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9: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程勘察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地質工程勘察;工程設計施工

引言

我國經濟水平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對我國的建筑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人們對工程建設的質量的要求也隨之而逐漸增高。工程設計和施工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地質工程勘察,因此,地質工程勘察在一項工程施工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地質工程勘察工作對工程設計和施工而言,為一項工程的施工的技術支持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同時,其工作的完美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一項工程是否達到了合理性的要求。而目前我國的地質工程勘察工作仍舊留有些許不足或者問題的地方,因此,我們需要針對這些問題去對我國的地質工程勘察技術進行不斷的調整、改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工程設計以及施工的發(fā)展速度提供更完美的保障性,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發(fā)展。

1.目前地質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地質工程勘查技術也隨之在不斷地發(fā)展、進步,然而與一些國外相比較更為先進的技術而言,我國的地質工程勘察技術在相對程度上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1.1地質工程勘察的工作、設計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的工作并沒有較高的重視意識。地質工程勘察的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為工程建設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是工程建設中進行地質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準確的數(shù)據(jù)在相對程度上可以更加完美的保證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可實現(xiàn)性。但是相對較多的地質工程勘察工作人員在撰寫地質勘查報告時,并沒有去詳細的分析參考資料,往往都只是參考之前的數(shù)據(jù),這樣的做法往往會導致地質勘查報告之內所涉及的各類技術參數(shù)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備準確性,同時地質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員在實際設計工作過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傳統(tǒng)設計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進而導致地質調查報告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備足夠的重要性,從而導致設計師提供的數(shù)據(jù)分析不準確,進而導致設計施工方案不具備足夠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項目施工的順利性。

1.2地質工程勘察的設計人員與地質勘測的工作人員之間的缺乏必要的溝通。設計人員與勘察的工作人員缺乏溝通便會導致設計人員不能最大限度的完美的利用地質調查報告,而相反調查人員也不能按照設計師的需要去進行調查,雙方人員不能夠完美的配合,在很大程度上便會導致人力、物質資源以及財務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會導致地質勘察工作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夠完全的顯示出來。而且,地質勘查人員只是對報告的理論性以及專業(yè)性加以重視,并沒有考慮報告的實用性,便會導致設計人員在依據(jù)地質勘察報告去做設計的時候在相對程度上會產生較大的難度,進而會導致最終的設計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嚴重的影響,對企業(yè)造成一定的損失。

1.3地質勘查的人員在工作中缺乏足夠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標準意識。在地質勘查工作中不能夠做到隨機應變,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根據(jù)工程所建設區(qū)域其所不同的地質條件去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應對措施,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不能夠充分的考慮到工程所建設區(qū)域實際的情況,進而導致地質工程勘察報告不具備相對程度上較高的質量。而且,很多地質勘查人員在工作中對文字的校對沒有足夠的重視意識,在很多時候不能夠更規(guī)范的對數(shù)據(jù)進行表達,同時不能正確的對公式進行使用,從而便會導致數(shù)據(jù)單位、計量單位、符號以及專業(yè)術語等不能夠做到規(guī)范,進而導致勘察報告的質量降低,影響了工程項目的設計以及施工。

2.地質工程勘察對工程設計以及施工的重要性

地質工程勘察對工程設計以及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意義。在每個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前期,相對程度上良好的地質工程勘察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整個工程項目開展、建設的順利性。如果前期工作沒有做好,那么將會對后期的施工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地質工程勘查工作主要是對水文條件、土質狀況、地形地貌以及地質條件等各項條件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從而得到綜合的、科學的、有效的數(shù)據(jù)信息,進而對整個工程項目中相對出現(xiàn)可能性較高的問題進行更加綜合的分析,同時制定出相對程度上更加具備完美性、可行性的工程設計方案,更好的保證施工的安全性以及順利性,進而保證工程具有較高的質量。地質工程的勘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對勘察區(qū)域的地形地貌資料、水文資料、地質條件資料、遙感圖片資料以及地震記載的資料等各項資料進行詳細的收集;其次,完成工程所建設區(qū)域的測繪工作并且進行詳細的地質水文調查;第三,工程地質勘探見工程地質測繪、勘探;然后對相關的因素進行測試并且得出綜合的測試結果,最后整理成地質勘察報告。

3.總結

地質工程勘察是工程設計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地質工程勘察作為一個工程建設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地質工程勘察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工程整體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想要保證地質勘查工程設計、施工的質量,那么地質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做的便是保證其自身工作的質量,其次通過更加詳細的地質工程勘察工作進而去獲得工程所需的各項技術參數(shù),從而去保證工程設計的準確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順利性。因此,在地質工程勘察工作中,要嚴格的遵循各類規(guī)范,進而提高工程設計與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潔.淺談地質工程勘察在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必要性[J].四川水泥,2015,11:100.

篇2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重要性;應用

一、關于水文地質與巖土工程

想要充分體現(xiàn)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就要對水文地質有著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水文地質是與巖土工程存在一定的區(qū)別,但兩者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的關系。一般來說,水文地質問題主要是指地下水在經過不斷活動中所產生的變化狀態(tài),是一門專門研究自然界地下水的學科知識,它可以對地下水的分布情況及運動規(guī)律進行研究,并通過采樣試驗,確定地下水的性質和化學含量。這樣才能對地下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進一步提高子地下水的利用率。其次,水文地址問題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而地下水通常都是巖土縫隙中的水,從一定程度來看,一旦進行不合理的地下水灌溉工程,就會很容易發(fā)生次生鹽堿化的現(xiàn)象,不僅會對周圍河流造成嚴重的污染,甚至還會引發(fā)地面塌陷,最終導致建筑物地基的安穩(wěn)性受到極大的威脅。

巖土工程是在工程建設中有關巖石或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的科學技術,土木工程中涉及巖石、土、地下水的部分稱巖土工程。按照工程建設階段劃分,工作內容可以分為巖土工程勘察、巖土工程設計、巖土工程治理、巖土工程監(jiān)測、巖土工程檢測。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地下空間與地下工程,即以城市地下空間為主體,研究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過程中的各種環(huán)境巖土工程問題,地下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類地下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術,如淺埋暗挖、后構法、凍結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優(yōu)化措施等。邊坡與基坑工程,即重點研究基坑開挖,包括基坑降水對鄰近既有建筑和環(huán)境的影響,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計算理論和方法,基坑支護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和可靠度分析技術,邊坡穩(wěn)定分析理論以及新型支護技術的開發(fā)應用等。

二、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水文地質是巖土勘察中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很容易導致巖土地質災害的發(fā)生,而為了工程能夠繼續(xù)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又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直接表明水文地質對工程能否順利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水文地質中的地下水對建筑物的影響,其酸堿強度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穩(wěn)定性,地下水作為正常水位以下的巖土體的組成部分,對巖土體的工程特性有著最直接影響,最直觀的來說它是建筑的最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所以迄今為止,水文地質問題在巖土工程勘察中一直是非常重要以及必須要解決的工程環(huán)境問題。如果不重視或者直接忽略水文地質所帶來的巖土工程勘察問題,對整個建筑物基礎建設的工程將有著破壞性的影響,特別是在水文地質條件頗為復雜區(qū)域,巖土性質問題未得到完全了解的情況下進行工程施工,會導致嚴重的巖土工程災害甚至是會引發(fā)自然災害。因此,在巖土工程勘察的過程中,必須徹底查明相關工程的水文地質條件,一方面降低了資源浪費和財力損失,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水文地質問題所帶來的巖土工程災害和自然問題。

