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保管規章制度范文
時間:2024-01-31 17:52: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藏品保管規章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博物館藏品;管理;問題;措施
一、前言
博物館藏品指的是博物館依據自身性質、任務和社會需要搜集并經過鑒選符合入藏標準,并完成登記、編目等入藏手續的文物和自然標本,它是國家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本文從博物館及藏品的概念入手,分析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探討加強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的對策與方法。
二、博物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館藏藏品數量的增加、管理隊伍的專業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現代化,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得博物館的藏品管理工作面臨很多新的問題與挑戰。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的管理工作不規范。博物館藏品的管理是一項繁瑣而又細致的工作,當前博物館藏品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現在:第一,博物館藏品管理雖然建立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但是這些規章制度并未能夠真正地落到實處。比如,對于入庫的藏品并沒有嚴格按照接收、鑒定、登帳、編目、入庫、建檔、保管、提用、統計、注銷等工作程序對藏品進行登記管理,甚至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突擊檢查藏品管理工作人員隨意地填寫編造,出現各種無號、錯號、重號的現象,一旦藏品管理工作人員進行調動和變遷,沒有做好接管工作就會給日后的工作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沒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的規定來提取藏品,無意間造成人為的損壞。第二,博物館缺乏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由于人手不夠也沒有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導致藏品因為缺乏人手專門看管而容易丟失。
二是管理措施不當,保護技術落后,致使藏品損壞嚴重。當前,博物館藏品管理措施不當,保護技術落后,致使藏品損壞嚴重,表現在:一是博物館藏品的管理與保存條件相對滯后,設備設施簡陋,沒有結合藏品的質地、級別和種類分別設置符合各種文物藏品的專門庫房;二是博物館藏品的庫房環境不好,沒有考慮藏品的避光、防火、防水、防潮條件,對所有的藏品都是采用統一的形式,沒有分門別類的采取專門的保護和管理的措施,致使藏品受到嚴重的損壞,博物館藏品的管理作用沒能得到真正的發揮;三是藏品的保護和技術滯后,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和潮流,比如我國的博物館藏品包含很多信息,但是大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文字描述,再配合相關的圖片進行說明,工作效率較低。
三是管理人員素質有限和思想認識水平不高。在新時期的發展形勢下,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有待提高,具體表現在:首先,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沒有熟練掌握藏品管理或者有關于藏品保護相關的專業知識,知識范圍和視野狹隘,不了解新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發展,同時也不具備博物館藏品管理、養護等方面的能力;其次,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人員系統中人才結構不科學合理,由于工作性質和待遇報酬等因素的限制,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人員中具備高學歷、高素質、專業性強的人才不多,也難以引進高層次、高學歷、高素質且專業性強的專門人才,造成人才的斷層與資源結構不和諧,真正能夠從事博物館藏品保護的人才寥寥無幾,最終制約了博物館事業的蓬勃與健康發展;再次,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技能水平有限,缺乏電腦操作和實際應用能力,無法適應與滿足網路信息化時代下博物館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從而阻礙藏品信息資源的開采利用,導致藏品管理的工作效率低和質量不高;最后,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不高,缺乏“服務大眾”的思想觀念,平日里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的對策
針對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保護技術落后、人員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不高等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健全和完善博物館藏品的相關管理制度體系,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優化博物館館藏結構和特色,實現藏品的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提高博物館藏品管理人員素質和思想水平。
一是完善博物館藏品的相關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和健全博物館藏品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藏品管理的工作程序。嚴格按照接收-鑒定-登帳-編目-入庫-建檔-保管-提用-統計-注銷等工作程序對藏品進行管理,按照規定辦事,并且要不定期地檢查藏品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地進行修改和補充、完善,同時將具體的工作分配落實到每個藏品工作人員的身上,對于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員要給予相應的獎勵,而對于忽視和違反藏品管理規章制度要依法進行處罰,保障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
二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藏品的信息化、數字化管理。隨著現代網絡的不斷發展與普及,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博物館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管理。藏品信息化管理指的就是堅持利用藏品管理軟件完成藏品信息數據庫建立的基礎上,以網絡作為技術平臺,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的準則實現藏品檔案數字化建設,進行博物館藏品的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和應用,優化博物館藏品的結構和特色,保證博物館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三是提高博物館藏品管理人員素質和思想水平。在博物館管理工作人員中展開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讓他們充分深刻地認識到自己肩上肩負從事藏品保護與管理的重任,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認真履行藏品管理辦法、遵紀守法、淡泊名利、吃苦耐勞、寧靜致遠、忠于職守、敬業奉獻的崇高精神,促使博物館藏品工作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鍛造一流的人格品質,使整個博物館形成良好的氛圍環境,切實保障藏品的安全。
篇2
[關鍵詞]文物藏品;定級標準;檔案管理
前言
文物藏品是一個民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發展的重要體現,文物藏品直接體現著一個民族發展的歷程,是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文物藏品管理單位不僅負有保管好文物藏品的責任,還需要明確文物藏品的定級標準,從阿而可以更好地向人們展示我國文物藏品的等級標準,這樣可以更好地利于人們理解文物藏品的重要性的大小,還可以為文物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1. 實現文物藏品定級的重要性以及重要意義
文物藏品是人類科學以及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對于歷史再現,歷史傳承具有重要意義。所以為了使文物藏品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科學,我們需要對文物藏品進行定級和分類。除了需要對藏品進行好好保管以外,還需要對文物藏品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分類,在管理中努力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鑒定準確,編目詳細,保管妥善,查用方便。文物藏品是藏品館進行各種業務工作的物質基礎,所以文物藏品館需要在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和完善詳細,準確的藏品定級檔案。但是目前我國文物藏品的的定級以及管理工作水平不高,文物藏品的定級標準也不夠明確。所以,基于文物藏品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重大意義,我們有必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文物藏品管理標準。
