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中學教育范文

時間:2024-04-12 11:24: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式中學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式中學教育

篇1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 差異化 ; 層次性 ;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2-0079-02

在嘗試進行初中英語差異化教學之前,需要明晰相關的教學綱領以及教學目標,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教學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更易于接受相關教學模式,達到教學標準對學生能力所提出的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例如本文將要探討的“英語差異化教學策略”。筆者認為,此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師的相關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初中英語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有以下策略:

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量身打造教學計劃

由于初中學生本身的基礎的差異性,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基于差異化教學,就需要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英語學習基礎,為他們量身打造專屬的學習計劃,可以制定單元學習計劃、學期學習計劃,甚至是學年學習計劃。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英語的學習指明方向,使其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從而逐步提高學習成績。專屬學習計劃的制定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這是促進教學的最根本以及最重要的因素。

具有層次化本質特性的差異性教學,不僅可以體現在教學目標上,也可以實施在具體的課本學習當中,甚至是學生對于單詞的掌握。譬如在學習牛津版的初中英語課本時,Unit 4Finding your way 下面涉及到的Reading A以及Reading B這樣的相關設置就可以作為差異性教學的很好的示例。

二、為學生提供自由發展個性語言能力的環境

我們知道,英語中最為普及的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語言分別是美式英語以及英式英語,為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面性以及英語能力發展的綜合性,課本中的英語單詞通常會標注兩種讀法。而基于英語的差異化教學,教師就需要從最常用的學習英語的四種方法“聽說讀寫”入手,為學生選擇更適合自身實際的語言提供客觀條件和相對良好的語言環境。例如,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的日期的書寫方法以及讀法存在很大的差異性,1988年5月20日,美式英語的通常讀法是May the twentieth,nineteen eighty?鄄eight,而英式英語則會讀成the twentieth of May, nineteen eighty?鄄eight。此外還有一些常用的單詞會有所不同,例如足球在英式英語中是soccer ball,美式英語則是football。

當然,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只是個性化教學的一個方面。由于現代化的教學更多地強調學生的自我豐富與自我發展,所以在教學中也要做到以人為本,不僅為學生學習的個性打造平臺,與此同時也需要為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提供可能性。

三、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加強教學互動

由于英語對學生來說畢竟是一門新的不熟悉的語言,所以長時間以來學生們害怕學習英語,久而久之,英語學習中的弊病就會越來越明顯,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升學。在英語的教學中加強教學的互動性,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也能為學生提供差異化學習的課堂。互動學習的課堂是一個生動、個性的課堂,不僅能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例如在學習Unit6的Reading部分中的“An Earthquake’s home”這一模塊時,就可以采用互動教學的方式,通過同學間的交流與討論來得出“What should we do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以及“the way of protect one selves”等問題,在學習課程的同時也使學生增強了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完全處于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也從根本上體現了英語差異化教學的目標。

四、建立完整的教學激勵模式

正如在上文中提及的,筆者認為,差異化教學模式需要以人文本,尊重學生,所以在以上三種措施的基礎上建立完整的教學激勵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巨大熱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學生身體里蘊含的學習語言的巨大天賦與潛能。當然,筆者在這里提倡的激勵模式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勵,而非物質激勵。當學生在互動學習的課堂中敢于并善于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當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師為其量身打造的學習目標,當學生在測試中取得進步的成績時,教師都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得學生更加有信心去完成更多的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劉娟華.如何運用中學英語差異化學習發展模式[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06).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7).

[3]陳玉云.構建差異化英語教學模式的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2(11).

篇2

關鍵詞:初中英語; 影視資源; 輔助教學;

眾所周知, 英語教育的目標應當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應用能力, 進行順暢的英語對話和對西方語言文化的全面了解。初中英語教學中, 英語教師除了要注重對學生基礎英語知識的教導外, 還應利用影視輔助的方法提高學生進行英語應用能力。影視輔助的提出是對傳統英語教學的創新, 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減輕了學生高壓學習的壓力, 促使他們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從而提升初中英語的教學水平。

一、影視輔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影視輔助教學, 是教師利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來提升英語課堂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從而能夠將英語知識和文化傳遞給每一個學習者, 對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 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打開學生學習英語的大門。學習語言的目的, 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靈活的運用和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 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階段還有重要的教學任務和升學考試。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 教師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考試成績上, 導致學生學習英語沒有太多積極性。而影視輔助的方式能夠將課堂的氛圍調節得很歡快, 有效化解了學生學習的壓力感, 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英語知識, 形成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

其次, 有助于學生了解真實的英語語言表達方式, 練就一口地道的英語口語。影視輔助的教學資源中都是最地道的口語表達, 可以有效彌補應試教育中死板教學的劣勢, 讓學生掌握最正統的英語口語表達方式, 在未來的交流中得心應手。語言的學習是需要環境的, 但是學生受到本土生活環境的局限, 很少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經常給學生觀看英語影視資源, 可以給他們制造利于交流的語言環境, 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英語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形成優秀的英語運用能力。

