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漢語拼音范文
時間:2023-03-16 02:11: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漢語拼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聲母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訥]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資]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詩]
y [醫] w [巫]
漢 語 拼 音 韻 母 表
a[阿] an[安] ao[奧] ai[哀] ang[昂]
o[喔] ong[翁] ou[歐]
e[鵝] en[恩] er[兒] ei[唉] eng[摁]
i[衣] ia[呀] iu[由] ie[耶] in[因] ing[英]
u[烏] un[溫] ua[蛙] uo[窩] ue[月] ui[威]
ü[迂]
iao[腰] ian[煙] iang[央] iong[用]
uai[外] uan[彎] uang[往]
整體認讀音節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難點提示:
1.在聽力題中往往會出現” zh zhi”等類的比較,要提醒孩子注意區分:在讀聲母時要短促,讀音節要有動程(長一些).
2.標調是按照” a o e i u ü”的順序,如” ao”應把調標在a上,” uo”的調在o上,唯有“i 、u”在一起時情況例外:i 、u在一起,標調標在后.即” iu、ui”的調都應標在后一個字母上.
3.以前常說”ü見j q x ,脫帽行個禮.”其實y后的ü也要省去兩點的,雖說兩者性質不同,但為了便于學生的記憶,可以把順口溜改為”ü見j q x y ,脫帽行個禮.”
4.前鼻音的讀法:舌尖抵住上齒齦(其實只要在收尾時,把舌尖碰上上齒就對了.)
5.后鼻音的讀法:抬起舌根(孩子初學時,往往會發音過于靠后,時間長了自會改正.)
6.”b p d q” 4個聲母極易混淆,這時別用什么”右下半圓bbb”之類的順口溜教孩子(雖說以前我也是這么教的),不少孩子左右還得分半天呢.可以用”正6 b,正9 q”的順口溜先分清”b q”,然后再教 “bd肚子對肚子,pq腦袋對腦袋。”
或者用手勢:
大拇指向上,左手b來右手d
篇2
1、大聲朗讀。
告訴孩子學習漢語拼音,重要的是看老師的嘴形,大聲地跟著讀。每天在家跟著錄音機的漢語拼音磁帶(學校沒有統一訂購的話,新華書店有配套磁帶購買),并且用手指著該拼音朗讀。
2、在讀拼音的時候不妨做手勢幫助孩子記憶。
很難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翹舌音。我教孩子讀后鼻音的時候,把雙手作成喇叭的形狀,表示后鼻音要打開口腔來讀,才準確,因此也記住后鼻音有一個ɡ;讀平舌音時候,將手掌平放,讀翹舌音時候,將手指往上彎曲,因此記住翹舌音讀的時候舌頭要往上卷。,
如果家長讀拼音也不準確,還可以讓孩子跟著錄音帶朗讀,并采用復讀機用對比的方式檢查是否讀準確了。
3、一部分拼音形狀很相似,很難掌握,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具體環境,幫助他記住。
如b 、p 、d、 q四個聲母,你可以啟發孩子這些拼音像他見過的什么東西,會容易記住拼音。注意,不是把你的想象強加于他。我是這樣啟發孩子教他記憶的同時邊讀邊做動作:b 就是廣播的播,廣播(收音機、電視機)的天線是向上的,同時可邊說邊出示左手,這樣就記住了b 的那一豎是在左上;p就是一個人左手拿著一個盆,將水向下潑在教室外面(當時他的教室的門在右邊)這樣就記住了p的那一豎是在左下;d在書上插圖的意思是小馬跑步嘟嘟的聲音,可以想象小馬向右邊山上跑,身后留下一串腳印,同時孩子可以向右轉,腳往后踢,這樣就記住了d的那一豎是在右上;q在書上是一只向空中飛的氣球,只要記住是右手拿著氣球,氣球在向上飛就可以了,這樣就記住了q的那一豎是在右下。在孩子分不清的時候,你不要急于告訴他怎么讀,應該啟發他當時記住拼音的情景,慢慢就熟練了。
4、不管是記不住還是讀不準的拼音,家長均可以采取過關斬將的形式幫助他。
也就是讓他讀所有的拼音,把不會的拼音寫在小卡片上,每天拿出5分鐘,分早中晚三次,反復循環讀這些不會的拼音。把立刻讀出來的拼音,放在一邊,這樣慢慢就都會讀了。我不贊成次次都是把所有的拼音讀一遍,這樣效率不高,孩子沒興趣。你還可以在閑暇時間,隨時問孩子不熟悉的拼音怎么寫,怎么讀,可以用手指互相寫在手心上哦,就像玩游戲,還可以增進你們的感情呢。
篇3
一、主動學習和游戲活動相結合
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強調學生要喜歡學習、有興趣學習,并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當一個新的事物擺在孩子們面前時,求學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興趣,但是,當一個他們熟悉的字母出現在他們面前時,孩子們還會有興趣去研究它、探索它嗎?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如何在孩子們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激發他們新的學習熱情呢?我想:那就是讓孩子們去體驗認識事物的過程。