2. 當前我國文物藏品的定級標準分析
我國文物保護法中明確提出,我國歷史上各個時代所出現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文物可以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而珍貴文物又可以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等。文物保護法中還明確指出,文物保管單位對于本單位所收藏的文物必須區分文物等級,設置藏品檔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另外根據文物的用途和基于文物的復雜性,我國文物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家,但是我國的文物藏品由于歷史上的原因藏品還是保存的不夠完善的,而且藏品的收藏也不是很豐富。文物藏品的管理制度以及法律規范制度還不夠健全。由于文物藏品是社會發展歷史的體現,所以做好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物藏品還可以反映出民族發展的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
3. 如何實現文物藏品定級合理化
3.1 規范文物藏品管理制度
鑒于當前我國文物藏品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需要實現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設。在文物藏品管理工作中需要制定一整套的完善的規章制度。在文物藏品的定級規范化工作中,尤其要注意藏品定名規范化,藏品分類規范化,藏品總登記號的規范化,藏品年代的規范化,藏品計量與記件規范化。首先,應當根據文物藏品的庫房管理方法,制定嚴格的,科學的庫房管理制度。如此,是實現文物藏品科學管理的基礎。根據文物藏品的特點以及年代,歷史價值等來實現文物藏品入庫的科學化管理。建立文物藏品登記制度,設置專門人對文物入庫以及出庫進行管理。文物藏品的管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簡單的定級管理工作,在文物管理中我們需要做好大量的詳細的管理工作。我們需要基于文物定級的標準,需要做好文物藏品的收集歸檔工作,從而實現對文物藏品的集中的統一管理,對于文物藏品不可以各自分散保管。由于文物藏品的形成時代以及形成特點是不同的,所以在對文物藏品進行分類時,應當根據藏品的時代形成特點制定不同的分類標準。例如對于文字材料藏品和實物的文物藏品應當在分開管理的同時,對于那些有著時代關系或者是類似歷史價值之處進行檔案上的歸類以及整理。還有,對于那些易受到外界自然環境影響的文物藏品應當格外的照顧,對這些藏品應當嚴加管理的同時對這些藏品進行嚴格分類以便于保存它們的歷史價值和科學文化價值。
3.2關于文物藏品定級標準的建議
在對文物藏品進行定級的時候,應當遵循我國文物保護法的標準進行定級設置。定級之前,需要對需定級的文物藏品進行嚴格的考察和論證,在論證了文物藏品的時代背景以及歷史價值之后在對其進行分類。文物的分類可以根據歷史價值以及科學價值分為不同的等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級文物的定級需要更加嚴格的審核以及考察論證。在確定了文物的定級標準以后需要對所定級的文物藏品的等級進行檔案歸類。這些被定級的文物藏品的存檔工作同樣不可以忽視。對于那些珍貴的文物藏品和一些有所損壞的文物藏品需要在檔案存檔時特別的加以說明。文物藏品的定級需要根據他們與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社會影響等諸方面的關系,定出文物等級。一定從文物管理的總體出發、從文物保護的大局出發做好文物定級工作。對于期刊與出版物文物藏品的定級工作需要特別的注意。期刊類和出版文物藏品的存館量都比較大,對這類文物藏品進行定級時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對這類藏品進行定級時需要耐心和科學嚴謹的態度。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在進行定級工作的開展。在對文字資料類文物藏品進行存檔時時可以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來實現存檔的方便化。數字化博物館就是一個很好地創意,借助網絡來展現文物藏品所負載和蘊含的歷史,文化和科技等多方面的信息。
結語
文物藏品是滿足當代歷史的科學研究以及教育宣傳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當今科技發達的時代,如何實現對文物藏品更好地保管和分類定級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實現當代科學技術與文物藏品定級保管的完美結合對于發揮文物藏品的優勢,使文物藏品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以及科學研究,更好地實現文物藏品的社會效益是我們進行文物藏品保管工作的最終目的和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呂堅.從明清歷史檔案看檔案資料的文物屬性,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02.
篇3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護;措施
一、引言
文物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珍貴的遺跡,具有很大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如何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這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那么作為我國應當如何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呢? 筆者基于多年的工作經驗,從以下幾點展開論述。
二、做好文物保護的措施
(一)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
文物的珍貴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其保護工作的難度,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國家政府不僅要從政策上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支持,還要在行動上促進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即為文化保護工作提供資金支持。當前有一些地方政府認為文物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不能夠得到相應的經濟收益,認為大量的投入是浪費,認識不到文物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導致了當地的文物保護工作開展的困難。筆者認為文物的保護工作意義十分重大,首先具有極大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能夠推進我國社會的精神文化建設。其次,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可以帶動旅游業地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作為博物館,應當爭取政府的支持,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強文物的保護工作。
(二)以人為本,提高藏品科學保護水平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物保護問題可以借助現代科學和傳統工藝來解決。新時期,我們要積極開展館藏文物的保護研究工作,針對不同類別的文物開展不同的技術性保護,以提高館藏文物的保護水平。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關鍵在于人,因為技術和設備都需要人這個主體來進行使用和操作,所以我們要善于開發現有的人才資源,要通過學習和各種專業技能培訓強化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及熱愛博物館事業的道德情感。其次,要以事業留人。博物館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要為藏品保護專業人才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為其在學習深造、工資福利方面敞開綠燈,以事業留人。最后,要吸引外來技術和人才。在文物保護方面,我們要放大視野,充分借鑒國內、國外專業同行的技術,可以聘用一些專家、學者擔任顧問,走出去學,請進來學,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三)健全規章制度,實行科學管理
