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隧道范文

時間:2023-03-21 16:15: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時光隧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回頭看看記憶的倒影,傾斜雜亂的交錯。

我們真的都變了,真的永遠也挽留不了過去發生的一切了。

我不知道我現在可以等待什么,只是每天重復著相同的事情,相同的心情。

像沙漏里的沙礫,慢慢傾斜的消耗完時光,然后什么都沒有留下,只是一片的空白。

我只知道,這一時間段流逝過后,以后就在也不會重復了。那些人,那些事情,只會被重新掀起的時光埋沒。

我忘記了會不舍,所以就一直的走,一直的想要離開。

我忽略了太多,包括那些曾陪我一起笑過的朋友

我總是常常這樣想: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都會重建屬于自己的夢。

可是那段過去舊時光的回憶,難道就這樣被青春的年輪淹沒掉了嗎。

或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其實都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么討厭,

只是偶爾會做錯事,也只是偶爾的任性不懂事,但他們都不是壞人。

操場上,風依舊在吹,抬頭望望天空,純澈的不攙雜一絲雜質。

篇2

時光隧道的原理猜想:

1、目前有說服力的只有霍金的理論里有提到“蟲洞”,既是可以連接兩個不同的空間的隧道,根據霍金的“多元宇宙”,蟲洞可能可以連接到其他宇宙,也有可能連接到未來或者過去的宇宙,當然,這只是個假說。

2、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理:你的速度接近光速的話,你可以到未來,但如果你想到過去,那是妄想。到了所謂的未來也只是身體內物質生物時間相對于外界來說變慢。

3、如果速度超過某個宇宙極限,時光將會倒流。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火車,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高大威猛,趾高氣揚地飛馳在廣闊的大地上。所以初見臺灣的小火車時,倒是被它的袖珍可愛吸引住了。

臺灣的火車從外表看很小巧,路軌也不寬,汽笛聲也不夠響,甚至有點細聲細語的感覺。進了車廂以后,更是沒有以往的那種印象,反倒像是進了一列普通的地鐵車廂。所以去臺灣,乘坐一段小火車,絕對是寶島之旅不容錯過的獨特體驗。

宜蘭到花蓮,和原住民們一起坐火車

從臺北去高雄,會路過宜蘭和花蓮這兩個地方。花蓮和宜蘭兩個縣都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這也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岸邊有著名的、據說是世界上最美海岸的“蘇花公路”。作為臺灣環島公路的一部分,這一段展現的是浩瀚的太平洋風景,托起了臺灣中央山脈的挺拔,但當地人硬是在大洋與高山之間生生地鑿開了一條通道。遺憾的是,由于臺灣地理環境的影響,這段最美的公路卻經常發生遇雨塌方的事故。所以在臺風雨季里為了安全,從宜蘭到花蓮的游客便有很多改道乘坐小火車。

臨時添加的這段小火車之旅,卻帶給我們一種更文藝的感受。宜蘭的礁溪火車站,從外表上看極其樸素,就是一座簡單的平房式建筑物,像極了日本電影里的那種老式火車站。走進去一看,雖然簡陋,但是細節的裝飾卻隨處可見,比如用廢舊輪胎做成的花盆,非常有創意。檢票以后,不出十步,我們就走到了候車站的月臺上等候。問了當地人得知,原來近年來臺灣乘坐火車外出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原本這段鐵路由于客源太少準備停運了,但從“蘇花公路”接連出事以后,這段鐵路才重新啟動起來,基本上都是游客和當地的原住民乘坐。所以,過會在車廂里有可能會碰見最土著的當地人呢。

沒多一會,火車就緩緩開過來了,外形就像是上世紀80年代的鐵皮火車,但顏色卻可愛得多。踏進車廂后發現,兩邊的座位居然是面對面的,車廂中間更是有寬敞的走道,這不就是地鐵嘛。不管那么多,先挑一個能看到窗外風景的位置坐下。

就像地鐵一樣,臺灣的小火車行駛中也很平穩,卻能看見漫天山海田野的景色。從宜蘭到花蓮大概要停靠三四站,每一站,都有穿著當地少數民族服裝的原住民上車。他們看到我們這些外地人也并不稀奇,大概是這兩年從大陸過來旅游的人太多,已經見怪不怪了吧。我努力想要聽懂他們在說什么,卻完全聽不懂,用臺灣朋友的話講就是,他們講的語言,只有本族的人才能聽懂,不過隨著族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語言也已經慢慢失傳了。

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里,我們聽朋友說著當地的故事。原來每年的6-10月間,都是臺灣的臺風季。臺灣的原住民基本都集中在宜蘭、花蓮、臺東這一路南下的環島線上,這里也是臺灣資源最貧瘠、地理環境最差、臺風最為肆虐的地帶。暴風雨來的時候,海邊的房子都可能會被刮跑,更不用說種植的農作物和出海捕魚了。種種原因下,當地原住民的人數越來越少,再加上生活環境也很惡劣,所以每年當地政府都會拿出很多錢來援助他們。在“咔嚓、咔嚓”的行駛聲中,和原住民們一起乘坐這班火車,難免會有點觸景生情。終于,火車穩穩地停靠在了花蓮縣的新城鎮,這也是我們下一站太魯閣的出發點。出站口有很多游客都擠到一個小桌前,忙著在自己的車票上打上當地的留念章,我也去湊了把熱鬧。

原始森林里的小火車之旅

除了宜蘭到花蓮的那一段,阿里山的森林小火車也是臺灣一大景觀。乘坐慢悠悠的森林火車,感受老去的歲月。汽笛一聲長鳴,小火車在高山峽谷的云海山嵐中盤旋而上,仿佛是一段夢幻般的旅行,穿越時光隧道,走進阿里山原著居民的山林生活。

我們到達阿里山的時候,已經下起了大霧,整個阿里山火車站,都圍繞在一片白色之中,所以從霧中開過來的阿里山小火車,就像是魔法變出來的一樣。如果在平時,這里是陽光斑駁,綠蔭婆娑的,小火車就像一條靈動的游龍,在茂密的森林里蜿蜒前行。正說著話,一列火車從遠處開了過來,轟隆隆,帶著懷舊的節拍,真是火車控們不能放過的體驗。

篇4

一號擂手: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四(1)班 唐清泓

“汽車”從我和茵子姐姐的頭頂駛過,通過空中汽車跑道進入天空塔城停車場。停車場上的紅外線燈光隱隱約約地閃爍著,遠遠地,司機便能按照紅外線燈光的指示,把極速汽車停放在不同高度的車位。堵車或沒位置停車的情況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

(指導老師 傅明)

二號擂手: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四(1)班 謝賀原

我發明的汽車,用泥土做燃料。車子在行駛時,利用車輪與地面的摩擦,直接從地面接收地能。汽車的外殼,換上了新的環保型“員工”――“塑料”先生。“塑料”先生,可以用30年而不壞,用完之后,經簡單加工,還可以拿去蓋房子、做塑料瓶。

我發明的汽車最低時速120千米。到達160千米時,車子就會從門正中間伸出長3米的翅膀,輪子就會旋轉90度,車尾部會伸出一個超大型號、超高動力的噴火器,這樣就可以在空中飛行了。汽車的功能數不勝數,但車外只有一個按鈕,當你按下這個按鈕,一排按鈕就會伸出來,分別控制著飛行模式、潛水模式……真是上天下海無所不能。

