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18:4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三年級語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而對于教育來說,小學教育是其最基礎的部分,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為今后的語文閱讀和寫作積累足夠的經驗和知識。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需要重視其作文的寫作訓練。
【關鍵詞】
三年級 作文教學 寫作指導
寫作是一種對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需要教師對小學三年級的寫作具有必要的重視。然而,在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進行寫作教學和訓練時,大部分的教師丟失了其主要的目的,而片面的重視學生的寫作效果,但對其寫作的基礎作用沒有很好的理解,導致我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1.小學三年級學生寫作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可以發現,目前,我國的三年級學生在進行寫作之前已經掌握了大約2000個漢字,因此,其完全能夠根據自身的理解說出具有完整邏輯性的語句。這種情況為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寫作提供了可能性,然而,由于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過渡,其最主要的學習內容是將口頭表達轉變為書面表達,這也是我國當前三年級學生作文訓練的重點和難點。然而,在目前我國的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具有詞語和文章篇幅的布局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因此,對于三年級學生的作文訓練,應該將這一目的作為其主要教學內容之一。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在這一階段僅僅對于圖畫等形象的事物具有較大的興趣,而對于記述文的寫作較為缺乏。因此,學生在進行這一類文章的寫作時,往往會不知從何處開始,導致學生對這一類文章的寫作缺乏應有的興趣,嚴重的甚至害怕老師布置這一類的作文寫作。這是我國目前非常常見的一種小學作文訓練問題【3】。
2.小學三年級語文寫作訓練的方法
2.1 注重從說到寫的過渡
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其主要的學習任務是通過看圖進行口頭上的表達,這種鍛煉能夠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鍛煉,但是卻沒有使學生接觸到書面表達的相關知識。一般情況下,口頭表達能夠借助肢體語言使表達的內容更加的形象,但是在邏輯方面的要求卻沒有太嚴格的要求。對于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來說,其上半年主要是進行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的轉換練習,但是,這卻不能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在進行書面表達時,還是缺乏一定的能力。因此,在進行實際的教學練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相應的練習使學生能夠將口頭的表達轉換成書面的表達【1】。
2.2 注重由易到難的過渡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其主要是通過看圖進行寫作訓練,因此,其在寫作能力方面擁有一定的基礎。然而,對于看圖寫作來說,其寫作材料是現成的,而三年級的寫作主要是通過對材料進行整理,選擇適合自己的素材和對文章的整體布局進行把握,這是小學寫作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小學教學的教材安排中,語文課本在第五冊就開始對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訓練,并安排了相應的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一些基礎的訓練。對于這些任務,很好的體現了從易到難的規律,使學生既能夠對一、二年級的知識進行一定的鞏固,同時,又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為今后的寫作創造良好的條件。通過這一過渡階段的安排,使教師具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幫助學生進行表達方式的轉換。另外,教師通過在這一階段創造合適的情景,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并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未來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2】。
2.3 注重從觀察到思維的過渡
對于寫作來說,其最基礎的能力要求就是良好的觀察能力。小學生的生活環境雖然非常的豐富,但是由于其表達能力的限制,其很難將周圍的事物通過合理的語言進行完整的表述。這一現象出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學生沒有足夠的觀察能力,對于周圍事物的觀察不夠全面。因此,想要學生具有優秀的表達能力,需要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鍛煉觀察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重點關注,將學生的感知和思維能力進行完美的結合。且在進行鍛煉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其對周圍的事物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另外,還需要讓學生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分析和概括,而出現的不足則需要教師進行補充,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1】。
2.4 注重從局部到整體的過渡
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對具體的事物分析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對于一些抽象或者理性的事物,在進行分析時則較為困難。由于自身觀察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在進行事物的觀察時往往不夠細致,這就導致其在進行寫作時缺乏豐富的寫作素材,從而使其無法抓住寫作的重心。根據這一情況,教師在進行作文寫作訓練時,可以采用模仿課文法,這種方法主要是讓學生在二年級時大量進行看圖說話的訓練,對于圖畫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概括,在訓練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某個段落進行片段的寫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自身的閱讀對課文進行認真的了解,然后通過自身的構思,將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想想,最后,通過自身的發揮將自己的理解通過書面表達展示出來,通過這種方法,既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同時,還能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結 語】
