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膠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04-07 07:01: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蜂膠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蜂膠的作用

篇1

[關鍵詞] 蜂膠;藥理作用;綜述;研究

[中圖分類號] R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8(a)-0024-02

蜂膠是蜜蜂從植物芽孢和樹干處采集的樹脂,混入蜜蜂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等形成的一種具有芳香味的黏性膠狀固形物[1]。蜂膠作為一種新型的保健食品與藥品,已經成為保健食品研究領域的熱點。

1 免疫增強作用

胡怡秀等[2]探討北京蜂膠對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與陰性對照組比較,0.367、1.101 g/(kg·bw)劑量能明顯提高小鼠的遲發型變態反應的能力,1.101 g/(kg·bw)劑量能明顯提高小鼠抗體生成細胞數、半數溶血值,明顯增強小鼠單核-巨噬細胞碳廓清能力,明顯提高小鼠NK細胞活性;3個劑量對小鼠體重增長、胸腺體重比值、脾臟體重比值、ConA誘導的小鼠淋巴細胞轉化能力均無明顯影響,可以看出蜂膠具有增強免疫力作用。譚宗艷等[3]根據《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方法檢測了蜂膠對小鼠免疫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證明,蜂膠具有促進遲發型變態反應的作用;實驗還證明,蜂膠有促進小鼠的單核-巨噬細胞碳廓清功能的作用。于曉紅等[4]研究采用氫化可的松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HC小鼠模型), 證實蜂膠有增強免疫力的功能。李淑華等[5]利用單克隆抗體技術檢測實驗小鼠藥物處理前后T細胞總數及亞群變化,用MTT法檢測T細胞增殖;實驗證實了蜂膠乙醇提取液能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增加T細胞總數并調整T細胞亞群紊亂,說明EEP對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細胞免疫功能具有免疫刺激和調節作用。

2 抗氧化作用

陳明之[6]研究了蜂膠清除自由基和抗油脂氧化作用的能力。結果表明,蜂膠提取液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與總黃酮含量呈正相關;蜂膠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能力,其能力略高于同濃度的二丁基羥基甲苯(BHT)。鐘立人等[7]人通過DPPH法研究發現,蜂膠的各種溶劑提取物均有抗氧化作用。曹煒等[8]通過抑制非細胞體系產生的超氧陰離子和羥基自由基研究蜂膠的抗氧化活性,實驗證實,蜂膠能夠抑制清除機體外產生的O2-和-OH自由基,以達到抗氧化作用。孫麗萍等[9]以蜂膠為原材料,分別以甲醇、乙醇、氯仿、蒸餾水為溶劑進行萃取,測定各萃取物總酚與黃酮類物質的含量,通過測定還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測定來比較4種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性。結果表明,甲醇萃取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

3 降血脂作用

王娜等[10]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觀察蜂膠對小鼠血脂和肝脂質水平、血清和肝臟抗氧化功能的影響及肝指數的變化情況。結果發現,蜂膠能顯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濃度。蜂膠能降低小鼠肝指數,改善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降低肝臟丙二醛(MDA)含量。可以看出,蜂膠具有調節脂質代謝和增強抗氧化功能的作用。胡福良等[11]測定和比較了蜂膠水提液、蜂膠醇提液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小鼠血脂及脂蛋白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的蜂膠提取液均能有效抑制高脂血癥小鼠血清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蜂膠醇提液能顯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6KOM.)濃度,表明蜂膠能夠改善高脂血癥小鼠的脂肪代謝。

4 護肝作用

陳小囡[12]研究了蜂膠對ALD的護肝作用機制,其利用大鼠酒精肝模型研究蜂膠對機體內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響,為蜂膠的抗酒精性肝損傷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戴偉等[13]使用乙醇給小鼠經口一次灌胃,造成急性肝損傷模型,用試劑盒檢測肝組織中丙二醛(MDA)、還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肝組織中三酰甘油(TG)的含量,病理檢測小鼠肝臟組織脂肪改變的程度。結果發現,蜂膠高劑量組動物的肝臟三酰甘油(TG)明顯低于模型對照組,肝臟GSH明顯高于模型對照組。蜂膠高劑量組動物的肝臟脂肪改變程度明顯低于模型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

5 降血糖作用

高海琳等[14]對蜂膠治療糖尿病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服用蜂膠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明顯下降,患者服用蜂膠后均不同程度地減少了胰島素的用量。趙文等[15]利用復制高血糖和高血脂動物模型,探討蜂膠對實驗動物血糖和血脂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蜂膠軟膠囊在一定濃度時能明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且對正常動物的血糖無影響;能明顯提高糖尿病模型小鼠對葡萄糖的耐受性;在一定范圍內能明顯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的血清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表明一定劑量的蜂膠能較好地調節小鼠的血糖和血脂。

6 抗菌作用

申慧亭等[16]采用瓊脂挖溝法與瓊脂絕對濃度法,對20種臨床常見的病原菌和條件致病菌進行了實驗室條件下的蜂膠抗菌活性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瓊脂絕對濃度法與瓊脂挖溝擴散法,蜂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丙型副傷寒桿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對結核桿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也有明顯的抗菌活性。鐘立人等[17]采用心腦浸液血瓊脂培養基,選用焦性沒食子酸法,焦性沒食子酸的最佳用量為0.9 g/100 mL,使幽門螺桿菌(Hp)的球形體僅為10%,結果證明蜂膠各種溶劑提取物對Hp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篇2

【關鍵詞】 破壁靈芝孢子粉;蜂膠 ;降脂作用

【中圖分類號】R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403

靈芝孢子蜂膠膠囊主要是破壁靈芝孢子粉和蜂膠的混合物。大量文獻表明, 破壁靈芝孢子粉、蜂膠都具有較強的降脂作用。靈芝作為一種著名的藥用菌,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應用歷史,但是對靈芝孢子粉的研究則是近幾年才興起, 日益受到重視。因此研究靈芝孢子粉降脂作用,進行產品的開發有重要的意義。蜂膠是工蜂從植物的芽孢或樹皮上采集樹脂并混入其上腭腺分泌物和蜂蠟等形成的混合物[1],現對蜂膠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尤其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臨床報道蜂膠對各型高脂血癥患者均有效[2]。本文就破壁靈芝孢子粉和蜂膠的研究情況加以概述。