在教學六個單韻母時,由于大部分學生已經認識,課堂上一片嘈雜之聲,“老師,我會讀的。”“老師,我們幼兒園已經教過了。”于是,自顧自朗讀拼音的聲音,充斥耳旁。看到此景,我給學生拋下了一個問題:“誰能告訴我,你是怎么發出這個字母的音的呢?”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我這兒來了,他們用心地聽著我的下文。這時,我請學生仔細觀察我的口型,嘗試著讓學生根據我的口型或自己看圖編出一句字母的兒歌。讓學生在感覺已經學過,沒有什么好學的想法出現時,找到新的未知點,從而讓學生迎接新的挑戰,產生新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學生在我的有意引導下,也編出了有模有樣的兒歌:我愛唱歌,張大嘴巴aaa。公雞喔喔叫,圓圓嘴巴ooo。肚子餓了,嘴巴扁扁eee。醫院看病,牙齒對齊iii。火車開了,小圓嘴吧uuu。金魚吐泡,嘴巴翹翹üüü。
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也使學生學而不厭,學而有味。
二、聲母與課文情景圖相結合
漢語拼音部分有著幾十幅色彩鮮艷、富有啟發性的插圖,有的示意字母的形體,有的表明字母的發音,還有一些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而特意安排的。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插圖,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如,學習聲母g時,我直接選擇從情景圖談話入手:“小朋友,你們看。遠處飛來了一只什么鳥?”學生看圖后,都能回答:“是只和平鴿。”“是一只鴿子。”“誰能用自己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字母呢?”學生會回答“一只鴿子ggg。”“9字加彎ggg。”接著我就告訴孩子們,要把這個聲母的音讀準、讀好,只要把鴿子的鴿讀短、讀輕一些就可以了,學生不僅很快地掌握了它的讀音,而且也初步幫助孩子區別了聲母和音節的不同,可謂一舉兩得。用這種方法可以教聲母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課本上的字母情景圖都可以引出與之相對應的聲母來。
三、現有經驗與新事物相結合
在教學拼音字母的字形時,除了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的情景圖找出與拼音部件相似之處外,還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在家里、在幼兒園、在街上、在公園里等實際生活中與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的小手如林舉起,有的說:“b”像媽媽晾衣服的撐竿;有的說“k”像柯達彩色膠卷的標記……當單調的拼音字母與實際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相聯系時,學生會牢牢地記住它們。
四、創設教學情境和誘發學習欲望相結合
篇4
關鍵詞:特殊孩子 漢語拼音 興趣 內容 手段
讓智力障礙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為了幫助他們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和矯正語音障礙。可以說漢語拼音是語文學習的開始,又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但拼音只是一些簡單的符號,學生學起來總覺得枯燥無比。對正常小孩來說漢語拼音都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難攻的堡壘,更別提有智力障礙的特殊孩子了,他們學習起來更是難上加難。我與學校教導處協商,每周開設3節漢語拼音課程。我經過一學期的摸索、研究和反思,現小結如下。
一、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那怎樣激發特殊孩子的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呢?首先是要學生明了漢語拼音的重要性,告訴學生漢語拼音可以幫助我們糾正發音、認字、查字典、讀故事,還可以發信息、聊天等。用一句順口溜概括就是:學習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要靠它,幫我學好普通話。其次,利用直觀形象的視頻學習漢語拼音。經過比較、研究,我認為中國兒童教育資源網里的學漢語拼音的視頻很好,它包括字母的發音、形狀、書寫,在一句話里學習說音節等,學完一課的幾個字母后還有復習的視頻。它有圖片、動畫,學生很喜歡看,喜歡跟著讀。再次,將教材的重、難點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口訣讓學生吟誦。例如學習“b、p、m、f”時,是教學拼音方法的起始課,可利用“前音(聲母)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口訣,幫助學生掌握兩拼音節的方法;又如,在教學三拼音時,將拼音要領編成口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幫助學生領會拼音方法。最后,用游戲的方式鞏固練習,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我一般采用一些比較簡單易行的小游戲,比如說開火車讀、青蛙蹲、擊鼓傳花等游戲。比如,學完了ɑ的四聲后,請4個同學每人拿一張卡片,老師或同學說ā蹲,拿ā卡片的同學就蹲下去,說à蹲,拿à卡片的同學就蹲下去,蹲得又對又快的同學不僅能得到表揚,而且還有小獎品獎勵,同學的積極性很高,每個人都想上去玩。這樣不僅鞏固了知識,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加強訓練,正確發音
