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成果匯報范文
時間:2023-03-30 09:0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6s管理成果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德育教育;創新;實踐
1背景分析
近年來,社會消極因素對學校影響越來越大,而加上學生入學人數猛增,學生道德水平參差不齊,給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帶來極大壓力,也使德育工作者產生許多困惑。德育依舊首位、德育工作依舊有條不紊、德育內容也日益翻新,但德育離學生心里相距甚遠[1]。當今學生中存在的德育問題主要有:貪玩厭學,游戲人生;誠信缺失,考試作弊;行為欠缺,規范無序;染黃染賭,涉黑犯罪;愛國觀念淡薄。
2實施過程
實踐活動案例一:、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1)慶祝教師節;“中秋賞月”晚會。
(2)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如設計班徽、設計教室宿舍文化、創作班歌、籌建班刊、開展小才藝比賽等)。
(3)開展豐富多彩的國慶聯歡慶祝活動。
(4)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編制的《學生手冊》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試行)》并嚴格執行。
(5)組織學生深入學校實習實訓場所,引導學生對未來學習規劃有一個直觀印象。
(6)認真組織班級勞動周,并在勞動周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6s現場管理。
(7)組織學生參加校園才藝展示藝術節。
實踐活動案例二:比如擬舉行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果用傳統的國旗下講話、班隊會進行教育,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有位班主任另辟蹊徑,根據自己任教社會學科的實際,要求學生從學科研究的角度分小組進行“愛國名人的愛國方式”研究性學習。活動真實的目的被隱藏起來,愛國教育活動表面上變成了學習研究活動,學生一下子有了興趣,幾個人一小組搜集資料,歸納、提煉、整理成文。在課題研究成果交流匯報中,學生談到屈原的悲戚投江、岳飛的壯志難酬、的挺胸堵槍眼、華僑老人思鄉難返的惆悵……同學們由討論熱烈漸入沉默,進而悲憤,進而哭泣,教師適時地播放音樂渲染煽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樣的愛國教育,從合適的角度切入,從學生認知的心理需要出發去巧妙設計,寓教育于無痕之中,學生不但不會發生情緒上的反感拒絕,相反,會更深刻地真誠地去接納其中的愛國思想,自覺接受故事中愛國人物高尚情操的潤染。
3實施效果
很多時候當教育者把德育活動定位為完成任務、接受檢查,以此作為出發點和歸宿時,德育評價則主要成了人旁觀者的事情,與實際受教育的主體無關了。這顯然背離了教育評價的主旨和真義[2]。從教育本身來看,任何德育活動都必須讓受教育者參與對活動的評價,對自身道德認知的追問,才能從最直接的受教育者角度反饋信息給組織者,便于組織者揚長避短,再接再厲;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引進學生自我評價,能有效喚起其對德育內容的深入思考,促使其自覺觀照自身的言行修養,養成良好的自省習慣,這將成為促進學生成長進步的重要動力引擎。德育活動中引進主體評價內容,其實施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形式多樣,比如問卷調查、量表、短信反饋、讀(觀)后感、繪畫、座談、主題研討,甚至包括表情、動作等等。觀看愛國主題電影后寫份讀后感,觀摩禁毒宣傳展覽后開展一次知識競賽,德育櫥窗布置后的評價調查,開展禮儀常識講座后進行的“禮儀教育過時了嗎?”辯論會,一周或者一學期結束后列出條款讓學生自我評價,評出文明之星等等。這些活動都為不少德育工作者所經常采用。
4經驗總結
4.1調節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
要想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間的和諧關系是形成好的工作環境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信任,除嚴格要求學生外,還必須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教師與學生談心時,態度和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嚴格的紀律約束在親切的談話中讓學生接受,并使學生感受到你既是指點迷津的老師,又是親切的朋友。這樣,就會縮短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學生樂于接受。
4.2平等,是讓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1)談心之功在于心。學生心理感受細膩而敏感,如果你對學生冷暖不問,說起話來藏頭露尾,隨意應付,學生便不會信賴你;如果你對學生一片真心,學生就會與你心貼心。談心就是用真誠的心靈去關心,幫助學生;就是將心比心,以心談心,以心換心[3]。
(2)談心之法在于情。老師面對學生要熱情謙虛,不要居高臨下,盛氣凌人,或板起面孔,動輒訓人。要創造愉快的氣氛,善從學生關心、感興趣的事物或歷史談起,循循善誘地進入主題,達到情感相通、言語相容,教師要集中注意力,要表示出對所談問題的關心和關注。教師做到有氣者來時先消其氣,急躁者來時我不急,無禮者來時我有禮。
(3)談心之力在于理。談心的力量效果關鍵是以理服人,教師通過與學生相互探討交流思想,幫助學生明辨是非,駁歪理而樹正理,恩過而求是。切忌簡單從事,聽到一點,看到一滴就評論是非,甚至以嚴厲的強迫學生服從。
4.3“以心育德,以德養心”——加強心育與德育同構共建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不能等同,但如果把兩者結合起來,實現以心育德、以德養心,對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提高德育實效性不失為良策。我校采取的有效方式主要包括:
(1)角色演練。通過模擬、扮演各種社會成員所擔任的角色,并盡可能使他們像社會各種角色那樣去思想、感受和行動。在我校的學校管理中活躍著一支數量可觀的學生干部隊伍,除由教師進行常規教育以外,其他各種管理、檢查、評比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每天公布檢查結果,每周小結,每月月報,每月評出優秀班集體,優秀教、寢室,強化了學校管理,培養了學生能力,也讓學生受到了教育。
(2)主題活動。豐富的校園活動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自我之間對話的舞臺是促進品德發展的動力。如定期舉辦演講比賽、校園歌手大賽、文藝周、科技周及各類征文比賽。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建立常年的德育基地。
總之,教育走向生本,德育更需進入心靈,唯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德育活動的有效性。我們期待更多一線德育工作者更新理念,確立以生為本的德育思想,確立以同理心教育、心理學指導的德育原則,創新育人機制,為學生創設和諧無痕的德育環境,努力實現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理想德育境界。
參考文獻:
[1] 楊小玲. 中職學校開展讀經教育的益處及途徑[J]. 中國西部科技.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