1破壁靈芝孢子粉

11降血脂機理

血脂是血液中各種脂類物質的總稱,其中最重要的是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無論是膽固醇含量增高,還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兩者皆增高,統稱為高脂血癥[3]。靈芝孢子粉組具有減輕血管內膜下脂質沉積現象。

111促進中性或酸性膽固醇自糞排出,抑制肝臟脂蛋白(特別是極低密度脂蛋白)的釋放和膽固醇合成,改變肝臟甘油三酯合成,加強脂蛋白酯酶的作用,增加固醇類分泌并從糞便中排出,以及增加循環中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甘油三酯、 LDL 、 VLDL[4]。

112靈芝孢子粉中不飽和脂肪酸結合膽固醇生成熔點低、易于轉運、代謝排泄的脂,改變體內分布,減少血管中脂沉積,并能改變脂蛋白質組成和結構,增加細胞膜及的流動性,改善和保護血管壁功能[5]

12調節血脂的功能因子

靈芝孢子的降血脂作用與其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萜類化合物、腺嘌呤核苷腺苷、腺嘌呤等成分有關。

121不飽和脂肪酸

越來越多的實驗表明,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對改善機體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效果,尤以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最為突出[6]。在眾多PUFAs中,有三種顯得特別重要,它們是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調節血脂方面,效果最為突出的PUFAs主要是亞油酸、r一亞麻酸、EPA和DHA[7]。亞油酸可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三酰甘油,與膽固醇結合,生成易于運轉、代謝和排泄的酯,改變膽固醇的體內分布等[7-8]。r一亞麻酸可降低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減少膽固醇內源合成,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等 。2003年,田弋夫等[8]報道Gc―MS分析超臨界CO2萃取靈芝孢子油,共檢出18種脂肪酸成分,不飽和脂肪酸占68.42%,其中亞油酸、油酸分別占18.82%、43.63%,為靈芝孢子粉調節血脂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122萜類化合物

研究證明,萜類化合物可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機體對脂肪的吸收。三萜類化合物是靈芝中極為重要的具有明顯生理活性的一類化合物[9], 可起到降低膽固醇作用。目前報導的有122種,其中最主要是靈芝酸(37種)[10]。Komoda等報道,靈芝羊毛甾醇類衍生物7一酮一羊毛甾一8一烯一3p一醇、l4d一甲基一膽甾一7烯一3p,l5d一二醇和羊毛 一7-烯一3B.15d一二醇均可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10],避免血管硬化。因此,靈芝孢子粉可以開發成為具有降血脂功能的藥品和保健食品。

123腺嘌呤核苷腺苷

腺嘌呤核苷腺苷是以核苷和嘌呤為基本構造的活性物質,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體內血小板聚集,能提高血紅蛋白2,3一二磷酸苷的含量,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和加速血液微循環,提高血液對心、腦的供氧能力。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11]。

124腺嘌呤

腺嘌呤具有鎮靜、降血清膽固醇、抗缺氧的作用。可能與其在腸道內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吸收有關。

125赤芝孢子內脂A

赤芝孢子內脂A 也具有降膽固醇作用。它能調節脂質代謝,促進體內脂質的轉運和排泄,由于脂類不溶于水,所以必須與載脂蛋白結合成溶解度較大的脂蛋白復合體才能在血液中循環、運轉[12]。

13研究概況及發展前景

靈芝在醫學界被譽為扶正固本的瑞草,而孢子粉又是靈芝的精華部分,藥用價值遠高于靈芝子實體和菌絲體。我們為充分利用孢子粉的保健功能,現在已開發出了破壁孢子粉膠囊.進入80年代以來, 已成為深受國內外醫學界重視的對象,在生產上也逐漸從以生產子實體為主轉為以生產孢子粉為主,但總的說來還停留在較為膚淺的水平,對靈芝孢子的化學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這與靈芝孢子粉的采集方法、質量控制、破壁技術、提取方法和藥理試驗方法尚待提高有關[13]。由于靈芝孢子的生物活性取決于靈芝孢子中所含活性成分的濃度,而活性成分的濃度又隨著靈芝的產地、栽培和采集時間、提取方法的不同而變化,故一些研究結果不同。如:經檢測不同產地的靈芝孢子粉中4種三萜的含量差異較大。目前的藥理研究著重于研究靈芝孢子的各種藥理作用和機制,而較少研究這些作用和機制之間的相互影響,如靈芝孢子的降脂作用與蜂膠的降脂作用的內在聯系。對于靈芝栽培、孢子采集、儲存等的各個環節應采取標準化控制,對不同來源的產品應進行生物活性檢測。目前盡管從靈芝孢子中提取分離到了許多有生物活性的成分,然而仍需進一步的分離、純化、鑒定有較強藥理活性的成分,進而通過模擬、化學合成等途徑合成新的藥物。

2蜂膠

21降血脂機理

211提高脂蛋白脂肪酶(LPL)和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的活性,從而促進脂質分解代謝,抑制其合成轉運及在動脈壁上的沉積。如維生素PP[14]。

212通過抗氧化作用螯合金屬離子, 金屬離子被螯合后失去了催化脂質氧化的能力,從而阻礙氧化反應的發生;另外通過供給過氧化物自由基一個氫原子,使其轉變為氫從而阻斷離基連鎖反應。如黃酮類化合物[14]。

213與膽固醇或其轉化物膽酸結合,從而抑制其在腸內的吸收,促進降解和排泄,減少再吸收,并加速膽固醇向膽酸轉化[14]。如蛋白質、肽類和氨基酸。

22調節血脂的功能因子

目前蜂膠中已較為公認的調節血脂的功能因子有:黃酮類物質;酚類化合物;萜類衍生物;蛋白質、肽類和氨基酸;多糖類;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甾體類。