你肯定會問:塑料車怎么會安全呢?大名鼎鼎的我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特意在整個車身安裝了一個保護罩,遇到緊急情況,保護罩會自動張開,避免發生碰撞。車子并不用上鎖,因為車門上安裝了一個指紋識別器,指紋正確,門會自動打開,不正確則會自動報警。

(指導老師 傅明)

三號擂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育才實驗小學304班 朱曉雅

我想發明一種多功能衣服,它上面不同顏色的紐扣有著不同的功能。假如天氣忽然轉冷,可以按一下紅色紐扣,讓衣服變得保暖;如果感覺太熱只需按一下綠色紐扣,衣服就會變薄,讓你頓感涼快無比;如果下雨的時候你沒帶雨傘,可以按一下藍色紐扣,衣服就會變成防水的;如果天黑了,你看不見路,按一下黃色紐扣,衣服就會發光,別人不會撞到你身上;如果你在服裝店里買不到合適的衣服,那也不用擔心,只要按一下紫色的紐扣,上千種款式隨你挑;假如你一不小心把新衣服弄臟了,按一下白色的紐扣,你的衣服就變干凈了。多功能紐扣還有一個功能,那就是會飛。如果走累的話,你按一下上面畫著翅膀的紐扣,衣服就會帶著你飛起來。

(指導老師:尤浙芬)

四號擂手: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四(1)班 范璐駿

超級房子的防盜系統是由一個碟形的紅外線發射器和一個環形的紅外線接收器組成的。房子內只要有壞人進入這個防盜系統便能自動釋放出低壓電對其進行驅趕。門口裝有先進的門禁系統,能根據身份檔案進行身份識別。聲控門利用每個人的聲音的不同來區別是主人還是其他人,只要主人叫一聲“開門”門就會自動打開。房外還有全方位的監控攝像頭,并與手機連接,將監控攝像頭所監視的影像及時地傳送至手機視屏。房子還有防震功能。如果計算機探測到地震發生的前兆,碟型紅外線發射器將變成螺旋槳,高速旋轉,慢慢升空,將房子帶到安全區域。屋內有聰明伶俐的機器人,它那先進的腦電波感應器可以感應到主人發出的一切命令。感應器感應到電波以后,可以傳輸到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便可以分析主人是否需要派出飛行機器人“小飛”來幫忙。

超級房子的能量來自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空氣能、雷電釋放的光電能,所以,它還是綠色環保的。你喜歡我發明的超級房子嗎?

(指導老師 傅明)

五號擂手:南寧市民主路小學五(1)班 潘奕豪

2030年的一個早晨,我吃完早餐來到家門口時,一架烏黑發亮的無人直升機已經停在了我的面前。你肯定會問:難道是開直升機去上班嗎?哈哈,沒錯。在2030年,汽車已經過時,乘坐無人駕駛直升機去上班,既方便又快捷。我登上直升機后,飛翔在萬里無云的高空。天空是那么的湛藍深遠,空氣是那么的清新。一架架直升機在天空中飛翔。向下俯視,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一條條“綠色長城”相互連接,大片大片五顏六色的花朵,把城市裝扮得五彩繽紛。一幢幢高樓大廈的樓頂,安裝著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這就是樓房電能的來源。我的直升機準確無誤地停在了一棟蔚藍色的大樓上空,這就是我的工作場所。

篇5

1.前言

1.1使用前景

近年來,在隧道、環形車道等領域中,光纖光柵傳感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由于光源寬帶的限制,其分布測量的點位有限,無法滿足大型工程項目火災實情監測的需要,光纖光柵感溫探測系統采用波分復合技術和全同光纖光柵復用技術相結合,使單根光纖光柵傳感探頭復用數量增加,從根本上解決了點位的限制。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在隧道、環形車道交通領域中具有其他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比傳統的通過溫感和光電感煙來實現報警和聯動在施工、調試、操作、維護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1.2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基本組成、特點和作用

1.2.1系統基本組成

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主要由檢測探頭、信號處理器、連接光纜、傳輸光纜、儀表柜、光電轉換模塊、火災報警控制器等部分組成。

1.2.2系統特點

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以光纖作為信號的傳輸媒體、光柵作為傳感單元,危險區實現無電檢測,本質安全防爆;信號采用光纖傳輸,信號衰減小,易于遠傳,且不受電信號、雷擊等因素干擾,誤報率極低。

1.2.3系統作用

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工作時,光源發出的連續寬帶光經傳輸光纜傳送到測量現場,感溫探測器內的測量光柵反射回一窄帶光,經同一傳輸光纜傳送到調制解調器(信號處理器),通過接收系統進行解調,實時顯示被測現場(車道)最高溫度,同時系統根據設定情況,進行火災報警,實現車道安全監測。

2.特點

2.1產品技術性能簡介

2.1.1系統主要特點

(1)采用光柵進行信號檢測,實現現場無電檢測;

(2)數字量檢測,檢測精確度高,運行穩定性好;

(3)采用分布式測量方式,測量點多,方式靈活;

(4)采用光纖傳輸信號,克服傳輸中的電磁干擾,準確可靠;

(5)信號可遠距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

(6)抗腐蝕性,使用壽命長。

2.1.2探測器(檢測探頭)主要技術性能

(1)溫度測量范圍:一般0℃~100℃

(2)溫度測量精度:±2.5℃

(3)工作環境溫度:-40℃~80℃

(4)傳輸距離:≤10km,每條光纖光柵感溫電纜探測器數量必須控制在40~100個點;

(5)相對濕度:≤90%

(6)最小彎曲半徑:300mm

2.1.3探測器(檢測探頭)的結構

感溫傳感器探頭是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器的核心部分,由測量光柵、導熱感溫元件(無電元件)等部分組成,其兩端由不銹鋼軟管同光纜連接。每兩個感溫傳感器探頭間的間隔為6m。

圖1感溫傳感器探頭結構簡圖

2.1.4信號處理器主要技術性能

(1)環境溫度:0℃~40℃

(2)工作電流:

(3)顯示分辨率:0.1℃

(4)響應時間:≤20秒

(5)輸出信號:4~20mA溫度模擬信號

2.2施工方法特點

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是集計算機、光纖通訊、光纖傳感、光纖傳輸、光電控制等高新技術于一體的系統工程。在安裝和調試的方法上有較高的要求,在點位布置的合理及聯動編程上要符合規范要求。比傳統的溫感施工具有布點少,安裝方便、高處作業頻次少、操作簡便、安裝調試時間短、固定孔少、固定支架少等特點,工程費用低、降低安全施工作業隱患和安全風險。

3.工藝原理

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在光纖中傳輸能夠產生背向散射,在光纖中注入一定能量和寬度的激光脈沖,它在光纖中傳輸的同時不斷產生背向散射光波,這些背向散射光波的狀態受到所在光纖散射點的溫度影響而有所改變,將散射回來的光波經波分復用、放大、光電轉換、解調后,送入信號處理系統便可將溫度信號實時顯示出來;并且由光纖中光波的傳輸速度和背向光回波的時間對這些信息定位。通過信號處理器發出信號至接口模塊,再由模塊信號傳輸至報警主機,報警主機根據信號,確認發生火災的情況下,發出消防救災聯動指令。圖2為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構成示意圖。