特殊兒童不只是在語言發展的速率上與普通兒童有所差別,其語言運用的品質也較普通兒童差,而且此現象隨智力落后程度的加深而更加明顯。調查(沙金,蘭亞斯,1991)顯示: 輕度智障兒童的語言障礙發生率為42%;中度智障兒童的語言障礙發生率為72%;重度智障兒童的語言障礙發生率為100%。我班大部分同學都屬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兒童,而且3個自閉癥孩子在語言方面的障礙比智障孩子嚴重,有的只會重復別人的話,有的喜歡自言自語,說一些常人聽不懂的話或發出一些怪異的聲音,所以對存在比較嚴重的語言障礙的學生進行一些訓練是很有必要的。(1)我常教他們做舌操、面部操,訓練舌的靈活性和唇部肌肉,以提高語音清晰度。(2)進行發音訓練。利用吹氣球、吹泡泡等游戲訓練他們對氣流呼出的控制;用聞各種氣味、深呼吸等方法訓練他們對吸氣的控制;通過讓他們模仿說有意義的詞語或句子,來提高言語中對氣流呼出時節奏的控制。(3)利用聽故事、看電視等豐富他們的詞匯量。
三、結合實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程序
智障孩子的學習特點是接受能力差,所以安排學習內容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內容要少,步子要慢。比如說普通小學里“b、p、m、f”最多兩課時就完成了,但是我卻花了4課時,每節課我只安排學習一個拼音字母,讓學生認識字母的音、形和書寫,學會聲母與單韻母的拼讀。學完了一課后,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強化。所以一學期下來,我只教了6個單韻母和23個聲母。
因為智障兒童的序列處理優于平行處理。我在教學時,盡可能用序列性的交代,讓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事情,比如拼讀音節b—à—bà時,先教同學讀出b,再讀出單韻母à,最后“兩音相連猛一碰”,讀出音節bà。
四、字母發音,多聽多讀多糾正
我覺得智障孩子學拼音的發音,不需要強調發音部位、送氣方法等,比如抵住上腭、硬腭等詞語,即使講了他們也聽不懂,搞不清,有時還會混淆。我在教字母時多讓學生觀察教師的口型,多聽、多讀、多糾正。比如在教“f”時,一個同學老是讀成“b”的音,我讓她看我發音,把她的手放在我嘴前,讓她多觀察,體會發音的位置,氣流從上牙縫中出來。但是她上嘴唇肌肉比較松弛,試了好多次還是不行,我就想了個辦法,讓她用手指把上嘴唇中間部分捏起來再發音,這樣她就能正確發出f的音了。
五、聯系生活,多渠道學習漢語拼音
語文學習外延等同于生活外延。課程來源生活。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漢語拼音本身就是學習漢字工具,因此,漢語拼音學習應該重在運用。在學完了全部聲母之后,我就讓學生為身邊一些物品標上音節做成卡片,然后貼在上面。有的貼在家里,有的貼在教室里,給學生營造出拼音學習氛圍,讓學生時刻能見到拼音,在多看多讀中熟練掌握音節拼讀。在學完全部字母之后,我每月給他們一首詩,讓他們去拼讀,還經常讓學生看圖或看實物寫出音節,用聽寫詞語等形式復習漢語拼音,讓學生試著用音節記錄下看到聽到或想到的詞語,在圖書角上擺上低幼拼音讀物供學生課外閱讀。
六、家校結合,多鞏固多泛化
智障學生的記憶力差,課上學習的東西,有的下課后就忘了,有的甚至讀10遍,等過了1分鐘后再問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復習鞏固是很重要的。但是光靠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我與學生家長聯系,請他們克服困難,每天抽出10到20分鐘的時間,幫助孩子把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這樣多讀多寫后,學生掌握漢語拼音的情況大有好轉。
我班有3個孤獨癥孩子,學校由于師資力量不夠,要求孤獨癥孩子家長陪同上課。上課時家長盡量多提醒孩子看黑板,聽老師講。老師提問時也盡量多請他們回答。他們除了上大課外,還需要一對一的輔導,進行復習鞏固和泛化,才能掌握學習的知識。比如,學完了音節cā后,指導家長回家后告訴孩子怎樣擦,用什么擦,擦什么,讓他們動嘴動手,體會“擦”的意思,學會“擦”這個動作,會說“擦什么”這些詞語。
篇5
一、把游戲貫穿教學中
低年級階段的學生都喜歡做游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環境中我貫穿了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游戲,比如說,我是小小神,老師一邊拍手一邊念兒歌說:“我是小小神”,學生則回答:“掏出手槍咚咚咚”,然后看那個坐得姿勢最好,就讓誰來讀拼音,并且獎勵小紅花,這樣學生們一個比一個坐得好,學習效果顯而易見。在教學中我還會讓孩子動腦、動手來學習,比如:讓孩子用數學用具擺拼音字母,看誰擺得字母最多,結果每個孩子都能擺出十幾個拼音字母來,而且興趣非常高。
一年級孩子的課堂就是需要這樣有趣味性的教學形式。我在課堂上還開展“找朋友”“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這些活動使學生的大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形成暫時聯系,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肢體運作智慧,使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學起來輕松愉快。
二、創編兒歌、口訣、順口溜