《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鑒定確切、編目詳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為此,要實現藏品的科學化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學管理步驟。嚴格按照藏品接收、鑒定、登帳、分類、編目、定級、建檔、入庫、排架、提用、注銷和統計等程序進行管理。二是,要擁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藏品保護工作。這些制度應包括藏品征集、鑒定、分類、消毒、修復、復制制度和出入庫管理規定、安全管理守則、設備設施的檢修制度等。同時要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日益完善。三是,要提高全員的法律意識,以法律法規來指導自己的業務工作,對文物、博物館的法律法規要熟悉掌握和運用。四是,要積極借鑒現代化的管理經驗。五是,要充分發揮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統的作用,利用計算機技術科學管理藏品,逐步實現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四)處理好基礎建設和文物保護的關系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當前對文物的保護意識尚不足,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對文物造成一定的損壞。當前許多建設工程沒有依照法律審批的程序建設,文物保護的措施沒有得到落實,常常導致文物遭到破壞,這不僅影響到了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展,還對文物造成了損壞,形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作為政府應當加強基礎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制定相關的文物管理條例,解決基礎建設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建設工程在相關部門審批通過以后,應當嚴格的按照文物保護管理條例進行建設。博物館管理者應當積極的和政府相關部門聯系,保證博物館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應當加強監督和指導,確保文物遺產得到切實的保護。
(五)鼓勵全民參與到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中去
作為博物館首先在本館內向工作人員灌輸文物的保護的重要意義,在政府的幫助下進行工作的安排與部署,將文物進行合理的分配,保護工作責任到人,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切實的做到文物的保護與管理。另外通過各種途徑向民眾宣傳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文化遺產保護作為公益事業,應更加注意自身的公共形象,使它的成果惠及廣大民眾。在現代信息社會,文化遺產地不應將自己封閉起來,孤立于社會之外,而要讓其歷史氣息、文化氛圍為人們帶來愉快、熏陶和啟迪。我們要廣泛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活動,讓更多的人分享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價值。所有這些,對于增強群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愛護并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完善文化遺產的社會監督機制,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結語
文物作為歷史中人類活動的寶貴遺產,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博物館的管理者,應當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向社會民眾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同時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對我國教育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弘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能夠提高旅游業的發展,獲得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文物;庫房保管;重要性
一、文物庫房保管工作的重要性
對庫藏文物的保管,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多年來,曾多次頒布有關庫藏文物保管的法規,這些法規涉及保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博物館和文物部門保管庫藏文物和標本必須遵守的原則。
文物庫房保管工作的對象是文物,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將文物保管好,以便更好的教育人們,尤其是針對新一代青少年的教育,可見文物保管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文物是歷史社會發展和自然科學發展的產物,更是濃縮集結了人類社會的文明和智慧,同時也反應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歷史進程,它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以及其藝術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可見館藏文物是博物館的靈魂所在。博物館為我國文物的科研、宣教及收藏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新時期博物館的發展進步關乎歷史文物的前程命運,關乎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更是關乎人類智慧結晶的存亡。所以做好新時期博物館文物庫房保管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庫藏文物的保管工作絕不僅是保證文物標本的安全和提借方便等。文物從出土之時起,就面臨人為的和自然的兩種損害。確保文物安全,做到不被盜、不丟失、不遭受水、火的破壞和不發生移動中摔傷、摔碎的損壞,只是避免了文物標本入庫后的人為損害,然而,文物的自然損壞,如銅器的有害銹、墓葬壁畫的褪色剝落、鐵器的銹蝕酥化、紡織品的脆化、彩繪陶器色彩圖案剝落、木器變形、錯位和開裂等,在文物入庫后仍在繼續,要想延長文物標本的壽命,把自然損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就必須加強庫藏文物標本的保護,特別是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科學保護。
二、提高文物庫房保管工作的措施
(一)做好庫房的建設
目前,大家深深感到足夠的庫房和保存設施的至關重要。各個館都絞盡腦汁盡可能地在館內外尋找可利用的地帶建造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庫房。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地下文物庫房;北京自然博物館引進外資籌建的文物標本庫房,等等,都是博物館為改善庫房條件所做出的積極努力。
在文物庫房建設上,筆者始終主張庫房應建在館內,向館外拓張的做法實不可取,即便現有文物庫房不足,要在它處增建,也應在其周圍找地方。對于新館庫房來說,有三點應值得注意。(1)要充分考慮今后藏品的極限(最高額),存放文物的庫房應力求大一些,留下收藏的儲備余地。(2)安全設備和保管設施要配套和堅固,以杜絕日后任意地改造,破壞原來的整體格局。比如:消防器材的安置和通道、門窗的防盜報警性能、光控監視儀、庫內溫度測試儀、特殊柜架的制作,等等。(3)文物庫房力爭與陳列室的鄰近。最好設置幾條線路通達展廳(電梯)。之所以強調文物庫房如此地接近展室,主要出于文物使用的便利和安全運輸這一因素彼此之間的距離越近越有利于文物的安全,越有助于陳列展覽的提取,布展工作的進行。以往一些建造較早的博物館,紀念館對此顯然注意不夠,致使文物在搬運過程中造成人為的損壞(斷、裂、丟失)。大家應引以為誡。
(二)提高庫房管理工作者的素質
庫管工作者必須具備以下素質:(1)嚴格遵守文物庫房基本管理制度,對館藏的各個時期各個類型文物,具備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建立健全館藏文物基本檔案及文物數據庫檔案。(2)能熟悉庫藏文物特別是上級文物的基本數據、基本特征和具體存放位置,上級部門檢查時能準確及時提取各類上等級文物。(3)具備對文物進行拓片和文物修復的基本能力。(4)建立各類圖書借閱登記簿,做好每年度各類文件的登記收集和管理,及時完成每年度文件檔案的裝訂歸檔入柜工作。(5)除完成本崗位工作職責外,須完成辦公室安排的臨時性工作和其它工作。每個職工將視其工作態度及平時所安排工作的完成情況,通過平時周報和月報計入年終績效考核。
(三)做好藏品的排列工作,方便查檢
查檢方便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便于檢查藏品的安全,二是便于藏品的提取、使用。從博物館藏品的場地來看,主要是庫房和陳列室。在庫房中的藏品關鍵是“排架”,使藏品都能既合理又整齊地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也就是對藏品的“定位”。一般的館在“排架”的順序上是采用流水號,為了考慮到藏品的安全,可以把小件放在上面,大件放在下面。如果條件好的話,可單設大件室,以便單擺獨放,至于藏品之間的距離,要松緊適宜,以免取用時相互碰撞,造成損失。
藏品在庫房“排架”定位之后,要把它所在的庫別、柜架層的編號用筆標在總賬和卡片上,只有標記了準確存放位置才能便于查檢、提取,外用退還時才能準確歸放原位置。此外,保管員為了掌握庫房全面情況,還可繪制庫房內部柜架平、立面圖,并注明每層柜架存放藏品的編號,這樣保管人員不進庫就可以對庫內藏品的位置了如指掌,同時也能盡快地掌握藏品存放位的置情況。這也是藏品保管員必須具備業務條件之一,熟悉館藏文物。
(四)制定明確的提取、交接制度
陳列中文物的提取,應嚴格按文物庫房的規章制度執行。應按要求設計正規的文物出庫提借單據,單據欄目包括文物名稱、編號、時代、完整程度、提借和歸還日期、備注等,還要有館領導、部門領導、提借人的簽名。文物提借單必須一式兩份,由借入部門和借出部門各持一份單據逐件、逐項,經清點、檢驗后再提取。
