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的檢測報告范文
時間:2024-03-07 17:4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線的檢測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周界高壓;電網監測報警系統; 信息采集;單片機嵌入式控制;傳感器技術
中圖分類號:TP2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373X(2008)06-184-02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High Voltage of the Perimeter Wire Net Monitor and Alarm System
WANG Shuwei,ZHANG Ming
(Air Defence Forces Command Academy,Zhengzhou,45005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and develops high voltage of the perimeter wire net monitor,the alarm system,the goal lies in the realization human nature management.The system uses the sensor examination technology to complete the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using the single chip embedded control method to realize the intellectualiz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completes the information inquiry and the procedure control by software.The system′s function is perfect,has supervised and managed the place in our province many to install the use,the effect is good and obtains the user the high praise.
Keywords:high voltage of the perimeter;electrical network monitor alarm system;information collect;single chip embedded control;sensor technology
1 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周界高壓電網監測、報警系統主要由2大部分組成:即高壓生成單元和信息測控報警單元。高壓生成單元主要完成將180~240 V交流電壓轉換為交流3 000~6 000 V高壓。
信息測控報警單元由電壓監測器、電流監測器、單片機嵌入式系統等組成。電壓監測器依據電場感應的原理,當電網工作正常時,傳感器采樣及相關電路處理輸出-標準的高電平,當監測點短路或斷路時,輸出低電平。電流監測器采用電流互感器,依據磁場的原理,完成電流的檢測,當無觸網時,無信號,否則有信號。經處理后無觸網時,監測單元輸出標準高電平,有觸網時輸出低電平。多段(根據需要)電流監測信號和電壓監測信號經光電耦合器送至單片機進行比較處理,以完成觸網的間歇上電控制與方位聲、光報警控制或斷網方位的聲、光報警控制。
2 硬件電路組成及工作過程
2.1 單片機嵌入式控制單元
單片機嵌入式控制單元見圖1。
該單元由AT89C51及前向通道TLP521和后向通道的ULN2083A組成。TLP521完成采集數據的光電耦合及隔離作用。ULN2083A完成輸出信號的驅動以及對供電繼電器CTJ2-5A的控制。AT89C51具有4 kB可編程FLASH存貯器,其用于監控程序的存貯。
2.2 電壓信息采集單元
電壓信息采集單元如圖2所示。
該單元由自制感應傳感器及信號比較放大器件9015,8050、和波形產生器NE555組成。完成斷網電壓信號的檢測,在多路使用中完成不同周期信號(T)的調整,以區分不同的方位。
2.3 電流信息采集單元
該電路由取樣電阻、互感器、限幅采樣電路、比較放大器(0P07CP)、鋸齒開關生成器(45580)及驅動電路組成。完成觸網信號的檢測、處理、驅動。
3 軟件設計
高壓及短路檢測程序單片機口線分配:
P0口用作各路報警指示;P1口用作8路輸出檢測;
P2.7口正常工作指示燈; P2.6 口聲音報警輸出;P2.5關斷高壓輸出。[FL)0]
程序清單:
GDBZ[WB]EQU[WB]21H;關斷高壓標志
ZTZCEQU20H;輸入狀態暫存
DSJSEQU21H;定時計數器
ORG0000H
AJMPSTART
ORG0003H
RETI
ORG000BH
JMPTOZD
ORG0013H
RETI
ORG001BH
RETI
ORG0023H
RETI
ORG0030H
START:MOVSP,60H
MOVDSJS,#C8H
CLR
GDBZ
MOVP0,#0
MOVP2,#0
SETBP2.5
MOVTMOD,#11H
MOVTH0,#0D8H
MOVTL0,#0EFH
XU1:MOVZTZC,P1
MOVA,ZTZC
XRLA,#0FFH
JZ
SETB P2,6
SJMPXU1
ZC1:CLR TR0
CLREA
CLRGDBZ
MOVA, ZTZC
MOVC, ACC.1
SJMPBZC
ZC:JMP ZC1
BZC:CLR P2.7
ANLC,ACC.3
ANLC,ACC.5
ANLC,ACC.7
JCXU2
XU1X:JBGDBZ,GDCL
SETBTR0
SETBET0
SETBEA
MOVA,ZTZC
CPLA
CLRACC.0
CLRACC.2
CLRACC.4
CLRACC.6
MOVP0,A
SETBP2.B
SJMPXU1X
GDCL:CLR P2.5
MOVA,ZTZC
CPLA
[WB]CLR[WB]ACC.0
CLRACC.2
CLRACC.4
CLRACC.6
MOVP0,A
MOVDSJS,#200
MOVP0,#0
SETBP2,7
CLRP2,6
JMPXU1
T0ZD:MOVTH0,#0D8H
MOVTL0,#0EFH
DJNZDSJS,#T0ZD1
SETBGDBZ
T0ZD1:RETI
END
參考文獻
[1]殷德軍.安全技術防范原理、設備與工程系統\[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篇2
關鍵詞:原始性;數據;改版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原始記錄是通過一定的表格形式,對各項生產活動和業務活動所做的最初的數字或文字的記載。故原始記錄十分重要,是檢測報告最終判定的唯一依據,所以我們必須讓原始記錄更原始、更科學、更合理。
1原始記錄改版
原始記錄應記錄檢測時看到的、測到的數據,由于我省的原始記錄統一模板,造成大量的數據無法記錄,僅憑現有的原始記錄無法判定結論,所以,必須要修改原始記錄的格式。
①接閃器:應記錄接閃器材料、高度、敷設位置、防腐情況、連接形式及質量、網格尺寸、保護范圍、存在問題等。
