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文章范文

時間:2023-03-21 00:34: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己的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自己的文章

篇1

一、采擷明珠,裝扮美人

經典的文言文名句如一粒粒光彩照人的明珠,或精致典雅,或豪放雄渾,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飄逸,具有恒久的藝術魅力。寫作時,從文言文的海洋中采擷一些經典名句,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充滿詩意,余味無窮。

請看2006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息之辯》中的兩段話:

日出江花,春來江水;若無片刻之憩,白樂天何可作此詞焉?春風十里,薺麥青青;若無須臾之息,姜白石何以工此曲哉?天姥連天,蜀道危難,若無俄爾之寢,李太白何能作此千古絕唱;潦水寒潭,煙光暮山,若無瞬日之息,王勃何以作此萬人傳唱之賦也!

嗚呼!于古然,于今然,勞逸結合,生而有息,息而為作,作之而息,此其兩者,相成相依,不可斷絕。

作者引用了白居易、姜夔、李白、王勃四人的文言文名句,對“生有所息”進行了詮釋,由此得出“兩者相成相依”的觀點。語言精練,化用貼切,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學積累與文化素養。

采擷文言文名句出彩,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見的方式,可以在文章的標題、題記、首段和末尾等位置引用,比較突出、醒目,容易引發讀者的關注,給他們留下較好的印象。

二、牽手名人,步入教堂

文言名人為人類提供了生命范本,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的生命歌唱、他們的生活思考,歷來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經典論據。把他們寫入文章,能增添人文色彩,增加文化底蘊。

2005年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心是蓮花開》寫到:

請看走過歷史,在壯士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歌聲中,無望英雄的勇氣與決心令我敬佩;一代霸主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令我感動;詩之“鬼才”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讓我不禁為兄弟情殤而哭泣……

那“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至純至美的一抹倩影,讓少年的心“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圣杜甫的“穿花蝴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讓我瞥見一份雙宿雙棲的自由與親密;還有歐陽夫子甜蜜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千年之后,仍純純地回響在天地之間。--情之重也,如我枕邊的一滴淚,你心中的一湖水。

作者直抒胸臆,穿插了荊軻、曹操、曹植、杜甫、歐陽修等名人名句,來闡發“入世與出世”的主題。歷史名人與經典名句交相輝映,作者真情與名人思想融于一爐,使文章內容厚重,文言底蘊陡增。

三、鏈接名篇,成家立業

文言名著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古往今來人們智慧的結晶,適度、合理地鏈接它們,能增強文化底蘊,產生獨特的審美效果。

請看2006年內蒙古高考滿分作文《重拾昔日的輝煌》中的幾段話:

當年,黃帝為人治病,留下了《黃帝內經》。可曾記得,它為后世“懸壺濟世”開創先河。人類文明從那里開始,告別了蒙昧,走出了蠻荒。

當年,一顆流星劃過天際,劃出了《甘石星經》,為地球的尋根之旅宣誓授旗。抱著一飛沖天的愿望,現代中國航天人踏著萬戶的足跡,駕著神舟,在太空翱翔。

《左傳》、《史記》像龍一樣雄踞在文學最高峰……

唐詩宋詞燦若星河,詩人學者百家爭鳴……

四大名著、《四庫全書》詮釋了一個鼎盛的封建時代,人類文明在那里極盡輝煌。不管是橫眉怒目的臉,還是金戈鐵馬的卷,都讓歷史活靈活現、大放光芒。

作者緊扣“重拾昔日的輝煌”這個主題,列舉《黃帝內經》、《甘石星經》、四大名著等五千年歷史傳承的一系列文言著作,印證了書本承載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道理,啟迪讀者回歸文化典籍。文章高屋建瓴,大氣磅礴。

