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新技術范文

時間:2024-05-06 17:47: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程施工新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程施工新技術

篇1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具有的特點

總的來說,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固定性、流動性、多樣性、協作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固定性是指施工地點相對固定,施工地點被選定后就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動;流動性指的是施工隊伍和施工人員的流動;而多樣性則是指不同的工程,在建筑類型、施工設施及施工方法方面也都各自有不同;協作性和綜合性是指工程施工需要由多家不同單位,包括建設、施工、設計、監理、材料供應商等來配合協調完成。此外,每個工程都會涉及很多專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工程的施工技術比較復雜,工程投資大。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現狀

(1)驗收標準和規范不夠

有的領域在控制施工方面缺少概念和思維方式,更談不上標準。還有的領域有一般性的標準,但是對大多的創造優質工程沒有做足夠的科研準備。要提出什么樣的施工控制標準也將關系到工程的長期發展,同時也將涉及可操作性問題。但是,要注意的是全面控制好沒有經驗借鑒的工程,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發生錯誤決策。

(2)理論研究與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

因施工控制要涉及多個領域,尤其是非線性分析、最優控制、反饋分析及材性分析等。從當前情況來看,主要有一般性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應用性理論的研究,卻沒有系統的集成和有價值的應用,這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存在的一大弊端。

三、土木工程施工創新技術

土木工程的廣泛興建,也使施工技術日趨成熟、豐富,無論是在設計階段,或是在施工開展階段,為了滿足工程建設需要,提高工程質量,施工技術所起的作用都不可忽視。對于任何一項工程來說,施工開展都會受地質條件、現場條件、資源狀況、材料性能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因此,要從施工技術著手,實現創新,突破制約,尋求高效的技術工藝,推動工程的進展。

1、新型深基坑施工技術,該技術是對建筑地基建設周邊環境的加固、支檔措施。在城市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民用建筑已經開始向高層建筑轉變,這已經是一個普遍趨勢。深基坑支護包括的有:深基坑支護樁和地下連續墻。其中,土釘墻具有費用低,施工方便等優點,適用于對環境研究不高的工程?;谶@一點,土釘墻的發展相對比較迅速。深基坑施工技術既能確保土木工程地下結構的安全,也能使建筑質量得到保證,其創新之處體現在以下幾點:

(1)樁錨支擋體系

通常是針對地質條件差、開挖深度大的情況才采用的,此外,引進套管水沖法成錨技術也是必要的,在使用范圍上比較廣泛,各種類型的土層都可以運用該技術。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實際產生的效果和施工效率還是要進一步研究的,有待于提升。

(2)支擋和支重結構的一體化

該工藝多被應用于起臨時支擋作用的地下支撐強、加固樁,也可以作為充分發揮永久支擋作用的支擋柱或支擋樁??傊?,運用該技術,不僅能滿足土木深基坑工程對承重和支擋性能的要求,也能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量。

(3)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中的旋挖工藝

目前,旋挖工藝已經被投入使用中,通過大量實踐證明,它可以從根本上減少人為因素給施工質量帶來的影響。既保證了質量,同時也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很多不確定因素對工程質量造成的影響,它是土木工程技術的創新。所以,要重視起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中的旋挖工藝,并對施工材料、機械設備等做出明確的機械設備,從未促使該工藝日趨成熟,更好的應用于施工進程中。

2、新型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新型預應力混凝土能避免過早出現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并充分利用好高強度的鋼筋和混凝土,再對其施加外力,從而減小構件受到的拉應力。一般新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具有剛度大、截面小、耐久性好等優點,也能發揮出混凝土和鋼材的性能。施工技術分為以下兩種:

(1)先張法施工

指的是混凝土澆筑前所進行的新型預應力鋼筋張拉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構件在澆筑前,要先對新型預應力鋼筋進行張拉,隨后再將張拉后的鋼筋臨時錨固在臺座或鋼模上,最后開始真正的澆筑過程,直到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便可以適當借助于新型預應力鋼與筋混凝土兩者之間產生的黏結力,產生新型預應力效果。

(2)后張法施工

這種施工方法是先制作混凝土構件,之后再進行新型預應力鋼筋張拉。施工的整個過程為:澆筑混凝土構件時應預留張拉孔道,當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將鋼筋拉近孔道,新型預應力鋼筋張拉時我們可以借助于張拉機具,在構件端部錨固好新型預應力鋼筋,最后一步是孔道灌漿。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涉及的內容多,同時也需要很強的技術性。因此,施工質量和使用效益都與施工技術有直接關系,基于這一點,我們就必須不斷改進施工技術,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推動土木工程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業發展日新月異,行業規模日漸擴大,員工能力和素質也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建筑的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更讓人自豪的是我國的一些單項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從宏觀角度來看,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研發水平還比較低,建筑業的勞動力密集型的狀態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還需要得到根本性的轉變。我國建筑業今后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在工程中、建筑業的各個領域中合理運用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先進的、質量得到保證的科研成果,只有這樣才能使建筑工程領域中科技成果的轉化不斷加快、施工技術科技含量得到提升,從而促進施工技術的進步并提高施工技術整體水平。

1建筑施工新技術的發展狀況

伴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領域中的各個方面也有很多技術得到改進。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工藝對傳統施工技術和工藝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新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大大地解決了過往傳統施工技術難以突破的困難,使得施工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施工成本得到了降低、作業時間得到了減少。此外,新技術加強了施工的安全性,使得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新的建筑技術和工藝,為我國建筑業的平穩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施工新技術在具體工程中的應用

2.1防水施工技術

施工中的防水實際上就是在建筑工程中對于會與水接觸的部位進行防止發生滲漏和有害裂縫的出現。施工前應做好正確的規劃,對規劃進行設計時要遵照防排并用、多道設防、節點密封、綜合治理、復合防水等原則,按情況合理選用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

對于屋面的防水措施,有種新技術叫做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施工法應用較為廣泛。用這種方法進行施工時,要先把板縫、節點和基層等結構處理好。塔樓和裙樓的屋面進行施工時,涂膜應分兩次涂布。要等第一遍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才可涂布第二遍涂料,兩層膜的涂布方向應該垂直,表面的膜厚度不能夠小于1mm;給涂膜防水層收頭時,要用防水的涂料多次涂布,涂布要均勻,以不流淌和不堆積為標準。防水層反起墻面要在250mm以上。

在外墻防水方面,如果墻體采用加氣混凝上砌塊砌筑的方法,為了防止抹灰層開裂空鼓,在進行抹灰之前,應先在即將抹灰的墻面上掛鋼絲網并使之固定,然后進行基面處理(用 20%的108膠水和 15%的水泥混合成的漿體進行涂刷),之后進行抹灰層的施工。砌筑需要注意使用的磚不能是干的或水分飽和的磚,不可隨澆隨砌。施工作業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淋水養護且至少持續3天。

2.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在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之中水泥水化時會放出熱量,這是非常復雜的反應,當放熱產生溫度造成的膨脹力超出了混凝土自身拉力的極限時,混凝土就會出現開裂現象。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防止這種因為有害溫度而引起的開裂現象(包括因收縮引起的開裂)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關鍵問題。在施工之前就應根據具體的情況設計出可靠的澆筑方案,然后根據方案確定澆筑所需的設備和工藝。

依據具體的情況和溫度適應力的計算,來確定澆筑方式是整體還是分段澆筑,之后依據合理的施工計劃來安排混凝土運輸設備、澆筑設備和搗實機械的預備工作,并確定施工人數。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時,一般是混凝土輸送泵和振搗機械配合使用。施工時應該注意按次序分層進行澆筑。使其逐層均勻的上升,撓筑時應保持較低氣溫,以防澆筑時混凝土溫度超出。