如:接閃桿采用熱鍍鋅圓鋼φ12.0mm,高度0.31m,敷設在屋檐、屋角、檐角、屋脊、脊交線、女兒墻、老虎窗等上,水平距離小于2.00m,轉角已設接閃桿,圓鋼單面焊接長度大于144.0mm,焊接處(防腐)由混凝土保護,接閃桿焊接在熱鍍鋅圓鋼φ12.0mm上;接閃網采用熱鍍鋅圓鋼φ12.0mm,暗敷在混凝土內,網格不大于19.00m×18.00m,圓鋼單面焊接長度大于144.0mm,焊接處(防腐)由混凝土保護。女兒墻上設接閃帶,接閃帶設在靠女兒墻外測,與外側墻體垂直設置,接閃帶采用熱鍍鋅圓鋼φ12.0mm,高度0.20m,固定支架采用圓鋼φ10.0
mm,水平間距0.80m,轉角已設,接閃器未懸掛電源、信號線,屋面突出物處于接閃器保護范圍內。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②引下線:應記錄引下線數量、間距、材料、防腐情況、連接形式、敷設位置、與及接閃器、接地裝置的連接情況、斷接卡的敷設情況及存在問題。
如:引下線利用建筑物外墻柱子內的2根×φ18.0mm螺紋鋼,8組,平均間距為20.20m,最大間距22.6m,引下線被混凝土包裹,電渣壓力焊,均勻敷設,引下線經最短路徑接地和連接接閃器,四角0.80m處各設有一個測試點。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③接地裝置:應記錄接地裝置材料規格、連接形式、防腐措施、外引敷設位置、MEB、設備LEB敷設位置及材料、分設或合設、地網之間的距離、敷設情況、埋地深度、接地線與水平接地體截面是否相同、是否敷設在凍土層以下、是否遠離高溫影響使土壤電阻率升高的地方、是否采用換土、使用降阻劑等措施降低土壤電阻率、土壤中外引或人工地網是否采用銅質或鍍銅或不銹鋼導體。
如:接地裝置為自然與人工接地裝置,利用混凝土2根大于螺紋鋼φ16.0mm,埋深1.00m,敷設在凍土層以下,接地體遠離高溫影響使土壤電阻率升高的地方,雙面焊接長度大于100.0mm,外引采用扁銅40.0mm×4.0mm,長度1.00m,S=1.90m2,使用降阻劑,所有引下線與接地體可靠連接。人工接地裝置,接地線與水平接地體截面相同,水平接地體采用扁銅40.0mm×4.0mm,埋深1.00m,在凍土層以下,距外墻1.50m,接地體遠離高溫影響使土壤電阻率升高的地方,使用降阻劑,所有外引與人工接地體可靠連接。MEB采用扁銅40.0mm×4.0mm,電梯井、強電井、弱電井、電子信息機房設置設備LEB,LEB采用扁銅40.0mm×4.0mm,MEB、LEB與自然接地體螺栓連接。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④防接觸電壓應符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中第四章第4.5.6條的第1款。
如:利用建筑物金屬構架和建筑物互相連接的鋼筋在電氣上是貫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組成的自然引下線或地面上敷設5cm厚瀝青層。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⑤防跨步電壓應符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中第四章第4.5.6條的第2款。
如:利用建筑物金屬構架和建筑物互相連接的鋼筋在電氣上是貫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組成的自然引下線或地面上敷設5cm厚瀝青層。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⑥防側擊閃電:應記錄接閃器材料規格、連接導體材料規格、連接方式、連接工藝與質量、防腐措施及現狀、保護范圍、連接對象及要求等。
如:接閃器扁鋼40.0mm×4.0mm、銅線10.0mmm2、螺栓緊固、螺栓固定牢固、構件間保持電器貫通、鍍鋅、高出30m以上的物體已設接閃器保護、外墻上的金屬管底、頂部已與防雷裝置連接。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⑦防閃電電涌侵入措施及防高電位反擊措施:應記錄弱電、低壓配電線路入戶端套金屬管、金屬管接地情況、入戶總配電箱柜電源線前端是否安裝電涌保護器、進出該建筑弱電線安裝電涌保護器情況、進出建筑的金屬物是否在LPZ0區與LPZ1交界處做接地、屋面上用電設備的電源、信號線采取屏蔽措施情況。
如:弱電、低壓配電線路入戶端已套金屬管,金屬管已接地、入戶總配電箱柜電源線前端已安裝適配的電涌保護器、進出該建筑弱電線已安裝適配的電涌保護器、進出建筑的金屬物已在LPZ0區與LPZ1交界處做接地、屋面上用電設備的電源、信號線已套金屬管,金屬管已接地。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⑧電涌保護器安裝檢測:應記錄電涌保護器安裝位置、產品型號、產品實驗類型、安裝數量、Uc、In、Up、SPD與之間的距離、狀態指示器、引線長度、連線色標、連線截面、過電流保護、Uw、Iic、U1mA。
如:電涌保護器安裝在總配電柜總進線上、JM-B80、Ⅱ級、1套、Uc 385V、In:60kA、Up≤2.4KV、8.0m、正常、0.3m、清楚、相/零/地銅芯線6.0mm2、32A斷路器、Uw2.8 KV\、Iic0.6µA、U1mA638.1V。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⑨測點位置:應記錄加長線線阻、土壤電阻率、測點號、測點位置、測點對象、標準值、讀數值、測試值。
如:加長線線阻R(加長線)- R(加長線)=1.8Ω-0.8Ω=1.0Ω、土壤電阻率86.3Ω·m、測點1、配電房低壓總配電柜PE排、≤1Ω、1.8Ω、0.8Ω;測點2一層樓層配電箱內的電源SPD接地端、≤1Ω、1.8Ω、0.8Ω;測點3、一樓北面從東向西方向第一個金屬門窗外框、≤1Ω、1.8Ω、0.8Ω;測點4、三樓301衛生間內的LEB、≤1Ω、1.8Ω、0.8Ω;測點5、屋面南面第一排從南到北第一個太陽能熱水器金屬外框、≤1Ω、1.8Ω、0.8Ω。綜合結論是符合要求,無不合格項。
⑩測點平面圖:應記錄每一層面測點的位置、畫出平面圖(圖上方朝北)、標出接地電阻測試儀輔助樁的位置、記錄建筑物的長、寬、高、建筑物所處的地理位置。
2增加防閃電裝置檢測的現場照片、影像資料
數據是瞬間存在的,我們應利用現代科學,以免有些同志在檢測過程中將數據記錯或造假,在檢測時,可以把防雷裝置通過照相機、攝影機拍攝下來,即使技術負責人不到現場,就知道數據是否真實有效,能夠及時地發現檢測人員的水平和存在的疏忽,或造假行為。
3統一存檔
為了日后可能出現糾紛和管理規范,我們將所有資料統一存檔,如:防雷裝置圖審申請書、防雷裝置施工圖及其他資料、防雷裝置審核意見書、防雷裝置核準書、防雷裝置出檢通知單、防雷裝置(防靜電接地)安全性能委托書、跟蹤檢測原始記錄、防雷裝置安全性能檢測原始記錄、防雷技術服務客戶意見征詢表、防雷裝置存在問題通知書、電涌保護器安裝記錄表及相關資料(合格證、檢測報告、備案證明、施工單位及人員)、防雷裝置整改回復、防雷裝置檢測報告、防雷裝置竣工驗收申請書、授權委托人、防雷裝置合格證,完整的資料能夠方便管理、檢查、查找。
4結語
通過以上的努力,我相信原始記錄能夠更原始,我們的檢測報告更有權威性,讓更多的檢測人員用規范原始記錄來保護自己,讓我們出具的數據更加嚴謹。
參考文選:【1】機械工程聯合會《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2】浙江省氣象局《浙江省防雷裝置防靜電接地檢測實施細則》(2008版).
