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集五福范文

時間:2023-03-29 15:58: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支付寶集五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以華為Mate30Pro手機、EMUI11.0.0.130系統、支付寶10.2.13版本為例。

首先打開【支付寶】客戶端,然后點擊上方【馬上集福】按鈕,此時就可以進入集五福活動頁面,

接著點擊【掃一掃得福卡】,掃描身邊的福字即可獲得福卡;

還可以點擊【寫福字】選項,再點擊【寫福字得福卡】按鈕,

篇2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為什么那么多人參加

每逢春節集五福還是成為了之后幾年的“互聯網春節習俗”,支付寶借春節這個在中國最重要的節日,通過掃福、互送福卡等方式,吸引大量年輕用戶參與,當他們回到家鄉后,在他們的指導下,更多70后、60后,甚至是50后也紛紛參與進來,集福活動逐漸成為一件家庭性的樂事。分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當下流行文化的參與感”、“集齊五福后的滿足感和炫耀心理”、“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這是它吸引用戶參與的重要原因。

今年可能很多人會繼續集五福,因為對他們來說,五福是對新的一年的期望,是一家人比著誰先集齊五福的小小歡樂。

還有很多人可能不會去集五福,因為對他們來說,一個不新鮮的游戲+及易獲得的福卡+幾塊錢的紅包,這不足以吸引他們花時間去集齊,但他們卻可能會通過小程序手寫福字,并免費打印寄回家,畢竟,誰不想擁有一張“遠道而來的福”。

篇3

一是立足組織優勢創建載體,在參與經濟社會建設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幾年來,__婦聯系統從自身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地方、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發展需求,創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工作載體和服務方式。比如,經濟開發區婦聯、__婦聯、__鎮婦聯結合全民創業工作,把干部產業示范服務基地、黨員服務區作為重要載體進行培育,由村(社區)主任牽頭借此向發展主體提供政策、項目、技術、信息等要素服務,使之成為了帶領民眾干、做給基層看的示范基地;__鄉、__橋鎮婦聯積極履行崗位職責,緊緊依靠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聯系面廣、聯系的人才薈萃等優勢,把“春蕾計劃”打造成服務經濟建設的平臺,使__在多層次、大空間、廣領域獲得了關注與支持;縣婦聯圍繞柑橘、煙葉、種植等產業集群擴張和農村婦女脫貧致富心愿,開展了“巾幗創業明星”、“雙學雙比種養大戶”等一系列活動,不僅啟動了一大批婦女創業項目,還引領了廣大城鄉婦女從事經濟促進增收,更為企業下移生產車間、興辦“鄉村工廠”、“炕頭車間”找到了方向與落點;其它各鄉鎮婦聯組織也都立足自身優勢,在服務地域經濟社會發展上創造了特色鮮明的工作載體,這些載體在滿足廣大民眾求發展、盼致富的熱切期望上發揮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立足時代變化拓寬視野,在豐富婦女工作內涵上進行了有益探索。首先嘗試了利用現代媒體管理經濟社會生活。比如,依托“民情在線”網絡平臺,把造婦女姐妹親情港灣,把婦聯組織所應承擔的職責、權利和義務放在政務版塊上、置于群眾監督之下,推行網絡問政,借助網絡視頻為群眾答疑解惑,暢通了群眾訴求及反饋渠道;其次是把觸角直接延伸到了經濟領域。近幾年,__各級婦聯把目光聚焦在了經濟主戰場,把功夫下在了產業開發、項目建設上,把各類生產要素送到了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到了協助基層研究發展思路、幫助民眾尋求致富門路,跳出了就學習抓學習、就業務抓業務的思維慣式。

三是立足鍛煉提高隊伍素質,在推動婦女干部成才成長上創造了條件。通過專題培訓、辦班輔導、巡回宣講等形式,推進了思想解放,拓寬了工作視野,婦女干部的思想知識底蘊發生了與時俱進的變化;通過聘請技術骨干、邀請專家講座指導,刷新思維,啟迪心智,婦女干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行動更加自覺;通過走出去實地考察、借鑒經驗,激發了婦女干部干事創業、成就事業的拼搏斗志;通過建立婦女干部聯企包項、扶村幫戶機制,提升了婦女干部謀劃工作、駕馭經濟、服務發展的能力。幾年來,縣婦聯被市婦聯評為先進單位;各級婦聯組織均得到不同層次的獎勵。同時,連續兩屆的縣婦聯主席被提拔為副處級領導。

