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導范文
時間:2023-03-26 15:5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考指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對于中考題型來說,各種具體的題型又有不同的解題方法。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全國各地中考歷史試題的命制發生了一些變化,其核心是突出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因而考試形式也相應地出現了變化。對于學生而言,只有了解和掌握中考試題的命題特點和解答技巧,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才能提高復習實效和考出更好的成績。
1.中考試題的命題要求
加強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以及所學知識與社會現實、生活實際聯系的能力。
2.中考試題的命題特點
(1)以素質教育思想、創新教育思想、現代教育測試理論和教學過程管理理論為指導思想。
(2)以學生使用的教材版本為依據,體現課改精神。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對相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命題遵循課程標準要求,在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體現學科知識與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
篇2
關鍵詞:學生答卷 中考化學 復習策略
中考在即,做好最后一個階段的復習,對進一步鞏固教學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將我在中考總復習的方法,特別是在總復習中應重點抓好的幾個問題,提出來與老師們商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梳理學生答卷中存在的問題
1.雙基不扎實,化學原理不透徹、不清楚,化合價、化學式等基本用語書寫不規范,錯誤率很高。
2.審題能力以及提取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差。
3.靈活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
4.計算題書寫不規范。
5.對簡答題語言表達不夠準確精煉,有錯字、別字。
6.對實驗試題的情境設置一旦有變化,不知所措。
二、反思學生答卷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1.基本知識教學要求不嚴。學生答卷出現的錯誤表面上是學生重視不夠,書寫隨便,實質上與我們教師平時教學也有關系。(1)只講知識本身,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致使學生缺乏正確、全面的理解。(2)化學符號書寫方法指導不夠,要求死記硬背多,理解的記憶少。(3)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說得多,板演得少,缺乏規范性書寫板書,學生只憑想象留些印象,這樣使學生遺失了一次形成良好的機會。
2.思維定勢的負面功能影響準確審題。教學中常發現學生把自己習慣了的思維方式運用于新的問題情景,一旦問題發生變化,學生原有的思維方式往往會阻礙新問題的解決。
3.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給與學生是單純的知識及簡單機械的記憶,這種方法阻礙了學生對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認為三合一考的內容少,知識層次低,有的知識就沒有必要給學生講,更沒有必要深入拓展,這實質讓學生失去對化學知識的系統化理解。
三、具體做法
1.以新課標和中考說明為依托,以學生為本,制定復習計劃。(1)了解中考方向、范圍和要求。新課標是我們日常教學的依托,而中考說明是我們復習的重要依據,我們要認真研究它,從中獲得考試形式、范圍、要求、試卷結構、試卷類型、內容、層次要求。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要合理制定復習計劃,安排復習時間。化學中考復習主要安排四輪:第一輪(大約5~6周)按章節走,緊扣課本,強化中考說明學生要求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點。第二輪(大約2~3周)按知識板塊走,基本上可分為: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以及化合物、化學計算、化學基本實驗四塊。第三輪(大約5~6周)綜合復習,模擬訓練、題型訓練。這一輪復習要借助考評方式,精選組合模擬試卷,以達到精講實練,以講助練,以練助考的目的,以強化化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訓練,以全真中考演練要求學生層層推進,最終達到準確性、時間性、適度性的提高。第四輪(大約2~3周)查漏補缺,考前指導。
