以碩士學位為主、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層次并舉的專業學位體系。在專業碩士學位方面,目前包括理、工、文、管、農、醫、財經、政法、教育等39個學科領域,包括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教育碩士、工程碩士、會計碩士等多個專業,全日制碩士包括12個學科領域的158個專業學位。
目前,上述兩種專業碩士均在招生培養人才,但二者在學制、管理、教學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職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已實行多年,教與學等多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但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爭議較大。全日制學術碩士人才培養最為成熟。全日制專業碩士實行只有6年,現處于探索完善階段,存在著職業性不突出、實踐環節薄弱、導師力量不強、評價標準缺乏等問題。
作為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主要部分,學位論文是其中重要環節之一,因培養目標與原有學術型碩士和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不同,在學位論文環節中,論文選題應存在自身特點。結合近幾年教學實踐,本文對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選題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
1學位論文選題中若干問題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產生于2008年經濟危機和10年大學生擴招之際,實際上也是為了實現調整研究生教育結構的“發展目標”,即降低學術性研究生培養規模,調整研究生結構。這種調整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在具體實施時,由于經驗和相應教學配置不足,也使人才培養存在問題。下面就學位論文選題原則、實踐性、創新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1.1選題基本原則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從培養目的來看是要求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的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為此,需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培養計劃,其中主要需突出適應特性的行業或職業、體現應用型、達到高層次要求,在論文選題同樣需按上述要求進行,避免偏離培養目標。根據教研[2009]1號文件,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形式。
1.2實踐性
在選題時,應注意專業學科領域,不可偏離專業人才培養初衷,強調知識整合和情境化,應按專業應用型要求,注重實踐性,不可將專業碩士論文選題與學術型碩士等同。在選題中,應注重論文完成中的實踐實訓,突出實踐能力培養,以達到全日制研究生在畢業后能很快適應未來專業或職業要求,能在就業單位經過自身短期積累,迅速成為單位中的中高層次人才。
1.3創新性
作為研究生,雖然是專業碩士,但學位論文也需在專業方面有所創新,按要求主要應為本行業或職業方面創新,包括: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研究與開發,技術攻關、技術改造、技術推廣與應用;技術方案研究,引進、消化、吸收和應用國外先進技術項目,應用基礎性研究、預研專題,工程設計、工程設計研究與實施,工程軟件或應用軟件開發,工程管理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區別于學術型研究生選題的創新性要求。
1.4可行性
同所有學位論文一樣,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一樣應具有可行性,該可行性需與其本身培養目標相一致,與學制、課程體系、專業或職業等相匹配。在全日制碩士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需要有不少于6個月專業實踐期,這占用了學生完成學位論文的時間。本文認為,在確定選題時,應結合專業實踐情況進行,以保證該學位論文選題的可行、實踐性,真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滿足人才培養需求。
2結語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人才保證。實施6年來,雖有不足但也在逐步完善中取得進展。隨著進一步積累,近兩年部分學校全日制專業碩士招生生源得到明顯改善,部分專業好于學術型碩士,這也符合了我國高等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初衷。本文從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角度進行了分析探討,望對該類碩士人才的培養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篇4
Space軟件對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數據進行科學計量,在較為深入地了解我國項目管理發
展現狀的基礎上,通過關鍵詞共現網絡和聚類分析,探究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現有研究熱點領
域和新興領域的研究主題,并對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特點進行總結,以推動我國項目管理
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關鍵詞〕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
文;科學計量;信息可視化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24
〔中圖分類號〕F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8-0821(2014)01-0110-05
Analysis of the Topics of Ch
ina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View of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Master Degree
Thesis
Zhu Fangwei1 Song Haoyang1 Hou Jianhua2
(1.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
an 116024;
2.Humanities Department,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4,China)HT〗
〔Abstract〕”BZ〗Use CiteSpace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Master degree thesis of project ma
nagement in China in Scientometrics method.Based o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hemes o
f the existing hot and emerging field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hrough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 and cluster analysis.Then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Chin
as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ing and proposed some advises about the future d
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
mprovement of Chinas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
nt;master dissertation;scientometrics;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1960年,華羅庚最早將項目管理的
主要方法之一網絡計劃技術引進國內,并命名為“統籌法”,自此拉開了我國項目管理研究
與應用的序幕?1965年6月,《人民日報》發表了華羅庚的《統籌方法平話》,進一步促進
了網絡計劃技術在我國的推廣與應用[1]?這一時期,我國的項目管理主要處于理
論方法學習與推廣階段?
20世紀80年代末,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在國內工程實踐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利用世界
銀行貸款所建設的云南魯布格水電站飲水導流工程,首次采用了國際招標和項目管理方法,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隨后,一些大型工程建設項目如二灘水電站?三峽水利
樞紐建設相繼采用了項目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進入90年代后,相關研究者開始著手我國項目管理理論體系的構建工作,并于1991年成立了
我國第一個項目管理專業學術性組織,中國項目管理研究委員會?截至2000年,委員會總共
開過3次學術年會和兩次國際研討會[3]?由該委員會組織構建的《中國項目管理
知識體系》?內部發行的《項目管理》刊物以及《國際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標準》,對我
國項目管理理論的研究和人才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而國內高等院
校和機構則成了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的主力軍?20世紀90年代開始,相關高校開始設立項目
管理專業,將其作為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的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培養碩士?博士等各
層次專業人才?截至2012年,全國具有項目管理專業學位授予權的院校和機構共有133所,
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和機構有97所?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大大推動了我國項目管
理理論研究的發展,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我國學者對項目管理前沿探索
的最新成就[4]?