在大體積混凝土的分段澆筑工作完畢后,要在混凝土初凝和終凝之間的時間段進行振搗或表面的抹壓,穩固混凝土的澆筑,消除掉出現的表面裂縫。在混凝土被抹壓密實后,還要及時地覆蓋塑料薄膜,以保持混凝土的凝固狀態完好,再用巖棉或草簾等保溫材料做好保溫工作,并定期測定其表里的溫度,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此外,混凝土要在潮濕環境下進行養護,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等制成的混凝土,養護時間至少7d,摻加了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則至少14d。

2.3鋼筋連接施工

現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鋼筋連接方式,即直螺紋接頭式連接。直螺紋接頭連接有三種形式“I”型、“II”型和“III”型。

對于工程施工中的鋼筋直螺紋連接,在標準接頭的連接時,首先要在接頭一端上裝好連接套筒,然后把它連接到鋼筋上,要注意套筒外露的絲扣部分不能超過1個完整扣,則連接工作完成。

對于加長絲頭型接頭的連接,要先將鎖緊螺母與及標準套筒都按照順序安裝在加長絲頭的鋼筋一側,等靠緊了待接鋼筋的標準絲頭后,之后要將套筒擰回標準絲頭的一側(即接頭位置),并借助扳手擰緊,最后把銷緊螺母與標準套筒擰緊固定,連接就完成了。

對于完成后接頭的檢驗工作,需要由專門的質檢人員進行分批檢驗。檢驗需要按照已下的標準:接頭兩端的外露螺紋長度是否相等(目測)且不能超過一個完整絲扣的長度(不包括加長螺紋),以300個接頭為一組分批,每一批要抽驗3個接頭,對鋼筋連接的要求達100%的質量合格。

2.4金剛砂耐磨地坪

金剛砂一般來說是指一種加有級配配置的金剛砂骨料與高標號的水泥還有其他添加劑等攪拌混合而成的一種粉劑。通常用在初凝之前的混凝土上表面,借助提漿、抹平、收光過程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個硬化層。這種技術有加強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提高它的耐磨度和防止地面起灰等作用。金剛砂地面的耐磨強度很大程度上由粉劑中的金剛砂骨料決定。金剛砂骨料主要有鈦合金、炭化硅、氧化鋁、氧化銅、石英砂等。

金剛砂地坪主要有兩種施工方法:一種是一次成型法?;炷翝仓瓿珊?,在混凝土要初凝時撒上金剛砂,然后提漿、抹平、壓光。這種施工方法比較簡單直接,同時還可以避免起層、空鼓。但是這種方法難以保證平整度。在對平整度要求高的地面進行施工時難度會很大。另一種二次成型法是先澆好混凝土的地面基層,等基層的強度達要求時再進行細石混凝土找平層的施工(在找平層上撒金剛砂,然后提漿、抹平、壓光)。這種方法能夠保證地面有很高的平整度,但缺點是結合面很難處理,易造成空鼓、開裂。

2.5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環節當屬屋面的防水施工,一般用傳統的防水卷材。傳統的防水建材包含了瀝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個系列,其中主導的品種是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兩種。

過去在我國,屋面建材的粘貼都用傳統的“滿粘法”。不過隨著工程實踐的大量開展,滿粘法的施工工藝不能滿足卷材防水層適應基層變形的需求,致使防水層開裂或滲漏。為了使卷材防水層質量達到要求,發展出了一系列新的施工工藝。

3結束語

科技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更多有關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將會不斷涌現。我們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敢于創新,大膽實踐,并在工作中積極地吸取經驗,結合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方法,在建筑業中不斷地取得好效績。與此同時,為了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進步,加大推廣建筑業適用先進新技術的力度,我們應該合理的對建筑業新的技術內容加以調整和補充,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新生產力的要求,從而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F如今建筑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要想在市場中開拓出一席之地,并且謀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以增強企業的實力,保證施工的關鍵技術、材料、工藝、設備緊緊跟上國際的發展趨勢,與行業中的先進企業齊頭并進,依靠增加施工的科技含量來提高工程的質量,降低成本,創造最佳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光福.淺談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J].中國科技博覽.2012[26]

篇3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新技術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A

前言:近年來科學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這些高新技術也被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水利工程中也有很多新技術、新工藝應運而生,一直以來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觀點在這里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詮釋。新技術、新工藝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質量,而且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

綠色混凝土技術

1.1綠色混凝土技術的原理

綠色混凝土技術,指的是在需要利用混凝土來達到防護效果的地方,摒棄以往的把混凝土作為最主要的防護材料的施工技術,而是在混凝土砌塊的縫隙當中種上綠色植物,通過使綠色植物與混凝土砌塊密切結合的方法來達到防護的作用。在進行綠色混凝土技術施工的時候,要分兩步走,第一步就是利用混凝土砌塊來砌筑出不同形狀、不同直徑的孔徑,因為混凝土的主要構成材料是工業廢渣以及碎石,所以為了增強混凝土砌塊的耐久性,在預拌混凝土的時候要加入一些高分子材料,并且要讓混凝土與預制的 混凝土砌塊混合均勻從而產生想要的孔徑。第二步就是在預先制作好的混凝土孔徑當中種植綠色植物。綠色植物是我生長需要各種肥料,所以,在種植綠色植物之前首先要在砌塊孔徑中放入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以及養料,而且還要添加必要的保水劑,然后在進行種植,當綠色植物的種子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得到滿足之后,種子就會發芽、生長,最終章程綠色植被。

1.2綠色混凝土技術的優勢

綠色混凝土技術做到了綠色植物的生態功能與混凝土的防護功能、植被護坡技術與硬質護坡技術的完美結合。(2)綠色植被具有非常高的覆蓋率而且強度高、便于操作,同時還有很高的孔隙率以及抗洪能力,這就大大的加快了工程的施工進度而且提高了工程的質量水準。(3)綠色混凝土技術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項施工技術,綠色混凝土技術具有低碳、環保的特點,它的廣泛應用能夠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而且還能夠節約成本。(4)眾所周知,植物的根系是非常發達的,綠色混凝土技術漿植物種植在了混凝土砌塊的孔隙當中,這就使得所種植物的根系充滿了混凝土孔隙的每一部分,然后再深深扎進土里,盤根錯節,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工程的強度。(5)由于綠色混凝土護坡防護技術,是將混凝土護坡防護技術與綠色植被護坡防護技術混合的結果,這樣建造的工程就會具有很好的適用性以及持久性,而且還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延長工程的壽命。

1.3綠色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目前,有很多企業都在重點發展綠色混凝土施工技術,并且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時還出現了許多新型的整體灌溉的新的施工技術,這些施工技術的出現對進一步發展綠色混凝土技術尤其到了一定得促進作用。總的來說,在水利工程建設當中,綠色混凝土技術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發展空間很大。

堆石混凝土新技術

2.1堆石混凝土新技術的原理

堆石混凝土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種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當中,它不同于一般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實施的時候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將大粒徑的塊石放入倉內,這樣就會形成內部存有空隙的堆石體;第二階段就是在堆石體的上面灌注自密實程度較高的混凝土,因為混凝土自身的抗離析性、高強度性的特征,在重力的影響下混凝土就會完全填滿堆石體的所有空隙,最終形成一個整體。

2.2堆石混凝土技術的優勢

堆石混凝土技術是用混凝土將塊石粘接在一起的,具有很高的強度與密實度。(2)堆石混凝土技術還具有很好的抗裂性。(3)堆石混凝土技術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時,增加經濟效益的功能。(4)堆石混凝土技術能夠用于各種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項目當中,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而且容量大。(5)堆石混凝土技術還能降低制作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化熱,節省水泥,從而減少成本。

