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范文
時間:2023-03-24 10:24: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球自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晝夜更替現象;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引起的各種運動旋轉現象;東西部地區的時間差現象.生物作息規律現象;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
根據太陽高度的差異,劃分出五帶:北寒、北溫、熱帶、南溫、南寒;根據獲得熱量多少的時間差異,劃分出四季:春、夏、秋、冬;晝夜長短的變化現象;天象位置的變化:生物生長規律現象.。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為此,我先作一個假設。若地球沒有自轉,并把地球當成理想的球體,則地球表面上靜止的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呢?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物體都會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和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而且這兩個力是平衡的。生活在地面上的人習慣感覺:使物體有豎直向下的效果的力就是重力,物體相對地面靜止秤的讀數就重力,即彈力(支持力或拉力)的讀數是重力。所以,地球沒有自轉時,在地面上任何一個位置物體受的引力就是重力,重力就是引力,兩個力就是一個力,一個力有兩個名字而已。大小相等,mg=GmM/R2,每一個位置豎直向下的方向沿半徑指向地球球心。我們命名物體的理論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引力。
如果地球有自轉,上面的結果會有什么不同的表現呢?
當地球有自轉時,在地球表面上,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仍然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但是,引力(理論重力)和支持力不再平衡。如圖所示為地球沒有自轉和有自轉兩種情況下物體的受力情況。
右邊兩圖是我們通常說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處于靜止狀態和細繩懸掛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的情況。在地球沒有自轉時兩圖指的是上面左圖,就是引力(理論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的平衡;在地球有自轉時兩圖指的是上面右圖,引力(理論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并不平衡。那么在右圖中引力 (理論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的合力是什么?支持力(或拉力)又與哪一個力平衡呢?下面我們來討論說明。
地球存在自轉,是一個非慣性系,地表上(除兩極外)所有“靜止”的物體事實上都處在勻速圓周運動的狀態中,因此,都存在向心加速度。結合下圖分析,引力(理論重力)與支持力(或拉力)的合力提供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這個合力就是來克服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離開圓心的趨勢的,不斷地把物體拉到圓周上做圓周運動。另外我們還感受到物體受到一個與支持力(或拉力)方向相反的力,這個力與支持力(或拉力)平衡,這就是我們習慣感覺到的重力豎直向下的效果。從另一個角度看,由于物體此時只受引力(理論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兩個力,而支持力(或拉力)方向向外,不能提供向心力和豎直向下的效果。
這兩個效果只能來源于引力(理論重力),所以我們把引力(理論重力)分解為指向圓周運動圓心的一個分力和與支持力(或拉力)平衡的一個分力。這兩個分力一個用來提供向心力,這個力克服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離開圓心的趨勢,不斷地把物體拉到圓周上做圓周運動,我們本身隨著地球自轉感受不到這個力。一個力就是我們感受到的豎直向下的效果,彈力(支持力或拉力)的讀數為其大小,我們把它命名為習慣重力,這個習慣重力就是地球有自轉時我們習慣感覺的重力效果。類比物體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時,物體的重力沒有變化,但重力的外在表現支持力或拉力變化了。那么,當地球沒有自轉時,物體的理論重力(引力)和習慣重力是一個力,且本質和外在表現是一樣的。當地球有自轉時,物體的理論重力(引力)本質沒有變化,而外在表現會有所不同,因為地球有自轉,使物體有離心的趨勢,有輕微的失重現象,使物體的理論重力(引力)分為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物體圓周運動需要的向心力,由于失重現象外在感覺不出來;一部分是我們感覺到的習慣重力,就是彈力的大小。我們生活中常常討論習慣重力的大小、方向及其變化。
歸納總結:我們日常討論的自轉向心力和習慣感覺的重力(彈力讀數)本質上都是理論重力的一個分力,都是同性質的力。以后我們只區分理論重力與習慣重力、自轉向心力。地球自轉只會影響習慣重力和自轉向心力,不會影響理論重力。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規律;學生能運用地轉偏向力解釋一些自然現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運用雨傘模擬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觀察傘面上的水流情況,使學生能通過事實理解地轉偏向力的存在及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規律,從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索精神。
【重難點】
重點: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難點:證明地轉偏向力的存在。
【課前準備】準備一把傘,其中一面貼上白紙;粉色的顏料水。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2分鐘)
情境導入: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家里水池里的水是怎樣向下運動的?直著向下還是旋轉著向下?天氣預報的衛星云圖上我們看到的臺風是怎樣運動的?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一方面提醒學生要注意留心觀察身邊的一些自然現象,另一方面通過設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實驗探究1】下面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地理實驗。需要一個同學幫忙,哪位同學愿意?
