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別范文

時間:2023-04-08 04:37: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與君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吾倦倚閨閣,執半棧書箋,旁聽著落花流水的曲盡馳瘍。看殘云浮過,留下幾許半展半舒的彷徨,點灑筆墨,抒寫這穹山雁嶺的一世荒涼。

煮一壺酌酒,亦醉蕭何!爐香乍熱,靜逐游絲漫天落。自顧影,黯銷凝,淚滴千行。思往事,嘆今吾,細數春逝秋殤。撫琴吟瑟,染指傷,愁入愁腸須斷腸。

于君執別,數載過,關山靜別舊時節。算而今,渺空殘云歲暮折,歲月疏霜,霜疏百花落。奈何!

篇2

1、噻菌銅是一種自行創制發明的噻唑類有機銅殺菌劑,防治作物細菌性病害具有特效。對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基腐病和白菜軟腐病、黃瓜角斑病的防效達百分之七十一到百分之八十六。對其他真菌性病害如香蕉葉斑病、西瓜枯萎病亦有優良的防治效果。具有結構新穎、劑型先進、內吸傳導性能好、低毒和安全等特點。

2、多菌靈又名棉萎靈、苯并咪唑44號。多菌靈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葉面噴霧、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等。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種作物病害,在我國的使用范圍廣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銹病屬于真菌性病害,是豇豆生長中后期的重要病害。

1.1 癥狀

銹病主要為害豇豆葉片,嚴重時也可為害莖、蔓、葉柄及豆莢。葉片染病,初期呈褪綠色黃白斑點,稍微隆起,后逐漸擴大,呈黃褐色近圓形皰斑,周圍有黃色暈圈,嚴重時表皮破裂,散出紅褐色粉末。發病后期葉片布滿銹褐色病斑,葉片枯黃脫落。莖稈染病,癥狀與葉片相似。豆莢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皰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粉狀物。

1.2 發病條件

最適發病氣候條件為溫度23~27℃、相對濕度95%以上。進入開花結莢期,氣溫20℃左右、高濕、晝夜溫差大及結露持續時間長時,此病易流行;秋播、連作地及夏季高溫多雨時發病重。

2 細菌性葉斑病

又稱細菌性褐斑病,屬細菌性病害,豇豆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生。

2.1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和豆莢。葉片染病,初在葉面上生成紅棕色不規則或環形小病斑,葉斑邊緣明顯,葉背面的葉脈顏色變暗,葉斑擴展后病斑中心變成灰色且容易脫落呈穿孔狀。豆莢染病癥狀與葉片相似,但莢上的病斑較小。

2.2 發病條件

病菌發育適溫25~27℃,高溫高濕利于該病發生和流行。秋季多雨、連作地或反季節栽培地發病重。苗期至結莢期,陰雨或降雨天氣多,雨后易見此病發生和蔓延。

3 防治措施

加強管理,綜合防控,發現癥狀,及時用藥劑防治。

①選用抗病性品種,種子消毒 播種前曬種2~3天,用45℃溫水浸種10~15 min消毒后播種。

②農業防治 春播宜早,清潔田園,用生石灰進行大田消毒;深翻土壤,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密植,及時整枝,雨后及時排水;收獲后清潔田園,有條件的實行輪作。

③藥物預防 銹病發病初期,選擇20%粉銹寧(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2 000倍液等噴霧,間隔10~15天再噴1次。

細菌性葉斑病發病初期,噴灑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30%堿式硫酸銅膠懸劑4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5 0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參考文獻

[1] 呂佩珂,蘇慧蘭,李明遠.中國蔬菜病蟲原色圖譜[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2.