目前,已有一些學者通過對我國項目管理的發展過程?特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不同程
度的研究分析,以期指導該領域未來的發展[5-7]?但多數研究都是從個人的視
角出發,帶有較強的主觀性?相比之下,陸紹凱統計了《國際項目管理學報》和中國優秀博
碩士論文數據庫中有關項目管理的研究性論文,分析了從1999-2003年間我國項目管理研究
主題和應用行業領域情況,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觀性?
本文使用CiteSpace軟件對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數據進行科學計量與可視化分析,并繪制
可視化網絡圖譜,在保證客觀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對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熱點領域和新興領
域及其主要主題進行分析?較為客觀地反映了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借此
為未來項目管理理論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導?
1 我國項目管理學位論文的基本情況
在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CDFD)?全國高校學位論文文摘數據庫(CALIS)?中國
國家圖書館和萬方學位論文等數據庫中,以“學科專業名稱=項目管理”?“時間=不限~
2012年”為條件進行數據檢索,經去重處理后共獲得博士論文37篇,碩士論文7 344篇
?
盡管存在數據庫數據不全的情況,但現有數據能夠代表項目管理研究學位論文整體數量分布
情況和研究方向?其中,項目管理專業博士學位論文數量較少,說明該專業博士人才的培養
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碩士學位論文對項目管理理論研究起到主要的推動作用?
從各年論文數量的分布狀況看,2005年的論文數量最少,2006-2009年間論文數量出現驟增
,于2009年達到最大量,隨后幾年論文數量出現小幅下降,具體數據如圖1所示?由此,可
以判斷,自2005年開始項目管理碩士研究生培養及理論研究得到快速發展,整體呈現上升態
勢?
按各院校論文總數對學位論文的產出單位進行統計排序,排名前20的高產院校論文數量共占
文獻數據總量的90.1%,具體數據如圖2所示?結合各院校背景和發展實際來看,論文產量
較高的院校通常開設了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學位,如北京郵電大學的項目管理教育
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的在職研究生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對專業項目管理人才的旺
盛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的數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理論研究水平,學術
型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對于項目管理理論的發展與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在20所院
校中理工科院校占14所,其論文數量占20所院??偭康?5.9%,說明項目管理雖然屬于管理
科學,但與IT?科技?建筑等理工科項目實踐聯系緊密?
2 研究分析
學術論文中的關鍵詞,對于揭示論文主題有著重要的作用[8]?因此,本文以項目
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關鍵詞為對象,使用CiteSpace軟件進行關鍵詞共現網絡和聚類分
析,在探究項目管理理論研究主要領域及其主要研究主題的基礎上,揭示我國項目管理理論
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2.1 熱點領域概況分析
運用CiteSpace軟件構建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的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共現頻次在100以上
的關鍵詞共有15個?其中“項目管理”的共現頻次雖然最高(1 431次),但對于揭示
本專業的研究主題作用較小,因此以下主要對其余14個關鍵詞進行分析,具體頻次如圖3所示?
14個關鍵詞共現頻次合計2 540次,占除“項目管理”以外關鍵詞總共現頻次(6 298
次)的40.33%,表明這14個關鍵詞所反映的研究領域可代表當前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
的主要熱點領域?對14個關鍵詞的研究主題及其相關性進行分析發現,在“項目管理”領域
中主要包括“項目質量管理”?“項目進度管理”?“項目成本管理”?“可行性研究”和
“項目風險管理”5個關鍵詞共現網絡群組,即5個熱點領域?其中,“項目風險管理”群組
的共現頻次及所含關鍵詞節點數量最多,這表明項目風險管理的相關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極
大關注?
在選定的閾值下,關鍵詞共現網絡圖及熱點領域分布,如圖4所示?對關鍵詞共現網絡各節
點的中心度指標進行分析,中心度數值在0.07以上的關鍵詞包括:“成本控制(0.1)”
?“可行性分析(0.09)”?“房地產項目(0.09)”?“項目管理(0.07)”?“風
險分析(0.07)”和“經濟評價(0.07)”?結合各群組間網絡關系分析發現,6個高中
心度共現關鍵詞相互聯結,形成以“風險分析——可行性分析——經濟評價——房地產項目
——成本控制——項目管理”依次排序的連接鏈,將“項目風險管理”?“可行性研究”?
“項目成本管理”和“項目管理”4個群組聯系在一起?而“項目質量管理”和“項目進度
管理”群組分別通過“可行性研究”和“項目成本管理”兩群組與其他群組聯結?這表明不
同熱點領域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聯系,而項目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通常涵蓋了
項目管理中某幾個領域的問題,具有一定程度的綜合性?