2.3堆石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設當中,堆石混凝土技術主要用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當中,例如大壩等的施工。由于堆石混凝土技術的種種優勢,除了被應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設當中,以后還有可能應用到其他各種工程項目的建設當中,比如說鐵路、港口等。堆石混凝土技術有獨特的優勢,有著很好的競爭優勢。

防水毯防水施工技術

3.1防水毯施工技術的原理

防水毯施工技術即膨潤土防水毯防水施工技術,它是把土工織物與膨潤土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然后再根據設計質量的規定將膨潤土顆粒鋪在織布層與非織布層之間,形成均勻的一層,然后再將他們固定成型,這樣就會形成一種類似于毯的形狀的防水卷材。

3.2防水毯防水技術的優勢

膨潤土防水毯施工技術的施工工藝非常簡單,施工快、效率高。(2)膨潤土防水毯技術在施工的時候,首先要在其底部布置一層土,然后再布置膨潤土防水毯,這樣其下面的圖層就會與防水毯一起形成一個簡單的小型生態系統,起到一定得水土保持的作用,加強其防水、防滲的效果。(3)膨潤土防水毯技術對其底部的平整度無特殊要求,如果局部出現情況也便于修復。

3.3防水毯防水技術的應用

目前,在水利工程的防滲工程當中,大量采用的防滲技術就是膨潤土防水毯防水技術。而且他還可以應用在其他各種大面積的水體防水防滲工程項目當中,它的造價低、經濟效益高,非常容易普及。

振沖技術

4.1振沖技術的原理

振沖技術即壓水流的助力下充分運用設備的振動及一個行程水平向振動的管狀設備促使松砂地基變得密實,或者是首先在軟弱粘性地基內制造深孔,隨后將碎石以及其他的各種填充物填加到深孔當中,最后這些碎石和填充物就會形成樁形柱體。這樣形成的樁形柱體和之前的粘土相結合就會形成具有更小壓縮性與更大承載力的復合型的地基,它是一種對軟土地基的加固技術。

4.2振沖技術的優勢

振沖技術所制造的樁柱,其構成材料成本較低,與其他的鋼筋混凝土樁基相比,具有很大的成本優勢。(2)振沖技術并沒有用到哪些高科技的設備,操作起來很簡單,沒有任何門檻,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同時還便于更好的進行質量控制。(3)由振沖技術所形成的地基,其地基深層的軟弱土直接受到上面動力的作用,這樣其側向的擠壓力就會增大,最終就會提高地基的密實度。(4)水利工程施工一般都是在天然地基上進行的,而天然地基又不具備水利工程施工要求的地基強度,這樣利用振沖技術形成樁柱,就會增大軟土地基的強度,同時還能在一定范圍內增加其抗震性能。(5)一般的天然地基的土層的密實度都是不均勻的,通過振沖技術,可以對天然地基的密實度進行調整,進而形成具有均勻密實度的地基,阻止了地基變形。

4.3振沖技術的應用

振沖技術因為其自身獨特的優勢,是一項合理、實用、經濟的軟土地基的加固技術,通過振沖技術不但可以防止地基的沉降,而且還能夠加大地基的承載力,增大地基和石壩之間的穩定性,能夠創造出很高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目前振沖技術主要應用于軟土地基的加固上,在水利工程當中應用也很廣泛,并且還有更進一步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馮寶平. 淺談綠色混凝土生態護坡[J]. 治淮,2013,11:44-45.

篇4

關鍵詞: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巖土工程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技術對于工程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在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設項目也越來越多。巖土工程施工作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其是一門理論性、實踐型、技術性較強,涉及面廣而施工難度較大的應用技術,其施工過程中常常需要進行深基礎施工與基坑支護施工等,樁基礎施工、地下連續墻施工,基坑支護技術是現代巖土工程施工常用技術,其科學的應用對提高巖土工程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現代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機具與新材料層出不窮,其需要施工企業也科學的態度積極進行應用,以提高巖土工程施工質量、施工效率、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

1. 巖土工程施工技術應用的特點

1.1不確定性

1)由于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的只有很少的場地數據,因此很難對場地巖土的全部性能都了解清楚 ;

2)部分巖土的結構和性能參數很容易因為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而巖土工程施工又很容易造成對環境條件的改變 ;

3)改變土壤的結構和巖土性質,右轉改變他們的的巖土施工過程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反過來又增加了巖土工程中的不確定性。

1.2 區域性

各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因而土壤性質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土的應力應變關系不一樣 ,對于施工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壓縮性指標和抗剪強度指標、工程處理目的、設計參數 ,施工的方法都不相同。

例如 ,在施工技術的選用上 ,上海注重軟土的 ;重慶注重山區巖石的 ;太原則注重能夠解決濕陷性黃土問題的。

1.3 隱蔽性

地基處理、樁基、地下連續墻。錨桿等是在巖土中隱蔽施工、工程完成后的操作條件的隱蔽性導致了不易發現問題 ,出現問題后的判斷和處理難度也較大 ,而且是否解決了問題須有一定的時間來驗證。在巖土工程施工中、施工后采用了各種有針對性的檢測、監測辦法 ,檢測、監測成為解決這類隱蔽性工程可能出現問題的重要技術手段。

1.4 依賴性

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的使用,不僅取決于與巖土工程的施工環境、施工質量和施工要求,施工建設更多地依賴于技術開發和創新。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高壓射流切割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高壓噴射灌漿; 射流泵及真空泵技術孕育出來真空預壓法 ;液壓技術的發展 ,使大噸位的靜壓樁變為現實 ;超聲波技術的發展 ,使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的質量檢驗上了一個新臺階。它與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的相關技術配套 ,使巖土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成為了可能。

1.5 前導性

各種施工技術都要首先研究施工效果。經過研究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如復合地基、擴底樁、夯擴樁、水夯實水泥土樁等迅速發展完善及大范圍的應用 ,但是 ,其相應的設計計算理論還在緩慢地發展。

2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

2.1 巖土工程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是一種常用的技術,設備和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其自身發展出的新技術的應用也已廣泛使用。它具有無噪音,無震動,無積壓等等優點,是為地下水較淺的地層采取的施工方法建設。泥漿護壁鉆孔施工的原則是把鉆井泥漿帶出,廢渣利用,并且保護孔壁不會崩潰。再使用水下混凝土澆筑的方法將泥漿置換出來, 從而完成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具體施工工序為定樁位護筒埋設鉆機就位鉆孔終孔第一次清孔下放鋼筋籠接入導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前必須通過試樁工序驗證按照工程設計施工方案進行的施工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2.2 沉井施工技術的應用

沉井施工技術也稱為沉箱,具有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所需空間小等優點,使得其在城市建設已被廣泛使用。例如,在城市管道施工過程中,采用沉箱作為工程的基坑或沙井,可以避免造成直接開挖面積過大而影響道路交通,減少開挖過程中對周圍結構的影響。其建設技術原則是建立井筒狀結構,從井內挖土并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的摩擦力后下沉到設計標高,然后采用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以此作為構造物的基礎。

由于沉井的結構決定了其埋置深度可以按照設計要求做到很大,但也具有整體性強,穩定性好,并有一個較大承載面積,可以承受更大的城市和水平垂直負荷,所以建設已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城市。其施工主要工序工序為地基處理開挖基坑沉井制作沉靜下沉沉靜封底封頂。在進行沉井施工技術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沉井下沉過程的觀測,對于出現的變差要進行及時的分析與調整,以此保障沉井施工質量。另外,在沉井設計時要根據施工現場地質條件與結構特點對下沉鹽酸與刃角計算進行嚴密的復核,以保障沉井設計方案復核工程要求。