221黃酮類化合物

黃酮類具有明顯的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三酰甘油等作用。蜂膠中黃酮類種類豐富,主要含白楊素、刺槐素等種類的降血脂作用明顯。另外,蜂膠中黃酮類柚皮素、咖啡堿、4,6一二羥基一二氫黃酮等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15]。黃酮醇類的典型代表有蘆丁(又叫維生素P、蕓香苷)、槲皮索、山柰酚、異鼠李素等,是黃酮類化合物中主要的降血脂物質。蜂膠中槲皮素、蘆丁、鼠李素、異鼠李素含量比較豐富。蜂膠中3,5,7一三羥基黃酮醇等也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16]。黃烷醇類也是黃酮類化合物中的大類,它多是黃烷一3一醇的衍生物。蜂膠中的花青素是典型的黃烷醇類。據測定,花青素廣泛分布于各種蜂膠。研究證明[17],我國蜂膠中黃酮類化合物含量從8.2%到17.2%不等,平均12.2% 。

222酚類化合物

酚類化合物主要是丁香酚。蜂膠中各種酚類化合物含量可達12% ~17%[18]。研究證明[19],酚類化合物可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與膽固醇結合,生成易于運轉、代謝和排泄的酯,并能改變脂蛋白的組成和結構,增加細胞膜及脂蛋白的流動性,改善或保護血管壁的功能。

223萜類衍生物

蜂膠中的三環二萜類主要包括8(17),13E-labdadien-15,19-二羧酸-15-甲基酯、19-氧代-8 (17),13E-labdadien-15羧酸、13-羥基-8(17),14-labdadien一19-羧酸等可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機體對脂肪的吸收。

224蛋白質、肽類和氨基酸

蛋白質通過降解可形成多肽,多肽通過降解又可進一步形成氨基酸。這一復雜過程基本上可在人體內完成。而就調節血脂的功能因子來說,這方面主要指一些活性蛋白質、活性肽及一些氨基酸等富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質。如抑制膽固醇蛋白、降血壓肽等。研究發現,蜂膠的蛋白質一般約2% ~4%。含有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等超過20余種各類氨基酸。尤其含有一些活性蛋白和活性酶。活性蛋白質的存在使蜂膠在調節血脂方面的作用更為完善[20]。

225活性多糖類

活性多糖指具有某種特殊生物活性的多糖化合物。其中以植物多糖、真菌多糖最為引人注目。蜂膠中的多糖是典型的植物多糖。植物多糖中典型的種類有膳食纖維。研究證明,膳食纖維可降低機體對脂肪吸收,并使脂肪排出量明顯增加。同時,由于膳食纖維表面帶有很多活性基因,可以螯合吸附膽固醇而減少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蜂膠中活性多糖可達2% ~3%。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含量可高達10% 以上。而一些糖醇(如山梨糖醇)的存在也使蜂膠在調節血脂方面的作用更為可信[20]。

226不飽和脂肪酸

到目前為止,蜂膠中已發現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超過10種不飽和脂肪酸(PUFAs)。我國科研工作者發現蜂膠的醇溶液中有10多種脂肪酸, 其中總不飽和脂肪酸(Tu-FAs)占總脂肪酸的57.9% ,單不飽和脂肪酸(SUFAs)占34.8%,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占23.4% ,飽和脂肪酸(SFA)占37.63%。SFA:SUFA:PUFA=I:0.93:0.61。TUFA:SFA=I.54。而TUFA:SFA 比值超過1時,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效果顯著[19-20]。此外,我國科研人員研究成果證實[18], 蜂膠中含有10-羥基癸烯酸(10-HDA),含量達標0.4%,具調節血脂作用,由這些資料可得蜂膠類具有調節血脂功能。

227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機化合物,在天然食物中都存在,必需由食物供給,不提供體內熱能,一般也不是機體的組成部分。一旦缺乏,就會出現病理狀態或代謝紊亂。在調節血脂方面,維生素的作用就是以以上形式來實現。維生素C參與膽固醇代謝。當VC不足時,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的比例下降,使膽固醇積累。補充VC后,膽固醇積累就減慢。維生素E對心血管病的防治主要是VE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自由基衰老學說認為,自由基攻擊動脈血管壁和血清中不飽和脂肪酸產生過氧化脂質,從而形成心血管疾病。蜂膠中含有VC,VE等多種維生素,毋庸置疑,蜂膠中VC和VE為實現蜂膠調節血脂的功能有一定作用。

228甾體類

蜂膠中的甾體類物質主要包括:羊毛甾醇、膽甾醇、豆甾醇、B一二氫巖藻甾醇。甾醇骨架中C上有游離羥基,C 與C 上有雙鍵,為降膽固醇活性所必需。蜂膠中的甾體類物質主要抑制膽固醇在腸道吸收,甾體皂甙與膽固醇生成不溶性絡合物以減少膽固醇吸收,且隨著甙基數的增加而促進沉淀。

23研究概況及發展前景

眾所周知,蜂膠產品的開發研制主要依賴于優質的蜂膠原料和科技進步,而蜂膠原料的生產需要有數落可觀的具有采膠能力的蜂群從可被利用的較豐富的膠源植物中獲得[21]。顯然,不易得到大量的材料以供研究。更重要的是,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保證,但許多研究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由于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生產蜂膠的條件,并不熱衷于這方面的研究投入,蜂膠開發較落后。目前,我們國家早已成為世界上蜂膠生產量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但國內蜂膠市場的也開發剛剛起步,雖有少量蜂膠產品在國內上市,但由于種種原因,蜂膠制品在國內還沒有形成氣候。

從蜂膠生產發展潛力看,中國在國際上有無法取代的作用。蜂膠高產蜂種的培育和推廣、無污染蜂膠高產采集的研制和使用,將把我國蜂膠生產推向一個新水平[22]。從國內外市場潛力看中國蜂膠產業的發展,蜂產品做為食品、保健品、藥品、日用化工的重要原料,在未來世界有廣闊的市場。