最后, 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也是學習的過程, 對教師執教水平的提高也有積極作用。由于利用影視進行輔助教學需要教師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影視資源的選擇也需要經過挑選和研究, 教師需要對英語文化有詳細的了解、十足的把握, 讓所使用的影視作品有助于自己的教學。由此可見, 教學是一個相互增長知識和能力的過程, 影視資源的選擇與應用對教師執教能力有很大提升。

二、影視輔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精心挑選影視資源,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師可以選擇的影視資源范圍很廣泛, 但是應用于教學中要求精, 綜合考慮選擇的影片是否適合本堂英語課程的內容, 不要過于盲目的選擇, 導致最后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處于成長時期, 教師在挑選時要選擇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的內容, 因為國外的英語影視作品不僅僅可以學到最真實的語言運用情況, 還會傳遞出他們的文化思想, 要保證學生接受的是正能量的文化。

國外的影視作品口語發音有美式和英式的區別, 教師要注意在播放前提醒學生注意一下, 不要對他們形成錯誤的示范, 也有助于讓學生進行自我選擇和模仿。此外, 在選擇影視作品進行教學輔助時, 教師要選擇一些具有幽默風格的影視資源, 制造一個輕輕松松的觀影氛圍, 與平時壓抑的學習氛圍形成強烈的對比。盡最大的努力給學生一個歡樂的學習體驗, 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使其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和思考問題, 不斷的增強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

(二) 創設輕松教學氛圍, 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語言的培養需要教師給他們提供一個利于交流的氛圍, 英語教學中更應當利用有效條件去制造這樣的語言環境, 從而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利用影視資源進行英語教學輔助有助于創設利于語言形成的環境, 讓學生受到地道英語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而形成正確的英語表達能力, 學習到正統的西方文化。

目前, 初中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所以適當的放松會給學生一個釋放的出口, 能夠增加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好感, 逐漸喜歡上英語學科, 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知。對于影視作品的內容, 學生可以在課下組團進行英語交流, 給他們提供交流的環境, 相互進行英語口語的練習, 增進班級之間的師生情誼。同時, 影視輔助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西方文化知識, 帶領他們見識到正統的西方文化, 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 增長自身閱歷, 從而推動他們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思考。

(三) 利用有效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影視輔助教學有多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親身體會學習的樂趣, 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

一方面,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觀看的影片片段進行配音。學生可以對自己喜歡的影視片段進行配音, 有趣而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給學生增添學習樂趣, 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 通過英語配音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英語發音上存在哪些問題, 進而進行不斷地修正, 達到正確的狀態。

另一方面, 除了對影視資源進行配音之外,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的演繹, 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角色扮演對學生的要求更高, 除了要用正確的英語發音, 還要加上自我情感表達和肢體語言, 更加有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種方式促進了一些對英語沒有興趣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表演欲望的學生會因為想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刻苦學習英語知識, 從而提升初中英語整體教學與學習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 影視輔助教學給英語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教學資源, 創新了英語教學模式, 極大地推動了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注重對影視資源的挑選, 給學生提供正確有意義的作品, 創設輕松的語言學習環境, 要利用多種英語影視資源和教育教學方式, 打開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大門, 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掌握與應用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主體參與

為了能夠在實際的詞匯教學過程中正確高效地實施主體參與性教學, 教師應該掌握正確的策略。只有通過合適的策略,這種教學手段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根據本文的研究,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實施主體參與型教學的具體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所學詞匯進行歸類和總結

在高中英語的詞匯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高三這一備戰高考的特殊階段,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對所學的詞匯進行歸類和總結。另外,學生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對所學詞匯進行歸類和總結。這樣,由于這些詞匯是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小組合作得到的,因此,他們對這些詞匯的記憶會更加深刻。反之,如果教師將自己的分類結果告訴了學生,學生只能是被動地去記憶這些詞匯,這樣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也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分類和總結能力。比如,在學習完外研版高中英語選修7第一模塊Basketball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不參考課本的情況下,總結出該模塊中所涉及到的有關籃球這項運動的詞匯。教師可以做出如下引導:Now, you should 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try to have a summarize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about the basketball. I will check which group is the final winner.

