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流淚了范文
時間:2023-03-25 02:03: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那一刻我流淚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每天放學后,都會準時地來到車站,守候那輛載我們回家的車。用趾尖丈量這熟悉的車站,來回走動,時間就在一部部的間隔中悄悄溜走。一位富有詩意的同學說,她從天上云的飄行看出了地球在自轉。時間在溜走,我堅信不疑,因為當一片碩大的云飄走后,天更加暗了,車在眾人的期盼下,來了。
車站上的人開始移動,他們追逐著車。當車停下時,他們瘋狂地涌向那扇打開了的小門。
我瘦小的身軀隨著瘋狂的人流向車上移動。艱難地跨出一步!那一步,便是成功的一步。它令我登上了這輛車。終于,我即將回家,再不用忍受夜風的蕭瑟。
我和同伴緊緊地靠在一起,免得被瘋狂的人群沖散。我們倆就像兩條脫了水的小金魚般綿軟無力。
車緩緩啟動,我看見還有學生從后面疲憊地涌來。可是車門已然關閉。他們和我一樣,頂著一書包分數和理想,我抬手看了看表,六點二十八分,這一班車已是末班車了。我看見了他們沮喪的臉,極度哀傷的表情與失望的眼神令我的視線不禁模糊了起來。
他們未能趕上末班車,那該怎么回家?是走嗎?他們一個人走在漫長而孤寂的夜路上是多么的哀涼呀!從窗縫里鉆進的夜風令我感到一絲涼意,兩眼望出車窗外,無月;兩眼搜尋夜空中,零星。
我流下了淚水。同為等車人,我坐上了車,能在天完全被黑暗吞噬前回家,而他們,同樣等待了這漫長的幾小時卻因“擠功”不濟而竹籃打水一場空。我想,這也許就是命運吧!貝多芬激昂的樂曲在我耳邊響起。
在漫長的等待中,有人在虛度光陰,有人在積蓄力量。當車來時,前者綿軟,只能呆在人流最末,尾隨他們前進。而后者則有力量向前奮進,拼盡全力上車,然后給自己一個放松喘息的的機會等待下站。他們松下一口氣,軟軟地站在車上,靠在桿上,或陷在椅子里。車遠去后,如果還有下一班車,還未擠上的人就還可以等下輛車,可如果再沒有車了呢?我不知他們會不會后悔剛才的不努力,后悔剛才沒有把握住機會。我替他們感到傷心。
可是,下一次我還會那么幸運嗎?站在窗前,我問了自己一句。盡管我一再回避,卻還是撞上了這個問題。想想我每次都是在最后幾個上車,有時我甚至在嘆息人太多后放棄。我想,如果持續這樣,我遲早也會看著車子里去的背影嘆息。
篇2
那是2007年的夏天的一個早上,我出去跑步看到了一個災區捐款現場,因為是早上沒有幾個人,這時我看到了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身上穿的破破爛爛身上背著一個破麻袋,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收破爛的。只見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捐款箱前。捐款箱前那里的工作人員很驚奇地說:大……大爺您來捐款?
只見那位收破爛的老人小聲的說:嗯。老人從那破舊的爛襯衫中掏出了500元,塞到了捐款箱里,負責看守捐款箱的人驚訝地說:大。。大爺您捐怎么多的錢?
老人吃力地點了點頭。然后轉身就走了,他的身影一點一點的變小直到消失。
是啊,我也感到很驚訝,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還是以收破爛的為生,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啊,竟然還能捐出500元!
到了中午我又來這條街是要去買東西,又碰上了那位老人,之只見那位老人又從兜里掏出100元的人民幣塞到捐款箱里面。那位負責看守捐款箱的人又一次感到驚訝,忍不住問道:大爺您又哪來那么多錢啊?