(老師撐開雨傘,拿起裝滿顏料水的杯子,學生頓時好奇起來,相當一部分學生掙大眼睛看著老師。)
師:現在請這位同學蹲著,傘桿與傘面的交接點表示北極點,用雨傘為同學們演示一下地球自轉的方向。其他同學判斷正確與否。
生:自西向東。
師:若從北極上空看,呈什么時針方向運動。
生:逆時針。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演示自轉方向,從說到做的過程轉換。同時鞏固了對地球自轉方向的掌握。
師:現在我往靜止的雨傘上滴顏料水,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水流的方向,并說出水流的方向,標注出移動軌跡1。
生1:就這樣直接往下流(邊說邊用手比劃著)。
生2:沒有什么奇怪的啊!
(設計以圖)先模擬“地球”靜止時的水流運動情況,做好鋪墊,由易到難,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師:現在請同學較快勻速地以自西向東方向轉動雨傘,老師往雨傘同樣的位置滴顏料水,請其他同學仔細比較雨傘上水流的流向和雨傘靜止時的水流的方向有什么不同?標注出移動軌跡2。
生1:往一側偏過去了。
生2:往左偏。
生3:哪有啊?是往右偏的。(學生開始有點爭論)
師:假如我們以水流前進的方向為前方,那么會是往哪邊偏了呢?
生:往右邊偏。
師:水流的方向怎么會往右偏了呢?是水流的方向偏了呢?還是雨傘的轉動,導致水流看上去發生了偏向呢?
生:是雨傘的轉動導致水流上看去往右偏。
(設計意圖)模擬“地球”不斷自轉中的水流情況,并讓學生對比分析兩種情況的水流方向,同時描述兩者之區別,真正理解水流方向發生偏轉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轉,突出了這個實驗的關鍵。通過學生觀察、描述水流偏轉的方向,在答案的沖突中讓學生真正理解偏轉規律的前提是面向物體運動方向。通過設疑激發學生思考,并與“實驗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引導學生主動發現雨傘轉動之后對水流方向的影響。
師:假如現在水流的方向變成了北半球河流里的水流,雨傘變成了自轉中的地球,從地球上看水流方向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生:一樣的,往右偏。
(設計意圖)從“實驗”到現實的轉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實驗”來獲得地理知識。
師:如果從南極上空看會怎么樣呢?
生:往右偏,往左偏。(學生意見仍然有分歧)
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演示一下南半球的情況,看誰的觀點正確。
生:模擬演示地球自轉,在同樣的位置滴顏料水,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水流的方向,并說出水流的方向,標注出移動軌跡3。
師:由于地球自轉導致水平運動的物體的運動方向,在地球上看,發生了偏轉。法國科學家科里奧利在19世紀就發現并描述了這種現象。我們假想地球自轉產生了一個力導致了這種現象,把這個力稱為地轉偏向力。它的性質:只作用于水平運動的物體,并垂直于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北半球指向右側,在南半球指向左側,赤道上不受它的影響。這個力實際上不存在,我們只是用它來形象地描述地球自轉導致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向的現象。赤道上的情況請同學們課下小組合作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下規律。教師板書:
三、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地轉偏向力
師:像流水這樣在地球上做水平運動的物體,你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生:例舉不同的答案。
師:有大氣水平運動――風、火車、汽車等。
師:現在我們用圖示來描述一下地球自轉導致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向。請同學們用虛線來表示物體水平運動的趨向,用實線來表示受地球自轉偏向力作用后的實際運動方向,分別描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偏向情況。
學生在自己的筆記本子上畫圖。(老師走到學生之間,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指導部分學生,然后在黑板上畫出正確答案。)
師: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在入海口附近,水流的偏向是怎樣的?請同學們用圖來描述。
生:往右偏。
師:水流偏向右,對河岸將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學生陷入思考,一些學生猜測答案。)
師:河流右側的水流速度快,將沖刷南邊的河岸,使得河岸被侵蝕,往后退縮。而北岸呢,水流流速較慢,泥沙將容易沉積,河岸不斷地往前伸。請同學們結合圖冊來看看長江三角洲的發育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實例分析,理解水平運動物體運動方向發生偏向產生的影響。讓學生學會用地理原理解釋地理現象。
【實驗應用】
請同學們說出由北向南入海的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水流的偏向?由西往東入海的贊比西河入海口水流的偏向?