四、借用文言,粉飾新房

文言作文是考場作文中的稀有品。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較扎實的話,不妨模仿古典詩文的語言,用文言文的筆法來表達現代的感悟,這無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記妙招。歷年高考作文中都有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01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02年江蘇考生的《諫屈原書》、2003年四川考生的《愚者傳》和北京考生的《轉折》等。值得一提的還有2002年江蘇考生寫的五言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其語言脫胎于古樂府名篇《孔雀東南飛》,以一位才華橫溢、有志投身西部大開發的青年作為敘事的中心人物,寫得像模像樣。請看其開頭: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五歲進小學,九歲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條件好,工作不愁找。東家婆也夸,西家嬸也贊。姐弟笑盈盈,父母樂呵呵!”好事人相承,傳遍南京城。

篇2

也許從這一方面就會對他產生好感。

可是實踐證明我們這樣的看法就是有片面性的錯誤觀點的,也許很多事情都不是依靠表面現象,也是一個人的眼睛很小,但是說明了他有更多的智慧,這些從來都不是有什么因果關系的。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內心確定的那些猜測和結果的聯系,其實都不一定準確,只不過在這樣的環境能找我們每一次保證的結果都不一樣。

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把這些過程都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改變的話,也許這樣的情況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講都會變得比較相似,但是每個人的想象方法似乎都是不太相同的。

好像每一次考試結束之后,我們看中的都是這個考試的結果,而不是通過整個考試過程中中得到的反饋。經驗以及自己的主觀感受。

篇3

回顧從前十二年的往事,竟然發現自己也曾經好小好小。

曾經也是小小的我,只會翹著小屁股,只會在大院兒里玩泥巴,用泥巴,認認真真地堆砌成一座座城堡,一棟棟皇宮,也把一絲絲幻想揉進了小小的5歲

曾經也是小小的我,如今長大了一點,正趴在床上拼拼圖,把零散的碎塊兒,一塊一塊,仔仔細細,拼成可愛的米老鼠,神氣的大飛機,美麗的白雪公主和快樂的6歲。

曾經也是小小的我,現在在體育場上,奔跑、放線、抖繩,看風箏在天空中搖曳,仿佛看見自己心,正在7歲理想的天空中無憂無慮地自由翱翔。

曾經也是小小的我坐在草地上,自在地哼唱著每一支我所熟悉的歌謠。歌聲帶著輕松的旋律,徜徉在我那8歲的廣場。

曾經也是小小的我,捧著“朗讀之星”“識字大王”的獎狀,乖乖地站在爸爸媽媽的面前,任爸爸媽媽爽朗的笑聲在我9歲的天空回蕩。

十歲,是一個偉大的轉折。吹滅十根小小的蠟燭,我把許許多多的煩惱也一并給吹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全新的、使我奮發向上的心愿:今年我長大了一歲,一定要保持好成績;今年我長大了一歲,一定要多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兒;今年我長大了一歲……

十一歲,學會了羽毛球,學會了拼搏,學會了在困境中成長,努力地拼搏,拼搏出一片晴朗的天空,拼搏出一架成功的彩虹……

篇4

春去秋來,樹葉匆匆飄落,不知不覺間我已長大。不知何時滿身的幼稚以離我而去,正是青少年的我應是快樂執著的,可恍惚中多了幾分成人的滄桑,滄桑中多了幾分憂愁,多了幾分寂寞,多了幾分傷感……

現在對我而言成長是酸酸的稍帶一點苦澀,也許是自己太懷舊了吧。總是懷戀兒時的同伴。想念他們的好,想念我們那時的歡笑,也想念那時我們的純真。現在彼此相見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之間被沖刷得只是一個淡淡的微笑或低頭擦肩走過。回到兒時玩耍的林子,看者那曾經比自己矮的樹木,不禁想落淚,可又怕在一旁的妹妹笑話,終還是強忍住了。也曾經不知多少次在夢中夢到與曾經的同伴在一起玩耍,可又想到這一切以成為過去,在夢中不禁落下了淚,可每次總是被一種無法呼吸的感覺逐出了我回憶的夢。也許是這輕輕的夢承受不了我這重重的淚吧……