[2] 胡正揚.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百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 郭世榮,王麗萍.設施蔬菜生產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4] 陳素娟.蔬菜生產技術[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

篇4

1、畫面風格區別:雖說《全軍出擊》與《刺激戰場》同是使用虛幻4引擎打造,畫質都是一流,但是兩款游戲畫面風格完全不同。《全軍出擊》的畫面感更絢麗,顏色更鮮艷。而《刺激戰場》的畫面更細膩逼真,細節更完美,完全是原汁原味的端游。游戲特色,《全軍出擊》是騰訊為大眾打造的一款游戲,相對來說操作性更好。《刺激戰場》是為端游玩家而打造,所以相對它的操作性也就更復雜。

2、槍械數據區別:《刺激戰場》與《全軍出擊》的槍械都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兩款游戲槍械的后坐力與彈道不一樣。《全軍出擊》的槍械后坐力小,彈道穩定,子彈下墜很小,這就很照顧新玩家。而《刺激戰場》的槍械后坐力與端游差不多,后坐力較大,彈道下墜嚴重,真實性高,但這對新手就不太友好,因為你想要玩好哪一把槍都需要勤加練習。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1.資料與方法

1.1菌株來源:1990~2011年全區各級醫療機構送至區疾控中心實驗室復核分型的志賀氏痢疾桿菌共3032株(1990~1996年監測點市一寶山分院送檢678株;1997~2004年監測點市一寶山分院、楊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送檢879株;2005~2011年寶山區全區各級醫療機構送檢1475株)。

1.2方法:志賀菌診斷和實驗室檢測按照GB16002-1995《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和WS287-2008《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診斷標準》進行;藥敏試驗選用的抗生素按照《全國細菌性痢疾監測方案(試行)》規定的10種開展,參照美國臨床標準委員會(NCCLS)推薦的K-B瓊脂法進行。

2.結果

2.1血清群監測結果

1990~2011年區疾控中心復核的3032株志賀氏痢疾桿菌,其中福氏志賀菌共1987株(占65.53%),其次為宋內氏志賀菌1041株(占34.33%),痢疾志賀菌4株(占0.13%)。福氏志賀菌為寶山區的主要血清群,未監測到鮑氏志賀菌。(詳見表1)

1990~2004年福氏志賀菌在血清群中所占的比例較高,為31.15%~99.21%,其中2001年寶山區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以宋內氏志賀菌(其中實驗室檢測出108株)為主的菌痢爆發導致該年福氏志賀菌在血清群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至31.15%;2005~2011年福氏志賀菌在血清群中所占比例不斷下降,為16.88%~68.21%,宋內氏志賀菌血清群比例不斷上升,到2011年最高為83.12%。

痢疾志賀菌在2003年以前有零星散發,2004年以后未監測到。

2.2福氏志賀菌血清型和亞型監測結果

1987株福氏志賀菌共監測到18種血清型和亞型,以2a(占47.71%)、4c(占17.87%)和2b(占11.78%)為主,其余型和亞型有少量檢出,其中2、3b、3c、4、5、5a、5b、6等型和亞型在只在某一年度少量檢出。1990年~2001年以2a為主,占45.61%~100.00%;2002年開始,1a 、2b、2a、4c等亞型開始交替成為每年的優勢菌型,其中2004年出現了寶山區從未監測到的4c亞型,并且連續4年成為當年的優勢菌株,占32.80%~57.52%。

1990~1999年福氏志賀菌血清型年監測數量較少,在1~9個,平均為4.2個/年;2000~2009年血清型增加較多,為7~11個,平均為8.9個/年;2010年2011年又開始出現減少,分別為6個和4個。(詳見表2)

2.3藥敏監測結果

2005~2011年的1472株志賀菌10種抗生素的藥敏監測結果,耐藥率在50%以上的抗生素依次是10利福平(96.60%)、荼啶酸(93.00%)、四環素(92.60%)、氨芐西林(89.47%)、復方新9諾明(83.90%)。敏感率包含了中度敏感率和高度敏感率,其中環丙沙星、頭孢噻吩、阿莫西林等幾種抗生素中度敏感率較高。(詳見表3)

