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安全感范文

時間:2023-03-28 07:31: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眾安全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緊緊圍繞建設和諧平安姚圩建設,全力配合我市打造全省最具安全感受城市的工作目標,以提高廣大群眾對平安建設和政法綜治工作參與率、滿意率、認同感為立足點,通過集中宣傳平安建設和政法工作措施及成效,切實解決好群眾認同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推進政法綜治工作向前發展,為我市打造全省最具安全感城市奠定和諧穩定的區域環境和迎接全省公眾安全感測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宣傳重點

1、重點宣傳平安渝水建設和社公綜合治理工作的重大訓署,使廣大干部群眾正確理解把握和諧平安建設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

2、普遍宣傳各單位在深入推進和諧平安建設中,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的新方法、新舉措和取得的新經驗、新成效。

3、大力宣傳去冬今春以來打擊“兩搶一盜”、打擊黑惡勢力、涉毒涉賭及整治突出問題等專項斗爭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效。

4、宣傳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大力支持、積極參與平安建設的典型事例和見義勇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先進事跡。

5、大力宣傳人民調解員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熱情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

6、宣傳交通、消防、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等關系國計民生領域中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措施及成效。

以上宣傳重點的責任單位是:鎮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各村委會及各職能單位。

三、宣傳方式

采取制作專欄、張帖標語、懸掛橫幅等方式,結合其它工作召開的各種會議及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方法,進行集中宣傳和分散宣傳,利用一切人力資源個別宣傳。形成全方位的宣傳態勢,提升宣傳效果。

四、宣傳原則

1、堅持服務大局的原則。要緊緊圍繞提高人民群眾對政法綜治工作認同感開展好宣傳教育,著重宣傳工作成果,盡量減少純業務性工作的宣傳和個案宣傳。

2、堅持正面宣傳的原則。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嚴把宣傳方向關,多宣傳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正確對待假、惡、丑,堅決杜絕憑空捏造誘發不穩定因素,產生負面影響。

3、堅持注重實效的原則。要堅持把宣傳教育工作與解決群眾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避免空洞說教和不著邊際的空談。要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從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將宣傳工作融入到辦實事的有形載體之中,確保宣傳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篇2

一、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我縣司法行政系統公眾安全感有明顯提升,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實現全面提升我縣司法行政系統公眾安全感的目標。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縣司法行政機關公眾安全感活動領導小組。

三、時間步驟

活動時間為三個月,自9月24日開始至12月30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啟動準備,動員部署階段。(9月24日至9月30日)

局機關定于9月底召開全局干部參加的提升公眾安全感活動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各司法所、局屬各單位要根據各自工作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使廣大群眾知悉我們的工作范圍、工作職責、工作成果,增強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曉率。

(二)宣傳發動和集中整改階段。(10月1日至12月20日)

在進行動員部署同時,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各司法所、局屬各單位要按照各自的職責,明確責任,明確工作區域,認真開展各自范圍內的調查摸排和自查。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落實整改措施。

(三)總結階段。(12月21日至12月31日)

按照工作部署對前二階段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報縣政法委,做好迎接縣政法委的檢查驗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做到“三個結合”。

此次提升公眾安全感活動是創造和諧平安的需要,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司法所、局屬各單位負責人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下力氣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把提升公眾安全感活動月、民主評議政風行風、“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和日常工作相結合,全面塑造我縣司法行政隊伍的新形象,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曉率。

(二)突出重點,抓好“三個關鍵”。

在此次提升公眾安全感活動開展過程中,要突出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全力抓好宣傳工作。針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特點,大力宣傳我局的法律保障、法律服務、法律宣傳的工作職能。二是全力抓好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中的200個服務對象的對接服務工作,使他們成為司法行政工作的宣傳員、報道員,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曉率。三是結合司法行政工作特點,搞好便民服務。尤其是同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普法宣傳工作,切實為廣大群眾多辦好事,辦實事。

篇3

公眾安全感測評方法,就是省綜治辦委托省統計局下屬的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從電信部門提取居民家庭固定電話號碼,按照號段不同,對全省每個縣區隨機抽取100個電話,打電話進行調查。

由于我區區位特殊,流動人口眾多,人員情況復雜,再加上城市小區化管理程度不高,公眾安全感指數一直提升不上來,排名在全省、全市偏后。20__年,我區公眾安全感測評指數(公眾對安全感的滿意率)為83.1%,列全省99個縣區中第89位、全市9個縣區中第8位;20__年,公眾安全感測評指數為87%,列全省94位、全市第9位;20__年上半年公眾安全感測評指數為91.4%,列全市第9位。這幾年,公眾安全感已成為我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的一項重要的制約因素。

如何提高我區公眾安全感,當然,強化防范措施,降低發案數量尤其是人命案、侵財型案件等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案件數量,同時加快破案速度、提高破案率等方面是不必可少的,但是,我在這里所提幾點看法是從上述幾個影響公眾安全感的基本要素之外來考慮的。

一、加大宣傳力度

這里所指的宣傳,是指上門宣傳,上轄區居民每家每戶的門。上門宣傳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第一件事:宣傳我們的工作。讓居民知道,為維護我區社會穩定,為提高公眾安全感,我們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下一步還要做些什么。

第二件事:征求居民對我們的工作、對提高公眾安全感的意見建議,集思廣益。

第三件事:指導居民開展自我防范。比如說,要安防盜門、裝防盜鎖;房屋出租要登記,房客走了要換鎖;陌生人進村多詢問,可疑人來小區多警惕;盡量避免深夜外出,僻靜小巷結伴行等等。

第四件事:登記居民住宅電話。

通過上門宣傳,我認為可以起到這幾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讓群眾知道為提高公眾安全感,我們一直在努力,以取得群眾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二是釋放居民的情緒,排泄群眾的不滿;三是增強人民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四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五是為建立我區自己的測評體系打下基礎。

二、用好和諧平安服務隊

自20__年初我區組建全省首支和諧平安服務隊以來,和諧平安服務隊服務群眾、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職能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得到省市有關部門和領導的充分肯定,并逐漸成為我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又一新品牌。