綜合上述所說,本文對當前我國小學三年級的作文寫作訓練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自身的一些建議。通過這些方法,能夠使教師在教學時更好的了解自身的位置,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徐紅.小學語文作文寫作訓練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 (14)
篇2
關鍵詞:三年級;詞語理解;現狀;方法;探究
為了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詞語的能力,在期末復習時,我帶著學生對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所學的詞語進行了梳理,教給學生掌握、理解詞語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解詞能力。
一、小學三年級學生掌握、理解詞語方法的現狀
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已經教給了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1.“拆詞法”理解詞語
拆詞法,就是當學生已經知道一個詞語中各個字的意思時,先將各個字的意思寫出來,再將各個字的意思合并起來,成為這個詞語的意思。
2.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理解詞句
作為學生常備的工具書,字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語文。
3.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
上下文,是指文章的整體。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學生對整個文本有初步的感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是其他幾種方法的基礎。
4.聯系生活理解詞語
一些生活積累以及語言積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的詞語。
5.詞語替換法理解詞語
替換法是用一個熟悉的詞語來解釋另一個陌生的詞語。這種方法一般用于比較陌生詞語的解釋上,往往可以給這個詞語通過找近義詞或者反義詞的方式來理解。
二、小學三年級詞語理解復習現狀
詞語理解的方法非常多。但是,經過課堂實踐與觀察,目前的詞語理解復習還存在以下問題。
1.詞語理解復習形式單一
在期末復習階段,詞語理解的復習形式比較單調,很多情況下就是逐課、逐詞過關,單調而無趣。
2.詞語理解復習方法無體系
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往往不知道重難點;死記硬背,不會靈活運用。
3.學生復習詞語的積極性不高
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由于積累不夠,學生不會運用,導致學生復習積極性不高。
三、小學三年級詞語理解復習課堂探索
我將以我自己的三年級下冊的詞語理解復習課磨課經歷具體闡述。
1.定準教學目標,找準方向
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于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我將本次理解詞語復習課的目標定為:
(1)梳理“替換法、拆詞法、聯系上下文、查字典、聯系生活實際”等理解詞語的方法。
(2)通過課內詞語的理解復習來幫助學生梳理出做理解詞語這類題目的具體步驟。
通過試教,我發現學生對理解詞語的方法已經有所掌握,重點不明。于是,我對教學目標進行了修改。
(1)通過前置性作業,學生自主梳理“替換法、拆詞法、聯系上下文”等理解詞語的方法。
(2)通過舉一些課文中出現的常見理解詞語的方法,學生進行理解,并且能說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梳理出做理解詞語這類題目的具體步驟。
(3)通過課外拓展練習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詞語的印象,進行鞏固練習。
這一次,我請學生通過課前的自主歸納整理,課前利用十分鐘時間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快速回憶出理解詞語的方法,再進行相應的拓展練習,進行鞏固,兩次試教下來,目標定位變小了,課上得比上一次清晰、精彩,學生收獲也多了。
2.走對教學步驟,激發學生興趣
一節復習課,不僅要講究效率,還要注意趣味性。
(1)用預習作業激發興趣
我從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時就用激勵式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附:前置性作業單
理解詞語
同學們想成為“歸納達人”嗎?請你回憶回憶,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可以在下面的表格中填一填。翻翻語文書,舉幾個例子。成為“歸納達人”才有機會參加我們的闖關游戲喲!
(2)用有趣的教學環節激發興趣
課上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很重要。
例如:恭喜大家成為“歸納達人”!我們已經找到了“替換法、拆詞法、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等方法,你會用嗎?讓我們選擇其中一些方法,闖第一關!
(3)用課后獎勵延續興趣
為了讓學生在課后能進行更多的練習,我在課結束之后還發放了闖關明星卡片,拿到明星卡片的學生可以在下一節課當小老師,考其他同學,學生爭著去找詞語理解的練習題,興趣在尋找中不斷增強。
3.選擇材料,提煉步驟,逐層深入
復習課,材料選擇很重要。在復習前,我反復閱讀課文,尋找適合的詞語讓學生練習。
如,《爭論的故事》選段“哥哥不以為然,大聲爭辯道:‘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氣:‘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中“不以為然”“煙熏火燎”兩個詞語適合讓學生通過解釋來歸納理解詞語。經過實踐,也證明了我的想法,學生很快找到了“圈詞語、讀句子、找方法、寫意思”的做題步驟。
于是,我趁勢拋出課外練習《猴子建筑師》,請學生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及時地鞏固運用讓學生在一節課中受益匪淺。
只要把握復習目標,選用恰當的方法,巧妙安排材料,并進行精心設計,就能幫助三年級學生豐富其理解詞語的方法,使他們有法可循,為今后理解詞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3
1.情境設置
2.課件制作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今天,我們這節活動課的題目是——神醫大會診(電腦伴樂出示該課題)。昨天,語言王國來了幾位客人,個個愁容滿面,原來他們得了病,老師把他們的病介紹給了我們班的幾位專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是如何診治的。
(二)“專家門診”
(場景布置:四個診室分別為“肥胖癥”專科、“前后矛盾癥”專科、“殘缺不全癥”專科、“搭配不當癥”專科。)
1.癥狀
甲:“哎喲哎喲,肚子好難過,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醫生去看病!”