慶大霉素和阿莫西林兩種抗生素對志賀菌的不同型別的耐藥性有差異,前者對宋內氏痢疾桿耐藥性高,而后者對福氏志賀氏痢疾桿菌耐藥性高。

R:耐藥 I:中度敏感 S:高度敏感

頭孢噻吩的耐藥率由2005年的15.73%上升至2010年的48.41%,頭孢噻肟的耐藥率由2005年的8.47%上升至2010年的31.75%,環丙沙星耐藥率由2006年的3.03%上升至2009年的18.18%;阿莫西林和慶大霉素由于對志賀菌的不同型別的耐藥性存在差異,所以耐藥率受到血清群改變的影響;利福平、萘啶酸、四環素、氨芐西林、復方新諾明等5種抗生素耐藥率較高,監測顯示耐藥率變遷不明顯。(詳見表4)

3.討論

菌痢的發病率受到自然、社會和病原學等多因素的影響。志賀氏痢疾桿菌其本身血清型繁多,人群感染后只有短暫的免疫力且易反復感染發病,型別一旦發生變化,發病率也隨之出現變動。因此,了解菌痢型別的變化,掌握變遷的規律,對該病的防控工作尤為重要。

本文監測結果顯示,寶山區的志賀氏痢疾桿菌以福氏志賀菌為主,其次為宋內氏志賀菌,痢疾志賀菌個別年份零星出現,無鮑氏志賀菌,與北京、沈陽等地區監測結果一致[1-2]。但從2005年以來,宋內氏志賀菌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到2011年最高,占整個菌群的83.12%。有資料顯示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水平普遍提高以后,病例數中宋內氏志賀菌中的比例就會升高,福氏志賀菌的比例就會下降[3],寶山區近年來打造現代化濱江新城,城市化發展較快,高素質人才引進較多,改變了過去城鄉結合部環境臟亂差的現象,符合上述菌群變遷特點。

寶山區福氏志賀菌血清型較多且以2a為主。1990年~2001年以2a為主,菌痢疫情也經歷了持續下降的過程,但2002年開始福氏志賀菌的優勢菌型不斷發生變化,且每年檢出的血清型的數量也出現大幅度增加,同時菌痢疫情也逐年上升,到2004年出現了新的4c型別,這與沈陽市的監測結果一致[2],當年菌痢的發病率達到近幾年最高。優勢菌型不斷變化在流行病學上具有重要意義,對發病率影響較大。

志賀氏痢疾桿菌對利福平、荼啶酸、四環素、氨芐西林、復方新諾明等抗生素的耐藥性已經達到80%以上,而敏感率較高的環丙沙星、頭孢噻吩、頭孢噻肟等幾種抗生素中度敏感率較高,且耐藥性出現上升趨勢,顯示中度敏感的抗生素會逐漸轉變為耐藥性較高的抗生素。提示對于菌痢的抗生素治療應結合藥敏結果進行用藥,盲目的抗生素治療只會增加耐藥率。同時監測還發現慶大霉素和阿莫西林兩種抗生素對志賀菌的不同型別耐藥性存在差異,與上海其他區縣和北京市西城區近年來的監測結果一致[4-5],型別監測對臨床用藥、防治慢性帶菌和二代感染病例有重要意義。

寶山區菌痢型別監測已開展多年,發病率也控制在較低水平,但是2004年以前的數據來自兩個監測點,2005年加入了國家菌痢監測點后,將監測范圍擴展到全區各級醫療機構,數據更為全面,更能客觀的反應近幾年來的菌型的變遷和耐藥情況。在今后的監測中,應將繼續加強菌痢病原學監測,積極探索菌痢型別與其發病率的內在聯系,為菌痢防控工作提供病原學的科學依據。

4.參考文獻

[1]劉桂榮,劉園.北京市2001~2004年志賀菌菌型分布及變遷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5,21(6):719.

[2]何秀菊,陳葉,李沈霞.沈陽市細菌性痢疾的流行強度、菌型變遷及藥敏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4,31(1):124-126.

[3]裴紅生 唐耀武。北京市1990~1997年細菌性痢疾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監測,1998,13(11),409-411.

[4]甘和平.不同時期上海地區痢疾桿菌菌型變遷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01,10(8):355-356.