成長的味道有點苦。看者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在月亮媽媽的照料下是多么頑皮而可愛啊!可自己卻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偷偷的看著它們在那玩耍受傷時它們能得到月亮媽媽的關懷,而自己只能默默的自己承受,離家在外只能自己承受一切,因為自己長大了。下雨時,手捧著一本書可心早已飛到了那溫馨的家中。思念總是一分不少的纏著我可因為長大了所以成長的苦澀只能自己承受。

成長是甜的。成長中也不乏甜味,在學習中一路上滿是荊棘可成長讓自己好強,面對這些又怎么會輕易的低頭呢?所以總會抽出時間來努力,當自己的努力得到收獲時會感到成長是甜的。當因為你的成長讓你學到的有用時你會感到成長的甜味

成長中的味道是不同的,我想我會有一天把成長的種種味道和在一起拼湊出最美好的味道……

篇5

之后我們將為各自的前程奔波勞碌,穎理所當然得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省重點,而我進了一個市重點,相比之下糟得多。

我開始耕耘那塊屬于我的田地,支起一片屬于我的天空。轉眼間從初中的門檻邁出一個箭步躍進了高中的校門,一個全新的世界剎時映入眼簾,一張張陌生的臉龐在身邊穿梭。從來到這兒的第一天起,看初中的畢業生照和一些和穎的合影,成了我每日回家后的重要章程,后來干脆將畢業照貼在了床頭。這種做法的確也傻得可以,但是這樣做可以很真切得回到從前,那段大家一起瘋一起玩一起迎接中考的日子,也可以將那段與穎杏一起的日子拉地很近很近,不至于被諸暨的母親河隔得遙不可及。我是一個女兒家,我沒有王勃那樣的男兒氣魄,能在離別時感嘆: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相反的我有像王維般的絲絲傷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在很小的時候我很霸道,我總是獨自霸占我喜歡的朋友,我自私傲慢無禮地不許他們再和別的小朋友聊天。那個惡習一直保留至今,想到穎在別的學校又有好多新的另外的朋友,我甚至會毫無理由地醋意橫飛,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浦陽江,但回頭想想那必竟不再是屬于我的一片天地。

日子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轉眼在二中已混過了漫漫28天。28個日日夜夜,懸浮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我開始有了屬于我的好朋友,屬于我的生活圈。我的心不再為一個失去的摯友而迷失方向,而只是茫茫然的一個軀殼處在我的椅子上,像一具失去靈魂的我處在這個方方正正的長方體中濫盂充數。入睡的前一分鐘我還在想:過去的已經過去,我的雙眼不能只往后看,不能只停留在那已經屬于次一時代的昨天,明天的太陽要用明天的我來面對。

導師告訴我:昨天的那些值得紀念的事要珍藏到明天的明天的明天……那些美好的夢想與憧憬要以樂觀的人生態度看到明天的明天的明天……肯定那些點點滴滴的幸福要用你的雙手緊緊握住,那樣它會一直延續直到明天的明天的明天的……

篇6

一日黃昏,詩人張籍正站在門前吟詩。一陣肅殺的秋風吹過,帶來陣陣涼意,張籍轉過身,聽到一個小男孩興奮地叫著:“媽媽,看,大雁!”張籍抬頭一看,只見一群大雁正向南方飛去。張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陽,常年不歸。而大雁明年春天還會飛回來,但自己卻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到家鄉。張籍又想到,自己雖然不能回到家鄉,但可以寫信呀。

張籍回到書房,拿出文房四寶,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寫起。張籍腦海里不斷涌現出當時與情人離別的情景:情人痛苦欲裂,恨不得沖出那些士兵阻攔的手。自己也不轉頭多看老母親與其他親人幾眼,竟直沖沖的走了……他恨自己,恨自己當初離家時頭也沒回,恨自己沒能多看親人幾眼。想到這兒張籍早已淚流滿面,終于下筆寫信。過了許久,聽見打更人打了三下更,已是三更天了,張籍才戀戀不舍的放下手中的書信。