篇3
【關鍵詞】建筑工程;試驗檢測; 資料探討
1. 前言
建筑工程試驗檢測資料是建筑工程歸檔技術資料中及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是反映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施工質量的基本數據和原始、法定依據;是反映工程質量的客觀真實的見證資料;是評價建筑工程質量的主要依據;是建筑工程綜合評定質量等級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竣工交付使用的資料的核心。做好建筑工程檢測資料管理工作,對于確保工程結構安全和工程的使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2. 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試驗、檢測資料不齊。 建筑工程項目中,規范對各項原材料、分項工程的檢測數據都有明確的試驗和檢測要求,所有的質量檢測數據都應按照規程、規范要求進行送檢、見證、取樣和抽檢。通過在施工過程中及時進行相應的檢測,詳細、準確地予以記錄并妥善保管。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進場時的質量一般是通過進場檢驗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反映,但由于供應商不規范,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常常不能與進場材料同步到位并保持證物一致,導致檢測、證明材資料不齊全、實際使用的材料與出廠證明的質量、規格等不一致,無法歸檔。如某工程進戶門出廠合格證明上為丁級防盜門,而實際使用的卻是普通的鋼質門、鋼板厚度也不足產品合格證上的規格;又如工程中經常會碰到送檢的材料質量是正品,而使用的則是質量不同的材料,這類材料大多發生在電線、PVC管材;鋼材送檢中的爐批號很少能物、證對號等。
2.2 資料信息不詳、不全。現場所抽樣檢測的分項工程部位、樣品規格、取樣地點等信息不詳細,樣品規格不明確、負工差已被生產商利用,資料中半成品未說明加工單位或加工企業無企業名稱,導致無從追朔。
2.3 取樣頻率、試驗頻率、檢測數量不足。對于原材料試驗、取樣頻率,樁基工程的檢測數量等現行工程施工、驗收規范都有明確規定。但施工現場極少能做到按規范的要求進行取樣、檢測,或取樣不及時、少取樣、取樣代表性差等現象。如鋼筋進場時分期分批、少數量進,而且爐(批)號不同,生產廠家、直徑和鋼種也不同,有時雖然生產廠家、爐號、直徑等相同,但重量超過規定的數量只取一組試樣、少于60t的漏取、數量更少的則不取等;樁基檢測中為了節省檢測費用,隨意減少靜載檢測、動檢中的三樁只檢測一樁,且在檢測中選擇表觀質量相對較好的樁等,代表數量的不確切,檢測頻率不足和有意識的選檢等,若將些材料用于工程的重要結構或部位中、在這些選檢、少檢、漏檢的樁基中卻卻是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都會給工程留下事故、安全隱患。
2.4 資料書寫和格式不規范。規范對試驗、檢測資料的書寫都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應按規定的格式填寫、字跡清楚,采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字跡清晰,如填寫錯誤需更正時采用“雙杠改”并加蓋改正人的名(章),空白項目用“/”劃掉,不能用涂改液進行修改。在很多施工資料中,有的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有的用圓珠筆書寫;有的錯了用涂改液隨意改寫等。
2.5 試驗、檢測資料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內容,就是簽字程序的合法性,所有試驗、檢測結果都必須是簽字齊全并具有法律效率。對于法定檢測單位出具的檢測報告不得有改動,如確實是檢測單位改動的,必須加蓋單位公章,對施工資料中采用的復印件應當加注原件的存放處。
2.6 檢測試驗的取樣及資料管理。 隨著高層建筑和大型建設項目的出現和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期從開工到竣工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建筑用材的復雜性增加和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出現使檢測試驗項目增多。所以建筑工程檢測試驗資料的數量不斷地增加和內容增多、復雜,這從某些方面也增加了建筑工程資料管理的難度,要求檢測項目的多。施工過程中各階段的檢測資料繁多、跨時長,檢測、試驗人員變動和檢測報告、取樣數量、試驗科目沒有統一的編號和專人的管理則成為檢測、試驗資料管理不善的主要問題。
2.6.1 影響檢測試驗資料質量的主要因素為:檢測試驗人員專業水平低、不按規范要求進行取樣、測試導致檢測試驗數據失實;檢測試驗人員主觀上存在某些不正當的要求,有意對送檢材料進行刁難,人為控制檢測試驗數據;檢測、試驗人員對試驗結果判定依據、標準及設計、技術文件未進行正確細仔地對照,特別是發生變更后技術文件對照,或對檢測結果的數據不能按正確的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對檢測試驗報告的正確填報導致檢測報告錯誤;檢測、試驗資料管理人員對國家檔案法規和工程資料的質量標準、規范不了解,重要性認識不夠,造成資料管理丟失、隨意補辦,失去檢測試驗報告的不正確。如某工程系國家免檢鋼廠,第一次送檢的鋼筋檢測報告中有二組不同規格的鋼筋被檢測為不合格,爾后在第二次見證送檢后又被報告均為合格質量。
2.6.2 資料管理制度不完善。建設工程施工時間長,在此期間檢測試驗人員的變動、施工過程中檢測資料的收集、整編、歸檔不及時、保管不妥,使檢測試驗資料發生中斷、遺失等。檢測試驗人員調動時,資料不能完整地交接,接手人員對前面的檢測試驗實施情況不清楚;隨意補辦、人情檢測試驗報告;檢測試驗報告不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簽發將造成檢測試驗報告的失實。
3. 提高檢測試驗資料質量的方法與措施
3.1 提高檢測試驗人員的職業道德基準和專業技術水平能力。檢測試驗的正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檢測試驗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水平能力。首先要按照規范進行檢測、試驗;其次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操作、分析、統計計算,得出科學正確的檢測試驗結果;最后按法定程序進行簽字報告。公正、科學地檢測試驗,程序化、規范化地統計、計算、分析,結論合法、負責任地報告。
3.2 檢測應當按照施工質量標準規定的項目內容、頻次進行,完成試驗記錄資料,確保檢測試驗結果正確、資料及時性、真實性,通過檢測試驗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3.3 健全完善檢測試驗資料管理制度。法定檢測試驗單位在一定范圍內對建筑工程質量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工程質量監理、監督、施工單位均根據檢測、試驗結果判定工程的質量,所以檢測試驗資料的完整性、連續性、正確性決定著工程的生命。檢測試驗報告、資料的管理極為重要,完善檢測試資料的管理對保證對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有著更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應該禁止偽造檢測資料,復印資料和報告應當加蓋檢測試驗報告單位原章,需要在復印件上加蓋原章的報告必須要有原始檢測試驗報告的依據或經查閱原始報告后才能加蓋原章,做到檢測試驗工作程序化、規范化、標準化,確保工程檢測資料權威性,為工程的運行管理和維修提供真實可靠信息。
篇4
關鍵詞:建筑電氣 監理作業 工作方法 監理施工
1、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監理的工作方法和內容
(1)對于電氣設計圖紙要盡快熟悉,了解設計里面的內容對于所涉及的有關強弱電內容應詳細的解讀,比如供配電系統,防雷接地系統,照明動力系統,火災報警以及聯動系統,閉路電視以及網絡系統的敷設方式等各方面。了解建筑布局,設備配置,電氣設計思路,在腦海中對監理的電氣工程有一總體的框架, 同時對圖紙中存在疑問,不理解或與其他專業相互交叉打架的部位,詳細記錄并交總監匯總,并應在設計交底、圖紙會審上提出;
(2)審查施工方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和《臨時用電方案》。重點審核《施工組織設計》電氣專篇,對專業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程序,內容是否符合有關標準和規范,電氣專業人員資格證是否合格有效,人員設置,機具配置是否合理;同時對臨時用電負荷的計算是否正確,布局是否合理等進行審核,對存在的問題及時上報總監并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直到合格后報總監,并在《報審表》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字一欄中簽字,最終經總監審核同意蓋章后作為專業監理師監督施工方電氣專業施工的重要依據;
(3《電氣專業監理實施細則》的編制。《監理實施細則》是由電氣專業監理師編制,是專業監理過程中的操作性文件,是施工單位熟悉監理要求,接受監理管理的重點參考依據。其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專業監理工作程序;各檢驗批、分部分項、單位工程(若有)質量驗收簽字程序;原材料,構配件及設備的監理質量控制程序和方法。特別要對重要工序的質量控制依據,有關規范標準列出相關技術等級,允許偏差要求以及質量控制手段,方法等。同時電氣工程師還要配合總監完成監理規制的編寫工作;