從__的實踐探索來看,當前,婦女工作中單兵作戰的方式方法、按部就班的工作節奏,已無法適應形勢任務的變化,傳統的婦女工作內涵與外延面臨著嚴重挑戰,特別是近期省婦聯開展的“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調研學習活動以來,對婦聯組織的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婦女工作如何更直接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如何更好地體現黨委、政策決策意圖、如何更優質高效地發揮作用,這是擺在每一個婦女工作者面前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結合這次調研,在認真總結幾年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對如何做好新時期婦女工作做了一點思考。

思考之一,婦女工作只有緊扣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入經濟建設主戰場,才能有位有為。幾年來,__各級婦聯組織始終圍繞加快富民強縣、建設和諧社會這一大局,牢牢抓住縣委“三突出、三加強”這個重心,主動把部門業務放在中心工作中去思謀與把握,找到了切入經濟建設的對接點和突破口。各級婦聯組織牢牢抓住民營興業、全民創業機遇,把近5萬婦女群體發動、組織起來,投身到產業創收;借助產業開發,發動萬余名婦女發展養殖,年增加收入5000萬元以上,這些實踐探索無不在證明,婦聯組織只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到經濟主戰場上去找位置、演角色,婦女工作才能最大化地彰顯優勢、地位與威信。從__的實踐經驗看,做好今后的婦女工作,需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把部門業務放在發展大局中去思考與定位。謀劃思路、部署任務要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出發,跳出就業務抓業務的局限,善于把部門資源、市場要素和婦女訴求有機融合,立足中心工作尋求定位、施展才智。二是設計活動要把推動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作決策、抓工作、促落實都應該體現出民生改善及婦女主體需求上,真正做到經濟建設運行到哪里,婦女活動就跟進到哪里。三是要提高女干部隊伍駕馭經濟工作的能力。各級婦女工作者都要學習經濟知識,關注經濟形勢,研究經濟工作,探求經濟規律,不斷儲備做好經濟工作的能量

篇4

關鍵詞:物流外包;服務質量;外包決策;外包合同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Reducing logistics cost and improving logistics service are the two main reasons when manufacturers are deciding whether outsource their logistics or not. So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price and the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level affect the outsourcing decisions largel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nufacturer. We introduce the quality level in this paper, establish thre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odels, select some parameters, and discuss how the manufacturers should run their business to attain their different objectives in three contract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we offer some advices on logistics outsourcing for manufacturers.

Key words: logistics outsourcing; service quality; outsourcing decisions; outsourcing contracts

0 引 言

在進行外包決策時,物流服務價格水平和質量水平是制造商考慮的兩個主要因素,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制造商是否進行外包決策和選擇什么樣的物流服務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從理論上關注影響企業外包決策的因素和如何選擇物流供應商,關注質量水平的一些文獻則多是從物流供應商的角度研究基于質量水平的前提下,選擇哪種定價策略能吸引顧客和獲得較高的利潤。很少有文獻從制造商的角度關注物流服務質量水平對其市場需求、市場定價和自身利潤的影響,因此本文從制造商的角度出發,考慮物流服務質量水平,分別研究在三種不同定價方式下的外包合同中物流服務質量水平對制造商產品定價、市場需求和收益的影響。

1 文獻綜述

付蓬勃,呂永波等(2012)應用構思分析法對企業物流經營進行模式構造,選取了社會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水平和企業物流基礎三層構思變量,劃分為第三方物流、混合物流、自營物流和產業化物流四組備選方案。吳鋒,李懷祖(2005)將制造規范引入外包決策,從考慮企業長期績效和長期競爭力的角度提出了一個以制造規范核心度C和流失度R為控制變量的二維外包決策模型。李壯闊(2010)應用矩陣博弈的理論方法,考慮到自然條件的不確定對不同企業物流服務質量影響的不同,將物流業務外包在不同的物流服務供應商之間進行合理有效分配,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物流服務質量和降低風險,保障企業的利益。

Bin Jiang(2005)分析了企業在不同的情況下應如何經營他們的物流中心,是作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還是應該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Fuchang Li(2013)在3PL與制造商物流外包定價博弈問題中引入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和耐心(patience),分析他們對定價決策的影響。Onur Kay(2011)提出用努力程度(effort level)來反映產品質量水平,分析了在不同的合同方式下,質量水平對制造商和物流服務商受益的影響。Murat Kaya,Ozalp Ozer(2009)在OEM將生產外包給CM過程中引入質量風險,并分別研究了在信息對稱和信息不對稱情況下質量風險對公司收益和產品質量的影響。W.H. Liu,D. Xie(2012)提出將質量保證機制和懲罰機制引入物流外包問題中,研究了在Nash Game、Stackelberg game和centralized decision三種模式下,最優的質量參數。