(設計意圖)針對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不同狀況,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同時也為后續學氣運動等知識打下基礎。
【實驗小結】
通過實驗模擬,我們發現了水平運動的物體由于地球自轉的影響,運動的方向發生了偏向,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我們假想地球自轉產生了一個力――地轉偏向力導致了這種現象,它只作用于水平運動的物體,并垂直于物體運動的方向。
篇4
1、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即所說的太陽日,地球轉一圈需要23小時56分4.09秒。
2、地球(Earth)是太陽系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
3、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有一個美麗的地球。
它是人類的家園,
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
歲月悠悠。
往事悠悠。
地球已有億萬年的高壽。
看著人類誕生,
看著人類成長,
看著人類在自己紛壇的歷史中
行走……
二
所有的日子,
都在地球上印下痕跡;
所有消逝的事物,
都在地球的記憶中存留;
哪怕僅是一個普通的春秋,
哪怕僅是一個小小的追求。
所有的兒童,
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
所有的爸爸媽媽,
都是地球的孩子;
不管你是總統還是百姓,
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
太陽是大家的,
月亮是大家的,
地球每時每刻都自轉著——
哪里的白天都不是永駐,
哪里的黑夜都不能持久;
地球上的每一個人,
都有權力分享
陽光的明媚,
月光的溫柔。
海洋是大家的,
陸地是大家的,
地球把海洋和陸地,
送給白皮膚的歐洲、美洲,
也送給黃皮膚的亞洲,
黑皮膚的非洲,
和棕色皮膚的大洋洲。
森林是大家的,
草原是大家的,
荒涼的戈壁和沙漠也是大家的。
地球教導我們:
珍惜生存的家園。
學會愛和奮斗。
不要貪婪地索取。
不要奢靡地享受。
三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它從來不懂得自私和吝嗇,
總是傾其所有
可是人類,
曾經和正在做著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里廝殺,
為野心和貪欲去爭斗,
用刀槍去撕裂土地,
讓馬蹄去踐踏豐收,
硝煙窒息兒童的歌聲,
鮮血染紅清澈的河流……
還有:
無休止地砍伐森林,
讓遙遠處的綠葉都為之顫抖;
還有:
把動物拎上饕餮的肉案,
殘忍地捕殺人類的朋友;
還有:
無節制地侵占植物們的領地,
坐視一個個物種絕后;
還有、還有、還有……
四
地球不說話。
為人類的生存,
它必須在自然的軌道上
依時依序地運行。
它沒有時間沉重,
也沒有時間憂愁。
共有一個家園的人類,
已到了醒悟的時候——
無數的人,在焦灼地展望。
無數的人,在痛苦地回首。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那些藍眼睛,
那些灰眼睛,
那些黑眼睛,
都閃爍著人類良知的光芒,
都敞開了呼喚未來的窗口——
五
讓擁抱陸地的海洋,
永遠不失藍色的夢幻吧!
就像純凈的童話,
充滿善良的追求;
美人魚的歌聲,
在季風中飄蕩,
岸邊的橄欖樹,
向過往的船只招手……
隔海相望的陸地,
都伸出友誼之手,
相視一笑,
泯滅舊日的怨仇。
沒有掠奪者的咆哮,
也沒有反抗者的怒吼。
人們彼此互贈的禮物,
是平等、自由。
人人都懂得和學會了愛——
珍惜每一棵花草樹木,
每一把泥土,
每一條江河溪流,
每一聲小鳥的啁啾;
春天趕著綠色,
涌向所有的草原和牧場;
涌向供奉乳汁的奶牛;
秋天帶著成熟,
走向所有灑過汗水的田野,
莊稼結出豐碩的谷物,
葡萄滴下甘醇的美酒……
為了這美好的一切
我們今天能夠擁有,
子孫萬代還能繼續擁有,
人類的千百種語言,
凝成了一句不用翻譯的話:
地球——萬歲!