圖2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構成示意圖

工藝原理是采用光柵進行信號檢測,利用光纖進行信號傳輸,實現現場無電檢測,通過紅外水準儀將地面上確定好的支架安裝位置復制到環形車道(隧道)頂面,減少高處作業。

4.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4.1施工工藝流程

4.1.1總體施工工藝流程

4.1.2鋼索安裝工藝流程

4.1.3光纜安裝工藝流程

4.1.4光纖接續工藝流程

4.2操作要點

4.2.1施工準備

(1)由專業責任工程師會同設計、監理、業主及其他專業工程師進行圖紙會審,確認圖紙的準確性。

(2)根據圖紙和現場確定每根光纖光柵感溫探測光纜和傳輸光纜的長度。

(3)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有關技術文件,并履行審核、批準程序。

4.2.2鋼索安裝

(1)支架預制,支架主要用于固定和支吊鋼索,具體做法如下圖:

圖3支架正視圖 圖4支架俯視圖

注:支架材質為A3鋼,支架焊接后應打磨光滑,并二次鍍鋅。若頂面為弧形,采用機械將鋼板制成弧形。

(2)支架定位和固定:與機電施工單位協調,將頂面安裝的管線和設備偏移中心線50cm,在直線段和圓弧段分別進行支架定位。

1)直線段為減少高處作業,在地面上每隔10m確定中心線,通過紅外線水準以將中心點引至車道頂面,確定2個點后,用紅外線水準儀在定面上彈出長度約50cm的直線,將預制好的支架中心線與頂面彈出的線重合,用記號筆劃出4個支架固定孔。安裝孔徑為12mm,膨脹螺栓為φ8mm。遇到伸縮縫時,離伸縮縫兩端30~50cm處都應分別安裝支架。

2)圓弧段在地面將圓弧段中心線劃出,為保證鋼索安裝美觀,支架的間距為50cm,施工方法同直線段。

(3)鋼索安裝

1)采用熱鍍鋅外涂塑鋼索,直徑為6mm。

2)將鋼索的一端穿入固定好支架的“O”型圈內,沿支架敷設,每50m為一段。將鋼索一端折回用兩只鋼索卡固定兩道;鋼索的另一端用緊線器拉緊同樣折回用兩只鋼索卡固定兩道。

3)安裝好的鋼索松緊度應符合要求,最低處與最高處控制在2cm以內。

4)鋼索經過伸縮縫處應預留一定的余量。

5)鋼索接地:鋼索就位后,將鋼索首末端的涂塑層清除,做好接地,且有明顯的標識。

4.2.3光纖光柵感溫探測光纜安裝

(1)光纖光柵感溫探測光纜安裝在隧道頂部居中安裝,安裝高度距隧道頂部150mm~200mm,同時保證光纜周圍良好的空氣流動。

(2)光纖光柵感溫光纜安裝前的檢查,先將信號處理器接上DC24V電源,再將感溫光纜與信號處理器連接,用熱水澆末端探測器,如儀表溫度上升則表明探測器正常,可以安裝。

(3)展開光纖光柵感溫光纜,不能直接抖開造成光纜扭曲和探測器受扭力,應按原盤方向反向頂部盤旋展開;牽引感溫光纜時,要保持不超過最小彎曲半徑和最大張力的規定,感溫光纜的彎曲半徑靜止狀態時至少為光纜外徑的10倍,在施工過程中至少應為20倍。

(4)固定光纖光柵感溫光纜:沿著施工好的鋼索用線夾將感溫光纜固定,將感溫光纜尾纖(穿保護管)沿隧道側璧敷設至光纖接續盒。感溫光纜固定線夾距離控制在300mm以內。在固定過程中不能用力拉扯,固定后的感溫光纜不能緊繃,應處于松弛狀態。

(5)光纖光柵感溫電纜在敷設過程中不同于電纜敷設,在一邊展放過程中一邊固定,光纖光柵感溫電纜應置于平板小車上。

圖5鋼索和光纖光柵感溫電纜安裝示意圖

(6)將光纖光柵探測器及連接光纜通過線夾固定在懸掛于車道上方的鋼索上。

圖6線夾

4.2.4傳輸光纜安裝

(1)傳輸光纜將光纖光柵感溫探測器與控制室內的信號處理器連接在一起,用來傳輸信號。

(2)傳輸光纜采用八芯單模鎧裝光纜,沿施工好的防火線槽或鍍鋅管敷設,敷設要求同感溫光纜。

(3)采用鍍鋅管管時應采用螺紋連接,不得采用套管焊接,螺紋加工應光滑完整,管口內壁應去鋒邊和毛刺,不得在螺紋上纏麻或絕緣膠帶,螺紋外露絲扣不應過長。

圖7環形車道光纖光柵感溫電纜

4.2.5光纖接續

(1)光纖接續盒光纖連接盒是光纖接續裝置,兩條光纖端面融接后盤繞固定在此盒中。在熔接過程中,應將線纜端部剝去一定長度并去除鋼管。鋼管固定在光纖連接盒的兩側,以承受拉力。操作中應避免光纖機械損傷。金屬材質,具有良好的抗壓強度,能夠同時放入8個熔接點。光纖接續盒示意如圖8所示。

圖8光纖接續盒

(2)端面的制備

光纖端面的制備包括剝覆、清潔和切割這幾個環節。合格的光纖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條件,端面質量直接影響到熔接質量。

1)光纖涂面層剝除:光纖涂面層的剝除,要掌握平、穩、快三字剝纖法。“平”,即持纖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緊光纖,使之成水平狀,所露長度以5cm為準,余纖在無名指、小拇指之間自然打彎,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穩”,即剝纖鉗要握得穩。“快”即剝纖要快,剝纖鉗應與光纖垂直,上方向內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鉗口輕輕卡住光纖右手,隨之用力,順光纖軸向平推出去,整個過程要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2)裸纖清潔:第一步觀察光纖剝除部分的涂覆層是否全部剝除,若有殘留,應重新剝除。如有極少量不易剝除的涂覆層,可用綿球沾適量酒精,一邊浸漬,一邊逐步擦除;第二步將棉花撕成層面平整的扇形小塊,沾少許酒精(以兩指相捏無溢出為宜),折成“V”形,夾住以剝覆的光纖,順光纖軸向擦拭,力爭一次成功,一塊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時更換,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層面,這樣即可提高棉花利用率,又防止了探纖的兩次污染。

3)裸纖切割:裸纖的切割是光纖端面制備中最為關鍵的部分,精密、優良的切刀是基礎,而嚴格、科學的操作規范是保證。操作人員應經過專門訓練掌握動作要領和操作規范。首先要清潔切刀和調整切刀位置,切刀的擺放要平穩,切割時,動作要自然、平穩、勿重、勿急,避免斷纖、斜角、毛刺及裂痕等不良端面的產生。熱縮套管應在剝覆前穿入,嚴禁在端面制備后穿入。裸纖的清潔、切割和熔接的時間應緊密銜接,不可間隔過長,特別是以制備的端面,切勿放在空氣中。移動時要輕拿輕放,防止與其他物件擦碰。在接續中應根據環境,對切刀“V”形槽、壓板、刀刃進行清潔,謹防端面污染。

(3)光纖熔接

光纖熔接是接續工作的中心環節,因此高性能熔接機和熔接過程中科學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1)熔接機選擇:選擇積較小、操作簡單、備有簡易切刀,蓄電池和主機合二為一的熔接機。

