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聽聽范文

時間:2023-03-22 09:1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故事聽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故事聽聽

篇1

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最佳聽眾、最想對其說話的人,便是爸爸和媽媽。每天哪怕是一小時、半小時,甚至是幾分鐘也好,可遺憾的是,即便是少得可憐的幾分鐘的傾聽都沒有。當孩子的訴求幾次得不到回應時,逆反心理自然而生,由此拒絕與父母溝通。一旦孩子將溝通的大門關閉,那家長就只有愁苦的份了。

成年人的偏見總是很多,他們覺得孩子沒有什么思維,簡單、幼稚、甚至不懂事。其實不然,沒有傾聽就難以發現,有時候,孩子表達的只言片語都是真實的、可貴的信息。我們要學會理解、學會去問,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

孩子越小越愿意家長來聽自己說話,家長應充滿耐心與興趣地傾聽,因為這是代際溝通的黃金時期。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傾訴的意愿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漸漸地他就會不愿意和家長交流了。

傾聽之中,融入了家長對孩子的愛、寬容、耐心和激勵;傾聽之中,父母能分享孩子的快樂,感受孩子的幸福成長。

我們很容易找到能說會道的家長,但卻很難找到善于傾聽的家長。我們把大量的時間用來批評和教育孩子,卻忽略了傾聽孩子心里的聲音。常有家長這樣抱怨:“真不知道我家孩子是怎么想的,為什么總是不肯好好聽我說話。”可是作為家長,你有沒有認真聽過孩子說話?家長的目標都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人,但家長能否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能否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讓孩子把意見申述完。要耐心地傾聽,如果不等孩子把話講完,家長就主觀臆斷地下結論,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后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將會表現得十分強烈。每個人都盼望別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才會贏得孩子的信任。

女兒依依自小有啥話就愛跟我說,開心的不開心的都有,開心的要我和她一起分享,不開心的要我為她解憂。無論開心與否,我都為能夠傾聽孩子的心聲而感到幸福。從孩子會說話起,她就不時地對我說:“爸爸,我要告訴你一個消息。”孩子上學后,每日回來都有消息播報,而且總會帶上修飾詞,什么好消息、壞消息、快樂的、悲痛的……

傾聽的過程就是分享的過程,即便有些事已經過去多年,但是我依然充盈著幸福感。

在傾聽的時候,要拋棄對孩子的偏見,我們有的時候會因為對孩子的偏見,認為孩子的想法過于荒唐,由此誤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實孩子有一個豐富的心靈,我們要特別注意傾聽他們的心聲。所以,不要不問青紅皂白地一頓批駁,而要耐心的問清緣由。

就像依依幼兒園畢業時,談理想說長大要賣金項鏈,這件事給了我一個莫大的啟示:在孩子做了從成人的角度看來是不妥的事情的時候,或者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在孩子做了有違常規的事情的時候,做父母的千萬不要“火”字當頭,要先問個為什么,聽聽孩子的故事,或許就會發現也許錯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是孩子有違常規,而是自己頭腦里的框框太多……

家長會聽了,孩子才肯說。孩子說了,問題才能解決、親子關系才能更加融洽。

篇2

――題記

春風和煦,草長鶯飛……

遠處成群的踏春人說著笑著,捉蝴蝶,放風箏,好愜意啊!而我獨自一個人在鄉間的小路上徘徊。手捧著那張幾乎都是紅叉的試卷,看著那可憐兮兮的分數,我的心一陣比一陣涼,眼前的風光恰似蕭索的深秋,蒼涼悲愴……

“小妹妹,你怎么愁眉不展啊?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嗎?”聽到聲音,我抬頭一看,一副慈祥的面容出現在我的面前。噢,My god(上帝)!這不正是傳說中的上帝嗎?我的神情有些恍惚,顯出害怕的樣子。

“你不用擔心,我來找你沒什么惡意,我是來幫你反省的。你這次考試失敗了,不必這樣悲傷,這只是暫時的。一個具備反省能力的人才能夠不斷提高自己。因為,反省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心智不斷成熟的過程,是一個人心靈不斷升華的過程。在不斷失敗和不斷遇到挫折的過程中,你會逐漸明白哪些地方需要不斷糾正,需要不斷改善……光講這些理論是沒有用的,我還是給你講個故事聽聽吧。”

“你知道有個叫達?芬奇的大畫家嗎?他沒有成名之前,畫了幾年畫就認為自己的畫差不多夠水平了,就拿到市場上去賣。幾天過去了,一張畫都賣不出去,連糊口的錢都掙不下。接下來,他沒有接著賣畫,也沒有接著畫畫,而是坐在屋子里反省。他一連反省了好多天,才悟出賣不出去的原因。后來,他就這樣從悟中畫,在畫中悟,終于成了舉世聞名的大畫家。”

我認真地聽他講,不禁露出羨慕的神色,他看我聽得很入迷,就接著問我:“你知道達?芬奇為什么能夠成功嗎?”“因為他懂得反省。”我若有所悟。“不要相信世上有救世主,沒有一個人能幫助你擺脫痛苦、憂傷、困難,真正能幫助你的,是你們國家的佛常說的‘悟性’,也就是反省。”他接著又說道:“可憐又懂事的孩子,祝賀你,你已經是一個學會自我反省的孩子了,你已經掌握了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長的秘方。你現在不必悲傷了,和孩子們一同去放風箏吧!”