2.2 項目管理研究主題分析
依據各共現節點研究主題的相關性,通過CiteSpace軟件構建關鍵詞聚類,以TF*IDF算法抽
取每個聚類的主題標識詞[9]?對各熱點主題進行初步分析整理,得到可反映論文
研究主題的聚類17個?其中,9個聚類的熱點主題包含于5個熱點領域中,另有8個聚類屬于
近年來新興的研究主題,反映了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的新興領域,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2.1 熱點領域主題分析
關鍵詞聚類分析再次證實了關鍵詞共現網絡分析的結果,即“項目風險管理”?“項目質量
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進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是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
熱點研究領域?結合高頻共現關鍵詞和聚類結果,探究五個熱點領域的熱點主題,具體內容
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聚類分析的熱點和新興領域及
①有關“項目風險管理”的高頻共現關鍵詞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識別”?“風險
”以及“層次分析法”,共現頻次共計548次,這說明對風險的有效識別和分析成了項目風
險管理的熱點主題?同時,聚類結果顯示國際項目成為風險管理新的研究對象,這體現了項
目管理的國際化趨勢[10]?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我國境內開展的國際項目逐
漸增加?這些國際項目通常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環境,需要的技術更加多樣化,更多地采用國
際化標準和規范?項目實施者不僅要應對較為傳統的項目風險,還要考慮許多新的風險因素
,如政治?環境等,這給項目活動的開展造成了更大的困難?因此,對國際項目來說,項目
風險的有效識別?評估及應對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顯著;
②“質量控制”的共現頻次為173次,說明“項目質量管理”領域以質量的監控為研究熱點
?通過聚類分析發現,近年來,項目成果的可持續發展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盡管項目是一
次性的任務,但項目的交付物通常會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持續創造經濟價值?項目成果質量
的可持續性對于之后的運營管理?成本控制?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在自
然資源開發與利用和生態發展的項目中,可持續性成為影響項目能否開展的關鍵因素?因此
,不僅要強調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質量監控,更要關注項目的后評價問題?通過建立項目后評
價體系和方法,來衡量項目成果的可持續性,在確保項目成果質量的基礎上,實現項目的可
持續發展,成為項目質量管理的一個熱點主題;
③高頻共現關鍵詞統計顯示,項目進度的監控問題受到“項目進度管理”領域的重視?聚類
分析則發現,近年來建筑工程類項目的進度控制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這一現象與我國經
濟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后,為促進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政府加大
了國內基礎建設投資,各地紛紛籌備并實施大中型建筑工程類項目?而在建筑工程類項目實
踐中,由于項目管理水平?施工條件,資源需求,設計變更,物資供應以及相關方協調等因
素的影響,普遍存在著進度失控問題[11],這對項目成本?質量?收益等方面都
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項目進度控制的理論?工具和方法有著重要的
實踐意義;
④“項目成本管理”領域以“成本控制”(共現頻次182)為熱點,尤其是有關項目成本控
制方法的改進與完善問題?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面對復雜性不斷提高的
項目及環境,自身的局限性不斷暴露?單純的以目標利潤為導向,強調目標成本,往往無法
有效滿足項目的多方面需求?為了彌補傳統控制方法的不足,“項目成本管理”領域引入了
“價值工程”理念?價值工程能夠綜合考慮功能與經濟要求,在保證達成項目必要目標的同
時,實現成本的降低?如何將價值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有效的應用于項目成本管理,以最低的
成本達成項目的必要目標,實現成本降低與功能最佳的統一,成為該領域的熱點問題;
⑤“可行性研究”領域以清潔能源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經濟評價”為主要研究
主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以煤炭為主要來源的能源結構不僅無法滿足快速增長
的需求,更不利于環境的保護與有效利用?為了改變能源結構?改善環境狀態,清潔能源項
目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發展?而此類項目通常具有規模和資金需求量大,建設周期
和投資回收期長等特征,在項目投產后能否獲得足夠的利潤以保證項目成果的持續運營成為
該類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議題?
2.2.2 新興領域主題分析
關鍵詞聚類分析表明,近年來項目管理理論研究中出現了4個新興領域,即“項目團隊管理
”?“項目知識管理”?“多項目管理”和“項目管理模式”?由于這些理論的研究處于起
步階段,相關文獻數量少,所以在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中未能形成大的群組或領域,但新興
領域對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發展與完善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①為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現代企業廣泛采用團隊運作方式來靈活應對內外部變化
?項目活動的復雜性要求團隊成員能夠彼此協作,共同完成任務?而項目團隊成員通常是來
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具有成就動機強?自主性和創造性高?工作難以監控和評價等特征
,這給項目團隊的組建及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有關團隊建設?成員管理等“項目團隊管理
”問題受到了研究者的關注;
②“項目知識管理”是在項目管理與知識管理相互交叉融合的過程中產生的?在項目活動的
展開過程中,不僅需要輸入專業性的知識以支持項目,同時還會創造出大量新知識,這些知
識成為團隊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然而,在項目知識管理實踐中還存在著大量問題,如對于
知識的積累轉化重視不足?知識在項目團隊中沒有進行完整的傳遞等[12],這阻
礙了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增加了知識流失的風險?因此,培養項目團隊學習?創新
和傳播知識的能力?構建知識管理系統,促進知識交流與共享等相關主題成為該領域的主要
研究內容;
③“多項目管理”領域主要涉及企業的項目群和項目組合管理?在企業實踐中,往往需要同
時開展多個項目?由于財力?人力等資源的有限性,為了滿足各項目不同的需求,需要對各
種資源進行合理的安排與利用?通過多個項目間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協調,不僅能達成各
項目自身的目標,還有助于企業整體績效的最優?因此,多個項目間的協調問題成為該領域
的主要研究主題;
④“項目管理模式”領域主要探討項目管理模式的應用與優化問題?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
如設計——招標——建造?建造——運營——移交?項目承包和設計——采購——建造等,
通常被應用于大型復雜的工程建設項目,以期應對此類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風
險高等不利因素?但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傳統項目管理模式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如缺乏
敏捷性?過分強調技術性?對項目過程的割裂等?為了實現項目管理模式的優化,“動態聯
盟”的思想被引入項目管理領域?企業間的動態聯盟可以充分利用聯盟各方的核心競爭優勢
,共同應對環境變化,提升競爭力,抵御風險,實現資源的共享?因此,動態聯盟項目管理
模式的構建?管理與應用成為該領域的新興主題?