和諧平安服務隊,由區里統一招聘組建,區政法委進行業務指導。全部隊員下派鄉鎮、街道,由鄉鎮街道使用、管理。

據了解,這批隊員絕大部分都很敬業、都很努力,為我區的和諧平安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他們有的在鄉鎮街道綜治辦從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有的在協助管片民警維護轄區治安,有的在村、社區協助治保主任調解糾紛、整理完善工作臺賬。但是還有少量的經常見不到人。雖然他們的工資待遇較低,一個月只有五、六百元,但也不能因此對他們疏于管理,更不能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

如何用好管好這支隊伍,我的看法是,將和諧平安服務隊與專職治安巡防隊整合起來,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統一使用。將他們專門用于治安巡邏工作,而且是徒步在小街小巷、村莊內、社區里巡邏。這兩支隊伍加起來有四百多號人(和諧平安服務隊185人、專職治安巡防隊230人),雖然不能做到轄區全覆蓋,起碼也能控制住重點區域、重點部位。我們在社會上也是一個普通居民,想想看,如果自己晚歸時看到有人在街巷巡邏、睡覺時知道有人在外巡護,走夜路就不再會提心吊膽了,睡覺時也會更安穩些。當然適當增加和諧平安服務隊員的工資待遇也是不必可少的。

三、建立我區公眾安全感測評體系

省里的公眾安全感一年測評兩次,上半年測評結果在全省通報,下半年測評結果納入年終考評。我總覺得省里的測評有兩個局限性:一是測評結果來得慢;二是由于電話號碼號段劃分不是很明晰,其結果就有一定的誤差。

我上面在上門宣傳中提到的登記居民電話號碼,就是此意。一是可以把我們收集的電話號碼提供給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確保公眾安全感測評結果的準確性;二是利用收集來的電話號碼建立我區自己的測評體系。

篇4

一、依法規范履行檢察職能,以公平正義提升滿意度。依法打擊危害民生民利犯罪,嚴懲嚴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切實維護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多發財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和涉農職務犯罪,始終保持對嚴重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努力做到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重點地區的治理和防范、刑釋人員幫教、青少年犯罪預防、禁毒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檢察建議的作用,積極向縣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加大監督力度,保護弱勢群眾合法權益,有效預防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在審查批捕、起訴過程中,嚴把事實關、證據關,提升案件質量。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和不捕、不訴案件,一律經檢委會討論決定,確保了案件公平公正處理。

二、不斷強化自身監督制約,以清正廉潔提升滿意度。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開展以案為鏡警示教育,嚴肅檢風檢紀,嚴格辦案紀律,落實“一案三卡”制度,強化案件質量監督,以良好的形象提高群眾滿意度。每年“兩會”期間派檢察官到分組討論會場,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的建議和意見,針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審議檢察工作報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吸收采納,并認真梳理意見,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將整改落實措施以書面信函的方式回復給每一位人大代表,誠懇接受人大代表對檢察工作的監督,塑造了“陽光檢察”的公信形象。

三、切實加強檢察隊伍建設,以良好形象提升滿意度。扎實開展各項專項教育活動,以開展 “科學發展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等專項教育活動為契機,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先后召開了10余場征求意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300余份,廣泛收集社會各界群眾意見和建議30余條,并進行分工整改,及時給予回訪答復。堅持業務、隊伍兩手抓,在檢察隊伍的滿意度上下功夫。實行一對一傳幫帶,指導新進人員盡快熟悉辦案流程,掌握崗位技能。同時,還通過加強學習培訓工作,選派業務骨干參加國家檢察官學院和省市檢察機關組織的各種培訓,積極開展崗位練兵、疑難案件評析,引導干警轉變執法理念,使“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貫穿于執法辦案的每一個環節,用規范的辦案行為取信于民。

篇5

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本次抽樣調查按照多階段、分層、整群、概率比例抽樣方法,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抽取了987個縣、市和市轄區的3729個鄉、鎮、街道。本次調查共調查了106557個家庭,每個家庭隨機抽取一名16歲以上的人員。

在被調查者中:男性61111人,占57.35%;女性45446人,占42.65%;16至29歲的21837人,占20.49%;30至49歲的54986人,占51.60%;50至59歲的15082人,占14.15%;60歲以上的14652人,占13.75%;城鎮為49460人,占46.42%,鄉村為57097人,占53.58%;受過初等以下教育的35385人,占33.21%;受過中等教育的60946人,占57.19%;受過高等教育的10226人,占9.60%。

群眾對公共安全的基本感受

在目前的社會治安環境下,您感覺安全嗎?

選擇標準答案“安全”的有34956人,占被調查人員總數的32.8%;選擇“基本安全”的有62214人,占58.39%;選擇“不安全”的有9387人,占8.81%。選擇“安全”和“基本安全”兩種標準答案的人超過90%,比2002年,上升了7.1個百分點。

您認為當前哪一類問題最影響您的安全感?

選擇標準答案“刑事犯罪”的有37720人,占被調查人員總數的35.4%;選擇“公共秩序混亂”的有35517人,占被調查人員總數的33.33%;選擇“交通事故”的有26142人,占被調查人員總數的24.53%;選擇“火災”的有7178人,占被調查人員總數的6.74%。與2002年相比,選擇“刑事犯罪”的上升了0.38個百分點,選擇“公共秩序混亂”的上升了0.99個百分點,選擇“交通事故"的下降了2.67個百分點,選擇“火災”的上升了1.30個百分點。

群眾對社會治安狀況的基本評價

您認為您所在地的社會治安狀況如何?

選擇標準答案“好”的有32047人,占30.41%;選擇“一般”的有66543人,占62.45%;選擇“差”的有7607人,占7.14%。選擇“好”和“一般”兩種標準答案的人共占92.86%,與2002年調查相比,上升了0.54個百分點。

您認為您所在地的社會治安狀況與去年相比如何?

選擇標準答案“有明顯好轉”的有42459人,占39.88%;選擇“和以前一樣”的有56101人,占52.65%;選擇“比以前差”的有7961人,占7.47%。選擇“有明顯好轉”和“和以前一樣”兩種標準答案的人共占92.53%,與2002年調查相比,下降了0.98個百分點。

您如何評價下列幾種現象?