2 模型建立

2.1 問題描述

本文中假設一條供應鏈上有制造商M和物流服務商L。制造商M的成本主要有兩部分: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則產品質量由生產質量和物流質量決定,本文只考慮物流質量的影響,認為生產質量既定且滿足市場需求,則產品質量由物流質量決定。制造商可以選擇自營物流,也可以選擇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物流服務商L。若制造商M將物流服務外包出去,則產品質量由物流服務商L決定;若制造商選擇自營物流,則產品質量由制造商自己決定。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在基本的服務成本之外,制造商或者物流商還要付出額外的物流質量成本,由于制造商在物流方面欠缺經驗及專業性,獲得同樣的質量水平,制造商自營物流要付出的成本比外包物流要多。本文研究在三種物流外包模式下,物流質量水平對市場價格、市場需求以及制造商和物流商收益的影響。由于本文所做的相關假設的存在,本文的研究過程及結論適用于物流服務質量對產品需求影響較大的公司,例如電子商務公司。

2.2 參數設置

本文假設市場需求為關于市場價格和質量水平的線性函數,即Q=a-bp+me+ε;其中:a為不考慮服務質量和需求價格彈性的市場大小(a>0),b為需求的價格彈性(b>0),m為需求的質量彈性,且a,b,m為常數;ε為服從標準正態分布的隨機變量,表示市場的波動;計算中忽略ε的影響。

3 外包物流模型

制造商選擇將物流活動外包給物流服務商時,由物流服務商決定質量水平,制造商決定市場價格。本文假設在外包模型中,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制造商M設計合同以及各參數以使自己獲得相對較多的收益;第二階段,物流商L決定是否接受制造商M提出的合同內容,如果接受,物流商L還要決定其服務質量水平;第三階段,制造商M決定市場價格。

3.2 兩部定價合同

該合同w,t不僅約定單位服務價格w,制造商還同意給物流商一部分額外的補貼t,即如果物流服務商L服務的產品數量為q,制造商應付給物流商的價格為wq+t。此時雙方的收益分別為:

3.3 固定價格合同

在該合同中,制造商每年付給物流服務商固定價格N,該合同下,參與雙方的收益分別為:

4 結 論

制造商采取什么樣的外包定價策略要根據自身的目標進行選擇,有的企業目標是自身利潤最大化,此時企業可選擇使自己收益最大的定價合同;有的企業目標是市場占有率最大化,此時可選擇使市場需求較大的定價合同;還有的企業目標是樹立品牌形象,提供優質服務,此時就應該選擇質量水平較高的定價合同。有的合同定價或許能夠使雙方均獲得較大的收益,但是其實施難度較大,對雙方信息透明化要求較高,這在實際中也是難以實現的,因此企業為了實施的方便,可以選擇犧牲一部分收益。

參考文獻:

[1] 付蓬勃,呂永波,等. 制造類企業物流經營模式決策方法研究[J].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2,12(2):15-20.

[2] 吳鋒,李懷祖. 基于核心制造規范的外包決策模型及實證研究[J]. 管理工程學報,2005,19(1):34-40.

[3] 李壯闊. 基于矩陣博弈的物流外包業務分配策略研究[C] // Proceedings of the 29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Beijng China, 2010:29-31.

[4] Fuchang Li. Outsourcing Pricing Between 3PL and Manufacturer Based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C] //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 Shenzhen China, 2013:11-13.

[5] Onur Kaya. Outsourcing vs. in-house production: a comparison of supply chain contracts with effort dependent demand[J]. Omega, 2011(39):168-178.

[6] Murat Kaya, Ozalp Ozer. Quality Risk in Outsourcing: Noncontractible Product Quality and Private Quality Cost Information[J].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9,56(7):669-685.

[7] 于冰. 基于物流服務質量的物流服務定價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篇5

2、支付寶官方預告,2021年集五福活動將在2月1日0點上線,又是一年集福時。

3、不過感覺集福字集膩了,太多人能集齊,最后就分個幾塊錢,玩個寂寞。所以今年支付寶新增“寫福字”玩法,可以免費領到“福字”春聯。

4、首先打開支付寶在最上面搜索欄中搜“寫福字”;再通過小程序進入活動頁面。

5、頁面,福字可以選字體,還能照著臨摹,以及寫完后能夠加各種新年元素的貼紙進行裝飾。突然開始了一場“福字誰寫的更好看”比賽。各路網友也是紛紛施展才華,就是好看的特好看,丑的特丑。

6、自己寫完福字后,可以選擇免費打印“福字”,并且包郵到家。

7、但是!每天只有前50萬個福字可以選擇免費打印,包郵到家,而且每個支付寶賬號打印的機會只有一次!