3 研究結論
通過對項目管理碩士學位論文數據的計量與可視化分析,本文探究了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研究
的熱點和新興領域現狀,對目前我國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的特征總結如下?
3.1 選題方向較為多元,研究內容豐富
關鍵詞共現網絡分析顯示,項目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主要以5個項目管理問題為熱點研究
領域,并通過融入新的視角和理念來促進各熱點領域發展與完善?從風險管理的國際化趨勢
,到質量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再到價值工程理念的引入,以及進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對象的
轉變,都表明了5個熱點領域研究主題的豐富與多樣性?
3.2 新興領域初步形成,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通過關鍵詞聚類分析發現主要形成了4個新興領域?其中,在與其他研究領域的交叉融合過
程中,形成了“項目知識管理”;“項目團隊管理”則體現了項目管理從硬因素轉向對軟因
素的關注[13];傳統的單一項目管理擴展到多個項目之間的協調管理,項目管理
模式中也引入了新的理念?但總體來看,這些新興主題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理論成
果較少且缺少系統性,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
3.3 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是項目管理理論研究的重要特征
國際項目的風險管理?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監控以及清潔能源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等,都表明
項目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及研究內容緊跟時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蔚林巍.項目管理的最新進展[J].管理工程學報,2000,(3):65-69
.
[2]駱,馬紅霞.項目管理發展綜述[J].現代管理科學,2005,(5):28-29.
[3]李波.項目管理理論綜述與前沿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31):212-21
4.
[4]陸紹凱.項目管理的研究前沿[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1):36-38.
[5]程鐵信,霍吉棟,劉源張.項目管理發展評述[J].管理評論,2004,(2):59-62.
[6]應尚軍,王炎.項目管理的研究現狀與研究前景[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11)
:131-133.
[7]劉莉.論現代項目管理的四大轉變[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1
).
[8]朱彩萍.學術論文中關鍵詞的規范[J].圖書與情報,2005,(4):51-53.
[9]Chen C,Ibekwe SanJuan F,Hou J.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
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
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10]劉鳳樓.我國的項目管理及其發展展望[J].商場現代化,2006,(5):59-60.
[11]倪祥如.新海發電公司2×330MW擴建工程進度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
2011.
[12]朱方偉,王昭.基于流程導向的創意服務企業知識管理個案研究[J].管理案例研
篇5
關鍵詞:麗水;公園綠地;植物應用
中圖分類號:X1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6-0233-4
1 公園綠地的概念
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和城市環境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園林綠化是以豐富的園林植物,完整的綠地系統,優美的景觀和完備的設施發揮改善城市生態,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休息、游覽,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園地,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同時還承擔著保護、繁殖、研究珍稀、瀕危物種的任務。優美的園林景觀和良好的城市環境又是吸引投資、發展旅游事業的基礎條件。城市園林綠化關系到每一個居民,滲透各行各業,覆蓋全社會。園林綠化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系統的健康和活力,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園林綠化事業的地位和社會需求將不斷提高。