(4)開工前的臨電設備,電纜,電線的檢查。檢查現場臨電是否滿足JGJ59-99 及JGJ46-2005 《施工用電安全標準》特別注意臨時設備必須滿足“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用電要求,同時滿足兩級漏電三級配電保護要求,接地系統應采用TN-S 系統(接地與接零分開設置),電纜必須采用“五線制”,電纜過道路埋地必穿護管敷設,動力電線選型不得小于2.5mm?。施工過程中監理師應不定期的對現場設備及用電情況、供電系統進行抽查,不合格的要求立即整改。臨電設備一般都置于室外,應注意檢查有關設備接地情況并及時報告總監,以便總監在審批《開工報告》或工程施工過程作為參考依據。
2、 施工階段
電氣工程在土建開挖基槽之后便進入了電氣施工過程,從地面下的接地裝置埋設,砼基礎、梁、柱、板中電氣保護管在其中的預埋, 直至建筑主體完工,電氣配電盤(箱)、動力電纜、照明線路的穿管、安裝都始終貫穿于整個工程的全過程,因此電氣監理工程師應做好以下工作:
(1)對人員的檢查,施工承建單位電氣施工人員的資格證書,特殊工種上崗證,人證是否相符,人員是否滿足工程需要,監理要及時收集相關人員的資格證書復印件備案;
(2) 對電氣施工所需要的設備及檢測儀器的檢查,收集有關合格證及相關試驗檢測報告,并核實其有效期;
(3)檢查進場的材料、設備等是否具有相應的技術證明文件,出廠合格證,實驗檢測報告,并要求施工單位按監理工作程序填寫《材料、構配件、設備報驗單》進行報驗,監理應隨機見證取樣送檢,若發現達不到質量標準的一律不得進場使用。
(4)對隱蔽工程及各工序檢驗批的檢查驗收,在施工單位完成電氣隱蔽工程或每道工序檢驗批的施工后,施工方完成其自檢合格后,填報《報驗單》并附相關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等報監理審查,監理依據監理合同在規定時間內應及時到達現場進行驗收,對不符合設計圖紙及相關驗收規范的,應要求并督促施工方整改,直至合格;監理在《報驗單》上簽字認可,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3、 竣工驗收階段
電氣監理工程師應依據國標《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和工程實際復雜程度,使用功能,專業性質,建筑部位等來檢查督促施工單位資料員做好分部、分項以及檢驗批的劃分確定工作(應在施工過程中逐步完善)。監理工作程序首先對其某一分項工程中的各檢驗批在施工方自檢自查合格后,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對每一檢驗批的報驗單上簽字,最后監理對每一分項工程中所含的檢驗批工序合格資料,相應試驗檢測資料進行審核確認,將所有分項工程進行簽認審查匯總后形成分部工程或單位工程報總監審批。電氣分部分項工程的驗收,監理工程師應做好以下工作:
(1)檢查主要進場材料、設備、機具的質保資料,驗收記錄;
(2)電氣施工圖紙及設計交底圖紙會審文件是是否齊全;
(3)設計變更,工程變更及洽商記錄;
(4)電器設備交接記錄,空載運行記錄、照明通電試運行記錄、弱電檢測調試記錄等;
(5)接地電阻,絕緣電阻測試記錄,以及電氣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6)工序交接驗收記錄。檢查中應重點審查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檢員等相關責任人簽字蓋章是否齊全。
(7)外觀檢測主要是目測和測量工具的檢測,是對允許偏差項目如配電柜垂直度, 兩柜間隙測量,對接地裝置的焊接質量,保護管套管的焊接,電線電纜的敷設情況進行感官檢查;
(8)抽樣檢測,對涉及使用安全,重要功能的電氣原器件設備的抽查,一般依GB50303-2002 規范要求按5%的比例抽樣, 對接地防雷電阻的測試應不大于設計給出的接地電阻的要求,對插座動力電流進行漏電和短路試驗,以測試空氣斷路器的性能,以及對照明燈具的抽樣測試。電氣監理工程師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不滿足設計圖紙及電氣施工規范要求的分項工程應下發書面《監理工程師通知單》督促施工方整改,當分部分項工程達到電氣驗收規范后,報項目總監,此時電氣工程已具備竣工驗收條件。
4、 建筑電氣工程監理施工質量、進度、投資、相關工作的監理作業
4.1 工程施工作業質量控制
工程施工作業的質量控制是監理工作的重點之一,質量控制至始至終都貫穿與工程的全過程。電氣監理工程師必須依據監理合同、設計文件、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對工程的實體質量、進入現場的電氣安裝材料、設備應嚴格把關,要求施工單位提供完整的質量證明文件,出廠合格證,技術說明書,檢測報告等原始資料。電氣原材料設備的嚴格把關是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 一旦任何電氣安裝過程的原材料、設備存在問題,任何電氣安裝過程的質量控制都是不實際,不可控制的。用時經常性的檢查施工單位質保體系運行情況,質量措施完善情況三檢制度(自檢、互檢、交接檢)是否落實,對發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因為施工企業的質保體系正常運行是質量保障的基礎之源。
4.2 工程進度控制監理作業
電氣監理工程師應在開工前審核施工單位的專業進度計劃,審查其施工工序是否合格,是否滿足項目總進度計劃的要求,施工階段監理工程師應對已批的進度計劃進行動態管理,如發現工期滯后,應及時與總監進行溝通,并采取相應措施,督促各方及時滿足工期要求。
4.3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安全監理
電氣監理工程師除了做好本專業工程的監理工作外,還應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施的安全進行監督管理,以確保施工現場供電用電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其方法除了開工前的檢查驗收外,還應采取定期檢查,巡查,對重要設備,照明,接地電阻測試都應旁站監理。主要依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一旦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以保證用電設備和人員安全,同時對發出的監理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及時回復,以實現整個過程的安全閉合。
篇5
【關鍵詞】加油站;雷擊;防雷檢測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機動車輛作為代步品,為之提供所需能源的加油站也不斷增加,加油站一般建立在空曠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而這些地方通常會發生雷擊事件,通過氣象機構檢測報告可知,加油站雷電事件發生屢見不鮮,采取一定措施,加強加油站的防雷檢測,提高檢測技術,可有效防止雷擊事件發生。
1直擊雷裝置檢測
1.1檢測引用的技術規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156-2012《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343-2012《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15599-2009《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
根據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第3.0.3條和第6、7、8款規定,加油站屬于“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因此應定為二類防雷建筑。
1.2加油站辦公區建筑物及加油島
目前加油站辦公區與加油島的防直擊雷裝置是聯合接地方式,加油站辦公區的防直擊雷裝置多為避雷針或避雷帶,而加油島則是金屬罩棚為主,并且接地與加油機、油罐接地分開。檢測時注意:
①防雷裝置保護范圍是否達到使用要求;②避雷針、帶、引下線等防雷裝置所使用材料是否符合技術規范;③檢查其焊接工藝,防止雷電散發時發生尖端放電造成火災事故;④接地電阻值應≤4Ω。
1.3油罐區
按GB50156-2012規范第6.1條規定:加油站的臥式油罐埋地敷設比較安全。目前加油站使用罐體厚度都>8mm,可不用防直擊設施。但高出地面的量油孔、通氣管、放散管及阻火器等附件應與油罐的接地做好電氣連接。檢測時應注意:(1)接地電阻值≤4Ω;(2)檢查油罐區內的金屬附件電氣連接情況;(3)由于油罐埋地設置后,進行常規檢測時,無法對其接地點數(每個罐體不少于兩處接地)進行檢查,故應檢查防雷裝置驗收檢測報告。
2防雷電波侵入檢測
2.1供電系統
依據GB50156-2012規范第11.1、11.2條的規定,加油加氣站信息系統的配電線路首、末端裝設過電壓(電涌)保護器,主要是為了防止雷電電磁脈沖過電壓損壞信息系統的電子器件。
加油站采用380V的動力外接電源,以及專用配電房、電纜溝。檢測時除檢測電纜的金屬外皮電氣連接情況外,還應重點檢查電涌保護器的設置、安裝、接地引入線以及參數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并測試其接地電阻值≤4Ω。
2.2信息系統
加油站內的信息系統大部分是由計算機控制計量系統,線路均為埋地穿PVC管設置,因此檢查配線進入端與電子器件耐壓水平相適應的過電壓保護(電涌保護)器參數是否相適應,接地引入線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連接在接地匯流排上,并測試電阻值是否
3防雷電感應和防靜電措施
3.1油罐和輸油管的雷電感應和靜電
3.1.1油罐在安裝時其接地點數≥2處,其作用為降低雷擊點的電位、反擊電位和跨步電壓。
3.1.2管道法蘭盤的跨接,加油站的管道法蘭盤多數是
3.1.3油罐區內的金屬附件必須與罐體有良好的電氣連接。
3.1.4罐區內的照明電纜外皮或電源線屏蔽管應與罐體有良好電氣連接,罐體上信息系統電纜外皮或配線屏蔽管應上下兩處與罐體有良好電氣連接。其過渡電阻≤0.03Ω。
3.1.5加油機與加油槍防靜電處理,加油槍在加油時容易產生大量的電荷,若靜電不能泄放,聚集的電荷達到擊穿放電時,將會產生靜電放電起火,甚至產生爆炸。因此在檢測時應檢測加油機、加油槍與加油管內的金屬材料的連接情況,通過測試過渡電阻的方法判斷其連接情況。