對“入室盜竊犯罪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43779人,占41.09%,比2002年下降了8.43%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33284人,占31.24%,上升了7.96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17414人,占16.34%,下降了0.73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12080人,占11.34%,上升了1.21個百分點。

對“攔路搶劫犯罪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48073人,占45.11%,下降了8.53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27871人,占26.16%,上升了6.66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12703人,占11.92%,下降了0.04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17910人,占16.81%,上升了1.99個百分點。

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42883人,占40.24%,下降了7.62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29568人,占27.75%,上升了7.43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14729人,占13.82%,下降了1.66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19377人,占18.18%,上升了1.84個百分點。

對“外來人員違法犯罪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35114人,占32.95%,下降了8.54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25691人,占24.11%,上升了6.3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17541人,占16.46%,下降了2.02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28211人,占26.48%,上升了4.26個百分點。

對“吸毒販毒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37431人,占35.13%,下降了8.83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16744人,占15.71%,上升了3.78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9867人,占9.26%,下降了1.18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42515人,占39.9%,上升了6.23個百分點。

對“流氓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36990人,占34.71%,下降了9.44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23242人,占21.81%,上升了6.00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11146人,占10.46%,下降了2.16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35179人,占33.01%,上升了5.59個百分點。

對“賭博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28730人,占26.96%,下降了8.98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36016人,占33.8%,上升了10.60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26134人,占24.53%,下降了2.64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15677人,占14.71%,上升了1.02個百分點。

對“制黃販黃、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33199人,占31.16%,下降了8.43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21700人,占20.36%,上升了5.23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13732人,占12.89%,下降了3.22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37926人,占35.59%,上升了6.42個百分點。

對“制假販假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33033人,占31%,下降了8.25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21782人,占20.44%,上升了5.13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16505人,占15.49%,下降了3.65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35237人,占33.07%,上升了6.78個百分點。

對“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現象”,選擇“不嚴重”的有42852人,占40.22%,下降了8.87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有23915人,占22.44%,上升了5.85個百分點;選擇“比較嚴重”的有7462人,占7%,下降了1.99個百分點;選擇“不了解”的有32328人,占30.34%,上升了5個百分點。

您認為當地下列地區或場所治安秩序狀況怎樣?

對“學校周圍”,選擇“好”的有44782人,占42.03%;選擇“一般”的有45050人,占42.28%;選擇“差”的有7517人,占7.05 %;選擇“不了解”的有9208人,占8.64%。

對“鐵路車站碼頭”,選擇“好”的有17065 人,占16.01 %;選擇“一般”的有41078 人,占38.55 %;選擇“差”的有12391人,占11.63 %;選擇“不了解”的有36023 人,占33.81%。

對“大企業周邊”,選擇“好”的有16084人,占15.09 %;選擇“一般”的有30827人,占28.93 %;選擇“差”的有5188 人,占4.87 %;選擇“不了解”的有54458 人,占51.11 %。

對“公共場所”,選擇“好”的有20087人,占18.85%;選擇“一般”的有47021人,占44.13%;選擇“差”的有10796人,占10.13%;選擇“不了解”的有28653人,占26.89%。

您的住地是否有治安崗亭(或門衛室)、治安巡邏隊?

選擇有“治安崗亭或門衛室”的有31905人,占29.94%;選擇“無”的74652人,占70.06%。

選擇有“治安巡邏隊”的有50548人,占47.44%;選擇“無”的56009人,占52.56%。

群眾最關注的社會問題

您最關注的是哪一類社會問題?

選擇“社會風氣問題”的有21489人,占20.17%,下降了9.54個百分點;選擇“就業問題”的有18401人,占17.27%,下降了4.15個百分點;選擇“腐敗問題”的有16959人,占15.92%,上升了0.09個百分點;選擇“教育問題”的有14631人,占13.73%,上升了2.07個百分點;選擇“工資待遇問題”的有7338人,占6.89%,下降了0.15個百分點;選擇“社會治安問題”的有16649人,占15.62%,上升了4.85個百分點;選擇“住房問題”的有4262人,占4.00%,上升了2.04個百分點;選擇“征地搬遷問題”的有2003人,占2.07%,上升了1.35個百分點;選擇“環保問題”的有4625人,占4.34%個,上升了3.46個百分點。

篇6

關鍵詞:安全護理 磁共振檢查 檢測質量 心理負性情緒

磁共振是目前較為常見的檢測方法,相對于X線和CT檢測,該方法具有明顯的影像學優勢。但由于在檢測過程中的噪音較大、檢測時間較長、檢測環境過于幽閉等,加上磁場、射頻等因素的影響,極易使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導致檢測圖像質量受到影響[1-3]。本文旨在分析安全護理在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患者中抽取164例,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82例。對照組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齡25~63歲,平均年齡(45.25±11.03)歲。試驗組中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齡27~66歲,平均年齡(44.88±11.68)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試驗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進行,試驗前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接受護理措施培訓和教導,在患者及其家屬均表示同意并簽署了試驗同意書后試驗開始。排除具有幽閉恐懼癥的患者以及精神異常、語言功能障礙患者,并排除在檢測過程中出現不適以至中斷檢測的患者。