低年級的孩子都喜歡兒歌、順口溜,因為讀起來朗朗上口,又容易學會,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嘗試著把兒歌引入拼音教學,巧妙的運用兒歌,力求使枯燥乏味的拼音變得有趣味性,富有童趣。在學習單韻母時,讓孩子根據書上的插圖內容和字母的形狀來嘗試著編兒歌和順口溜,如:“醫生看病 ,公雞打鳴o o o,天鵝倒影e e e”等,讓學生邊唱邊記,做到了發音準確聲音洪亮。再如學習《z c s》一課,我請孩子們觀察畫面和字母,用兒歌說說自己的發現時,許多孩子都舉起了小手。總結編成的兒歌有“小朋友愛寫字,寫個2字像個z”“半個圓圈c c c”“蠶兒吐絲s s s”,這些兒歌雖然簡單,可因為是孩子們自主發現的結果,符合他們的年齡水平,再加上手的動作――畫出字母的形狀,多種感官刺激,強化孩子記憶!他們對字母的音形輕松、愉快地掌握了,并且從中體驗到了發現和創造的樂趣,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效率。
三、開展比賽,合作競爭
兒童的好勝心強,抓住兒童的這一心理,在課堂上巧妙地增設比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如分小組拼單詞、拼句子比賽,看誰拼得既快又準確,并給表現出色的小組發金蘋果進行獎勵,或在黑板上寫出小組的序號,那個小組表現出色就在那個小組的序號后面畫個五角星,這樣孩子們比以前表現更棒了,發音更準確了,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也可以在黑板上畫一顆蘋果樹,樹上結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每個蘋果上分別寫著不同的聲母、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把參加比賽的學生分成三個組,要求第一組把樹上寫著聲母的蘋果摘下來,第二組把樹上寫著韻母的蘋果摘下來,第三組把樹上寫著整體認讀音節的蘋果摘下來。比一比,看哪一組先按要求摘完蘋果,哪一組就獲勝。在課堂教學中巧設比賽內容,可以讓孩子們在競爭中學習、掌握知識,也可以充分地調動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四、讓拼音回歸生活
拼音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不僅要調動孩子課堂上學習拼音的興趣,還應該讓拼音學習回歸到生活中去,讓孩子在生活中運用、學習拼音。比如:媽媽問:“今天中午吃什么飯?”學生可以用拼音回答:“d mi或者是min tio”比如:周日去動物園時看到“shi zi ,d xing,hou zi, luo tuo”等。在學校學到的拼音就可以得到鞏固和訓練,為學習漢字、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6
“序言課”是指新學期每門課程的首次課,它是整個課程的開場白,占先入為主的優勢,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明確課程要求及學習方法和手段,提出在“序言課”增加面向學生說課的教學要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漢語拼音是入門課程,同時也是其它學科的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要求學生基本掌握漢語拼音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明確學習程序,熟練中國漢語拼音,具備一定的主動學習能力,為后繼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該課程第一堂課至關重要。
作為一年級語文的重點學習內容,學習漢語拼音是讓許多學生和家長頭疼的事,因為漢語拼音的學習本身就比較枯燥和乏味,對于6、7歲的孩子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此時孩子們在知覺、記憶方面帶有很大的直覺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維較弱,注意力容易被新穎事物刺激而轉移。但我們又不能等閑視之,因為它是學習漢字的有力工具,只有學好了它,才能更方便快捷地讀記漢字,學好了它,學生以后學習語文就會容易的多。而要想讓他們很快掌握那些枯燥的拼音字母并能運用,作為教師就得從多方面入手優化自己的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喜好和心理特點及規律,在培養學生的興趣上下苦功夫。下面我想結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培養學生學習漢語拼音興趣的策略。
一、利用學生善于表現自我的天性,將無趣變有趣
漢語拼音的學習是枯燥的,但既為人師就應該想方設法使之由無趣變有趣。學習拼音要聯系實際,作為僅有6、7歲的孩子,雖然他們的生活經歷是非常有限的,但他們都有勇于表現自我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急于將自己有限的經歷告之別人。如果教師能適當的給予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他們對學習的內容就會感興趣。如何挖掘他們的生活經歷或經驗,并將之容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是關鍵的。本人在這點上的處理是這樣的:先讓學生大膽的說,放開說,然后適當的時候引入正題。例如:在教學“a”的發音,從先讓學生說出醫生給自己看喉嚨時的生活經歷。引導學生說出“a”的發音,從而引入新課。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事物說出“”的形狀像什么,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有的說“a”像自行車的車鈴,有的說“a”像豆瓣,有的說“a”像扎辮小姑娘的頭。通過這樣的發言,學生在興趣高漲中記住了“a”的音和形,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天性,使課堂氛圍更加愉悅,學生不覺得學習拼音枯燥,將無趣變有趣,無味變有味。