陳列部門提取文物布展結束后,對陳列中文物的交接必須規范化,可借鑒文物出庫交接制度和提借單據,設計文物交接單,逐件、逐項編寫。文物交接單應根據展廳文物管理部門來填寫份數,交接雙方或幾方現場逐件、逐項檢查文物狀況,清點文物數目后再交接。
(五)實施庫管文物信息化
21世紀是信息知識時代。新的時代對博物館事業,也對文物庫房保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
在文物庫房保管工作中,要對文物信息進行科學化管理,就必須克服以往在藏品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充分利用信息時代計算機管理技術所 在英語教學中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大學生信奉心理原因及矯正策略 淺談藥品檢驗實訓教學中的若干問題及解決辦法 欽佩與信任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家居配色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項目化教學方法 國內外金融學專業課程設置差異分析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研究 歷史預習型作業形式的設計及實施策略 品味教學札記 做“事后諸葛亮” 言傳身教 立德樹人 旅游英語機器翻譯中年代信息的分類 基于形態學的郵編手寫數字單個字符提取方法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問題與對策 高校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吹撓攀疲共仄沸畔⒌墓芾硎視κ貝⒄溝某繃鰲G剄覆┪錒蕁⑸蝦2┪錒蕕瓤梢運凳欽庖懷繃髦械吶倍墻岷媳竟蕕氖導使ぷ鰨ü惴荷釗氳男畔⑼誥潁群罌⒊鍪屎媳竟蕕募撲慊奈鋝仄沸畔⒐芾硐低常誆┪錒葜薪形奈鋝仄沸畔⒌目蒲Ч芾澩吵鲆惶跣碌穆紛印6雜諼奈鋝仄沸畔⒌目蒲Ч芾恚剄腹蕕目蒲腥嗽痹謖夥矯嬉滄雋舜罅抗ぷ鰲T諳低車目⒐討校浞摯悸塹郊撲慊嗝教寮際鹺褪菘餳際踉諦畔⒋矸矯嫠賾械撓攀疲捎眉撲慊J絞侗鵂際踅奈鋝仄氛掌刖嚀邐奈鋃雜ζ鵠矗溝每梢醞ü奈锏惱掌燜偌燜鞒鑫奈锏牟仄沸畔煌ü撲慊乩硇畔⒌贗枷低常慊魑奈鐨畔⒌贗忌系奈奈錁涂杉燜鞒齦夢奈锏牟仄沸畔徊捎貿9嫻募燜靼旆ǎü奈锏淖艿羌嗆擰⒚啤⑹貝⒓侗稹⒅實氐燃燜魑奈锏牟仄沸畔諦畔⒓燜髦鋅梢圓捎米既凡檠湍:檠際醵暈奈鋝仄方卸嘟嵌取⑷轎壞牟檠月閶芯抗ぷ韉男枰Mü暈奈鋝仄沸畔⒔懈畈憒蔚耐誥潁奈鋝仄沸畔⒌目蒲Щ芾澩叢熗擻欣跫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護;宣教功能;制度建設文物是某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它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教育價值和科學價值,能夠幫助我們銘記歷史,解讀對應時期的文化情況。博物館的主要責任在于妥善的保護文物,在保護文物不受損失與損害的前提下,對文物進行文化和科學方面的研究,為人們展示、講解文物,以起到教育、引導作用,使文物產生社會效益,普及、宣傳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促進社會精神文化水平發展。1文物保o是博物館一切工作的基礎,要不斷完善博物館文物保護,提高保護工作的質量與有效性。
一、當前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基本現狀分析
新疆軍墾博物館是我國以屯墾戍邊革命史為主要研究及陳展內容的博物館,收藏有包括當時所使用的農具、生活用具、軍配裝備等文物,這些文物的時間都不長,看似也非常常見,但它們卻真實記錄和反映了我國屯墾戍邊革命時期的生活文化情況,是對那個特殊歷史時期的見證,也是今天人們學習、了解屯墾戍邊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徑。現以新疆軍墾博物館為例,對當前我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技術保護遠勝人力保護
當前,不少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現代化水平,減輕了人的工作量,但一味重視科學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投入與應用,又造成了技術保護與人力保護失衡的情況。文物的保護工作不能僅靠科學技術來實現,即使科學技術再先進,人的作用也是不能被替代的。如當前的博物館都配置有各種各樣的監控系統、安防措施,展示陳列柜的安全性也非常高,但它們同樣可能出現故障,如果人力保護在這個時候跟不上,就非常容易造成文物安保問題不斷擴大。2
(二)宏觀保護遠勝微觀保護
所謂宏觀保護是指防火、防盜、防破壞等大的方面的保護,其實要做到這些,在今天已經非常容易,很多的技術設備例如監控系統、安防設施等,都可以幫助博物館完成對文物的宏觀保護,但是在微觀上卻不能有效地保護文物,例如由于局部環境所造成的文物損壞等,這是依靠宏觀科學技術保護很難發現和防止的。雖然新疆軍墾博物館文物都是近代文物,歷史時期不長,在自我結構的完整性、穩定性方面都還較為良好,但如果長期不重視微觀保護的實現,依然會受到嚴重的損壞,到時候就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宏觀、微觀保護并施,才能完全確保文物安全。
(三)保護平臺建設遠勝保護制度建設
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博物館文物保護平臺的建設變得非常完善,有信息化的安防系統平臺、視頻監控平臺、現代化的智能消防平臺等,它們共同構成了保護文物的立體體系。但制度的建設是規范、有序推進文物保護工作的前提,不論平臺的建設如何之完善,我們都不能重平臺建設而輕制度建設,一旦制度建設落后于安保平臺的建設,就會導致工作人員放松警惕,安保平臺的運行價值也會大打則扣,一旦有問題發生,甚至可能出現責權不明、相互推諉的現象。3
(四)檢查問題遠勝與解決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影響,文物或多或少都會因為老化而出現各種問題,目前博物館雖然都非常重視對這些問題的檢查,但是在解決問題方面卻較為不得力,很多時候僅做了記錄,但并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來防止文物進一步損壞,或是采取的措施非常簡單,無法完全確保文物的安全。另外,在文物的修復方面也較為松懈,認為小問題不必解決。這雖然能夠保證文物始終以最真實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但是卻會給今后的文物保護工作帶來很多的不良影響。
二、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完善途徑
完善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要科學技術與人力并重,既要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應用,另一方面還要發揮出人在文物保護工作當中的主動性,二者互補才能全面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與有效性。在具體措施途徑方面,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對文物藏品的清點管理
文物收藏是博物館工作中的重點,因此要做好對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要具備對文物收藏有利的硬件設施。文物收藏要有環保、實用、安全、寬敞的暫存庫和藏品庫,為藏品提供一定空間。
第二,在管理博物館藏品過程中,文物數字統計工作尤為重要,這是一項最基本的工作環節,必須高度重視。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文物的積累不斷增多,文物類別也會日益繁多,并且文物的提取、歸庫較為頻繁,若不能第一時間做好接收、統計及登記入庫工作,容易導致文物保管工作變得混亂。
第三,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藏品檔案,確保其詳細、科學與完整,這樣能夠更好的保存藏品,方便查找、閱讀與研究。4
(二)加強對文物藏品的日常保護
博物館文物藏品都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這種脆弱性不僅來自于文物自身的材質與結構影響,同時也來自于其自身特色價值的影響。因為文物承載著歷史與文化,所以我們必須要將其作為“易碎品”來保護,即使是近代文物,如新疆軍墾博物館中的藏品,也必須認真做好日常保護工作,具體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文物藏品的庫房建設。對于沒有陳列展示的文物,必須要在庫房中得到全面的保護,應當配有專門存放文物的藏品專柜,這一方面便于存放、管理,另一方面也便于保障文物安全。特殊文物應當特殊保存,例如紙質的文物應當存放在專門的囊匣中,或是用真空袋封裝,盡量不要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否則紙質文物非常容易發生變色、發脆、落塵等情況,對文物造成損壞。
第二,嚴格控制文物藏品環境。環境因素對文物藏品保護狀態的影響非常大,如光線、通風、濕度等。新疆軍墾博物館中收藏有很多的鐵質文物(農用具、配槍等),這些文物必須要控制好濕度,否則容易生銹,軍大衣、軍襖也是如此,否則容易發霉。
第三,提高人在文物保護工作當中的主動性。重視安保人員的作用,在以科學技術作為文物保護輔助措施的基礎上,認清和發揮安保人員的主體作用,在防火、防盜及微觀保護方面,將工作做足,及時發現問題、上報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第四,做好文物的修復工作。文物修復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環境的影響,即使是近代文物,也可能出F各種自然損壞,為此應當及時對文物進行修復,一方面要盡全力保持文物的全貌,另一方面還要確保文物的穩定、安全,不能將對文物的修復過于延后,否則文物損壞可能越來越大,到時候需要改動的地方會更多,這對文物來說其實也是一種不必要的傷害。
(三)健全相關保護管理制度