2.注重學生復習方法的指導。(1)對基本概念復習時,要有側重點,要分析透徹,理清知識形成過程,遠離機械記憶,靠近理解記憶。(2)對專題復習時,重講分析方法、解題思路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復習中,最好選擇一些相應的變形題加以訓練,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3)對不同學生層次的學生分層復習,分層推進。(4)教學復習更為重要。如:類比法的化學性質比較的制取方法對比。歸納法:酸堿鹽的規律。(5)要把握訓練難題難易程度,減輕學生負擔。
3.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復習效率和質量。(1)關心熱點問題。(2)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挖掘課程資源,開發優質化學課件,以提高復習效率和質量。
4.注重化學與其他學科間的綜合復習指導工作。
5.將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技等實際相結合,注重化學的實用性復習力度。
6.強化實驗,注重操作,關注探究。對近年來出現的“實驗探究題”,我們要在平時復習中總結這類題目的解題規律,也可給他們一次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對其他實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復習:(1)實驗目的是什么?(2)實驗所需要儀器的作用是什么?(3)了解實驗過程中的各個步驟。(4)會觀察實驗現象及分析可能出現失敗的原因。(5)會對實驗結果分析。(6)全面分析課本實驗,重視課本上的家庭小實驗以提高應變能力。
7.重視教材,但不能“唯教材”。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教材”只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方面的重要平臺,它只是為我們教師提供教學活動的一方面的重要資源,但不是教學資源的唯一來源,所以要正確認識教材的功能,立足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篇3
一、審準題目:文章的中心要對題目的分析來確定,一定要弄清主題的內涵,確立與文章聯系的主題思想,表達不能游離于主題,否則即使內容再精彩,也是跑題作文,得分將會大打折扣,因此,寫命題作文最重要的是先審清題目,確立要表現的中心。
二、構思結構:就是開放思路,啟動聯想,構想表現形式,勾勒出文章的結構層次,依次寫出引言段,主題句,發
展段和結尾句,努力使之新穎,別致。
篇4
一、小小短信――情真意切
[試題再現]
由江西電視臺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紅歌會,放歌井岡山”賽歌活動于2007年“五一”黃金周在井岡山激情演繹。假如你是活動的熱心參與者,請你為本次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或給參賽選手發送一條鼓勁兒助威的短信。(每條不超過20字)
(江西省南昌市)
[考查點剖析]
本題主要考查簡明、連貫、得體地運用語言的能力。手機短信的最大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并具有較強的情境性,要求語言簡練、雋永,以最少的字數傳達最多的信息。另外,在同一情境下進行短信寫作,要具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善于運用新穎的形式、別致的話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意,這樣才能反映出考生語言運用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高低。
[答題指導]
答這類題,關鍵是要看接受短信的對象和時間,以此為根據來考慮短信的內容和用詞,盡可能使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具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主題要突出。手機短信是用來表示節日祝福、友情問候,還是提出建議、尋求幫助等,目的要明確,主題要突出。二是語言要簡明得體。手機短信每條不能超過70個字,一般為30~50個字,而此題明確要求“不超過20字”,所以語言要簡潔明確;短信的語言和內容還必須注意時間、場合、雙方的身份等。三是運用恰當的修辭。好的短信還應講究文采,語言要精美,要特別注意修辭手法(對偶、比喻、排比等)的運用。
根據題目要求,考生寫出的短信只要語句通順,語言簡潔,內容上是對參賽選手鼓勁助威的即可。
[相關練習]
在新年來臨之際,給你的家人、老師、同學、朋友發一條短信,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新年祝福。要求: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情真意切,力求具有一定的文采。
[參考示例]
1.一生中總有一些朋友難以忘記,一年中總有一些日子值得珍惜,從春到冬,由陌生到熟悉,雖不能時時問候,卻會在特別的日子里,輕輕說一聲:新年快樂!
2.新年來臨之際,祝你分分秒秒平平安安時時刻刻風風光光朝朝暮暮開開心心日日夜夜健健康康歲歲年年順順當當永永遠遠快快樂樂。愿所有好夢圍繞你!
3.新年來了,請打開窗,讓新春的風輕輕地吹進你屋里,讓新春的雪柔柔地落入你手掌,讓我最美好的新春祝愿,帶著我的溫暖飄進你的心房!