3.1.6輸油管道在安裝時,始、末端、分支處以及直線段每隔20~30m處,應設置防靜電裝置和防感應雷接地裝置,其電阻值≤20Ω。
3.2卸油場防靜電裝置
當油罐車卸油時,因成品油流動產生摩擦,管道和油罐車會聚集大量靜電荷,卸油場防靜電裝置主要是為其提供靜電的泄放通道。按規范要求其接地電阻值≤100Ω。但其安裝位置都離油罐相對較近,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其接地應與油罐接地共用,即電阻值≤10Ω。
3.3發電機防靜電裝置
為保證正常工作,加油站多數配有備用發電機,發電機供電過程中會帶大量電荷,因此加油站內的發電機應設置防靜電裝置。其接地裝置與配電系統共用,其接地電阻值也應
4防雷接地
4.1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及信息系統接地等,應共用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4Ω。
4.2當油罐設置獨立的防直擊雷設施時,接地地網與油罐地網的距離間距應達到避免地電位反擊的距離(一般要求>5m),接地電阻值
4.3接地裝置使用的材料,垂直接地體為∠50×50×5的鍍鋅角鋼,水平接地體采用40mm×4mm的鍍鋅扁鋼;水平接地體埋深0.8m以上,人員流動比較大的地方埋深應≥1.0m。
5結束語
加油站受到雷擊事故和因靜電而產生火災頻繁發生,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危害和損失。這就要求在檢測加油站時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逐項檢測,通過檢測為加油站排除安全事故隱患,同時要求加油站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把防雷裝置的自查工作落實到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降低雷電災害和靜電產生的損失。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建筑電氣;質量控制;管理協調;措施
1 引言
隨著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不斷擴大與發展,建筑電氣安裝也逐漸向數字智能化、綜合化方向發展。人們在追求舒適、安全居住環境的同時,對建筑電氣的安裝也提出更高質量、更高標準的要求。近年來,建筑電氣系統隨著新技術的引入和現場施工管理要求更高的情況下,隨之而引發的各種問題也愈來愈多。這些問題涉及到圖紙的設計、材料的選購和現場安裝及質量控制以及各個單位之間的協調等。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詳細地分析問題根源及產生的影響,并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來處理這些問題,才能達到保證施工質量和順利完成工期的目的。
2 建筑電氣安裝常見問題及其影響因素
總結當前現代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單位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這直接關系到工程的順利進行,重大經濟損失的發生,以及影響社會穩定等。施工現場因人員眾多,部門和單位廣泛,這需要項目部有綜合管理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通過管理和協調,始終貫穿施工管理的全過程,力求施工質量、安全與環境。其次,是施工單位施工質量經檢查不符合規范規定:電線管預埋和敷設不符合規定;導線接、連線質量和色標不符合規定;配電箱的配線、安裝不符合規定;開關、插座盒和面板方面的問題;電纜、母線安裝不符合要求等等。影響建筑電氣安裝問題的因素有五方面,即人的因素、材料因素、工機具因素、方法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人的因素起著重要影響因素。其他方面也主要由設計圖紙因素引起。
3 設計圖紙問題和相應措施
在整個的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電氣施工安裝都會根據設計師的圖紙逐步進行,圖紙是施工安裝階段的前提和依據。電氣工程系統設備材料繁多、管線敷設繁鎖,圖紙設計者在設計中難免會出現錯誤亦或是漏洞,這些錯誤在電氣安裝過程中都會被放大。其原因可能是設計者不夠專業或是沒有針對現場情況繪制圖紙都會造成這種問題,再者就是圖紙設計者在圖紙的表述中出現偏差,導致現場的安裝工作人員不能正確安裝。對于施工方專業工程師,在圖紙會審時必須認真分析設計圖紙,對其中的施工重點和主要部位要做到心中有數,如發現設計圖紙和現場情況不符或是有重大偏差時,應該及時提出,通過監理方提交設計方進行設計變更后方可施工,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返工,保證工期順利。
4 設備材料質量問題和相應措施
設備材料是建筑電氣安裝中的主要部件,也是影響安裝質量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諸如此類問題有導線電阻率大、熔點低、性能差、絕緣差、溫度系數較大;監控設備包裝箱破損,配件不齊,內無說明書等。電纜耐壓、耐溫偏低、絕緣和抗腐蝕性差等。由于材料設備的采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比如安裝工程造價、材料屬性、材料設備性價比和施工難度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在選擇的過程中需各方面權衡,即要保證工程安裝質量又要經濟合理、安全實用,以達到質量和效益最優為佳。
5 電線管預埋和敷設出現問題和措施
電氣工程中電線管道錯綜復雜,所涉及的管道數目也有成千上萬根,在電線管敷設工序上,施工企業對線路安裝質量不夠重視,企業內部施工質量保證體系通常停在“重主體、輕安裝”,常常忽視安裝環節。施工現場未配備專職電氣質檢員,項目負責人管理意識薄弱,并且施工人員缺少專業技術訓練,甚至無證上崗,對施工規范、工藝標準不熟悉,盲目施工,以上這些問題極易引發電氣火災事故。一旦出現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應該從企業內部由項目負責人帶頭,抓好管理工作流程,從材料進場驗收起,嚴格把控電線的外觀質量,按照操作規范安裝敷設。在保證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監督檢查施工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在電氣安裝中實行“三檢制”,在電線管預埋和敷設過程中要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嚴格按圖紙施工,不能出現電線死結、凹痕、多層重疊等現象;在電線管和配電裝置相連接時應考慮管口和箱體的固定,不能出現管口不平、管線長短層次不齊等現象。電線管預埋和敷設中的問題大都是規范和施工工藝標準上的問題,在施工中應逐級下達施工方案,確保施工方案的交底,保證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6 接線盒、配電箱的安裝問題和措施
配電裝置、電力電纜和配電箱是電氣安裝中的三個重點設備,首先對其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進場檢驗,過程控制并形成記錄,確認符合本規范規定,才能在施工中應用。因有異議送有資質試驗室進行抽樣檢測,試驗室應出具檢測報告,確認符合本規范和相關技術標準規定,才能在施工中應用。法定程序批準進入市場的新電氣設備、器具和材料進場驗收,除符合本規范規定外,尚應提供安裝、使用、維修和試驗要求等技術文件。進口電氣設備、器具和材料進場驗收,除符合本規范規定外,尚應提供商檢證明和中文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性能檢測報告以及中文的安裝、使用、維修和試驗要求等技術文件。其次,配電箱作為電氣安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安裝質量直接影響整個電氣部分的質量。配電箱在安裝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一些問題:配電箱體沒有垂直,導致面板邊緣沒有和壁面緊貼,故影響其性能發揮。在配電箱預埋的時候,需算好尺寸和位置,不應出現因配電箱坐標、標高不準確而導致其凹入墻面或移位、變形等問題,其次,電氣回路盡量做到編號完整、布線整齊等效果,要根據一次施工到位的要求執行,要達到牢固穩定、美觀的效果。并且在安裝完成后,要進行線路絕緣遙測,檢查絕緣是否完好,零線、地線是否有交接,檢查完畢再送電。最后,配電箱內的雜物應及時清潔,并及時的采取防腐措施。
7 防雷和接地的安裝問題和措施
現代建筑在安裝過程中都會采取防雷措施,避雷帶的采用可以有效的阻止建筑物遭受雷電侵害。但在避雷帶的安裝中也會出現以下一些問題:避雷帶定位不合理,采用的材料不合理;引下線和避雷帶截面處理不合理;屋外高金屬體和防雷裝置的連接不可靠;變形縫無補償裝置,接地電阻大等。在安裝避雷裝置的過程中,應按照避雷帶的設計要求進行,不能以小換大,以次充好,這樣只會為安全埋下隱患;避雷角的定位應合理,應按照規范安裝;避雷帶在跨越建筑物伸縮縫、沉降縫處,必須設置補償器等裝置。
電氣安裝施工質量涉及多方多面,并且自始至終貫穿于安裝施工的全過程。為了杜絕近幾年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頻發事故,保證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必須從各方面嚴把質量關,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工作,保證為用戶提供安全、舒適的電能。
8 結束語
本文再現了建筑電氣安裝中常見的幾種問題,指出了其問題所在,并且逐一提出了相應的改造措施,為建筑電氣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玉梅.建筑電氣設計與安裝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4