“公園綠地”是城市中向公眾開放的、以游憩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設施和服務設施,同時兼有健全生態、美化景觀、防災減災等綜合作用的綠化用地。它是城市建設用地、城市綠地系統和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體環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休閑環境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滿足其生態需要,而且要滿足美觀及舒適性方面的要求。這樣對于植物配置的研究也就日益深入,早期的公園綠地中所運用的樹種的品種及數量都比較少,因此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所采用的手法也相對簡單。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提高,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單純的“種樹”,對于公園休閑綠地植物配置造景的要求也日漸提高。
2 麗水市概況
2.1 地理區位
麗水市處浙江省西南浙閩兩省結合部,城區面積14.6km2,地理位置119°54′E,28°27′N。東南與溫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接,北部與金華市交界,東北與臺州市相連。市政府駐蓮都區,距溫州126公里,距金華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12公里。屬長三角經濟圈南端。
2.2 地形與氣候
麗水市中心城區是一個處于群山環抱的盆地,周邊以中山、丘陵地貌為主,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麗水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具有明顯的山地立體氣候。隨海拔高度的變化,全市氣候具有較明顯的水平地域性差異和垂直差異。年平均氣溫18.3-11.5℃,平均年日照1712-1825h,無霜期180-280d,年均降水1400-2275mm[1]。
2.3 土壤環境與植被區系
麗水市山的土壤類型以紅壤和黃壤為主,對植物生長非常有利。紅壤分布在海拔700-800m以下,約占44%,黃壤分布在紅壤之上,約占40%。麗水地區自然森林植被由次生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毛竹林等組成,植物種類以泛熱帶分布為主,具有較明顯的亞熱帶植被特征[1]。
3 調查方法與內容
3.1 調查方法
采用實地調查,走訪相關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并查閱了麗水市園林綠化樹種的歷史資料。首先,根據麗水市園林植物種類,將該地區的植物分為喬木、小喬木、灌木、藤本和草本花卉5類。對這5類植物分別調查其種類、數量,并對主要公園綠地中主要的喬木和灌木、藤本的分布狀況進行統計,最后匯總得出麗水主要公園綠地植物的組成情況;同時,對市區主要公園綠地園林植物配置形式、空間結構、植物群落結構等進行調查統計并對其進行分析總結。
3.2 調查對象和內容
2010年3-6月,選取麗水市城區具有代表性的公園綠地進行實地調查,主要有麗陽門公園、處州公園、江濱公園濱江景觀帶等城市公園綠地。調查內容主要為園林綠化植物的種類、配置、生態類型生長及適應狀態,并進行分類統計,計算物種豐富度指數(計算公式為:F=Nb/Nt,Nb為研究區域植物物種數,Nt為市域范圍內植物物種數[2]) 對主要公園綠地的植物配置形式、空間結構、植物群落結構、景觀時序等進行調查分析,并評價其園林植物應用特點。通過以上的調查數據,結合前人的研究結果和資料,綜合整理分析總結,為麗水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建設發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基礎資料。
4 結果與分析
4.1 應用樹種構成及豐富度
根據調查和數據資料得出,麗水地區種子和蕨類植物有1200多種,涉及160多科,其中木本植物有90余科650余種[3]。相應的麗水市區現有應用的園林植物有72科179屬293種,物種豐富度約為0.45。
在園林綠地中應用的植物有293種,使用頻率較高的主要種類有140余種,其中喬木樹種有50多種,主要有香樟、桂花、四季桂、廣玉蘭、銀杏、櫻花、合歡、無患子、孝順竹、棕擱、雪松,樂昌含笑、杜英[4]等。
灌木和小喬木有40多種,主要有白花杜鵑、金邊黃楊、南天竹、含笑、紅花欄木、山茶花、紫薇、八角金盤、海桐、瓜子黃楊、小蠟、珊瑚樹、紅楓、紅葉李、月季、火棘、大葉黃楊、桅子、金葉女貞、茶梅[4]等。
藤本植物有10余種,主要有紫藤、爬山虎、凌霄、絡石、扶芳藤、常春藤[4]等。
草本植物有20多種,主要有麥冬、細葉結縷草、美人蕉、紫茉莉、紫竹梅、劍麻、蔥蘭、芭蕉、梭魚草、鶯尾、白三葉、狗牙根[4]等。
4.2 不同類型植物的應用特點
4.2.1 常綠與落葉植物的應用特點 據調查統計,麗水市種子和蕨類植物有1200多種,涉及160多科,其中木本植物有90余科650余種。在植物種類中,喬木類中落葉樹種數量約占45%,常綠樹種約占55%,落葉樹種平均樹齡24a,常綠樹種平均樹齡15a[5]。在常綠和落葉的配植上,以常綠為主,落葉樹種種類較少,植物景觀四季變化上不夠明顯。