《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明確提出,要對保管工作制度進行健全與完善,不僅要妥善保管、詳細編目、確切鑒定,還要清楚賬目,對藏品實行科學化管理,具體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步驟。根據博物館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其中主要有藏品的注銷、接收、鑒定、登賬、分類、編目、建檔、入庫、定級、排架、提用以及統計等工作。
第二,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只有保證制度更加完善合理,才能促使博物館藏品保護工作更加順利開展。這些制度主要有設備、設施檢修制度、出入庫管理規定、復制制度、安全管理守則,以及藏品征集、修復、分類、檢定和消毒等。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不斷對制定的制度加以完善。
第三,增強博物館全體員工的法律意識。借助相關法律法規,有效指導員工的工作和業務,幫助他們牢固掌握并熟練運用博物館文物的法律法規工作。
第四,充分發揮出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統的作用。在管理藏品的過程中,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博物館藏品的信息化管理。5
(四)進行文物保護教育宣傳
在陳列展出文物藏品的過程當中,博物館還應當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宣傳,讓他們知道文物是我們共同的精神文化財富,提高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在欣賞文物、了解文物的同時,更要保護好文物,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尷尬與誤會;另一方面,還要對內部工作人員加強文物保護宣傳教育,讓他們認清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提高他們在自身工作方面的積極性、能動性。
三、結語
文物保護是博物館的首要工作任務,在實際的文物保護工作當中,我們一方面要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應用,另一方面還要發揮出人在文物保護工作當中的主動性,以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的質量與有效性,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
[注釋]
1王晶、楊寶仁、王雪純:《博物館在軍墾文化資源保護中的作用與開發》, 《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年第1期,第96~101頁。
2張曉麗:《軍墾博物館:一本打開的兵團建設史》,《新疆人文地理》,2013年第10期,第96~101頁。
3李忻悅:《信息化技術在博物館文物保護中的發展與應用》,《江蘇科技信息》,2015年第4期,第77~78頁。
篇6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護;強化
引言
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是博物館事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這些寶貴的文物能夠流傳于世,勢必要有一個良好的存放環境,勢必需要有科學的存放方法,所以說強化文物保護的力度,是傳承我國精神文化遺產的要求,也是國家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一、目前博物館文化保護工作不足之處
1.輕人防,保安隊伍建設薄弱。博物館中會保存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國家寶貴的文化遺產,與此同時,它們也擁有巨大的經濟價值,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會被文物的經濟價值所誘惑,進而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偷盜文物。為了能夠確保文物的完整和安全,博物館必須要擁有一支強大的保安隊伍,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博物館在保安隊伍的建設方面不夠重視,實際上一套完整的保安體系包括物防、人防以及技防三個部分,物防與技防是人防的物質基礎,如果博物館過渡關注技術防衛,在監控體系與安放設施上比較完善,但是保安力量卻不夠,這就會大大削弱整個保安系統的工作效力。即便是一部分博物館建立了保安隊伍,但是保安人員的素質低,流動性大,沒有完善的編制,缺少工作責任心,無法滿足現代現博物館的保安工作要求。
2.輕微觀,過失行為事件處理不當。博物館現階段的安全防御在微觀控制上力度不夠,監控系統、安放設施、行政部門屬于常規檢查,這些檢查都是采用宏觀手段,針對破壞、防火等方面展開工作,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細節上有所忽視。從多年來博物館破損案例分析發現,很多文物破損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在平時工作中不經意間損壞的。因此強化文物保護過程中,必須要對過失事件等微觀管理加大力度。
3.輕制度,相關領域規章制度缺失。制度是人們行為得以規范的保障,在文物保護工作中需要具有嚴格的規范制度規范工作者的行為,強化管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目前很多博物館缺乏這方面的制度建設,對于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不足,因此而導致的工作失職,文物損毀問題很多,并且一旦出現問題,責任落實很難,程序復雜。
4.輕解決,很多具體問題有待解決。博物館文物保護內容很復雜,很多博物館針對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沒有統一的標準,尤其是在日常問題上,管理者以及領導對工資問題、制度問題、信息交流等方面不夠重視,因此一旦遇到實際問題,解決起來非常麻煩,最終影響了文物保護工作。
二、加強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策略
1.規范文物藏品的保護管理。強化文物保護,首先要強化文物藏品的管理規范,博物館文物大部分是收藏的,文物與一般的自然物體不同,它們本身承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和精神價值。它們一旦被損壞,是不能再生的,因此必須要針對文物藏品的管理與保存工作進行細化,規范每一道保存收藏工序。引入完善的文物收藏硬件設施,文物需要在一個寬敞、干凈、安全的環境中保存。因此博物館必須要專門的文物保存場所。然后,基礎細節不容忽視,隨著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博物館中藏品的數量會越來越多,文物調取、歸倉會更加頻繁,這個過程中,入庫登記、統計等環節都要做好。要為每個藏品建立自己的檔案,同時整個博物館所有藏品也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檔案。
2.重視文物保護人員的培養。與其他單位相比,博物館是比較特殊的單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要具備現代化的科學管理知識、博物館知識以及各種先進的保護手段等等,對于人才的要求很高,因此提升文物保護力度,確保管理效果,必須要建立一直高素質的博物館人力資源隊伍,重視文物保護人才的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博物館工作也迎來了信息化時代,博物館在人才培養上也應該創新形式,多渠道地引進人才資源,廣泛吸納和培養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的人才,建立和完善引進人才的運行機制是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如可以有計劃地調入一些有一定專業技能、知識豐富的技術管理人才,鼓勵專業對口的院校生進館工作,這樣既可以引進人才,又可以為他們提供用武之地;還可以讓現有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聘請專家、專業人員幫助指導、研究工作,通過政策指導和業務指導,提高本館管理人員的技能和水平。
3.加強文物保護知識的宣傳。宣傳文物保護知識,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博物館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展現中國文化魅力的重要場所,承載著傳承和發揚中國民族文明歷史的重任,因此強化公眾保護意識,為博物館未來工作奠定良好的群眾根基是非常必要的。同時要提升文物講解員的專業技能,只有講解員對博物館文化價值了解透徹,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博物館的發展中,切實承擔起對文化傳播的責任。大力加強講解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利用工作空閑時間進行業務培訓,如通過開班前會,舉行培訓,由老講解員示范講解,提高博物館講解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還可在淡季采取專家授課、專題培訓,外出參觀學習擴大知識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舉辦講演比賽,調動大家培訓學習的積極性。結束語博物館事業在時代不斷發展的浪潮中,所面臨的機遇更多,同時也勢必會迎來更多的挑戰。在這樣的前提下,博物館必須要從基礎性工作開始落實,夯實博物觀的根基——文物保護工作,只有文物得以安全、完整的保存下來,博物館其他工作的開展才具有意義,強化文物保護力度,才能夠突出文化特色,促進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郝斌.文物藏品保護的思考[J].藝術品鑒,2015(11).
[2]李彬彬.淺談青銅器的科學保護[J].黑龍江史志,2015(07).