[2]于洪亮.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常見問題的探討.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
[3]王建國.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應控制的幾個環節.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
篇7
1.目前在企業中普遍進行的材料檢測項目
目前國內外材料市場發展越來越大,從事材料檢測的機構越來越多,而且材料檢測的項目也變得更加全面化、更加專業化、更加科學化,相關規范也在不斷更新中。隨著新材料的不斷涌現,相關檢測手段也在不斷更新。經過大量的調研工作,現將學生就業后可能接觸的相關檢測工作做以下總結。
1)常規建筑材料的檢測。
水泥物理力學性能檢驗;砂、石常規檢驗;混凝土強度、抗滲、配合比檢驗;砂漿強度、配合比檢驗;干粉砂漿檢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檢驗;水泥基結晶防水涂料檢驗;混凝土外加劑、粉煤灰、礦渣粉、硅粉檢驗;墻體材料檢驗,包括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混凝土多孔磚、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
2)土工檢測。
密度、無側限抗壓試驗、液塑性試驗、擊實試驗、瀝青路面壓實度(鉆芯法)、路面回彈彎沉。
3)節能材料檢測。
保溫板(EPS板、XPS板、聚氨醋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制品、建筑用巖棉礦渣棉絕熱制品、建筑絕熱用玻璃棉制品等)檢驗;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檢驗;保溫用粘貼劑、抹面膠漿、抗裂砂漿、面磚粘結砂漿等的檢驗;增強抗裂膩子、柔性耐水膩子等的檢驗;耐堿網格布的檢驗;電線電纜截面面積和單位長度電阻值檢驗;節能錨栓抗拉拔強度(現場拉拔)檢驗。
4)主體結構檢測。
混凝土強度(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法);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鋼筋間距;拉拔抗剪性能試驗。
5)防水材料檢測。
不透水性、耐熱度、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時延伸率、撕裂強度、低溫柔度、拉伸強度、拉力斷裂伸長率、熱處理尺寸變化率、低溫彎折性、不透水性、尺寸偏差等。
2.建筑材料檢測實訓教學的策劃與設計
結合“建筑材料中、髙級試驗工”職業資格標準和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的要求,參照國家現行的相關標準、規范、規程,我們制定了一個實訓教學計劃,通過實訓內容的訓練,力爭使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地從學生轉變為技術工人,實現校企無縫對接。實訓教學的關鍵是實訓項目的確定,教學過程和內容都要通過實訓項目來貫徹實施。為了使學生在實訓課程中能夠掌握專業的檢測工作過程,在做實訓策劃時,我們力爭做全,但是到不同的專業做教學計劃時,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需要,課時量,有選擇性的進行,要求盡可能選擇有教學價值的實用項目。在制定具體的實訓項目安排時,以基本涵蓋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檢測項目為前提,制定了上述的計劃安排,共分為9個節點,其中每個節點任務分解為方便教學實施的若干個子任務。
3.實訓教學的實施
實訓教學的實施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知識點講解和任務布置。教師根據實訓項目的需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點與操作規程,集中布置實訓項目的任務與要求,進行短時間的討論與答疑。
第二階段是學生分組操作,具體模擬檢測工作全過程進行實際操作。
第三階段是評價總結階段,根據實施過程與檢測結果,檢驗報告等進行互評,自評,總評等環節,對學生的實訓成績進行評定。在此過程中同學們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方案。
從項目實施情況來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通過組員的通力合作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通過檢測實踐提升了工作能力,在實訓報告的編寫過程中鍛煉了規范性與專業性。
對于上述的檢測項目,很少有學校同時具備檢測全面的檢測設備。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積極開拓校企合作單位,多種渠道與形式開展實訓項目的教學工作與考核工作。
4.結語
通過教學上的合理設計和具體實施,同學們基本對建筑材料的相關檢測工作有了清晰地認識,掌握了檢測規范,熟悉了操作流程,并且能夠獨立從事檢測工作。
篇8
關鍵詞:建筑電氣;防雷接地;電線管;室內線路
中圖分類號:TU85 文獻標識碼:A
1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對物資采購的管理等,同時嚴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
1.1 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1 防雷接地問題
防雷接地施工時,由于操作人員粗心大意,不按照操作規程進程進行作業,常使引下線、均壓環及避雷帶的搭接處出現夾渣、焊瘤、咬肉及焊接達不到設計要求等問題;焊接完成后,對于需要敲掉的焊渣不處理,并對需要進行防銹處理的不刷漆;最為嚴重的問題是作業人員直接用螺紋鋼直接代替圓鋼進行搭接,并用對頭焊接的主鋼筋用作防雷接地線,這些都將對建筑電氣安裝工程帶來安全隱患。
1.1.2 電線管敷設的問題
在敷設電線管時,由于電線管道較多,加上施工人員粗心大意,對工程中的電線管道不能有效區分,在進行電線管敷設施工時,忽視安裝環節的質量,對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重視不夠,常常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并且這種問題一旦發生,將對整個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
1.1.3 室內線路敷設問題
在進行室內線路敷設施工中,采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最常見的就是鋼管的壁厚及管徑達不到設計要求,并且鋼管內表面存在有毛刺等問題;有的在上下防火區之間存在空隙、有的暗配在混凝土拆模時出現外露,并且保護層不符合要求;有的施工人員用薄壁管替換厚壁管、塑料管代替金屬管等現象;有的穿管彎曲半徑過小,造成管出現皺褶,嚴重時出現“死管”等現象;有的金屬管對口進行焊接時,對管口的毛刺不加處理就直接進行焊接,并在焊接過程中出現焊穿管子的現象;有的不按照要求使鋼管接地或接地不牢靠,管子通過結構伸縮縫及沉陷縫不設過路箱,從而留下安全隱患。
1.2 電氣設備及材料方面的問題
電氣設備及材料是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如控制不好,極易造成質量安全問題,因此,應加強對電氣設備及材料的控制。在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前,應嚴格按照設備物資管理制度對電氣設備及材料進行驗收,檢查是否有合格證、出廠檢測報告、技術說明書等檢驗文件。導線電阻率較高及熔點低時不能滿足要求;電纜耐壓較低,絕緣電阻小且抗腐蝕達不到設計要求,耐溫差;動力、照明及插座箱的尺寸達不到規范設計要求,給電氣安裝工程帶來影響,鋼板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對箱體的強度及耐腐蝕性帶來影響。
2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解決措施
2.1 施工過程中的解決措施
2.1.1 防雷接地問題的解決措施
防雷接地是確保建筑電氣安裝工程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為了避免防雷接地問題帶來的危害,應建立健全崗位上崗制度,焊工是進行防雷接地施工的一線人員,其技術水平將對工程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必須按照要求進行崗前培訓,憑證上崗,確保焊接焊縫飽滿、平整均勻。同時,現場技術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際編制施工技術交底和作業指導書,增強管理人員和焊工的責任心,對檢測不合格的要及時進行補焊,并按要求將焊渣及時處理掉,最后刷一層防銹漆。施工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交底內容進行施工,嚴緊隨意用螺旋鋼代替圓鋼做搭接鋼筋用。對于需要對頭碰焊的,焊工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用圓鋼進行補焊。
2.1.2 敷設電線管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敷設電線管前,應熟悉電線管的線路走向及技術要求,對敷設過程中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應采取措施,并加強對其進行嚴格控制。對于敷設電線管完成后出現的電線死結及凹痕及多層重疊現象等,要及時根據出現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在電線管及配電裝置進行連接時,應采取措施首先將管口和箱體進行固定,并控制管線不要露出太長,使管口平齊、管線長短一致;對于預埋的電線管應用標準的塞頭進行處理管口薄壁管,不應用厚壁管來代替,因此,在敷設電線管時,一定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才能確保敷設電線管的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2.1.3 室內線路敷設問題的解決措施