還沒有等我完全反應過來,上帝已消失了……

又是一個陽光普照,草木萌發的日子,我又是一個人在這條小路上獨行,但不同的是,我手中捧的不再是滿是紅叉的卷子,而是一張滿分的試卷……

點評

篇3

總指揮:白班;夜班:值班干部

一、副總指應急救援的組成及職責

副總指揮:

組員:

〈二〉職責

1、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

2、副總指揮:負責協助總指揮做好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組員: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進行工作,各工段長在事故應急救援中的職責是:

1.煉鋼工長:負責煉鋼工段現場指揮工作;

3.連鑄工長:負責連鑄工段現場指揮工作;

4.機修工長:協助總指揮負責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

5.電修工長:協助總指揮負責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

6外圍工長:協助總指揮負責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

7.工程師:負責搶險搶修現場的技術指導;

二、應急通訊:

在處理事故時,所有參與搶險搶修人員需保持通訊暢通,若發現信號不穩定或中斷時,應立即運用廠內固定電話或手機及時與總指揮取得聯系,并明確說明所處位置。

三、事故處理預案:

1、當發生停電事故時,水泵房主控工不要慌張,要鎮定,南區安全水塔可以提供大約15分鐘的水源,在這期間內主控工完全可以送電后重新啟動水泵;

2、北區在正常情況下,柴油機在停電后可以自動啟動,水泵房主控工只要到控制箱操作面板上按下結合離合器的按紐,然后按住升速按紐,直到在速度儀表上顯示的轉速不能再上升為止;

3、如果柴油機沒有自動啟動,可先按一下復位按鈕。若再不行,就把轉換開關打在手動位置,這時只要手指按下啟動按鈕,柴油機就可啟動

4、當成功啟動柴油泵以后,水泵房主控工應立即將情況匯報當班調度長,并通知轉爐主控室及連鑄主控室。

5、轉爐主控室接到水泵房的報警電話后,應立即提槍停止冶煉,,并立即將該情況通知當班調度,由當班調度長向上級進行匯報。

6、連鑄主控室接到水泵房報警電話后,應密切關注二冷水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將在澆鋼包內的鋼水拉完。

7、水泵房主控工在柴油機啟動完畢后,可適當調節入口處的手動閥門來增加或減少水的壓力,以達到設備所需的安全用水。

四、預防措施與考核

1、水泵房主控工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密切監視安全水塔的水位高度,如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報告當班調度長,便于及時處理以消除隱患;

篇4

亞華的不能振作,很快就被解釋為甘媽對兒子的過分保護。甘媽對幼子的偏愛,卻又明顯地基于夫婦間的不和。父母不能相處,偏又產生一個忠于家庭的大兒子亞輝,支撐著整個家庭。人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亞華身上,反而不知道最最不勝負荷的,是長子亞輝!

這種縱橫交錯的家庭關系,可以說是每一個家庭的故事!

家庭的經脈

傳統的心理治療,往往只見帶有病征的個人,但是家庭治療的準則,卻認為人是屬于系統的,因此也不斷地受四周環境及環境內的人物影響,除非你獨居另一星球,這世界上并沒有“個人”這一回事。

而最影響個人的,當然是這個人的家庭。

因此,當個人的精神或行為出了問題,這個人的家庭脈搏也必然出了阻滯。如果把家庭的經脈打通了,個人問題也會有新的起色。

最常見的一種家庭閉塞,就是父母不能隨著子女的成長而成長。

甘家的兩個兒子,一個28歲,一個26歲,但是父親管教甚嚴,把他們當10歲或20歲的孩子看待。大兒子雖然忠心耿耿,承繼父業,但是脾氣卻越來越大,隨時等待爆炸。小兒子就索性停留在10歲的階段,精神恍惚,毫無做人的信心。

甘媽知道丈夫過分,但是她處理的方式,就是從此不與他說話,自閉而去!

教子無方

甘爸活到60歲,才發覺家里出了這么多問題,真不知道從何著手改善。他越想抓住兩個兒子,他們越生怨氣,尤其是小兒子亞華,甘爸越教他要有朝氣,他就越精神萎靡。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甘爸這套教兒子的方式,對10歲的孩子是適當的,但對20歲的成人就不適宜。亞華要不是反叛而逃,就只好永遠做個10歲的孩子來配合父親的管教!

因此,要亞華不做10歲的小孩子,就得要甘爸放棄他把兒子當10歲看待的說教方式。

父兄都怪母親溺愛幼子,卻不知道他們二人同樣是造成亞華不能長大的因素!亞輝協助弟弟振作的方法,幾乎全是由父親處承繼過來的。

我望著這個家庭,真的覺得自己像個針灸的人,東摸摸、西探探,各處打聽這個家庭的脈搏,才能決定從哪個穴道入針。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20多歲的成人是不應該太聽從父母親的話的。甘爸要學習怎樣放棄對兒子的控制,這個家庭才有成長的機會。

反叛!反叛!

因此,我決定制造機會,讓兩個兒子學習怎樣反叛。

我問亞輝:“你父母不能相處,你打算為他們支撐到幾時?”

亞輝說:“我想過離家很多次,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得出去。”

我把夾在父母中間的亞輝邀請出來,面對父母而坐,讓他直接與父母親對話。

亞輝話頭一起,才顯出這個聽話的兒子原來擁有無限恨意,他對父親說:“你不知道我的中學有多難過,我的同學都叫我‘灰姑娘’,時間一到就緊跑回家,同學正常的社交,我大都不敢參加……”

甘爸反辯:“我現在都沒有管你了,現在你脾氣比我更大,你有沒有想到我心中有多難受……”

亞輝:“你現在是放松了一點,但你仍然是要控制一切……我17歲時你當我12歲,我28歲時你就當我14歲!”