2)熔接程序:熔接前根據光纖的材料和類型,設置好最佳預熔主熔電流和時間以及光纖送入量等關鍵參數。熔接過程中還應及時清潔熔接機“V”形槽、電極、物鏡、熔接室等,隨時觀察熔接中有無氣泡、過細、過粗、虛熔、分離等不良現象,注意OTDR測試儀表跟蹤監測結果,及時分析產生上述不良現象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如多次出現虛熔現象,應檢查熔接的兩根光纖的材料、型號是否匹配,切刀和熔接機是否被灰塵污染,并檢查電極氧化狀況,若均無問題則應適當提高熔接電流。

(4)盤纖

盤纖應符合以下要求:

1)先中間后兩邊,即先將熱縮后的套管逐個放置于固定槽中,然后再處理兩側余纖。

2)從一端開始盤纖,固定熱縮管,然后再處理另一側余纖。優點:可根據一側余纖長度靈活選擇銅管安放位置,方便、快捷,可避免出現急彎、小圈現象。

3)特殊情況的處理,如個別光纖過長或過短時,可將其放在最后,單獨盤繞;帶有特殊光器件時,可將其另一盤處理,若與普通光纖共盤時,應將其輕置于普通光纖之上,兩者之間加緩沖襯墊,以防止擠壓造成斷纖,且特殊光器件尾纖不可太長。

4)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圖形盤纖。按余纖的長度和預留空間大小,順勢自然盤繞,且勿生拉硬拽,應靈活地采用圓、橢圓、“CC”、“~”多種圖形盤纖(注意R≥4cm),盡可能最大限度利用預留空間和有效降低因盤纖帶來的附加損耗。

(5)光纜接續質量檢驗

加強OTDR測試儀表的監測,對確保光纖的熔接質量、減小因盤纖帶來的附加損耗和封盒可能對光纖造成的損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熔接過程中對每一芯光纖進行實時跟蹤監測,檢查每一個熔接點的質量;

2)每次盤纖后,對所盤光纖進行例檢,以確定盤纖帶來的附加損耗;

3)封接續盒前對所有光纖進行統一測定,以查明有無漏測和光纖預留空間對光纖及接頭有無擠壓;

4)封盒后,對所有光纖進行最后監測,以檢查封盒是否對光纖有損害。

4.2.6信號處理器安裝及接線

(1)信號處理器基本功能

1)信號處理儀器內部有調制解調器、信號轉換處理電路、溫度實時顯示、報警參數設置、報警顯示功能。

2)調制解調器為光纖光柵溫度感溫傳感器探頭提供穩定的寬帶光源,同時對系統中光柵返回的窄帶光進行調制解調。根據系統的設定情況,實時接收來自光柵感溫傳感器探頭的信號。

3)信號轉換處理電路進行探測和光電信號的轉換和處理。

4)顯示功能用于實時顯示當前溫度(或溫差)的最高值,并通過RS232上位機。

5)報警顯示電路進行聲光報警和顯示,并具有火災報警和感溫傳感器探頭自檢兩種八路觸點信號輸出。

(2)信號處理器狀態顯示說明

1)圖9中左側上排為報警信號燈,當感溫傳感探頭溫度正常時,顯示綠燈;當感溫傳感探頭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時,顯示紅色。左側下排為故障信號燈,當感溫傳感探頭正常時,顯示綠燈;當感溫傳感探頭不正常時,顯示紅燈。斷線可以實時監視。通常報警溫度設定為60℃。

圖9 信號處理器正面圖

2)圖10中右側分別為CWR、CH1、CH2、CH3、CH4,CWR為儀表標準信號,當儀表開機后,紅色閃亮;CH1—CH4表示光纖探測器信號輸入端,當連接到光纖探測器信號時,呈紅色閃亮。

圖10信號處理器背面圖

圖11光纖連接器

(3)接線

1)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儀表柜內布線并檢查各線號無誤。

2)將信號處理器裝入儀表柜,按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接線。

3)合上電源開關,檢查儀表是否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如正常,斷開電源,將光纖連接器接入信號處理器。

(4)儀表柜接線圖

圖12儀表柜接線圖

4.2.7系統調試

(1)準備工作

1)系統調試在系統安裝完成后進行。

2)調試前應具備完整的技術資料及調試必須的其他資料:設計施工圖、使用說明書;系統主要部件的產品合格證及相關檢驗報告。

3)調試人員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參加調試的人員應責任明確。

4)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檢查系統組件的型號、規格、數量及安裝質量。

(2)調試

調試內容主要包括:報警系統檢查、報警系統參數設置、顯示溫度及報警溫度的調校。調試完成后按GB50166相關規定進行下列測試:高溫報警功能、消音復位功能、主備電源切換功能。

1)由制造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參數設定和溫度標定。

2)用火災探測器加溫試驗器在感溫傳感器探頭附近加熱,同時用紅外線測溫儀觀察溫度變化,當溫度達到60℃時停止加熱,信號處理器應發出報警信號,火災報警控制器也應發出報警信號。測試步驟:加熱報警復位。

3)調試過程中發現不報警的情況,首先檢查輸入模塊是否正常,如果信號處理器報故障,說明光纖有斷開處,應檢查并更換。

4)根據現場情況,采用模擬信號對每個探測器進行試驗,其動作應準確無誤。進過48小時連續運行無故障后,填寫調試記錄和質量檢查記錄。

4.2.8系統驗收

火災報警系統竣工驗收應在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監督下,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共同進行,驗收前建設單位應向消防監督機構提交驗收申請表及下列技術資料:竣工圖、(感溫)光纜敷設記錄、儀表調試記錄,安裝質量檢查記錄。

驗收實施方法:

(1)備用電源切換裝置,應進行3次切換實驗,每次實驗均應正常。

(2)信號處理器應進行故障報警功能和消音復位功能的測試。

(3)實際安裝探測器在50只以下,抽查10只,少于10只時應全檢。

(4)實際安裝數量超過50只,按15%~20%進行抽查,被抽查的探測器實驗均應正常。

篇6

關鍵詞:隧道工程行政管理措施技術控制措施

一、行政管理措施到位。

目前我們許多隧道施工項目由于領導的意識不到位,使施工管理陷入了一個誤區,但凡一提起隧道施工項目,我們就想到掘進多少米了,很少有人問起光爆控制如何?重視進度而急視了施工中的過程控制,一座隧道干下來,經濟效益遠小于我們預期的目的,所以說領導重視首先要提高意識。只有意識上去了,才會有過硬的措施,措施到位了,才能管理好光爆施工。下面以向莆鐵路隧道項目為例進行闡述。

首先在光面爆破施工前,領導牽頭,組織技術、計劃及相關部門進行了針對性的討論和研究,并結合現場施工實際情況,出臺了《光面爆破管理辦法》。本管理辦法根據鐵路隧道施工規范中的相關規定,詳細的制定出了允許超欠挖的范圍、相應的獎懲制度以及檢查方法。以Ⅱ級圍巖為例,《辦法》中規定超欠挖的范圍為:拱部允許超挖15cm,邊墻允許超挖10cm,對欠挖的要求為小于5cm。檢查方法為每10m為一個檢查斷面,采用紅外線激光斷面儀進行測量,每月由項目部專人負責,各工區技術、測量配合進行現場測量。獎懲辦法中規定300元/m3(當地商品砼價格)進行相應的獎勵和處罰,但對于欠挖進行雙倍的處罰(主要目的為限制欠挖)。