篇6

一、兩病的區別

1、病斑大小不同。角斑病病斑比較小,一般直徑為4~8毫米,顏色比較淺,呈灰白色,后期病斑往往穿孔;霜霉病病斑比較大,一般直徑為10~16毫米,顏色比較深,呈黃褐色,病斑不穿孔。

2、葉片透光性不一樣。把病葉摘下,對著太陽光透視,角斑病病斑有透光感覺,而霜霉病病斑則沒有透光的感覺。

3、葉子背面癥狀有差異。角斑病病斑周圍油漬狀明顯,有時能見到分泌出的乳白色黏液,而霜霉病病斑上則長有紫黑色的霉層。

4、危害部位也不同。角斑病除危害葉子外,嚴重時還危害葉柄、莖部、瓜條等,后期常出現菌膿,而霜霉病一般只危害葉子。

二、兩病的發病條件

1、黃瓜霜霉病 病菌萌發適宜溫度為15~25℃,濕度為83%以上,特別是大棚栽培,相對封閉,晝夜溫差大,相對濕度高,植株上易凝結水滴,形成水膜,為喜濕性黃瓜霜霉病的發生、發展和危害提供了條件,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病菌2h即完成侵入引起發病。4h就可發生黑色霉層,布滿整個葉片,尤其是溫濕度控制不好,放風不當,或傍晚澆水,對病菌侵入特別有利。

2、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病菌在種子內或隨病株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通過雨水、昆蟲和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如播種帶菌種子,種子萌發時即侵染子葉。在子葉背面病斑上產生乳白色菌膿,通過風雨及昆蟲等傳播,進行再侵染。

三、綜合防治兩病

1、選用優良的抗病品種 可選用津春4號、津研系列、津優系列等黃瓜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產量高、質量優。

2、加強栽培管理 一是選留無病種子或進行種子消毒,播前用50℃恒溫水浸種20分鐘,再催芽播種。二是采用營養缽育苗,前期以增溫為主,控制好苗床溫濕度,移栽前加強低溫煉苗,增強抗病力。三是與非瓜類蔬菜實行輪作,可大大減少土壤中的病菌。四是按時摘除褪色的底葉、老葉,后期及時打頂,減少營養損耗。

3、葉面噴肥 注意生態防治,降低大棚濕度,適量噴灑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長素及各種肥料,每7~10天噴施1次,連噴3~4次。可明顯增強黃瓜自身的抗病能力。

篇7

[關鍵詞] 利益差別 均衡博弈 社會和諧 辯證分析

中國市場取向的改革經過二十九年的風風雨雨,當前進入了一個發展和安全的雙重關鍵期。該時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失衡,使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一經提出,便很快成為人們的共識。在當前的討論中,人們經常從傳統的或未來的視角闡述社會和諧,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認識僅限于此,就會忽略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決策的現實基礎,從而產生認識和實踐上的偏差。實際上,現階段我們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既不同于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傳統和諧社會”,也不同于產品經濟基礎上的“未來和諧社會”,而是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和諧社會。由于市場經濟在通過競爭配置各種資源的過程中必然帶來不同主體的利益差別和博弈,因此現階段的社會和諧更多地是在“爭利”的過程中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正確認識現階段多元群體的利益之爭、均衡博弈與社會和諧的辯證關系,是我們弄清楚“構建什么樣的和諧社會、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必不可少的思想前提。

一、關于利益差別與社會和諧問題

市場競爭必然帶來不同主體的利益差別。關于這種利益差別,存在兩種不同認識,一種認識認為既然是搞市場經濟,就應該遵從市場規律,不必限制不同群體的利益差別;另一種認識則認為,市場機制帶來的利益差別必然導至利益失衡,并由此把社會不和諧歸咎于市場經濟。這兩種認識都是不科學的。走出上述認識誤區的有效途徑,就是引入辯證思維的方式,對利益差別進行質和量的辯證分析。

1、關于利益差別的質的分析。

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現實的利益差別,從性質上可劃分為:

一是合理合法的利益差別,即通過市場公平競爭所產生的受現行法律法規保護的利益差別。這種利益差別與市場競爭機制存在著必然聯系,內在地包含著市場經濟最為核心的進步因素,具有明確的“效率優先”取向,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這種機會均等基礎上的利益差別,既是我們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動選擇,也是我們在轉型過程中為了實現發展目標必須付出的代價。