老人回答道:我早晨剩下的全是一毛兩毛的硬幣啊紙幣啊沒往外拿,剛到銀行換了張整票回來再捐。
篇3
我忘不了那一刻,我忘不了那一刻的地動山搖,我忘不了那一刻的哭天喊地……那一刻大地在痙攣,那一刻人們在哭泣,那一刻山河也在流淚。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35秒,那是令所有中國人都刻骨銘心的一刻,那一刻突如其來的地震侵襲大地。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是星期一,本是充滿歡樂、蘊含希望的一天。那天,人們正沐浴著溫暖的太陽光,干著自己該干的事:學生們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走向學校;工人們談天論地走去工廠;白領們有說有笑地向辦公室走去。天空的太陽雖大卻并不熾熱,樹上的葉子一片挨著一片,挺立著,精神抖擻;樹下的花兒一朵挨著一朵,開放著,飄灑著花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令人心曠神怡。可是那一陣抖動卻擾亂了這和諧美好的氛圍。一霎那,大地抖動了起來,山抖了起來,水跳了起來,一切生物,非生物都動了起來,不一會兒,開始有了哭聲、叫聲、救命聲聲音是那么的尖銳,那么令人恐懼。
我忘不了那一刻,那一刻天昏地暗,天旋地轉。我害怕,我恐懼。我害怕失去親人朋友,我害怕失去生命……那一刻,我努力反抗,我牽著弟弟跑向寬闊的場地,等待著爸爸媽媽,等待著,等待著……一會兒后,爸爸媽媽找到了我們,我們一家人走在一起。我那時才發覺一家人在一起真好!地震劇烈的搖動使我更加用力握緊了弟弟的手,而爸爸媽媽也緊緊拉住了我們的手,就這樣,我們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愛之長墻。這也許是為了活命吧!但是這命是為親人,為朋友而活著的;因為如果你離去,將帶給他們無窮的痛苦和無盡的淚水。
那一刻,驚慌失措的人們在大地上瘋跑、尖叫;那一刻,無知的孩童在土地上哭泣;那一刻,人們的生命危在旦夕。
篇4
第一次流淚 是在一開始地震突然來襲方登方達在晃動的屋子里叫“媽媽 媽媽”時候,元妮在一片慌亂中 尖叫道“來——啦—— ”那種喊 像是 撕裂心肺一般 一個媽媽在這樣的時候喊出的兩個字像是從心臟里用力摳出來混著鮮血 讓人震撼,然后方大強推開元妮,沖進房子的那一剎那,房子頃刻倒下,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爺,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淚水滾出眼眶,有時序地拍打在衣服上。 第二次流淚 元妮站在房子的廢墟上 水泥板壓著他的兩個孩子 活著的男人進行搶救說只能救一個讓她選擇,一開始元妮含著淚水大叫著 “兩個都得救啊 ”“兩個都得救啊”,元妮始終堅持兩個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時候,男人們準備過另外一個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然后輕輕說 “救弟弟”接著又輕聲重復了一遍“救弟弟”時流下眼淚,當時姐姐方登聽到媽媽元妮救弟弟三個字,整張布滿黑灰的臉從眼睛里流下悲傷的淚,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個幾歲的小女孩心里的痛。同時,我也想到了現在如此幸福的我。 第三次流淚 地震后方登在私人堆里也在她死去父親尸體的身邊醒來,暴雨滂沱,就方登一個人穿著破爛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難者尸體中慢慢的站起來,眼里沒有了眼淚,慢慢的向前走,那一刻,和小說<余震>里一樣,從那一刻起,方登就得了抑郁癥。 第四次流淚 地震后大強也就是方達的奶奶和姑姑到了唐山,找到了元妮,當元妮把懷里睡著的方達給奶奶的時候,奶奶摸著一直沒手的衣服袖子,痛苦無淚。
第五次流淚 方達奶奶在失去兒子的同時,堅持要把孫子方達帶回濟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方達、姑姑、奶奶坐車客車離開了,元妮站在路邊看著汽車慢慢的離去,就在那一刻,汽車停下來了,方達下車,一直喊車媽媽,最后,兩人死死的抱在一起,這就是母親與孩子的愛。誰也分不開。
第六次流淚 方凳在女兒點點大約6歲的時候回來找養父,在在點點放風箏的時候,方凳告訴養父地震的時候媽媽說出的那三個字“救弟弟”,片刻,靠在養父的肩上大哭,:說道“不是我不記得,而是我忘不掉!”,三十幾年埋在心里的痛終于有了詮釋。