三、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的應用

1、自然地理條件的勘察

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為巖土工程、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巖土數(shù)據(jù),進行水文地質的勘察,可以為巖土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可靠的水文勘察依據(jù)。所以需要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應用水文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中包含很多內容,自然地理條件的勘察是其中的組成部分,自然地理條件的勘察需要包含的內容有地下水文特征、地形地貌。水文特征主要是指工程建設地區(qū)的氣候,濕度、熱量等,而地形地貌則是工程施工場所周圍的水系、平原等的特征,地形是否開闊、地貌是否受到了侵蝕等。

2、地質條件的勘察

在巖土工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地質條件非常重要,其影響工程地基施工建設的質量,還影響著地面上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等,所以需要對地質條件進行勘測。巖土工程勘測中水文地質的地質條件勘察,主要是對工程建設所在區(qū)域的地質構造特征、基底構造、地層巖性、構造運動等進行勘測,為巖土工程的施工提供地質勘測數(shù)據(jù)支持。

3、地下水位勘察

在巖土工程、建筑工程等施工中,地下水位對地基施工、地上建筑物的安全性均會產生影響,地下水位的變化,會造成建筑物、地基出現(xiàn)下沉、變形等,所以在施工前,對地下水位進行勘測,有重要的意義。地下水位的勘測需要對近3~5年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水位變化等進行勘測。同時還要對地下水的排泄條件、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補排水關系等,對地下水位產生的影響進行勘測分析。因為地下水位對巖土工程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位的勘察工作是重點內容。

4、隔水層、含水層的勘察

在巖土工程勘測中水文地質的勘察包含了很多的內容,除了以上這些需要勘察之外,隔水層、含水層的情況也需要進行勘察。隔水層和含水層的地下水類型、地下水流向、水位、變化幅度等,都需要進行勘察,其中主要對含水層的厚度、深度、分布進行勘察,還可以通過現(xiàn)場地層滲透系數(shù)等水文地質參數(shù),對巖土工程的地下隔水層、含水層進行勘察,進而判斷水文地質對建筑材料產生的腐蝕程度進行判斷。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施工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準確地勘察出地下水文地質,可以為巖土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個有效的水文地質參數(shù)依據(jù),還可以保證巖土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所以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的應用在提高巖土工程勘察質量中,有重要的意義。

結語

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必須要重視水文地質問題,地球地殼運動形成山河湖海,形態(tài)千變萬化,我們要不斷地去觀察、發(fā)現(xiàn)、解決地質上的各種難題,只有不斷探索和了解它的特點,提升巖土工程技術水平,才能避免巖土工程勘察中出現(xiàn)危險情況。

參考文獻:

[1]吳學林. 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J]. 廣東科技,2014,(20):144+116.

[2]藍強. 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及作用[J]. 山東工業(yè)技術,2014,(24):48.

篇3

關鍵詞:水文地質;勘察;地下水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水文地質的重要性

水文地質有著與工程地質極為密切的關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地下水是巖土的組成結構,它對巖土體工程的特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基礎工程,從而影響到建筑的耐久性和穩(wěn)定性。在水文地質比較復雜的一些地區(qū),工程勘察人員受條件所限,對水文地質研究不深,在設計中對水文地質的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從而眼看地下水給各種巖土工程造成危害,不斷地給勘察院和設計院敲響警鐘。因此,在進行工程地質的勘察過程中,為提高工程勘察的質量,保證工程的穩(wěn)定性,使工程順利進行,必須要加大對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力度。在進行巖土工程地質勘察的時候,不但要查明水文地質的問題,還要分析地下水對建筑物的影響和作用,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整治對策,為工程地質的設計和施工的有效開展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據(jù)資料,降低地下水對工程的危害。

二、明確水文地質的危害

2.1潛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

潛水位的上升會使建筑物地基變軟,還能增加土壤的含水率,從而降低土壤的強度,增加其壓縮性,使建筑物更容易發(fā)生很大的沉降變形;對地基造成側移或使地基隆起,從而使基礎上浮,讓建筑物失穩(wěn);潛水位的上升會引起砂土和粉土飽和,從而出現(xiàn)地震液化的問題,可能引發(fā)流砂和管涌等問題發(fā)生;斜坡的臨空面會因潛水位的上升致使本身的巖土力學性能降低,從而發(fā)生滑移和崩塌等現(xiàn)象,導致其破壞,喪失正常功能;使建筑物的地下室浸水,影響其正常使用;增加土壤的鹽漬化、沼澤化,增強建筑物腐蝕性,降低建筑物使用的耐久性。

2.2地下水位下降給巖土工程帶來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下降大多都是人為造成的,大多都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他們抽取地下水,用于補給,疏干礦床用于采礦。地下水水位下降太大,經常會引發(fā)地面沉降、地裂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發(fā)生,還會引起水質惡化和地下水枯竭等問題,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同時也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有些地方甚至可能沙漠化,或引發(fā)海水倒灌的現(xiàn)象,這種破壞相當嚴重,甚至對人類的居住環(huán)境帶來破壞,它已經不是影響一兩個人的問題,而會影響絕大部分人。

三、工程勘察中的巖土水理性質分析

3.1地下水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分析

從地下水的類型屬性角度上說,地下水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結合水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分析:對于粘性土結構土體而言,地下水最主要的表現(xiàn)方式為結合水。在分子力的吸附作用之下,結構水能夠在巖土顆粒周邊形成一層厚度較低的水膜。相關測定數(shù)據(jù)顯示:在較大外壓作用之下,這層水膜所表現(xiàn)出的密度參數(shù)較一般意義上的水體密度高出近2倍左右。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水膜能夠在不作用于重力因素的前提下對靜水壓力進行高效傳遞,但是這也決定了結合水的運動范圍相對狹窄,由此可能導致粘性土膨脹性及收縮性變形指標凸顯;

2)重力水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分析:重力水最顯著的特性在于地下水水體能夠在重力作用之下自由活動于巖土結構土體縫隙當中,其與上述結合水水體基本性質是完全對立的。簡單來說,重力水自身運動不受分子力影響,也無法有效抗剪切。可以說,重力水是巖土層結構當中最為活躍的一種地下水水體,在重力水運動過程當中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可以說是作為明顯與突出的;

3)毛細管誰:毛細管水的運動不僅僅受到毛細管作用力的影響,同時也與重力作用力有著一定關系。一般情況下,毛細管水會在毛細管力高于重力作用力的情況下呈現(xiàn)出較為顯著的上升趨勢,并對靜水壓力予以傳遞,從而在巖土土體縫隙結構當中進行高效傳遞與運動,對巖土體造成一定的軟化,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土體出現(xiàn)沼澤化與鹽堿化反應。

3.2巖土水理性質的測試方法分析

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巖土水理性質的測試方式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巖土透水性性質的測試方法分析:巖土透水情況與巖土自身結構的滲漏情況密切相關,因此業(yè)巖土結構空隙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影響關系。一般情況下可同歸抽水試驗獲取相應的滲透系數(shù),以此作為判定巖土透水性性質的依據(jù)(較強透水性對應堅硬巖土結構/較弱透水性對應松散巖土結構);