2. 指導學生畫出相關詞匯的思維導圖

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真正以學習的主人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還可以指導他們畫出相關詞匯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便可以從語音、語義、用法以及構詞法等多方面全面掌握重點詞匯,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些詞匯的理解。比如,在學習了高中英語外研版選修6第6模塊War and Peace中的disagreement這個單詞之后,教師可以做出如下指導:Now, please work by yourself and try to draw the mind maps of the word “disagreement”. You can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is word, the meanings of this word, the specific usages of this wor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word and other similar words and the word-formation of this word. 這樣,學生便可以在思維導圖中探討disagreement這個詞匯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的區別,或者是相關詞匯agree, agreement, disagree等的意思和用法等。這樣,通過學生自主繪制相關詞匯的思維導圖,學生不僅可以從多個層面對一個重點詞匯進行全面地再次學習和總結,還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3. 指導學生運用相關詞匯就某一話題進行口語練習或者寫作練習

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在實際的英語會話或者英語寫作中正確恰當地運用這些詞匯。另外,通過形式多樣的口語練習和寫作練習,也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詞匯的學習過程中,并能在實際的場合中運用這些詞匯。比如,在學習完高中英語必修五第五模塊The Great Sports Persona的單詞之后,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場合中恰當地運用詞匯,實現活學活用的目的,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Now, please use the words in this unit, such as athletics, rugby, bat, club, net, pitch, ring, stadium, track, tracksuit, trainer, perform, sportswear and so on to describe a sport situation. 這樣,通過在寫作中進行實際聯系,學生不僅可以對這些詞匯的語義和用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寫作技能,值得在實踐中進一步地進行實施。

4. 結語

總之,根據新的課程英語標準的要求,在高中英語的詞匯課堂中,教師應該努力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采用主體參與型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在學生的心目中,詞匯學習才不是過去的死記硬背,而是通過自己的總結、歸納、提煉以及實際運用而深刻內化習得英語知識的有效學習方式。

篇4

【關鍵詞】網絡資源;寫作教學;暢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0

一、問題的提出

縱觀歷史,在我國外語寫作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是結果教學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和過程教學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其中結果教學法認為教學過程就是老師給出刺激(stimulus),學生做出反應(response)的簡單過程,其關注點主要是學習者的學習結果(product),整個寫作過程均在老師的支配下完成,學生缺乏自由的寫作空間,過程比較枯燥乏味。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快速普及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教學很快成了時代的弄潮兒,這為語言教育和學習提供了便利與挑戰。作為語言教師,我們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它對現代語言教學的巨大影響。新課標在寫作的九級要求中對寫作教學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高中生應能用英文寫摘要、報告、公務信函等;能比較詳細和生動地用英語描述情景、態度或感情;能闡述自己的觀點、評述他人的觀點。

二、高中英語網絡暢游式寫作教學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 Theory)

以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Vogotsgy)和美國心理學家科恩伯格(O.Kernberg) 為代表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認為學習具有社會性,借助學習是獲取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2. 輸入假說理論(Input Hypothesis)

輸入假說理論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提出。他認為人類的語言學習有賴于語言的合理性輸入,既不能遠遠超出習得者的現有水平,也不能低于或接近于學習者的現有水平。語言輸入只有稍高于原水平的語言能力,具有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既有趣又有關(Interesting and Relevant)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高中英語網絡暢游式寫作教學的輔助資源

隨著網絡信息教育的逐步拓展,網絡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愈發能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個性需求。目前常用的學習資源有語料庫(Corpus),網絡百科(Online Encyclopedia),網上電子圖書館(Virtual Library),博客(blog) 等等。

1.語料庫

語料庫是以電子計算機為載體承載語言知識的基礎資源,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能快速準確地為學習者提供搭配,語體和詞匯等諸多真實實用的語言信息。英語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簡稱BNC )是目前網絡可直接使用的最大的語料庫,由代表廣泛的現代英式英語文本構成,其中書面語占90%。

2.網絡電子圖書館

電子圖書館,是依托通信技術的語言學習網絡平臺。電子圖書館,具有存儲能力大、速度快、便于查找等特點。利用電子技術,在這種圖書館,學習者能從各色各類的資料中,快速查找到自己寫作所需要的參考資料。

網絡百科是一個所有網絡用戶均能平等的瀏覽的信息平臺。2001年Bomis網站的總裁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首先發起并創辦了維基百科(Wikipedia),這為廣大的學習者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學習和交流空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英文網絡百科不斷涌現。

3.博客

博客是目前眾多網站提供的一種網絡空間服務。從內容上講,博客是個人化的行為,博客的文章是從個人的角度反映自己的思想。由于博客的溝通方式靈活方便,它已成為人與人之間越來越流行的溝通工具,并且逐漸被應用到教育實踐領域中。

博客寫作日益普遍,這種正在興起的寫作方式改變了傳統的寫作格局,因其不受各種“門檻”的限制,使“自由表達”成為可能。我們都知道,日記是一種私密的表達空間,而博客則是把這個私人空間開放化。讓每一個閱讀者都能看到作者的生活故事、思想歷程和閃現的靈感。同時,閱讀者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和評價在博客上給予反饋。

