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式風格景觀設計特點范文

時間:2024-02-08 17:59: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歐式風格景觀設計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歐式風格景觀設計特點

篇1

關鍵詞: 景觀設計、歐式風格、現代風格、發展前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uropean-styl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and modern style, and analysis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eatures and style of type, for the present stage of European and modern styles in landscape design to explore the European and modern style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design,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and modern style in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European style, modern styl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生活質量的提高,國內建筑業的飛速發展,城市的景觀設計行業進入了發展的鼎盛時期,景觀設計被越來越多地額人重視和認可,并且已經成為人們衡量一個城市或者建筑物質量的標準之一。隨著人們的審美價值觀念的不斷提高,在設計中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景觀設計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景觀設計在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和自然的融合度,考慮它的持續性以及經濟性。我國的景觀設計發展起步較晚,較國外發展情況來看還稍顯落后,因此我國的景觀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國外景觀設計理念和風格的影響,其中歐式風格和現代風格是我們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筆者將在下文中結合這兩種設計風格,分析其在我國城市景觀設計中的發展前景。

一、景觀設計風格概述

歐式風格因為地域的不同又可以劃分為北歐、法式地中海、美式歐陸、西班牙、新古典、古典意大利、英倫風情等。歐式風格強調線形流動的變化,色彩比較華麗,在用色上比較大膽,它以浪漫主義為代表,整體設計呈現出唯美的意境,豪華、富麗、典雅、親切。歐式風格具有典型的歐洲文化特色,它具有傳統藝術特色等不同的風格,歐式風格具有豪華、大氣、奢侈的特點,并且它的設計中還蘊含著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在歐式風格中常見的建筑表現特色是希臘建筑風格的羅馬柱、壁爐、拱形或者尖肋拱頂、豐富的情面裝飾線條或者護墻板都是歐式風格設計中的常見表現形式。

現代風格是當前建筑景觀設計中比較流行和常見的風格,它追求時尚和潮流,極富現代特色,在現代風格中強調空間的布局和使用功能的美感和實用的結合。現代風格是工業社會的產物它與美式風格的務實具有相似性。現代風格又可以成為現代主義風格或者是功能主義風格,它提倡打破傳統的設計理念,創新開拓,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的分布,注重展現景觀設計中的額形式美,造型上比較簡潔,和歐式風格相比具有較大的不同,沒有多余的裝飾,主要是尊重原材料的特性,講究質地和色彩的搭配。在視覺效果上,現代風格呈現出簡約、大氣、現代的特點。現代風格的設計比較講究細節雕花的精細,色彩運用也比較夸張大氣,色彩跳躍呈現出個性化的趨勢,將簡潔實用充分運用到了空間設計中,強調景觀設計的功能、材質以及個性。

二、兩種風格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一)現代風格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現代風格的景觀設計在特征上以體現現代性為主,沒有過多的裝飾和修飾,從景觀設計的基本功能出發,講究造型和空間的比例和協調,強調外形上的額簡潔明快。體現出現代都市生活的簡約實用,富有朝氣。具體說來,它在景觀設計中呈現出以下特征:

1.在整體設計和表達上,主要表現為現代藝術的抽象幾何構圖,抽象、立體、流暢,在平面質感上呈現出簡潔、自由的現代設計方式。現代風格的景觀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一個充滿抽象藝術氣息的立體造型,整體造型的結構非常簡單,卻在簡單中傳達出不凡的設計理念,通過線條的不同組合,將造型藝術的空間功能和概念傳達出來。在用色上現代風格采用的色彩搭配比較個性簡約,通過色彩和結構的搭配,向我們呈現一個簡約現代景觀設計作品。

2.景觀設計追求時尚和時代元素。之所以稱之為現代風格,就是因為它的身上有許多現代意義的風格和內涵,是將時代的發展元素和景觀設計緊密結合起來的。時尚、潮流,這些元素在現代風格的景觀設計中非常常見,它是對景觀設計的現代化包裝和潤色,讓景觀設計充滿了現代都市的氣息。

(二)歐式風格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歐式風格大多數以展現歐式風情為主,從形式和氛圍上追求歐式園林的景觀意境,在高貴典雅中滿足居民的審美要求,體現出歐式風格的豪華和莊重。具體說來,歐式風格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體現出以下特點:

1.平面布局的規則化。歐式風格與現代風格最大的區別便在于空間的布局上,歐式風格布局比較規則,現代風格比較隨意。在平面布局上,歐式風格明顯采用的是對稱式,在中央設置了主軸線,并且沿著主軸線在軸線兩邊設置了不同的景觀,組成一個比較鮮明的景觀分布網絡。景觀設計中歐式風格必不可少的噴泉、花壇、歐式雕塑等都是按照對稱性的空間分布進行的,體現出雍容華貴的歐洲宮廷景觀設計風格。

2.歐式景觀設計中有明顯的歐式建筑,例如在羅馬柱和裝飾線腳的設計上明顯體現出了歐洲風格。在歐式風格的水景設計中也體現了歐洲風格的組態,規則形狀的水池,或者是噴泉和跌水,都是經過人工雕塑的規則形狀,另外從歐式小品的設計上來看,景觀設計中有明顯的西方特色的雕塑、還有歐式的花缽、臺階以及歐式風情的藤椅等,都無不體現出歐洲風格。

3.色彩的搭配在景觀設計中時展現景觀設計風格和特色的重要方面,歐式風格多采用白色或者是石材本色來布置環境,植物搭多選擇綠的的植物,形成素雅的色彩效果,在浪漫的氛圍中體現歐式風格。

三、歐式與現代風格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發展前景

(一)多元化發展

隨著我國景觀設計的不斷發展,多元化的設計風格將在景觀設計中涌現出來,歐式和現代風格也將會打破原有單一的設計風格,逐漸呈現出多元性。在景觀設計中現代風格中的實用簡潔是未來城市景觀設計重點考慮的內容,而歐式風格中的優美典雅又是城市人追求精神享受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未來的景觀設計中,將會融合兩種乃至更多設計理念和風格,在保證功能性和審美特性的基礎上實現城市景觀設計的多元化發展。

(二)中國特色凸顯

長期以來我國的景觀設計受到國外設計理念的影響很大,隨著景觀設計受到的社會關注和城市人口對景觀設計的重視,倡導城市形象體現中國特色是未來景觀設計的重點發展方向。中國特色的突顯并非是完全摒棄歐式風格或者是現代風格,而是在保證中國特色的基礎上,吸收兩種風格中的精華部分,完善景觀設計,體現獨有的現代景觀設計方式。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城市景觀設計道路。

(三)綠色生態設計理念

隨著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綠色觀念的提出,綠色生態在城市景觀設計中也將逐漸體現出來,并且成為衡量景觀設計質量的重要指標。具體說來它要求景觀設計要和周圍城市環境相協調,尊重客觀自然規律,不可為了設計而破壞原有景觀。講究早率和略配置。這與現代風格的設計理念和歐式風格都有相似之處,現代風格的簡約,歐式風格的注重綠化都是和綠色生態想通的,因此,需要在景觀設計的風中打破設計風格的限制,貫徹綠色生態的設計理念。

綜上所述,城市景觀設計作為城市形象設計的門戶和重要內容,在城市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歐式風格和現代風格作為兩種現代比較常見的設計風格在景觀設計中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建筑特征。未來景觀設計將會結合時展的新趨勢,設計風格也將走向多元化的道路,相信在未來的景觀設計中會進一步完善現代和歐式風格,結合城市特色,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景觀設計道路。

參考文獻:

[1] 趙余彬; 淺析歐式風格在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11年11期

[2] 于曉華;園林生態住區——21世紀的住區新理念[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3] 高峰;城市居住區景觀風格設計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4] 于雷;借鑒西方現代景觀藝術促進中國景觀多元化發展的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04年

篇2

關鍵詞:新中式;景觀設計;造園;植物

1 “新中式”概念

“新中式”是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在時間長河里的邂逅,以內斂沉穩的傳統文化為出發點,融入現代設計語言,為現代空間注入凝練唯美的中國古典情韻,它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景觀,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合適體現,讓使用者感受到浩瀚無垠的傳統文化。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目前把中國傳統風格揉進現代時尚元素的一種流行趨勢。這種風格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特色,突破了中國傳統風格中沉穩有余,活潑不足等常見的弊端。其特點是使用傳統的造園手法、運用中國傳統韻味的色彩、中國傳統的圖案符號、植物空間的營造等,來打造具有中國韻味的現代景觀空間。

2 造園手法的應用

新中式景觀設計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對景、漏景、夾景、添景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運用現代的景觀元素,來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萬科第五園運用現代簡潔的景墻窗框,將廣闊的水景及對面的建筑有選擇地攝取空間的優美景色,并將動態的琴聲飄揚的小舟納入其中,使人坐在園中,透過景窗欣賞美景,聆聽樂曲,如臨仙境。框景手法的應用,加大了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奧運村南北4個大門采用障景的造園手法,分別用彩陶文化、青銅文化、漆文化、玉文化的疊水影壁將美景置于其后,達到欲揚先抑的景觀效果。西安曲江華府充分運用了借景的造園手法,利用廊架開辟賞景透視線,有意識地把遠處的電視塔借入到園內的視野中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收無限于有限之中。萬科第五園運用漏景的造園手法豐富了景觀層次,現代簡潔的實墻與漏墻虛實結合,竹子若隱若現,含蓄雅致。

3 中國傳統符號的應用

中國傳統符號種類很多,有中國傳統的吉祥物: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鳳、貔貅、雙魚、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紀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圖案:中國結、窗花、剪紙、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極、金烏等;有福、祿、壽等吉祥文字;還有中國傳統的寶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采用以上傳統符號,用抽象或簡化的手法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可鑲刻于景墻、大門、廊架、景亭、地面鋪裝、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現;或與燈飾相結合。萬科第五園小庭院內用抽象的窗花圖案鑲掛于實墻上,與漏窗形成虛實強烈對比;奧運村4個區域分別用不同的窗花圖案出現在座凳、屏風、草坪燈等小品上,來體現4個區域各自的特色,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跡。

4 植物空間的營造

“新中式”景觀植物設計區別于中國古典園林植物設計的特點在于,它更為簡潔明朗,古典園林植物種植以自然形、多層次、多品種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觀植物種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齊的植物相配合種植,植物層次較少,多為2~3層,一般為喬木層+地被層+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種選擇也較少。“新中式”景觀植物設計區別于歐式景觀植物設計的特點在于,歐式景觀植物種植多采用修剪整齊、色彩鮮艷的植物作主基調,而新中式則主要采用自然與修剪植物相結合,色彩以綠色為主色調,是中國古典園林與歐式園林種植設計手法的結合,營造現代、簡潔的植物空間的同時,又具有濃厚的中國氣息。植物選擇枝干修長、葉片飄逸、花小色淡的種類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蔥、鳶尾、馬藺等植物,營造簡潔、明凈而富有中國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間。萬科第五園,以竹為基調,配以連翹、雞蛋花、水石榕、菖蒲、蔥蘭、蜘蛛蘭等,營造寧靜、飄逸的空間。在售樓處近處的竹子與中景的雞蛋花及遠景用規則種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構成遠、中、近層次豐富的景觀空間。在水系與建筑連接處,用菖蒲、水蔥等軟化建筑與水面生硬的交接關系,豐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了空間層次。兩建筑之間相鄰只有6m左右的空間,用竹子可以打破建筑單純白色的立面效果,對兩建筑的視線污染也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對狹窄空間起到分隔空間效果。

篇3

關鍵詞:古典園林;居住區景觀;生命力;顯性傳承;隱性傳承

1 中式居住區景觀――古典園林生命力的顯性傳承

1.1 提取古典園林元素符號與片段并重組創新運用

抽象的屏門,營造空間層次感的漏窗、冰裂紋式的風窗、分隔空間的柳條式戶,孔洞、格柵、縫隙等一系列古典園林設計手法與獨具特色的攢三聚五的置石、現代材質的廊以及代表傳統文人特色的植物――竹的運用,這些都是古典園林設計的基本元素,被直接或疊加重組運用在中式園林中,不僅豐富了現代景觀設計的語匯,更能使國人找到傳統的歸屬感。

1.2 新材質的融入

竹林中隱約看見白墻與鋼管形成的屋頂,簡約樸實而不失趣味的景觀小品是由防腐木材結合現代輕鋼材質、鋁制而成的。鋼化玻璃與鋼材的欄桿,不禁想起何陋軒的建構視覺,遠觀輕盈飄渺的水墨畫般的神韻,頗有人文意境。傳統元素的保留并以現代手法表達,在傳承了古典園林精髓的同時,也融入了現代元素的視覺感觀。材質表皮是現代的,但核心精神是古典的。

1.3 空間序列的營造

古典園林最擅長的是組織空間秩序,智慧的古人在營造空間時,考慮到人的心理體驗以及感官需求,運用虛實對比,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漸入佳境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并且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又彰顯各自特點。

小中見大、虛實呼應,步移景異等傳統園林空間處理手法在現代景觀中發揮了延展空間感的作用。在竹境格調居住區中,突出表達院落景觀,庭院空間由廊道、木棧道、平臺、穿起不斷變化的,收放自如的禪意空間,營造趣味的社區共享空間,置身于此,感覺空間一氣呵成。無論是宮殿還是民居,都由大大小小的院落空間組成,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養成的,這才是中國居住文化的根。

2 古典園林生命力的隱性傳承――以深圳黃埔雅苑居住區景觀為例

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傳承,使我們不能絕對的看待全球化以及“歐陸風”,集體無意識的力量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對建構審美的取舍。當前,大部分居住區景觀結合了西方歐式的軸線秩序感與中國古典園林自然含蓄。黃埔雅苑的景觀設計較為成功,雖位于市中心,但置身于此,猶如世外桃源。獨立的庭院風格,無論鳥瞰還是在庭院中休憩都十分宜人。

社區雖為歐式風格,疊水溪流、休憩三亭等觀賞與體驗景點;“家”與“園”、“建筑”與“景觀”融合,窗前或陽臺,是觀賞園林景觀的最佳視線,景觀是居民們聽泉、觀林和休閑娛樂、鄰里交流的開放空間。社區內住宅一層均大部分為架空,整個園林視野通透、內外交融,體現建筑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以及較好的景觀連續性。雖然小品是歐式的元素,但還是會發現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影響著整個社區,如相地,造山等。小區與主干道相鄰,于是在社區邊緣營造微微起伏的山坡,是對古典園林造山手法的繼承。坡上為歐式涼亭,小橋流水,蜿蜒曲折的休閑步道,空間高低起伏,曲折的溪流。雖然元素是歐式的,但是布局建構運用了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亭臺水岸,形成對景,局部微地形借鑒了古典園林的模山范水。這樣的“歐陸風”并不是所謂的“中國性缺失”,在古典園林的隱性建構控制下,增添幾分秩序,整齊劃一的歐式風格,同樣營造了自然宜居的社區環境,并滲透著中國傳統的場所精神與審美價值觀,靜靜的綻放著古典園林的生命力。