第七次流淚 汶川地震后 方達和遠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約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個被壓在樓板下的女孩身邊舉吊瓶,女孩的母親看著痛苦的女兒雙腿壓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況很危險,如果繼續救女兒,救援人員都會有危險,她站在女兒的身邊用顫抖而堅定的語氣說 “叫醫生 鋸腿” 方登猛然抬頭,救援人員勸說那位母親,那個女人說“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兒,沒腿是咋樣,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們,我對不起你們父母 ”停了停說 “以后,要恨,就讓她恨我吧” 救援人員給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兒后,那個女人像發了瘋似的尖叫著“腿!!我的女兒!!”跑到廢墟 “我要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個做母親的痛,方凳也想起了再唐山大地震母親的痛苦抉擇。 第八次流淚 在救援中方登和方達相認之后,方達帶方登回了家,站在家門口手指張開,輕輕推開大門,門緩緩打開,元妮(媽媽)在小屋里包餃子,兩只包餃子手不停地顫抖,沒抬頭只是說“先進來”“進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里對女兒的愧疚,方登看見供桌上有幾個西紅柿,拿了一個,元妮進來說“西紅柿,媽沒騙你”(地震前元妮答應第二天去給方登賣西紅柿),元妮接著說“媽給你道個歉 ”說著就撲通跪下了 “媽對不起 。。。。。。但你。。。。。。咋就不給我個信呢。。。。。。我還以。。。。。。為你在你爸。。。。。。那兒,你。。。。。。咋。。。。。。不說呢 ”,看到一個母親地震后的32年一直為當時的抉擇痛苦著。
影片中有幾句話讓我難忘。
1、“他是用他的生命換回了我的生命,我永遠是他的老婆,沒有一個男人能像他一樣用生命來愛我!”我想用生命去愛一個人,不僅是愛情的光輝,更是人性的偉大。現實生活中能有幾個這樣的男人和女人,現實中大家都是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曲對待喜歡和被喜歡的人的。
2、“親人,永遠是親人”。-----血濃于水,什么都不想說了,這句話放在心里就夠了!
篇5
甜言蜜語和誓言,不過是為了彌補感情的不堅固而脫口而出的廢話。
但終究還是喜歡曾經的你,喜歡曾經你也給過的好感啊。你說,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我不如誰了,只是,在正確的地方遇到了個還行的人,即便對對方的感情不及當初在不正確的時間遇到的人的那種感情,但還是可以將就著過。
我望著眼前那個可以出口成大道理的你,像個大男人,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我認識的還可以說笑話的大男孩,我已經講不出笑話,你還在講笑話,然后我笑著笑著臉就僵了,我知道我只是面部表情在保持著笑著的姿勢,但內心,極其想要讓你在流淚時的模樣,但終究,流淚的那一刻,我還是撇過臉去,在黑暗中,你也不會看到那幾滴在黑暗中卑微的眼淚。
你問我說我在看什么呢,我說看站在我旁邊一個還算帥氣的影子,你望著地上我們的影子,做出了擁抱我的姿勢,實則我完全感受不到你的體溫,但影子展示出的畫面卻是你把我抱住,我就在你的手臂里。
你說,其實過去也就像這影子,總是給人錯覺。是啊,過去的美好,總是給人錯覺,那么那一刻,不也快成為那給人錯覺的過去?
篇6
那一刻,我明白:母愛不曾遠去。以前我的心中只有享受,忘記了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那給我生命的人,那給我暖和給我關懷的人,那愛我勝過愛自己的人。就在那一刻,我學會了用感恩的心去聽那愛的聲音,去體會那愛的暖和;就在那一刻,我學會了在感謝的同時去給予,去付出,去關心……。。那天,全班隨著郭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我們從來未到過的內心世界。在那寬闊的操場上將近1000多人在那半個小時中竟鴉雀無聲,也許每一個人心情都是一樣的。在那一霎那仿佛只有回憶,在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和父母一起的歡樂、痛苦的畫面,一點一點的浮現在我的眼前心里有一些辛酸也有一些幸福。淚水不斷地在眼中打轉兒。我默默地告訴自己:不要流淚,要生存就要把淚擦干。可是,淚水終于抵制不了我對父母的愧疚。
我回憶著,每次上學來時,媽媽總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要感冒了。每次考試向媽媽匯報時,媽媽總是說:“考多少名沒關系,只要自己努力了。”其實,我從來沒有考過讓媽媽滿意的成績,但媽媽一直在背后鼓勵我,因為她相信我在學校里一定會好好學習的,但是,她怎么會知道我在學校里總是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沒有一點兒的責任感,更沒有認真對待過學習。
看著小盆友們一個個大聲喊出:“媽媽,我愛你!”;看著他們的母親一個個上去擁抱他們;看著母親一滴滴勞累的淚珠從頭上劃過,看她頭上的頭發越掉越多,我不禁哭了起來,在這里我要大喊一聲:“媽媽,我愛你!”