四、高中英語網絡暢游式寫作教學的原則

1.誘發寫作動機 ,激發寫作興趣。

學生的學習認知過程,除了依靠觀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還受興趣、情感、動機、需要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運用多媒體網絡圖文聲像并茂的優勢,把抽象的事物變為生動形象,觸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寫作和表達的欲望,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求知,去發現,去創新,促使他們進行情感的表達、流露和交流。

2.鼓勵主動探究,發展思維能力。

在寫作訓練發展思維能力歷來處于重要的地位。網絡語言與普通語言相比的一些內在特征,使得它在語言學習中對思維的培養作用重大。

五、高中英語網絡暢游式寫作教學的實踐

筆者認為,網絡暢游式寫作教學是基于網絡技術環境下的作文教學。其核心是學生利用網絡自主獲取信息、自主寫作、交互評改,最終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我校網絡暢游式寫作教學的技支持平臺和課題研究探索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學校網絡課程的開發、使用和管理。

基于學校“英才孵化網”,開發豐富多彩的中學網絡課程,不斷優化其使用和管理,實現三個整合:①星海明燈(Moodle平臺)、星海博客、概念圖Inspiration軟件等不同信息技術工具與網絡學習平臺的整合②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級課程體系的整合③學校網絡課程學習、評價、服務、管理等多樣化功能的整合。

2. 提升網絡課程背景下教師的指導力。

通過學習培訓和全體師生課前、課中、課后進行網絡課程的教與學的實踐,有效提升網絡課程背景下教師的指導能力和學生利用資源進行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師生利用網絡平臺教與學的效能最大化。

3.完善學習策略,促進暢游式寫作教學。

在網絡課程背景下,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學習、實踐與研究,不斷完善學校“一二三齊步走”的整體性教學策略、完善暢游式學習策略,有效促進暢游式寫作教與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在數字化時代、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網絡已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論述,筆者認為我們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有必要對網絡空間的輔與英語寫作教學的關系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找到兩者有效的結合點。作為教師,我們還要更新觀念和知識結構,在實踐中轉變教學方式。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科學構建網絡寫作教學平臺,深入研究網絡課程與學生暢游式學習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其真正成為知識的積極構建者,在知識的海洋中開心暢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英語課程新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2]Jack Chi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R].California:The Gordon Moore foundation, 2001(4)

[3]衷克定.《網絡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認知問題探討》.《中國電化教育》雜志社出版 2002

[4]賈國棟.《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英語教學;體驗知識

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明確規定,要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培養以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經驗,在實際教學中設計有效的,真實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在生活中運用英語語言的意識,提高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如果語言脫離開真實的語言環境以及語言情景,那將失去學習語言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場景中運用語言,體驗語言知識。讓學生在教師已設計好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眼、耳、腦、手多種器官相結合去感知語言,體驗語言的意義,讓學生掌握、運用知識。

那么,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應該如何開展體驗式教學,筆者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優化課堂,精心設計教學情景,創造體驗

在傳統的英語語言教學中,教師一味只顧講授知識,滿堂灌,并沒有意識到學生自然習得語言的重要性,語言學習氛圍比較差,相反,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堂,應該讓學生自然地習得語言,在英語學習中體驗英語。如果要上一堂高效的英語課,教師應當創造更多真實有效的情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運用自己在課堂學到的知識。因此,教師應該在上課前備好課,精心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例如多媒體進行輔教學,以達到創設真實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能被感知的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體驗性學習。通過體驗性學習,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八年級第六單元Natural Disasters時,由于一部分學生對自然災害不那么熟悉,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于是教師可以事先收集有關自然災害的圖片以及視頻,把收集到的資料做成一個集錦,在上課時播放給學生,這樣能大大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圖片和視頻的配合下,學生能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像Typhoon,hyphoon這些單詞,學生能很快地學習這種通過自身體驗來學習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快地習得語言,以及更深入地掌握知識。

通過多種器官的相結合,學生親身體驗以及學習到語言知識,從而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及水平。

二、豐富英語單元復習教學的手段,學生進行“體驗式”自主復習

英語單元復習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溫習以及鞏固本單元的單詞、短語、句型,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英語復習課上總一味地講解,其過程主要為復習單詞-復習短語-復習句型-練習-課后作業,在此過程中,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較差。如果教師能在復習課中設置真實的語境,鼓勵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使用語言,不再用滿堂灌的方法進行復習,同時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指導以及點撥,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身的體驗去領悟自己所學的知識,從而發現自己所掌握知識的程度,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這樣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比如在復習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Unit5 Films時,教師可以嘗試設置以下真實語境:柏林電影節就要來臨了,讓學生猜猜有哪些明星會參加,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會更好。教師可以首先展示一張章子怡的圖片,并詢問學生:Do you know who is she? 學生會回答: She is Zang Ziyi;she is an actress.What kind of film does she act?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展示成龍等電影明星的圖片,并操練句型。經過多次的操練,學生在談論電影明星的同時,慢慢地掌握了actress,talent等單詞。