第二天,張籍早早的起了床,站在門口等待送信人的到來。“來了!來了!”送信人來了,張籍激動地將這封信遞給送信人,說:“你一定要親手將這封信交給我的家人呀!”送信人接過信說:“您放心,我一定會將這封信親自交到你家人手里的。”說完,送信人就走了,走了不遠,聽見張籍一聲大喊:“請留步!”送信人停下來,問:“您還有事嗎?”“我想再看一下信。”送行人猶豫了一下,把信交給張籍。張籍急忙打開信,仔仔細細的查看了數十遍,才封好信,小心翼翼的交給送信人。送信人跨上馬,揚鞭而去。

詩人站在原地,一只目送著送信人,知道他的身影消失在天邊,這才安心。不知什么時候,熱淚迷蒙了她的雙眼。

五年級:萬佳慧

篇7

時光飛逝,歲月荏苒,我們已由昔日幼稚的孩童成長為今天的翩翩少年。回顧往昔,我們無怨無悔;展望明天,我們信心十足。走進了畢業班,我們的生活不再如以前一般輕松;走進了畢業班,我們的日子也多了一些疲憊。但是面對明年的七月,我們仍將披荊斬棘,奮然前行。

漫步在家鄉那清澈的小溪邊,童年的快樂與煩惱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和伙伴們在草坪上盡情地玩耍嬉戲;在清澈的小溪里摸魚捉蝦;獨自一人在潔白的雪地里歡快地奔跑;和姐姐為了搶糖果而兩敗俱傷……歲月無聲地在我身旁穿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腦海中定格,快樂時總將它們一一取出,任美麗在思緒間綻放。

幼兒時,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的我,盡情地享受著他們對我的寵愛,每逢周末,他們總是帶我來到那清清的小池邊,看池底那活潑可愛的小魚。春天的小池好美呀,柳樹早早地發了芽,像披了一頭碧綠的新發。金黃的迎春花已綴滿枝頭,潔白無瑕的白玉蘭有的只是花苞,有的已忍不住綻放。一群群麻雀撲棱著有力的小翅膀,時而飛向碧空,時而落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唱著它們自己的歌。偶爾還可以看到幾只小喜鵲,落在草地上,落在樹枝上,長長的尾巴一翹一翹,很是可愛。我的心情也正如那一群群鳥兒,歡暢無比。于是,我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雀兒一樣,展翅碧空。

進了幼兒園,在幼兒園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我似乎成了小大人,琴、棋、書、畫,每一樣我都愛不釋手,那時的我成了人們眼中的“小精靈”。尤其是音樂,真讓我如醉如癡。我喜歡聽音樂,喜歡在音樂中釋放自己,于是在那一刻,我懂得了感悟,感悟身邊的美——夏夜的繁星高高地掛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它們快樂地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傳說。寧靜的夜里,有星星陪伴,沒有煩惱,沒有孤獨,擁有的是那一份無以言表的欣慰和快樂。

終于掛上了紅領巾,在校園里,懂事、乖巧、多才多藝的我又成了老師的寵兒,同伴的領頭雁,在享受著一次次成功和掌聲的背后,偶爾也有了失落,于是,趴在陽臺上看落葉便成了我郁悶時的必修課——秋日的余暉投下了一個個俏麗的影兒,樹葉兒便像一葉小舟,在空中翩然起舞,時而盤旋,時而上下翻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盡情地演繹自己的美麗,給自己的生命樂章譜寫最動人的一曲!

進了小學畢業班,偏課嚴重的我有了更多的無奈和憂愁。每日暢游于文學的海洋,如饑似渴地獲取著知識的營養,于是語文課堂上有了我精彩的回答;知識競賽上有了我洋洋灑灑的答辯,天文地理,任我馳騁。那一刻,我是自豪快樂的。然而,面對著數學科目的“滿堂紅”,愁緒又漸上心頭,雖經百般努力,但終不見成效,那時那刻,真是“怎一個愁字了得”。于是我喜歡坐在空地上看夕陽,冬天的黃昏也毫無保留地展示出它那絢麗的光彩。那一抹夕陽,悠悠地流露出離愁的憂傷。那一刻該留下多少美麗的惆悵。“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乍看這夕陽中不時地坦露出淡淡的離愁,但也掩飾不住它們永恒的美好。