2)巖土軟化性性質的測試方法分析:巖土土體結構在長時間的浸泡過程當中可能導致巖土自身力學強度有所下降。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對巖土土體極限抗壓強度的測試與分析對巖土耐風化/耐水浸性質進行判定;

3)巖土給水性性質的測試方法分析:巖土土體結構的飽水性反映了巖土在縫隙中能夠自由活動的程度,一般通過對給水度指標的分析來予以判定(該指標主要用于對巖土結構趨于基坑涌水量程度的判定工作當中)。

四、水文地質問題對水利工程的影響分析

1)地下水水位下降對水利工程造成的影響分析:施工單位作業(yè)人員安全意識落實程度不高,施工區(qū)域影響范圍內各種不合理的地質利用問題頻頻產生,地下水頻繁的抽取、過度的采礦作業(yè)以及上游水庫不合理的動工修建導致施工區(qū)域內地下水無正常的補給行為,這也是導致地下水水位出現(xiàn)下降趨勢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能造成水利工程施工作業(yè)頻頻遭受地面下沉以及地塌地陷等質量問題,地下水資源無法得到有效應用,由此造成工程項目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無從保障。

2)地下水水位上升對水利工程造成的影響分析:在地下水水位出現(xiàn)上升變化的過程當中,施工區(qū)域內的土壤鹽堿化范圍比較顯著,工程項目在長時期的運行過程當中可能受到地下水的上升影響而出現(xiàn)腐蝕問題,可能造成巖土土體整體結構強度及硬度指標發(fā)揮受限。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在地下室持續(xù)性的充水狀態(tài)作用下,工程項目地基基礎勢必會出現(xiàn)一定的上浮反應,大量流砂及管涌質量問題的產生同樣會導致水利工程項目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遭到破壞。

3)地下水水位上升與下降頻繁波動對水利工程造成的影響分析:地下水水位上升與下降的頻繁性波動不僅嚴重威脅到巖土質量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為建筑物的后期運行埋下了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在地下水水位頻繁的波動過程當中,巖土土體勢必會形成一種類似膠體的膠結物物質,從而導致巖土土體當中大量的鐵、鋁元素流失,無法確保巖土承載作用力的穩(wěn)定發(fā)揮,工程施工難度加大。

五、結語

對于工程項目建設作業(yè)的開展而言,工程勘察作業(yè)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更多的傾向于一種長期且復雜的系統(tǒng)化工程?,F(xiàn)場作業(yè)應當對工程項目建設施工區(qū)域內的地下水及巖土體實際情況進行系統(tǒng)分析,為項目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質資料,從而將施工區(qū)域內的水文地質因素對施工開展的不利影響控制可承受范圍之內,最大限度規(guī)范工程項目施工行為。

參考文獻:

[1]聶華榮.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勘察技術[J]. 江西建材,2012,(5).

[2]徐華祥. 基于水文地質勘察對工程建設的重要性[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8).

[3]高宏宇,王麗曼. 淺談水文地質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J]. 科技與企業(yè),2012,(16).

[4]楊序烈. 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10).

篇4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查;水文地質;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E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4-0208-01

前言:在一系列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工作中,水文地質問題始終是極為重要但也易于被忽視的問題。特別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的地區(qū),由于對水文地質問題研究不深入,設計中又忽視了水文地質問題,經常發(fā)生由地下水引發(fā)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等問題,令勘察、設計和施工工作難以進行。因此,本文對水文地質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水文地質勘查的要求和內容。

1.水文地質勘查對建筑工程的影響

1.1 水文地質影響已有的建筑物

目前,我國某些建筑施工單位對于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勘查的工作還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從而造成很多重大的危害和不良影響。比如由于缺乏合理的水文地質的評價,沒有做到相應問題的預防,當?shù)叵滤S著季節(jié)降水的增加而涌增,地下水位急劇的上升,第下巖土強度受到嚴重影響,而產生嚴重變形的狀態(tài),最終導致處于地下水位的建筑物發(fā)生爆管或者地面坍塌開裂的事故發(fā)生,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的重大經濟損失,從而對建筑業(yè)產生負面影響;

1.2 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影響

巖土和地下水之間有著互相作用的關系,也就是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巖土的水理性質,而巖土的水理性質又影響著巖土的強度和變形能力,從而間接的影響了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地下水能夠引發(fā)巖土工程危害,主要是因為地下水位的升降以及地下水的動水壓力的作用。地下水的升降變化能夠引發(fā)巖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變化主要是天然的因素或者是人為的因素導致,如果地下水位變化達到某一臨界點,會嚴重的影響到巖土工程,。在實際建筑施工過程中,加強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勘查研究,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之一。

1.3 水文地質影響工程地基建筑

隨著城市的高速發(fā)展,高層建筑物越來越多,基坑也越來越深?;拥纳疃葧艿绞┕がF(xiàn)場和施工工藝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而基坑的開挖往往采取的是垂直開挖的形式,開挖的深度基本都超過了當?shù)氐叵滤穆裆?。由于建筑物施工前施工人員沒有對建筑物的水文地質進行有效的評價,事后由于人為的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降低,從而導致建筑物的地基下沉,直接影響了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使得建筑物不能正常的使用或者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問題;深基坑在開挖的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地下水涌水、冒砂等問題,所以,要綜合考慮基坑支護結構及其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

2.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勘查要求和內容

2.1 加強建筑物水文條件和地質環(huán)境的綜合勘查

建筑工程在進行工程建設之前,需要完成相應的工程勘查工作,查明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了解某調查地區(qū)地下水的埋藏、分布狀況及補給、徑流、排泄條件,概略估算地下水資源的數(shù)量和質量,為國民經濟規(guī)劃提供基礎資料的水文地質調查;將工程的具體勘查工作與建筑物的地基、水文情況等充分結合在一起,明確建筑物的各項參數(shù)指標,重點評估地下水對建筑物、巖土體的影響和作用,分析其強度,評估和預測有可能發(fā)生的危險,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

2.2 強化地下水存在狀態(tài)及變化規(guī)律的勘查。

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勘察,主要就是對地下水進行研究和勘察,地下水的勘察包括地下水的類型和狀態(tài)、地下水水位的高低變化情況及地表水與地下水的關系等。其中地下水的類型和分布狀態(tài),注重研究地下水是那種水質,酸性水質、堿性水質還是中性水質,因為不同的水質條件對于巖土強度的影響不同,還要做好地下水位的高低變化的勘查,即對建筑物所處地區(qū)近年來地下水位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有個詳細的了解,地下水與地表水的關系,包括了兩者之間的互補以及地表水的排泄狀況勘查,分析出地表水的排泄是否影響到地下水的水位、動力和壓力的變化等。

2.3 做好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測試的勘查

當對建筑物的水文條件和地質條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為了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建立和使用,最重要的勘查工作是對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進行有效的測試。有效的測試是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只有通過此環(huán)節(jié),建筑設計人員才會得到準備數(shù)據(jù),從而根據(jù)數(shù)據(jù)做出精確的設計,例如地基的厚度、深度,建筑物墻壁的厚度等。因此,此環(huán)節(jié)是建筑物安全建立和使用的有力保障之一。根據(jù)所處地質條件的不同,所測量的方法也不相同。根據(jù)地下水是否靜止,可以選擇是否采用隔離措施進行測量,若為靜水層,那么就不需要隔離措施,若為流動的含水層,那么就要采取隔離措施進行測量;對地下水壓力進行測試時,可以采取幾何法,先確定地下水能承受最小壓力和最大壓力,然后用壓力與壓力人水量的關系曲線進行繪圖,進而測試出建筑物地段巖土的透水率。壓力測試是水文地質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3.結語

在工程勘查的過程中,水文地質一直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在具體的工程勘測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僅要明確與巖石的相互關系,還需要做好防范措施,提出與治理相關的建議。另外,在工程實施前要按照地質勘查當中應該勘察的內容和要求做好準備,要根據(jù)所勘查的地域、地質、水文特點制訂出相應的施工計劃,做好積極的防護措施,消除工程危害,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要按時完成工程,節(jié)約成本。

參考文獻

[1] 曹源,師明川.淺析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2,(34):79-80.