篇7
偷東西偷到故宮里面,那小偷絕對的是技藝高超、飛檐走壁之流,但沒想到的一個身材瘦小且無盜竊經驗的人僅憑一己之力就從“戒備森嚴”的故宮偷走9件展品。
不管石柏魁有何作案動機,也不管他是否早有預謀,讓人感到費解的是為何一個“毛頭小賊”能夠如此順利地盜竊成功。從理論上講,沒有經過精心的策劃且具有高超的技術,竊賊是不可能從故宮偷走文物的。但是通過石柏魁的供述卻發現,他沒買門票進場、躲過了“嚴密”的清場、砸窗行竊且沒被發現、行蹤敗露還能安然逃走、跳墻“摔蒙了”竟然沒人追。號稱安保技術第一的故宮博物院真的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這種管理上的漏洞和故宮博物院官僚化的管理體制密不可分。1987年,按照文化部黨組指示,故宮博物院開始實行“院長負責制”。
《故宮博物院部處職責和正副主任、處長崗位責任制》和《故宮博物院規章制度匯編》兩部規章,對故宮博物院各級領導的崗位責任制作了詳細規定,并明確了由每一個責任人逐級向上匯報,最終對“單位”的最高領導負責的“院長負責制”。
這種管理體制導致對上負責,而不是對公眾負責,這樣使得故宮博物院在出事后對公眾推卸責任。每當想到眾多國寶竟然在一套不負責任的體制下被管理,竟然在一群不負責任的人的手里保管,這讓人真是情何以堪。
>2011故宮“十重門”
具有代表中國文化和傳統皇權雙重身份的故宮,在2011年始終走不出輿論的拷問。故宮盜竊事件,引發了網友前所未有的挑錯熱情。
1.偷竊門:5月10日故宮被盜竊。
2.錯字門:5月13日,故宮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贈送一面寫有“撼祖國強盛,衛京都泰安”的錦旗,被網友質疑,稱“撼”為錯別字。
3.會所門:5月11日,央視名嘴芮成鋼微博說:“故宮的建福宮已被某知名企業和管理方改造成了一個全球頂級富豪們獨享的私人會所,現有500席會籍面向全球限量發售。”但此后故宮否認了此事。
4.拍賣門:5月16日,一網帖引著名文物鑒定家裴光輝的日記指出,故宮曾于1997年拍得五件北宋珍貴書札,但該批書札于2005年再次現身文物拍賣市場。故宮回應稱,1997年因經費問題,該收購未獲批準。
5.文物毀壞門:7月4日,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對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一級乙)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文物損壞。
6.瞞報門:有網友爆料指出故宮曾經有過4起文物損傷一直沒有披露,故宮博物院稱其中有3起文物損壞屬實,已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究。
7.屏風門:有網友爆料稱故宮的一件紫檀嵌玉掛屏被水泡損壞。故宮方面經調查認定,該文物確實在6月15日在除塵修復過程中被水珠打濕,但并未因此產生新損傷。
8.封口費門:8月9日,媒體報道了2009年故宮曾發生一起內部人士自導自演的私分票款案,事情敗露后被知情者勒索10萬元“封口費”。故宮稱,其系給獎勵舉報逃票者的8萬元獎金。
篇8
【關鍵詞】博物館;裝飾;布展;施工;管理
引言
博物館的建設工作流程在今天已經較以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以前,建設一座博物館,首先是政府出資,然后交給博物館的負責人進行設計和施工以及開放和運營,通常沒有企業單位參與;但如今在施工這個環節上發生了改變,變政府施工為招投標施工,即就是將施工工作包給社會上更專業、更具經驗的團隊進行負責,那么施工時對于展品未來的保存就顯得十分重要,對于施工單位來說,詳細了解博物館施工中要注意的諸多事項和積累豐富經驗不僅僅關系到施工工作的保質保量完成,還關系到對于我國文物的長久保存,所以,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將存在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是每一項施工工作的出發點,作者總結了目前在博物館裝飾、布展施工中經常采用的科學方法及管理經驗,并結合了大量實例談了談自己餓看法。
博物館施工工序,原則上應按照常用的“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濕作業后干作業”組織施工,先頂面后地面依次從上至下施工。
1.材料選擇
因為是博物館選材,所以一定要在質量上嚴格選擇,復合板材、涂料、油漆、粘結劑、木材、道具材料等要選擇無污染物揮發材質的[1],燈具應選擇無光害防紫外線、漸變式照射方式以及節能低耗能、低散熱的燈具,材料及設備外觀質量也要有很高的要求:有明顯色差和破損的都不能選用,避免加工安裝后影響美觀[2]。
2.墻體、柱子施工
為保證博物館內隔墻的堅固與美觀,可采用預埋鋼筋,支模,現場澆注混凝土來形成主墻體,對于立柱中主筋的連接可采用豎向電渣壓力焊工藝來增強穩定性和抗壓能力,支模時可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鋼管支撐體系,并配合木模板,柱子施工時可采用鋼管圓柱支模技術等先進工藝來增強柱子的穩定性與抗壓能力,先進方法也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木鈣減水劑,如果在冬季作業,還可添加抗凍早強劑。
對于墻體來說,保溫與防漏的措施相當重要,對于混凝土墻體的防水較為方便,可刷涂透明的永凝防水液;為了提高維護結構的熱工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可增加內保溫層,還可以采用石材干掛掛貼技術,與混凝土墻體形成復合墻體,不僅可以保護主體結構,避免內保溫層在二次裝修時可能造成的損壞,而且對于“熱橋”效應的影響也有減弱甚至消除的作用
3.地面施工
可根據不同的展廳風格,鋪設石材、復合地板、地磚、實木地板,石材可選擇蓄熱系數小但熱阻系數大的材料來實現節能功能,同時鋪設時要加強管理,避免石材空鼓、鋪貼邊緣現大小頭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地面的鋪設一定要平穩,這對于以后展品展出的底座安裝打好了堅實的基礎,直接避免了因地面坡度對于展品固定不穩的安全隱患,所以要仔細施工,嚴格審查。
4.裝飾施工[3]
墻體的裝飾對于歷史博物館可采用歷史感厚重、大氣莊嚴的噴砂飾面,砂漿可用丙烯酸丁脂、砂、琉璃釉砂、膠類等混合制成,作業流程是基層修整—刮高強膩子—噴砂2道;對于科技展覽館可以采用有機復合板或配合合金板并刷涂環保涂料;對于民俗館等一些文化展覽館可采用預制有圖案的混凝土模板[4],制作大量裝飾板覆蓋墻體來美化展館內墻。
屋頂的裝飾可采用礦面板、石膏板或鋁板吊頂,再涂刷防潮乳膠漆來起到隔熱、節能[5]和美觀的效果。
5.布展施工
布展施工即就是,展臺、展柜的制作安裝以及其他配合展出的道具、模型、場景、多媒體設備的布置安裝。展臺、展柜的安裝使用對于展品的保護有直接的聯系,除了展臺、展柜一定要美觀、穩固耐用之外,對于歷史價值高的文物,還要專門制作安裝恒溫恒濕展柜,一來維持適合展品保存的溫度、濕度,二來還能起到防盜的作用,安裝工藝包括,組織機械設備與配料劃線、箱體木龍骨安裝(防火涂料涂刷)、箱體細木工板蒙面、飾面板安裝、照明設備安裝等施工工序[6]。對于道具、模型的布置,要考慮整個展廳的格局配置,不能占用人行道,如果存在安全隱患的道具、模型堅決不能進展,更重要的是,道具、模型的安裝要牢固,考慮到博物館游客的素質高低不等,而且可能會接待兒童,所以道具和模型一定要牢固固定在地面或墻上,且組裝起來的道具和模型的每一個零部件要組裝到位,且不能有堅硬棱角,用于固定的螺絲或水泥釘要做成內嵌形式的,避免出現人為接觸甚至取下導致道具和模型穩定性遭到破壞的情況。對于場景的布置要格外注意,很多場景都是用發泡塑料或是其他易燃材料簡易組裝而成的,且如果材料質量不過關,更容易揮發不健康氣體,涂料的選擇也要考慮環保涂料避免異味,所以,首先,場景材料的選擇盡量選擇防火材質,或者外部涂刷防火漆,其次場景布置處要做好通風,加強日常的檢查,避免由于管理疏忽導致的其他突發問題,最后盡量避免或少用建筑涂料進行外部裝飾,如果一定要用,建議選擇環保涂料,并嚴把質量關,避免揮發的氣體對一些文物造成永久的損害。對于多媒體設備的布置安裝,盡量采用隱蔽的形式,避免游客可以接觸到多媒體設備,防止對設備造成意外的損壞,除此之外多媒體設備多數會發出強光和不同程度的熱量,這就對于展廳的溫度、光線會產生較為劇烈的影響,除了要安裝在遠離文物的位置之外,還要避免發出的強光對文物的直射或者通過反光面間接的照射到文物表面,對文物造成光損害,還要充分考慮游客的游覽路線,避免直射到人,影響多媒體展出效果和游客游覽的舒適性,所以,目前大多數多媒體設備都安裝在天花板專門為多媒體設備設計的夾層中,很好的避免了上述問題的出現,日常的檢修只需通過梯子進行相關維護便可持續運行。
以上就是博物館安裝、布展施工常用的方法與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了確保施工工作規范、有序的進行,施工現場的管理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具體介紹如下:
1.施工管理
在裝飾、布展施工中首先要對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要嚴格遵守,做到施工班組“自檢”與項目經理部“專檢”緊密聯合,共同作用于施工方,使之服從監理公司的“三控、兩管”監督,這其中包括工作人員外出、病事假、加班以及曠工的處理流程,還有例會制度與責任制度也要兼施并舉。