乙:“哦,實在太累了,走了這么一點路就吃不消,我這人太肥了,得減一減才行”。
丁:“我呢?病得最嚴重,缺手缺腳成殘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掛號
根據各人病情,掛號處給予不同的診卡。
3.看病
甲拿著診卡來到“前后矛盾癥”專家前,電腦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專家診斷:一整天應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這病就痊愈了。
隨著專家的話,電腦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顏開。
乙拿著診卡來到“肥胖癥”專家前,這時電腦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沙灘上拾貝殼。
專家診斷:前面已經有“金色的沙灘上了”,后面再寫“沙灘上”就重復了,應該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專家“咔嚓”一聲,電腦使句子變為“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貝殼。”乙欣喜而歸。
丙來到“搭配不當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小紅生病了,但是她沒上學”
專家診病:關聯詞“但是”用得不當,應改為“所以”,丙連聲道謝而歸。
丁來到“殘缺不全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我們美麗的校園”。
專家診治:這句話只有“誰”而沒有“怎么樣”或“干什么”,可以在這句話的后面加上“怎么樣”,如“真大啊!”“真安靜!”等等。
電腦出示句子“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大啊”和“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安靜!”接受了診治,丁快樂地唱起了歌。
三、出診語言家族。
師:“剛才,小病人們個個滿意而歸,臨走時,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小神醫們能到語言王國出診,醫治一下他們那兒的所有的病人,你們愿意當小神醫去一趟嗎?”
(學生歡欣雀躍)
(一)詞語家族
點擊鼠標,電腦出示“詞語家族”的畫面,引導學生進入大門。
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詞語家族,見到了許多有病的詞語寶寶,同學們快動腦筋醫治他們。
電腦出示詞語:克苦青香興高彩烈痛若靈機一動堅難槍先舞稻
(學生答教師改,完成了此項練習。)
師:治好了詞語寶寶的病,他們真開心,他們想邀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電腦出示題目):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樹木守衛合作
翻滾的龍蝦注視游客
秀麗的波浪密切祖國
(二)句子家族
出了“詞語家族”,現在讓我們進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電腦出現“歡迎來到句子家族”)師:聽說我們班的小神醫們今天出診,句子病人們早就排好隊等候著,你們看!(電腦出現一組句子)
1.春天,花園里開滿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鵑花……
篇4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的開場讓學生何來興趣?作文也隨之成了語文老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絕大部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多年教學,對此感悟如下:
一、不急不躁,靜心扶持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一切從頭開始,一切從零開始。讓學生消除對作文的害怕、真正喜歡寫作,是考驗一個老師對學生的作文引導是否成功的關鍵。紙上談兵誰都可以說幾句,動筆寫作才是作文的真正開始。教師在此環節一定要本著不急不躁的原則,耐心、細心、靜心扶持學生。
首先,老師要手把手教,一句一句指導。這里的一句一句指導,并不是指教者一句一句告訴學生,抄給學生。而是指導一個學生說一句,老師引導許多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增加,使之形成一句完整連貫、生動形象的句子。例如:一個學生在說媽媽外貌時這樣描述:“我的媽媽很好看。臉上有一雙大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張小嘴。”我這樣引導:“媽媽的皮膚怎樣?眼睛怎樣?”有個學生站起來說:“媽媽的臉白白的,眼睛大大的,水汪汪的。”“那誰能把臉和眼睛連成一句話來說一說?”“媽媽白白的臉上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誰還能再補充完整?”“媽媽白里透紅的臉上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給你什么印象?”“媽媽白里透紅的臉上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透露著溫柔的目光。”在學生不斷完善的基礎上,一句完成,讓學生提筆寫下。就這樣一句一句耐心地指導其完成一個人的外貌描述。
其次,一句一句地指導學生運用標點符號。在作文的開始,一個句子的完整通順當然重要,可是標點也同樣重要。在教學中經常發現不少學生到了五六年級標點都不正確,有的甚至一個自然段全是逗號,最后句號。這源于作文的開始老師對標點的忽視。對此,教師在把好句子關的同時,還要把好標點關。為以后學生的篇幅作文打下基礎。還以上面的外貌為例:在教學媽媽的臉和眼睛寫作時,就告訴學生:“媽媽很好看。”是總句子,后面要寫眼睛了,不是一個部位,所以這兒要加“。”。“媽媽白里透紅的臉上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這兒眼睛還沒寫完,“透露著溫柔的目光。”也是寫眼睛,所以,“忽閃忽閃的”這兒是“,”,而“透露著溫柔的目光”這兒眼睛寫完了,后面寫別的部位了,這兒要加“。”……耐心將標點寓于習作的字里行間。
二、好于閱讀,樂于寫作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諸多名言告訴我們:書讀得多,就會文思如泉,文章就會寫好,就會妙筆生花。教學中,我經常發現很多學生或無話可說,或語句不通順,或口語太多不生動,歸根結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對此,我特別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好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積累詞匯、語感。