其次就是有了具體的措施,該怎樣去執行的問題了,項目部組織各工區技術人員及開挖工班全體職工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光面爆破學習,統一了思想,對操作人員進行了定位分工,如打眼工序就要求誰打拱部炮眼,誰打邊墻炮眼均進行了分工,主要為考核操作手水平及加強操作手的責任心。在實際施工時每開挖一個循環工區內部技術人員都要對開挖結果進行考核、分析,總結,以提高光面爆破的管理水平。

本辦法實施一個月后,在向莆鐵路項目部的月度例會上公布了各工區的光爆控制結果,從數據上明顯看出,各工區光面爆破控制達到了規范要求的超欠挖范圍。在此取兩組數據進行比較訟述,以12m二襯臺車砼施工用量來說,在沒有實行此辦法前,每板砼用量為180-200 m3,實行此辦法后用量為140~160 m3,平均每板二襯節約40 m3砼。再以初期支護為例,設計噴射砼厚度為5cm,沒實行本辦法前平均厚度達到6~10cm才能滿足平整度要求,但實行本辦法后平均厚度達到4cm即可滿足要求。僅此兩項算下來每施工一延米隧道將節約一千元的經濟成本。

二、技術控制措施到位

隧道光面爆破管理應以技術控制為先導,采用先進的施工工法和科學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的管理好、控制好光面爆破施工。

技術為先導應重點控制好影響光面爆破的幾方面因素:

(一)、光爆質量的要求

1、隧道開挖斷面的中線及高程符合設計要求。

2、隧道開挖兩茬炮的臺階形差均勻分布并符合施工規范。

3、隧道開挖輪廓圓順,邊墻順直。

4、周邊眼半孔平行且殘留率較高。

(二)、影響光爆質量的因素

1、地質條件

隧道施工地質條件包括巖石類別(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圍巖風化程度,風化裂隙發育程度,地質構造發育程度(斷層破碎帶、褶皺、軟弱層),巖體結構,地下水狀態等。地質條件是構成和影響隧道開挖光爆參數設計的關鍵。

2、測量施工放樣準確程度

隧道掌子面施工放樣產生的中線或高程偏差過大時,不僅直接影響隧道中軸線偏離,還會使兩茬炮臺階形差出現異常現象:部分洞身產生“線狀”欠挖,同時部分洞身產生線性超挖。因此,測量施工放樣準確程度決定了兩茬炮臺階形差在開挖輪廓上是否均勻分布。

3、風鉆工技術素質

風鉆工技術素質直接影響周邊限開孔位置,外插角及縱向坡度的控制等。因此,風鉆工技術素質直接影響隧道開挖輪廓是否圓順,邊墻是否順直,半孔殘留率的大小等。

(三)、光爆設計及控制措施

1、測量放樣

測量放樣要準確,自檢要到位。放樣偏差合理,兩茬炮的臺階形差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呈均勻分布,

2、周邊眼間距

視地質條件按25~50cm控制周邊眼間距,原則是密打眼。地質條件差,取小值;地質條件好,取大值。

3、周邊眼外插角

周邊眼鉆眼按2-5%或2-5cm/m的斜率外插。拱部取大值,邊墻取小值。地質條件好(長進尺)取大值,地質條件差(短進尺)取小值。周邊限外插斜率控制得當,兩茬炮的臺階形差在合理范圍內,既可保證工程的經濟性,同時又能保證周邊眼開孔的平面位置。

4、光面層厚度

即周邊眼抵抗線控制范圍50-70cm。地質條件好,取小值;地質條件差,取大值。

5、裝藥結構

間隔不耦合裝藥結構:藥卷直徑25mm,空氣間隔,導爆索起爆。

6、裝藥集中度

即線性裝藥量控制在0.05~0.25kg/m。原則是周邊眼要少裝藥。地質條件好取大值,地質條件差取小值。

7、非電毫秒雷管段數

周邊眼與外圈輔助眼要跳段使用雷管,以削弱振動強度,減少爆破地震波對圍巖的擾動,即盡可能減少對圍巖整體性和穩定性的破壞。

8、炮孔堵塞

堵塞長度要大干20cm,堵塞質量要達到不漏氣效果,一般要求是炮泥堵塞。

9、組織措施

派專人負責每茬炮掌子面穿中畫弧點炮眼工作,并把技術素質高的鉆工安排在拱部作業。同時采取一定的經濟措施,強化光爆質量意識。

10、技術措施

邊墻要順幫打眼,即把握炮眼外插的同時,還要注意炮眼坡度要與隧道縱向坡度一致,同一作業平臺內避免出現扇形組合炮眼,在兩作業平臺之間避免出現“V”型炮眼組合。

11、減震爆破措施

視地質條件、小間距隧道、連拱隧道及隧道洞口或淺埋地段,而應采取不同的開挖方法及光爆參數,保證隧道重要結構部位(洞口、小間距隧道巖柱、連拱隧道連拱點、分岔式隧道大拱或大跨地段)之圍巖的完整性與穩定性,并使圍巖的自承拱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如小間距隧道開挖時,采取臺階開挖法(改變抵抗線的方向)、短進尺鑿巖(控制每循環總裝藥量)、在巖柱一側加密周邊眼、掏槽位置偏離巖柱、多次點火爆破的一系列減震措施,能最大限度降低地震波效應,避免巖柱開裂、崩穿現象的發生。

12、隧底開挖控制

重視底板眼外插角、間距及裝藥量的控制,減小爆破效應對底板圍巖的擾動,嚴格控制底板的超挖。隧底開挖要納入控制爆破中。

13、光爆管理措施

篇7

關鍵詞:隧道光面爆破設計施工

中圖分類號: U45 文獻標識碼: A

1、光面爆破簡介

光面爆破是通過調整周邊眼的各爆破參數,使爆炸先沿各孔的中心連線形成貫通的破裂縫,然后內圍巖體裂解,并向臨空面方向拋擲。這種爆破在圍巖中產生的裂縫較少,使爆破后的巖石表面能按照設計輪廓線成型,表面平順,超欠挖很少。

光面爆破的主要標準:開挖輪廓成形規則,巖面平整;圍巖巖壁上保持50%以上的半邊炮眼痕跡(亦稱“炮眼痕跡保存率”),無明顯的爆破裂縫;超欠挖符合規定要求,圍巖無危石、無坍塌等現象。

光面爆破法的主要要點:周邊眼間距比一般爆破間距小,周邊眼的最小抵抗線亦要相應減小,即適當加密周邊眼,調整間距與抵抗線比值E/V。

光面爆破的優越性:對圍巖的擾動小,又盡可能保存圍巖自身原有的承載能力,這正是實施NATM的基本原則之一,從而改善了初期支護和襯砌結構的受力狀況,可以減小初期支護強度。由于圍巖巖壁圓順平整,減少了應力集中和局部落石現象,是隧道防坍的有力措施,從而增加了施工安全度,減少了超挖和回填量,能節省大量混凝土,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進度。光面爆破可減輕振動和保護圍巖,所以它是山嶺隧道、城市市政隧道、地鐵隧道等有效的開挖爆破方法。

2、光面爆破的設計

鉆爆設計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開挖斷面、開挖方法、掘進循環進尺、鉆眼機具、爆破材料和出渣能力等因素綜合考慮。