我笑著插口:“這樣說,你要到80歲才可以娶老婆了!”

甘媽對兒子說:“你不知道你爸多想有媳婦!”

亞輝答:“想要媳婦的話就得讓我長大!”

我問亞輝:“你以前對你父親說過這些話嗎?”

他說:“沒有,這是第一次!”

甘爸答:“那我們以后就這樣說話吧!”

紙球擲父

甘爸畢竟是個明理的人,這回他不斷被妻兒數落,雖然不好受,但他似乎明白這種交談的重要。亞輝越不相信他父親會有改變的可能,甘爸就越要證明自己是可以改變的。

甘爸說:“我母親自小就管得我很嚴,一步都不放松。我長大后,很自然地就用母親管我的方式去管兒子。”

可見一個家庭的方式,是會一代傳一代的。亞輝雖然埋怨父親,他自己的體態與說話,幾乎是父親的翻版,他若打不開他與上一代的結,可能他自己有了兒子后,同樣會變成一個甘爸!

亞華眼見哥哥第一次與父親做這樣坦誠的表達,也開始說出心中話。甘爸肯在大兒子面前示弱,卻不能停止管教亞華,亞華每次說話,他就數落他的不

是之處。

我用報紙揉成一個球,遞給亞華:“你父親不知道,他每次用這種語氣跟你說話,就會把你打回10歲去。你如果真的想成長,就得提醒你父親要對你尊重。這個紙球你拿著,每次他這樣待你,你就用球擲他!”

我知道此時甘家的氣氛逐漸開朗,因此也就教亞華與父親開開玩笑。亞華真的依我所示,對父親說:“你不能再把我當做10歲的小孩!”他說著,把紙球擲向甘爸。

篇5

仔細觀察畫面,看看圖上都有誰,想想他們在干什么,然后把你觀察到的、想到的寫成一段話。

作文滿分10分。

【看圖知意思】

奶奶穿著大棉襖,坐在炕頭曬太陽。奶奶抱著小孫子,小孫子在奶奶懷里哭哭又鬧鬧。哥哥拍拍他腦殼,想吸引他的注意力;姐姐做手勢,讓他不要叫。

【出題老師說兩句】

考場上完成“看圖寫話”,首先要看仔細畫面的內容:可以先看最突出、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再看其他的地方;也可以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瀏覽。其次,要根據畫面聯想以前見過的事物或者場景,合理想象畫面內容。有時,圖上會有一些文字,它對我們寫話應該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同學們千萬不可一看而過。

在寫話的時候,不僅要發揮想象,還應寫清楚圖畫中表現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每一條都不能落下。

李奶奶抱著小孫子鬧鬧坐在炕頭上

作者心語:大家都圍著慈祥的老奶奶,當然得先寫她嘍。

陽光透過明亮的玻璃窗,照到她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

小紅說:“李奶奶,我最愛聽小紅帽的故事!”

李奶奶把小紅攬在懷里,開始講故事:“從前,有只大灰狼……”

鬧鬧一聽奶奶講故事,又不耐煩了,他又哭又鬧,用手指著窗戶,說明他想出去玩呢!

小軍連忙用手摸摸他的小腦袋,說:“別哭,別鬧,聽完故事給你堆個小雪人,好不好?”

鬧鬧用兩只手比畫了一個大大的圈兒,奶奶看著笑了,說:“好,好,一會兒給你堆個雪老虎,陪你玩個夠。”

作者心語:我也聽奶奶講過故事,所以我根據自己的經歷順利地完成了這道題目。很帥吧?

張泉淼老師評析本文:

我給小作者打9分。小作者觀察仔細,小炕頭啊,玻璃窗啊,棉襖啊……并根據觀察到的想象出一個故事,又加進去了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寫得生動、精彩。

小作者自評星級:

問題小檔案:我覺得看圖寫話很好寫,只要把畫面的內容寫出來、介紹清楚就行了。可是,老師有時候總不給我滿分,這是為什么呢?頭大!郁悶!

篇6

只是一個和你一樣愛喝酒、懂喝酒、懂生活的朋友,娓娓訴說一杯酒的故事,品味一段精致的生活。

撕下侍酒師的標簽

坐在四季酒店總統套房的巨大玻璃窗前,手中一杯泛著琥珀光澤的干邑在酒杯中蕩漾,空氣中一點點酒香讓人有些幸福的暈眩。和Billy的對話從干邑到美食再到高爾夫和旅行,一切都顯得那么隨意,只是在不經意中,隱隱在心中對酒、對美食、對生活、對侍酒師有了另一番定義。是的,Billy能為每一個人打開一扇窗。你無法把他簡單地定義為一個侍酒師,酒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生活。正如他說的“如果今天你一定要采訪一個侍酒師,那我可能會讓你失望。我不是一個最好的侍酒師,因為我沒有打扮成大家印象中侍酒師的樣子去給客人服務。但我又是一個最好的侍酒師,我的朋友和客人很愿意跟我聊天,他們很愿意跟我聊酒、聊生活。”