三、教師應多組織英語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進行自主性體驗的英語實踐活動。通過多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進行實踐,從而不斷學習到語言知識,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學校可以定期地開設英語角,讓學生在模擬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自主體驗流,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學習教材涉及的對話時,教師也可以開展情景性對話這一實際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增強學生在體驗性學習中的成就感。這種實戰性訓練的效果比傳統的機械操練所無法能及的。

其次,學校也可以開展英語歌曲、辯論比賽、小品劇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同時引導學生眼、耳、口、手、腦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真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驗性學習的作用。

總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嘗試把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一切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出發,在教學中設置真實可行的語境,努力讓學生獲得知識上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吳亮琴.談體驗式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技術.2013年9月

[2]胡倩.體驗式教學應用嘗試[J].教育教學論壇[J].2014年

篇6

關鍵詞:高中英語;問題式;教學模式

問題式教學是一種新穎的英語教學方式,它不同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可以說是老師單獨表演的舞臺,也是老師盡情演說的一個舞臺,學生很少參與。這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對于英語讀說方面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也是老師古板的教學方式惹的禍。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變得被動,而且也會扼殺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有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讓學生能在日常的學習中熟練地運用、真正地掌握英語。而問題式的英語教學模式正好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讓學生能夠在主動積極的情況下學習英語。那么究竟什么是問題式英語教學模式呢?并且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去具體應用呢?

一、問題式教學的概念及特征

問題式的教學,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用提問題的方式去學習課程內容。具體來講就是在課堂中老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來引入課程的學習,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討論,然后得出自己的觀點以及答案,從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

(一)自主性。問題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主動性,在課堂中不僅是老師提問題,學生也可以提問題。針對老師的問題,學生可以進行發問,然后分析問題,最終通過自己的積極參與與實踐得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一種模式可以讓學生發揮更大的主動性,讓他們更積極地去思考,去學習。

(二)探索性。老師在提出問題以后需要學生進行解決,學生在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是對問題的一個探索過程。這個探索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思考到更多的知識,然后提高自己的水平。當然在英語的學習中這樣的一種探索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學到課本以外的更多的知識,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三)創造性。問題式的教學模式就是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的創新,讓學生在以往的學習思維以及方式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從而更有效率、更積極地去主動學習。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從而在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成長與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正確運用問題式教學

問題式的教學模式雖然說起來很簡單,無疑就是老師提出問題讓同學解決問題,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卻并非如此。因為在問題式的教學中老師一方面要選擇以最好的方式引入學生對于一節內容的學習,還要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想辦法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最有效的思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本人就將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正確運用問題式教學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一)問題的創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

問題式英語教學問題的創設并不應該是老師隨意生出的產物,而應該是通過反復的斟酌與考慮得出的結果。在進行每一節課之前,老師應該針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設計,將要學習的內容巧妙的轉換成一個問題,然后由一個問題作為導火索,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一連串的思考。當然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老師應該注意自己學生已有的知識,還有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在進行問題導入的時候盡量不要出現太多的生澀難懂的詞匯或者語句,從而讓學生感覺到受挫。而應該盡量以最簡單的方式去提問,然后讓學生在輕松并且不斷思考的氛圍中進行不斷地發問,分析問題到最后的解決問題,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問題式教學模式里面,學生起著最主要的作用,老師只是一個引導人。所以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應該讓自己創設的問題盡量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讓學生有問題可以提,有興趣去思考,然后去主動積極地解決。如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老師可以適當地進行指導,如果學生對于一個問題思考得并不是特別理想的時候,老師可以巧妙地帶著學生去主動思考,給學生設置一些情景,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更有主動性。

(三)讓學生的思考集中在一個特定的問題上

篇7

【摘要】中學生的特點就是活潑愛動,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教師如果在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語法、詞匯,就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索然無趣,無法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趣味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關鍵詞】英語; 趣味; 教學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est i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Wei Lifang

【Abstract】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is lively and moving love, self control ability. If the teacher in the neglected in the teaching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for mechanically on grammar, vocabulary, will let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is uninteresting, unable to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Let the students on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the interest teaching is a good method for.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interest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173-01

受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認為,趣味教學的核心就是: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學得主動,激發興趣,提高效率。由于教師的方法不同,教學對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進行趣味教學沒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本文所述的趣味教學在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追求的教學目標上卻有著異曲同工之美。

一、構建和營造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和氛圍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研究表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花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 "親其師而信其道"。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而是在批評和表揚中要體現教師在愛護、關心和幫助他們,讓學生在批評中感受到老師的友善,在表揚中感受到老師的嚴厲。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這樣師生才能和諧融洽的氣氛中興趣盎然地進行教學。