1.營造氣氛,喜于讀書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對學生最好的刺激是所學材料的興趣”。可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多么的重要。為此,我在班級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讀書氛圍,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首先,我在班級的布置上下工夫,收集書中的名人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掛在教室里,讓學生耳濡目染懂得讀書的重要。其次,我鼓勵學生每周至少讀一本課外書,讀完老師獎勵學習用品,同時予以記錄,學期末老師評“讀書之星”。教室設立圖書角,擺放上我精心挑選的圖書。此外,我還和家長取得聯系,用校訊通的方式或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閱讀的好處。鼓勵家長購買圖書,讓每位孩子在家擁有書櫥,家長與孩子共讀,共創閱讀空間。
2.選擇書目,好于讀書
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更應注重對書的選擇。一些深奧的科學類、長篇大論的小說名著,密密麻麻的小字排版的厚重的書不是他們的選擇。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首先應選擇一些字大、排版寬松的書刊,這對學生的視力有好處。其次再考慮三年級識字量相對不是很多,還需復習漢語拼音,選擇一些注音版的書籍。而且注音版的書不僅能幫助學生識字,還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內容。然后,再考慮書的內容,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的書。我引導學生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讀物,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中國神話故事》《淘氣包馬小跳》及伍美珍、黃蓓佳等名家的校園書籍。學生想讀、愛讀,哪怕走路睡覺都想讀,這樣真正做到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3.以讀促寫,樂于寫作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為了提高學生的讀書效益,我每學期初都為學生準備了一個摘抄本,布置學生每讀一本書都要摘錄一些好詞、好句、好段,評比“摘錄之星”,進行獎勵……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光讀不寫還不行。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堅持一周一練,一周一指導。在課文的基礎上用自己親身經歷的或感興趣的事進行仿寫練習,寫出富有個性的文
章。例如:學完課文《三袋麥子》,我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寫小豬、小猴、小牛看到麥囤滿滿時的表現。學完《西湖》,寫寫我們漣水的五島公園……
篇5
2011年3月,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瓜州縣岷縣小學度過了我一個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里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小學語文的發展現狀。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
調查對象:三年級語文教師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首先,從小學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了解的信息,在這所小學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占多數,還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其次,從現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
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采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采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采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他們認為小學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舍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了。事實也證明采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另外老舊的方法具有其獨到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可是隨時更改課堂內容的設置,這是先進設備所不具備的。從教學態度上來講,小學的孩子都還未定型,心性不穩,不僅一個班里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單個人的不同時段語文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小學語文老師們并不認為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等,他們一視同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他們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們極力想讓孩子聽懂,所以變換著方式讓孩子感興趣,并且看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對于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老師也沒有采取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為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然,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于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對預習指導和字詞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轉上來,對沒有標讀音的課本一時還不大能適應,所以要確保他們認識字后才能開始課文教學。