8、2021年的五福活動特別玩法:特別一:25日開啟的寫福字可免費寄回家;特別二:敬業福由醫護人員來寫。

篇6

這幾年自己第五福,每年年分的錢,也就是最多兩塊多,少的時候一塊多。而且就是隨著每一年活動的進行,集五福也變得不再那么的困難!

就比如今年的時候,之前自己也一直期待著集五福的活動,因為好像已經成了過年前的一種形式,就是更加增添了一點年味吧!因為大家都知道,只要是集五福活動開始了,那么新年就真的快要來到了!

所以就是今年的2月1日開始集五福的時候,自己就特別興致勃勃的開始掃福字,但是今年好像自己只能夠掃出來和諧和友善,別的福字就特別的難往出掃!

但是自己也在想,肯定到了后來推出的敬業福會多一點,所以自己也就是并不特別的著急!就在昨天的時候看到朋友圈,已經有人在曬自己的五福集齊了!

然后自己也就和好友調換了幾張,就在昨天下午的時候,還拿著某人的支付寶掃出一張敬業福,然后自己的五福也總算是集齊了!

就在今天早晨的時候,自己也拿自己的支付寶掃出另外一張敬業福,自己和某人的五福全部集齊,然后自己也就感覺只剩下靜靜地等待過年了!

篇7

2018年,支付寶五福只能領一次。

在支付寶集福活動頁面有規則說明:“合成五福后即可在2月15日22點18分拼手氣分五億現金,同一賬戶僅能分到一個現金紅包”,支付寶對集福活動做了限制,每個賬戶僅能分到一個紅包。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關鍵詞]國際服務外包;技術進步;生產要素結構;服務貿易結構;服務業升級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5-0053-03

[作者簡介]狄昌婭(1981-),女,漢族,江蘇南京人,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實務與區域經濟;李佳(1982-),女,漢族,江蘇南京人,講師,研究方向:國際金融與區域經濟。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常態下江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服務業結構升級影響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SJD790015)。

全球經濟已進入服務經濟時代,一國要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崛起,勢必要實現服務經濟領域的絕對優勢。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升級優化的關鍵時期,而服務業的升級則是整體產業升級優化的戰略重點。

服務外包屬于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高端業態,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對促進我國改進傳統服務業、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優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國際服務外包對承接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國內外眾多學者從理論和實證方面進行了研究,Jabbour(2005)認為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承接發達國家服務外包產生的技術擴散效應促進技術進步,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徐建敏、任榮明(2006)指出承接服務外包可以從直接(服務貿易額的增長等)和間接(優化投資環境等)兩方面來對承接國的服務貿易產生影響。張揚(2011)經過實證研究指出國際服務外包能夠促進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但是,對于國際服務外包通過什么樣的途徑促進承接國服務業產業Y構升級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主要從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方服務業技術進步、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優化和改善服務貿易結構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服務外包推動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

一、服務外包對承接國服務業技術水平、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和服務貿易結構的影響

(一)服務外包引起技術溢出,促進承接國服務業技術進步

服務外包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主要是通過兩種形式實現的,一種是發包方自愿或主動提供的技術轉移,另一種是發包方在非主動或非自愿的情況下產生的技術擴散效應。

1服務外包引起技術轉移

技術轉移是發包方自愿或主動提供的技術支持,可以通過直接投資等形式實現,這種主動提供的技術支持主要是為了促進承接方能通過吸納直接轉移的技術知識以順利完成外包業務。

由于發包方和承接方之間在技術上會有密切的聯系與合作,國際服務外包對承接方的技術能力一般有較高要求,只有符合技術水平要求的企業才能突破重圍、脫穎而出。對于承接方來說,在加強對發包方轉移的技術知識的吸收以提高自身外包業務能力的同時,為了能持續獲得外包業務,更要通過創新等方式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提高業務能力,而且發包方的技術進步也會迫使承接方不斷跟進技術改進、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通常,與發包方轉移的技術知識伴隨流入的還有相應的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時承接方的管理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2服務外包引起技術擴散