二、學科整合――構思新奇
[試題再現]
有一位數學老師在談起王維《使至塞上》時,曾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作為幾何教學內容,并進行了非常大膽的構思,他認為這句詩中不僅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幾何圖形,而且各種圖形之間還形成了非常奇妙的幾何關系。
現在,請你大膽想象,用平實的語言,為這句詩中所隱含的幾何圖形及圖形之間可能存在的幾何關系,寫一個300字左右的文字說明。
要求:1.條理清楚,語言簡明;2.可以圖文配合,相互印證。
(湖北省宜昌市)
[考查點剖析]
本題涉及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滲透問題。“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語文和其他學科的整合題目,既符合學習實際,也符合“新課標”的理念。本題既考查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考查考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答題指導]
此題要求考生必須先從詩中看出畫面,才會感受出“直”、“圓”、“點”、“線”、“面”,也就是常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從詩中感受畫面的美,再從幾何角度表現出這種美,這無疑是語文學習中較高層次的要求。此題明確要求寫“說明文字”,文體的選擇應該不是難題;“大膽想象”也給考生留下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因此,解答本題,首先要準確地理解詩中的典型“意象”,將詩句中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等一系列邊塞的形象圖景,運用數學圖形思維抽象出來。然后,要注意運用幾何知識準確地描述各種圖形之間的關系――相交、相切與相離等。可以這樣寫:
“大漠”可以看成是河邊沙丘形成的拋物線狀圖形;“孤煙”可以看成是從某一點射出來的射線;“長河”是一條可以延長的直線,它沒有兩端,沒有盡頭;“落日”可以看成一個圓,從圓上射出許多光線。“大漠”與“孤煙”的幾何關系可以看成是拋物線頂部的一條一次函數圖象,當圖象延長至落日附近時,與圓相切。射線還與圓周圍的光線相交,再將射線延長,與“長河”相交于一點,并且“長河”與“落日”也相交,“落日”射出的光線分別與“長河”、“孤煙”平行。
[相關練習]
下圖是標志黃岡市經濟騰飛的鄂黃長江大橋。請你觀賞此橋,展開合理想象,并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來描繪圖中美景。
(湖北省黃岡市)
[參考示例]
碧水藍天之間,氣勢恢宏的鄂黃大橋橫跨長江;夜幕降臨,華燈閃耀,仿佛給大橋鑲嵌上無數顆璀璨的明珠。鄂黃大橋,你是黃岡人民的驕傲,你引領著黃岡人民走向世界。
三、廣告標語――言簡意豐
[試題再現]
為了幫助同學們明確練習硬筆(鋼筆)書法的意義,營造人人參與活動的氛圍,請你擬寫兩句內容相關、形式對稱的話,作為宣傳標語。
(湖北省武漢市)
[考查點剖析]
2007年全國各地中考試卷中,有一半以上都涉及了廣告語或標語的擬寫,由此看出,通過擬寫廣告語或標語來考查語言運用的能力,這一方式深受命題者的青睞。此類試題主要考查語言的簡練、準確、生動,要求語言有文采,有感染力,使讀者易于接受。要做到這些,就得注意句式的選擇、詞語的選用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
[答題指導]
首先,字數要適中。由于受特定場合和表達手段以及信息接受者層次的限制,句式簡短、字數較少、表情達意準確是廣告語和標語對語言的基本要求。其次,內容要積極。張貼廣告語和標語的目的是營造氣氛、制造聲勢、宣傳并鼓舞群眾、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所以,廣告語和標語的內容一定要積極健康,既要親切友善,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又要清新明快、生動活潑,確實起到營造氣氛、鼓舞士氣的作用。再次,句式要整齊。一般使用簡單的動賓結構的無主句,盡量少用復雜的主謂句。此外,可以適當使用明喻、暗喻、比擬、對偶、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
此題可寫為:“練好硬筆書法,傳承漢字文化”或“寫漂亮字,做優秀人”等。
[相關練習]
1.假如我國的母親節已經確定,請你仿照題后示例(2005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的句式,為我國首屆母親節擬定一個宣傳主題。(字數不限)
示例: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
(河北省)
2.下列兩則公益廣告語很有創意,請選擇一例,用簡要的語言加以分析。
①圖書閱覽: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②關愛他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江蘇省泰州市)
[參考示例]
1.可寫為:“弘揚中華美德感受母愛親情”或“感受母愛報答母恩”等。
篇5
1、要提前做好合理的計劃。學校的教學課程還沒有結束,老師一般都會安排好教學時間將課程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學生應該給自己制訂一個合理的計劃,可按教學書籍、考試說明和綜合模擬3大板塊予以安排。
2、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能觸類旁通。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運用。
3、閱讀寫作能力的考查始終是語文試題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復習階段,學生應認真地對三年來的閱讀寫作實踐進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從中產生一些頓悟,明白一些閱讀寫作的道理,歸納出一些閱讀寫作的規律和技巧。
4、學生要學會積累。可以把平時得分高的文章和一些看到過的范文收集起來,并適當作些記憶。看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并進行一下背誦很有必要。當然,背的過程中用不著一字不差,關鍵是體會其中的語境、語感。還需要在作文結構上進行訓練,特別是開頭和結尾的訓練,這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因為在作文時間里,學生要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存在著難度,所以首先要做到規范。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1.化學教學指導思想