3 結語

個人認為傳統包含幾千年積淀的本土風俗,文化價值觀,審美觀,是一種集體無意識。東方的古典園林傳統元素實際上從未離去,它以精神靈魂的方式一直依存在于“現代性”都市軀殼中。西方學界對于中國城市的批判熱點之一,就是所謂的“中國性缺失”但如果深度了解中國城市的發展,對于所謂中國性的理解其實基本上是一種對于傳統的圖像的懷舊臆想和主觀眷戀,是對傳統表象符號的識別,而不是對核心精神的辨識與保留,確切的說是一種認知停滯,以及對傳統本質認知的偏差,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也在進化以便適應現代人的發展需求,而并非是我們頭腦中一成不變的元素意向。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歐式風格;別墅設計;室內環境空間;應用

歐式風格強調以華麗的裝飾、濃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達到雍容華貴的裝飾效果。寬大、厚重的家具也是歐式風格中必要的元素。深色的橡木或楓木家具,色彩鮮艷的布藝沙發,都是歐式客廳里的主角。歐式風格按不同的地域文化可分為北歐、簡歐和傳統歐式。無論是古典歐式風格還是簡歐風格,其設計哲學都是追求深沉里顯露尊貴、典雅中浸透豪華的設計表現,并期望這種表現能夠完整地體現出居住者追求品質、典雅生活,視生活為藝術的人生態度。

一、歐式風格別墅的設計原則

(一)生態型原則

要體現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的生態性原則,應該將綠化景觀設計作為重點。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首先要保證居民居住環境中有超過30%以上的綠地面積,并對這些綠地面積與室內環境進行合理的搭配,從而使室內環境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盡量在室內多種植一些綠色植物,使室內處在一個綠色植物的海洋中。

(二)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設計是目前設計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它主要是講的設計應做到“以人為本”,盡量滿足居住著的各種需求,達到真正的人性化關懷。為此,我們在進行別墅室內環境設計時,應從安全、健康、舒適等多方面、全方位的進行考慮,結合人的心理發展及興趣愛好,對別墅進行一個整體的布局及局部的策劃,從而使室內設計真正實現人性化。

(三)文化性原則

文化在當今社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社會需要文化,人們的居住環境仍然需要文化氣息,因為居住文化屬于城市文化范疇。居住文化能夠體現出人生存的意義及價值,同時也能夠很好的反映出城市文化的水平,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別墅環境中的文化程度。

二、歐式風格在別墅室內環境空間中的運用

(一)歐式燈具陳設

燈具是室內居住環境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燈具的類型及種類也是相當多的。我們在進行燈具選擇時,應盡量使其與歐式風格想靠攏,盡量選擇一些具有西方韻味的燈具,比如在明快祥和的環境中放置一盞歐式壁燈,使整個環境都沉浸在一個充滿朦朧感及浪漫感的氛圍當中。

另外,我們的房間可以選擇一些反射能力比較強的照明等,從而營長出一種強烈的溫馨感。通常,整個臥室設計中,臺燈以及頂燈的造型以古典溫馨為主,燈具在透著古典感,復古的韻味的基礎上,燈光的選擇充分注意燈光的冷暖特點,整個臥房給人一種自然、溫馨、親切、和諧之感。

(二)歐式家具陳設

歐式古典家具對于原材料選擇,不用雕飾,仍然保留木材原始的紋路與質感,還刻意添上仿古的瘢痕和蟲蛀的痕跡,創造出一種古樸和粗獷的感覺。再加以原木、鐵藝、布藝等自然元素作為配飾來進行調節。從室內的空間布局上,歐式古典風格下的窗戶和窗簾別具一格,窗簾布藝的選擇看重與窗戶造型、家具色彩與風格上的協調性。歐式風格的家具組合,特點是精雕細琢、抽象、線條明快、現代感強,組合家具的顏色選用白色,整個空間給主人營造出了一個明快美麗的夢想。

(三)歐式藝術品陳設

陳設品是指用來裝飾室內環境所以的物品,這些物品可以是掛在墻上面的裝飾畫或者攝影作品,也可以是一些西方名家雕塑,也就是說種類是非常多的。這些物品放置在室內環境當中,能夠使室內環境處在一個很好的藝術氛圍當中,不僅如此,還能夠彰顯出居民的文化修養。同時這些陳設還能夠起到一定的點綴作用,使室內環境不至于顯得那么單調。

(四)歐式地面鋪裝

歐式風格地面鋪裝圖案抽象且大氣。如果是復式的房子,一樓大廳的地板可以采用石材進行鋪設,這樣會顯得氣派。如果是普通居室,客廳與餐廳最好還是鋪設木質地板。地毯的舒適腳感和典雅的獨特質地與西式家具的搭配相得益彰。選擇時最好是圖案和色彩相對淡雅,過于花哨的地面也許會與歐式古典的寧靜和諧相沖突。

三、歐式風格所傳承的文化底蘊

(一)歐式風格中的文化范疇

歐式風格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翻開設計史課本我們不難發現,歐式風格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它先后經歷了古代希臘、羅馬古典、哥特式,拜占庭,巴洛克,洛可可等多種風格,在多年的歷史積攢下,歐式風格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特點,在這些特點中,我們不難發現歐式風格所富含的文化底蘊。

古典歐式風格和簡歐風格共同組成了歐式風格,相比較而言,古典歐式風格運用的相對較少,因為它對房子各方面的要求都相當高,但是這些要求正好適合于別墅設計,因此,在別墅設計中經常會使用古典歐式風格的設計特點。

(二)歐式風格中的文化底蘊

古典歐式風格的特點表現在曲線的流動及變化上,簡歐風格是歐洲古典風格特點的文化遺產,而不是神的歐洲古典風格的復雜格局,擺脫了古典風格的太復雜的紋理和裝飾功能,簡單的線條,現代風格的優勢,突出簡單,明快的色彩,不僅保留了古典歐式的典雅和奢華,但也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的舒適和休閑,并努力創造一個尊貴,又不失優雅家庭的氛圍。簡單的歐洲風格的門窗都是白色的,配備了帶有圖案的壁紙或油漆,地毯,窗簾,床罩和古典的裝飾畫,家具,木框架結構,反映了歐洲的華麗風格。歐洲豐富的文化藝術底蘊,開放、創新的設計思想及其尊貴的姿容,一直以來頗受眾人喜愛與追求。

綜上所述,由于現代建筑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美學追求的提高,在別墅室內環境空間的應用中,人們往往熱衷于結合現達的建筑技術來追求各種能夠體現個性化的美學思想,因此,歐洲建筑風格作為一種充滿美學思想的建筑風格又被應用到現代別墅室內環境空間風格中來,使得現代別墅建筑風格在建筑技術、功能和美觀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赫鶴,許平.現代室內設計的空間與造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7)

[2] 胡承華.“新中式”風格室內裝飾設計淺析——對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應用及其設計理念的一種解讀[J].科技信息.2010(01)

篇5

1.1彈性與動態性原則

彈性與動態性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建設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繁雜的過程,在這過程當中不斷的得到一些信息反饋,這就需要我們對原來的信息進行不斷的整合和改正,因此這就是動態性。