二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差別,即違背公平競爭原則,通過各種違法犯罪手段攫取暴利所產生利益差別。這種利益差別與市場經濟的趨利導向有直接關聯,但卻并不是價值規律的必然結果。相反,由于其違反公平競爭原則和法制原則,因此不為健康、理性的市場經濟所相容。這種通過非法牟利所產生的利益差別,是當前社會利益關系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社會轉型期難以完全避免這種利益差別,但能否有效地對其加以控制以至消除,無疑是執政黨面臨的嚴峻考驗。

三是雖不違法但不合理的利益差別,即在現行體制框架下,由于某些法規和制度、政策不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客觀規律之“理”而產生的利益差別。如“城鄉分治”所導致的城鄉利益差別,轉型期一些制度設計和政策不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之“理”而產生的利益差別,由于市場化改革不夠徹底而產生的利益差別,等等。這類利益差別情況最為復雜,它觸及的往往是傳統體制的深層矛盾,因此問題解決起來也最為艱難。這種情況是造成當前社會利益關系失衡的最深層的原因。

上述可知,當前存在的各種利益差別的性質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和諧社會并不是要消除各種性質的所有利益差別,而是要根據辯證法的要求,在承認差別的客觀性的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合理合法的利益差別,應該充分利用其“動力”機制,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足夠的內在活力;對于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暴利所產生的利益差別,必須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全力加以遏制,直至最后消除;對不違法但又不合理的利益差別,則需要在科學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逐步加以縮小,真正實現“效率”與“公平”兩者兼顧。

2、關于利益差別的量的分析。

如果說上述后兩種利益差別都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那么合理合法的利益差別是不是就一定能發揮積極作用呢?這需要進一步對其進行量的分析。這種量的分析應該遵循辯證法的適度原則。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質的量的活動范圍,以下限和上限的“關節點”為標志,事物的量的變化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突破了“關節點”,就會引起質的變化。換句話說,量的變化不突破“關節點”,就是適度。那么,就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差別來說,它自身合理的量的活動范圍是什么呢?

下限“關節點”――能夠有效激發市場競爭動力和創造活力。利益差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但是并非任何一點利益差別都能起到這個作用。就其下限來說,這種利益差別必須足以激發人們的競爭動力和創造活力。如果差別過小,就像計劃經濟時代的平均主義一樣,不利于競爭,也就起不到“重要動力源”的作用。我們在市場化改革中提出的打破平均主義的口號,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非均衡發展戰略,其根本取向都是利用利益差別機制激發競爭活力。可以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差別若小于激發市場競爭所必需的量(下限關節點),則違背了辯證法的適度原則,是不合理的。

上限“關節點”――能夠大體保持整體利益關系的均衡和社會穩定。利益差別雖然能夠充當市場經濟的重要動力源,但也并非越大越好。利益差別如果過大,貧富懸殊,就會引起社會整體利益關系的失衡,最終破壞社會和諧,甚至引發動亂。這種利益差別,由于超出了適度的上限關節點,已經不再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動力,而轉化為發展阻力;不但不能提高效率,還會因經濟的非良性運轉和社會動蕩加大發展的總成本。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之間的利益差別雖然有重要的動力作用,但卻不能突破自身“度”的上限關節點,否則也不符合辯證法的適度原則,也是不合理的。

總之,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利益差別,從質上說應該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合理合法的;從量上說應該是適度的,即既能激發發展活力,又能實現利益的相對均衡。只有堅持質和量的統一,才符合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而這一點在現實中是通過不同群體的利益博弈實現的。

二、關于均衡博弈與社會和諧問題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我國多元群體之間的利益博弈日益明顯。目前,在農村土地占用、城市房地產開發、環境保護、勞資關系等領域存在的許多事關發展大局的突出問題,幾乎都與不同利益主體的博弈有關。有專家認為,我國目前已進入了一個利益博弈的時代。在這個背景下正確認識利益博弈與社會和諧關系,就成為繞不過的話題。