篇8

張建是我姥姥隔壁鄰居家的一個小男孩,皮膚黝黑,大眼睛,長睫毛,高鼻梁,長得非常可愛。

他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也是我的忠實粉絲。

去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涼風習習,是夏日里難得的好天氣。爸爸帶我去田家姥姥家玩。張建一見我就姐姐前姐姐后地叫個不停,還屁顛屁顛地跟在我屁股后邊轉。我在姥姥家翻箱倒柜,他眨巴著眼睛說:“你是在找秋千吧?”我眨眨眼驚奇地問:“你怎么知道啊?”他紅著臉,詭秘地說:“每次來你都要蕩秋千的嘛!”我在心里默默地說:“佩服,真佩服,這么小的孩子居然會察言觀色。”于是,他連忙找來秋千,還叫來了我的小表妹培培。我們跑到屋后的一片樹林里,找了相對較平的一塊地,和相對較大的兩棵樹。我連忙往上一爬,可怎么都爬不上去。他笑瞇瞇地說:“姐姐,快下來。看我的!”說完,他縱身一躍爬上了樹,把手一伸說:“姐姐,把繩子給我。”眨眼功夫,他就把繩子系好了。可以蕩了!可以蕩秋千了!我要他先蕩,他卻堅持要我先蕩。我坐在秋千上,可怎么都蕩不起來,張建靈精一動趕緊跑在后面一推,并叫培培在前面拉。秋千蕩起來了,我們笑啊,鬧啊,唱啊,跳啊,是那樣開心,那樣歡樂。我們三人輪流蕩著,輪流拉著,輪流推著,是那樣的友好,是那樣的和諧。不知不覺,天快黑了,我不經意地看了一下手腕,張建立馬就明白了我是在看手表,是在看時間,他馬上就說:“姐姐,我們回家吧!”

多聰明機靈的孩子啊!我們歡跳著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五年級:ccl303

篇9

故事之一、換牙記

我第一次換牙時才三歲,之所以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是因為說起這次換牙的經歷不但是有些離奇,還讓我刻骨銘心,信不信由你。

那是一天早上,我起床后,照例去刷牙,突然感覺有一顆牙齒好像有些松動,我當時挺緊張的,不知怎么回事,連忙去告訴爸爸。爸爸說我可能是在換牙,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現象,說明我又長大了。并再三囑咐我,不要亂動,過幾天它就自然會掉的。于是我就整天盼望這顆牙齒能趕快掉下來。可這顆牙齒倒好,搖搖晃晃地在我的嘴里呆了一個多星期,不管我怎樣祈禱,就是頑強堅持,弄的我不僅得天天經受疼痛的煎熬,吃東西也十分不方便。這時候我爸爸可納悶了,這顆牙怎么就這么頑固呢?干脆來蠻的,拔吧。于是用一根細線綁在我那顆松動的牙上,爾后試著用力一拉,可那顆頑固的牙沒拔下來,卻弄得我疼得殺豬般的嚎叫起來。

我爸爸見蠻拔的效果不佳,還弄的我疼得又哭又叫,只好作罷。為了安慰我,就帶我去樓下小賣部里買泡泡糖吃。買好泡泡糖,我迫不及待地剝了一塊放進嘴里,慢慢地嚼著嚼著,突然感覺嘴里一松,頓時覺得口腔里似乎有些空蕩蕩的,一個硬梆梆的東西在舌頭上打轉,吐出來一看,原來是我那顆死賴著不肯掉的牙,竟然被泡泡糖粘下來了。你說搞笑吧?