2.設備、材料管理
進入現場的半成品、成品、設備、器具必須有正式的合格證,對于材料、設備的存放管理也要科學安排,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除此之外,材料、設備入庫必須經驗收簽字,且要正確記錄數量、入庫日期、負責人等信息,倉庫要分類堆放整齊,做好通風工作,對于存放的材料,要防火、防潮,并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材料出庫時要認真詳細填寫領料單,并經由負責人簽字方可出庫,并經常核查庫存數量,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
3.技術管理
施工方成立協調小組,協調對以后未來布展效果及安全工作中的各項問題,為工程施工與今后布展的銜接鋪平道路,并隨時檢查工程是否按期進行,在各工作流程之間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和后期交底工作,確保各環節順利銜接,并監督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實,這其中包括;施工作業時必須遵守規章制度、施工機械等噪聲采取嚴格控制、施工中產生的垃圾必須整理成堆、及時清運以及設備的使用管理。
4.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針對新工人開展的“安全生產三級教育”要定期進行,且但凡進入現場,安全帽的等安全措施必須正確佩戴齊全,且設備、機具及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要確保工人都熟練掌握,對于特殊工種,要貫徹持證上崗制度,且為特殊工種工人配備齊全的勞動安全保護用品和措施,且嚴禁在高空攀巖物上隨意走動,在深槽施工時要完善護壁加固措施,對于危險范圍要設置護欄,夜間要設置安全警示燈,照明充足,派專職人員對大中型施工機械進行指揮,且要注意用電安全和設備安全,所以,施工人員必須遵守安全施工規章制度。
5.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制度
由專業電工負責工地所有臨時用電,未經允許其他人員禁止參與,具有安全性的各式配電箱施工必須配備在現場每個層面,且執行三級漏電保護和三相五線制并由專業人員進 行檢查和維護,所有臨時線路不得綁在管道或金屬物上,嚴禁亂拉亂接現象發生,所有插頭及插座應保持完好,不得在未調試好和超負荷狀態下使用機械和電氣設備,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及施工用金屬平臺必須要有可靠接地,若必須進行帶電作業,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并有三級以上電工在場監護才能工作。
6.現場保衛管理制度
首先是保衛人員要恪盡職守,保護現場不被破壞,落實24小時不間斷值勤,因為博物館現場材料設備都較為昂貴,所以保衛工作也是確保工程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對于成品,例如鋪設好的地面、展臺、展柜,要蓋塑料薄膜和層板,并用難燃軟物包扎保護,且保護高度不小于1.5m,落實自己的產品自己愛惜的制度直到驗收,這其中發現任何異常情況都要及時向公司反映匯報,否則本人需承擔相應后果。
7.展品容器、基座加工進度及其質保制度[7]
首先要嚴格按時進行安排的加工程序,但同時要提高工作質量,力爭通過質量檢測,同時要開展市場調查,進行性價比對比,選擇信譽高、質量合格、價格公道的半成品,與之簽訂加工合同,滿足展品對容器、基座的高要求,并做到最大程度地保護展品,然后就是做好跟蹤工作,這項工作的內容包括訂貨加工部分展柜、容器,安排專人進行動態管理,結合倉庫清單掌握材料數量上的增減與去向,以及安裝過程的進度和完成情況,掌握及時情況,制定半成品的運輸計劃,確保運輸安全,并做好驗收、卸貨工作,杜絕殘次品進入以后的安裝環節,對于不能按期完工的情況,要提前督促進度,且盡量一邊加工一邊提前檢查,發現不合格成品要及時重新制作安裝,并詳細記錄,以備日后復查,最后要完善應急加工方案,確保滿足各方需要,彌補可能出現的延誤情況。
結語
博物館是集文物的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的建筑[8],同時也擔負著保管國家文物的重要工作,所以博物館在設計和施工期間就要做到精益求精,選用的材料和器具要不僅僅滿足普通建筑物使用標準就行了,所以對于裝飾、布展施工單位的要求就是各項工作都容不得絲毫馬虎,從始至終都要仔細作業和嚴格檢查,除了要考慮基本的功能使用外,對于周圍環境的節能、環保方面的作用也要同時成為考慮選材時的重要因素,這對于保護我國的文物古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每一個裝飾、布展公司在各項工作中都應當貫徹的理念,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丁勇.簡談博物館布展過程中的藏品保護.博物館藏品保管學術論文集[C],2009:455-457
[2]李春平,王國民.上海鐵路博物館外裝飾施工技術.上海鐵道科技[J],2004(5):29-30
[3]馬成慶.陜西歷史博物館工程施工.建筑技術[J],1993(2):67-73
[4]郭強,李水才.中國文字博物館復雜紋飾混凝土裝飾板幕墻施工技術.施工技術[J],2009,38(11):29-31
[5]劉惠波.無錫博物館陳列館科技館的裝飾節能設計施工.江蘇建材[J].2009(4):45-46
[6]朱莉,趙進.博物館恒溫恒濕展柜施工技術.中華民居[J],2012(3):211-212
[7]陳泓昕.淺談博物館展陳制作工程的施工管理.科技創新導報[J],2008(15):162
[8]張孜江.博物館建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博物館,2004(3):69-73
篇9
(山東博物館,山東 濟南 250000)
【摘要】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博物館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管理日趨規范,各館都有一套完備的檔案,例如各種藏品檔案、科研檔案、業務檔案等,檔案管理工作也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博物館的安保工作檔案卻一直被人們所忽視或者說是不受重視,那么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博物館安保檔案的管理工作,使其走上規范化、科學化的道路,適應時展的需求,同時贏得各級領導的足夠重視,成為檔案管理者必須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就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博物館安保檔案管理工作談談筆者的看法與體會。
關鍵詞 博物館;安保檔案;管理現狀;管理措施
Discussion on the Museum’s Security File Management Statu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HAN Min-min
(Shandong Museum,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museum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vigorously, increasingly specification management, pavilions are a complete set of files, such as various archives colle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rchives, archives, etc., file management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And security of the museum archives has been overlooked or neglected, so in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museum security file management work, make it onto the road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cience, meet the demand of times development, and won enough leaders at all level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file managers must think deeply about the paper work to buy international, an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do the museum security file management talk about my own view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The museum; Security files; Management status; Management measures