在作業要求方面,三年級的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這是為了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后能更好的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小學語文的發展現狀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里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于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著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后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據了解,在現今小學四五六年級中,有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為語文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他們認為自己又不想成為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還好,這種現象在三年級里是不常見的,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為學生年齡還小,和語文的接觸還不深,語文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對語文知識還有著濃厚的興趣。當然這種現象和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篇6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英語;音樂;游戲
情境教學法是指將學生帶入一定的場景之中,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進而,確保高效的英語課堂順利實現。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情境的創設為例對構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高效英語課堂的價值最大化實現。
一、音樂情境的創設
音樂是活躍課堂氣氛,給課堂注入生機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情境的作用,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重拾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My favourite colours”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創設了音樂情境,向學生播放了“Red,Yellow,Blue and Green Stand up”歌曲,引導學生在輕快的音樂,簡單的歌詞中找到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進而,促使學生在音樂情境中真正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二、游戲情境的創設
游戲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來組織多種游戲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在“游戲”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What do you like to do?”時,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有效地將游戲情境教學法應用到本節課的學習之中,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點名”游戲,隨機選擇一名學生,然后問:What do you like to do?回答:I like to...,之后,這名學生隨機點名其他學生進行這樣的詢問,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而且,對學生英語素養的形成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價值,要創設不同的情境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在保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我很榮幸地能執教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一時間地站在新課程改革的最前沿,全面地提高自己。今天,我更榮幸地能向各位專家同仁學習請教,聆聽各位的專家同仁的教誨指導。來出席這次研討會之前,我們陽埠中原創作品心小學的郭校長叮囑我,一定虛心學習,乘興而來,滿載而歸,把兄弟學校的寶貴經驗帶回去,不虛此一行;并讓我代表他預祝我們這次教學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執教的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已將近兩年,今天我是帶著困惑來的。接下來,我就說一說我的一些困惑吧。
一、新課程標準對農村小學生的語言積累要求太高。
新課程改革一個最基本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強調語言素材的積累,積累好詞佳句,古詩詞的千古絕唱,現代名篇名段,名言警句等等,讓學生有深厚的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積淀。我覺得這是中華民族語言文字學習的一次歷史回歸,看看今天我們很多人的文化功底的淺薄,再想想我們古人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底蘊深厚,多年來,我們的語文界走過了太多的曲折。今天,我們能夠再次回歸語文學習的真諦,不能說不是迎來了語文教學的新生!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語言的積累既歸定了量的要求,同時也歸定了質的要求。這個要求對于絕大多數的城市小學生來說,由于自身語言的優勢和周圍大量的語言環境,可能不是難事。然而,對于廣大農村小學生來說,特別是廣大地處偏遠、教學資源嚴重匱乏的村一級小學生,那就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了。語言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有語言實踐是學不好的語文的。廣大農村小學生他們學習語言的機會主要來自課堂,來自課本,來自教師,偶爾也來自電視(現在不負責任的娛樂頻道,更多地讓小學生迷上了《還珠格格》、《春光燦爛豬八戒》,學會了更多的嬌氣和任性。)。他們太缺少母語學習的機會和環境了!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太難走入農村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家里,父母除了買一些學習資料外,很少購買適合孩子閱讀的文學書籍;就是有,父母可能也會認為學好這幾本課本就足夠了,哪還用花心思去看這些破閑書。學校里呢,由于教育經費緊張的緣故,圖書室已經多年沒有再添置圖書了,加上管理不當,就只剩下一些早就被孩子讀爛了的《格林童話》一類童話寓言故事書。訂閱兒童學習報刊對于廣大農村孩子來說那更是奢侈的事。單單靠一星期的才七八節課時的語文課堂,沒有大量的語文自主閱讀,沒有大量的語文實踐,要學好語文無異于緣木求魚啊!