二、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接收地位,學生無興趣可談。 因此,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為此,首先,教師要有滿腔的熱情,以情動人。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流利,書寫要規范,板書要醒目。其次,要"寓教于樂""師生配合"。 教師在課前可根據教學內容,用學生聽得懂的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從而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再次,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常言道: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了一半。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還可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設置情景。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學生才印象深刻、情景交融,學得有趣,掌握準確。教師要變講為提問,一問一答,師生互動,始終注重學生是課堂的參與者。要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最后,批評要有方。一旦學生出了差錯,不要埋怨訓斥、責怪,要注意糾正錯誤的技巧,使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傷。總之,一堂課,教師始終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這樣課堂教學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探索靈活多變而有趣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字母,26個字母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教得快、教得準、教得好,讓學生學起來有趣味、記得牢,也非一件易事。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幾個字母,依次教完就過去了。可我卻把字母做成卡片讓學生做字母排隊游戲,分組進行字母排隊比賽,教唱字母歌。這樣教,不僅學生學得快,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反應能力。開始教單詞,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比如教Football,指著足球:"What's this?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復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學生腦子里,以后學生看到足球就會脫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如果進行詞匯復習,我們可進行"Guess "比如復習bell,football,pen, book,car,jeep等名詞。我們便可把準備好的小實物、圖片、模型放在講臺上,先讓學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講臺下,再把一件比如book放在一個準備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學生已學過的句型問:

T:What's in my bag?學生猜后回答

S:It's a football 如果答不對,就說

T:No, it isn't 接著問另一個學生。

T:What's it?學生猜答

S:It's a book 猜對子,教師鼓勵這個學生說

T:Yes, you're right(如果學了 Clever 還可進一步說 Yon are very clever).

然后再換一件繼續進行。這樣,既復習了單詞,也熟悉了句型,既練了聽,也練了說,學生不以學為苦,而是以學為樂。

教句子開始可進行聽力比賽,看誰最先說出所聽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進而進行單詞組句比賽等等,都可提高學生興趣。

教課文,可根據不同體裁和內容采用模擬對話,扮演角色,講故事,述大意、改變人稱,變對話為敘述,變敘述為對話,即興口頭作文,看圖說話,組句成文等形式。這樣,學生學得興趣濃,用的機會多,效果必然好。

篇8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學習習慣;有效性

高中英語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師在交流合作之中完成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實現自主創新的英語學習模式,構建自身的建設型學習模式,最終實現英語成績的提高。和十二年的義務教育相比,高中英語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應該著重的是學生如何解決英語實際問題的能力,從高中開始,教師教會學生一種思維更重要,用英語的思維去解決英語上遇到的問題。我從以下幾點對自己的英語教學進行了反思。

一、創建學生自由老師自在的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

(一) 課前我是要求學生預習新知識的,讓他們找出自己的不會的地方,那個就是他們自己的語言點,在上課的時候就能夠整理出屬于自己的筆記了,發現自身的重難點別什么都重要。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思維的能力,讓他主動學習。

(二) 學生是不分三六九等的,英語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他們不同層面上的的需求。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習經歷和智力水平都是不同的,不能一視同仁,最好的辦法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們的祖輩,他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針對那些英語學習目前有點吃力的學生,我盡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盡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說“Very good” “Excellent” “Wonderful”,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說“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那些英語上稍微占優勢的學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后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閱讀量等等。

(三)英語教師應該善于通過感情這張牌,增加師生的信任,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我教過的學生,我基本上都找過他們談心聊天,了解他們的同時,也讓他們充分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原來英語不好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反思和學習,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一次教的學生都會讓他們給我先提一下教學意見和自身英語欠缺的地方和不足,這樣幫助學生在新學期之初就建立一個學習檔案。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班級特色改進自己教學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本班的教學質量。

(四)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 。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成績。因此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英語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并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這鍛煉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五)興趣的培養。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注重情感教學。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獲得充實感和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不拘一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創設符合學生情趣的語言環境,精心設計多種交際活動,讓絕大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創造性地發揮和運用所學知識。

英語閱讀分值占領了一席高地,閱讀課應該比講解課更重視更提上日程,其實好多學生都是膽怯的,因為閱讀在理解分析表達的時候思維就是英式思維了,讓學生可以設計一些類似高考的閱讀理解題,大膽的討論表演,激發學生的興趣,感悟英語閱讀的魅力

二、英語教師應該和學生共同養成學習一種語言的習慣

(一)預習的習慣,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逐步規范要求。在預習方法上指導學生按詞、詞組、句、文、疑等進行分析,即先要求學生學會使用英語詞典查單詞,自己解決生詞,對重要詞組、重要短語進行羅列,并能造句,記錄課文結構嚴謹和用詞優美的句子,并讀、抄、背。

(二)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有一本好的工具書。

(三)閱讀課外書和摘抄的習慣,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興趣的英語讀物。隨身攜帶,閱讀,做好摘記。