1.2 護理方法

醫護人員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包括常規心理疏導和生理檢查以及禁忌事項告知等。在此基礎上,醫護人員對試驗組患者加用安全護理措施,包括:(1)提前為患者進行檢測預約和病房訪視,并監測血壓、意識、血氧飽和度、心率、體溫、脈搏等體征情況,以觀察患者是否適合進行磁共振檢測,并詳細的對患者進行詢問,了解其是否有磁共振檢測禁忌(如其是否有幽閉恐懼癥以及相關的心理癥狀),了解其之前是否接受對X線、CT、磁共振檢測,是否使用過增強造影劑以及對造影劑是否過敏,若有,則需提前進行造影劑更換或者檢測方式更換,還需觀察病灶位置以進行詳細的報告,并按照醫囑為患者服用藥物并進行記錄(以便因磁共振檢測出現藥敏時進行對比分析),最后根據以上的病房訪視結果出具書面報告交由醫師和檢測人員進行判斷,若其在觀看報告后認為患者暫時不適宜進行檢測,則需為患者推遲檢測時間并進行詳細解釋,避免患者出現負面情緒。(2)對患者進行安全宣講:主要宣講內容為磁共振檢測的要求和禁忌,需要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述,其在進入磁共振檢測器時必須保持體表無任何金屬留存,否則會導致其體表的金屬出現位移,輕則導致患者受傷,重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如金屬心臟支架位移會導致心臟疾病的發作。由于檢測人員每日均長時間的重復此項工作,極易因為警惕性放松等原因疏忽對患者進行磁共振金屬等禁忌講述或者講述不詳細,因此在進行檢測前,醫護人員需再次叮囑患者不可隨身佩戴任何金屬設施,并排查體內有金屬假牙、心臟起搏器、各類金屬板、架、鉤、條等;另外由于胎兒尚未成型,行磁共振有著極大的風險,因此懷孕時間在12周內的孕婦不建議進行磁共振檢測。對不可接受檢查的患者需要將相應的原因對患者進行詳細講述,使其清楚明白避免出現心理負面情緒。(3)進行檢測內容描述。在進行檢測前,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被檢測部位進行再次外表檢測,并將檢測詳細步驟對患者進行詳細描述,使其了解整個磁共振的流程,降低其檢測前的恐懼感。除此之外,醫護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磁共振花費時間進行大致預測,使患者心理產生預期,避免其在檢測時因檢測時間過長產生驚慌、恐懼、擔心等心理負性情緒。(4)在進行檢查前,醫護人員需引導患者參觀磁共振檢測室、觀看磁共振檢測的科普視頻,提升其對磁共振檢測流程、檢測所需儀器的了解程度,降低心理壓力。另外還需要將其病癥的大致情況進行描述,使患者對其自身病癥進行印象加深了解,并予以相應的安慰。(5)在檢測時,由于檢測病灶部位較為隱蔽和檢測精度不高等原因有一定的可能性需要進行二次增強掃描,因此醫護人員需要提前將重新檢測的可能性對其進行告知,同時告知的還有需要注射造影劑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避免患者在出現此情況時過于恐慌影響加測效果,告知其檢測無不良反應,對安全的影響微小。(6)在掃描前對患者再次進行病癥評估,主要包括基礎血壓值、意識情況、心率脈搏速度、體溫等,并在記錄后交由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同時將患者的特殊情況(如有管道留置等)對檢測人員進行詳細的交代。(7)在進行檢測前,檢測人員需先為患者進行室內溫度、濕度環境是調整,使患者感覺舒適。(8)在掃描結束后,詢問其有無不適之處,同時為其予以保暖措施。再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若有造影劑外滲、過敏等情況,則進行相應的護理、藥物處理,積極緩解并發癥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在拿到檢測影像資料時確認是否為患者本人的檢測資料,避免誤拿錯拿,在觀看報告后將其中的優勢指標對患者進行告知。(9)注意事項:除了對金屬需要嚴格控制外,在進行檢測前還需要注意人體中的假體需要取出,若患者身體有切口和輔料,考慮進行清除或者更換物無顯影效果的材料。j檢測儀器需要在使用前進行檢測和預實施,并確保患者皮膚無大面積接觸,四肢和雙腿之間放置襯墊,避免因為接觸形成電回路。

1.3 療效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估,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進行評測,標準為50分、60分、70分,低于50分為輕度抑郁、焦慮,50~60分為中度抑郁、焦慮,超過70分為重度抑郁、焦慮。統計在試驗期間出現造影劑滲漏、情緒煩躁不安(影響到校測效果)、藥敏反應、昏迷及出現危重癥狀的患者比例,并在試驗結束后計算安全護理后風險發生率。評估兩組的檢測質量,包括檢測花費時間和醫師/檢測人員反應檢測質量。以負性情緒評分、檢測質量和護理風險發生率等來對安全護理的效果進行判斷。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 結果2.1 兩組患者護理風險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82例患者中出現造影劑滲漏1例、情緒煩躁不安(影響到校測效果)1例、藥敏反應分1例,無昏迷及出現危重癥狀發癥患者出現,護理風險發生率為3.66%(3/82);試驗組82例患者中出現造影劑滲漏1例、情緒煩躁不安(影響到校測效果)1例,護理風險發生率為2.44%(2/82)。試驗組護理風險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52,P=0.616)。

2.2 兩組患者試驗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試驗前,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3.72±4.81)分,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3.12±5.18)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686,P=0.4432);對照組患者的SDS評分為(47.21±5.21)分,試驗組患者的SDS評分為(47.95±4.98)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298,P=0.3539)。試驗后,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0.54±6.51)分,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1.58±3.1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2190,P=0.0010);對照組患者的SDS評分為(49.58±6.33)分,試驗組患者的SDS評分為(39.65±4.7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3880,P=0.0010)。

2.3 兩組患者檢查耗時和圖像質量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檢查耗時為(22.51±4.84)min,試驗組患者檢查耗時為(17.51±3.96)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2402,P=0.001);對照組患者的圖像質量評分為(6.51±1.05)分,試驗組患者的圖像質量評分為(9.14±0.57)分,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9338,P=0.0010)。3 討論磁共振是一種使用頻率較高的檢測方式,這種檢測方式雖然相較于X線和CT的檢測花費時間更長,費用更高,但檢測準確率更高,影像圖案更清晰,能夠更好的幫助醫師對患者的病灶部位進行觀察和分析,進而制定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療方案[4-6]。但由于磁共振檢測時需要安靜的環境和較大的場地,因此在檢測時患者往往會因為房間的空曠和安靜的環境凸顯的儀器運行聲音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加之行磁共振檢測的患者其病癥多是醫師無法通過常規的方式進行判斷,患者會存在對于病癥的擔心、抑郁等情緒,因此在進行檢測時,部分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不適癥狀,如胸悶、頭痛、惡心、心率提升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被誘發幽閉恐懼癥,加重其不良情緒,使其檢測的準確率下降[7-9]。