二、充分利用游戲和兒歌,將有趣變為樂趣
有趣只是興趣的初級水平,待刺激因素消失時,它也就隨之消失。將有趣轉化成樂趣是對興趣的鞏固。好動是小孩的天性,游戲和兒歌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 他們生活的一定空間,使學習的有趣變為樂趣。游戲是孩子好動天性的殿堂,在教學中我始終盡量將所教的拼音內容游戲化。譬如在教學四調號的寫法時就讓學生把右手伸平做“一聲向右拉,二聲向上挑,三聲拐尖角,四聲往下撂”的游戲;在教學直呼時,讓學生拿著拼音卡片到相碰的游戲,讓其余學生讀出相碰后的音;在教學四調讀法時又采用開火車的游戲。這樣學生不僅得到了活動,滿足了他們的天性,而且很輕松地掌握了相關的內容。
兒歌是孩子學習拼音的翅膀,它能將許多枯燥的內容簡單化、順口化。把拼音字母及相關內容編成兒歌,讓孩子唱讀,通過唱讀,孩子們從中尋找到許多快樂,同時也能將許多單調乏味的東西記住。例如:在教學辨析“t-——f,m——-n,n——-h”時,就可將之編成兒歌“傘把t,拐棍f,單門n,雙門m,背靠椅子請讀h,n是方凳平地擱。”學生們經常唱讀,對易混淆的東西很快就能牢固地掌握,將學習上的有趣轉化成了樂趣。
三、讓學生大膽嘗試,體驗成功,將樂趣變成志趣
“教學”,教師不僅要做到會教,還要讓學生會學。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學習方法,讓其大膽地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如教師在教學漢語拼音時,不但自己要會編兒歌,還要將編兒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也會編兒歌,將枯燥乏味的東西變成有滋有味的內容。漢語拼音的學習目的是為了讀準漢字的讀音,進而學習漢字。如果只注重樂學拼音,而不讓學生明白學拼音的目的,體會學習拼音成功后的喜悅,興趣是不會長久的,教師要將學生單純的學習樂趣變成學習的志趣。鑒于此,在學到一定的程度時,教師就要讓學生試著讀些相關的拼音讀本,并讓之講述其間的內容,同時要給學生確立一定難度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興趣深化。
四、學習方法
篇7
一、激發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使之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拼音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學習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如在教學單韻母a時,可設計這樣的游戲:“有一個拼音寶寶和媽媽不小心走散了,找不到媽媽也找不到家了,他多傷心啊!我們來幫幫拼音寶寶好嗎?你有什么辦法呢?”繼而引導到可以通過播認領啟示來尋找媽媽,讓學生當小播音員幫拼音寶寶找媽媽。通過這一富有情節性的游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個個爭當播音員,爭著說出字母a的讀音、樣子。這樣孩子們在愉快的游戲中輕松學會了漢語拼音的音和形。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語拼音的學習中去。
二、變換形式――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勢。根據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
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在教學字母字形時,讓孩子動起來,用自己的身體和四肢來感受字母的形狀。例如:在區分“u-ü”這對形近韻母時,我建議孩子們用兩個小拳頭來代替ü頭上的兩點。當我讀到“u”時孩子們的手就不動;當我讀到“ü”時,他們就把小拳頭舉在頭頂上,這種練習形式兒童非常喜歡。可見他們小小的軀體里潛藏著非常豐富的知識表現力,只要教師善于引領、挖掘,孩子的肢體運作智慧就會得到非常完美的體現。我在課堂上還開展“找朋友”、“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這些活動使學生的大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形成暫時聯系,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肢體運作智慧,使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學起來輕松愉快。
三、教給方法――學會學
篇8
關鍵詞:漢語拼音;語文素養;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搖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2-0271-02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搞好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關鍵是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想讓學生學得好,首先要解決他們喜不喜歡學的問題,如果不喜歡學,什么也談不上。所以,興趣是小學漢語拼音教學中首要考慮的問題。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去掌握漢語拼音