技術擴散效應大多是發包方非自愿的,主要是承接方在承接服務外包的過程中通過“干中學”等途徑促進了技術水平的提升。假定對于國際服務外包發包方和承接方來說,中間投入品是雙方的貿易聯系,中間品質量固定時,由于技術擴散效應的激勵以及新進入供應商的競爭,原承接方會通過降低中間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來搶占市場,技術擴散效應會激勵現承接商技術努力,在降低中間投入品單位生產成本的同時實現了質量的提高。中間品質量提高,相應市場對其需求也會增加。這樣,承接方在技術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其外包業務量也會得到增長。而從發包方來看,與無技術擴散相比,在技術擴散條件下,由于承接方花費更少的技術努力就可以實現降低中間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同時其質量也能得到提高,由于中間投入品的“物美價廉”,最終產品的質量得到提高的同時單位生產成本也降低了,市場對最終產品需求也會增加,發包方的邊際收益增加。這樣會促使發包方更愿意對承接方直接的技術轉移,更會直接有利于承接方技術水平的提高。因此,技術擴散效應對雙方來說都會帶來收益。

承接方通過承接發包方的國際外包業務獲得技術擴散效應主要通過兩個渠道:示范和人力資本流動。示范效應是指通過服務外包,承接方或多或少都會學習到服務產品中包含的發包方的設計思路、技術以及一些隱形知識等,此外,承接方也會吸納發包方先進的管理理念。人力資本流動效應則是由外包企業的人員流動尤其是技術人員的流動帶來的技術外溢。國際服務外包給承接國帶來的技術轉移和技術擴散效應,促進了承接國的服務業技術進步。

(二)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優化

由于國際服務外包屬于現代服務業中的高端業態,業務環節多屬技術領域,故而承接方會增加對技術勞動人員的需求,促使從業人員流向服務外包業務技術環節,這樣服務業人力資本從量上得到了一定的積累。同時,由于技術外溢和技術轉移效應,進入這些環節的技術勞動人員在接包的過程中由于發包方的技術培訓以及通過“干中學”學習到發包方的技術知識和經營理念,此外,由于技術溢出效應,相關企業在承接國內外包業務的時候,也會促進整體行業的技術知識水平得到提升,這樣服務業人力資本又在質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積累。服務業人力資本積累增強,承接國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得到優化。

(三)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貿易結構得到改善

一國服務貿易的構成本身就包含國際服務外包,服務外包的過程客觀地就實現了服務貿易。由于服務外包多涉及高技術環節,一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額的不斷增長體現了該國現代服務部門出口占比的不斷增加,一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水平的不斷增強體現的是該國現代服務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現代服務業競爭力的提升可以促進承接國服務貿易結構得到改善,推動服務貿易健康發展。此外,國際服務外包可以促進承接國有效規避發包國的貿易壁壘,進一步促進了承接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二、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分析

(一)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業技術進步,推動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服務外包帶來技術轉移和技術擴散效應,對于這些高新技術知識,承接國經過學習、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創新,由此促進了國內服務業技術進步,提高了服務業生產率,實現了對傳統服務產品的改進以及發展現代服務產品,推動服務業結構升級。

國際服務外包帶來承接國的技術進步推動服務業結構升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從傳統服務業角度來看,由于技術水平的提高,可以改造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服務商品,使得產品質量得以改進,逐漸轉變低附加值模式,逐步提高傳統服務業的技術水平,服務業結構得到優化。另一方面,從現代服務業角度來看,由于服務外包帶來的技術進步推動了現代服務行業或部門生產率的提高,并且由于創新而實現的新產品開發,直接擴大其現代服務產品的供給,增加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促進了服務業的結構升級。尤其目前主要的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和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服務外包多以技術密集型為主,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更以專業知識為核心,它們的發展直接推動了承接國服務業的結構升級。綜上,承接服務外包帶來的技術進步對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起著積極推動作用,技術進步越強,作用就越明顯。