四年級:莊永杰
篇7
生活中的感動太多,這些感動讓我的心靈得到了震撼,讓我的眼睛曾多次侵受濕潤,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用心體會。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而可貴的,當一個生命降生時我們為之而欣喜,當一個生命逝去時我們為之而痛惜。當一場不凡的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所看到的是受災地點的一片廢墟,聽到的是一聲聲呼喊親人的悲涼之聲,此時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內心觸動了,我的思想轉變了,我要珍愛生命,關注自然。
我要問自己,在2007年,我們多少次抬頭看過藍天白云;多少次關注過月亮的陰晴圓缺;多少次在黑夜里數過天上的星星;多少次聽過雨點落在屋頂的聲音。如果沒有,美麗的大自然對你是不存的。所以說我們要珍惜自然,聆聽自然,讓自然成為我們感受生命的一部分。
在2007年,我們有沒有朗讀過讓自己流淚的詩歌;有沒有度過讓自己感動的故事;有沒有學會動人的歌曲,哪怕只是對自己唱;如果沒有,深刻的人類感情對你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生活,豐富自己,提高品味,完美人生。
有愛才有燦爛的明天,愛可以點亮整個世界,在平凡的世界中,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心靈的 心靈美愛心。
當每一份愛心獻給那些無助的人們時,我知道我們我們應該心懷感恩,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的關心和愛護,感謝我的老師對我的培養和教導,感謝社會為我提供展現自我能力的平臺。再感謝中,我得到心靈的洗禮,再感謝中,我看到了天空那顆燦爛的明星。再感謝中,我體會到了,人要有愛,心懷感恩,更要面朝大海。
生活的天空,不會總是陽光燦爛,有時也會布滿陰?;有時也會風沙彌漫。要成就一番事業,創造生命的輝煌,就必須時時學會綠化心境,讓心中的凈土綠色魏延花開不敗。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懂得了什么是人生,如果把自己看成偉人的化身,那你的生命自然會精彩得無與倫比。想要得到別人的重視,首先要自己重視自己,自信讓你戰無不勝。
篇8
自上學以來,母親每天都要比我早半個小時起來,為的是給我做早飯。小學時的我品學兼優,我為此成了母親的驕傲,她也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可自上初中以后我變了,變得很可怕,變得連我自己也不敢去相信那個打架、吸煙、喝酒、逃課的人竟是自己。我開始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昔日的自信早已杳如黃鶴。母親對我的希望漸漸地破滅。一次次高興的笑口常開,已變成了一次次傷心的淚流頰面,而我小時對母親的孝順,早已變成了今日的大喊大叫。有時我也不禁會問自己“為什么要這樣自暴自棄?為什么要對母親大喊大叫?自己為何會變成今日的這副模樣?”可想完了都是“大勢已去,晚矣!
”而終結。
面對我這樣的兒子,母親卻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她經常苦口婆心地對我說些鼓勵的話。只要我能浪子回頭,她會不惜一切代價。
為了能有一個好的環境,縣上的幾所中學都有我的足跡,但是最終也沒能成功。她并沒有死心,還是在努力地尋找。在一次看報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所私立寄宿學校。按照上面所寫的電話號碼反復詢問之后,才和父親商量把我轉了過來。為的是能讓我在這個新的環境中找回昔日的自己。當然,這也是她的最后一線希望了。
來蘭州的那天,母親到車站送我和父親。
當踏上車門后回首的那一刻,我忽然發現母親老了許多。昔日的容顏早已不見,現在的她,額頭已添上了飽受滄桑的深深皺紋。那滿頭的烏黑秀發早已變得稀少,而且還添上了那么一點銀色,不,不是一點,而是許多。
在汽車緩緩開啟的那一刻,我看到母親眼眶里轉著的淚花,但它卻最終也沒有流出來。
我想大概母親不想讓我看到她流淚吧!