篇5

關鍵詞:水文地質;勘察;問題;對策

水文地質是工程地質勘察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利用水文勘察報告實現(xiàn)空間改造,體現(xiàn)了水文地質結構布局的特殊性。為了更好地開發(fā)與利用工程地質環(huán)境,要做好水文地質勘察與分析工作,為工程地質改良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jù)。

1工程概況

依據(jù)《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堤防本工程等級為2級,水利工程建筑物與堤防相同,設計等級為2級。又根據(jù)《泵站設計規(guī)范》的等級劃分標準,貴陽控制工程泵站設計流量為70.0m3/s,泵站工程為大(2)型,對應的主要建筑物設計等級為2級。水利工程等別為Ⅱ等,主要建筑物設計等級為2級,次要建筑物設計等級為3級。臨時工程按4級建筑物設計。根據(jù)《貴陽市城市防洪排澇規(guī)劃》,貴陽市城區(qū)防洪標準近期按100年一遇,遠期按300年一遇,城市除澇標準按20年一遇設計。

2水文地質條件

2.1地表水和地下水

勘察期間水位為9.8m。場地區(qū)內⑥-2層重粉質砂壤土及其以上各土層地下水位以下含水,構成場地表層主要潛水含水層。本次勘察分別觀測了G39孔(左岸)、G03孔(河邊)和G32孔(右岸)地下水位,水位分別為7.2,8.4和7.1m,根據(jù)地下水的分布趨勢分析,地下水水位沿河道兩側向兩岸逐漸降低。G03孔⑨層中砂承壓水水位為7.88m。

2.2水的腐蝕性

(1)地表水。據(jù)調查,擬建場地周圍無有害污染源對場地地表水造成污染。本次勘察在中采取地表水進行了水質分析,該處地表水對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筋砼中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弱腐蝕性,分析結果如表1。(2)地下水。據(jù)調查,擬建場地周圍無有害污染源對場地地下水造成污染。本次勘察在G03號鉆孔和G35號鉆孔中采取地下水進行了水質分析,該處地下水對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筋砼中鋼筋無腐蝕性。

3主要工程地質問題評價

3.1區(qū)域穩(wěn)定性評價

根據(jù)場地地震烈度為6度,相應的的加速度為0.05g,場地8km以內無現(xiàn)代活動斷層,場地區(qū)周邊無M≥5級地震活動,綜合分析認為,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性較好。

3.2滲透性評價

貴陽控制工程各層土的滲透系數(shù)及滲透性分級見表2。

3.3液化土層判別

場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287-2008)和《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SL203-97)和其他相關規(guī)范,本工程可不考慮地震液化的影響。

3.4特殊性土

(1)填土。場地內①層填土為新近填筑的人工填土,為特殊性土。該層土均勻性差,分布不均。(2)軟土。②層淤泥為新近沉積粘性土,流塑狀,河道全場地分布。低強度,高壓縮性,工程性質差,屬軟土。③層淤泥質重粉質壤土和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流塑狀,低強度,壓縮性高,工程性質差,屬軟土。

3.5滲透變形評價

地基土中①層填土主要以砂壤土和粉質壤土等少粘性土,在地表廣泛分布,結構松散,土質松軟,防滲抗沖刷能力差,根據(jù)地區(qū)經驗,該層土極易發(fā)生滲透破壞;④層砂壤土和⑥-2層砂壤土砂性較大,分布范圍較廣,透水性強,易發(fā)生滲透破壞。依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附錄G對①層填土、④層砂壤土和⑥-2層砂壤土進行滲透變形判別和臨界水力比降計算,判別、計算結果見滲透變形判別成果表。

4各建筑物主要工程地質問題評價

4.1閘、站

閘室底板底面高程為-0.8~1.2m,位于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強度低,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泵站底面高程為0.1~0.5m,位于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上,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上游消力池底板底面3.2m左右,位于②層淤泥,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下游消力池底板底面3.2m左右,位于②層淤泥,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上、下游第一節(jié)翼墻底板底面為1.9m左右,位于④層重粉質砂壤土中,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上、下游第二節(jié)翼墻底板底面為2.9m左右,位于②層淤泥上,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閘室開挖深度5.6~12.5m,開挖深度內各層土的滲透性均較強,且淤泥土的含水量較大,強度較低,邊坡穩(wěn)定性較差。本工程建議采用井點降水和管井降水相結合的方法降低地下水。并確保在基坑開挖和基礎澆筑時,地于水位位于坑底以下,其距離不小于0.5m。本工程邊坡所涉及的土層抗沖刷能力和邊坡穩(wěn)定性均較差,建議邊坡比不大于1∶3,且邊坡應采取適當?shù)乃帘3执胧?/p>

4.2交通橋

采用鉆孔灌注樁,以⑧層粘土或⑨層中砂為樁基持力層。樁徑、樁長可通過計算確定,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成孔和澆注的時間性和連續(xù)性,尚應加強泥漿護壁。

4.3臨時圍堰

②層淤泥淤泥不能滿足強度和變形要求,鑒于其厚度較薄,建議將其全部清除。另外,河道兩側的生活、生產垃圾及植物根莖,亦應清除。④層重粉質砂壤土一般能滿足強度和變形要求求,但是下臥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強度低,高壓縮性,厚度較大,地基土在上部荷載作用下可能會出現(xiàn)較大的沉降和變形。建議對④層重粉質砂壤土進行局部處理或加大堤身寬度。

5結論

水文地質用于工程地質勘察分析,體現(xiàn)了地質工程改造的發(fā)展趨勢,將其用于地質規(guī)劃與改造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為了改變傳統(tǒng)地質勘察問題,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勘察分析,掌握地質工程作業(yè)方案,為地質勘察規(guī)劃與發(fā)展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利用水文地質結果指導水利項目改造,從地質環(huán)境、水文條件等方面展開工作。

參考文獻:

[1]于世君.淺談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7):132.

[2]張曉東,閆佳杰.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淺析[J].西部探礦工程,2015(3):145-146.

[3]崔愛敏.水文地質問題在巖土工程中的危害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3(8):117.