“成為侍酒師是夢想也是一個愿望”。1998年,侍酒師這一行業剛剛進入中國,這是一個帶著些許神秘和洋氣的職業。它需要對各種酒類有著豐富的知識面,以及對美酒搭配有豐富經驗。葡萄酒剛進入中國,愛酒的人們迫切需要懂酒的人為他們提供酒的專業建議,讓他們在社交場合有互相交流品酒的經驗。而在沒有侍酒師的年代,人們只能從雜志、網絡上得到信息,而這種信息是零散的。葡萄酒侍酒師為當時幾乎以美式調酒、啤酒為主的酒吧樹立起新的風向。人們愿意跟侍酒師聊天,是因為想要得到的不僅僅再是服務,而是一個建議,讓他們知道哪款酒更適合他們。侍酒師則跟人們分享葡萄酒、威士忌、干邑等不同的酒各自的文化、品牌、歷史。告訴人們為什么干邑會用100年去陳釀,用300年時間去延續、傳承,它為何是世界上最好的干邑?而客人給侍酒師的信息回饋恰好又刺激了酒店和餐廳的發展。所以侍酒師在餐廳、酒店起到非常大的橋梁作用,在愉悅客人味蕾的同時,傳達葡萄酒的文化。

學習酒店管理出身的Billy幸運地在第一時間接觸并了解到這一行業,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個年輕時的夢想突然照進現實,從調酒師開始,毅然地走向侍酒師的舞臺,開始走向他杯酒人生的第一步。說到自己曾經的夢想,Billy依然是堅定的。顯然,他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侍酒師,而現在的他又不同于傳統的侍酒師,不再是單純的一對一的服務,這么多年侍酒的經驗告訴他“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跟客人交流的經驗”。所以他的客人都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們一起打高爾夫、品雪茄、玩海釣,但聊酒、品酒是不變的主題。侍酒已經不再是他的職業,而融入他的生活。

Workinq while Enioying

玩著、工作著、享受著

Billy愛酒愛到骨子里,他說“我生命中流淌著一種叫做干邑的血”。當他講述干邑為何被稱為生命之水時,眼神中流淌出的,是對釀酒師的尊敬,對百年傳承的敬仰。“幾百年來,干邑的做法一直是傳承。路易十三在三百年前就是為國王而釀造的干邑,一代代傳下去,品質是不會變的。但它是一個悲情的故事,釀酒師釀造的酒,要等100年以后,由他的后人放到餐桌上讓人享用,釀酒師品嘗不到自己釀造的美酒,他們卻為了它耗盡自己的一生,用生命等待它的成熟。”人們愛聽Billy講的酒的故事,他用對酒的情感敲打著你的心,故事也就不再是故事,是心的訴說。

撇開侍酒師的身份,Billy也是一個愛玩的大男孩。他喜歡講自己的打球經歷,對一些頂級球場的特點了然于心,觀瀾湖高爾夫俱樂部,紅峽谷高爾夫球場,佘山高爾夫球場你都能見到他揮桿的身影。“高爾夫和干邑是分不開的,打高爾夫的人都很喜歡在休息的時候喝一點干邑。”除了高爾夫,他玩海釣、游艇、桌球,和朋友們去內蒙打獵。在玩的時候身邊少不了的還是干邑和雪茄,HOYO DE MONTERREY、羅密歐-朱麗葉都是他需要放空時搭配干邑的最佳伴侶。

對美食,Billy有著足夠的洞悉力和創造力。“很少有人用干邑去配菜。這是很新鮮的東西,總要有人去嘗試。”由于干邑酒精度高,并且相對厚重芬芳,普通的菜譜很難與之抗衡,而Billy認為干邑在搭配的時候有一個重點,看菜的做法。“我們可以做一個味道很濃郁的龍蝦,用龍蝦醬、牛油果的搭配,這樣的菜本來就有很豐富的味道,配上干邑,會讓海鮮的鮮味更重,而干邑的芬芳也會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或者我們用牛肉清湯配上鵝肝,這時搭配的干邑會變甜。所以干邑是可以配菜的。只是要看怎樣去搭配,讓干邑得到更好的發揮。”

或許品酒能夠激發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認知與鑒賞力,或許玩的越深,經歷的越多,擁有豐富的閱歷與富足的心靈之后,才知道如何去欣賞人生,品味人生。

“我生命中流淌著一種叫做干邑的血。”

Billy Jiang教你品鑒干邑

和品鑒葡萄酒一樣,看、聞、品,是品鑒干邑的三個步驟。看酒的色澤和酒的黏附度。干邑的顏色來自于橡木桶,顏色越接近琥珀色越好,且酒體在杯壁的黏附度強說明酒的陳化時間越久;二是聞干邑豐富的香味,好的干邑你會聞到非常豐富的味道。品,則是當舌尖碰到酒的液體,酒香迅速散發并充斥整個口腔,而舌根會感受到回甘。這樣的干邑是好的干邑。不管品什么酒,都能用三步法,但要知道自己在看什么、聞什么、品什么,這點很重要。

篇7

愛極了那一墻纏繞的紫藤。就如同愛著,這清歡的時光,這無人叩響的安靜的七月。

清晨,它們倚在墻上,安靜地擴展每一片嫩葉,每一根桔梗,與世無爭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每一寸時光。風一吹,它們就抖一抖身上的葉片,晶瑩的露珠,會沿著葉面的邊緣滑落,輕輕的,落在另一片葉子上,或者紫色的梗上。

太陽出來時,因為墻壁的遮擋,它們有了一個安穩清涼的所在,呆在自由自在的一片陰涼里,它們盡情舒展,把每一片葉都盡量舒得大一些,再大一些,可以裹得住風,裹得住來往的目光。