首先需要指出,由于矛盾斗爭性具有不同的性質及表現形式,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利益博弈都具有積極意義。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而言,真正需要的是均衡利益博弈,努力避免非均衡博弈。均衡博弈,是指博弈各方力量對比相對均等的博弈過程。與力量對比懸殊的非均衡博弈相比,它有以下特點,一是均衡博弈的參與各方在資源、權利的占有上相對平等;二是均衡博弈中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能力不存在過大差別;三是均衡博弈策略在作用他人的同時,也受對方博弈策略的制約。而非均衡博弈中強勢群體的博弈策略對弱勢群體利益的實現存在“強勢”的制約,而后者則很難對前者產生有效的影響,因此這種博弈的單向最優取向較為明顯。可見,非均衡博弈是造成利益失衡從而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原因。那么,為什么說均衡博弈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呢?我們可用辯證的矛盾分析法加以分析。

1、均衡博弈的對立統一。

一方面,均衡博弈具有相互排斥的對立性。在利益多元化的社會結構中,每一個利益群體都有與它群體不同的利益,每個利益群體在競爭中都努力采取行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這種“最大化”的實現在通常情況下具有排他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往往需要人們通過“爭”來獲得,從這個意義上說,各參與者的利益博弈具有相互對立和相互排斥的性質。當前社會生活中由諸多利益差別造成的諸多矛盾與沖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體現了利益博弈的對立性質。

均衡博弈的這種對立性質是客觀存在的,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正是因為不同主體的利益存在差異,需要各自最大化地去爭取,而這種爭取又具有較強的排他性,因此主體在均衡博弈過程中必定千方百計地選擇各自的最優策略,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的實現,這就為利益杠桿發揮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這種充分競爭的機制對構建充滿活力的和諧社會無疑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均衡博弈又具有相互依存的統一性。首先,不同群體的利益相互聯結,共同構成社會利益整體。由于利益群體的分化在根本上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產物,因此任何群體的利益都不可能孤立于社會整體之外,都是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次,不同群體的利益相互制約,相互滲透。任何博弈主體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其決策都對他人利益的實現有重要制約作用,同時也受他人決策的制約。雖然不同主體都盡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任何一方利益的真正實現都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取決于其他博弈參與方的可接受程度。總之,在辯證法看來,“斗爭性存在于統一性之中”,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博弈,實際上是利益統一體內部的博弈,而且也只有在相互依存的利益主體之間,才會有他們的相互博弈。從這個意義上說,利益博弈內在地包含著對立面的統一。

均衡博弈的統一性也是客觀的,它要求我們必須自覺把握多元群體在利益上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制約,自覺建立社會的利益均衡機制,防止利益差別畸形發展帶來的利益失衡及由此引起的社會不和諧。

2、均衡博弈與均衡利益。

如上所述,均衡博弈在客觀上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這一點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依據。通過不同利益主體的均衡博弈實現社會整體的均衡利益,這符合均衡博弈本身所具有的辯證本性的。體現這一點的主要是博弈過程的兩個重要環節:

一是充分利益表達,這是均衡博弈的對立性的體現。不同主體的利益表達是利益博弈的重要內容。這種不同利益的表達,遵從的是“個體最優”原則,帶有明顯的差異性、利已性和排他性,是博弈的對立性質的突出表現。利益表達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為已”,通過宣示自己的利益主張放大自己的聲音,擴大自己的影響,提升博弈能力,以便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排他”,努力將其他博弈方的利益訴求及實現可能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并盡可能減少對自身利益的不利影響。

均衡博弈的利益表達與非均衡博弈的利益表達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能夠使各利益群體的不同利益訴求都得到相對充分的表達,而后者的利益表達則明顯地有強有弱。因此在博弈中前者是實現利益均衡的前提和基礎,而后者只能導致利益失衡。