為了降低患者在檢測期間的心理恐懼、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提升檢測質量,目前醫護人員多在磁共振檢測全程中對患者采用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但經反饋顯示,常規的護理措施產生的效果較差,無法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其檢測質量和檢測期間的生理心理舒適度仍然是困擾醫護人員的重要難題。據相關報道[10-14]顯示,若在檢測期間對患者采用安全護理措施,檢測人員嚴格遵循操作規程,準確的遵循醫囑對患者進行輔助措施和并在進行檢測之前加用心理情緒疏導等措施,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在磁共振檢測期間的舒適度。隨著經濟的發展,受檢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在磁共振檢測方面也是如此,加上磁共振相關知識的普及也會導致以部分受檢患者希望獲得更為舒適和人性化的護理。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的磁共振檢測護理無法對患者的隱私和安全進行保護,甚至還會因此出現患者護理滿意度極差進而發生醫患糾紛的發生[15-16]。常規護理措施多流于表面和規章,只是按照規定對患者進行單純的告知,加上患者對于此檢測方式的了解較少,極易在檢測過程中因為長時間幽閉環境和機械聲音等出現心理不適,并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17-18]。安全護理措施是一種嚴格遵循制度和流程、遵照醫遵和患者自身的情況進行的護理模式,相對于常規護理模式,安全護理能夠從多方面幫助患者順利的進行磁共振檢測,且出現的生理和心理異常的可能性較小[19-21]。其中為患者進行預約和體征報告呈遞利于評估患者在此時是否適宜檢測,并為其選擇適宜的檢測時間和方法,提高檢測質量;為其進行安全宣講和檢測內容描述能夠幫患者更加了解磁共振檢測內容,降低患者在檢測時的風險,加上讓患者觀看檢測視頻等措施,為其提升對檢測的預期,患者有了心理準備,即使在出現異常情況也能保持冷靜,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檢測,在掃描結束后的報告檢測、病癥講述等措施則可幫助患者緩解心理緊張情緒[22-25]。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檢查耗時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圖像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風險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接受磁共振檢查的患者若預先接受安全護理,能夠有效的提升其檢測質量,緩解其在檢測期間的心理負性情緒。

參考文獻

[1]屈媛.風險護理管理模式應用在CT和磁共振檢查室中的護理管理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1):134-135.

[2]林桂蘭.全程化心理護理在磁共振增強患者檢查中的應用[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153(1):297-298.

[3]黃慶艷,郭艷愛,喬憶蓮.全程心理護理干預對肝臟MRI增強掃描檢查患者不良反應及圖像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1):81-83.

[4]畢慧萍,李正偉,聶云飛,等.神經外科3.0T高場強磁共振復合手術間的護理管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6):130-132.

[5]申聰聰,董薪.高場強術中磁共振系統的護理安全管理[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1):264-265.

[6]賈艷芳,趙化嶺,崔萌萌.淺析磁共振檢查中對幽閉恐懼癥患者的心理護理研究[J].臨床研究,2019,27(1):181-182.

[7]張志花,陳莉玲.核磁共振檢查患者安全舒適需求的雙視角護理策略探討[J].罕少疾病雜志,2018,129(4):64-66.

[8]遲小茼,董桂青,鄧凱.護理干預在幽閉恐懼癥患者磁共振檢查中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7):43,52.

[9]聶虹.分析護理干預應用于磁共振腹部檢查患者的臨床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3):158-159.

[10]陜夢迪,高潔.全方位護理干預對肝臟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患者檢查結果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5):156-157.

[11]陳喆.磁共振在中國—2014年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全國磁共振學術大會高峰對話紀實[J].磁共振成像,2014,5(s1):100-104.

[12]趙云霞.安全護理干預在心臟介入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5):956-957.

[13]覃文華,程廣,冼旺森,等.快速掃描成像序列在胎兒磁共振檢查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12):1302-1303.

[14]賴文娟.心理脫敏護理干預在高場磁共振檢查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8):141-143.

[15]黃淑程,賈方,鄭綺明.基于親情行為體察的優質護理服務方案在核磁共振增強成像檢查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20):2609-2611.

[16]馬素文,孫崢,吳杰,等.老人兒童及孕產婦磁共振檢查護理配合流程的改進[J].護理學報,2020,27(2):24-27.

[17]房偉偉.核磁共振增強掃描檢查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64):273-274.

[18]樊群博.人文關懷及心理護理在核磁共振檢查中的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17):249-250.

[19]米偉.人文關懷及心理護理在成人核磁共振檢查中的應用價值和滿意度評價[J].醫藥前沿,2020,10(11):205-206.

[20]何美玲.磁共振成像檢查時緊張綜合征的心理護理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1):1990-1992.

[21]宋圓圓.循證護理在磁共振成像增強掃描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5):139-141.

[22]鐘瑜.整體護理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中的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10):250-251.

[23]仇志敏,丁長青,劉維,等.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在磁共振成像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19):241-245.

篇7

建筑工程一線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按規范和規程施工,積極采用新工藝;加強施工環境的管理等,以加強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施工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by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s a perfect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strict market access, and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quality of materials management, do

Building engineering a line from personnel of education training, production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actively adopt new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secur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質量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關鍵與核心,其不僅關系到項目投資成功與否,也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目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趨成熟的今天,建筑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建筑工程質量穩中有升,但建筑市場仍不規范,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影響因素多,尤其是不可控因素多,所以容易產生質量安全問題。例如,施工材料的微小差異、施工環境的微小變化、施工機械的正常磨損等,都有可能產生施工質量事故。這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就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進行探討。

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企業領導重視不足,機構設置不全

當前,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領導對施工質量安全重視不足,對質量安全的管理過分依賴于政府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和社會監理單位,而忽視了自身質量管理機構的構建和人員安排,企業內部質量、安全管理隊伍不斷萎縮、大量流失,導致施工企業內部質量、安全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自我驗收、自我保證、自我管理出現大幅度滑坡,如施工項目質量、安全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下降,大部分是項目經理追求低成本;無明確企業各個環節、各個崗位的質量、安全職責;沒有加強對現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培訓和執行力度等,從而致使工程質量安全無法保障。

1.2 建筑材料不符合規格

建筑工程材料是構成工程實體的最基本單元,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其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材料標準的要求,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建筑物的質量等級、結構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質量不合格,輕者導致工程項目返工,重者導致工程質量事故的現象時有發生。建筑材料常出現的問題有:檢查抽取的建筑材料達不到標準要求;對工程項目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質量把關不嚴,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未檢查其出廠合格證等,導致部分不合格的產品使用到建筑實體中;一些過期建筑材料使用于建筑施工中等均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安全。

1.3 施工一線勞務隊伍作業水平不高,操作不規范

隨著建筑企業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施工隊伍主要是由農民工組成的一線勞務隊伍,其缺乏培訓,質量安全意識淡薄,技術能力、整體素質水平不高,對施工中被用于規范的“操作規程”不予重視,施工操作方法僅憑師傅口頭傳教,全無“操作規程”作指南或約束,施工操作不規范,這些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隱患。