(2)在對城市公共空間系統進行規劃時,是不可能一次規劃完成,它需要我們不斷的加以調整,因為不斷的接收動態信息,就可以不斷對原有城市公共空間系統規劃進行完善。

(3)實施的過程當中,我們從城市設計高度為空間形體提供三維的輪廓和大致的政策框架來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因此,在公共空間具體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重視空間形態、建筑關系等城市設計框架,這也是為了把握使用公共空間主體的心理、生理、社會層面的動態。

1.2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城市空間是人們生活的地方,城市環境也是人們生活的環境,基礎則是自然環境。因此,要做到以人為本就需要全面的考慮到人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求。所以,在景觀設計中我們要使景觀及公共設施的布局與尺度完全符合人的整體感受和人體工程學的要求,使城市公共空間景觀真正成為大眾所喜愛的休閑場所。

2現代城市公共景觀現狀

2.1歷史文化內涵表達不強

為反映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觀設計過程中,景觀設計師通常都會把城市的歷史文化融入景觀設計當中。由于歷史文化底蘊頗深,所以,我們慢慢會有形的景觀物態形式來表現無形的歷史文化,進而達到被人們所認知和理解。因此,如何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表現出這些有形的物態特點,我們設計師僅僅是注重對那些可視的、有形的歷史文化符號的借鑒采納,而卻對那些形式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缺乏理解和表達。

2.2文化遺產、古跡保護力度不夠,傳統景觀特色流失

隨著當前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景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實際上很多城市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傳統景觀及文化遺產受到破壞的事情屢見不鮮的狀況;而一些城市新建出的公共空間的景觀缺乏創意。我們都說,傳統景觀、風景名勝是一個城市獨特特色的主要表現,傳統景觀和歷史古跡也都是代表著一個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的記錄,但實際上現在很多城市公共空間景觀由于一味追求極致,缺乏符合城市特色的創意,使得我們城市失去原有、獨特的特色。

2.3刻意模仿,不創造自己的風格

當前一部分城市在進行公共空間景觀設計時,單純的模仿其他國家的建筑。各種歐式廣場、噴泉、羅馬柱等等充斥著公共空間,覺得只要沾上歐式化的風格,就能夠提升城市景觀質量似的。其實,我們適當在城市公共景觀設計中融入一些其他風格設計也是可取的,但如果盲目的模仿,不但創造不出自己的風格,還會阻礙城市公共空間景觀的發展。

3分析城市公共景觀設計中的問題和處理措施

3.1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中常見的問題

(1)城市景觀散失其獨特特色。傳統景觀和名勝古跡都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這對于了解城市歷史、文化與風俗都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但當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一些文化遺產、傳統景觀不斷的受破壞,逐漸失去其原有的特色。

(2)不夠重視軟質景觀的設計。在很多城市的景觀綠化設計中,通常都會忽略了綠地、林蔭等等這些軟質景觀設計的應用,使其成了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附屬物品,其實只要設計妥當它們依然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3)城市景觀設計相對比較奢侈。要想提高一個城市公共景觀的檔次就是使其功能合理的組合,但是當前所謂的檔次被人們理解成為是磅礴的氣勢或是考究的用材。

3.2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對策

(1)城市景觀設計要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每個健康的生態系統,都需要有一個完善的食物鏈與營養級。我們在城市綠地的維護管理過程中,要使其廢物變成營養。

(2)城市景觀設計要與自身歷史文化緊密結合。我們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要把城市其原有的古建筑群體等文化融入進去,在設計景觀的時,做到和城市古建筑群相協調,這樣才會有和諧的美感。

(3)加強生態綠地建設。綠化是生態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設計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盡量把城市綠地原有的自然特色保留下來,構建起城市的綠色通道,保障城市生態環境的完整。

4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要點及方法分析

4.1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要點

(1)生態效益。公共城市綠地、城市公園、廣場及道路等這些本土景觀為城市提供水分涵養、吸塵降溫等生態服務,為城市提供了景觀與生態的多樣化。

(2)景觀體系。城市公共空間景觀體系是一個綜合系統,它主要包括城市輪廓線系統、廊道空間系統、觀光路線、視線走廊、眺望系統以及城市建筑景觀系統等。

(3)功能區劃。城市公共空間景觀根據城市歷史、城市規劃或政策規定的影響,可分為行政活動區、經貿商業區、工業區、交通樞紐以及一些傳統活動區域。

4.2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方法

4.2.1城市公共空間環境建設

(1)公共空間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優良的人文景觀設計當中,就公用空間中的美好景觀主要體現在:公共空間是以它獨特的景觀環境,給人們帶來幸福的享受,進而勾勒出美好的人文景觀建設。

(2)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壓力的加大,人們用來休息和娛樂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所以,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便利的交通設施則顯得尤為重要。

4.2.2城市公共空間設施建設

(1)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時,配置楣應的休息設施非常重要,是為人們提供短暫休息點的必要設施。

(2)如何使城市公用空間建設更科學、更富有人性化,相關建設人員可以具體參照國外先進建設案例。

4.2.3營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間文化氛圍

(1)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過程當中,我們設計者要深入了解城市文化獨有的內涵,并以傳統的文化觀念相結合,把它當做整體城市形象濃縮的版本。

(2)設計者要創造具有文化內涵的人文景觀,變無形文化為有形的景觀建設,營造出可以代表城市風貌的作品,給人們營造舒適生活的場所。

5結束語

篇6

關鍵詞:景觀設計物質元素精神元素 環境景觀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ccelerat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city resident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residential areas, put forward more and more high request,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anhui hefei city urban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came, for you refer to.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the physical elements spirit element environment landscape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合肥市位于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環境優美,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達9085.5公頃,城市綠地率達到40.2%、綠化覆蓋率達到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5平方米。在整治昔日“廬陽八景”的基礎上,又新建成十大自然景點及一系列綠色公園,加上城內城外數十處街區游園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園,園中有景的花紅樹綠的世界,盡管這樣,合肥市對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也十分重視。居住區景觀設計是指由物質元素和精神元素構成的住宅建筑外環境景觀設計。而且其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隨著經濟的發展開始朝著強調環境景觀的藝術性、共享性和均好性、文化性、一步一景與季節變幻相映襯、強調環境景觀的植物布局與水景點綴相結合、鮮活風情與建筑特色相匹配、賞心悅目與實用價值相依附等方面發展。本文將簡要分析這些新趨勢,以供大家參閱。

一、使用新型環保材料

材料的選用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應盡量使用當地較為常見的材料,體現當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幾種趨勢: 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螢光漆、PVC材料;重視色彩的表現;復合材料的使用;注意發揮材料的特性和本色;非標制成品材料的使用;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組合的兒童游戲材料等。另外,還必須考慮居住者的需求和特定地段的需要等因素。

在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中還應注意應用建筑廢棄物,就地取材,變廢為寶,這樣不但能建造起伏蜿蜒的實景,也能節約成本。

二、強調環境景觀的藝術性

目前,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已從追求歐陸風情式(如大面積的觀賞草坪、模紋花壇、規則對稱的路網、羅馬柱廊、歐式線腳、噴泉、歐式雕像等)發展為回歸歷史的趨勢。現今,隨著人們審美需求的不斷提高,居住區景觀設計開始提倡現代造園手法與古典園林相結合,創造出既具有歷史文化又簡約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

三、強調環境景觀的共享性和均好性

目前,強調居住區環境資源的共享性和均好性,在環境景觀規劃時,根據城市的氣候特點、居住者生活習慣和對戶外活動要求不一等情況,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讓所有的住戶能均勻享受到這些優美環境,已成為居住區景觀設計發展的一大趨勢。 在景觀設計時,應追求最佳的生態和美化作用,如合理配置喬木、灌木、草坪等綠化植物的比例;應強化圍合功能強、形態各異、環境要素豐富、安全安靜的院落空間,達到歸屬領域良好的效果,從而創造溫馨、樸素、祥和的居家環境。