情境教學借助實物、投影、錄像、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手段,把簡單刻板的教與學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實景中,它拆去傳統教與學的樊籬,把所學內容變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讓師生和諧地融為一體,在歡樂,和諧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聲母“q”時,老師拿來幾個五顏六色的氣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借助氣球的形狀和“氣”的發音,學生很快就記住了“q”的音和形。再如,學習聲母“d”時,教師首先放錄像:一匹馬在公路上“得得得”地奔馳,路上留下一個個腳印。借助音像,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很快掌握了“d”的音和形。這樣,學生在極大的興趣中學習并運用了漢語拼音。
二、直觀教學,使漢語拼音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
漢語拼音練習如果機械地讓學生去讀、去寫、去記、去練,時間長了,學生會產生厭倦情緒,也會挫傷剛入學兒童的積極性。教學中要根據兒童好動、好奇的特點,充分利用各種教具,進行直觀教學,將大量的練習寓于游戲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鞏固所學知識。如,在漢語拼音全部學完后,我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首先請一組小朋友每人手拿一種水果,再請另一組小朋友每人手拿一張用拼音寫的水果名字的紙片,然后在全班齊唱“找朋友”的歌聲中,手拿水果圖片和拼音卡片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們手拉手和全班小朋友一起拼讀卡片上的音節。在游戲中學習,不僅擴大了學生參與學習的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質,使學生樂在其中,強烈地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直觀教學靈活多變,豐富多彩,既要事先有準備,準備一些實物、圖片、幻燈片,又要善于發現和利用道具,如班級出現的東西,學生手邊的東西,學生穿的衣服,學校的景物,學校的環境等等,并能畫簡筆畫。直觀教學是很充實豐富的,直觀教學就避免了抽象化,化刻板為生動,幫助學生尋找掌握漢語拼音的捷徑。
三、用兒歌的形式來鞏固新知識
兒童對歌曲還是很喜歡的,用兒歌說唱的形式來學習漢語拼音,不僅能夠保持兒童的注意力,還能培養兒童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兒童會覺得學習漢語拼音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平時,注意收集漢語拼音兒歌和說唱,自己也能編一些兒歌。比如學習認識ɑ、o、e:圓圓臉蛋扎小辮,張大嘴巴ɑ-ɑ-ɑ。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又如復韻母標調兒歌:有ɑ在,把帽戴,ɑ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來,誰在后面給誰戴。由于兒歌、說唱瑯瑯上口,好記易背,很受歡迎,在無形中就培養了他們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四、把游戲、競賽引入課堂,寓教于樂
兒童與游戲有著天然的聯系,在課堂上適當地、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性的游戲,孩子們覺得好玩,從而能夠延長小學生注意的保持時間。例如:在關于漢語拼音的復習課中,學生要會看、聽和說漢語拼音,為了避免學生們厭倦,可以設置一些小游戲,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可以讓一組學生起立,其他同學監督,老師出示字母卡片或是做出相應的姿勢,讓學生們迅速說出相應的漢語拼音。未能正確讀出漢語拼音的同學被逐一淘汰后坐下,堅持到最后的學生為優勝者。又如,老師也可以用“擊鼓傳花”的游戲來鞏固一些漢語拼音,錄音機放音樂,圖片被依次傳遞,音樂一停,圖片傳到哪,那位同學就得起來回答問題“這個字母讀什么”。在每次妙趣橫生的游戲中,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情緒高漲,課堂上既有緊張的思考,激烈的競爭,又有開心的歡笑,愉悅的享受。
五、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篇9
自然拼讀法是目前國際主流的英語教學法,它不僅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寫,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的教學法,更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音規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對于大多數英語初學者來說,自然拼讀法是一門實用的工具與方法,自然拼讀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學生掌握代表英語44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即這些字母和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而不是它們的名稱音。例如,在自然拼讀法中,輔音字母b代表 / b / ,而不是讀 / bi: / ;sh代表 / ∫/;元音字母組合ai、ay等代表 / ei / ,ar代表 / ɑ: / ),以及一些英語拼寫和讀音關系的基本規律,讓學生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直接讀出來;或者,想到一個單詞,就能按照規律拼寫出來,即做到“見其形,知其音;聽其音,知其形”。