2 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為切實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應做好以下五項工作,即企業領導重視施工質量,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管體系;嚴格市場安全準入,從源頭上遏止重大事故的發生;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加強政策引導,認真做好建設工程一線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按規范和規程施工,積極采用新工藝;加強施工環境的管理。

2.1 企業領導重視施工質量,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管體系

為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企業領導重視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管體系,為每項工程施工現場配備固定的質量、安全人員,落實責任制嚴格考核,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監督執法能力。明確規定企業專職質檢安全管理人員數量,提高對企業質量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加大開展聯合大檢查力度,工程實體質量、安全是否符合國家質量驗收規范標準,保證質量安全檢查工作;對逃避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對未嚴格按照質量安全施工規范施工等違法行為,要加大查處力度,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關機構和個人的責任。

2.2 嚴格市場安全準入,從源頭上遏止重大事故的發生

要加大建筑市場安全準入力度,將保證工程質量安全作為市場準入的一個重要方面。嚴格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做好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和管理工作,規范程序,依法行政,確保真正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隊伍進入建筑市場,將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施工企業清出建筑市場,從源頭上遏止重大事故的發生。

篇8

文中通過對近期熱門的袁厲害事件進行分析,引出危機干預和增權兩種理論模式,對兩者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嘗試結合,試圖以對袁厲害事件的個案介入為依托對社會工作介入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袁厲害;社會工作;危機干預;增權

一、 問題的提出

近期,曾經因為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而出名的蘭考縣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只不過這一次是因為另一個人,袁厲害。袁厲害在蘭考縣城很有名,但很多當地人卻說不出她的家在哪。袁厲害在蘭考縣城沒有固定住處,平時都住在擺攤的棚子里。她共有四個地方供孩子們住,兩間小房里住了十幾個孩子。后面不遠處是蘭考的高級別墅。相對于吃,孩子們的穿衣問題好解決一點。以前都是鄰居或者民政局給一點,在街上撿一些。大的穿過了,小的接著穿。穿破了,袁厲害再給縫縫。漸漸為人所知后,很多熱心人把舊衣物和鞋子捐給孩子們穿,以致堆成小山。20多年前袁厲害第一個收留的病兒袁海洋,如今已經長大成才。海洋畢業于河南檢察官學院,2012年6月準備報考公務員。由于還沒參加工作,于是他在蘭考縣城賣起了早點,幫助解決家里負擔。袁厲害是蘭考縣的一名村婦,從1987年收養第一名兔唇男嬰開始,至今20多年收養的棄嬰已超過百名。袁厲害因自費收養這些先天性殘疾的棄嬰獲得了“愛心媽媽”的美譽。但也有人指責她“拿棄嬰騙低?!薄ⅰ袄煤⒆訑n財”,不斷向政府部門“伸手”提條件等。在別有用心的人眼里,她是個備受爭議的人物。

2013年1月4日清晨8時許,河南蘭考縣一收養孤兒和棄嬰的私人場所發生火災,“愛心媽媽”袁厲害收養的孩童中7人不幸喪生。當天上午,消防人員趕赴現場進行全力搶險,經現場清理,事故收養棄嬰造成4人死亡,3人在送醫途中搶救無效死亡,1人正在搶救中,起火原因是其住宅內的兒童玩火所致。蘭考民政局楊佩民局長說,“袁厲害是不是騙取低保賺錢不清楚,但袁厲害沒有能力、沒有條件收養棄嬰,也沒有相關手續,屬于違法收養。” 2013年1月8日,“1.4”火災事故多名相關責任人被停職,等待事故原因調查結果再作進一步處理。“1.4”火災事故發生后,蘭考縣在事故處置過程中,啟動問責機制。蘭考縣民政局局長楊佩民,民政局黨組副書記李美姣,民政局副主任科員、社救股股長馮俊杰,蘭考縣城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金衛東,城關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建議,城關鎮民政所所長耿彩虹等6名相關責任人已被停職檢查,待事故原因調查結束后,將對上述人員及相關單位和責任人依法依紀進行處理。這件事情讓袁厲害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各種聲音此起彼伏,而作為一個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對這件事情應該用社會工作的視角去考察,在這個事件中,袁厲害無疑是一個弱勢群體的代表,而且是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另一方面,其與當地政府的關系上來看,她是相對無權的,這方面也是需要社會工作來為其增權。

國內目前對危機干預的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大領域:首先,一些人把危機干預的焦點放在大學生身上,心理危機干預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關鍵性工作,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到學校乃至社會的和諧與穩定。[1]其次,一些心理方面的學者關注危機干預的一些具體技術,從心理危機干預的原則、策略、模式、步驟及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綜述,并提出了構建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網絡的設想。[2]最后,很多學者在汶川地震后研究了災難過后的危機干預,充分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才能夠既促進災后心理危機干預的專業提升,又進一步增強實務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3]從這些可以看出,很多研究集中在危機干預的一個用心理技術表面的干預,對于一些特定的現象忽視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并沒有深度考察,更多的是一個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待這些問題,并且沒有過多的考慮其所在的社會因素的一些影響。因此,在對待袁厲害事件進行社會工作介入的時候應該考慮在危機介入的過程中引入增權的介入,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

二、 危機的分析與介入

危機是指個人面對人生重要目標受阻的情境、或經歷緊張事件、情境時 ,內心感覺運用過去習慣性處理機制不足以應付當前狀態,或找不出解決對策陷入無力感,引起情緒起伏變動、緊張和其它異常反應。[4]

危機影響個人的突發事件或情境,個人認為生活重要目標達成上受到嚴重阻礙。有明顯的、嚴重的情緒混亂。急性反應:無助感、焦慮、震驚、憤怒、煩躁、緊張、恐慌等。個人無法有系統解決問題,心理上高度脆弱。在短時間內,個人一定要做選擇和設法取得平衡。袁厲害事件中,袁厲害原本相對平靜的生活被這突然到來的大火打亂了,她還沒能從幾個孩子死亡的悲痛中清醒過來,卻遭到了警方的調查、民政部門的推卸責任以及一些社會輿論的不懷好意的攻擊,袁厲害此時出現了昏厥等情況并被送去醫院治療?,F在的袁厲害心理脆弱并且不穩定,社會工作者需要對她進行危機介入。