四、強調環境景觀的文化性

目前,崇尚中國文化歷史及地方區域特色,已成為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之一。如今,隨著歷史文化的不斷升溫和地域特色,居住區景觀設計不僅開始朝著兼具歷史感和時尚感的純正的中國風格發展,而且還充分利用居住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

五、強調環境景觀的一步一景與季節變幻相映襯

目前,園林規劃已經從簡單的植物鋪陳發展到現在的應景設計。這種景觀特色主要體現在植物上,在有限的空間里營造出無限的風光,而不斷變幻的景觀、季季不同的園林,能讓社區保持更多的新鮮感與活力。 應景能帶給居住者更多的審美情趣,每走到一個地方都可以通過不同角度領略小區的景色,不會感覺乏味,這就是一步一景。當前樓盤景觀設計運用得最多的是營造緩坡 ,讓人感覺面積增大了,植物綠化面積也更多了,小區園林更有層次感。另外,在小區的綠化上,用在四季植物中配有常綠植物,不但能讓一年四季的景觀在園林社區里得到更好呈現,也能滿足在冬天凈化空氣的需要,使不同的階段都有美的表現手法,讓居住者感受到季節的自然變化。

六、強調環境景觀的植物布局與水景點綴相結合

目前,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已從大型水景的流行變為點綴式水景的廣泛運用。據調查,有大型噴泉和景觀泳池的居住區是2000年左右開發的,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開發商和居住者把居住區水景的多少作為判斷園林好壞的標準。盡管合肥市處于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可以引用自然水來作為循環水系統,但由于大型水景的后期維護費用相當高昂,這種用大型水景的造園方式也逐漸不被采用。

尤其是近年來,國家提出節能節水等計劃,且部分城市的水費也在逐年上漲,因此在居住區景觀設計時,開發商和景觀設計師們不再把水景多少作為環境景觀設計的目標,在設計上變為“以綠化為主,水景點綴為輔”,即植物布局與點綴性水景并舉,則成為現代樓盤造景的新風尚。

七、強調環境景觀的鮮活風情與建筑特色相匹配

目前,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已經著重強調充滿鄉土味的設計特征與國內外知名機構相結合。現今,隨著居住者的眼界與景觀審美能力逐步提高,其對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開始追求品牌價值和品質感;且開發商已意識到園林景觀比戶型設計帶給業主的感覺更直接。在這樣的情況下,開發商一方面不斷創新園林設計,使現代的園林和建筑遙相呼應,所有的造景都圍繞一個主題,提出了夏威夷風情、北歐森林、西班牙風情、印尼風情等概念景觀,如以熱帶風情為主題的居住區,以棕櫚類植物和水景為主;以打文化牌的園林景觀,以古典雕塑為主等,使居住者直觀感受到整個小區的居住氛圍。另一方面花重金讓國外知名設計機構為園林布局造景,成為了現代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一大發展趨勢。

八、強調環境景觀的賞心悅目與實用價值相依附

目前,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已從簡約式園林發展為名貴樹種的大量引進。現今,逐漸被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中所應用,由于名貴樹種、稀缺植物不僅可更好的襯托居住區的品質,為居住區增色;還能使居住區引起轟動效應,因此其開始成為目前居住區園林發展的新趨勢。目前, 很多開發商的首選便是高大的古樹。 但當對居住區園林景觀進行設計時,不應進行盲目的堆砌,而應按照植物群落來布局。周圍的建筑類型對栽種何種類型的樹木有很大的決定作用,這就是應景的設計手法,如古典風格的樓盤適合種植芭蕉樹,現代建筑體則適合幾何形狀的喬木等等。讓人賞心悅目又能給居住者創造實用價值的樹種才是最可貴的造景方式,過分追求稀缺品種或者洋品種并不是健康的樓盤園林發展趨勢。

九、景觀設計是發展商、建筑師、景觀設計師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動的過程

首先,握住景觀的設計要點,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景觀設計師、建筑工程師、開發商之間要經常進行溝通和協調。

其次,景觀設計要能融化在居住區整體設計之中,建筑風格是景觀設計風格的基礎,景觀設計的風格趨向必須考慮建筑的特色,因此應將居住區的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展現居住區整體的持久魅力。 另外,最好要先規劃好整體環境,再用建筑去巧妙的圍合和分隔空間。圍合感的塑造應與空間性質的不同而細致地變化;分隔,即層次感,其是評價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好壞的重要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居民處于一個圍而不閉,疏而不透的空間氛圍,為其提供各級私密空間,并使各層次之間有平緩的過渡。

十、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合肥市居住區景觀設計時候,不僅僅體現了回歸歷史的發展趨勢,還結合了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展現環境景觀的藝術性,共享性和文化性,并且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能夠順應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潮流,創造了優美的居住區環境,這樣不僅直接提高人們的居住生活質量,還能消除都市的喧囂,松弛神經安撫情緒,從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進而從整體上可提高城市環境的景觀質量。相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發展會有更多的新趨勢出現,使之創造出具有歷史文化、地方特色和現代時尚等特點的優秀景觀。

【參考文獻】[1]《城市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教程》趙衡宇等,化學工業出版社

篇7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設計;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P9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城鎮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小區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城鎮小區景觀質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舒適、安全、健康、平衡的景觀環境已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城鎮小區規劃設計中的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1.城鎮小區景觀構成

城鎮小區景觀構成要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的構成,即人、綠化、水體、道路、設施小品等;一種是精神文化構成,即環境的歷史文脈、特色等,兩者不可分割。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如何對設計元素進行合理配置,是景觀設計的要點。

1.1綠化設計

綠化是環境景觀的基本構成元素,現代居住區園藝綠化呈現以下幾種趨勢:

(1)種植綠化喬、灌、花、草結合,草類地被植物塑造綠茵盎然的植物背景,并點綴具有觀賞性的高大喬木,以及叢栽的球狀灌木和顏色鮮艷的花卉,使綠化景觀層次豐富;

(2)城鎮小區綠化已從水平方向轉向水平和垂直相結合,根據綠化位置不同,垂直綠化可分為圍墻綠化、陽臺綠化、屋頂綠化、懸掛綠化、攀爬綠化等;

(3)種植綠化實用性與藝術性結合,追求構圖、顏色、對比、質感,形成綠點、綠帶、綠廊、綠坡、綠面、綠窗等綠色景觀,同時講究和硬質景觀的結合使用。

1.2道路設計

道路是城鎮小區的構成框架,它不僅起到了疏導居住區交通、組織居住區空間的作用,而且好的道路設計本身也構成居住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按使用功能劃分,城鎮小區道路一般分為車行道和宅間人行道;按鋪裝材質劃分,居住區道路又可分為混凝土路、瀝青路以及各種石材鋪裝路等。居住區道路尤其是宅間路,和路牙、路邊的塊石、休閑坐椅、植物配置、燈具等,共同構成居住區最基本的景觀線。因此,在進行居住區道路設計時,對道路的平曲線、豎曲線、寬窄和分幅、鋪裝材質、綠化裝飾等進行綜合考慮,以賦予道路的平曲線、豎曲線、寬窄和分幅、鋪裝材質、綠化裝飾等進行綜合考慮,以賦予道路美的形式。