二是合理的利益整合,這是均衡博弈統一性的體現。對于參與博弈的各利益群體而言,利益表達本身并不是目的,使表達出來的利益訴求最大限度地得以實現,才是利益博弈的真正目的。但是均衡博弈的統一性,決定了博弈狀態下利益的實現不是單一的和單向的,而是各種不同利益訴求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過程,這就是利益整合。利益整合是均衡博弈的統一性的突出表現。與利益表達不同,合理的利益整合遵從的是“整體最優”原則,具有明顯的整體性、兼容性和互動性。利益整合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形成整體”,即在利益表達的基礎上,形成合理體現各方訴求的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是“化解沖突”,即在不同博弈策略良性互動的基礎上,有效化解不同群體的利益沖突。

上述利益表達和利益整合在均衡博弈的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這種相輔相成正是利益相對均衡得以實現的關鍵。看似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利益表達,實際上正是相互依存、相互兼容的利益整合必不可少的內在前提。正因為各利益主體具有差別和對立的利益訴求能夠得到充分表達,才能引起社會其他相關利益群體的重視,并對后者的博弈策略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在相互對立的利益訴求得到充分表達的情況下,參與博弈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不受他方制約而單方面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都不可能只“利已”而不“利他”。所以,在均衡博弈中,相互對立的利益表達越充分,利益整合就會越合理,利益整合越合理,就越有利于社會整體利益關系的和諧。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均衡機制的建立,正是在這種具有對立統一辯證本性的均衡博弈過程中實現的。

除此以外,均衡博弈對構建和諧社會還有以下積極影響:第一,均衡博弈的利益相對均等的結局,有利于緩和當前矛盾凸顯期的利益沖突,防止矛盾激化,實現社會生活的安定有序。第二,均衡博弈的資源、權利分配相對平等原則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公平公正,防止由這種分配的不平等產生的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利益的掠奪和侵犯。第三,均衡博弈的“整體最優”取向,有利于優化社會利益結構,也有利于消除人們在過大的利益差別面前產生的相互仇視等消極心理。

三、結論

第一,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堅持唯物辯證思維方法至關重要。改革開放以來,在實踐的強力推動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深入人心。但是由于某種復雜原因,這一思想路線中“唯物”的內涵受到了人們充分的重視,“辯證”的內涵則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這在一定意義上帶來社會生活中辯證思維的普遍缺乏。這一點對于正確認識處于“發展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相互交織的中國社會復雜現狀是十分不利的。我們常常看到,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有人片面追求GDP;提倡“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有人為了效率而放棄分平;講發展、改革,就有人不顧穩定、和諧;講構建和諧社會,有人主張修改或放棄一些符合市場化規律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原則,基至回到改革前老路上去,如此等等。這些認識都不利于我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利于我們把握和諧社會的辯證本質。實際上,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任務是解決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失衡,而失衡本身就是對客觀事物自身辯證關系的破壞。雖然造成這種破壞的原因十分復雜,但就其思想根源來說,無疑與缺乏辯證的思維方法有關。那種違背客觀事物辯證本性的片面性思維方法,根本無力把握轉型期的復雜國情,相反還會對構建和諧社會造成思想困擾,最終導致主客觀相脫離。因此,掌握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并加以自覺運用,就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思想前提。

篇8

鎖清秋,鎖得住多少流離梧桐,人比黃花瘦。

只憶你眉間清秀,嶙峋瘦骨.

只嘆峰巒推不翻,海水刷不盡,嬌朵綻不完.

只怨一去沒了蹤影,秦淮八艷鬢斑白,倚樹且聽風塵

盼君歸、望日升、遮覆眼,凌亂一地殘花魂。

欣然罷,易碎在你之手,吾未悔,畏縮低思輕吟,為你而奏,乃絲竹。

自你起起伏伏寒窗幾載間,落弟之不若人爽也,微微笑待,盎然意趣,你我便知。

曾記否,櫻樹可是亂了一地?陋院可復有雞鴨群生?淺池小景,可是有鳧雁滿回塘?悠哉,悠哉,悠然罷!

佇足遠望,甚是冽涼,鉆心之痛如曉風破殘月,明鏡碧螺間,污濁多一點。

夢回君與我戲,君與妻子藏;風霜雪月輾轉而去,欲其早歸,未果敗終。夢漸醒。

妻且非小妾,縱使君待我周全,憐我日夜,只是甘愿與君同罪,夜夜夜夜,與君同歲,清清清清,與君同情,與君子同生同命。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獨愛《詩經》的柔與矯情,想必此時此刻之心始終是拴在一起的,并蒂相連,絕無別離。私怨難宰,你可記得我傾國傾城?