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業技術進步,進而推動服務業結構升級的傳導機制如下:國際服務外包發包方主動的技術轉移和非主動的技術擴散效應承接國服務業技術進步傳統服務業得到改進、現代服務業得到發展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二)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優化,推動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會促進國內技術人員流向服務業技術環節,承接方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得到提高,甚至國內相關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從量和質上促進了承接國服務業的人力資本積累,推動承接國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優化。ITO、BPO和KPO這三類服務外包對承接方的技g水平要求依次越來越強,對承接方來說,接包方層次越高,人力資本積累效應也相應越強,承接國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優化效應也越明顯。生產要素結構的不斷優化,一方面,可以促進傳統服務業的改進,另一方面,這種生產要素結構的優化正符合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需要。由此,促進了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綜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生產要素結構優化,進而推動國內服務業升級的傳導機制如下:國際服務外包增加流向服務業技術環節的就業人員以及在接包過程中學習到發包方的技術知識服務業人力資本從量和質上得到積累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得到優化傳統服務業得到改進、現代服務業得到發展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三)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貿易結構改善,推動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兩者之間歷來都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貿易結構由產業結構決定,另一方面,貿易結構又會通過進口推動效應和出口拉動效應來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進口推動是指由于進口帶來國內已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空白產業的開拓,而出口拉動則是指由于出口帶來關聯產業的發展。國際服務外包促進了承接國服務貿易結構的改善,由于進口推動和出口拉動效應,會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提升了整體行業素質,促進了國內服務業發展,也促使發包方愿意轉移更高技術要求的外包業務,承接方可以參與到更高附加值的環節中,吸引更多的資源流向高技術外包產業,這樣又進一步促進了承接國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和國內服務業的發展。在這個良性發展過程中,現代服務業占比得到提升,實現了傳統服務業的改進和現代服務業的進一步成長,由此促進了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綜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國服務貿易結構得到改善,進而推動國內服務業升級的傳導機制如下:國際服務外包承接國服務貿易規模得到擴大以及吸納發達國家轉移的成熟產業促進現代服務貿易的發展與現代服務業的成長服務貿易結構得到改善出口拉動和進口推動效應傳統服務業得到改進、現代服務業得到發展承接國服務業結構升級。

三、結論

綜上分析,國際服務外包可以通過促進承接國服務業技術進步、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優化和服務貿易結構改善實現對承接國國內傳統服務業的改進和推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逐步推動承接國國內服務業結構升級。

我國是國際服務外包承接大國,2016年我國服務外包合同額達14723億美元,其中離岸金額達9526億美元,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長1245%、 914%;服務外包執行額達10646億美元,其中離岸執行額達7041億美元,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長1011%、 894%。在經濟新常態下,可以通過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來推動服務業結構升級,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推動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對此,在促進服務外包規模增長的同時,更要注重服務外包質的提升,加大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尤其是中、高層次的外包人才,加強自主創新,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不斷提高服務外包技術水平,增強服務外包競爭力。在服務業技術方面,通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要密切和發包方的合作,在學習和吸收發包方外溢的技術與經營管理理念基礎上,促進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進而通過承接國內外包業務帶動國內相關行業整體素質的提升,逐步承接更高技術的外包業務,帶動國內服務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方面,通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要不斷優化服務業生產要素結構,加快發展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加強國內服務業人力資本積累。在服務貿易方面,通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加強出口拉動和進口推動效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貿易,在加快服務貿易結構升級的同時促進國內服務業發展。總之,通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從多方著力,加快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進,加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以促進國內服務業結構升級。

[參考文獻]

[1]徐建敏,任榮明.外包對服務貿易的影響及承接服務外包的策略[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11).

[2]譚建芬.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我國服務業競爭力提升的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

[3]趙鴻.國際服務外包:運行機制與效應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

[4]張玉山.國際服務外包對承接國服務業的促進效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1.

[5]張婷婷.中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就業效應及作用機制研究[D].江蘇大學,2010.

篇9

一、立足“三農”辦學,為經濟發展服務

圍繞“三農”設置專業,為全縣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自年開辦以來,學校始終圍繞縣域經濟增長方式的需求而開設涉農專業。先后開設了果品加工、林果技術、農村干部、園藝(省級特色專業)等涉農專業,今年年初啟動了“一村一名農業中專生工程”,先后共培養出了3000多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為全縣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培育、打造優秀涉農專業的師資隊伍。學校將教師派往河北農大、昌黎科技師范學院、保定桂林苗木綜合中心培訓、在北京萬柳園林有限公司掛職學習、選聘農口專家等多種措施,建立了一支以專為主、專兼結合“雙師型”教師隊伍,有18人具有高、中級農藝師資格。靈活的教學方法深受農民的歡迎,多次受邀到承德和北京的密云、平谷講學指導。