1.3水景設計

水景是城鎮小區景觀中最富有生氣的元素。在景觀設計中,天然或人工的地形、地貌在水體的聲、光、影、色的作用下與居住區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宜人的空間景觀。人工噴泉、瀑布、疊石流水等各種表現形式的水景其流動性各有差異,在聯系、引導居住區外部環境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1.4鋪地設計

廣場鋪地在城鎮小區中是人們通過和逗留的場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規劃設計中,通過高差、材質、顏色、肌理、圖案的變化創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場地景觀。目前在居住區中鋪地材料有幾種,如:廣場磚、石材、混凝土砌塊、裝飾混凝土、卵石、木材等。優秀的硬地鋪裝往往別具匠心,極富裝飾美感,如某小區中的裝飾混凝土廣場中嵌入孩童腳印,具有強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

1.5小品設計

小品在城鎮小區區硬質景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精心設計的小品往往成為人們視覺的焦點和小區的標識。

(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可分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雕塑設計要同基地環境和居住區風格主題相協調,優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活躍空間氣氛的功效。

(2)園藝小品。園藝小品是構成綠化景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代的居住區園藝綠化中,園藝小品更趨向多樣化,一堵景墻、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處花架、一堆塊石、一個花盆、一張充滿現代韻味的座椅,都可成為現代園藝中絕妙的配景。

(3)設施小品。在居住區中有許多方便人們使用的公共設施,如路燈、指示牌、信報箱、垃圾桶、公告欄、單元牌、電話亭、自行車棚等。這些小品經過精心設計能成為居住區環境中的閃光點,體現出“于細微處見精神”的設計。

2.城鎮小區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房地產經營理念發生變化,概念地產(主題地產)開始出現,如景觀主題地產、環保主題地產、文化主題地產、休閑主題地產、智能主題地產等,房地產營銷從單純的賣樓盤轉向更多地關注環境和文化,倡導社區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景觀是永恒的主題,與傳統相比,城鎮小區環境景觀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2.1強調環境景觀的共享性

首先要強調城鎮小區環境資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規劃時應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讓所有的住戶能均勻享受優美環境;其次要強化圍合功能強、環境要素豐富、安靜安全的院落空間,達到歸屬領域良好的效果,從而創造溫馨、樸素、祥和的居家環境。

2.2強調環境景觀的文化性

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近來城鎮小區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開發商和設計師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小區的規劃,通過建筑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如杭州的“白蕩海人家”、“江南山水”,蘇州“錦華苑”、“佳安別院”等小區都是在傳統文化中深入挖掘,從而開發出兼具歷史感和時尚感的中國風格的作品。

2.3強調環境景觀的藝術性

90年代以前,“歐陸風格”影響到居住區的建設時,曾盛行過歐陸風情式的環境景觀,如大面積的觀賞草坪、模紋花壇、規則對稱的路網、羅馬柱廊、歐式線腳、噴泉、歐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城鎮小區環境景觀開始關注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提倡簡約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是小區景觀設計的又一趨勢。

3、結語

城鎮小區景觀設計是一項較新的專業領域,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并與建筑設計、園藝設計等密不可分。在景觀設計倍受重視的今天,挖掘和賦予城鎮小區特定景觀的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值得我們做更深一步地研究。

參考文獻:

1、同濟大學建筑系編.現代居住環境探索與實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篇8

【關鍵詞】:新中式;中國傳統文化;景觀設計

隨著盡管涉及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性的學派,如何打破發展的桎梏,進行新的突破和發展是每一個景觀設計師所需要考慮的。我們不僅要借鑒西方的景觀設計經驗,更需要回溯中華浩然五千年所沉淀下來的智慧和美學精華,將中華古典美進行研究和應用,將新中式應用到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來。

1、新中式元素的含義

在廣義上我們將現代景觀設計中中華古典元素的應用稱為新中式設計,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是傳統古典元素和現代美學的碰撞,是將中華歷史中卓越的歷史美學與現代文化的一次交融,既改變了現代景觀設計的趨同與乏味,有避免了傳統景觀設計的繁瑣與浮夸。在新中式的理念中,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新中式并不是對傳統文化進行照單全收,完全進行古代景觀設計的模仿,而是將傳統美學的精髓進行提取,有選擇性的,有目的性的進行應用,是對傳統文化賦予新的意義,并將其運用到現代的景觀設計當中,將傳統與現代進行糅合,以達到和諧、自然,產生具有較強的美學價值的目的。在新中式的實際應用中,我們需要將古典風格進行消化吸收,更需要對現代景觀設計進行完全的掌握,取其精華,及達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2、新中式設計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特點

2.1色彩和景觀的完美結合

景觀設計的元素眾多,每一種元素都有其必要的位置,而色彩元素是景觀設計最直觀的體現。新中式設計中對于色彩的要求體現出了中國特色,將歷史中的紅、黃、綠、白、灰融入了景觀設計中,成為了主要色彩因素,同時與現代的景觀材料相結合,將古典的“國色”和現代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1]。

2.2中國傳統符號和景觀相結合

新中式設計最主要特點就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而中國傳統符號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國古代祥瑞的象征,而象形文字、五行等是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荷花、牡丹等是我國傳統植物高貴、淡雅的代表,這些中國傳統符號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2.3植物空間的層次性

新中式設計在主景觀的設計上和古典園林設計最大的區別就是將自然型的植物景觀配合種植,以綠色為主色調,將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和現代風格完美融合在一起,能在簡潔的植物組成中帶有強烈的中式特色,喬木層、地被層、大灌木、草坪等植物層次能展現出最簡潔的植物空間。植物的合理選擇和種植不僅能夠形成空間的層次感,也可以利用植物分隔景觀空間,使整個空間的劃分更加柔和、空間更加有通透感。同時,通過不同種類的植物的錯落搭配,結合景觀建筑,提升整個空間的觀賞品質。以綠色為主基調,選擇不同的色彩點綴整個空間,從而避免植物的單調感[2]。所以說,植物配置是新中式景觀造景的重要手段之一。

2.4傳統造園手法的運用

中國古典園林的傳統造園手法框景、借景、對景、障景等被新中式景^設計所吸取,結合現代景觀設計元素,形成層次豐富的空間效果,達到步移景異的觀景體驗。本土化的新中式景觀不是對傳統的復古,而是對傳統的繼承。在傳統的古典園林設計中,主張柳暗花明、曲徑通幽的設計手法,從而增強景觀的整體縱深感,遵循傳統風水學,對主題景觀進行有意識的遮擋,給人以神秘感。同時,主張追求回歸自然,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進行造園,達到“天人合一”。而新中式景觀突破以下兩點:首先,簡化傳統造園手法;其次結合現代施工工藝造景。汲取傳統造園的技巧,淡化傳統造園手法的隱晦,更簡單的表達景觀的主與從、虛與實等。利用現代材料和工藝去表現古典的韻味,舍去古典園林的繁瑣構件,形成完美的結合,給景觀現代的生命力[3]。

3、新中式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發展方向

隨著外來文化的影響,景觀設計行業日益發展,一味的仿歐式、泰式景觀實例層出不窮,使人們丟失了傳統文化的審美。而“新中式”作為新興的景觀風格,汲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創造出既不失傳統文化精髓又富有時代氣息的新型景觀空間[4]。新中式景觀以傳統中國文化為基點,把中國古典美帶人現代生活空間,使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既保留傳統的文化,又體現時代的特色,營造出具有中國古典韻味的現代景觀空間。新中式景觀是現代景觀設計的一種思考與探索,它融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古典的設計手法和現代的生活氣息,是今后景觀設計行業的一種發展趨勢。只有合理的利用“新”與“舊”,才能賦予景觀別樣的韻味,給人們帶來無盡的回味。