3協同作用

靈芝孢子粉與蜂膠提取物協同降血脂作用的機理并未完全明了,可能涉及增強抑制肝臟脂蛋白(特別是極低密度脂蛋白)的釋放和膽固醇合成,改變肝臟甘油三酯合成,加強脂蛋白酯酶的作用,增加固醇類分泌并從糞便中排出,以及增加循環中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23]。也可能與其能抑制脂肪組織的分解,減少游離脂肪酸自脂肪組織釋放,從而降低甘油三酯在肝中合成,減少它們在血漿中的濃度有關。

4結束語

由于破壁靈芝孢子粉采用破壁技術的靈芝孢子有利于提高人類吸收靈芝孢子內的各種有效成分和蜂膠高生產操作技術,極大保留了蜂膠中許多活性成分,使各自在提高降脂方面都有突出的作用。靈芝孢子蜂膠膠囊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更好的降脂作用,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在未來的研究和應用中,可以加強對這種協同作用研究,從作用機制上分析協同作用的原因,以便更好的改進產品,并盡快投入市場,改善和保護人類的身體健康,必將獲得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錢榮華蜂膠降血脂作用的實驗研究[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03,3(4):24-25。

[2]田清津,殷瑩,李云蘭,等.蜂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老年學雜志,1991,l1(6):35

[3]王存雪靈芝孢子破壁研究新突破[J] 中國食用菌,2002,21(3):42

[4]韓志彬.靈芝的現代研究.北京醫科大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臺出版杜.1996,12(4):24

[5]Komoda Y Shmizu M,Sonoda Y,et at.Ganoderieaid and its derivatives as cholesterol synthesisinhibitors.Chem Pharln Bull, 1989,37(1):531~533

[6]吳明忠靈芝孢子粉破壁前后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試驗[J]食用菌,2001,(6):36-37

[7]田弋夫,李金華,余德順.超臨界co2萃取靈芝孢子油的GC/MS分析[J].中國油脂,2003,28(9):44-45.

[8]李森柱靈芝孢子油主要活性成分及降血脂功能的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6,25.(5):40-42

[9]章靈華.靈芝孢子粉提取物在體內外的免疫效應[J]中國免疫雜志,1994.10(3),169-172

[10]陳體強原木靈芝孢子破壁形成觀察簡報.食用苗學報,1996,3(1):61-64

[11]陳體強,朱培根,蔡云,等.原木靈芝孢子研究(Ⅳ)未破壁孢子與破壁孢子的比較[J].食用菌學報,1999,6:21―26.

[12]鮑幸峰,方積年.赤芝孢子粉破壁前后多糖釋放能力比較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326―328

[13]田清津,殷瑩,李云蘭,等.蜂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老年學雜志,1991,l1(6):357

[14]鄭建仙.功能性食品(第1~3卷)[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7,7(3):36

[15]高春義,張建,趙躍然.蜂膠提取物抗腫瘤作用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0,7(6):27―29

[16]田清津,殷瑩,李云蘭,等.蜂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老年學雜志,1991,11(6):357―358.

[17]遲家平,陳海生,薛秉文,等.蜂膠有機酸化學成分研究[J].藥學實踐雜志,1995,13(3):184―186.

[18]Marcucci M C.Propolis:chemical composition,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activity[J].Apidologie,1995,26:83― 99.

[19]王宗偉.蜂膠的藥理作用[J].國外醫學:植物藥分冊.1997,l2(4):151.

[20]顧欣靈芝孢子粉的藥理研究之三:對免疫系統的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3,15(4):11.

篇3

一、民間舞蹈本身的概念和特點

(一)我國民間舞蹈的概念民間舞蹈本身是來源于民間的,是各民族人民在勞作和日常生產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民族特點比較明顯的舞蹈,其能夠將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理想愿望以及情感更好的反應出來,其本質上似是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積淀,其地域特色和人文風俗特點比較鮮明[1]。

(二)民間舞蹈的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的民間舞蹈也慢慢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六大特點。首先是繼承性,民間舞蹈中保存著很多的我國古代的生活特征,其將不同歷史階段中的一些歷史文化因素很好的表現了出來。其次是群眾性,民間舞蹈的群眾基礎比較的廣泛,其創作源泉便是人們的勞動和民族舞蹈,很多人在小的時候便會受到民間舞蹈的熏陶,并進行一些實踐鍛煉,其群眾性非常的強。再次,民間舞蹈的自娛性比較明顯,很多民間舞蹈都是在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過程中產生的,其來源是人們最真實的情感流露。第四,民間舞蹈的即興行比較的明顯,民間舞蹈本身的規范性不強,人們在表演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舞蹈姿勢的設計,經常會隨性而發的做一些動作。五十,民間舞蹈的適應性比較強,民間舞蹈其背景是時代背景,其發展過程中一直跟隨社會的潮流,其適應性比較的強;最后,民間舞蹈的地域民族性比較的明顯,很多民間舞蹈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地域中產生的,其民族風格特點以及地域文化的色彩比較的鮮明濃厚,民間舞本身的民族性主要表現在進行本民族特點和生活的反應,能夠很好的將民族的審美和思想感情表達出來,民族的不同和地理特點的不同產生的民族舞蹈也會有明顯的差別。

二、中國民間舞蹈教學的一些特點

中國民間舞蹈也是屬于舞蹈的范疇的,其來源是我們的民間,和一些宮廷舞蹈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時候,教學方法選擇也應該有一定的獨特性。

(一)進行中國民間舞蹈教學的時候應該將其情感性體現出來生存意識對民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意識包含了生命沖動、求生的欲望、生理條件反射以及祈禱美好未來等等,這些因素也能夠將民間舞蹈原始意義很好的體現出來,在中國民間舞蹈中,最本質的特點便是以情動人。我國的民間舞蹈比較的復雜,來源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中,其也很好的將民族的特點審美氣質表現了出來,所以,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其情感性。

(二)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時候應該將民間性體現出來對于人類而言,民間舞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其根植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其存在也是人民集體創作的結果,其傳承、傳播以及發展也是在人民群眾中的。民間舞蹈無論是表演形式、化妝道具還是音樂伴奏、圖案隊形,都很好的將民族歷史、倫理、宗教以及語言文化等體現了出來。

