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栽培技術要點范文

時間:2024-04-21 14:46: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柴胡栽培技術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長白山;柴胡;利用;栽培

長白山區柴胡為北柴胡,又名硬柴胡、竹葉柴胡等。生長在較干燥的山坡、田野及路旁等,是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的干燥根,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生長發育周期為二年。具解表和里、疏散退熱,升陽舉陷、疏肝解郁功能。

1 生長性狀

柴胡主根呈圓柱形,有分支,稍彎曲。長約5cm~20cm,上端直徑約0.2cm~1.0cm,尾端漸細,形如鼠尾,頂端略帶蘆莖。外皮黃褐色或淡棕褐色,有細縱紋和橫長點狀皮孔及支根痕,質較堅硬而韌性強,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柴質。氣微香,味淡。以主根粗、少支根、黃褐色為佳。

2 藥性利用

柴胡性味苦平。歸入肝、膽經。柴胡具有以下功效:(1)解熱、退熱作用平穩可靠;(2)鎮靜、鎮痛,有解除胸悶脹痛,開郁調經作用;(3)抗菌,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損傷作用;(5)抗病毒,對流感病毒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對第1型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其藥用價值已經被廣泛利用,臨床上用于治療的疾病有:感冒,月經不調,脫肛,瘧疾等。

3 栽培

人工栽培柴胡第一年生長只生基生葉和莖,只有很少植株開少量花,尚不能產子。田間能夠自然越冬。第二年春季返青,植株生長迅速,于7月~9月開花,8月~10月果熟期。全生育期約190d~200d。技術要點

(1)適合的土壤為腐殖質土活山坡地,鹽堿地、低洼地不適合種植柴胡。

(2)柴胡種子出苗率低,用藥劑處理種子,可以有效地提高種子出苗率。用濃度0.8%~1%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10min,用超聲波處理種子3min~5min,或者在播種之前應用植物激素6-芐基氨基嘌呤浸種(濃度0.5mg/L)等方法都可以明顯提高出苗率。

(3)當土壤表層溫度穩定在10℃以上,清明節過后的4月上中旬,土壤表層解凍達10cm以上,即可開始播種。播后覆土厚度2cm左右,然后進行踩實或鎮壓保墑。

(4)出苗后結合除草,中耕松土,要嚴防草荒。創造有利于改善柴胡根系生長環境,促根深扎,增加粗度,減少分支。地下害蟲有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苗期害蟲有象甲、金龜子等,要嚴格進行田間檢查,發現害蟲及時進行防治。植株生長到7月~8月份,田間出現個別植株抽苔現蕾現象,發現后及時摘除,減少營養不必要的消耗。

(5)越冬管理:柴胡植株生長到9月下旬,地上葉片開始枯萎黃化,進入越冬休眠狀態,此時管理好壞也直接影響來年春季返青。要及時澆灌越冬水,既能抵抗低溫凍害又能提供返青需要的水分。還有加強看管防止放牧和放火燒荒。

(6)當氣溫達到12℃以上時,根莖芽鞘開始萌動,生長出新植株。地表耕層土壤解凍(清明節)后進行移苗栽植。移栽后逐漸進入旺盛生長期,地下根系繼續深扎長粗,地上植株抽莖、開花,旺盛生長發育。加強土、肥、水管理。對于以生產中藥材為主,不作留種田的地塊,在柴胡花蕾期,進行2次~3次摘除花蕾,減少植株營養消耗,有利于提高根的產量和質量。健壯的留種,不進行摘除花蕾,而要進行保花增粒;有條件者可放養蜜蜂輔助授粉,以提高種子產量。8月~10月份是柴胡種子的成熟季節。

(7)收獲:柴胡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挖為宜。人工栽培二年生的植株(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秋季植株開始枯萎時,可采挖。常言道:“當季是藥,過季是草”、藥材必需適時采收。現代科學證明,在含有效成份最高季節采收藥用價值最高。根據柴胡甙含量的動態變化研究結果,柴胡最佳采收期為秋季植株下部葉片開始枯萎時,時間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挖后剪去殘莖和須根,抖去泥土,曬干備用或出售。二年生柴胡每667可產藥用根100kg~150kg,三年生可產藥用根150kg~200kg。折干率為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