結論

在中華悠久的歷史中,無數的古典美學文化得到了洗禮與沉淀,這些經過洗禮很沉淀的中華文化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也是中華美學價值的體現,是無數智者智慧的結晶。在今天的景觀設計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應用,將新中式進行應用,不僅是為現代景觀設計融入新鮮的血液,提供新的發展方向,更是提高生個景觀設計水平,提高美學鑒賞價值的總要手段。新中式的應用,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講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完美融合和激情碰撞。而糅合了傳統與現代雙重優勢的景觀設計也有了更好的發展。因此,將新中式進行大力的應用和推廣,可以讓現代景觀設計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設計;景觀要素;景觀發展

1、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的生存環境也提出了高質量的要求。居住區是當今社會人們聚居的主要方式,居住區的形式是集約型社會發展方向的產物,既可以節省居住空間,又可以組織有限的空間環境為多數人服務,因此,居住區的園區環境成為商品房銷售的亮點之一。本文通過對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相關內容過的分析,總結出其設計的要點、方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2、居住區景觀設計要素

居住區景觀是城市景觀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同其他景觀設計一樣,居住區景觀設計包括物質和精神兩種元素的設計,是指居住建筑群體的外環境景觀設計。由于居住區的外環境不但直接影響人們的居住條件,還能有助于減少城市的喧鬧,放松心情和安撫緊張的情緒,因此,居住區的景觀常常是開發商用來吸引戶主的營銷手段之一。

居住區景觀設計師通過各個景觀要素的綜合利用來實現的。近年來,人們對居住區的景觀環境要求有提升的趨勢,不僅講究綠化的面積、形態,對植物本身的種類和總體的色彩搭配、生態布局也有所要求。另外,對居住區的整體景觀環境還應考慮如何利用地形特點來完成對景觀環境的整體布局,景觀區域的劃分,如何將植物語水體結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利用燈光來襯托夜間的景觀。

在進行居住區景觀設計時,應遵守相關的法規和設計規范。景觀設計與多個科學技術相關,如水利、土石方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園林植物等方面。因此,居住區的景觀設計要有科學依據。其次,為了讓居住區的景觀環境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住戶,在進行設計時應滿足生態要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再次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首先要具備觀賞、活動等基本功能方面的要求,讓居住區具有環境衛生、景色宜人、舒適健康的景觀環境。最后,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還應滿足一定的經濟原則,在樹種和材料的選擇上注重環保、節能、節材的原則,并盡量采用新材料和新技術來維持良好的景觀環境。

3、居住區景觀設計方法

3.1景觀風格

近年來,居住區景觀設計逐漸趨向風格化,常見的有歐洲古典風格、英國自然風格、中國古典風格等。歐洲古典風格是在建筑物周圍設計成幾何造型的像地毯一樣的景觀區塊,讓其作為建筑物的陪襯,襯托出建筑的高大。景色優美,但在設計時常常忽略了人作為主體元素的參與,因此,缺乏人的參與感。英國自然風格強度自然環境的引入,用風景畫作為設計模板,建筑則是其中的點綴,這與前一種風格截然不同,更加提倡自然與生態。中國古典風格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延續,但從適應性方面來講較差,從而限制了居住區本身的發展。

3.2景觀綠化設計

綠化設計應注意植物種類的豐富和組織的層次感,宜采用多樣的植物群組來實現居住區的綠化設計,并能夠協調季節變化。一般來說,綠地應以灌木、花草為主,結合植物自身的特點來實現一定的功能性和觀賞性,常綠與落葉相結合,速生與慢生相呼應,形成多層次的生態結構。另外,樹種的選擇還應注意地域氣候的區別。

綠化的種植還應注意位置的選擇,以免影響建筑室內的采光和通風等。還應結合朝向來選擇種植位置,讓其能夠在夏季形成納涼樹蔭,在冬季不會遮擋陽關。

3.3景觀小品設計

居住區內可采用體量始終的雕塑來增加環境的趣味性,可利用雕塑的材質、色彩等塑造不同區域環境;并應與住區內建筑、綠化、道路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相結合。表現時代特征是雕塑小品的特點,居住區內的應注意尺度不易過大,以貼近人的生活為原則。

3.4水景設計

水體的引入令居住區環境更加貼近自然,并能有效調節周圍的環境溫度,是常用的景觀設計元素之一。相呼應的光和水是水景景觀的極致所在,可利用水體的映像來擴大視覺空間,使空間更加具有層次感,增加景觀的整體美感。除此之外,還可利用不同的水池內部顏色來豐富環境的色彩。

4、城市居住區景觀發展方向

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對生存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工業已從各大中城市的中心退居到開發區,這也為居住區的發展提供了便捷條件,要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融合文化、藝術、時尚等元素,走向新的發展方向。

4.1景觀環境的文化元素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應在滿足城市規劃要求的基礎上,能夠有自身獨特的整體風格,各個景觀要素(包括雕塑、鋪裝、小品、綠化、水景等)應相互協調,為統一的主題服務。不同地點的不同居住區可結合住宅建筑的特色來進行景觀設計,比如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的城市,其居住區的風格可沿用歷史文化來建設園區景觀環境;在新興的都市可采用現代風格的景觀環境來襯托住宅。近年來,由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大力宣傳,具有中國歷史特色的景觀設計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4.2景觀環境的藝術元素

歐陸風情式建筑曾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居住建筑的發展風向,噴泉、歐式雕塑、羅馬柱廊、大面積的觀賞草坪等都曾是居住區環境的常用設計元素。現如今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古典園林,因此將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引入到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已成為新的發展方向。

4.3景觀環境的特色元素

特色一:居住區景觀環境的觀賞價值。具有觀賞性是景觀環境的基本功能,在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中,應按照植物的種類來設計布局,讓其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而不是隨意的堆砌。

特色二:居住區景觀環境與建筑特色的呼應。現今的居住區景觀都是圍繞建筑風格來進行設計的,圍繞開發商對居住區所設定的主題,如以棕櫚類植物和水景為主的夏威夷風情、以地域文化特色為主的園林景觀等具有一定主題概念的景觀環境,使得居住園區的整體環境提升。

特色三:居住區景觀環境的季節性。居住區的景觀環境打破了常規的單一方案,而是讓其具有空間和時間上的變化。空間上,在進行園區景觀規劃時,可根據不同地塊設計出不同的景觀主題,讓人們能夠體驗到一步一景的高質量環境,同時還可以增強人們的歸屬感。時間上,隨著季節的變化,人們對室外環境的要求也會有所變化,因此,讓居住區景觀環境具有季節變化的能力,能夠更好的感受到自然的變化,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有很好的幫助。

5、結論

不但要求居住區景觀具有一定的觀賞功能,還要求其能夠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符合生態發展的要求。本文對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產生的原因、景觀設計元素、景觀設計方法,以及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給出了相應的分析。綜上所述,居住區概念的推廣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的集中、便利,為了能夠提高生存環境的質量,住區內景觀設計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陳媛, 王玉華. 居住區景觀設計[J]. 山東林業科技, 2009. 39(3)

[2]孟凡雙. 城市居住去景觀設計[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8)

篇10

關鍵詞:水廠;景觀設計;效果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102-02

1 引言

水廠是城市綠地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規劃設計、發展建設與市區環境,尤其是周邊環境息息相關,水廠綠化設計應與周圍環境相互融合。太倉水廠以直線與曲線作為設計元素的立足點進行構圖,形成剛柔相濟的景觀主要骨架。直線簡潔洗練,富有時代開拓氣息,并且在廠區的中心位置設置了一座大型流水假山,使之成為整個廠區的視覺中心點,充分突出自然景觀中“山”的特質,色葉植物曲線流暢飄逸,富有灑脫,欣欣向榮的風貌,具有自然景觀中“水”的特質,因此形成一個山水成林的現代花園式廠區。