漢語拼音與英語音素之間的發音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根據知識遷移理論,學生完全能運用已有的漢語拼音知識來學習自然拼讀英語單詞。不需要借助音標,就能夠讀出80%的英語單詞,把枯燥無味的背單詞變成一件簡單容易而有趣的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教學生利用漢語拼音學習自然拼讀法,經過多年教學反復實踐研究,本人探索出如下幾個有效的步驟:
第一步:先教會學生26個字母的讀音和書寫,讓學生熟練認讀26個字母。
在學生熟練掌握了26個字母的基礎上,讓學生區分輔音字母(20個)、元音字母(5個)和一個半元音字母(Yy)。對于學習自然拼讀法來說,這一步非常重要。
第二步:在學生能熟練聽、讀、寫26個字母的基礎上,開始教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自然拼讀法。
英語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就相當于漢語拼音中的聲母,英語單詞的元音是由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組合構成,相當于漢語拼音中的韻母,舉一些例子讓學生明白英語單詞的拼讀關系。如dog中的d和g是輔音,o是元音,d和o相拼成音,g后面沒有元音了就直讀;park中的p和k是輔音,ar字母組合代表一個元音,相當于漢語拼音的ɑ(啊),p和ar相拼成音再加上k字母的音,就是這個單詞的讀音,讓學生明白英語單詞是怎么拼讀的,英語單詞怎樣拼讀就要怎樣寫,就像漢語拼音一樣。
第三步:利用漢語拼音教學生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
英語單詞中的絕大多數的輔音音素的讀音和漢語拼音是相似的,漢語拼音的聲母都帶韻母,而英語輔音音素不帶元音,學生在學習這些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時可以像漢語拼音一樣讀,去掉其中的韻母,讀輕一點就可以了,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是最容易掌握的。還是以dog為例,其中的d字母和漢語拼音d(de)一樣讀,只是去掉de中的e,讀輕一點,g字母也是一樣,去掉漢語拼音g(ge)中的e。
以同樣的方法教學生學習其他發音與漢語拼音發音相似的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如:Bb、Pp、Mm、Ff、Tt、Kk、Ll、Rr、Ss、Zz、Jj、Yy、sh、ch、ts、ds這些輔音字母和輔音字母組合都可以和漢語拼音比較發音,Bb、Pp、Mm、Ff,去掉漢語拼音b(bo)p(po)m(mo)、f(fo)中的韻母o(喔),讀輕一點。Tt、Kk、Ll去掉漢語拼音t、k、l中的韻母e,Ll字母在元音字母之前才和漢語拼音l(勒)的讀音相似,如果在元音字母后就不能這樣讀。其實,我們的學生是很聰明的,教師只要這樣一比較,都不用教,學生就自然會讀了,就因為他們會漢語拼音。
另外,在教Zz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時,除了教他們去掉漢語拼音中的i讀輕一點,同時還要告訴學生,英語中含Zz字母的單詞很少,中小學學的只有pizza,zero,zebra,zoo,zither等幾個單詞,聽到z這個音大多數時候要寫成Ss字母。教師可以讀一些單詞給學生聽,如:present、nose、rose、lose等。
Yy字母是一個半元音字母,它在元音字母前是輔音,其讀法和漢語拼音聲母y相似,Yy字母在輔音字母后,要讀元音字母Ii在開閉音節中的音如:my、candy。
漢語拼音中沒有的輔音字母及輔音字母組合,如:v,th,tr,dr等,就直接教學生這些字母組合的讀音,低年級學生是不需要教音標的,音標反而會讓他們迷糊,無法做到音形合一,這是我在教學中反復試驗過的。啟蒙階段學自然拼讀法的學生比學音標的學生更懂得如何讀寫單詞。
第四步:利用英美國家的自然拼讀法學習元音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讀音。
1.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閉音節中的讀音。
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中的讀音很好掌握,讀本身字母的名稱音。學生一開始就對字母的讀音很熟了,也可以和漢語拼音中的ei,i,ai,ou進行比較,Uu字母在開音節里除了讀字母名稱音,還有一種讀法和漢語拼音韻u是一致的,如:ruler,blue等。
2.部分元音字母組合的讀音也可以利用漢語拼音來讀,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如oo讀漢語拼音的u(分長短),ar讀漢語拼音ɑ的音,ing字母組合和漢語拼音ing一樣讀等。