隧道光面爆破主要參數包括:周邊眼的間距(E),周邊眼的抵抗線(W)(即周邊眼至內圈眼的距離)、周邊眼密集系數(K=E/W)和裝藥集中度(線裝藥密度)等。

同時,應根據爆破器材,選擇周邊裝藥結構和安排起爆雷管。

2.1 周邊炮眼間距E

在不偶合裝藥的前提下,光面爆破應滿足炮孔內靜壓力小于爆破體的極限抗壓強度,而大于巖體的極限抗拉強度的條件。按以下公式確定E值。

E≤[σc]/[ σp]≤Kid

d――炮眼直徑,cm。

[σc]――巖體極限抗壓強度,Mpa。

[σp]――巖體極限抗拉強度,Mpa。

E――周邊眼間距,cm。

實施施工中,取得經驗數據作為設計參數,一般Ki=10-18,即E=(10-18)d;當炮眼直徑為φ32mm-φ40mm時,E=35cm~70cm。

2.2 周邊眼抵抗線W與裝藥密集系數K。

周邊眼的間距E與周邊眼的最小抵抗線W有著密切關系,通常以周邊眼的密集系數K表示,K=E/W,其大小對光面爆破效果有較大影響。必須使應力波在兩期相鄰炮眼間的傳播距離小于應力波到臨空面的傳播距離,即E

臺階法施工炮眼布置示意圖如下:

陶槽眼布置示意圖如下:

說明:炮眼的深度由每循環進尺大小決定。

2.3 周邊眼裝藥量

周邊眼裝藥量通常以線裝藥密度表示。恰當的裝藥量應是既具有破巖所需的能量(不留殘眼),又不造成圍巖的過度破壞。設計時應根據孔距、抵抗線、石質和炸藥種類、裝藥結構綜合考慮確定裝藥量(裝藥集中度q,kg/m)。

2.4 裝藥種類、裝藥集中度與裝藥結構

(1)使用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高威力傳爆性能好的炸藥。

(2)采用不偶合裝藥結構。不偶合裝藥系數(為炮孔直徑與藥卷直徑之比),不偶合裝藥系數最好大于2。但應注意藥卷直徑不小于該炸藥的臨界直徑,以保證傳爆。當采用不偶合裝藥時,一般使用小藥卷連續裝藥或也有使用間隔裝藥的。當采用標準藥卷時,不偶合系數小于2,往往采用間隔裝藥。此時,相鄰炮眼所用的藥卷位置應錯開,以充分利用炸藥效能。

(3)嚴格掌握與周邊眼相鄰的內圈眼的爆破效果,為周邊眼爆破創造良好的臨空面。周邊眼應盡量做到同時起爆。

(4)嚴格控制裝藥集中度,間隔裝藥與小直徑藥卷都是為此目的而采用的。為克服眼底巖石的夾制作用,通常在眼底需加強裝藥,尤其是深孔爆破。但總的裝藥量不變。

2.5 光面爆破參數表

3、鉆爆施工

鉆爆施工是把鉆爆設計付諸實施的重要環節,包括鉆孔、裝藥、堵塞和爆破后可能出現的問題處理等。

3.1 開挖方法

隧道施工方法的選用,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結合設計斷面大小、支護類型、隧道長度、工期要求等因素綜合研究確定。當采用鉆爆法施工時,一般選用全斷面法、臺階法和導坑法等。

從施工進度考慮,在巖層完整、巖石較堅硬時,即圍巖為Ⅰ~Ⅱ級,部分為Ⅱ~Ⅲ級,以采用全斷面爆破掘進為宜。這種方法施工工作面空間大,能充分發揮機械效能,適合于大型機械作業;工序少、便于施工管理與施工組織;開挖斷面大且一次成型,有利于采用深孔爆破。

由于臺階法對地質適當性較高,變更容易,目前我國大多數隧道都采用此法開挖。

全斷面開挖法,爆破只有一個臨空面。起爆順序:靠臨空面的炮眼先起爆,依次由下向上,由里向外爆破。

3.2 鉆眼

目前,在隧道開挖施工中,廣泛采用的鉆孔設備為鑿巖機(手持式風鉆、液壓鉆)和鉆孔臺車全液壓鉆機或風動鉆機。土辦法是臺架打眼。也有采用“人機套打”開挖大斷面隧道。“人機套打”,在地質條件好,臺車開挖與人工手持式風鉆臺架相配合,長短炮眼結合,達到更好的光面爆破效果。

施鉆前由專門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在掌子面布孔,必須標出掏槽眼和周邊輪廓,嚴格按照炮眼的設計位置、深度、角度和孔徑,分工定點、定位進行,多臺鉆機作業。應注意防止炮眼交叉打穿,炮眼總數不小于設計的90%,掏槽炮眼位置誤差不大于5cm。如果出現大的偏差,應廢棄重鉆,切實保證鉆孔質量。

注意掌握周邊眼的外插角,太大超挖大,太小造成欠挖或造成下一循環“作業凈空”不夠。還要注意,平行打眼,同時注意掌子面明顯不平整時,應調整炮眼的孔深,使炮眼底在一個平面上。

3.3 裝藥

在裝藥之前,應清孔,將炮眼殘碴,積水清除,并檢查炮眼位置、深度、角度是否滿足操作要求,裝藥時嚴格按照設計裝藥量進行裝藥,“起爆藥卷”(裝有起爆雷管的藥卷)按設計起爆順序和雷管段別安排,“對號入座”。

隧道爆破中,常采用的裝藥結構為連續裝藥結構。

實踐表明,將起爆雷管裝在孔底部位,反向起爆,有利于克服巖石的夾制作用,能提高炮眼利用率,減小巖石破碎塊度,減小大塊率。現在一般都采取這種方式起爆。

隧道周邊眼間隔裝藥時,往往常用正向起爆方式,即從孔口向孔底方向起爆。

3.4 堵塞

隧道爆破所使用的炮眼堵塞材料一般為砂子和粘土混合物,其比例大致為砂子50%~40%,粘土50%~60%,堵塞長度視炮眼直徑為定,一般不能小于20cm,炮眼直徑在45cm以上時,不小于45cm。堵塞可采用分層人工搗實法進行。

3.5 起爆

起爆網路必須保證每個藥卷按設計的起爆順序和起爆時間起爆。

3.6 隧道爆破質量檢驗標準

隧道爆破質量直接影響隧道施工安全、掘進進度和經濟與環境效益。爆破時,圍巖的破壞范圍過大,將造成坍方,將威脅到施工安全;石塊塊度過大,將影響裝運速度,甚至還需二次爆理裝運不走的巨石;眼底不平,炮眼利用率不高,會影響掘進速度;光爆效果不好,超挖過大,則是造成經濟效果不好的直接原因。根據長期的經驗,考慮到隧道施工機械設備與施工技術和管理現狀,一般采用下列質量檢驗標準來檢驗隧道爆破效果。

1m~3m炮孔深爆破質量檢驗標準

4、結束語

光面爆破與傳統的方法相比,最顯著的優點是能有效地控制周邊眼炸藥的爆破作用,從而減少對圍巖的擾動,保持圍巖的穩定,充分發揮圍巖的自承作用,確保施工安全;同時,又能有效的減少超、欠挖,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率,節約施工成本。

參考文獻

1、《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

篇8

泌尿系統結石是泌尿外科門診、急診中的常見病,以往對于藥物和體外震波治療無效的患者,一般采用開刀手術取石。給患者帶來新的創傷。鈥激光是20世紀末出現的高新科技,是目前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技術之一。它利用氪閃爍光源激活嵌在釔—鋁一石榴石晶體上的稀有元素鈥而產生的脈沖式激光,采用鈥激光碎石技術,具有切割、汽化、止血的功效,能粉碎任何堅硬的泌尿性結石、不傷害機體軟組織,單次手術結石粉碎率超過95%。我院應用此技術治療泌尿道結石患者取得了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齡29-73歲,平均42.7歲。輸尿管上段結石8例,中段結石7例,下段結石8例,雙側輸尿管結石2例,膀胱結石3例;結石大小(3~15)mm×(5~35)mm所有病例呼吸功能正常,無神經系統病變。