化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要使學生獲得多么高的分數,而是要使學生的化學素質和修養得以提高,以適應今后的長遠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正是為了激發教與學中居于主體地位的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領悟、體會化學學習的快樂,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化學基礎知識、技能、方法,進而培養能力,形成化學素質,提高化學修養。
2.化學教學重點、難點
(1)物質構成的奧秘
這部分知識涉及分子、原子、離子、元素、化合價等比較抽象的化學概念,相當多的學生在初次學習時會感覺有困難。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循序漸進、分散難點,利用多媒體或教具使微觀問題宏觀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同時還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日常生活的例子,使學生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樹立概念。
(2)化學用語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本功,學習化學用語的重要性類同于學習英語要學習單詞一樣。學生初步學習化學用語,有易學難記的特點。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教師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訓練,要使學生正確熟練地掌握單質(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氧化物,常見的酸、堿、鹽等物質化學式的書寫方法;掌握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讓學生養成用化學用語回答化學問題的習慣。可以采取課前小測試、化學用語競賽等形式進行強化。
(3)重要的原理和規律
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中非常重要的定律,揭示物質之間反應的定量關系,也是研究物質反應量變關系的基本依據,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用到,進行有關計算也要用到。教學中要通過深入淺出的方法教會學生理解其本質。
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學生初步認識物質反應的方向和生成物類型的基礎。鑒于教材的要求,該部分要求學生能對典型的反應進行類型判斷即可,對非典型以及復雜的反應應不作討論。
金屬活動順序表是判斷金屬與鹽、金屬與酸反應規律的基本依據,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學時,要注意金屬活動順序表的講解,但不要急于上難度,首先解決最典型最基本的反應的判斷以及金屬活動順序表使用的基本方法,相關知識可以在酸、鹽部分進一步深化。
(4)酸、堿、鹽
從在學科知識中的地位和作用看,酸、堿、鹽知識是重要的無機基礎,也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基礎知識。因此,在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酸、堿、鹽之間反應規律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一些典型反應的比較,由個別到一般,對酸、堿、鹽知識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培養學生學會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思維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和抓住規律。
(5)常見氣體的制取
這部分知識是九年級化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過程中要從原理、裝置、收集、除雜、檢驗等多方面思考中學常見氣體(如氧氣、二氧化碳等)的制取方法,同時能夠利用已有知識進行遷移,掌握在新情境中設計未知氣體制取方案的基本思路。
二、中考化學復習指導
中考化學沖刺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在短時間內搞好中考化學復習呢?現結合歷屆中考成功的經驗,簡要地談談怎樣地進行中考化學復習。
1.了解《考試說明》,熟悉復習目標
各地《考試說明》規定了中考的范圍和要求,因此了解《考試說明》有利于把握復習的角度、廣度和深度。
2.立足化學實驗,發展探究能力
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經說過“實驗教學無論怎么強調都不會過分”,因此,要重視依托化學實驗開展中考復習。在復習中,要經常走進化學實驗室,通過觀察實驗裝置、選做經典實驗、開展探究活動等,達到“查缺補弱”的目的,并充分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尤其是實驗探究題,大多圍繞原理、藥品選擇、儀器組裝、步驟設計、假設猜想、現象解釋和結果驗證等進行綜合考查,其難度大、情境陌生、充滿懸念;要認真聽取老師對各類典型實驗探究題的分析,從而理清解題思路;還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實驗探究題進行階梯訓練,通過由淺入深的練習,以熟悉探究題型、提煉解題方法、發展科學素養、提升實驗能力。
3.深入剖析概念,把握內涵外延
化學基本概念是化學的核心知識,只有明晰概念的內涵、把握概念的外延,才能認識基本概念,進而靈活應用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
4.重視閱讀課本,構建知識網絡
課本既是學生們平時學習的工具,也是中考命題的主要依據。總復習時仍要“手不離書”,有針對性地閱讀課本,這是提高復習效率的良策。該階段不再是照本宣科的通讀,而是思前想后、整合歸納。
5.注重聯系實際,關注熱點問題
篇7
The Sweetest Sight
I was in the most beautiful city in the world, yet I only wanted home.