是劫是緣隨我心,陪我終夜不孤寂。禪語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罷矣。

幾曲琵琶魂,幾世絲竹心;幾道婉約淚,幾段委屈情。

思君眼邊現,思君心頭田;思君君未現,伏筆失鋪墊。

紅繩的情線,鴛鴦早早眷;紅豆的熬戀,此生君不見。

只道是無言,獨上西樓,但愿人長久,千里方才共嬋娟。

天若有情與君合,即便山無棱,天地合,姻緣之線也執于我之手,一頭挽在我手心,一頭系在君之心。

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

月團圓,人邂逅;月似當年,人似當年否?往事心頭潮八九,怕到三更,早到三更后。

夢剛成,醒卻陡;昨夜惺忪,今夜惺忪又。病里春歸人別久,不為相思,也為相思瘦!

驀然癡怨,念橋邊紅芍藥,年年知為誰生?惟有闌干,伴人一霎,且為一世。段此后念,再無牽絆。

君不見。

篇9

古琴悠語,夢尋江山;琴聲陣陣,帶出荷塘;碧水丹青,水木春寒;風吹柳絮,點顏春未暖,相思花滿樓,樓上望荷塘。

花滿樓,樓上滿花香,望荷塘,池水會長安,涓涓春水鬧鴛鴦,鴛鴦池里戲水柔;別情懷,思江南,念起知音,相思寒;荷塘月色,柳絮風中舞;轉目去,樓里滿滄桑、、、、、、秦燈唐詩,隋窗宋詞,指手輕抹,提筆寫下千古詩涵;抖筆留戀樓上花香,花滿樓,別思寒,舉杯相送,秦時明月漢時關;風花雪月,如今只見舊荷塘。

花滿樓,依荷塘,枕琴扶柳忘滄桑;水中魚,念何人,幾度跳龍門;采荷香,擲眉頭,妄與荷爭芳;回轉千年夢,尋覓樓中花,折一枝,頌江南;倩女幽歌,夢荷香,花滿樓前與君歡;踐春花,花香依舊冉,與君別愁何時了,但愿會長安;念詩書,憶江樓,閑庭信步與君歡,同是男兒走天涯,如今望長亭;春花早盛,別愁依舊寒。

春風寒,花滿樓后空蕩蕩;月色柔情,難比樓上宮燈亮,后窗半掩,琴聲流露,與誰諾,守千年,枕懷琴,恍歲月,起身輕舞,推窗望,舟過風橋泊西岸,仰目張望,平海空蕩蕩、、、、、、花滿樓啊,花滿樓,花滿樓后一江平,不見長安舟;小舟泛輕波,波如碧玉,山色如黛,隔千里音訊。

濟水漱齒,奏一曲琵琶連聲帶唱,仰明月,唱秦淮,夢尋千古,難覓是知音,一朝別離千朝覓,江山南北千萬里,懷情相與花滿樓,年年月月與樓憶。

仰天大笑,俯身低首,花滿樓那滿花香,舉杯邀月,恍惚間,天傾江南雨,信步走,出樓閣,與柳相懷戀江山,與君別離淚如雨,花滿樓后綴成河,‘‘一朝之交千年又,花滿樓里有琴棋。風吹月落樹頭鵑,敢問知君憶我無。’’

篇10

嘆天地不公,悲兄之不幸.年近而立卻灑然而去

回望與兄相識十年,兄宛音猶在耳畔.

與君相識,弟之大幸.與君一別,弟之大不幸.

良師益友,亦兄亦師.

念當年同窗,以酒相邀,于天地為屋被,嘲笑天下

卻不想,兄心藏鴻圖大志,天地卻不給予機緣,嘆哉,嘆哉

此一別,成永別,弟送兄遠行

抬眼望星空

煮酒邀君談

盼兄魂歸兮

一述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