(四)整理錯題的習慣,提高學生改錯的目的性和自覺性。

三、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反思

(一)課堂教學中不能過度使用多媒體。不能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量使用圖片,音樂,影像資料等等。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應該把握一個原則:即圖片音樂等較強,較新的刺激設計要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

(二)備課環節中不能忽視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培養。新課標求叫要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要求,著重提高學生用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不過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明確三維目標,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為學生創設的虛擬情境,培養學生利用已經學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解決生活實際的能力。

(三)課堂教學要重視學法指導。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對其進行學法指導,授之以漁,這樣才是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保持持久的學習動機,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9

一、創設問題情景,進行演示啟發

創設問題情景,進行演示啟發,可以形成一條學習過程鏈:情景演示——融入情景——消除緊張——產生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創新思維——鞏固知識——獲取能力——產生自豪感。

初中英語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創造性因素,但需要教師去挖掘、設計。表演導入新課是一種藝術形式,它能以生動的形式使信息直接輸入大腦。“情景演示”則是把實物與語言直接聯系,用實物與語言直接聯系的方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英語思維的環境,使得實物概念與語言有機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境演示,創設問題情景,學生往往能在一種自然而然的氣氛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和鞏固。筆者去年曾聽過一節初中英語課,內容是Planting Trees。教師把樹枝、泥土、花盆、小木棍、小鐵鍬和自畫的植樹簡筆畫等教具帶進課堂,用英語講解“How toplant trees”。演示完后在黑板上板書:

Planting Trees

1.Dig a hole large enongh for the tree.

2.Knock a long,strong stick in to the earth next to the hole.

3.Put the tree in the hole so that it is straingt.

4.Put the earth back in the hole again.

同時把這些簡筆畫按栽樹步驟分別貼在黑板上。這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兩人一組看著圖畫進行詳細描述。最后,教師請每位學生用英語寫出植樹過程,并建議他們課后去植樹,還向他們提出問題:

1.Which day is Tree Planting Day?

2.Why do we plant trees?

學生在以上問題中表達了他們的觀點:“植樹是為了綠化環境保護大自然”;“植樹是為了保護環境,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這樣探討問題,可以讓學生想像、思考,他們不僅學習鞏固了新知識,還激活了已學的詞匯和句型,促成他們進行創造性的組合與意義表達。學生也增強了環保意識,認識到倡導綠色文明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循的一條道德標準,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創設問題情景,進行演示啟發,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動、活躍的能動狀態,進而喚醒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產生學習需要,激發求知欲望,使之成為促使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這有利于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轉貼于  二、開設活動課,拓展學習空間

英語是一門應用性學科,越來越普及,甚至個別學校開設了雙語課,可見英語應用的重要性,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把他們學到的知識、技能,從學習情境遷移到真實生活情景中去,舉一反三,鞏固知識,掌握技能。

如在教完初中第二冊Lesson 21后,要求兩位同學假設相互碰面,同學A向同學B提出某種活動的建議(說明活動的時間、地點)。

A:××,are you free tomorrow?

B:I think so,why?

A: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B:Oh,thank you.I’d love to.What time shall I come?

A:About half past three tomorow afternon,OK?

B:OK.Where shall we meet?

A:Let’s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B:All right.At three thirty tomorow afternon,outside the school gate,see you later.

A:See you later.

通過這種訓練學生逐漸會從單純的方法模仿,發展到思維模仿,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每學完一個對話除了讓學生扮演外,還讓學生根據所學對話和舊的知識創設情景,自編一個新對話,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激情。使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拓展,既能激發他們創造性地理解教材、表達教材、活化教材,還能把聽說讀寫的英語基本功訓練與創造性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

三、利用插圖進行英語表達,充分讓學生想像

利用插圖不僅能學習語言知識,還能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如初中第二冊Lesson 35可先讓學生看課文中的圖,根據所學問答的知識,編一段對話。

A:Excuse me,where is No. 16 Middle School?

B:Sorry,I don’t know.Ask him,he may know.

A:Excuse me,where is No.16 Middle School?

C:It’s over there.Walk along the road,an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Then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It’s about 15 kilometres away,you had better take a bus.

A:Which number do I need,please?

C:I think you need a number 12.

A:Thanks a lot.