危機介入是指對處于生活危機狀況中的人施予短期性干預的方法,通過提供個人急需的幫助,協助克服危機情況,重回身心平衡。在綜合運用這些不同的服務介入技巧時,危機介入模式形成了有效調適和治療危機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則:及時處理,由于危機的意外性強、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時間有限,需要社會工作者及時接案、及時處理,在袁厲害事件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在第一時間接觸她。限定目標,危機介入的首要目標是以危機的調適和治療為中心,盡可能降低危機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響的擴大。只有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標上,社會工作者才能與服務對象共同協商和處理面臨的危機,雖然袁厲害的問題并不是表面的危機,但是危機的干預在時間順序上應該放在首位,先幫其調適心理情緒。輸入希望,因為當危機發生之后,服務對象通常處于迷茫、無助、失去希望的狀態,所以在危機中幫助服務對象的有效方法是給服務對象輸入新的希望,袁厲害的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民政部門的表態,社會工作者應該鼓勵她看到這個表態并不是絕對的。提供支持,在幫助服務對象面對和處理危機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務對象自身擁有的周圍他人的資源,為服務對象提供必要的支持,社會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熱心媒體以及熱心人士來對袁厲害進行物質和心理上的支持?;謴妥宰穑C的發生通常導致服務對象身心的混亂,使服務對象的自尊感下降。社會工作者在著手解決服務對象的危機時,首先需要了解服務對象對自己的看法,幫助服務對象恢復自信,袁厲害在大火后說放棄收養孩子,這就是她對自己否定的表現,是一種自尊感的下降,社會工作應該幫助袁厲害回憶收養孩子的經歷以及已經有的成果,幫助她重新建立自尊感。培養自主能力,危機是否能夠解決最終取決于服務對象是否能夠增強自主能力。整個危機介入過程就是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增強自主能力面對和克服危機的過程。社會工作對袁厲害進行幫助,低層次目標緩和她的焦慮癥狀、使她恢復或增進過去的生活功能狀態、協助她了解造成危機的前導事件,以及協助家庭或小區支持她。高層次目標協助她了解現在情形與過去危機或沖突之間的關聯性,并引發思考和感受新的因應方式,增強她自身處理危機的能力。

三、 增權理論及增權可能性分析

增權是指增強人的權利和能力[6]。增權取向的社會工作認為,個人需求不足和問題的出現是由于環境對個人的壓迫造成的,社會工作為受助人提供幫助應該著重于增強受助者的權能,以對抗外在環境和優勢群體的壓迫。權力存在于案主之中,而不是案主之外[7]。增權涵蓋以下三個層面的:一是個體層面的增權。所謂個體增權是指個體得以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以及對所處環境的融合與影響能力,包括實際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兩個方面。對于不同的弱勢群體對象來說。個體增權的側重點不同,各元素的權重也有所不同。二是人際關系層面的增權。離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任何人都無法提升自己的權力和能力。人際關系層面的增權,一方面可以增加一定的社會資源或社會資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爭取公平的社會環境。三是社會參與層次的增權。社會參與層次的增權目標指向對社會決策的影響,表達自己利益訴求和參與社會資源的分配,爭取到與健康社會和進步文化相匹配的社會公正和社會平等待遇。

實踐“增能”原則有[8]:(1)集體參與——當事人和工作人員共同合作,對袁厲害進行社會工作介入首要的事情也就是爭取他的合作;(2)當事人充滿改變的能力,只要給予資源、機會,袁厲害經歷這次事件后知名度有一定提升,而且她有一定的爭取資源的潛力;(3)當事人是推動改變的主角,社會工作的介入不應該取代袁厲害的主體地位,她自己作為主角的效果遠比社會工作代勞好;(4)確認當事人的主體經驗,讓當事人主動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語,也就是說出關于想表達的事情的話語,這一點袁厲害在接受不同媒體采訪的時候說過很多經歷,社會工作者可以幫助她整理出合適的語言;(5)解決問題的方案具有多元性,針對袁厲害事件的解決不僅是個人層面,還有社會層面等方案;(6)非正規支援有助于減低焦慮及提升個人能力和控制感,袁厲害的親人在事發后第一時間也對她進行關注,社會工作者可以發掘她的親人中存在的非正規支援;(7)當事人自己決定增能的目標、方法及結果,這體現了社會工作的案主自決原則,袁厲害有自決的能力;(8)意識提升十分重要,資料提供有助改變的出現,社會工作者應該引導袁厲害形成一種權利意識,這樣在發現資源后她可以自己發現其中機遇促成改變;(9)增能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的能力培養和建設的過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增能的過程就是一個能力建設的過程。能力建設是指促進能力建設和鞏固的過程,從而使個人和他人一起獲得為改善生活的力量和盼望。人們的權力來源于他們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別人的給予。如果發展計劃和救濟計劃并非依賴于人們自身提高而做出的努力,那么它們可能影響人們自身權力的獲得[9]。通過對袁厲害進行增權介入,從而培養她自己的爭取社會資源支持等權利的能力。

四、 危機介入和增權社會工作的方法探討

危機介入較少討論社會系統對個人危機的影響,也缺乏納入適當社區服務系統來進行危機干預,社會政策層面的增能難以實

施[5],而增權理論對社會系統的利用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缺,增權的第二個面向,就是面向弱勢群體所處的社會權力關系,以去權的角度來思考弱勢群體的困境,堅持公平及公義的原則,扶弱鋤強,改變不合理的權力關系[6],兩者的結合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谶@個背景,下面對社會工作的具體介入方法進行探討。

(一)建立良好溝通關系

社會工作者首先要向袁厲害說明社會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價值觀以及一些工作方法,并且傳達協助處理她目前所遇到的危機的意愿,運用同理心等個案溝通技巧與她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關系,爭取袁厲害的信任。

(二)評估案主需求

在這個評估階段,社會工作者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評估。首先,根據對袁厲害的一些情況的了解以及溝通對話,判斷袁厲害的危機程度,找出引發危機的主要情境,評量相關影響因素,協助她認清核心問題和是否為危機,了解她對此生活事件的主觀性看法以及他在該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其次,社會工作者對袁厲害的評估不能僅僅局限在她目前所遇到的危機,還要看到造成這個危機的背后深層原因是她長期的無權感,即在長期的收養孤兒的生活中,她很少得到民政部門和社會的認可,甚至產生了很多非議。