2.3 噴射混凝土技術在巖土工程施工的應用

噴射混凝土技術是用某些動力將一定配比的拌合料通過管道運輸并高速噴射到受噴面上,使其迅速凝結固化而成混凝土,以此達到加固巖石工程的目的的技術。其是現代巖土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加固方式,通過與鋼筋網聯合使用得到結合面較高的力學性能,其更多的用于深基坑支護等方面。其工藝流程為底層處理加固面噴水潤濕編設固定鋼筋網拌混合料噴射養護等幾個步驟。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住宅噴射材料的配比與選擇,要注意噴射設備施工前的養護,同時還要注重噴手混凝土養護工作,以此保障噴射混凝土終凝后的強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就目前噴射混凝土在深基坑等工程的應用來看,其對基坑加固有著重要的作用,是現代深基坑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方式。

3 以施工企業技術水平提高為基礎促進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應用

現代巖土工程新技術的應用,要求建筑公司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作為新技術實施的基礎。因此,現代巖土工程施工企業必須專注于自身的技術實力和訓練水平,加強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人員的水平。同時也注重質量檢驗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的新標、管理流程等的培訓,以提高巖土工程的質量,并促進新技術的應用。通過現代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能夠縮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質量,同時新技術的應用必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利益。因此,巖土工程施工企業必須要認識到新技術應用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對我國巖土工程施工水平提高的促進作用,以積極的心態加快自身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與應用,促進我國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推廣,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4 結論

總之,現代巖土工程新技術的發展給建筑施工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又對企業的自身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施工企業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技術實力以滿足新技術應用的需求。本文論述的三種新技術及傳統技術的發展可以看出,需要施工企業針對新技術的特點與施工工藝對自身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同時還要針對技術要點、質量控制要點等對施工人員、現場質量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等進行有關的培訓工作,以此保障巖土工程施工質量,為整體工程施工質量奠定基礎,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技術水平,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寧,李佳明.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發展與展望[J].巖土工程施工技術,2009,11.

[2]李杰.沉井施工技術在巖土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重點[J].城市規劃與建設,2008,4.

[3]趙啟鵬.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噴射混凝土技術的應用[J].中國建筑工業,2009,8.

[4]馬國強,朱浩.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概述及其施工質量控制 [J]. 建筑工程資訊,2009,4.

篇5

【關鍵詞】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迅速提高,工程建設項目也不斷增加。作為控制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基礎工程,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施工企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不斷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控制好建設工程項目的同時提高施工進度,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穩定向前發展。

1、巖土工程施工技術應用現狀

就目前來看,我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還是不夠先進。其中,在巖土工程的施工中,很多施工單位還在一直沿用傳統的施工技術,施工單位為了控制施工成本,只看重當下利益,不注重新技術的引進。在新技術引進上投入的資金嚴重不足,這直接影響了后續建設工程的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進一步導致我國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一直處在比較落后的水平,阻礙了我國建筑行業快速向前發展的腳步。另外,施工企業缺乏對施工人員施工技術的專業培訓,施工企業的雇傭的施工人員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對新技術的應用沒有意識,不愿花費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學習新技術。再加上企業不注重員工素質的培養以及新技術的引進,使得引用新技術領域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這兩方面的原因嚴重制約著施工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也影響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我國的工程項目建設逐漸與國際接軌,施工企業也開始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一些施工單位已經著手新技術的引用,旨在提高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就目前新技術的應用來看,其的確起到提高巖土工程施工質量的作用,相關企業一定要有長遠的目光,重視這一發展前景,不斷引進新技術,加快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2、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

2.1巖土工程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是現代巖土工程常用施工技術,其對巖土工程的地基質量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也是巖土工程最先引進的新技術之一。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非???,國家相當重視施工新技術的引進,施工設備與工藝材料也在不斷優化,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施工效率。其中,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正是提高施工進度的關鍵因素。其具有無噪音、無振動、無積壓等優點,是為了在地下水位較淺的地層中施工而采取的一種施工方法。加快了施工速度的同時減少了噪音污染,給建筑工程周圍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自從引進就被各個領域的工程建設廣泛運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是用泥漿把鉆渣帶出,在保護孔壁不坍塌的前提下,采用水下混凝土澆筑的方法將泥漿置換出來, 最終完成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在施工中,為了保證水下混凝土澆筑的順利進行,要先經過預實驗,確保施工能夠滿足施工方案的設計要求,從而保證施工質量,避免出現返工的情況。

2.2巖土工程施工中沉井施工技術的應用

沉井施工技術也叫做沉箱施工,也是建設工程項目近年引進的新技術。沉井施工技術具有對周圍的環境影響較小,需要較小的場地等特點,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對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也因此被巖土工程施工企業廣泛采用。例如,在城市管線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施工環境的特殊性,一旦出現施工場地過大、施工時間太長等情況,會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擾。沉井施工技術由于具有施工場地小、施工效率快等優點能有效地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沉井施工技術的工作原理就是構建一個井筒狀的結構物,然后在井內挖土,利用土自身的重力來克服其與井壁之間的摩擦力,使土下沉到預先設計好的高度,接著用混凝土將底部封起來,并將井孔填塞好,將其作為構造物的基礎。這樣的施工方式加固了井底部,井的預埋深度是經過精密計算得到的,使得建筑工程的結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與較大的承載面積,能夠承受較大的負荷,這對建筑工程進行高層建設有重要作用。因此,其大多是在城市的建設工程中使用,小型建設工程項目一般不需要采用此項施工技術。

2.3巖土工程施工中噴射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噴射混凝土技術是現代巖土工程中很常用的新技術,其主要作用是對巖土工程起到加固作用,確保后續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其工作原理是將一定配合比的拌合料利用噴射機械壓縮空氣噴射到受噴面上,其中拌合料是采用管道運輸的方式,能進行有效定位,拌合料具有接觸到受噴面后很快的凝結成為混凝土的特性,對接觸面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實踐表明,將噴射混凝土技術和鋼筋網聯合起來使用會達到更好的效果,兩者結合使得巖土工程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巖土工程的耐久性得到大大提高。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在進行噴射之前快速拌好混合料,混合料拌好以后要快速進行噴射,避免混合料凝固影響噴射質量。另外,噴射完成后,要對加固面進行養護,要派遣工作組長期觀察受噴面的凝固情況,避免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確保受噴面能夠達到方案設計的強度要求。

3、提高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措施

3.1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就目前來看,我國巖土工程的整體施工技術還處在比較落后的階段,很多施工企業都不重視新技術的引進。因此,施工企業一定要摒棄現有的觀念,加快巖土工程引進新技術的步伐,提升巖土工程施工質量的整體水平。當然,新技術的引用需要施工企業具備過硬的技術水平,能夠對新技術靈活運用,最優化實現新技術在現代工程建設項目中的運用。施工企業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新技術引進體系,對新技術進行有效推廣,并廣泛的應用到巖土工程中去。另外,施工企業要聘請專業的工作團隊進行技術的研發工作,結合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對引進的新技術不斷進行改進提高,使得新技術的引用能夠真正起到縮短施工工程的工期、保證施工工程的質量的作用,當然,這樣的發展模式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只要形成良好的資金循環,不久就會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提高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2加強施工人員的素質培訓

由于很多施工企業一直沿用傳統的施工技術,企業施工人員已經適應當下的施工模式,思想觀念還沒有得到改變。施工企業要從提高員工的思想素質做起,加快新技術的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另外,還要注重質量檢驗人員與施工管理人員新標準、管理流程等工作的培養,使得施工人員快速適應施工技術革新的趨勢,從而加快提高我國建筑工程建設質量的速度。施工企業可以與專門的培訓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對企業的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以及思想素質培訓,使得施工人員快速掌握新技術的技能,加快新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推廣,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

結語:綜上所述,巖土工程是建設工程項目的基礎工程,其直接關系到工程完工后的質量,施工中新技術的運用對提高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有重要意義。目前巖土工程中采用的新技術主要包括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沉井施工技術的應用、噴射混凝土技術等方面,施工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引進新的施工技術,確保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寧,李佳明.巖土工程施工新技術發展與展望[J].巖土工程施工技術,2009:112-116.