篇6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國工程地質勘察也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水文地質問題對工程地質勘察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若想提升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質量,就必須全面分析工程地區(qū)的水文地質問題,確保工程施工人員對工程地區(qū)的水文地質狀況有充分了解,并對其產生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為了給工程設計及施工提供完備的基礎資料,工程地質勘察不僅要查明土質條件,還要查明與巖土工程有關的水文地質情況對工程施工、質量等方面的作用和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重要性,針對其對于工程地質勘察的危害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下水;影響;危害

引言

在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會受到當?shù)厮牡刭|的影響,因此水文地質基本上決定了工程地質勘察的效率。我國尚處于經濟飛速發(fā)展的階段,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國尚且沒有對此類問題較為完善的解決辦法,工程地質勘察的時候往往對水文地質不夠重視,這對我國工程地質勘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因此首要任務就是增加對水文地質的重視,做好必要的防護來保證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順利進行。

1.水文地質對于工程地質勘察的重要性分析

在工程地質勘察及巖土工程施工中要對巖土周邊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嚴格勘察,一些施工企業(yè)在項目施工中往往忽略了對工程周邊水文地質的勘察工作。工程的地質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水文地質的影響,由于巖土體內含地下水,其對于巖土體可以造成直接性的影響,且水文地質問題還影響著巖土層的穩(wěn)定性。一些施工企業(yè)在工程的勘察過程中只對工程周邊表面水水文地質進行勘察,并未對地下水水文地質進行勘察,這樣的勘察工作并未達到要求,在建設工程施工中或施工結束之后,很可能由于地下水原因而引發(fā)一些危害。為保證工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需在工程地質勘察中做好水文地質情況的勘察。

2.水文地質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危害

2.1水位上升的影響地下水位上升有多種原因,主要有:地質原因像含水層的結構及總體的巖性等;氣象原因像降水量及氣溫等,還包括人為灌溉和施工的影響,一般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地下水位上升對巖土層可能產生如下幾方面的影響:土壤鹽漬化、沼澤化;地下水、巖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加強;河岸、斜坡等巖土發(fā)生滑移或崩塌現(xiàn)象;一些特殊性巖土體的結構被破壞,土體強度減弱,出現(xiàn)軟化等現(xiàn)象;粉細砂和粉土液化飽和、產生流砂和管涌現(xiàn)象;基礎發(fā)生上浮,造成建筑失穩(wěn)。

2.2水位下降的影響通常情況,人們的生活及生產用水多數(shù)為地下水供應,用水量不斷增加促使地下水用量也在上升,特別是工程施工降水措施對地下水的影響,地下水大量抽取致使水位出現(xiàn)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極易使建筑物產生沉降、變形等問題,還可能使地面發(fā)生塌陷、開裂等現(xiàn)象,這不僅給工程項目施工帶來巨大影響和困難,而且對工程周邊環(huán)境也造成了不利影響。

2.3水位多變的影響當巖土層在遭受地下水位多次漲落的影響之后,脹縮性較為明顯的巖土結構在經過多次膨脹收縮的影響,使之出現(xiàn)很多不正常不規(guī)則的膨脹收縮變形,這些變形如果幅度較大的話甚至會影響到地表的完整性,使之出現(xiàn)開裂等現(xiàn)象。而且,地下水頻繁的升降同樣會導致水動壓的不正常,地下水失去平衡狀態(tài),水體流動速度變快,從而影響到整個巖土層結構的穩(wěn)定性。

3.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應對措施

3.1加強對于地下水的調查工作水文地質是工程地質勘察中最為核心的部分,而對于水文地質情況最重要的就是地下水勘察?;趯Φ叵滤辈斓年P鍵性,工程地質勘察人員應將其看作工作的重點,做好地下水的勘察工作。工作第一步是要設置勘察標準,明確勘察的目的,制定好標準才可以更好地進行地下水評價工作。第二步則要調查地下水各類問題,例如:水位升降的變化規(guī)律、地下水壓力和腐蝕性等。而第三步要對建筑項目各方面危害進行可能性預測,例如:地下水引起流沙和管涌等一些潛在性的威脅。掌握以上信息才便于制定出準確的治理措施。

3.2加強地下污染問題的處理地下水的潔凈度直接影響著地區(qū)居民身體的健康狀況,地下水的污染問題是水文地質中的重點。地下水污染主要是其特點造成的,由于地下水的流速慢,且自凈的能力差,若遭到污染,很容易發(fā)生擴散。在地下水受污染后,只有在地質勘探中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因此相關人員要充分地認識地下水流速慢的這一特點,將地下水污染問題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并積極普及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提高居民保護意識。

3.3加強對相關規(guī)范的學習經過長期的發(fā)展,目前我國在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方面已擁有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規(guī)程與規(guī)范體系,該類規(guī)范性的文件對于工程地質勘察實施的任務、目的、評價均做了切實且具體化的規(guī)定,是工程地質勘察人員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因此工程地質勘察人員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充分了解并熟悉規(guī)范、規(guī)程中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做好工作量鋪墊,做好地震段的劃分、設置足夠的土樣數(shù)據(jù)方便測試。通過對規(guī)程、規(guī)范的學習,工程地質勘察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作者才能不斷地提高其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4.結語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是極為關鍵的問題,無論是勘察、設計還是施工環(huán)節(jié)都必須高度重視。巖土工程問題中,地下水問題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準確地查明地下水變化規(guī)律等相關資料,不僅使成果資料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可更好地利用巖土體的潛在能力。因此,進行工程地質勘察的同時要分外注意其周邊水文地質條件的勘察,同時,作為巖土體及建筑物受地下水影響和作用的重要依據(jù),查明水文地質問題還能提升工程地質勘察成果的質量,從而減小水文地質問題對巖土工程的影響,充分發(fā)揮巖土體在施工過程中的優(yōu)勢作用,為工程施工和設計提供便利,實現(xiàn)縮短施工周期、減少施工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樹明,張邵楠.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傳播,2012,02:43+50.

[2]田珈.水文地質問題在巖土工程中的危害性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29:363.

[3]胡麗梅,邢宏汞.淺談地下水的危害及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察[J].科技信息,2009,22:128-129.

篇7

關鍵詞: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地下水

中圖分類號:F416.1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在工程勘察的一系列活動中,水文地質問題是一個極為重要但也易被忽視的問題。水文地質和上程地質二者關系極為密切,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巖土體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巖土體工程特性,又是基礎工程的環(huán)境,影響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的地區(qū),由于工程勘察中對水文地質問題研究不斷深入,設計中又忽視了水文地質問題,經常發(fā)生由地下水引發(fā)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問題,令勘察和設計處于難堪的境地。

1 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

實踐證明,在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水文地質問題始終是一個極為重要但也是一個易于被忽視的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兩者關系極為密切,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巖土體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巖土體工程特性,又是基礎工程的環(huán)境,影響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而在實際的勘察工作中因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參數(shù),水文地質問題往往被忽視,只簡單地對天然狀態(tài)下的水文地質條件作一般性評價。因此,經常發(fā)生由地下水引發(fā)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問題。為提高工程勘察質量,在勘察中加強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評價內容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報告中,由于缺少結合基礎設計和施工需要評價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某地區(qū)已發(fā)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礎下沉和建筑物開裂的質量事故,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在以后的工程勘察中,對水文地質問題的評價,主要應考慮以下內容:

應重點評價地下水對巖土體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響,預測可能產生的巖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工程勘察中還應密切結合建筑物地基基礎類型的需要,查明有關水文地質問題,提供選塹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

不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狀態(tài)和天然條件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分析預測在人為工程活動中地下水的變化情況,及對巖土體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應從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與影響,提出不同條件下應當著重評價的地質問題,如:

①對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礎中水對混凝土及混凝土內鋼筋的腐蝕性。

②對選用軟質巖石、強風化巖、殘積土、膨脹土等巖土體作為基礎持力層的的建筑場地,應著重評價地下水活動對上述巖土體可能產生的軟化、崩解漲縮等作用。

③在地基基礎壓縮層范圍內存在松散、飽和的粉細砂、粉土時,應預測產生液化潛蝕、漉砂、管涌的可能性。

④當基礎下部存在承壓含水層,應對基坑開挖后承壓水沖毀基坑底板的可能性進行計算和評價。

⑤在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基坑,應進行滲透性和富水性試驗,并評價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體沉降、邊坡失穩(wěn)進而影響周圍建筑物穩(wěn)定性的可能性。

3 重視巖土水理性質的測試和研究

巖士水理性質是指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時顯示出來的各種性質。巖土水理性質與巖土的物理性質都是巖土重要的工程地質性質。巖土的水理性質不僅影響巖土的強度和變形,而且有些性質還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對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測試比較重視,對巖土的水理性質卻有所忽視,因而對巖土工程地質性質的評價是不夠全面的。

巖土的水理性質是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顯示出來的性質,而地下水在巖土中有不同的賦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響程度又與巖土類型有關。下面首先介紹一下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及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然后再對巖土的幾個重要的水理性質及研究測試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

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及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地下水按其在巖土中的賦存形式可分為結合水、毛細管水和重力水三種,其中結合水又可分為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兩種。

①強結合水,又稱吸濕水,吸濕水被分子力吸附在巖土顆粒周嗣形成極薄的水膜,是緊附于顆粒表面結合最牢固的一層水,其吸附力高達10MPa,在強壓下,其密度接近普通水的兩倍,具有極大粘滯性和彈性,可以抗剪切,但不受重力作用.也不能傳遞靜水壓力。弱結合水,又稱弱薄膜水,它處于吸著水之外,厚度大于吸著水。弱結合水所受的吸附力小于強結合水,可以在顆粒水膜之間作緩慢的移動.薄膜水在外界壓力下可以變形,但同樣不受重力影響。且不能傳遞靜水壓力。

結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賦存形式,在砂土中含量甚微。結合水尤其是弱結合水與粘性土相互作用時顯示出來的性質如可塑性、膨脹性、收縮性等歸為粘性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因其受強力束縛,活動范圍極為有限,對巖土的動態(tài)水理性質影響較小。

②毛細管水,是指由毛細管作用保持在巖土毛細管空隙中的地下水,可細分為孤立毛細管水、懸掛毛細管水、真正毛細管水。它同時受毛細管力和重力的作用。當毛細管力大于重力時,毛細管水就上升,因此地下水潛水面以上的普遍形式是一個與保水帶有水力聯(lián)系的含水量較高的濕水層。毛細管水能傳遞靜水壓力,并能在空隙中垂直上下運動,對巖土體能起到軟化的作用,有時會引起土壤的沼澤化或鹽漬化增強巖土體及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毛細管水在砂土和粉土中含量較高,在砂礫層含量較少,在粘土中含量很少。

③重力水,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能在巖土孔隙、裂隙中自由運動的水,即我們通常所稱的狹義“地下水”。它不受分子力的影響,不能抗剪切,可以傳遞靜水壓力。由于重力水在天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在巖土中的滲流活動非常活躍,對巖土的水理性質有顯著的影響。重力水是我們研究巖土水理性質的重點關注對象。

巖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質及其測試辦法:

①軟化性,是指巖土體浸水后,力學強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軟化系數(shù)表示,即巖石在浸水飽和狀態(tài)下與風干狀態(tài)下極限抗壓強度之比,它是判斷巖石耐風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標。在巖石層中存在易軟化巖層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會形成軟弱夾層。各類成因的粘性士層、泥巖、頁巖、泥質砂巖等均普遍存在軟化特性。

②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巖土容許水透過自身的性能。巖土的滲透性的強弱首先決定于巖土空隙的大小和連通性,其次是空隙度的多少。松散巖土的顆粒愈細、愈不均勻,其透水性便愈弱。堅硬巖石的裂隙或巖溶愈發(fā)育。其透水性就愈強。透水性一般可用滲透系數(shù)表示。巖土體的滲透系數(shù)可通過抽水試驗求取。

③崩解性,是指巖土浸水濕化后,由于土粒連接被削弱、破壞,使土體崩散、解體的特性。巖土體的崩解特性包括崩解所需時間、崩解量、崩解方式等。巖土的崩解性與土的顆粒成分、礦物成分、結構等關系極大,以某地區(qū)的殘積土為例,一般崩解時間5~24h,崩解量1.79%~34%,以蒙脫石、水云母、高嶺土為主的殘積土以散開方式崩解。而以石英為主的殘積土多以裂開狀崩解為主。

④給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飽水巖土能從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給水度表示。給水度是含水層的一個重要水文地質參數(shù),它不但影響基坑涌水量大小,同時也影響場地疏干時間。給水度一般采用實驗室方法測定。

⑤脹縮性,是指巖土吸水后體積增大,失水后體積減小的特性,巖土的脹縮性是由于顆粒表面結合水膜吸水變厚,失水變薄造成的。巖土的脹縮性往往是產生地裂縫、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對地基變形和土坡表層穩(wěn)定性有重要影響。標定巖土脹縮性的指標有膨脹率、自由膨脹率、體縮率、收縮系數(shù)等。巖土的水理性質尚有持水性、容水性、毛細管性、可塑性等等,在這里不再一一敘述。

4 全面了解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變化和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4.1 地下水升降變化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變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當?shù)叵滤坏淖兓_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對巖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變化引起危害又可分為3種方式:

水位上升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潛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主要受地質因素如含水層結構、總體巖性產狀,水文氣象因素如降雨量、氣溫等及人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響,有時往往是幾種因素的綜合結果。由于潛水面上升對巖土工程可能造成:

①土壤沼澤化、鹽演化,巖土及地下水對建筑物腐蝕性增強。

②斜坡、河岸等巖土體巖產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

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巖土體結構破壞、強度降低、軟化。

④引起粉細砂及粉土飽和液化、出現(xiàn)流砂、管涌等現(xiàn)象。

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沒,基礎上浮、建筑物失穩(wěn)。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礦活動中的礦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壩、修建水庫截奪下游地下水的補給等。地下水的過大下降,常常誘發(fā)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惡化等環(huán)境問題,對巖土體、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和人類自身的居住環(huán)境造成很大威脅。

地下水頻繁升降對巖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變化能引起膨脹性巖土產生不均勻脹縮變形,當?shù)叵滤殿l繁時,不僅使巖土的膨脹收縮變形往復,而且會導致巖土的膨脹收縮幅度不斷加大,進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別是輕型建筑物的破壞。地下水升降變動帶內由于地下水的積極交替,會將土層中的膠結物--鐵、鋁成分流失,土層失去膠結物將造成土質變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壓縮模量、承載力降低,給巖土工程基礎選擇、處理帶來較大的麻煩。

3.2 地下水動壓力作用引起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狀態(tài)下動水壓力作用比較微弱,一般不會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為一程活動中由于改變了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條件,在移動的動水壓力作用下,往往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巖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結束語

水文地質問題一直是巖土工程勘查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在具體工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僅要求查明與巖土工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更要提出預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議,根據(jù)勘察到的工程所處地域的地質水文條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和施工計劃,為設計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質資料,以消除或減少工程的危害,真正保證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地質勘察;影響