It was an amazing week for my husband and me –the trip of a lifetime. Months ago, when my to go to Europe together with him. Then we asked his mother to started off.
During the week’–as much as we could, Big Ben, the Louvre and so on. All these were beautiful places we expected to see before. We really enjoyed ourselves.
夜景) of the Eiffel Tower, my husband called home. His mothern a second, my husband’s face fell and he looked so worried. I could feel something happened.
“What’s wrong?” I asked.
He didn’t answer and continued to listen. A few minutes later, he said to me that Tony, our seven-year-old son, had fallen off his bike and his leg. He must be sent to hospital at once.
At that moment, Paris suddenly lost its charm(魅力).
“I don’t want to be here! I shouldn’t be here! I should be home my kids!” We hurried back to our hotel and then to the airport …
Finally, we got home. We rushed into our children’s bedroom. Seeing our two children, I suddenly realized the truth: there is no sight(風景)in the world than your children’s faces that greet you at home.
41. A. question B. wish C. step D. place
42. A. look after B. talk with C. find out D. wake up
43. A. he B. she C. we D. they
44. A. after B. since C. though D. because
45. A. shouted B. finished C. wrote D. answered
46. A. ugly B. useful C. right D. bad
47. A. hardly B. clearly C. sadly D. truly
48. A. danced B. broken C. thrown D. opened
49. A. toward B. with C. under D. from
50. A. quieter B. richer C. sweeter D. wider
篇8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并形成了由世界180多個國家簽署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等一系列文件。這是幾十年來人類認識的一個飛躍,使人們對環境問題和發展問題的認識范圍和認識深度都有了很大的飛躍,找到了解決環境問題的正確道路——正確協調環境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發展它們之間的積極聯系,切斷和限制它們之間的消極聯系。提出了經濟社會發展要對環境負責的原則,建立對環境無害和節約資源的生產體系,發展經濟為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技術保證,發展的重點是消除貧困,要建立平等發展的全球伙伴關系,要調動全民參與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等,都大大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有關人類前途命運和人類發展道路的正確選擇,必將對21世紀的人類發展道路和各項事業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世界地理科學和地理教育變革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而且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都比較落后,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增強綜合國力,消除貧困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本來已經短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環境面臨更大的壓力。在這種形勢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21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舍此就不可能實現國家長期、穩定發展。倘若步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塵?歷史已經證明,這種發展模式雖然使一些幸運的地方富裕和發達起來,卻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貧窮和落后;雖然提高了生產能力,卻過度地消耗資源,破壞了生態平衡和生存環境;雖然滿足了部分人們的近期需要,有時卻犧牲了人類長遠的發展利益。它不符合我國的社會主義原則和國情,我們也絕不能為短期內節省部分污染控制費用,給后代人帶來難以估量的“環境赤字”,使將來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更大的阻礙。選擇發達國家現行的高投資、高技術控制環境問題的模式?我們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資金有限,那就意味著放慢經濟發展速度,影響資金的積累和就業,而且無疑使環境保護失去持久的經濟支持能力。我們缺乏足夠的經濟承受能力。對于環境問題,我國政府制定了“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三大環境政策,實施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是很靠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因而我們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決心實現發展戰略的轉變,向持續發展過渡,已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思想和世界《21世紀議程》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這是我國中長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同地理教學內容聯系十分密切,也是地理教學的重要指導文獻。