2 設計原則

(1)注重美學規律的設計原則,功能分區考慮周圍環境的同時,注重行為要求,動、靜結合,疏密有致,傳承現代美學規律,方圓相間,直曲并舉。

(2)注重人性化設計的原則,把握人性化設計特點,注重可接受的空間尺度和心理感受。

(3)注重生態建設的設計原則,考慮生態綠化的優先性,植被的生態多樣性,和景觀效果的可觀賞性。

(4)注重三維與四維空間交疊的原則,充分考慮時間因素,同時處理好下層與上層的空間關系。

3 設計目標

(1) 結合廠區內不同的構筑物性質,按不同的綠化內容組合、塑造,同時注意各區間的聯系,使綠地形成系統,以發揮最大綠化效益。

(2)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的結合,以植物造景為主,形成符合時代特征的廠區綠化風格,采用園林藝術手法賦予單位附屬綠地以新的內容。

(3)水元素的運用貫徹始終,體現水文化,凸顯水主題。無時無刻地顯現水資源作為水廠的根本所在。

(4)營造符合現代審美要求,運用時代美學特征,結合使用需要營造整潔、大方、合理、舒適的廠區景觀。

4 設計手法

4.1 以人為本

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人的需求,將人的需求在此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根據廠區內不同的構筑物性質,注意各區間的聯系,使綠地形成系統,以發揮最大綠化效益,以更好地服務于廠區、服務于員工。

4.2 生態

盡可能地采取生態的措施和辦法,將場地最大程度地實現生產、環保的功能。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的結合,以植物造景為主,形成符合時代特征的廠區綠化風格,采用園林藝術手法賦予單位附屬綠地以新的內容。

4.3 整體性

從廠區整體環境出發,景觀設計應統一考慮園路、小品、綠化、色彩等,避免其成為片段的堆砌和拼湊。在硬質設計、材料和小品選擇上符合廠區整體風格、特殊區域特別處理,做到景觀和廠區的建筑總體環境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在植物的選擇上,按照適地、適樹原則選擇防污植物,其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5 方案特點

廠區的中心景觀:主要采用簡潔規整的設計手法,突出了廠區的中心軸線層次。從主入口開始由低到高、由靜到動、由近及遠、由淺入深,逐步呈現廠區的中心景觀節點。硬質廣場結合大面積綠地,并與水元素充分結合使之充滿靈動性和生態性。設置凈水池以及水池中的缸植荷花是為了映襯出廠區沉靜,而大型的動態音樂噴泉的,不僅在視覺、聽覺、還是感覺上都會給人帶來立體的直觀感受,很大層次上豐富了廠區的環境景觀形態。音樂噴泉的周邊通過高差利用,設計出了親水平臺,同時高低錯落的空間形態豐富了景觀空間的層次感,避免了大空間會出現的單調感和生硬感;整個中心景觀區的視覺焦點就是一座長30 m,高7.5 m的大型流水假山,使整個軸線空間上有了一個重分量的收尾,增加了中心景觀空間的動態美感,和震撼力度、視覺沖擊度(圖1)。

會所前廣場設計:采用簡歐式設計手法,樹陣和大面積的草坪、中心抬升廣場,形成對內開放對外半圍合的空間形態,在會所建筑周邊及廣場的端頭都設置了律動的噴泉,增加了整個場地的動態元素,豐富了景觀形態的感官性。不管在整個場地的布局和小品的設置上都采用了簡歐的設計手法,呼應了會所簡歐式的建筑形式,使整個空間小環境形成了一個整體,和廠區的大環境也能相互協調統一。

生產廠區:主要是以綠化造景為主,植物配置時按照景觀生態學的理論進行布置,建成符合自然生態、群落的景觀,通過具體的獺⒀喬恰⒐唷⒀槍唷⒌乇弧⒉蕁⒒ǖ葡嗷ゼ淶拇釓洌最大限度地低增加綠視率和綠量,提高生產質量(圖2)。

在植物配置上遵從因地制宜,適地種樹。選種上采用鄉土樹種,以及抗污性較強樹種,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的合理搭配,遵照廠區作為工業性質的環境,在植物配置做到喬木+灌木+花卉與草坪多層次的立體式綠化,在不同的季節與時間均有景可賞,有景可觀;并采用抗污性強的樹種,如在樹種的配置上盡量采用常綠性質的樹種,避免對沉池的二次污染。在灌木上采用大葉黃楊,紅葉石楠等常綠灌木,形成一種藝術上的特質,也是作為廠區景觀的一種需要。適地適樹,植物選擇耐污抗性強的常青樹種,使其能起到阻隔塵埃、殺菌的作用。

在景觀創造中充分考慮植物的季相變化,在植物材料的使用上突出各季的特色景觀,形成春季繁花似錦, 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四季景象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機及變化。總的配置效果是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植物。

(1)在中軸線上的綠化:假山以前主要采用陣列式的設計手法,喬木上采用銀杏和香樟搭配種植,在落葉和常綠、色葉和形態上相互映襯,灌木主要采用紅葉石楠、杜鵑、金邊黃楊等假山以后分別以突出特色開花景象為主題,分別采用了梅花、櫻花、海棠,楓葉類、玉蘭等既能觀花賞葉又能聞香的花樹。

(2)會所及綜合樓上主要軸線線上主要采用群落式種植,利用地形高差,運用高低不同,形態各異,顏色豐富的植物種類進行植物造景,在風格設計上,力求使每處綠都體現出主調樹種,突出四季變化,再配合各層次的植物,使綠地植物配置方式富于變化,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采用各種喬木、灌木及花色,葉色不同的地被植物組景,形成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植物景觀,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變化,提高植物的觀賞性。整個綠化配置做到點、線、面、立體相結合。主要采用了:香樟、廣玉蘭、雪松、欒樹、銀杏、楓香、合歡、樂昌含笑、桂花、枇杷、櫻花、白玉蘭、紫玉蘭、海棠等等,行道樹主要是櫸樹,櫸樹樹體高大雄偉,盛夏綠蔭濃密,秋葉紅艷,樹冠廣闊,樹形優美,葉色季相變化豐富,病蟲害少。

(3)廠房附近的綠化主要力求簡潔大方,主要運用流線性的灌木種植為主,點綴開花亞喬,增強廠區綠化的流暢性、整體性(圖3)。

(4)廠區的二期用地主要是儲備小苗成林的種植形式,主要有香樟林、桂花林、石榴林、桃樹林、梨樹林、枇杷林等等。

6 結語

水廠景觀意境的營造設計注重水文化、地域文化的展示和融合,將各種景觀元素有機結合,注重視覺、嗅覺、觸覺等多個角度感受,形成了一個處處有景可觀,有景可賞的綠色生態廠區。通過對環境因素加以提煉、升華和再創造,使水廠廠區景觀具有文化內涵、地域特征、行業特色,使其成為優美的環境亮點。

參考文獻:

[1]徐秀麗.淺談工業企業廠區的環境景觀設計[J].建材世界,2009(5).

[2]謝立輝,歐名賢,陳 蕾.總圖設計對工廠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J].工業建筑,2004(8).

[3]楊定海,陳 ,羅麗華,等.淺談工廠景觀中生態理念的應用[J].福建林業科技,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