(三)民間舞蹈教學應該將多樣性體現出來我國的民族組成非常的復雜,很多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和舞蹈,所以,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時候應該教學多樣性體現出來,使用不同的教材,選擇多樣化的內容,更好的進行中國民間舞蹈的教學。

(四)民間舞蹈教學應該將其時代性很好的表現出來我國民間舞蹈歷史非常悠久,其盛行不衰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于,跟上時展的潮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和時代精神不適應的內容會慢慢的消失,心的文化因素和審美情趣的作用則能夠很好的發揮其作用,所以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時候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將時代精神添加進去。

三、進行民間舞蹈教學時候的一些教學辦法

(一)在進行民間舞蹈訓練的時候必須重視律動若是不存在律動,那么舞蹈也將不復存在,老師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時候必須真正的了解教材,把握舞蹈的律動,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其律動特點,只有這樣民間舞蹈教學的效率才會真正的提高。

(二)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開法兒課教學教材和教法的開端便是開法兒課,開法兒課教學的情況會對學生的教學內容把握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老師在進行開法兒課教學的時候,必須抓住民間舞蹈的精髓,從而讓學生了解其精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理解民間舞蹈,教學效率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四、結語

篇4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山西某三級甲等醫院婦產科工齡在5年以下的護理人員15名以及2005級護理專業本科實習生263名作為研究對象。實習生均為女生,已學完文化課、醫學基礎課及臨床護理課,進入為期1年的臨床實習階段。以實習小組為單位隨機選出124名護生作為試驗組,139名護生作為對照組。試驗組護生入科第3天開始接受產科護理風險規范的培訓,對照組按照常規教學模式進行。

1.2方法

1.2.1培訓內容編寫產科常見的產婦及新生兒風險(如產后出血、會陰Ⅲ度裂傷、切口感染、會陰及陰道血腫、羊水栓塞、臍帶脫垂、子宮破裂、異物遺留陰道內、產婦墜床、滑倒、縮宮素引產致子宮收縮過強、硫酸鎂過量致鎂中毒、新生兒產傷、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藍光箱使用風險、新生兒暖箱使用風險、新生兒抱錯、新生兒丟失、新生兒碰傷、卡介苗誤種或重復接種),以表格的形式編寫,橫標目為風險種類,包括風險級別、發生幾率和類型;縱標目包括評估與識別、預防措施和處理流程。其中評估與識別又包括原因及機制、高危時機、高危對象、先兆及表現、后果等;預防措施包括觀察要點、物品準備、管理、告知和其他措施等;處理流程以圖示形式表示處理的過程。

1.2.2培訓方法集中培訓:產科工齡在5年以下的護理人員由護士長組織培訓學習;實習生由一級帶教老師(各科室配備1名主管護生的臨床實踐教學)組織培訓學習。臨床護理情景指導:工齡在5年以下的護理人員由護士長和導師負責;實習生由一級和二級帶教老師(各科室具有臨床實踐教學資格的護士)負責。

1.2.3考核方法

1.2.3.1試卷考核試卷內容涵蓋了臨床常見風險的要點內容,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和問答題;工齡在5年以下的護理人員由護士長分別在培訓前后進行考核,兩次考核的要點不同、題型相同。實習生由帶教老師分別對試驗組和對照組同學進行考核,兩組同學的試卷與題型均相同。

1.2.3.2臨床護理情景考核產科工齡在5年以下的護理人員采用導師制考核辦法,由導師(婦產科工齡在10年以上,中級或以上職稱的護師)評價培訓前后護理人員防范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實習生由帶教老師在臨床護理情景中分別對試驗組和對照組同學進行考核。2結果

2.1工齡在5年以下護理人員考核成績(見表1)

2.2實習生考核成績(見表2)

3討論

篇5

近年來,蜂膠越來越走俏,被譽為“人類健康的紫色黃金”。保健品生產商紛紛開發蜂膠產品。據統計,國內蜂膠產品的銷售額已接近10億元人民幣。那么,如何選擇質優安全的蜂膠產品呢? 如何正確服用蜂膠呢?歸納起來,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選擇――已加工的蜂膠成品

要選擇已加工的蜂膠成品,不要購買毛膠、原膠和蜂膠液,因為初級蜂膠中含有抗生素、農藥、重金屬鉛及砷等。在購買蜂膠時,要看清三點:①看批準文號。有批準文號的產品說明是合格產品。②看保健功能。有的蜂膠中加了其他成分(如靈芝、阿膠、羊奶),這些成分是否適合自己服用。③看生產企業。由于企業技術力量的差異,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合格的蜂膠產品經過國家質量檢驗機構的檢測,質量是有保證的。目前,全國約有50個蜂膠產品獲得食品批準文號,包括蜂膠液(露)、蜂膠口服液、蜂膠飲料、蜂膠膠囊、蜂膠片等。

2. 當心――蜂膠中含有藥品成分

有的廠商在蜂膠中加入藥物成分,大肆宣傳其保健功效,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當受騙。如有的宣傳能治療糖尿病,其實是在蜂膠中加入了含有“苯乙雙胍”“格列苯脲”等降血糖的西藥成分,以致有的人食用后出現了低血糖癥狀。這一做法,違反了國家食品衛生法關于“食品不得加入藥物”的規定。

3. 服用――掌握劑量,警惕過敏

蜂膠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服用前最好請中醫師診斷一下,看看是否適合自己。服用蜂膠以空腹為佳,糖尿病患者在飯前半小時服用為好。每次服用劑量應參照說明書,一般以藥典日劑量0.2~0.6克為參考量。以保健為目的的,服用劑量要低于藥典劑量,但大多數蜂膠的說明書推薦劑量往往超標。比如,某蜂膠膠囊含量為500毫克,推薦量為每日1~2次,每次2粒,則單日劑量為1~2克。可見,劑量明顯偏大。10歲以下兒童,服用量應減至成人一半;未滿周歲的嬰兒,不宜服用蜂膠。如果口服蜂膠引起呼吸困難、盜汗、惡心等癥狀,則為蜂膠過敏,應停止服用蜂膠,嚴重者應就醫治療。