在工程勘察的一系列活動中,水文地質問題是一個極為重要但也易被忽視的問題。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二者關系極為密切,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巖土體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巖土體工程特性,又是基礎工程的環(huán)境,影響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的地區(qū),由于工程勘察中對水文地質問題研究不斷深入,設計中又忽視了水文地質問題,經常發(fā)生由地下水引發(fā)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問題,令勘察和設計處于難堪的境地。

1.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評價內容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評估內容在以往的工程勘察報告中,由于缺少結合基礎設計和施工需要評價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區(qū)已發(fā)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礎下沉和建筑物開裂的質量事故,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在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對水文地質問題的評價主要考慮以下內容:(1)應重點評價地下水對巖土體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響,預測可能產生的巖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2)工程勘查密切結合建筑物地基基礎類型的需要,查明有關水文質問題,提供選型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3)應從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與影響,提出不同條件下應當著重評價的地質問題,如:對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礎中水對砼及砼內鋼筋的腐蝕性;對選用軟質巖石、強風化巖、殘積土、膨脹土等巖土體作為基礎持力層的的建筑場地,應著重評價地下水活動對上述巖土體可能產生的軟化、崩解、脹縮等作用;在地基基礎壓縮層范圍內存在松散、飽和的粉細砂、粉土時,應預測產生潛蝕、流砂、管涌的可能性;當基礎下部存在承壓含水層,應對基坑開挖后承壓水沖毀基坑底板的可能性進行計算和評價;在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基坑,應進行滲透和富水性試驗。并評價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凍沉降,邊坡失穩(wěn)進而影響物穩(wěn)定性的可能。

2.重視巖土水理性質的測試和研究

巖土水理性質是指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時顯示出來的各種性質。巖土水理性質與巖土的物理性質都是巖土重要的工程地質性質。巖土的水理性質不僅影響巖土的強度和變形,而且有些性質還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對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測試比較重視,對巖土的水理性質卻有所忽視,因而對巖土工程地質性質的評價是不夠全面的。

既然巖土的水理性質是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顯示出來的性質,首先介紹一下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及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 然后再對巖土的幾個重要的水理性質進行簡單的介紹。

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巖土中的賦存形式可分為結合水、毛細管水和重力水三種,其中結合水又可分為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兩種。

巖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質及其測試辦法有五種:軟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給水性;脹縮性。軟化性是指巖土體浸水后,力學強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軟化系數(shù)表示,它是判斷巖石耐風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標。透水性一般可用滲透系數(shù)表示,巖土體的滲透系數(shù)可通過抽水試驗求??;崩解性是指巖土浸水濕化后,由于土粒連接被削弱、破壞,使土體崩散、解體的特性。巖土的崩解性與土的顆粒成分、礦物成分、結構等關系極大。給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飽水巖土能從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給水度表示。脹縮性是指巖土吸水后體積增大,失水后體積減小的特性,巖土的脹縮性是由于顆粒表面結合水膜吸水變厚,失水變薄造成的。巖土的水理性質尚有持水性,溶水性,毛細管性,可塑性等。

3.全面了解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變化和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升降變化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變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當?shù)叵滤坏淖兓_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對巖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變化引起危害又可分為3種方式:水位上升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潛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主要受地質因素如含水層結構、總體巖性產狀,水文氣象因素如降雨量、氣溫等及人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響,有時往往是幾種因素的綜合結果。由于潛水面上升對巖土工程可能造成:

①土壤沼澤化、鹽演化,巖土及地下水對建筑物腐蝕性增強。

②斜坡、河岸等巖土體巖產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

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巖土體結構破壞、強度降低、軟化。

④引起粉細砂及粉土飽和液化、出現(xiàn)流砂、管涌等現(xiàn)象。

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沒,基礎上浮、建筑物失穩(wěn)。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礦活動中的礦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壩、修建水庫截奪下游地下水的補給等。地下水的過大下降,常常誘發(fā)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惡化等環(huán)境問題,對巖土體、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和人類自身的居住環(huán)境造成很大威脅。

3.2 地下水動壓力作用引起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狀態(tài)下動水壓力作用比較微弱,一般不會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為一程活動中由于改變了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條件,在移動的動水壓力作用下,往往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巖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篇9

(1)工程勘察的前期準備工作表現(xiàn)不足。為了能夠保證完成煤礦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任務,在實施工程勘察工作之前必須要嚴格編寫工程地質勘察綱要、設計勘察方案等,以有效、準確的勘察綱要保證勘察工作任務順利進行。但是,部分勘察單位并不是具有合理指導性的勘察綱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勘察的質量,后果不可設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工程勘察市場的激烈競爭和一些建設單位對勘察工作重要性的嚴重低估,以工程成本作為工程的主要目的,而忽視可靠質量的重要性。

(2)巖土工程勘察工程中漏洞百出。一般來說,在對巖土工程展開勘察工作中主要存在兩方面比較明顯的問題弊端,其一是在具體的勘察工作過程中由于技術人員對于質量意識的淡薄所產生的問題,其二是在土工試驗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第1種情況主要是包括外業(yè)勘察工作方面的問題和原位測試以及原狀取土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第2種情況主要是包括對土體顆粒的劃分等級不夠明確,相關土工試驗的方法和檢校辦法比較單一等問題。

(3)撰寫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在煤礦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往往問題也很多,主要是由于在撰寫過程中對包括單位書寫不規(guī)范、報告偏重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對于承載能力概念的理解誤差以及在巖土工程分析評價方面等問題。還有,由于相關技術人員自身的原因對于承載能力的概念理解不夠透徹清楚,也是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

煤礦巖土工程勘查問題的質保措施

1改善目前我國煤礦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現(xiàn)狀

為了能夠適應目前高速發(fā)展的工程勘察技術應注重加快對專業(yè)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加大培訓力度,可以考慮定期有計劃地開展各種培訓機構,主要以加強勘察技術人員對新型技術的掌握水平,以充實我國工程勘察的隊伍力量。同時,巖土工程勘察公司應該在一個更為規(guī)范化的市場環(huán)境中發(fā)展,所以要更進一步的規(guī)范我國礦產勘察市場,清理探礦權與開采權的關系,并明確各個職權部門的權責,對于煤礦巖土工程勘察的投資力度要逐步加大,更合理有效地處理與解決勘察工作中的問題。

2加強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管理力度

針對我國煤礦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應從各個方面的管理工作抓起。加大有關勘察政策的宣傳貫徹力度,尤其是對國家規(guī)定的新規(guī)范、新標準以及新技術的宣傳與貫徹實施和對國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對促進工程勘察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相關政策的響應。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切實落實國家政策的同時,還需要了解當?shù)氐木唧w地質狀況,并按照各種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要求對各個巖土工程勘察機構進行監(jiān)督審查,以遵守國家強制性條款為準則,在不擾亂勘察市場的前提下,保質保量完成建設單位委托的任務要求。由于勘察工作往往比較復雜,技術人員配備不足則有可能導致現(xiàn)場勘察技術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發(fā)生。因此,要提高煤礦工程勘察工作的質量,必須要嚴格控制現(xiàn)場技術的管理工作,要求勘察技術人員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項目技術負責人主要主持煤礦項目的勘察工作,必須要編寫勘察綱要和勘察報告,并定期組織參加施工驗槽以及有關工程的專題集會,現(xiàn)場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執(zhí)行勘察綱要技術要求和現(xiàn)場編錄?,F(xiàn)場勘察取樣鉆探質量的優(yōu)劣主要決定了煤礦工程地質分層的準確與否,原位測試、取土樣的規(guī)范與否決定了巖土參數(shù)的準確與否,加強鉆機的管理,應強調勘察質量與責任的掛鉤聯(lián)系。