建設現代農業綜合實訓基地,引領農業的發展。在承德市教育局的重點扶持下、縣政府的協調下,輔之以美國惠黎基金會、黃汝賓基金會的援助,我們先后共投資150萬元興建了三個不同功用的現代農業綜合實訓基地。即擁有15000盆各類果樹占地10畝的北區果樹盆景基地,占地11畝的東梅寺精品果樹示范園和占地的600畝的南土門生態果樹示范園,有樹種8000棵。

二、在教育統籌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二個統籌

在縣教育局推進的“三教統籌”的大教育發展機制中,學校準確定位,積極作為,搭建“職普、職成”立交橋的整體部署,對高中生一方面由“升學”轉變為“就業”觀念的學生接受職業教育,另一方面對高中后的學生實施訂單培養、進行短期技能培訓,幫助其及早就業。

學校每年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000人次,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000人次。在系統外部,我們主動與科協、農、林、水、旅游、安檢等各個職能部門聯系,建立起實用人才培養培訓體系,每年培訓計算機、旅游、餐飲服務等專業人員1000余人次。北水泉鄉眼石村緊鄰霧靈山、大溶洞,有獨特的旅游區位優勢,我校因勢利導,進行農家院經營培訓,使眼石村旅游服務業得以迅速發展,現已有28戶農民從事旅游服務業,農家院成為眼石村農民增收的亮點。

三、創設了富于特色的科教興農模式——“輻射式”

篇10

(一)模型構建本文的計量模型是基于Coe和Helpman(1995)的國際R&D溢出模型(簡稱CH模型)構建的[3],由于我們試圖把服務貿易進口劃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與知識密集型三類,而且從知識產權保護的視角來研究三類服務貿易進口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非線性影響,因此我們構建的計量模型如下。其中,TFPit為運用不需要事先假定具體生產函數形式的DEA方法計算而得。RDd,sit為剔除了經濟規模因素的本國R&D資本存量;RDf,mer,sit、RDf,l,sit、RDf,c,sit和RDf,t,sit分別為剔除了經濟規模因素之后的通過貨物貿易進口以及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與知識密集型①服務貿易進口渠道獲得的國外R&D資本存量;mmer,sit、ml,sit、mc,sit和mt,sit分別為一國的貨物貿易進口存量和三類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存量占該國GDP存量的比例②;IPRsit為知識產權保護;IPRs2it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平方項,用于研究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增強,國內R&D投入、貨物貿易進口以及三類服務貿易進口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非線性影響;α0,it,…,α15,it為擬合系數;δit為誤差項。

(二)變量說明1.RDd,sit、RDf,mer,sit、RDf,l,sit、RDf,c,sit和RDf,t,sit。這5個變量的測算包含兩步:第一步,分別計算國內R&D存量以及通過貨物貿易進口和三類服務貿易進口溢出的國外R&D存量;第二步,把計算出的各種R&D存量除以GDP,獲得相對指標。在第一步中,本文使用了永續盤存法,起始年度的存量計算公式為S=A0/(g+δ),S表示存量。表示起始年度的流量,g表示變量從起始年度到2012年的平均增長率,δ表示折舊率,本文涉及的所有折舊率均以常用的5%計算。RDd,sit的計算直接利用統計數據即可,對于RDf,mer,sit、RDf,l,sit、RDf,c,sit和RDf,t,sit則須考慮國際間的溢出。為此,我們借鑒了Lichtenberg和vanPottelsberghe(1998)的測算方法(簡稱LP法)[13],而且考慮到某一期的國外R&D溢出在后面各期依然會發揮作用。同時我們注意到目前難以獲得服務貿易的雙邊統計數據,只能獲得一國對全世界的服務貿易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所以,我們最終將計算公式修正為。3.IPRsit。對知識產權保護強度的測算,借鑒了唐保慶等(2011)的方法[4]。計算該變量的數據來自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網站。接下來本文將分別基于中國1994—2012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和27個OECD國家①1998—2012年的面板數據對以上計量模型進行擬合。