4. 提醒――蜂膠不宜長期服用

蜂膠不是萬能藥,也并非人人皆宜,至少健康人不需要服用。有的中醫師說“健康人服蜂膠等于無病吃藥”,這是有道理的。盡管市售蜂膠產品中重金屬含量合格,若常年服用,日積月累,對人體也會造成傷害。因此,不宜將蜂膠當補品長期服用。從保健角度來講,蜂膠僅僅起輔助調節血脂、血糖、免疫的作用,如果將蜂膠當作防治亞健康的補品,也有失偏頗,因為大多數人的亞健康是因心理壓力過大、營養過剩、代謝失常所造成的,保健應從心理保健、運動保健和生活飲食保健三方面著手,一味地依賴蜂膠來改善亞健康也是不可取的。

小知識:蜂膠的種類

1.毛膠直接從蜂箱中取得,未經加工,含蜜蜂肢體、木屑、泥沙、纖維等雜質,為不透明的團塊狀,用于動物飼料強化劑及制備精制品。

2.原膠毛膠經加工,使雜質與重金屬含量符合國際標準。適合做食品、藥品、化妝品原料。

3.蜂膠液蜂膠的乙醇溶液,可外用或用于食品、藥品及食品防腐劑。

4.蜂膠水溶液適于稀釋后口服,或用于食品、藥品、添加劑。

5.蜂膠油蜂膠油溶液,適用于美容化妝品或日常皮膚保養。

篇6

關鍵詞:蜂膠;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抑菌效果

中圖分類號:R37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05-0926-02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ropolis against an Attenuated Strain of Bacillus anthracis

SUN Fei1,XU Bing-hong1,YANG Xiao-lin2,ZHANG You-hong2,LI Jin-fen1

(1.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3, Henan,China;

2.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Science,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ropolis collected from Henan province against an attenuated strain of Bacillus anthracis, the agar diffusion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Plates smeared with B. anthracis were respectively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pH (5.5, 6.0, 6.5, 7.0, 7.5, 8.0 and 8.5) of the culture medium and te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opolis for antibacterial test, 7 μL of sample was used in each testing plate, and the antibacterial ring was measured and recorded in each group after 24 h. It was found that after 24 h, the diameters of antibacterial ring of propolis against B. anthracis in each pH group, 5.5, 6.0, 6.5, 7.0, 7.5, 8.0 and 8.5 were respectively recorded as (19.16±0.29),(17.67±0.29),(14.67±0.58),(13.67±0.29),(14.00±0.00),(13.33±1.15),(12.00±0.00) mm. The diameters in each propolis concentration group, 15.50%,7.75%,3.88%,1.94%,0.97%,0.48%,0.24%,0.12%,0.06% and control group were (19.50±1.80),(19.67±1.04),(17.75±0.35),(15.67±0.58),(14.00±2.29),(13.17±1.04),(11.83±1.53),(10.83±1.26),(9.00±0.00),(0.00±0.00)mm orderly. It was suggested that propolis collected from Henan province had obviou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the attenuated strain of B. anthracis, and the activity reduc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pH or the decreasing concentration.

Key words: propolis; Bacillus anthracis; antibacterial effect

蜂膠是蜜蜂從植物芽苞或樹干上采集的樹膠混入蜜蜂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后加工制成的樹脂狀固態物質,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Kujumgiev等[1]研究報道,不同產地的蜂膠雖然在化學組成上有所不同,但抗菌作用基本相同,顯示蜂膠抗菌活性為混合物整體效果。Hegazi等[2]對產自奧地利、德國和法國三地的蜂膠對比研究發現,三地蜂膠化學組成中各成分比例不同,抗菌活性也不盡相同。近幾年,關于蜂膠研究的文獻日漸增多。我國對蜂膠抗菌作用的公開報道十分零碎,尚無系統性研究報道,關于河南省蜂膠的抗菌活性,喬智勝等[3]曾報道從蜂膠中分離到3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以后再無相關公開報道。我們課題組首次就河南省蜂膠對醫學原蟲的抗生作用[4]、對常見醫學真菌的抗菌作用[5]和對常見醫學細菌的抗菌作用[6]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現將河南省蜂膠對炭疽桿菌弱毒株的抑菌作用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蜂膠溶液配制 將產自河南省的蜂膠溶于95%乙醇,2周后過濾,得蜂膠乙醇溶液,計算得蜂膠濃度為31%。

1.1.2 應試菌種 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弱毒株購自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由本實驗室傳代保種,使用前接種到pH 6.5固體培養基上,37 ℃恒溫培養16~18 h備用。

1.2 方法

1.2.1 抑菌活力測定 采用平板濾紙片法,濾紙片直徑6.0 mm,滅菌干燥后備用。固體培養基采用肉湯培養基,配比如下:牛肉500 g(浸液)、蛋白胨10 g、NaCl 5 g、K2HPO4?12H2O 1 g、瓊脂20 g,加雙蒸水至1 000 mL,調pH至6.5,每個直徑7.5 cm培養皿加入12 mL培養基,制成平板備用。細菌復蘇培養后,取培養至對數期細菌配成6×108 CFU/mL菌液,取0.1 mL涂于平板上,將濾紙片加7 μL蜂膠溶液樣品,37 ℃培養24 h后測量記錄抑菌環直徑。

1.2.2 不同pH蜂膠抑菌實驗 設置pH 5.0、5.5、6.0、6.5、7.0、7.5、8.0、8.5共8個不同的pH值平板實驗組,每組3次重復,記錄31%蜂膠在不同pH值平板上的抑菌效果。