篇6

【關鍵詞】建筑工程、市場競爭、施工、新技術、應用

【 abstract 】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 fight for his place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ust b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cale. This paper, from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several comm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of this paper.

【 key words 】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rket competition, the construction, the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F71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建筑行業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建筑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得建筑行業的規模以及建筑工程的質量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同樣地,人們對于建筑的質量要求也處在不斷地上升中。在激烈競爭的建筑市場中,誰能用最低的成本建出質量最佳的工程,誰就是贏家。所以,企業要想站得住腳,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增強自身的實力。一方面,建筑企業應該緊跟上時代的潮流,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技術手段,不落后于相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另一方面,企業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握新技術的應用,增加科技含量,為工程降低成本,同時又提高工程質量,從而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利益。

2.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的現狀分析

近幾年以來,建筑工程在不斷地施工過程中,在傳統的施工技術上開始出現了許多新的工藝以及新的技術手段。這些新的技術及新的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既沖擊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傳統的舊技術,又實現了以前的技術無法完成的高技術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新的技術設備以及新的工藝的引進與推廣使用,不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節約了施工所需的時間,降低了施工過程中所需的成本,而且新的技術設備也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越來越好,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安全性能也越來越高,為建筑工地的安全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使建筑工程項目有了更為寬廣的舞臺。目前,建筑節能技術、建筑防水及塑料管應用的技術、墻體應用的技術、模版及腳手架應用的技術以及鋼結構應用的技術等技術已成為國家建設部門重點推廣的新技術。

3.建筑工程中新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將鋼筋進行連接的施工技術、防水方面的施工技術、對大體積的混凝土進行的施工技術。如何在這些技術方法中引入新的技術并進行應用,下面將進行具體的分析。

3.1將鋼筋進行連接的技術

將鋼筋進行連接的過程中由于焊接接頭的面積的百分率以及機械的連接的不好控制,所以施工過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加以規范。當然,當鋼筋數目為單數時,會造成百分率略微高些也是可以接受的。另外為了控制綁扎接頭的面積,應使受拉的鋼筋的板、墻以及梁等不會過大,當工程中對于接頭的面積有增大的需求時,受拉鋼筋的梁也不應超過百分之五十,其他的構件也可根據實際的情況相應地進行擴大。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受拉的鋼筋接頭面積中梁的百分比是作為其他構件的底線的,在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下其他的構件是可以放寬的,但是梁不可以。

目前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稱為直螺紋的接頭連接方式。在鋼筋的直螺紋的連接中,第一,應把套筒的一邊擰到被連接的鋼筋上,使套筒的絲扣低于一個完整的扣;第二,加長絲頭型的接頭,將螺母及套筒按要求擰下來接在絲頭上,使待接的鋼筋的絲頭緊靠,將套筒接回到絲頭上去,用扳手加緊,使螺母和套筒鎖定。第三,當完成了直螺紋的接頭連接后,應由相關方面的質檢人員對其進行檢查。在進行相關的接頭檢驗時,應目測接頭的兩端螺紋外露的長度是否一致,并且在此基礎上接頭的長度不可超過一個完整的絲。

3.2防水方面的施工技術

防水方面的施工技術實際上就是在工程與水接觸的地方防止有裂痕以及有滲漏的現象出現。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以及防水的工藝,同時遵循一定的合理的設計原則。

第一,對于屋面防水方面的施工技術,也就是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料的施工技術。對于這種施工技術首要的是做好節點、基層以及板縫方面的處理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塔樓以及裙樓屋面的涂抹應注意分遍的涂抹方式,在進行下一輪的涂抹時必須等到上一輪涂抹的材料已經完全干燥后才可進行。另外防水層的絲頭應使用防水材料進行多次涂抹,加強其防水性能。第二,對于外墻進行的防水工作,可采用加氣砼磚墻的施工技術。首先應先在兩種材料的界面掛上鋼絲網并且使鋼絲網固定,之后可進行基面的處理。當基面層的處理工作完成后對墻面進行抹灰的施工工作。在進行砌筑時所用的磚不可是干燥的或者是水飽和的磚,不可以一邊澆水一邊砌筑。并且在抹灰過程中應根據一定的要求進行相關的涂抹工作。

3.3對大體積的混凝土進行的施工技術

在大體積的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的存在使得其放熱反應相對復雜化。當產生的溫度應力在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溫度應力之上時,混凝土會出現裂痕,影響工程的質量甚至破壞工程的繼續進行。所以控制混凝土中因水泥的水化作用產生的熱而造成的升溫以及降溫是該施工技術的關鍵所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混凝土的具體情況以及混凝土所能承受的具體溫度應力,確定對混凝土是進行整體的澆還是分段的澆兩種方法。然后根據相應情況選出相應方法,同時選出與該方法相適應的澆筑設施、勞動力的數量、混凝土的運輸工具等等。在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次地合理地進行,使混凝土沿相應的高度均勻地上升。同時澆筑工作應該在較低溫度下進行。另外在分段的澆筑工作完成后,應在混凝土的初凝與終凝之間進行一次表面的振搗與抹壓工作,以排除混凝土上表面的水。

4.結語

社會仍處于不斷的發展與進步當中,顯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方面仍有更多的新的高科技材料、新設施、新的技術將會陸續出現。所以,對于建筑企業應該大膽創新,研究新的技術,敢于將自己的想法應用實際中,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結合現代化的科學管理,爭取為企業取得更為出色的成績。與此同時,要加強先進的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推進建筑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另外,應補充和調整建筑新技術的內容,爭取更大限度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實現建筑工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枝倫.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篇7

關鍵詞:建筑工程;新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建筑事業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特別是部分單項技術已經愈加成熟。但從全方位、多角度來看,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整體水平還比較低下,作為傳統勞務密集型產業,我國建筑行業的經濟增長方式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還屬于粗放型。在建筑工程領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對工程的科技含量進行不斷提升,必須推動企業施工技術的全面進步,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整體水平。

一、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1、發展生產力的需要

社會的發展需要生產力作為堅強的后盾,生產力發展速度與社會進步成正比關系。其生產力發展的快,社會進步才會越快。隨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施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不但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還加快了社會的進程。

2、經濟時代的要求

我國現階段經濟建設正在上升階段,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不僅是經濟時代的需求,還是增長經濟的關鍵因素。施工企業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完善管理體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這樣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3、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建筑行業的競爭愈加激烈。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施工企業只有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才能為自身的發展贏得更多的機遇。作為建筑施工企業,必須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提高施工技術的創新力度,才能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平臺,幫助企業更好地發展。

二、施工新技術在施工中的現實應用

1、施工中的防水技術

(1)屋面防水施工技術

現在較為常用的是一種叫做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施工的新型施工技術,該施工技術在處理過程中有嚴格的標準要求,施工人員應具備現實操作的實際能力。具體步驟包括:第一步,處理好板縫、節點和基層部分的問題。第二步,在對塔樓屋面及裙樓屋面施工時,涂膜要分遍涂布,也就是說,在第一遍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才可以涂布后一遍涂料,以此類推,直到達到施工涂布的遍數要求。第三,是鋪設方向問題,一定要保持互相垂直,且最上面的涂層厚度不得小于1mm。最后,是涂膜防水層的收頭。要嚴格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嚴禁流淌和堆積現象的出現。否則會嚴重影響屋面防水的工程質量,最終導致前功盡棄。