4.2.2 喬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的應用特點 園林植物的喬灌草配植的合理比例對形成優良的園林景觀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喬木是綠地的骨架,在發揮城市綠地生態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灌木的花、葉、形對形成城市園林綠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觀及豐富植物層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園林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草本花卉及地被植物在色彩、質感上對改善地面景觀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從綠化種類的配置上看,喬木類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各公園和街道行道樹的布置上,灌木類主要應用于居民區的住宅樓房之間。草坪和花卉則主要分布在道路街頭綠化和城市公園內。說明麗水市區公共綠地比較注重喬木類植物和草本花卉的應用,對灌木類樹種的選擇較少。相應的在居住區綠地當中,一些花葉具美的花灌木如桂花、紫荊、垂絲海棠、石榴、六月雪、梔子、木芙蓉等較受歡迎。
4.2.3 鄉土植物與引進植物的應用特點 麗水市所處的亞熱帶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宜植物的生長,園林植物的種類、數量、規格非常豐富。但真正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大量運用的本地植物種類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對鄉土植物的重視不夠,在城市改造和規劃中應重視對其合理的保留和保護。主要的鄉土樹種有浙江樟、刨花楠、白玉蘭、深山含笑、合歡等。隨著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引進外地樹種越來越多,表現較好的有廣玉蘭、無患子、樸樹、雪松、羅漢松等植物,主要運用于行道樹和公園,在豐富了當地植物群落的同時也豐富了城市園林景觀。
4.3 城市公園綠地植物應用狀況
麗水市主要城市公園綠地有麗陽門公園、處州公園、以及萬象山公園和江濱公園等。麗陽門公園是以麗陽門城墻遺址為依托修建的小型公園綠地。萬象山公園位于城西南甌江北岸,綠化植物呈隨機型自然分布。處州公園位于麗水城區中北部,其北面為行政中心,具有休閑娛樂功能和體現城市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公園。濱江景觀帶全長19.1km,是在甌江防洪堤綠化帶的基礎上建成的,也是具有一定城市形象景觀、體現城市發展面貌的新型綠地。下面對主要對處州公園和江濱公園景觀帶的園林植物應用現狀進行具體分析總結。
4.3.1 處州公園綠地植物應用 處州公園是2006年建成的,具有休閑娛樂功能和體現城市文化特色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公園。公園里的園林植物經過精心維護和管理,已形成較為豐富和穩定的園林植物景觀。下面分別從公園植物的空間結構、景觀時序、植物群落結構以及垂直綠化和地被植物的應用等方面分析園林植物的應用情況。
空間結構:在植物選擇主要以常綠闊葉喬木為主如香樟、樸樹、櫸樹等為骨干樹種,配合落葉闊葉和常綠針葉喬木如銀杏、合歡、黃山欒樹、榔榆、雪松、羅漢松、龍柏等作為植物群落上層植被,中層選擇落葉小喬木以及常綠灌木如櫻花、碧桃、金絲柳、隸棠、桂花、枸骨、紫薇、木芙蓉等植物,下層主要以常綠小灌木或鋪地植物如杜鵑、金葉女貞、南天竹、小蠟、紫葉小檗、鋪地柏、八角金盤等,同時運用草本和地被植物配植成花境、花緣、花帶以及濕地花叢、草坪等形式,形成豐富的地被植物景觀。主要植物有云南黃罄、金鐘花、粉團薔薇、六月雪、鳶尾、萱草、麥冬、香蒲、玉簪、百慕大等。
植物群落構成:植物群落以人工植物群落為主,較簡單的群落結構的如:小喬木+灌木+草花地被,例如桂花+灑金桃葉珊瑚、香樟+杜鵑,孝順竹+麥冬、紅楓+小葉蚊母;較復雜的結構如落葉大喬木+常綠喬木或花灌木+草本地被、落葉喬木+灌木綠籬+藤蔓植物+草本地被等結構。例如雪松+紅楓+紅花繼木+狹葉十大功勞+小葉蚊母+八角金盤,雪松+紅葉李+石榴+海桐+小葉蚊母+結縷草沒有量就沒有美,根據形式美原則,尊重植物自然特性選擇本地樹種,植物群落以喬灌草復合結構形成綠量大的空間,提高了植物群落的穩定性和植物景觀的多樣性。同時公園注重選擇大量的灌木植物配置成綠籬、綠帶,遮蔽構筑物,作為綠地中下層結構的重要部分。
景觀時序:處州公園植物能夠體現較為豐富的季相變化。在體現四季變化上公園的南部和北部植物選擇各有側重,南部多為春夏開花植物種類,如白玉蘭、紫葉李、櫻花、海棠、合歡、紫薇、石榴等植物,配以金鐘花、鳶尾、玉簪、金絲桃、六月雪等開花繁茂的植物形成姹紫嫣紅的春夏景觀。而北部則選擇落羽杉、銀杏、紅楓、無患子、烏桕等秋季色葉樹種,配合桂花、梅花、紫竹、木芙蓉、南天竹等秋冬觀花果類的樹種,彌補秋冬季節蕭條的景象。
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處州公園在地被植物的選擇上,主要選擇草本花卉和耐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有三色堇、矮牽牛、四季海棠、常夏石竹、鳶尾、花葉玉簪等植物,較耐蔭觀葉植物如石菖蒲、龜背竹、萬年青、八角金盤、灑金桃葉珊瑚、銀葉菊等,以及地被如闊葉麥冬、吉祥草、酢將草、鳶尾、大吳風草等植物,以滿足不同環境條件和景觀功能的需要。例如在沿自然溪水一側,選擇金邊玉簪和紫花地丁片植,并選擇耐水濕的再力花、香蒲、千屈菜等植物叢植以形成既耐蔭又有觀賞價值的濕生植物景觀。同時公園也比較重視利用攀援植物進行垂直綠化。運用攀援藤本植物形成造型豐富的園林景觀,尤其是結合園林建筑小品亭廊等進行布置。主要的攀援植物有紫藤、美國凌霄、薔薇、爬山虎、花葉絡石、洋常春藤等。由于選擇了大量的草花地被和攀援藤本植物,提高了植物物種多樣性,同時在空間結構上,形成了較為豐富的中下層植物景觀。
除以上所述,處州公園在植物選擇上還是存在地域特征性不夠明顯,一些鄉土植物和本地表現優良的品種應用不夠。同時,在一些比較耐蔭植物的上層空間大型喬木較少,沒有形成較好的郁閉空間,為其通過蔭蔽的生長環境。