1.2.3 不同濃度蜂膠抑菌實驗 培養基pH 5.5時,設置不同濃度蜂膠實驗組和空白對照組,蜂膠原液(31%)倍比稀釋至1∶512,95%乙醇(蜂膠濃度為0%)作對照組,即設置1個空白對照組和9個蜂膠濃度組(濃度為15.50%、7.75%、3.88%、1.94%、0.97%、0.48%、0.24%、0.12%和0.06%)。每組3次重復,分別記錄各組的抑菌效果。

1.2.4 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計算x±s,采用t檢驗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pH下蜂膠對炭疽桿菌的抑菌效果

pH 5.0時,不適宜炭疽桿菌生長,未觀察到抑菌現象。其余各組均有抑菌現象,pH 5.5時河南省蜂膠對炭疽桿菌抑菌環直徑最大,隨pH增加,抑菌環直徑變小(表1)。

2.2 不同濃度蜂膠對炭疽桿菌的抑菌效果

隨蜂膠濃度降低,對炭疽桿菌的抑菌環直徑變小,蜂膠原液稀釋至0.06%時,仍有抑菌環,但環較小。空白對照組未觀察到明顯的抑菌環(表2)。

3 討論

蜂膠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其成分復雜,大約由55%樹脂及樹香、30%蜂蠟、10%芳香揮發油、5%花粉及雜物組成。目前已從蜂膠中分離鑒定的成分有黃酮類、萜烯類、醌類、酯類、醛類、酚類、醚類、有機酸等,還有氨基酸、酶類、維生素類及多糖等物質。蜂膠的化學成分取決于蜜蜂采集樹脂的植物和地區,因而不同產地的蜂膠化學組成不同,生物學活性也有差異。溫帶型蜂膠以歐洲蜂膠為代表,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如白楊素(Chrysin)、高良姜素(Galangine)、松屬素(Pinocembrin)、槲皮素(Quercetin)、柚皮素(Naringenin)、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aic acid)等。熱帶型蜂膠以巴西蜂膠為代表,主要成分為萜烯類、芳香酸及其酯類、脂肪酸等[7]。蜂膠中獨特的黃酮類、萜烯類物質對多種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

本實驗結果表明,pH 5.5時河南產蜂膠對炭疽桿菌弱毒株的抑菌環直徑最大,隨pH增加,抑菌環直徑變小。隨濃度降低,河南蜂膠對炭疽桿菌弱毒株的抑菌環直徑變小,蜂膠原液稀釋至1∶512即0.06%時,仍有抑菌環產生。pH 5.5和6.0組抑菌環顯著大于其余各pH組(P<0.01);pH 8.5時河南省蜂膠對炭疽桿菌抑菌環直徑最小,與pH 5.0~7.5各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pH 6.5~8.0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河南蜂膠對炭疽桿菌弱毒株有明顯的抑菌活性,在酸性條件下對炭疽桿菌的抑菌活性較強。這種隨pH增高而抑菌活性減弱的變化規律,與課題組前期報道的河南省蜂膠對其他革蘭氏陽性菌如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甲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乙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的抑菌結果相一致。而與對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抑菌作用相反。

參考文獻:

[1] KUJUMGIEV A,TSVETKOVA I,SERKEDJIEVA V,et al. Antibacterial,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activity of propoli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origin[J]. J Ethmopharmacol,1999,64(3): 235-240.

[2] HEGAZI A G,ABDEIHADY F K,ABDALLAH F A.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uropean propolis[J]. Z Naturforsch,2000,55(1-2):70-75.

[3] 喬智勝,陳瑞華. 河南蜂膠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1991,16(8):481-482.

[4] 許兵紅,史明珠. 蜂膠體外抗陰道毛滴蟲實驗[J].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6,24(6):477-478.

[5] 許兵紅,曾莉萍,陳 萍. 河南蜂膠對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研究[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7,2(4):252-253.

篇7

1 抗菌作用:蜂膠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芳香酸、脂肪酸、萜烯類化合物等對細菌、真菌、致病菌、霉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 抗病毒作用:蜂膠中的黃酮醇、黃酮、黃烷酮、咖啡酸衍生物等成分均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試驗證明,蜂膠對流感病毒、牛痘病毒、乙肝病毒、皰疹病毒、骨髓灰質炎病毒、小泡性口腔炎病毒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3 抗氧化作用:蜂膠中的黃酮類化合物、甙類、酚類、萜烯類化合物等成分,均具有抗氧化作用,還可抵抗v一射線照射,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

4 免疫增強作用:人體自身具有免疫系統,用以抵抗病菌等侵害。如果免疫力低,就易患疾病。而蜂膠中的成分協同作用,能夠增加抗體活性,使血清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增加,增強白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機體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5 抗腫瘤作用:蜂膠中含有豐富的抗腫瘤物質,如黃酮類化合物中的槲皮素、山奈素、高良姜泰、芹菜素等:萜烯類化合物中的多種倍萜類、二萜類、三萜類等;多糖物質中的甙類物質;萘醌類化合物中的木脂素:脂類化合物等中的咖啡酸苯乙酯、異戊二烯醋等成分,均有抗腫瘤作用。

6 調節血脂、血壓、血糖作用:蜂膠成分的協同作用,可抑制甘油三酯、血膽固醇的升高,可清除體內自由基,有效凈化血液,對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從而達到調節血脂、血壓的目的。蜂膠還能促進利用外源性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對調節血糖有很好的作用。特別是對因糖尿病所引發的各種并發癥,如利用蜂膠的消炎殺菌作用。預防和治療各種感染;利用蜂膠清除自由基、降脂和降低血黏稠度的作用,可預防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蜂膠的提高免疫力作用。可使人們的抗病能力增強等等。

7 抑制鎮痛和局部麻醉的作用:蜂膠的抑制鎮痛和局部麻醉的作用,國內外很早就有記載。科學工作者通過實驗證明,蜂膠的局部麻醉作用可與其他物媲美。

8 消炎和抗潰瘍作用:蜂膠具有成膜性,在抗菌、抗病毒、鎮痛作用的同時,發揮了消炎的效果。它對口腔潰瘍、牙周炎、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鼻炎、鼻竇炎、外耳道炎等耳鼻喉科疾病,均有很好的消炎作用。另外,蜂膠在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潰瘍面上能夠形成保護膜,同時發揮殺菌、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能達到有效抗潰瘍的目的。