(2)外墻施工防水技術

當前的外墻施工防水中,較多采用的新技術為加氣砼磚墻施工技術。在整個操作過程中也必須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第一步,在加氣砼砌塊墻體抹灰前,首先要在兩種不同材料之間的界面進行掛鋼絲網的先期處理,能有效防止抹灰層開裂空鼓。第二步,要先固定這些界面鋼絲網后再進行基面的漿體涂刷處理,漿體的配比成分要求嚴格,須以20%的108膠水,摻和15%的水泥配成。第三步,待基面處理完畢之后,方可進行抹灰層施工。在整個砌筑過程中,不能使用干磚或含水飽和的磚,嚴禁隨澆隨砌違規操作發生。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80%,且施工要嚴格執行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符合相關規范標準的控制范圍。一般分三次砌到頂,采用鋼筋砼過梁。在后續的防水層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在找平層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在這一施工工序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淋水,做好養護工作。

2、施工中的鋼筋連接技術

近幾年,鋼結構的運用呈現逐漸遞增的現象,在施工中,逐漸成了一種常用的建筑結構。鋼結構的連接需要采用鋼筋連接新技術。該技術主要運用了壓套筒及螺紋咬合連接新技術。前者是主要應用在變形鋼筋的連接上面,它是利用套筒的塑性變形、物理擠壓等作用,將套管和鋼筋進行連接的方式。該種連接方式具有節約資源、安全性高的特點。后者根據鋼筋頭可承受力矩的大小,采用帶絲頭的鋼筋將需要進行連接的螺紋狀的地方進行連接,其中,最新的鋼筋連接技術當數直螺紋接頭連接方式,直螺紋連接方式主要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在施工中,若是標準絲頭,要把鋼筋擰到被連接的鋼筋上,對套筒外露的絲扣大小有具體要求,一般要小于一個整扣。若是加長的絲頭,將套筒、緊鎖螺母等按照一定順序擰在加長絲頭的一邊,將需要連接的鋼筋絲頭擰在螺母之后,并將螺母和套筒擰牢,并進行固定。該種方式具有施工效率高的特點,具有較廣的適用范圍,且受環境影響不大。

3、施工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技術

混凝土是當今建筑領域主要的施工技術。隨著建筑工程規模和設計復雜程度的增加,混凝土構件體積不斷增大,施工的難度也在不斷上升。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由于水泥遇水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水合熱,這對于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質量都會產生巨大影響。比如混凝土構件產生裂縫的重要原因就是混凝土劇烈放熱導致。因此,在混凝土配置和施工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對放熱和溫度實施有效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由于構件質量、體積的增加,使得放熱現象更加突出,從而引發的質量問題也更加明顯。控制混凝土放熱及溫度已經成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點。要避免混凝土裂縫產生,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必須嚴格控制混凝土硬化過程的放熱曲線。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工程設計要求和具體施工環境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周密的施工準備,從施工人員、設備、材料等方便保障施工的正常有序進行。在正式施工時,要嚴格遵循混凝土施工工藝,按照施工設計的順序,從下往上,一層層施工,確保澆筑均勻。施工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混凝土放熱情況,控制混凝土溫度在工藝要求范圍內,最好在天氣涼爽的時候施工。

除此之外,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還要實施一系列措施,以加強鞏固混凝土施工質量,防止質量病害的發生。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在混凝土表面進行反復涂抹,以減少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裂縫的發生?;炷帘砻嫣幚砗笠⒓锤采纤芰媳∧?,進行成品保護。同時,為防止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受周圍環境溫度影響產生不確定后果,所以要選擇適當的保溫材料對混凝土進行保溫處理?;炷翝仓笠欢螘r間里,混凝土都處于較為復雜的化學和物流變化過程中,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出現裂縫,以及盡早對出現的病害進行處理,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安排人員對其進行專門的管理和監督,確保澆筑施工的質量。要高度重視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根據具體施工條件選擇正確的養護方式,保障混凝土在潮濕環境下完成養護硬化全過程。

4、施工中的深基坑技術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技術正在向大深度、大面積的方向發展,很多的工程周邊的施工環境比較復雜,因此,深基坑技術主要是以人工挖土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在施工效率方面會出現比較緩慢的情況,給施工進度帶來一定的阻礙。在深基坑施工技術方面,通過對基坑底部進行深層攪拌和注漿可以進行加固,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基坑變形的問題,減少人員傷亡情況,對地下水資源也能進行很好的保護。建筑施工中應用的新技術,能夠使施工項目的質量得到改善,因此,施工企業一定要給予重視,更好的促進建筑行業發展。

結束語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推進,大多行業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建筑行業也不例外。現階段,我國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發揮施工新技術的優勢,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不斷提高建筑施工技術水平,才能為建筑工程質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毛奇.新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3,(18).

篇8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建筑行業中也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當前的建筑市場競爭激烈,要想開拓市場站穩腳跟,謀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增強企業實力,保證施工的關鍵技術設備緊跟國際發展趨勢,與行業先進水平同步??吭黾涌萍己顏硖岣吖こ藤|量,降低生產成本,創造最佳效益。

雖然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產業規模、產業素質的發展和提高,我國建筑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尤其是一些單項技術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但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建筑技術的水平還比較低,建筑業作為傳統的勞務密集型產業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在建筑工程領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進施工企業技術進步,促進建筑技術整體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徑就是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將科學的管理和大量技術上先進、質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廣泛地應用到工程中去,應用到建筑業的各個領域。

1.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發展概況

隨著科技的不斷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也獲得了成熟穩健的提高提高,尤其是近年來,建筑行業中不斷涌現出各種新技術與新工藝,給傳統的建筑施工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這些新技術的出現,不僅解決了之前傳統施工過程中的難題,打破了以往技術上的瓶頸,還有效的提高了施工作業效率,大幅度的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減少了工程作業的時間。此外,新技術的不斷應用,還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系數,使建筑施工行業“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得以貫徹實施,為工程的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應用

2.1防水施工技術

防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和水接觸的部位出現滲漏和有害裂縫。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我們應該遵循綜合治理、剛柔結合、多道設防、防排并用、全面設防、復合防水以及節點密封等設計原則,合理進行施工。

近年來,對于屋面防水,我國出現了一種比較新型的施工技術,即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施工技術。這種技術在施工過程中,首先對板縫、基層以及節點進行處理,其次,在對塔樓屋面和裙樓屋面施工時,涂膜應該分遍進行涂布,只有先涂的涂料已經干燥凝結成膜后,才可以涂布下一遍涂料。另外,涂布的方向要互相垂直,其最上層的涂層厚度應該大于1mm。除此之外,涂抹防水層的收頭需要用防水涂料進行多次涂刷,務必保證不會出現流淌以及堆積的現象。

而對于外墻防水來說,比較適合采用加氣砼磚墻施工。即為了防止抹灰層發生開裂空鼓的現象,抹灰前應該在外墻上先掛滿鋼絲網,待鋼絲網固定成功后再對基面進行處理,之后再使用20%的108膠水,摻雜15%的水泥配成漿體進行涂刷。在砌筑過程中,不得使用含水飽和的磚或者干磚,不得現澆現砌。另外,水平灰縫的厚度以及豎向灰縫的寬度應該嚴格控制在10±2mm范圍之內,水平灰縫砂漿的飽滿度也應該≥80%。通常情況下分做三次砌到頂,采用鋼筋砼過梁。最后,施工完后應該及時對其進行淋水養護。

2.2混凝土施工

水泥在水化反應和硬化過程中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會在混凝土的內部和外部形成溫差,當溫度變化時,混凝土因為收縮程度不同產生裂縫。比如大體積的混凝土硬化期間,其產生的水化熱很難擴散出來,如果在施工中不采取相應的措施,就會使混凝土內外部溫差過大,最終產生裂縫。因此,控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因水化熱導致的溫度差異,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是當前施工技術的關鍵問題。