4.3.2 江濱公園景觀帶綠地植物應用 甌江是全市第一大江,江濱景觀帶是在甌江防洪堤壩上建成的,從1999年防洪堤修建投入施工,截止2010年10月,全長19.1km的甌江景觀綠化帶主體部分及主要景觀分區的工程已基本完成,后期綠化種植也在近期完成。濱江景觀帶分為古城墻保護區、城市意象區、濱水公園區、生態景觀區等功能區塊組成。古城墻保護區主要以門古城墻為中心,周邊亭臺樓宇,綠樹陰陰,供游人游覽評古、放松身心的場所。整個區域在植物配置上以規則為主,以帶狀模紋綠籬、色帶結合配植小喬木和灌木。城市意象區是麗水市區濱江綠色休閑文化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長約700m,占地面積8萬余m2。自西向東由甌江源景區、水沙飛紅景區和應星樓景區3個分區組成。主體應星樓仿宋代古建筑風格,主樓三明三暗連基座共有9層,雕梁畫棟,是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特色的建筑。甌江源景區主要以各種反映甌江兩岸人民的勞動、生活場面的雕塑體現當地的歷史和民俗風情。水沙飛紅景區以溪流、假山、瀑布等景觀組成,體現水的靈動和嫵媚。整個區域的綠化以自然式為主,選擇銀杏、黃山欒樹、羅漢松、鳳尾竹等觀賞價值較高的種類,起到烘托主景,提升景觀品質的作用。濱水公園區主要是以休閑廣場為主,有下沉式廣場、親水廣場等,配置園亭、樹池座椅等設施,提供游人鍛煉、集會、禧水等活動的場所。植物景觀以自然式為主,布置一系列花壇、花鏡,少量配置喬灌木。生態景觀區是最后一個區域,由巖石生態園和自然游園兩個景區組成。自然游園區主要以大片群植形成的郁閉林和樹林草地相結合,形成幽靜怡然的環境。群植主要以同屬不同品種形成如櫻花林、楓香林等,繼而取得鮮明的季相變化特色。植物巖石生態園的地被植物種類較豐富,選擇棕櫚科、景天科、枝葉細小的耐旱型等植物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景觀。
由于景觀帶綠化工程完成時間不長,后期種植的園林植物還未形成預期的綠化效果,下面主要結合應用較為豐富的生態景觀區來具體分析其植物應用情況。
空間結構:濱江景觀帶綠化在植物種類選擇上,上層結構樹種為株形較好的的喬木如白玉蘭、棕櫚、榔榆、銀杏、羅漢松等,種類和數量都較多,中層結構以小喬木和花灌木種類為多,如桂花、山茶、金絲桃、小葉梔子、金邊黃楊、金焰繡線菊、大花六道木、木繡球等,形成大片灌木從和花叢。下層結構以草本地被為主,選擇一些適宜性較好觀賞性強的品種如大吳風草、白三葉、金邊玉簪、紫花地丁等。整體來看,該區域植物物種比較豐富,物種多樣性較高。但不足的是,上層、中層的喬灌木數量較少,難以形成郁閉的林下空間,對于夏季持續炎熱的麗水市來說,在空間開闊沒有遮擋的防洪堤上,對于緩解夏季炎熱,改善局部小氣候環境的方面考慮不夠周到。
景觀時序:生態景觀區在植物選擇上能夠合理搭配四季景象不同的樹種,營造不同季節時令的植物景觀。如春天開花的玉蘭、紫荊、金鐘花、海棠、櫻花等,夏秋季開花的合歡、木槿、凌霄、木芙蓉等,冬天開花的臘梅、山茶等,以及一些秋色葉植物如楓香、烏桕、銀杏、水杉、黃連木等豐富秋冬季節景象。但比較而言,觀賞性較強、觀賞時間在秋冬季節的植物種類和數量不多,應該適當增加一些在秋冬落葉后有優美的枝干樹種,例如櫸樹、梧桐、銀杏、水杉等,或選用一些秋冬季掛果的樹種,如柿子樹、柚樹、珊瑚樹、南天竹等植物以彌補秋冬季節蕭條的景象,豐富環境景觀。
營造特色樹林景觀:在生態景觀區中,根據景觀設置的需要,選擇一些生長適應性強,林相效果好,在特定季節能形成特色鮮明的樹種營造特色景觀林,例如運用多個品種的櫻花形成春花爛漫的櫻花林,運用楓香、槭屬的樹種形成層林盡染效果的楓樹林。林下配植耐蔭的草本地被植物如鳶尾、麥冬等。
5 存在問題
結合對麗水市區公園綠地應用樹種的調查,以及代表性公園綠地植物配置形式、空間結構、植物群落結構等進行的調查統計,結合前人的研究結果與數據,分析總結了麗水市公園綠地植物應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兩點。
5.1 園林植物生態性關注不夠
植物的生態特性是形成健康旺盛的植物景觀的基礎,根據不同的生境環境選擇不同的園林植物,才能創造不同類型的園林植物景觀。
5.1.1 適地適樹原則沒有體現 在園林植物種類選擇中,由于一些原因,例如以前較早的綠化選用傳統園林植物較多,或者在設計過程中,由于設計者習慣于選擇某些園林植物,因而對于在本地生長良好體現優勢的樹種沒有加以重視和運用,造成植物景觀形成以后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情況較多存在。
5.1.2 植物群落穩定性較差 自然群落是在長期的歷史發育過程中,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及生境條件下自然形成的群落。自然群落的結構復雜的層次有6-7層之多,結構簡單一般的有2-3層次。栽培群落應該遵循自然群落的發展規律,尊重植物的習性,借鑒于自然群落結構。當前市區的園林植物群落結構較為單一,層次也只有2-4層,難以形成更穩定的群落結構。
5.2 園林植物特色景觀的缺少
園林植物的基調和主干樹種應該是當地的鄉土樹種,能夠反映出城市所處的地域特征。如果公園植物的選擇沒有體現出一定的地域特色,整個公園的景觀特色就無法充分體現,沒有特色的景觀,就是沒有生命力的景觀。
5.2.1 沒有體現植物的群體美 公園植物的配置以自然式為主,樹種有對植、列植、叢植等配植形式,但出于規模面積的限制,沒有體現植物群體美的景色。作為生態環境優良的地區,可以利用秋色葉植物或觀賞價高的植物形成成林的景觀,例如北京香山的紅葉、杭州西湖的曲院風荷等著名的植物群體美景觀。
5.2.2 缺少觀賞特性豐富的植物 觀賞特性豐富的如既可觀果又可觀花的,既可觀葉又可觀花的植物等,在植物選擇上,沒有做到統籌安排,利用豐富的觀賞特性,提高植物觀賞特性的豐富度。
5.2.3 沒有體現生態示范區的特色 麗水市作為國家試點生態示范區,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但在植物景觀方面沒有體現生態示范區的特色,缺少體現本地特色的植物景觀。
6 改善建議
針對麗水市公園綠地存在的問題,基于自然環境特點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園林植物種類的選擇運用上可以注重考慮以下幾點,以進一步完善公園綠地植物景觀。
6.1 樹種選擇堅持合理性和可持續性