正午時,炎熱的太陽挪了位置,無處可躲的情況下,它們也不免曬得蔫蔫的。從窗外望去,一片片葉子都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彎著身子,看著不免有些心疼。半下午,陽光不再那么強烈時,微風吹過來,它們就又恢復了活力,一片葉子,緊挨著另一片,在寧靜的黃昏里,說著貼心的話。

那一天,天空很藍,很澄凈。像鄭州這樣污染嚴重的城市,極少能看到那么純凈的藍天白云,所以心情也是極好的。停好車子,站在那些紫藤面前,拿著手機隨意拍了幾張圖片,記錄下它們的成長。枯燥沉寂的生活,已經打消了我過多的熱情,我喜歡這些植物,所以,我用大把的時間來賞讀它們,每天,俯下耳朵,聽它們說一些家長里短,講一些瑣碎的小故事。

我曾和一個朋友這樣說過:最好不過是此時,時光是青翠的,就像它們一樣,我們有著年輕的葉脈,強大的生長空間,無論此時,我們如何落寞,如何感傷,時光都是一樣青翠,有著春天一望無際的綠,可以做到春風吹又生。

可以停下來嗎?停下匆忙的腳步,停下浮躁的心靈,讓自己靜下來。如果你能安靜下來,就會發現一片綠,遠比惹人注目的花朵美麗千百。

天空已經藍得不能再藍,云朵借著一片白描繪她的童話,那陣最純凈的風正從心湖上掠過。除了這個七月,我找不出比它還要寧靜的時刻,所以我的筆停了下來,飄飛的思緒也變得安靜了,任由一片風,一瓣綠 ,領我去一片靜幽之地,在幾片綠葉紫藤間,筑一場安靜的夢。

一枝藤,纏繞著時光,已經出落成清寂的模樣。陽光,清風,綠葉,剪短了一半的時光,我開始變得安靜,不再打聽墻邊的那些故事,依著葡萄架,數著星星,或者站在不遠處,看著那些生命強盛的藤蔓,一次次感動得語無倫次。

他說,該去聽禪了,那里有塵世達不到的寂。我笑而不語。把玩著手里的石頭,看著葡萄架上垂下的青青紫紫的葡萄,心里有一些事情,就那樣清澈明了了 。

有一些感動,是不能說的,說了,便失去了原有的質感,失去了最純粹的味道,那些深藏心底的句子,就交給時光來打磨吧,總有一天,我會用最干凈的那一句,告訴你答案。

如果你的行囊還不夠輕,那就停下來,把自己交給時光,聽那些紫藤,說說這個七月的故事。

文/夕醉淺夢

篇8

在高原上的各游牧民族中,幾乎都有男童騎馬禮。騎馬禮一般在男童五六歲時舉行,孩子要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裝,父母分給孩子一只小馬駒,并配上全新的馬具和馬鞭。馬駒被裝扮一新,馬耳、馬脖子和馬尾上都會系上色彩鮮艷的布條。男孩子騎上了馬,就象征著他生命中第二個征程的開始。

在這兒,就講講馬的故事

說馬

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封曾說: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馬,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在所有的動物中間,馬幾乎是最優雅和聰慧的生物。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甚至在《格列佛游記》里虛構了一個“慧馬國”,那是一個由馬統治人的國度,斯威夫特借主人公格利佛之口盛贊這個公正文明的理想國度,以馬的賢良來批判人的卑劣以及社會的污濁。

回溯人類的歷史,幾乎就是與馬相依為伴的歷史。從數千年前人馬結成同盟關系開始,這兩種生物便始終不離不棄,哪怕時至今日,代步的工具由馬匹變成了汽車,人類與馬依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人類的“老大哥”

說起來有些讓人吃驚――馬的歷史比人類的歷史還要早5000多萬年!而毫無意外的是,據史料考證:人類最早馴化的一種動物就是馬。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的考古發現證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開始有意識地養馬。這與古籍中“相土作乘馬”的記載的時間差不多。

在冷兵器時代,人與馬所組成的騎兵部隊是最具威懾力的軍事力量,幾千年的刀光劍影中無數匹馬和人一起創造歷史。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兩大洲時,讓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沒有任何動物像馬這樣深入地影響著人的歷史。

人對馬的依賴,使人對馬的關注勝過一切動物,甚至有時超過人本身。漢武帝劉徹為獲取西域的名馬,甚至不惜發動一場戰爭。他派李廣利將軍率眾遠征擊大宛,所得的戰利品只是十幾匹名貴的“汗血馬”。此馬毛色發紅,出的汗在陽光下像是流血,日行千里,也被稱為“天馬”。

一些名馬甚至與名將一樣載入史冊,這在冷兵器時代屢見不鮮。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垓下無顏見江東父老而不肯過烏江,自殺前卻將愛馬烏騅托咐給亭長,此馬因此而名揚千古。三國時代,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又有“人中張飛,馬中玉追”之說。《三國演義》出神入化的描寫,使這些馬威名長存。

中國悠長的“馬文化”

馬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使它在人類文化中留有許多印跡。至今,大型文字工具書《辭源》還收有“馬”和以“馬”為偏旁部首的字151個。古人造字時,對各種體態、毛色的馬區分極細,任何一種形態的馬都有相應的方塊字。比如驪是黑馬,騏為青黑,騅為黑白相間之馬,驃為黃色有白斑之馬,騮為黑鬃黑尾的紅馬,等等。如此豐富多彩的與馬有關的字,已足以說明馬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馬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力在逐漸減弱,但仍是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載體。