當前,我國常用的混凝土澆筑方法是用塔式起重機澆筑或混凝土泵澆筑。在澆筑過程中,應該分段分層的按計劃進行,嚴格控制混凝土均勻上升。澆筑時應該在氣溫相對較低的室外進行。混凝土分段澆筑成功后,還應該在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期間進行表面抹壓或者振搗,以清除表面的泌水,再用木板多次進行抹壓密實,從而消除表面裂縫。在冬期施工時,因為氣溫非常低,所以混凝土抹壓密實后,還應該及時覆蓋保溫材料,比如草簾、巖棉被等。在非冬期施工時,可以覆蓋保溫材料,也可以在混凝土終凝之后對其進行灌水養護。

2.3鋼筋連接施工

鋼筋連接施工中有需要規范的問題,比如機械連接、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按受拉區不宜控制。如遇鋼筋數量單數時,百分率略超過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受壓區則不限制。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控制:受拉鋼筋梁、板、墻類不宜大,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梁受拉鋼筋不應大于50%,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因此梁中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是一個底線,不應越過,其他構件則可以放寬,但必須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鋼筋(特別是構造柱),也可設置一個搭接頭,這將方便于施工。

目前一種新型的鋼筋連接方式出現了,即直螺紋接頭連接;直螺紋接頭連接分別三種不同的形式。

對于鋼筋直螺紋連接,在具體施工中標準接頭的連接時,首先把裝好連接套筒的一端鋼筋擰到被連接鋼筋,使套筒外露的絲扣不超1個完整扣,連接即告完成。加長絲頭型接頭:先將鎖緊螺母及標準套筒按順序全部擰在加長絲頭鋼筋一,將待接鋼筋的標準絲頭靠緊,再將套筒擰回到標準絲頭,并用板手擰緊,再將銷緊螺母與標準套筒擰緊鎖定,連接即告完成。

對于接頭檢驗時,當接頭連接完成,由質檢人員分批檢驗。按如下方式進行檢驗:目測接頭兩端外露螺紋長度相等,且不超過一個完整絲(加長螺紋除外),每300個接頭為一,每批抽驗一,要求鋼筋連接質100%合格。

2.4屋面施工

嚴格意義上說來,屋面施工的主要環節屬于屋面的防水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常常采用傳統的防水卷材。

我國屋面材粘貼大多采用傳統的“滿粘法”,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要求的提高,滿粘法已經逐漸無法適應基層變形的要求。近年來,一些新的施工工藝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卷材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有效的避免了防水層開裂、滲漏的現象。

2.4.1條粘法

所謂條粘法,就是在鋪貼防水卷材時,卷材和基層采用條狀粘結的施工方法。條粘法中,每幅卷材和基層的粘結面不應該少于兩條,每條的寬度不應該小于150mm。

2.4.2點粘法

所謂點粘法,就是在鋪貼防水卷材時,卷材和基層采用點狀粘結的施工方法。點粘法中,每平方米的粘結點不應該少于5點,每點的面積應該100mm×100mm。

2.4.3機械固定法

所謂機械固定法,就是在鋪貼防水卷材時,卷材和基層在一定部位使用配套的錨固件進行固定的施工方法。機械固定法因為其操作簡單,性價比較高的優點,已經在我國卷材防水屋面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行業也必將出現更多的新技術,作為建筑領域的從業者,我們應該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努力使其為建筑工程做出更大的貢獻。對企業來說,也應該積極引進新技術,調整和補充現有施工技術體系,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努力為推進建筑工程行業技術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安朋.劉紀海.簡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0,(17).

[2] 周覲.賀海斌.PK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在工程中的應用[J].邵陽學院學報(自

然科學版),2006,(04).

篇9

【關鍵詞】建筑工程;新技術;發展;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在建筑科學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種建設工程新技術被不斷地研究出來,并廣泛的應用于了實際的施工建設項目當中,為提高建設工程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炷翑嚢铇痘A、全站儀測繪、腳手架搭設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就是理論科學與現實成果轉化的強有力的依據,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為更好的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對建筑工程的外形、質量以及施工技術的水平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實現建筑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就必須不斷地提高建筑項目的技術含量,依靠先進的施工技術的指導。

二、施工新技術的發展狀況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的水平也相應得到了相當成熟的提高,特別是近年來,施工工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給傳統的施工技術帶來了較大的沖擊,這一系列新技術的出現,不但解決了過去傳統施工技術無法實現的技術瓶頸,推廣和引導了新的施工設備和施工工藝的出現,而且新的施工技術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減少了工程的作業時間,另一方面更是增強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為整個施工項目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舞臺。

三、新技術在具體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1、樁基礎技術

(1)剛性樁柔性樁復合樁基技術

這是一種用剛性樁(如素砼樁)、柔性樁(如攪拌樁)與樁間同承擔基礎荷載的復合樁基技術。利用剛性樁本身強度較高,樁長較長,把上部結構荷載向深層傳遞,調動較深范圍內土層的承載力。而利用柔性樁提高較淺層土的承載力,柔性樁的樁長較短。這樣就把深層和淺層土的承載能力都發揮出來。從而形成剛性樁柔性樁與同作用的復合樁基。由于樁材料經濟性好,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有很好的經濟效果。適用于淺層土層較軟弱,而深層有較好土層的地區。

(2)鉆孔壓漿樁技術

鉆孔壓漿樁是用長臂螺旋鉆機鉆孔,待到達預定的深度后,通過設在鉆頭的噴咀向孔內高壓噴注水泥漿,同時向上提鉆,至漿液達到沒有塌孔危險時停止,起鉆后在孔內放置鋼筋籠,投放粒料至孔口,然后利用補漿管(樁長超過13m時放一長一短二根補漿管),再向孔內二次補漿,直至漿液達到孔口為止。其特點是無噪音、無震動、無泥漿護壁排污。由于是高壓注漿,其樁體很密實,與周圍土體有明顯的滲透加固作用,其承載力比普通灌注樁大幅提高,有很好的經濟性。

(3)預制小方樁復合樁基技術

小方樁復合樁基技術是由小方樁與承臺下的地基同承擔外荷載的樁基技術。一般小方樁樁身截面邊長小于或等于250mm,長細比可到80左右。樁間距一般不小于5~6倍樁截面邊長,以充分發揮樁側面的摩擦阻力。用于穿越較弱的土層,進入壓縮性相對較低,但尚不十分堅硬的持力層,適用于多層和小高層建筑。其沉樁方法可用靜壓法也可用錘擊法,施工設備靈活、因地制宜,但用錘擊法時不能用重錘。這種樁尤其適宜在中小城市中應用。

(4)多節擠擴灌注樁技術

多節擠擴灌注樁是在灌注樁成孔的基礎上,利用擠擴設備,在成孔的多個部位自下而上逐個擠擴成盤、岔(肢),在按設計要求完成多次擠擴后,取出擠擴設備,立即進行灌注樁的各項工藝成樁。由于樁體上增加了多個盤或肢,其承載能力得到提高。

2、建筑工程測量新技術

(1)GPS施工測控技術。

施工控制網是施工放樣的依據,其精度要求高,測設困難,GPS精密定位技術能較好地解決該問題,且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隨著超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物的不斷出現,高層建筑施工常規測控方法已經很難滿足規范的要求,如何在溫差、日照、風載等外界環境因素影響下迅速、準確地完成平面軸線控制、高程傳遞、建筑構件的安裝定位,已成為影響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首要因素。利用GPS測控技術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優點,可動態測定建筑物的擺動周期和擺動規律,測定建筑物(或構件)的垂直度,保證施工測量的質量。