地理教學要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21世紀議程作出自己的貢獻,教育學生理解、接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自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實施21世紀議程作好準備。具體要求是:①正確理解滿足現在需要和滿足未來幾代人需要的關系,樹立立足當代面向未來,為人民、為子孫后代造福的觀念。②正確理解根除貧困與滿足廣大人民需要的關系,增強扶貧和人類平等發展的觀念,自覺支持建立富國支援窮國和發達地區支援不發達地區的伙伴關系。③正確理解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樹立發展與環境互補和對環境負責的觀念,作自覺的環境衛士。④了解21世紀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策略和行動,增強參與實施觀念和歷史使命感,自覺作好實施21世紀議程的知識、思想和參與能力的準備。
二
環境與發展的戰略思想變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變革。因為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對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提出來許多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實,把發展環境與持續發展積極聯系,解決環境問題、有害性生產問題、貧困問題,調動全體人民(包括青少年)參與持續發展戰略和21世紀議程,都提高到戰略高度,作為策略和行動的重點,傳統的、現行的地理教學內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適應的,顯得陳舊滯后。不認真對待,實行變革,就難以完成地理教學的歷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轉變發展戰略向持續發展過渡是一個長期過程,但教學是培養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須早開始變革,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早作準備。當前地理教學變革要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以新的環境與發展觀念變革地理基礎知識內容體系傳統的地理知識內容體系是以地理事實的描述的解釋為主的,其基本思想是向地理環境“索取”。后來有的教科書提出了“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編寫思想,但基本上沒有擺脫“索取”的思想,只不過主張要取的適量,地理事實的描述和解釋仍然居主導的地位,很少接觸環境與發展的有機聯系和互補策略。講了少量的環境問題,也很少涉及解決環境問題的策略和方案。現在要求地理教學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角度講述地理事實,從實施21世紀議程需要的角度選擇地理事實。具體要求是:①從環境保護和提高環境生產能力的角度講地理環境,突出環境問題解決的策略和任務。②經濟發展方面的內容增加對環境負責和扶貧解困的內涵。③在區域地理中增強發展中國家和貧困落后地區在教材內容中的地位和比重。④21世紀議程中環境與發展的重要目標、策略和行動方案,要有計劃地選擇納入現行教學內容。
篇9
Subject Help Rent a Room Date 30/06 9:04AM
Dear Jenny,
I'm going to study in Canada, so I'll have to find a room to live in. I know housing is very expensive there. Please help me find a room at a lower price (about 150 dollars). Please e-mail me if you have any good news.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soon.
篇10
【關鍵詞】 中考 復習指導 初中生
怎樣做好中考復習方法指導,是每一位擔任畢業班教師都在研究的課題。我在二十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學生涯里,經歷了十多屆的畢業班,在指導中考復習中慢慢的感悟出一個道理:中考復習方法指導猶如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從事一個行業,能把解牛技藝練到如此的精湛,那是因為他用心的研究了牛的身體結構規律。
反觀我們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課的中考復習方法指導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首先要求我們每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一線教師都要認真研讀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弄清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具體結構和設計思路。然后在授課過程中還要不斷地錘煉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技能。同時,認真積累和總結經驗,找出有效復習方法指導學生。