中國自古有祭馬的民間風俗,流行全國。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馬祖為天駟,是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教人牧馬的神;馬社是馬廄中的土地神;而馬步是為害馬匹的災神。

漢族民間信仰馬王爺,即司馬之神,更不要提官封弼馬溫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了。

蒙古族傳統節日中有馬奶節和賽馬節,每年農歷八月末舉行,為期一天。馬背上的民族的節日,當然是最具特色的。清晨,他們穿上節日盛裝,騎著馬帶著馬奶酒,匯集到草原上,殺牛宰羊,備好奶食,太陽升起的時候賽馬。賽馬之后,大家宴飲、祝酒,在馬頭琴伴奏下縱情歌唱,直到深夜。這種習俗還吸引了其他民族甚至國外游客,每到佳節,各地趕來的人群匯集在一起,將草原變成歡樂的海洋。

其他民族關于馬的節日也舉不勝舉,人與馬幾千年的感情已沉淀在民俗之中,就是后工業社會的文明也不能化解。

比如,由馬而生發的成語和熟語還頑強地活在人們的口頭上和文章中。“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做事更有把握;而“老驥伏櫪”語出曹操,比喻人雖老壯志猶在;“害群之馬”則指危害集體的人;“塞翁失馬”典出《淮南子》,指壞事可以變好事。諸如此類的話少說有幾十條,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比喻精當,豐富了漢語的表現力。

古人對馬的偏愛,從考古發現中可以得到證明。從秦兵馬俑、漢銅馬俑到唐三彩馬,各個時代各種質地各種形態的馬工藝品栩栩如生。1975年,甘肅省武威縣雷臺漢張將軍墓發掘出一匹銅奔馬,更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馬作飛奔狀,三足騰空,一足踏在一只鳥身上,鳥驚恐地回望,整個馬的重心就放在這只鳥身上。分明是凝固的雕塑,卻展現了天馬行空的迅捷。這些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古人設計的初衷,試圖為此馬起一個貼切的名字。于是大量的論文出現,“天馬”、“銅奔馬”、“馬超龍雀”、“馬踏飛燕”等等,眾說紛紜,但老百姓似乎更習慣稱之為“馬踏飛燕”。

一匹馬,曾經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征

近一百年來,有一匹馬的故事大概是最值得一講的。

1938年的新年前夜,美國的年度十大新聞人物榜出爐,共有九個人上榜,其中包括富蘭克林•羅斯福、內維爾•張伯倫和阿道夫•希特勒,與他們同處于一個榜上的還有一匹叫做海洋餅干的馬――它長得又矮,又有缺陷,它的騎師窮困潦倒。但是,他們共同創造了賽馬史上的奇跡。

在史密斯的調教下,海洋餅干的潛質被完全調動起來,它和它的騎師紅毛波拉幾乎所向披靡,從1937年到1938年,海洋餅干贏得了參加的所有比賽。然而1939年2月14日的一次事故似乎完結了海洋餅干的事業――左前腿懸韌帶破裂,它很可能再也不能參加比賽了。馬師波拉的腿也第三次被打斷重接。

波拉說:“海洋餅干和我是一對老瘸子,我們都完了。”然而同年秋天,海洋餅干的老板做出一項驚人的宣告:1940年3月2日,7歲的海餅干將最后一次挑戰它一直未能征服的賽事:圣安妮塔10萬獎金賽。此時紅毛波拉的腿如果再斷一次就會落下終身殘疾。但波拉堅持自己可以出賽。他說:“我和海洋餅干加起來有四條好腿,這樣就行了。”

整個美國都在關注圣安妮塔,關注海洋餅干的復出。它曾兩次以微弱的差距與10萬美元的獎金擦肩而過。比賽的結果震驚了整個美國,海洋餅干跑出了圣安妮塔大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美國賽馬史上的第二好成績,并打破了世界紀錄。著名作家裘利•羅杰這樣寫道:“我是多么的幸運,竟能活著看到這一天。”

海洋餅干受了傷,幾乎無法繼續比賽,但它戰勝了傷病,一直堅持參賽,直到年老退役。它的騎師波拉也發生過慘痛的意外,但這對跛腳的老搭檔都重新振作了起來,老驥伏櫪,再造輝煌。對于一個陷入經濟蕭條所帶來的焦慮和恐慌的國家來說,這絕對就是一道燦爛的曙光。海洋餅干的時代,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海洋餅干在那個時候成功地扮演了一位能夠寄托美國精神的偶像。海洋餅干的奇跡激發了無數處于焦慮和恐慌中的美國人。隨后,美國的經濟也開始復蘇。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海洋餅干不僅改變了他和他主人的命運,更激勵了整個國家。

這是2003年的電影《奔騰年代》所講述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而其實早在1996年,英國作家尼古拉斯•埃文斯的《馬語者》一書,就讓無數中國讀者為了一匹馬和一個小女孩而流淚了。與馬的親近,對馬的依賴,與其說是人類愛馬,倒不如說是人類對自然的親近,對回歸自然的渴求,對重返曠野的希冀――畢竟,人類曾經、并且現在依然是這個郁郁蔥蔥的生物圈中的一員,即便走得再遠,也終有返璞歸真的那一天。