篇10

關鍵詞:圖式理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學生們在進行英語寫作仿寫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模仿寫作內容,還可以創新寫作。這種英語寫作練習不僅降低了學生們學習英語寫作的困難程度,而且帶動了學生們學習英語寫作的熱情。

一、初中階段英語寫作教學具有的特點

初中的英語寫作內容要多針對學生們的真實生活,讓學生們在進行英語寫作的時候能夠有話可講,有真實事件可以寫。英語寫作運用的材料應該是從簡單慢慢過渡到復雜,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還要注意到英語寫作練習的形式一定要具有多樣化,將培育學生們英語的聽說讀寫配合起來,讓學生可以將聽到的英語說出來,將說出的英語可以寫下來。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合理將英語教材組織利用起來,在上課之前進行認真仔細的備課,將每一堂英語寫作課都精心設計。在教授學生們英語寫作的時候,英語教師不僅要講解英語語言的基礎性知識,加大英語語言的輸入,而且伴隨著初中生所接觸到的英語知識面不斷的拓展,英語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有意識地在寫作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們英語寫作技巧和英語文體性知識,讓學生們可以真實地做到運用所學的英語語言展開自由的思想表達,進而能夠真正有意義地提升學生們英語寫作的實力。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當中,英語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英語教學研究,不斷地研究出順應學生們和英語教學目標的新方式方法,依照新課改的要求,順應時展的需要。在初中英語教學進程中,英語教師要實事求是地從實際出發,對學生們進行高效的英語寫作指導,學生們的反饋練習也要展現出漸進性,以此明確學生們的課堂主置,來幫助學生們得到英語寫作的成功,由此增加學生們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

二、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當中的有效利用

(一)圖式理論對于英語寫作的促進作用

1.圖式理論下的層級構造對語英語寫作是十分有利的。許多英語教育學家都認為圖式理論是將信息能夠長期儲存在大腦里的一種方式,是由于一個相同話題或者主題形成的大規模的信息結構。最為典型的圖式構造是將信息分層次,這樣的圖式認知構造對于英語寫作進行文章構思是非常有用的。英語寫作構思的時候,寫作者要從之前的頭腦記憶中找到和寫作題目相關的內容圖式,這也是寫作者在英語寫作主題的指引下產生的信心邏輯安排,進而創作出英語文章。2.圖式對英語寫作預期的指引功能。形式上圖式的增加能夠指引學生們根據所給出的英語寫作主題運用相應的寫作形式的整體性構架和寫作段落結構。并且精確的英語寫作圖式能夠讓學生們避免在英語寫作時出現漢語寫作思維,創作出正確的英式思維文章,進而可以讓寫作者和閱讀者在創作出的文章上產生共鳴。3.圖式可以提升學生們英語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初中英語寫作的當中,由于新型的英語知識在不斷地產出,圖式理論的特點結構可以讓舊知識和新知識相互關聯,經過圖式理論構造當中的空隙吸納新的英語知識,或者采取圖式理論構造進行調整順應新情況的發生,大量的變化可以形成新的圖式結構,在英語寫作當中又產生出全新的寫作內容和寫作形式。

(二)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當中的應用

圖式有著不同的種類,需要說明的是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出現的寫作內容圖式、寫作形式圖式、寫作語言圖式一定存在當中。寫作內容圖式指的是和英語文章內容上有關的相應背景知識,其中包含各種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等一些方面,還有一些牽涉到學科知識。寫作形式圖式包含相關的英語語法知識和相關其他類型的英語知識,比如寫作風格上的區別,說明、描寫、議論、報刊等問題結構的區別。寫作語言圖式說的是英語學習者對英語地表達方式、英語語義結構等的了解,這和不同民族的思考形式有關聯,是英語語篇理解的基礎。1.英語寫作語言圖式英語寫作語言圖式是英語語言知識和英語語言的能力,這些都是初中英語寫作的基礎。這樣的能力主要包含學生們對英語詞匯、英語語法以及英語習慣用法的理解和掌握。在進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時候,英語教師要懂得構建大量的英語寫作語言圖式,加大利用學生們的認知心理學當中的順應論,促進學生們對英語語言特點的理解,進而讓學生們在進行英語寫作的時候,可以將腦海中儲存的英語資料和英語寫作主題所需要的語言資料進行結合串聯,再進行重組或搭配。2.英語寫作形式圖式英語寫作形式圖式指的是有關英語篇章結構方面的寫作知識,簡單來說就是英語語篇知識。英語寫作形式圖式是儲存在學習者腦海里的關于不一樣類型的英語語篇修辭、構造和形式角度的知識。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當中的圖式理論與英語寫作結合進行研究會發現,初中生在對英語不斷地學習和掌握中,進而在英語教師的引導和講授下,在大腦中會出現,英語文章是什么以及英語文章如何的形式圖式。依靠與學生們自身已經有的、較為完備的英語形式圖式知識,學生們將更輕易理解英語命題間的關系,更容易將英語語言資料組織成英語語篇結構。經過上文的分析和討論,我們能夠知道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展現的積極促進作用。圖式理論引導下的初中階段英語寫作教學可以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和豐富,教學形式也變得更加靈活,學生們在進行英語寫作練習的時候也覺得更加放松。

參考文獻:

[1]陳麗.圖式理論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證研究[D].廣州大學,2016.

[2]葛娜娜.基于圖式理論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D].渤海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