篇10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興趣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進行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對于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漢語拼音學起來比較枯燥,羅馬字母對中國孩子來說也顯得陌生,不易掌握。加上學生講粵語方言居多,學起普通話來更加難。怎樣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怎樣從剛入學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教材的實際出發,去引導、幫助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拼音學習
1.結合游戲開展愉快教學。
游戲具有娛樂性,可以消除兒童的緊張感受,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游戲具有競爭性,能引起兒童的高度注意,做游戲正合兒童活潑好動、好奇要強的天性。因此,用游戲法教漢語拼音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學生入學還保留不少幼兒園階段的特征,要充分利用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有目的、有計劃采用游戲形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鞏固新學知識。如采用“采蘑菇、摘桃子、降落傘、踩地雷、找朋友、小郵遞員傳信、開火車”等一系列的游戲,讓他們寓學于樂。
2.編寫兒歌記發音。
兒歌的特點是工整押韻,瑯瑯上口,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在拼音教學中,編寫一首首兒歌,學生邊讀兒歌邊拍手邊識記,學起來生動活潑。
兒歌的編寫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的創作欲望很高,學生的作品生動活潑、富有新意。在創編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同時得到了發展,并且初步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好語文的信心。
二、倡導自主、合作學習,為學生奠定綜合學習的基礎
1.與教材深交,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
漢語拼音是掌握識字的一把金鑰匙,但它是一套抽象的符號,在冗長的拼讀中,兒童學起來枯燥乏味。人教版實驗教材中的漢語拼音部分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綜合性、科學性、啟發性等特點。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因此,與其一遍遍地要學生讀、拼、寫,不如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讓他們主動地發現,創造性地學習,體驗成功的快樂。
(1)聯系圖畫想象。教材中的情境圖多以字母的形狀呈現,學生通過“找一找、想一想”,加深了對字母的印象。如,在教學“gkh”時,學生就說“g”就像和平鴿嘴里銜著的那個橄欖枝;“k”就像兩只小蝌蚪在吃水草;“h”就像小朋友喝水時坐的椅子。而且還有學生自編了兒歌來記憶字形:“一只鴿子ggg,兩只蝌蚪kkk,長長椅子hhh。”
(2)從生活中搜索。在教學拼音部件的字形時,除了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的情境圖找出與拼音部件相似之處外,我還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家里、在幼兒園、在街上等實際生活中與拼音字母形似的事物,孩子有的說:“m”像麥當勞的標記;“l”像老師的粉筆;“k”像柯達彩色膠卷的標記……
2.構筑舞臺,讓學生“互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關鍵還在于打破傳統的“獨立作戰”,變單一的個體型為互動的合作型,在合作中探究學習。那么,如何在一年級學生中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我認為找準合作點是關鍵,細化合作的要求是重點。
(1)組內互助,共同提高。在每個合作小組中,可以安排一優二中一差的學生,旨在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實施“小老師”制,全面地提高拼音教學效率。如學生容易弄懂aieiui怎么書寫,難的是讀音。教師就以“ai”為例,讓學生看口型,掌握要領,自己琢磨發音。再請已經學會的小朋友做小老師,在小組內教一教其他的同學,這樣實現了小組成員的共同提高。
(2)開展競賽,體驗成功。兒童好勝心、進取心特別強烈,在拼音教學中,適當引入地競爭機制,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從競賽中體驗成功,維持自主學習的動力。如aieiui一課中,學生已初步掌握發音的基礎上,小組內開展“玩轉盤/拼讀音節”的競賽活動,一人讀,大家評,比一比誰拼得對、誰讀得準、誰進步最大,使每個學生都有自主體驗和自我表現的機會。
三、聯姻課外,為學生提供學拼音的機會
1.整合其他學科。
漢語拼音與美術課的結合。繪畫和語言一樣,都是兒童表達思想的工具。美術和語文教學要盡量的配合。例如在“隨意畫”教學中,可盡量用漢語拼音做課題,來引導學生隨意地制作課題要求的自由畫,一方面小學生可以接受漢語拼音的音、形的啟發,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鞏固漢語拼音的教學效果。
2.結合學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