篇6
大雁想離開地球
在地球上自認為是墜落
于是
痛苦地堅強地高高地飛著
夢想云朵能是它的家鄉
可云朵答應
只能給它一個流浪的住所
《嬰兒》
嬰兒出世第一聲是啼哭
不為別的
只是因為迫不得已
長大后他說
這個世界
傷痛過后才會有笑聲
《森林》
想為鳥類營造一個世界
卻被另一些走獸們趁虛而入
無奈的猴子
還賴在樹上
篇7
天星的飛船在軍隊的上空盤旋著,看著地球的十萬大軍,他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們是來迎接我們的。”有的說:“小心行事,我建議把他們那個綠色的帶履帶的鐵玩意拉上飛船研究一下吧。”“就照你的辦吧”,天星的總統說。
在地面,十萬大軍面對著這隨時會對他們攻擊的龐然大物等待著。突然,一道白光從天星的飛船上射下來,照在一輛坦克上,坦克瞬間消失了。“竟然先攻擊我們,管你是玉皇大帝還是王母娘娘,開炮!”司令的一聲令下,坦克 、火箭炮 、愛國者導彈都向天星的飛船攻擊。地球除了核武器,剩下的武器幾乎都用過一遍了,再看看天星的飛船,毫發未傷。“他們想攻擊我們。”天星的飛船上的人說。“總統,反擊吧!”不好不好,為了天星和地球的友好,不要攻擊。對了,那個帶履帶的鐵東西是什么?”“報告證明,這是一種地球人稱為‘坦克’的攻擊武器。”“報告,飛船被那些能爆炸的東西攻擊頻繁,飛船的溫度升得太高了,已經達到了危險溫度,若不躲避的話,飛船就會燒壞的。”“馬上飛到百慕大!”
飛船在一瞬間逃脫了人們的視線,飛向了百慕大。
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集分解!
篇8
我在一個寧靜的夜晚,隱隱約約聽見地球媽媽在哭。是啊!地球,一個養育人類的母親,現在卻遭到兒女們的破壞,她能不哭泣嗎?
現在, 人類每天都在破壞大地。你聽見那一陣陣的鋸樹的聲音嗎?大樹是人類綠色的保護天使,沒有了它,我們將面洪水的襲擊。你聽見小河的哭聲嗎?它原來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魚蝦們都很喜歡跟它玩耍。自從一間工廠天天把垃圾投放到河里去時,魚蝦走了,小河哭了。又有誰會可憐它呢?為什么人類要把它變成這般模樣?多可憐的小河啊!你聽見那波濤洶涌的大海發出的嘆氣聲嗎?人類把許多白色垃圾扔進海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海變了,變的到處是垃圾。讓人看了不禁掉頭就走。我們再也聽不到昔日大海唱的歌了。嘩啦嘩啦多讓人懷念啊!可這一切又有誰能挽回呢?你聽見動物的慘叫聲嗎?為了滿足人類的新口味。店家不禁拿起長槍去追殺珍貴的動物。近日我在電視里看到,在非洲人們為了賺錢,捕殺大象,用象牙雕刻出種種精致的工藝品。非洲象正在一天天的減少。難道大象天生就是被人捕殺的嗎?大象也是一個小小的生命啊!難道捕獵者就沒有一點點的仁慈之心嗎……
只有一個地球!假如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地球,一個多么可愛的星球啊!難道你就那么忍心去傷害她嗎?愛護地球吧!讓她擁有昔日的笑臉!