室內線路敷設是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為了確保其施工質量,必須控制好與之相關的各個環節。在室內線路敷設前,施工人員應仔細研究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理解設計的意圖,掌握設計的精髓。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及設計進行下料配管,并對進場的材料嚴格按照物資管理制度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配管加工時應根據不同部位對管的要求控制管的彎曲半徑,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彎曲半徑與管外徑的關系。對于暗配管的彎曲半徑應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以保證配管的質量,而對于鍍鋅管和薄壁的鋼管,當內徑不大于25mm可用手動彎管器,內徑不小于32mm的鋼管可采用液壓夸管器進行作業。
在配管時如果長度超過規定的值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適當的位置加一過線盒,并保證過線盒方便穿線,但不允許接線。對于暗配在混凝土內的配線管,應確保保護層不少于15mm。消防管線的保護層應控制在30mm以上。施工中應確保各種管子的暢通向上的管口的安全,如有必須可進行臨時封堵。
2.2 電氣設備及材料問題的解決措施
電氣設備及材料是組成工程實體的重要元素,在施工前,應嚴格按照要求對電氣設備及材料進行檢查,經驗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并及時做好記錄,例如記錄材料的型號、規格、性能指標是否與設計要求一致,當對電氣設備與材料有疑問時,應及時將其封存并送到第三方有資質的檢測部門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再使用在工程上。
結語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技術標準進行施工,并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對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才能確保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建筑電氣;安裝施工;質量
1電氣工程安裝現狀分析
1.1安裝材料質量不達標
為了節約成本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多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所采用的安裝材料都不是優質材料,多是三無產品,沒有質量檢測報告等相關的保證書。安裝中所使用的導線也不是根據電氣系統的要求進行采購,而是采購電阻稍高,絕緣性較差和熔點較低的導線,且這些導線和線纜并不是環保材料。很多電氣安裝工程所施工的電線電纜的耐壓性比較低,不能承受較高溫度,抗腐蝕性很低,整體電氣安裝工程都是采用這種材料,可想而知會留下怎樣的安全隱患。在電氣工程完工后無法保證使用的安全不說,使用壽命肯定也會大大降低,為之后的維修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另外,有的建筑的弱電系統安裝也不符合國家的質量標準,一般采用的都是質量較低的產品,在使用中經常會發生各種故障,影響電氣系統的正常使用。
1.2防雷接地存在的問題
很多電氣安裝工程的施工人員都是臨時工或者農民工,不具備專業的安裝技術和素質,缺乏責任心。再加上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導致防雷接地安裝所采用的設備和材料也都不符合標準,造成避雷線的高度和長度沒有達到實際要求的標準,接口的焊接也經常達不到質量標準。這就造成當雷接地無法真正的起到保護的作用,形同虛設,一旦遇到雷雨天氣,難免會發生安全事故。
1.3電線管敷設中存在的問題
很多建筑電氣安裝公司都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前提,所以經常會采購一些低質量的產品,用薄電線管代替厚電線管,用鐵質的電線管壁代替鍍鋅的電線管壁等,以次充好,魚目混珠。另外,電氣安裝企業為了降低施工成本,還會偷工減料,不根據安裝技術標準進行過渡盒的安裝。在進行線管敷設的時候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使很多原材料在安裝中就已經受到損壞。由于采用不規范的方式進行導線的安裝,造成導線的電壓和電阻都高出標準限額很多。
1.4安裝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安裝企業的采購人員缺乏識別材料質量好壞的能力,對施工所用原材料的進貨渠道管理不嚴,經常會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材料采購的成本,采購低質量的材料。而安裝企業自身對安裝的質量的重視程度也很低,一切都是以企業的利益為導向。建筑企業也經常因為利益的驅使放松對電氣安裝的監督和檢查工作,監管不嚴,得過且過,只在乎面子工程,忽視了施工的內在質量。而且在施工中也不會按照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進行施工,這就造成電氣安裝工程的質量不受保障,存在很大隱患。
2解決電氣安裝工程問題的措施
1)首先建筑企業以及電氣安裝企業自己要對施工質量提升重視,同時提升電氣安裝企業管理、技術、采購人員的高質量意識。在進行材料采購的時候,嚴把質量關,對采購的材料進行質量檢測,在保證其合格后再使用。在電氣工程安裝完成后,要進行嚴格的驗收工作,保證電氣工程達到質量標準。其次,要做好安裝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其施工技術水平,同時還要培養安裝人員的責任心,使施工人員具備高度敬業精神。在進行焊接的時候,要做到手準心細,根據焊接的程序標準進行焊接。避雷線安裝后要就行測試,確保安裝的質量。2)在進行材料采購的時候,要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的審查,對采購的材料進行檢測,在確保質量達到施工標準后再使用。另外,電氣安裝工程所有的材料、電線、電纜等,都要按照施工需要的標準進行采購,型號,規格,參數,都必須達到質量要求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電氣工程的質量。
3建筑工程中電氣安裝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
1)首先,電氣工程的安裝必須根據審核后的安裝圖紙進行安裝,安裝技術和流程都要嚴格遵循國家以及行業的標準進行。如果在安裝過程中發現社設計圖紙和實際施工情況存在偏差,要及時反應,堅決不能私自更改設計。2)對于在電氣工程安裝中進場會發生的質量問題,要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想要做好這一點,就要求安裝團隊對電氣對電氣安裝的全過程有充分的了解,并且不斷的進行研究,詳細掌握哪個環節可能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并提前進行防范。另外,施工的工序、技術、規范都必須按照施工施工的規范和規程進行,如發現質量問題,要及時進行補救措施,防患于未然,不留下任何安全隱患。3)電氣設備、以及電氣元件的質量是電氣工程的基礎,因此除了以上幾點以外,也必須嚴格把控設備、電氣元件的質量。在設備和電氣元件進場的之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測,在確保合格后才能進場安裝,因為設備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不但整個電氣安裝工程會受到影響,還會對后期的使用造成很大的麻煩。為了更好的提升安裝質量,在安裝完成后要進行回訪工作,對電氣工程投入使用后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以此為依據不斷的改善安裝技術。4)要嚴格把控好主體階段施工質量的控制,注重重點環節的質量控制。要做好電力電纜、配電箱、配電裝置這三個重點設備之間的交接協調,以施工的規范作為依據,實現超前監控,對施工的質量進行預控。同時,要在控制好重點環節施工質量的基礎之上,以點帶面,實現對整個工程質量控制。另外,在施工的時候還要注意和土建工程之間的配合,施工的進度要根據土建工程的澆筑進度以及順序進行,逐層逐段的進行線路以及電管的鋪設。而且在土建工程在進行澆筑的時候,電氣安裝人員要留有看守,防止混凝土破對電氣工程造成破壞。
4結語
近年來,建筑電氣的施工技術和質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因為建筑電氣一旦出現問題和事故,不但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嚴重者還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身傷亡。想要提升建筑電氣安裝施工技術和質量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但需要確保電氣系統的質量,還必須要保證每個環節的水工技術和工藝達到要求,對施工的質量做好良好的控制,避免留下任何安全隱患。本文對我國目前的電氣工程安裝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質量管理的措施,希望能為建筑電氣工程安裝提供有力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彭建磊,衛軍豪,吳志平.淺談建筑電氣工程的施工管理[J].河南建材,2016(4):1.