3加強針對煤礦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監(jiān)管措施

加強針對煤礦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監(jiān)管措施主要是為了能夠大力宣傳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以達到各級主管監(jiān)督的部門領導提高對工程項目建設之前的勘察工作重要性認識程度的目的。伴隨著我國市場體制改革的深入,工程勘察機構一般都實行一種“自負盈虧,從業(yè)盈利”的生存模式,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勘察任務應以一定適當?shù)睦麧櫬视枰员U希杀緝r格的確定應由當?shù)毓こ處r土勘察協(xié)會通過邀請一定數(shù)量的專家組成專家團進行評估測定。成本價評估測定后,組織結構需要針對勘察成本單價作進一步的監(jiān)管與控制,旨在限定勘察單價不得低于成本單價。

4加強巖土工程勘察成品報告的審查管理力度

巖土工程勘察成品報告審查制度已在我國初具模型,它的實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質量的提高。加強巖土工程勘察成品報告的審查管理,可在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后及時上報有關管理部門予以處理與解決。

5實施有效的勘察監(jiān)理制度

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實施有效的勘察監(jiān)理制度也是勘察工作管理的一環(huán)重要內容。煤礦巖土工程勘察監(jiān)理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取樣鉆機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鉆探、取樣和測試工作。現(xiàn)場技術管理人員要到崗到位,適時編錄。試驗室的試驗工作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規(guī)范要求標準進行相關測試工作等。

結束語

篇10

針對目前基礎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應用問題,分析了研究其應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應用的方法,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

基礎地質;巖土工程;野外勘察技術;地質資料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巖土工程的建設需求越來越大。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實施的準確性是保證其建設質量的關鍵,而基礎地質又是決定其作用發(fā)揮的重要因素。因此,相關建設人員應通過不斷優(yōu)化基礎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以滿足工程建設的質量需求。

1研究基礎地質應用的重要性

巖土工程勘察是決定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因素,而基礎地質又是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核心內容。具體來說,基礎地質能夠實現(xiàn)巖土工程最原始地質信息數(shù)據(jù)的準確反映。換句話說,只有掌握了基礎地質的具體情況,才能明確巖土工程所處的地質條件。這樣一來,巖土工程相關人員就能全面掌握地質資料,從而保證其施工建設的安全性。因此,相關建設人員要加大對基礎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的重視力度,以實現(xiàn)工程建設質量目標。

2基礎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方法

2.1基礎地質資料的搜集

基礎地質的勘察工作具有一定復雜性,這就意味著相關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取巖土工程全部的基礎地質數(shù)據(jù)信息,需要在后期進行相應的資料搜集工作。這樣一來,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勘察工作中誤差、誤判等問題的出現(xiàn),從而使基礎地質信息數(shù)據(jù)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基礎地質的勘察資料搜集工作屬于勘察技術的后續(xù)工作內容,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按照巖土工程項目對基礎地質的劃分來進行地質資料的收集。例如,在對巖土工程進行靜力觸探時,由于其容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所以會對觸探的指標準確性造成影響。對于該問題,后期勘察技術人員搜集的基礎地質資料就能發(fā)揮作用,從而控制觸探指標結果中的不確定問題。此外,基礎地質資料的搜集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軟土數(shù)據(jù)信息,這就有效避免了工程建設時出現(xiàn)的變形和塌陷問題。由此可見,資料搜集對于基礎地質勘察技術來說具有保證作用發(fā)揮的效果,因此,相關建設人員應使其成為一項基礎的工作內容,從而緩解基礎地質的勘察壓力,即有效維護巖土工程勘察信息數(shù)據(jù)獲取的準確性。

2.2野外勘察技術的應用

野外勘察技術是基礎地質勘察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一技術,能夠實現(xiàn)巖土工程對基礎地質數(shù)據(jù)參數(shù)信息的全面掌控。具體來說,基礎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野外勘察技術中應用,就是通過注重現(xiàn)場操作流程來提高勘察人員搜集地質信息數(shù)據(jù)的積極性,從而準確獲取工程所在地的基礎地質情況。例如,勘察人員要做好相關的應用技術準備工作,從而確保各項技術滿足工程勘察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如果技術應用涉及到新型的勘察技術,相關人員則要通過檢查來保證勘察技術實施的準確性。這是避免野外勘察應用新型技術中的不穩(wěn)定性因素對基礎地質的勘察結果造成影響的有效方法。相關研究表明,在野外勘察技術的幫助下,基礎地質為巖土工程勘察提供了更為深入的地質數(shù)據(jù)。在這種準確地質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就能順利地開展下去,從而更進一步推動整個行業(yè)的建設水平。因此,相關建設人員應加大野外勘察技術的應用力度,從而保證基礎地質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

2.3室內測試技術

在巖土工程基礎地質勘察工作中,室內測試是在采樣工作完成后進行的。具體來說,首先,相關建設人員需要將采樣送至實驗室進行地質數(shù)據(jù)分析,從而得出工程所需的基礎地質數(shù)據(jù)。其次,室內測試工作人員必須要按照相關的規(guī)范標準進行操作,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使其不會對工程勘察的整體結果造成影響。再次,由于室內測試對樣本的要求非常高,在運送的期間,必須保持樣本原來的特性,即巖石、土樣品的取樣中,同樣需要按照勘察技術的要求進行,防止勘察數(shù)據(jù)不科學。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基礎地質采樣的樣本應該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送到試驗室,防止樣本超期發(fā)生變化,而且樣本取樣的各項因素都要達到規(guī)范標準,還要強調勘察操作的真實性和規(guī)范性。在基礎地質勘察取樣的過程中,按照基礎巖土的性質區(qū)分取樣的過程。最后,通常情況下,巖土工程基礎地質勘察技術中的室內測試可以按照試驗時間劃分為兩類,分別是及時試驗樣本和無需及時試驗樣本。因此,相關測試人員要根據(jù)對應的樣本測試需要,采取對應的處理技術,以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2.4現(xiàn)場檢測工作

現(xiàn)場檢測是工程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內容。具體來說,巖土工程勘察中基礎地質的現(xiàn)場檢測工作能夠有效地控制施工所產生的預算,從而降低整個項目建設中不必要的成本。在實施現(xiàn)場檢測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在保證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實際作業(yè)。這樣一來,巖土工程勘察人員就能根據(jù)基礎地質的現(xiàn)場檢測結果,對不合理內容或環(huán)節(jié)進行相應的調整,即巖土工程勘察實施方案與實際的巖土地質情況能夠充分結合在一起,降低工程建設問題的出現(xiàn),有效保證巖土工程勘察實施的質量和效果。就目前來說,進行現(xiàn)場檢測工作的方法有很多,但均要在明確巖土工程勘察任務的前提下獲取巖土地質資料。在此情況下,不僅現(xiàn)場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得到了保證,巖土工程勘察目的也將具備實際的作用。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巖土工程的勘察質量是通過基礎地質信息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來保證的。因此,相關人員應在明確其應用研究重要性的基礎上,找出具體問題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整個行業(yè)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魏珊.綜合勘察技術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03):252-253.

[2]何磊.探析基礎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0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