盡管她已在我面前流了許多次淚……但在母親那雙憂郁的眼睛里,我能看出她的心在流淚。
我跪在最后一排中間的那個位子上一直看著母親,就那么靜靜地看著……因為我知道,離開這個生我養我的故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母親。也許是一學期,也許是一學年,也許是更長的時間。
篇9
烏衣巷深,青磚黑瓦,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我迎來了第一場雨。下雨的那一刻,似乎有什么東西,蘇醒了。
雨腳細密綿軟,像老人手中從不停歇的針線在布料中溫和連接一般。不似北方的豪爽痛快,小鎮的雨,有一種低回婉轉的美,像極了南方人柔美的性格。雨不大,打在身上,得到的不過是布料輕微的聲響。然后,蔓延開去,暈成了好一幅山水潑墨畫,處處透著中國古典的韻味,卻不似那死腦筋的書生滿身的塵舊味。古樸的小鎮,在這細雨中,竟似極了那傳說中的仙境,迷縹緲。遠處,升起了幾縷純白的煙霧互相繞著,難舍難分。遠遠望去,分不清究竟是人間天堂抑或是天上人間,連質樸的村民,都沾了幾分仙氣,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小鎮,有著典型的南方特色,雕梁畫棟 ,無一不是那存在許久的古民宅。青磚綠瓦,白墻紅梁,檐角高高翹起,像是朝天欲飛的鳳凰。古樸厚重的木門在一開一合間,早已沉積了歲月,斂去了表面那層浮華的漆,只留下時光輾過沉穩的氣息。就是這樣的氣息,混雜在雨中讀出一種時光的厚重――無聲,亦無息。隱隱約約中,古橋邊佳人等候許久, 空寂的橋頭只留一柄素雅的傘撐起,像是開在雨中的荷花,潔白亦妖嬈。佳人等得或許不是才子,或許不是緣分,或許只是命中必須要下的那一場雨,溫和細膩,靜聽雨聲。
古廊邊,畫家仍在揮筆創作,只用墨,就能創出一種天地為己物的意境。焦墨,濃墨,淺墨,無墨,包容萬千的色彩,以它們獨特的表現手法,未畫一滴雨, 卻讓人明明都見了那場溫和的雨。
那一刻,我被喚醒。自己所處的世界,本就該是五彩紛呈,痛苦不過稍疼的歡樂,悲哀不過流淚的喜悅。又怎能求得絕對的一帆風順?又怎能去逃避現實?怨天尤人,最后,只不過落得個無所事事的下場;壓力太大,只說明自己承受力太弱。只因一味想去逃避而來到鎮上,擾亂了他人的平靜,豈不罪過?細雨雖美,但落地就已不見;小鎮雖美,但畢竟無法真正停留。或許,正是這美喚醒了我,讓我可以正視這世間的丑陋。如今再想當初前來的目的――為了放下身上的包袱,不禁啞然失笑,是自己的,終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強求也不長久。那本應就是自己該背的負擔,又怎能嫌它重而舍棄呢?如今再看當時所謂的“壓力”,只不過是自尋煩惱罷了。
思及此,輕笑出了聲,突然驚醒,再看周圍,哪里還有小鎮的影,想必只是百轉千回的夢罷了。
那一刻,我被喚醒。
江蘇省徐州市西苑中學指導教師:李春梅
篇10
一個令國人永生難忘的日子
里氏8.0級大地震
猶如一把尖刀
直插四川汶川
霎時間
多少孩子失去父母
多少人痛失了家園
多少
多少
多少
那一刻
痛揪心 淚無盡
望著那些孩子無助的眼神
老師
流淚了
消防官兵
流淚了
祖國母親
流淚了
但是
我們不怕
我們要堅強地活下去
我們依舊要成為祖國的棟梁
中國人越挫越勇
中國人是打不倒、擊不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