0 前言
博物館安保檔案,顧名思義就是博物館安保部門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產生的,保存備查的原始資料,忠實記錄并再現安保人員實踐活動的全貌與過程。它對我們現今的博物館安全防范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博物館安保部門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甚至可以協助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分子,懲治罪犯,嚴格意義是一種公安性質類的檔案。以山東博物館為例,安保檔案主要分為消防、安防、人員、展廳和夜間值班等幾大部分,具體包括:日常值班日志、展品交接記錄、人員、文物的進出庫登記、設備巡檢信息、物品出入登記信息、社會用工人員基本信息、外來施工和布展人員信息、指紋信息、安保查崗、安消防報警信息記錄、影像資料、技術資料及簽訂的安全協議、公文類信息等紙質和電子檔案。這些檔案經過安保檔案管理人員的收集、整理、分類、編制等就形成了博物館的安保工作檔案。
1 博物館安保檔案管理現狀
1.1 對安保檔案的重視程度不夠,制度不健全
作為幕后的服務工作,需要依靠領導重視,博物館安保檔案的保存工作一般由館內安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承擔,而博物館的安保部門不屬于業務部室,相對前沿的業務工作而言,并不直接與博物館的職能、職權相關,是幕后的服務工作,從而導致絕大多數人包括領導在內對安保檔案管理工作在認識上都存在著一定的誤區,有些人甚至認為安保檔案管理工作僅僅只是保管性的工作,只要能夠保證檔案不丟失和方便查檔就行,因此并沒有將其列入博物館的重要或者主要工作中,這是博物館安保檔案工作長期面臨的不爭事實;安保工作檔案管理沒有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建設,檔案立卷歸檔沒有詳細、明確的要求,歸檔案卷質量較差,使得安保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1.2 安保檔案管理基礎環節薄弱,檔案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低
首先,部分博物館缺乏統籌規劃和合理安排,缺乏獨立的安保檔案工作辦公室,安保檔案作為安保部門的內部資料,一般會被存放在部門大辦公室內。而作為一個服務部門,涉及部門多,出入人員廣,且人員復雜,這就使得安保檔案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大打折扣;其次,安保部門所轄工作繁冗復雜、人員數量大,像安消防的日常工作日志門類繁多,以及社會用工人員流動性大等因素造成了各項信息和資料不能及時更新、歸檔,從而導致各門類資料信息的收集不全面、不完整,整理不及時,統計不到位;再次,有的博物館安保檔案管理的集中性較差,傾向于文書檔案的保存和管理,但電子檔案、聲像檔案等檔案信息的建立有所忽視;最后,由于對安保檔案工作管理不重視,檔案管理人員多是身兼數職,很難有時間管理檔案,再加上學習培訓的機會少,就形成了沒有時間管和不會管的情況。
1.3 安保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到位,無法滿足時展需要
安保檔案工作是一項繁雜且要求較高的工作,而信息時代的到來為其提供了良好機遇,不但可以減輕工作量,還有利于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很多博物館并未認識到這一點。雖然有的保衛部配備了計算機、掃描儀等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礎設備,但缺少管理軟件;有的配置了先進的設備卻只應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有的配置了卻沒有專業技術人員使用,形同擺設,從而導致安保檔案工作管理水平難以邁入新臺階,更加無法實現檔案信息化、網絡化、數據化。
2 加強博物館安保工作檔案的管理措施
2.1 提高安保檔案意識,完善檔案管理體制
首先,要加強領導重視,多向領導宣傳安保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定期聽取檔案工作人員的工作匯報,將安保檔案工作納入保衛部年度工作規劃,解決檔案工作發展中的問題,確保檔案工作和部門其他業務工作同步發展。其次,完善和落實管理制度是檔案管理規范化、標準化的保障,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博物館安保檔案管理應結合自身實際和《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建立健全各類切實可行的安保檔案管理歸檔制度,讓各項工作具體化、程序化。
2.2 加強安保檔案管理基礎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安保工作檔案不僅是博物館安保工作的真實記錄,反映著安保工作的全過程,同時也對安全工作起著積極的指導、參考作用,因此加強安保檔案管理基礎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根據安保檔案保管的基本要求, 盡力改善檔案保管條件,針對紙質檔案建立安保檔案存放的專用辦公室,并購置檔案工作所需的檔案盒、檔案柜等,還要購買剪刀、錐子等物品,同時針對電子類檔案要利用移動硬盤等存儲設備做到雙份備檔;二是檔案管理現代化對基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配置掃描儀、刻錄機、裝訂機、碎紙機等相關設備,升級已有的檔案管理軟件,學會利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整理檔案,可以大大提高檔案管理效果。其次,認識到安保檔案工作人員在安保檔案事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必須不斷提高安保檔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教育培訓,例如組織安保檔案管理人員定期參與相關部門開展的檔案管理工作學習班,另外結合新形勢的需求,運用現代管理知識加強其思想和業務建設,不斷提高安保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2.3 著力實現安保檔案管理信息化,提高檔案利用率
隨著近幾年來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檔案工作領域中得到大量運用,檔案基礎業務向信息化和現代化方向趨勢發展,辦公自動化工作也隨之穩步跟進。首先,提高安保檔案的利用價值和利用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行計算機管理,使檔案信息輸入、檢索、利用等工作實現自動化,使安保工作者有充分利用檔案資源的良好習慣,認識到安保檔案與博物館安保工作密不可分,從而進一步推動安保檔案工作的開展;其次,統一電子檔案的格式,并制定完善的電子檔案管理體制,對數據信息加以規范,完善檔案信息的查詢、儲存、管理等功能,從而提高檔案信息的可讀性、共享性和安全性;再次,安保檔案載體不能再只局限于紙質載體,應實現紙質、硬盤、磁帶等多種載體并存。
3 結語
總之,安保檔案工作是博物館整個安保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立健全規范、完備的安保工作檔案是博物館一項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安保檔案工作管理,與時俱進,加大投入,創新管理模式,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使博物館安保檔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道路,從而更好的維護博物館的穩定服務,更加有利于綜合治理和文物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打擊文物犯罪。
參考文獻
[1]王章彥.機關檔案工作管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3,9:87.
[2]朱海蛟,孫亞川.新形勢下公安檔案工作的發展趨勢[J].檔案與建設.2006(s1):73.
[3]徐章蕊.新形勢下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商界論壇,2013,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