篇10
關鍵詞:電氣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配合協調
中圖分類號: F407 文獻標識碼: A
電氣安裝質量直接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甚至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必須將電氣安裝工程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始終把其置于關鍵位置上,努力加強電氣安裝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確保電氣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全面保證建筑整體工程健康、穩定運行。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圖紙是施工階段的前提和依據,只有詳細消化圖紙,對工程每一系統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現場發現問題和糾正錯誤,做到對工程質量的預控。電氣工程系統設備先進、管線繁鎖。在電氣施工前的每一階段,都要仔細地審圖和校圖,特別是對每一份設計修改通知單,都要認真地進行管理,逐一描繪到藍圖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系統的安全性、正確性和質量可靠性。土建施工前,電氣安裝人員應會同土建施工技術人員共同審核土建和電氣施工圖紙,以防遺漏和發生差錯,電氣工人應該學會看懂土建施工圖紙,了解土建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法,并仔細地校核自己準備采用的電氣安裝方法能否和這一項目的土建施工相適應。
二、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施工中必須根據已會審后的電氣施工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按照國家現行的電氣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地方有關工程建設的法規、文件,經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中若發現圖紙 問題 應及時提出并處理,不允許未經同意擅自變更設計。
嚴格推行規范化操作程序,編制符合規范、工藝標準,具有可操作性的質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經有關人員在驗收表上簽字,不得進行下道工序,記錄好工作日志,防止監督流于形式。
施工階段要嚴把材料質量關,推行質量控制卡措施,每種材料要有完整的資料(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復測報告等)并經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簽字才可進場,將不合格材料進入工程的門路堵死;其次要嚴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質量關,重點是工序的質量控制,在施工階段中質量控制要注意細節部分,重點檢查和控制。
三、建筑工程電氣施工作業技術問題分析
3.1施工中的穿線工作技術問題
在穿線施工作業中,易出現導管細與導線多現象,造成管內的空間余量小,散熱面不夠的問題。此種技術原因一般是由于施工人員技術素質低,不按圖施工,從而加快導線絕緣層的老化速度,降低了使用壽命。在敷設導管的過程時,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設計要求驗收規范施工,做到事前控制。在穿線作業中,操作人員需要注意導線顏色。穿線作業技術含量并不高,管理人員需要加大檢查力度,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心,避免此種技術問題的出現。
3.2接線的技術問題
建筑中通常使用的電線為獨芯塑料膠質的外皮線,在進行插座、連接開關等部位的安裝時,電線的外皮需要扒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施工人員使用扒皮鉗子操作過程中,用力大小不便于掌握。易在線芯上留下橫向傷痕,造成接線時受損較大。在電氣工程的實際使用運行中,一旦負荷稍大,其臨界承載負荷事實就由于上述人為原因而降低。在受損的線路處,瞬時負荷過大時,極易產生發熱現象甚至會釀成火災,帶來物質甚至人員的傷亡損失。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施工人員應使用電工刀,接線時要注意接觸良好,從而提高施工質量,確保施工技術。
3.3避雷系統的安裝技術
避雷系統的技術原理通過導電與受電端向空中放電,與雷雨云中的電荷進行中和,從而減弱雷雨云電場強度,達到防雷的目的。若受電端處受的是直擊雷,那么避雷針則可把雷電流引入大地,起到保護作用。避雷系統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對于在避雷系統安裝施工過程中,引下線通常采用鍍鋅圓鋼或者利用構造柱的四根主筋沿墻體或者柱內進行敷設。對于引下線出現的技術問題研究,應加強監督,嚴格現場管理。
四、電氣工程中設備調試與試運行技術
電氣調試工作,是指利用相關技術,在電氣設備安裝工作結束后,依據國家相關的規范與規程以及制造廠家的技術要求,對各個設備進行逐步的調整試驗,從而得出安裝質量與設備質量是否符合相關技術要求,是否能夠投入正常運行的結論。
4.1電氣工程中調試技術
對全部的電氣設備,在安裝過程中以及安裝結束后進行的調整試驗;通電檢查所有設備的相互作用與相互關系,根據生產工藝的要求,對電氣設備進行空載與帶負荷下的調控試驗;對設備進行調整使其在正常工況下與過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對于繼電保護進行整核對定值,審核與校對圖紙,編寫復雜設備與裝置的調試方案,編寫重要設備的試驗方案以及系統啟動方案;對整套啟動過程中的電氣設備進行調試工作并且進行過關運行的技術指導。對于調試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作為調試人員,需要在事前掌握圖紙資料、設備制造廠家出具的試驗報告與相關技術資料,并且了解現場設備的布置情況與有關的電氣系統接線等情況,然后根據規范與規程規定,制定設備調試的方案。
4.2電氣設備調試的技術
①電力保護裝置調試技術。電力保護的配置技術是指機組在進行繼電保護的總體配置時,需要在最大限度內來確保機組的安全,并且盡可能地縮小故障的破壞范圍,或者對某些異常的工況進行自動處理,尤其要避免錯誤的保護裝置動作,并且拒絕動作,來避免不必要的突然停機。因此,電力的保護裝置調試技術,要求電力保護裝置做到準確靈活。對于差動保護裝置的調試技術是指發電機一變壓器組在發生內部故障時,需要進行外部電源的切除從而采用的主要保護裝置。針對差動回路的接線與裝置調試,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技術問題:a、差動回路中的電流互感器變比的配合;b、差動回路保護中的相位補償;e、差動保護中的極性關系,差動保護的接地點與電動機保護回路調相;d.差動回路保護裝置校驗的技術要求。
五、 結語
隨著現代經濟和建筑工程的發展,電氣工程在建筑工程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由于電氣工程的施工工序復雜而且技術更新快,電氣安裝工程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掌握全面的知識,熟悉有關的設計方案,規范的進行施工操作,并且還要具備一定的現場施工經驗。這樣才能使電氣工程得到質量的保證,給建筑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促進建筑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