以當地地理生態條件為依據,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紤]以常綠闊葉林樹種為主,結合落葉闊葉樹種,體現城市綠化地域特色。重視樹種結構合理性,注重速生樹、慢生樹的合理配置,為其他植物的應用奠定穩定的植物群落環境,繼而形成豐富的植物群落景觀??紤]環境保護的需要,選擇能吸收有害氣體,抗逆性強的樹種,改善環境質量。同時,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建立并逐步完善園林樹木種質資源庫和園林植物苗圃。
6.2 發掘培育鄉土植物品種,確定基調樹種
麗水市區的地形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小盆地,四面環山,在夏季,需要樹冠龐大的樹種遮蔭降溫, 大量選用麗水地區的鄉土樹種和通過多年種植表現型良好的樹種[6],可以香樟、浙江樟、荷花玉蘭、重陽木、深山含笑為主,混栽懸鈴木、無患子、銀杏等作行道樹,庭蔭樹和草坪、廣場等開闊地孤植樹構成麗水城區園林優勢樹。確定麗水城市綠化的基調樹種,選擇能充分體現麗水當地植物景觀特色,能作為城市景觀標志的樹種,例如香樟、鵝掌楸、刨花楠等作為基調樹種。
6.3 提高植物景觀時序性和觀賞性
由于地理及氣候因素的影響,本地植物以常綠闊葉林樹種為主,因而植物景觀在季相變化上不夠明顯,可以考慮適當增加落葉闊葉樹種或季相變化豐富的植物品種,以增強植物景觀四季時序變化特點,讓人們通過城市園林綠化能感受到節氣時令的變化。適當考慮選擇觀賞性較強、觀賞時間在秋冬季節的植物。如選擇株形優美,枝干挺拔秀麗的樹種,在秋冬落葉后人有優美的枝干,例如櫸樹、梧桐、銀杏、水杉等,或選擇柿樹、柚子、南天竹等觀果的植物彌補秋冬季節的不足,豐富園林景觀,增強園林景觀的觀賞價值。
6.4 加快立法建設進程,完善園林綠化配套法規和技術標準,理順管理體制,依法強化行業管理
根據國務院立法計劃,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條例)和《城市公園管理條例》的起草、協調工作;爭取早日頒布實施。抓緊有關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的編制,促進行業法規體系完整配套;根據城市園林綠化標準體系,抓緊專業標準、規范的編制配套;充實加強城市各級人民政府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或配備專門的人員),依法行使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職能。在管理體制上,特大城市、大城市堅持實行統一領導下的分級管理,適當保留一定的人、財、物制約調控權;中、小城市以相對集中管理為主。 各級政府的園林行政主管部門要參與編制園林綠化規劃,行使行業審核、協調、服務、監督的行政職能,管理城市各類園林綠地的建設和維護。對經營園林綠化設計、施工,苗木花卉生產、銷售等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進行行業監督管理;搞好城市園林綠化成果的保護和管理。城市綠化種植不得隨意砍伐和損毀,特別應落實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職責。
6.5 實行科學管理,依靠科技進步,增加科研的投入,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促進園林綠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改革傳統的管理方式,吸收應用管理科學的新成果,改變園林綠化事業的落后面貌;加強園林植物的引種馴化、遺傳育種的研究。培育具有特性和抗性的園林植物新品種。實行以植物材料為主進行園林綠化建設的技術政策。加強瀕危、珍稀動、植物種的異地保護、繁育、研究,為保護物種多樣性做出貢獻;針對園林設計、施工、植保、養護、管理、測試監控、專用機械等方面的發展開展科學研究。同時加強園林綠化科技情報工作,開展國內外橫向交流,引進先進的園林綠化技術和植物品種;利用自身一切條件和手段加強對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保護園林綠化成果和各項園林綠化科學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社會維護生存環境、自然生態,園林綠化的意識,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搞好園林綠化建設和維護;加強各級園林綠化部門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崗位技術、職業道德的教育,有計劃、多形式、多層次地培養人才,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素質。 園林綠化職工的工資待遇、住房條件、保險福利等應有所改善,園林部門內的育種、植保、環衛、室外高空作業等工種職工的勞保福利應享受專業隊伍的同等待遇。
參考文獻
[1] 麗水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
[2] 閻傳海.張海榮.于法展.等.江蘇北部城鎮綠化策略研究[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1,14(4):38-39.
[3] 麗水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
[4] 陳建洪.麗水市住宅區綠地的植物組成_群落結構與生物多樣性分析.南京林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03.
[5] 朱圣潮,徐燕云.麗水市區園林綠化建設的調查研究[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2003,25(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