2 術前準備

1.1 術前訪視 患者對手術普遍存在疑慮、恐懼,缺乏了解。巡回護士應于術前1天到病房訪視患者,訪視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如介紹手術室的環境、介紹手術方法、手術及手術的先進性、安全性和成功率。了解患者是否已完善各種檢查,有無基礎疾病,有無過敏史。同時著重針對患者的心理,向患者介紹該項治療的原理和步驟及術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說明該治療屬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療效確切、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并準備相關的圖譜讓患者更直觀地了解手術的過程,以增強患者信心,消除患者及家屬的不安心理及緊張情緒,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配合手術。

1.2 手術間準備 鈥激光設備啟動要求手術室空氣潔凈10000級,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 40%-60%之間,溫度18-24℃

1.3 物品準備 泌尿內鏡包,膀胱鏡,輸尿管鏡,斑馬導絲,雙J管輸尿管取石鉗,保護膜,鈥激光發生器,直射鈥激光光纖,顯示器,冷光源,攝像系統,術前檢查設備,確保性能良好。

2. 手術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采用60W鈥激光設備。先插入斑馬導絲或F4輸尿管導管,在灌注泵的協助下將導絲或導管插入輸尿管鏡,直達結石前,經輸尿管鏡操作通道插入365μm或550μm激光傳導光纖,直視下應用鈥激光碎石,能量2.0J、脈沖10 Hz -1.5 Hz將結石粉粹直徑小于2~3mm,術畢保留導尿,術后常規留置F5雙J管。

3. 護理要點

3.1 手術配合①協助麻醉醫師擺放患者,避免患者出現呼吸循環功能的明顯變化。②協助麻醉醫師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對清醒患者,通過與患者言語交流,獲知患者的神志、心理狀態及有否不適或疼痛的感覺。③常規消毒鋪巾后,使用切口保護膜貼于會陰區。保護膜多余部下垂于污物桶,以利于收集擊碎的結石。④依據術者要求連接好攝像系統、光源線,專人保護鈥激光光纖,檢查鈥激光光纖備用。根據結石大小和術者需求設置激光參數(一般調為2.0~3.0J、10~15Hz范圍)。⑤術中隨時注意更換灌注液以保證術野清晰,并注意觀察引出灌注液的顏色,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麻醉醫師或手術醫師。⑥碎石完畢后,協助術者妥善固定好尿管,濾出收集袋內的結石,并交于患者家屬保管。

3.2 器械保養:用低溫超聲機認真清洗所用器械,難以清洗的器械用酶洗液或高壓水槍清洗,清洗完后放于通風處晾干。器械的關節處用油保護,攝像系統鈥激光實行專人專管,定位放置,并注意通風、防潮、防塵,盡量少搬動,以保證其功能的良好,延長其使用壽命。

3.3 術后回訪:做好手術后的病情詢問、心理疏導,了解術后導尿管引流液顏色。指導患者注意臥床休息和近期飲食,避免過早下床活動。

4. 結果:

均取得較滿意療效,患者病情恢復良好,無嚴重并發癥發生,結石排凈率100%。

討論

首先鈥激光輸尿管鏡治療泌尿系統結石手術是 今年來應用于泌尿外科的微創手術,患者對此缺乏了解,因此,巡回護士的術前訪視極為重要不僅極少手術方法手術及手術的先進性安全性,還要做好心理疏導避免因為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上的不適和變化。其次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將手術中所需物品準備齊全,設備放置到位,儀器調試功能呈待機備用狀態是護理配合周密與否的關鍵所在。手術期間,由于不同情況的出現可能需要及時補充術者需求的一些用品,并對儀器進行再調試,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始終處于配合狀態,不得擅自離開手術現場。第三,整個手術過程均應該與患者的生命為依托,及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對清醒患者詢問有否不適、疼痛,或觀察其神志和循環變化。如有異常情況,應即刻向現場醫師報告,以求及時準確處理。最后,術后的器械保養也很重要,尤其是鈥激光光纖要妥善放置和保管。術中操作機術后保養均應輕拿輕放,術中根據醫生的要求及時調整,并保護光纖買不得彎曲,打折,以防損傷。使用后應用清水清凈血跡后用75%酒精擦拭后保存。術畢攝像頭導光束,光纖勿打死結,內窺鏡光纖的鏡面禁用粗糙物品擦拭。冷光源,射向主機監視器均規復原位并專人管理保養。

參考文獻

[1] 顧偉.外科護理[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66.

[2] 胡蓉,劉東亮,石否,等.輸尿管鏡下尿路結石鈥激光碎石術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18):1655-1656.

[3] 孫穎浩,王林輝,廖國強等氣壓彈道碎石與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比較[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1,2(22);145-147

[4] 劉曉燕,郭曉光,鈥激光碎石的研究[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4,7(14);5

篇9

【關鍵詞】 鈥激光碎石;氣壓彈道碎石;輸尿管結石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052

隨著泌尿外科醫療器械及治療技術的迅速發展, 輸尿管鏡下碎石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而腔內碎石設備種類較多, 如超聲碎石、液電碎石、氣壓彈道碎石和激光碎石等[1]。本研究擬比較鈥激光碎石與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127例輸尿管結石患者均為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治療的患者, 根據腹部X線平片、彩色多普勒超聲或靜脈腎盂造影等影像學檢查均已確診。根據數字隨機法將上述患者分為對照組(62例)與觀察組(65例)。對照組男37例, 女25例, 平均年齡(38.5±7.8)歲, 結石直徑(1.8±0.7)cm, 輸尿管結石部位上段40例, 中段15例, 下段7例;觀察組男38例, 女27例, 平均年齡(37.8±8.2)歲, 結石直徑(1.7±0.5)cm, 輸尿管結石部位為上段42例, 中段14例, 下段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輸尿管結石部位及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氣壓彈道碎石:對照組患者取截石位為手術位, 麻醉方法為硬膜外麻醉, 碎石作用壓力設置為0.4 MPa, 灌注液壓力設置為100 mm Hg(1 mm Hg=0.133 kPa)。輸尿管鏡進入膀胱后, 從結石側輸尿管開口處插入導絲, 在導絲引導作用下將輸尿管鏡置入, 到達結石后降低水壓并退出導絲, 將結石擊碎至直徑

1. 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輸尿管結石排凈率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

3 討論

氣壓彈道碎石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利用壓縮處理的空氣或者電動裝置推動探桿, 以脈沖方式撞擊結石, 沖擊振幅

近些年鈥激光碎石應用例數逐漸增多, 雖然其采用高能量脈沖發射方式擊碎輸尿管結石, 但由于瞬時間激發, 且穿透深度較短[3], 故療效優于氣壓彈道碎石術, 具有以下多種治療優點[3-5]:①對軟組織具有汽化、切割和止血等多種作用, 還可同時處理腔內狹窄、息肉和出血等情況, 尤其針對合并梗阻性病變的結石治療效果更佳;②由于瞬間作用能量較高, 可粉碎各種類型的輸尿管結石, 產生的碎屑體積較小, 故排凈率相對較高[6];③由于沖擊波能量較弱, 沖擊振幅較小, 故向腎盂方向的移位幅度小,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高;④對軟組織的穿透深度

鈥激光碎石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較氣壓彈道碎石組明顯縮短, 且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輸尿管結石排凈率均明顯增高。

綜上所述, 鈥激光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及安全性均優于氣壓彈道碎石,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龍江, 柯坤彬, 石家潤, 等.鈥激光與氣壓彈道碎石治療上段輸尿管結石1085例比較研究.昆明醫學院學報, 2010, 31(5): 77-80.