(三)處理感受和提供協助

袁厲害的危機表現比較嚴重,情緒上起伏比較大,而且在身體方面也因為生病而被送入醫院。社會工作者這時介入的切入點應該是協助她疏導自己因為危機引發的焦慮緊張情緒問題,使她重回身心平衡。

(四)協助制定增權計劃并且執行

增權的主體是袁厲害,社會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引導和協助她制定增權的計劃并執行。增權計劃應該分成三個層面:首先,社會工作者要引導袁厲害意識到她收養孤兒僅憑一己之力并且這么艱苦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種無權,然后通過與媒體合作爭取一些慈善組織的物質支持,讓她知道自己也可以這樣取得資源,促進她的意識覺醒;其次,社會工作者要把這種爭取資源的技巧和知識教授給袁厲害,并且鼓勵她使用這些方法;最后,社會工作者要鼓勵袁厲害利用媒體的關注來倡導社會的關注,倡導社會對孤兒的關心以及政府對民政工作的反思。

(五)結案、評估與跟進

社會工作者對袁厲害的權能意識和行為進行評估,達到預期目標后與袁厲害確認結束服務的時間安排。在結束介入以后,社會工作者應該繼續通過電話等方式鞏固增權效果,協助她處理在后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五、 結論

在個案分析時把危機干預理論與增權理論結合,關注案主所面對的危機同時也著眼于危機背后的案主的權利感的缺失,在個案工作過程中危機干預之后進行增權的介入,從根本上增強案主的權能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個案工作助人自助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沈文青、劉啟輝,高校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角色定位,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11期。

[2]王靜會、李靜華,淺談突發事件后的心理危機干預,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3]耿愛英,社會支持在災后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山東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

[4]宋麗玉,社會工作理論: 處理模式與案例分析,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5,p140。

[5]高萬紅,增能視角下的流動人口社會工作實踐探索——以昆明Y 社區流動人口社區綜合服務實踐為例,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6]王思斌,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p111。

[7]張時飛,上海癌癥自助組織研究:組員參與、社會支持和社會學習的增權效果,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 2001第1期。

[8]趙維生、黃昌榮,青年工作與充權理論與實踐,香港政策透視,1999 年版,p140 。

篇9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平安園區”建設的總體要求,對公眾安全感測評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全面徹底的整治,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為園區平安建設、法制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組織機構

本次活動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由園區辦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園區辦工會主席擔任,成員由綜治辦、派出所等單位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園區綜治辦主任兼任,園區各企業要成立相應機構,有專人負責,結合本單位實際,及時拿出方案,確保工作目標實現。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集中宣傳

1、召開園區提升公眾安全感工作動員大會。由園區各企業主要負責人,園區各單位負責人,全體機關干部參加。

2、園區各企業要認真開展宣傳排查摸底工作,開展好懸掛2條以上橫幅、書寫3條以上永久性上墻標語,刊出1期以上的墻報、黑板報,正面宣傳政法部門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舉措及成效,下發好的公開信。

(二)全面整治打擊

園區派出所要在現階段深入開展“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整治“賭博”等專項斗爭和統一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通過嚴打整治專項斗爭提升公眾安全感。同時,公安干警、治安巡防隊要著裝加大巡邏頻率,堅持日夜巡邏,提高見警率,有效震懾犯罪分子,制止和預防犯罪的發生。

(三)加強治安防范

1、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要健全各級矛盾調處機構,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組織建設,全面落實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制度,著力把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

2、加大對社會面的控制力度:一是充分發揮園區專職治安巡防隊的作用,加大治安巡邏防治力度,著力提高園區道路見警率;二是加強“天網工程”建設,有效發揮工業園區視頻監控系統的作用,密織基層社會治安防控網,不斷提升技防水平。

3、加強單位內保和群防群治工作。各企業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健全內保機構,落實經費和措施,提高防控能力,堅決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護好自己的物、辦好自己的事”。

4、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各企業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確保公眾安全。針對可能引發社會動蕩,危害公共安全的突況,制定完善工作處置預案,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做到組織機構健全,崗位責任落實,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

四、工作要求

1、要加強領導。園區各企業務必高度重視加強公眾安全感工作,充分認識進行群眾安全感測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增強群眾安全感、提高群眾對治安工作的滿意度,作為當前和今后一項重要工作來部署落實,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各企業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精心部署,狠抓落實。

篇10

近年來,在漢濱區委、區政府的精心指導下,漢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商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打好簡政放權、依法嚴管、優化服務的組合拳,努力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2019年安康市獲得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榮譽稱號。截至2020年10月,全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6635戶,其中新增各類企業1959戶。全區市場主體累計達到59926戶,企業提交材料齊全的開辦只需1. 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監管服務對象的鼎力支持,也凝結著大家的辛勤汗水。在此,向長期關心支持市場監管事業的廣大監管服務對象表示衷心的感謝!

平安是福,平安是金,平安是群眾最基本的期望。近年,安康市公眾安全感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6年獲得省級“平安市”榮譽稱號。2019年,全市公眾安全感96. 08%、平安建設知曉率95. 94%、政法隊伍滿意度98. 26%, 掃黑除惡群眾知曉率98. 19%、成效認可度93. 29%, 均位居全省第一,成為平安安康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公眾安全感是反映一個地方社會治安狀況的晴雨表,是衡量黨委政府執政能力的具體表現,是省對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指標。

2020年省級公眾安全感測評已經開始,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幸運的成為“平安安康的形象代言人”。近期,如果您的手機或您家里、企業的固定電話接到號碼為“029-12340”的電話時,這正是陜西省社情民意調查專線在對安康市平安建設“三率兩度”進行調查,請盡量使用普通話,用肯定語氣回答“滿意”“安全”“知道”“認識”, 不使用地方性口語及模糊性詞語,如實反映您身邊真實社會治安情況,客觀公正的回答問題。您的每一句回答,都將充分展示“平安安康”的良好形象,也必將不斷推動全市“三率兩度”再上新臺階。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體健康、闔家歡樂、生意興隆、平安幸福!(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