(三)檢驗結果與分析為了能夠使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供中國借鑒和學習,我們分別運用中國數據和27個OECD國家的數據進行了回歸,并且進行對比研究。1.中國數據的擬合結果。(1)國內R&D投入未能顯著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這一結論與Coe和Helpman(1995)等人研究的結論不同[3]。據調查,大量的企業僅僅滿足于眼前良好的發展狀況而不愿意承擔研發投入的風險,低成本發展的原有路徑一直是企業試圖保持的優勢,這導致整個經濟部門的技術水平未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在控制了知識產權保護因素之后發現,知識產權保護與國內R&D投入的協同效應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在1%水平上顯著。這表明國內R&D投入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一方面受到R&D投入強度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要取決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水平。(2)貨物貿易進口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不顯著。原因之一,在當今的全球國際分工格局下,盡管某些進口品(尤其是中間品和資本品)可能具有較強的技術屬性,但是由于跨國公司的保密意圖致使中國很難在最為核心的技術層面上操作。原因之二,跨國公司和東道國本地企業會進行激烈的競爭,前者在東道國所產生的競爭負效應可能超過了技術溢出正效應。在控制了知識產權保護因素后發現,貨物貿易進口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協同效應能夠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說明知識產權保護有助于貨物貿易進口產生技術溢出效應。但是在控制了知識產權保護及當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增強,貨物貿易進口對TFP的非線性影響因素時,其回歸結果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這說明知識產權保護的作用并不是很穩定和顯著,我們認為一方面原因是前文所說的跨國公司控制了進口品的核心技術環節,另一方面可能在于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3)勞動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和資本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均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由于勞動密集型服務品主要表現為本國居民的出口旅游,其中包含的技術含量較低。資本密集型服務品主要表現為運輸服務,它的特點是資本投入量大、技術含量低,而且運輸服務難以深入地融入到國內上下游產品的價值鏈中,所以很難促進進口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在控制了知識產權保護因素之后發現,兩類服務貿易進口依然未能和知識產權保護產生協同效應來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可見,雖然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直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但是技術屬性較弱的服務品進口對不斷強化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并不敏感,無法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4)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顯著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服務業是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品更是服務業中高科技、先進理念和知識的典型代表,中國對此類服務品的進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主研發和探索的彎路,節約了大量的物資、人員和人力資本投入,最終顯著地推動了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在控制了知識產權保護因素之后發現,知識產權保護同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的協同效應依然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而且在1%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品的科技含量較高,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敏感度高于低技術水平的服務品,不斷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僅從規模上鼓勵了此類服務品的大量進口,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其內部的技術結構,使得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能夠與不斷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形成較高的匹配性并且產生協同效應,推動了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5)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國內R&D投入、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均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產生了倒“U”型特征的“先揚后抑”的作用。由此可見,欲使知識產權保護分別和國內R&D投入、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共同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那么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度必須適宜,以便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保護的正向傳導機制,降低反向傳導機制的不利作用,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模擬結果顯示,當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度達到5.815時,國內R&D投入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作用達到最大化,這也是以國內R&D投入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為目標的知識產權保護最適強度。此外,當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度達到6.084時,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作用達到最大化,這是以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為目標的知識產權保護最適強度。根據計算發現,2012年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度為5.349,與兩個最適強度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見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國內R&D投入、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在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時所需要的知識產權保護最適強度之所以前者低而后者略高,可能的原因是國內R&D投入僅僅是國內行為,而服務品進口則屬于跨國活動,它與國內活動相比需要克服市場準入和人員跨國流動等貿易障礙,只有在更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下這種產品才能夠進入進口國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的市場擠出效應和壟斷勢力效應也會推遲出現。2.OECD國家數據的擬合結果。用OECD國家數據的擬合結果與用中國數據的擬合結果絕大部分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于,OECD國家當前的知識產權保護平均強度已經超越了最適強度。模擬結果顯示,這些國家在2012年的平均知識產權保護強度為6.486,而國內R&D投入以及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在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時所需要的知識產權保護最適強度分別為6.227和6.278。也就是說,OECD國家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度已經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這與Scotchmer(2004)的研究結論相似,Scotchmer(2004)認為發達國家在推進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不應當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應當重新判斷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是否已經過強[15]。

(四)穩健性檢驗由于我們最為關注的是中國國內的R&D投入、服務貿易進口分別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協同效應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而且考慮到以上回歸結果可能具有偶然性,所以分別通過改變指標選取以及考慮滯后效應的方式來做穩健性檢驗。在指標選取方面,我們借用韓玉雄和李懷祖(2005)的方法重新計算了知識產權保護強度[16];在考慮滯后效應方面,國內R&D投入、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分別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協同效應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可能存在時間上的滯后,故分別選取一階滯后和二階滯后來進行回歸。從回歸結果來看,三種不同的穩健性檢驗結果與原始回歸結果十分相似。從穩健性檢驗的三個結果的平均值可發現,知識產權保護的實際強度(4.126)尚未達到國內R&D投入所需的最適強度(4.302),也未達到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所需的最適強度(4.329)。進一步觀察發現,國內R&D投入所需的最適強度都小于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口所需的最適強度。

二、結論與政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