馬之族譜

河曲馬

產地:在甘肅、四川、青海三省交界處的黃河第一彎曲部,即黃河流經此區繞積石山形成的一大彎曲處。

習性:河曲馬挽力強,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勞。

體形特征:主要屬于挽乘兼用型。頭較大,多直頭及輕微的兔頭或半兔頭,耳長,形如竹葉,鼻孔大,顎凹較寬。頸長中等,多斜頸,頸肩結合較好。肩稍立,G甲高長中等。胸廓寬深,背腰平直,少數馬略長。前肢肢勢正常或稍外向,部分后肢略顯刀狀或外向;蹄大較平,蹄質略欠堅實,偶有裂蹄。

岔口驛馬

產地:甘肅省河西地區

習性:岔口驛馬以善走對側快步而聞名,騎乘時步伐快速平穩,無顛簸之感。

體形特征:體質結實,體型多呈正方形。頭形正直,中等大,眼大眸明,耳小尖立,鼻孔大,顏面干燥。頸長中等,大多呈30°傾斜。G甲不高而長。前胸寬,胸廓深長,背長中等,腰短寬,腹部充實,肌肉發達。四肢關節、肌腱均發達,距毛少,蹄質堅硬,前肢肢勢端正,后肢稍外向。

山丹馬

產地:中國甘肅山丹馬場,以當地馬與頓河馬雜交育成,只含1/4的頓河馬血液。

習性:以馱載為主的兼用型馬品種。

體形特征:體質結實,富悍威,對高寒山地適應性強。頭中等大,頸稍斜。甲較長,胸寬深,背腰平直,腰較短,尻較寬而稍斜。四肢堅固,關節強大,肌腱明顯,后肢稍外向,蹄質堅實。

伊犁馬

產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習性:力速兼備,挽乘皆宜,能適應高寒和粗放的山區群牧條件,抗病力強。

體形特征:體格高大,結構勻稱緊湊。頭秀美,面部血管明顯;眼大有神,額廣、鼻直,鼻孔大,有悍威。頸長適中,肌肉充實,頸礎高,頸肩結合良好。背腰平直,腰稍長,尻寬長中等,稍斜。胸深,肋骨開張良好,胸廓發達,腹形正常。肩胛長斜,四肢干燥,筋腱明顯,關節清晰,肢勢端正。系中等長,蹄質結實,運步輕快。

蒙古馬

產地:內蒙古草原

習性:以馱載為主的兼用型馬品種。

體形特征: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牢固,肌腱發達。背毛濃密,毛色復雜。

三河馬

產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額爾古納市和大興安嶺以西的濱洲沿線。

習性:屬于兼用型,部分馬匹偏乘或偏挽。

體形特征:體質結實、結構勻稱、抗寒力強。頭直,頸長適中,G甲明顯,胸深廣且長,背腰平直,尻較寬,四肢堅強有力,但蹄質欠堅實。

云南馬

產地:云南省滇西和滇東的烏蒙山區。

篇9

我在這里開了一家茶館,給來來往往的路人提供茶水喝,但是要求他們給我講一個故事,或者講述一下自己的經歷。這么多年來,我收集了很多故事的版本,也熟悉了人情世故。

我知道古代一位著名的小說家,他叫蒲松齡,是個寫鬼故事的奇才,他曾經做著和我一樣的事情,可是我并沒有模仿他,也沒有剽竊他這個偉大的創意。我只是想另一種方式,能夠既輕松的活著,又獲得微小的收獲,無論這樣的生活是一種什么樣的姿態愛的。

后來一個女孩子來到我的茶館,她的眼睛有些紅腫,估計是剛剛哭過。她并沒有想我要茶水喝,只是安靜地向我講述一個故事。我靜靜地聽著,時不時拿筆記錄著。我盡全力尊重每個講故事的人,因為我記錄這些故事的目的,就是想嘗試一下,能做到感同身受。

篇10

據說希臘英雄Peleus(珀琉斯)和愛琴海海神的女兒Thetis(西蒂斯)在舉行婚禮的時候邀請了Olympus(奧林匹斯)的諸神參加婚筵;惟獨偏偏沒有邀請掌管爭執糾紛的女神Eris (厄里斯)。這位女神惱羞成怒,決定在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eristic”一詞就是由這為女神衍生出來的:

eristic [e5rIstIk] adj. 爭論的,好爭論的 n. 爭論術,論客,爭論家

于是,這位喜歡制造麻煩的女神在人家大喜的日子不請自來,并悄悄在婚禮的酒席上放了一個金蘋果,上面刻著“給最美者”幾個字。

這幾個字直接觸動了女生愛美的神經,天后Hera(赫拉)、智慧女神Athena(雅典娜)、愛與美之神Aphrodite(阿芙羅狄蒂)都認為自己最美,自己才有資格拿到金蘋果,獲得“最美者”稱號。這三個大美女爭執不下,于是找到Zeus(宙斯)那里,要求Zeus給出裁判。宙斯何等聰明,他知道如果做裁判就擺明了會一次至少得罪兩位女神。老奸巨滑的宙斯就要她們去找正在山上放牧的特洛伊王子Paris(帕里斯)評判,從而成功地把這個爭執女神制造的麻煩推給了人間。

Paris(帕里斯)貴為王子,為何會在山上放牧呢?因為這位王子與特洛伊人不同:如果說一個人“He is a regular Trojan”即是說他是個好人,正直勇敢;而王子的性格卻是重色輕友,忘恩負義。特洛伊國王從神諭知道王子會給國家帶來災難,所以才讓他在山上放牧。不知道法國人浪漫好色是否是因為法國首都巴黎(Paris)用了這位王子的名字。