[2] 潘鐵軍, 李金海.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與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比較.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06, 11(5):287-288.

[3] 楊澤松, 葉烈夫, 莊惠強, 等.鈥激光與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對比研究.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0, 25(1):16-18.

[4] 覃斌, 黃向華, 李長贊, 等.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與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比較.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2, 6(1):38-41.

[5] Mohammad K Moslemi, Seyed M Moosavi Movahed, Akram Heidari,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Prophylactic single-dose intravenous antibiotic with Postoperative antibiotics in elective urologic surgery. Therapeutics &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 2010, 6(6):551-556.

[6] 朱開常, 許小林, 劉峰, 等.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與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比較.江蘇醫藥, 2012, 38(2): 223-224.

[7] 徐留玉, 李青, 魏學斌, 等.鈥激光碎石術與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比較.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2007, 15(4): 228-230.

[8] 劉振.鈥激光碎石術與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老年輸尿管結石的療效對比.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2):263-264.

[9] 張楊, 劉中文, 陳智勇, 等.鈥激光與超聲吸附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比較.中國醫藥指南, 2011, 9(30):235-237.

篇10

【關鍵詞】氣壓彈道碎石;膀胱結石;切開取石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059

選取本院 2010年 1 月 ~2014 年 12月 25 例膀胱結石患者 , 醫患溝通后采用氣壓彈道碎石術方法 , 取石效果十分滿意,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5例膀胱結石患者 , 年齡 35~80歲 , 平均年齡 57歲;男 21例 , 女 4例。臨床癥狀:尿急、尿頻、尿痛、血尿、排尿困難、下腹脹痛、排尿中斷 , 轉動可繼續排尿等。先后經彩超及腹部立位平片 (KUB)+靜脈腎盂造影(IVP)、膀胱鏡檢查確診顯示膀胱單個或多個結石。結石直徑在 1~4 cm, 入院常規心肺功能檢查無異常, 血糖不高, 無

作者單位:221011徐州礦務集團第二醫院泌尿外科

尿道狹窄。

1. 2儀器設備采用瑞士 EMS 氣壓彈道碎石機、錄像監視系統。

1. 3治療方法入院后常規血、尿、大便和肝腎功能、血糖化驗 , 胸片、心電圖檢查。術前發現尿路感染患者 , 先控制感染。手術時患者常規硬膜外麻醉 , 取截石位 , 術野常規碘伏溶液消毒、鋪巾 ,先用布比卡因 10 ml浸潤尿道黏膜 3 min,碘伏溶液充分尿道 ,用 0.9%生理鹽水 (高度50 cm)作膀胱灌注沖洗液 , 將膀胱鏡鞘慢慢導入膀胱 , 觀察尿道、膀胱三角區 , 識別膀胱內解剖標志 , 了解前列腺兩側葉、中葉增生情況 , 確認膀胱結石的大小、數目、位置。膀胱三角區內結石比較容易擊碎 , 左手握鏡鞘 , 右手握彈道碎

石探條自膀胱鏡進入膀胱內 , 先將結石輕輕壓向膀胱壁 , 然后將此探條對準結石表面 , 直視下以單擊或連擊模式擊碎結石至 0. 3 cm 以下 , 用 ELLiK'S 沖吸器反復沖洗膀胱 , 最后膀胱鏡下確認膀胱內無結石殘留 , 將水排空 , 緩慢退出膀胱鏡 , 術畢常規留置導尿管引流尿液 1 d, 前列腺增生明顯或膀胱內出血較多的患者可延長留置導尿管 , 必要時持續或間斷膀胱沖洗, 常規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溶液預防感染。

2結果

25例患者膀胱鏡導入順利 ,一次性碎石、取石成功 ,患者十分滿意 ,無膀胱穿孔或膀胱出血過多 ,手術全程時間 30~60 min, 平均時間 45 min, 術后無發熱 , 無明顯膀胱刺激征 , 3 d左右拔除導尿管 , 均能自主排尿通暢 , 復查均無結石殘留 , 住院時間4 d, 痊愈出院。 3討論

膀胱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之一 , 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結石多為營養不良所致;繼發性結石多為下尿路梗阻、膀胱內異物、尿路感染等原因所致。尿道結石有時亦按膀胱結石處理。大部分尿道結石是由腎、膀胱結石排出經尿道或嵌于尿道所致[1]。下尿路梗阻特別是合并有過多殘余尿時 , 尿液中小的尿鹽結晶在膀胱內停留時間延長 , 容易形成繼發性結石。

膀胱結石的臨床治療有多種方法 , 傳統方法是采用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術。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術不需特殊設備 , 簡單易行 , 安全可靠 , 但隨著腔內技術的發展 , 目前采用開放手術取石已逐漸減少 , 開放手術取石不應作為膀胱結石的常規治療方法 , 僅適用于需要同時處理膀胱內其他病變時使用[2]。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術需要切開膀胱 , 術后保留導尿或膀胱造瘺 , 特別是合并前列腺增生癥、糖尿病患者以及體型肥胖患者 , 合并炎癥時容易出現膀胱刺激征 , 傷口延緩愈合 , 導尿管留置時間長 , 患者較痛苦 , 住院時間較長 , 術后皮膚留有手術瘢痕, 目前不是治療膀胱結石的首選方法。

實踐證明, 膀胱鏡直視下采用大力碎石鉗治療膀胱結石 , 術式可行 , 但膀胱、尿道黏膜容易損傷是主要缺點。液電碎石術治療膀胱結石易致膀胱穿孔 , 單純超聲碎石術效果差 ,

以上兩種方法治療膀胱結石不值得推廣, 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趨向其他腔內微創方法治療膀胱結石。

近年來微創泌尿外科迅速發展 ,臨床采用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泌尿系統結石比較理想 ,療效確切 ,應用廣泛。其原理是將壓縮氣體產生的聲壓波作用于碎石裝置手柄內的“撞桿”

使之高速運動撞擊手柄上的治療探針 ,從而使結石破碎。其作用主要是機械力 ,碎石過程無熱 ,對周圍組織不造成損傷 ,無任何波傳出 ,對人體無害 ,而且碎石效率高[3]。通過對 25例患者的手術觀察認為 ,氣壓彈道能夠擊碎絕大多數膀胱結石, 術野清晰、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安全可靠、無熱損傷。

其優點是療效確切 ,避免傳統手術開刀 ,不開刀無手術切口 ,導尿管留置時間較短, 能減輕患者尿道不適感, 縮短住院時間 ,減少患者醫藥費用。但該方法不適用于尿道狹窄、前列腺重度增生患者 ,因為膀胱鏡鞘難以導入膀胱 ,此外 ,手術中應該輕柔操作, 避免膀胱穿孔、減少尿道黏膜損傷等并發癥。

總之 , 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術是膀胱結石的傳統治療方法 , 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膀胱結石臨床效果十分滿意 , 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吳階平 .吳階平泌尿外科學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 200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