(2)全站儀坐標法放樣技術

全站儀具有測量精度高,儀器的集成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優點,已大量應用于各類工程的施工測量中。坐標法放樣是充分利用全站儀的這些優點,直接利用施工控制點和放樣點的坐標進行放樣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樣數據的準備工作,提高了施工測量的工效,同時也減少了施工放樣中可能出現的差錯。該技術對一些形體復雜的建筑物放樣工作有明顯的優勢。

(3)測距儀高程傳遞技術

高程傳遞一般采用水準測量和懸掛鋼尺的方法解決,這些方法勞動強度大,所需時間長,且測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時得不到保證。現代測距儀具有測量精度高,觀測快捷、方便等優點,只需將目前常用的測距儀或全站儀稍作改進,就可完成高程傳遞的測量工作。該技術對超高層建筑物的高程傳遞特別有效。

(4)高層建筑垂直度控制技術

高層建筑的垂直度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質量的一項重要控制指標,通常采用經緯儀交會或懸掛錘球的方法解決,這些方法不但測量精度低,而且受外界條件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利用激光準直技術可較好地解決該問題。該技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小,測量作業快速方便,測量成果的精度高,且可進行檢核,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另外,該技術采用多次定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誤差的累積,保證最終成果達到規范要求。

3、新預制混凝土構件應用技術

(1)發展新型裝配式樓蓋結構

采用革新的預應力空心板,按預制裝配式樓蓋設計,以保持施工安裝快速的優點,同時在樓板找平層中加配鋼筋網片,使之具有相當于疊合樓板的整體性,捉高結構的抗震性能;用高強預應力鋼絲作預應力主筋,提高構件的延性;提高構件的質量標準(高于現行的國標),以促使構件生產工藝和模具水平的提高,使構件生產集中于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預制構件廠,以保證構件的高質量;通過改進后的板側面設計與灌縫材料,增強板縫間的抗剪能力;通過上述幾項措施并可解決當前困擾民用建筑開發商的頻頻引發爭議的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問題。

2、發展預制輕混凝土內、外墻板和復合外墻板

與框架結構的結合,可逐步取代現有的磚混結構,從而實現民用建筑基本不用粘土磚的節地要求。預制外墻板、新型裝配式樓蓋與框架結構及已有的各種輕質內墻相結合,可形成框架現澆或預制梁、柱裝配整體,其余均為預制裝配的新型建筑體系。

3、發展疊合樓蓋結構

以中、高強預應力鋼絲作預應力主筋的預應力平板、帶肋平板、空心板作預制板,與現澆混凝土疊合層組成疊合樓蓋。減少了現場的支模施工工序和鋼筋工程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整體性,尤其適用于大開間民用建筑。

四、結束語

通過推廣成熟的科技成果,必將大量的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工程施工速度,同時對控制工程質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使工程質量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一個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的過程,一旦克服困難推廣成功,便可以普遍應用,在充分發揮技術革新帶來的生產力提高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的降低生產成本,而且科技創新也是永無止境的,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才能促使施工水平不斷提高,創造更大效益。

參考文獻

[1]項勇,陶學明;基于尋租理論的工程監理博弈行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1期

[2]汪源浩;;建設單位工程項目投資控制的實踐與思考[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2期

篇10

關鍵詞:裝飾 工程施工 技術

目前對于我國的裝飾行業來說,還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和不足,其中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其組織工程設計顯得還不是很合理,監督裝飾工作還不夠完善,對于整體來說還不夠科學,政府的制約力度還不夠。就這些缺點和不足,本文進行了裝飾工程的施工技術的創新和改革,希望能給裝飾工程行業帶來一些幫助。

一、建筑裝飾工程的施工特點

裝飾工程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它對我們我們生活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的。它是一門綜合性要求比較強的工程,對于藝術性、技術性、科學性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企業的相關人員會和其業主進行溝通,得到業主的認可才開始施工。鑒于裝飾工程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其中的特點所造成的影響因素,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它不僅是對建筑進行簡單的美化,而且是對環境設計的一種認可,是環境和建筑融合的一個過程。建筑工程伴隨著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利用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從而使得裝飾工程能夠更加完美。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對于建筑工程的裝飾技術來說更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進行改革和完善,吸納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二、建筑裝飾工程創新技術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傳統的建筑裝飾工程施工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建筑工程的需求。所以根據現代建筑工程的需要對裝飾工程采取了完善措施。首先相關的企業應該培養高素質的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以能夠真正的提高裝飾工程的技術水平。一個企業只有擁有高素質的人才能夠進行有效地管理,只有不斷地加強建筑裝飾施工技術的管理,培養高素質的施工技術人員,才能夠更好地完善建筑工程實施。裝飾企業應該擴大相應的招聘力度,把更多優秀的高素質的人才吸納到企業當中。不僅如此,還應該制定詳細的計劃,不斷地進行技術管理人員知識的更新,把新技術新概念引入企業當中,充分的完善其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依據管理人員的特質進行人才的管理,發揮其人才的作用,提高建筑裝飾工程的施工質量。就目前來看,我國建筑裝飾工程如果想要突破以往的局面,就應該進行技術上的更新,人才上的更新,不斷地進行員工的培養和培訓工作,引入高科技手段,從而培養出專業的高素質的團隊,提高企業在社會中的競爭力。

其次,還應該著重的把握在進行施工之前的技術管理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證其建筑裝飾工程順利的完成,應該在施工前期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按常理來說,我們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完全掌握項目的施工環境。如何才能夠保證掌握項目的施工環境,這就需要項目負責人組織其相關人員進行施工現場的考察工作,并結合施工現場的情況發表其意見,將所有人提出來的意見都歸納到相關文件當中,進行總結和分析,從而將總結出來的意見覺得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利用合理、科學的手段制定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應該考慮到意外情況,比如說安全事故問題。做好一定的預防措施,只有達到了以上的幾點要求,才能夠有效地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差錯,保證不影響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按照定期的目標完成工作。

在進行質量施工的時候,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利用合理的方式,通過科學的手段管理。制定一定的獎懲機制從而更好地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避免員工的失誤給企業帶來沒有必要的損失。通過這種手段和檢查措施以及獎罰程序,及時的發現在施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讓企業的人員認識到自己的失誤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讓員工深刻的認識到不認真負責的態度會給企業利益帶來很大的沖擊,很可能會使企業失去生存發展的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不能夠保證企業的質量,而且會使企業受到很嚴重的影響。

上文中已經提及到了傳統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不能夠滿足現代企業的需求,企業應該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摸索,從而找出最適合企業發展的方法,保證企業能夠在市場激勵競爭下進行不斷地發展。伴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現代的裝飾工程已經開始采用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技術。裝飾工程如果想要在社會激勵的競爭下立足,就需要不斷地融合新技術、新材料、新技術。優先選擇節能、安全、高效、環保的產品。在設計出一定的方案之前和業主討論施工過程的時候,就應該積極地向業主提出建議,并將其產品的優勢說出來。牢牢把握好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更新狀態。雖然說目前很多人們都不是很了解新產品和新工藝,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總是會有一天人們會知道新產品、新工藝的好處的,最終一定能夠得到廣大人們的認可,所以說,企業不能夠因為人們對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不認可就放棄了探索和創新的信念,只有越挫越勇,企業才能越辦越好。把握好一定的機遇,才能使得企業牢牢地在社會中扎根。

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從技術方面還是材料上來講,我國裝飾工程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和一些先進國家相比較來說還有一段距離,就此在裝飾工程技術上面應該加大力度進行改革。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積極培養其裝飾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人才,培養相關的技術人員,從經驗中摸索,不斷地進行技術的創新和改革,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堅持不斷創新的精神,力求我國裝飾工程在企業競爭中站穩腳跟,保證企業的效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