從那以后,我一有要掉的牙,就央求爸爸帶我去買泡泡糖吃,希望泡泡糖把牙齒給粘下來。

故事之二、遛雞記

記得我五歲那一年,媽媽帶我到江西萍鄉外婆家去過年。過完年后,就要隨他們去上海上幼兒園了。因為我自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在爺爺奶奶居住的那個城市里,很難得看見家養的雞,倒是經常見到一些叔叔阿姨在閑暇之余,牽著小狗在社區的院子里遛噠。我那時候,真是希望我的爺爺奶奶也買一條小狗,讓我也過過遛狗的癮。

我在外婆家,看到外婆養的一群雞在她的農家小院里東逛逛、西逛逛的挺悠閑,而有時候爭起食來,又打打鬧鬧的挺可愛。便突發奇想:要是抓一只雞,在脖子上綁一根繩子牽在手上遛,一定也很有趣。

于是我說干就干,乘著大人們都在忙著過年的事,無暇顧及我們這些小孩,就和比我小一歲的表妹邱瑜,滿院子的抓雞。由于雞們為了逃避被抓,東飛西跳,不但一只雞沒抓到,還弄得整個院子是一片狼藉。這時候,邱瑜給我出了個好主意,要我乘著母雞趴在窩里下蛋的時候再抓,一定能抓到。我一聽有理,就趕緊撒了一些稻谷在地上喂食,向受驚的雞們示好,讓它們放松警惕,然后,在一旁靜靜地等候時機的來臨。

果然,過不多一會功夫,有一只母雞“咯咯咯”的匆匆跑向了雞窩,哈,機會終于來了。我和邱瑜二人一左一右的悄悄圍向雞窩,乘著母雞正起勁的準備下蛋時,一下子撲了上去,緊緊地把它抓住,然后用事先準備好的繩子,綁住母雞的脖子,再放到地上,牽著就走。滿以為這雞被繩子綁著了脖子,就一定也會和小狗一樣一搖一擺地在后面跟著。哪知事與愿違,這蠢東西不但不乖乖的走,反而又飛又跳的拼命掙扎。我一生氣,就硬拉著母雞往前走,誰知道,這一拉把母雞頸脖子上綁的繩子也越勒越緊,到后來就干脆在地上直撲愣。幸虧這時候我外公從外面回家來看見了,趕緊叫我們停下,抱起已經奄奄一息的母雞,解下脖子上的繩子,再輕輕地把雞放下,過了好一會兒,那雞才恢復了生機。可它要下的蛋呢,經這一折騰,早已碎了,只見到母雞的屁股后面稀稀拉拉的蛋黃和蛋清。

由于這次驚嚇,那只可憐的母雞,直到我快要離開外婆家時都沒有再下蛋了,無奈的外婆只好把它殺了,讓我爸爸媽媽帶走。

故事之三、點炮竹

遛雞的風波剛剛平息,我又干了一件糗事。由于萍鄉緊靠湖南,也是一個花炮之鄉。隨著年味越來越濃,各家各戶都為過年準備了N多的煙花炮竹,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炮竹聲也開始不絕于耳。一些鄰家的小孩子,用香火作引子,點著大人們特意給他們買的散裝炮竹。看著他們玩得那么的開心,那么的過癮,確實是讓我很覺得眼饞。便趁著大人們不注意,悄悄地從一串炮竹上拆下幾只,找到我外公抽煙用的打火機來點。

可能是我當時過于緊張還是力氣太小的原因,用一只手按了幾次打火機都沒按燃。后來,我改用兩只手按,突然從出火口上出來了一串火,嚇了我一大跳。趕緊一只手拿著點燃的打火機,一只手拿著一只炮竹,點著后就往外扔。不巧,正扔到了我舅舅脫在椅子上的外衣上面。我一看不好,想去搶救舅舅的衣服,只聽“啪”的一聲,把我舅舅衣服炸了個大洞。該怎么辦呢,我“急中生智”,找來一張紙,用固體膠往上一涂,粘在那個大洞上,再用我畫畫的水彩筆涂上和衣服一樣的顏色,當時自以為這件事干的是天衣無縫,不但不覺得愧疚,反而有點沾沾自喜。