二、現在的語文教學成績太難提高了。
篇8
關鍵詞: 小學三年級作文 教學現狀 教學思考
課程標準對中年級作文教學提出的目標是:學生開始習作,要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樂于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對于這段話我是這樣理解的:中年級作文不受文體束縛,也不受篇章限制,重在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老師不要有過多的條條框框,而要消除他們在習作中的畏難情緒,提供和創造更多的習作機會,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多組織展示和交流的機會。
一、三年級作文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
課標中的習作目標看似簡單,真正操作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它表現在:
(一)忽視銜接。一二年級若忽視口語表達訓練和寫一句話或幾句話的訓練,忽視與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的銜接,三年級一開始就正式啟動作文教學,坡度太大。
(二)序列不明顯。作文教學實際上是整體系統工程,但由于它被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年段,不同單元,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夠,固有的作文序列沒有認識清楚,各年段銜接處理得不好。
(三)教不得法。教師如果對教學目標理解不夠,不注意讀寫結合,不注意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作文指導課點撥不得要領,學生就會對作文感到無所適從。
(四)淡漠情感。在作文教學中忽視情感作用,造成學生記憶型障礙、趨同化心理障礙、挫折感心理障礙,再加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和語言積累有限,構段能力弱。
諸多因素導致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素材單一,作文語言不鮮活,層次紊亂。來自客體和主體的困難,最終導致三年級學生怕寫作文、老師怕改作文的頭疼現象。
二、如何做好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
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四點入手。
(一)由低年級的口頭作文向三年級書面起步作文的過渡。現實中,不少教師口口聲聲叮囑學生:“三年級要寫作文了,一定要認真學!”可這樣無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難度。另外有些老師“心比天高”,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高,多挑剔,一味訓斥,使學生對老師產生畏懼心理,更喪失對作文的興趣。因此這個過度很重要,我們要積極創造保持作文興趣的條件,它能為學生今后的作文學習打下基礎。
(二)注意作文教學中趣味因素的滲透,減緩坡度,調動學生作文的學習積極性。導入方式要多樣,例如:
1.故事式導入。針對三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一上作文課,我就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聽到的大概內容寫下來,接著由老師講個小故事,學生聽得專心,笑得開心,然后讓幾個學生復述,最后再分頭寫作,這樣大家都感到較順手。批改時,只要故事較完整,錯別字不多就評“優”等,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
2.活動式導入。根據三年級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老師先選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課外活動,讓大家參與,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最后有重點地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有話可寫,效果較好。
3.情境式導入。就是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從而激發學生表達欲望。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像、投影等手段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像等,引導學生聽、看、說、議、寫、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講評時,可以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好文錄音下來,這樣不僅對學生作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充分調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
(三)注意命題,選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及認知能力,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會“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在命題和選材上都要盡量貼近小學生熟悉的生活,寫他們熟識的、易于理解的和他們感興趣的真人真事,寫他們觀察到的實景實物,才能寫得真實、具體、生動,才能達到“不說假話空話”的要求。另外,不能“老調重彈”,今天寫“一件有意義的事”,明天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無形中降低作文的興趣。
(四)注意講評要以激勵為主。教師在作文講評時要利用一切機會激勵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比如優秀作文展、推薦發表、向校園廣播站投稿、范文宣讀等。另外,我還借鑒了一位名師的一種新穎記分法――“二次記分法”,做法是:每生準備兩本作文本,一本為習作練習用,老師批改提出修改意見后讓學生修改,達到符合作文要求后,老師在原基礎分上加分,然后讓學生謄寫在另一本作文本上(即個人優秀作文集),大多數學生都提高分數,不少學生還得滿分。這樣持之以恒,修改作文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動,調動學生修改的積極性,改變過去學生只看分數不看文的面貌,有效減少老師批改作文的無效勞動。
總之,教師要把培養和訓練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放在首位,無論什么時候,教師都要以滿腔熱情關愛學生,以和藹的態度親近他們,和他們交談,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都能在任何一個機會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篇9
the longing summer vacation is approaching, it is the best part of the school year for me. i cannot let the holidays elapse (逝去) meaninglessly, my vacation should be a phase (時期、階段) of harvest. the events in my plan should give me a sense of infinite potential.
the following plan may reveal the intensity of my desire to travel, work and study in this vacation. in the first few days i want to climb mount hua shan with several friends to refresh ourselves. then i tend to visit relatives, senior school teachers and former classmates(老同學). besides, to find out the best ways to cultivate my abilities, i will find a part time job and conduct some social investigation.
in short, i want to do interesting things in the summer vacation. whatever i do, the goal is the same: to get necessary experience, acquire knowledge and broaden my horizons. though the six week vacation will pass away at lightning speed, its influence is bound to last long.
篇10
My father is very busy. Every day he goes to work by subway. He teaches math at school, His math is very good! In the afternoon, he eats lunch at school. After lunch, he reads newspapers. Then he goes home at 5:30. He eats dinner. Then, he takes a bath in the evening. He watches TV at living room. After watching TV, he goes to bed at 10:00.
My father works hard. I like my father very much!
【參考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