篇8

北京讀者周曉雯

蜜蜂家園的守護神

蜂膠(proplis)一詞來源于希臘語,是由pro(在前)和plis(城堡)兩個單詞組成的,意思是說,蜂膠是一種保護蜂群免遭敵害和惡劣自然條件(如風、雨等)攻擊的物質。蜂膠是蜜蜂把從植物芽孢或樹干上采集的樹脂(樹膠),混入蜜蜂口器中腺體的分泌物中,再和花粉、蜂蠟加工制成的一種膠狀物質。一個5萬~6萬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產蜂膠100~150g,相當珍貴。

一般情況下,營養物質在一定溫度下會滋生微生物。然而,蜂群中的營養物質如蜂王漿、蜂蜜等,卻不會腐敗變質,其中原因,除了蜂王漿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功能之外,主要是蜂膠作用的結果。它含有的多種化學物質,具有很強的殺滅或抑制多種微生物的作用,被稱為蜂群的“抑菌防腐和保鮮劑”,能使蜂巢內部長期處于無菌狀態。

對于蜂膠防腐保鮮的神奇作用,養蜂人常愛說這么一個故事:一只饑餓的老鼠為了尋食,闖進了一個蜂巢里,還沒來得及品嘗幾口蜂蜜,就被蜂巢中的蜂群圍攻蜇死。可是,死鼠體大身重,小蜜蜂怎能把死鼠拖動,推出巢外呢?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蜂群馬上用一種膠狀物質把鼠尸團團封住,不留一縫。就這樣鼠尸成了“木乃伊”而不會腐爛發臭。這個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經研究發現,封住鼠尸的那一層膠狀物質,就是蜂膠。由此可見,蜂膠的防腐作用有多大。

人類健康的護航衛士

科學家給蜂膠的美稱是“最完美的天然廣譜抗生素”、“天然免疫增強劑”、“血管的清道夫”等等。

蜂膠的成分非常復雜,科學家們從蜂膠中分離鑒定出的成分目前已達300多種,并且不斷有新成分被發現。

生物類黃酮是蜂膠最主要的活性物質。生物類黃酮也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但大都含量很低,唯有在蜂膠中含量最高,可達40%。因此,可以說,蜂膠是生物類黃酮的濃縮體。生物類黃酮具有極強的殺菌、抗病毒作用,對人體其有極為廣泛的預防和治療疾病、美容保健等功效。

篇9

蜂膠,回歸自然的保健品

21世紀是一個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世紀。追求健康、注重保健,是當代的時尚,因此各種保健品也隨之興起。而“回歸自然,天然保健”成為健康的新主題。

蜂膠,隨著其優良的保健作用不斷被印證,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迅速成為天然保健品中的主力,為人們的健康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蜂膠,對人體的功效及作用

免疫力“免疫功能是健康的基石。”有專家說,蜂膠對機體免疫系統具有廣泛的作用,既增強體液免疫功能,又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對脾臟及免疫系統產生有益的影響。蜂膠既能促進抗體產生,又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和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人到中年或老年,機體免疫能力顯著下降,服用蜂膠。強化免疫。是抵抗疾病保持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腸胃病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是慢性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醫生常用大量抗生素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但往往不能徹底清除,且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增加了肝腎的負荷。蜂膠能與炎癥滲出物和粘蛋白絡合形成復合體,包繞細菌使之失去貼附上皮細胞的能力并殺滅細菌。蜂膠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保護了胃黏膜。同時,經常服用蜂膠不僅能排除體內毒素,對治療便秘也十分有效。

高血脂人體的血脂含量一般是隨年齡的增長有增高趨勢。高血脂癥主要指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高血脂癥并發動脈粥樣硬化而造成高血壓。蜂膠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軟化血管、降低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可以降低過高的血壓、甘油三脂和膽固醇等,防治血管硬化。

篇10

二十多年前,炎熱的夏日正午,一個養蜂人正在鋸木頭修理蜂箱,沒想到用力過猛,鋒利的鋸條彈出鋸口,重重的鋸在按木頭的左手上,頓時,血流如注,手骨外露。當時,缺醫少藥,怎么辦?

情急之下,他從蜂箱上撕下一條掛膠蓋布,費力的扎住傷口。奇跡出現了:快速止血、止痛,是蜂膠的作用!在以后的幾天里,他什么藥都沒用,傷口很快愈合了。

從此,他與蜂膠結下了不解之緣,全身心的投入到蜂膠生產與利用的科學實驗中。他就是著名的養蜂專家、中國養蜂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蜂產品協會副會長兼蜂膠專業委員會主任、比利時王國騎士勛章獲得者王振山研究員。

令人驚喜的發現

研究發現:蜂膠綜合了許多對人體起特定作用的有效物質與營養素,是自然界中稀有的能改變生命狀態的天然物質。對人體免疫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都能產生廣泛的作用與有益的影響。

中國著名蜜蜂醫療方面的專家房拄發現蜂膠具有降血脂效應,對高血脂、高膽固醇、動脈粥樣硬化有明顯抑制作用;王振山發現蜂膠有戒煙作用,并確認戒煙功效成份為咖啡酸脂化合物;任峻峨等證實蜂膠對腫瘤細胞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張榮奎等臨床觀察證實蜂膠對治療黏膜病有效;程文顯發現蜂膠對口腔保健的廣泛作用;史滿田發現蜂膠對糖尿病有效。日本學者松野哲臨床驗證:蜂膠對肝癌、子宮癌有效,并確認功效成份為萜類物質;谷口明驗證蜂膠有美容作用;木下繁太郎報道蜂膠對高血壓、低血壓、白血病有效。

令人信服的產品

王振山和他發明的新技術、新產品屢獲國際養蜂大會金獎、國際蜂療保健品博覽會金獎、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中國科技之光成果金獎等殊榮,王振山還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范”、“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光榮稱號,有關部門還特別向他頒發了“特殊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