目前,政治(思想品德)這一學科很多地區都采取了開卷考試,平均分、及格率也比較容易高于其它學科。然而,優秀率(尖子率)不見得比其它學科高,甚至還低。這是為什么呢?我認為,開卷考試貌似容易,但如果在中考復習中,不掌握方法就很難讓學生真正領會學習內容,從而取得好成績。
在二十多年從事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復習指導過程中,我也不斷地挖掘出其中的規律,并遵循規律進行中考復習指導。
1 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課內容的編排結構以及目標要求的規律
為師者,吃透教材知識內容和結構規律,才能統觀全局,胸中有數。復習指導時也讓學生了解課程的全局知識內容的布局,才能有的放矢。庖丁解牛,是“依乎天理,批大,導大,因其固然”,――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擊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
我們學科教材的編排是遵循人的認知發展規律的,因此其結構也是有規律的。從學生成長、發展與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真實的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問題和需要出發,來設計學生思想品德課程。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和具體結構如下:
庖丁解牛,是因為他對牛的結構了如指掌,才能游刃有余。上復習課時:要先把零件一一弄清楚,再看全局;或是看整部機器的作用,再分析需要哪些零件。這就要求指導學生首先熟透教材,學會把零星的知識串起來。
從課程標準里我找出我們現在用的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教材內容的規律,比如,八年級下冊的內容:主要是“人際交往”,屬于心理和道德內容。按照內容安排的思路是漸進式的:在家庭中――與父母的交往(第一單元);在學校中――與老師同學的交往(第二單元);在社會上――全球性的現實交往和網絡中的虛擬交往(第三單元);最后歸納――在交往中應該怎樣做?(第四單元)。
又如,九年級全冊涵蓋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的內容,但也有其規律,就是今天中國――(第3~5課);明天中國――(第9課);如何實現“今天中國”到“明天中國”的飛躍發展――(第4~8課);青少年能為此做些什么、承擔些什么責任?――(第1、2、10課)。在中考復習中,當我們把這些知識按規律連成線,學生就比較容易的根據線路把知識點串起來,然后逐一的突破。
2 掌握思想品德課課程內容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規律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內容的問題解答應遵循人的認知規律,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運用知識的練習中,特別需要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
庖丁解牛,是根據“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自然寬寬綽綽地大有運轉自如的余地了。
依照“庖丁解牛”,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就應該首先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對應練習”的思路,對每課書、每個知識點進行認知和能力訓練 ;其次再按題目類型,進行解題方法指導。比如,選擇題的技巧:①單項選擇題,要注意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尤其是要注意“根本”、“主要”“歸根到底”等詞語。②組合選擇,要弄清答案中每一句話的正誤,然后用排除法,認準一個錯項,可以排除掉所有含這一項的答案;認準一個對項,可以排除掉所有不含這一項的答案。
又如,辨析題的解題方法技巧:按“一辯、二析、三怎么做”的框架,根據同類材料,引導學生組織回答步驟,共同擬出一個“樣板題”的答案,然后遇到同類的題目學生就會“依樣畫葫蘆”了。當然,一些解題方法可能在新課授課的過程中已經完成,到復習階段就是對這些方法的檢查、補充和功過訓練了。
3 掌握學生對學科內容的認知過程、能力的提高、道德和情感升華的三維目標的規律
庖丁也不是天生就自然達到技藝高超,“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里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現在,我憑著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
在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我們的三維目標無非是認知過程、運用能力的提高和情感升華。在復習過程中要完成這一目標,首先要掌握所學知識,然后運用所學知識結合現實生活進行分析,找出對策。因此,在復習時,要遵循認知規律,進行規范答題的訓練,根據方法不斷實踐,在實踐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認真總結規律,找出合適自己的方法,從而達到知識的內化。
比如,每到第二輪復習,我都堅持突出兩個原則:一是“全局把握教材,規范整合教材”;二是“理論指導時政,時政聯系理論”。具體復習思路是:①呈現時政資料,找出關鍵詞;②思考如何把問題內容與課本的專題知識進行鏈接;③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自擬問題;④按照常規的答題步驟,分析和解答問題。
如此的做法,能極其有效地訓練和形成學生準確地多角度地運用課本知識去思考、解決時政中體現出來的思想品德問題的能力。經過反復多次的訓練后,一旦給學生呈現時政資料,學生就會按照熟悉的思路完成后面的內容。可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俗話說,熟能生巧,具有庖丁解牛的理念,經過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訓練之后,學生們解決基礎題時就可以觸類旁通,在遇到難度比較大的思維拓展類題目時,學生的解題思路就開闊了。
這樣,即使是2012年秋季開始的全國中小學校開始啟用的新課程標準,我們也仍然可以在教授學生掌握新課程的過程中,繼續運用庖丁解牛的理念,啟發學生與時俱進,掌握知識,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