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我剛剛把現場破壞掉,還來不及離開,我舅舅就回來了。一穿上那件衣服,就感覺到不太對勁。用手一摸,粘上去的紙就掉下來了,衣服上出現了一個大洞。舅舅吃了一驚,好好的衣服怎么會有個洞呢?忙問我是怎么回事。我看事情已經露餡了,只好老老實實地向舅舅坦白交代,并再三央求我舅舅千萬不要讓我媽媽知道。也許是我的誠意打動了舅舅,舅舅一見事情已經這樣了,況且我又不是故意的,所以就答應了我的要求,并且還一再地囑咐,要我下次放炮竹時千萬要注意安全,不然的話要是釀成火災或是傷了人,那可就糟了。我似懂非懂的連忙點頭答應,剩下的幾個炮竹,再也不敢玩了。

這件事舅舅果然遵守信用,一直隱瞞著沒說,直到后來我又一次和媽媽去外婆家過年,干了一件騎豬玩的大糗事,才被舅舅揭發出來。

故事之四、騎豬記

這件騎豬玩得大糗事,發生在2010年的寒假。自從我隨爸爸媽媽到上海,又從上海轉到昆山以后,一直由退休的爺爺奶奶帶著。由于路途遙遠,加上每逢放假乘車都很困難,我們已經多年沒回老家,也沒去外婆家了。這一年,趕巧我外公做六十大壽,媽媽也借這個機會,趁春節長假,帶我到外婆家過年。這次回外婆家,我們坐的是“和諧號”動車。盡管買票很辛苦,可一旦上了車,感覺卻是很舒服。不但時間縮短了許多,車廂里也十分的整潔、寬敞。

這次到外婆家,不但養了雞,還養了一大兩小三只豬。我看到這些豬整天啥事不干,除了睡覺,就知道“哼哼唧唧”的傻吃傻喝,覺得挺可愛。于是就想,也許騎豬玩也別有一番風味。于是我趁著豬們吃飽喝足了,躺在小院的地上休息時不注意,在表妹邱瑜的幫助下,抓住那只大豬的兩只耳朵,一下子就跨上了豬背,身子貼在豬的背上,兩條腿緊緊夾住豬的肚子。邱瑜看我騎好了,拿取一根小竹條,就往那豬的屁股上猛地一抽,我也大叫一聲:“駕”!可令我沒想到的是,平時看起來是那么憨厚老實的豬,這時候卻發起飚來了,一邊大聲嚎叫,一邊滿院子狂奔,把外婆家的小院,攪得是一片狼藉。最后把我摔了個四腳朝天,弄得一家人把肚子都笑痛了!

看著被嚇得驚魂未定的我,外婆又氣又心疼地說:“都已經讀五年級的人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六年不見,你還是這么皮。小時候遛雞,現在又騎豬,就你想得出做得出。你看看我們這里,比你大的比你小的都有,有誰像你這樣騎豬的?要是摔傷了那可怎么辦?”

舅舅也在旁邊幫腔:“他那時何止是遛雞,還把炮竹扔到我的衣服上,把我的衣服燒了個大洞。弄得一家人都怪爸爸抽煙不注意,把煙頭扔到我衣服上燒的。”

媽媽更是十分生氣,她說:“摔傷了活該,這么大的人還玩這種惡作劇,不知羞。我要是帶了相機,把你剛才的熊樣子拍下來,讓你的老師和同學都看看,看你還怎么見人?”

篇10

2001年12月25日,小雪,高興的一天

今天是圣誕節,也是高興的一天,因為今天我在床邊看到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洋娃娃,這一定是爸爸媽媽送給我的,今天可真開心呀!

2003年12月25日,陰,不開心

哎,升四年級啦,作業好多呀!今天是圣誕節,雖然爸爸媽媽也買了禮物給我,但是沒有在我起床之放在我身邊,也許他們不象以前一樣喜歡我了吧……最近也是一回家就讓我寫作業,老說學習呀學習的,也許他們真的不喜歡我了……

2005年12月25日,大雪,快樂的圣誕節

圣誕節又來啦!爸爸媽媽依舊給我買了禮物,很開心。初二了,雖然他們還是總讓我學習呀學習的,但是我已經能理解呀們了。學習是為了我的前途和命運著想嘛,只要這么一想,學習仿佛也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