話說三位女神為了獲得金蘋果,遵照宙斯的意思來到山上找到帕里斯,并各自許諾給帕里斯以某種好處加以bribe(賄賂):

bribe2 [braIb] n. 賄賂 vt.賄賂,向...行賄

赫拉是天后,最有權勢,她許諾給帕里斯以廣袤土地和掌握富饒財寶的權利;智慧女神雅典娜許諾以文武全才和勝利的榮譽;愛神阿芙羅狄蒂則許諾帕里斯,讓成為世界上最美艷女子Helen(海倫)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不假思索,選擇了美女,把金蘋果判給愛神阿芙羅狄蒂,這就是著名的“Judgement of Paris”。為此,赫拉和雅典娜懷恨帕里斯,連帶也憎恨整個特洛伊人。后來愛神阿芙羅狄蒂履行諾言,幫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Menelaus(墨涅俄斯)的王后——絕世美女Helen,從而引發了希臘和特洛伊之間歷時10年的戰爭。

女神Eris的金蘋果“Apple of Discord”不僅是三位女神之間不和的根源,同時也成為了人間希臘和特洛伊兩個民族之間戰爭的導火索。

discord [5dIskR:d] n. 不和,紛爭。

詞中“cord”本身是名詞,“繩索,束縛”的意思,引申為“捆綁,用繩子固定或聯結”;前綴dis- 表否定,含有“分開,分離”的含義,那么和在一起就是:離開相互的聯結和束縛,產生了“不和”和“紛爭”

因此,在英語中“an apple of discord”這個成語,常用來表示任何引起紛爭的事情。

Adam's Apple喉結

蘋果大家都知道,是大家都喜歡吃的一種水果。英語中有“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每日一蘋果,疾病遠離我)的諺語。希臘的金蘋果給人類帶來了戰爭,東方Garden of Eden(伊甸園)中的蘋果,在給人分辨善惡的智慧的同時也帶來了痛苦。據圣經故事上說,男人的喉結就是因吃蘋果引起的。

傳說上帝創造了人類的始祖亞當,怕亞當寂寞還給他做了一個伴侶Eve(夏娃)。然后在東方的伊甸(Eden)建立了一個Garden給他們居住即“Garden of Eden(伊甸園)”。伊甸園里生長著各種樹木植物,樹上長著各種各樣的果實。上帝告訴:“You are free to eat from any tree in the Garden(你可以隨意吃園中的各種果子),but you must not eat from 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只是不能吃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實),for when you eat of it will surely die吃了必死無疑。”

這種forbidden fruit就是apple。有一天,一個壞家伙serpent(蛇)來到亞當和夏娃的面前,花言巧語口若懸河地說了一大套來beguile3(誘騙)亞當和夏娃。可憐的夏娃,具有女孩子的天性,經受不住蛇的誘惑temptation (誘惑),不顧神的警告,吃了善惡樹上的禁果——Apple。做妻子的夏娃掛記自己的丈夫,就又摘了個果子給丈夫亞當吃。

serpent [5s:pEnt] n. 蛇(尤指大的);誘人犯錯的人,狡猾的人

beguile [bI5gaIl] vt. 迷住(某人);欺騙某人;誘騙,誘惑

temptation [temp5teIFn] n. 勸誘,誘惑

其實亞當本是個好孩子,愿意聽神耶和華的警告,可是又不好拒絕妻子夏娃的好意,于是接過了蘋果。當時亞當心里還懷有恐懼,所以吃得倉促,一大塊蘋果肉噎在喉嚨中不上不下留下個結,就是男人的喉結;亞當的后人即所有的男生都有一塊蘋果在喉嚨。現在醫學中就把喉結叫做“Adam's Apple亞當的蘋果”。

亞當和夏娃兩人吃了蘋果心明眼亮能分辨善惡,卻由于他們違背了上帝的告戒而被逐出伊甸園。無憂無慮的伊甸園生活結束了,從此人類要通過自己雙手的勞動來養活自己。想起超市有段時間賣“蛇果”,就是很小的蘋果,不過具有很誘人的外表和芳香的味道,難道這就是蛇當年誘惑人類祖先吃的分辨善惡的果子嗎?后來有看到這種蘋果寫了全名“地里蛇果”,想來應該是英文delicious(美味的)的音譯吧。

delicious [dI5lIFEs] adj. 美味可口的

同學們,趕快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吧,因為我們已經走出伊甸園了。

新詞回顧

eristic [e5rIstIk] adj. 爭論的,好爭論的 n. 爭論術,論客,爭論家

bribe [braIb] n. 賄賂 vt.賄賂, 向...行賄

discord [5dIskR:d] n. 不和,紛爭

serpent [5s:pEnt] n. 蛇(尤指大的);誘人犯錯的人,狡猾的人

beguile [bI5gaIl] vt. 迷住(某人);欺騙某人;誘騙,誘惑

temptation [temp5teIFn] n. 勸誘,誘惑

delicious [dI5lIFEs] adj. 美味的,可口的,芳香的

練練吧

請根據句意填入適當的單詞。

1. A note of ____ crept into their relationship.

2. attempt to ____ a jury with offers of money.

3. He had the face to ____ his best friend into buying his house at a high price.

4. The bag of sweets on the table was too strong a ____for the child to resist.

5. This kind of fruit is ____. (編輯:敖霞)

參考答案

1. discord 他們的關系出現了裂痕。

2. bribe 試圖以金錢賄賂陪審團。

3. beguile 他竟然有臉欺騙他最要好的朋友以高價買了他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