篇9
我著陸在火星上,想對它紅色的表面進行研究。剛撿起一塊石頭,準備帶回彗星快車上進行研究。忽然,一陣斷斷續續的哭聲從遠處飄來:“嗚嗚••••••”我拍了拍翅膀,向上飛高了一點,原來是被譽為“星際美人”的地球。我急于想弄個明白,她怎么會哭呢?連忙跳上彗星快車,向地球全速前進。
臨近地球,我把彗星列車停在隕冰停車位上,并將它固定在地球附近。自己立刻從車內出來,與地球媽媽開始了交談:
“親愛的地球媽媽,您為什么哭呀?”我關切地問。
“就是因為他們人類!咳咳咳••••••我生他們養他們多少年了,他們卻不知感恩,反而用各種手段來摧殘我,把我弄得面黃肌瘦,一天比一天難受,咳咳咳••••••”地球媽媽一邊咳嗽一邊生氣地說。
曾作為一名人類的我,在地球媽媽的面前羞愧難當。片刻沉默之后,我又抬起頭來打量地球。只見她十分憔悴,蔚藍色的海洋披風上出現了無數污點,還漂浮著垃圾。天空中也不見鳥類的身影,許多垃圾在漫天飛舞。我驚訝地叫道:“哇,這么臟啊!”地球媽媽用微弱的聲音說:“還不止這些呢。人類砍去了我的樹木秀發,導致我的頭皮——土壤大量沙化,從翠綠變成了土黃。而且他們在我身上打洞、挖煤、淘金、采油••••••使我現在嚴重貧血。另外,由于人類破壞環境,我發了高燒。不僅如此,我還經常受到沙塵暴、龍卷風的威脅,真不知道我還能活多久!可人類卻責怪我,說是我在作怪,我太冤了。想當年,我可是宇宙選美冠軍,是公認的“星際美人”呀!嗚嗚嗚••••••”說著說著,地球媽媽又哭了起來。
我想起了地球媽媽當年的美麗容顏:頭發是碧綠的,身體是蔚藍的,眼睛很明亮,她的快樂小天使——動物們在歡歌笑語。沒有工業濃煙;沒有白色垃圾;沒有自然災害;沒有荒蕪沙漠••••••她很美,她是六十億人的家園,她是動物、昆蟲的天堂。而今,這一切都在消逝,地球媽媽瘦了,憔悴了,筋疲力盡了。她哭了,一顆顆晶瑩的淚水滾落下來。“咳咳,咳咳咳••••••”地球媽媽又咳了起來,那聲聲咳嗽,一下一下刺痛著我的心。
我不忍看下去了,迅速地飛到地球上空,滴下了珍貴的天使之淚。地球媽媽的這一切變化都是因人類而起,是人類害了地球媽媽呀!我要去教育人類,讓他們覺悟。乘上彗星列車,肩負沉重任務,我開始了那艱難的“教育之路”。
江蘇省金湖縣實驗小學
六(6)班
張馨予
篇10
好不容易理完了發,我頂著剛剛修剪過的“洋蔥”頭去柜臺交費。誰成想竟然要交十塊錢,這另我十分不滿:剪出這種頭頂跟刺猬似的洋蔥頭還敢向我要十元?這個價錢可是打過五折的!看我是小孩兒,就來了個獅子大開口?我可不是好惹的!
服務員見我滿臉驚奇,就對我說:“小朋友,我們這里有一條規定:每位顧客每次消費都不可低于十元。即使你有理發卡,也不能只交五元。”在我看來,他們那幾張表情豐富的臉上仿佛隱藏著不易被察覺的奸笑。
聽了他們的辯解,我的鼻子都快被氣歪了。回想起和爸爸辦卡時的情形,服務員個個和顏悅色,根本就沒有提到過這條規定。看我辦了卡就多要錢,真是強詞奪理!
這時,服務員又開始了他的演說:“另外,我們給你剪的既不是平頭,也不是寸頭,而是‘毛寸’呀!這種頭型不一般,所以還要在原價的基礎上再加十元,打完五折后不還是十元么?我們絕對不會多收錢的。”
“什么是毛寸?我長這么大,還從來沒聽說過毛寸。我也沒讓你們這么理呀!你們現在可以再給我剪幾下,改成平頭或者寸頭不就行了?我叉著腰,漲紅了臉,擺出一副很不服氣的樣子。
“那怎么行呢?”服務員顯出極不樂意的樣子,“如果你再剪,就只能算是二次消費了。合起來就是十五元了。就算你這不是二次消費,那剪完以后不是還得洗嗎?那至少也是二十元了。”